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8 明史-清-張廷玉 (master)


[17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


  大學士張廷玉等奉 敕修


  列傳第三十五


  解 縉       黄 淮


  胡 廣       金㓜孜


  胡 儼


  解縉字大紳吉水人祖子元為元安福州判官兵亂守
[178-1b]
義死父開太祖嘗召見論元事欲官之辭去縉幼頴敏
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授中書庶吉士甚見愛重縉常侍
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諭縉朕與爾義則君臣㤙猶
父子當知無不言縉即日上封事萬言畧曰臣聞令數
改則民疑刑太繁則民玩國初至今將二十載無幾時
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嘗聞陛下震怒鋤根剪蔓
誅其姦逆矣未聞褒一大善賞延於世復及其鄉終始
如一者也臣見陛下好觀説苑韻府雜書與所謂道徳
[178-2a]
經心經者臣竊謂甚非所宜也説苑出於劉向多戰國
縱横之論韻府出元之隂氏抄輯穢蕪畧無可採陛下
若喜其便於檢閲則願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請得執筆
隨其後上泝唐虞夏商周孔下及闗閩濂洛根實精明
隨事類别勒成一經上接經史豈非太平制作之一端
歟又今六經殘缺禮記出於漢儒踳駁尤甚宜及時刪
改訪求審樂之儒大備百王之典作樂書一經以恵萬
世尊祀㐲羲神農黄帝堯舜禹湯文武臯陶伊尹太公
[178-2b]
周公稷契夷益傳説箕子於太學孔子則自天子達於
庶人通祀以為先師而以顔曾子思孟子配自閔子以
下各祭於其鄉魯之闕里仍建叔梁紇廟贈以王爵以
顔路曽晳孔鯉配一洗厯代之因仍肇起天朝之文獻
豈不盛哉若夫祀天宜復掃地之規尊祖宜備七廟之
制奉天不宜為筵宴之所文淵未備夫館閣之隆太常
非俗樂之可肄官妓非人道之所為禁絶倡優易置寺
閹執㦸陛墀皆為吉士虎賁趣馬悉用俊良除山澤之
[178-3a]
禁税蠲務鎮之征啇木輅朴居而土木之工勿起山澤
荒田而四裔之地勿貪釋老之壮者驅之俾復於人倫
經咒之妄者火之俾絶其欺誑絶鬼巫破淫祀省冗官
減細縣痛懲法外之威刑永革京城之工役流十年而
聽復杖八十以無加婦女非帷簿不修毋令逮繫大臣
有過惡當誅不宜加辱治厯明時授民作事但申播植
之宜何用建除之謬所宜著者日月之行星辰之次仰
觀俯察事合逆順七政之齊正此類也近年以來臺綱
[178-3b]
不肅以刑名輕重為能事以問囚多寡為勲勞甚非所
以勵清要長風采也御史糾彈皆承宻㫖每聞上有赦
宥則必故為執持意謂如此則上恩愈重此皆小人趨
媚効勞之細術陛下何不肝膽而鏡照之哉陛下進人
不擇賢否授職不量重輕建不為君周之法所謂取之
盡錙銖置朋姦倚法之條所謂用之如泥沙監生進士
經明行修而多屈於下僚孝廉人材㝠蹈瞽趨而或布
於朝省椎埋嚚悍之夫闒茸下愚之輩朝捐刀鑷暮擁
[178-4a]
冠裳左棄筐篋右綰組符是故賢者羞為之等列庸人
悉習其風流以貪婪茍免為得計以廉潔受刑為飾辭
出於吏部者無賢否之分入於刑部者無枉直之判天
下皆謂陛下任喜怒為生殺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
也古者善惡鄉鄰必記今雖有申明旌善之舉而無黨
庠鄉學之規互知之法雖嚴訓告之方未備臣欲求古
人治家之禮睦鄰之法若古藍田呂氏之鄉約今義門
鄭氏之家範布之天下世臣大族率先以勸旌之復之
[178-4b]
為民表帥將見作新於變至於比屋可封不難矣陛下
天資至髙合於道微神怪妄誕臣知陛下洞矚之矣然
猶不免所謂神道設敎者臣謂不必然也一統之輿圖
已定矣一時之人心已服矣一切之姦雄已慴矣天無
變災民無患害聖躬康寕聖子聖孫繼繼繩繩所謂得
真符者矣何必興師以取寳為名諭衆以神仙為徴應
也哉臣觀地有盛衰物有盈虚而商税之征率皆定額
是使其或盈也姦黠得以侵欺其歉也良善困於補納
[178-5a]
夏税一也而茶椒有糧菓絲有税既税於所産之地又
税於所過之津何其奪民之利至於如此之宻也且多
貧下之家不免抛荒之咎今日之土地無前日之生植
而今日之徴聚有前日之税糧或賣産以供税産去而
税存或賠辦以當役役重而民困土田之高下不均起
科之輕重無别膏腴而税反輕瘠鹵而税反重欲拯困
而革其弊莫若行授田均田之法兼行常平義倉之舉
積之以漸至有九年之食無難者臣聞仲尼曰王公設
[178-5b]
險以守其國近世狙於晏安墮名城銷鋒鏑禁兵諱武
以為太平一旦有不測之虞連城望風而靡及今宜敕
有司整葺寛之以歳月守之以里胥額設弓手兼教民
兵開武舉收天下之英雄廣鄉校以延天下之俊乂
古時多有書院學田貢士有莊義田有族皆宜興復而
廣益之夫罪人不孥罰弗及嗣連坐起於秦法孥戮本
於偽書今之為善者妻子未必蒙榮有過者里胥必陷
其罪况律以人倫為重而給配婦女之條若聼之於不
[178-6a]
義則又何取夫節義哉此風化之所由也孔子曰名不
正則言不順尚書侍郎内侍也而以加於六卿郎中員
外内職也而以名於六屬御史詞臣所以居寵臺閣郡
守縣令不應廻避鄉邦同寅協恭相倡以禮而今内外
百司捶楚屬官甚於奴𨽻是使柔懦之徒蕩無廉耻進
退奔趨肌膚不保甚非所以長孝行勵節義也臣以為
