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3 江西通志-清-謝旻 (master)


[1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西通志卷一百五


  仙釋


  南康府


  唐虞


  籛鏗顓頊元孫因進雉羮於堯堯封於彭城謂之彭祖
又曰彭鏗曾過彭蠡之濱造其名嶽今廬山是也徧
遊洞府以窺聖迹已而把釣於臺上雙鯉化為雙龍
[107-1b]
冲天而去廬山名賢傳


  漢


  蘇躭呉時道士居都昌縣西四十里元辰山煉丹上有
鞾迹源馬蹄洞丹竈石臼名勝志


  六朝


  文慧通女真也脩真於府城南三十里黄龍山一日跨
黄龍昇仙而去安志


  陸脩靜呉興人劉宋時居廬山簡寂觀有道術文帝慕
[107-2a]
之製停霞寶輦賜焉明帝設崇虚觀通仙堂以待之
至即求歸不許遂卒於京賜諡簡寂先生赴召時挾
布囊出逝之日布囊還懸廬山舊居巖樹上名勝志
有竹相傳脩靜手種出笋苦而味能甜語云簡寂觀
中甜苦笋歸宗寺裏淡鹹虀夢溪筆談廬山東林寺臨溪
逺公送客過此輒有虎號因名虎溪後送客未嘗過
此獨淵明與脩靜至語道契合不覺過溪相與大笑
世傳為三笑圗雲笈七籖


[107-2b]
  葉千韶字魯聽建昌人少隱廬山辟榖服氣常獨居忽
有白衣人言君道德臻備仙籍褒昇當在人間役使
鬼神其後開寶六年卒著化書行於世明一統志


  宋


  陳摶字圗南號希夷亳州人嘗遊白鶴簡寂受易經心
法於廬山異人或曰異人即許堅也安志


  劉得本字孝叔郢州人至五老峯遇異人引入山中還
舊所後遂不知所處同上


[107-3a]
  洪志不知何許人通經史醫算為道士隱廬山常騎青
牛因號青牛道士遇異人授以方術同上


  明


  周顛仙建昌縣人幼患癲疾行乞南昌市中因號周顛
每遇太祖出輒擁馬首呼曰告太平一日命衛士覆
以甕積薪煆之火息啟視危坐宴然乃命居蔣山寺
半月不食寺僧以為言太祖召之歩趨若平時時友
諒圍南昌太祖復征之顛從行見江豚吹浪曰水怪
[107-3b]
出損人多太祖怒命投顛江中乆之復與衆俱來頻
擲水水不能溺太祖更與同食食畢别去壬申太祖
患熱症療治弗效俄而赤脚僧詣闕言周顛及天眼
尊者遣進藥服之果愈復遣行人住廬山踪跡之顛
引行人入見宫室羅列凡二十有八曰適所至乃二
十八宿出治之所婁宿今處世間治天下行人曰何
以使上見信乃賦詩封固以獻啟之其語不可解乆
之為立祠廬山御製周顛仙碑記碑在天池東北昇
[107-4a]
仙臺中書舎人詹希原奉勅書丹篆額豫章書


  按明書周顛傳失載進藥及遣行人踪跡兩事故
從豫章書


  徐道人即天池所祀四仙之一也嘗脩煉於登雲寺安志
周休休正德間寓隆道觀因觀主為糧繫獄出槖中藥
如黍粒㸃銅十餘金助之自是絶跡同上


  唐


  智常馬祖法嗣也目有重瞳以藥手按摩致目眥俱赤
[107-4b]
號赤眼歸宗焉後示滅敇諡至真禪師景德傳燈録


  道膺幽州玉田王氏子住雲居寺嗣洞山价嘗叅洞山
結茅於三峯經旬不赴堂山問其故膺曰每日有天
神送食山曰將謂汝是箇人猶作這箇見解汝晚間
来晚至山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麽膺回菴寂然晏
坐天神自此不見如是三日乃絶天復二年示寂諡
𢎞覺禪師墖曰圓寂傳燈録


  寰中住安義開陽禪院僖宗賜號性空安志


[107-5a]
  道簡范陽人初造雲居謁膺公膺公大竒之令刻苦事
衆於是徧掌寺務不妨商畧古今以臘髙居第一座
膺將順寂主事問嗣者曰堂中簡主事與衆屬意在
第二座而姑請師意師必辭也師既受記莂即攝衆
演法主事大沮師知之一夕遯去有安樂樹神號泣
詰旦衆追至麥莊悔而迎歸聞空中連聲唱曰和尚
來也夀八十餘示滅後廬州帥張崇施財建石墖於
本山指月録


[107-5b]
  懐祐泉州仙遊人受業於九座山陳禪師尋叅石霜初
居謝山復遷棲賢終於廬山諡元悟大師墖曰傳燈
傳燈録


  宋


  道詮安福劉氏子青原下八世慧輪嗣也髫齓禮本州
思和尚聞慧輪化被長沙時馬氏僭竊師冐險逺叅
後輪歸寂乃回廬山於牛首峯下結茅為室開寶五
年洪帥林仁肇請居九峯尋屬江南國絶僧徒例試
[107-6a]
經業師之徒衆並習禪觀乃述一偈聞於州牧牧閲
之與僚佐議曰旃檀林中必無雜樹惟師一院特奏
免太平興國間知南康軍張南金迎住歸宗雍熙二
年趺坐白衆而寂傳燈録


  圓智嗣長慶稜姑蘇人江南李中主煜捨宅為開先寺
太平興國二年延智説法為開先第一代同上


  善暹臨江人雲門三世嗣德山逺羣稱海上横行暹道
同上


[107-6b]
  正賢歸宗禪師也習經論過目成誦義亦頓曉大慈秀
稱為經藏子後叩法眼一日入室指月録


  可宣漢州人依瑯琊一語頓契後住歸宗時郭功甫任
南昌尉相與甚厚而為郡守所捃寄書功甫曰某世
縁尚有六年奈州主抑逼當托生公家功甫閲書驚
喜中夜其妻夢師入其寢失聲曰此不是和尚來處
功甫問之以夢告功甫取書以示果孕及生名曰宣
老期年記問如昔三嵗白雲端過功甫始見即曰吾
[107-7a]
姪來也雲曰相别㡬年曰四年雲曰甚處曰白蓮莊
上雲曰何以為驗曰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齋果六
周無疾而卒同上


  志芝菴主嗣黄龍南嘗結茅廬頂曰千峯頂上一間屋
老僧半間雲半間昨夜雲從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
安志


  明


  雪嶠圓信臨濟三十世嗣龍門傳崇禎壬午司李黄端
[107-7b]
伯請住開先有古鐘啞折信至復鳴廬山志


  觀行號顓愚覇州人崇禎間由五臺住雲居著有金剛
楞嚴四依解後遊金陵遷化還塟雲居安志


  天隱住廬山常抱疾有詩曰雨餘白石氣如炊濃緑隂
中霽景遲經月未行菴下路樹禽引子去多時王偉
守南康請住兠率寺即他徙九江志


  國朝


  戒顯號晦山臨濟三十二世姓王氏太倉人元名瀚少
[107-8a]
補弟子員崇禎末棄家參具德悟宗㫖開法雲居遷
靈隱而寂仍墖雲居安志


  天然函昰畨禺曾氏子明崇禎癸酉舉人公車過廬山
參空隱獨契㫖己夘冬落髪於歸宗明年入羅浮遷
雷峯


  國朝順治癸巳復入匡廬領棲賢院戊戌復還雷峯繼
主華首海幢芥菴丹霞諸刹辛亥秋太守廖文英仍
請住持歸宗府志


[107-8b]
  今釋字澹歸杭州人姓金名堡明崇禎庚辰進士入
國朝為僧受天然記莂開丹霞於粤東旋歸廬山淨成
精舎後示寂當湖其徒奉靈骨塟廬山天公衣鉢墖
之旁粤東僧衆復移墖於丹霞之海螺峯著有徧行
堂集廬山志


  石鑑覞曹洞三十五世博山四世天然昰嗣俗姓楊氏
新會人為諸生有聲忽有省棄俗遍參濟洞諸老至
雷峯得顯印證授記開法長慶後遷棲賢惡諸方馳
[107-9a]
逐聲利與衆衲子栽田博飯有古德風府志


  







[107-9b]









[107-10a]






