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3 禹貢錐指-清-胡渭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七
              德清胡渭撰
導渭自鳥鼠同穴
 傳曰鳥鼠共爲雌雄同穴處此山遂名山曰鳥鼠渭
 水岀焉正義曰釋鳥云鳥鼠同穴其鳥爲䳜音徒其鼠
 爲鼵徒忽反李巡曰䳜鼵鳥鼠之名共處一穴天性然
 也郭璞曰鼵如人家鼠而短尾䳜如鵽而小黄黑色
 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鳥在外今隴西首陽縣有鳥
[017-1b]
 鼠同穴山尚書孔傳云共爲雌雄張氏地理記云不
 爲牝牡璞並載此言未知誰得實也渭按鳥鼠同穴
 四字爲一山之名上文從省曰鳥鼠此全舉四字蓋
 屬辭之體詳略各有所宜也
地理志隴西首陽縣下云禹貢鳥鼠同穴山在西



南渭水所出水經注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



南鳥鼠山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髙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


[017-2a]


注東北流逕首陽縣西與别源合水岀南鳥鼠山渭水出谷禹貢所謂渭出鳥鼠者也地説曰鳥鼠



山同穴之枝幹也渭水出其中東北流過同穴枝間既言其過明非一水又東北流而㑹於殊源也



東南流逕其縣南以今輿地言之渭水出陜西臨



洮府渭源縣西鳥鼠山縣在府東一百二十里本漢首陽縣西魏改曰渭源



東流逕其縣北縣徙而南故水逕其北漢志云山在首陽縣西南而今在縣西亦因



是也又東入鞏昌府隴西縣界也



元和志渭川渭源縣鳥鼠山一名青雀山在縣西



七十六里渭水所出有三源並下而縣志謂鳥鼠


[017-2b]
在縣西二十里又西五里爲南谷山恐非當以元



和志爲正林少穎云渭水出首陽南谷禹之導渭



唯自鳥鼠同穴而始蔡傳從之愚謂此説大謬凡



名山巖壑必多故大川之發源必非一處酈注所



列諸源皆出鳥鼠同穴者也南谷即其枝峰後人



别爲之名耳禹導水唯志其大端渭水出是山則



曰導渭自鳥鼠同穴豈若後世地記必究其爲某



嶺某谷也哉此與言淮出胎簪不出桐柏洛出冢


[017-3a]


嶺不出熊耳者皆妄也



鳥鼠同穴事見爾雅殆非誕妄李巡郭璞之後它



書所載更鑿鑿有據宋書吐谷渾傳云甘谷嶺北



有雀鼠同穴或在山嶺或在平地雀色白鼠色黄



地生黄紫花草便有雀鼠穴洛陽伽藍記云赤嶺



有鳥鼠同穴異種共類鳥雄鼠雌共爲陰陽杜寶



大業雜記云大業三年隴西郡守獻同穴鳥鼠煬



帝謂牛弘曰爾雅曰其鳥曰䳜其鼠曰鼵當短尾


[017-3b]
今長何耶弘曰舊説未必可依遂圖以付所司見程



氏禹貢論元和郡縣志云同穴鳥如家雀色小青其鼠



如家鼠色小黄近穴溲溺氣甚辛辣使人變逆嘔



吐牛馬得此氣多疲臥不起而大汗岳正類博稿



云鳥鼠同穴予戍甘時過荘浪親見之鳥形色似



雀而少大頂出毛角飛即崖穴穴口有鼠状如人



家常鼠但唇缺似兎蓬尾似鼬與鳥偕入彼此比



昵有類雌雄者甘肅鎭志云凉州之地有兀兒鼠


[017-4a]


者形狀似鼠尾若贅疣有鳥曰本周兒者其形似



雀色作灰白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所謂鳥鼠同



穴者也以上諸説微有不同竊疑此二物禹所見



在首陽界中而渭源以西往往有之吐谷渾赤嶺



荘浪甘肅之所産形狀毛色不無小異其爲同穴



而處則均也程泰之據色青尾短以證其妄亦偏



執之論張子韶云余曽詢官隴西者曰鳥鼠各爲



雌雄如張氏之説造化之理何所不有雀化爲蛤


[017-4b]
鳩化爲鷹此豈可臆説乎㫖哉言也此於經本非



切要然自宋儒不信䳜鼵共處之事而説者遂以



鳥鼠同穴爲二山言渭有二源故兼舉之或又云



渭出同穴不出鳥鼠是則有害於經故其事亦不



可以不辨也


東㑹于灃又東㑹于涇
 傳曰灃水自南涇水自北而合渭渭按灃涇二水見
 雍州
[017-5a]


