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3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清-世宗胤禛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訓曰元旦乃履端令節生日為載誕昌期皆係喜慶之
  辰宜心平氣和言語吉祥所以朕於此等日必欣悅
   以酬令節
 訓曰吾人凡事惟當以誠而無務虚名朕自幼登極凡
  祀
壇廟禮神佛必以誠敬存心即理事務對諸大臣總以實
[001-1b]
   心相待不務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於真誠無纖毫
  虚飾
 訓曰凡人於事務之來無論大小必審之又審方無遺
  慮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
   已矣誠至言也
 訓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
   思何患聞見之不廣舜惟好問好察故能明四目達
   四聰所以稱大智也
[001-2a]
訓曰凡天下事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
 處之慎重者敬也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
 敬以應事務必謹終如始慎修思永習而安焉自無
 廢事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
 自能整飭家務此古人所謂敬以直内也禮記篇首
 以毋不敬冠之聖人一言至理備焉
訓曰為人上者用人雖宜信然亦不可遽信在下者常
 視上意所嚮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則下必投其所
[001-2b]
 好以誘之朕於諸藝無所不能爾等曾見我偏好一
 藝乎是以凡藝俱不能溺我
訓曰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即如董子所云風不鳴
 條雨不破塊謂之昇平世界果使風不鳴條則萬物
 何以鼔動發生雨不破塊則田畝如何耕作布種以
 此觀之俱係粉飾空文而已似此者皆不可信以為
 真也
訓曰朕八歲登極即知黽勉學問彼時教我句讀者有
[001-3a]
 張林二内侍俱係明時多讀書人其教書惟以經書
 為要至於詩文則在所後及至十七八更篤於學逐
 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誦讀日暮理事稍暇復講論
 琢磨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朕少年好學如
 此更耽好筆墨有翰林沈荃素學明時董其昌字體
 曾教我書法張林二内侍俱及見明時善於書法之
 人亦常指示故朕之書法有異於尋常人者以此
訓曰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也
[001-3b]
訓曰凡人修身治性皆當謹於素日朕於六月大暑之
 時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縱而能者也
訓曰汝等見朕於夏月盛暑不開牕不納風凉者皆因
 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此正古人所謂但能
 心靜即身凉也且夏月不貪風凉於身亦大有益蓋
 夏月盛陰在内倘取一時風凉之適意反將暑熱閉
 於腠理彼時不覺其害後來或致成疾毎見人秋深
 多有肚腹不調者皆因外貪風凉而内閉暑熱之所
[001-4a]
 致也
訓曰凡人養生之道無過於聖人所留之經書故朕惟
 訓汝等熟習五經四書性理誠以其中凡存心養性
 立命之道無所不具故也看此等書不勝於習各種
 雜學乎
訓曰書經者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書𫝊序云二
 帝三王之治本於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於心得其心
 則道與治固可得而言矣蓋道心為人心之主而心
[001-4b]
 法為治法之原精一執中者堯舜禹相授之心法也
 建中建極者商湯周武相𫝊之心法也徳也仁也敬
 與誠也言雖殊而理則一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
 王之家所必當講讀故朕訓教汝曹皆令誦習然書
 雖以道政事而上而天道下而地理中而人事無不
 備於其間實所謂貫三才而亘萬古者也言乎天道
 虞書之治厯明時可騐也言乎地理禹貢之山川田
 賦可考也言乎君道則典謨訓誥之微言可詳也言
[001-5a]
 乎臣道則都俞吁咈告誠敷陳之忠誠可見也言乎
 理數則箕子洪範之九疇可敘也言乎修徳立功則
 六府三事禮樂兵農歴歴可舉也然則帝王之家固
 必當講讀即仕宦人家有志於事君治民之責者亦
 必當講讀孟子曰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
 者皆法堯舜而已矣在大賢希聖之心言必稱堯舜
 朕則兢業自勉惟思體諸身心措諸政治勿負乎天
 佑下民作君作師之意已耳
[001-5b]
訓曰子曰鬼神之為徳其盛矣乎使天下之人齊明盛
 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蓋明有
 禮樂幽有鬼神然敬鬼神之心非為禍福之故乃所
 以全吾身之正氣也是故君子修徳之功莫大於主
 敬内主於敬則非僻之心無自而動外主於敬則惰
 慢之氣無自而生念念敬斯念念正時時敬斯時時
 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
 正詩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
[001-6a]
 事上帝聿懷多福其斯之謂與
訓曰凡理大小事務皆當一體留心古人所謂防微杜
 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杜必至
 於不可杜也
訓曰仁者以萬物為一體惻隠之心觸處發現故極其
 量則民胞物與無所不周而語其心則慈祥愷悌隨
 感而應凡有利於人者則為之凡有不利於人者則
 去之事無大小心自無窮盡我心力隨分各得也
[001-6b]
訓曰仁者無不愛凡愛人愛物皆愛也故其所感甚深
 所及甚廣在上則人咸戴焉在下則人咸親焉已逸
 而必念人之勞已安而必思人之苦萬物一體痌瘝
 切身斯為徳之盛仁之至
訓曰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
 然於閒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
 而曰此朕之誤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為所感
 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
[001-7a]
 也
訓曰虞書云宥過無大孔子云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凡
 人孰能無過若過而能改即自新遷善之機故人以
 改過為貴其實能改過者無論所犯事之大小皆不
 當罪之也
訓曰曩者三逆未叛之先朕與議政諸王大臣議遷藩
 之事内中有言當遷者有言不可遷者然在當日之
 勢遷之亦叛即不遷亦叛遂定遷藩之議三逆既叛
[001-7b]
 大學士索額圗奏曰前議三藩當遷者皆宜正以國
 法朕曰不可廷議之時言三藩當遷者朕實主之今
 事至此豈可歸過於他人時在廷諸臣一聞朕㫖莫
 不感激涕零心恱誠服朕從來諸事不肯委罪於人
 矧軍國大事而肯卸過於諸大臣乎
訓曰爾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潔淨人平日潔淨則清氣
 著身若近汚穢則為濁氣所染而清明之氣漸為所
 蒙蔽矣
[001-8a]
訓曰朕幼年習射䎛舊人教射者斷不以朕射為善諸
 人皆稱曰善彼獨以為否故朕能騎射精熟爾等甚
 不可被虚意承順讚美之言所欺諸凡學問皆應以
 此存心可也
訓曰人多强不知以為知乃大非善事是故孔子云知
 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朕自幼即如此毎見高年人
 必問其已往經歴之事而切記於心決不自以為知
 而不訪於人也
[001-8b]
訓曰人心虚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朕生性好問雖極
 粗鄙之夫彼亦有中理之言朕於此等決不遺棄必
 搜其源而切記之並不以為自知自能而棄人之善
 也
訓曰朕自幼讀書間有一字未明必加尋繹務至明愜
 於心而後已不特讀書為然治天下國家亦不外是
 也
訓曰讀古人書當審其大義之所在所謂一以貫之也
[001-9a]
 若其字句之間即古人亦互有異同不必指摘辯駁
 以自伸一偏之說
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
 正自判矣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得失俱可無愧
 書云學于古訓乃有獲凡聖賢經書一言一事俱有
 至理讀書時便宜留心體會此可以為我法此可以
 為我戒久久貫通則事至物來隨感即應而不待思
 索矣
[001-9b]
訓曰易云日新之謂盛徳學者一日必進一步方不虚
 度時日大凡世間一技一藝其始學也不勝其難似
 萬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學則終無成矣所以初學貴
 有決定不移之志又貴有勇猛精進之心尤貴有貞
 常永固不退轉之念人茍能有決定不移之志勇猛
 精進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
 者哉
訓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
[001-10a]
 言又實能學而不厭此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千古聖
 賢與我同類人何為甘於自棄而不學茍志於學希
 賢希聖孰能禦之是故志學乃作聖之第一義也
訓曰子曰志於道夫志者心之用也性無不善故心無
 不正而其用則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
 以天縱之聖猶必十五而志於學蓋志為進徳之基
 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志之所趨無逺弗屆志之
 所嚮無堅不入志於道則義理為之主而物欲不能
[001-10b]
 移由是而據於徳而依於仁而游於藝自不失其先
 後之序輕重之倫本末兼該内外交養涵泳從容不
 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訓曰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
 養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斯
 可謂真孝者矣
訓曰孝經一書曲盡人子事親之道為萬世人倫之極
 誠所謂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推原孔子所以作
[001-11a]
  經之意蓋深望夫後之儒者身體力行以助宣教化
  而敦厚風俗其㫖甚逺其功甚宏學者自當留心誦
   習服膺弗失可也
