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2 江南通志-清-趙田恩 (master)


[200-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二百
  雜類志
  辨訛
   贛榆故城
  按贛榆故城有二一為漢縣在贛榆界一為唐縣
  在海州界詳見海州古蹟舊志乃云在贛榆縣北
  青山之隂混二城為一地亦舛錯也
[200-1b]
   沭陽故僮縣
  元和志沭陽縣劉宋元嘉四年於此置僮縣屬南
  彭城郡按漢僮縣在今鳳陽府虹縣界宋書志北
  下邳郡有僮縣乃泰始中失淮北後僑立在廣陵
  界俱非今縣境帷蕭子顯齊書志北東海郡領僮
  縣當即今縣也
   海州之廢沂州
  寰宇記廢沂州城在縣西一百四十步宋泰始三
[200-2a]
  年失舊沂州五年於胊山東北僑置沂州至泰豫
  元年移朐縣就泝州北周建徳六年改沂州為胊
  州隋開皇二年省按宋志無沂州惟徐州注泰豫
  元年移治東海胊山則沂州當即徐州之譌且隋
  志亦無朐州恐皆舛誤也
   休寜之黎陽廢縣
  黎陽廢縣在今休寜縣東南黎陽鄉屯溪率口之
  間而寰宇記謂有隋廢休寜縣在縣東南三十五
[200-2b]
  里南當水口按隋氏休寜治萬嵗山乃孫休時海
  陽舊地不應復有此址當是誤以黎陽為休寜也
   當塗之小丹陽
  括地志丹陽故城在江寜縣東南五十里九域志
  當塗縣有丹陽鎮即故縣也而班固地理志丹陽
  郡丹陽縣注曰楚之先熊繹所封陳宣帝詔亦曰
  邇熊繹之遺封按楚始封之丹陽史記徐廣注在
  南郡枝江正義云歸州秭歸縣東有丹陽城熊繹
[200-3a]
  始封是與此相距幾千里非吴地之丹陽也而當
  塗之故丹陽城乃吳地之丹陽漢置丹陽郡治宛
  陵而丹陽別自為縣因有小丹陽之名班固以此
  為楚始封之丹陽誤矣
   胊縣非臨胊
  魏書地形志琅邪郡朐縣二漢屬東海郡晉曰臨
  朐屬琅邪郡按漢臨朐縣有二一屬齊郡一屬東
  萊郡東漢屬齊國晉屬東莞郡與朐縣両地晉東
[200-3b]
  海郡仍有朐縣未甞改為臨朐也通鑑注朐縣晉
  曰臨朐屬東莞郡魏復曰朐屬琅邪郡亦承魏志
  之訛
   厚邱訛廩邱
  漢厚邱縣後魏改曰沭陽即春秋時魯之中城邑
  杜註云在東海禀邱縣西南按廩邱齊邑左傳襄
  二十四年齊烏餘以廩邱奔晉杜註云今東郡禀
  邱縣故城是一齊邑一魯邑非即厚邱也晉東海
[200-4a]
  郡無廩邱縣杜註當屬傳寫之訛而舊唐書志云
  沐陽漢廩邱縣是又因杜註而訛矣
   通州靜海縣
  五代史職方考周世宗置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
  門二縣為屬而治靜海是靜海縣周世宗所置宋
  政和七年以通州置靜海郡仍領靜海海門二縣
  而續文獻通考云靜海縣宋置靜海郡時並置縣
  是未考五代史之故耳
[200-4b]
   廬州
  應劭曰廬州古廬子國也通典因之而復云左傳
  自廬以往即此地考左傳杜註廬今襄陽中廬縣
  漢屬南郡與廬江郡之廬名同而地異又廬州古
  蹟有同食館唐元和中刺史路應求建亦採左傳
  自廬以往振廪同食之義爲名其誤與通典同
   古英國
  史記夏本紀封臯陶之後于英六註索隠曰地理
[200-5a]
  志六安國六縣咎繇後偃姓所封英地闕正義曰
  英即蓼也又曰英後改為蓼數説不同蓋英地久
  已無可考矣今英山縣始見於元史志續文獻通
  考云英山縣本羅州羅田縣東鄉地宋淳祐間立
  鷹山寨咸淳初改名英山因立為縣屬六安軍是
  英與鷹以音同而改非即古英國也英山志云縣
  有英布宅又因布姓英氏而附㑹其説耳
   丹徒曰京
[200-5b]
  通典漢建安十三年吳鎮丹徒築城南靣西靣各
  開一門因京峴為京鎮因門為京口而文獻通考
  復引爾雅絶髙曰京為証則京當因丹徒峴而得
  名然三國以前丹徒未有京之名蓋孫權初鎮丹
  徒謂之京城侈大言之耳東晉至梁陳皆以此地
  為京城而建康謂之京邑
   十字碑
  丹陽縣延陵鎮西北九里延陵季子廟中有孔子
[200-6a]
  書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十字舊謂之十字碑
  開元中勅殷仲容摹刻大厯十四年蕭定重刻石
  又江隂縣申浦延陵季子墓亦有是碑但譯其文
  君子作季子字畫小異一刻於廟一刻于墓皆至
  聖遺蹟也而廣川書跋云仲尼書延陵墓碑今入
  淳化官帖中不類豐碑石柱所刻書亦異籕文又
  孔子未甞至吳其書是非不可考也唐人于季子
  墓刻此十字張從申書其後而籕字極大一書而
[200-6b]
  傳於世者大小不同竟誰當其傳哉書跋之說蓋
  疑其非真矣然考李陽氷書初學嶧山後見仲尼
  書季札墓字便變化是碑陽氷所從得法又古於
  嶧山以書品論之亦未可輕議也
   溧陽舊縣
  溧陽舊縣有二一秦置縣于古固城在今髙淳縣
  界固城湖之側隋開皇九年改為溧水縣而故城
  廢一唐武徳三年析溧水地復置縣在今縣西北
[200-7a]
  四十五里又李賀記云孟東野貞元中為溧陽尉
  溧陽昔為平陵縣縣南五里有投金瀬瀨南八里
  有故平陵城而縣志亦云平陵廢縣在縣西北四
  十里平陵山西與賀説合唐天復元年始移今治
  土人猶謂其處曰舊縣村舊志并為一條遂混
   黟縣
  黟縣之名舊有二説劉煦曰黟音同䃜縣南石墨
  嶺出石墨故也圖經云新安貢柿心黑木故以名
[200-7b]
  縣二説皆穿鑿字義似乎近纎考新安志黄山舊
  名黟山秦置黟縣取義于此南畿志從之其説為
  正
   松滋廢縣
  通典云霍邱漢松滋縣續通典云宿松縣漢元始
  中為松滋縣屬廬江郡晉武帝以荆州有松滋縣
  遂改為宿松両説互異考漢書志廬江郡松滋縣
  東漢時省三國魏置安豐郡復置松滋縣為屬晉
[200-8a]
  以後因之至隋始改名宿松故隋書志無松滋縣
  唐武徳初别置松滋縣屬蓼州七年省入霍邱縣
  通典以唐蓼州之松滋為漢松滋誤也至續通典
  晉改宿松之説考宋南齊志安豐郡仍有松滋縣
  則以隋改名為正霍邱志松滋廢縣在縣東十五
  里漢初置松兹侯國在今宿松縣界後漢省唐初
  改置于此武徳七年廢考核最明又寰宇記松兹
  一名祝兹即古鳩兹春秋鳩兹邑在蕪湖縣既非
[200-8b]
  宿松亦非霍邱記又誤矣
   六蓼
  六蓼二國虞夏以封臯陶後六後為六安州蓼後