水經注渭水自首陽縣南又東逕襄武縣又東南



逕其縣東北元和志渭州襄武縣渭水北自渭源縣界流入按襄武故城在今隴西縣



東南五里又東南逕獂道縣故城西元和志渭水經隴西縣南按獂道故



城在今隴西縣東南二十五里又東新興川水注之又東逕武城



縣西並在今隴西縣界又東逕落門西山有落門聚今在伏羌縣西十里



伏羌本漢冀縣又東出黑水峽又東逕冀縣北又東合冀



今伏羌縣東有冀縣故城元和志渭水經伏羌縣北去縣一里朱圉山在縣西南六十里



東出崟峽又東與新陽崖水合即隴水也東北出隴山按隴山在今


[017-5b]
隴州西北六十里清水縣東北九十里又東逕上邽縣北封山之陰



元和志渭水在秦州上邽縣北十三里西自伏羌縣界流入按今秦州西南有上邽故城封山本邽



山後魏避其主珪嫌名改上邽曰上封山亦隨而變又東南與神澗水合又



東南得歴泉水又東南出橋亭西又南得藉水口



藉水在今秦州南又歴橋亭南而入緜諸縣東與東亭水



今西和縣東北五十里有緜諸故城又東南合涇谷水又東伯陽



谷水入焉又東南苗谷水注之並在今清水縣界又東南



出石門度小隴山逕南由縣南東與楚水合元和志秦


[017-6a]


州清水縣有小隴山一名隴坻又隴州南由縣渭水在縣南四十里按今隴州東南百二十里有南



由故城本漢汧縣地後魏析置又東合南山五谿水又東逕陳倉



縣南今寶雞縣東北二十里有陳倉故城又東與綏陽谿合又東逕郁



夷縣故城南汧水入焉城在今隴州西五十里水出汧縣弦中谷決爲弦蒲



藪東流入渭右則磻谿水注之吕氏春秋太公釣兹泉即此處又東逕



石原南又東逕五丈原北二原在縣西又東逕縣故



城南城在今縣東北十五里漢志郿縣有成國渠首受渭東北至上林入蒙籠渠又東



逕武功縣北斜水從南來注之水出縣西南衙嶺山北歴斜谷逕五


[017-6b]
丈原東入渭又東逕馬冢北諸葛亮與步騭書曰馬冢在武功東十餘里有髙勢



攻之不便又逕武功縣故城北武功故城在郿縣東四十里又東逕



美陽縣南雍水從北來注之今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有美陽故城



又東逕塢南在今縣東北十五里又東合洛谷之水洛當



作駱今盩厔縣西南有駱谷關又東芒水從南來注之在盩厔縣東南



東逕槐里縣南李奇謂之小槐里縣之西城也又東與芒水枝流



合又東北逕黄山宫南就水注之黄山宫在今興平縣西南三十



里元和志渭水南去興平縣二十九里又東合田谿水水出南山北流逕盩厔故


[017-7a]


城西注于渭漢志盩厔縣有靈軹渠武帝穿也又東逕槐里縣故城南城在



今興平縣東南十一里又東合甘水水出南山甘谷北逕甘亭西又東得澇水口又



東北逕鄠縣故城西又北入渭按鄠縣故城在今縣北二里元和志渭水北去鄠縣十七里



東豐水從南來注之地説云渭水與豐水㑹于短陰山内水㑹無髙山異巒所



有唯原阜石激而已按豐水今自長安縣界西北流逕咸陽縣東南三里注于渭元和志咸陽縣渭



水南去縣三里短陰原在縣西南二十里蓋即短陰山也秦中諸原類皆有山體故或謂之山不必



峭拔也又東北與鎬水合水上承鎬池於昆明池北西北入渭在今咸陽縣界



又東北逕渭城南今咸陽縣東北十七里有渭城縣故城泬水注之


[017-7b]
泬一作潏漢志鄠縣灃水出縣南又有潏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按潏水入渭在今長安縣界