 訓曰為臣子者果能盡心體貼君親之心凡事一出於
  至誠未有不得君親之歡心者昔日
太皇太后駕詣五臺因山路難行乘車不穏朕命備八人
  煖轎
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請轎步履維艱因欲易車
[001-11b]
  朕勸請再三
聖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轎近隨車行行不數里朕見
聖躬乘車不甚安穏因請乘轎
聖祖母云予已易車矣未知轎在何處焉得即至朕
  奏曰轎即在後隨令進前
聖祖母喜極拊朕之背稱贊不已曰車轎細事且道途之
  問汝誠意無不懇到實為大孝蓋深愜
聖懷而降是歡愛之㫖也可見凡為臣子者誠敬存心實
[001-12a]
 心體貼未有不得君親之歡心者也
訓曰朕為天下君何求而不得現今朕之衣服有多年
 者竝無纖毫之玷裏衣亦不至少汚雖經月服之亦
 無汗跡此朕天秉之潔淨也若在下之人能如此則
 凡衣服不可以長乆服之乎
訓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長久奈何世人衣不過被體而衣千金之裘猶以為
 不足不知鶉衣袍緼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腸羅萬
[001-12b]
 錢之食猶以為不足不知簞食瓢飲者固自樂也朕
 念及於此恒自知足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
 富有四海而毎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
 味此非朕勉强為之實由天性自然汝等見朕如此
 儉徳其共勉之
訓曰嘗聞明代宮闈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宮人幾至數
 千小有營建動費巨萬今以我朝各宮計之尚不及
 當日妃嬪一宮之數我朝外廷軍國之需與明代略
[001-13a]
  相髣髴至於宫闈中服用則一年之用尚不及當日
  一月之多蓋深念民力惟艱國儲至重
祖宗相𫝊家法勤儉敦樸為風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
  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為訓不敢過也
 訓曰冠帽乃元服最尊今或有下賤無知之人將冠帽
  置之靴韈一處最不合禮滿洲從來舊規亦最忌此
 訓曰如朕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從
  即如喫烟一節雖不甚關係然火燭之起多由於此
[001-13b]
  故朕時時禁止然朕非不㑹喫烟幼時在養母家頗
  善於喫烟今禁人而已用之將何以服人因而永不
  用也
 訓曰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
  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蓋
  禮以嚴分而和以通情分嚴則尊卑貴賤不踰情通
  則是非利害易達齊家治國平天下何一不由於斯
 訓曰學問無他惟在存天理去人欲而已天理乃本然
[001-14a]
  之善有生之初天之所賦畀也人欲是有生之後因
  氣禀之偏動於物縱於情乃人之所為非人之固有
  也是故閑邪存誠所以持養天理隄防人欲省察克
  治所以辨明天理決去人欲若能操存涵養愈精愈
  密則天理常存而物欲盡去矣
 訓曰曩者三孽作亂朕料理軍務日昃不遑持心堅定
  而外則示以暇豫每日出遊景山騎射彼時滿洲兵
  俱已出征餘者盡係老弱遂有不法之人投帖於景
[001-14b]
  山路旁云今三孽及察哈爾叛亂諸路征討當此危
  殆之時何心每日出遊景山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
  罔聞不久三孽及察哈爾俱已剿滅當時朕若稍有
  疑懼之意則人心搖動或致意外未可知也此皆
上天垂佑
祖宗神明加䕶令朕能堅心籌畫成此大功國已至甚危
  而獲復安也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閱厯艱難者甚少
  今海内承平迴思前者數年之間如何閱厯轉覺悚
[001-15a]
  然可懼矣古人云居安思危正此之謂也
 訓曰今天下承平朕猶時刻不倦勤修政事前三孽作
  亂時因朕主見專誠以致成功惟大兵永興被困之
  際至信息不通朕心憂之現於詞色一日議政王大
  臣入内議軍旅事奏畢僉出有都統畢立克圖獨留
  向朕云臣觀陛下近日天顔稍有憂色上試思之我
  朝滿洲兵將若五百人合隊誰能抵敵不日永興之
  師捷音必至陛下獨不觀
[001-15b]
太祖
太宗乎為軍旅之事臣未見眉顰一次皇上若如此則懦
  怯不及
祖宗矣何必以此為憂也朕甚是之不日永興捷音果至
  所以朕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凡人各有識見常
  與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見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
  即嘉納都統畢立克圗漢仗好且極其誠實人也
 訓曰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於大樹下昔老年人時時
[001-16a]
告誡朕親眼常見汝等記之
訓曰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謂人恒勞而知逸若
 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
 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
 福以逸為禍也
訓曰世人秉性何等無之有一等抝性人人以為好者
 彼以為不好人以為是者彼反以為非此等人似乎
 忠直如或用之必然僨事故古人云好人之所惡惡
[001-16b]
 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葘必逮夫身者此等人之
 謂也
訓曰古人有言反經合理謂之權先儒亦有論其非者
 蓋天下止有一經常不易之理時有推遷世有變易
 隨時斟酌權衡輕重而不失其經此即所謂權也豈
 有反經而謂之行權者乎
訓曰大凡貴人皆能久坐朕自幼年登極以至於今日
 與諸臣議論政事或與文臣講論書史即與爾等家
[001-17a]
 庭閒暇談笑率皆儼然端坐此皆朕躬自幼習成素
 日涵養之所致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其
 信然乎
訓曰出外行走駐營之處最為𦂳要若夏秋間雨水可
 慮必覓高原凡近河灣及窪下之地斷不可住冬春
 則火荒可慮但覓草稀背風處若不得已而遇草深
 之地必於營外周圍將革刈除然後可住再有人先
 曾止宿之舊基不可住或我去時立營之處回途至
[001-17b]
 此亦不可再住如是之類我朝舊例皆為大忌
訓曰走逺路之人行數十里馬既出汗斷不可飲之水
 秋季猶可春時雖無汗亦不可令飲若飲之其馬必
 得殘疾汝等切記
訓曰天道好生人一心行善則福履自至觀我朝及古
 行兵之王公大臣内中頗有建立功業而行軍時曾
 多殺人者其子孫必不昌盛漸至衰敗由是觀之仁
 者誠為人之本與
[001-18a]
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畨吉祥
 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
 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
 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此誠至理也夫
訓曰人心一念之微不在天理便在人欲是故心存私
 便是放不必逐物馳騖然後為放也心一放便是私
 不待縱情肆欲然後為私也惟心不為耳目口鼻所
 役始得泰然故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
[001-18b]
 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
 不得也此天之所以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
 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訓曰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是為聖賢第一要節後
 人廣其說曰暗室不欺所謂暗室有二義焉一在私
 居獨處之時一在心曲隠微之地夫私居獨處則人
 不及見心曲隠微則人不及知惟君子謂此時指視
 必嚴也戰戰慄慄兢兢業業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斯
[001-19a]
 誠不愧於屋漏而為正人也夫
訓曰為人上者敎子必自幼嚴飭之始善看來有一等
 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愛恤過甚其
 家下僕人多方引誘百計奉承若如此嬌養長大成
 人不至癡獃無知即多任性狂惡此非愛之而反害
 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訓曰人之才行當辨其大小在大位者稱其清㢘可矣
 若使役人等亦可加以清㢘之名乎朕曾於䕶軍驍
[001-19b]
 騎中問其人如何而侍衛有以端密對者軍卒人等
 豈堪當此端密乃居大位之美稱軍卒止可言其樸
 實耳
訓曰爾等平日當時常拘管下人莫令妄干外事留心
 敬慎為善斷不可聽信下賤小人之語彼小人遇便
 宜處但顧利已不恤惡名歸於爾等也一時不謹可
 乎
訓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綏之福祿以善報之今人日持
[001-20a]
 念珠念佛欲行善之故也茍惡念不除即持念珠何
 益
訓曰近世之人以不食肉為持齋豈知古人之齋必與
 戒竝行易繫辭曰齋戒以神明其徳所謂齋者齊也
 齊其心之所不齊也所謂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古
 人無一日不齋無一日不戒而今之人以毎月之某
 日某日持齋已與古人有間然持齋固為善事可以
 感發人之善念第不知其戒心何如耳
[001-20b]
訓曰世上人心不一有一種人不記人之善専記人之
 惡視人有醜惡事轉以為快樂如自得竒物者然此
 等幸災樂禍之人不知其心之何以生而怪異如是
 也汝等當以此為戒
訓曰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
 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
 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時年老
 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
[001-21a]
 偶然耶
訓曰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
 之間若一念之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
 至離道之逺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一