  為霍邱縣本無可疑一説六蓼故城俱在夀州而
  遂以六安州為漢?縣霍邱縣為漢松滋皆非也
   碭山
  秦置碭郡治碭縣本因山得名其後或為碭縣或
  為碭山其名屢易而縣治亦遷改不常今縣屬徐
[200-9a]
  州而山則在歸徳之夏邑境舊志謂山在縣東南
  誤也
   崑山
  吳郡婁縣梁大同初分置崑山縣本取縣界山為
  名唐天寳中割縣之南境置華亭縣而崑山遂在
  華亭界後蘇人以馬鞍山為崑山而松人翻以崑
  山為小崑皆非也
   皖城在?山辨
[200-9b]
  皇輿全覽及明一綂志皆云元至治三年分懐寜
  清朝玊照二鄉於故懐寜置潛山縣南畿志亦云
  潛山古有城即府治故址葢懐寜縣東晉安帝時
  置地在三國吳之皖城故新唐書志云懐寜縣有
  皖山又圖經云縣之最著者有潛皖天柱三山以
  地言之則曰潛山謂其逺近山勢皆潛伏也以國
  言之則曰皖山謂皖伯所封之國也以峰言之則
  曰天柱指其最髙者名之也而三國吴之皖城在
[200-10a]
  今懐寜縣之北今潛山縣亦在懐寜縣之西北一
  百四十里則南畿志所謂古有城者即是吳之皖
  城及元分懐寜為潛山而潛皖天柱三山皆在潛
  之境内則今之潛山即古皖伯所封之國在吴謂
  之皖城在東晉以後謂之懐寜在元以後謂之潛
  山馬端臨所謂郡邑有時變更山川終古不易者
  也又考一綂志今之懐寜宋端平三年隨府南徙
  則皖城在潛山無疑而以今之懐寜為皖城者誤
[200-10b]
  也
   安豐城有二辨
  一在霍邱漢置安風縣後漢為安風候國三國魏
  置安豐郡晉安帝省宋末復置東魏郡縣俱廢水
  經注淮水東為安豐津水南有城故安豐都尉治
  後立霍邱戌是也此在霍邱之西南界一在夀州
  沈約宋志南豫州安豐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
  宋齊梁間屢復置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淮南郡
[200-11a]
  唐屬夀州明初省寰宇記縣在夀州南八十里今
  為安豐鄉水經注渒水西北逕安豐縣故城西是
  也
   古舒縣古龍舒考
  舊説及府縣志皆以舒城為古舒縣而以廬江為
  古龍舒按蕭齊志廬江郡舒縣注建元二年為郡
  治隋書廬江縣注齊置廬江郡梁置湘州據隋志
  所云置郡之地與齊志合觀是舒與廬江皆為郡
[200-11b]
  治而今之廬江即古之舒縣明矣但其改舒縣為
  廬江不知何時梁陳無志可考隋志又不詳後人
  縁此致疑然其實一也又按漢志廬江郡所領有
  舒龍舒二縣杜預注廬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
  龍舒明是舒縣在東龍舒在西今舒城在廬江之
  西則舒城之為龍舒尤為明證且其縣唐時所置
  上取古舒城為名後人泥其名以為即古舒縣遂
  反以廬江為龍舒誤矣
[200-12a]
   取慮臨潼二城
  舊志謂取慮漢縣後魏置臨潼郡謂之臨潼城在
  虹縣北一百二十里按虹縣北六十里即睢寜界
  取慮既在虹縣北一百二十里尚得謂虹縣地乎
  又按秦二世二年取慮人鄭布同起兵圍東海則
  取慮秦已有之又按臨潼故城在今靈璧縣東北
  七十里金志元光初議于靈璧縣潼城鎮設倉都
  監是也而取慮又在臨潼東北屬睢寜界魏収志
[200-12b]
  云臨潼郡治臨潼城孝昌中陷武定六年復置兼
  置晉陵縣為郡治又云梁武置潼州武定六年改
  置睢州治取慮城是取慮臨潼本為二城後人混
  為一城誤以潼州為潼郡也
   故虹城
  按故虹縣在今五河縣西元和志云武徳四年在
  今虹縣南百里故虹城重置虹縣十三年移於今
  理即今虹縣也計虹縣南四十里即入五河界則
[200-13a]
  故虹城之在五河明矣舊志入虹縣誤
   潁州非平輿辨
  後漢地理志汝南郡有平輿有沈亭故國新唐書
  地理志蔡州有平輿注云貞觀元年省入新蔡天
  授二年復置宋史淮西路有夀春安豐霍邱而無
  平輿疑是時平輿已入金矣輿圖偹考于河南沈
  邱下注云古沈子國漢平輿合諸漢志平輿有沈
  亭之説相符則平輿的在沈邱潁州志以平輿人
[200-13b]
  如陳蕃許劭之倫俱載入者誤
   僑立州郡
  考輿地沿革南朝僑立州郡以處過江人士其在
  今鎮江界者曰南徐州曰南東海郡又曰南彭城
  又甞置郯朐利城祝其厚邱西隰襄賁等七縣寄
  居曲阿蓋南朝北境僅得徐州彭城之半而東海
  郡縣郯朐利城等與南朝為近其人民多來遷者
  故不没其舊地名以安挿之所以彭城東海何劉
[200-14a]
  諸族不得不為鎮江人物然竟同之土著則無别
  今約略其來居未久者入流寓
   蘭陵
  舊通志蘭陵諸蕭俱載鎮江者以西晉毘陵郡兼
  轄今常鎮之地後分丹徒曲阿為武進梁又改曲
  阿武進為蘭陵是今丹徒丹陽亦曽稱武進稱蘭
  陵矣人物之所以混也今亦莫辨其全與鎮江無
  渉但南蘭陵之名夫人知是常州則諸蕭入常州
[200-14b]
  府為宜
   䝉城非莊周故里辨
  按䝉邑前漢地里志屬梁國今歸徳府地而江南
  之䝉城在漢為山桑縣屬沛郡至五代時始置䝉
  城史記以莊周為䝉人應在梁國而非五代所置
  之䝉城矣商邱縣有小䝉城/云是荘周故里
   宿遷
  舊説宿國甞遷此故名按歐陽忞曰晉元帝督運
[200-15a]
  軍儲於此以為邸閣因有宿預之名安帝遂立宿
  預縣唐時以代宗諱始改宿遷與宿國無預
   毘陵晉陵辨
  晉永嘉中東海王越食邑毘陵以世子名毘改毘
  陵為晉陵事詳宋書州郡志而晉書地理志但言
  毘陵之置而不及晉陵之改明一綂志則云東晉
  改晉陵按此乃西晉之制非東晉也二志皆未詳
  &KR1802
[200-15b]
   白公勝封邑
  廬江郡慎縣文獻通考云白公勝邑按左傳子西
  召勝使處吴境為白公杜註白楚邑也汝隂郡褒
  信縣西南有白亭是勝之封邑在褒信矣白公敗
  吳於慎非封慎也至廬江郡之慎縣乃江左僑置
  本漢九江郡逡遒縣之地而通考混為汝隂之慎
  訛之訛矣
   宋國地辨
[200-16a]
  春秋宋國之地今屬江南者惟徐州之彭城蕭二
  邑宿州之相銍二縣而國都則在河南歸徳之商
  邱所謂閼伯之墟微子之所封是也舊志凡宋大
  夫華元樂喜向戍諸人皆入鳳陽府人物者非至
  汝隂郡新郪縣東漢章帝以封殷後因改曰宋本
  七國時魏地舊志蓋誤以東漢宋縣為春秋之宋
  耳
