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62 讀書紀數略-清-宮夢仁 (master)


[023-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三目録
  人部
   事蹟𩔖
    七聖至襄野
    華祝三
    舜大功二十
    三王四事
[023-1b]
    六王二公之事
    成湯六事自責
    七子異世同心
    文王三舉事
    日三朝
    四君未事逺略
    周公三盛
    三變
[023-2a]
    桓公五禁
    九合
    存三國
    有天子之事三
    齊二桃殺三士
    無鹽論四殆
    魯三田
    晉三駕
[023-2b]
    晉文罪已五
    鄭四徳
    五美五惡
    宋景公三言
    楚一言定三國
    楚莊得三士
    四君不忘信
    四國功過
[023-3a]
    四君皆客功
    二者未得大體
    劉項爭大勢二
    漢髙之興五
    得天下三正
    漢封三事最重
    三英雄豪傑之主
    漢文兼二長
[023-3b]
    未央宫畫諫五物
    武帝四事
    世祖之興四
    光武三大政
    梁武祈雨七事
    張實三等賞
    姚萇四不如
    唐太宗三行
[023-4a]
    三鑑
    二喜一懼
    服逺五道
    高宗四失罪已
    康節頌宋朝五
    宋家七美
    元世祖詔行六事
    明太祖六功
[023-4b]
    四盛
    燕王二十字
 
    夫子四謗
    孔子兄事二子
    顔子君子道四
    曾子三事
    子路三善
[023-5a]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
    子賤所事者三
    孔蔑失三子賤得三
    管仲三權
    鮑叔五不若
    夷吾五不如
    管晏二失
    晏子數圉人三罪
[023-5b]
    史鰌君子道三
    子産君子道四
    三臣三不欺
    穆叔拜五善
    合二十五人之智治天下
    欒書三罪
    張孟談敗四國之謀
    孟母三遷
[023-6a]
    立傅道六
    商鞅三説
    陳平六出竒計
    雋不疑四賢行
    胡廣周流四公
    楊震四知
    三科募壯士
    魯恭三異
[023-6b]
    薛瑩處身四五之間
    吳祐四行
    武侯事業本四
    六未解
    荀郭論十勝十敗
    韓馥三不如
    周處去三害
    王導中興三大功
[023-7a]
    殷浩三變
    三語掾
    江淹論五勝五敗
    劉孝標四異三同
    苻融論伐晉三難
    王猛君子徳三
    王珪五不如
    唐相𫝊兩軸
[023-7b]
    四時仕宦
    二李四同
    馬胤孫三不開
    傅欽之三徳
    張浚社稷五大功
    鮮于侁三難
    張觀守官四字
    司馬光四不如
[023-8a]
    朱子所學四字
    真文忠公四事
    馬廷鸞三不知
    黄治五不欺
    三等係籍聖賢
    漢唐三黨
    三代黨論
    洛蜀朔三黨
[023-8b]
    拜住三畏
    應詔三事
    黄道周自陳七不如
 
    楚國四難
    息五不韙
    秦有十失
    漢王數羽十罪
[023-9a]
    高帝十悞
    武帝於李陵四失
    一舉兩失
    宣帝開三大釁
    光武登封七失
    五可五不可
    二主優劣
    宋太宗一舉三失
[023-9b]
 
    臧文仲三不仁
    三不知
    少正卯五惡
    智瑶五賢一不逮
    智伯三賢
    欒大佩四金印
    莽繼四父輔政
[023-10a]
    陳竇三難
