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38 明史-清-張廷玉 (master)


[04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史卷四十七


  大學士張廷玉等奉 敕修


  志第二十三


  禮一吉禮一


  周官儀禮尚已然書缺簡脱因革莫詳自漢史作禮志後
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歐陽氏云三代以下治出
於二而禮樂為虚名要其用之郊廟朝廷下至閭里州
[047-1b]
黨者未甞無可觀也惟能修明講貫以實意行乎其間則
格上下感鬼神教化之成即在是矣安見後世之禮必不
可上追三代哉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
局廣徵耆儒分曹究討洪武元年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
常寺定擬祀典乃厯敘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廟議以進禮官
及諸儒臣又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
可垂鑒戒者名曰有心録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明年告成賜名大
明集禮其書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
[047-2a]
制度名數纎悉畢具又屢敕議禮臣李善長傅瓛宋濂
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亮牛諒陶凱朱升樂韶鳳李原
名等編輯成集且詔郡縣舉髙潔博雅之士徐一夔梁
寅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彞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
禮書在位三十餘年所著書可考見者曰孝慈錄曰洪
武禮制曰禮儀定式曰諸司職掌曰稽古定制曰國朝
制作曰大禮要議曰皇朝禮制曰大明禮制曰洪武禮
法曰禮制集要曰禮制節文曰太常集禮曰禮書若夫
[047-2b]
釐正祀典凡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而諸
神封號悉改從本稱一洗矯誣陋習其度越漢唐逺矣
又詔定國恤父母並斬衰長子降為期年正服旁服以
遞而殺斟酌古今葢得其中永樂中頒文公家禮於天
下又定巡狩監國及經筵日講之制後宫罷殉始於英
宗陵廟嫡庶之分正於孝宗暨乎世宗以制禮作樂自
任其更定之大者如分祀天地復朝日夕月於東西郊
罷二祖並配以及祈榖大雩享先蠶祭聖師易至聖先
[047-3a]
師號皆能折衷於古獨其排衆議祔睿宗太廟躋武宗
上徇本生而違大統以明察始而以豐昵終矣當時將
順之臣各為之説今其存者若明倫大典則御製序文
以行之禮儀成典則李時等奉敕而修郊祀考議則張
孚敬所進者也至大明㑹典自孝宗朝集纂其於禮制
尤詳世宗神宗時數有増益一代成憲畧具是焉今以
五禮之序條為品式而隨時損益者則依類編入以識
沿革云


[047-3b]
  壇壝之制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


  籩豆之實  祭祀雜議諸儀


  祭祀日期  習儀


  齋戒    遣官祭祀


  分獻陪祀


  五禮一曰吉禮凡祀事皆領於太常寺而屬於禮部明
初以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為大祀太嵗
星辰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歴代帝王先師旗纛司
[047-4a]
中司命司民司祿夀星為中祀諸神為小祀後改先農
朝日夕月為中祀凡天子所親祀者天地宗廟社稷山
川若國有大事則命官祭告其中祀小祀皆遣官致祭
而帝王陵廟及孔子廟則𫝊制特遣焉每嵗所常行者
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榖孟夏大雩季秋大享冬至
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丘祭皇地祗春分朝日於
東郊秋分夕月於西郊四孟季冬享太廟仲春仲秋上
戊祭太社太稷中祀二十有五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
[047-4b]
祭帝社帝稷仲秋祭太嵗風雲雷雨四季月將及嶽鎮
海瀆山川城隍霜降日祭旗纛於教塲仲秋祭城南旗
纛廟仲春祭先農仲秋祭天神地祗於山川壇仲春仲
秋祭歴代帝王廟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師孔子小祀八
孟春祭司户孟夏祭司竈季夏祭中霤孟秋祭司門孟
冬祭司井仲春祭司馬之神清明十月朔祭泰厲又於
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至京師十廟南京十五廟各以
嵗時遣官致祭其非常祀而間行之者若新天子耕耤
[047-5a]
而享先農視學而行釋奠之類嘉靖時皇后享先蠶祀
髙禖皆因時特舉者也其王國所祀則太廟社稷風雲
雷雨封内山川城隍旗纛五祀厲壇府州縣所祀則社
稷風雲雷雨山川厲壇先師廟及所在帝王陵廟各衞
亦祭先師至於庶人亦得祭里社榖神及祖父母父母
并祀竈載在祀典雖時稍有更易其大要莫能踰也至
若壇壝之制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籩豆之實
酒齊之名析其彼此之異同訂其初終之損益臚於首
[047-5b]
簡畧於本條庶無缺遺亦免繁複云爾