   焦山
[200-16b]
  鎮江之焦山相傳為焦先所居按髙士傳云焦先
  世莫知所出或言生乎漢末自陜居大陽及魏受
  禪結草為廬於河之湄止其中其後野火燒其廬
  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袒卧不移則先為魏人非吴
  人明矣更考魏略曰中平末先年二十餘避亂客
  揚州建安初西還陜界是先東下時年尚少未幾
  即還其居兹山與否不可知或因山名偶同其姓
  遂附㑹之耶
[200-17a]
   建徳縣堯城舜城
  寰宇記舜井城在縣南四里城中有舜井故名按
  元和志堯城在縣南舜城在縣北本為二城寰宇
  記遺去堯城而以縣南為舜城皆舛也
   亳州之湯陵桐宫桑林
  皇覽云湯冡在濟隂亳縣東北郭去縣三里金仁
  山謂桐宫在州東三里新志乃謂州即湯都且有
  桑林湯陵諸蹟是竟以亳州為古亳地矣按今亳
[200-17b]
  州乃漢譙縣為魏武故里至尚書三亳其西亳為
  今偃師去州絶逺北亳為䝉城南亳為榖熟皆在
  今歸徳府商邱縣境商邱有大蒙城小蒙城非即/今亳州所屬之蒙城縣也
  相去亦百餘里漢晋諸儒從無以譙為亳之説至
  後周始改為亳亦遥取商邱之亳為名耳又按括
  地志云洛陽偃師縣東有湯冢近桐宫則非今之
  亳州明矣故如桐宫桑林諸蹟皆不載
   下邳白門
[200-18a]
  後漢書云曹操自将撃吕布至下邳城下布與麾
  下登白門宋武北征記云下邳城有三重魏武擒
  布于白門大城之門也是白門之在下邳無疑矣
  三國魏志云太祖軍至彭城陳宫謂布宜撃之布
  曰不如待其來攻蹙著泗水中及太祖攻之急布
  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自足當明
  公而輿地志謂白門徐州南門今按魏志云不如
  待其來攻是至彭城時猶未軍臨城下也曰及太
[200-18b]
  祖攻之急則已及下邳矣且建安初先主為徐州
  牧屯下邳吕布擊取之三年曹操攻吕布於下邳
  决泗沂水以灌城擒布殺之操之擒布在下邳則
  布所登之白門樓其為下邳又何疑焉輿地記未
  審考也
   滁陽城
  寰宇記滁陽城在廬慎縣東北六十四里吴赤烏
  三年遣兵斷滁作堰以淹北道遂築此城按吴志
[200-19a]
  赤烏十三年遣軍十萬作堂邑涂塘其地在全椒
  六合二縣界與合肥尚逺又晉書志江西廬江九
  江之地自合肥北至夀春悉屬魏時廬江郡居巢
  襄安諸縣江津要害之地雖為吳所據豈能越境
  築城于此當是魏人所築以偹吴耳
   焦城
  通典亳州理譙縣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其
  地也有古焦城考史記周本紀註地理志𢎞農陜
[200-19b]
  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據此則非亳州之譙矣譙本
  春秋陳之焦邑左傳僖二十三年楚代陳取之古
  焦城蓋陳楚時舊城耳
   金山城 周公墩
  金山縣有金山城捍海塘外有周公墩皆昔人所
  築戍兵防海之地而舊經云周康王南逰築此城
  以鎮大海墩與孔宅為周公孔子遺跡周康王未
  甞南巡周公未甞至吳其謬妄不待辨也一説吴
[200-20a]
  越錢氏築以戌守近是
   周瑜城
  舊志謂吳周瑜從孫權舉義徙家於舒因築此城
  按瑜本傳瑜廬江舒人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
  于舒堅子䇿與瑜同年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舎
  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是瑜本家于舒徙家者乃
  孫氏也謂瑜徙家于舒者訛傳稱孫堅興義兵而
  志謂孫權亦訛
[200-20b]
   丹陽人物
  兩漢三國丹陽郡治宛陵而丹陽别自為縣在今
  江寜溧水之間至隋始省入溧水縣自隋以前諸
  史所載之丹陽人皆屬江寜而寜國府志亦間載
  之蓋誤以郡為縣耳又唐武徳初復析置丹陽縣
  貞觀元年省入當塗故太平亦有丹陽之地而府
  志因載入隋以前丹陽人物皆誤
   天柱山
[200-21a]
  天柱山舊名南嶽髙七千餘仞綿亘數百里連跨
  安慶六安界其南曰潛山其北曰霍山皆此山也
  史記武帝登禮灊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應劭曰灊
  縣屬廬江南嶽霍山也水經注灊者山水名也開
  山圖灊山圍繞大山為霍山爾雅大山宫小山曰
  霍郭註云宫謂圍繞之自唐以前皆以灊霍為一
  山至通典以霍山為漢灊縣地則天柱似専屬六
  安而懐寜縣註復云有灊山一名天柱山其説両
[200-21b]
  岐明楊循吉求其説不得遂謂灊山縣别有一天
  柱山非漢武登封之南嶽灊山去六安僅數百里
  山川亘互安得有両天柱乎
   睢水
  舊通志小河在靈璧縣城北六十里即睢水項羽
  大破漢軍於靈璧東睢水上即此所引與史記合
  而徐州之睢水復云楚項羽敗漢睢水上水為不
  流即此兩地不同而一事疊見誤矣
[200-22a]
   蟂磯
  蕪湖縣西南七里大江中蟂磯相傳昭烈孫夫人
  自沉于此有廟在焉顧炎武云按蜀志先主既定
  益州而孫夫人還吴又裴松之註引趙雲列傳曰
  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時孫夫人以權妹驕
  豪多将吳吏兵縱横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
  齊特任掌内事權聞偹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
  人欲將後主還吴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
[200-22b]
  還是孫夫人自荆州復歸于權而後不知所終蟂磯
  之説殆妄今考蕪湖吴地夫人既以蜀為重必不
  肯當先主之出而挈子歸吴既已歸吴又何必以
  身殉蜀既欲殉蜀又何不死于蜀地而死于吴地
  皆不可解似當以顧説為正
   花靨鎮