    八失
    為郡四盡
    劉穎三不肯
    賀若弼三太猛
    四其御史
    二李朋黨
    趙普三罪
[023-10b]
    四如給事
    三旨宰相
    安石十事
    新法十八事
    安石四不足
    宋小人三可怪
    嚴嵩十罪
    五奸
[023-11a]
    三大案
    斷么絶六
    錦衣三重
    魏忠賢十大罪
    八勝
    溫體仁三者無一
[023-12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二十三 福建巡撫宫夢仁撰
  人部
   事蹟𩔖
七聖至襄野黄帝將見大隗至人於具茨山至/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
 方明為御 昌寓驂乘 張若 隰朋前馬 昆閽
  滑稽後車
華祝三莊子堯觀乎華華封人/請祝聖人三祝堯三辭
[023-12b]
 使聖人壽 使聖人富 使聖人多男子
舜大功二十左/𫝊
 舉十六相 去四凶
三王四事
 禹惡㫖酒好善言 湯執中立賢無方 文王視民
 如傷望道未見 武王不泄邇不忘逺
六王二公之事左𫝊楚子合諸侯于申椒/舉言此待擇其禮而用之
 夏啓有鈞臺之享 商湯有景亳之命 周武有孟
[023-13a]
 津之誓 成有岐陽之蒐 康有酆宫之朝 穆有
 塗山之㑹 齊桓有召陵之師 晉文有踐土之盟
成湯六事自責
 政不節與 民失職與 苞苴行與 䜛夫昌與
 女謁盛與 宫室崇與
七子異世同心家/語
 湯誅尹諧 文王誅潘正 周公誅管叔 太公誅
 華仕 管仲誅付里乙 子産誅鄧析史 孔子誅
[023-13b]
 少正卯
文王三舉事韓非子時紂惡之乃獻洛西地請解/炮烙之刑仲尼稱其仁又稱其智
 侵孟 克莒 舉酆
日三朝文王世子文王/朝於王季日三
 朝朝 暮夕 日中又朝
四君未事逺略許魯/齋言
 周成王 康王 漢文帝 景帝
周公三盛荀/子
[023-14a]
 身貴而愈恭 家富而愈儉 勝敵而愈戒
三變韓詩外𫝊孔子云周公一人/之身能三變者所以應時也
 事文王行無專制事不由己可謂文 成王幼抱而
 立朝誅賞無所顧問可謂武 成王壯北面而言請
 而後行可謂聖
桓公五禁葵丘/之㑹
 始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再命曰尊
 賢育才以彰有徳 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023-14b]
 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耑殺大夫
  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糶無有封而不告
九合穀梁𫝊衣裳之㑹十有一不取北/杏及陽糓為九史記齊語微異
 㑹鄄二 㑹幽二 㑹檉 㑹貫 㑹首戴左氏作/首止
 㑹甯母 㑹葵丘 左傳晉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諸
 侯謂㑹戚㑹城棣㑹鄬㑹邢丘盟戲㑹柤戍虎牢同
 盟亳城北㑹蕭魚
存三國左𫝊謂/魯衛邢
[023-15a]
 閔二年立僖城魯 僖元年城郉夷儀 僖二年城
 衞楚丘 或曰城郉城衞城緣陵
有天子之事三同上春秋予/桓公知節也
 㑹洮序王人於諸侯之上而同盟焉 㑹葵丘序周
 公於諸侯之上而不敢同盟焉 盟首止不但不同
 盟而帥諸侯以㑹世子焉
齊二桃殺三士晏子春秋三士勇而無禮晏子請去/公餽二桃令計功而食之皆自殺
 公孫接 田開疆 古冶子
[023-15b]
無鹽論四殆𩔖苑鍾離春者無鹽邑之醜女/乞詣宣王拊膝而言遂拜為后
 西秦南楚壯勇不立一殆 漸臺五層萬民疲困二
 殆 賢者伏匿諂諛左右三殆 沈湎夜飲俳優縱
 横四殆
魯三田左傳夾谷之㑹孔子攝行/相事齊人歸三田以謝過
 鄆 讙 龜隂
晉三駕同上晉悼公三/駕而楚不能爭
 師於牛首 師於向 觀兵於鄭東門
[023-16a]
晉文罪已五賈子文公出畋大蛇當道公曰吾聞天子/夢惡則修道諸侯則修政大夫則修官庶
     人則修身乃歸請於廟/三日而夢天誅大蛇
