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3 禹貢錐指-清-胡渭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三上
              徳清胡渭撰
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傳曰施功發于積石至于龍門正義曰河源不始於
 此記其施功處耳林氏曰孔傳云或鑿山或穿地以
 通流此説不然使自積石而下龍門而上果有鑿山
 穿地之迹則經無縁略而不載也傅氏曰自積石至
 于龍門計應三千餘里禹記河之所逕疏闊若此者
[013-1b]
 以龍門而上積石而下地高而水不為患禹功所不
 加故不言也渭按積石龍門見雍州導者循行之謂
 先儒皆以為施功故其説多誤洪水為帝都切近之
 災龍門未闢而先從事於積石舍近圖逺無是理也
 辯見導弱水下
漢志金城郡河關縣下云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河



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内西域傳云鹽澤水潛行地


[013-2a]


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後漢縣屬隴西郡志云



積石山在西南河水出此禹貢之積石也叚熲傳



自張掖追西羌且鬭且行四十餘日至河首積石



山出塞二千餘里唐書侯君集等追吐谷渾王伏



允至星宿川又達柏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



出是皆河關縣西南羌中之積石自隋大業二年



平吐谷渾於赤水城置河源郡以境有積石山名



唐儀鳳二年改置河源軍在鄯州西百二十里鄯州


[013-2b]
即西平郡治湟水縣今為西寧衛治又於澆河故城置積石軍在廓



州西南百五十里廓州治化城縣其故城在今西寧衛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云



積石軍西臨大澗北據黄河即隋澆河郡所治而積石之名遂移於塞内



杜氏通典云積石山在今西平郡龍支縣南即禹



貢導河積石蔡傳承其誤曰地志積石在金城郡



河關縣西南羌中今鄯州龍支縣界也閻百詩為



之辯曰漢河關縣宣帝神爵二年置後梁呂光龍



飛二年克河關凡四百五十七年為郡縣後没入


[013-3a]


吐谷渾遂不復况積石又在其西南羌中乎當在



漢西海郡之外是真當日大禹導河處龍支縣近



在今西寧衛東南八十里本漢金城允吾音鉛牙



地後漢為龍耆音支城元和志積石山在龍支縣西



九十八里南與河州枹音孚罕縣分界枹罕今臨洮



府之河州積石山在州西北七十里積石關則又



在西北百二十里所謂兩山如削河流經其中是



較禹所導之積石河隔千有餘里豈在其縣界者


[013-3b]
乎縣界之積石乃小積石山即酈注之唐述山耳



大小積石之名莫明辨於唐人魏王泰曰大積石



山在吐谷渾界小積石山在枹罕縣西北張守節



曰河自鹽澤潛行入吐谷渾界大積石山又東北



流至小積石山李吉甫曰河出積石山西南羌中



今人目彼為大積石此為小積石然則蔡傳當云



何曰引地志下當云今鄯州西南塞外山也漢在



羌中唐在吐谷渾界今河州枹罕縣鄯州龍支縣


[013-4a]


界有積石山雖河所經非禹所導者渭按應劭云



析支東去河關千餘里河首積石南枕析支則縣



距此山亦千餘里可知矣自東晉之後縣為吐谷



渾所據遂以枹罕為華戎之界故唐初太子賢注



後漢書誤認龍支之積石為禹貢之積石後漢桓帝紀延



熹二年燒當等八種羌叛冦隴右䕶羌校尉叚熲追擊於羅亭破之注云東觀記曰追到積石山即



與羅亭相近今鄯州三年燒當羌叛叚熲追擊於積石大破之注云積石山在今鄯州龍支縣南即



禹貢導河積石是也而中葉已知其非獨杜佑不審耳宋咸


[013-4b]
平四年真宗指甘沙伊凉等州圖謂輔臣曰此圖



載黄河所出之山乃在積石外與禹貢所述異蓋



亦以龍支之積石為禹迹也蔡氏承誤以釋經學



者宗之故元都實窮河源仍以廓州西南之積石



州為積石州即唐積石軍而至正中修宋史其河渠志亦



云黄河自貴徳西寧之境至積石經河州昔郭景



純注山海經曰名實相亂莫矯其失習非勝是終



古不悟此之謂矣


[013-5a]


漢志馮翊夏陽縣下云禹貢龍門山在北劉昭注



補郡國志云太史公曰遷生龍門韋昭謂在縣北也



水經注引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後魏志



夏陽縣有龍門山隋改縣曰韓城故括地志云龍



門山在韓城縣北五十里此河西之山東與壺口



隔水相望通典云同州韓城絳州龍門二縣有龍



門山即禹所鑿是河東亦有龍門山矣然經所謂



龍門在雍域不在冀域杜説本顔師古辯見導山


[013-5b]
水經注河自蒲昌有隱淪之證重源出於積石之



山禹貢所謂導河自積石也山在西羌之中燒當



所居延熹二年燒當犯塞䕶羌校尉段熲討之追



出塞至積石山斬首而還司馬彪曰西羌者自析



支以西濵於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東北流逕



於析支之地是為河曲矣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



州在河關之西東去河關千餘里羌人所居謂之



河曲羌也河水又東自河曲逕西海郡南漢平帝時王莽


[013-6a]


諷羌獻西海之地置西海郡而築五縣焉尋廢按漢志金城臨羌縣西北塞外有僊海鹽池古音西與



僊同僊海即西海也一名卑禾羌海亦曰青海又曰鮮水海趙充國請治湟陿以西道橋令可至鮮



水左右王莽誘塞外羌獻鮮水海允谷鹽池是也郡治龍夷城在臨羌新縣西三百十里元和志云



鄯州西至西海三百七十里龍夷城即今西北三百五十里威戎城也今為西寧衛西塞外地臨羌



故城在衛西二百八十里浩亹河南又東逕允川而歴大榆小榆谷



羌逺唐鍾存所居也永元中無復聚落隃糜相曹鳳上言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有西



海鹽池之利宜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從之後羌反遂罷按允川



在西寧衛西南塞外大小榆谷即唐之九曲也東去積石軍三百里水甘艸良宜畜牧睿宗時楊矩


[013-6b]
為鄯州都督奏請黄河九曲之地以為金城公主湯沐之所吐蕃既得頓兵畜牧又與唐境接近自



是復叛至天寳中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復校九曲置澆河洮陽二郡髙適作九曲詞以美其功



又東過隴西河關縣北澆水從東南來注之河水又逕



沙州北叚國曰澆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東西七十里都不生艸木沙州



於是號焉按澆經誤作洮今據注改正又東流入西平郡界左合二



後漢建安中析金城郡臨羌等縣置西平郡治西都縣後魏置鄯州隋改縣曰湟水其故城即



今西寧衛治也元和志云湟水縣本漢破羌縣地又東逕澆河故城北有古



城東西犄角東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按南凉秃髮烏孤以河南地為澆河郡治此城唐於此復置


[013-7a]


澆河郡其東為積石軍又東逕石城南昔叚熲擊羌於石城投河墮坑而死者八



百餘人按後魏石城縣廢帝改曰化隆唐改曰化城廓州治焉元和志云黄河在縣南八十里



東北逕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十七里又東逕邯川城南



有三水導自北山南逕邯川注于河按廢廓州城東南有邯川城秃髮傉檀所置邯川護軍也



東逕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在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在大河北為濟渡



處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於白土即此矣按臨津城在今河州西北一百二十里隋曰臨津開



大業五年自將伐吐谷渾出臨津關渡黄河至西平即此城也白土城在西寧衛南又東左



㑹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東南注於河又東北右㑹二水河北


[013-7b]
有層山山甚靈秀有石室曰積書巖時見神人往還俗不悟其仙乃謂之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因名



唐述山按西寧衛東南八十里有龍支故城本漢允吾縣地後漢置龍耆城和帝以曹鳯為金城西



部都尉屯龍耆是也後魏於此置北金城縣西魏改曰龍支元和志積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積



石山在鄯州龍支縣西九十八里河州枹罕縣北七十里黄河在龍支縣西南六十里枹罕縣北五



十里又東歴鳳林北鳳林山名五巒俱峙按鳳林在今河州北隋志枹罕縣有鳳林



山元和志云在縣北三十五里又東與灕水合灕水導源塞外羌中東北流逕石門



山疑即皋蘭山門漢元狩三年霍去病出隴西至皋蘭是也灕水又東北逕枹罕縣故城南又東北



出峽北注于河地理志曰灕水出白石縣西塞外東至枹罕入河也元和志石門山在鳳林縣北二


[013-8a]


十八里灕水西去縣二百步按枹罕故城即今河州治白石故城在州西又東逕左南



城南石城南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今在西寧衛東南又東逕赤城北即河



夾岸也秦州記曰枹罕有河夾岸岸廣四十丈今河州西北赤岸戍是又東洮水注



沙州記曰洮水出嵹臺山東嵹臺西傾之異名也其水東北流逕吐谷渾中又東北逕曽城北



又東逕臨洮縣故城北又北逕降狄道故城西左㑹大夏川水又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枹罕



東入河是也按曽城即臨潭故城在洮州衛西南七十里元和志云城東北二面並枕洮水臨洮故



城即今岷州衛治降狄道故城即今臨洮府西南狄道故城也元和志犬夏縣西北至河州七十里



大夏川水經縣南去縣十步近志云大夏河即灕水謬也又東逕金城允吾縣


[013-8b]
南湟水從西來注之允吾金城郡治也西有湟水水出塞外東南流逕龍夷城



又東南逕卑禾羌海北又東逕湟中城北又東逕臨羌縣故城北又東逕臨羌新縣故城南又東逕



西平城北又東逕樂都城南又東逕破羌縣故城南又東與閤門河合即浩亹河也又東逕允吾縣



北又東逕允吾縣故城南又東注于金城河即積石之黄河也元和志湟水名湟河亦謂之樂都水



出青海東北亂山中東南流至蘭州西南入黄河按蘭州本漢金城縣允吾浩亹枝陽今皆在其境



州西百二十里有允吾故城後漢光和六年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餘里即此河也浩音誥亹音門



又東逕石城南謂之石城津關駰曰在金城西北今蘭州西有石城津又東



南逕金城縣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門東流梁泉水注之按故城


[013-9a]


即今蘭州治又東逕榆中縣北昔蒙恬為秦北逐戎人開榆中之地金城之屬



縣也章懐太子賢曰榆中在金城縣東北又東逕天水北界苑川水出勇士縣南



山東北流逕牧師苑而北注于河有東西二苑城西城即乞佛所都也按今靖逺衛西有苑川城黄



河自蘭州界東北流越亂山中二百餘里入衛界始瀉落巨川如瀑布然土人沿山引水灌田甚廣



又北逕武威媪圍縣東北今寧夏中衛西南有温圍水下流入黄河通鑑



晉咸寧五年馬隆討凉州鮮卑度温圍水胡三省曰漢武威郡有媪圍縣此水或因以名媪譌温也



又莊浪所本漢武威郡地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燾議伐凉州李順等請自温圍水以西至姑臧則此



水當出媪圍縣界縣在河西莊浪之東南中衛之西南也又東北逕天水勇士


[013-9b]
縣北今靖逺衛西二百里有勇士故城又東北逕安定祖厲縣故



城西北漢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即於此也水出祖厲南山



北流注于河按祖厲音罝賴其故城在靖逺衛西南一百三十里又東北逕麥田



城西又東北逕麥田山西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按麥田城在靖逺衛



北晉咸和四年乞伏述延見趙亡懼自苑川遷于麥田即此又東北髙平川水



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髙平大壟山苦水谷東北流逕髙平縣故城東又北出秦長城又北逕廉



城東又北逕三水縣西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其水又北入于河元和志秦長城在髙平縣北



十里按今平凉府荘浪縣西二十里有苦水川自静寧州流入又北入鎮原縣界為髙平川髙平故


[013-10a]


城在今固原州西二里建武八年光武討隗囂進至髙平第一城是也又東北逕眴



卷縣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别出為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按



眴卷音旬箘其故城在今寧夏中衛東唐為靈州鳴沙縣地又北逕北地富平



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世謂之青山亦稱峽口今寧夏衛西南一百四十



里有峽口山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北地都尉治今在靈州所西南



北逕薄骨律鎮城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園也唐朔方節度治所元和志靈州理廻



樂縣本漢富平縣縣枕黄河後魏刀雍為薄骨律鎮將上表請開富平西三十里艾山舊渠通河水



溉公私田四萬餘頃人大獲其利又薄骨律渠在縣南六十里溉田千餘頃靈武縣東南至靈州十


[013-10b]
八里黄河自廻樂縣界流入漢渠在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



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餘頃按五代唐長興中朔方帥張希崇亦引河渠興屯田以省



漕運民夷愛之今靈州所境田多沃饒恒無暵涸之患賴黄河之灌溉也又逕典農城



東又逕北典農城東二城皆上河典農都尉馬參所治也在今靈州所界



東北逕廉縣故城漢屬北地郡其故城當在今所西南又北與枝津



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無水又東逕渾懐



鄣西元和志懐逺縣在靈州東北隔河一百二十里廢靈武城在縣東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



蒙恬所築古謂之渾懐鄣又東北歴石崖山西山石自然有文若戰馬之狀亦


[013-11a]


謂之畫石山今在平羅所東又北逕朔方臨戎縣西河水東北逕三封縣故城



東在臨戎縣西一百三十里按三封屬朔方郡其故城在今榆林衛界廢夏州西南長澤縣北二十里



又北逕臨戎縣故城西舊朔方郡治又東逕沃野故城南



元和志沃野故城在天徳軍城北六十里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一鎮也刀雍上表云臣鎮去沃野鎮八百



里道多深沙輊車往來猶以為難又北屈南河出焉見後又北迤西溢



於窳渾縣故城東朔方西部都尉治自縣西北出雞鹿塞漢甘露三年董忠送呼韓邪



單于出雞鹿塞後漢永元初竇憲出雞鹿塞伐匈奴是也城今在廢夏州西北又屈而東流



為北河漢元朔二年衛青絶梓嶺梁北河杜佑曰河經靈武郡西南便北流凡千餘里過九原郡


[013-11b]
乃東流漢人謂之西河自九原以東漢人謂之北河然北河之名秦已有之史記惠文王後五年遊北河



昭襄王十八年人之上郡北河是也東逕高闕南史記趙武靈王自代並隂山下至高闕為



塞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望若闕焉故有髙闕之名漢元朔四年衛青敗右賢王於



髙闕即此處也按髙闕在廢豐州城西黄河外劉昫曰髙闕北距大磧口三百里又東逕臨



河縣故城北城在今榆林衛西北又東逕陽山南漢書注曰陽山在河北指



此山也北假地名自髙闕以東夾山帶河陽山以西皆北假也史記秦使蒙恬北擊胡渡河取髙闕據陽



山北假中是也按陽山即隂山也山在中國之極北故名隂山水北曰陽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謂之陽山



徐廣云隂山在河南陽山在河北非也漢書侯應曰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隂山東西千餘里艸木茂盛多


[013-12a]


禽獸本冒頓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求出為冦是其苑囿也孝武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



起亭隧築外城列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計隂山緜亘千餘里直抵遼東非河南所能容益信



徐説之謬又南屈逕河目縣左括地志云五原郡河目縣故城在北假中北假在河



北今屬勝州銀城縣漢書王莽傳云五原北假膏壤殖穀又南合南河上承西河東逕臨戎



縣故城北又東逕臨河縣南又東逕廣牧縣故城北流二百許里東㑹于河又南逕馬隂



山西史記音義曰五原安陽縣北有馬隂山又東南逕朔方縣故城東



漢朔方郡治元和志仆賁故城在夏州朔方縣理北即漢朔方縣之故城詩所謂王命南仲城彼朔



方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蘇建築朔方亦謂此自漢至今常為關中根


[013-12b]
植什賁之號蓋蕃語也無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源出縣南百步赫連勃勃於此水之北黒水



之南改築大城名統萬城酈道元云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又東轉逕渠搜



縣故城北朔方中部都尉治在廢夏州北此非禹貢之渠搜説見雍州又東逕



西安陽故城漢屬五原郡城在廢豐州東北又東逕田辟城南漢志



五原郡成宜縣下云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辟讀曰壁原亭田辟葢皆縣界之地名



又東逕成宜縣故城南城在廢豐州界又東逕原亭城南五原



中部都尉治又東逕宜梁縣故城南五原西南六十里世謂之石崖城今在廢



豐州東又東逕稒陽城南河隂縣故城北稒陽城即稒陽塞在稒陽


[013-13a]