  九江府


  周


  匡俗字子孝豫章記作匡續一名匡裕字君平一曰子希師老𣆀得乆
[107-10b]
視之道結茅虎溪脩煉七百年定王問太史伯陽神
仙之在世者伯陽舉五嶽諸仙以對先生其一也因
召之不應又二百年威烈王以安車迎之使未至先
二日白日輕舉使者至惟得其草廬焉人因呼為匡
山又曰匡阜潯陽記兄弟七人皆有道術漢武元封五
年南巡射蛟潯陽封為南極大明公稱廬君有廣福
安志云謝灝有廣福觀碑以專祀先生者在香谷西一里許云
寰宇記


[107-11a]
  按惠逺記俗生殷周之際結廬山上因名廬山而
通志謂俗父平野王當秦末同呉芮佐漢定天下
而亡封俗於潯陽及武帝南巡封太極大明公竟
以為漢人不知何所本也


  漢


  劉越嘗邀康阜過其所居云山隂有石髙三尺吾宅也
扣之即見我焉如其言往扣之果有二童子引見越
越冠𤣥玉冠朱紱劔佩飲阜以玉酒三爵延生湯一
[107-11b]
啜阜心知其異欲留居之未出口越曰子姑去他日
來居未晚也乃出石在太平宫殿堦下因號其石曰
劉越洞天今不知所在或曰康阜即匡俗也廬山志


  王長趙昇九徵志云王趙二真人理第六十九福地廬
山天師告諸弟子曰爾等俗態未除其九鼎之要惟
付王長也趙昇求為弟子天師以七事試之遂得入
室後與王長同昇太乙天中仙苑編珠注


  王喬漢葉縣令隱於德安崑崙山巔朝斗丹成仙去遺
[107-12a]
有石焉觀後有月窟東西二湖大紅牡丹花至今尚
存云是喬手植林志喬河東人也顯宗時為葉令有神
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朝端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
乗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則有雙鳬從東南飛來
於是候鳬至舉羅張之但得雙舄則四年中所賜尚
書履也後天下玉棺沐浴寢其中塟城東土自成墳
後漢書


  九仙不知何許人兄弟九人寓德安博陽山之巔丹成
[107-12b]
同日昇舉今所居處名九仙臺安志


  劉德本鄂州人避亂廬山見鹿裘道者與行至五老峯
下深澗中有大石門正闢一老人扶策倚門立見徳
本即邀與俱入乃大石洞也洞中别有天地風日和
煦花樹芳蔚夐異人境行二三里有大宫殿金碧煥
爛呵衛嚴整榜曰紫元景曜之門老人曰此九天使
者所治也德本欲求見使者老人曰不可因復出門
逡巡失老人及道者所在同上


[107-13a]
  劉綱漢時仙官謫居蓮花峯下奉章上帝救徳化縣令
張某之死又云上虞縣令也與妻樊夫人俱得道術
二人俱坐牀上綱作火燒屋從東邊起夫人作雨從
西邊上火滅仙苑編珠注


  度索君真仙也昔有人見一白布單衣者髙冠冠似魚
頭度索君曰昔廬山共食白李未乆三千年日月易
得使人悵然去後度索君曰此南海君也安志


  李鎮居雞籠山山上有石雞冠距如生鎮常玩之一日
[107-13b]
雞忽無故自毁裂鎮曰雞既如此吾何以全果卒同上


  六朝


  楊羲脩真得道與紫薇夫人諸仙逰諸仙各授學道口
訣並説羣仙事跡楊録其書司馬朗得之嘗有雷電
光怪陸脩靜又得之遂隱廬山同上


  董奉字君異閩之候官人居廬山為人治病不取錢重
病愈者使栽杏五輕者一數年計得十餘萬株後杏
大熟作一草倉於林榜示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奉
[107-14a]
但將榖一器易杏一器有置榖少而取杏多者有虎
輒吼而逐之奉得榖盡以散貧者嵗大旱縣令丁士
彦齎酒脯請禱奉曰貧道屋皆見天恐雨至何堪令
曰先生但致雨當為架屋明日令人吏運竹木起屋
立成聚土作泥擬數里取水奉曰不須爾暮當大雨
暮果然令女為邪所魅投奉治之曰若得愈當以侍
巾櫛奉然之忽一鼉陸行詣病者門使斬之遂愈納
為妻奉每出妻不能獨居乃乞一女養之年十餘嵗
[107-14b]
奉一旦竦身入雲中去妻與女賣杏取給奉在人間
三百餘年顔狀如三十時人神仙傳


  張施深棲隱谷中學老子術梁武帝聞而嘉之詔以其
閭為康王觀後據嶄絶前俯泓渟神龍弄珠光照紺
周景式記


  蔚煉師名文光大同中脩真得道白日昇舉人皆見之
今龍山丹竈松壇石室遺跡尚存彭澤縣志


  唐


[107-15a]
  郗法遵簡寂觀道士道行精確獨力檢校已歴數年忽
夢元中法師謂之曰汝無人力甚見勤勞今有二童
子所恨年小耳既覺出山過王某家有孩子年方一
晬見法遵抱其足不肯捨遵去晝夜啼號遵復至則
欣然後數年父母即捨為童子又一小兒姓劉眼有
五色光父母疑其怪異因炙眼尾其光遂絶已四五
嵗亦捨在觀中相次入道果符元中夢授之語安志


  薛肇不知何許人與崔宇讀書廬山宇尋擢第授東畿
[107-15b]
尉經三鄉驛忽逢肇叙舊薛曰貧居不逺能左顧否
宇從之初入一小徑甚荒凉更三里間殿閣森沈薛
先入有數十人擁接升殿乃召崔開筵女樂四十餘
輩見一女彈箜篌上有十字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
樹崔黙記之薛問中有所悦否以箜篌者對薛曰他
日與君及明送之官路别去崔至官求㛰得栁氏女
嘗疑曾識而不記其處命取箜篌理曲見十字詩在
焉問其故云其時染疾夢中見一使人追云西城大
[107-16a]
仙陳溪薛君有客五百里内解音聲處女盡追可四
十餘人即隨去遥見薛與崔少府在殿同飲覺來疾
已除却各話其事方知薛君已仙神仙傳


  蔡尋真李騰空蔡為侍郎蔡某女李為宰相林甫女貞
元中同入廬山蔡居詠真洞天九疊屏南李居九疊
屏北凌雲峯下並以丹藥符籙救人疾苦三元八節
會於詠真洞講道九江守許渾以狀聞昭徳皇后賜
金帛闢土田已而蜕去門人收簪簡瘞於舊居鄉俗
[107-16b]
嵗時祀之後昭徳崩許渾入朝因請賜觀額詔以詠
真觀為尋真觀騰空所居為昭徳觀豫章書


  茅安道廬山道士曾授二弟子以隱形洞視之術曰資
爾學道即不得盜情而衒其術也茍違吾教能令術
窮二子至潤州謁韓晉公湜弛慢縱誕韓大怒縛之
二子行其術果不驗韓詰問術師姓名而安道已在
門矣龎眉美髯韓不覺離席迎之安道曰二子愚騃
干冒尊嚴請詰而愧之然後行刑韓致二子堦下械
[107-17a]
繫甚堅安道就取硯水噀之二子化為雙黑䑕自變
巨鳶攫二子冲飛而去安志


  崔道人久居廬山積香數斛一日盡發命弟子至五老
峯下徐焚之黙坐其傍煙甚不相辨忽躍起已在峯
頂上同上


  宋


  劉伯五宋時人脩真於浩山山有煉丹井昇仙臺彭澤縣志
黄知㣲字明道江州人得道佯狂人謂之黄風子一衲
[107-17b]
百結寒暑弗易行嘗攜兩囊隨所得雜投其中而不
臭名曰錦香又善噫氣輒經時不絶響徹雲漢素不
攻詩而多佳句如溪雲拂地送殘雨谷鳥向人啼落
花萬里碧雲開暮色一條銀漢在天涯之類皆可諷
詠死瘞宫側後從蜀寄書山中開函皆喪亂後道士
姓名也安志


  劉虛谷著丹還篇能以智慧性斷煩惱根乃至有無通
用之祕朱子嘗與談易論還丹之㫖後月夜登青牛
[107-18a]
洞絶頂端坐而逝同上


  胡用琮太平宫道士遇道流於雲堂留之飲既醉道流
以刀剜土瀝酒潄津和之成墨以授用琮投之几上
鏗然有聲翼日視之紫磨金也其所剜土處有泉出
焉甘而不竭故謂其堂曰授墨堂泉曰墨仙泉用琮
初以墨磨酒飲其半宿疾頓愈由是厭人間事學道
年七十顔如童子同上