東分爲二水水上有梁謂之渭橋秦制也亦曰便門橋元和志便橋在咸陽縣西南十



又東與泬水枝津合又東逕長安城北今西安府西北



十三里有長安故城元和志中渭橋在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本名横橋又東合昆明



故渠按渭水下篇自此以後多錯簡黄子鴻據它書及州縣圖志悉爲更定今從之又東



逕霸陵縣北霸水合滻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水上有橋



謂之霸橋按霸水入渭在今咸寧縣界又東㑹成國故渠魏尚書左僕射衛臻



征蜀所開也其瀆上承汧水於陳倉東東逕郿及武功槐里縣北又東逕漢茂陵平陵延陵渭陵義


[017-8a]


陵安陵又東逕渭城北又東逕長陵南又東南逕漢景帝陵南又東南注于渭今無水又東



與髙陵分水今髙陵縣西南二里有髙陵故城東渭橋在縣南十里又東逕



平阿侯王譚墓北左則涇水注焉漢志涇水東南至陽陵入渭今



髙陵縣西南三十里有陽陵故城以今輿地言之渭水自渭源縣



北又東逕隴西縣北隴西鞏昌府治水去縣一里又東逕通渭



縣北通渭在府東北六十里又東逕寧逺縣北寧逺在府東九十里



東南逕伏羌縣北伏羌在府東一百八十里又東逕秦安縣南



秦安在秦州西北九十里又東南逕秦州北秦州在府東三百里州東五十里有


[017-8b]
渭水渡又東南逕清水縣西清水在州東一百五十里州志云州東五十里



有東柯谷橋跨渭水上與清水縣接界又東南逕隴州南隴州在鳳翔府西一



百八十里渭水自清水縣界東南流繞隴坂南麓入州境又東逕州南去州一百四十里又北



逕寶雞縣南寶雞在府西南九十里水去縣一里有渭河橋跨其上又東逕



岐山縣南岐山縣在府東五十里水去縣三十五里又東南逕扶風縣



西南縣北扶風在府東南一百十里水去縣二十里有湋渠縣在府東南一百四



十里水去縣三里又東逕武功縣南盩厔縣北武功在西安府乾州



西南六十里水去縣二十里盩厔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水去縣五里又東逕興平


[017-9a]


縣南興平在府西北一百里又東逕咸陽縣南鄠縣北咸陽在府



西北五十里水去縣一里鄠縣在府西南七十里水去縣九十里灃水東北流逕



故長安城西又北至咸陽縣東南三里而注于渭



經所謂東㑹于灃也渭水又東逕長安縣北長安與咸



寧並爲陜西布政司西安府治咸寧治東偏長安治西偏渭水去城三十里又東逕咸



寧縣北髙陵縣南咸寧本唐萬年縣元和志渭水在縣北五十里髙陵在府北八



十里水去縣二十里涇水自涇陽縣界東南流至髙陵縣西



南三十里與渭水合經所謂又東㑹于涇也


又東過漆沮入于河
[017-9b]
 傳曰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馮翊北黄氏曰今漆
 沮之洛入河處與渭稍離亦水道改矣渭按漆沮見
 雍州地理志渭水東至船司空入河船司空縣名屬
 京兆尹其故城在今西安府華陰縣東北五十里


水經注渭水自霸陵縣東北左合涇水又東逕鄣



縣西今臨潼縣東北有鄣縣故城後魏分萬年縣置又東得白渠枝口又



東與五丈渠合在萬年縣界右逕新豐故城北城在臨潼縣東


[017-10a]