  壇壝之制明初建圜丘於正陽門外鍾山之陽方丘於
太平門外鍾山之隂圜丘壇二成上成廣七丈髙八尺
一寸四出陛各九級正南廣九尺五寸東西北八尺一
寸下成周圍壇面縱横皆廣五丈髙視上成陛皆九級
正南廣一丈二尺五寸東西北殺五寸五分甃磚䦨楯
皆以琉璃為之壝去壇十五丈髙八尺一寸四面靈星
門南三門東西北各一外垣去壝十五丈門制同天下
[047-6a]
神祗壇在東門外神庫五楹在外垣北南向厨房五楹
在外壇東北西向庫房五楹南向宰牲房三楹天池一
又在外庫房之北執事齋舍在壇外垣之東南坊二在
外門外横甬道之東西燎壇在内壝外東南丙地髙九
尺廣七尺開上南出户方丘壇二成上成廣六丈髙六
尺四出陛南一丈東西北八尺皆八級下成四面各廣
二丈四尺髙六尺四出陛南丈二尺東西北一丈皆八
級壝去壇十五丈髙六尺外垣四面各六十四丈餘制
[047-6b]
同南郊有浴室瘞坎在内壝外壬地洪武四年改築圜
丘上成廣四丈五尺髙二尺五寸下成每面廣一丈六
尺五寸髙四尺九寸二成通徑七丈八尺壇至内壝牆
四面各九丈八尺五寸内壝牆至外壝牆南十三丈九
尺四寸北十一丈東西各十一丈七尺方丘上成廣二
丈九尺四寸髙三尺九寸下成每面廣丈五尺五寸髙
三尺八寸通徑七丈四寸壇至内壝牆四面皆八丈九
尺五寸内壝牆至外壝牆四面各八丈二尺十年改定
[047-7a]
合祀之典即圜丘舊制而以屋覆之名曰大祀殿凡十
二楹中石臺設上帝皇地祗座東西廣三十二楹正南
大祀門六楹接以步廊與殿廡通殿後天庫六楹瓦皆
黄琉璃厨庫在殿東北宰牲亭井在厨東北皆以步廊
通殿兩廡後繚以圍牆南為石門三洞以達大祀門謂
之内壇外周垣九里三十步石門三洞南為甬道三中
神道左御道左王道道兩旁稍低為從官之地齋宫在
外垣内西南東向其後殿瓦易青琉璃二十一年増修
[047-7b]
壇壝壇後樹松柏外壝東南鑿池二十區冬月伐冰藏
凌隂以供夏秋祭祀之用成祖遷都北京如其制嘉靖
九年復改分祀建圜丘壇於正陽門外五里許大祀殿
之南方澤壇於安定門外之東圜丘二成壇面及欄俱
青琉璃邊角用白玉石髙廣尺寸皆遵祖制而神路轉
逺内門四南門外燎爐毛血池西南望燎臺外門亦四
南門外左具服臺東門外神庫神厨祭器庫宰牲亭北
門外正北泰神殿正殿以藏上帝太祖之主配殿以藏
[047-8a]
從祀諸神之主外建四天門東曰泰元南曰昭亨西曰
廣利又西鑾駕庫又西犧牲所其北神樂觀北曰成貞
北門外西北為齋宮迤西為壇門壇北舊天地壇即大
祀殿也十七年撤之又改泰神殿曰皇穹宇二十四年
又即故大祀殿之址建大享殿方澤亦二成壇面黄琉
璃陛増為九級用白石圍以方坎内北門外西瘞位東
燈臺南門外皇祗室外西門外迤西神庫神厨宰牲亭
祭器庫北門外西北齋宫又外建四天門西門外北為
[047-8b]
鑾駕庫遣官房内陪祀官房又外為壇門門外為泰折
街牌坊䕶壇地千四百餘畝太社稷壇在宫城西南東
西峙明初建廣五丈髙五尺四出陛皆五級壇土五色
隨其方黄土覆之壇相去五丈壇南皆樹松二壇同一
壝方廣三十丈髙五尺甃磚四門飾色隨其方周垣四
門南靈星門三北㦸門五東西㦸門三㦸門各列㦸二
十四洪武十年改壇午門右社稷共一壇為二成上成
廣五丈下成廣五丈三尺崇五尺外壝崇五尺四面各
[047-9a]
十九丈有竒外垣東西六十六丈有竒南北八十六丈
有竒垣北三門門外為祭殿其北為拜殿外復為三門
垣東西南門各一永樂中建壇北京如其制帝社稷壇
在西苑壇址髙六寸方廣二丈五尺甃細磚實以浄土
壇北樹二坊曰社街王國社稷壇髙廣殺太社稷十之
三府州縣社稷壇廣殺十之五髙殺十之四陛三級後
皆定同壇合祭如京師朝日夕月壇洪武三年建朝日
壇髙八尺夕月壇髙六尺俱方廣四丈兩壝壝各二十
[047-9b]
五步二十一年罷嘉靖九年復建壇各一成朝日壇紅
琉璃夕月壇用白朝日壇陛九級夕月壇六級俱白石
各建天門二先農壇髙五尺廣五丈四出陛御耕耤位
髙三尺廣二丈五尺四出陛山川壇洪武九年建正殿
拜殿各八楹東西廡二十四楹西南先農壇東南具服
殿殿南耤田壇東旗纛廟後為神倉周垣七百餘丈垣
