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35 蘇魏公文集-宋-蘇頌 (master)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蘓魏公文集巻五十九
             宋 蘓頌 撰
 墓誌
  中書舍人孔公墓誌銘
中書舍人新淦孔公諱文仲字經父其先出魯曲阜苖
裔宣聖之後襲王公封者逮今四十八世皆居曲阜其
支屬散處四方多有聞于時者而公之六世祖曰績仕
[059-1b]
唐為吉州衙推卒官不復北歸因家新淦新淦今升為
軍號臨江其子孫遂為臨江軍新淦人衙推之曽孫處
士君諱文質公之曽祖也皇贈光祿少卿諱中正公之
祖也尚書兵部郎中贈正議大夫諱延之公之父也公
世儒者少稟義訓知自刻苦經史傳注百氏子集外至
于天文律厯筭數之書無不識于心而誦于口其議論
浹洽講解精辨諸宿儒老生往往不能出其右嘉祐六
年隨鄉貢至禮部奏名為天下第一廷試擢進士丙科
[059-2a]
初正議公出白屋起江表登慶厯二年乙第至是公又
以文名振場屋二季武仲平仲相繼舉太學試南京皆
取甲等故當時語文學髙第者以公家為甲族焉一命
試秘書省校書郎杭州餘杭尉再調南康軍司理參軍
以正議使湖北請解官侍養滿嵗用薦舉升台州軍事
推官熈寧三年詔舉賢良方正之士龍圖閣學士元公
絳天章閣待制呉公中復以公應詔召試秘閣論在第
一對制策入三等上是時朝廷方大有為輔臣建議以
[059-2b]
謂祖宗法度至此已敝當悉更改用事之人爭言理財
訓兵以合其說而言事者不以為便繼被譴斥而公之
策亦不以為便故執政疑相與表裏奏黜不收趣還本
任既歸值監司旁午商度利事皆公策言不便者相持
甚乆未幾公丁内艱去職遂止服除除充國子監直講
時學者方用王荆公經義進取以公不習是學換三班
院主簿武選日受牒訴不下數百求官者至有相詬競
于庭主判悉以諉公公為剖析曲直得與不得一語而
[059-3a]
決人人莫不釋然改著作佐郎通判保徳軍軍城依山
居人常苦井飲不足時有泉出城東山腹挈瓶者又艱
于出郭公奏展城圍其泉郭内城人以為非止便于用
汲亦可以為守禦之備也官制行由宣徳郎遷奉議郎
還朝法當得便官屬火山軍闕通判格用進士有不恱
公者因以命之二壘相距才數舍俱號窮僻公適自彼
至未旬月復被遣亦不辭而往至則修舉廢墜督責吏
胥案邊瑣輯民務武守賴以成績元豐八年夏覃恩轉
[059-3b]
承議郎今上初纂嗣太皇太后同聽政相司馬文正公
稍復故事擢用舊人以毗初政元祐元年召公為秘書
省校書郎近臣薦諫官者八人以儀曹方講廟朝之制
擢公為禮部貟外郎神宗廟配享功臣衆意多在王荆
公公曰精忠貫天地功利及社稷贈太師鄭國公富弼
乃其人也衆不能奪卒用鄭公配享有言皇族稱謂惟
楊王荆王得曰皇叔餘疎屬當各係其祖若唐人稱諸
王孫比公曰主上新即位宜廣敦睦之義不當疎間骨
[059-4a]
肉前議遂寢二年自朝奉郎起居舍人拜左諫議大夫
公素懷致君及物之志既在言責益思自效每朝廷政
令之出無不深求其得失之迹以告于上前後陳數十
事或用或不用義之所在亦不為時之譽誹而回未幾
遷中書舍人偶寒疾未拜命猶謂所言未盡惓惓不已