  皇甫坦字履道臨淄人入蜀居峩嵋山嘗暮行風雪中
[107-18b]
聞有呼之者顧見一道人卧小菴中因留與抵足眠
比曉道人告曰他日可訪我於靈泉觀後訪之乃妙
通真人朱桃椎也盡得其祕顯仁太后患目翳召見
慈寜殿坦為噓呵布氣即翳脱瞭然又詔療仙韶甄
孃躄亦即愈辭還山兩宫賜賚皆極厚不受復召入
賜紫衣絲履御書黄庭道徳隂符等經詔築室廬阜
兩宫賜金為費不受又賜御書清虛菴額詔繪像御
贊之内禪後召見康夀殿賜沈香二百兩御畫芝草
[107-19a]
扇御書贊乾道改元賜御書靈寶經夀聖皇后所書
清浄經三年奉詔禱青城還山屢詔不起淳熙五年
九月坐逝豫章書


  白玉蟾瓊州人續文獻通考云福閩清人也姓葛名長庚嘗任俠殺
人亡命之武彛事陳泥丸為道士自稱靈霍童景洞
天羽人善幻好詭誕之行往來廬山間山南北諸佳
勝並有題詠而太平宫為多紹定己未冬解化賜號
養素真人安志


[107-19b]
  楊權字正夫旴江人自少頴悟不羣聞張真牧有道行
往從之授以九返之術後舟次九江泥沱嘴遂結茅
脩煉其中時大疫施以符水輒效嘉熙四年語其徒
曰吾今歸矣乃留偈七十九年夢覺五湖四海隨縁
撥轉雲頭歸去曉日東生亦然危坐而逝咸淳中封
通慧孚恵真人祠在九江名夀聖觀豫章書


  元


  李武歙縣人遊江湖遇人授以仙術施藥愈病屢驅旱
[107-20a]
魃後於邑之鳳山嶺結茅為廬精脩數年道成一日
於酷暑暴卒曝屍日中旬餘不朽牧童異之投以石
礫輙有銅錢觸石而返於是羣兒競投以石大者得
金小者得錢石聚成塜金錢遂絶後有見其在逍遥
山者啟視其塜衣履存焉里人益異建廟塜傍祈禱
大驗號為真仙湖口縣志


  洪真人鄱陽人洪皓之後元末至彭澤縣南嶺結菴講
説莊老及脩煉之法或驅雷致雨以濟嵗旱不數年
[107-20b]
坐化自令以缸覆屍三日視之惟冠服劔履存焉鄉
人立廟祀之安志


  明


  孫化南不知何許人天啟間愛廬山詠真洞幽秀作墓
圜其側垂成投身以入而封之留一竇劣通清濁朝
夕誦皇經禮北斗其術以清淨自然為宗坐圜三載
一夕吐三昧火鬚眉皆焦遂蜕去同上


  六朝


[107-21a]
  慧逺姓賈氏雁門樓煩人年十三依舅令狐通六經尤
善莊老二十一聞沙門道安講般若經豁然開悟遂
與弟慧持投簪受業沙門曇翼每給燈燭之費太元
六年立精舎於廬山以去水猶逺舉杖揷地泉湧時
亢旱於池側誦海龍王經有神蛇浮水俄大雨因名
龍泉精舎永師謂刺史桓伊曰逺公方當𢎞道而貧
道所居隘不可處其夕大雨雷震詰旦林麓廣闢素
沙布地楩楠文梓充布上下不知所自至伊乃為建
[107-21b]
刹名其殿曰神運以在永師舎東號東林復製五銘
刻於石先是陶侃刺廣州時漁人於海中得金像文
殊及移督江州迎像還潯陽舟近而溺師禱之忽浮
出迎至神運殿造重閣以奉之製讚曰諸教三昧其
名甚衆功髙易進念佛為先既而不期而至者道生
等十八人結社念佛復率衆百二十三人同脩淨土
之業造西方三聖像建齋立誓令劉遺民著發願文
王喬之等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居山三十年跡不
[107-22a]
入俗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
告曰汝七日後當生我國即寢疾製遺誡令露骸松
林之下即嶺為墳八月六日順寂弟子不忍露屍與
太守陶侃奉全體塟於西嶺素石為墖謝靈運作碑
以銘遺德張野作序自稱門人宗炳復立碑於寺門
以表德業所著有法性論十四篇不敬王者論五篇
經論諸序銘贊詩記凡十卷號廬山集唐大中二年
追諡辨覺大師南唐昇元三年追諡正覺宋太平興
[107-22b]
國追諡圓悟大師凝寂之墖蓮社卜八髙賢傳


  慧永西林法師也河内繁氏子年十二出家師竺曇現
初習禪於恒山與逺公同依安法師太元初至潯陽
刺史陶範捨宅為西林以奉師師於峯頂又别立茅
室至其室者嘗聞異香因號香谷一虎同居人至輒
驅去及逺公來龍泉分居東西二林影不出山者三
十年何無忌鎮潯陽至虎溪請逺公及師逺公持名
望從徒百餘髙言華論舉指可觀師衲衣半脛荷錫
[107-23a]
捉鉢松下飄然而至何謂衆曰永公清散之風乃多
於逺師也義熙十年在疾忽歛衣求屣曰佛來也言
終而化異香七日方散年八十三塟於寺之西南唐
元宗詔重建墖亭追諡覺寂大師實智之墖同上


  慧持逺公同母弟也幼讀書一日所紀常敵十日年十
八與兄同事道安止廬山師身長八尺衲衣垂膝徒
屬三百師為上首瑯琊王珣以書問寗逺持二公孰
愈寗曰誠謂賢兄賢弟珣復書曰但令如弟仍未之
[107-23b]
有况復賢耶隆安三年辭兄入蜀逺曰人生愛聚汝
獨樂離師曰滯情愛聚者本不應出家今既割欲求
道正以西方為期耳至成都郫縣龍淵寺大𢎞佛法
升其堂者號登龍門義熙八年順寂春秋七十六臨
終以東間經籍付道𢎞西間法典付曇蘭蓮社髙賢傳
熙壬子垂誡門徒遂入定於龍淵龕樹至政和三年
風折其樹持乃出定徽宗有像贊三首稽古録


  道生魏氏鉅鹿人幼從竺法汰出家年在志學便登講
[107-24a]
座初依廬山後與僧叡慧嚴慧觀等從羅什受業闗
中乃立善不受報及頓悟成佛義又著二諦論佛性
常有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縁論又以法顯三藏所翻
泥洹經先至經云除一闡提皆有佛性謂是經來未
盡耳乃唱闡提之人皆得成佛僧黨以為背經遂擯
而遣之師正容誓曰若所説背經當見身厲疾若與
實相不背願舎夀之日據獅子座及後大經至諸師
皆媿服被擯入虎邱山聚石為徒講湼槃經石皆為
[107-24b]
㸃頭旬日學衆雲集師於寺請罽賓律師譯沙彌塞
律傳於世復投廬山預蓮社久之還都止青霞寺時
王𢎞范泰顔延之相從問道元嘉十一年於廬山升
座説法將畢衆見麈尾紛然墜地隱几而化宛若入
定諸師聞之益信前誓有證翌日塟於廬山西阜同上


  曇順黄龍人幼出家承訓羅什講釋羣經妙盡色空無
著之㫖什歎曰此子竒器也後來廬山同脩淨業寜
蠻校尉劉遵孝於江陵立寺要師經始盛𢎞念佛三
[107-25a]
昧之道元嘉二年别衆坐逝異香滿室春秋七十九
同上


  僧叡冀州人遊學諸方行經蜀西界為人所掠使牧羊
有商客異之疑是沙門及問以經義無不綜達即出
金贖之後至關中從羅什諮禀經義久之入廬山依
逺公脩淨業既而適京師烏衣寺講説衆經宋彭城
王義康要入第受戒師曰禮聞來學王乃入寺祗奉
戒法謝靈運篤好佛理嘗以經中字音求證於師因
[107-25b]
為著十四音訓梵漢昭然元嘉十六年無疾告衆曰
吾將行矣面西合掌而化衆見卧内一金蓮花倐爾
而隱春秋八十五同上


