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05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宋-李心傳 (master)


[033-1a]
欽定四庫全書
 建炎雜記乙集卷十三
            宋 李心傳 撰
  雜事一
   趙韓王六世小譜
忠獻韓王趙普字則平幽州薊縣人曽祖吳國公冀三河
令祖趙國公全寳澶州司馬父齊國公逈相州司馬遷居
洛陽齊國公生四子長忠獻次貞尚書都官郎中次安易
[033-1b]
宗正卿次正東頭供奉官忠獻三娶長魏國夫人魏氏生
羽林衛大將軍承宗次齊國夫人魏氏生昭宣使神州團
練使贈中書令承煦次陳國夫人和氏後唐宰相凝之女
也生二女皆度為道士承宗娶長樂郡主髙氏蓋太祖甥
女也無嗣承煦字景陽初娶仙源郡夫人孟氏蜀主昶之
女繼延康郡夫人孟氏昶子滕國公元喆之女生子從約
字元禮為東上閣門使象州防禦使贈建寧軍節度使娶
曹氏秦武㑹王彬之女封周安郡夫人從約十四子長思
[033-2a]
齊左藏庫使榮州刺史贈華州觀察使思齊生希魯宜州
觀察使贈太保希魯生環字子偉事髙宗為蘄州防禦使
知閣門事後更名述述子演早卒演子溢溢子謙叔事孝
宗為武徳大夫文州刺史權知閣門事從約中子思明為
引進使有女適户部侍郎范坦思聰閣門通事舍人娶宋
氏武安軍節度使守約女思復武經大夫榮州刺史娶錢
氏吳越王孫女思恭崇儀使娶馮氏知樞密院事京之女
思文左藏庫副使子希傑奉議郎知秀州孫珪武翼大夫
[033-2b]
知茂州思禮内殿承制子武節郎希詔娶向氏安康郡王
宗回女封樂平郡夫人思靜國子博士思行武功大夫榮
州刺史娶徐王向經女欽聖憲肅皇后之妺也子希仲衛
尉等官凡韓王子孫之顯達者盡於是矣紹興七年朝廷
錄勲賢官其六世諸孫洪等十二人洪乾道末仕至脩武
郎知緩陽縣而死歸貲為盜所掠其女流落行乞於蜀中
嘉定三年六月辛酉過吾郷因得觀其世譜如右故摭其
大槩書之以補史闕
[033-3a]
   渡江後名將皆西北人
渡江後將帥韓世忠綏德軍人曲端鎮戎軍人吳玠吳
璘郭浩徳順軍人張俊劉錡王&KR0645秦州人楊惟忠李顯
忠環州全淵階州人馬廣熙州人楊政涇州人皆西人
也劉光世保大軍人楊存中代州人趙密太原人苗傳
隆徳人岳飛相州人王彦懷州人皆北人也諸將中惟
張韓楊之官最貴其諸子悉在行都張之子子顔子正
皆為次對雜學士楊之子禊為列曹侍郎倓至執政韓
[033-3b]
之子彦直彦質彦古皆為户部尚書岳之子霖起於流
落亦為兵部侍郎無復世將之風矣惟吳郭居近塞尚
餘將種云
   吳玠福不逮吳璘
吳襄烈珙本吳涪王玠庶弟也父扆為軍校娶劉氏生
子玠璘既而其家婢生珙劉氏悍而妬扆憚之命珙名
為已子然珙為人頗類玠屢歴行陣亦得軍士心晩與
璘子挺同為管軍節度使而玠官止使相珙止節制使璘
[033-4a]
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挺亦至太尉古人言智將不如
福將玠璘近之矣奉議郎李荀老太宰邦彥猶子也娶璘
中女能道其家事如此云其後挺子曦以叛誅璘之他
子孫皆廢徙朝廷念玠保蜀之功特免連坐焉
   趙開山改姓