  宋孝武帝建含章殿帝女夀陽公主人日卧殿簷
  下梅花落額上號梅花粧其地在建康城宫内而
[200-23a]
  夀州之花靨鎮亦以夀陽公主梅粧而名附㑹極
  矣
   馬頭戌
  梁天監五年取魏合肥魏人守夀陽于馬頭置戌
  普通五年梁取夀陽亦置戌于此其地在夀州西
  北二十里或以為即馬頭郡者誤晉安帝于故當
  塗縣置馬頭郡在懐逺縣西南二十里非夀州也
   泗州挂劍臺
[200-23b]
  寰宇記挂劍臺在大徐城臨朱沛水相傳為季子
  挂劍處括地志徐君廟在泗州徐城縣西南一里
  即延陵季子挂劍之徐君也按泗州為古徐子國
  大徐城即古徐子國也漢之徐縣隋之徐城縣皆
  泗州地而舊志或入於邳州或入於徐州誤矣
   新亭勞勞亭
  新亭在江寜城西南丹陽記云吳所築東晉後名
  士多讌集於此見王導𫝊梁簡文帝亦有侍逰新
[200-24a]
  亭應令詩是也勞勞亭在江寜城南勞勞山上古
  送别之所見李白詩上有望逺樓宋時改臨滄觀
  與新亭兩地所記甚明而建康志云新亭壘在城
  西南十二里其亭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即故基
  重修臨滄觀在今城南顧家寨路東輿地紀勝云
  新亭在江寜十里俯近江渚今名勞勞亭輿地志
  云新亭壘上有望逺樓宋改曰臨滄觀即勞勞亭
  故基兩亭合而為一非也
[200-24b]
   揚州東閣
  舊志云舊傳揚州有東閣為梁何遜咏梅之所按
  今之揚州梁為南兖州廣陵郡其時揚州治丹陽
  郡今江寜府也何遜本傳天監中起家奉朝請遷
  中衛建安王水曹行參軍兼記室建安王者南平
  元襄王偉初封天監六年遷使持節都督揚南徐
  二州諸軍事右軍将軍揚州刺史則何遜東閣咏
  梅當在丹陽郡不在廣陵郡矣楊慎丹鉛録亦云
[200-25a]
  遜未身到揚州揚州亦無東閣
   揚州文選樓
  明一統志曹憲為隋祕書監以文選教授生徒李
  善魏模輩皆出其門所居名文選巷故樓以憲得
  名按大業拾遺記云梁昭明文選樓隋煬帝甞登
  眺焉是樓以昭明得名不因憲也
   陸機祖祠
  華亭普照寺有陸將軍祠為廣衛將軍相傳為陸
[200-25b]
  機之祖按吳志機祖遜初拜撫軍將軍又拜鎮西
  将軍又拜上大將軍吳因漢制雖置雜號将軍而
  考之遜𫝊未甞有廣衛之稱若機曽祖紆守城門
  校尉髙祖駿九江都尉亦未甞位至将軍也
   段秀實宅
  舊志英山縣有段秀實宅按本傳秀實姑臧人自
  安西府别將以至四鎮北庭行軍涇原鄭潁節度
  使其生平宦績所至皆在西陲大厯十三年朝京
[200-26a]
  師賜第一區應在長安舊志以秀實曾領鄭潁又
  甞賜第遂舉英山之響山以實之不知秀實開府
  地實在涇原而鄭潁不過遙領以資軍實耳觀馬
  璘傳云涇軍乏財帝諷李抱玉讓鄭潁可見而秀
  實之為帥實代馬璘則鄭潁非其所厯而有宅之
  説誤矣
   定遠縣死虎亭
  宋書死虎亭去夀陽二百里應在今定逺縣西南
[200-26b]
  通典云在夀州東四十里誤又按殷琰劉勔傳皆
  作宛唐而黄回王敬則劉懐珍劉悛王肅𫝊皆作
  死虎水經注又作死虖三説不同皆以字形相近
  而訛也
   建陵辨
  梁武帝父追尊為文皇帝廟號太祖陵曰建陵陵
  有碑曰太祖文皇帝之神道歐陽修集古録以為
  宋文帝神道碑按宋陵號長寜自在蒋山特其碑
[200-27a]
  中八字與宋主廟號同故誤以為宋也二陵見宋
  齊二書建康實録甚明
   郭璞墓
  顧炎武云晉書郭璞𫝊璞以母憂去職卜𦵏地於
  暨陽去水百歩許人以近水為言璞曰當即為陸
  耳其後沙漲去墓數十里皆為桑田王惲集乃云
  金山西北大江中流亂石間有叢薄鴉鵲棲集為
  郭璞墓按史文元謂去水百歩許不在大江之中
[200-27b]
  且當時即已沙漲為田而暨陽在今江隂縣界不
  在京口又所𦵏者璞之母而非璞也世説載璞詩
  曰北阜烈烈巨海混混纍纍三墳惟母與昆則璞
  又有二兄同𦵏據此則王惲所云乃因史文而附
  㑹之又以璞之母墓而訛為璞墓皆世俗沿青烏
  家不經之説也明沈周詩氣散風衝豈可居日本
  使臣詩墓前無地拜兒孫早已識其妄矣
   二疏墓
[200-28a]
  沈括筆談云海州東海縣西有二古墓石延年通
  判海州因行縣見之曰漢二䟽東海人此必其墓
  也遂謂之二䟽墓刻碑其旁後人收入圖經予按
  䟽廣東海蘭陵人蘭陵今屬沂州承縣今東海縣
  乃漢之贛榆自屬琅邪郡非古之東海也今承縣
  東自有䟽廣墓其東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講地
  志但見今謂之東海縣遂以二䟽名之極為乖誤
  按筆談之説甚核然宋蘇軾金党懐英皆有詩則
[200-28b]
  承延年之誤也
   華亭陸氏
  自唐以前松江未立郡縣華亭亦僅以一亭隸於
  吴郡之婁舊志以陸氏世居華亭如漢之曰康曰
  績吴之曰遜曰抗曰凱曰瑁晉之曰機曰雲曰士
  光列之松江人物是矣若陸續即康之祖陸玩即
  士光之弟陸納又玩之子而復分載蘇州人物中
  亦未考其家世故也
[200-29a]
   李耳
  按史記李耳楚苦縣人漢陳國苦縣晉改為谷陽
  隋改谷陽為仙源唐改仙源為真源屬亳州譙郡
  宋省真源入鹿邑置衛真縣元初復省衛真入鹿
  邑則李耳歸徳之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之亳
  州領六縣惟譙城父二縣今江南境餘俱屬河南
  舊志載李耳鳳陽人物中誤矣又宋史隐逸傳陳
  摶亳州眞源人摶生於唐末時真源尚未省入鹿
[200-29b]
  邑也亦非今江南之亳州人
   鄭國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鄭國家語作薛邦俱不言何
  國人張守節正義云避漢髙祖諱邦為國而姓又
  互異地當從闕舊志以宋封國為朐山侯纂入海
  州人物按鄭國唐贈滎陽伯宋封朐山侯既有兩
  地又仲尼弟子有魯人而贈南陵伯封華亭侯者
  豈得皆以為江南人乎
[200-30a]
   兒寛
  舊通志兒寛載入亳州按史兒寛千乘人前漢志
  屬青州入亳州誤
   虞詡
  舊通志載亳州虞詡陳國武平人按後漢地理志
  武平注云左傳諸侯侵陳鳴鹿杜預曰縣西南有
  鹿邑皇輿表于鹿邑下注云東漢始置武平縣屬
  陳國則虞詡為河南鹿邑人又孔全亦鹿邑人俱
[200-30b]
  誤入亳州
   陳咸