内地嵗種榖蔬供祀事嘉靖十年改名天神地祗壇分
列左右太嵗壇與嶽瀆同嶽鎮海瀆山川城隍壇據髙
[047-10a]
阜南向髙二尺五寸方廣十倍四出陛南向五級東西
北三級王國山川壇髙四尺四出陛方三丈五尺天下
山川所在壇髙三尺四出陛三級方二丈五尺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神位圜丘洪武元年冬
至正壇第一成昊天上帝南向第二成東大明星辰次
之西夜明太嵗次之二年奉仁祖配位第一成西向三
年壇下壝内増祭風雲雷雨七年更定内壝之内東西
各三壇星辰二壇分設於東西其次東則太嵗五嶽西
[047-10b]
則風雲雷雨五鎮内壝之外東西各二壇東四海西四
瀆次天下神祗壇東西分設方丘洪武二年夏至正壇
第一成皇地祗南向第二成東五嶽次四海西五鎮次
四瀆三年奉仁祖配位第一成西向壇下壝内増祭天
下山川七年更定内壝之内東西各二壇東四海西四
瀆次二壇天下山川内壝之外東西各設天下神祗壇
一十二年正月合祀大祀殿正殿三壇上帝皇地祗並
南向仁祖配位在東西向從祀十四壇丹陛東一壇曰
[047-11a]
大明西一壇曰夜明兩廡壇各六星辰二壇次東太嵗
五嶽四海次西風雲雷雨五鎮四瀆二壇又次天下山
川神祗二壇俱東西向二十一年增修丹墀内石臺四
大明夜明各一星辰二内壝外石臺二十東十壇北嶽
北鎮東嶽東鎮東海太嵗帝王山川神祗四瀆西十壇
北海西嶽西鎮西海中嶽中鎮風雲雷雨南嶽南鎮南
海俱東西向臺髙三尺有竒周以石欄陟降為磴道臺
上琢石鑿龕以置神位建文時撤仁祖改奉太祖配位
[047-11b]
第一成西向洪熙元年増文皇帝於太祖下嘉靖九年
復分祀之典圜丘則東大明西夜明次東二十八宿五
星周天星辰次西風雲雷雨共四壇方丘則東五嶽基
運翊聖神烈三山西五鎮天夀純徳二山次東四海次
西四瀆南北郊皆獨奉太祖配太社稷配位别見先農
正位南向后稷配位西向凡神位天地祖宗曰神版餘
曰神牌圜丘神版長二尺五寸廣五寸厚一寸趺髙五
寸以栗木為之正位題曰昊天上帝配位題曰某祖某
[047-12a]
皇帝並黄質金字從祀風雲雷雨位版赤質金字神席
上帝用龍椅龍案上施錦褥配位同從祀位置於案不
設席方丘正位曰皇地祗配位及從祀制並同圜丘奉
先殿帝后神主髙尺二寸廣四寸趺髙二寸用木飾以
金鏤以青字龕髙二尺廣二尺趺髙四寸朱漆鏤金龍
鳳花版開二牕施紅紗側用金銅環内織金文綺為藉
社稷社主用石髙五尺廣五尺上㣲鋭立於壇上半在
土中近南北向稷不用主洪武十年皆設木主丹漆之
[047-12b]
祭畢貯於庫仍用石主埋壇中㣲露其末後奉祖配其
位製塗金牌座如先聖匵用架罩嘉靖中藏於寢廟帝
社稷神位以木髙一尺八寸廣三寸朱漆質金書壇南
置石龕以藏神位王府州縣社主皆用石長二尺五寸
廣尺五寸日月壇神位以松柏為之長二尺五寸廣五
寸趺髙五寸朱漆金字餘倣此祭器南郊洪武元年定
正位豋一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爵三壇上太尊二著
尊犧尊山罍各一壇下太尊一山罍二從祀位豋一籩
[047-13a]
豆各十簠簋各二東西各設著尊二犧尊二北郊同七
年増圜丘從祀共設酒尊六於壇西大明夜明位各三
天下神祗鉶三籩豆各八簠簋各二壝内外東西各設
酒尊三每位爵三方丘嶽鎮各設酒尊三壝内東西各
設酒尊三壝外東西各設酒尊三每位爵三神祗與圜
丘同八年圜丘從祀更設豋一鉶二每位増酒斚星辰
天下神祗各三十太嵗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各十五方
丘從祀同十年定合祀之典各壇陳設如舊惟太嵗風
[047-13b]
雲雷雨酒盞各十東西廡俱共設酒尊三爵十八於壇
南二十一年更定正殿上三壇每壇豋一籩豆各十二
簠簋各二共設酒尊六爵九於殿東南西向丹墀内四
壇大明夜明各豋一籩豆十簠簋二酒尊三爵三星辰
二壇各豋一鉶二酒盞三十餘與大明同壝外二十壇