開山趙者沂州土豪也初姓趙名開山紹興末金亮苛虐
人心不附開山因聚衆山澤間為盜及金亮入冦朝廷
遣李寳入膠西開山引兵自城陽㑹之因姓開山趙示
[033-4b]
欲開趙氏中興之業也既而葛王立趙隨寳歸朝累官
武畧大夫英華刺史乾道庚寅南郊當任子自言今已
姓開不可使父無子孫繼後乞將男天鍚一名許從趙
姓蔭補以繼父趙整之後詔特許之一家兩姓自昔所
未有也
   劉李二忠定得諡本末
夀皇時前朝舊臣多得賜諡往往官未至而請諡之蔡
君謨之類是也淳熙庚子劉元城家請諡上謂大臣曰
[033-5a]
元祐黨籍中朕㡬不記此人趙溫叔曰黨籍從官以蘇
軾為首安世乃第二人也今其語錄尚傳於世乃諡忠
定戊申歳李伯紀家請諡上偶未省宰相周子充為上
言其平生大畧上言曰益廣才疎其張浚之徒與於是
亦諡忠定二事乃趙周二公親言之
   何道夫恬於進取
何耕道夫徳陽人嘗為省試榜首知名士也恬於進取
登第三十年始為倉部郎官遷右曹兼諸竂吏院國子
[033-5b]
司業遂為祭酒兩學之士甚重之道夫每退輙徑歸杜
門未嘗造請澹如也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禮部齊
集侍郎慶㑹罷或謂道夫得之已報行矣部吏亦掃閣
待其來既而中止或曰道夫雅為趙丞相所敬然不甚
親之方進呈乃以郷國之嫌為解或曰蜀人有與之異
趣者摘其早年之文為王忭密言之故不果用明年春
遷秘書監其秋溫叔罷相道夫亦求去上諭大臣曰趙
雄罷政而蜀士一空然太薄惡不可執政因諭上旨道
[033-6a]
夫迄不肯留乃除知潼川府比行兩學之士送之關外
前所未有也溫叔之罷也蜀人為所引者往往被逐獨
道夫不染物議從容而去時人稱之道夫當任子先官其
兄之子及其死時其三子者徳方徳固徳彦俱未出仕
以後並登進士科云
   李知㡬豪邁
李石字知㡬資中人進士高第蜀人號為方舟先生者
也紹興末為太學錄右學生芝草生于學宫人方為賀
[033-6b]
知㡬獨以為兵兆由是坐斥乾道中自沉黎召為都官
郎中後復論去趙溫叔其郷人也驟貴知㡬以晩輩視
之不與通書久之起守眉州除成都路轉運判官到官
十日罷未㡬溫叔秉政自是不復起矣溫叔免相王季
海代之知㡬與季海有學官之舊自書近詩數十以寄
筆勢欹傾殆不可辨季海甚憐之方議除官而知㡬死
矣知㡬為人豪邁然亦𥚹急為小漕日有石監庫者入
謁知㡬視其刺大怒典謁吏以石監庫稱之乃已及罷
[033-7a]
去成都有十還之謠石監庫還姓其一也在眉山日郡
博士欲戲之因命題云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知㡬語
之曰君乃欲痛箠石令畜輩喜悦邪聞者以為善謔
   虞丞相去國恩數之盛
虞丞相再撫蜀夀皇以詩送之曰一徳如公豈合閑聊
分西面欲憂寛不辭論道虛台席暫假宣威築將壇風
教已興三蜀静干戈載戢萬方安歸來尚想終霖雨未
許鄉人衣錦看其恩數之盛自渡江以來宰相去國所
[033-7b]
未有也又用故事賜家廟五室祭器除其子公亮直秘
閣而給其使費俊者亦除閣門祗候蓋非常典云
   宣徽副使
歐陽公集古錄跋康約言碑云約言嘗為宣徽北院副
使以此見唐時南北院宣徽各有副也按唐徳宗末年
趙殷衡為宣徽院副使已見於史中不待康碑而可知

