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60 水經注釋-清-趙一清 (master)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釋卷二十九


  仁和趙一清撰


  潛水  湍水  均氷


  粉水  白水  泚水


  潛水岀巴郡宕渠縣


  潛水盖漢水枝分濳岀故受其稱耳今爰有大穴潛
水入焉通岡山下西南潛岀謂之伏水全氏曰伏水劉昭補注郡
[029-1b]
國志引蜀都賦註以為復出水一清按韵㑹濩伏流也或作洑今漢水之分流者名蘆洑而其地乂名白
洑是亦復出水之義也唐置徴科廵院于白洑鎮在潛江縣界追元故單釋伏為潛也或以為

古之潛水鄭𤣥曰漢别為潛其穴本小水積成澤流
與漢合大禹自導漢疏通即為西漢水也故書曰沱
潛既道劉澄之稱白水入潛然白水與羌水合入漢
是猶漢水也縣以延熙中分巴立宕渠郡盖古賨國
也今有賨城縣有渝水夾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漢祖
入闗從定三秦其人勇健好歌舞高祖愛習之今巴
[029-2a]
渝儛是也縣西北有不曹水南逕其縣下注潛水一清
按漢志巴郡宕渠縣不曹水出東北南入灊徐谷縣有車騎將軍馮緄桂陽

太守李温冡二子之靈常以三月還鄊漢水暴長郡
縣吏民莫不於水上祭之今所謂馮李也


  又南入于江


  庾仲雍云墊江有别江出晉壽縣即潛水也其南源
取道巴西是西漢水也禹貢錐指曰漢志巴郡宕渠縣有潛水西南入灊水經潛
水出巴郡宕渠縣又南入于江注與郭璞說同下文又引康成之言以為證按宕渠故城在今順慶府渠
[029-2b]
縣界道元云宕渠水即潛水  出南鄭縣南巴嶺謂之北水東南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又東南入
于漢  今渠縣之渠江源出䕫州府太平縣東萬頃池自南江通江二縣界西南流至合州入嘉陵江
者是也此水本出山源不出於漢徧考近志其地亦無所謂大穴通岡山下者且漢志云西南入灊灊即
禹貢之潛而此水與之合則是班固原不以此水為禹貢之潛也水經改云入江故酈援郭鄭之說以立
注而不知二氏所言主漢壽與宕渠無涉移彼入此舛繆殊甚且此水源出巴嶺巴嶺在南鄭縣百餘里
綿亘深逺高聳千尋冬夏積雪不消包孤雲兩角米倉諸山賈耽云興元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雲米倉
山行者必三日始達于嶺王韶之所謂孤雲兩角去天一握其嶮如此禹必不以為貢道潛不在宕渠無
疑矣一清按漢志潛水西南入江與水經合不云入灊其入灊者不曹水也東樵何以誤引而繆證之


[029-3a]
  湍水元遺山集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詩自注水經湍音專出酈縣北芬山南流過其縣東又南過冠軍縣東


  湍水出𢎞農界翼望山水甚清澈東南流逕南陽酈
縣故城東史記所謂下析酈也漢武帝元封元年封
左將黄同為侯國一清按史記是下酈侯左将軍黄同索隱曰西南夷𫝊甌駱將左黄
同則左是姓恐誤漢表云左將黄同則左將是官不疑又漢表是下酈侯師古曰酈音孚然表明云南陽
則酈縣是也若作孚音則在馮翊矣亦為誤也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

北石澗山芳菊谿亦言出析谷盖谿澗之異名也源
[029-3b]
傍悉生菊草潭澗滋液極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飡
挹長年司空王暢太傅袁隗太尉胡廣並汲飲此水
以自綏養是以君子留心甘其臭尚矣菊水東南流
入于湍一清按漢志𢎞農郡析縣黄水出黄谷鞠水出析谷俱東至酈入湍水師古曰鞠水即今
所謂菊潭也黄水見丹水注湍水又逕其縣東南歴冠軍縣西北

