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3 江西通志-清-謝旻 (master)


[076-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西通志卷七十三


  人物


  臨江府


  漢


  孔恂字巨卿新淦人為州别駕車制舊有屏星如刺史
車式刺史行部發傳晏移怒欲撤别駕屏星恂曰使
君傳自晚發欲撤屏星毁國舊制别駕可去屏星不
[076-1b]
可撤即投傳去刺史追謝乃止林志


  晉


  留京臨江郡人孝行推於鄉里時江水暴漲居民皆漂
溺京負其母號泣忽有大龜至其前舉家七口俱上
龜背行十許里及一髙岸遂失龜豫章書引九江記


  按晉時未有臨江郡名留京事林志不載


  唐


  魯季文清江人貞元間廬父母墓江水逺不可汲忽一
[076-2a]
虎於廬側跑地得泉人以為孝感名其坊曰虎泉今
為孝感坊云林志


  楊彦伯字鼎臣新淦人大順間擢童子科昭宗親試之
彦伯應對詳雅上曰劉晏之徒也以詩賜之後為安
福令州以異狀聞賜緋魚歴官門下侍郎同上


  南唐


  鄧佑弟佶新淦人佑擢南唐童子科佶登三禮科鄉人
易其鄉曰揚名里曰雙秀林志


[076-2b]
  宋


  曽文照新淦人七嵗應南唐童子科擢第三李氏歸宋
為亳州永城令上疏論邑利害免挽船夫力歲以萬
計遷䝉城蝗不入境終大理司直白志


  按曽文照林志重見吉安人物作文昭白志刪彼
存此列入南唐今改入宋照與昭未詳孰是


  孫冕新淦人雍熙進士天禧末守蘇州王欽若出鎮餘
杭素與冕友㰕舟吳門佯醉謂冕曰兄淹遲日久當
[076-3a]
别置委曲冕正色拒之欽若愧謝後謝郡歸九華山
召竟不起林志


  曽乾度字順承文照子淳化進士兩任推官三典州縣
未艾乞祠起知筠州竟謝事歸同上


  按舊志有王欽若何正臣傳欽若歴相兩朝無可
紀之蹟正臣因蔡確薦為御史傾陷蘇軾俱有玷
人物今削


  蕭律字調元新喻人景德二年賜明法及第為廣州司
[076-3b]
法民有犯銅論及流死者百餘人律以狀聞罪止於
杖守汀州以屬邑上杭多嵐瘴奏遷縣治於平曠之
地仕者免客死徙潤州以江道紆回風濤為患開直
道通舟歳省淘河工五萬璽書褒諭累官金部員外
同上


  蕭諤新喻人以詩易二經教授鄉里尤篤於訓子其後
四子博學有名皆登第同上


  丁雋字德偉新喻人通春秋時號丁三傳事親至孝篤
[076-4a]
宗族五世聚居踰二百口均愛如一大中祥符間旌
其門同上


  宋玘字子美新淦人鄉貢至京夜夢一僧語曰公才高
當擢第惜夀不永若速還可延翌日即南歸不復進
取人推為鄉先生三孔皆出其門與王介甫唱和名
見臨川集同上


  劉立之字斯立式子大中祥符進士為連江尉累官湖
北路轉運使坐事免起漣水軍㑹西南蠻獠叛諸路
[076-4b]
請益兵上問立之因備言可蓄不可捕狀卒如其議
尋遷益州路轉運使子敞攽為時名臣同上


  蕭賀字慶之諤長子咸平進士屢官御史負直聲臺有
樗木或曰樗凡材宜易柏賀曰道有不直官惟其人
作宥樗賦終職方員外人物志


  蕭貫字貫之諤仲子與弟賁同登大中祥符第仁宗初
官太常丞出知洪饒二州時有撫州㕘軍孫齊者出
其妻杜氏娶周氏入蜀復納娼陳氏并挈周所生子
[076-5a]
之官未幾周亦至齊怒手刄其子周訴州及轉運皆
不受理或告之曰訴洪州蕭使君白矣周乃馳告撫
非貫所部特檄治之雖更赦猶論齊編管遷兵部員
外郎召試知制誥卒有文集二十卷林志


  楊申字宣卿新喻人天聖進士乙科上饒丞入為太常
少卿遷光禄卿正色立朝與王安石論新法不合出
知濟州多善政監司皆新進申以舊人﨑嶇不樂仕
遂乞歸吕大防表所居為耆德坊同上


[076-5b]
  陸起新淦人慶厯進士為英州真陽令有巫以銀瓮貯
二蛇自嶺北至真陽誘民迎且祠焉觀者填路起聞
驟至蛇所亟令出瓮斬之捕巫劾其姦逺近稱為神
明仕至員外郎人物志


  劉敞字邍父臨江人舉進士甲科通判蔡州召試還直
集賢院判尚書考功仁宗賜夏竦諡曰文正敞言竦
之行邪而諡之以正不應法疏三上仁宗為更竦諡
同修起居注尋遷右正言知制誥奉使契丹素知山
[076-6a]
川道里遼人歎其博物使還求知揚州徙鄆州紏察
在京刑獄嘉祐四年祫享羣臣上尊號敞言非古仁
宗然之請外知永興軍召還翰林治平中判太常丞
改集賢院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卒年五十敞為
人明白俊偉博學自信自六經諸子百氏下至傳記
小説無所不通為文敏贍在西掖時一日追封皇子
公主九人敞將下直為之立馬却坐一揮九制文詞
典雅各得其體在長安得先秦古器數十愛其款識
[076-6b]
文字竒古因以考知三代制度與先儒所説不同者
所著春秋傳權衡説例意林總四十卷文集六十卷
弟子記五卷七經小傳五卷弟攽子奉世東都事畧