北十四里東與魚池水㑹又東逕鴻門北臨潼縣東十七里有鴻門



又東石川水南注焉今富平縣南有石川堰亦曰石川河又東戲



水注之在臨潼縣東三十里又東泠水入焉泠一作零在臨潼縣東入渭處



謂之零口又東得首水首元和志作酋又東得西陽水又東得



東陽水並南出廣郷原在今華州西又東逕下邽縣故城北城在今渭



南縣北五十里又東與竹水合水南出竹山山在華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又東



得白渠口在今渭南縣北溝洫志白渠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是也又東逕巒



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闞駰曰蕃在鄭西然則今巒城是矣又東合西石


[017-10b]
橋水東去鄭城十里又東逕鄭縣故城北城在華州北又東與



石橋水㑹在州東故沈水也又東敷水注之在今華陰縣西二十四里



又東糧餘水注之俗謂之宣水又東合黄酸之水世名爲于渠水



又東逕平舒城北城在華陰縣西南十里又東逕長城北長城



在縣西二里史記秦孝公元年魏築長城自鄭濱洛者也又東逕華陰縣北洛



水入焉闞駰以爲漆沮之水漢志褱德縣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洛水



東南入渭今朝邑縣西南有懷德故城又東沙渠水注之又東逕定



城北城去潼關三十里又東泥泉水注之又東合沙溝水


[017-11a]


即山海經所謂符禺之水又東入于河春秋之渭汭也水㑹即船司空所在矣



今輿地言之渭水自高陵咸寧縣界又東逕臨潼



縣北臨潼在西安府東少北六十里水去縣十五里又東逕渭南縣北渭南



在府東一百四十里元和志渭水南去渭南縣四里又東逕同州南華州北



同州在府東北二百八十里渭水北去州三十五里華州在府東一百九十里渭水南去州十二里



又東北逕華陰縣北華陰在華州東七十里東至潼關衛四十里渭水南去縣



十五里又東入于河是曰渭口經所謂又東過漆沮



入于河也


[017-11b]
先儒皆云灃涇水大故曰㑹漆沮水小故曰過由



今觀之涇水則誠大矣灃水源流頗短而漆沮合



洛入渭洛源甚逺似不可謂小於灃也或云灃涇



大與渭相敵既㑹灃涇則渭益大故漆沮雖與灃



涇相敵而實小於渭愚竊謂三水之大小即以本



水論未必以渭之所受多寡相較量以爲大小也



嘗考渭南本周之舊都西漢因之其後隋唐復建



都於此歴代相承鑿引諸川以資汲取便轉輸溉


[017-12a]


民田灌苑囿津渠交絡離合不常凡地志水經所



言類非禹迹之舊詩曰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則渭



南諸川唯灃爲大自漢鴻嘉中王商穿長安城引



内灃水注第中而其流漸微逮唐貞觀中堰灃鎬



入昆明池二水於是斷流又於京城西北引灃水



爲漕渠合鎬水北流由禁苑入渭而灃水之流愈



微矣又鄭當時所開漕渠及靈軹富民昆明諸渠



皆横絶灃鎬等水水脈益亂不可尋究霸滻舊合


[017-12b]
流入渭自隋堰滻水爲渠而二水亦離故道澇潏



舊各自入渭今澇水下流亦合潏水入渭大抵渭



南六川盡失其舊亦猶洛陽爲東漢魏晉相繼作



都之地穿鑿滋多而西澗東瀍皆非禹迹也竊疑



灃西之澇灃東之鎬潏霸滻禹時悉合灃以入渭



故灃水得成其大且詩言東注而漢志云北過上



林苑入渭則是北流而非東注矣禹導渭東㑹于



灃當在漢霸陵縣北霸滻入渭處也若夫漆沮之


[017-13a]


爲洛語出安國傳闞駰因以洛至華陰入渭者爲



漆沮之水而酈元從之然渭北之水爲鄭白二渠



所亂漆沮本不合洛亦未可知其濁水上承雲陽



大黑泉者俗謂之漆水東南流合沮至櫟陽入渭



俗又謂之漆沮水源流頗短禹所治者恐不過如



此故漆沮視灃水爲小傳曰禮失而求之野土俗



所稱傳自古老未必不確於儒者之言也禹時洛水不爲



害未嘗施功故導渭不志


[017-13b]
或云關中八川不數漆沮即此可以爲小於灃涇



之證余曰不然八川名出上林賦其辭曰終始灞



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内此



特舉與上林地相纒絡者言之故西不及汧雍東



不及沮洛非以漆沮爲小而略之也



水經注渭水逕巒都城北則此城在水南而華州



新志云巒城當在同州界蓋渭水非復舊流也其



言未知所據今按漢志渭水出首陽縣東至船司


[017-14a]