 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
 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
 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鉅也
訓曰人之為聖賢者非生而然也蓋有積累之功焉由
[001-21b]
 有恒而至於善人由善人而至於君子由君子而至
 於聖人階次之分視乎學力之淺深孟子曰夫仁亦
 在乎熟之而已矣積徳累功者亦當求其熟也是故
 有志為善者始則充長之繼則保全之終身不敢退
 然後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
 徴徴則悠逺悠逺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其功用豈可
 量哉
訓曰朕自幼不喜飲酒然能飲而不飲平日膳後或遇
[001-22a]
年節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㸃酒不聞者是天
性不能飲也如朕之能飲而不飲始為誠不飲者大
 抵嗜酒則心志為其所亂而昏昧或致病疾實非有
益於人之物故夏先后以㫖酒為深戒也
訓曰原夫酒之為用所以祀神也所以養老也所以獻
賓也所以合歡也其用固不可少然沈酣湎溺至不
時不節則不可是故先王因為酒禮賓主交錯揖讓
 升降溫溫其恭威儀反反立監佐史常以三爵為限
[001-22b]
 況敢多飲乎此先王之所以戒酒失也奈何今之人
 無故而飲飲必醉而後已富家子弟敗家破産身罹
 疾戹皆由於此而貧窮者纔得幾文便沽飲盡醉行
 兇遭禍抑何比比故周書以酒為誥而曰我民用大
 亂喪徳亦罔非酒惟行
訓曰禮義之心人皆有之未有安心為非而逆乎人道
 者也若或有之不過百中一二然此輩亦有所由起
 或有負氣而縱者或有使酒而縱者夫負氣者猶知
[001-23a]
 顧忌而使酒者竞毫無所畏此非其人為之而酒為
 之也故古之聖王逺焉賢士戒焉世之好飲者樂酒
 無厭心恒狂亂遂至形骸顚倒禮法喪失其為敗徳
 何可勝言是故朕諄諄敎飭爾等斷不可耽於酒者
 正為傷身亂行莫此為甚也
訓曰人之養身飲食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朕所經厯
 多矣每將各地之水稱其輕重因知水最佳者其分
 兩甚重若遇不得好水之處即蒸水以取其露烹茶
[001-23b]
 飲之澤布尊旦巴胡突克圖多年以來所用皆係水
 蒸之露也
訓曰朕避暑時曾於烏城熱河等處捕魚見侍衛執事
 人中年紀幼小者憐其未習於水每懷怵惕故朕諸
 子自幼俱令其習水即習之未精者較之若輩亦大
 不同所以行船涉水總不為汝等牽掛也可見為人
 凡學一藝必於自身有益我朝先輩嘗言一粒之藝
 於身有益誠謂是與
[001-24a]
訓曰今外邊之無賴小人及太監等慣詈罵人且動輒
 發誓亦如罵人之語皆出自口我等為人上者斷乎
 不可或使令之輩有過小則責之大則扑之詈罵之
 亦奚為汚穢之言輕出自口所損大矣爾等切記之
訓曰凡人不能無好惡但能勝其私心則善誠見善而
 好之見惡而惡之則不能牽累吾心矣人於喜怒亦
 然喜時不能不遇可怒之事怒時不能不遇可喜之
 事是故大學云忿懥好樂皆難得其正者此之謂也
[001-24b]
訓曰人生於世無論老少雖一時一刻不可不存敬畏
 之心故孔子曰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我
 等平日凡事能敬畏於長上則不得罪於朋儕則不
 召過且於養身亦大有益嘗見高年有壽者平日俱
 極敬慎即於飲食亦不敢過度平日居處尚且如是
 遇事可知其慎重也
訓曰古聖人所道之言即經所行之事即史開卷即有
 益於身爾等平日誦讀及敎子弟惟以經史為要夫
[001-25a]
 吟詩作賦雖文人之事然熟讀經史自然次第能之
 幼學斷不可令看小說小說之事皆敷演而成無實
 在之處令人觀之或信為眞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
 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說者譬喻指㸃之本心哉是皆
 訓子要道爾等其切記之
訓曰詩之為敎也所從來逺矣昔在虞庭命夔為典樂
 之官以敎胄子曰詩言志蓋人性情之發不能無所
 寄託而詩則觸於境而宣於言者也自夫子删定而
[001-25b]
 後三百篇之旨粲然可覩採之里巷者為風陳之朝
 廷者為雅薦之郊廟者為頌觀其美刺而善惡之鑒
 昭矣觀其正變而隆替之治判矣觀其升歌下管間
 歌合樂之所咏歎而祖功宗徳之實著矣千載而下
 因言識心故曰可興可觀可羣可怨也夫子雅言之
 敎稱引誦說惟詩最多如大學中庸孝經篇末必引
 詩以詠歎之亦以見古人之斯須不離乎詩也思夫
 伯魚過庭之訓小子何莫學夫詩之敎則凡有志於
[001-26a]
學者豈可不以學詩為要乎
訓曰禮之係於人也大矣誠為範身之具而興行起化
 之原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大而冠昏喪祭朝聘射
 饗之規小而揖讓進退飲食起居之節君臣上下賴
 之以序夫婦内外賴之以辨父子兄弟婚媾姻婭賴
 之以順而成故曰動容中禮而天徳備矣治定制禮
 而王道成矣禮經傳之者十三家而戴徳戴聖為尤
 著聖所𫝊四十九篇即今之禮記是也其餘四十七
[001-26b]
篇雖雜出於漢儒之說亦皆𫝊述聖門格言有切於
身心之要㫖爾等所習本經既熟正當學禮孔子曰
 不學禮無以立其宜勉之
訓曰為人上者使令小人固不可過於嚴厲而亦不可
 過於寛縱如小過悞可以寛者即寛宥之罪之不可
 寛者彼時即懲責訓導之不可記恨若當下不懲責
 時常瑣屑蹂踐則小人恐懼無益事也此亦使人之
 要汝等留心記之
[001-27a]
訓曰孔子云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逺
 之則怨此言極是朕恒見宫院内賤輩因稍有勤勞
 些須施恩伊必狂妄放縱生一事故將前所行是處
 盡棄而後已及逺置之伊又背地含怨古聖何以知
 之而為是言耶凡使人者皆宜深省此言也
訓曰太監原為宫中使令以備灑掃而已斷不可使其
 干預外事朕宫中之太監總不令在外行走有告假
 者日中出去晚必進内即朕御前近侍之太監等不
[001-27b]
 過左右使令家常閒談笑語從不與言國家之政事
 也
訓曰兵書云為將之道當身先士卒前者噶爾丹以追
 喀爾喀為名闌入邊界朕計安藩服親統六師由中
 路進兵逐日侵晨起行日中駐營又慮大兵逺討糧
 米為要𫝊令諸營將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進膳一
 次未駐營時必先令人詳審水草或有乏水處則鑿
 井開泉蓄積澄流務使人馬給足竟有原無水處忽
[001-28a]
 爾清泉流出導之可致數里人馬資用不竭一近克
 魯倫河即身率侍衛前鋒直搗其巢大兵隨後依次
 而進噶爾丹聞朕親統大兵忽自天臨魂膽俱喪即
 行逃竄恰遇西師於昭木多一戰而大破之此皆由
 朕上得天心出師有名故爾新泉涌出山川靈應以
 致數十萬士卒車馬各各安全三月之間振旅凱旋
 而成兹大功也
訓曰兵丁不可令習安逸惟當教之以勞時常訓練使
[001-28b]
 步伐嚴明部伍熟習管子所謂晝則目相視而相識
 夜則聲相聞而不乖也如是則戰勝攻取有勇知方
 故勞之適所以愛之敎之以勞真乃愛兵之道也不
 但將兵如是敎民亦然故國語曰夫民勞則思思則
 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
 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
訓曰我等時居塞外常飲河水然平時不妨但夏日山
 水初發深當戒愼此時飲之易生疾病必得大雨一
[001-29a]
   二次後山中諸物盡被滌蕩然後潔清可飲
  訓曰朕毎歲巡行臨幸處居人各進本地所産菜蔬嘗
   喜食之高年人飲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
   於身有益所以農夫身體强壯至老猶健者皆此故
   也
  訓曰嘗觀宋史孝宗月四朝太上皇稱為盛事孝宗於
   宋固為敦倫之主然而上皇在御自當乘暇問視豈
   可限定朝見之期朕事
[001-29b]
皇太后五十餘年總以家庭常禮出乎天倫至性遇有事
  奏啓一日二三次進見者有之或無事即間數日者有
   之至於
萬壽誕辰嘉時令節朕備家宴恭請臨幸則自晨至暮左
   右奉侍豈止日覲數次朕之巡狩江南出獵塞北也
   隨本報三日一次恭請
 聖安外仍使近侍太監乘𫝊請
 安並進所獲鹿麅雉兎鮮果鮮魚之類凡有所得即令馳
[001-30a]
  進從不拘定日期且朕侍
皇太后家人禮數惟以順適為安自然為樂並不以朝見
  日期限定禮法而稱孝也
 訓曰嘗閱明宣宗實錄其奉侍母后和敬有禮至今覽
  之猶足令人感慕朕嘗思先王以孝治天下故夫子
  稱至徳要道莫加於此自唐宋以來人君往往疏於
  定省有經年不一見者獨不思朝夕承懽自天子以
  至於庶人家庭常禮出於天倫至性何嘗以上下而
[001-30b]
  有别也
 訓曰諸様可食果品於正當成熟之時食之氣味甘美
  亦且宜人如我為大君下人各欲盡其微誠故爭進
  所得初出鮮果及菜蔬等類朕只略嘗而已未嘗食
  一次也必待其成熟之時始食之此亦養身之要也
 訓曰朕於凡事必存心分别吉凶如簡用大臣陞轉職
  官本章必置之於案或置之於床若夫刑部人命事
  件暫留中細閱者必别置一處決不與吉事相參朕
[001-31a]
  於此等處如此留心者吉凶異道不得相干故也
 訓曰頃因刑部彚題内有一字錯誤朕以硃筆改正發
  出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覽外人謂朕未必通覽
  每多疏忽故朕於一應本章見有錯字必行改正翻
  譯不堪者亦改削之當用兵時一日三四百本章朕
  悉親覽無遺今一日中僅四五十本而已覽之何難
  一切事務總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
 訓曰世間事甚不如意者莫過於決斷秋審一事夫殺
[001-31b]
  人之人理應償命但為人君者於殺人之事必以哀
  矜之心處之故朕毎理秋審之事無一不竭盡心力
  而詳審之也
 訓曰爾等見朕時常所使新滿洲數百勿易視之也昔
  者
太祖
太宗之時得東省一二人即如珍寶愛惜眷養朕自登極
  以來新滿洲等各帶其佐領或合族來歸順者
[001-32a]
太皇太后聞之向朕曰此雖爾
祖上所遺之福亦由爾撫柔逺人敎化普遍方能令此輩
  傾心歸順也豈可易視之
聖祖母因喜極降是㫖也
 訓曰王師之平蜀也大破逆賊王平藩於保寧獲苗人
  三千皆釋而歸之及進兵滇中吳世璠窮蹙遣苗人
  濟師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徳至厚我安
  忍以兵刃相加遺耶夫苗之獷悍不可以禮義馴束
[001-32b]
  宜若天性然者一旦感恩懷徳不忍輕倍主上有内
  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顧能之是可取也子輿氏
  不云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徳服人
  者中心恱而誠服也寧謂苗異乎人而不可以徳服
  也耶
 訓曰凡人於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範其未然則自
  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
  亦自然消滅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
[001-33a]
 此處之
訓曰凡大人度量生成與小人之心志迥異有等小人
 滿口惡言講論大人或者背面毁謗日後必遭罪譴
 朕所見最多可見天道雖隠而其應實不爽也
訓曰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