   范季才五代史正誤有未當者
[033-8a]
范季才五代史記正誤甚為詳博但其間亦有辨之未
當如李琪傳稱其所私吏當得試官琪改試為守帝大怒
季才按通鑑稱琪改攝為守且謂以試為守持輕重之
差何以竄逐以攝為守則是以無官為有官所以帝未
欲深謫也季才但見今職事官以行守試分職錢多少
故謂持輕重之差不知未改官制前自有一種試銜如云
試校書郎試將作監主簿之類皆撰一人也若守監簿
即京官矣季才自於典故未熟率意而言舊史本不誤
[033-8b]

   昔人著書多或差誤
昔人著書首尾多不相照雖資治通鑑亦或未免此病
大抵編集非出一手故也姑以一事論之漢景帝四年
其中皆以冬十月日食今通鑑並書於夏秋之後蓋編
緝者自本志中摘出而不思漢初以十月為歳首故誤
係之歳末耳近歳吕伯恭最為知古陳君舉亦知古今
伯恭親作大事記君舉親作建隆編世號精密余嘗考
[033-9a]
之皆不免差誤亦隨事辯之矣朱文公通鑑綱目條貫
至善今草本行於世者於唐肅宗朝直脱二年之事亦
由門人綴緝前後不相顧也又自唐武徳八年以後至
於天祐之季甲子並差考求其故蓋通鑑以歳名書之
而文公門人大抵多忽史學不熟歳名故有此誤余因
諸生有問亦為正之矣然則該貫古今亦非可薄之事
但不至喪志可也
   蜀帥聘幣不入私家者三人
[033-9b]
近歳蜀帥聘幣而不入私家者趙子直徳老楊嗣勲三
人而已子直以賙細民之焚室者徳老將去聚宗室之
九縣者而分餉之嗣勲併迓新之任而具其不有焉近
例蜀帥代歸輙以修城為名取買舟錢數萬計及嗣勲
召還從省司取四千緡而已先是陳端仁為帥馮廷式
為成都漕端仁有聘幣廷式例以元物易封而報之端
仁大恨至用他事劾廷式於朝夀皇知之而不信也近
歳吳徳夫入蜀聞李仲衍之節甚敬之比徳夫入城而
[033-10a]
仲衍首却其餽徳夫請不已乃面授分帑吏而後答書
焉徳夫不平由此二人稍有隙廷式名憲晉州人淳熙
末卒於司農卿總理四川財賦
   傅睦修史舉代
嘉泰初朝廷以中興史未成召傅景仁龍學於泉南起
陸務觀華文於既老皆以京祠專領史事已而景仁除
僉書樞密院事老病不能拜力辭乃以為資政殿學士
出守時務觀年且八十復引年遂以次對領秘書監俄
[033-10b]
復致仕朝廷命二公舉可代者務觀薦京西轉運判官
李伯珍大異景仁薦新除虁州路提㸃刑獄李璧遂
召伯珍為秘書監遷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而季章為
秘書少監遷宗正少卿直舍人院以至執政不復領史
事矣
   龔頤正續稽古錄
龔頤正字養正和州歴陽人曽祖原尚兵部侍郎頤正
本名敦頤少舉進士不第用洪丞相門客恩為不理選
[033-11a]
限登仕郎嘗著符祐本末三十卷又撰元祐黨籍三百
九人列𫝊所佚者六人而已洪内翰領史院薦於朝初
授下州文學旋補廸功郎監潭州南嶽廟光宗受禪改
今名用薦者主管吏部架閣文字遷大社令宗正寺主
簿頤正著續稽古錄盛言侂胄定策之勲由是擢兼資
善堂小學教授遷樞密院編修官嘉泰元年秋詔以頤
正學問該博賜進士出身兼實錄院檢討官付以三朝
史事是冬遷秘書丞未踰月卒及侂胄死有詔毁其續
[033-11b]
稽古録焉
   諸司属官理當通判
嘉泰三年忽有㫖諸司属官係京官者理當通判時張
伯子同知之弟孝仲為京西安撫司幹辦公事即除知
成州明年擢提㸃利州路刑獄未㡬虞雍公之孫易簡
亦自福建漕幕擢守大寧蓋用此例
   御筆嚴監司互送之禁
嘉泰三年上御筆嚴監司互送之禁然逺方自如四年
[033-12a]
夏馬使彭輅至成都制使謝源明茶使趙善宣留連踰
兩月自入境迎迓以至折俎贈行以楮幣錦綵書籍藥
物計之而所得㡬萬緡而謝趙所得亦稱也蓋諸路互
送惟建康成都最厚諸司每㑹集一分計三百八十千
成都三司互送則一飲之費計三千四百餘緡建康六
司乃倍之而鄰路監帥司尚不與是年六月趙漕自
成都運判除四川茶馬時趙攝事已久朝廷本以省將
迎之費茶漕並置司成都城中而去送迎迓公用水脚
[033-12b]
之費各司為數千緡舊無所謂壓境錢者謝用光始創
之趙並不離城中而亦受壓境錢兹又可笑也建康所
謂六司者帥漕總賦武騎二司帥而主管行宫大内鑰
匙官者與焉每歳遇留守按行殿中官者輙置酒自居
主席而坐留守於賔位陳正獻公為留守斥去之其後
范致能來遄復其舊
   莎衣道人
莎衣道人者姓何氏淮陽軍胊山人也祖執禮仕至朝
[033-13a]
議大夫道人避亂渡江舉進士不中紹興末始來平江
一日自外歸倏若狂者身衣白襴晝則扣門乞食夜則
止於天慶觀之門外久之衣益弊則以莎緝之嘗遊妙
嚴寺臨池見影豁然大悟人無貴賤問以休咎無不奇
中世號莎衣道人孝宗聞其名召之不至賜號通神先