一夕草奏三千餘言首論前代英哲之君容受直諫其
始勤終怠或致危亂願陛下鑒此聽納讜言常若元祐
之初則天下幸甚明年春同知貢舉甞謂士之挾藝以
[059-4b]
干進升黜當否繫有司之勤惰于是晝則據案以稽參
程衡夜則篝燈以㸃定朱墨前日之病猶未間而治事
不廢同僚覺其勦瘵因語以法有疾許先出不爾且就
枕毋宜自苦如此公曰居其官則任其責豈敢以疾自
便其勤如初卒至于大病及事畢奏牓歸第未旬朔是
年三月二十一日以不起聞嗚呼竭力首公以公徇職
如公者幾何人哉古所謂以死勤事者其行雖異而其
徇一也兩宫覽奏惻然下詔厚恤其家及喪歸又命其
[059-5a]
季弟集賢校理平仲為江南東路轉運判官俾得以撫
孤弱而視窀穸也士大夫識與不識聞之皆失聲嗟悼
以為朝廷喪一直臣而翰林蘓公子瞻往撫其柩曰世
方喜軟熟而惡崢嶸相師成俗求勁直如吾經父者今
無有也予與正議公同年進士從游有素熟昆仲之才
美乆矣熈寧初予方謫官居京師杜門不接外事一日
龍圖宋公次道惠然見訪曰被命初考制科得孔君策
九千餘言當世利病盡于此矣雖仲舒之博劉蕡之直
[059-5b]
無以過也然時議以為書等過優國朝故事無有此比
考官行得罪矣予駭曰方朝廷求賢如飢渇有人如此
而不見錄豈其論太髙而難合耶抑言太激而取怨耶
然聖明在上斯人豈終抑不用者乎它日聞呉丞相欲
置之臺閣才得學官而人已忌之連蹇十餘年今上遂
擢用之士論以為聖賢相值乃志士可行之時天下亦
翹足以待其設施然而未閱再嵗而天不畀夀使不得
竟其素志惟見于言者可以紀述以示後觀則知其所
[059-6a]
存也元豐四年王師問罪夏臺兵夫數十萬皆出保徳
境上軍須百用通判專任其責雖趣辦應猝措置無乏
然兵乆不解邊人厭苦公上疏論其不便有三曰大兵
未出而人夫預集一也河東雇夫勞民而損費二也諸
路出兵首尾不相應三也蓋虞夏商周未甞無外侮而
懷柔制禦之要不在彼而在此去嵗議役法者有以雇
為是而差為非公曰諸言此者敗法亂俗之本不可不
察也議科舉者或以經義詩賦策論為四場或以經義
[059-6b]
詩賦為兩科公曰四場是也又謂内降除官出唐之衰
政聖朝不宜有此後因日食七月朔旦上封陳五事曰
邪說亂正道小人乗君子逺服侮中國斜封奪公論人
臣輕國命察此所以消厭兆祥也凡所言多切直拂時
人為危懼而上常察其誠意多為容納又言朝廷起處
士侍經筵所以崇進道義也而希附者衆致興黨論使
人不安其分浸不可長又執政罷不以大故宜全進退
之體以散官領州恩禮非稱王氏經義今格不用而其
[059-7a]
親黨有專守其説者不宜置之朝右以蔽惑後進熈寧
用事之臣有主新法而撓民事者謫逐日淺未宜内徙
有𣙜鹽利而酷刑罰者請命案實以正其罪上皆施行
如其言由是論之居位雖不乆而其志得行固不為少
于士望雖未厭而于公志亦無慊然也公為人恬介自
守持重寡言笑尤不事請謁尉餘杭日轉運使召與議
事事已馳歸不復趨府人問其故對曰于府無事也在
朝非公事不見執政法許同謁亦不往與人交不為苟
[059-7b]
合乆乃見其情至前年予忝秋官之命因上奏曰智識
明敏操守專固臣不如孔某請以代臣公知亦不謝及
公再遷近職薦今彭紫微汝礪暨黄左司㢘自代呂丞
相稱之曰孔君能舉類矣二公相繼進擢公不以為徳
其接物以誠無外飾多此類也性喜飲酒飲益多而色