空入河過郡四隴西扶風京兆馮翊行千八百七十里而易



氏云渭水出渭源縣西七十六里東流五十里至



隴西縣又三百里至上邽縣又一百二十里至南



由縣又三百二十里至岐山縣又二百七十里至



萬年縣又二百六十里至華陰縣又三十五里至



永豐倉入河通計止一千四百三十一里較漢志



少四百三十餘里又按漢元光中鄭當時言關東



漕粟從渭上道九百餘里今引渭穿渠起長安旁


[017-14b]
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是比舊減六百里也隋開



皇中宇文愷引渭爲廣通渠自大興至潼關亦三



百餘里與漢渠同參諸易氏所言自萬年縣北至



華陰永豐倉凡二百九十五里其數亦適相符然



則自長安以東古渭水之經流當行今渭水之北



不知何代漸堙而遂以漕渠爲經流其自巒城以



下則後魏時猶未改又不知何年漸堙而徙從巒



城之南與漕渠合而爲一據漢船司空城在今華


[017-15a]


陰縣東北五十里而隋唐之永豐倉在今縣東北



三十五里則渭口亦移而南非昔之渭口矣雍録云渭



口在華陰縣東北三十五里竊疑今洛水自朝邑趙渡鎭南入



河處即古之渭汭但漕渠自長安旁南山而東至



河裁三百餘里而渭水行漕渠之北者不知如何



瀠洄曲折乃有九百里之逺此則古記已亡酈元



亦無從考覈而其議則不可以不存也


導洛自熊耳
 傳曰在宜陽之西王氏曰導洛自熊耳一節有兩
[017-15b]
 熊耳地志謂伊水出盧氏之熊耳山海經郭璞謂伊
 水出上洛之熊耳地志謂洛水出上洛冢領山據經
 則洛出熊耳上洛亦有熊耳與冢領同在一縣則洛
 出熊耳明矣渭按漢志上洛縣東北有熊耳山括地
 志云熊耳山在商州上洛縣西詳見導山


水經注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地理志曰洛出冢領山山



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按上洛故城即今商州治州西五十里有熊耳山東


[017-16a]


西各一峰状如熊耳因名山海經所謂讙舉蓋即上洛熊耳之異名也冢領山在州西北一百二十



里志云州西三十里逾丹水有馬蘭峪又西十里爲野人峪林谷深僻又十里爲麻澗澗在熊耳峰



下山澗環抱厥地宜麻因名自麻澗行六十里而至秦嶺東與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



東南流注于洛按此别是一丹水非出冢領山東至析入均者也又東尸水注之



又東得乳水又東㑹龍餘之水又東至陽虛山合



玄扈之水玄扈亦山名其水逕陽虛之下山海經曰陽虛之山臨于玄扈之水是爲洛汭



也按玄扈山在今洛南縣西北一百里洛水經縣北七里又東歴清池山傍東



合武里水又東門水入焉爾雅所謂洛别爲波也東北歴陽華山又東北


[017-16b]
至靈寶縣入河洛水又東要水入焉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



輿山又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是也元和志熊耳山在盧氏縣南



五十里以今輿地言之洛水出陜西西安府商州西



熊耳山東北流逕州東商州在府東南三百里春秋晉上洛邑漢爲縣



東北逕洛南縣北洛南在州東北九十里本漢上洛縣地經所謂導



洛自熊耳者也


又東㑹于澗瀍
 傳曰㑹于河南城南渭按河南即王城洛水至其城
[017-17a]
 西南澗水側城西來注之又東至其城東南瀍水側
 城東來注之周公所謂澗水東瀍水西者也二水入
 洛處相去甚近故連言之