  按歐陽公所撰墓志以敞為吉州臨江人宋史以
為袁州臨江人考臨江軍建於宋淳化三年領清
江新喻新淦三縣寰宇記所未及載此時新喻尚
隸袁州新淦尚隸吉州其後乃分二州之地置臨
江軍故袁吉得並稱臨江也又按敞所著名公是
[076-7a]
先生集原跋


  劉攽字貢父與兄敞同學遂偕中進士調江隂簿為國
子監直講趙槩薦攽可備文舘召試優等熙寧初知
太常禮院神宗手詔推求太祖諸孫屬行尊者為王
以奉太祖後攽曰禮諸侯不得祖天子太祖傳天下
於太宗繼體之君皆太祖子孫不當别為太祖置後
臣以為太祖子唯德昭德芳二人宜從其後世世勿
降爵宗廟祭祀使之在位則陛下褒揚藝祖休顯著
[076-7b]
明矣考試開封府進士程文有用小畜字者王介謂
犯仁宗嫌名攽曰此六畜之畜亦嫌名也因紛争御
史劾之遂出通判泰州代還為集賢校理判登聞鼓
院三司户部判官知曹州曹素多盜朝廷立重法而
盜不息攽曰民不畏死柰何以死懼之至則尚寛平
務在不撓視官屬如子姪歲中盜賊衰息召為開封
府判官元豐初出為京東轉運使罷知兖州徙亳州
元祐初召為祕書少監以疾求補外召拜中書舍人
[076-8a]
卒年六十七所著文集暨五代春秋内傳國語經史
新義東漢刋誤詩話録芍藥譜漢官儀凡百卷同上


  按攽所著名公非先生集


  蕭映字仲景新喻人天聖進士筮仕吉水威惠並行邑
大治毎歳輸詣郡皆泝流而上映請築倉近郛以便
輸將後知道州終屯田郎中林志


  蕭固字幹臣新喻人天聖進士授太常博士通判䖍州
諸邑剽劫固授成筭不踰月誅縛殆盡璽書奬諭改
[076-8b]
知桂州兼廣西轉運使時儂智髙侵邕州廷議皆欲
進討固知智髙凶狡預陳覊縻之策於樞府不果用
後智髙果叛人服其識交州貢麒麟固力諌却之累
官集賢殿修撰人物志


  歐陽賓字國華新喻人五經出身宜黄尉時盜夜殺人
舟中無所掠而去賓疑之呼死者妻詰之色動乃姦
夫也捕寘於法再遷䖍州左司理多所平反四遷為
比部員外郎通判饒州林志


[076-9a]
  孔延之字長源新淦人孔子四十六世孫慶厯進士九
遷至司封郎中平生與周敦頤友善在廣西寛恤民
力舊賦糴於民歳至六百萬石程督與租税等延之
計歲糴二十萬而足欽亷雷三州蜑户為富人所役
延之奪使自為業者六百家皆著定令改荆湖北路
提㸃刑獄罷鼎州六寨戍兵千餘人諸子並以文章
顯世號臨江三孔人物志


  胡向清江人皇祐進士自袁州司理歴審刑院詳議權
[076-9b]
大理卿決獄仁恕所至無冤嘗倅越州奏課為天下
第一同上


  陳公琰字易卿新淦人皇祐初擢第知醴陵縣時朝廷
變鹽法吏縁為姦上疏蠲除之八遷至諌議大夫七
十致仕同上


  傅燮字志康清江人嘉祐進士熙寧中由幕府累遷少
府少監專劇郡所至有聲尤博學藏書萬卷皆手自
校勘年八十好學不衰林志


[076-10a]
  蕭注字巖夫新喻人由進士攝番禺令儂智髙圍廣州
注突圍出募壯士得二千人連舶乗風縱火焚賊舟
破之智髙走大理擒其母與二弟募敢死士入大理
智髙已死函首歸獻擢禮賓副使廣南駐舶都監知
邕州尋貶鎮南節度副使㑹有訟注功者起右監門
將軍邠州都監熙寧初交人挫於占城衆不滿萬時
謂可取以注知桂州將圗招徕之策㑹遣沈起代之
罷歸卒於道同上


[076-10b]
  孔文仲字經父臨江軍新淦人也少刻苦問學號博洽
舉進士又舉賢良方正召試對策極論新法之害不
為王安石所喜黜不用哲宗即位為校書郎遷禮部
員外郎有建議皇族惟楊王荆王得稱皇叔餘疏屬
當各係其祖若唐人稱諸王孫之比文仲曰上新即
位宜廣敦睦之義不當疎間骨肉議遂寢擢起居舍
人拜左諫議大夫論青苖免役之法為首困天下論
保甲保馬茶鹽之法為遺螫留蠧遷中書舍人卒年
[076-11a]
五十文仲學識髙逺天資狷介寡言笑少所合有文
集五十卷弟武仲平仲東都事畧