益莊其中皥皥然若有所得平居未甞問家之有無内
外洒掃之際家人諮所以處畫後事惟答以無事此豈
其信道篤而知命至者耶享年五十有六死之日家無
[059-8a]
餘貯惟有書五千巻皆手自校緝者遺文若干篇某人
集為五十巻公舉進士時故紫微呂夏卿為南省㸃檢
官得公巻曰詞賦贍麗策論深博其文似荀卿子雲主
司以為知言推此言而可以知其他述作之體制也夫
人清江縣君蕭氏同郡處士淇之女一子曰元方用公
遺恩補承務郎三女曰保姐曰館娘皆幼曰榮娘早亡
初公熈寧中遭正議公憂未幾母夫人仁和縣君楊祖
母仁夀縣君劉相繼棄養值嵗之不易併舉三大喪而
[059-8b]
祖塋無可葬者遂謀去新淦而宅九江卜徳化縣某鄉
某里之某穴吉躬冒山谷涉歴寒暑不數月而冢宅成
未終喪而室堂具鄉人見其區處咸以為得禮之實及
公之喪歸集賢君挈其孤相地之宜卜某山某穴又吉
于是元祐六年某月日時克襄大事去正議塋相望數
里而近凡域兆堂舍亦如其制此又得孝子善繼之義
也前期二季以徳銘見屬又得建康張舉狀公履行甚
詳姑摭其大概及甞所聞見者以為之銘銘曰
[059-9a]
逺矣孔氏四十八世曲阜舊封褒成是繼旁支屢遷或
越或冀新淦之族源同流異是生紫微鳯舉鴻儀父子
昆弟出逢聖時髙文大策陳當世之宜嘉謨讜議為天
子所知元祐初載乾坤交泰公為諍臣朝夕納誨言無
隠情病不辭憊耳目之寄方宣股肱之虧已逮公生貢
章有墓潯陽先君之側又為公藏上思遺直厚恤其喪
爰命介弟出使江鄉言瞻廬岫幽堂斯構蠡澤出其
南泯漢流其右慮岸谷之或遷勒銘詩而示後是為有
[059-9b]
宋之名臣宣尼之遐胄
  職方貟外郎郭君墓誌銘
尚書職方貟外郎知單州軍州事東平郭君以熈寧九
年三月已未被疾不起于州寢享年五十有五諸孤奉
喪還鄆藁菆興化僧舍以元豐七年四月癸酉克葬于
平隂縣翔鸞鄉大留里從吉卜也先是先公侍讀既葬
于縣之肥城里餘三十年而太夫人尚無恙一旦棄諸
孫之養將謀合祔而視冡者曰舊塋地洿下而土疏惡
[059-10a]
占宜改宅去塋之北十里而近得今新域于是合公夫
人之柩厝大穴而郎中洎職方君婦孫昭穆以從祔習
士禮與通葬範者皆曰宜稱遂掩壙焉君之先世自陽
曲徙東土萊州萊陽縣令贈尚書祠部貟外郎諱寧追
封清河縣太君張氏曽祖考妣也解州解縣令累贈禮
部尚書諱禹偁追封彭城郡太君徐氏廣陵郡太君王
氏雎陽郡太君宋氏祖考妣也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
累贈吏部尚書諱勸仁夀郡太君李氏考妣也君初名
[059-10b]
元賡字永叔後從進士更名源明字潛亮少自修飭舉
措必踐規矩接人無墮容無儳言至講論義理則毅然
不可抗奪秉筆為文章不待師友之益而自成風格既
舉有司名籍場屋嘉祐二年春沈翰林遘祖集賢無擇
主試别頭得君程文寘髙等又稱誦于朝不容口既而
擢第遂為時聞人初用父任將作主簿三遷大理丞歴
監曹兖二州鹽稅在京藥蜜庫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
軍曹潁叔辟掌機宜辭不赴知越州蕭山縣縣之宿豪
[059-11a]
有父子為姦利者悉捕而寘于法有育孤女過時不嫁
而利并其財者諭以禮律使傾貲以配良人太守刁約
