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8 明史-清-張廷玉 (master)


[241-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史卷一百七十九


  大學士張廷玉等奉 敕修


  列傳第六十七


  羅 倫涂 棐    章懋從子拯


  黄仲昭       莊 㫤


  鄒 智       舒 芬崔 桐馬汝驥


  羅倫字彛正吉安永豐人五嵗嘗隨母入園果落衆競
[241-1b]
取倫獨賜而後受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
聖賢學嘗曰舉業非能壞人人自壞之耳知府張瑄憫
其貧周之粟謝不受居父母喪踰大祥始食鹽酪成化
二年廷試對䇿萬餘言直斥時弊名震都下擢進士第
一授翰林修撰踰二月大學士李賢奔喪畢奉詔還朝
倫詣賢沮之不聴乃上疏曰臣聞朝廷援楊溥故事起
復大學士李賢臣竊謂賢大臣起復大事綱常風化繫
焉不可不慎曩陛下制䇿有曰朕夙夜拳拳欲正大綱
[241-2a]
舉萬目使人倫明於上風俗厚於下竊謂明人倫厚風
俗莫先於孝在禮子有父母之喪君三年不呼其門子
夏問三年之喪金革無避禮與孔子曰魯公伯禽有為
為之也今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陛下於賢
以為金革之事起復之與則未之有也以大臣起復之
與則禮所未見也夫為人君當舉先王之禮教其臣為
人臣當守先王之禮事其君昔宋仁宗嘗起復富弼矣
弼辭曰不敢遵故事以遂前代之非但當據禮經以行
[241-2b]
今日之是仁宗卒從其請孝宗嘗起復劉珙矣珙辭曰
身在草土之中國無門庭之寇難冐金革之名私竊利
禄之實孝宗不抑其情此二君者未嘗以故事强其臣
二臣者未嘗以故事徇其君故史册書之為盛事士大
夫傳之為美談無他君能教臣以孝臣有孝可移於君
也自是而後無復禮義王黼史嵩之陳宜中賈似道之
徒皆援故事起復然天下壞亂社稷傾危流禍當時遺
譏後代無他君不教臣以孝臣無孝可移於君也陛下
[241-3a]
必欲賢身任天下之事則賢身不可留口實可言宜降
温詔俾如劉珙得以言事使賢於天下之事知必言言
必盡陛下於賢之言聞必行行必力賢雖不起復猶起
復也茍知之而不能盡言言之而不能力行賢雖起復
無益也且陛下無謂廟堂無賢臣庶官無賢士君盂也
臣水也水之方圓盂實主之臣之直佞君實召之陛下
誠於退朝之暇親直諒博洽之臣講聖學君徳之要詢
政事得失察民生利病訪人才賢否考古今盛衰舍獨
[241-3b]
信之偏見納逆耳之苦言則衆賢羣䇿畢萃於朝又何
待違先王之禮經損大臣之名節然後天下可治哉臣
伏見比年以來朝廷以奪情為常典縉紳以起復為美
名食稻衣錦之徒接踵廟堂不知此人於天下之重何
闗耶且婦於舅姑喪亦三年孫於祖父母服則齊衰奪
情於夫初無預其妻奪情於父初無干其子今或舍館
如故妻孥不還乃號於天下曰本欲終喪朝命不許雖
三尺童子臣知其不信也為人父者所以望其子之報
[241-4a]
豈擬至於此哉為人子者所以報其親之心豈忍至於
此哉枉己者不能直人忘親者不能忠君陛下何取於
若人而起復之也今大臣起復羣臣不以為非且從而
贊之羣臣起復大臣不以為非且從而成之上下成俗
混然同流率天下之人為無父之歸臣不忍聖朝之朝
致綱常之壞風俗之弊一至此極也願陛下斷自聖衷
許賢歸家持服其他已起復者仍令奔喪未起復者悉
許終制脱有金革之變亦從墨衰之權使任軍事於外
[241-4b]
盡心喪於内將朝廷端則天下一大臣法則羣臣效人
倫由是明風俗由是厚矣疏入謫福建市舶司副提舉
御史陳選疏救不報御史楊琅復申救帝切責之尚書
王翺以文彦博救唐介事諷賢賢曰潞公市恩歸怨朝
廷吾不可以效之亡何賢卒明年以學士商輅言召復
原職改南京居二年引疾歸遂不復出倫為人剛正嚴
於律己義所在毅然必為於富貴名利泊如也里居倡
行鄉約相率無敢犯衣食粗惡或遺之衣見道殣解以
[241-5a]
覆之晨留客飲妻子貸粟鄰家及午方炊不為意以金
牛山人跡不至築室著書其中四方從學者甚衆十四
年卒年四十八嘉靖初從御史唐龍請追贈左春坊諭
徳諡文毅學者稱一峰先生方倫為提舉時御史豐城
涂棐巡按福建司禮中官黄賜延平人也請見棐不可
泉州知府李宗學以受賕為棐所按訐棐自解賜從中
主其奏棐宗學俱被徴詞連倫當并逮鎮撫司某曰羅
先生可至此乎即日鞫成上之倫得免棐亦復官棐天
[241-5b]
順四年進士成化中嘗言祖宗朝政事必與大臣面議
自先帝幼冲未能裁決柄國者慮其缺遺假簡易之辭
以便宣布凡視朝奏事諭㫖輙曰所司知之此一時權
宜非可循為定制况批答多參以中官内閣或不與尤
乖祖制乞復面議杜蔽壅之弊憲宗不能用終廣東副
使