  謝舉亷字民師新喻人少與弟世充從父懋叔岐同學
元豐八年叔姪兄弟連第時號四謝以儗三孔舉亷
宰南康有善政尤工於詩所著有藍溪集林志


  李諮字仲詢臨江軍新喻人幼時父出其母日夕泣涕
求母還至絶葷茹鄉里稱孝舉進士累擢知制誥權
三司使建言天下賦入有常而用度日滋願一切裁
[076-11b]
抑之又以商人入粟邊郡筭茶與犀象為虚實三估
坐耗官帑請以實錢㕘紐由是怨謗滋起出知洪州
徙永興軍累官知樞宻院時𣙜茶法寖壊復用諮法
而官無濫費諮性明逹周知世務在樞府號為稱職
卒贈右僕射諡憲成東都事畧


  李巖臨江人元祐二年知東莞縣以能名邑東瀕江田
毎罹夏潦之害巖於西湖福隆右貝司馬頭巾山牛
渡海諸處築長堤捍之民獲其利明年復築鹹潮堤
[076-12a]
十有二延袤一萬六千八十丈田二萬千餘頃至今
賴之廣東名宦志


  蕭從字從義新喻人元豐進士分宜令遷宗學博士權
御史臺主簿蔡京欲處以六察使排異已者從謝不
能乞郡除河南少尹擢陜西運判卒林志


  劉奉世字仲馮元祐初擢起居郎詔冊乾順為夏國主
以奉世使西夏遷天章閣待制樞宻都承㫖除吏部
侍郎權户部尚書以樞宻直學士僉書樞宻院事罷
[076-12b]
為端明殿學士知成德軍坐元祐籍責光禄少卿再
貶隰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後移居道州徙光州復
端明殿學士知定州又知鄭州以言者落職提舉崇
福宫以舊職致仕東都事畧


  孔武仲字常父舉進士為禮部第一元祐初為祕書省
正字遷著作郎論科舉之弊詆三經新義請復詩賦
取士遷國子司業侍講邇英數月拜中書舍人直學
士院時議祠北郊乆不決武仲請用純隂之月親祠
[076-13a]
如神州地祇遷禮部侍郎出知洪州移宣州坐元祐
黨奪職居池州卒所著詩書論語説金革講義内外
制雜文共百餘卷同上


  孔平仲字毅父舉進士元祐中入舘選即出為京西路
提㸃刑獄坐黨籍謫知韶州又責惠州别駕英州安
置徙單州團練副使饒州居住徽宗即位召還為户
部員外郎遷金部郎中出使陜西帥鄜延環慶奉祠
而卒平仲有史學著續世説行於世同上


[076-13b]
  胡静字應侯向之子磊落有大志讀兵書應武舉試祕
閣為第一從西師入夏界修羅九城破賊於賞逋嶺
勇冠三軍以功加閣門祗候累遷秦州東路蕃漢廵
林志


  陳竑字君度新淦人元祐進士鎮安軍節度使推官郡
頻年患水因條陳全城隄決溝澮等事㑹詔釐正祀
典竑悉毁淫祠又常率同僚瘞枯骨之無歸以籍沒
産給寓喪於佛祠者兄弟三人以父䕃敘相遜自取
[076-14a]
科第終以直氣不撓罷人物志


  郭奉世字少馮新淦人元祐進士羅田令改知永新有
異政泰和民素苦令詣漕司乞更奉世永新之民遮
留不可乃寓兩界兼理之山東盜起擢知宻州破巨
盜張海等數萬五遷至徽猷閣待制移守襲慶金兵
再至有㫖以徐兖兵赴闕和議成退保宿亳移軍於
濟謝事歸里林志


  李大有字仲謙新喻人紹聖進士累擢中書門下省檢
[076-14b]
校公事權給事中守䖍州宣和末金人侵京詔諸道
勤王大有募義勇五千人入援後守三衢有寇猖獗
下車即平同上


  謝磐字安國累舉廷對髙宗作損齋磐言未能損者八
有司以言訐置第二時稱八損狀元人物志


  李邈字彦思臨江軍清江人以父任為太廟齋郎用薦
擢提轄環慶路糧草通判河間府以忤蔡京童貫換
右列為遼國賀正副使還以上書言契丹不可滅免
[076-15a]
官久之進都大提舉京西汴河隄岸改知嚴州代還
貫欲以西師入燕邈復語貫曰方臘小醜一呼屠七
州四十餘縣竭數路之力而後能平之殆天以此警
公也何可遽移之北乎因密教貫隂佐契丹以圗金
人貫不能用乃乞致仕貫収復燕山奏邈知涿州改
易州皆辭不赴嘆曰禍自兹始矣金人侵京師詔趣
入見既至上言种師道宿將有重名二敵所畏朝廷
自主和議而盡以諸道兵畀師道視敵為進退將在
[076-15b]
軍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見可擊而進勝固社稷之福
不勝亦足使敵知吾將帥有以國為任者上稱善而
耿南仲方主和議不合乃以邈為京城西壁守禦使
邈言姚平仲敗績而敵猶不敢留是畏我也不以种
師道再戰已失機㑹尚可尾其行及河半渡擊之猶
足為後戒議復格三上章致仕不允權樞密副都承
㫖出為河北西路制置使守真定拜青州觀察使仍
知府事金人至邈乞師於宣撫副使劉韐且間道走
[076-16a]
蠟書上聞皆不報城被圍且戰且守相持四旬城破
邈巷戰不克將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里雅布火
燎其鬚眉及兩髀亦不顧乃拘於燕山府金人命邈
被髮左袵邈憤詆毁甚力金人撾其口猶吮血噀之翼
日自去髮為浮屠遂遇害將死顔色不變南向再拜
端坐就戮贈招化軍節使諡曰忠壯宋史