  曇恒河東人童儒依逺公出家年十三便能講説内外
典籍無不通貫德行清孤物情推服嘗有犀鹿馴遶
座隅自入廬山專志淨業義熙十四年端坐合掌厲
聲念佛而化春秋七十二同上


  道昞頴川人陳氏幼出家為逺公弟子該通經律兼明
[107-26a]
莊老志節孤峻言與行合念佛三昧究心無間義熙
十四年豫章太守王䖍入山謁敬請為山中主用紹
逺公之席衆以道源法嗣咸知宗仰元嘉十三年集
衆念佛就席而化春秋七十一同上


  曇詵廣陵人幼從逺公出家勤脩淨業兼善講説註維
摩經行於世嘗著窮通論以明宿脩述蓮社録以記
往生又能别識鳥獸毛色俊鈍之性洞曉草木枝幹
甘苦之味妙盡其理人知其有密證云元嘉十七年
[107-26b]
集衆謂曰自建寺以來至此五十年吾之西行最在
其後即跏趺念佛百聲閉息遂絶春秋八十同上


  道敬瑯琊王氏祖凝之刺江州遂從逺公出家年十七
博通經論日記萬言每歎戒律終身難全願淨六根
但禀一戒以為得度之要逺公知其堅正許之篤志
念佛早夜弗替逺歸寂乃入若邪山宋永初元年謂
衆曰先師見命吾其行矣即端坐唱佛而化衆見光
明滿室彌時方滅春秋五十二同上


[107-27a]
  佛駝耶舎罽賓國婆羅門種有沙門至其家乞食父怒
毆之遂手足攣躄巫師謂坐犯聖賢即請沙門悔過
旬日乃瘳因令耶舎出家年十五誦經日至萬言以
分衛廢業為憂一羅漢代其乞食年三十復從舅氏
學五明論世間術至沙勒國而羅什至乃從學阿毘
曇論十誦律後入長安姚主别立省寺於逍遥園四
事供養一無所受時至分衛一食而已時什譯出十
住經師更相徵决辭理方定師髯赤善解毘婆沙論
[107-27b]
時號赤髭論主秦𢎞始中譯出四方律長阿含經義
熙八年來廬山入社復還本國以虛空藏經一卷寄商
客至凉州蓮社髙賢傳耶舎躬自負鐵於紫霄峯頂鑄
墖以如來真身舎利藏其中稽古録


  佛駝跋陀羅姓釋迦迦維羅衛國人甘露飯王苖裔也
幼亡父母出家年十六博學羣經深達禪律與迦達
多遊罽賓時姚秦沙門至罽賓覩法衆清淨慨然東
顧曰孰能遂我祈請化流東土僉應之曰跋陀羅其
[107-28a]
人也慧嚴乃邀師同行從鳩摩羅什於長安秦太子
泓請師於東宫集衆説法忽謂弟子曰吾見本國五
舶俱發衆謂妄言因擯之與弟子慧嚴慧觀四十餘
人至廬山香谷逺公請師於東林譯出禪教諸經後
西適江陵果見天竺五舶至及還都立道塲寺吳郡
内史孟顗右衛將軍禇叔度請師主譯華嚴梵本法
業慧義慧嚴慧觀等為筆授成六十卷有二青衣日
從池出灑掃研墨師先後譯出觀佛三昧經泥洹經
[107-28b]
脩行方便論及法顯所得大僧祗律凡十五部宋元
嘉六年念佛而化墖於廬山北嶺蓮社髙賢傳
龍眠李伯時曰十八賢傳始不著作者名疑自昔出
於廬山耳熙寜間嘉禾賢良陳令舉舜俞粗加刋正
大觀初沙門懐悟以事迹疎畧復為詳補今歴考廬
山集髙僧傳及晉宋史依悟本再為補治一字不遺
自此可謂定本矣


  按十八賢自慧逺至佛駝跋陀羅外周續之張野
[107-29a]
張詮雷次宗已見人物劉澄之宗炳見寓賢


  曇翼餘杭人初入廬山依逺公後往關中見羅什還會
稽入秦望山誦法華經十二年感普賢大士化女子
身特來相試郡守孟顗聞於朝敕建法華寺俗姓王
七嵗出家以掖有雉毳因名以翼東林寺志


  曇邕姓楊關中人形長八尺雄武過人來廬山師逺公
内外典籍無不綜習立茅屋於山西以自居弟子曇
果一夕夢山神求受戒法果曰家師在此可往求之
[107-29b]
邕忽見一人著袷衣風神端雅從者三十人乞受戒
師為説法授五戒畢神以外國二鋤為䞋而去後往
荆州行化卒於竹林寺初仕符秦為衛將軍堅南敗
遂從道安出家次事逺公稽古録


  僧濟入廬山精悟深要逺公歎曰紹隆大法其在汝乎
及在疾逺公以燭遺之曰汝可慿此建心安養師執
燭停想延僧誦淨土經至五更以燭授弟子元弼隨
僧行道頃之覺自秉一燭浮空而行見阿彌陀佛接
[107-30a]
至於掌徧事諸佛明日謂弼曰佛來也即舉首西顧
一息而終時方炎歊體三日不變異香郁然東林寺


  慧㳟豫章豐城人與僧光慧堪慧蘭同志為學光等學
力不逮㳟而於淨土則繫想過之蘭謂㳟曰君雖力
學博聞豈不知經云如聾奏音樂悦彼不自聞㳟曰
學不可已孰能未死昧昧如癡哉後七年蘭等先逝
去又五年㳟病且篤曰大道沿洄何時可止死生去
[107-30b]
來吾何歸哉於是叩頭雨泣誓安心養念不少間忽
見無量夀佛以金臺前迎㳟乗其上見蘭等於臺上
光明中而告之曰長老受生已居上品但恨五濁淹
留相依之晚耳乃於是日欣然奮迅告衆而滅義熙
十一年也同上


  法安逺公弟子妙善講説兼習禪業律身持戒為行尤
精義熙中新陽邑社有暴虎居神廟樹下害民以百
數安乃止樹下禪坐須臾虎負人至見安驚喜安乃
[107-31a]
為説法受戒而去明旦居民見安謂是神人因改神
廟立寺請居之左右田園並捨為寺業嘗欲畫像須
銅青慮不可致忽夢一人跪牀前云此下有銅鐘寤
即掘之果得二鐘取青成像而以銅助逺公鑄佛後
不知所終同上


  闕公則入廬山白蓮社既逝有同社人於洛陽白馬寺
為公則脩忌祭忽一時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
聲曰我是闕公則祈生極樂國今已得生矣言訖無
[107-31b]
所見同上


  辟蛇行者不知所自來事逺公善驅蛇因號辟蛇行者
逺公傳


  伽提婆姓瞿曇罽賓人逺法師翹懃妙典虛心側席請
入廬山提婆乃於般若臺手執梵文口宣晉語去華
存實務本盡義今之所傳盖其文也安志


  景超素持戒範若䕶浮囊性惟矢直言不面從至廬阜
便有息意常禮華嚴一字拜之計拜已二遍乃燒一
[107-32a]
指為燈供養慶禮經周次禮法華經同前身膚内隱
隱出舎利磊落圓瑩或有求者坐席行地捨之無算
同上


  慧安學通經義以專戒見稱誦經三十餘萬言止廬山
凌雲寺學徒雲集常捉一杖云是西域僧所施光色
炯徹頗有香氣上有梵書莫能識後入關羅什見之
大驚曰此杖乃在此間耶因譯其字安以杖贈外國
僧波沙那那賫還西域宋元嘉中卒於山寺同上


[107-32b]
  慧慶廣陵人出家止廬山寺有戒行誦法華十地思益
維摩每夜吟諷暗中輒有彈指贊歎之聲嘗於小雷
遇風波船將覆慶惟誦經不輟覺浪中有人牽之倐
怱至岸於是篤勵彌勤宋元嘉末卒春秋六十有二
同上


  僧瑜姓周餘杭人元嘉中與同學曇温慧光等於廬山
共建精舎名曰招隱瑜嘗以為結累三塗情形故也
情將盡矣形亦冝捐孝建二年集薪為龕是日密雨
[107-33a]
乃誓曰所志克明天當清朗言已雲景明霽便入薪
龕中誦藥王品火熖交至猶合掌不散後旬有四日
瑜房中生雙桐根識者以為婆羅寶樹因號雙桐沙
同上