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澤潤不窮
湍水又逕冠軍縣故城東縣本穣縣之盧陽鄊宛之
臨駣聚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諸軍故立冠軍縣以
[029-4a]
封之水西有漢太尉長史邑人張敏碑碑之西有魏征
南軍司一清按魏晉之際軍中有軍司馬東里衮為于禁軍司馬是也又有軍司杜預行平東將
軍領征南軍司是也胡三省曰軍司軍司馬也張詹寰宇記作張澹墓墓有碑碑背

云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何氏曰□古丹字俗本作凡誤
噐不蔵嗟矣後人幸勿我傷自後古墳舊冢莫不

夷毁而是墓至元嘉初尚不見發六年大水蠻饑始
被發掘說者言初開金銀銅鐵之器朱漆雕刻之飾爛
然有二朱漆棺棺前垂竹簾隱以金釘墓不甚高而
[029-4b]
内極寛大虚設白楸之言空負黄金之實雖意錮南
山寧同夀乎湍水又逕穰縣為六門陂漢孝成之世
南陽太守召信臣以建昭五年斷湍水立穣西石堨
至元始五年更開三門為六石門故號六門碣也一清
按建昭是元帝紀年成帝則有建始之號漢書循吏𫝊信臣由南陽太守遷河南太守徵為少府立堨事
在元帝之世無疑故平帝元始四年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九江以召父其時信臣巳卒至五年更開
三門為六門堨又别是一事而道元遂言之淯水注云晋在晉世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之陂直以元
始所開亦信臣之遺規則誤矣溝洫志又云宣帝時鄭宏召信臣為南陽太守豈乆歴宣元之世不易其
[029-5a]
任故能成其功業耶溉穰新野昆陽三縣五千餘頃漢末毀廢

遂不修理晉太康三年鎮南將軍杜預復更開廣利
加于民今廢不修矣六門側猶有六門碑是部曲主
安陽亭侯鄧達等以太康五年立湍水又逕穣縣故
城北又東南逕魏武故城之西南是建安三年曹公
攻張繡之所築也


  又東過白牛邑南


  湍水自白牛邑南建武中世祖封劉嵩為侯國一清按章
[029-5b]
懐後漢書注云白牛盖鄉亭之號在鄧州東湍水又東南逕安衆縣故城

南縣本宛之西鄊漢長沙定王子康侯丹之邑也一清
按史表丹以元朔四年封湍水東南流湼水注之水出湼陽縣西

北岐棘山東南逕湼陽縣故城西漢武帝元封四年
封路最為侯國全氏曰漢表湼陽侯最朝鮮相路人子似失其姓又云在齊地理志齊郡
無湼陽未詳其義又史表吕勝亦封湼陽索隱曰縣屬南陽則漢表疑誤抑或食邑在齊耶王莽

之所謂前亭也應劭曰在湼水之陽矣縣南有二碑
碑字紊滅不可復識云是左伯豪碑湼水又東南逕
[029-6a]
安衆縣堨而為陂謂之安衆港魏太祖破張繡於是
處與荀彧書曰繡遏吾歸師廹我死地盖于二水之
間以為㳂涉之艱阻也湼水又東南流注于湍水


  又東南至新野縣東入于淯


  湍水至縣西北東分為鄧氏陂漢太傅鄧禹故宅其
奉朝請西亭侯鄧展故宅隔陂鄧颺謂晨宅略存焉


  均水出析縣北山南流過其縣之東寰宇記鄧州内鄊縣下云析水即水
經之均水也出析縣北南入于沔謂之均口郡國縣道記析水逕析縣東今析水逕縣西盖酈氏之經誤矣

[029-6b]
均水發源𢎞農郡之盧氏縣熊耳山山南即修陽葛
陽二縣界也一清按魏書地形志析州修陽郡領修陽盖陽二縣盖葛音同通用雙峰
齊秀望若熊耳因以為名齊桓公召陵之㑹西望熊
耳即此山也太史公司馬遷皆嘗登之縣即析之北
鄊故言出縣北也一清按經文是出析縣北山均水又東南流注
逕其縣下南越南鄉縣又南流與丹水合