 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此誠然
 也看來人之善惡係於目者甚顯非止眸子之明暗
 有人焉其視人也常有一種徬徨不定之態則其人
[001-33b]
 必不正我朝滿洲耆舊亦甚賤此等人
訓曰凡人行住坐臥不可回顧斜視論語曰車中不内
 顧禮曰目容端所謂内顧即回顧也不端即斜視也
 此等處不但關於徳容亦且有犯忌諱我朝先輩老
 人亦以行走回顧之人為大忌諱時常言之以為戒
 也
訓曰道理之載於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
 萬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泥
[001-34a]
處而經厯事故多者又毎逐事圎融而無定見此皆
 一偏之見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
 時又當據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訓曰孔子云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如宋周程張朱諸儒
 皆能勉行道學之實其議論皆發明先聖先賢之奥
 㫖又若司馬光乃宋朝名相觀其編輯資治通鑑論
 斷古今盡得其當可謂言行相符然自未嘗博道學
 之名也今人講道學者徒尚語言文字而尤好非議
[001-34b]
 人非惟言行不符而言之有實者蓋亦寡矣朕不尚
 空言惟務實行尤不肯非議人蓋以人各有短長棄
 其所短而取其所長始能盡人之材若必求全責備
 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
訓曰人生於世最要者惟行善聖人經書所遺如許言
 語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後世之學
 毎毎各向一偏故爾彼此如讐敵也有自謂道學入
 神佛寺廟而不拜自以為得真𫝊正道此皆學未至
[001-35a]
  而心有偏以正理度之神佛者皆古之至人我等禮
  之敬之乃理之當然也即今天下至大神佛寺廟不
  可勝數何寺廟而無僧道若以此輩皆為異端使盡
  還俗不但一時不能而許多人將何以聊其生耶
 訓曰老者嘗云人至髙年則不能耐暑朕於此言常在
  疑信之間厥後年至五旬即不能耐暑些須受熱則
  内煩悶而不能堪細思其故蓋由人年壯血氣强盛
  水火平均所以不顯年高血氣衰敗水不能勝火故
[001-35b]
  不能耐暑爾等此時還不在意至年漸高自覺之矣
 訓曰有人見朕之鬚白言有烏鬚良方朕曰我等自幼
  凡祭祀時嘗以鬚鬢至白牙齒盡黄為祝今幸而鬚
  鬢白矣不思福履所綏而反怨老之已至有是理乎
 訓曰我朝先輩有言老人牙齒脫落者於子孫有益此
  語誠然數年前朕詣
寧壽宫請安
皇太后向朕問治牙痛方言牙齒動摇其已脫落者則痛
[001-36a]
  止其未脫落者痛難忍朕因
 奏曰
太后聖壽已踰七旬孫及曾孫殆及百餘且
太后之孫皆已鬚髮將白而牙齒將落矣何况
祖母享如是之高年我朝先輩常言老人牙齒脫落於子
  孫有益此正
太后慈闈福澤綿長之嘉兆也
皇太后聞朕之言歡喜倍常謂朕言極當稱贊不已且言
[001-36b]
  皇帝此語凡如我老媼輩皆當聞之而生歡喜也
 訓曰記云昏定晨省者言為子之所以竭盡孝心耳人
  當究其本意不可徒泥其辭必循其跡以行之如朕
  子孫衆多逐日早起問安汝子又早起問汝之安日
  暮又如此相繼問安不但爾等無飲食之暇即朕亦
  將終日不得一飯之暇矣決非可行之事由此觀之
  凡人讀書俱究其本意而得之於心可也
 訓曰易為四聖之書其立象設卦繫辭廣大悉備言其
[001-37a]
 理則無所不該言其用則自昔伏羲神農黄帝堯舜
 王天下之道咸取諸此然而深探作易之㫖大抵不
 外陰陽而配諸人事則有吉凶悔吝之别運數所由
 盛衰風俗所由治亂君子小人所由進退消長鮮不
 於奇偶二畫屈伸變易之間見之朕惟經學為治法
 之要而詩書之文禮樂之具春秋之行事罔不於易
 㑹通故朕研求易理玩索精蘊前命儒臣參考諸儒
 註疏𫝊義撰為日講易經解義又命大學士李光地
[001-37b]
 纂修周易折中乙夜披覽一字一畫斟酌無忽誠以
 易之為書有觀民設敎之方有通徳類情之用恐懼
 修省以治身思患豫防以維世所以極天人窮性命
 開物前民通變盡利者其理莫詳於易故孔子嘗曰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蓋言凡為學者不可以不學
 而學又不可易視之也
訓曰凡事只空談若不眼見終屬無用詩云伯氏吹壎
 仲氏吹箎然而實見壎箎者有幾人一歲除日乾清
[001-38a]
  宫正陳設樂器朕召南書房漢大臣翰林等降㫖云
  爾等凡作詩賦多以壎篪比兄弟問爾壎箎之形如
  何皆云不知因命内監將樂器中壎篪取與伊等觀
  看伊等看畢欣然稱竒以為臣等惟於書中見之即
  隨口空談誰人實見壎篪今日方得明白也凡事皆
  如此必親見親厯始得確實若聞之他人或書中偶
  見即據以為言必貽笑於有識之人矣
 訓曰我朝清字各國語音俱可以叶
[001-38b]
太宗皇帝時曾借䝉古字以代清文後來奉
勅諭學士達海修飾蒙古字加以圈㸃而撰清文朕慮將
  來或有授受之訛故特與高年人等搜輯舊語製為
  清文鑑頒行之既有此書則我朝清字必不至於遺
  漏矣
 訓曰賴
祖父福䕃天下一統國㤗民安逺方外國商賈漸通各種
  皮毛較之向日倍增記朕少時貴人所尚者惟貂其
[001-39a]
  次則狐膁天馬之類至於銀䑕總未見也駙馬耿聚
  忠著一銀䑕皮褂衆皆環視以為竒珍而今銀䑕能
  直幾何即此一節而論
祖父所遺之基所積之福豈可易視哉
 訓曰凡人飲食之類當各擇其宜於身者所好之物不
  可多食即如父子兄弟間我好食之物爾則不欲爾
  不欲食之物我强與汝以食之豈可乎各人所不宜
  之物知之即當永戒由是觀之人自有生以來腸胃
[001-39b]
  自各有分别處也
 訓曰人果専心於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於身有益朕
  所及明季人與我國之耆舊善於書法者俱壽考而
  身强健復有能畫漢人或造器物匠役其巧絶於人
  者皆壽至七八十身體强健畫作如常由是觀之凡
  人之心志有所専即是養身之道
 訓曰朕決不欺人即如今凡匠役人等各有密𫝊技藝
  決不肯告人而朕問之彼若開誠明奏朕必密之不
[001-40a]
 告一人也
訓曰凡人能量已之能與不能然後知人之艱難朕自
 幼行走固多征剿噶爾丹三次行師雖未對敵交戰
 自料猶可以立在人前但念越城勇將則知朕斷不
 能為何則朕自幼未嘗登牆一次毎自高崖下視頭
 猶眩暈如彼高城何能上登自已決不能之事豈可
 易視所以朕毎見越城勇將心實憐之且甚服之
訓曰昔時大臣久經軍旅者多以人命為輕朕自出兵
[001-40b]
 以後毎反諸已或有此心乎思之而益加敬謹焉
訓曰行圍打牲必用鳥鎗而鳥鎗火藥最宜小心大槩
 一兩火藥可以烘動二三問房屋如或一斤則其力
 不可言矣我知之最切且聞之亦多是故訓爾等用
 鳥鎗時各宜小心謹慎也
訓曰吾人燕居之時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毎對爾
 等多敎以善爾等回家各告爾之妻子爾之妻子亦
 莫不樂於聴也事之美豈有踰此者乎
[001-41a]
訓曰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
 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
 已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
 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已之得見人之失
 如已之失如是存心天必佑之
訓曰民生本務在勤勤則不匱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
 婦不蠶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饑寒也至於人生衣
 食財禄皆有定數若儉約不貪則可以養福亦可以
[001-41b]
 致壽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㢘居官居鄉只緣不
 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僕𨽻欲多交游欲廣不貪何
 從給之與其寡㢘孰若寡欲語云儉以成㢘侈以成
 貪此乃理之必然者
訓曰嘗謂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天下寧有不好逸樂
 者但逸樂過節則不可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
 不敢縱節樂不敢極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是以
 身安而澤長也書曰君子所其無逸詩曰好樂無荒
[001-42a]
 良士瞿瞿至哉斯言乎
訓曰國家賞罰治理之柄自上操之是故轉移人心維
 持風化善者知勸惡者知懲所以代天宣敎時亮天
 功也故爵曰天職刑曰天罰明乎賞罰之事皆奉天
 而行非操柄者所得私也韓非子曰賞有功罰有罪
 而不失其當乃能生功止過也書曰天命有徳五服
 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蓋言
 爵賞刑罰乃人君之政事當公愼而不可忽者也
[001-42b]
訓曰舜好問而好察邇言不自用而好問固美矣然不
 可不察其是否也故又繼之以好察孟子論用人用
 刑則曰詢之左右及諸大夫及國人可謂不自用不
 偏聽而謀之廣矣然終必繼之以察而實見其可否
 然後信之至若舜又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龜
 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從箕子亦曰
 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
 筮此則又先斷之以已意然後㕘之於人與鬼神可
[001-43a]
 見古之聖人或先㕘衆論而後審之以獨斷或先定
 已見而後稽之於人神其慎重不茍如此蓋衆謀獨
 斷不容偏廢但先後異用而隨事因時可耳
訓曰天下事物之來不同而人之識見亦異有事理當
 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學力之所至不待擬議而後得
 之此素定之識也有事變倏來一時未能驟斷必待
 深思而後得之此徐出之識也有雖深思而不能得
 合衆人之心思其問必有一當者擇其是而用之此
[001-43b]
 取資之識也此三者雖聖人亦然故周公有繼日之
 思而堯舜亦曰疇咨稽衆惟能竭其心思能取於衆
 所以為聖人耳
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蓋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
 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
 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
 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踰矩尚言於志學
 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後故古人童䝉而敎八歲即
[001-44a]
 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禀習之偏防其物