自今非犯罪惡解官笞杖之刑勿用催科督厲小有過
差蒲鞭示辱亦足懲矣臣但知罄竭愚衷急於陳獻畧
[178-6b]
無次序惟陛下幸埀鍳焉書奏帝稱其才已復獻太平
十䇿文多不録縉嘗入兵部索皂𨽻語嫚尚書沈溍以
聞帝曰縉以冗散自恣耶命改為御史韓國公李善長
得罪死縉代郎中王國用草疏白其寃又為同官夏長
文草疏劾都御史袁泰泰深銜之時近臣父皆得入覲
縉父開至帝謂曰大器晚成若以而子歸益令進學後
十年來大用未晚也歸八年太祖崩縉入臨京師有司
劾縉違詔㫖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謫河
[178-7a]
州衛吏時禮部侍郎董倫方為恵帝所信任縉因寓書
於倫曰縉率易狂愚無所避忌數上封事所言分封勢
重萬一不幸必有厲長吳濞之虞納克楚來歸欽承顧
問謂宜待之有禮稍忤機權其徒必貳此類非一頗皆
億中又嘗為王國用草諫書言韓國事為詹徽所疾欲
中以危法伏蒙聖㤙申之慰諭重以鏹賜令以十年著
述冠帶來廷元史舛誤承命改修及踵成宋書刪定禮
經凡例皆已留中奉親之暇杜門纂述漸有次第洊將
[178-7b]
八載賓天之訃忽聞痛切欲絶母喪在殯未遑安厝家
有九十之親倚門望思皆不暇戀冀一拜山陵隕淚九
土何圖詿誤蒙㤙逺行揚粤之人不耐寒暑復多疾病
俯仰奔趨伍於吏卒誠不堪忍晝夜涕泣恒懼不測負
平生之心抱萬古之痛是以數鳴知感冀還京師得望
天顔或遂南還父子相見即更生之日也倫乃薦縉召
為翰林待詔成祖入京師擢侍讀命與黄淮楊士竒胡
廣金幼孜楊滎胡儼竝直文淵閣預機務内閣預機務
[178-8a]
自此始尋進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録及列女傳
書成賜銀幣永樂二年皇太子立進縉翰林學士兼右
春坊大學士帝嘗召縉等日爾七人朝夕左右朕嘉爾
勤慎時言之宫中恒情慎初易保終難願共勉焉因各
賜五品服命七人命婦朝皇后於柔儀殿后勞賜備至
又以立春日賜縉等金綺衣與尚書埓縉等入謝帝曰
代言之司機宻所繫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書下也
一日帝御奉天門諭六科諸臣直言因顧縉等曰王魏
[178-8b]
之風世不多有若使進言者無所懼聽言者無所忤天
下何患不治朕與爾共勉之其年秋胡儼出為祭酒觧
縉等六人從容獻納帝嘗虚己以聽縉少登朝才髙任
事直前表裏洞逹引拔士類有一善稱之不容口然好
臧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又以定儲議為漢王髙煦
所忌遂致敗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邱福言漢王有功
宜立帝宻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
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髙煦由
[178-9a]
是深恨縉㑹大𤼵兵討安南縉諫不聽卒平之置郡縣
而太子既立又時時失帝意髙煦寵益隆禮秩踰嫡縉
又諫曰是啓爭也不可帝怒謂其離間骨肉㤙禮寖衰
四年賜黄淮等五人二品紗羅衣而不及縉乆之福等
議稍稍傳達外廷高煦遂譖縉洩禁中語明年縉坐廷
試讀卷不公謫廣西布政司叅議既行禮部郎中李至
剛言縉怨望改交阯命督餉化州永樂八年縉奏事入
京傎帝北征縉謁皇太子而還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
[178-9b]
太子徑歸無人臣禮帝震怒縉時方偕檢討王偁道廣
東覽山川上疏請鑿贛江通南北奏至逮縉下詔獄拷
掠備至詞連大理丞湯宗宗人府經厯髙得暘中允李
貫贊善王汝玉編修朱紘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并及
至剛皆下獄汝玉貫紘引高得暘皆瘐死十三年錦衣
衛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
酒埋積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遼東
方縉居翰林時内官張興恃寵笞人左順門外縉叱之
[178-10a]
興斂手退帝嘗書廷臣名命縉各疏其短長縉言蹇義
天資厚重中無定見夏原吉有徳量不逺小人劉儁有
才幹不知顧義鄭賜可謂君子頗短於才李至剛誕而
附勢雖才不端黄福秉心易直確有執守陳瑛刻於用
法尚能持亷宋禮戇直而苛人怨不䘏陳洽疏通警敏
亦不失正方賓簿書之才駔儈之心帝以付太子太子
因問尹昌隆王汝玉縉對曰昌隆君子而量不𢎞汝玉
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後仁宗即位出縉所疏示楊
[178-10b]
士奇曰人言縉狂觀所論列皆有定見不狂也詔歸縉
妻子宗族縉初與胡廣同侍成祖宴帝曰爾二人生同
里長同學仕同官縉有子廣可以女妻之廣頓首曰臣
妻方娠未卜男女帝笑曰定女矣已而果生女遂約婚
縉敗子禎亮徙遼東廣欲離婚女截耳誓曰薄命之婚
皇上主之大人面承之有死無二及赦還卒歸禎亮正
統元年八月詔還所籍家産成化元年復縉官贈朝議
大夫始縉言漢王及安南事得禍後高煦以叛誅安南
[178-11a]
數反置吏未乆復棄去悉如縉言縉兄綸洪武中亦官
御史性剛真後改應天教授子禎期以書名


