KR4d0035 蘇魏公文集-宋-蘇頌 (master)


[064-1a]
欽定四庫全書
 蘇魏公文集巻六十四
             宋 蘇頌 撰
 記
  江寧縣令題名記
縣令題名舊無其傳某始到職以非便民先急之務而
未遑經營也一日鄉民有訟田者辭連數室咸造于庭
紛辨交爭初莫能決訊其劑約則曰亡之矣訊其移受
[064-1b]
之始曰不能記矣所能言者某令時接某事至某之隣
鄉實某祖受田立籍之嵗也縣有版籍蓋載之矣因求
其令在事之年而邑之胥吏皆無能言者乃為之捃摭
數十年簿書始見其令之官氏閲其籍果得訟田者之
祖名具載其地數而侵冒者乃詘某于是歎曰昔之居
官者去而留名氏紀嵗月于府寺豈特好事者為之哉
是亦有謂爾斯獄也以令之官寺乃得致訟之嵗月因
版籍而後知民之情偽版籍雖具而民不能言其嵗月
[064-2a]
縣令雖去而民猶能言其為治之迹是令去而題名于
後不為無益于治理也于是條令前令官稱姓名起開
寶李氏去國郡邑歸職方始命王官迄兹慶厯六年凡七
十載歴三十八令而拙者繼焉因命礱石紀其交承之
次第龕于㕔事之壁間非惟紀乎嵗月而已又念夫居
事職者坐廣居享豐禄假天子威刑案籍以莅職事其
不能厪體以督簿書之務平心以待生齒之訟殆非朝
廷所以建官分職之意也矧在是邑密負大府號為望
[064-2b]
縣其地之廣袤百里有畸編户逾二萬而間年逋逃未
復者且千齒倍户有半而𨽻名于力役胥徒者幾三十
之一其賦徭之重輕資貨之移用兼并之强弱紛爭之
是非蓋日有焉一繫乎長人者之決之也苟失其當民
實受弊在治者得不為之用心哉故予因紀年而又論
政又書其命事之由于左方將以告于民官庶幾悉意
民務毌俾其人曰某令者治某事而非是吾將何告焉
姑待來者聴治之非惟警于來者抑將以自警焉則曰
[064-3a]
升斯堂而受牒訴舉而視之曰前日某事其人稱某令
之不治則予之弊事是必將審覆其詞而求索其情亦
冀臻夫理而少紓其責也
  起居院題名石柱記
國朝淳化中始命史館修撰梁周翰直昭文館李宗諤
知起居郎舍人事番直便殿以備左右史之職未幾更
曰同修起居注常以館閣二人兼領之天聖景祐以來
其選益重至有載筆未及書事而遷職禁序者嚮非久
[064-3b]
於鉛槧或已陟近省則莫得而進補焉院在朝堂西便
門之左廡舊有版記載到官去事之嵗月訖治平初而
版盡不續于是資政邵公始議易以石柱六年于兹礱
劖甫就凢書記之法姓氏官代先後相續一用舊次間
或差漏則以記史訂正自梁李至今蔡孫二君總百四
人二君以謂異時省寺始至之日皆親題名于石而近之
由是職而上遷者多在朝廷將修臺閣之故事宜得羣
賢之翰迹用是歴請自丞相魯國公而下得手筆者十
[064-4a]
六人不鄙謂予曩嘗承乏俾叙事始刋于左方若乃陟
降軒墀書記言動以簡牘之任而列從官之籍地清而
近事守隨重故題述之義不獨矜仕進之榮遇亦所以
䖍君命而謹職業則後之繼踵而至者豈得而廢兹熈
寧年月日
  審刑院題名石柱記
府寺題名所以記初拜職者官秩名氏暨臨涖之嵗月
蓋有司榮事任而警位著也審刑院舊以版記揭于楹
[064-4b]
間年世寖逺鉛墨侵剥殆不可讀熙寧八年正月院長
主客郎中崔君易以石柱冀堪永久其題自樞密直學
士李公昌齡而下至君凡一百一十九命總九十七人
先後相續書用舊法謂某嘗更承攝且繼先人之緒業
宜詳知本末見屬敘事以記更置之所自云國初革五
代因循之弊臺閣故事草創未具天下奏獄但𨽻大理
刑部二司議上政府進熟報下即決太宗皇帝仁明撫
運燭見至理以謂文吏巧詆不盡哀矜執政大臣非所
[064-5a]
以責于平亭也于是特詔以淳化二年八月置院禁中