 孤不能尊道罪一 執政左右不良罪二 飭政不
 謹民人不信罪三 本務不修以咎百姓罪四 齊
 肅不莊粢盛不潔罪五
鄭四徳左𫝊周襄王將以/狄伐鄭富辰諫之
 有平惠之勲 有厲宣之親 棄嬖寵 用三良
五美五惡同上子産相鄭伯以如楚舍不為壇外僕以/為言子産謂大適小有五美故作壇以昭功
[023-16b]
    小適大有五惡焉/用作壇以昭禍
 宥其罪戾 赦其過失 救其菑患 賞其徳刑
 教其不及五/美説其罪戾 請其不足 行其政事
 共其職貢 從其時命五/惡
宋景公三言史熒惑守心子韋以言公三不可子韋謂/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動候之果徙三度
 移之相 移之民 移之嵗
楚一言定三國左傳子/玉言
 復衞 封曹 釋宋
[023-17a]
楚莊得三士劉子莊王借/獵以求士
 刺虎豹者知其勇 攫犀兕者知其力 罷田而分
 所得知其仁
四君不忘信
 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
 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 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
四國功過春秋之間四國功之首罪之魁宋襄雖霸/而力微㑹諸侯而為楚所執不足論也
 秦繆有功於周能遷善改過為霸者之最 晉文世
[023-17b]
 世勤王遷平王於洛次之 齊桓九合諸侯不以兵
 車又次之 楚莊強大又次之
四君皆客功客卿楚人/李斯上書
 穆公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枝於晉遂霸西戎孝公用/商
 鞅諸侯/親服惠王用張儀散/從事秦昭王得范睢彊公/室杜私門
二者未得大體羅/隱
 始皇用武若陶者埏器務求其大而不知薄者之反
 脆也 王莽用文若匠者斵材在矜其妙而不知細
[023-18a]
 者之速折也
劉項爭大勢二皆楚既得/而復失
 一闗中 二敖倉
漢高之興五班固/論
 一帝王之苗裔 二體貌多竒異 三神武有徴應
 四寛明而仁恕 五知人善任使
得天下三正
 誅無道 討項籍 天下已定始即尊位
[023-18b]
漢封三事最重功臣非軍功不侯於/軍功中又三事最重
 從起豐沛 從入闗中破秦 從定三秦
三英雄豪傑之主威有所當加勢/有所當屈故也
 高祖之威能行於暴秦强楚而不能行於四皓 武
 帝之威能行於南羌西域而不能行於汲黯 光武
 之威能行於尋邑王郎而不能行於嚴光周黨
漢文兼二長羅豫章言人主察累明懦害仁漢昭帝明/而不察章帝仁而不懦孝宣明而失之察
     孝元仁而失之懦若唐徳宗察而不明/高宗懦而不仁兼二者之長惟漢文乎
[023-19a]
 明而不察 仁而不懦
未央宫畫諫五物文苑英華盧碩/畫諫漢文帝
 屈軼草 進善旌 誹謗木 敢諫鼓 獬豸
武帝四事張南軒言武帝與秦皇相去何能/尺寸然不至亂亡者有四事焉
 高帝寛大文景惠養其得民也深非若秦自商鞅來
 根本以蹶民迫於威一也 武帝所為每與六經戾
 豈真能尚儒者然猶稽古禮文未至蕩然盡棄名敎
 二也 輪臺之詔誠意所動固足囘天人之心詔下
[023-19b]
 之後思與民休息與行而不悟者有間三也 惟能
 悔過是以能審付託昭帝之初霍光當政培植根本
 惠澤復流有以祈天永命矣四也
世祖之興四傅幹王/命敘言
 一帝皇之正統 二形相多異表 三體文而知武
  四履信而好士
光武三大政
 褒卓茂 臨大學 辟召周黨王良嚴光
[023-20a]
梁武祈雨七事大同間旱築雩/壇籍田内祈之
 一理冤獄及失職者 二賑鰥寡孤獨 三省徭輕
 賦 四舉進賢良 五黜退貪邪 六命㑹男女䘏
 怨曠 七撤膳羞弛樂懸
張實三等賞下令/國中
 有面刺孤者酬以束帛 翰墨陳孤過者荅以筐篚
  謗言於市者致以羊米
姚萇四不如萇自謂不/如兄襄
[023-20b]
 身長八尺五寸臂埀過膝人望而畏之 將十萬之
 衆望麾而進前無横陣 溫古知今講論道藝收羅
 英俊 董帥大衆人盡死力
唐太宗三行貞觀/政要
 監前代為元龜 進善人成政道 逺羣小拒讒言