  道珍梁初住廬山夢有人乗船向阿彌陀國珍欲隨去
船人云未作淨土業謂須經營浴室並誦阿彌陀經
既覺即如夢所作久之于房中山池降白銀臺珍記
其事置經函中及卒之夕半山已上如列數千炬火
[107-33b]
近村人悉見之旦就山尋訪乃云珍卒後因撿經中
始知往生事續髙僧傳


  法歸廬山峯頂寺僧也本住襄陽漢隂偶夢有神期往
廬山遊歴既覺尋夢而往至廬山樹石寺墖宛如前
夢依而結宇晨夕繼業遂終山舎同上


  慧景清卓出類不交道俗及卒後乃返握兩指人有捋
者雖伸還屈卒之晨山峯松樹並雨甘露今名甘露
峯是也府志


[107-34a]
  道融梁初人住東林寺篤志沈博遊化江陵晚還廬山
獨宿逆旅時天雨雪中夜始眠見有鬼兵其類甚衆
中有一鬼將帶甲挾刃據羗牀坐乃對融厲色揚聲
曰君何謂鬼神無靈耶速曳下地融黙稱觀世音聲
未絶即見所住牀後有一天將可長丈餘著黄皮袴
褶手提金剛杵搥之鬼便驚散甲胄之屬率為塵粉
安志


  法充姓畢九江人住廬山化城寺脩定自非僧事未嘗
[107-34b]
妄履每勸僧衆無以女入寺上損佛化下墜俗謡不
聽充歎曰正教不行義須早死遂於香爐峯自投而
下誓粉身骨用生淨土後有人上峯頂路望下千有
餘仞聞人語聲就而尋之猶活迎還至寺僧感其死
諫嚴絶女踪開皇末卒續髙僧傳


  智光江州人開皇十年敕召入京仁夀創墖召送循州
途經許部舎利於輿忽放光明髙出丈餘比至番州
寄停寺内其夜銅鐘自鳴食時方止既達循州道塲
[107-35a]
墖寺天降甘露於墖邊樹上凝光曜日還京以法自
娯晚厭談説尋還廬阜卒於山舎豫章書


  智鍇姓夏侯豫章人住廬山造大林精舎又住西林寺
兩處監䕶皆終其事然守志大林二十餘載足不下
山隋文下敕召稱疾不赴後豫章請講亦堅辭之云
吾意終山舎豈死城市未㡬卒府志


  慧達姓王氏襄陽人幼出家律行精操主西林擬造重
閣七間誓用黄楠衆難之忽於境内下巢山見長林
[107-35b]
滿谷悉是黄楠但窮澗幽邃無由出道師尋行崖壁
間見一竇可五尺許光明晃耀盡以衆木投之乃達
於江閣遂成無何南向忽偏斜三尺諸匠取正無方
忽猛風自石門磵來吹閣還正衆咸異之大業六年
七月晦日舊疾忽增七日倚卧異香滿室閣中尊像
並汗流至地衆見此瑞審師當終具以奏聞卒年八
十七法苑珠林


  大志開皇十年來遊廬嶽住峯頂寺介爾一身不避虓
[107-36a]
虎大業間慨法凌遲乃變服毁形頭擐孝經髙聲痛
哭三日三夕詣都上表願顯三寶當燃一臂以刀截
肉燒鐵烙骨衆咸哀感冬夏一服麤素自甘形極鮮
白唇如丹畫言辭爽朗又善文藻撰願誓文七十餘
安志


  唐


  道暀姓周汝南人隋開皇十二年依將軍周羅睺逺届
廬嶽止東林心願匿跡無事音塵山寺法擁勸引非
[107-36b]
一遂不拒命𢎞道度人脩建僧坊四時無絶隋季冦
擾奬撫門徒如初不替貞觀二年示疾夜忽天星大
墜翌日喚上座委以後事跏趺而卒諸殿閣門一時
自開異香滿寺七日始歇年八十二續髙僧傳


  智閑青州人初依百丈海海卒去依溈山祐無所悟遂
泣辭溈山抵南陽覩忠國師遺迹遂憩止焉一日因
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礫擊竹作聲俄失笑間廓然省
悟遽歸沐浴焚香遥禮溈山贊曰和尚大悲恩踰父
[107-37a]
母當時若為我説却何有今日事耶後諡襲燈大師
傳燈録


  熙怡姓曹桂陽人大歴五年躋五老峯望彭蠡臨瀑布
乃構凌雲精舎為經行之所趨風望景攀危輦重翼
如而至者難以數計積十餘年乃止大林精舎杖履
衣巾屏居一室行住坐卧無非道塲貞元中歸東林
戒壇院丙子嵗七月召門弟子曰吾隨化還須臾寂
府志師居廬山耶舎墖院外規内寂有神童隨侍左
[107-37b]
右匿形以至怡智遺形則雙烏入掌索取不去灰心
與物則二鼠穴處閾前食香積又有猛虎逐鹿鹿求
救於師師指鹿入房虎遂却去釋氏通鑒


  靈徹韋丹為江西觀察使徹住東林丹以詩寄之曰王
事紛紛無暇日浮生冉冉只如雲已為平子歸休計
五老峯前必共聞徹酬曰年老心閒無俗慮麻衣草
坐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丹與
靈徹倡和詩什頗多韋序曰徹公近以匡廬七詠見
[107-38a]
寄皆麗絶於文圃七詠者蓮花峯石鏡虎跑泉聰明
水白虎洞鐵船峯康山廟也雲溪友議


  神凑京兆藍田人具戒於南嶽希操叅禪於鍾陵大寂
大歴八年詔配江州興果寺從僧望移𨽻東林寺元
和十二年卒師自興果迄東林一盂齋一榻居衣麻
寢菅如坐七寶檀施來無虛月盡歸寺藏與大衆共
之迨啟手足目前無長物禮佛四十九年凡十二時
未嘗闕一門人道達利𧦬元審元惣等封墳建墖思
[107-38b]
有以識之託白居易為銘豫章書


  法藏姓周南康人穉齡研尋史籍於醫方尤精有僧卧
疾㡬不救藏切脉處方信宿平復其僧善談元自爾
萌出塵之意後辭親受戒謁大寂禪師言喻若石之
投水翛然北下入廬山登五老峯獨止寒林采橡栗
掬溪澗數年有二仙乗雲而來終日談論寶歴中示
滅年八十二安志


  南唐


[107-39a]
  若虛隱廬山數年持經不出石室江南李氏欽尚其道
累徵終不降就惟言老僧無能寜銷王者歸心若更
相呼竄入深山矣賜衣服則避讓香則受之以乾祐
中盛夏坐化身不沮壊今湓城人供養影相焉同上


  行因廬山之北有巖如五指下有石窟可三丈餘師晏
處其中因號佛手和尚不度弟子有鄰菴僧為之供
嘗有異鹿錦囊鳥馴擾其側江南李主三召不起乃
堅請就棲賢開堂不逾月潛歸一日㣲疾謂旁僧曰
[107-39b]
日午吾去矣及期下牀行數歩屹然立化李主備香
薪茶毘墖於巖隂師為六祖下八世鹿門真嗣指月


  宋


  縁德字道濟錢塘黄氏縉紳子也少棄恩榮親莫能沮
祝髪於朗瞻院受具於天台始習禪那於天龍順德
大師尋往江表值洪進山主印忽然大悟江南國主
聞其風大建梵刹即圓通寺按碑記乃宋乾德二年南唐李後主所建開地之日得金
[107-40a]
鑄觀音於土中故名圓通召縁徳主之請師住持後值宋將曹翰下江

南大統貔㹯入寺師覆衆畢獨端趺坐翰至仗劒唱
曰曾見殺人不在眼的將軍否師曰汝見不怕生死
的老和尚麽翰棄劔禮曰衆僧何在師曰聞將軍來
故遁翰曰怎生他來師曰鳴鐘則見翰遂鳴鐘不見
一人問曰衆何不來師曰老僧鳴則來矣翰請師鳴
鐘衆果俱至翰怪之禮問師云將軍鳴鐘有殺伐之
聲翰深傾伏之一日集衆告曰吾寂後以青石為墖
[107-40b]
墖紅吾當再至説偈趺坐端逝圓通紀勝