命近臣一員知院事以朝臣六員為詳議官專治斷讞
不兼别務其廪賜優異燕見欵數固不與諸司等比凡
州郡重辟之疑可矜若一命私犯罪笞以上之罰與夫
律令格勅之弊當更者皆先由大理論定然後院官參
議議合然後覈奏畫㫖送中書案實奉行其慎重如此
非特獄無枉濫而巳毎嵗天下之奏常以千數多或倍
之其間情涉巨蠧論如律者百纔一二餘從末減不下
[064-5b]
千人計淳化迨今八十年間其獲全貸䝉自新之人且
十數萬矣而吏之承流任事深知上指其聴辭弊訟求
所以生之者又可勝記乎議者咸曰用法平恕自書契
以來未嘗有也竊尋經傳所載聖王賢主所以慎用刑
誅有曰辟勿辟之戒三覆五覆之慮謂之盡矣然皆事
出一時非有成憲貽于後代若我朝累聖繼承惟刑之
恤遵用寛典百年不易者而復吏競其職上下循持杖
笞輕科無得擅用禁令纎悉隄防完密雖施之萬世知
[064-6a]
其不可易也而有司欲通明創造之意㕘求事理之實
將以毗助至治豈易其人哉前此常用禁省名臣委以事
柄外廷郎列稀得預選崔君歴試斷議以文無害特膺
器使居位四嵗號稱辨職故久留不代方且䖍恭朝夕
以宿其業題刻之建意在善守前憲使來者覽觀因以
知本朝祥刑之明理官稱選之艱又將盡心于侀成其
於治道豈小補也我院舊在中書西南隅嘉祐四年詔
徙于右掖之西墉外石柱置于㕔事之東廡云
[064-6b]
  潤州州宅後亭記
吳楚之俗大抵信&KR3547祥而重淫祀潤介其間又益甚焉
民病且憂不先醫而先巫其尤蠧者羣巫掊貨財偶土
工狀䕫㺐傀鬽泆陽彷徨之象聚而館之叢祠之中鼓
氣燄以興妖假鬼神以譁衆竒衺譎觚之人殖利擅私
公行于道顧科禁莫之警也甚矣風俗之窳薄若是長
人者獨不能矯其枉而率諸正乎慶厯七年祠曹員外
郎彭城錢侯以方聞署等來作民牧下車之初視庶政
[064-7a]
之苛慝與習俗之抗弊既興且治之細大之務銖兩之
奸無所容惟是里巫之盭俗始未及治明年夏有挾鬼
説以邀賄于郡官者吏得以白即命寘于法因大索他
黨悉鉤致之斥巫師者數十撤房祀者十餘土木幻誕
之容碎于庭幃床供具之器籍于公架梁植楹蓋瓦級
甎積以萬計視之皆良材而有用也乃相治署之西北
墉得廣輪方十弓之地有軒宇遺基在焉髙山環前長
川帶旁下視郛郭闤闠鬨然可以覽土風眺形勝察民
[064-7b]
物于是頤指工人構亭其上凡功費之給畢出于廢
祠而無一簮之財取于官府既成題其榜曰某所以志
革弊且勵夫汙俗也官僚之暇從賔客以臨之或目其
題而贊之曰美夫吾侯之作斯亭也其有意于民乎因
于神巫示昏淫可化而為敦龎也揭石以寄政欲編户
曉然論善道也引美以為戒惡夫流弊久而復遷染也
登髙以省風雖在豫遊不忘乎拊封畧也昔狄梁公之
拊循江表李衛公之㢘察是邦皆嘗翦除淫祠澄清郡
[064-8a]
邑當時美之唐史稱焉紀風俗述政事其來舊矣是亦
君子善政之義敢鑱諸石以書首事示將來成賢侯之
意不以無似見命之辱竊謂是役也既始于巫蠱而終
于戒後是豈獨為觀遊燕嬉而作也故著其大者宜詳
小者可畧後之人登斯亭覽斯文由是知良二千石政
事之美本乎革風俗而一中和也
  澶州重修北城記
澶古衛地也在春秋時嘗㑹十一諸侯盟于此歴唐五
[064-8b]
代暨我朝皆以名州既而又表其軍曰鎮寧以重之自
京師在汴是為北門之屏憑深搤衝襟帶燕魏蓋河朔
一都之㑹也州本治頓丘晉天福中始徙于徳勝寨方
其徙時出多故倉猝間即用舊址挾河橋為二城其規
撫固已陋矣而河濱之土踈惡善隤北城之隅復當三
掃之敝夏秋洪流暴溢浸淫泛濫大為州患急則料民
而繕治之完而復圯者數矣慶厯中州使嘗有增築之
議更三太守或營或止卒不克就治平三年三月給事
[064-9a]
中天章閣待制李公既領州事患其所以然也將踵前