三鑑唐太宗云魏徴/没朕亡一鑑矣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二喜一懼太宗謂/侍臣
[023-21a]
 比年豐稔斗粟三錢一喜也 北敵乆服邊鄙無虞
 二喜也 治安則驕侈生驕侈則危亡至此一懼也
服逺五道太/宗
 見人之善若己出 棄人所短取其長 賢者敬之
 不肖者憐之 正直盈朝 視外國如一體
髙宗四失罪已時乆雨常/隂下詔
 昧經邦大略 昧戡難逺圖 無綏人之徳 失馭
 臣之柄
[023-21b]
康節頌宋朝五
 革命之日不易肆 克服天下後稱帝 未嘗殺一
 無辜 百年方𫝊四主 百年無心腹之患
宋家七美吕大防言家/儀過於漢唐
 事親 事長 待外戚 儉 勤 尚禮 寛仁
元世祖詔行六事
 擇守令 誡姦吏 崇祀典 禁盜賊 治軍旅
 奬節義
[023-22a]
明太祖六功詹同宋濂/等纂修
 略定區宇 得國之正 獨稟成算 敬天勤民
 戚官無權 兵政有統
四盛明/紀
 自漢以來得天下為正在位三十一年一盛也 享
 年七十有一二盛也 自江右併中原三盛也 太
 子諸王二十五人公主十六人皆受冊封四盛也
燕王二十字明太祖以子孫蕃衍各擬二/十字一世一字為命名之首
[023-22b]
 髙瞻祁見佑 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簡静
 迪先猷
 
夫子四謗莊子孔子云某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再逐於魯 削迹於衞 伐樹於宋 圍於陳蔡
孔子兄事二子家語荅/子貢問
 子産於民為惠主於學為博物 晏子於君為忠臣
 於行為敬敏
[023-23a]
顏子君子道四說/苑
 强於行已 弱於受諫 怵於持禄 慎於治身
曾子三事同上曾子謂公明宣在其門下三年而/不學宣對此三者學而未能安敢不學
 親在堂叱咤之聲未至於犬馬 應賓客恭儉而不
 懈惰 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毁傷
子路三善家語子路治/蒲孔子稱之
 恭敬以信 忠信以寬 明察以斷
子貢一出五國各有變同上齊田常欲伐/魯孔子使往說之
[023-23b]
 存魯 亂齊 破呉 強晉 霸越
子賤所事者三說/苑
 父事者三人 兄事者五人 友事者十一人
孔蔑失三子賤得三家語二人偕仕夫/子問之所對如此
 王事若襲學焉得習 俸禄少不及親戚 公事急
 不得弔問孔蔑/對始而誦之今得行之 俸禄所供被
 及親戚 雖有公事兼以弔問子賤/對
管仲三權孔子曰管仲之賢不得/三權亦不能使其君霸
[023-24a]
 賤不能臨貴以為上卿 貧不能使富賜租一年
 疏不能制親以為仲父
鮑叔五不若鮑叔自謂不/若夷吾者五
 寬惠柔民弗若也 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
 信可結百姓弗若也 禮義可法四方弗若也 執
 旗鼓立於軍門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
夷吾五不如管仲請/論百官
 進退閒習辨辭剛柔不如隰朋請立為大行 辟土
[023-24b]
 聚粟盡地之利不如甯戚請立為大司田 平原廣
 牧鼓勵三軍不如王子城父請立為大司馬 決獄
 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
 理 犯顔進諌不避不撓不如東郭牙請立為大諌
管晏二失家語君子下不/僣上上不偪下
 管仲鏤簋朱紘旅樹反坫山節藻梲難為上 晏子
 豚肩不掩豆狐裘三十年難為下
晏子數圉人三罪景公將殺圉人/因其言而釋之
[023-25a]
 公使養馬而殺之罪一 又殺公所最善馬罪二
 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必怨吾君諸侯必輕
 吾國罪三 數燭鄒亡鳥三罪同
史鰌君子道三說苑孔/子云
 不仕而敬上 不祀而敬神 直能曲於人
子産君子道四論/語
 行已恭 事上敬 養民惠 使民義
三臣三不欺史/記
[023-25b]
 不能欺鄭子/産不忍欺虙子/賤不敢欺西門/豹
穆叔拜五善晉侯享穆叔穆叔曰皇皇者華君敎/使臣必諮於周臣𫉬五善敢不重拜