縣西北後漢永元初竇憲出雞鹿塞鄧鴻出稒陽塞即此城河隂漢屬五原郡又東逕九



原縣故城南秦置九原郡治此漢元朔二年更名五原秦始皇逐匈奴並河以東屬之



陶山築亭鄣為河上塞徐廣曰陶山在五原北元和志敬本古城在中受降城北四十里鄭䖍軍録



曰時人以張仁愿河外築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萬八百七十二步壕塹深峻亦古之堅守賈



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又東逕臨沃縣南又東石



門水南注之水北出石門鄣東南流逕臨沃縣東注于河按臨沃屬五原當在稒陽縣



西又東逕稒陽故城南五原東部都尉治在榆林衛廢勝州西南漢志稒陽



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禄城太初三年光禄徐自為出五原塞築亭障西北至盧朐山謂之光禄塞即


[013-13b]
此按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唐置天徳軍元和志云武川城在軍北三百里後魏六鎮從西第三



鎮也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禄城古入匈奴大路又東逕塞泉城南又東逕



雲中楨陵縣南又東逕沙南縣北河水南入楨陵縣西北縁胡山



歴沙南縣東北兩山二縣之間而出余以太和中從髙祖北巡親所經涉縣在山南北去雲中城一



百二十里縣南六十許里有東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脈水尋經殊乖川去之次按縁胡山今



在山西平鹵衛西北黄河西來折而南流處楨陵即廢東勝州也其故城在衛西北河東岸沙南故



城在西岸榆林塞外唐為勝州地經文當云又南逕雲中楨陵縣西又南逕沙南縣東則與酈元所



見者符矣從縣東屈南逕沙陵縣西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


[013-14a]


西南流入河沙陵漢屬雲中郡又南逕赤城東又南逕定襄桐過



縣西河水於二縣之間有君子濟今在平鹵衛西又南樹頽水注之水出



東山西南流至沃陽故城西而南注于河沃陽漢鴈門西部都尉治又南大羅水注



水上承樹頽河南流西轉逕武縣故城南又西南注于河武縣在善無西百五十里又左



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縣西流合呂梁洪水而注于河按平鹵衛西有呂梁山湳水



口當在今河曲縣西北天橋峽也又南逕西河圁陽縣東圁水注



水出上郡白土縣圁谷東逕圁隂縣北人東逕圁陽縣南人東注于河按今米脂縣西北有圁



隂故城圁陽當在其東北也圁音銀史記晉文公攘戎翟居於圁洛之間即此水又南諸


[013-14b]
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諸炎山東逕榆林塞入長城又東注于河按榆林塞在廢勝州



南界亦謂之長榆又南逕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縣



西南赤沙阜東流合黒水又東合走馬水又東入于河離石今永寧州奢延故城在廢夏州西南



又東逕土軍縣西漢屬西河郡今為石樓縣又南逕上郡髙奴



縣東今膚施縣北百里有金明城即漢髙奴縣也又南逕河東北屈縣



西即夷吾所居邑今吉州北二十里有北屈故縣又南為採桑津春秋僖公八年



晉里克敗狄于采桑是也又南逕皮氏縣西今河津縣西有皮氏故城書序祖乙



圯于耿即此北屈故城西十里有風山元和志風山在慈州吉昌縣北


[013-15a]


三十里風山西四十里有孟門山淮南子曰龍門未



闢吕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



髙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孟門即



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黄河之巨阨此石經始禹鑿



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



倚其中崩浪萬尋縣流千丈鼓若山騰迄於下口



方知慎子下龍門流駛竹箭非駟馬之追也魏土



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


[013-15b]
廣八十步巖際鐫迹遺功尚存以今輿地言之河



自大積石山東北流逕陜西西寧衛西南塞外至



河州西七十里入塞衛在行都司東南入百餘里黄河西自塞外流入經衛之



東南與河州分水州在臨洮府西一百八十里西至生番界七十里有小積石山兩崖如削河流其



中西南去大積石山千餘里又東北逕州北合灕水又東北合



洮水二水已見上文又東北逕蘭州西南湟水合浩亹水



自西來注之州在臨洮府北二百十里黄河去州二里關駰所謂金城河也湟水自州



西一百八十里入河唐書吐蕃傳湟水出蒙谷抵龍泉與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


[013-16a]


世舉謂西戎地曰河湟又東北逕州北夾河有灘宜播五穀引河灌溉甚為民利



又東北逕金縣北縣在蘭州東九十里黄河去縣六十里又東北逕



靖逺衛北舊名靖虜屬陜西都司本漢鸇隂縣地後漢建初中趙沖追擊叛羌於鸇隂河



即此衛北有韋精山黄河自金縣亂山中來至衛西南百里烏蘭關漢祖厲縣地也唐置烏蘭縣屬



㑹州有黄河堰刺史安敬忠所築以捍河流又東北逕寧夏中衛南衛屬



陜西都司黄河去衛十五里地勢稍平河流益盛衛東南一百五十里有鳴沙城西枕黄河人馬行



經此沙隨路有聲故號鳴沙又東北逕靈州所北所在寧夏衛南少西九十



里本漢靈洲富平二縣地舊志云黄河千里一曲自澆河至故眗卷縣率東北流至富平始曲兩北


[013-16b]
流亦謂之河曲折而北逕寧夏衛東南衛屬陜西都司宋為懐逺鎮乾興二



年李徳明城此為興州以居景祐中元昊升為興慶府衛西至賀蘭山邊界六十里北至鎮逺關邊



界二百里東至榆林衛界三百五十里黄河去衛四十里元和志保靜縣西南至靈州六十里本漢



富平縣地賀蘭山在縣西五十三里東望雲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靜縣西



乂北經懐逺縣西又北逕定逺城西又東北抵河其抵河之處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從首至尾有



像月形南北約長五百餘里真邊城之巨防山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如盡收地



利足以贍給軍儲也顧景范云自寧夏以上民多穿渠溉田而寧夏之利尤博蓋上流勢少緩無溢



決之患且泥沙未甚故引河為宜也又北逕平羅所東舊名平虜在寧夏衛東北


[013-17a]


一百二十里河去所十五里賀蘭山在所西六十里鎮逺關在所北六十里又北逕榆



林衛西出塞逕廢豐州西衛本漢上郡龜兹縣地金元為米脂縣地名榆



林莊明正統二年築榆林城天順七年置榆林衛治焉北至邊牆十里其外皆戰國時雲中九原地



也黄河自靈州所横城堡西折而北逕寧夏平羅入衛界廢豐州城在衛西北塞外七百里本漢朔



方郡之廣牧縣後魏為懐朔鎮隋始置豐州治九原縣明初廢杜佑曰豐州西至黄河百三十里北



至黄河四十里東北至黄河八十里折而東逕三受降城南元和志三受降



城景雲三年朔方總管張仁愿所置也先是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



厥将入冦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黙吸盡衆西擊突騎施娑葛仁愿奏


[013-17b]
請乗虚奪取漢南之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絶其南冦之路從之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



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遥相應接北拓三百餘里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堆一



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冦掠減鎮兵數萬人顧景范云中城在廢夏州北八



百里西城在廢豐州北八十里東城在廢勝州東北二百里今按東城本漢定襄郡之盛樂縣後魏



嘗都此唐置振武軍元和六年以韓重華為振武營田和糴水陸運使重華請募人為十五屯屯置



百三十人而種百頃令各就髙為堡東起振武轉而西過雲中界極於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際六



百餘里屯堡相望冦來不能為暴人得肆耕其中少可以罷漕輓之費朝廷從其議秋果倍收歳省



度支錢千三百萬見韓愈送重華歸所治序折而南逕廢勝州東入塞


[013-18a]


其東岸則平鹵衛廢勝州城在榆林衛東北四百五十里本漢雲中五原二郡地



隋置勝州治榆林縣元和志云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林塞雲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東受降城在



縣東北八里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自夏州朔方縣流入又經河濵縣東十五步闊一里



不通舡楫即河濵關渡處名君子津杜佑曰勝州東至黄河四十里北至黄河五里西北至黄河二



十里平鹵衛在山西大同府西少南二百四十里明置本漢鴈門郡之武州縣隋唐以後為朔州地



元和志黄河在朔州鄯陽縣西三百里遼自河西移置勝州於此曰東勝州其故城在今衛西北元



志云唐徙東受降城於綏逺烽南即今州治也明洪武初改建左右二衛兵民皆耕牧河套中冦益



稀少二十六年城東勝永樂初移就延綏其地遂墟今按自廢豐州西至廢勝州東黄河三面圍繞


[013-18b]
之地周數千里謂之河套周曰朔方秦曰新秦漢為朔方郡地隋唐為豐勝三州地明為榆林衛北



境自國初舍受降而衛東勝已失二面之險其後又撤東勝以就延綏則外險盡失冦來莫禦天順



六年元孽毛里孩阿羅山孛羅出三部始入居河套屢為邊患隆慶中吉能以俺答内附亦來款塞



因而羈縻之本朝屬理藩院榆林新志曰河套之地南抵邊牆北濵黄河逺者八九百里六七百里



近者亦一二百里唯黄甫川之南焦家坪及娘娘灘羊圈渡口為最近云又南逕府谷



縣東其東岸則河曲縣保徳州府谷在陜西葭州東少北三百四十



里黄河南流逕黄甫川東九里入縣界又南逕縣東去縣百歩河曲在山西太原府西北五百二十



八里黄河在縣西北府志云自縣東北故東勝州境轉而西南流八十里至縣西北平泉村復轉西


[013-19a]


流九十里至天橋峽又南流入保徳州界偏頭關在縣東北一百十里東接鴉角山西逼黄河其地



東仰西伏因名偏頭保徳在府西北五百里黄河在州西北一里迆西逕神木縣



南又南逕葭州東其東岸則興縣神木在葭州東北一&KR1315二十里



黄河去縣十里葭州在延安府東北五百八十里黄河去州一里興縣在太原府岢嵐州西一百五



十里黄河在縣西五十里元和志嵐州合河縣黄河在縣西二里按今興縣西北五十里有合河故



城舊志云山西自河曲至蒲津千五百里俱鄰陜西河最狹而於神木渡河為尤易又南逕



吳堡縣東又南逕綏徳州東其東岸則臨縣永寧



州寧鄉縣吳堡在葭州南八十里黄河去縣一里綏徳在延安府東北三百六十里黄河


[013-19b]
去州一百二十里無定河在州城東即古奢延水以潰沙急流深淺不定故名臨縣在山西汾州府



西北三百里黄河在縣西八十里永寜州在府西少北一百二十里寧鄉在州西南五十里黄河並



在其西元和志石州平夷縣黄河西去縣一百四十五里定胡縣黄河去縣西二百步按平夷故城



即今寧鄉縣治定胡當在永寧州界永寧本石州明隆慶三年更名又南逕清澗縣



東又南逕延川縣東又南逕延長縣東其東岸則



石樓縣永和縣大寧縣清澗在延安府東北二百三十五里黄河去縣百里



延川在府東北二百里黄河去縣四十五里延長在府東少南百五十里黄河去縣三十五里元和



志延州延水縣黄河在縣東八里門山縣黄河在縣東三十五里按延水故城在今府東北一百十


[013-20a]


里門山故城在府東南一百八十里石樓在汾州府西少南二百六十里黄河在縣西九十里永和



在山西平陽府隰州西九十里黄河在縣西六十里大寧在州西南九十五里黄河在縣西六十八



里孟門山在縣西南八十里與吉州分山又南逕宜川縣東其東岸則



吉州鄉寧縣宜川在延安府東南二百八十里黄河去縣八十里元和志丹州汾川縣



西南至州七十里黄河在縣北七里河岸頓狹狀似槽形鄉人呼為石槽蓋禹治水鑿石導河之處



石槽長千歩闊三十步懸水奔流黿鼉魚鼈所不能游按汾川故城在今宜川縣東七十里孟門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黄河西岸山勢綿延與吉州孟門山參差相接即文城故縣西南三十六里河中



之石槽山也吉州在平陽府西二百四十里黄河在州西六十里壺口山在州西南七十里鄉寧在


[013-20b]
州東南六十里黄河在縣西七十九里又南至韓城縣東北龍門山



在焉其東岸則河津縣韓城在西安府同州東北二百里黄河去縣十五里



龍門山在縣北五十里河津在平陽府蒲州東北二百里黄河在縣西元和志云去縣二十五里即



龍門口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陸不通魚鼈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



則為龍故曰曝鰓龍門水經注曰其魚出鞏縣鞏穴每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否則㸃額而還



此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所經也



蔡傳李復云同州韓城北有安國嶺東西四十餘里



東臨大河瀕河有禹廟在山斷河出處禹鑿龍門起


[013-21a]


於唐張仁愿所築東受降城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



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於山峽間千數百里至



此山開岸闊豁然奔放怒氣噴風聲如萬雷余按舊



説禹鑿龍門而不詳其所以鑿誦説相傳但謂因舊



修闢去其齟齬以決水勢而已今詳此説則謂受



降以東至于龍門皆是禹新開鑿若果如此則禹



未鑿時河之故道不知却在何處而李氏之學極



博不知此説又何所考也渭按安國傳言禹治河


[013-21b]
或鑿山或穿地以通流此亦有所本鑿山即闢龍



門穿地即鑿吕梁也但不當云起自積石耳穎達



復為之説曰釋水云河千里一曲一直則河從積



石北行又東乃南行至于龍門計應三千餘里龍



門底柱鑿山也其餘平地穿地也言自龍門以下



亦然則其所穿鑿更逺矣李復謂起自東受降城



較安國所言為近然計東城至安國嶺亦有千四



五百里如必須處處穿鑿豈人力所能及禹勞民


[013-22a]


亦不應至此而二孔之妄又無論矣總由以導為



施功遂積誤相承而不覺耳至其所謂鑿山穿地



者亦只是因舊修闢非本無水道而始開之蔡氏



云云則又疑所不當疑也



孔疏謂積石在龍支又據釋水之文故云至龍門



三千餘里然其實不止於此約計有四千三百餘



里若禹貢之積石更在龍支縣西南塞外一千二



百餘里則自積石至于龍門當有五千五百餘里


[013-22b]
也龍門以下記河行方向甚詳而其上絶不言方



向蔡傳云荒逺其所略也今按龍門以上禹功所



不加故數千里之河總括為一句河自積石東北



流至寧夏折而北至廢豐州折而東至東受降城



折而南方向不一難於屬辭故略之非為荒逺也



河自積石至龍門所行皆雍州之域不可謂荒逺宋人見朔方西凉不入其版圖遂以荒逺目之耳



禹導自積石為中國河其水不復行戎翟之境及



三代之季雍州西北二隅每為戎翟所侵秦漢以


[013-23a]


來屢復屢失大抵河湟之外悉屬羌渾雲中五原



盡歸獯鬻河行其間出且入者再唐之中葉吐蕃



盛强盜有隴西州縣逺近有司不復傳宰相賈耽



乃繪布隴右山南九州具載河所經受為圖曰吐



蕃黄河録貞元十四年上之藝文志有賈耽吐蕃黄河録四卷



繫之吐蕃者蓋本中國河行之地而時為吐蕃所



據耽志存經略故詳著之非謂河源之在積石外



者也宋世亦䧟吐蕃及西夏元乃混一罔不賔服


[013-23b]
明仍以河州為入塞之始而天順六年元孽毛里



孩等入居河套羈縻不絶以迄於今漢雲中五原



二郡地遂不登版圖黄河之行其境者世將不知



為弼成之所及而州縣舊蹟置之不問矣故余解



導河於大積石以下黄甫川以上備考古記敘次



特詳



附論河源


 山海經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泑
[013-24a]
 水實惟帝之平圃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
 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河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汜天之
 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黒水出焉而
 西流注于大杅是多怪鳥獸又曰積石之山其下有
 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郭璞注云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河水出山東北隅赤
 水出山東南隅洋水出山西北隅黒水亦出山西北隅無達汜天醜塗大杅皆山名冐猶覆也積石山在
 今金城河關縣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入塞内
[013-24b]
渭按此第二卷西次三經文也是書山川之方鄉



里至不可為典要後世無從測算崑崙疑當在西



域而不知其在何國去玉門陽關凡幾許也


 又曰海内崑崙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墟方
 八百里髙萬仞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西南流
 注南海厭火東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流入
 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洋水黒
 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
[013-25a]
 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碧方鳥東郭注云言
 海内者明海外復有崑崙山方八百里髙萬仞謂其墟廣輪之髙卑耳自此以上二千五百餘里上有醴
 泉華池去嵩髙五萬里蓋天地之中也見禹本紀吳任臣廣注云此文王崇慶疑其重出非有二崑崙也


按此第十一卷海内西經文也其山即西次三經



之崑崙唯多弱水青水耳海内謂西海之内郭注



云海外復有崑崙者即大荒經之所言也是書非



一時一手作故文多冗複謂此條重出者近是但



考其河行之方鄉自崑崙東北隅西流逕其北又


[013-25b]
西南出渤海外又西轉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則崑



崙反在積石之東矣有是理乎


 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濵赤水之後黒水之前有大
 山名曰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
 火之山投物輙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
 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郭注云弱水其水不勝鴻毛河圖玉版亦曰西王母居崑
 崙之山