議而即新之詢之屬僚屬僚協謀請之朝廷朝廷曰俞
于是工人程其能羣吏謹其職揆以間月授以事期引
鐵丘之土以易朽壤市津門之木以增崇構調赤籍
之伍以紓民力資囬圖之錢以省官用始築于九月二
日甲子考成于十一月二日甲子兵馬鈐轄某官某某
官某實董其役通判軍州事鄭某田某總領而臨涖大
凡役六邑義勇兩埽河清諸舖兵總若干人為城五千
[064-9b]
七百七十步有畸而外郛水濠之長如之為輣樓五百
一十一間而團敵馬面之制隨之西距河壖别為長堤
三千五百三十歩所以止横水齧城之害也並壕外向
植桑若棗若干株所以代枳棘藩落之衞也直城東西
隅斷堤路増二甕城所以絶冦騎奔突之患也惟是郭
門之器守禦之備莫不増舊而加葺焉臺髙而塹深下
厚而上閷其堅足以遏湍悍之流其壯足以侈華裔之
觀非夫智以經之仁以臨之則詎能即卑為崇撤故為
[064-10a]
新舉一日之力而收永久之利耶昔春秋所記諸侯之
事而土工無大小必書然其美惡或不同者皆指事示
後以為法戒也其曰夏城中丘者以重其書也謂其弊
不早完使至大壞方夏勞衆而城與始作無異故重其
事而譏之其曰冬城諸及防者以時而書也謂其戒民
備物興徒竣事皆在農隙之月故謹其時以善之是役
也因基于前謀及城之未毁戒夫春秋所謂重者也自
縮版至于工休不盡中冬合乎春秋所謂時者也故作
[064-10b]
之不勞而成之如素宜其書以告夫來者嗣其休利而
裕民于無窮也公名中師以文學政事陟從官治澶踰
年而召歸方且大用矣慶厯三太守者某州防禦使郭
公承祐龍圖閣直學士張公奎翰林侍讀學士葉公清
臣也
  揚子寺聱隅先生祠堂記
聱隅先生祠堂者江都縣宰承議郎羅君適所建也先
生建安黄氏諱晞字景微年少時以有道稱于閩中泉
[064-11a]
南陳侯靖福唐陳侯絳在郡日爭以禮延請躬率諸生
試聽講義于時士人習尚章句務為竒靡先生獨好古
學不與衆合嘗倣論語法言著書千篇其發明聖賢道
義之隱微與古今治理之得失詳矣自題其篇為聱隅
子欷歔瑣微論其解曰聱隅者枿物之名欷歔者兼歎之
聲瑣微者述之之謂蓋自因言以顯志也景祐中先生年
四十矣始隨鄉貢至禮部又上五十䇿求應直言詔科
俱以後時不得與試已而歎曰老大不偶若此豈能復
[064-11b]
從諸少年校程式于場屋間乎可以逝矣然欲閲天下
義理觀未見之書莫若居京師為得計遂僦舍僻處而
士子競造其門先生之學無所不通尤潛心者春秋易
也其説以左氏凡例為得聖人之微鄭康成象數極天
地之緼學者校量攻擊終莫能窮奥穾丞相武寧章公
以其鄉人召置門下權利所處非所樂也時我先人方
在臺省早聞其風下榻以招之先生欣然相就既一授
館凡歴五期某日與之遊切劘論難愈久不窮後十餘
[064-12a]
年某復仕朝廷先生猶居陋巷晏如也又著揚庭新論
十篇其指陳當世之務有若言禮樂述作之所由則太
常卿論是矣言郡國武備之廢置則九州刺史論是矣
餘篇悉然盖欲見于行事者也方是時公卿大夫交章
論薦者數十人朝廷用丞相韓魏公言將以為國子監
直講先生自謝于富丞相曰老生豈任仕宦者耶必不可
辭願得七品閒官還南方足矣仁宗皇帝聞而異之特
詔授太學助教致仕從其志也嘉祐二年四月無疾卒
[064-12b]
于隆和坊僦舍死之日囊無餘資惟所蓄書數萬巻存
焉一子在逺不及治命門人范遷張粤議以某為知先
生之深者宜主其後走僕來告某即日往哭其尸為買
棺就殮且謀寄骨郊寺翌日魏公遣使為幹殯具又奠
之以文其畧曰先生之道徳不用于朝宰相之過也聞
者莫不痛先生之有時無命而稱魏公之推賢抑已也
未幾其子某自南方來挈旅櫬載遺書以去過江都稾
殯于揚子寺後圃既而交游故人共為復土就塟其地
[064-13a]
其未塟也川陸之經由者識與不識皆過其下咨嗟留