各豋一鉶二籩豆各十簠簋各二酒盞十酒尊三爵三
神祗壇鉶三籩豆各八帝王山川四瀆中嶽風雲雷雨
神祗壇酒盞各三十餘並同嶽鎮太廟時享洪武元年
[047-14a]
定每廟登一鉶三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共酒尊三金
爵八瓷爵十六於殿東西向二十一年更定每廟豋二
鉶二𢎞治時九廟通設酒尊九祫祭加一金爵十七祫
祭加二瓷爵三十四祫祭加四親王配享洪武三年定
豋鉶各三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酒尊三酒注二二十
一年更定豋鉶各一爵各三籩豆各十簠簋各二共用
酒尊三於殿東功臣配享洪武二年定每位籩豆各二
簠簋各二三年增定共用酒尊二酒注二二十一年更
[047-14b]
定十壇每壇鉶一籩豆各二簠簋各一爵三共用酒尊
三於殿西太社稷洪武元年定鉶三籩豆各十簠簋各
二配位同正配位皆設酒尊三於壇東十一年更定每
位豋一鉶二籩豆十二正配位共設酒尊三爵九後太
祖成祖並配時増酒尊一爵三府州縣社稷鉶一籩豆
四簠簋二朝日夕月洪武三年定太尊著尊山罍各二
在壇上東南隅北面象尊壺尊山罍各二在壇下籩豆
各十簠簋各二豋鉶各三先農與社稷同加豋一籩豆
[047-15a]
減二神祗洪武二年定每壇籩豆各四簠簋豋爵各一
九年更定正殿共設酒尊三爵七兩廡各設酒尊三爵
三餘如舊二十一年更定每壇豋一鉶二籩豆各十簠
簋各二酒盞三十星辰正殿中豋一鉶二餘九壇鉶二
每壇籩豆十簠簋各一酒盞三十爵一共設酒尊三太
嵗諸神籩豆各八簠簋各二酒尊三嶽瀆山川同歴代
帝王洪武四年定豋一鉶二籩豆各八簠簋各一俎一
爵三尊三七年更定豋鉶簠簋各一籩豆各十爵各三
[047-15b]
共設酒尊五於殿西階酒尊三於殿東階二十一年増
定每位鉶二簠簋各二五室共設酒尊三爵四十八配
位每壇籩豆各二簠簋各一饋盤一每位鉶一酒盞三
三皇籩豆各八簠簋各二豋鉶各二爵三犧尊象尊山
罍各一配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二鉶一爵三犧尊象尊
各一至聖先師洪武元年定籩豆各六簠簋各二豋一
鉶二犧尊象尊山罍各一四配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一
豋一十哲兩廡籩豆二四年更定正位籩豆各十酒尊
[047-16a]
三爵三餘如舊四配每位酒尊一餘同正位十哲東西
各爵一每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一鉶一酒盞一兩廡東
西各十三壇東西各爵一每壇籩豆各四簠簋各一酒
盞四十五年更定正位酒尊一爵三豋一鉶二籩豆各
八簠簋各二四配位共酒尊一各爵三豋一鉶二籩豆
各六簠簋各一十哲共酒尊一東西各爵五鉶一籩豆
各四簠簋各一東西廡每四位爵四籩豆各二簠簋各
一景泰六年増兩廡籩豆各二簠簋各一成化十二年
[047-16b]
増正位籩豆為十二嘉靖九年仍減為十旗纛與先農
同馬神籩豆各四簠簋豋象尊壺尊各一玉帛牲牢玉
三等上帝蒼璧皇地祗黄琮太社太稷兩圭有邸朝日
夕月圭璧五寸帛五等曰郊祀制帛郊祀正配位用之
上帝蒼地祗黄配位白曰禮神制帛社稷以下用之社
稷黒大明赤夜明星辰太嵗風雲雷雨天下神祗俱白
五星五色嶽鎮四海陵山隨方色四瀆黒先農正配皆
青羣神白帝王先師皆白旗纛洪武元年用黒七年改
[047-17a]
赤九年定黒二白五曰奉先制帛太廟用之每廟二曰
展親制帛親王配享用之曰報功制帛功臣配享用之
皆白每位各一惟圜丘嘉靖九年用十二而周天星辰
則共用十孔廟十哲兩廡東西各一云又洪武十一年
上以小祀有用楮錢者為不經禮臣議定在京大祀中
祀用制帛有篚在外王國府州縣亦如之小祀惟用牲
醴牲牢三等曰犢曰羊曰豕色尚騂或黝大祀入滌九