  胡洵直字次魚新喻人宣和間以貢入京著中興策二
十五篇後舉進士累官湖南提刑司幹官深於詩凡
[076-16b]
子史靡不渉獵有蘭谷集十卷林志


  蕭建功字懋德新淦人嘗從陳了翁瓘遊瓘器重之時
李朴謫歸貧不能自給建功為築室居之朴死以女
妻其子義聲日著李綱薦其操行累官知衡州刻思
賢堂法帖三十卷人物志


  按宋時未有峽江縣人物志以建功為峽江人訛
白志據林志改正


  向子諲字伯㳟臨江人欽聖皇后從姪也補承奉郎宣
[076-17a]
和初除江淮發運主管文字有欲濬河與江淮平者
子諲言河髙江淮數丈而欲濬之使平決不可曩有
司三日一啓閘復作堰儲水故水不乏比年行直達
之法啓閉無節堰閘率不存今復故制嚴禁約則無
患使者用其言漕復通進秩一等為京畿轉運副使
尋兼發運副使金人犯亳州子諲以書遺金人言兵
勢逆順令退保河外金人遽以亳宋等州守禦所牒
報之約日索戰諸道兵畏縮不進時康王次濟州子
[076-17b]
諲遣進士李植獻金帛及本司錢榖之在濟州者以
助軍費張邦昌僭位使其甥劉達賫手書來子諲不
啓封焚之械繫達於獄遷直龍圗閣江淮發運副使
以素為李綱所善故黄潛善斥之起復知潭州金人
破江西移兵湖南子諲聞警報率軍民死守金人圍
八日登城縱火子諲率官吏奪南楚門遁坐敵至失
守落職賈収言子諲督兵巷戰又収潰卒復入治事
帝亦以子諲與他守臣望風遁者殊科詔復職移鄂
[076-18a]
州主管荆湖東路安撫司劇盜曹成據攸縣子諲軍
於安仁單騎入賊中諭以國家威靈成不服執子諲
歸㑹馬廣遣人持吳敏檄諭成成許受招始釋子諲
詔提舉江州太平觀起知廣州尋移江州改江東轉
運使徙兩浙路都轉運使除户部侍郎以徽猷閣直
學士知平江府金使議和將入境子諲不肯拜金詔
上章言自古人主屈己和戎未聞甚於此時宜却勿
受忤秦檜意乃致仕退閒十五年號所居曰薌林卒
[076-18b]
年六十八宋史


  胡聖隆字藏之於書無不讀恥為王氏學不事舉業自
號瀟灘居士賢士大夫樂與遊政和初以白衣上封
事召未及對而卒林志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紹興進士授平江府觀察推官
時秦檜當國其親黨宻告燧秋試必主文漕臺燧詰
其故曰丞相有子就舉欲以屬公燧怒曰初仕敢欺
心耶檜懐之調静江府察推而歸孝宗初除諸王宫
[076-19a]
教授累遷至國子司業進起居郎先是察官闕朝論
多屬燧以未歴郡縣遂出知嚴州嚴地狹財匱始至
官鏹不滿二千燧儉以足用二年之間積至十五萬
以其羨補積逋諸色皆寛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幾不
得行婺與嚴隣人熟知條教不勞而治除吏部右選
侍郎旋兼國子祭酒除權刑部尚書充金使舘伴十
年兼權吏部尚書髙宗山陵充按行使除㕘知政事
尋充永思陵禮儀使權知樞宻院以年及自陳除資
[076-19b]
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宫卒年七十七諡正肅子逵淳
熙進士唱名第四累官至太常宋史


  向浯字子源子諲仲子常從胡五峯遊端重有父風倅
邵陽未幾即挂冠歸林志


  按向浯人物志作悟


  謝諤字昌國臨江軍新喻人紹興進士調夷陵縣主簿
未上撫之樂安多盜監司檄諤攝尉條二十䇿大要
使其徒相糾而以信賞隨之羣盜果觧散金渝盟諸
[076-20a]
軍徃來境上選行縣事有治聲改吉州録事㕘軍歲
大侵饑民萬餘求廪官吏罔措諤植五色旗分部給
糶頃刻而定知袁州分宜縣縣積負於郡數十萬歲
常賦外又征緡錢二萬餘諤乃疏其弊於諸監司請
免之以憂去服闋除幹辦行在諸司糧料院尋擢監
察御史奏減袁州分宜秀州華亭月椿錢諤里居時
創義役法編為一書至是上之詔行其法於諸路民
以為便光宗登極獻十箴又論二節三近所當節者
[076-20b]
曰宴飲曰妄費所當近者曰執政大臣曰舊學名儒
曰經筵列職除御史中丞權工部尚書請祠以煥章
閣直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宫而歸卒年七十四贈通
議大夫諤為文倣歐陽修曽鞏初居縣南之竹坡名
其燕坐曰艮齋人稱艮齋先生宋史