水經注洛水自熊耳山北又東逕盧氏縣南陽渠



關北陽渠水出南陽渠山即荀渠山蓋熊耳之殊稱也按今盧氏縣西南五十里有熊耳山東



連永寧南接内鄉巒山在縣東南百里一名悶頓嶺伊水所出漢志亦謂之熊耳又東逕



盧氏縣故城南有盧氏川水注之又東逕髙門城



在今盧氏縣東東與髙門水合又東松楊溪水注之今永


[017-17b]
寧縣西六十里有松陽關當與溪相近又東逕黄亭南又東合黄亭



溪水水出鵜鶘山東南入洛山有二峰在永寧縣西八十里又東得荀公溪



水出南山荀公谷谷今在永寧縣西南又東逕檀山南又東庫谷



水注之又東得鵜鶘水口又逕僕谷亭北左合北



水又東合侯谷水又東逕龍驤城北在永寧縣西四十里



東左合宜陽北山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又東右



得直谷水又東北逕蠡城邑南在今渑池縣西四十里又合



金門谿水水南出金門山山在今宜陽縣西六十里又東合款水又東


[017-18a]


黍良谷水入焉水亦出金門山又東逕陽市邑南又東逕



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髙二十丈按晉書一泉塢在宜陽縣西南洛水北原上即此



又東合杜陽澗水又東合渠谷水水出宜陽縣南女几山山今在



縣西又東北逕宜陽縣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别山



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元和志熊耳山在



永寧縣東北四十五里今在宜陽縣西南一百里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



城在今縣東北十四里又東與厭梁之水合又東南黄中澗



水注之又東禄泉注之又東共水入焉又東合黑


[017-18b]
澗水在宜陽縣東北二十里又東臨亭川水注之又東北出



散關南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按宜陽縣東三十里有九曲城又東



與豪水㑹元和志夀安縣洛水西自福昌縣界流入夀安今爲宜陽縣地豪水在縣東



又東枝瀆左出焉東出關絶惠水東北逕河南縣王城西又北入穀洛水



又東出關惠水右注之世謂之八關水自南山横洛水北屬於河皆關塞也



即楊僕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陽東流注于洛按八關城在今新安縣東北函谷新關在縣



東二里又與虢水㑹又東北逕河南縣南竹書紀年晉定公二



十年洛絶于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今河南府城西北有河南縣故城地記曰


[017-19a]


洛水東北過五零倍尾與澗瀍合是二水東入千



金渠故瀆存焉以今輿地言之洛水自洛南縣北



又東逕河南府盧氏縣南盧氏在府西南三百四十里又東北



逕永寧縣南永寧在府西南二百里本漢澠池縣之南境又東北逕宜



陽縣北宜陽在府西南七十里又東入洛陽縣界逕河南故



城南經所謂又東㑹于澗瀍也自周靈王壅穀水



使東出王城北合瀍水南入洛而城西之澗水遂



爲死穀及漢明帝復堨澗瀍二水使出洛陽故城


[017-19b]
北爲千金渠又東過偃師縣南東入于洛偃師在府東七



十里而禹貢東㑹澗瀍之舊迹無復有存焉者矣


又東㑹于伊
 傳曰㑹于洛陽之南渭按伊水見豫州洛陽謂故洛
 陽城周之下都也在今洛陽縣東北二十里


水經注洛水自河南縣南又東逕洛陽縣南伊水



從西來注之洛陽周公所營洛邑也故洛誥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南繫于洛



水北因于郟山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大夫城成周之城是也元和志洛水在洛陽縣西南


[017-20a]


三里西自苑内上陽之南瀰漫東流宇文愷斜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謂之月



坡今雖漸壞尚有存者按伊水篇云伊水自闕東北流至洛陽縣南逕員丘東又東北注于洛員丘



在今洛陽縣東三十里委粟山下曹魏郊天之所以今輿地言之洛水自



河南故城南又東北逕洛陽縣東南又東至洛陽



故城南伊水從偃師縣西來注之經所謂又東㑹



于伊也


又東北入于河
 傳曰合於鞏之東渭按鞏周邑漢置縣屬河南郡其
 故城在今鞏縣西南二十餘里
[017-20b]