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大祀前一月之朔躬詣犧牲所
[047-17b]
視牲每日大臣一人往視洪武二年帝以祭祀省牲去
神壇甚邇於人心未安乃定省牲之儀去神壇二百步
七年定制大祀皇帝躬省牲中祀小祀遣官嘉靖十一
年更定冬夏至祈榖俱祭前五日親視後俱遣大臣圜
丘蒼犢方丘黄犢配位各純犢洪武七年増設圜丘配
位星辰牛一羊豕三太嵗牛羊豕一風雲雷雨天下神
祗羊豕各五方丘配位天下山川牛一羊豕各三太廟
禘正配皆太牢祫皆太牢時享每廟犢羊豕各一親王
[047-18a]
配位洪武三年定共牛羊豕一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犢
羊豕各一功臣配位洪武二年定每位羊豕體各一二
十一年更定每壇羊豕一太社稷犢羊豕各一配位同
府州縣社稷正配位共羊一豕一洪武七年増設各羊
一豕一朝日夕月犢羊豕各一先農與太社稷同神祗
洪武二年定羊六豕六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犢羊豕各
一嘉靖十年天神左地祗右各牲五星辰每壇羊豕一
靈星諸神每神羊豕各一共牛一太嵗諸神皆太牢嶽
[047-18b]
鎮海瀆諸神犢一羊一豕一帝王每室犢羊豕各一配
位每壇羊豕各一先師如帝王四配如配位十哲東西
各豕一分五兩廡東西各豕一後増為三府州縣學先
師羊一豕一四配共羊一豕一解為四體十哲東西各
豕一解為五體兩廡豕一解為百八分旗纛洪武九年
定犢羊豕永樂後去犢王國及衞所同五祀馬神俱用
羊豕祝冊南北郊祝板長一尺一分廣八寸厚二分用
楸梓木宗廟長一尺二寸廣九寸厚一分用梓木以楮
[047-19a]
紙冐之羣神帝王先師俱有祝文多不載祝案設於西
凡籩豆之實用十二者籩實以形鹽薧魚棗栗榛菱芡
鹿脯白餅黒餅糗餌粉餈豆實以韭葅醯醢菁葅鹿醢
芹葅兔醢笋葅魚醢脾析豚胉&KR1246食糝食用十者籩則
減糗餌粉餈豆則減&KR1246食糝食用八者籩又減白黒餅
豆又減脾析豚胉用四者籩則止實以形鹽薧魚棗栗
豆則止實以芹葅兔醢菁葅鹿醢各二者籩實粟鹿脯
豆實菁葅鹿臡簠簋各二者實以黍稷稻粱各一者實
[047-19b]
以稷粱登實以太羮鉶實以和羮洪武三年禮部言禮
記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器用陶匏尚質也周禮籩人凡
祭祀供簠簋之實䟽曰外祀用瓦簠今祭祀用瓷合古
意惟盤盂之屬與古簠簋登鉶異制今擬凡祭器皆用
瓷其式皆倣古簠簋登豆惟籩以竹詔從之酒齊倣周
制用新舊醅以備五齊三酒其實於尊之名數各不同
其祭祀雜議諸儀凡版位皇帝位方一尺二寸厚三寸
紅質金字皇太子位方九寸厚二寸紅質青字陪祀官
[047-20a]
位並白質黑字拜褥初用緋洪武三年定制郊丘席為
表蒲為裏宗廟社稷先農山川紅文綺為表紅木棉布
為裏贊唱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時太常寺奏中嚴奏外
辦盥洗升壇飲福受胙各致贊辭又凡祀各設爵洗位
滌爵拭爵初升壇唱再拜及祭酒唱賜福胙洪武七年
禮部奏其煩瀆悉刪去上香禮明初祭祀皆行洪武七
年以翰林詹同言罷嘉靖九年復行拜禮初每節皆再
拜洪武九年禮臣奏禮記一獻三獻五獻七獻之文皆
[047-20b]
不載拜禮唐宋郊祀每節行禮皆再拜然亞獻終獻天
子不行禮而使臣下行之今議大祀中祀自迎神至飲
福送神宜各行再拜禮帝命節為十二拜迎神飲福受
胙送神各四拜云登壇脱舄初未行洪武八年詔翰林
院臣考定大祀登壇脱舄之禮學士樂韶鳳雜考漢魏
以來朝祭儀議於郊祀廟享前期一日有司以席藉地
設御幕於壇東南門外設執事宫脱履之次於壇門外
西階側祭日大駕入幕次脱舄升壇其升壇執事導駕
[047-21a]
贊禮讀祝并分獻陪祀官皆脱舄於外以次升壇供事
協律郎樂舞生依前跣襪就位祭畢降壇納舄從之嘉
靖十七年罷其禮