按此第十六卷大荒經文也漢書西域傳云條支


[013-26a]


國臨西海安息長老傳聞條支有弱水西王母亦



未嘗見也後漢書西域傳云條支國西有弱水流



沙近西王母所居處據此則海外崑崙當在條支



國西海之南故經有弱水西王母之説范曄西域



傳論云甘英臨西海以望大秦距玉門陽關四萬



餘里而崑崙更在西海之南逺斯極矣禹本紀所



云去嵩髙五萬里者當指此山水經引以説西北



之崑崙非也


 爾雅釋水曰河出崑崙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
[013-26b]
 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郭璞注云虚山下基也潛流地中汨
 漱沙壤所受渠多衆水溷淆宜其濁黄


按爾雅比山海經差為可據河出崑崙信矣離騷



曰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閬風在崑



崙之上白水其即山下之河源乎然自漢以前但



知崑崙在中國西北終未明在外國某地也


 史記大宛列傳張騫使西域還為天子言于寘徒賢反
[013-27a]
 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則東流注鹽澤鹽澤潛
 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
 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其後
 騫死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獻天
 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云太史公曰禹本
 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髙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
 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張騫使大夏
 之後也窮河源烏睹本紀所謂崑崙者乎故言九州
 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
[013-27b]
 敢言之也


按張騫及後使者皆未嘗指于寘之山為崑崙武



帝自案古圖書以名之耳故太史公云不睹今其



圖與書並不傳後世必欲求崑崙之墟唯葱嶺河



所本者近是山海經之方鄉里至不足憑也以理



度之則崑崙當在葱嶺之西北而逺近終未可知



多方推測奚為乎法言病子長愛竒而子長却不


[013-28a]


敢言山海經之所言今人説河源動輙引崑崙以



證是何其好學深思不逮子長逺甚而愛竒獨過



之也


 漢書西域傳西域㠯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
 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
 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東則接漢
 阸㠯玉門陽關西則限㠯葱嶺其南山東出金城與
 漢南山屬焉其河有兩原一出葱嶺山一出于闐與寘
 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葱嶺河合東注蒲昌
[013-28b]
 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
 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増減皆㠯為潛行地下
 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云


按史敘兩源歴歴如畫了無可疑河神物也潛流



所在多有何獨至於河而疑之但積石出為中國



河處恨古來無人目驗其狀耳然鹽澤受西域數



大川之水隱淪之脈豈無所發越而遂止揆之以


[013-29a]


理殆非妄言


 水經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髙五萬里地之中也酈注曰禹
 本紀與此同髙誘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導而通之出積石山按山海經自崑崙至積石一
 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準地志可五千餘里乂按穆天子傳天子自崑崙山入于宗周乃
 里西土之數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合
 七千四百里外國圖又云從大晉國正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諸仙居之數説不同淺見末聞非所詳究
 不能不聊述聞見以誌差違也其髙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屈
 從其東南流入于渤海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淵也深三百仞唯馮夷都焉渭按
 此渤海當在蔥嶺西塞外凡大澤謂之海渤海即蒲昌雷翥牢蘭之類非真海也下文云又出海外南至
[013-29b]
 積石山下有石門河水冐以西南流酈注曰余考羣書咸言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於蒲昌出於海水逕
 積石而為中國河而經文在此似於不比積石宜在蒲昌海下矣酈意以此二十字為錯簡蓋以下文南
 入蔥嶺觀之則積石反在蔥嶺之北必無是理也今移在後又東注于泑澤之下則自崑崙而蔥嶺而蒲
 昌而積石原委秩然方位悉當矣又南入蔥嶺山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
 身毒之國蔥嶺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餘里南屬蔥嶺髙千里西河舊事曰蔥嶺在敦煌西八千里河源潛
 發其嶺分為二水一水西逕休循國南在蔥嶺西又逕難兠國北西南去罽賔國三百四十里渭按身毒
 當作捐毒漢書捐毒國王治衍敦谷東至都護治所二千八百六十一里至疏勒南與蔥嶺屬無人民西
[013-30a]
 上蔥嶺則休循也西北至大宛千三十里北與烏孫接先儒以為即身毒非也張騫曰身毒國在大夏東
 南可數千里有蜀物去蜀不逺大夏即大月氏所居之地也今捐毒在大月氏之東北西去休循二百餘
 里豈身毒乎酈注蓋承其誤氏音支又西逕罽賓國北又西逕月氏國
 南又西逕安息南城臨媯水地方數千里竺枝扶南記曰國土臨海上即漢書天竺安
 息國也凉土異物志曰蔥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為河源禹紀所云崑崙者焉張騫使大宛而窮
 河源謂極于此而不達于崑崙者也河水自蔥嶺分源東逕伽舍羅國渭桉此中國之河源也其逕休循
 難兠罽賔等國者則西流入西海河水與蜺羅跂禘水同注雷翥海
 釋氏西城記曰蜺羅跂禘出阿耨達山西之北逕于闐國又西逕四大塔北釋法顯所
 謂竺刹尸羅國也又西逕陀衛國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渭按自罽賓至陀衛
[013-30b]
 皆西流注西海之水水經乃拙手所作提挈不清賴有酈注為之發明人始知蔥嶺之河東西分流不然
 則似河水自蔥嶺西行至陀衞而復東行以入蔥嶺之東大惑不解矣河水又東逕皮
 山國北治皮山城西北去莎車三百八十里渭按自此以下皆東流注鹽澤之水又東與
 于闐河合南源導于闐南山俗謂仇摩置自置北流逕于闐國西治西城西去皮山三百八十
 里東去陽關五千餘里南河又東逕于闐北漢書西域傳曰于闐已東水皆東流
 渭按南河即于闐河也又東北逕扜彌國北西去于闐三百九十里南河又東逕
 精絶國北西去扜彌四百六十里又東逕且末國北又東右㑹阿耨達大水釋氏西
[013-31a]
 域記曰阿耨達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蘭海者也其水北流逕且末南山又北逕且末城西又東北逕
 且末城北左㑹南河合流東逝通為注賓河又東逕鄯善國北故樓蘭也其水東注澤澤在國北扜泥城
 去陽關千六百里西域記曰南河自于闐東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蘭海者也渭按澤即牢蘭海
 河又東北流分為二水枝流出焉上承北河于踈勒之西東北流逕疎
 勒國南又東北與疎勒北山水合北河自疎勒流逕南河之北疎勒城南
 去莎車五百六十里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渭按北河即蔥嶺河也又東逕莎車國
 南渭按漢書莎車國王治東北至都䕶治所四千七百四十六里南當作北又東南逕温
 宿國北至烏孫赤谷六百一十里東通姑墨二百七十里於此枝河右入北河又東逕姑
 墨國南姑墨川水導姑墨西北赤沙山東南流逕姑墨國西又東南注大河大河乂東右㑹敦薨
[013-31b]
 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烏孫之東山海經曰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拗澤出
 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源者也河水又東逕墨山國南渭按漢書都䕶治烏壘城去陽關二千七百三
 十八里於西域為中姑墨國王東至都䕶治所一千二十一里焉耆國王西南至都䕶治所四百里山國
 王去長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墨山即山國也又東逕注賓城南渭按此即上文所謂
 注賓河又東逕樓蘭城南又東注于坳澤即經所謂蒲昌海也水積
 鄯善之東北龍城之西南龍城故大國地方千里皆為鹽而剛堅故蒲昌亦有鹽澤之稱其中洄湍電轉
 為隱淪之脈即河水之所潛而出於積石也又出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
[013-32a]
 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渭按此二十字錯簡在前今移置於此海謂蒲昌海
 東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河自蒲昌有隱淪之證並間關入塞之始
 自此經當求實致也河水重源又發於西塞之外出於積石之山山海經曰其下有石門河水冐以西南
 流禹貢所謂導河自積石也


按水經敘西域兩源較漢書尤為明備唯是積石



一山錯簡在渤海之下蔥嶺之上遂來後人之彈



射并其全經而疑之而不知此非其本文乃妄庸



人之所竄易也彼見山海經云河水出渤海西北


[013-32b]
入積石山遂以此經海外之海為渤海殊不知泑



澤之亦名蒲昌海也彼見此經云河水東入塞過



敦煌酒泉張掖郡南遂謂積石距敦煌遼逺而坳



澤最近故移積石於渤海之下使坳澤與敦煌相



接殊不思三郡界中實無河也蓋漢世河關以西



皆為羌中地河水所經人莫能覩故聊假三郡之



南以表之非真謂河自鹽澤東流入玉門陽關也



杜佑不察此意而以為纂集之不詳固其宜矣若


[013-33a]


夫道元之注惟渤海以上博引釋氏怪誕之説甚



覺無謂至蔥嶺以下發明頗多其言崑崙墟也曰



淺見末聞非所詳究其言積石山也曰宜在蒲昌



海下其言蔥嶺河也曰河源潛發分為二水其言



蒲昌海也曰洄湍電轉為隱淪之脈正其謬而補



其闕亦可謂精審之至矣杜佑詆水經并詆道元



豈通論哉



又按山海經有兩崑崙一在中國西北帝之下都


[013-33b]
河水出其東北隅者是也一在西海之南西王母



所居弱水之淵環其下者是也水經敘河水主在



西北者言而亦不能確指在某國其曰南流入渤



海者猶鹽澤之隱淪也其曰又南入蔥嶺山者猶



積石之顯發也然則自崑崙以至積石有二重源



矣蔥嶺之顯發莫有能言其狀者而鹽澤潛行地



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則山海經有云積石之



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此蓋與梁州之


[013-34a]


潛水入龍門大石穴下西南潛出者相似鹽澤之



伏有竒狀則積石之出亦必有竒狀惜乎自漢以



來二千餘歲曽未有一驗之者也



又按酈注言敦薨之水出敦薨之山而引山海經



以為即西流注于泑澤出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



源者也夫敦薨在焉耆之北匈奴之西烏孫之東



而崑崙近直其西南則崑崙之處所未有明確於



此者是水為河源無疑而葱嶺于闐之水皆旁源


[013-34b]
而非正源矣然釋氏西域記以阿耨達為崑崙其



山所出之水有北流入牢蘭海者茍以為河源有



何不可彼亦一崑崙此亦一崑崙安見敦薨之獨



是也間嘗綜而論之西域之水注鹽澤者其源有



四一曰蔥嶺二曰于闐三曰敦薨四曰阿耨達終



不知何者為正今所急者但當驗積石重源之有



無以辨西域吐蕃之是非耳其孰為崑崙孰非崑



崙孰為河源孰非河源愚不敢臆為決也


[013-35a]
 唐書吐谷渾傳太宗時其王慕容伏允數入冦貞觀
 九年詔李靖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率兵擊之道宗
 破伏允於庫山俘斬四百伏允西走靖等分軍追之
 又數破之君集道宗行空荒二千里閱月次星宿川
 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
 舊唐書吐谷渾傳侯君集與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
 漢哭山飲馬烏海經塗二千餘里空虚之地又達于
 柏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焉李靖傳軍次伏
 俟城吐谷渾退保大非川靖深入敵境遂踰積石山
[013-35b]
 侯君集傳君集道宗歴破邏真谷踰漢哭山轉戰過
 星宿川至于柏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乃旋
 師與李靖㑹于大非川平吐谷渾而還


按此河源與史漢所謂河源者不同彼河源在西



域此河源只在吐谷渾界積石山流入為中國河



處蓋鹽澤潛流重源顯發禹導河由此始故亦謂



之河源也昔後漢叚熲追西羌至河首積石山亦


[013-36a]


出塞二千餘里而道宗謂諸將曰柏海近河源古



未有至者何也蓋柏海在積石之南熲纔及其山



而止未嘗度山南也今舊史曰踰積石山又曰北



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則山海經所云山下有



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者皆在其目中矣惜乎一



時皆武人即有記室亦不過詞章之士不能諦視



重源證明古志耳


 杜氏通典曰水經所云河出崑崙山者宜出於禹本
 紀山海經所云南入蔥嶺及出于闐南山者出於漢
[013-36b]
 書西域傳而酈道元都不詳正所注河之發源亦引
 禹紀山經釋法顯遊天竺記釋氏西域記所注南入
 蔥嶺一源出于闐山合流入蒲昌海雖約漢書亦不
 尋究又水經云出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石門然後
 南流入蔥嶺據此則積石山當在蔥嶺之北又云入
 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並今郡地也夫山水地形
 固有定體自蔥嶺于闐之東燉煌張掖之間華人來
[013-37a]
 往非少從後漢至大唐圖籍相承注記不絶大磧亘
 數千里未有桑田碧海之變陵遷谷移之談此處豈
 有河流纂集者不詳斯甚西域傳云河水一源出葱
 嶺一源出于闐合流東注蒲昌海皆以潛流地下南
 出積石為中國河比禹紀山經猶校附近終是紕繆
 此唯憑張騫使大夏見兩道水從葱嶺于闐合流入
 蒲昌海其于闐出美玉所以騫傳遂云窮河源也案
 古圖書名河所出曰崑崙山疑所謂古圖書即禹本
 紀以于闐山出玉乃謂之崑崙即所出便云是河也
[013-37b]
 窮究諸説悉皆謬誤孟堅又以禹貢云導河自積石
 遂疑潛流從此方出且漢時羣羌種類雖多不相統
 一未為强國漢家或未嘗遣使詣西南羌中或未知
 自有河也寧有吐蕃中河從西南數千里向東北流
 見與積石山下河相連聘使涉歴無不言之吐蕃自
 云崑崙山在國中西南則河之所出也又按尚書云
 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敘范曄後漢書云西羌
[013-38a]
 在漢金城郡之西南濵于賜支續漢書云河關西千
 餘里河曲羌謂之賜支蓋析支也然則析支在積石
 之西是河之上流明矣崑崙在吐蕃中當亦非謬而
 不謂河之本源乃引蔥嶺于闐之河謂從蒲昌海伏
 流數千里至積石方出斯又班生之所未詳也


按吐蕃歴周及隋猶隔西羌未通於中國唐貞觀



八年始遣使朝貢太宗遣行人馮徳遐往撫慰之



尋復遣使隨徳遐入朝奉表求婚十五年以文成


[013-38b]
公主妻之杜佑所謂聘使涉歴從此始也積石秦



漢時為西羌地晉永嘉以後其地為吐谷渾所據



及髙宗龍朔三年吐蕃滅吐谷渾積石遂為吐蕃



地自後使命往來皆指吐蕃中水西南來與積石



山下河相連者為黄河而吐蕃亦自言崑崙在國



中西南河之所出矣


 唐書吐蕃傳穆宗長慶元年以大理卿劉元鼎為吐
 蕃㑹盟使歐陽忞輿地廣記作薛元鼎蔡傳從之元史亦作薛恐非使還踰湟水
[013-39a]
 至龍泉谷西北望殺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至
 濛谷抵龍泉與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濟梁西南行二
 千里元和志積石軍西南一百四十里有洪濟橋水益狹春可涉秋夏乃
 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髙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
 同國古所謂崑崙者也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
 千里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合衆流色赤行益逺它
 水并注則濁故舉世謂西戎地曰河湟河源東北直
 莫賀延磧尾殆五百里磧廣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
 入吐谷渾寖狹故號磧尾隱測其地蓋劒南之西元
[013-39b]
 鼎所經見大略如此