連或為歌詩哀辭或書名屋壁至于木膚竹簳題記殆
遍其無位而得民至誠而感物近世未有也羅君涖邑
之始首來奠謁因覽封鬛黯然悽愴且謂大儒不祀後
世何觀昔汝南先賢列城圖其像有吳君子仲尼表其
墓思人尚徳由古而然于是即其故墟規度餘地增土
於上者幾仞構堂其旁者幾椽設像中楹儼乎惟肖
凡材力之費悉出俸泉不勞于人已日而就兆域有表
[064-13b]
松檟有序所以示乎來者盖有激于風義落成之日逺
近來觀且欲記其經始之由載其始卒之行刻諸金石
託文舊交予惟先生之道生不得亟行于時死而有名
卿巨公周恤其後事嵗月久矣餘芳邈焉又有賢令宰
為之封植幽壤表章令名則後來之人有踐斯地登斯
堂挹先生之遺風知大雅之不改雖綿禩寖逺棟宇其
頽又將繼而新之廟食兹邦垂範來裔孰謂先生無後

[064-14a]
  沂州氶縣崇勝寺重修上生院記
崇勝古寺也在氶之西隋開皇十六年初建于甑州號
維衞未幾與州俱廢至唐初復興歴載三百州縣或降
或徙而寺不復毁國初太平興國三年遂賜今額而隸
邑籍焉由寺之西序其别院曰上生實行凝海靜二上
人之經始也凝東京人少受具于景徳寺西禪院有經
論學通上生百法二教開演既久學徒寖廣應請兹地
遂為下方至則視棟宇之摧落風雨無以庇覆乃條其
[064-14b]
佛事之不如儀者以告于邑人謀所以新之積勤累勞
垂二十年而基構就既老且死衆以其事屬于靜又
八年乃克成之凡為屋僅二百楹堂皇階庭門阿環合
佛寢僧廬亦既完具又冶鐵為像三十一軀坐立侍衛
品地有序圖形賦采悉如教相于是緇徒知所以宴息
里閭知所以信向或曰兹吾邑之榮觀不可以無紀也
靜乃狀其事因宗秀師求文以劖于石秀愿士也往來
沂魯間尤樂其土俗以謂氶本蘭陵故地多楚漢聖賢
[064-15a]
遺迹是宇也雖無竒偉絶異之觀而當往來走集之㑹
將勤館人此焉其歸予雖未嘗過而游之然而望荀卿
之舊邦想二疎之清塵因欲載文其地以寄懷古之思
異日有來觀之當為我留連於兹以訪耆舊之遺説也
  靈香閣記
棟宇可以庇風雨臺榭可以逺燥濕庭除可以肅賓客
山川可以廣眺望此居處之壯觀也而為浮屠之説者
則不然曰不閎偉不足以容衆大不盛麗不足以來信
[064-15b]
向故惟善經構增飾窮年而不已既而已閎麗矣而
吳越之俗猶以為未也丹雘金碧斵礱炫熀至于殫人
之財極工之巧而不知止故其山林之峻深郊郭之爽
塏幽人之所卜智士之所營非為浮屠者不得而居有
也思允師居睦州兠率寺之法華院佛學之外兼妙岐
黄之術有以疾病告者必盡其技而為之診視凡湯液
之所餌砭針之所加無不如期而應自郡官至于編户
皆稱其方技之神良而功施之周普由是車馬之踵門
[064-16a]
者日月相繼而不絶也常患其居宇之湫陋賓至無所
容遂闢故址革而新之又于其傍為閣五間楹桷崇髙
軒檻虚明經像嚴于中草石蓄于次齋房客館左右布
列藥欄花圃前後相望升其堂則聞芝术之芬氲游其
庭則見竹樹之䕃翳雖密邇闤闠而山居巖處之趣備
焉考成之日太守集賢王微之率賓僚燕飲其上且嘉
儲峙之美因題其顔曰靈香又賦詩以紀其事繼而作
者貳車史館劉元忠也觀二詩則院與閣之所有皆可
[064-16b]
見矣後三年予自東陽赴亳社憩郡郵㑹故人留止過
允之居因得一遊目焉嘗謂桐廬郡溪山之清絶自晉
宋以來文士多稱述之往往載于題詠觀夫城邑閭井
皆坦塗平陸蓋與他州無有異也及登髙而望則羣峯
回環一水縈帶烟雲晻靄朝暮異狀不離指顧而萬景
在目信乎吳越之佳郡前人之所稱詠不為虚談也
而兹閣又占一郡之勝處髙髙下下皆有幽致足為端
居造適之樂復以甘辛寒温之上味給人朝夕之求其
[064-17a]
為利固巳博矣然則不得與夫競土木而誇閎麗者並