  章懋字徳懋蘭谿人成化二年㑹試第一成進士改庶
吉士明年冬授編修憲宗將以元夕張燈命詞臣撰詩
[241-6a]
詞進奉懋與同官黄仲昭檢討莊㫤疏諫曰頃諭臣等
撰鰲山煙火詩詞臣等竊議此必非陛下本懷或以兩
宫聖母在上欲備極孝養奉其歡心耳然大抵在乎養
志不可徒陳耳目之玩以為養也今川東未靖遼左多
虞江西湖廣赤地數千里萬姓嗷嗷張口待哺此正陛
下宵旰焦勞兩宫母后同憂天下之日至翰林官以論
思為職鄙俚之言豈宜進於君上伏讀宣宗皇帝御製
翰林箴有曰啓沃之言唯義與仁堯舜之道鄒魯以陳
[241-6b]
張燈豈堯舜之道詩詞豈仁義之言若謂烟火細故不
足為聖徳累則舜何必不造漆器禹何必不嗜㫖酒漢
文何必不作露臺古帝王慎小謹㣲必矜細行者正以
欲不可縱漸不可長也伏乞將烟火停止移此視聴以
明目達聰省此貲財以振饑恤困則災祲可銷太平可
致帝以元夕張燈祖宗故事惡懋等妄言並杖之闕下
左遷其官修撰羅倫先以言事被黜時稱翰林四諫懋
既貶臨武知縣未行以給事中毛𢎞等論救改南京大
[241-7a]
理左評事踰三年遷福建僉事平泰寧沙尤賊聴福安
民採礦以杜盜源建議番貨互通貿易以裕商民政績
甚著滿考入都年止四十一力求致仕吏部尚書尹旻
固留之不可既歸屏跡不入城府奉親之暇専以讀書
講學為事弟子執經者日益進貧無供具惟脱栗菜一
而已四方學大夫夫髙其風稱為楓山先生家居二十
餘年中外交薦部檄屢起之以親老堅不赴𢎞治中孝
宗登用羣賢衆議兩京國學當用名儒起謝鐸於北監
[241-7b]
及南監缺祭酒遂以懋補之懋方遭父憂不就時南監
缺司業且二十年詔特以羅欽順為之而虚位以待懋
十六年服闋懋復固辭不允始涖任六館士人人自以
為得師監生尤越母病例不得歸省晝夜泣懋遣之歸
曰吾寧以違制獲罪武宗立陳勤聖學隆繼述謹大婚
重詔令敬天戒五事正徳元年乞休五疏不允復引疾
懇辭明年三月始得請五年起南京太常卿明年又起
為南京禮部右侍郎皆力辭不就言者屢陳懋徳望請
[241-8a]
加優禮詔有司嵗時存問世宗嗣位即家進南京禮部
尚書致仕其冬遣行人存問而懋已卒年八十六贈太
子少保諡文懿懋為學恪守先儒訓或諷為文章曰小
技耳予弗暇有勸以著述者曰先儒之言至矣芟其繁
可也通籍五十餘年厯俸僅滿三考難進易退世皆髙
之生三子兼令業農縣令過之諸子釋耒跪迎人不知
其貴公子也子省懋於南監徒步往道為巡檢所笞已
知而請罪懋慰遣之晩年三子一孫盡死年八十二生
[241-8b]
少子接後以廕為國子生從子拯字以道幼從懋學登
𢎞治十五年進士為刑部主事正徳初忤劉瑾下詔獄
謫梧州府通判瑾誅擢南京兵部郎中嘉靖中累官工
部尚書桂萼欲復海運延公卿議得失拯曰海運雖有
故事而風濤百倍於河且天津海口多淤自古不聞有
濬海者議遂寢南北郊議起拯言不可失帝意尋坐郊
壇祭器缺供落職歸久之復官致仕卒