生為築菴居之賜衣數襲道人皆不受道俗强邀入菴
大笑而出復於故處平江好事者日珍饌餉之每食於
通衢逮飽即去光宗即位又召復不至周南卿廷䇿所
[033-13b]
謂特遣王人聘問妖民於數百里之外者此也慶元六
年道人卒於平江
   陳應求正北使書儀
自渡江後北史往來皆傳其國之御名廟諱而本朝止
傳帝名又北使與館客往來文牒皆以花字代書名隆
興再和未之有改乾道二年冬陳應求初執政㑹金賀
正旦之使者至應求以故事押宴使者致私覿其狀花
書而不名應求却之掌儀懼白應求恐生事應求使語
[033-14a]
之曰今日豈當用辛巳以前故事邪使者詞屈乃問應求爵
里甚悉而易狀書名紹興元年重明節黄文叔以王府翊善
奉詔接伴八月十九日至旴𣅿文叔問掌儀田愿髙宗何以
稱帝名而不稱廟諱愿云自祔廟後元未理㑹文叔遂
遣愿等持廟諱御名三紙以往北使副視之云前無此
例愿答云此乃二十七朔之外第一番講禮帝名廟諱
各有分别往返久之北使副乃謂愿云為我謝使副所
言極是當理非不曉得止為來時不曽得朝省指揮止
[033-14b]
依得冊子上行難以擅専切望相諒文叔乃已既而北
使引接來傳彼國名諱自旻以下至於其父恭稱廟諱
者凡六人旻晟宗堯/亶雍允恭文叔歸而奏其事乞後遣使人力
議改正蓋隆興更成之時廟堂亟於弭兵僅能正其大
體而交際之文或未暇議蓋不止一二也舊例宰執親
為金使除館且以三衙衛士給役乾道元年虞并父執
政始革之又歳賜金使金銀器皿文思院造成先令工
部長貳臨視版曹繼之次赴都亭驛中使㸃集復賫詣
[033-15a]
宰執編閲然後進呈淳熙十二年李永叔昌圖為工部
侍郎言不足以凟至尊於是止令赴都堂騐視
   張詔使金驟用
淳熙中張詔君卿守歴陽被旨交聘一日金人持所繪
祐獻二陵象至館中皆北帝之服君卿嘗識列聖御容心
知其試已也即郷之再拜館客有問之君卿曰詔雖不
識其人但見龍鳯之姿天日之表疑北朝祖宗也敢不
下拜敵無語孝宗聞而大喜之由此驟用
[033-15b]
   京仲逺将命執禮
思陵之喪北人來弔京仲遠以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
公事充報謝使歩軍司計議官劉端仁副之仲遠至汴
京北人有例賜宴仲逺辭樂彼不從相持凡十日竟撤
樂乃赴上甚器之及還朝上諭大臣曰鏜此節可嘉尋
常人多言節義須遇事乃見及進呈遷秩上曰鏜專對
可嘉當轉兩官端仁亦比類周子充等言不必問轉官
在聖意除擢可也上曰只依例轉官便與除擢上又曰
[033-16a]
此事全是京鏜若劉端仁所謂因人成事者鏜則毛遂
也鏜除侍從端仁亦當稍旌别可令密院進擬除環衛
官於是詔京鏜將命執禮可嘉為朝請郎權工部侍郎
劉端仁為修武郎左驍騎郎將而武經大夫畿第二將
國信所通事田愿亦遷武節大夫十五年六月壬辰也
四十日蜀帥趙子直以疾求去上諭大臣曰汝愚召赴
行在京鏜人才磊落可除待制四川子直聞之謂人曰
鏜望輕資淺豈可當此方面由是兩人有隙仲遠當時
[033-16b]
所立如此
   張通古能詩聰慧
北人張通古者紹興八年以行臺侍郎來使通古稍能
詩其還也燕人周歸正襟與通古舊知奏乞送至境上
通古至安豐贈詩為别曰良人輕一别奄忽易春秋明
月望不見白雲徒自愁征鴻悲北渡江水奈東流㑹話
知何日如今已白頭通古性聰慧秦檜嘗以胡邦衡封
事示之一覽即能誦
[033-17a]
   奉使入北境車子數
舊例南使入北境金遣伴使來迓正副使以下至三節
人皆乗馬其後以南人不習其馬乃益以車子使去來
乗之副使各一車上中節各四車下節三十二人共五
車每車以馬騾十餘曳之又發白軍四百人䕶送所至
縣令皆迎迓於境上至開封乃賜御宴真定又賜之常
使至燕京寓於來遠驛若泛然之使則居寧遠驛焉
   愛王之叛
[033-17b]
愛王葛王孫也始允恭既早世葛王愛其兄越王欲立
之既而不果金主立愛王遂謀叛為其妻父布薩琦所
吿事覺乃以放牧㑹寧府為名居上京以叛明昌六年
三月丁酉也金主三召之不至因結契丹韃靼䝉國以
叛取慈岳等州時越王在咸平契丹檄金人請立之為
帝金主徙王於慶陽五月丁酉賜王死誅其家人八十
餘人惟越王在焉至今為金國患布薩琦即承安四年
來賀上生辰者明昌六年本朝慶元元年承安來賀生/辰慶元六年作此錄後數年乃有年記
[033-18a]
虜中事者以允恭之子愛王為鄗王按允恭乃原王之/父淳熙十六年三月密劄下沿邊諸州避其名諱甚詳
悉若璟之鄗王/實以為甚誤也
 
 
 
 
 
 
[033-18b]
 
 
 
 
 
 
 
 建炎雜記乙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