聞之曰郭蕭山厭民望矣甞艤舟餘杭津亭聞客有後
至欲泊者亟徙以避杭守嘆其不爭因榜亭為讓後避
諱改曰禮歸朝監永豐倉累遷殿中丞太常博士治平
二年用今丞相王郇公承學士詔薦御史為監察裏行
于時呂誨范純仁等六御史諫官以議濮安懿王祔廟
稱號不合相繼罷職君受命之日拜疏論列以謂誨等
[059-11b]
忠言覈論許國大義可從可旌無名斥去望追還舊職
而罷臣新命詔許上還除書今上登極推恩由尚書屯
田貟外郎遷都官唐質肅公為中丞奏請復臺職既參
知政事又薦陞任遂擢知華州秦鳯副總管主回易吏
過郡監稅錢□以不即赴務解州州鞫回易如法又投
閽人以引入城不得為漏稅□隂以狀白提刑雷周輔
移劾旁郡而周輔適至辨爭不勝奏以為訽詈使者而
郡官亦上其事至遣使即訊君卒不自直遂免所居監
[059-12a]
淮陽軍酒稅而周輔亦坐撓法罷任君不以左官芥蔕
晨入暮出如常僚本道安撫監司交章言其辦職滿二
嵗移知汝州州卒有戍邊者厭苦其主帥苛暴羣訴于
前辭涉犯上既罷更有密㫖誅及黨輩公察非辜議為
奏請㑹有徳音原貸者甚衆嵗餘遷濵州不行改單父
未幾召權三司度支判官以親年懇朝廷嘉其誠孝聽
仍舊任俄而改職方以卒君趣尚髙爽不以得喪嬰心
力學稽古常欲見于行事故立朝在仕勇于敢為而無
[059-12b]
所避憚熈寧初轉對上封言五事一曰撫夷狄謂解西
師以弭邊患二曰惇禮範謂大臣年至請老以全名節
三曰信命令謂任官出令執政審可然後奏行四曰正
刑辟謂監司失職宜隨事輕重以行責降五曰澄吏源
謂恩澤入仕路之猥衆宜有裁損又謂天變地震皆隂
侵陽臣强兵挫夷狄内侮之應望責任宰相内修治道
外戒兵備以消厭未萌大抵指切時事忠精無隠觀其
志可以見其志矣平生與游多一時方勁之士瀛帥李
[059-13a]
師中誠之尤相厚善誠之貶官過單留連累月涕泣不
忍别蓋趣舍同而乆要固也素通術數深信定分疾且
革取其書閱之欷歔反面不復有言㗳焉委順非篤于
信道詎能臻此惜乎年與位皆負其實使不得大施于
時此士友所以嘆惋也夫人李氏工部侍郎應機之孫
大理評事咸寧之女前十六年卒子男五人曰茂倩河
南府法曹參軍次曰茂恂奉議郎提舉陜西買馬監牧
司公事次曰茂澤承事郎次曰茂曽次曰茂雍未仕女
[059-13b]
五人二早亡次適奉議郎孫亞卿封文安縣君後君六
年卒次適宣教郎蘓熹次在室孫十四人孫女九人初
侍讀公之薨也君援學士褒䘏例請于朝特詔贈禮部
侍郎君亡之五年茂恂為祕書丞加贈都官郎中而茂
恂未登朝時與其弟茂澤愴夫人之不逮養各以當遷
一官求換邑封仙源縣君它日又進封隴安縣太君積
善貽慶子孫善守家法宦學相繼可謂有後矣予與君
世契且親義分尤著諸孤方圖不朽猥以見屬摭實敘
[059-14a]
事繼之以銘銘曰
郭氏系周胙土于武仲叔二虢叔謂鼻祖平王之東絶
而復封謂虢為郭遂啓厥宗分支别派燕隗齊最東都
况躬西京欽解杜陵潁川盛于歴代爰分汾陽為唐上
宰本朝甲族太原東平武惟右戚文則貳卿於顯貳卿
逢辰逺至實生二子為時良器伯也清方隠吏潛郎仲
氏亮直名稱最良仲之立朝不飾不矯屢抗封章帝用
褒表躬雖逺臣心不忘君再辭臺省洊陞長人兩守藩
[059-14b]
郡仁聲益振才髙命屈卒亦難進曲阜崇岡在汶之陽
祖孫同域龜筮襲祥其祥謂何百世之裕今名不泯兹
丘益固