 訪問於善為咨 咨親為詢 咨禮為度 咨事為
 諏 咨難為謀
合二十五人之智治天下家語孔子使視荆公/子為政使者反言
 堂上有五老 堂下有二十壯士
欒書三罪左𫝊鄢陵之戰晉厲公車陷於淖/書將載公欒鍼止之時書為元帥
 侵官冒也 失官慢也 離局姦也
[023-26a]
張孟談敗四國之謀四國謀趙孟談為趙襄子/謀使四國疑而其謀遂敗
 談妻之楚 長子之韓 次子之魏 少子之齊
孟母三遷
 始舍近墓 繼遷市傍 終遷學舍
立傅道六戰國策趙立/周紹為傅
 智慮不躁 身行寬惠 威嚴不易 重利不變
 恭於敎 和於下
商鞅三說𫝊/
[023-26b]
 始說以帝道不聽 再說以王道不入 終說以伯
 道不自知其膝之前於席也
陳平六出竒計
 捐金反間 惡草具進楚使 夜出女子二千解滎
 陽圍 躡足封齊王 偽遊雲夢縛信 解白登圍
雋不疑四賢行
 戒勝之之剛虐一也 聽母敎以出囚二也 辨衞
 太子之偽三也 霍光欲妻以女而固辭四也
[023-27a]
胡廣周流四公
 初履司空 二作司徒 三登太尉 四為太傅
楊震四知故人懐金遺/之辭而不受
 天知 地知 子知 我知
三科募壯士虞詡治/朝歌
 攻劫為上 盜賊次之 不事農業又次之
魯恭三異為中牟令/徳政致此
 蝗不犯境 化及鳥獸 孺子有仁心
[023-27b]
薛瑩處身四五之間或謂瑩於呉士當為/第一乎陸喜云云
 沈默其體潛而勿用者第一 避尊居卑禄以代耕
 者第二 侃然體國執政不懼者第三 斟酌時宜
 時獻微益者第四 溫恭修慎不為諂首者第五
呉祐四行漢桓帝時舉孝㢘/以四行遷膠東相
 敦厚 質朴 遜讓 節儉
武侯事業本四真西山言武侯平生事業奇偉/以此四者而誠與公又其本也
 開誠心 布公道 集衆思 廣忠益
[023-28a]
六未解時武侯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闗中虛/欲出師擊魏羣臣以為疑故上表言
 一不可坐定取勝 二不可不戰資敵 三難以不
 危而定 四難以庸才必勝 五緩之則無精銳
 六兵疲難以持乆
荀郭論十勝十敗袁紹書驕慢操謂荀彧郭嘉將討不/義而力不敵對以雖彊無能為也
 道勝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義勝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治勝桓靈以來/政失於寬
 紹以寛濟寬/公糾以猛度勝紹外寬内忌所任惟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内機明用人惟才
 勝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徳勝紹髙議揖遜以收名/譽公至誠待人不為
[023-28b]
 虛/美仁勝紹恤人饑寒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與四海接恩過其望無所不周明勝紹大/臣争
 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文勝紹是非不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
 勝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
韓馥三不如辛評等說馥謂將軍資三不如之勢處袁/氏上彼不為將軍下也不如舉荆州以讓
 寬仁容衆孰如袁氏 智勇過人孰如袁氏 世布
 恩徳孰如袁氏
周處去三害周魴子膂力絶人不修細行衆言南山白/額虎長橋蛟并子為三患處云吾能除之
 射虎 殺蛟 從機雲學砥節礪行期年州/府交辟
[023-29a]
王導中興三大功桓彝見其急談時事而輟憂/周顗聞其志復神州而收淚
 元帝在藩導獨知其可輔傾心推奉 王毅憚帝嚴
 明欲更所立頼導固爭 不以江右寡弱大立規模
 先用顧榮賀循以來衆士盡收過江名流以佐謀畫
殷浩三變羅念菴云殷浩/人品終身三變
 似一髙士其累辭徴辟/屏居墓所也似一賢臣其刺揚州抗桓溫/毅然以北伐為任
 也/誠一鄙夫至用兵屢敗為溫所廢荅書開閉者數/竟達空函所謂茍患失之無所不至也