  按謝諤所著有聖學淵源録五卷孝史五十卷艮
齋集十卷經觧二十卷講義三卷諫垣奏議五卷


  羅裳新喻人母病篤裳私誓剔肝以救母刄剚入胸腹
[076-21a]
輙摧鋒取爐灰傅之血立止復籲天曰如母疾不愈
當易刄既而母病少差後竟平復陳秉聞而賢之為
作里孝傳林志


  按新喻有歐陽環者闔郡稱孝大觀三年進士林
志不載附録於此


  張仲友世家新淦元祐末父早喪事母至孝人呼為張
孝子鄉先生宋玘為作傳劉次莊書於戲魚堂同上


  歐陽元量字宏中新喻人少有逺志與弟昌邦入青原
[076-21b]
山著決勝兵要經進於上時傅雱通信兩宫奏元量
與俱假從事郎以行使還自寧鄉令轉陽山紹興間
有盜結猺獠為暴元量率三鄉民兵屯富連巖佛寺
盜夜刼寺與戰不利被殺人物志


  歐陽邦昌字德升靖康間在太學張邦昌僭號或勸避
諱邦昌曰吾知有國諱耳遂辭歸後以恩科終永淳
同上


  孔括字端中新淦人父叔三人曰源曰淑曰滋相繼登
[076-22a]
第鄉里亦號三孔括乃淑之子嘗令淳安亷介市號
美醖曰淳安清時以此况之名聞行在所髙宗題殿
柱曰吏師孔括歲滿百姓留之上諭宰相曰可轉一
官令再任終濠州守同上


  劉龜年字且老新喻人攽曾孫䕃從仕郎峽州司户㕘
軍改錢塘簿累遷道州軍事判官守李南夀言於後
守曰判官賢不求人知恐君或失之也改宣教郎通
判沅州蠻人侵掠無寧歲龜年按法立約恩信不爽
[076-22b]
遂帖服後乞祠階以歸同上


  董良史字邦直新淦人紹興二年鄉薦第一判洪州時
江西運判張常先嘗憾帥臣張安道陷諸遷客冀得
良史證其事持不可移倅鄱陽秦檜當國任常先為
鷹犬莫敢有忤其意者良史卒不阿論者偉之同上


  鄒惇禮字和仲新淦人紹興二年中湖南北第一授宜
春法曹開軒種竹以自娛善書得顔栁法人皆寳藏
之所著有北窗集同上


[076-23a]
  李維芑字仲彰清江人紹興中知新城縣以愛民為本
民之利病纖悉洞究省徭役興學校以儒術飭吏事
民立祠祀之明一統志


  劉清之字子澄臨江人受業於兄靖之紹興進士調萬
安縣丞時江右大侵郡檄視旱徒步阡陌親與民接
凡所蠲除具得其實州議減常平米直清之曰此惠
不過三十里内耳外鄉逺民勢豈能來老幼疾患之
人必有餒死者乃請均境内之地為八俾有粟者分
[076-23b]
賑其鄉官為之主規畫防閑民甚賴之詣吏部銓知
宜黄縣丞相周必大薦之召對首論民困兵驕大臣
退托小臣茍媮又言用人四事一曰辨賢否二曰正
名實三曰使材能四曰聽換授改太常寺主簿通判
鄂州改衡州先是郡飾厨傳以事常平刑獄二使者
月一㑹集互致折餽清之歎曰此何時也與其取諸
民孰若裁諸公吾之所以事上官者豈以酒食財貨
為勤哉至之日兵無糧官無俸上供送使無可備己
[076-24a]
而郡計漸裕民力稍蘇嘗作諭民書一編詞意質直
簡而易從念士風未振毎因月講復具酒肴以燕諸
生相與輸情論學來者日衆増築臨蒸精舍居之作
朱陵道院祠張九齡韓愈寇準周敦頤胡安國於左
祠晉死節太守劉翼宋死節内史王應之於右部使
者以清之不能媚已誣以勞民用財論罷歸築槐隂
精舍以處來學者光宗即位起知袁州而清之疾作
猶貽書執政論國事周必大來視疾謂曰子澄其澄
[076-24b]
慮清之氣息已㣲云無慮可澄遂卒初清之既舉進
士欲應博學宏詞科及見朱熹盡取所習焚之慨然
志於義理之學所著有曽子内外雜篇訓䝉新書外
書戒子通録墨莊總録祭儀時令書續説苑文集農
宋史


  按史傳清之字子澄又朱子集中與子澄徃還尺
牘唱和詩篇甚多林志不加詳考訛以為字子儀
原跋


[076-25a]
  章頴字茂獻臨江軍人以兼經中鄉薦孝宗嗣服頴為
萬言書附驛以聞禮部奏名第一調道州教授作周
敦頤祠㑹宜章寇亂郡僚相繼引去頴獨留寇平郡
守奏頴有協賛之功召對除太學録初任郎召對者
自頴始遷太常博士光宗初遷左司諌屢疏請上問
安重華宫寧宗即位除侍御史尋權兵部侍郎韓侂
胄用事頴侍經幃上曰諌官有言及趙汝愚者卿等
謂何同列謾無可否頴奏言天地變遷人情危疑加
[076-25b]
以敵人嫚侮國勢未安未可容易進退大臣願降詔
宣諭汝愚無聽其去不報羣御史劾頴阿私罷太學
生周端朝等六人伏闕辨汝愚被誣且謂章頴言發
於忠端朝等皆被罪自是羣論遂起矣侂胄誅除集
英殿修撰遷刑部侍郎尋陞禮部尚書丐去奉祠卒
年七十八贈光禄大夫諡文肅宋史