 欲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
 子之聖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
 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其擇善固執克已復禮循循
 勉勉無有一毫忽易於其間始能日進也
訓曰朕自幼留心典籍比年以來所編定書約有數十
 種皆已次第告成至於字學所闗尤切字彚失之簡
 略正字通涉於汛濫兼之各方風土不同語音各異
[001-44b]
 司馬光之類篇分部或有未明沈約之聲韻後人不
 無訾議洪武正韻多所駁辯迄不能行仍依沈韻朕
 參閱諸家究心考證如我朝清文以及䝉古西域洋
 外諸國多從字母而來音雖由地而殊而字莫不寄
 於㸃畫兩字合作一字二韻切為一音因知天地之
 元音發於人聲人聲之形象寄於字體故朕酌訂一
 書命曰康熙字典增字彚之闕遺刪正字通之繁冗
 務使詳略得中歸於至當庶可垂示永久云
[001-45a]
訓曰朕自幼所見醫書頗多洞徹其原故後世托古人
 之名而作者必能辨也今之醫生所學既淺而專圗
 利立心不善何以醫人如諸藥之性人何由知之皆
 古聖人之所指示者也是故朕凡所試之藥與治人
 病愈之方必曉諭廣衆或各處所得之方必告爾等
 共記者惟冀有益於多人也
訓曰藥品不同古人有用新苗者有用曝乾者或以手
 折口咬撮合一處如今皆用曝乾者以分量稱合此
[001-45b]
 豈古制耶如蒙古有損傷骨節者則以青色草名綽
 爾海之根不令人見採取食之甚有益朕令人試之
 誠然騐之即内地之續斷由此觀之䝉古猶有古制
 藥惟與病相投則有毒之藥亦能救人若不當即人
 參人亦受害是故用藥貴與病相宜也
訓曰養生之道飲食為重設如身體微有不豫即當節
 減飲食然亦惟比尋常稍減而已今之醫生一見人
 病即令勿食但以藥物調治若或内傷飲食者禁之
[001-46a]
 猶可至於他症自當視其病由從容調理量進飲食
 使氣血增長茍於飲食禁之太過惟任諸凡補藥鮮
 能資補氣血而令之充足也養身者宜知之
訓曰朕從前曾往王大臣等花園遊幸觀其蓋造房屋
 率皆效法漢人各樣曲折槅斷謂之套房彼時亦以
 為巧曾於一兩處效法為之久居即不如意厥後不
 為矣爾等俱各自有花園斷不可作套房但以寛廣
 𢎞厰居之適意為宜
[001-46b]
訓曰朕雖於談笑小節亦必循理先者大阿哥管養心
 殿營造事務時一日同西洋人徐日昇進内與朕閒
 談中間大阿哥與徐日昇戲曰剃汝之鬚可乎徐日
 昇佯佯不采云欲剃則剃之彼時朕即留意大阿哥
 原是悖亂之人設曰我奏過皇父剃徐日昇之鬚欲
 剃則竟剃矣外國之人謂朕因戲而剃其鬚可乎其
 時朕亦笑曰阿哥若欲剃亦必啓奏然後可剃徐日
 昇一聞朕言凄然變色雙目含淚一言不出既逾數
[001-47a]
  日後徐日昇獨來見朕涕泣而向朕曰皇上何如斯
  之神也為皇子者即剃我外國人之鬚有何闗係皇
  上尚慮及未然降此諭㫖實令臣難禁受也厥後四
  十七年朕不豫時徐日昇聽信外邊亂語以為朕疾
  難愈到養心殿大哭自怨其無造化隨回至家身故
  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亦可以失人心也
 訓曰我朝先輩老者雖未深通書史然所行竒處極多
  即如古有結繩之政我朝先輩奏事亦嘗結帶為記
[001-47b]
  古用木簡竹簡書字我朝今用綠頭牌木牌由此觀
  之凡聖人應運而興者所行自暗與古合誠足異也
 訓曰春夏之時孩童戲耍在院中無妨毋使坐在廊下
  此老年人嘗言之也
 訓曰昔者喀爾喀尚未内附之時惟烏朱穆秦之羊為
  最美厥後七旗之喀爾喀盡行歸順達里崗阿等處
  立為牧場其初貢之羊朕不敢食特遣典膳官䖍供
陵寢朕始食之即如朕新製法藍碗因思
[001-48a]
先帝時未嘗得用亦特擇其嘉者恭奉
陵寢以備供茶朕之追逺致敬毎事不忘爾等識之
 訓曰朕自幼喜觀稼穡所得各方五榖菜蔬之種必種
  之以觀其收穫誠欲廣布於民生或有禆益也朕豐
  澤園所種之稻偶得一穗較他穗先熟因種之遂比
  别稻早收若南方和煖之地可望一年兩穫即如外
  國之卉各省之花凡所得種種之即生而且花開極
  盛觀此則花木之各遂其性也可知矣今塞外之野
[001-48b]
  繭大似山東之山繭朕因織為繭紬製衣衣之此皆
  農桑之要務至於花木皆天地生意所發故朕心深
  愜焉
 訓曰古人嘗言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積九年耕必有三
  年之積此先事預防之至計所當講求於平日者近
  見小民蓄積匱乏一遇水旱遂致難支此皆豐稔之
  年粒米狼戾不能儲備之故也國計若是家計亦然
  故凡家有田疇足以贍給者亦當量入為出然後用
[001-49a]
 度有準豐儉得中安分養福子孫常守
訓曰朕生性不喜價值太貴之物出遊之處所得樹根
 或可觀之石圍塲所獲野獸之角或爪牙以至木葉
 之類必隨其質而成一應用之器即此觀之天下之
 物雖最不值價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棄也
訓曰嘗見有人講論舊磁器皿以為古玩然以理論舊
 磁器皿俱係昔人所用其陳設何處俱不可知看來
 未必潔淨非大貴人飲食所宜留用不過置之案頭
[001-49b]
或列之書廚以為一時之清賞可矣此亦富貴人家
 所當留心之一節故語爾等知之
訓曰諸國必有一所敬之神即如我朝之敬祀祖神者
 如䝉古回子番苗猓猓以及各國之人皆自有一所
 敬之神由此觀之天之生斯人也敬之一字凡事不
 可須臾離也
訓曰凡人各有一懼怕之物有怕蛇而不怕蝦蟆者亦
 有怕蝦蟆而不怕蛇者朕雖不怕諸樣之物然從來
[001-50a]
 不以戲人在怕蟲之人見其所怕之蟲不顧身命往
 往竞有㧞刀者如在大君之前倘出鋒刃俱係重罪
 明知此故而因一戲以入人罪亦復何味爾等留心
 切記可也
訓曰敬重神佛惟在我心而已自唐宋以來相𫝊遇神
 佛祭日特造神佛紙像供之祭畢復焚此雖無闗乎
 大禮然於道理甚不合外邊小人隨其俗尚可已我
 等為人上者知此當各戒之
[001-50b]
訓曰朕南巡數次看來大江以南水土甚軟人亦單薄
 諸凡飲食視之鮮明竒異然於人則無補益處大江
 以北水土即好人亦强壯諸凡飲食亦皆於人有益
 此天地間水土一定之理今或有北方人飲食執意
 傚南方此斷不可也不惟各處水土不同而人之腸
 胃亦異勉强傚之漸至於軟弱於身有何益哉
訓曰漆器之中洋漆最佳故人皆以洋人為巧所作為
 佳却不知漆之為物宜潮濕而不宜乾燥中國地燥
[001-51a]
 塵多所以漆器之色最暗觀之似粗鄙洋地在海中
 潮濕無塵所以漆器之色極其華美此皆各處水土
 使然並非洋人所作之佳中國人所作之不及也
訓曰邊外水土肥美本處人惟種&KR1265黍稗稷等類總不
 知種别樣之穀因朕駐蹕邊外備知土脈情形敎本
 處人樹藝各種之穀厯年以來各種之穀皆獲豐收
 墾田亦多各方聚集之人甚衆即各山壑中皆成大
 村落矣上天愛人凡水陸之地無一處不可以養人
[001-51b]
 惟患人之不勤不勉爾誠能勤勉到處皆可耕鑿以
 給妻子也
訓曰我朝滿洲舊風凡飲食必甚均平不拘多寡必人
 人徧及使嘗其味朕用膳時使人有所往必留以待
 其回而與之食青海台吉來時朕閒話中間問伊等
 舊風亦云如是由是觀之古昔所行之典禮其規模
 皆一殆無内外逺近之分也
訓曰明朝末年西洋人始至中國作驗時之日晷初製
[001-52a]
   一二時明朝皇帝目以為寶而珍重之順治十年間
世祖皇帝得一小自鳴鐘以驗時刻不離左右其後又得
  自鳴鐘稍大者遂效彼為之雖能髣髴其規模而成
  在内之輪環然而上劤之法條未得其法故不得其
  準也至朕時自西洋人得作法條之法雖作幾千百
  而一一可必其準爰將向日所珍藏
世祖皇帝時自鳴鐘盡行修理使之皆準今與爾等觀之
  爾等託賴朕福如斯少年皆得自鳴鐘十數以為玩
[001-52b]
  器豈可輕視之其宜永念
祖父所積之福可也
 訓曰朕所居殿現鋪氊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而未更
  換者有之朕生性亷潔不欲奢於用度也
 訓曰舊滿洲忌諱之事皆如古典即如遇一忌諱之事
  有年高者則子弟為年高者忌諱子孫衆多年高者
  亦為子孫忌諱是皆彼此愛敬之意汝等知此必遵
  而行之
[001-53a]
訓曰大凡殘疾之人不可取笑即如跌蹼之人亦不可
 哂蓋殘疾之人見之宜生憐憫或有無知之輩見殘
 疾者毎取笑之其人非自招斯疾即招及子孫即如
 哂人跌蹼不旋踵間或即失足是故我朝先輩老人
 常言勿輕取笑於人取笑必然自招正謂此也
訓曰白素之物最為吉祥佛經中以白為淨故䝉古西
 番僧衆供佛見貴人必進白綾手帕以為贄見之禮
 且我朝一應喜慶筵宴桌張亦必用素白布疋以為
[001-53b]
 蓋袱此正古人繪事後素之義也
訓曰朕自幼凡祭祀典禮必親行以致其誠敬今因年
 老於諸祭祀典禮身不能者寧遣王公大臣恭代斷
 不茍且行之以塞責也今遣爾等恭代亦必如朕之
 誠敬可矣
訓曰明朝十三陵朕往觀數次亦嘗祭奠今未去多年
 爾等亦當往觀祭奠遣爾等去一兩次則地方官看
 守人等皆知敬謹
[001-54a]
世祖章皇帝初進北京明朝諸陵一毫未動收崇禎之屍
  特修陵園以禮葬之厥後親往奠祭盡哀至於諸陵
  亦皆拜禮觀此則我朝得天下之正待前朝之厚可
  謂超出往古矣
 訓曰凡人平日必當涵養此心朕昔足痛之時轉身艱
  難足欲稍動必賴兩傍侍御人那移少著手即不勝
  其痛雖至於如此朕但念自罹之災與左右近侍談
  笑自若並無一毫躁性生忿以至於苛責人也二阿
[001-54b]
  哥在徳州病時朕一日視之正值其含怒與近侍之
  人生忿朕寛解之曰我等為人上者罹疾却有許多
  人扶持任使心猶不足如彼内監或是窮人一遇疾
  病誰為任使雖有氣忿向誰出耶彼時左右侍立之
  人聴朕斯言無有不流涕者凡此等處汝等宜切記
  於心
 訓曰人於平日養身以怯懦機警為上未寒凉即增衣
  服所食物稍不宜即禁忌之愈謹慎愈怯懦則大益
[001-55a]
 於身但觀老大臣輩盡皆如此朕毎見伊等常以機
 心戲之然機心第不可用之於他處若各用之於養
 身其有益無比也
 一日指案上所置賀闌國鐵尺
訓曰此鐵尺既不曲且無鐵繡氣味爾等其知此乎乃
 琢賀闌國刀而為之者夫改兵器而設於書案亦偃
 武修文之意也曩者西洋人安多見之曾謂刀者兵
 器人人見而畏之今設於書案人人見而喜持焉亦
[001-55b]
 極吉祥之事斯言最得理也
訓曰中華城池地里圗樣雖載於直省志書但取其大
 槩而地里之逺近俱不得其準朕以治厯之法按天
 上之度以準地里之逺近故毫無差忒曾分道遣人
 盡山川城郭而量其形勢南至沔國北至俄羅斯東
 至海濱西至岡底斯俱入度内名為皇輿全圗又命
 善於丹青者精心繪出刊刻成圗頒賜爾等觀此圗
 方知我朝地輿之廣大
[001-56a]
祖宗累積豈可輕視耶既知創業之維艱應慮守成之不
  易朕惟祝告上天俾天下蒼生永樂此昇平之世界
  耳
 訓曰人生凡事固有定數然而其中以人力奪天工者
  有之如取火鏡指南鍼一物之微能參造化至於推
  步七政之運行寒暑之節候日月之交蝕皆時刻不
  爽又若春耕夏耘乃致西成秋穫茍徒恃天工不盡
  人力何以發造化之機而時亮天工乎
[001-56b]
 訓曰汝等皆係皇子王阿哥富貴之人當思各自保重
  身體諸凡宜忌之處必當忌之凡穢惡之處勿得身
  臨譬如出外所經行之地倘遇不祥不潔之物即當
  遮掩躱避古人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於爾等身
  為皇子者乎
 訓曰為人上者居處宫室雖貴潔淨然亦不可太過成
  癖嘗見有人過於好潔其所居之室一日掃除數次
  家下人著履者皆不許入衣服少有沾汚即棄而不
[001-57a]
 用親屬所饋飲食俱不肯嘗此等人謂之犯潔癖久
 之反為身累蓋其性情識見鄙隘已甚實非正心修
 身之大道特語爾等知之
訓曰父母之於兒女誰不憐愛然亦不可過於嬌養若
 小兒過於嬌養不但飲食之失節抑且不耐寒暑之
 相侵即長大成人非愚則癡嘗見王公大臣子弟中
 毎有癡獃輭弱者皆其父母過於嬌養之所致也
訓曰我朝舊制多合經書古典滿洲例帶馬必以右手
[001-57b]
 牽犬必以左手禮記即然如斯類者儘有
訓曰古人一年四季出獵若此則人勞而禽獸亦不得
 遂其生朕一年兩季行幸春日水獵欲人之習於舟
 楫也秋日出哨欲人之習於弓馬也若此則人不勞
 而禽獸亦得遂其生是故我朝之兵甚强健所向無