  漢書陳萬年𫝊子咸為南陽太守以殺伐立威媚
  陳湯以求薦徴為少府後為翟方進奏免以憂死
  而後漢陳寵傳云曽祖父咸成哀間以律令為尚
  書王莽輔政咸心非之乞骸骨去職及莽簒位召
  咸為掌寇大夫謝病不應其後莽復徴遂稱病篤
  是漢有兩陳咸一免官而憂死一兩徴而不起迥
[200-31a]
  然異趣舊志乃云陳咸萬年子擢御史中丞王莽
  再徴不起是合兩人為一矣况陳萬年之子咸沛
  郡相人陳寵之曽祖咸沛國洨人兩史所載籍貫
  亦異
   是儀
  三國吳志是儀北海營陵人本姓氏郡相孔融嘲
  之遂改為是後依劉繇避亂江東繇軍敗儀徙㑹
  稽孫權承攝徴拜騎都尉蓋儀生于北海暫至江
[200-31b]
  東而即徙㑹稽非江南人明甚徐衆評亦曰儀以
  羇旅異方客仕吳朝諒矣惟吴書云儀為人儉約
  不治彥宅甚卑陋鄰家起大屋大帝望見問左右
  以儀家對大帝曰儀儉必非及問果他宅舊志以
  有宅之説遂列之江寜人物誤也
   三江
  孔安國謂彭蠡江分為三以入震澤遂為北江而
  入海班固謂北江自毘陵縣北東入海南江在吳
[200-32a]
  縣南入海中江自蕪湖縣西南東至陽羡入海水
  經注同王安石宗之蘇軾謂豫章江入彭蠡而東
  至海為南江岷江㑹彭蠡以入海為中江漢自北
  入江匯為彭蠡以入海為北江自彭蠡而下則三
  江為一過秣陵京口以入海曽鞏亦同其説又有
  謂岷江浙江松江者郭璞也宗郭氏説而以今之
  揚子江吳淞江錢塘江當之者邉韶陳師凱歸有
  光顧炎武也有謂南松江錢塘江浦陽江者韋昭
[200-32b]
  也其以為松江東江婁江者則自庾闡吳都賦注
  始而張守節史記正義蔡沈尚書傳及黄震金履
  祥諸家皆主其説按孔氏謂江自彭蠡分為三以
  入震澤不知江自夏口合漢以入彭蠡即合為一
  未甞分而為三且未甞入震澤也班氏之説近世
  朱鶴齡亦取之謂大江東過江隂許浦入海所謂
  北江永陽江在溧陽西北下流至宜興注太湖入
  海所謂中江吳淞江分東婁二江入海所謂南江
[200-33a]
  北江中江為太湖上流南江為太湖下流上下流
  皆入海故曰底定然此皆自㑹稽入海者而班氏
  加以南北中之名遂與江漢入匯之文相混又以
  大江與永陽江吴淞江並稱三江亦恐大小不敵
  也蘇氏之説以揚州三江即荆州之中江北江而
  猶闕其一因以彭蠡餘波冒南江之名足之夫彭
  蠡發源章贛而西章有江南之號或可稱南江但
  此三江若即是江漢彭蠡則江漢既見荆州彭蠡
[200-33b]
  既見上文不應下又重出三江且經謂彭蠡之下
  為中江北江而蘇氏于彭蠡之上求三江亦不相
  合又與震澤懸隔而不相屬也郭氏以岷江浙江
  松江為三江亦恐大小不敵至淅江自杭言之曰
  錢塘自越言之曰浦陽本一江而二名韋氏析一
  為二并松江為三尤為失之唯庾氏吳都賦注謂
  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分流東北入海為婁
  江東南入海為東江張氏史記正義謂在蘇州東
[200-34a]
  南三十里名王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
  曰松江即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至白蜆
  湖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二百餘里入海
  曰下江亦曰婁江其分處號三江口今以經文攷
  之荆州既書江漢朝宗於海則揚州不必更及江
  漢且荆州九江既不指岷江則揚州三江亦不當
  指岷江又揚州之文彭蠡豬而後陽鳥居三江入
  而後震澤定則三江必為震澤下流震澤納百川
[200-34b]
  之水而注之江三江洩震澤之水而入于海東南
  水利咸在焉庾氏張氏説似為妥協今從之
   䢴溝
  據通鑑隋大業元年開邘溝自山陽至揚子江三
  百餘里六年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
  舊志併為一條誤以元年為六年
   孟瀆
  唐元和間常州刺史孟簡開泰伯瀆復浚一瀆後
[200-35a]
  人名曰孟瀆自是兩河泰伯瀆在無錫縣東五里
  西連運河達蠡湖孟瀆河在常州府西三十里東
  南接運河北流六十里入于江舊志不載唐孟簡
  開瀆而先立一條曰泰伯開瀆後人名曰泰伯瀆
  下注云又名孟瀆両河併而為一誤矣
   漕渠
  宋史河渠志真宗天禧二年江淮發運使賈宗言
  諸路嵗漕自真揚入淮汴厯堰者五糧載煩于剥
[200-35b]
  卸民力罷于牽挽官私船艦由此速壊今議開揚
  州古河繚城南接運渠毁龍舟新興茱萸三堰鑿
  近堰漕路以均水勢嵗省官費十數萬詔屯田郎
  中梁楚閣門祗候李居中按視以為當然明年役
  既成而水注新河與三堰平漕船無阻公私兩便
  此議發于二年而成于三年舊志不載原委而云
  天禧末發運使魯宗道通浚真揚漕河按魯宗道
  𫝊天禧元年與劉燁為右正言尋除戸部員外郎
[200-36a]
  兼右諭徳踰年遷左諭徳仁宗即位遷戸部郎中
  並無為江淮發運使事
   龍山
  無錫縣慧山一名九龍山陸羽謂山陽有九隴若
  龍偃卧故名實一山也舊志於慧山下阮注云一
  名九龍山又另立龍山一條云在慧山北十里實
  無此山也
   黄河
[200-36b]
  舊志載永樂九年侍郎金純築堤導河經二洪南
  入淮考是年江南境並無築堤導河入淮之事按
  太宗實録九年三月壬午浚河南黄河故道葢河
  水累歳為患至是决壊民田廬益甚事聞遣侍郎
  張信往視信訪得祥符縣魚王口至中灤下二十
  餘里有舊黄河岸與今河靣平浚而通之俾循故
  道則水勢可殺遂繪圖以進詔發河南民兵十萬
  命興安伯徐亨工部侍郎蔣廷瓉率運木夫同侍
[200-37a]
  郎金純相度開浚仍遣定國公徐景昌以太牢祀
  河神戸部侍郎古朴以太牢祭河南境内山川是
  河南事與江南全無闗渉
   當塗辨
  後漢書下邳王𫝊建初四年以九江之當塗等縣
  益下邳國李賢注當塗在今豪州鍾離縣此説是
  也而荀淑𫝊遷當塗長滕撫𫝊陰陵徐鳳等築營
  當塗山中注皆云當塗在今宣州其説互異按宣
[200-37b]
  州之當塗乃東晉僑置之縣非漢之當塗也葢賢
  注書時集儒臣張大安劉訥言許叔牙等數人共
  為之不出于一手故有自相牴牾之處擇其是者
  從之可矣然今之當塗乃即晉僑置之邑而古當