  黄淮字宗豫永嘉人父性方國珍據温州遯跡避偽命
淮舉洪武末進士授中書舍人成祖即位召對稱㫖命
與解縉常立御榻左備顧問或至夜分帝就寢猶賜坐
榻前語機宻重務悉預聞既而與縉等六人並直文淵
閣改翰林編修進侍讀議立太子淮請立嫡以長太子
立遷左庶子兼侍讀永樂五年解縉黜淮進右春坊大
[178-11b]
學士明年與胡廣金幼孜楊榮楊士奇同輔導太孫七
年帝北巡命淮及蹇義金忠楊士竒輔皇太子監國十一
年再北廵仍留守明年帝征衛拉特還太子遣使迎駕
緩帝重入髙煦譖悉徴東宫官屬下詔獄淮及楊溥金
問皆坐繫十年仁宗即位復官尋擢為通政使兼武英
殿大學士與楊榮金幼孜楊士奇同掌内制丁母憂乞
終制不許明年進少保戸部尚書兼大學士如故仁宗
崩太子在南京漢王乆蓄異志中外疑懼淮憂危嘔血
[178-12a]
宣徳元年帝親征樂安命淮居守明年以疾乞休許之
父性年九十奉養甚歡及性卒賜葬祭淮詣闕謝值燈
時賜遊西苑詔乘肩輿登萬歳山命主㑹試比辭歸餞
之太液池帝為長歌送之且曰朕生日卿其復來明年
入賀英宗立再入朝正統十四年六月卒年八十三諡
文簡淮性明果達於治體永樂中長沙妖人李法良反
仁宗方監國命豐城侯李彬討之漢王忌太子有功詭
言彬不可用淮曰彬老將必能滅賊願急遣彬卒禽法
[178-12b]
良又時有告黨逆者淮言於帝曰洪武末年已有敕禁
不宜復理吏部追論靖難兵起時南人官北地不即歸
附者當編戍淮曰如是恐示人不廣帝皆從之阿嚕白
歸欵請得役屬吐蕃諸部求朝廷刻金作誓詞磨其金
酒中飲諸酋長以盟衆議欲許之淮曰彼勢分則易制
一則難圖矣帝顧左右曰黄淮論事如立髙岡無遠不
見西域僧大寳法王來朝帝將刻玉印賜之以璞示淮
淮曰朝廷賜諸番制敕用敕命廣運二寳今此玉較大
[178-13a]
非所以示逺人尊朝廷帝嘉納其獻替類如此然量頗
隘同列有小過輒以聞或謂解縉之謫淮有力焉其見
疎於宣宗也亦謂楊榮言淮病瘵能染人云