 敵者實朕使之以時而養之以節之所致也
訓曰朕初次南巡閱河各樣船俱試坐之皆不甚妥厥
 後朕親指示作黄船盡善盡美極其堅固雖遇大風
[001-58a]
 浪坐此船毫無可慮也朕於大小事務必捜其本原
 復諮於衆然後行之
訓曰黄淮兩河闗係漕運民生最為重要故朕不憚勤
 勞屢親巡閱察其險易之形勢審其疏導之機宜緩
 急次第具有成畫大修工程費以數百萬計歲修帑
 金亦以數十萬計乃康熙三十七年黄淮並漲總河
 董安國不堅築堤堰疏通海口因而河身墊髙以致
 倒灌洪澤湖口湖水從六壩旁洩由運河入下河淹
[001-58b]
 沒民田於是罷董安國而以于成龍代之授以治河
 方略三十八年親往閱視駐蹕清口河干面諭于成
 龍清口宜築挑水壩挑黄河使趨北岸始免倒灌清
 口之患而于成龍未獲成功繼用張鵬翮為總河又
 令大臣官員往髙堰築堤堅閉六壩使洪澤湖水暢
 出清口仍諭張鵬翮清口築挑水壩尤為緊要此壩
 不築則黄水頂衝斷不能使向北岸湖水必不得暢
 流張鵬翮遵奉朕言壩功築成黄流遂直趨陶莊清
[001-59a]
 水因以暢流疊經伏秋大漲並無倒灌之事又命浚
 張福口等引河築歸仁堤疏人字芒稻涇澗等河開
 大通口皆一一告竣曩時黄水泛漲或與岸平或漫
 溢四出今黄河深通河岸距水面數十餘丈縱遇大
 漲亦可無虞此皆由朕深念河工國家大事夙夜厪
 懷未嘗少釋且簡命河臣倚任甚切所屬官吏俱聴
 選用凡在河工大小官員並皆勉力赴工共襄河務
 之所致也此係朕治河始末特語爾等識之
[001-59b]
訓曰言治河者謂宜順其入海之性不宜障塞以與之
 爭此但言其理耳今河決在七里溝去海止四十餘
 里若聴其順流入海既可不勞人功亦且永無河患
 豈不甚便但淮以北二百里之運道遂成枯渠國計
 所闗故不得不使其迂迴而入淮河之故道此由時
 勢與古不同也
訓曰爾等荷䝉朕恩作王貝勒貝子各自分家異居矣
 但當謹遵國法守爾等本分度日可也爾等王職惟
[001-60a]
 朝㑹大典除此凡外邊諸事不可干預朕若命以事
 務當視朕之所命盡心竭意方不負朕之所用而貽
 人譏笑也
訓曰凡人養身重在衣食古人云愼起居節飲食然而
 衣服之係於人者亦為最要如朕冬月衣服寧過於
 厚却不用火爐所以然者蓋為近火則衣必薄出外
 行走必致感寒與其感寒而加服何如未寒而先進
 衣乎
[001-60b]
訓曰朕出獵在外雖遇極寒時不下帽簷面龎耳輪一
 次未凍然而尋常在家衣必厚實蓋出獵在外必預
 防寒冷若尋常居家偶爾出行忽感寒氣者有之宜
 常防範
訓曰曩者一時作興吹筒吹者甚多朕亦嘗試之不濟
 於用且甚傷人氣近來皆不用矣與其用無益之物
 何若暇時熟習弓馬不亦善乎
訓曰朕用膳後必談好事或寓目於所作珍玩器皿如
[001-61a]
 是則飲食易消於身大有益也
訓曰子平六壬奇門等學俱係後世人按五行生剋互
 相敷演而成其取義也雖極巧極精然其神煞名號
 盡是人之所定揆之正理實難信也世人習某件即
 偏於某件以為甚深且奥以誇耀於人朕於暇時亦
 曾究心此等雜學以考其根源一一洞徹知其不能
 確準又焉能及古聖所𫝊之大道耶
訓曰河圗順轉而相生洛書逆轉而相剋蓋生者所以
[001-61b]
 成其體而剋者所以𢎞其用大禹謨水火金木土穀
 惟修以五行相剋為次第可見相剋是五行作用處
 今術數家或以相剋取財官或以相剋取發用亦此
 理也
訓曰人之一生雖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如
 子平五星推人妻財子祿及流年月建日後試之多
 有不驗蓋因人事未盡天道難知譬如推命者言當
 顯達則自謂必得功名而詩書不必誦讀乎言當富
[001-62a]
 饒則自謂坐致豐亨而經營不必謀計乎至謂一生
 無禍則竟放心行險恃以無恐乎謂終身少病則遂
 恣意荒淫可保無虞乎是皆徒聴祿命反令人墮志
 失業不加修省愚昧不明莫此為甚以朕之見人若
 日行善事命運雖凶而可必其轉吉日行惡事命運
 縱吉而可必其反凶是故命之一字孔子罕言之也
訓曰易云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
 其徳夫多識前言往行要在讀書天人之蘊奥在易
[001-62b]
 帝王之政事在書性情之理在詩節文之詳在禮聖
 人之襃貶在春秋至於𫝊記子史皆所以羽翼聖經
 記載往蹟展卷誦讀則日聞所未聞智識精明涵養
 深厚故謂之畜徳非徒博聞强記誇多鬬靡已也學
 者各隨分量所及審其先後而致功焉其蕪穢不經
 之書淺陋之文非徒無益而反有損勿令入目以誤
 聰明可也
訓曰聖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
[001-63a]
 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
 大由一日之近可以盡千古之逺世之讀書者生乎
 百世之後而欲知百世之前處乎一室之間而欲悉
 天下之理非書曷以致之書之在天下五經而下若
 𫝊若史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與物固無
 一事之不具亦無一理之不該學者誠即事而求之
 則可以通三才而兼備乎萬事萬物之理矣雖然書
 不貴多而貴精學必由博而致約果能精而約之以
[001-63b]
 貫其多與博合其大而極於無餘㑹其全而備於有
 用聖賢之道豈外是哉
訓曰朕自幼好㸔書今雖年高萬幾之暇猶手不釋卷
 誠以天下事繁日有萬幾為君者一身處九重之内
 所知豈能盡乎時常看書知古人事庶可以寡過故
 朕理天下事五十餘年無甚差忒者亦看書之益也
訓曰凡人最要者惟力行善道能盡五倫而一心篤於
 行善則天必眷祐報之以祥若徒口言善而心存姦
[001-64a]
 邪決不為天所祐是以古聖人惟欲人之止於至善
 也
訓曰好疑惑人非好事我疑彼彼之疑心益增前者丹
 濟拉來降之時衆皆諫朕宜防備之朕心以為丹濟
 拉既已來降即我之臣何必疑焉初至之日即以朕
 之衣冠賜之使進朕帳幄内近坐賜食傍無一人與
 伊刀切肉食彼時丹濟拉因朕之誠心相待感激涕
 零終身奮勉盡力又先時臺灣賊叛朕欲遣施琅舉
[001-64b]
朝大臣以為不可遣去必叛彼時朕召施琅至面諭
 曰舉國人俱云汝至臺灣必叛朕意汝若不去臺灣
 斷不能定汝之不叛朕力保之卒遣之不日而臺灣
 果定此非不疑人之驗乎凡事開誠布公為善防疑
 無用也
訓曰年高之人理當厚待憐恤之且其年皆與我先輩
 年等憐之敬之則福壽亦增耳
訓曰朕自幼登極生性最忌殺戮厯年以來惟欲人善
[001-65a]
而又善即位至今公卿大臣保全者不記其數即如
 幼年間於田獵之時但以多戮禽獸為能今漸漸年
 老圍中所圏乏力之獸尚不忍於射殺觀此則聖人
 所言我欲仁斯仁至矣之語誠至言也
訓曰飲食之制義取諸鼎聖人頤養之道也是故古者
 大烹為祭祀則用之為賓客則用之為養老則用之
 豈以恣口腹為哉禮王制曰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
 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論
[001-65b]
 語曰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古之聖賢其於犧牲禽
 魚之類取之也以時用之也以節是故朕之萬壽與
 夫年節有備宴恭進者即諭令少殺牲正以天地好
 生萬物各具性情而樂其天人不得以口腹之甘而
 肆情炰膾也
訓曰字乃天地間之至寳大而𫝊古聖欲𫝊之心法小
 而記人心難記之瑣事能令古今人隔千百年覿面
 共語能使天下士隔千萬里攜手談心成人功名佐
[001-66a]
  人事業開人識見為人憑據不思而得不言而喻豈
  非天地間之至寳與以天地間之至寳而不惜之糊
  牕粘壁裹物襯衣甚至委棄溝渠不知禁戒豈不可
  歎故凡讀書者一見字紙必當收而歸於篋笥異日
  投諸水火使人不得作踐可也爾等切記
 訓曰孟子云為政者毎人而恱之日亦不足矣是言也
  誠得為政之要道即如近河居民地勢窪下隂雨稍
  多即覺水澇近山居民地勢高阜數日不雨即覺亢
[001-66b]
  旱天道尚然何况人事故為政者應持大體府事允
  治自然萬世永賴久安長治之道未有以政徇人者
  也孟子此言深切政體特語爾等知之
 訓曰兹者一兩年間春夏之交稍旱外邊無知之人即
  妄言以為大旱朕少時曾經正月至於六月不雨朕
  於交泰殿前圈蓆牆在内三晝夜䖍禱雖鹽醬小菜
  一毫不食步至
天壇祈雨去時天尚晴明禮畢將回即降細雨及出壇門
[001-67a]
  則大雨傾盆田畝盡濡澤矣今年未至若彼之旱且
  朕年高不能如彼時之齋戒步禱身誠不能烏用欺
  衆為哉此亦朕生性不務虚飾之一端也
  訓曰昔日
太皇大后聖躬不豫朕侍湯藥三十五晝夜衣不解帶目
  不交睫竭力盡心惟恐
聖祖母有所欲用而不能備故凡坐臥所須以及飲食肴
  饌無不備具如糜粥之類備有三十餘品其時
[001-67b]
聖祖母病勢漸增實不思食有時故意索未備之品不意
  隨所欲用一呼即至
聖祖母拊朕之背垂泣贊歎曰因我老病汝日夜焦勞竭
  盡心思諸凡服用以及飲食之類無所不備我實不
  思食適所欲用不過借此支吾安慰汝心誰知汝皆
  先令備在彼如此竭誠體貼肫肫懇至孝之至也惟
  願天下後世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可也
 訓曰人於凡事能順理之自然則於身有益朕今年高
[001-68a]
 齒落殆半諸凡食物雖不能嚼然朕心所欲食者則
 必烹爛或作醢醬以為下飯並無一念自怨衰老有
 自幼隨朕近侍時常以齒落身衰不得食諸美味行
 走之處不能及人為恨毎向人前訴苦此皆由於見
 理未明不能順其自然之故也朕鑒夫此惟寛坦從
 容以自頤養而已
訓曰吾人年歲老而經事多則自輕易不為人所誘毎
 見道士自誇修養得法大言不慙但多試幾年究竟
[001-68b]
 如常人齒落鬚白漸至老憊觀此凡世上之術士俱
 欺誑人而已矣神仙豈降臨塵世哉又有一等術士
 立地數十年或坐小屋幾載然能久坐者不能久立
 能久立者不能久坐可知其所以能此乃邪魅之術
 耳此皆朕厯試之而知其妄者也
訓曰凡事暫時易久則難故凡人有說竒異事者朕則
 曰且待日久再看朕自八歲登極理萬幾五十餘年
 何事未經虚詐之徒一時所行之事日後醜態畢露
[001-69a]
 者甚多此等纎細之偽朕亦不即宣出日久令自敗
 露一時之詐實無益也
訓曰爾等惟知朕算術之精却不知我學算之故朕幼
 時欽天監漢官與西洋人不睦互相㕘劾幾至大辟
 楊光先湯若望於午門外九卿前當面賭測日影奈
 九卿中無一知其法者朕思已不知焉能斷人之是
 非因自憤而學焉今凡入算之法累輯成書條分縷
 析後之學此者視此甚易誰知朕當日苦心研究之
[001-69b]
難也
訓曰音律之學朕嘗留心爰知不製器無以審音不準
 今無以考古音由器發律自數生是故不得其數律
 無自生不考以律音不得正雅俗固分而聲協則一
 器雖代革而音調則同故曰以六律正五音今之樂
 由古之樂也朕考覈諸音律譜按性理内律呂新書
 黄鍾律分圍徑長短準以古尺損益相生十二律呂
 製為管而審其音復以黄鍾之積加分減分製諸樂
[001-70a]
 器而和其調實以黍而數合播諸樂而音諧因著為
 書辨其疑闡其義正律審音和聲定樂條分縷析一
 一詳明蓋天地之元聲亘古今而莫易聫中外以大
 同六合之内四海之外此音同此理同也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此理同此音同也是故不知古樂而溺於
 今非特不知古并不知今也必復古樂而不屑於今
 非特不知今終亦無從復古也
訓曰聲音之道以和為本故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
[001-70b]
 神人以和嘗見近世之人事儒學者空談理數拘守
 舊聞而於聲字之義鄙而不講工師則専肄聲音熟
 諳字譜而於音律之原茫然無知殊不知工尺等字
 即宫商之省文也工凡六五乙上尺七字而五聲二
 變亦七音工尺七字有出調而五聲二變亦旋宫旋
 宫則轉調而當二變者則出調古聖立法原自簡易
 而後之人反從難處探索奥理却不知說愈繁而理
 愈晦古之雅樂惟用五正聲而間以二變謂之七音
[001-71a]
 今之南曲亦止用五字而出調二字不用北曲則雜
 以出調二字名曰北調然則古樂今曲何嘗不以正
 變之聲而為宫調之準則耶要之樂以太和為本是
 以古聖王惟得中聲以定大樂故與天地同和薦之