  黄仲昭名潛以字行莆田人祖壽生翰林檢討有學行
[241-9a]
父嘉束鹿知縣以善政聞仲昭性端竦年十五六即有
志正學登成化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與章懋莊
㫤同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在道用諫官言改南京
大理評事兩京諸司𨽻卒率放還而取其月錢為故事
惟仲昭與羅倫不取御史縱子弟取賂刑部曲為地仲
昭駁正之有羣掠民婦轉鬻者部坐首惡一人仲昭請
皆坐連遭父母喪不離苫塊者四年服除以親不逮養
遂不出𢎞治改元御史姜洪疏薦吏部尚書王恕檄有
[241-9b]
司敦趣比至恕迓之大門外揖讓升堂相向再拜世兩
高之除江西提學僉事誨士以正學久之再疏乞休日
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卒年七十四仲昭兄深御史
深子乾亨行人使滿剌加歿於海乾亨子如金廣西提
學副使希雍蘇州同知仲昭孫懋南京戸部侍郎
莊㫤字孔暘江浦人自幼豪邁不羣嗜古博學舉成化
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檢討與編修章懋黄仲昭
疏諫内廷張燈忤㫖廷杖二十謫桂陽州判官尋以言
[241-10a]
官論救改南京行人司副居三年母憂去繼丁父憂哀
毁喪除不復出卜居定山二十餘年學者稱定山先生
巡撫王恕嘗欲葺其廬辭之㫤生平不尚著述有自得
輒見之於詩薦章十餘上部檄屢趣俱不赴大學士邱
濬素惡㫤語人曰率天下士背朝廷者㫤也𢎞治七年
有薦㫤者奉詔起用㫤念濬當國不出且得罪强起入
都大學士徐溥語郎中邵寳曰定山故翰林復之濬聞
曰我不識所謂定山也乃復以為行人司副俄遷南京
[241-10b]
吏部郎中得風疾明年乞身歸部臣不為奏又明年京
察尚書倪岳以老疾罷之居二年卒年六十三天啓初
追諡文節