  慧朗江南相宋齊邱請開堂化城寺青原下九世文益
法嗣景德傳燈録講經臺北朗公巖相傳宴坐處也安志


  居訥梓州人初以義學冠兩川耆年多下之會有禪者
自南方來以祖道相策發因出蜀放浪荆楚無所得
復西至襄州洞山棲止十年住圓通時仁宗聞其名
詔住淨因院將親召對師稱目疾不赴舉大覺璉以
自代熙寜四年無疾而化指月録廬陵歐陽文忠聞師
[107-41a]
道德逺來訪之嘗與夜坐山亭論道達旦遂作清音
亭後東坡亦相訪又作歐蘇夜話亭圓通紀勝


  懐賢温州人居雪竇熙寜三年劉述守九江以圓通召
賢欣然從之工詩字所著頌文集凡五卷安志


  常總元豐初革東林律寺為禪席王學士詔出守南昌
欲延寶覺心公公舉總代總宵遁去詔期必得之不
得已應命其徒曰逺公嘗有䜟記呉滅七百年後有
肉身大士革吾道塲今符其語矣住東林十二年厦
[107-41b]
屋金碧照耀煙雲叢林之盛近古未有今過虎溪者
望總全身無不致景行焉安志東林照覺常總禪師南
嶽十三世嗣臨濟宗五燈會元


  大覺璉住阿育王寺初遊廬山至圓通後代居訥應詔
賜紫贈大覺號於是道名大顯繼續祖燈圓通紀勝


  可遷名真覺嶺南人住圓通一日東坡作詩訪之師於
先夜定中見空現一寶葢霞光匝地繞獻師前上有
詩文昭入心目次日東坡果至師先誦詩坡大驚異
[107-42a]
方出所作詩序幡盖以獻之序曰圓通乃先君舊遊
之地追念音容蔑以為悼謹書寶積菩薩獻葢一首
彩幡一對惟冀慈貺以資冥助耳異日師知時至告
衆趺坐而逝同上


  慧圓南嶽十三世法嗣臨濟宗遊廬山至東林朋輩見
其貌陋皆戲侮之一日忽顛而仆了然開悟作偈書
壁即日離東林衆傳至照覺覺大喜令人迹其所往
竟無知者五燈會元


[107-42b]
  守端字白雲初住九江承天次遷圓通故號新圓通年
甚少竒異敏秀在海會郭功甫訪之師問公牛淳乎
曰淳矣師叱之拱手而立師贈以偈曰牛來山中水
足草足牛去山中東觸西觸晦堂曰新圓通洞徹見
元不黍楊岐之嗣惜乎發用太早非叢林福後師果
五十有六終於舒州海會圓通紀勝


  大慧杲九江太守朱某延説法於能仁而以圓通請住
持三辭不獲因舉道顔長老補其處舊志云杲居廬
[107-43a]
山寶慶寺與無垢倡和泉石多佳什安志


  賢蓬頭江州人溈山真如和尚會中角立者見地明機
鋒㨗有超師之作但行業不謹一衆易之真如結菴
於方丈後令賢獨處後二年舉首衆立僧秉拂説法
有大過人處一衆由是改觀住郢州興國道大行示
寂肉身不壊同上


  道旻字圓機興化仙遊蔡氏子其母夢吞牟尼珠因而
有孕生之夕異香滿室五嵗口不能言足不能履一
[107-43b]
日母攜入寺即合掌作禮稱南無佛人大異之他日
禮景徳寺德祥為師受具後依泐潭乾和尚得悟建
中靖國時住江夏灌溪江州郡守張伯達請住圓通
入院之夕人報道濟墖紅衆皆駭歎謂師應祖䜟也
於是表達於朝謂圓通有古佛應世時崇寜二年賜
紫贈旻古再來妙覺大師政和三年集衆示偈而逝
夀六十八敕贈妙空寶墖圓通紀勝


  德止圓通禪師也六祖下十四世寶峯照嗣歴陽金紫
[107-44a]
徐閎中之季子雙瞳紺碧神光射人弱冠夢異僧授
偈四句而有以南安巖主像遺之者即旁所載聰明
偈自時持念不忘後一夕忽大悟力求出家父弗許
欲以官授之師曰某方將脱世網不著三界豈復刺
頭於利名中耶請移授從兄珏遂祝髪受具指月録


  行機字簡堂住番陽筦山歴二十載羹藜飯黍一日下
山聞路旁哀泣聲詢之一家亡兩口貧無殮具師貸
衣冠塟之侍郎李椿年曰吾鄉機老有道衲子也加
[107-44b]
以慈恵及物筦山安能久處乎後郡守林叔達請主
圓通法席圓通紀勝


  文雅嗣臨濟宗開法匡廬慧日寺所著有禪本草繼至
主席者有明禪師府志


  承古西川諸生也謁南嶽雅雅許入室遊廬山居洪覺
墖院號古墖主後范仲淹守饒迎主薦福安志


  祖可蘇伯固之子養直之弟也常住廬山葛常之云可
詩多佳句如懐人更作夢千里歸思欲迷雲一灘窗
[107-45a]
間一榻茶煙碧門外四山秋葉紅皆清新可喜徐師
川作畫虎行末章云即今老舊無新句尚有廬山病
可師同上


  元


  崇裕字約之姓陳氏自幼敦素依建業龍翔寺法嗣笑
隱訢公遡禪師受具次居太平報恩寺數十載脇不
至席後遷圓通號扶宗宏辯大師未入院時衆僧夢
旻古再來一日自知縁畢集衆説偈面西端逝塟錦
[107-45b]
屏山下歐陽元撰行録


  善學號古庭東林僧也乆依寶覺簡講席簡深契之曰
學上人可謂名實相副者矣初出世薦福崑山越二
年歸東林專脩白業謂同志曰慈雲淨土懴儀明白
簡要五悔諸文皆出華嚴吾欲藉是生安養耳安志


  中峯本住東林寺趙子昻馮海粟皆與往來本常著金
剛經畧義以貽子昻見超義䆳解金剛者皆不能及
其所居菴凡十數皆名幻住其作菴也馮趙為之躬
[107-46a]
運土木以執役云東坡寺志


  悦堂祖誾南康周氏子一日閲華嚴至惟一堅密身一
切塵中現忽有省往見别山次見斷橋於言下頓悟
乆之歸西林即嗣法雙林明禪師大德九年遷靈隱
居四嵗説偈坐逝為南嶽下二十世五燈續畧


  無外宗廓南昌魏氏子初叅西林悦堂問溪聲盡是廣
長舌機語相契遂承印記初繼席西林後遷雲居晚
住東林説偈而逝西林志畧


[107-46b]
  明


  住得湖口人元末祝髪彭澤正覺寺後入廬山證道洪
武初赤脚赴闕言國祚不報歸廬山因號赤脚僧又
四年上患熱疾殆甚得與徐道人訪天眼尊者坐食
頃周顛披草衣至天眼曰彼所持方今至尊所訪也
命得送藥服之即愈初與王奎善永樂中奎以耆民
署縣事時旱奎至廬山取水禱雨得坐石上候之書
二符置壼中及衣帶間曰至縣雨急可焚佩符記於
[107-47a]
正覺寺設醮相謝以佛燈為驗後果如其言建醮之
夕佛燈飛繞殿角望之如七星今觀音山猶存七星
臺住得一名覺顯安志


  怛哈穆永樂間入廬山棲水簾洞語言多莫辨乆之乃
省世夀一百七十四同上


  恵定永樂時結茅山居先建僧寮延雲水宣德間建佛
殿像設鐘鼔藏經雲堂以至庖湢無不備具將造大
鐘三千餘斤未成而逝知事性聰踵成之靈骨藏於
[107-47b]
下方墖院尊宿墖中西林志畧


  智瑛正統初住雲溪寺因號雲溪初行頭陀行負薪力
作已而有所悟生平不識文字晚乃能詩廬山自天
眼後得佛宗㫖者惟智瑛云初語其徒曰某日吾當
逝必有風雷之警又報諸菴主及期既午有片雲起
西北瑛乃沐浴具威儀禮佛退與諸菴主别已而疾
風雷震掣茅墮瓦風疾旋自下上轉入空際瑛已遷
豫章書


[107-48a]
  不伱道人天順間居廬山石室題其壁曰一上一上上
到匡廬山眼觀四海身在五雲間芳草連天齊遮鸚
鵡緑落花滿地亂㸃鷓鴣班洗鉢池邊浪生龍戲躍
講經臺畔風嘯虎生寒此處百丈紅塵飛不到清風
明月讓與道人閒後徙去莫知所終安志