  又南當涉都邑北南入于沔


  均水南逕順陽縣西漢哀帝更為博山縣明帝復曰
[029-7a]
順陽應劭曰縣在順水之陽今于是縣則無聞於順
水矣章帝建初四年封衛尉馬廖為侯國晉太康中
立為順陽郡縣西有石山南臨汮水汮水又南流注
于沔水謂之汮口者也一清按通鑑釋文辨誤云孫愐曰汮水名出析縣北山南
入沔今作均盖汮均同音或曰均口或曰汮口後人遂連汮均二字言之謂為汮均口禹貢錐指曰沔水注
云沔水又東南逕涉都縣東北均水于此入沔謂之均口或从水作汮韻㑹均字下云隋置均州取汮水
名是汮即均史承水經之誤曰汮口晉桓温伐秦水軍自襄陽入汮口是也或又曰汮均口齊陳顯達攻
魏馬圈軍入汮均口是也汮口及汮均口自是史誤東樵猥云史承水經非矣故地理志謂

[029-7b]
之育水言熊耳之山育水出焉又東南至順陽入于
一清按漢志𢎞農郡盧氏縣下有育水南至順陽入沔育水即均水非自鄧入沔之淯水也書叙指
南曰水經均州地名曰龍井今龍井之水見沔水篇育溪注中均之為育益可信矣


  粉水出房陵縣東流過郢邑南


  粉水導源房陵東流注上粉縣一清按上粉縣不知何時所立兩漢晉宋
魏諸志皆無之豈曹氏所置而旋廢者與寰宇記房陵縣有粉城沔水篇經注均有是縣此與浿水篇之
臨浿縣同一卷中之可疑者也取此水以漬粉則皓耀鮮潔有異衆

流故縣水皆取名焉


[029-8a]
  又東過穀邑南東入于沔


  粉水至筑陽縣西而下注于沔水謂之粉口粉水傍
有文將軍冡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修麗閭丘羡之
為南陽葬婦墓側將平其域夕忽夢文諌止羡之不
從後羡之為楊佺期所害論者以為文將軍之祟也


  白水出朝陽縣西東流過其縣南


  王莽更之為厲信縣應劭曰縣在朝水之陽今朝水
逕其北而不出其南也盖邑郭淪移川渠改状故名
[029-8b]
舊𫝊遺稱在今也


  又東至新野縣南東入于淯


  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東南流逕其縣南泄水從南
來注之一清按泚陽漢志續志皆作比陽誤也應劭曰比水東入蔡或是𫝊冩之訛後漢書光武紀與
甄阜梁丘賜戰于比水西章懐注云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廬江灊縣亦有沘水與此别也沘音比竟作沘
字矣大非


  大胡山在泚陽北如東三十餘里廣員五六十里張
衡賦南都所謂天封大胡者也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注文作大狐又云胡
[029-9a]
一作狐南陽圖經云山有大石如狐范史樊英𫝊作壺山音同通用應劭曰泚水出泚

陽縣東入蔡經云泄水從南來注之然泚陽無泄水
盖誤引壽春之泚泄耳余以延昌四年蒙除東荆州刺
史州治泚陽縣故城城南有蔡水出南磐石山故亦
曰磐石川西北流注于泚非泄水也吕氏春秋曰齊
令章子與韓魏攻荆荆使唐薎應之夾泚而軍欲視
水之深淺荆人射之而莫知也有菡者曰兵盛則水
淺矣章子夜襲之斬薎於是水之上也泚水又西澳
[029-9b]
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東流屈而南轉又南入于泚
水按山海經云澳水又北入視不注泚水余按吕忱
字林及難字爾雅並言&KR1424水在泚陽脈其川流所㑹
診其水土津注宜是&KR1424水音藥一清按二字注中注泚水又西
南歴長岡舊月城北泚水右㑹馬仁陂水水出潕隂
北山泉流競湊水積成湖盖地百頃謂之馬仁陂陂
水歴其縣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疇公私引裂水流遂
斷故瀆尚存泚水又南逕㑹口與赭水枝津合泚水
[029-10a]
又南與澧水㑹澧水源出于桐柏山與淮同源而别
流西注故亦謂水為派水澧水西北流逕平氏縣故
城東北王莽更名其縣曰平善城内有南陽都鄉正
衛彈勸碑一清按金石録作街彈碑詳見三十一卷滍水注衛為碑下澧水又西
北合溲水水出湖南北山一清按疑有誤文抑亦是大胡之南也山南曰陽水
北曰陽即湖陽之北山也西流北屈逕平氏城西而北入澧水澧