按舊唐書吐蕃在長安西八千里蓋以其都城言



之今元鼎所見紫山東距長安裁五千里度其地



望當在都城東北三千里矣吐蕃自言崑崙山在



國中西南而元鼎所指以為崑崙者乃在其東北



與吐蕃所謂崑崙者相去懸絶是大可疑也


 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録曰河源古無所見禹貢導河
[013-40a]
 止自積石漢使張騫持節到西域度玉門見二水交
 流發葱嶺趨于闐匯鹽澤伏流千里至積石而再出
 唐薛元鼎使吐蕃訪河源得之於悶磨黎山然皆歴
 歲月涉艱難而其所得不過如此世之論河源者又
 皆推本二家其説怪迂總其實皆非本真意者漢唐
 之時外夷未盡臣服而道未盡通故其所往毎迂廻
 艱阻不能直抵其處而究其極也元有天下薄海内
 外人迹所及皆置驛傳使騎往來如行國中至元十
 七年命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都實既
[013-40b]
 受命是歲至河州州之東六十里有寧河驛驛西南
 六十里有山曰殺馬關林麓穹隘舉足浸髙行一日
 至巔西去愈髙四閱月始抵河源是冬還報并圖其
 城傳位置以聞其後翰林學士潘昂霄從都實之弟
 闊闊出得其説撰為河源志臨川朱思本又從八里
 吉思家得帝師所藏梵字圖書而以華文譯之與昂
 霄所志互有詳略今取二家之書考定其説有不同
[013-41a]
 者附注於下按河源在土蕃朶甘思西鄙有泉百餘
 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履髙山下瞰
 燦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腦兒火敦譯言星宿也思本曰河
 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馬湖蠻部之正西三千餘里雲南麗江宣撫司之西北一千五百餘里帝師撒思
 加地之西南二千餘里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匯為大澤曰火敦腦兒羣流
 奔湊近五七里匯二巨澤名阿刺腦兒自西而東連
 屬吞噬行一日迤邐東騖成川號赤賔河又二三日
 水西南來名亦里赤與赤賔河合又三四日水南來
 名忽闌又水東南來名也里术合流入赤賓其流浸
[013-41b]
 大始名黄河然水猶清人可涉又一二日岐為八九
 股名也孫斡倫譯言九渡通廣五七里可度馬又四
 五日水渾濁土人抱革囊騎過之聚落糾木幹象舟
 傅髦革以濟僅容兩人自是兩山峽束廣可一里二
 里或半里其深叵測朶甘思東北有大雪山名亦耳
 麻不莫剌其山最髙譯言騰乞里塔即崑崙也山腹
 至頂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逺年成冰時六月見之
[013-42a]
 自八九股水至崑崙行二十日思本曰自渾水東北流二百餘里與懐里
 火秃河合又東北流一百餘里過郎麻哈也又正北流一百餘里又折而西北流二百餘里又折而正北
 流一百餘里乂折而東流過崑崙山下番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髙峻非常山麓綿亘五百餘里河隨山
 足東流過撒思加闊即闊提地河行崑崙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
 闊即及闊提二地相屬又三日地名哈喇别里赤兒
 四達之衝也多冦盜有官兵鎮之近北二日河水過
 之思本曰河過闊提與亦西八思今河合亦西八思今河源自鐵豹嶺之北正北流凡五百餘里而與
 黄河合崑崙以西人簡少多處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
 散漫獸有髦牛野馬狼狍羱羊之類其東山益髙地
[013-42b]
 亦漸下岸狹隘有狐可一躍而越之處行五六日有
 水西南來名納鄰哈剌譯言細黄河也又兩日水南
 來名乞兒馬出二水合流入河思本曰自哈剌河與黄河合正北流二百
 餘里過阿以伯站折而西北流經崑崙之北二百餘里與乞里馬出河合乞里馬出河源自威茂州之西
 北岷山之北水北流即古當州境正北流四百餘里折而西北流又五百餘里與黄河合河水北
 行轉西流過崑崙北一向東北流約行半月至貴徳
 州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州隷吐蕃等處宣慰
[013-43a]
 司司治河州又四五日至積石州即禹貢積石五日
 至河州安鄉關一日至打羅坑東北行一日洮河水
 南來入河思本曰自乞里馬出河與黄河合又西北流與鵬拶河合折而西北流三百餘里又
 折而東北流過西寧州貴徳州馬嶺凡八百餘里與邈水合邈水源自青唐宿軍谷正東流五百餘里過
 三巴站與黄河合又東北流過土橋站古積石州來羌城廓州構米站界都城凡五百餘里過河州與野
 龎河合野龎河源自西傾山之北水東北流凡五百餘里與黄河合又東北流一百餘里過踏白城銀川
 站與湟水浩亹河合又東北流一百餘里與洮河合又一日至蘭州過北卜渡
 至鳴沙河過應吉理州正東行至寧夏府南東行即
 東勝州隷大同路自發源至漢地南北澗溪細流傍
[013-43b]
 貫莫知紀極山皆草石至積石方林木暢茂世言河
 九折彼地有二折蓋乞兒馬出及貴徳必赤里也思本
 曰大槩河源東北流所歴皆西蕃地至蘭州凡四千五百餘里始入中國又東北流過達達地凡二千五
 百餘里始入河東境内又南流至河中凡一千八百餘里通計九千餘里


按河源出吐蕃之崑崙自唐貞觀後已有是説杜



佑歴詆前載劉元鼎從而證明之其説遂牢不可



破唯源發紫山尚未分曉故元遣都實往探之果


[013-44a]


得之朶甘思西鄙東北去崑崙有一月程明太祖實録云



鄧愈沐英討土蕃追至崑崙山宣宗實録云李英追安定曲先賊踰崑崙山即都實之所謂騰乞里



塔也然則古書言河出崑崙者皆屬虚記即吐蕃自



云崑崙為河之所出亦妄談而不足信矣


 宗泐小傳曰洪武十一年太祖以佛書有遺命僧宗
 泐領徒三十餘人往西番求之十五年得經還朝泐
 有望河源詩自記云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
 呼黄河為抹處犛牛河為必力處赤巴者分界也其
 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犛牛河東北之水是為河
[013-44b]
 源予西還宿山中番人戲相謂曰漢人今飲漢水矣
 其源東抵崑崙可七八百里今所涉處尚三百餘里
 下與崑崙之水合流中國相傳以為源自崑崙非也
 崑崙名麻琫剌其山最高大四時常雪有神居之番
 書載其境内祭祀之山有九此其一也


按宗泐取經還其所涉處南距河源尚數百里則



是所謂抹必力赤巴山亦聞之番人非目覩也犛


[013-45a]


牛河者雲南之麗江源也蓋因朱思本言河源直



麗江宣撫司西北一千五百里故又附㑹為此説



然都實謂河源自平地湧出而宗泐云出抹必力



赤巴山都實自河源至崑崙行三十日而宗泐云



可七八百里百餘年間見聞異辭吾誰適從哉


 玉鏊河源辨曰西域之跡發自張騫騫所厯諸國甚
 久且逺東漢之世大秦條支安息至於海濱四萬里
 外重譯貢獻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皆未覩
 所謂崑崙也何元使得之易乎禹本紀言河出崑崙
[013-45b]
 去嵩髙五萬里外國圖云從大晉西七萬里得崑崙
 之墟今元使行不及五千里云已踰之何崑崙之近
 乎自昔言崑崙者皆在西北元使所圖廼在西南何
 也然則元使所謂崑崙者果崑崙乎所謂星宿海者
 果河源乎未可知也又曰吾嘗考之河有兩源一出
 于闐一出崑崙之墟且漢使亦嘗窮河源矣謂出于
 闐其山多玉石采來獻天子案古圖書名其山為崑
[013-46a]
 崙然非古所謂崑崙也元使所見其殆是乎若崑崙
 之墟彼固未之覩也又曰佛圖調謂鍾山西六百里
 外有大崑崙又有小崑崙然則崑崙果非一乎崑崙
 之逺近不一河源惡乎定曰水經云崑崙在西北河
 水出其東北陬東南流入渤海其一源出于闐之南
 山北流與蔥嶺水合東注蒲昌海郭璞云河出崑崙
 潛行地下至于闐國復分流岐出合而東注鹽澤復
 行積石為中國河此定論也予見近世之論河源者
 每以一夫之目輙廢千古之論故為之辨
[013-46b]


按文恪以都實所謂崑崙未必真崑崙所謂星宿



海未必真河源不可以一夫之目廢千古之論此



言是也至其論崑崙與河源大意謂蔥嶺之河不



始於蔥嶺自其西北崑崙之墟潛行地下東出為



蔥嶺河又東與于闐河合而東注於鹽澤鹽澤水



復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也其説本山



水二經及郭酈之注頗有根據然昔之言崑崙者


[013-47a]


實有二處一在西北為河源之所出一在西南為



弱水之所環不得云皆在西北也若夫元使所見



之崑崙明在吐蕃中而以為即漢武所名之山誤






又按吐蕃之源都實親見之殆非妄言西域之源



具載於史漢豈為虚記然近世往往疑西域而信



吐蕃何也則以吐蕃之水與積石山下河相連為



有目者所共見而鹽澤潛行地下南出積石為中


[013-47b]
國河者幽閟難知故也理有固然無足怪者故吾



以為欲辨二源之是非其樞要全在於積石積石



之河果為鹽澤潛流之南出也則必有卓詭之狀



與凡水不同者山海經云不周之山東望泑澤河



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泑澤即鹽澤酈道元云



洄湍電轉為隱淪之脈當其澴流之上飛禽奮翮



霄中者無不墜於淵波河水之洑也如是則其南



出於積石自地中而上奮湓溢洶湧之狀倍竒於


[013-48a]


鹽澤可知也水經云山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



流而道元絶無所發明則以積石久没於羌中人



不得至其地驗其形故無可言也獨怪唐人頗有



知大積石者聘使往來身厯其地見吐蕃之水自



西南來即以為河源而不能於積石之下詳察重



源之有無是為可恨耳元柯九思序河源志云太



祖征西夏取西凉府遂至黄河九渡九渡即也孫



斡倫河也世祖狃於舊聞久謂黄河出吐蕃中特


[013-48b]
以九渡之南導源未悉故遣都實一探之都實往



還驛路畢景奔馳經史遺文絶不留意即如積石



為大禹導河之始漢時東去河關縣千餘里今以



朱思本記求之當在河折而東北過西寧州處都



實身厯其地而不知而以唐之積石軍為積石况



能察重源之有無邪元之君臣不學無術無足深



責後之學者憑一時之記注而直斥史漢為誕妄



則過矣自王文恪著辨以來學者始稍稍尋繹前


[013-49a]


載然天下之事理有古是而今非者亦有古非而



今是者執一以論即非通人使積石之地果有重



源顯發之迹則漢史為是元史為非茍無其迹而



唯西南一大川自吐蕃來數千里與積石之河相



連則亦不可謂非河源矣蓋山川出没靈變無方



必得淹通經術之士及一二精於物理者足踐其



境目察其形心識其所以然而後可以斷古今之



是非非張騫都實輩所能辦亦非書生之筆舌所


[013-49b]
能爭也


 禹貢錐指卷十三上
[013-50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
              徳清胡渭撰
南至于華隂
 傳曰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山北而東行易氏曰河自
 龍門口又二百里至陜州之西北對河為華州華隂
 縣蔡氏曰華隂華山之北也
水經注河水自皮氏縣西文南出龍門口汾水從


[013-50b]
東來注之汾水出太原汾陽縣管涔山西南流至汾隂縣北而西注于河詳見冀州



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又南逕梁山



原東梁山晉之望也在馮翊夏陽西臨於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又南崌谷水



注之水出梁山東南注于河昔韓信襲魏王豹以木罌自此渡又南逕髙門又



東南逕華池南池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髙門東去華池三里又東南逕



司馬子長墓北太史公自敘曰遷生於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昔魏文侯與吳起浮



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於此也又南逕子夏石室在今郃陽縣東又南逕



汾隂縣西今榮河縣北有汾隂故城又逕郃陽城東故有莘邑為太姒之


[013-51a]


國詩云在郃之陽在渭之涘謂此也城南有瀵水東流注于河即郃水縣取名焉今縣東四十里有



郃陽故城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隂縣南四十里平地開源濆泉上湧大幾如輸深



則不測俗呼為瀵魁與郃陽瀵水夾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相潛通其水西南流注于河



南逕陶城西元和志云在臨晉縣北四十里又南逕蒲坂縣西舜所



都也今蒲州東南有蒲坂故城又南逕雷首山西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有



夷齊墓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縣雷首山亦曰雷水西南流注于河左傳謂之



涑川又南歴船司空與渭水㑹今華隂縣東北五十里有船司空故城



又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灌水北流逕通谷又東北注于河述


[013-51b]
征記所謂潼谷水者也元和志云關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關以今輿地言之河



自韓城縣龍門山南流與汾水合縣志云河自龍門而南距郃陽



不百里河壖多客土遇潦輙潰又南逕郃陽縣東其東岸則榮河



縣臨晉縣郃陽在陜西同州東北一百十里黄河去縣四十里榮河在山西蒲州東北一



百二十里黄河舊在縣西五里明時漸徙而東正徳二年遂至城下今去縣僅七十步臨晉在州東



北七十里黄河在縣西三十里又南逕朝邑縣東又南至華隂縣



東北與渭水合其東岸則蒲州朝邑在同州東三十里黄河去縣二



十八里有臨晉關華隂在華州東七十里黄河去縣九十里蒲州在平陽府西南四百五十里黄河


[013-52a]


舊在州西蒲津門外明萬歴八年河決東齧城闉甃石岸以障之今漸徙而西去城十餘里有蒲津



關與臨晉關夾河相對又南逕雷首山西至潼關衛北衛在陜西



都司東明析華隂地置西至華隂縣界一里黄河在衛北一里潼關故城在衛東南四里左傳所謂



桃林之塞元和志云自靈寳縣以西至潼關皆是折而東是為河曲春秋文公



十二年秦晉戰于河曲即此地也此河水南至華隂之所經雍州



文所稱龍門西河者也



穿渠引水非古也自溝洫之制廢而灌溉之事興



利於田而河則病矣關中引水溉田自鄭國渠始


[013-52b]
及漢武時用鄭當時言穿渠引渭以漕且溉南山



下用番係言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



坂下又用嚴熊言引洛溉重泉以東為龍首渠宣



房既塞用事者益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



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關中則有靈軹渠成國渠



湋渠六輔渠白渠皆溉田各萬餘頃它小渠及陂



山通道者不可勝言故王莽時大司馬長史張戎



議曰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


[013-53a]


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諸郡以至京



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燥少水



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



決而國家數隄塞之稍益髙於平地猶築垣而居



水也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



自利無溢決之害矣蓋河水多泥急則通利緩則



淤澱今榮陽之下既有鴻溝華隂以上復有諸渠



分水太多則河流日遲河身日髙故水暴至不能


[013-53b]
容漢人知此者鮮唯戎知之


東至于厎柱渭按厎史記作砥
 傳曰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
 然在西虢之界渭按西虢今河南府之陜州是也厎
 柱在州東四十里黄河中


水經注河水自華隂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黄卷坂傍絶澗涉此坂



以升潼關所謂泝黄卷以濟潼矣厯北出東崤謂之函谷關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世謂



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塠者也寰宇記云河東縣風陵是女媧之墓秦漢以來俱係祀典按函谷關


[013-54a]


在今河南靈寳縣南十一里黄卷潘岳西征賦作黄巷又東北玉澗水注之



水南出玉溪北流逕閿鄉城西而北注于河又東逕閿鄉與全鳩澗水



水出南山北流注于河述征記云全節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按圖經全節即漢書全



鳩里戾太子死處在閿鄉縣東十里鳩澗西又東逕河北縣南與湖縣分河按



河北今芮城湖縣今閿鄉又東永樂澗水注之水北出薄山南流入于河即渠



豬之水也又東逕芮城芮伯萬之故疆也按今芮城縣北有河北故城唐貞觀十一年



河溢壊陜州河北縣即此又東逕湖縣故城北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武王



伐紂天下既定王及嶽濱放馬華陽散牛桃林即此處也三秦記曰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若有


[013-54b]
軍馬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人馬不得過矣湖縣故城在閿鄉縣東四十里



又東合栢谷水水出弘農縣山北流入河又東右合門水洛水之枝



流也東北厯陽華山又北逕弘農縣故城東而北注于河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陜西



七里故名元和志云曹陽墟俗名七里澗在陜縣西南七里黄河自靈寳界流入後漢獻帝東歸至



陜議者欲天子浮河東下太尉楊彪曰從此以東有三十六灘非萬乘所當從也乃止又東



逕陜縣北河北對茅城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殽尸而還是



也河南即陜城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别戴延之曰城南倚山原北臨黄河縣水百餘仞臨



水者咸悚惕焉西北帶河水湧起方數十丈蓋史記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號山崩壅河所致耳按


[013-55a]


今陜州治即陜縣故城古焦國也茅津亦謂之大陽津與虢山俱在州西北三里又東逕



大陽縣故城南城在今平陸縣東北地理志謂之北虢又東沙澗水



注之北出虞山東南逕傅巖孔安國云傅説隱於虞虢之間即此處也傅巖東北十餘里有顛



軨坂左傳所謂入自顛軨者也其水南流注于河又東過砥柱間砥柱山



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



河三穿既決水流疎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



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東也元和志云厎柱山俗名三門山在硤石縣



東北五十里黄河中硤石本陜縣地河之右則殽水注之水出河南盤殽山東


[013-55b]
北流與石殽水合水出石殽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臯之墓也北陵丈王所避風雨矣殽水又北注



于河又東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導於千崤之山北流注于河河水翼岸夾山巍



峰岐舉重嶺干霄按崤在今河南府永寧縣北六十里元和志云自東崤至西崤長三十五里在秦



關之東漢關之西崤與殽同鄭玄云地説河水東流貫砥柱觸



閼流今世所謂砥柱者蓋乃閼流也砥柱當在西



河余按鄭説非是西河當無山以擬之自砥柱以



下五户以上其間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桀出勢



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闢


[013-56a]


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灘水



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漢鴻嘉四年楊焉言



從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鐫廣之上乃今焉鐫之裁没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



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冦兹帥衆五千人歲常修治以平河阻晉泰始三年



正月武帝遣監運太中大夫趙國與都匠中郎將河東樂世帥衆五千餘人修治河灘事見五户祠



銘雖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濤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鮮不踟蹰難濟故有衆峽諸灘之言五户灘名