三語掾阮瞻有令望司徒王戎問以聖人貴名敎老/莊明自然其㫖同異阮荅以此即命辟之
[023-29b]
 將無同
江淹論五勝五敗對蕭/道成
 公雄武有竒略 寛容而仁恕 賢能畢力 民望
 所歸 奉天子伐叛五勝也 彼志銳而器小 有
 威而無恩 士卒解體 縉紳不懐 懸兵數千里
 無同惡相濟五敗也
劉孝標四異三同梁史孝標自云比馮敬/通同者三而異者四
 敬通總兵食肉余戚戚無懽 敬通有子余等伯道
[023-30a]
  敬通老而益壯余有犬馬疾 敬通逝乆而彌芳
 余去將若秋草四/異不遇 剛直 有忌妻三/同
苻融論伐晉三難勸苻/堅
 天道不順歲星/在呉晉國無釁君臣和睦/百姓安業我數戰兵疲
王猛君子徳三文中/子
 事上密 接下溫 臨事斷
王珪五不如唐太宗謂其識鑒精通復善談/論令自元齡以下悉加品藻
 孜孜奉國知無不言臣不如房元齡 才兼文武出
[023-30b]
 將入相臣不如李靖 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
 溫彥博 處煩治劇衆務畢舉臣不如戴胄 恥君
 不為堯舜以諫諍為己任臣不如魏徴 至激濁揚
 清臣於諸子亦有微長
唐相𫝊兩軸鄭俠上疏論吕/惠卿朋姦壅蔽
 正直君子𫝊魏徵姚/崇宋璟邪曲小人𫝊李林甫/盧杞
四時仕宦傅游藝期年之中厯/衣四色時人謂之
 青 綠 朱 紫
[023-31a]
二李四同李摯與/李敏
 同歲 同姓 同門 又同年及第
馬胤孫三不開為後晉相/時人目之
 入朝印不開 見客口不開 歸宅門不開
傅欽之三徳
 清不汙 直不激 勇能溫
張浚社稷五大功吕氏云浚有五大功富平符離之役/與曹彬岐溝之敗等豈可以一節掩
       大徳/乎
[023-31b]
 建復辟之勲 𤼵儲嗣之議 誅范瓊以立國基
 用呉玠以保全蜀 卻劉麟以定江左
鮮于侁三難為轉運副安石詰其不請青苗錢侁言法/願取則與民自不願豈能强哉蘓軾稱焉
 上不害法 中不廢親 下不傷民
張觀守官四字云自守官以/來常持四字
 勤不至於/怠惰不至於/疎曠不至於/乖戾不至於/躁急
司馬光四不如判西京畱臺上疏言不才最出羣臣/之下乞致仕乆乃從其請即歸洛下
 先見不如吕誨 公直不如范純仁程顥 敢言不
[023-32a]
 如蘇軾孔文仲 勇決不如范鎮
朱子所學四字周必大薦朱熹為江南提刑熹云平生/所學惟此四字豈可隱黙以欺吾君乎
 正心誠意
眞文忠公四事守潭州以/勵其僚
 律己以㢘 撫民以仁 存心以公 涖事以勤
馬廷鸞三不知阨於賈似道/求去陛辭云
 天下安危人主不知 國家利害羣臣不知 軍前
 勝負列閫不知
[023-32b]
黄治五不欺為御史中丞質直端/重有大臣體常言
 居家不欺親 仕不欺君 仰不欺天 俯不欺人
  幽不欺鬼神
三等繫籍聖賢余安裕為謝枋得甥客有談其文學者/枋得笑曰昔吕東萊中宏詞歸學者請
      升講座陳同父勸勿許曰有三等人繫/籍聖賢開口髙談縱有錯謬人無爭辨
      者畏其勢也伯恭未是今安裕為國/學正字宜子敬畏而稱頌之客大慚
 官為宰相可以生殺廢置人 官為臺諫給舍可以
 彈駁榮辱人 官為國子監可以考校舍法去取人
[023-33a]
漢唐三黨
 前漢之黨指蕭望之劉向張猛周堪而治之者元帝
 與𢎞恭石顯也 後漢之黨指李膺范滂二百餘人
 而治之者桓靈與中常侍也 唐之黨指獨孤損崔
 逺等三十餘人而治之者朱全忠與栁燦李振也
三代黨論劉定/之
 漢李膺范滂等各為一黨在位者惡之惡之者非賢
 而在黨中者為賢 唐李徳裕牛僧孺等分為二黨
[023-33b]
 李優牛劣而考其歸皆不足謂賢 宋初亦分為二
 黨熙豐作新法王安石為魁元祐掊擊新法司馬光
 為魁光之黨賢而安石之黨非賢及光没而其黨又
 自分為朔洛蜀三黨譬之兵家朔黨自守之兵也洛
 黨應敵之兵也蜀黨侵鄰之兵也其不韙有在矣
洛蜀朔三黨
 洛黨程頤為首朱光/庭賈易為輔蜀黨蘇軾為首吕/陶等為輔朔黨劉摯梁/燾王巖
 叟劉安世為首/輔之者尤衆
[023-34a]
拜珠三畏元以拜珠為/右丞相自云
 畏辱祖宗 畏天下事大識見有未盡 畏年少不
 克負荷無以報聖恩
應詔三事明太祖時五星紊度下詔/求言平遙訓導葉居昇上
 分封太侈 求治太急 用刑太繁
黄道周自陳七不如崇禎間疏/上切責
 品行不如劉宗周 至性不如倪元璐 逺見深慮