水經注洛水㑹伊水又東合水注之水南出半石之山東北流



注于公路澗上有袁術固今在偃師縣西南三十五里又東逕計素渚中朝時百



國貢計所頓故渚得其名又東逕偃師故縣南與緱氏分水元和



志緱氏縣洛水西自洛陽縣界流入今偃師縣南二十里有緱氏故城又東休水自



南注之水導源少室山又東逕百谷塢北又北陽渠水注



竹書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絶于即此處也按今偃師縣南有通濟渠故陽渠也隋時嘗修導



之名曰通濟又北逕偃師城東東北歴鄩中逕訾城西


[017-21a]


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谿南流世謂之温水泉又東南於訾城西北東入洛按杜預左傳



注鞏縣西南有地名鄩中訾城在今縣西南四十里又東逕訾城北又東羅



水注之水出方山羅川西北流入洛按鞏縣西南有長羅川源出汜水縣之方山入洛處謂



之羅口又東明樂泉注之水出南原下三泉並導即古明谿泉春秋昭公二十



二年師次于明谿者也又東逕鞏縣故城南東周畿内鞏伯國又東



濁水注之即古湟水也水出南原按郡國志鞏縣有黄亭有湟水春秋昭二十三年劉子



單子以王猛居于皇杜預曰即黄亭在縣西北又東北合洞水水發南谿石泉世亦



名爲石泉水按今鞏縣東南二十里有石子河即此水也又東北入于河山海經曰


[017-21b]
洛水成皋西入河謂之洛汭即什谷張儀説秦曰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者也昔夏太康失政爲羿



所逐其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於是地矣元和志鞏縣洛水東經洛汭北對琅琊渚入河



謂之洛口以今輿地言之洛水自洛陽故城南㑹伊水



又東逕偃師縣南北去縣五里又東逕鞏縣故城南今縣



在河南府東一百二十里隋所遷也又東北至洛口入河洛口在鞏縣故城東



北三十里今縣北少東八里經所謂又東北入于河也今洛水



自鞏界東過汜水縣北汜水故成皋西至鞏縣界十五里又二十五里爲縣



又東從滿家溝入河而洛口乃移于東非復古


[017-22a]


之什谷矣



漢志弘農上雒縣下云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



至鞏入河過郡二弘農河南行千七十里金吉甫曰北



方諸水雖大河亦冰唯洛水不冰所以謂之温洛



一是天地之中二是其北連山以障北風三則前



人謂其中有礜石



渭洛俱入河不得爲瀆而禹亦導之者蓋梁雍之



貢皆由渭以達于西河荆豫之貢皆由洛以達于


[017-22b]
南河渭汭洛汭四州貢道之衿喉也其治與否所



關於帝都者甚重故四瀆而外特循行之



蔡傳云經言嶓冢導漾岷山導江者漾之源出於



嶓江之源出於岷故先言山而後言水也言導河



積石導淮自桐柏導渭自鳥鼠同穴導洛自熊耳



皆非出其山特自其山以導之耳故先水而後言



山也河不言自者河源多伏流積石其見處故言



積石而不言自也沇水不言山者沇水伏流其出


[017-23a]


非一故不誌其源弱水黑水不言山者九州之外



蓋略之也小水合大水謂之入大水合小水謂之



過二水勢均相入謂之㑹天下之水莫大於河故



於河不言㑹此禹貢立言之法也渭按蔡氏之説



悉本曾彦和學者相承無異議王明逸獨以爲不



然曰南谷實鳥鼠之枝山相去不逺胎簪乃桐柏



之旁小山而謂渭出南谷特自鳥鼠導之淮出胎



簪特自桐柏導之似俱未安竊詳經文之例凡云


[017-23b]
導某水自某山者皆水出其山之名也惟河不出



積石故但言導河積石沇多伏流故經不顯其所



出孔氏亦但以其在温縣平地者言之蔡氏拘於



先言山而後言水先言水而後言山之説則孔疏



有一言足以斷之曰漾江先山後水淮渭洛先水



後山皆是史文詳略無義例也此言一掃支離爲



之快絶



豐坊僞古書世本移導山導水於九州之前彼以


[017-24a]


是爲荒度之始事耳然橫流之時山可隨刋而水



則失其故道豈有若是之原委秩然者乎史記夏



本紀漢書地理志皆先九州而後導山導水自魏



晉以來亦無異文坊之妄固不待辨而明也


 禹貢錐指卷十七
[017-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