有神祠通謂之五户將軍按今陜州東一百六十里有五戸灘在河中為湍激之處自此而東河流



稍為寛衍以今輿地言之河自潼關衛北折而東逕閿


[013-56b]
鄉縣北又東逕靈寶縣北其北岸則芮城縣閿鄉在河



南陜州西少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縣七里靈寶在州西六十里黄河南去縣十里芮城在山西



解州西南七十里黄河在縣南二十里薄山在縣北十五里又東逕陜州北其



北岸則平陸縣又東過厎柱陜州在河南府西三百里平陸在解州東



南九十里砥柱山在黄河中西去陜州四十里西北去平陸五十里唐趙冬曦三門



賦序曰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蓋夏后



之所開鑿其最北有兩柱相對距崖而立即所謂



三門也次於其南有孤峰揭起峰頂平闊夏禹之


[013-57a]


廟在焉西有孤石數丈圓如削成復次其南有三



峰東曰金門中曰三堆西曰天柱河水從黄老祠



前東流湍激蹙於孤石折流而南漱於三門苞於



廟山乃分為四流淙於三峰之下抵於曲隈㑹流



東注加以兩崖夾水盤紆激射天下罕比都穆曰砥柱在



陜州東五十里黄河之中循河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曰人門水行其間聲激



如雷而鬼門尤為險惡舟筏一入鮮有得脱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百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



周數丈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州志亦謂砥柱即三門山皆未嘗親履其地故繆誤若此按此説


[013-57b]
與趙賦小異要之諸峰在當時總為一巨石禹析之以通河三門亦砥柱也後人强生分别耳



河水東至厎柱之所經也



厎柱之險不減於龍門自古患之漢武帝時河東守



番係言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更厎柱之艱敗亡



甚多成帝鴻嘉四年使楊焉鐫廣之而水益湍怒為



害甚於故魏晉之世兩經修治功卒不集隋開皇十五



年詔鑿厎柱大業七年厎柱崩偃河逆流數十里唐貞



觀十一年河溢壊陜州河北縣二十年幸河北觀厎柱


[013-58a]


令魏徵勒銘是時自洛至陜皆運於陸行三百里自陜



至京乃運於水顯慶中大匠楊務廉鑿棧以輓漕



舟人以為苦開元二十二年從京兆尹裴耀卿言



開三門山北路十八里謂之北運時於三門東西各置一倉東曰



集津西曰鹽倉漕舟輸其東倉而陸運以輸西倉復以舟漕達關中既避水險而陸



運庸錢亦省數十萬緡二十九年陜州刺史李齊



物鑿厎柱為門以通漕開山顛為輓路燒石沃醯



而鑿之天寶元年上言三門運渠成然棄石入河


[013-58b]
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門候水漲以人輓舟而



上歲漕經厎柱覆者幾半貞元二年陜虢觀察使



李泌益鑿集津倉山西逕為運道屬於三門倉遂



罷南路陸運見食貨志按李泌事新書撫杜氏通典而舊書無之或以為疑非也



代建都於汴漕不由厎柱非其所急宋乾徳初詔



重鑿厎柱三門慶厯中陜西用兵歐陽修請案裴



耀卿舊迹以通漕運而不果行自是之後無復有



以厎柱為言者矣大抵三門之險非鐫鑿所能除


[013-59a]


堯都平陽冀之島夷及兖青徐揚荆豫之貢道必



由厎柱或疑其時亦參用陸運以余觀之三門之



險不專在厎柱其下兼有閼流為之阻蓋自厎柱



以東夾河羣山之水並注于河禹功既逺泥沙日



積河上激六峰下阻十九灘湍波倍加洶湧昔人



計不及此但欲鐫廣三門一試于楊焉再試于李



齊物不惟無益而害且滋甚則以鐫石落水河身



愈淺三門雖廣不能勝百二十里之閼流故也禹


[013-59b]
治河率自下始孔傳云或鑿山或穿地度禹當日



必先浚閼流而後析厎柱析厎柱者鑿山也浚閼



流者穿地也二險並去則貢舟直達帝都不必參



用陸運矣嗟乎世患無神禹耳豈患厎柱之不可



漕哉


又東至于孟津釋文孟津如字渭按孟史記漢書並作盟
 傳曰孟津地名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正義
 曰在孟地置津謂之孟津傳云地名謂孟為地名耳
[013-60a]
 杜預云孟津河内河陽縣南孟津也在洛陽城北都
 道所湊古今常以為津武王渡之近世以來呼為武
 濟渭按河陽本晉邑漢置縣屬河内郡其故城在今
 河南懷慶府孟縣西南三十里


左傳隱十二年王與鄭田有盟杜預曰盟即河陽



縣南孟津孔疏於秦誓序云孟者河北地名春秋



所謂向盟是也盟古通作孟其地本在河北閻百



詩曰孟津之漸譌而南也自東漢始考更始二年


[013-60b]
使朱鮪等屯洛陽光武亦令馮異守孟津以拒之



是時孟津猶在北安帝永初五年羌入冦河東至



河内百姓驚奔南渡河使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



靈帝中平六年何進謀誅宦官使丁原燒孟津火



照城中城中者洛陽城中也則已移其名於河之



南猶蒲津關在蒲州臨晉關在朝邑而史記正義



於漢王出臨晉關下云即蒲津關在臨晉縣唐臨



晉屬蒲州是移河西之關名於河東也黎陽津在


[013-61a]


濬縣白馬津在滑縣而通典於黎陽下曰有白馬



津則又移河南之津名於河北大抵厯代浸乆土



俗傳譌類如此也渭按延津在延津縣北而唐志



新鄉縣有延津關棘津在胙城縣北而寰宇記云



在汲縣南七里此皆移河南之津名於河北與前



事相類杜預云河陽縣南孟津確不可易又曰在



洛陽城北者謂其地南直洛城居天下之中欲明



都道所湊故舉以為言非謂在河之南也西漢時


[013-61b]
河南無孟津孔傳不言河陽似以為河南洛北傳



出魏晉間手此又一證



林少頴云河自華隂至于厎柱夾兩山之間其流



皆湍悍至于孟津然後其勢稍緩可以横舟而渡



也渭按大陽縣南有茅津秦穆公封殽尸自此濟



河不待至河陽始可渡林説非是大河津濟處甚



多唯孟津以都道所湊四通五達之衢故其名古



今特著耳


[013-62a]


水經注河水自大陽縣砥柱山東五户灘又東清



水從西北來注之水出清廉山西東南流逕垣縣壺城東而注于河當在今垣曲



縣西又東與教水合水出垣縣北教山南流逕鼓鐘山伏入石下謂之伏流水復出



而南入于河今垣曲縣西四十里有垣縣故城又東與畛水合水出新安縣青要山



北流注于河又東㑹濝水水出垣縣王屋西山東南流厯軹關南而東注于河今濟



源縣西有濝水又東逕平隂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縣故晉隂



地隂戎之所居三老董公説髙祖處陸機所謂皤皤董叟謨我平隂者也湛水篇云湛水出河内軹



縣西北山東南流當平隂縣之東北南入于河今濟源縣西南有湛水又東逕河陽


[013-62b]
縣故城南春秋書天王狩于河陽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又逕臨平



亭北帝王世紀曰光武葬臨平亭南西望平隂者也按後漢明帝紀原陵注云臨平亭南去洛



陽十五里又東逕洛陽縣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題云洛陽北界按洛陽故城



漢河南郡治在今洛陽縣東北二十里又東逕平縣故城北俗謂之小平河



北側岸有二城相對置北中郎府河水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按漢河南郡有平縣即今孟



津縣西北小平城也杜佑曰在鞏縣西北有津曰小平津河南有鉤陳壘世傳



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所㑹處河水至斯有盟津之



目論衡曰武王與八百諸侯咸同此盟故孟津亦


[013-63a]


曰盟津尚書所謂東至于孟津者也又名富平津晉陽秋云杜



預造橋于富平津所謂造舟為梁者也又謂之陶河魏尚書僕射杜畿以帝將幸許試樓船覆于陶



河謂此也以今輿地言之河水自陜州又東逕澠池縣



北其北岸則垣曲縣澠池在河南府西少北一百六十里垣曲在絳州西南二



百十里黄河在縣南五里與澠池分水又東逕新安縣北又東逕洛



陽縣北又東逕孟津縣北新安在河南府西北七十里黄河去縣七十里



洛陽河南府治黄河去縣二十里繞北邙山之麓孟津縣在府東北五十里黄河去縣五里有陶渚



其西有峽石馬渚髙渚委粟津皆大河津濟處縣西北十五里有羅家灘又西為楊家灘栁灘杏灘


[013-63b]
及耕子馬墳二灘皆在大河中其北岸則濟源縣孟縣濟源在懐慶府西七



十里黄河在縣南七十里與新安洛陽分水孟縣在府南少西五十五里黄河在縣南二十里南對



小平津廣二里有南城北城中潬城唐貞觀十一年河溢毁中潬城帝幸白司馬坂觀之河陽三城



記云北城南臨大河長橋架水南城三面臨河屹立水濱中潬表裏二城南北相望黄河兩派貫于



三城之間每秋泛溢南北二城皆有濡足之患而中潬屹然如故容齋隨筆云河中一洲名曰中潬



上有河伯祠水環四周喬木蔚然嘉祐八年秋大水馮襄了無遺迹中潬由是遂廢孟縣新志云即



今河中郭家灘也潬徒旱反此河水又東至孟津之所經也



自古論河患者皆云孟津而下地平土疏移徙不


[013-64a]


常失禹故道然吾觀孟津以上亦不能無患自杜



預建浮梁之後更三百餘年不聞為水所毁至唐



貞觀十一年河溢壊中潬城始見於史逮宋而其



患彌甚史不絶書嘉祐八年大水馮襄中潬之城



遂廢推原其故蓋隋唐以來厎柱閼流之害倍於



曩時延及孟津河身亦淺水暴至不能容故也宋



世北河淤澱水不通行今南岸灘渚更多非止一



中潬矣潘季馴兩河經略疏曰黄河經行之地唯河南之土最鬆禹導河入海一經河南其


[013-64b]
水未必如今之濁今去禹導河之時復三千餘年流日久土日鬆土愈鬆水愈濁故平時之水以斗



計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則居其八矣以二升之水載八分之沙非極湍急即至停滯故水分則流



緩流緩則沙停勢所必至也其所以不至逺汜濫者徒以夾河



之山脈未盡地髙土堅耳然上流之怒不泄則害



必鍾於下流漢明帝詔曰左隄彊則右隄傷左右



皆彊則下方傷孟津之隄所謂左右皆彊則下方



傷者也至滎陽則左隄彊而右隄傷矣治河者欲



使洛汭以東永無溢決其可置孟津厎柱於度外


[013-65a]




東過洛汭至于大伾釋文伾或作岯音丕又皮鄙反徐扶睂反又敷睂反韋音嚭郭撫梅
反或作渭按史記作邳
 傳曰洛汭洛入河處山再成曰伾至于大伾而北行
 正義曰洛入河處河南鞏縣東也釋山云再成英一
 成岯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岯傳云再成曰伾
 與爾雅不同蓋所見異也鄭玄云大岯在脩武武徳
 之界張揖云成臯縣山也漢書音義有臣瓚者以為
 修武武徳無此山也成臯縣山又不一成今黎陽縣
[013-65b]
 山臨河豈不是大岯乎瓚言當然程氏曰洛既北入
 河河之南洛之北其兩間為汭汭之為言在洛水之
 内渭水入河之間亦名渭汭是其義也黎陽山在大
 河垂欲趨北之地經之於河方其自南而東嘗即華
 隂以記折東之始今其流東已逺垂欲折北亦當以
 地之極東者記之參揣其敘則黎陽實為愜當而成
 臯則為太蚤也渭按鞏縣漢屬河南郡其故城在今
[013-66a]
 河南府鞏縣西南三十里修武武徳漢屬河内郡修
 武故城在今衛輝府獲嘉縣西北武徳故城在今懐
 慶府武陟縣東成臯漢屬河南郡其故城在今開封
 府鄭州汜水縣西北黎陽漢屬魏郡其故城在今大
 名府濬縣東北大伾山在縣東南二里


書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召誥曰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史記周本紀



武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013-66b]
左傳昭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子潁舘于雒



汭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徳逺矣微禹吾其魚乎杜



注云雒汭在河南鞏縣南水曲流為汭酈道元曰



洛汭即什谷張儀説秦云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



史記音義云鞏縣有鄩谷水者也渭按杜元凱云



水曲流為汭蓋洛水自故洛陽城南東流至偃師



縣東南折而北逕鞏縣東又北入于河謂曲流為



汭亦無不可也


[013-67a]


薛士龍曰大伾山許慎説今黎陽之黎山是其説



不始于臣瓚矣今按岯二字説文俱無伾字下



引詩以車伾伾坏字下云丘再成者與孔傳同並



無薛所稱語慎有五經異義或出其中然宋時此



書已亡薛何由見且鄭康成生於慎後云大伾在



修武武徳之界張揖三國魏人亦云成臯縣山成



臯河北岸即修武武徳也可見漢魏時未有指黎



山為大伾者實臣瓚倡之酈元猶不從從瓚自頴


[013-67b]
達始此後人勝前人處薛所稱疑是徐鍇説文繫



傳語出楚金誤為叔重耳志家漫載不復討論故



辨之



黎陽山一名黎山水經注云黎陽縣黎侯國也晉



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其山上碑云縣取



山之名取水在其陽以為名也劉楨黎陽山賦曰



南䕃黄河左覆金城青壇承祀髙碑頌靈隋志黎



陽縣有大伾山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


[013-68a]


又名青壇山山在衛州黎陽縣南七里顧炎武肇



城記云爾雅山一成曰伾孔安國曰山再成曰伾



今觀山形當以安國為是山上有青壇漢光武平



王郎還至黎陽築壇祭告天地百神劉楨賦所謂



青壇承祀髙碑頌靈者也濬縣新志云大伾山周



五十里髙四十丈有竒峰巘秀㧞若倚屏幛今按



縣北六里又有紫金山在大伾之東北翠石稜稜



山無餘土縣東有鳳皇山與紫金東西並峙縣西


[013-68b]
南一里有浮丘山高三十餘丈縣治正跨其上皆



大伾之支隴賈讓所謂東山也縣西南四十餘里



有同山縣西二十里有白祀山縣西北二十五里



有善化山即古枉人山俗名上陽三山周三十里



髙六十餘丈此皆賈讓所謂西山也上陽三山當



指同山白祀枉人而李垂導河書以大伾上陽太



行為三山大謬宋河渠志又有居山汶子二小山



在大山之東北蓋即縣志所稱紫金鳳皇也


[013-69a]


水經注河水自平縣故城北又東逕鞏縣北河水於此



有五社津縣北有山臨城謂之崟原丘其下有穴謂之鞏穴直穴有渚謂之鮪渚呂氏春秋武王伐



紂至鮪水紂使膠鬲候周師即是處也按五社津在今鞏縣北五里崟原丘在縣西北三十里



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洛汭北對琅邪渚入于河謂之洛口清濁異流皦焉殊别



又東逕成臯縣北濟水從北來注之河水自洛口又東左逕平



臯縣南又東逕懐縣南濟水故道之所入與成臯分河水按平臯廢縣在今温縣東懷縣故城在今



武陟縣西南又逕黄馬坂北謂之黄馬關今在汜水縣西十五里又東逕



旋門坂北今成臯西大坂曹大家東征賦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臯之旋門者也今在汜


[013-69b]
水縣西南十里又東逕大伾下成臯縣故城縈帶伾阜絶岸峻周河水南對玉門昔



漢祖與滕公潛出濟於是處也按大伾山在汜水縣西一里有大澗九曲一名九曲山西去洛口裁



四十里非禹貢之大伾明甚又東合汜水水南出浮戲山世謂之方山北流逕虎牢



城東又北注于河按方山在汜水縣南四十里又東逕板城北有津謂之板城渚口



按板渚在汜水縣東北二十里即板城渚隋大業初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厯滎陽入汴是也



東逕滎陽縣蒗蕩渠出焉漢平帝之世河汴决壞未及得修汴渠東侵日



月彌廣水門故處皆在水中明帝永平十二年議治汴渠乃詔王景與將作謁者王昊築隄修堨起



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有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開澗防遏衝要疏決壅帶十里一水門更相


[013-70a]


洄注無復潰漏之患順帝陽嘉中又自汴口以東縁河積石為堰通古淮口咸曰金堤靈帝建寧中



又增修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按古滎陽今為滎澤河隂二縣地蒗蕩渠首受河



處即今河隂縣西二十里之石門渠是也河渠書言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亦即其處班志河南