  彭龜年字子夀臨江軍清江人七歲而孤及長得程氏
易讀之至忘寢食乾道進士授袁州宜春尉吉州安
[076-26a]
福丞除太學博士遷國子監丞改司農寺丞進祕書
郎兼嘉王府直講光宗嘗親郊值暴風雨感疾久之
疾平猶疑畏不朝重華宫龜年以書譙趙汝愚且上
疏言夀皇之事髙宗偹極子道此陛下所親覩也况
夀皇今日止有陛下一人聖心拳拳不言可知特遇
過宫日分陛下或遲其行則夀皇不容不降免到宫
之㫖其心非不願陛下之來自古人君處骨肉之間
多不與外臣謀而與小臣謀之所以交鬬日深疑隙
[076-26b]
日大臣所憂者外無韓琦富弼吕誨司馬光之臣而
小人之中已有任守忠者在焉惟陛下裁察居亡何
光宗朝重華都人懽悦尋除起居舍人述祖宗之法
為内治聖鑑以進他日龜年又奏臣所居之官以記
注人君言動為職車駕不過宫問安如此書者又數
十矣恐非所以示後有㫖幸玉津園龜年奏不奉三
宫而獨出宴遊非禮也屬上視朝龜年不離班位伏
地叩額久不已血漬甃甓光宗曰素知卿忠直欲何
[076-27a]
言龜年奏今日無大於不過宫光宗曰湏用去光宗
崩寧宗受禪是夕召對寧宗蹙額云前但聞建儲之
義豈知遽踐大位龜年奏此乃宗祏所係陛下安得
辭尋除侍講遷吏部侍郎兼侍讀龜年知事勢將變
㑹暴風震雷因極陳小人竊權號令不時之弊遣充
金國弔祭接送伴使初朱熹與龜年約共論韓侂胄
之奸㑹龜年䕶客熹以上疏見絀龜年聞之附奏云
始臣約熹同論此事今熹既罷臣宜併斥不報迨歸
[076-27b]
見侂胄用事權勢重於宰相於是條數其奸尋以煥
章閣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撫使丐祠以吕棐言落
職追三官勒停嘉泰元年復元官以待制寳謨閣致
仕卒所著書有經觧祭儀五致録奏議外制侂胄誅
林大中樓鑰皆白其忠詔贈寳謨閣直學士賜諡忠
宋史


  徐夢莘字商老臨江人紹興進士為南安軍教授改知
湘隂縣㑹湖南帥括田號増耕税他邑奉令惟謹夢
[076-28a]
莘獨謂邑無新田租税無從出尋主管廣西轉運司
文字時朝廷議易二廣鹽法遣廣西安撫司幹官朝
廷直與東西漕臣集議於境夢莘從行謂廣西阻山
正當仍官般法則害不及民廣東諸郡並江或可容
客販未宜遽以二廣概行議與廷直不合夢莘既知
賓州猶以前議為梗法罷去十三年二廣商賈毁業
民苦無鹽復從官般法矣夢莘恬於榮進毎念生於
靖康之亂思䆒見顛末乃網羅舊聞㑹萃同異為三
[076-28b]
朝北盟㑹編三百五十卷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訖
紹興三十一年完顔亮之斃上下四十五年凡曰敕
曰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序碑志登載靡遺帝聞
而嘉之擢直祕閣平生多所著有集補㑹録讀書記
志集醫録集仙録皆以儒學冠之卒年八十二弟得
之從子天麟得之字思叔淳熙進士部使者以亷吏
薦以通直郎致仕安貧樂分不貪不躁著左氏國紀
史記年紀作具敝篋筆畧鼓吹詞郴江志天麟字仲
[076-29a]
祥開禧進士調撫州教授歴湖廣總領所幹辦公事
臨安府教授武學博士輪對言人主當持心以敬通
判惠潭二州權英德府所至有惠政著西漢㑹要七
十卷東漢㑹要四十卷漢兵本末一卷西漢地理疏
六卷山經三十卷宋史


  楊獬字正伯新喻人父沒盡以田園遜其兄紹興進士
吉水令歲饑亟發常平粟賑之累官司農少卿以直
顯謨閣知明州㑹海寇劫掠獬捕擒之海道平改知
[076-29b]
寧國卒子直清字叔裕永新令邑多强宗直清不為
撓竟中飛語按驗無狀改知平陽人物志


  張紱字子儀清江人紹興進士主澧陽簿為政亷勤綽
有時譽調衡州録事㕘軍改宜春丞為人孝友自衡
扶櫬歸值秋旱舟不能前禱神江忽暴漲衡人異之
林志


  按張紱洽之父所著有愚谷集十五卷歴代史年
表二十卷


[076-30a]
  劉荀字子卿清江人嘗從胡寅於新州又從張九成於
南安凡有得二公緒言皆筆之名曰思問記淳熙中
知餘干縣未滿適周必大入相以荀為首薦改判德
安知盱眙軍所著有政規四十卷人物志


  按林志劉荀所著政規之外尚有明本三卷座右
記三卷文源八卷痴兒録五卷德安守禦三卷都
梁記問八卷邊防指掌圗三卷南北聘使録三卷


  楊愿字謹仲申之曽孫鋭志於學鄉之後進多出其門
[076-30b]
年四十方登第官車輅院上章乞歸人稱夀岡先生
為文典雅不尚艱深所著有夀岡集八卷林志


  嚴時亨字亨父新喻人隠居不仕師事朱子有疑義問
答徃復書帖今祠學宫縣志


  王光祖字仲顯臨江人孝友坦易喜讀書知衡陽受知
部使者辟守昭潭改瓊州嘗病廣右鹽法不便光宗
即位以光祖為提舉兩路鹽盡行公私便之卒於官
府志


[076-31a]
  楊扶字圗南新淦人性方介不茍合判袁州以争訟事
忤郡將拂衣去官不復起自號竹溪居士胡忠簡周
益公皆與之遊築室曰秀野忠簡為之記人物志


  向士虎字伯虎子諲孫七嵗時聞祖誦陶靖節詩竦聽
若有所得及登仕果無宦情授茂名尉及瓜代不忍
去親側志不復仕丞相周必大以隠逸薦不就適意
賦詩毎有物外之趣自號桂隠散人有桂隠集林志