 郊廟而神鬼享奏之朝廷而人心風俗以淳也
訓曰今者各國海外諸物畢至珍禽竒獸耳之所未聞
 書𫝊之所記者皆得見之且畜養而孳生者亦有之
 即此觀之凡物各遂其性雖禽獸亦如其本地之生
[001-71b]
育焉汝等如此少年甚至於孩提之童遽能見此各
 種禽獸豈可易視也與
訓曰産獅之西洋國極逺即彼處亦難得之得則進貢
 中國今西洋國進貢之獅朕心以為無甚竒處但念
 彼自極逺處進奉嘉其誠心不便發回所以收養耳
 朕不好竒物也
訓曰古史書載出宫女三千以為大徳明時宫女至數
 千脂粉錢至百萬今朕宫中計使女恰纔三百况朕
[001-72a]
未近使之宫女年近三十者即出與其父母令婚配
 汝等皆係朕子如此等處宜效法行之
訓曰滿洲人最忌令人扶掖是故朕至如是之年尚且
 不令人扶掖不持拄杖起坐時人但少助而已一立
 即不用扶矣閒坐亦不憑倚今之少年反令人扶掖
 兩手攙臂觀之甚是可厭既無病又無故如此舉動
 誠為怪異亦特無福之態耳又有一等人年紀不相
 稱即用拄杖復何心哉此等處朕實不解爾等仍當
[001-72b]
 以我朝前輩所忌諱處戒之可也
訓曰古昔征戰嘗用弩箭至我朝時弓矢甚利故棄弩
 箭而不用今苗蠻人尚用弩箭者彼處盡大山深澗
 伊等鳥鎗少而弓矢又不能逺射故仍用弩箭朕近
 日制弩試之所至固逺然不得準貫革力亦微上弩
 而又加箭亦不甚便但平日作玩具可耳實在應用
 之處則不可恃如我朝之弓矢連射不悮貫革力大
 迎敵者如何對立是故自古以來各種兵器能如我
[001-73a]
 朝之弓矢者斷未之有也
訓曰古之聖人平水土敎稼穡辨其所宜導民耕種而
 五穀成熟孟子曰五穀熟而民人育則人之賴於五
 穀者甚重嘗思夫天地之生成農民之力作風雷雨
 露之長養耕耘收穫之勤勞五穀之熟豈易易耶禮
 月令曰天子以元日祈穀於上帝凡為民生粒食計
 者至切矣而人何得而輕䙝之乎奈何世之人惟知
 貴金玉而不知重五穀或狼籍於場圃或委棄於道
[001-73b]
 路甚至有汚穢於糞土者輕䙝如此豈所以敬天乎
 夫歉歲穀少固當珍重而稔歲穀多尤當愛惜詩曰
 粒我蒸民莫匪爾極貽我來牟帝命率育噫嘻重哉
訓曰每歲自南方漕運米糧一石費銀數兩蓋因地逺
 難致之故不肖兵丁不知運糧之艱既得糧米因暫
 時有餘遂賣銀錢以供幾次飽飡醉飲及米不繼之
 時妻子又皆不免飢餓此等處朕知之甚悉故放米
 之時屢降嚴旨於管轄人等嚴禁奢費與賣米者特
[001-74a]
為兵丁之生計也無知之人以兵丁賣米為小事不
 知米者養人之本為人上者不留心省察可乎
訓曰世之財物天地所生以養人者有限人若節用自
 可有餘奢用則頃刻盡耳何處得增益耶朕為帝王
 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無過費所以然者
 特為天地所生有限之財而惜之也
訓曰凡人處世有政事者政事為務有家計者家計為
 務有經營者經營為務有農業者農業為務而讀書
[001-74b]
 者讀書為務即無事務者亦當以一藝一業而消遣
 歲月奈何好賭博之人身家不計性命不顧愚癡如
 是之甚假賭博之名以攘人財與盜無異利人之失
 以為已得始而貪人所有陷入坑阱既而吝惜情生
 妄想復本苦戀局内囊罄産盡以致無食無居蕩家
 敗業雖密友至戚一入賭場頃刻反顔一錢得失怒
 詈旋興雅道俱傷結怨結讐莫此為甚且好賭博者
 名利兩失齒雖少人即料其無成家正殷人決知其
[001-75a]
 必敗沈溺不返汙下同羣骨肉輕賤親朋笑恥種種
 敗害相因而起果何樂何利而為之哉朕是以嚴賭
 博之禁凡有犯者必加倍治罪斷不輕恕
訓曰人承祖父之遺衣食無缺此為大幸便當讀書樂
 志安分修為若家貧亦惟勤學力行為鄉黨所重孔
 子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孟子曰富
 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此是聖賢立志之根本操存
 之要道也
[001-75b]
訓曰朕因大慶之年特集勲舊與衆老臣賜以筵宴使
 宗室子孫進饌奉觴者乃朕之所以尊高年而冀福
 澤之及於宗族子孫也觀朕之君臣如此鬚鬢皆白
 數百人坐於一處飲食筵宴其吉祥喜慶之氣洋溢
 於殿庭中矣且年高之人多自傷自歎今荷朕恩禮
 歸家各以告其子孫借此快樂以益壽考即養生之
 道也
訓曰朕自幼所讀之書所辦之事至今不忘今雖年邁
[001-76a]
 記性仍然此皆素日心内清明之所致也人能清心
 寡欲不惟少忘且病亦鮮也
訓曰凡書生頌揚君上或吟咏詩賦欲稱其善必先舉
 人之短而後方頌言之每以嫓三皇邁五帝超越百
 王為言此豈非太過乎詩中有云欲笑周文歌宴鎬
 還輕漢武樂横汾譬之欲言此人之善必先指他人
 之惡朕意不然彼亦善而我亦善豈不美哉總之欲
 言人之善但言某人之善而已何必及他人之惡是
[001-76b]
 皆由度量窄狹而心不能平也朕深不然之
訓曰朱子云大率古人作詩與今人一般其問亦自有
 感物道情吟咏情性幾時盡是譏刺他人只緣序者
 立例篇篇作美刺說將詩人意思盡穿鑿壞矣即如
 唐人工於詩者應制賦詩後人解之以為譏刺朝廷
 其於前人不太寃耶朱子此言最公深得詩人之意
訓曰唐人詩命意高逺用事清新吟咏再三意味不窮
 近代人詩雖工然英華外露終乏唐人深厚雄渾之
[001-77a]
 氣
訓曰孔子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朕今年高戒色戒鬬之時已過惟或貪得
 是所當戒朕為人君何所用而不得何所取而不能
 尚有貪得之理乎萬一有此等處亦當以聖人之言
 為戒爾等有血氣方剛者亦有血氣未定者當以聖
 人所戒之語各存諸心而深以為戒也
[001-77b]
訓曰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誠為政之至要
 朕居位六十餘年何政未行看來凡有益於人之事
 我知之確即當行之在彼小人惟知目前僥倖而不
 念日後久逺之計也凡聖人一言一語皆至道存焉
訓曰盛京年例俱係步圍朕初次至盛京時行圍不逺
 即連見兩三虎步行人有被爪傷者雖不致命實視
 之不忍本處將軍都統目為尋常朕遂深責之曰田
 獵原為遊豫今目覩傷人若是何以獵為今後步圍
[001-78a]
 永行禁止自是年至今已四十餘年矣不然被傷者
 何所底止此四十餘年所生全者豈少哉
訓曰人有病請醫療治必以病之始末詳告醫者乃可
 意會而治之亦易往往有人不以病原告之反試醫
 人之能識其病與否以為論難則是自悮其身矣又
 病各不同有一二劑藥即瘳者亦有一二劑藥不能
 即瘳者若急望效以一二劑藥不見病減頻换醫人
 乃自損其身也凡人皆宜記此
[001-78b]
訓曰古人有言不藥得中醫非謂病不用藥也恐其悮
 投耳蓋脈理至微醫理至深古之醫聖醫賢無理不
 闡無書不備天良在念濟世存心不務聲名不計貨
 利自然審究詳明推尋備細立方切症用藥通神今
 之醫生若肯以應酬之工用於誦讀之際推求奥妙
 研究深微審醫案探脈理治人之病如已之病不務
 名利不分貴賤則臨症必有一番心思用藥必有一
 番識見施而必應感而遂通鮮有不能取效者矣延
[001-79a]
醫者慎之
訓曰醫藥之係於人也大矣古人立方各有定見必先
 洞察病源方可對症施治近世之人多有自稱家𫝊
 妙方可治某病病家草率遂求而服之往往藥不對
 症以致悞事不小又嘗見藥微如粟粒而力等大劑
 此等非金石之酷烈即草木中之大毒若或藥投其
 症服之可已萬一不投不惟不能治病而反受其害
 其悞人也可勝言哉故孔子曰某未達不敢嘗正為
[001-79b]
 此也
訓曰灸病者非美事而身亦徒苦朕年少時嘗灸病厥
 後受虧即艾味亦惡聞矣聞即頭痛徒灸無益爾等
 切記勿輕於灸病也
訓曰書法為六藝之一而游藝為聖學之成功以其為
 心體所寓也朕自幼嗜書法凡見古人墨蹟必臨一
 過所臨之條幅手卷將及萬餘賞賜人者不下數千
 天下有名廟宇禅林無一處無朕御書匾額約計其
[001-80a]
 數亦有千餘大槩書法心正則筆正書大字如小字
 此正古人所謂心正氣和掌虛指實得之於心而應
 之於手也
訓曰善書法者雖多出天性大半尤恃勤學朕自幼好
 書今年老雖極悤忙時必書幾行字一日亦未間斷
 是故猶未至於荒廢人勤習一事則身增一藝若荒
 疎即廢棄也
訓曰凡人彼此取與在所不免人之生辰或遇吉事與
[001-80b]
 之以物必擇其人所需用或其平日所好之物贈之
 始足以盡我之心不然但以人與我何物而我亦以
 其物報之是彼此易物名而已矣毫無實意此等處
 凡人皆宜留心
訓曰孟子云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
 人朕即位多年雖一時一刻此心不放為人君者但
 能為天下民生憂心則天自祐之
訓曰朱子云聖賢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㫖無
[001-81a]
 窮今必推之使高鑿之使深是未必真能高深而已
 離其本指喪其平易無窮之味矣此最要處也自漢
 以來儒者世出將聖人經書多般講解愈解而愈難
 解矣至宋時朱子輩註四書五經發出一定不易之
 理故便於後人朱子輩有功於聖人經書者可謂大
 矣是以朕訓爾等但以經書為要者亦此故也
訓曰凡人學藝即如百工習業必始於易而步步循序
 漸進焉心志不可急遽也中庸云譬如行逺必自邇
[001-81b]
 譬如登高必自卑人之學藝亦當以此言為訓也
訓曰書云同律度量衡論語曰謹權量蓋為禁貪風除
 欺詐所以平物價而一人情也今市廛之上閭閻之
 中日用最切者無過於丈尺升斗平法其間長短大
 小亦或有不同而要皆以部頒度量衡法為準通融
 合算均歸畫一則不同而實同也蓋以大同者定制
 度而隨俗者便民情斯為善政自上古以迄於今幾
 千百年度量權衡改易非一茍一旦必欲强而同之
[001-82a]
 非惟無益於民抑且有妨於治道此又不可不留心
 講究者也
訓曰吉凶軍賓嘉五禮之期必選擇日時者乃古人趨
 吉避凶之義詩曰吉日維戊吉日庚午禮曰外事用
 剛日内事用柔日朱子註孟子曰天時者時日支干
 孤虚王相之屬也要以五行之生剋為用干支之刑
 衝合會為斷耳世俗相沿已乆而吉凶之理推原於
 易是故我等尊貴之人凡有出行移徙之類自宜選
[001-82b]
 擇日時然而既用選擇之日則尤當用其選擇之時
 甚勿以日之吉而忽於時之吉也選擇家云選日必
 當選時吉日不如吉時正謂此也
訓曰論語云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器此言實為學制事之要也即如今之讀書人欲應
 試也必平日所學淵深所記廣博自然寫得出凡遇
 一事經厯多者按則例而理之則失者少此即器利
 而事自善之理也
[001-83a]
訓曰朕今年近七十嘗見一家祖父子孫凡四五世者
 大抵家世孝敬其子孫必獲富貴長享吉慶彼行惡
 者子孫或窮敗不堪或不肖而陷於罪戾以至凶事
 牽連如此等朕所見多矣由此觀之惟善可遺福於
 子孫也
訓曰朕於各處行伍中効力行走之人時常喚來與之
 談論者蓋因我朝太平已久今之少年於行兵之道
 未嘗經厯若問此等行軍之舊人則功臣之子孫得
[001-83b]
 聞伊祖父効力行走之處亦歡喜鼓舞循其祖父之
 迹而黽勉力行之也
訓曰我朝舊典斷不可失朕幼時所見老先輩極多故
 服食器用皆按我朝古制毫未變更今住京師已七
 十餘年居此漢地八旗滿洲後生微微染於漢習者
 未免有之惟在我等在上之人常念及此時時訓戒
 在昔金元二代後世君長因居漢地年久漸入漢俗
 竟如漢人者有之朕深鑒此而屢訓爾等者誠為我
[001-84a]
  朝之首務命爾等人人緊記著意謹遵故也
 訓曰我朝
祖宗開創以來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伐虣安民平定海内
  今朕上荷
祖宗庇䕃坐致昇平豈可一日不事講習故朕日率爾諸
  皇子及近御侍衞人等射侯射鵠備儀備典八旗官
  兵以時試肄朕常臨御敎場厯觀兵卒等其優劣賞
  賜襃嘉黜陟勸勉故爾旗分佐領各各嫻習弓馬武
[001-84b]
  備足觀禮曰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
  地四方者男子所有事也故必先志於其所有事又
  曰射者進退周旋必中禮内志正外體直乂曰立徳
  行者莫如射而射者所以觀徳也故孔子射於矍相
  之圃蓋觀者如堵牆易曰射隼射雉詩曰決拾既佽
  弓矢既調角弓其觩束矢其捜敦弓既堅四餱既鈞
  舍矢既均序賔以賢書白若射之有志子曰射不主