滎陽縣下云有浪湯渠首受泲泲即濟也漢人謂濟水截河而南故曰首受泲京相璠所謂出河之



濟宋張洎云即鴻溝也蒗蕩渠東南流為滎瀆濟水為官渡水為隂溝汳水浚儀渠其在大梁城南



者為鴻溝鴻溝南流兼沙水之目沙水枝津又為睢水渦水名稱不一要皆河隂石門河水為之委



别而原同也志家不曉繫鴻溝於今滎陽縣漢京縣地繫蒗蕩於滎澤縣繫石門渠於河隂縣似各



為一水原委不相貫者而人以河隂石門與滎口石門混為一處故詳辨之若隋煬引板渚口水入


[013-70b]
汴則在汜水縣東北二十里漢成臯縣地其非古滎陽引河處亦明矣河水又東北



逕卷之扈亭北左傳文公七年晉趙盾與諸侯盟于扈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二年



河絶于扈即於是也按杜預云扈鄭地在滎陽卷縣西北今原武縣西北有扈亭又東逕



八激堤北漢安帝永初七年令謁者于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謂之



八激堤又東逕卷縣北楚荘祀河告成而還即是處也按卷縣故城在原武縣西



北七里城東有濟隧濟水上承河水於卷縣北河南與出河之濟㑹又東北逕武徳



縣東沁水從西來注之沁水篇云沁水出上黨湼縣謁戾山東南流逕武徳



縣南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又東北逕酸棗縣西濮水東出


[013-71a]


漢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大發卒塞之今無水按酸棗故城在今延津縣北十五里濟水



注云濮水受河於酸棗縣漢世塞之即此濮水也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



元和志云滑州靈昌縣有延津即靈昌津在縣東北二十二里今滑縣西南有靈昌廢縣津在



白馬津之西南又東逕燕縣故城北河水於是有棘津之名故南津也春秋僖



公二十一年晉將伐曹曹在縣東假道于衞衞人不許還自南河濟即此也按今胙城縣東有東燕



故城棘津又名石濟宋元嘉中垣護之以水軍守石濟是也又東淇水入焉淇水



口亦名清河口以淇清二水合流入河故互受其名也詳見北過降水下又東逕遮害



亭南溝洫志曰在淇水口東十八里有金隄隄高一丈自淇口東地稍下隄稍髙至遮害亭四


[013-71b]
五丈按淇水口賈讓云在黎陽南七十餘里遮害亭西十八里是河先合淇水而後經遮害亭也



有宿胥口舊河水北入也按宿胥口在濬縣西南遮害亭東詳見北過降



水下以今輿地言之河水自孟津縣北又東逕鞏縣



北洛水入焉其北岸則温縣濟水入焉鞏縣在河南府東少



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縣十里洛水舊於此入河今又東過汜水縣至滿家溝入河温縣在懐慶



府東南五十里黄河在縣南新志云河舊離城二十里今漸徙而北逼近城隈矣濟水古於武陟縣



東入河後徙流逕温縣南至平皋入河今故道盡陷河中又東逕汜水縣北又



東逕滎陽縣北其北岸則武陟縣沁水入焉汜水在開


[013-72a]


封府鄭州西一百一十里黄河南去縣二十五里榮陽在鄭州西七十里黄河南去縣二十五里武



陟在懷慶府東一百里黄河在縣南十五里沁水源出山西沁州沁源縣之綿山穿太行而東南流



厯濟源河内修武至武陟縣東一里入河名南賈口方輿紀要云明永樂九年沁河溢淹没縣境田



廬詔修決口以禦之蓋沁水多沙而横暴也又東逕河隂縣北又東逕



滎澤縣北其北岸則獲嘉縣河隂在鄭州西北五十里黄河南去縣十



里滎澤在州北五十里黄河舊去縣十里近時河益南侵直逼縣城矣獲嘉在衛輝府西南九十里



黄河舊在縣南六十里明天順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縣界之流遂絶又東逕原武



縣北原武在開封府西一百二十里黄河南去縣二十里又東逕陽武縣北


[013-72b]
陽武在府西北九十里黄河舊在縣北二十三里與新郷分水元至元中河徙出陽武縣南而縣北



之流遂絶又東逕延津縣北又東逕胙城縣北其北岸



則新鄉汲縣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黄河舊在縣北明成化中河徙從縣南入封丘界



而縣北之流遂絶胙城在衛輝府東南三十五里黄河舊在縣北一里金明昌五年河徙自陽武灌



封丘而東而胙城之流遂絶新郷在府西南五十里黄河舊在縣西南元至元九年新鄉縣廣盈倉



南河北岸決五十餘步尋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命修完之其後河徙自原武出陽武南而新鄉之流



遂絶汲縣為府治黄河舊在縣東南十七里與胙城分水府志云自獲嘉縣西南四十里至新鄉縣



南又東北至胙城縣又北接汲縣皆有漢古隄城東南有杏園鎮為河津戍守處自金明昌中河徙


[013-73a]


而汲縣之流遂絶又東北至濬縣西南古宿胥口大伾山



在其東北其南岸則滑縣濬縣在大名府西南一百八十里滑縣在府西



南二百里黄河舊在濬縣東南滑縣西北自金明昌中河離汲縣而濬滑之流遂絶此河水



東過洛汭至于大伾之所經也



凡二水並行一盛則一微自然之勢也宋元祐初



蘇轍上疏有云黄河之性急則通流緩則淤澱既



無東西皆急之勢安有兩河並行之理此格言也



蓋上流宜合而不宜分合則流急而沙去分則流


[013-73b]
緩而沙停而禹顧於大伾之南釃為漯川者則以



河勢欲東不得不分之以泄其怒以漯川一道分



河流十之一二不使指大如股亦未為害耳及周



之衰王政不修水官失職諸侯各擅其山川以為



己利於是有滎陽下引河為鴻溝者自是以後日



漸穿通枝津交絡宋鄭陳蔡曹衛之郊無所不達



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無他河水之入鴻溝者多



則經流遲貯不能衝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實鴻


[013-74a]


溝致之不然禹功厯千餘歲而不敝何獨至春秋



一旦變遷也哉



河自孟津以下出險就平兼㑹濟沁伊洛漸有奔



放之勢然南岸鞏至滎澤山脈不斷瀕河地形髙



卬河不能決而南故廣武以東無河患禹但豬滎



波而其事畢矣自鴻溝既開不惟害及禹河而豫



之東境亦被其災漢平帝之世河侵汴渠歲月逾



甚滎澤塞為平地陶丘不辨壤墳後雖修治而決


[013-74b]
溢時有邊韶滎口石門碑云一有決溢彌原淹野



蟻孔之潰害起不測此鴻溝之遺患也故黄文叔



曰蒗蕩出河斷非禹迹禹之行河本以河湍悍難



行平地故釃二渠以引河而載之髙地二渠非得



已也後世不識聖人之意妄鑿河為瀆或不順地



阞或附屬不理孫故其勢易決考工記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水屬



不理孫謂之不行注云溝謂造溝阞謂脈理屬讀為注孫順也不行謂決溢也禹鑿龍門播九河為



此逆阞與不理孫也孫音遜蓋非獨蒗蕩也其下濮水通河而


[013-75a]


酸棗決瓠水通河而瓠子決汴渠亦屢決至王景



治汴鑿山開澗十里置門使水更相囘注紊亂渠



脈而禹迹益壞矣且所為通淮泗者以舟楫之利



也菏已通矣而何更用通蒗蕩哉其曰禹塞淫水



而鑿之者春秋戰國之世商榷功利而忽逺圖並



植私徇欲而不顧大經策謀之士託其名於禹而



世不察也河渠書云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



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淮泗㑹其在春秋戰國


[013-75b]
之際明矣偉哉此論善發禹貢之藴并可以證徐



州達于河之誤昔漢武帝云河廼大禹之所道也



聖人作事為萬世功通於神明恐難改更唯英主



能為是言周衰列國之君不明斯義茍欲便轉輸



資灌溉則妄引河流貫注境内狃于一時之小利



而不顧萬世之大害穿渠之禍甚于曲防真夏王



之罪人也


 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上
[013-76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下
              徳清胡渭撰
北過降水至于大陸釋文降如字鄭户江反渭按降漢書作洚字之誤也
 傳曰降水水名入河渭按宋張洎云降水即濁漳也
 字或作絳地理志上黨屯留縣下云桑欽言絳水出
 西南東入海酈道元引此文作入漳云絳水發源屯
 留下亂漳津與漳俱得通稱也通典云漳水横流而
 入河在今廣平郡肥鄉縣界大陸城名見冀州河渠
[013-76b]
 書云禹道河至于大伾以為河所從來者髙水湍悍
 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
 地過降水至于大陸二渠其一為漯川自黎陽大伾
 山南東北流至千乘入海其一則河之經流自大伾
 山西南折而北為宿胥口又東北逕鄴縣東至列人
 斥章縣界合漳水是為北過降水溝洫志王横曰禹
 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云定王五年河
[013-77a]
 徙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宜更開空使縁西山足乗
 髙地而東北入海即此道也水經所叙漳水自平恩
 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河自斥漳又東北逕平恩曲周
 以至鉅鹿其西畔為大陸也漢鉅鹿縣唐為平鄉鉅
 鹿二縣屬邢州今屬順徳府鉅鹿故城即今平鄉縣
 治
正義云地理志降水在信都縣案漢書以襄國為



信都在大陸之西或降水發源在此下尾至今之


[013-77b]
信都故得先過降水乃至大陸鄭以降讀為下江



反聲轉為共河内共縣淇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



縣入河此近降水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謂



之共此鄭胸臆不可從也渭按襄國今為邢臺縣



縣界絶無降源孔説非是酈注濁漳引鄭玄尚書



注言降水字不當作絳是也而讀降為郕降于齊



師之降以淇水為降水共城為降城則謬又曰今



河所從去大陸逺矣館陶北屯氏河其故道與酈


[013-78a]


以為近是今考地理志館陶縣下云河水别出為



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今館陶臨清清平髙唐



景州南皮滄州鹽山界中並有古屯氏河則屯河



行清河之東大河故瀆之西其為禹河故道理或



有之然鄴縣故大河在東北入海地志有明文禹



河既自宿胥口北行至鄴豈復東行至館陶而與



屯氏相接哉其非禹迹亦明矣



水經注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元和志云在縣


[013-78b]
西南六十五里東逕長水縣故城南城在今縣西屈從縣東北



流陶水注之水自城北東注于漳又東逕屯留縣南又屈逕



其城東東北流有絳水注之絳水西出穀逺縣東



發鳩之谷為濫水發鳩谷一名盤秀嶺又名方山鹿瀆山盤石山後魏地形志藍



水出寄氏縣盤秀嶺南北流入濁漳元和志絳水出屯留縣西南方山去縣八十四里寰宇記引冀



州圖謂之鹿瀆山屯留新志盤秀山在縣西南九十里一名盤石山按漢志上黨有榖逺縣在今屯



留縣界寄氏故城在縣西南七十里藍水即濫水絳水之上源也或分藍絳為二水謂藍出其陽絳



出其隂非是東逕屯留縣故城南東北流入于漳故桑


[013-79a]


欽云絳水出屯留西南東入漳也地形志屯留縣絳水自寄氏界



來入濁漳因名交漳漳水又東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注于漳漳水



又東北逕壺關縣故城西縣有壺口關今在黎城縣東北太行山上



逕其城北厯鹿臺山與銅鞮水合元和志鹿臺山在襄垣縣南二



十里濁漳水在縣南二十一里又東逕襄垣縣故城南城在今縣北



東北逕潞縣北元和志漳水一名潞水在潞城縣北又東北逕望夫



山湼水注之山在今黎城縣東北元和志清漳水在黎城縣東北五十里濁漳水在縣



西北五十六里又東逕磻陽城北倉石水入焉水出林慮縣東北流


[013-79b]
至磻陽城東而北注于漳按磻陽城在今林縣北八十里又東逕武安縣清漳



水自涉縣東南來注之世謂之交漳口元和志清漳水一名



涉河在涉縣南一里又東出山逕鄴縣西故鄴城在今臨漳縣西可四十里西



接林縣界有太行林慮倚陽天平諸山漳水之所經也又東逕三戸津在故鄴城



西四十里又東逕武城南故鄴城北漳水上有講武城曹操所築葢即此也



東北逕西門豹祠前昔魏文侯以西門豹為鄴令引漳以溉鄴民賴其用其後



魏襄王以史起為鄴令又堰水以溉鄴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又北逕祭陌西西門



豹沉巫處田融以為紫陌在故鄴城西北五里又東逕梁期城南城在故鄴城北


[013-80a]


五十里又逕平陽城北括地志云臨漳縣西二十五里有平陽故城又東



右逕斥丘縣北即裴縣故城南元和志成安縣濁漳水西自滏陽縣



界流入斥丘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又東北逕列人縣故城南右合



白渠故瀆白渠水出魏郡武安縣東南流逕肥鄉縣故城北又逕列人右㑹漳津今無水



地理志曰白渠東至列人入漳是也按肥鄉故城在今肥鄉縣西二十二里魏分邯鄲縣地置列人



故城在縣北三十里列人堤上又東北逕斥漳縣南今曲周縣東有斥漳故城



元和志漳水在曲周縣西二十九里尚書所謂覃懷厎績至于衡漳



者也以今輿地言之屯留壺關襄垣潞城黎城並屬


[013-80b]
山西潞安府林縣涉縣鄴縣並屬河南彰徳府成安肥鄉曲周



並屬直隷廣平府界中皆禹貢降水之所經也



漢志雜採古記故漳絳二水並存實一川也漳絳



本入河及河徙之後漳絳循河故道而下故酈元



云水流間關所在著目信都復見絳名而東入于



海也然漢志信都之絳水則又有别志云故章河



在北東入海禹貢絳水亦入海蓋縣北故漳即禹



河之故道而絳水出其南則漳水之徙流酈元所


[013-81a]


謂絳瀆者也濁漳注云漳水自南宮縣故城西城在



今縣西北又北絳瀆出焉今無水故瀆東南逕九門城



城在今藁城縣西北二十五里又東南逕南宮城北元和志絳水故凟在



南宮縣東南六里又東南逕繚城縣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經縣東五十



里有繚城故縣也按河水注云張甲河左瀆北逕經城東繚城西又逕南宮縣西又注絳瀆即此水



也繚城在今南宮縣東南經城在今威縣北左逕安城南故信都之安鄉也今在冀



州東南又東北逕辟陽亭今冀州東南二十五里有辟陽故城又北逕



信都城東散入澤渚信都城即今冀州治西至于信都城


[013-81b]
東連于廣川縣之張甲故瀆同歸于海今棗强縣東三十里



有廣川故城河水注云張甲河右瀆自廣川縣東北逕其故城西又東北至脩縣東㑹清河入漳脩



與蓚同音條故地理志曰禹貢絳水在信都東入于海



淇水注云清河東逕脩縣南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又東北逕東光㑹大河故瀆又東



北逕南皮浮陽滹沱别瀆注焉濁漳注云漳水㑹滹沱别瀆又東北入清河又東北逕章武平舒入



海此即信都絳水入海之道也葢漢時信都之漳水徙從其縣南



故地志以此為絳水而目縣北之瀆曰故漳河其



後漳又復北道故水經叙漳水仍自信都縣西東


[013-82a]


北過下博縣而酈元云絳瀆今無水唐人遂謂之



枯洚通典云清河郡經城縣界有枯洚渠北入信



都郡界是也此渠乃漳水一時之徙流漢志以為



禹貢之絳水大謬而杜佑據以分冀兖之界自後



説經者動稱枯洚以證導河之所過皆班固禹貢



二字誤之也



大陸地也非澤也以地為澤自班固始安國於冀



州云地名而導河又云澤名前後違戾反若乞靈


[013-82b]
於班固者朱子疑孔傳為後人偽撰有以也若爾



雅十藪自當主澤言孫炎解不誤頴達引以證經



之大陸則誤耳然自禹河徙後去古日益逺大陸



不知所在賴有其澤名大陸猶可因澤以表地耳



頴達云澤雖卑下旁帶廣平之地故統名焉此説



得之



冀州疏曰春秋魏獻子田於大陸焚焉還卒于甯



杜氏嫌鉅鹿絶逺以為汲郡脩武縣吳澤也甯即


[013-83a]


脩武然此二澤相去甚逺所以得為大陸者以爾



雅廣平曰陸但廣而平者則名大陸故異所而同



名焉渭按此説允當脩武今獲嘉縣縣西北有吳



澤陂其旁近地即大陸也水經濁漳注曰鄭玄注



尚書引地説云大河東北流過絳水千里至大陸



為地腹今淇水東至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葢以



淇口應北過降水之文也道元疑之曰黎陽鉅鹿



非千里之逕是矣而其下又云自甯迄於鉅鹿出


[013-83b]
於東北皆為大陸則以南北兩大陸聮為一地以



應千里之數何其無定見也信如酈言則淇口在



黎陽西南距脩武二百餘里河之所經當先大陸



而後降水矣鄭説亦豈可通乎



程氏禹貢論曰古洚瀆自唐貝州經城北入南宮



貫穿信都大抵北向而入故河於信都之北為合



北過降水之文又曰大陸地志謂在鉅鹿縣其地



逺在枯洚上流不與經應當以深之陸澤為大陸


[013-84a]