  彭鉉龜年次子以父澤録用嘗為寧都幹辦累知贑州
[076-31b]
捐逋賦二十萬擢直寳謨閣湖南漕所著臨川可否
録備寇議事録同上


  李仲發新淦人幼孤事二母俱孝生母侯氏病革仲發
割股肉手熟以進母啜之愈有橘産於廷二本合幹
楊萬里為扁堂曰橘瑞艮齋謝諤記之侯氏沒誠齋
題其墓曰李孝子生母侯孺人墓縣志


  按李仲發林志訛入元臨江府志承其繆所敘橘
瑞事亦與此小異


[076-32a]
  曽三復字無玷臨江人乾道進士淳熙末為主管官告
院遷太府寺簿歴將作太府丞紹熙初出知池州改
常州召拜監察御史進起居舍人兼權刑部侍郎以
疾告老詔守本官職致仕三復性耿介恥奔競故位
不速進在臺餘兩年持論不隨不激其沒也士論惜
宋史


  按曽三復人物志以為峽江人者訛


  曽三聘字無逸臨江新淦人乾道進士調贑州司户㕘
[076-32b]
軍累遷軍器監主簿有㫖造划車弩三聘謂划車弩
六人挽之而箭之所及止二百六十步今所用克敵
弓較之工費不及十之三一人挽之而射可及三百
六十步利害曉然乃不果造光宗不朝重華宫中外
疑懼三聘以書抵丞相留正正未及言㑹以他事不
合求去三聘謂凡今闕庭之内父子夫婦之際羣臣
莫敢深言者避嫌逺罪耳丞相身退計決言之何嫌
乎帝欲幸玉津園三聘上疏言今人心既離大亂將
[076-33a]
作小大之臣震怖請命而陛下安意肆志而弗聞知
萬一敵人諜知馳一介之使問安北宫不知何以答
之孝宗病革復上疏言道路流言洶洶日甚臣恐不
幸而有狂夫姦人託忠憤以行詐假曲直以動衆至
此而後悔之則恐無及矣帝意為動及孝宗崩帝疾
不能執喪朝論益震洶三聘謂今日事勢莫若建儲
寧宗立兼考功郎後知郢州㑹韓侂胄為相指三聘
為故相趙汝愚腹心坐追兩官久之復元官侂胄誅
[076-33b]
諸賢遭竄斥者相繼召用三聘禄不及終不自言嘉
熙間特贈三官直龍圗閣賜諡忠節同上


  按曽三聘三復之弟其為新淦人史傳甚明人文
紀畧正氣録以為吉水人者皆訛人物志既以為
吉水人又以為峽江人兩處重見者尤訛楊誠齋
淳熙薦士録自朱熹以下凡六十人曽三復三聘
兄弟與焉原跋


  陳琦字擇之清江人乾道進士初主衡陽簿辯雪冤獄
[076-34a]
賑荒郴桂糴無躝籍民甚德之後為丞相留正辟主
管機宜文字在蜀二年事無鉅細多資焉卒於官琦
為人明敏縝宻雖嚴而恕能文善古律有克齋集藏
於家林志


  韋楫字濟川清江人學極該博乾道五年乙科對䇿餘
二萬言知寧化縣倅房陵遷知宜州所至剖決無滯
獄祖有田廬悉以譲兄時清江上流有桐塘陂坑受
大江之衝壊民田二千頃楫按故法為築隄防水五
[076-34b]
都之壌皆為上腴人物志


  按韋楫明一統志林志以為常楫未詳孰是


  張洽字元德清江人從朱熹學自六經傳註而下皆䆒
其㫖歸至於諸史百家山經地志老子浮屠之説無
所不讀時行社倉法洽請於縣貸常平米二百石建
倉里中六年而歸其本於官鄉人利之嘉定元年中
第授松滋尉改袁州司理㕘軍有盜黠甚辭不能折
㑹有兄弟争財者洽諭之曰訟於官秪為胥吏之地
[076-35a]
且冐法以求勝孰與各守分以全手足之愛乎辭意
懇切訟者感悟盜聞之自伏民有殺人賄其子焚之
居數年事敗洽治其獄無狀俄夢有人拜於庭示以
傷痕在脅翌日委官上其事果然知永新縣一日謁
告聞獄中有哭聲盖獄吏受財乗間訊囚使誣服也
洽大怒亟執付獄以薦通判池時天大旱禱不應洽
言於守請蠲征税催科以召和氣守為寛税三日果
大雨以病請祠袁甫提㸃江東刑獄以白鹿書院廢
[076-35b]
弛聘洽為長端平初除直祕閣主管建康崇禧觀以
疾乞致仕卒年七十七平居不異常人至義所當為
則勇不可奪居閒不言朝廷事或因災變輙顰蹙不
樂及聞一君子進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則喜見
顔色所著書有春秋集注續通鑑長編事畧歴代郡
縣地理沿革表文集宋史