  皮為力不同科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
[001-85a]
 身周禮以射法治射儀然則古聖經書射以垂訓厯
 厯可監習射上功賓興擇士况我國家立徳立功振
 興要務自當嚴加訓練多方敎諭不可一刻廢懈也
訓曰射御居六藝之中二者相資為用古人御車雖見
 於經史然其法不可得而詳而我朝滿洲騎射其功
 用則有不可勝言者蓋騎射之道必自幼習成方得
 精熟未有不善於馭馬而能精於騎射者也抑且乘
 騎不憚方克善馭如我朝滿洲並外藩諸䝉古以及
[001-85b]
 索倫達呼里等俱嫻於騎射者蓋因自幼乘馬十餘
 歲即能馳騁故爾馬上純熟善於控御也當獮狩之
 時獵騎雲屯風生電發其中精於騎射者人馬相得
 上下如飛磬控追禽發矢必獲觀之令人心目俱爽
 誠所謂不失其馳舍矢如破也夫善馭馬者之逐獸
 也馳驅應範逺近合宜即馬之調習者亦知人意之
 所向獸逺而就之使近獸合而開之如法恰當發矢
 之時另有一番努力之狀是惟良驥為然也復有人
[001-86a]
 精於馭馬者不擇優劣乘之惟見其佳蓋人能顯馬
 而馬亦能顯人也
訓曰朕自幼登極迄今六十餘年偶遇地震水旱必深
 自儆省故災變即時消滅大凡天變災異不必驚惶
 失措惟反躬自省懺悔改過自然轉禍為福書云惠
 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固理之必然也
訓曰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
 者乃人生之真性即上古之淳樸處也我朝滿洲制
[001-86b]
 度亦然滿洲故制看來雖似鄙陋其一種真誠處又
 豈易得者哉我等讀書宜達書中之理窮究古人立
 言之意也
訓曰凡人有訓人治人之職者必身先之可也大學有
 云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特
 為身先而言也
訓曰天下事固有一定之理然有一等事如此似乎可
 行又有不可行之處有一等事如此似乎不可行又
[001-87a]
 有可行之處若此等事在以義理揆之決不可豫定
 一必如此必不如此之心是故孔子云君子之於天
 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訓曰凡人讀書或學藝每自謂不能者乃自誤其身也
 中庸有云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
 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
 强實為學最有益之言也
訓曰人於好惡之心難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見其善
[001-87b]
 而不見其惡若所惡之人惟見其惡而不見其善是
 故大學有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誠至言也
訓曰孟子云持其志無暴其氣人欲養身亦不出此兩
 言何也誠能無暴其氣則氣自然平和能持其志則
 心志不為外物所搖自然安定養身之道猶有過於
 此者乎
訓曰人之一生多由習氣而成蓋自孩提以至十餘歲
[001-88a]
 此數年間渾然天理知識未判一習學業則有近硃
 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農工商各隨其習習以成風
 雖父兄之於子弟亦不能令其習好同也故孔子曰
 性相近也習相逺也有必然者
訓曰程子云有實則有名名實一物也若夫好名者則
 徇名為虚矣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謂無善可稱
 耳非徇名也看來有一等好名之人惟名是務不着
 一毫誠實之處只管行去不惟無分毫之實究至於
[001-88b]
 名亦不能保程子此言可謂力行之要道也
訓曰程子云所謂利者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
 可如作一事但尋自己穏便處皆利心也聖人以義
 為利義安處便是利凡人惟棄利己之心以求義之
 所安則為忠臣者亦此道為孝子者亦此道人人皆
 當以此語為至敎而奉行之也
訓曰荀子云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為之
 此二語簡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語行之過差何
[001-89a]
 由而生
訓曰朱子云人作不好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
 私欲錮蔽雖有端倪無力爭得出須是着力與他戰
 不可輸與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從好
 路去待得熟時私欲自住不得此一節語乃人立心
 之最要處良心能勝私欲為聖為賢皆此路也欲立
 身心者當詳究斯言
訓曰朱子云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從
[001-89b]
 容乎句讀文義之間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然後
 心靜理明漸見意味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
 亦奚益於學哉此言乃讀書之至要也人之讀書本
 欲存諸心體諸身而求實得於已也如不然將書汎
 然讀之何用凡讀書人皆宜奉此以為訓也
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
 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别求書者則是於此
 一卷書猶未得趣也此言極是朕自幼亦嘗發憤讀
[001-90a]
 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
 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朱子斯言凡讀書者皆宜
 知之
訓曰凡人進徳修業事事從讀書起多讀書則嗜慾澹
 嗜慾澹則費用省費用省則營求少營求少則立品
 高讀書之法以經為主茍經術深邃然後觀史觀史
 則能知人之賢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論
 貴賤老少惟讀書不問貴賤老少讀書一卷則有一
[001-90b]
 卷之益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發憤
 忘食學如不及也
訓曰從來有生知有學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則一未有
 下學既久而不可以上達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進
 尤不可半塗而廢書云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正為半
 塗而廢者惜也
訓曰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謹言慎行居家
 則事親敬長窮理則讀書講義至近至易即今便可
[001-91a]
 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當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
 日之效至有所疑尋人問難則長進通達自不可量
 若即今全不用力蹉過少壯時光即使他日得聖賢
 而師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訓曰人在幼稚精神専一通利長成以後則思慮散逸
 外馳是故應須早學勿失機㑹朕七八歲所讀之經
 書至今五六十年猶不遺忘至於二十以外所讀經
 書數月不溫即至荒疎矣然人或有幼年遭逢坎壈
[001-91b]
 失於早學則於盛年尤當勵志蓋幼而學者如日出
 之光壯而學者如炳燭之光雖學之遲者亦猶賢乎
 始終不學者也
訓曰為學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
 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然而懵懵者非不向學心未
 達也誘而達之安知懵懵者之不為汲汲也惟悠悠
 者最為害道因循茍且一暴十寒以至皓首沒世亦
 猶夫人而已古之聖人進修貴勇如湯之盤銘曰茍
[001-92a]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夫豈有瞬息悠悠之意哉孔子
 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蓋深憫學者之悠悠
 而冀其奮然用力也學而能日新則緝熙不已造次
 無忘舊習漸漸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罷不能莫知
 所以然而然故詩人美湯曰聖敬日躋也
訓曰先儒有言窮理非一端所得非一處或在讀書上
 得之或在講論上得之或在思慮上得之或在行事
 上得之讀書得之雖多講論得之尤速思慮得之最
[001-92b]
 深行事得之最實此語極為切當有志於格物致知
 之學者其宜知之
訓曰春至時和百花尚鋪一段錦繡好鳥且囀無數佳
 音何况為人在世幸遇昇平安居樂業自當立一番
 好言行一畨好事使無媿於今生方為從化之良民
 而無憾於盛世矣朕深望之
訓曰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即如
 鄉黨隣里間每以雞犬等類些微之事致起訟端經
[001-93a]
 官告理或因一語戲謔以致角口爭鬬此皆由不能
 忍一時之小忿而成爭訟之大端也孔子曰小不忍
 則亂大謀聖人之言至理存焉
訓曰古人云盡人事以聴天命至哉是言乎蓋人事盡
 而天理見猶治農業者耕墾宜常勤而豐歉所不可
 必也不盡人事者是舍其田而弗芸也不安於靜聴
 者是揠苗而助之長者也孔子進以禮退以義所以
 盡人事也得之不得曰有命是聴天命也
[001-93b]
訓曰子曰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人生斯世自少而
 壯自壯而老孰能一日不與斯世斯人相周旋耶顧
 應之得其道我與世相安應之不得其道則世與我
 相違荘子曰人能虚已以遊世其孰能害之此言善
 矣
訓曰學以養心亦所以養身蓋雜念不起則靈府清明
 血氣和平疾莫之攖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養
 也
[001-94a]
 訓曰莊子曰毋勞汝形毋搖汝精又引庚桑子之言曰
  毋使汝思慮營營蓋寡思慮所以養神寡嗜慾所以
  養精寡言語所以養氣知乎此可以養生是故形者
  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㑹也神靜而心
  和心和而形全恬靜養神則自安於内清虚棲心則
  不誘於外神靜心清則形無所累矣
 訓曰勸戒之詞古今名論亹亹書記中無處不有其殷
  勤痛切反覆丁寧要之欲人聽信遵行而已夫千百
[001-94b]
  年以下之人與千百年以上之人何所闗切而諄諄
  訓戒若此蓋欲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使
  知前車之覆而為後車之戒也後學讀聖賢書看古
  人如此血誠敎人念頭豈可草草略過是故朕常敎
  人看古人書須念作者苦心甚勿負前人接引後學
  之至意也
 
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