  胡廣字光大吉水人父子祺名夀昌以字行陳友諒陷
吉安太祖遣兵復之將殺脅從者千餘人子祺走謁帥
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學選為御史上書請都
闗中帝稱善遣太子廵視陜西後以太子薨不果子祺
出為廣西按察僉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寃獄毁淫祀修
[178-13b]
廢堰民甚徳之遷延平知府卒於任廣其次子也建文
二年廷試時方討燕廣對䇿有親藩陸梁人心搖動語
帝親擢廣第一賜名靖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廣偕解
縉迎附擢侍講改侍讀復名廣遷右春坊右庶子永樂
五年進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帝北征與楊榮金
幼孜從數召對帳殿或至夜分過山川阨塞立馬議論
行或稍後輒遣騎四求索嘗失道脱衣乘驏馬渡河出
水沒馬及腰以上帝顧勞良苦廣善書毎勒石皆命書
[178-14a]
之十二年再北征皇長孫從命廣與榮幼孜軍中講經
史十四年進文淵閣大學士兼職如故帝徴烏斯藏僧
作法㑹為高帝高后薦福言見諸祥異廣乃獻聖孝瑞
應頌帝綴為佛曲令宫中歌舞之禮部郎中周訥請封
禪廣言其不可遂不許廣上却封禪頌帝㿽親愛之廣
性縝宻帝前言及所治職所務出未嘗告人時人以方
漢胡廣然頗能持大體奔母喪還朝帝問百姓安否對
曰安但郡縣窮治建文時姦黨株及支親為民厲帝納
[178-14b]
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四十九年