 不如魏呈潤 犯顔敢諫不如詹爾𨕖 老成足備
[023-34b]
 顧問不如陳繼儒 朴心醇行不如李如燦傅朝佑
  文章氣節不如闕/  鄭鄤
 
楚國四難戰國䇿蘇秦之楚三月乃得見王遂/辭行王曰曾不少畱乎對之以此
 食貴於玉 薪貴於桂 謁者難見如鬼 王難見
 如天帝
息五不韙左𫝊息犯五不/韙而以伐人
 不度徳 不量力 不親親 不徴辭 不察有罪
[023-35a]
秦有十失路溫舒諫/漢宣帝
 羞文學 賊仁義 罪誹謗 禁妖言 好武勇
 貴獄吏 忠良切言皆鬱於胸 盛服先王不用於
 世 喜虛譽 䝉實禍
漢王數羽十罪
 負約王我於蜀漢 矯殺卿子冠軍 救趙不報而
 擅劫諸侯入闗 燒秦宫室掘始皇塚 殺秦降王
 子嬰 詐坑秦子弟二十萬 王諸將善地徙逐故
[023-35b]
 主 出逐義帝自都彭城奪韓梁地 使人隂殺義
 帝 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
髙帝十誤
 誤聽守闗計取項羽怒賴張良免 誤聽封六國計
 賴張良不敗事 誤聽使者十輩言圍平城用婁敬
 和親約 誤欲止宫休舍賴張良諫止 誤欲攻項
 羽賴蕭何諫就封 誤罵齊使賴良平諫止 誤欲
 西歸賴良平諫追羽 誤言安事詩書賴陸賈諫聽
[023-36a]
  誤不知尊太公賴家令言即聽 誤欲易太子賴
 張良招四皓定 誤囚蕭何賴王衞尉諫釋
武帝於李陵四失
 始則疑陵敎路徳博上書詔以行期而止迎者 中
 則不察司馬遷言以為沮貳師而為陵遊說 後則
 既知徳博姦詐以致陵敗乃釋而不治 末則信公
 孫敖謂陵敎為兵而族陵家
一舉兩失武帝以御史大夫公孫𢎞/代薛澤為丞相封平津侯
[023-36b]
 相者既非真儒 侯者又非軍功
宣帝開三大釁
 用恭顯而啓元帝之信宦官 貴許史而啓成帝之
 任外戚 殺趙蓋韓楊而啓哀帝之誅大臣
光武登封七失胡致堂論登封之事原本於燔柴而失/之者也七十二君之編録畧不經見
 不法唐虞三代而法始皇武帝 按䜟文九世當封
 禪今乃自綴於元帝而去成哀平三君 玉檢祕文
 人不得見是必祈求永年 前拒羣臣之請謂百姓
[023-37a]
 多怨豈有其後兩歲即已歡洽 勅戒郡縣上壽稱
 美今詔墨未乾自令梁松等討論故事 奉髙后配
 地未幾歸廟主於寢園 即位改元終身不可改而
 改之
五可五不可晉惠帝欲為太子婚衞瓘女楊后欲/得賈充女帝謂云云充妻賂后納之
 衞種賢一/可而多子二/可端正三/可而長四/可五/可 賈種妒
 一不/可而少子二不/可醜惡三不/可而短四不/可五不/可
二主優劣魏徴對太宗云/齊主尤劣也
[023-37b]
 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 周天元驕㬥威福在已
宋太宗一舉三失引諸衞將率習/射於顯徳殿
 天子非敎射之人 卒伍非進見之士 殿廷非習
 武之所
 
臧文仲三不仁孔子/言
 下展禽知栁下惠/而不與立廢六闗禁來遊者/而廢之妾織蒲與民/争利
三不知
[023-38a]
 作虛器為藏/龜室縱逆祀逆祀僖公/而不禁祀爰居海鳥止東/門而祭之
少正夘五惡孔子云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少正卯兼有之
 心逆而險 行僻而堅 言偽而辨 記醜而博
 順非而澤
智瑤五賢一不逮智宣子將以為後智果謂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
 美鬚長大則賢 射御足力則賢 技藝畢給則賢
 巧文辨慧則賢 强毅果敢則賢 如是而不仁
智伯三賢智伯賢於人者五犁/丘之役見其三焉
[023-38b]
 馬駭驅之親禽顔庚射御足力也 拒長武子之辭
 巧文辨慧也 決戰不卜强毅果敢也
欒大佩四金印武本/紀
 天士將軍 地士將軍 大通將軍 天道將軍
莽繼四父輔政
 王鳯 王商 王音 王根
陳竇三難張南/軒言
 主弱 政在房闥 宦者盤錯其勢已成
[023-39a]
八失胡致堂謂陳蕃公忠而短/於才術竇武不足稱也
 竇武貪援立之功一家四侯 雖徴賢才列於朝宁
 而司隸校尉河南尹未有署置 中官罪惡顯著者
 可除餘當慰安之而欲悉去 太后猶豫宜及時建
 白迅速掩捕而不決 既收鄭諷不即行刑尚送北