  祭祀日期欽天監選擇太常寺預於十二月朔至奉天
殿具奏蓋古卜法不存而擇干支之吉以代卜也洪武
七年命太常卿議祭祀日期書之於版依時以祭著為
式其祭日遣官監祭不敬失儀者罪之


  習儀凡祭祀先期三日及二日百官習儀於朝天宫嘉
[047-21b]
靖九年更定郊祀冬至習儀於先期之七日及六日
齋戒洪武二年學士朱升等奉敕撰齋戒文曰戒者禁
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飲酒不
茹葷不問疾不弔喪不聴樂不理刑名此則戒也専一
其心嚴畏謹慎茍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
在其左右精白一誠無須臾間此則齋也大祀七日前
四日戒後三日齋太祖曰凡祭祀天地社稷宗廟山川
等神為天下祈福宜下令百官齋戒若自有所禱於天
[047-22a]
地百神不關民事者不下令又曰致齋以五日七日為
期太久人心易怠止臨祭齋戒三日務致精専庶可格
神明遂著為令是年從禮部尚書崔亮奏大祀前七日
陪祀官詣中書省受誓戒各揚其職不共其事國有常
刑宗廟社稷致齋三日不誓戒三年諭禮部尚書陶凱
曰人心操舎無常必有所警而後無所放乃命禮部鑄
銅人一髙尺有五寸手執牙簡大祀則書致齋三日中
祀則書致齋二日於簡上太常司進置齋所四年定天
[047-22b]
子親祀齋五日遣官代祀齋三日降香齋一日五年命
諸司各置木牌以警䙝慢刻文其上曰國有常憲神有
鑒焉凡祭祀則設之又從陶凱奏凡親祀皇太子宫中
居守親王戎服侍從皇太子親王雖不陪祀一體齋戒
六年建陪祀官齋房於北郊齋宫之西南復定齋戒禮
儀凡祭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後沐浴更衣處外室次早
百官於奉天門觀誓戒牌次日告仁祖廟退處齋宫致
齋三日享宗廟正祭前四日午後沐浴更衣處外室次
[047-23a]
日為始致齋三日祭社稷朝日夕月周天星辰太嵗風
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等神致齋二日如前儀凡𫝊制
降香遣官代祀先一日沐浴更衣處外室次日遣官七
年定制凡大祀前期四日太常卿至天下神祗壇奠告
中書丞相詣京師城隍廟𤼵咨次日皇帝詣仁祖廟請
配享二十一年定制齋戒前二日太常司官宿於本司
次日奏請致齋又次日進銅人𫝊制諭文武百官齋戒
是日禮部太常司官檄城隍神徧請天下當祀神祗仍
[047-23b]
於各廟焚香三日二十六年定𫝊制誓戒儀凡大祀前
三日百官詣闕如大朝儀𫝊制官宣制云某年月日祀
於某所爾文武百官自某日為始致齋三日當敬慎之
𫝊制訖四拜奏禮畢宣徳七年大祀南郊帝御齋宫命
内官内使飲酒食葷入壇唾地者皆罪之司禮監縱容
者同罪齋之日御史檢視各官於齋次仍行南京一體
齋戒𢎞治五年鴻臚少卿李燧言分獻陪祭等官借居
道士房榻貴賤雜處且宣召不便乞於壇所隙地倣天
[047-24a]
夀山朝房體制建齋房從之嘉靖九年定前期三日帝
御奉天殿百官朝服聴誓戒萬厯四年十一月禮部以
二十三日冬至祀天十八日當奏祭十九日百官受誓
戒是日皇太后聖旦百官宜吉服賀一日兩遇禮文服
色不同請更奏祭誓戒皆先一日帝命奏祭誓戒如舊
而以十八日行慶賀禮