水又西注泚水泚水自下亦通謂之為派水昔漢光
武破甄阜梁丘賜于泚水西斬之於斯水也泚水又
[029-10b]
南趙澧二渠出焉泚水又西南流謝水注之水出謝
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漸大城周廻側水申伯之都也
詩所謂申伯番番既入于謝者也世祖建武十三年
封樊重少子丹為謝陽侯即其國也然則是水即謝
水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時人目之為渟瀯水城戍
又以渟瀯為目非也其城之西舊棘陽縣治故亦謂
之棘陽城也謝水又東南逕新都縣左注泚水又西
南流逕新都縣故城西王莽更之曰新林郡國志以
[029-11a]
為新野之東鄉故新都者也


  又西至新野縣南入于淯


  泚水于岡南全氏曰不知是何岡失其名西南流戌在岡上泚水
又西南與南長坂門二水合一清按坂門水即下板橋水也未知水有二名
也抑誤字也其水東北出湖陽東隆山山之西側有漢日

南太守胡著碑子珍騎都尉尚湖陽長公主即光武
之伯姊也廟堂皆以青石為階陛廟北有石室珍之
元孫桂陽太守㻛以延熹四年遭母憂于墓次立石
[029-11b]
祠勒銘于梁石宇傾頺而梁字無毁盛宏之以為樊
重之母畏雷室盖𫝊疑之謬也隆山南有一小山山
坂有兩石虎相對夾隧道雖處蠻荒全無破毁作制
甚工信為妙矣世人因謂之為石虎山其水西南流
逕湖陽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廖國也竹書紀年曰
楚共王㑹宋平公于湖陽者矣東城中有二碑似是
樊重碑悉載故吏人名司馬彪曰仲山甫封于樊因
氏國焉爰自宅陽徙居湖陽能治田殖至三百頃廣
[029-12a]
起廬舍高樓連閣陂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
羸梨果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兵弩器械貲至百萬其
興工造作為無窮之功巧不可言富擬封君世祖之
少數歸外氏及之長安受業齎送甚至世祖即位追
爵敬侯詔湖陽為重立廟置吏奉祠廵祠章陵常幸
重墓一清按范史樊宏𫝊父重字君雲世善農稼好貨殖王莽末義兵起宏與宗家親屬作營壍自
守老弱歸之者千餘家其水四周城溉城之東南有鄀令樊萌

中常侍樊安碑一清按𨽻釋漢故中常侍騎都尉樊君之碑君諱安字子仲南陽湖陽人
[029-12b]
也延熹三年冬十有一月勒石城南有數碑無字又有石廟數間依

于墓側棟宇崩毀惟石壁而已亦不知誰之胄族矣
其水南入太湖湖陽之名縣藉兹而納稱也湖水西
南流又與湖陽諸陂散水合謂之板橋水又西南與
醴渠合又有趙渠注之二水上承派水南逕新都縣
故城東兩瀆雙引南合板橋水板橋水又西南與南
長水㑹水上承唐子㐮鄉諸陂散流也唐子陂在唐
子山西南有唐子亭漢光武自新野屠唐子鄉殺湖
[029-13a]
陽尉于是地陂水清深光武後以為神淵西南流于
新野縣與板橋水合西南注於泚水又西南流注于
淯水也






[029-13b]









  水經注釋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