  塗之廢已久
   堂邑辨
  後漢質帝紀廣陵賊張嬰攻殺堂邑長注云堂邑
  縣屬廣陵郡今揚州六合縣此注與後漢郡國志
[200-38a]
  合又鍾離意傳遷堂邑令注堂邑故城在今博州
  堂邑縣西北按博州之堂邑乃隋開皇中所置即
  今東昌府堂邑縣非漢廣陵屬邑也漢時尚無此
  縣意安得令其地兩注亦一是一非又通典云春
  秋棠邑漢為堂邑葢棠堂二字本不同而諸書中
  有以漢之堂邑作棠邑者亦誤
   石城辨
  後漢髙獲傳獲逺遁江南卒於石城注石城在今
[200-38b]
  蘇州東南後人因此注遂謂獲隠蘇州常熟石城
  鄉皆非也漢丹陽郡有石城縣又據水經石城縣
  在牛渚東宋白續通典云池州貴池石埭二縣皆
  漢石城縣地獲遁跡之所葢在是耳
   厯陽山辨
  明一綂志厯陽山在和州西北四十里江表傳厯
  陽縣有石山謂之石印又云石印封發天下當太
  平吳孫皓甞遣使祭以太牢葢今和州古厯陽縣
[200-39a]
  地故所載如此按吳志孫皓𫝊天璽元年鄱陽言
  厯陽山石文理成字與江表傳之言合但厯陽之
  上冠以鄱陽而吳之鄱陽郡由孫權分豫章地置
  乃今江西饒州地非和州也又胡三省言晉志鄱
  陽郡無厯陽縣有厯陵縣陽當作陵并引饒州圖
  經所載鄱陽厯陵縣有石印山為証則吴志及江
  表傳之厯陽已屬厯陵之訛後代纂志者并不察
  鄱陽之文直指為和州之山斯尤誤矣舊志亦仍
[200-39b]
  之而未削也
   當利浦辨
  明一綂志當利浦在和州城東漢末劉繇遣将張
  英屯當利口以拒袁術即此志説是也舊志不採
  而引他志言晉王濬過三山王渾遣人邀之濬曰
  風當利不得泊即此按劉繇屯兵當利事見吴志
  孫策傳又周瑜傳瑜從孫策攻㧞當利則當利之
  名其來已久不始于晉也又王濬伐吳自武昌順
[200-40a]
  流東下已至三山則距建康有四十餘里而當利
  在三山西八十餘里非濬軍所過也况濬本言風
  利不得泊亦無當字他志所云皆鑿空之説舊志
  採之誤矣
   霍邱辨
  明一綂志云霍邱縣周霍叔處封邑并言叔有塜
  在縣淮水岸上按史記武王封叔處於霍注引漢
  書地理志云河東彘縣霍叔所封又鄭元周禮注
[200-40b]
  霍山在彘縣本春秋時霍國地杜預左傳注略同
  按漢彘縣今山西霍州則言霍叔封霍邱及淮㟁
  有塜之説皆不足據舊志悉仍之是未深考耳且
  因左傳晉獻公滅霍之文并附㑹獻公之墓亦在
  霍邱其誤滋甚
   徐州辨
  史記齊威王語魏王曰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
  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按此徐州乃齊之西
[200-41a]
  北境與燕趙接壤與淮北之徐州了不相渉葢燕
  趙皆在大河以北去今之徐州絶逺明一綂志列
  黔夫于徐州名宦而舊志承之俱失考也
   山陽辨
  今之淮安府在晉為山陽郡今山陽縣即晉舊縣
  名也自晉以前淮安無山陽之名舊志淮安人物
  中入漢山陽曹竟按漢有兩山陽一山陽郡今山
  東兖州府地一河内郡山陽縣今河南懐慶府地
[200-41b]
  皆非今淮安之山陽也又竟事附載漢書鮑宣傳
  而志云見厯代忠義録亦考之未詳矣
   張純
  舊志廣徳名宦中入漢張純云純京兆人為廣徳
  令有異績按京兆之張純字伯仁東漢人仕光武
  朝位至大司空其前後厯官具載范史本傳未甞
  為廣徳令葢為廣徳令有異績者乃吳郡之張純
  字元基仕三國吳大帝時官終太子輔義都尉其
[200-42a]
  事蹟皆見吳志孫和傳注中舊志誤合為一耳
   劉榮劉江
  明代衛弁承襲例得沿祖名故鄭曉名臣傳云劉
  榮沿父名江為總旗從靖難立功厯官左都督充
  總兵守遼東以破倭功封廣寜伯復名榮則劉榮
  即劉江非二人也明一統志淮安人物中分榮江
  為二人并異其籍貫舊志則言江鎮遼破倭榮為
  江子皆誤
[200-42b]
   蔣山
  輿地志鍾山又名蒋山漢末秣陵尉蒋子文討賊
  戰死于此吳大帝為立廟子文祖諱鍾因改蒋山
  明一統志與舊志並採其説按胡三省通鑑注言
  孫權祖諱鍾蒋山之名當因是而改二説互異然
  詳考之胡説為長
   虎頭辨
  吳郡志引唐陸廣微吳地記言顧悌仕吳為虎頭
[200-43a]
  将軍按悌之厯官詳見吳志顧雍傳注中甞為偏
  将軍無虎頭之號兼孫吳時亦不聞置此官陸記
  誤也又明一統志言晉顧愷之甞為虎頭将軍人
  號顧虎頭而舊志仍之按晉書百官志無虎頭将
  軍據唐張彥逺名畫記虎頭乃愷之小字非官也
  此誤始于宋吳曽能改齋漫録而後人相沿未止
  耳
   徐光諸人時代辨
[200-43b]
  徐光三國孫吳時人見吳志注而舊志誤以為春
  秋之吳又徐秋夫劉宋時人見南史而誤以為趙
  宋昌義之蕭梁時人見梁書而誤以為朱梁杜僧
  明陳人見陳書而誤以為唐此皆顯與史戾者又
  古有杜康據李善文選注或云黄帝時人葢善亦
  疑而未能定其時代然魏武帝短歌行及曹植七
  啟中皆已引之則為漢以前人可知舊志以康為
  晉人殆未考魏武父子詩文耳
[200-44a]
   曹休為吳郡太守辨
  姑蘇志守令表有漢吳郡太守曹休按魏志休傳
  載其前後厯官甚詳無守吳郡事葢仕漢為吳郡
  守者乃休之祖父非休也休值漢亂避地至吳于
  太守舍見祖父畫像涕泣下拜王沉魏書記其事
  即見休傳注中但佚其祖之名耳姑蘇志誤列休
  于表舊志削之是也
   梁適知淮安軍辨
[200-44b]
  宋理宗紹定元年升楚州山陽縣為淮安軍淮安
  之名始此按梁適傳適仕仁宗朝位至宰輔甞知
  淮陽軍非淮安也葢淮安置軍在適歿後百餘年
  矣據地理志太宗置淮陽軍于邳州地在長淮之
  北故曰淮陽取古人水北曰陽之義而淮安則地
  在淮南故淮陽屬京東東路而淮安屬淮南東路
  二軍疆界本自截然舊志作適知淮安軍乃仍明
  一統志之誤也
[200-45a]
   米芾知山陽辨
  宋史芾𫝊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未甞知山
  陽也當芾之時山陽尚為縣未升軍考芾前此厯
  官甞知雍邱縣無知山陽事葢山陽亦淮陽之訛
  此皆舊志仍明一統志載入而失于釐正者也
   淮安鎮辨
  宋史忠義傳張吉慶州卒為淮安鎮守烽西夏宼
  東谷掠得之脅降不從見殺按宋慶州屬陜西路
[200-45b]