  遣官祭祀洪武二十六年定𫝊制特遣儀是日皇帝陞
座如常儀百官一拜禮畢獻官詣拜位四拜𫝊制官由
[047-24b]
御前出宣制如祭孔子則曰某年月日祭先師孔子大
成至聖文宣王命卿行禮祭歴代帝王則曰某年月日
祭先聖歴代帝王命卿行禮俯伏興四拜禮畢出其降
香遣官儀前祀一日清晨皇帝皮弁服陞奉天殿捧香
者以香授獻官獻官捧由中陛降中道出至午門外置
龍亭内儀仗鼓吹導引至祭所後定祭之日降香如常
儀中嚴以待獻官祭畢復命解嚴還宫嘉靖九年定大
祀遣官不行飲福禮


[047-25a]
  分獻陪祀凡分獻官太常寺豫請㫖洪武七年太祖謂
學士詹同曰大祀終獻方行分獻禮未當同乃與學士
宋濂議以上初獻奠玉帛將畢分獻官即行初獻禮亞
獻終獻皆如之嘉靖九年四郊工成帝諭太常寺曰大
祀分獻官豫定方可習儀乃用大學士張璁等於大明
夜明星辰風雲雷雨四壇舊制分獻用文武大臣及近
侍官共二十四人今定四人法司官仍舊例不與凡陪
祀洪武四年太常寺引周禮及唐制擬用武官四品文
[047-25b]
官五品以上其老疾瘡疥刑餘喪過體氣者不與從之
後定郊祀六科都給事中皆與陪祀餘祭不與又定凡
南北郊先期賜陪祀執事官明衣布樂舞生各給新衣
制陪祀官入壇牙牌凡天子親祀則佩以入其制有二
圓者與祭官佩之方者執事人佩之俱藏内府遇祭則
給無者不得入壇洪武二十九年初祀山川諸神流官
祭服未入流官公服洪武二十九年從禮臣言未入流
官凡祭皆用祭服與九品同
[047-26a]










[047-26b]








  明史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