  臣得諡自廣始喪還過南京太子為致祭明年官其子
穜翰林檢討仁宗立加贈廣少師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新淦人建文二年進士授戸科給
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直文淵閣遷
侍講時翰林坊局臣講書東宫皆先具經義閣臣閲正
呈帝覽乃進講解縉書楊士奇易胡廣詩幼孜春秋因
進春秋要㫖三卷永樂五年遷右諭徳兼侍講因諭吏
[178-15a]
部直内閣諸臣胡廣金幼孜等考滿勿改他任七年從
幸北京明年北征幼孜與廣榮扈行駕駐清水源有泉
湧出幼孜獻銘榮獻詩皆勞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學所
過山川要害輒命記之幼孜據鞍起草立使衛拉特還
帝召幼孜等傍輿行言敵中事親倚甚嘗與廣榮及
侍郎金純失道陷谷中暮夜幼孜墜馬廣純去不顧滎
為結鞍行行又輒墜榮乗以已騎明日始達行在所是
夜帝遣使十餘輩迹榮幼孜不𫉬比至帝喜動顔色自
[178-15b]
後北征皆從所撰有北征前後二録十二年命與廣榮
等纂五經四書性理大全遷翰林學士十八年與榮竝
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從北征中道兵疲帝以問
羣臣莫敢對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聽次開平帝謂榮
幼孜曰朕夢神人語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榮幼孜
對曰陛下此舉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崑岡玉石俱燬
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詔招諭諸部還軍至榆木
川帝崩祕不𤼵喪榮訃京師幼孜䕶梓宮歸仁宗即位
[178-16a]
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尋加太子少保兼武
英殿大學士是年十月命幼孜榮士奇㑹録罪囚於承
天門外詔法司録重囚必㑹三學士委寄益隆帝御西
角門閲廷臣制誥顧三學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書
皆先帝舊臣朕方倚以自輔嘗見前代人主惡聞直言
雖素所親信亦畏威順㫖緘黙取容賢良之臣言不見
聽退而杜口朕與卿等當深用為戒因取五人誥詞親
增二語云勿謂崇高而難入勿以有所從違而或怠幼
[178-16b]
孜等頓首稱謝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學士
如故竝給三俸尋乞歸省母明年母卒宣宗立詔起復
修両朝實録充總裁官三年持節寕夏冊慶府郡王妃
所過詢兵民疾苦還奏之帝嘉納焉從廵邊度雞鳴山
帝曰唐太宗恃其英武征遼嘗過此山幼孜對曰太宗
尋悔此役故建憫忠閣帝曰此山崩於元順帝時為元
亡徴對曰順帝亡國之主雖山不崩國亦必亡宣徳六
年十二月卒年六十四贈少保諡文靖幼孜簡易靜黙
[178-17a]
寛裕有容眷遇雖隆而自處益謙名其宴居之室曰退
庵疾革時家人囑請身後㤙不聽曰此君子所恥也
胡儼字若思南昌人少嗜學於天文地理律厯醫卜無
不究覽洪武中以舉人授華亭教諭能以師道自任母
憂服除改長垣乞便地就養復改餘干學官許乞便地
自儼始建文元年薦授桐城知縣鑿桐陂水溉田為民
利縣有虎傷人儼齊沐告於神虎遁去桐人祀之朱邑
祠四年副都御史練子寜薦於朝曰儼學足達天人智
[178-17b]
足資帷幄比召至燕師已渡江成祖即位曰儼知天文
其令欽天監試既試奏儼實通象緯氣候之學尋又以
解縉薦授翰林檢討與縉等俱直文淵閣遷侍講進左
庶子父喪起復儼在閣承顧問嘗不欲先人然少戇永
樂二年九月拜國子監祭酒遂不預機務時用法嚴峻
國子生託事告歸者坐戍邊儼至即奏除之七年帝幸
北京召儼赴行在明年北征命以祭酒兼侍講掌翰林
院事輔皇太孫留守北京十九年改北京國子監祭酒
[178-18a]
當是時海内混一埀五十年帝方内興禮樂外懐要荒
公卿大夫彬彬多文學之士儼館閣宿儒朝廷大著作
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實録永樂大典天下圖誌皆充總
裁官居國學二十餘年以身率敎動有師法洪熙改元
以疾乞休仁宗賜敕奬勞進太子賓客仍兼祭酒致仕
復其子孫宣宗即位以禮部侍郎召辭歸家居二十年
方岳重臣咸待以師禮儼與言未嘗及私自處淡泊歳
時衣食纔給初為湖廣考官得楊溥文大異之題其上
[178-18b]
曰必能為董子之正言而不為公孫之阿曲世以為知
人正統八年八月卒年八十三


  贊曰明初罷丞相分事權於六部成祖始命儒臣直文
淵閣預機務沿及仁宣而閣權曰重實行丞相事解縉
以下五人則詞林之最初入閣者也夫處禁宻之地必
以公正自持而尤貴於厚重不洩縉少年高才自負匡
濟大畧太祖俾十年進學愛之深矣彼其動輒得謗不
克令終夫豈盡嫉賢害能力者固使之然歟黄淮功者在
[178-19a]
輔導金幼孜勞著扈從胡儼乆於國學觀諸臣從容宻
勿隨事納忠固非僅以文字翰墨為勲績而已惟廣大
節有虧能無媿於同列歟






[178-19b]








  明史卷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