  鄒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貧讀書焚木葉繼
晷者三年舉成化二十二年鄉試第一時帝益倦於政
而萬安劉吉尹直居政府智憤之道出三原謁致仕尚
書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進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
位毒痡四海而公顧屏棄田里智此行非為科名欲上
[241-11a]
書天子别白賢奸拯斯民於塗炭耳恕竒其言笑而不
答明年登進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於輔臣遇事
必咨殊恩異數必及亦云任矣然或進退一人處分一
事往往降中㫖使一二小人隂執其柄是既任之而又
疑之也陛下豈不欲推誠待物哉由其進身之初多出
私門先有以致陛下之厭薄及與議事又唯諾惟謹伈
伈俔俔若有所不敢反不如一二俗吏足以任事此陛
下所為疑也臣竊以為過矣昔宋仁宗知夏竦懷詐則
[241-11b]
黜之知吕夷簡能改過則容之知杜衍韓琦范仲淹富
弼可任則不次擢之故能北拒契丹西臣元昊未聞一
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事也願陛下察孰為竦孰為夷簡
而黜之容之孰為衍琦仲淹弼而擢之日與講論治道
不使小人得叅其間則天工亮矣臣又聞天下事惟輔
臣得議惟諫官得言諫官雖卑與輔臣等乃今之諫官
以軀體魁梧為羙以應對㨗給為賢以簿書刑獄為職
業不畏天變不恤人窮或以忠義激之則曰吾非不欲
[241-12a]
言言出則禍隨其誰吾聴嗚呼既不能盡言效職而復
引過以歸於上有人心者固如是乎臣願罷黜浮冗廣
求風節之臣令仗下糾彈入閣叅議或請對或輪對或
非時召對霽色接之温言導之使得畢誠盡藴則天聴
䦕矣臣又聞汲黯在朝淮南寢謀君子之有益人國也
大矣以陛下之聰明寧不知君子可任而故屈抑之哉
乃小人巧讒間以中傷之耳今碩徳如王恕忠鯁如强
珍亮直剛方如章懋林俊張吉皆一時人望不宜貶錮
[241-12b]
負上天生才之意陛下誠召此數人置要近之地使各
盡其平生則天心協矣臣又聞高皇帝制閽寺惟給掃
除不及以政近者舊章日壞邪徑日䦕人主大權盡出
其手内倚之為相外倚之為將藩方倚之為鎮撫伶人
賤工倚之以作竒技淫巧法王佛子倚之以恣出入宫
禁此豈髙皇帝所許哉願陛下以宰相為股肱以諫官
為耳目以正人君子為腹心深思極慮定宗社長久之
計則大綱正矣然其本則在陛下明理何如耳竊聞侍
[241-13a]
臣進講無反覆論辨之功陛下聴講亦無從容沃心之
益如此而欲明理以應事臣不信也願陛下念義理之
難窮惜日月之易邁考之經史騐之身心使終嵗無間
則聖學明而萬事畢治豈特四事之舉措得其當已耶
疏入不報智既慷慨負竒其時御史湯鼐中書舍人吉
人進士李文祥亦並負意氣智皆與之善因相與品覈
公卿裁量人物未㡬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為
其志且得行乃復因星變上書曰伏讀明詔云天下利
[241-13b]