也宜乎微之元忠嘆賞之勤勤如此因書所見以繼二
詩之後云
  温州開元寺重修大殿記
古聖人立言垂教皆所以長世而利物也至若道被幽
顯而不遺事見乆逺而易信者其惟浮屠氏之法乎自
中國逹於蠻夷自郡縣至於鄉聚凢在含識無有愚智
一聞其說靡不歸誠而信向焉由漢迄今千有餘嵗雖
[064-17b]
世教有隆替而佛事未嘗廢絶者以其為道一本于人
心人心欲安樂則曰積徳重者能享之人心惡罪苦則
曰殖福厚者能去之故塔廟布于四方像設備于家户
猶以為奉之未至也今夫吳越之俗以熏修相勝至于
傾竭財力而不為勞崇飾土木而不知止是孰毆之使
然耶皆至誠悃愊生於信心故莫之能禦也先是永嘉
郡火始作于民廬延及官寺遂逮僧舍所謂開元寺者
東南之壯觀也一旦煨燼人用愁戚其欲興造切于巳
[064-18a]
居寺僧擇隨素有行願知衆人之所欲為也于是盡發
私橐以圖修復之役且謂築室者始乎成寢治寺者先
乎抗殿乃即故地規創新宇料工度材初亦無求于外
而郡之大姓聞風響應願心而樂施者不謀而同締
構有日矣適㑹擇隨順世其徒曰有英等六輩閔師之
艱勤齎志而殁共誓勠力繼成其事指期促辧卒亦如
師之素焉稡其資費幾數千萬凡為殿之堂室暨四旁
環屋曰遊巡者總三十有一間其崇七尋其深倍之其
[064-18b]
廣益深之半中楹塑大像者三左右立像者十妙嚴之
相髙廣之坐瓔珠之具金采之飾一倣其教之所述焉
既而緇俗競勸合為廊宇房闥者繼踵而畢事不及三
年重門周閣廣居大厦巋然如初而閎侈巨麗又非疇
日之儗也按寺本東晉郡人李整之所捨宅也歸佛于
大寧之二禩得號于開元二十六年中廢于昭肅之初
復造于宣皇之季火于治平之乙已完于熙寧之癸丑
六百年間再毁而再復終不可廢也向非人情之所欲
[064-19a]
為與僧志之不可奪則詎能集大縁于一時復已廢之
頽址耶夫人情之所欲為功雖大而易就蓋不强之使
然耳下之人能不强人者其興事也猶若此之速然則
為治者亦有不强人之政乎以之興事而就功況于是
其猶反掌歟熙寜十年三月二十二日
  錫山唱和詩石刻記
先公宰無錫日某方在羈貫稍涉人事因得拜接邑尉
竇公總之特䝉知奬相與亢禮公以文學登雋科尉大
[064-19b]
邑先公器其才識期以逺到毎賔從賞㑹莫不同之或
遇欣適則形于篇詠時公春秋方盛未有嗣子嘗得異
夢先公為之占曰是男子之祥且貴兆也後十月實生
彥法天章先公即日以詩慶之有仙果遲遲生海中平
時曽説夢維熊及駟馬定應髙慶閥五龍從此繼英風
之句某親侍左右目覩其事無幾何薄祐早孤流離多
難數與公相遇顧愛益親後彦法擢殊科某叨預考官
獲觀奏賦既而復同館閣不替世舊猥以父執見推不
[064-20a]
幸二公相繼殂謝再有寢門之慟前嵗小子詒作尉兹
邑值公之季子亦領丞事父祖舊治繼為同僚累代周
旋風義尤篤一日詒於僧舍得唱和遺篇方且更以石
刻縣丞君以為當時事迹莫若某經見之詳以書見抵
俾敘始末某追念疇昔忽五十年罄僾緒言才若俯仰
因念昔人有居父官不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前史
稱之今丞尉卑秩而所居又非舊位雖無可避者然而
井邑亭舍欵識猶存嵗月緬然手澤未泯吏民觀者猶
[064-20b]
有餘思子孫對之能不感愴某既嘉縣丞君不忘先志
又喜詒繼託末光而某雖未嘗從事于彼然得綴名于
後亦足以慰逺慕之懷兹為願幸也故敢備言之若其
諸公官伐洎題載嵗月詒已敘于前兹不復紀刋石後
月日具官某謹記
 
 
 蘇魏公文集巻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