  國子博士陸君墓誌銘
國子博士山隂陸君諱珪字㢘叔尚書吏部郎中直昭
文館贈諫議大夫諱軫之子贈光祿卿諱昭之孫以熈
寧九年五月癸酉卒于濠梁之官舍以明年九月丙辰
葬于㑹稽縣表孝鄉趙樂峰之南原日月有期矣諸孤
[059-15a]
以國子直講龔君原之狀求銘于所知者謂余昔甞使
淮南表君之治效為一道令宰之最又甞主禮部貢舉
奏君之仲子佃為第一然則不得為不知者也于是以
文誌其壙云君始以父任為太廟齋郎景祐中補湖州
武康尉其令老且闇邑事無細大皆屬之君君年始冠
矣而處事如理議者謂宿其官不及也再調信州司法
參軍州將張鑄以慘急覈下無敢與抗者君數爭曲直
于前終不為所奪用薦者遷杭州南新令摘其尉馬惟
[059-15b]
一貪贓繫于獄或謂曰法無縣令下佐官獄事以此獲
譴可惜對曰苟畏吏議而屈于㓙人我不能也滿秩改
睦州錄事參軍衢婺之訟有未決者皆願移于君曰雖
得罪猶甘心也考課擢大理寺丞知明州奉化揚州天
長二縣皆以嚴著稱辨析姦隠如已親見之揚之大姓
湯氏二子分財兄訴其弟為異姓子不當有分法父母
既亡則以籍為定而江都廣陵之籍先為其兄購毁之
情幾奪矣又下天長君盡索架閣逺嵗案牘閱之得慶
[059-16a]
厯中州帖有其弟之名者上之州是時州倅呂君希道
適治其事甞謂余曰十年滯訟用是以決之非有健令
安能辦此太守韓玉汝亦稱之為有君子之剛而邑人
謂其政可繼包孝肅公蓋公甞宰是邑有遺愛故也然
公之為政自明至曛雖退食不去㕔廡而邑事以治君
之政以聰察為先過其廷者肅如也方晝則無留人而
邑事亦治由此言之政無繁簡要之實惠在人則乆而
益見思也㑹葺縣廨財用不足請于州不可調于民又
[059-16b]
不可于是使人有罪非重故者皆得贖金以助費不日
而工告完後使者以為法不當爾故奏罷之左降監濠
州酒稅至則濠人讙曰此天長陸君也州以事諉之者
十七八君亦精力不憚煩苦後雖病癯瘠猶黽勉臨務
間或移告則州人乗門請起轉運使楊君汲薦之曰古
所謂盡瘁于國者陸某是也方兹時朝廷切于用才不
以年次擢者前後相望而君之資適逢世又有知巳者
在朝人皆期其行且見用矣不幸奏始下而君已亡嗚
[059-17a]
呼命也乎享年五十五有文集二十巻君少時通敏有
才氣好學尚義其僚壻孫威敏公尤器待之曰竒才也
鎖㕔舉進士賈魏公寘其程文優等後不中第亦不再
舉曰吾豈不得已者耶然性喜飲酒每引滿怡然以之
酬酢事變愈醉而愈明甞以所生母喪歸越治焦塢先
塋屬嵗旱乏水一日有泉出其地中取汲足用既已事
而竭焉鄉人以為誠孝所感也夫人毘陵邊氏兵部調
之女號徳安縣君生四男子長曰佖尉氏縣丞次即佃
[059-17b]
也審官東院主簿次曰傅真定府學教授季曰倚舉進
士君雖仕宦齟齬不如志而諸子皆少年競立與當時
巨公游聲稱已顯矣呉越之間多云吏部有隂徳君能
教之忠也銘曰
所謂良吏其政平易雖以刑成卒由寛濟匪徳匪威孰
克用乂我見其人陸君是矣允矣陸君政以敏聞風聲
肅肅雖歿猶存越山故鄉水深土厚丘隴在焉聞望不

[059-18a]
 
 
 
 
 
 
 
 
[059-18b]
 
 
 
 
 
 
 
 蘓魏公文集巻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