弊所當興革所在官員人等條具以聞此殆陛下知前
日登極詔書為奸臣所誤禁言官毋風聞挾私言事物
論囂然故復下此條自解耳夫不曰朕躬有過朝政有
闕而曰利弊當興革不曰許諸人直言無隠而曰官員
人等條具以聞陛下所以求言者已不廣矣今欲興天
下之利革天下之弊當求利弊之本原而興且革之不
當毛舉細故以為利弊在是也本原何在閣臣是已少
師安持禄怙寵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挾詐懷
[241-14a]
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則君徳必不就朝政必不修
此弊所當革者也致仕尚書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書
王竑剛毅可寢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決大疑世之
君子也陛下用之則君徳䦕明朝政清肅此利所當興
也然君子所以不進小人所以不退大抵由宦官權重
而已漢元帝嘗任蕭望之周堪矣卒制於宏恭石顯宋
孝宗嘗任劉俊卿劉珙矣卒間於陳源甘昇李林甫牛
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賈似道丁大全與
[241-14b]
董宋臣相表裏而宗室不振君子小人進退之機未嘗
不繫此曹之盛衰願陛下鑒既往謹將來攬天綱張英
斷凡所以待宦官者一以髙皇帝為法則君子可進小
人可退而天下之治出於一矣以陛下聰明冠世豈不
知刑臣不可委信然而不免誤用者殆正心之學未講
也心𤼵於天理則耳目聰明言動中節何宦官之能惑
發於人欲則一身無主萬事失綱投間抵隙䝉蔽得施
雖有神武之資亦將日改月化而寖失其初欲進君子
[241-15a]
退小人興天下之利革天下之弊豈可得哉帝得疏頷
之居無何安直相繼罷斥而吉任寄如故銜智刺骨鼐
常朝當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時御史侍班得面陳政
務得失立取進止自後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
隔也君幸值維新之日盍倣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
至京智往謁曰後世人臣不獲時見天子故事多茍且
願公且勿受官先請朝見取時政不善者厯陳之力請
除革而後拜命庶其有濟若先受官無復見天子之日
[241-15b]
矣鼐與恕亦未能用其言㑹劉概獄起吉使其黨魏璋
入智名遂下詔獄智身親三木僅屬喘息慷慨對簿曰
智見經筵以寒暑輟講午朝以細事塞責紀綱廢弛風
俗浮薄生民憔悴邊備空虚私竊以為憂與鼐等往來
論議誠有之不知其他讞者承吉意竟謫廣東石城所
吏目事具湯鼐傳智至廣東總督秦紘檄召修書乃居
㑹城聞陳獻章講道新㑹往受業自是學益粹𢎞治四
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同年生吳廷舉為順徳
[241-16a]
知縣殮而歸其喪天啓初追諡忠介