  智素號靜菴嗣法雲溪瑛正德初結廬於赤脚祖墖之
側曰林隱院即今霞封寺也有林隱語録栁邦傑序
同上


[107-48b]
  廣聰號古拙濠梁譚氏子徧叅海内晚師靜菴和尚得
入堂奥為髙峯下九世孫卜築擲筆峯下曰彌陀菴
潛脩不出葛寅亮易菴名為火蓮院同上


  性空山東人得法於廣西爽菴真愛廬山遂卜居焉今
青龍菴其卓錫處也空雖澁於外縁而精進不欺可
為僧範嘉靖丁巳墖於祖墖之東羅洪先為撰碑銘
同上


  了堂號徹空手闢寺踞廬山之中以黄龍潭得名堂初
[107-49a]
至玉屏風下千鹿成羣不可得近黙祝曰使此間於
我有縁羣鹿當徙翌日不見鹿跡山勢環擁居然勝
地桐城呉用先為造滲金毘盧像遶殿應真大士像
精巧竒麗閣中龍藏錦袱牙籖琅函方整明神宗皇
母慈聖太后所賜也同上


  仁敬號㳟乾金竹坪千佛寺開山僧也慈聖太后遣使
致香送滲金佛像奉安藏堂旋以行髙賜紫寵之後
荆國主施建寶刹壯麗甲山南北最後立枯木堂煆
[107-49b]
煉禪客府志


  法船北直寶坻人萬歴初遊廬山卓錫於養鹿池慕逺
公之風合大小精舍四十餘處六時念佛以船為宗
將逝先期告衆次日有祥雲西來香風入室端坐而
安志


  德清全椒人號憨山隆萬之間禪宗如線清與達觀同
時以無師智豁然大悟響動天下相廬山五乳峯誅
茅以居遂成禪院肉身墖於此為曹溪迎去著有方
[107-50a]
便語大學次疑莊子影響説夢遊全集同上


  慧燈剡城人南至普陀依大智參學事畢登廬山豆葉
坪傍就竹影晏坐人跡罕至有採藥者遥望一僧趺
坐如土塑人返道其事山中始知有燈云府志


  三昧寂光律師也萬歴間住東林乙夘至庚申凡六載
闡揚淨土𢎞宣梵綱四方學者如草從風後遷江淮
神為之請戒晚寓金陵預定時日端坐而逝今其弟
子照體號見月住金陵華山為宇内戒師第一東林
[107-50b]


  照真號一如竟陵尹氏子母陳夢僧託宿乃娠及誕貧
不欲舉溺之數四得人援始育焉長辭親投西墖寺
凝公薙髪受具於三昧崇禎初同王鳴玉過西林廢
墖基踏翻一磚上有字與師名同遂有復興之志時
鳴玉持節九江極力匡䕶浮屠殿宇不數年而具舉
後受光公記莂人稱二西和尚末年主江上回龍寺
未三載遽還西林泊然坐脱西林志畧


[107-51a]
  石琳名寂玉初師慧燈後參天通磬山歸隱漢陽峯北
三十年結茅名松隱安志


  國朝


  脩逺號石照吉州人博通三藏經指不明燃指為誓徧
叩諸方後嗣法於若昧和尚著有楞嚴正眼華嚴法
華金剛圓覺註疏惟識起性諸論解識蘆林陸寓航
其隱脩處也一時講席著名者有水口石生蓮峯融
澄鹿池處黙石生與逺尤稱莫逆云同上


[107-51b]
  最弱號石生德安蔣氏子十二嵗白父母披染於石隱
清凉公二十一秉戒雲棲徧叅諸方依夀昌老人黄
檗念憨山清達觀可皆素所請益者弱以𢎞教利生
為念遂就若昧受具焉閩中迎住開善寺説法傳戒
衆千餘指著有法華别楞嚴元辰金剛圓覺心經拈
及宗山語石隱詩後應講黄漢間示㣲疾跏趺而逝
同上


  妙光九江謝氏子初業漁晚投孤山白泉寺為僧禪誦
[107-52a]
精勤誓生淨土將逝先期白衆積薪如巖念佛入坐
命僧舉火火不即燃手自灼紙取熖大火聚𠂻恍見
金如來衆感念佛聲振林木墖在孤山寺側同上


  秀恒楚僧也叅雲居顯禪師得契宗㫖旋赴九江放生
十有六年生平不設牀榻硬坐如枯樁行住坐起大
悲經咒行願品不忘於心一日晏處小閣見二童子
引幢幡稽首曰上士持念佛咒能不閒停應證阿羅
漢果卒之先期别檀越力誦佛號跏趺而逝同上


[107-52b]
  博凡名本可姑蘇人俗姓馮母髙一夕夢僧投宿而娠
襁褓中喜趺坐凡見僧即合掌年二十禮慈雲老宿
薙髪後秉具於三昧律師四十六嵗直造天童𢎞覺
國師乃䝉契證康熙甲辰道過䖍州遇屠氏育仁仲
偰留止仰坪雙峯者六載庚戌遷古真如寺又十三
年壬戍衆請開法西林癸亥七月沐浴跏趺入定夜
半奄然而逝春秋六十八西林志畧


  南安府


[107-53a]
  唐


  五羊仙人大庾縣西南十五里有遊仙鄉開元已前入
粤之路相傳騎羊五仙人由此過章水灘鄉因以名
名勝志


  宋


  巢道人上猶人幼遇異人授以辟榖法嘗經月不食自
言年九十顔如童子日行三百里盛暑烈日曾不畏
避忽一日詣所親曰吾明日歸去果端坐而逝里人
[107-53b]
異之以為脱殻云明一統志


  王守中嘉祐間居玉仙館脩真養靜道行超卓仁宗召
至闕下深異之御書萬年觀三字易舊額歸而煉丹
於觀後飛鳳山巔丹成召集里中樵牧童子頃之雲
合聳身騰空而去諸童大呼空中墮下二履道侣聞
而趨至又墮銅鏡一面皆化為石上猶縣志


  德賢上猶人號棲真尊者治平間結菴了山元豐五年
七月忽自圖其容於壁間偈云片雲歸洞本無心流
[107-54a]
水下山非有戀書訖而化弟子收靈骨建墖有禱屢
明一統志


  法總潼川人有禪學紹興戊寅至南安與謝堯咨友善
一日忽書十元談因語謝曰吾明日入滅君幸茶毘
我更十三年同為極樂遊至明晨索浴更衣跏趺而
化焚之北郊煙熖中舎利飛颺觀者如堵謝以庚寅
嵗果卒同上


  性定住大庾䝉川館從下汲為勞以符咒之曰泉且上
[107-54b]
來與老僧洗鉢逾時香積傍石竇出一水名曰上泉
名勝志


  明


  大安嘉靖初坐化於南康縣之髙靈山朝元閣左今墖
院尚存同上


  贛州府


  周


  涓子齊人好餌术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見於齊釣於
[107-55a]
荷澤得鯉魚腹中有符隱於宕山能致風雨受伯陽
九九仙法至平固縣山中扣石忽開中有宫室額曰
輸寥之館有石笥發之得祕書十卷讀之欣然遂著
天人經四十八篇名其山曰覆笥山平固即今興國
是也雲窗私志


  漢


  木客在興國上洛山自言秦時造阿房宫來此因食木
實得不死就民間飲酒賦詩十道四蕃志


[107-55b]
  劉瑶英秦末人隨父華避亂石城琉璃山因食異果遂
絶粒容貌頓改獨居縣西二十里山上跨一白鶴往
來後仙去人名其山為仙姑嶺石城志劉常騎白鵞騰
空所居之山亦名白鵞峯宋邑人許褒記


  張麗英字金華秦漢之際石鼔山下居人張芒女年十
五面發竒光家有白紈扇恒對以為鏡他日登山得
二桃食之遂忘飢渇長沙王呉芮强委禽焉女曰山
有石室中通洞天能穿石當爾見乃發兵通穴復使
[107-56a]
聘焉女曰吾為金星之精降治此山豈塵凡能近乃
仰卧被髪覆石上使者以為死矣忽紫雲鬱起失女
所在當冲舉時歌詩十八章今存其五一曰石鼔石
鼓悲哉下土自我來觀民生實苦二曰哀哀世事悠
悠我意不可忤兮王威不可奪兮余志三曰有鸞有
鳳自舞自歌何為不去䝉垢實多四曰凌雲爍漢逺
絶塵羅世人之子於我其何五曰暫來期會運往即
乖父兮母兮無傷我懐名勝志