 寺獄 曹節王甫已為元惡必待鄭諷詞連然後收
 奏 外廷新立内豎膠固既與為敵乃使人納奏已
 出府宿 兵柄在手素不為備事已敗露乃始召兵
[023-39b]
為郡四盡魚𢎞/自語
 水中魚鱉盡 山中麞鹿盡 田中米糓盡 村中
 人庶盡
劉穎三不肯魏𢎞農太守民/患其苛刻目之
 不肯足 不肯去 不肯遷
賀若弼三太猛隋/史
 嫉妬心太猛 自是非人心太猛 無上心太猛
四其御史郭𢎞霸自陳忠鯁於唐天后/言往年征徐敬業臣願云云
[023-40a]
 抽其筋 食其肉 飲其血 絶其髓
二李朋黨互相傾軋/埀四十年
 李徳裕 李宗閔
趙普三罪
 陳橋之事普實預謀 為政而有患得患失之心
 秦王廷美盧多遜之獄普實尸之
四如給事李鄴使金還言金/人如此人因目之
 上馬如龍 步行如虎 渡水如獺 登山如猿
[023-40b]
三旨宰相王珪以文學見推宋治平間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無所建明時人號之
 上殿進呈云取聖旨 上可否訖云領聖旨 退諭
 稟事者云已得聖旨
安石十事吕誨疏言究安石之迹固無逺略惟務/改作立異飾非誤天下蒼生必斯人也
 初托疾及除知江寧乃從命 除小官則遜避承重
 任而不辭 侍講侍讀乃請坐自尊 居政府多乞
 御批以沮異議 挾情壞法狥私報怨 入翰林惟
 欲其弟貴顯在政府無非賣弄威權 貶黜異已專
[023-41a]
 權害政 奏對不知敬畏争論遂至諠譁 上方親
 睦九族乃黨張辟光離間岐王 邦國經費在十三
 司乃欲額外增員
新法十八事
 青苗 均輸 市易 保馬 保甲 方田 免役
  更戍 水利 農田 折二錢 鹽法 手實
 試刑科 三經新義 罷詩賦明經諸科 廢武舉
 兵書墨義 定太學三舍法
[023-41b]
安石四不足帝語安石聞民間殊苦新法對以祁寒暑/雨民猶怨咨此何足恤司馬光言安石有
     三不足之說由今/觀之實有四不足
 天變不足懼 人言不足恤 祖宗法不足守 民
 怨咨不足恤
宋小人三可怪
 漢唐小人得志不過在竊權受賄之間宋之小人特
 欲秉國鈞改制度起邊功流毒天下一可怪也 漢
 唐小人安心不善其言亦直以為利爾矣宋之小人
[023-42a]
 必欲傅㑹經義比跡聖人宗周官主大孝使人主惑
 之二可怪也 漢唐小人不過當權之日以勢力驅
 使人宋之小人乃心孚意結方元祐之末惠卿章惇
 皆逺竄在外猶能以說搖朝廷聞宫禁三可怪也
嚴嵩十罪明世宗時/楊繼盛疏
 一壞祖制 二姦大權 三掩君美 四縱姦子
 五竊軍功 六黨悖逆 七悞軍機 八擅黜陟
 九失人心 十壞風俗
[023-42b]
五姦言有十罪又/濟之以五姦
 上之左右皆嵩閒諜姦一 上之納言皆嵩鷹犬姦
 二 上之爪牙皆嵩爪葛姦三 上之耳目皆嵩奴
 僕姦四 上之臣工皆嵩心腹姦五
三大案倪元璐言主挺擊者力䕶東宫争挺擊者計安/神祖主紅丸者仗義之言争紅丸者原心之論
   主移宫者弭變於幾先争移宫者持/平於事後六者各有所是未可偏非
 張差挺擊萬/厯李可灼進紅丸泰/昌李𨕖侍移宫天/啓
斷幺絶六萬厯丙辰㑹試以弊𤼵除名時/人謠曰丙辰㑹録斷幺絶六
[023-43a]
 第一沈同和 第六趙鳴陽
錦衣三重錦衣志其初一禁校耳/其究乃位師保叅綸綍
 一重於紀綱 再重於錢寧 三重於陸炳
魏忠賢十大罪天啓時嘉興貢/生錢嘉徴叅
 一並帝 二蔑后 三弄兵 四無君 五尅剝
 六無聖 七濫爵 八掩邊功 九朘民膏 十通
 闗節
八勝吏主事錢元/慤叅忠賢
[023-43b]
 稱功頌徳遍天下勝王莽之妄行符命 列爵畀乳
 臭勝梁冀之一門五侯 遍列私人勝王衍之狡兔
 三窟 輿金輦寶積肅寧勝董卓之郿塢私藏 動
 輙稱旨勝趙髙之指鹿為馬 隂養死士陳兵自衞
 勝桓溫之複壁置人 誅鋤善𩔖勝節甫之鉤黨連
 衆 廣開告訐道路側目勝則天朝之羅織忠良
溫體仁三者無一楊光/光叅
 治國平天下是其責邊騎兩薄京城流賊/各省延蔓治平安在扶危持顚
[023-44a]
 是其任國危而不思所以安民怨/而不思所以恤扶持安在休休有容是其量
 忠告之言不受睚眦/之怨不忘休休安在
 
 
 
 
 
 
[023-44b]
 
 
 
 
 
 
 
 讀書紀數略巻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