則古河之行貝冀者可用枯洚以應北過降水之



文其逕深而入滄者可以謂之至于大陸也今按



程氏所稱故河即禹河也據水經濁漳注云絳瀆



北逕信都城東東連廣川縣之張甲故瀆河水注



云張甲故瀆東北至脩縣東㑹清河淇水注云清



河自脩縣南又東北過東光縣西又東北左與張



甲屯絳故瀆合又東北右㑹大河故瀆然則信都



之北為絳瀆所入者乃張甲河非漳水也安得謂


[013-84b]
入故河乎絳瀆合張甲又東北至脩縣合清河又



東北至東光合大河故瀆即王莽河又東北至阜城合



漳水漳水即禹河故道漢志所云東北至阜城入



大河者也絳瀆至此始入故河非信都界深州在



阜城西北縱移大陸於此亦枯洚之上流河之所



行仍先大陸而後降水不與經相應而况大陸在



鉅鹿班固孫炎俱有明文其可以意為遷就邪



禹河自汲縣東北流入黎陽縣界至大伾山西南


[013-85a]


折而北為宿胥口蘇代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虚頓



丘虚在朝歌界今濬縣西南有古朝歌城本殷虚衛世家云封康叔居河淇間故商



墟即此頓丘在黎陽界今濬縣西有頓丘故城本衛邑詩曰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即此時河已徙而東宿胥口塞故秦欲決之以灌二



邑水經河水注云自淇口東至遮害亭亭在濬縣西南五十



又有宿胥口舊河水北入也淇水注云淇水東



流逕枋城南元和志枋頭故城在衛州衛縣東一里建安九年魏武在淇水口下大方



木為堰遏淇水令入白渠以開運漕故號其處為枋頭今在濬縣之西南即所謂淇門渡也


[013-85b]
合宿胥故瀆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



北㑹淇水處立石堰遏水令更東北注魏武開



白溝因宿胥故瀆而加其功故蘇代曰決宿胥之



口魏無虚頓丘即指是瀆也淇水又東北逕雍榆



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孫豹帥師救晉次于雍榆者也按杜注云晉地汲郡朝歌縣東有



雍城今在濬縣西南又東北逕同山東明一統志同山在濬縣西南四十五里新



志云其麓綿亘四十餘里有龍脊岡岡之西有山相輔而行西屬太行曰達西岡又北逕



其城東東北逕帝嚳冢西皇覽曰帝嚳冢在頓丘城南臺隂野中者也其


[013-86a]


地有白祠陂同山陂二陂所結即臺隂野矣元和志帝嚳陵在澶州頓丘縣北三十里又北



逕白祠山東厯廣陽里逕顓頊冢西帝王世紀曰顓頊葬頓丘



城南廣陽里大冢者是也元和志顓頊陵在頓丘縣西北三十五里又有秋山山海經云帝嚳所葬



濬縣新志曰白祀山在縣西二十里又北逕頓丘縣故城西古文尚書以為



觀地葢太康弟五君之號曰五觀者也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其故城在今濬縣西



又東北逕枉人山東牽城西春秋定公十三年公㑹齊侯衛侯于牽杜



預曰黎陽東北有牽城即此按枉人山元和志云在黎陽縣西北四十五里俗言紂殺比干於此故



名寰宇記云在縣西北十三里俗名上陽三山明一統志云在濬縣西北二十五里内黄縣西南六


[013-86b]
十里北連跨巨岡左右谿澗不啻數百又按蕩水注云宜師溝東逕蕩隂縣南又東逕枉人山東北



至内黄澤右入蕩水湯隂縣志云枉人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與濬縣接界是一山而跨三縣之境



又東北逕石柱岡枉人山北連跨巨岡石柱之類也又東過内



黄縣南為白溝也即漢志所謂清河今按宋李垂上導河



形勢書請自汲郡東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陽三山



之間復西河故瀆即酈元所謂宿胥故瀆也濬縣



舊志故瀆在縣西十里亦曰西河葢禹迹漢時則



流經縣東又縣北四十里有大齊村相傳亦黄河


[013-87a]


故道也然淇水自東過内黄縣南為白溝而向北



之河道不可得聞據本注云内黄縣故城右對黄



澤即賈讓所見内黄界中有澤方數十里環之有



隄者也内黄故城在今縣西北澤大方數十里當



接安陽縣界疑此地亦禹河之所經河徙乃鍾為



黄澤耳昔殷王河亶甲居相其子祖乙圯焉而又



書序仲丁遷于囂河亶甲居相祖乙圮于耿傳云相地名在河北祖乙亶甲子圯于相遷于耿



河水所毁曰圯通典相州治安陽縣殷王河亶甲居相即


[013-87b]
其地元和志相州内黄縣東南十三里有故殷城



河亶甲居相築此則禹河出内黄安陽之間明矣



自此而北則為鄴東之故大河洹水注云洹水出



山逕鄴縣南殷墟北竹書紀年曰盤庚即位自奄



遷於此遂曰殷也奄未詳處所據書序盤庚所遷之殷



在河南與竹書異孔穎達云盤庚後王或有從河



南亳地遷於洹水之南者非盤庚也今按楚語白



公子張曰昔殷武丁能聳其徳至於神明以入於


[013-88a]


河自河徂亳韋昭云從河内徙都亳也此必盤庚



後王有自亳遷於奄者又有自奄遷於鄴南之殷



者故武丁即位時殷都仍在河北尋復徂亳葢亦



圮而遷焉殷本紀曰武乙復去亳徙河北此即紂都朝歌也武丁自鄴南復遷於亳至武



乙則又自亳遷於朝歌淇水注引晉書地道記謂武丁遷居沫邑葢誤以武乙為武丁耳禹河



行臨漳之東又明矣自此東北厯成安至肥鄉而



合漳是為北過降水也漳絳至此并為河矣及河



南徙漳絳循河故道而下故東川復有漳絳之目


[013-88b]
水經注云漳水自斥漳縣南又東北逕平恩縣故



城西平恩故城在今東昌府丘縣西舊在曲周縣東南五十里金省入曲周丘縣志云漳水舊



經平恩城西北至曲周今唯經曲周不入縣界又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



應劭曰平恩縣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縣也今在丘縣西北又東北逕曲周縣



故城東城在今縣東北漳水故瀆在縣東志云漳水舊自縣東北入威縣其後自魏縣東出



經流遂為枯瀆又北逕巨橋邸閣西昔武王伐紂發巨橋之粟服䖍曰鉅鹿水



之大橋也又北逕鉅鹿縣故城東鉅鹿郡治其故城即今平鄉縣魏收志云



平鄉縣治鉅鹿城是也史記項羽救鉅鹿軍漳南括地志云今俗名栁河在平鄉縣南元和志云濁


[013-89a]


漳水在縣西南十里明成化十八年漳河東決入廣宗縣界是為新漳而舊漳遂涸又厯經



縣故城西有薄落津經縣故城在今廣宗縣東二十里本後漢經縣地後魏析



置二縣此為西經漳水自平鄉流入縣界即古薄落水戰國䇿趙武靈王曰吾國東有河薄落之水



後漢初平四年袁紹擊公孫瓚于薄落津郡國志云經縣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也又逕沙



丘臺東紂所成也在鉅鹿故城東北七十里按通典平鄉縣有沙丘臺今在廣宗縣界廣宗



唐平鄉地也又逕銅馬祠東漢光武廟按寰宇記銅馬祠在鉅鹿縣北七里漳水



舊在縣東唐鉅鹿縣故城在縣南宋北流決入漳水大觀元年邢州言河決陷鉅鹿縣詔遷縣於髙



地即今治其後河復南出漳亦隨之故道多塞皆漢鉅鹿縣境也昔殷王


[013-89b]
祖乙遷於邢杜佑云即邢州今為順徳府蓋亦瀕



河之地故其後盤庚又圮而遷子亳殷書序祖乙圯于耿作



祖乙傳云圮于相遷于耿殷本紀云祖乙遷于那其説不同按耿在漢河東皮氏縣今為河津縣地



傳直以圯為遷未安從史記較長抑或序圯于耿下脱遷于邢三字皇極經世云祖乙踐位圯于耿



徙居邢此説是也仲丁河亶甲盤庚皆為遷事作書祖乙但圯而不遷何用作書其為遷邢而作無



疑矣禹河行鉅鹿之東又明矣以今輿地言之河自



濬縣西南折而北厯内黄並屬直隷大名府湯隂安陽臨



並屬河南彰徳府魏縣屬直隷大名府成安肥鄉曲周並屬廣平府


[013-90a]


平鄉廣宗至鉅鹿縣並屬順徳府大陸澤在焉此即禹



河北過降水至于大陸之故道也



王横所稱西山即賈讓所謂放河使北西薄大山



者髙地即史遷所謂至大伾引河北載之髙地者



也皆在黎陽大伾一名黎陽東山則上陽三山為



黎陽西山可知矣杜佑曰西山者太行恒山也今



按太行在輝縣西東距濬縣可二百里又東北則



在林縣西東距臨漳可一百五十里恒山在曲陽


[013-90b]
縣西北南距鉅鹿可四百里至濬縣則八百餘里



其禹河所行在唐衛相洺邢冀深瀛滄諸州之境



安得隨二山之足而東北去乎杜説非是程大昌



云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山之麓又云古河之



在貝冀以及枯洚之南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今



按澶非禹河所經自黎陽已行西山之麓不始於



相貝冀界中亦更無西山踵趾殊不可解也或曰



水性就下載之髙地是拂其性也疑遷與横之言


[013-91a]


為妄余曰髙地非謂髙於河之上流也賈讓云淇



水口金隄髙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稍髙至遮害



亭髙四五丈因欲決是隄放河使北入海則亭北



之地固下於河矣禹引河使北豈有難行之理其



曰髙地者特以大伾之東地益卑以彼視宿胥口



則宿胥口之地較髙耳髙地對上文平地而言非



謂髙於河之上流也讀者其可以辭害意乎



或問禹始引河北載之髙地然則水未治以前河


[013-91b]
從何處行曰堯時河從大伾山南東出或決而北



或決而南汜濫兖豫青徐之域即太史公所謂行



平地數為敗者也及禹治水乃厮為二渠一引而



北載之髙地為大河之經流而餘波循故道以東



者名之曰漯漯川受水不多雖平地不為害先是



全河東注則猶瀉杯水於掌上潰溢四出與後世



東郡平原之決當亦相似也溝洫志云王莽時長水校尉關並言河決



率常於平原東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稍惡聞禹治河時本空此地以為水猥盛則放溢少稍自索


[013-92a]


雖時易處猶不能離此上古難識近察秦漢以來河決曹衛之域其南北不過百八十里者可空此



地勿以為官亭民室而已竊意平恩以下本漳水之所行禹穿



地自宿胥口以至鄴東引河合漳水入海是謂北



過降水耳清河行漳水之東宋時大河北流合清



河入海輙決而西則清河之地髙於漳水之地可



知滹沱行漳水之北自古迄今但聞滹沱決而南



不聞漳水決而北則漳水之地卑於滹沱之地又



可知也漳雖善徙為南北兩厓所束終不能逺汜


[013-92b]
濫禹引河由此入海所以為聖人之智後世易之



宜其數敗也



王横所稱周譜如淳注云世統譜諜也今其書已



亡不知體製若何又怪太史公以武帝導河行北



瀆為復禹舊迹似不曽見此書嘗以問百詩百詩



曰案梁書劉杳傳王僧孺被敕撰譜訪杳血脉所



因杳曰桓譚新論云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並



效周譜以此而推當起周代則王横所引即此譜


[013-93a]


也太史公曰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



頗可著又曰太史公讀春秋厯譜諜周譜遷所讀



或者於河徙事未及討論古人讀書儘有疎略者



余聞之宿疑頓釋因思遷書疎略頗多言北載之



髙地而不知大伾以東非髙地讀周譜而三代世



表不書河徙亦疎略之一端也或曰遷非不知今



所行非禹所穿時武帝自多其功以為復禹舊迹



故因而書之但遷於武帝之事未嘗少有所諱何


[013-93b]
獨於此為之隱而使禹河之故道不白於天下後



世哉以為疎略者近是雖然禹河至勃碣入海漢



河亦至勃碣入海即以為復禹舊迹亦無不可不



必過降水至大陸而後為復禹舊迹也當今之世



有能囘河北行使入于勃海吾亦謂之復禹舊迹



也已



王横云禹河隨西山下東北去其言有可證者十



五書序河亶甲居相相城在今安陽内黄二縣界


[013-94a]


而其後為河所圯證一也楚語武丁自河徂亳注



云從河内徙都亳河内即鄴南殷墟自河徂亳葢



亦為河所圮證二也史記殷本紀祖乙遷于邢其



後盤庚又自邢遷于亳下篇曰今我民用蕩析離



居罔有定極葢亦為河所圯鉅鹿界明有禹河證



三也殷去夏不逺其所居相殷在漢魏郡界邢在鉅鹿界以殷都證禹河最確故首著之



衛風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河至大伾山西南折



而北逕朝歌之東故謂之北流證四也禮記王制


[013-94b]
曰自東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葢西河自華隂折



而東為南河又東至大伾折而北是為東河計所



行不滿千里故曰千里而近若漢河則東過大伾



山南至白馬縣之長壽津始折而北西去宿胥口



又一百五六十里則為千里而遥矣證五也史記



衛世家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間故商墟商墟即



古朝歌城在今濬縣西南淇縣東北淇水逕其西



河水逕其東是為河淇之間故淳于髠曰王豹處


[013-95a]


于淇而河西善謳證六也戰國策蘇代曰決宿胥



之口魏無虚頓丘二邑在今濬縣西南酈道元云



宿胥故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證七



也史記河渠書曰禹自大伾厮二渠以引其河北



載之髙地據賈讓言遮害亭東地益下則黎陽西



山之足實為髙地證八也漢書溝洫志賈讓曰決



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西薄大山東薄金隄



大山即王横之所謂西山證九也叙傳曰商竭周


[013-95b]
移正指定王五年事固已知武帝所道非禹舊迹



證十也地理志鄴縣有故大河在東茍非隨西山



下東北去安得至鄴證十一也孫炎曰大陸鉅鹿



北廣河澤河所經葢此澤本禹河之所匯故亦名



廣河證十二也水經注漳水北逕祭陌西俗巫為



河伯娶婦祭於此陌葢鄴本有河故以河伯惑人



證十三也杜佑曰漳水横流至肥鄉縣界入河曽



&KR0776曰河自大伾折而北流漳水東流注之地形南


[013-96a]


北為從東西為横河從而漳横故謂之横漳證十



四也李垂曰自汲郡東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陽三



山之間復西河故瀆證十五也愚以漢時漳水自



平恩以下為禹河之故道亦有可證者五漢書地



理志漳水東北至阜城入大河又&KR0740水東至文安



入大河滹沱東至參户合滹沱别從河東至文安



入海是水經所叙漳水自成平以下至章武入海



者在西漢時猶為大河證一也又成平縣有滹沱


[013-96b]
河民曰徒駭河與許商所言正合葢漳水自東昌



縣㑹滹沱河又東逕弓髙阜城至成平世遂謂之



滹沱然漳故徒駭也土俗猶能識之不言漳滹沱



仍曰徒駭證二也水經濁漳注曰鬲般峙其東北



徒駭瀆聨漳絳則漳絳即徒駭之上流通為一川



證三也唐書地理志清池縣西五十里有徒駭河



西隄是浮陽參戸之漳水亦古徒駭證四也齊乘



曰河昔北流衡漳注之河既東徙漳自入海安知


[013-97a]


北流之漳非古徒駭河歟證五也無徵不信庶乎



其免矣



凡河所經之地納山源大川則河徙而瀆不空漳



水循河故道以專達于海是也不然則經流一去



枝瀆皆空乆之化為平陸矣漢北瀆於東光納清



河於阜城納漳水王莽時河空而漳清納流之地



不空則以有二川行其故道也東漢以後之河無



山源之可納則一空俱空矣宋北流合清河入海


[013-97b]
故金明昌中河徙而清河自若其下流分為二派



一由南清河入淮一由北清河入海及元至元中



河徙而南北清河亦自若今河行汴泗入淮淮泗



之外亦更無山源之可納他日河復北道則汴空



而淮泗不空此理固甚明也周定王時河徙自肥



鄉以下有漳水行其故道猶可推尋其肥鄉以上



雖有清淇蕩洹諸山源之水皆横絶故河而東入



於白溝不能南北灌注所以多致陻塞反覆參驗


[013-98a]