[107-56b]
  六朝


  安道士不知何許人宋元嘉中披服巾褐棲贑之赤石
山中數十年忽失所在後有復見之者竟不可即也
南康記


  五代


  謝仙翁瑞金人後周時登龍霧嶂採樵偶於池測見二
女奕從旁觀之女食桃遺核因取食之不飢奕罷恍
失所在謝駭而歸不知若干年矣後翁入山莫可踪
[107-57a]
跡里人為立祠名曰寶仙呼池曰仙女名勝志


  梁真人名守抃初入雩都北斗山紫霄觀學道將仙去
朝中有聞遣殿使来召真人市脯酒為勞齋葷同釡
以瓢浮而隔之殿使臨視曰齋未熟而葷先熟何也
真人曰火候未到待拾薪來已而折檜一枝倒懸丹
竈傍登木杪浮雲而去不知所之名勝志


  宋


  徐繼先王齊祥石城縣東一里峯子山太極觀中有紫
[107-57b]
竹昇仙二臺相傅徐王二真人飛昇之處輿地紀勝
云大中祥符時里有許家女為鬼所魅禱於龍虎山
真人曰太極觀有二仙盍不就近求之遂還扣觀門
見紫竹臺上有對奕者前詣乞哀為援筆書符於許
之掌令往某廟爐内熏之須臾雷起廟焚其妖遂息
二道人投筆草中即去莫知所之後有商於金陵者
遇之㕓市中語曰汝賈吾鄉其利當倍若去願寄二
饅首於吾師商登舟引帆睡未覺而舟已至即以饅
[107-58a]
首畀其師熱氣猶浮浮人始知其為仙去云府志


  李思聰贑縣人幼為祥符宫道士嘗遇異人與一寶鏡
曰此神遊指南也思聰每閉戸懸鏡而卧移日方興
輒憶其所遊洞天海嶽凡模冩六圗並題以詩皇祐
間乾元聖節將臨以呈郡守上之上喜賜號洞淵大
師冲妙先生遣中使賫香茶絹疋賜之至之日羽化
同上


  元


[107-58b]
  田純静自浙至贑脩煉於景德觀一日尸解朝天門外
令人棄之江中江水湍急尸不流口猶頌云六十八
年老拙平生不會扭揑今日撤手便行獨伴清風明
安志


  明


  劉淵然贑縣人祥符宫道士師趙原陽授丹訣呼召風
雷有驗洪武二十六年召至京師見便殿賜號髙道
館朝天宫永樂中從駕至北京洪熙初封冲虛至道
[107-59a]
元妙無為光範演教莊靜普濟長春真人賜二品印
宣德初乞骸骨特賜御製山水圖歌送歸南京朝天
宫養老淵然有道術清靜自守不干世事故為累朝
所禮張宇初之術淵然所授也年八十二卒比入殮
凡七日端坐如生白志


  唐


  圓明蘄黄人武德中往曹溪參六祖道經贑見一青蛇
横道叱去復來心忽覺悟四顧山勢清髙遂以錫杖
[107-59b]
揷其處祝曰曹溪還此杖存是吾道塲也三年返錫
杖如故遂創寺居焉一日趺化安志


  西堂智藏䖍州廖氏子七嵗出家有相者謂之曰骨氣
非凡當為法王輔佐年十三事馬祖於臨川七年遂
受其法後於龔公山付授衲袈裟元和十二年歸寂
墖曰大寶光郡守唐技為之銘碑竪寶光寺初諡大
宣教禪師再諡大覺禪師傳燈録


  法通其母年七十如寐而生幼好釋師事國蹤禪師國
[107-60a]
蹤者智藏之上足弟子也居開元寺法通將復智藏
舊建之所於龔公山黙念觀音不食累日精感山靈
靈泉湧出逺近癃者病者輒蠲獲施甚廣其墖一嵗
而就寶光墖碑


  五代


  僧伽姓呉名文祐家信豐祝髪為僧聞贑麂山異秀杖
錫攀躋蛇馴虎伏居久之去雩都止明覺寺僧伽院
飲酒食肉與市井浮沈嘗持松梢行歌曰趙家天子
[107-60b]
趙家王莫測其所謂皆笑為狂蓋謂宋將興也孫徳
俊之汀州謁定應禪師師曰汝雩陽有佛何以禮我
遂吿歸因寄一扇與僧伽舟還僧伽迎問曰吾師寄
扇安在由是邑人號為生佛祥符己酉六月六日趺
化人不忍火以金漆堊其身祀焉後忽有竹生其牀
下開禧初敇封靈濟禪師嘉禧加慈祐咸淳加慧應
明解縉記其事甚詳安志


  宋


[107-61a]
  靈照建隆中住安逺縣夀昌寺絶粒咽氣居巖罅中淳
化五年示寂語其徒曰吾入墖後二十年可開視之
祥符中其徒啟墖梵相如生名勝志


  兜率從悦贑州熊氏子初謁雲葢智和尚令謁洞山文
和尚深領奥㫖嗣真靜一日張商英按部分寜就雲
巖説法甚多往復室中嘗設三語以驗學者一曰撥
草瞻風祗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麽處二曰識得
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時作麽生三曰脱得生死
[107-61b]
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麽處元祐六年冬浴訖奄
然而化其徒遵遺誡欲火塟之捐骨江中無盡居士
遣使持祭且曰師於祖宗門下有大道力不可使來
者無所起敬俾墖於龍安之乳峯為特請於朝追諡
真寂大師安志


  顯首座贑人保寜勇禪師首座賦性髙逸機辨自將尋
謁端禪師於白雲既而遊湘西寓鹿苑真如禪師使
之分座接納久而歸贑上傳住西堂而終釋曉瑩羅
[107-62a]
湖墅録


  行本贑縣北百里合龍山先是荒寂有僧作草菴於山
下村農姜氏生一男出胞垂眉長三尺不食乳日自
長大父母怪之寄之僧舎為徒呼小道者七嵗猶不
能言召至京師入宫忽能語仁宗喜詔令削髪賜名
行本時年十二錫賚珍物並後宫所賜直千萬貫還
鄉創為大寺屢年工甫畢行本對佛合掌跏趺而逝
寺中金龕羅漢及御書法名尚存棟宇皆良材雖厠
[107-62b]
溷亦欏木或有欲易為什器者必遭蛇虎之害一鄉
敬事至今不衰傳燈録


  明


  淨洪新淦儒家子年十三偏叅知識密受心印至雩都
龍口獨肩一蒲團夜坐羣虎猝至叱之虎遁去遂結
茅焉一夕召衆至前竪拂曰一領破衲衣留與易善
換僧問故師曰時到便來沙桶自開沙歸大海坐我
蓮臺言訖趺坐而逝時正徳七年也徒如其言以沙
[107-63a]
桶封之後三年一人過菴中拜師舊方丈忽有聲如
雷沙桶自開顔色如生爪髪再長僧衆訝之問其人
姓名曰易善具告以故善遂以金漆堊飾之歴今法
身猶存府志


  盧禪師興國縣金斗山有盧禪巖師學佛脱跡於此洞
壁鐫盧師坐禪象尚存嘉靖中邑令盧宁嘗遊此山
題詩徬徨不能去自以姓與禪合更號冠巖以據有
㶑水志林


[107-63b]
  明圓隆慶六年三月自寜都至會昌得漢溪巖或曰是
榛莽之區蛇虺之窟也止其徒於外獨深入㝠心寂
坐中夜鬼擲沙石盈膝前不為動詰朝望空作禮曰
山靈許我當以鐘鼓三聲為信祝未已應之如響於
是誅茅結菴出入從石上攀躋頗覺艱澁向石壁持
唄咒不輟忽雷電晦冥石劃然開五尺許自是山之
竒跡日顯名勝志


  國朝


[107-64a]
  明了蓮塘菴僧不諳文字或質以經典輒能應答有某
妻病禱於頼神祠病者忽曰送明師過橋矣衆往視
見明了於橋畔丙戌上元語人曰後二年邑有冦難
公等早圖之老僧將别越五日對衆作偈合掌趺坐
而逝及戊子果如所言府志


  朝宗名通忍毘陵陳氏子十嵗能文年過二十披剃叅
密雲和尚於金粟後透徹綱宗癸未請住龔公山寶
華寺先是龎居士植方竹於寺遺䜟云方竹過街祖
[107-64b]
師再來忍至適符其兆松陵葉大理紹顒為譔墖銘
朝宗語録







  江西通志卷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