  所轄有東谷砦懐安鎮而無淮安見于地理志甚
  詳蓋其地去淮甚逺不當以淮安為名吉𫝊中訛
  懐為淮乃傳録之誤然其地在陜西史文自明與
  淮南無涉舊志採入淮安人物誤矣
   陽州作揚州辨
  五代志河南郡宜陽縣東魏置陽州北史盧勇傳
  遷揚州刺史鎮宜陽按宜陽在戰國為韓地即今
  河南府之宜陽縣也揚當作陽舊志誤採入揚州
[200-46a]
  名宦又言太和中授揚州刺史髙祖賜書奨異按
  勇鎮宜陽乃孝靜帝時事非太和中也又賜書者
  乃北齊髙祖神武帝非魏髙祖獻文帝也志説與
  史無一合者
   吴置新安辨
  晉書地理志新安郡吳置按吳志孫權傳建安十
  三年分丹陽黟歙二縣地置新都郡又吳臣賀齊
  為新都太守朱據左遷新都郡丞各見本傳則吳
[200-46b]
  置新都非新安也至晉武太康元年始改名新安
  具見宋書州郡志晉志所云較宋志為踈矣惟吳
  志陳表傳中有新安都尉之文然此乃傳寫之誤
  據諸葛瑾傳注中所引吳書葢表本為新都都尉
  斯尤明証也後代纂志者尚有沿晉志之説是未
  詳考之于吳宋二史而䆒其始末耳
   九峰辨
  宋史蔡沈建寜人躬耕不仕隠居九峰乃謂建寜
[200-47a]
  府之九峰在崇安縣南即武夷山因山有九曲故
  名九峰後學者稱沉為九峰先生以此至松江九
  峰沈生平足跡所未至舊志以山名偶同採入流
  寓誤矣
   平江辨
  宋平江有二一縣一府平江府即今蘇州屬浙西
  路平江縣為岳州所轄之邑屬湖北路宋史李衡
  傳衡岳州平江人㳺學吳下其非吴人明矣舊志
[200-47b]
  誤入蘇州人物今據史㳺學吳下語改入流寓
   魏據濡須拒蜀辨
  舊志和州濡須山魏據其西以拒吴蜀此承明一
  統志之文也按濡須為吳要地屢與魏兵相持于
  此見于吳魏二志者詳矣地有東西兩闗云魏據
  其西以拒吳是也若蜀境去濡須絶逺其兵安得
  渉斯地而魏特據險拒之乎吳下蓋衍一蜀字
   王範辨
[200-48a]
  舊志無為州東興堤梁合州刺史王範屯兵于此
  按屯兵者乃梁武帝從子鄱陽王範王非姓也據
  梁史範傳太清元年除合州刺史鎮合肥侯景之
  亂棄鎮出東闗請兵于魏東闗即東興堤
   章華臺辨
  舊志章華䑓故址在亳州據左傳楚子成章華之
  䑓杜預注在今南郡華容縣通典云古華容在竟
  陵郡監利縣即今湖廣荆州府屬縣也蓋去亳地
[200-48b]
  逺矣
   牛口辨
  舊志潁州霍邱縣城東牛口埠集唐太宗追竇建
  徳處按唐史太宗敗建徳于虎牢追奔三十里建
  徳竄匿牛口唐兵執之則牛口即近虎牢不在霍
  邱地名偶同爾
   相人入下相辨
  漢沛郡相縣今為宿州地臨淮郡下相今為宿遷
[200-49a]
  若漢之薛廣徳隋之劉臻皆相人見于漢隋二史
  甚明舊志並作下相採入淮安人物非也又蘭陵
  有南北之異南蘭陵即今常州而北蘭陵乃今山
  東地南齊周盤龍據南史本北蘭陵人明一統志
  誤入常州舊志削之是也
   丹陽郡治辨
  自両漢三國丹陽郡皆治宛陵即今寜國府治至
  晉武太康二年置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陽郡移治
[200-49b]
  建康今江寜府是也漢丹陽守李忠明一統志入
  寜國府名宦本不誤舊志改入江寜非也
   蔡洲擒盧循辨
  明一統志應天府西蔡洲在江中宋髙祖擒盧循
  於此舊志仍之按晉義熙中循入冦建康泊蔡洲
  宋髙祖率諸軍拒之循退後屢敗走交州之龍編
  晉軍邀擊循投水死斬其首傳送建康事詳晉史
  交州即古之交趾龍編其屬縣也非擒于蔡洲二
[200-50a]
  志並誤
   蒋濟張令鐸
  漢末及後五代疆宇分裂所除之官每有遥授而
  非實任者如漢建安中除蒋濟為丹陽太守是時
  丹陽已為孫氏所據不得赴郡矣又周世宗以張
  令鐸領常州防禦使按世宗攻南唐止取淮南之
  地自江以南如昇常諸州其官吏皆由唐主除授
  世宗不得而命之則令鐸之常州防禦亦止遥領
[200-50b]
  使職耳此二人皆非實任舊志列濟于職官入令
  鐸于名宦踈矣
   陸傪
  唐貞元中陸傪自祠部員外郎出為歙州刺史赴
  官未至卒于道詳見權徳輿所作墓誌葢傪雖除
  歙州而不及莅任舊志採入徽州名宦葢震于韓
  愈送陸歙州序而失之耳
   淩準
[200-51a]
  明一統志和州名宦入唐淩準言準為和州刺史
  有政績栁宗元為作權厝志按宗元志中止云以
  連累出和州降連州初不言在和政績又唐史亦
  但言準自翰林學士貶連州司馬而不及和州事
  葢準先坐王叔文黨出為和州刺史未至復斥連
  州故略之也則有政績之説為誤舊志仍之亦失
  考矣
   王庭筠寓安慶辨
[200-51b]
  舊志安慶流寓中入金王庭筠云晚愛郡之司空
  山居其下按金史王庭筠傳太和元年為翰林學
  士明年卒官無晚歳山居事况是時南北分境庭
  筠以文學貴顯于金不得越疆而寓宋地也志甚
  誤
   李戡
  舊志戡宜興人隐陽羨里按唐史戡為宗室渤海
  王奉慈七世孫甞隠陽羨非本貫宜興後又應平
[200-52a]
  盧節度王彥威之辟為幕府廵官非終于隠居者
  今改入常州流寓
   彭脩彭循
  彭脩字子陽毘陵人守吳令見後漢書獨行傳而
  張勃吳録所載彭循事其姓字爵里並同但脩循
  互異按漢史云郡言州請脩守吳令而吳録又云
  太守聞循勇謀以守令謀即請字之譌/守令蓋攝令也語皆相符
  當是一人雖傳言脩討賊中流矢死而吳録則云
[200-52b]
  循見盜陳説利害即各散去此或傳聞異詞記事
  者㣲有參差耳又三國時魏有郭脩見三少帝紀
  而蜀後主傳作郭循宋胡三省言循當作脩并引
  洪适𨽻釋之文為証言漢𨽻法脩循二字只爭一
  筆正與此類也姑蘇志名宦中入彭脩全採漢史
  之文而附注吳録彭循于下蓋亦以為一人特未
  顯言耳今姑從毘陵人品紀及舊省志作二人而
  附辨於此以俟博識
[200-53a]
   聴箏堂辨
  舊志江寜古蹟有聴箏堂引宋張養正六朝事迹
  云晉元帝幸謝安宅命讌安侍坐使桓伊吹笛又
  撫箏作金縢曲按此事見晉書伊傳乃孝武帝非
  元帝也又帝召伊飲讌安侍坐伊先奉帝旨吹笛
  畢繼自請以箏歌皆在帝所非幸安宅也養正所
  記皆與史異殊不足據聴箏堂故蹟又因張説附
  㑹耳
[200-53b]
   諸墓辨
  吳志孫堅葬曲阿而晉元康中吳令謝詢有表求
  為堅策父子置守塜人與志不合明盧熊孫王墓