  舒芬字國裳進賢人年十二獻馴鴈賦於知府祝瀚遂
知名正徳十二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時武宗數㣲行
畋遊無度其明年孝貞皇后崩甫踰月欲幸宣府託言
往視山陵罷沿道兵衛芬上言陛下三年之内當深居
不出雖釋服之後固儼然煢疚也且自古萬乗之重非
奔竄逃匿未有不嚴侍衛者又等威莫大於車服以天
子之尊下同庶人舍大輅衮冕而羸車䙝服是御非所
[241-16b]
以辨上下定禮儀不聴孝貞山陵畢迎主祔廟自長安
門入芬又言孝貞皇后作配茂陵未聞失徳祖宗之制
既𦵏迎主必入正門昨孝貞之主顧從陛下駕由旁門
入他日史臣書之曰六月己丑車駕至自山陵迎孝貞
純皇后主入長安門將使孝貞有不得正終之嫌其何
以解於天下後世昨祔廟之夕疾風迅雷甚雨意者聖
祖列宗及孝貞皇后之靈儆告陛下也陛下宜即明詔
中外以示改過不報遂乞歸養不許又明年三月帝議
[241-17a]
南巡時寧王宸濠久蓄異謀與近倖相結人情惶懼言
官伏闕諫忤㫖被責讓芬憂之與吏部員外郎夏良勝
禮部主事萬潮庶吉士汪應軫要諸曹連章入諫衆許
諾芬遂偕編修崔桐庶吉士江暉王廷陳馬汝驥曹嘉
及應軫上疏曰古帝王所以巡狩者協律度同量衡訪
遺老問疾苦黜陟幽明式序在位是以諸侯畏焉百姓
安焉若陛下之出不過如秦皇漢武侈心為樂而已非
能行巡狩之禮者也博浪柏谷其禍亦可鑒矣近者西
[241-17b]
北再巡六師不攝四民告病哀痛之聲上徹蒼昊傳播
四方人心震動故一聞南巡詔書皆鳥驚獸散而有司
方以迎奉為名徴發嚴急江淮之間蕭然煩費萬一不
逞之徒乘勢倡亂為禍非細且陛下以鎮國公自命茍
至親王國境或據勛臣之禮以待陛下將北嚮朝之乎
抑南面受其朝乎假令循名責實深求悖謬之端則左
右寵倖無死所矣尚有事堪痛哭不忍言者宗藩蓄劉
濞之釁大臣懷馮道之心以禄位為故物以朝署為市
[241-18a]
㕓以陛下為奕棋以革除年間為故事特左右寵倖知
術短淺無能以此言告陛下耳使陛下得聞此言雖禁
門之外亦將警蹕而出尚敢輕騎慢遊哉疏入陸完迎
謂曰上聞有諫者輒恚欲自引決諸君且休勿歸過君
上沽直名芬等不應而出有頃良勝潮過芬扼腕恨完
芬因邀博士陳九川至酌之酒曰匹夫不可奪志君輩
可遂已乎明日遂偕諸曹連疏入帝大怒命跪闕下五
日期滿復杖之三十芬創甚幾斃舁至翰林院中掌院
[241-18b]
者懼得罪命摽出之芬曰吾官此即死此耳竟謫福建
市舶副提舉裹創就道世宗即位召復故官嘉靖三年
春昭聖太后夀旦詔免諸命婦朝賀芬言前者興國太
后令旦命婦朝賀如儀今遇皇太后夀節忽行傳免恐
失輕重之宜乞收成命以彰聖孝帝怒奪俸三月時帝
欲尊崇本生芬偕其僚連章極諫及張璁桂萼方獻夫
驟擢學士芬及同官楊維聰編修王思羞與同列拜疏
乞罷未幾復偕同官楊慎等伏左順門哭爭帝怒下獄
[241-19a]
廷杖奪俸如初旋遭母喪歸卒於家年四十四世稱忠
孝狀元芬丰神玉粒負氣峻厲端居竟日無倦容夜則
計過自訟以倡明絶學為己任其學貫串諸經兼通天
文律厯而尤精於周禮嘗曰周禮視儀禮禮記猶蜀之
視吳魏也賈氏謂儀禮為本周禮為末妄矣朱子不加
是正何也疾革其子請所言惟以未及表章周禮為恨
學者稱梓溪先生萬厯中追諡文節先是修撰羅倫以
諫謫福建提舉踰六十年而芬繼之與倫同鄉同官所
[241-19b]
謫地與官又同福建士大夫遂祀芬配倫云崔桐字來
鳳海門人鄉試第一與芬同進士及第授編修既諫南
巡並跪闕下受杖奪俸嘉靖中以侍讀出為湖廣右叅
議累擢國子祭酒禮部右侍郎馬汝驥字仲房綏徳人
正徳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偕芬等諫南巡罰跪受杖
教習期滿當授編修特調澤州知州懲王府人虐小民
比王有所屬輙投其書櫝中不視陵川知縣貪汝驥欲
黜之巡按御史為曲解汝驥不聴竟褫其官世宗立召
[241-20a]
復編修尋録直諫功增秩一等預修武宗實録進修撰
厯兩京國子司業擢南京右通政就改國子祭酒召拜
禮部右侍郎尚書嚴嵩愛重汝驥入閣稱之帝特加侍
讀學士汝驥行已峭厲然性故和易人望歸焉卒贈尚
書諡文簡應軫等自有傳


  贊曰詞臣以文學侍從為職非有言責也激於名義侃
侃廷諍抵罪謫而不悔豈非皎然志節之士歟奪情之
典不始李賢然自羅倫疏傳誦天下而朝臣不敢以起
[241-20b]
復為故事於倫理所裨豈淺鮮哉章懋等引宣宗箴明
國家設官意不為彰君之過鄒智指列賢奸矯拂媮末
舒芬危言聳切有袁盎㩜轡之風况夫清修峻節行無
瑕尤若諸子者洵足以矯文士浮夸之習矣




  明史卷一百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