  按人物志張洽諡文憲史傳失載


  朱景文字元成清江人自幼讀書過目不忘經史百氏
[076-36a]
蒐獵該貫為文立就雄贍豪爽如其人登乾道進士
調筠州司户後調分宜簿未赴而卒林志


  按朱景文所著有批鱗藳五十篇文集十卷


  劉誠之字子開少力學有大志乾道進士歴官州縣卓
有政績嘗為吏部郎後出提舉浙東常平除直祕閣
知平江府平反冤獄人以比錢若水云弟性之字子
仁登乙科為廣東經畧司幹官時蠻猺猖獗性之奉
帥檄督捕直擣峒穴擒其酋長後為荆湖制置司㕘
[076-36b]
議官擢知峽州秩滿陞監察御史終太府丞奉祠
物志


  蔡浩然字養正清江人乾道進士為兩郡博士興學育
才郡臺皆器之改知安化邑抵溪峒素號難治視篆
未幾去猾吏抑豪强溪峒悉安用薦授南安通判以
疾奉祠去同上


  曽三英三聘弟嘗考三國六朝攻守事迹著南北邊籌
八十卷又著䝉史林志


[076-37a]
  曽三異字無疑三聘弟少有詩名淳熙貢於鄉朝臣以
遺逸薦召為祕省校勘辭再召奏事除大社令力求
去號雲巢先生作墨戲為世所稱著新舊官制通考
通釋等書人物志


  徐筠字國堅得之長子早歲擢第初主攸縣簿後知金
州乞免本州和糴郡人刻石記其事又肖像以祀嘗
為漢官考四卷其餘若周禮㣲言姓氏源流等書皆
藏於家林志


[076-37b]
  趙希循字良叔慶元進士嘗以漢書七論受知於真西
山樓攻媿監進奏院以疾辭時相惜其去慰勞甚勤
後知汀州除直祕閣奉祠有㑹心録同上


  蕭崱字則山新喻人紹定進士以史舘校勘遷武學博
士進太府丞求補外遂奉祠得肆力於文字碑銘記
序得盤誥體工篆隸凡名勝扁額多其所書尤善吟
咏有大山集弟泰來字陽山登紹定第累擢監察御
史有小山集同上


[076-38a]
  王選字少登清江人嘉熙進士授零陵簿東安盜起奉
帥檄督捕盜平特差湖北帥幹尋改知醴陵生平力
學飭行逺近師之人物志


  按王選所著有草窗文集


  王札字季朋起家門䕃歴㳂江制閫幕以能擢守竟陵
時㐮陽失守郡當要衝兩被重圍竭力固守人皆効
死卒完城轉朝請郎以母老奉祠同上


  陳茂濓字孟溪新淦人淳祐進士主新昌簿定版籍理
[076-38b]
税畝邑黠吏有以賄恃勢誣邑屬者以法籍其家邑
中肅然調郴州司理㑹文天祥領鎮湖南檄為憲幕
天祥移贑州濓攝幹官䕶視司事累官至從政郎歸
老於鄉林志


  傅實之字莊父清江人登寳慶第調分宜簿時祖母蕭
氏夀百有八歲母楊氏亦八十餘蕭卒以嫡孫承重
不赴官弟謙之字温父開禧甲子以春秋首選當陛
對亦以母老不赴兄弟怡怡承歡一室文行為鄉里
[076-39a]
所推學者以南齋西齋先生稱之太守名其地為慶
夀里後以薦召言事獻八箴十事俱稱㫖授承事郎
所著有春秋幼學記南齋記同上


  孔鑑字規祖臨江人少刻苦精於詞賦中年崇尚理學
與修江李燔余宗傑為友每為一集質疑辨難剖晰
精㣲後學宗之同上


  徐卿孫字麟仲清江人景定進士才猷頴㨗由善化主
簿歴官左正言薦李芾文天祥可共患難卒如其言
[076-39b]
同上


  黄祁字希宋清江人少孤力學自奮早以能賦稱郡博
士以其經明行修延入學宫為後進楷範累舉對策
入髙等調髙安簿時髙安邑壯事繁令多分委予奪
民德之後歸老於家所著有德菴類稾三卷詩稾二
十卷集録十卷同上


  黎立武字以常新喻人咸淳進士授隆興判官歲饑同
僚請籍富户賑貧民謂殺一牛以活萬蟻立武駮之
[076-40a]
曰萬蟻固可憐一牛何罪而死衆稱善乃止累遷國
子司業文華閣待制考試臨川得草廬吳澄時稱其
知人其學宗白雲郭氏人物志


  按黎立武行歴詳吳草廬集元中子碑文稱其年
二十六擢進士第三人大父母父母具存明年奉
四親之官一時以為榮累官至國子司業而宋亡
傳中庸之學於新喻謝尚書平生著述積稾如山
演釋舊聞敷暢新得有圗有賛有講議諸篇悉鋟
[076-40b]
諸木今其書無一傳者原跋


  羅夢棫字德玉新喻人寳祐四年特奏名授靖安尉庚
申兵入境夢棫率民兵固守已而兵大至巷戰死之
事聞贈宣教郎䕃其子金鉉從政郎安志


  按安志孝義傳有清江趙孟玖者割股愈母疾有
司以篤孝旌其門同邑尚有劉師文新喻何從新
淦郭抃蕭大臨弟大受俱以孝義稱附姓名於此


  江西通志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