  辨言必始𦵏曲阿後遷于吳史文失載其説良是
  又舊志中諸墓最多附㑹如楚項羽𦵏榖城見史
  記而有墓在江浦漢張劭志作元伯/葢舉其事𦵏汝南見范
  史而有墓在盱眙唐李勣程知節尉遲恭皆陪𦵏
  昭陵郭子儀陪𦵏建陵俱見史傳而有墓在睢寜
[200-54a]
  淮安定逺六合是皆不可信今略辨其尤者餘不
  及縷舉也至宋王象輿地紀勝揚州有淳于棼墓
  按唐人作淳于棼傳記夢入蟻穴事其文見太平
  廣記特文士寓言㳺戯之作本無其人安得有墓
  而宋後諸志悉仍而不削尤荒誕矣
   同榮周景周瑜
  三國吳志周瑜廬江舒人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
  漢太尉張璠漢紀景父榮章和時為尚書令是瑜
[200-54b]
  與榮景服屬皆舒人也舊志分周榮周景屬安慶
  周瑜屬廬州是未詳考其家世矣
   蕭方
  唐宋藝文志皆載蕭方三十國春秋按蕭方當作
  蕭方等梁元帝長子敬帝方智之兄梁書有𫝊葢
  二名也二志皆脱一等字今省志藝文中列方等
  所著書而其名從梁史以與唐宋志異故特辨之
   陳果仁
[200-55a]
  舊通志陳杲仁字世威晉陵人仕陳為監察御史
  未幾挂冠歸養母母死刺血書孝經繼母病思牛
  炙適禁屠刲股以進母病愈郡上其事旌表至大
  業中奉詔平長白山及江寜義寜中與沈法興等
  剪東陽賊二十萬擢左司徒煬帝被殺沈法興入
  毘陵陽為起義隂欲據之懼杲仁不附已遂遇害
  按唐書沈法興傳大業末法興為吳興郡守東陽
  賊略吳興煬帝詔太僕丞元祐討之義寜二年江
[200-55b]
  都亂法興與祐将孫士漢陳果仁執祐名誅宇文
  化及收兵趨江都至毘陵通守路道徳拒之法興
  襲殺道徳據其城遂定江表十餘州自署江南道
  總管聞越王侗立乃上書稱大司馬録尚書事承
  制置百官以陳果仁為司徒則司徒為法興所署
  非因剪東陽賊而擢者也法興定江表十餘州之
  後然後上書越王署果仁為司徒則亦非初至毘
  陵遂遇害者也唐書又云法興聞侗被廢自稱梁
[200-56a]
  王意南方諸城可跂而平専事威戮下有細過即
  誅之果仁之遇害或即在其時而史未有明文獨
  其既死之後屢現靈異南唐保大三年封武烈帝
  夫人軫氏封武烈后明洪武初詔去封號題木主
  曰司徒之神至今廟食常州無錫間士民事之惟
  謹其名史作果仁舊志作杲仁則字形相近而訛
  也
   張籍
[200-56b]
  新唐書云張籍和州烏江人韓愈與孟郊書亦云
  張籍在和州居䘮家甚貧而愈張巡傳後則云吳
  郡張籍至張洎編次籍詩曰蘇州吳人按籍寄蘇
  州白使君詩云登第早年同座主題詩今日是州
  民贈陸暢詩云共踏長安街裏塵吳儂獨作未歸
  身胥門舊宅今誰主君過西塘與問人則籍為蘇
  人無疑當是籍生於蘇後甞居和故唐書誤以為
  和州也
[200-57a]
   權德輿
  唐書稱權臯自略陽徙居丹徒徳輿臯子也故舊
  志以徳輿載入丹徒但按韓愈權公墓碑云授節
  鎮山南以疾求還道薨于洋之白草亭𦵏河南北
  山在貞孝東五里貞孝即臯諡也是其両世雖居
  丹徒而皆𦵏河南矣
   李公麟
  明一統志南畿志舊省志俱載入安慶府而舒城
[200-57b]
  縣志據所得舊碑龍眠記定為舒城人考宋史文
  苑傳云舒州人舒州今安慶也桐城縣志載公麟
  龍眠山荘遺蹟甚詳則公麟當屬之安慶矣而王
  偁東都事略作舒城人此書在宋史前典核可信
  廬州志亦不為無據然終以正史為定
   宗澤
  明一統志有宗澤墓在鎮江注云澤以言事謫居
  潤夫人死藳𦵏丹徒後澤卒因合𦵏焉舊説遂謂
[200-58a]
  澤家于潤然考宋史澤為義烏人其官位厯厯可
  數未甞以言事謫其罷登州也唯云退居東陽結
  廬山谷間耳東陽義烏鄰邑亦未甞居潤也
   盧雍伊乗張益
  明洪武初徙富室實京師數世以後遂同土著如
  盧雍伊乗伊敏生張益諸人皆占籍應天今入之
  江寜可矣舊志蘇州府又収之非也
   二喬宅 喬𤣥墓
[200-58b]
  案三國志周瑜傳孫策克皖得喬公兩女皆國色
  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史于喬公不載其名第稱
  公栁子厚所謂年之長老通曰公若毛公申公涪
  公是也曹操祭太尉橋公文案後漢書橋𤣥字公
  祖靈帝時遷司空轉司徒栁子厚所謂天于之三
  公稱公是也橋與喬姓字既不同名亦各别况喬
  公皖人今為安慶府潛山縣橋太尉是梁國睢陽
  人今為歸徳府睢州相去千餘里考太尉傳中絶
[200-59a]
  無避地居皖之事而三國魏志云建安七年曹公
  軍譙遂至浚儀遣使以太牢祀橋𤣥其辭曰奉命
  東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浚儀今河南
  開封府祥符縣宋真宗時改浚儀為祥符是太尉
  以睢州人而𦵏于祥符總與安慶之潛山無涉也
  府志于古蹟内載二喬宅云漢喬𤣥避地居此有
  二女負國姿宅前有井水猶帶脂粉色因于墳墓
  内入喬𤣥墓并易其姓為喬欲令太尉得佳壻而
[200-59b]
  先使二喬認假父不亦謬乎又按太尉以靈帝光
  和六年卒年七十五至獻帝建安三年孫策破皖
  之嵗凡十六年計二喬初嫁必當及笄之年則方
  其始生而太尉已當作土中人矣算其年分亦未
  合也
   唐柴紹墓
  安慶府志云唐駙馬柴紹墓在潛山縣太平山亦
  非也按新唐書傳紹晉州臨汾人尚髙祖女平陽
[200-60a]
  公主高祖起義旗時有功累封霍國公徙封譙國
  貞觀二年卒夫紹以功臣與佐命例當賜塋域陪
  葬京師况公主已于前武徳六年薨髙祖以主有
  武功特異其禮令𦵏用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路麾
  幢虎賁甲卒班劍其尤為京師長安無疑豈有羽
  葆鼓吹經行三四千里之逺至舒州而營葬耶主
  既葬長安後五年而紹薨太宗親自臨問豈有不
  與主合葬而孤孑一墓逺在舒州之域耶其為𫝊
[200-60b]
  譌無疑後人第弗深考耳
   顧右丞祠
  顧右丞祠在無錫縣南林祀晉無錫令顧愷之按
  晉書本傳愷之晉陵無錫人父悅之厯尚書左丞
  亦不言為無錫令然則右丞乃左丞之訛而所祀
  者乃愷之父悦之也今據史本改正
 
 江南通志卷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