益信漳水東出為禹河之故道非臆説也



漢河隄率謂之金隄文帝時河決酸棗東潰金隄



在今延津縣界成帝時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隄



在今開州界酈道元云河水舊於白馬縣南泆通



濮濟黄溝金隄既建故渠水斷在今滑縣界若賈



讓所云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西薄大山



東薄金隄者則在今濬縣界其言曰黎陽南故大



金隄從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頭廼折東與東山


[013-98b]
相屬此隄葢即讓所欲決以放河使北入海者劉



楨黎陽山賦曰南䕃黄河左覆金城金城即金隄



又在東山之東矣禹引河北載之髙地使隨西山



下東北去無藉於隄而亦不妨有隄李垂導河書



言曹公所開運渠東北有伯禹古隄蓋鯀所作也



而禹修之世遂目之曰禹隄讓所謂東薄金隄即



此也鯀用之以防川而河有逆行之患禹因之以



導水而河得就下之宜勝棋所用敗棋之著也良


[013-99a]


庖所宰族庖之刀也而善敗則相去逺矣



漢志河内共縣下云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



河隆慮縣下云國水東北至信成入張甲河過郡



三行千八百四十里魏郡内黄縣下云清河水出



南水經淇水出隆慮縣西大號山東過内黄縣南



為白溝又東北過廣宗縣東為清河清水出脩武



縣北黒山東北過獲嘉縣又東過汲縣北又東入



于河酈注云謂之清河口即淇河口也地理志曰


[013-99b]
清河水出内黄縣南無清水可來所有者唯鍾是



水耳葢河徒南注清水瀆移唯留逕絶餘目故東



川有清河之稱曹公開白溝遏水北注方復故瀆



矣渭按水經隆慮所出之淇水即國水宿胥故瀆



乃禹河之所行國水自西來注之勢不得東出内



黄縣南為清河清河葢禹河下流漸淤決而為此



川猶漢屯氏河之類及周定王時宿胥口塞大河



之水不至國水循宿胥故瀆東北逕内黄縣南為


[013-100a]


清河漢志所謂東北至信成入張甲河行千八百



四十里者也其後故瀆又塞清河隨淇水至黎陽



入河故淇水口亦名清河口及曹公堰淇口因宿



胥故瀆而加其功使東北流為白溝是為復故瀆



也蘇秦説趙曰東有清河説齊曰西有清河清河



之來已乆疑春秋前有之愚嘗以鴻溝為禹河致



塞之由今清河又分河於此間則下流緩弱不能



衝刷泥沙鄴東河道之塞未必不由此也


[013-100b]
地理志鄴縣故大河在東北入海水經注宿胥故



瀆受河於遮害亭東黎山西者即王横所云禹之



行河隨西山下東北去者也自黎陽以下水經所



稱大河故瀆一名北瀆俗謂之王莽河者即周定



王時所徙西漢猶行之至王莽時遂空者也所稱



河水自鐵丘南東北流至千乗入海者即王景所



治東漢以後見行之河也禹河舊迹乆失其傳漢



魏諸儒皆以北瀆為禹河司馬遷知禹引河北載


[013-101a]


之髙地矣而不知當時所行者非禹河王横知禹



河隨西山下東北去矣而不能實指其地名班固



知有鄴東故大河矣而不知其上承宿胥口酈道



元知宿胥故瀆為白溝矣而不知其下流即鄴東



之河杜佑知衡漳至肥鄉入河矣而不知其河即



北過降水之河故自大伾以下凡降水大陸九河



逆河之所在皆不得其真獨宋程大昌著禹貢論



及山川地理圖確然自有其所為禹河者迨考其


[013-101b]
歸趣則以河水至千乗入海者為元光改流出頓



丘東南之河而鄴東故大河即禹之舊迹孟康以



為王莽河非也今按孟康所謂出貝丘西南自王



莽時遂空者即大河故瀆一名北瀆者也未嘗指



鄴東故大河為王莽河且康既知此河出貝丘豈



復與在鄴東者混而為一頓丘東南之決河未幾



即塞安得以河水為元光改流之道始建國三年



之徙見漢書王莽傳而大昌謂禹河空於元光不


[013-102a]


待莽時世惡莽居下流故河遷濟竭皆歸之本無



此事然則漢人紀漢河亦不足信邪葢唯不知漢



時漳水自平恩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故謂鉅鹿去



古河絶逺而以枯洚應降水移大陸於深州種種



謬誤皆由此出也大昌銳意求禹河動稱王横班



固而其言猶方枘圓鑿之不相入蔡傳隨聲附和



世儒墨守不移禹河之所以日晦也


又北播為九河
 傳曰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在兗州界顔氏曰播布
[013-102b]
 也林氏曰凡言為者皆從此而為彼也程氏曰自大
 陸以北河播列為九則其地不復平衍而特為卑窪
 故也渭按徒駭與冀分水八枝皆在兖域説見兖州


水經注漳水自鉅鹿縣銅馬祠東又北逕南宫縣



故城西又北絳瀆出焉見北過降水下漳水又北逕堂陽



縣西長蘆水出焉衡水自堰分為二水一北出逕縣故城西其右水東北注出石



門謂之長蘆水葢變引葭之名也元和志堂陽縣長蘆水亦謂之堂水在縣南二百步縣因取名按


[013-103a]


堂陽今為新河縣其故城在南宫縣西北衡水即漳水漳水又東北逕扶栁



縣北今冀州西南有扶栁故城又北逕昌成縣故城西在今冀州西北



又逕西梁縣故城東在扶栁故城西北五十里元和志信都縣衡水亦曰長蘆



水即濁漳水之下流也西北去縣六十二里寰宇記長蘆枯溝在州西二里漳水在州西北六十里



又東北逕桃縣故城北合斯洨故瀆斯洨水首受大白渠東北



入衡水衡水又東為表譚渡元和志長蘆水在衡水縣南二百步按桃縣故城亦在冀州西北



北逕鄡縣故城東在今束鹿縣東接深州界元和志衡漳水在鹿城縣南



右逕下博縣故城西城今在深州南元和志云在下博縣南二十里又東


[013-103b]
北厯下博城西逶迤東北注謂之九爭元和志長蘆橋在下



博縣南架長蘆水西逕樂鄉縣故城南引葭水注之城在深州



東北引葭即長蘆也自此以下衡漳與長蘆互受通稱又東北逕阜城縣北



此阜城當在今武邑縣界又東北逕武邑郡南魏所置元和志武邑縣長蘆水



北去縣三十二里又東北逕武强縣北元和志武强故城在武强縣西南二



十五里按今縣南有武强故城二一魏置一西晉置寰宇記衡漳在武强縣南五里又東北



逕武隧縣故城南元和志武隧故城在武强縣東三十一里又東逕武



邑縣故城北晉分武邑武隧觀津為武邑郡治此當在今武邑縣界縣志云漳河在縣


[013-104a]


西北二十里又東北至昌亭與滹沱河㑹衡漳又逕東昌縣故城北



經所謂昌亭又東北左㑹滹沱故瀆謂之合口今武邑縣東有東昌廢縣又東逕弓髙



縣故城北在今阜城縣西南又東逕阜城縣故城北樂成



縣故城南阜城故城在今縣東二十二里樂成故城在今獻縣東南又東北逕



成平縣南衡漳東逕建成縣故城南成平縣故城在北按二城並在今交河縣東



東左㑹滹沱别河故瀆漢志成平縣有虖沱河民曰徒駭河又樂成縣虖沱



别水首受虖沱河東至東光入虖沱河此虖沱河即漳水古之徒駭也滹沱别河故瀆即虖沱别水



自樂成來者志云至東光入虖沱河葢與成平接界處也又東北合清河謂之


[013-104b]
合口河水篇曰大河故瀆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水合是也縣界清河本西漢大河



之經流王莽時河徙清河由此北㑹漳水故酈元云清漳二瀆河之舊道也合口在今青縣南二里



接滄州界又東北濊水出焉濊水東北逕參户亭北又東逕東平舒縣故城南又



東北注滹沱謂之濊口按青縣宋為乾寧軍本漢參户縣兼得章武地縣南有參戸故城即酈注所



謂參户亭也元和志云一名木門城在長蘆縣西北四十里青縣新志云濊水東北流逕天津鎮東



南十里為大直沽地勢平衍羣流漲溢茫無涯涘故得厥稱長蘆縣即今縣南七十里衛河西岸之



長蘆鎮也又東北逕章武縣西又東北逕平舒縣南東



入海章武漢屬勃海郡唐為魯城縣在滄州北一百里東平舒故城在今大城縣界淇水篇云


[013-105a]


清河自濊邑北又東北至泉州縣北入滹沱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入于海按今靜海縣本漢章武



平舒二縣地縣北有漂榆城清漳合流經此入海寰宇紀云御河自乾寧軍東北九十里入潮河合



流向東七十里於獨流口入海潮河即界河也縣東北九十里有小直沽天津衛設焉本漢章武縣



地元為靜海縣之海濵鎮明永樂二年築城置衛本朝改衞為鎮小直沽即古沽水後魏志章武 



縣有沽水水經云沽水東南至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于海是也泉州今為寶坻漷縣地小直沽受



南北諸水東逕天津城北又東南合大直沽而東注于海漢志所云河水東北至章武入海者也海



即勃海元和志云在魯城縣東九十里今在靜海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南接滄州折而東北接寶坻



縣界禹貢之逆河後世則為勃海亦謂之海也以今輿地言之漳水自鉅


[013-105b]
鹿又北厯南宫新河冀州並屬直隷真定府束鹿屬保定府



州衡水武邑武强並屬真定府阜城獻縣交河青縣靜



並屬河間府大城寶坻並屬順天府至天津鎮屬河間府注于



勃海即古徒駭河之故道也



許商云徒駭在成平胡蘇在東光鬲津在鬲縣徒



駭前已悉今徳平樂陵齊河濟陽慶雲海豐界中



有土河志以為徒駭妄也漳水不經此安得有徒



駭且徒駭最北豈反出鬲津之南哉今東光寧津


[013-106a]


南皮滄州慶雲海豐界中並有胡蘇河元和志云



胡蘇河在饒安縣西五十里寰宇記云一名赤河



自臨津流逕饒安無棣入海漢志東光縣有胡蘇



亭水經注云清河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是



也今寧津縣本東光縣地其西有胡蘇亭蓋即在



東光者齊乗以滄州南之大連澱為胡蘇河得之



隋書平原東有豆子䴚通鑑云豆子䴚負海帶河地形深阻葢在漢平原勃海河間三郡之交顧炎



武肇域記云即今滄州南之大連澱也鬲津最南最長較諸河差有


[013-106b]
考據今徳州北有鬲津枯河漢志鬲縣平當以為鬲津通典鬲縣故城



在安徳縣西北元和志鬲津枯河在徳州安徳南七十里按唐徳州治安徳今為陵縣東逕



陵縣北北接吳橋縣界元和志鬲津枯河南去將陵縣二十里金志安徳縣有鬲津河按唐



將陵縣南至徳州治五十里其故城當在今陵縣北五十里吳橋志云古鬲津河在縣南里許亦名



吳川又東逕徳平縣北去縣十五里北接寧津縣界徳平本平昌五代唐更名



又東逕樂陵縣北北接南皮縣界寰宇記樂陵縣有鬲津枯河在縣西三里金志



樂陵縣有鬲津河南皮新志云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又東逕慶雲縣南金志無棣



縣有鬲津河其故城在今縣東元分無棣於此置西無棣縣明永樂初改今名縣東南二里有卧龍


[013-107a]


岡在鬲津河中又東北逕鹽山縣東南新志云鬲津河自慶雲北入縣界



又東北逕海豐縣西北此元東無棣縣也明永樂初改今名又東北



入海渤海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東南接霑化北接鹽山齊乗以濵州北士



傷河為鬲津云即漢時所輔求代劉雄處今按輔



代雄處為厭次津在今武定州南東漢大河之經



流士傷河在濵州北蓋即唐景福後黄河所徙之



道自勃海縣西北六十里東北流逕無棣縣東南



六十里又東北逕馬谷小山南而東注于海者見寰


[013-107b]
宇記非輔代雄處也齊乗指此為鬲津未審是否據



許商言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則當



在此地海豐新志云經縣西北五十里又東北入



海則徒駭鬲津南北相距太狹殆非也



太史馬頰覆釡三河據爾雅次序以許商言證之



當在成平之南東光之北通典云馬頰覆釡在平



原郡界又云安徳縣有覆釡河按郡即徳州治安



徳所領有蓚縣寰宇記云馬頰河逕蓚縣界是也


[013-108a]


而又云篤馬河即古馬頰河人皆斥其謬然唐自



有馬頰河出澶州新豐縣界東北流至平昌縣合



篤馬河二水合流並得通稱以篤馬為馬頰不可



謂謬謬在一古字指為九河之第三耳元和志馬



頰河在安徳縣南五十里又在平昌縣南十里久



視二年開決亦名新河近志平原商河陽信界中



並有馬頰河皆唐之馬頰也在鬲津之南與九河



無涉太史河自昔無考而明一統志云在南皮縣


[013-108b]
北此臆説滄州志又云覆釡河在慶雲縣南二十



里即鉤盤北派亦不足信齊乗以為太史等河在



漳南清滄二州之間庶幾得之元清州治㑹川即今青縣滄州治清



池即今滄州



簡潔鉤盤三河據爾雅次序以許商言證之當在



東光之南鬲縣之北史記正義云簡在貝州厯亭



縣界輿地廣記云簡潔在臨津金志云南皮縣有



潔河按唐厯亭縣今東昌府之恩縣是也簡河在


[013-109a]


此則出鬲津之南矣大謬慶雲新志以縣南篤馬



河為簡河亦非臨津今寧津北與南皮接界謂簡



潔在此理或有之齊乗曰滄州大連澱南至西無



棣縣百餘里間有大河沙河蓋即簡潔也漢志平



原有般縣韋昭曰音逋垣反師古曰爾雅說九河



云鉤般郭璞以為水曲如鉤流般桓也今土俗用



韋音按般縣故城在今徳平縣東北縣南二十里



有盤河後漢初平二年公孫瓚破黄巾于槃河又


[013-109b]
瓚與袁紹相攻瓚引軍屯槃河即此後魏志般縣



有故般河水經注云篤馬河自西平昌縣故渠川



派東入般縣為般河蓋亦九河之一道也通典古



鉤盤河在樂陵縣東南元和志陽信縣北四十里



有鉤盤河寰宇記樂陵縣東南五十里有鉤盤河



金志將陵縣有鉤盤河近志陵縣徳平樂陵商河



武定海豐陽信霑化界中並有鉤盤八枝自鬲津



而外此河亦有可據齊乗曰東無棣縣北有陷河


[013-110a]


闊數里疑即鉤盤河按此河自樂陵分為南北二



派海豐舊志云南派在縣南名鉤盤河東經霑化



縣北又東至久山鎮入海新志云北派在縣西北



三十里自慶雲流入又東北經馬谷山前抵土河



口入海今縣北盤河村尚以此為名蓋北派即齊



乗所謂陷河也或曰陷河即篤馬河之别名許商



云在九河南齊乗指此以為古鉤盤恐非然許商



亦就上流言之耳鬲津出鬲縣篤馬出平原鬲在


[013-110b]
平原之西北故曰孫禁所欲開者在九河南篤馬



河若其下流入海處則商固未之悉也篤馬首受



大河大河潰溢縱其所之遇水即合安知篤馬下



流非即鉤盤之故道乎



撰水經者不知漳水即徒駭而以王莽河為禹河



故云大河故瀆東北逕元城縣西北沙丘堰至于



大陸北播為九河按漢元城縣故城在今大名府



元城縣東沙麓之側沙丘堰北去鉅鹿尚百餘里


[013-111a]


謂播為九河自此始與經自大陸又北之文不合



唐人疑鉅鹿廣阿東去平原太逺故又以深州之



陸澤當禹貢之大陸然自陸澤以東南距鬲縣可



三百里禹河亦必不至此始分為鬲津而南入鬲



縣也且古之九河並東北出至章武髙城栁縣之



髙城縣故城在今鹽山縣南栁縣故城在縣東合為逆河至碣石入海



及周定王時河徙自東光南皮浮陽絶八枝而北



合徒駭漢人指此為逆河是九河之所同故王莽


[013-111b]
改勃海郡曰迎河郡南皮縣曰迎河亭而其實非



也以意度之徒駭大勢北行亦迆東八枝太史最



北宜最短向南則漸加長鬲津最南最長首受大



河當在南宫縣界也要之九河所在後人率多附



㑹其名為某河者未必即古之九河不名為某河



者又未必非古之九河如濊水浮水無棣溝篤馬河之類馮逡元



九河今既滅難明班固云自兹距漢北亡八枝酈



道元云城地並存川瀆多亡斯為實録無事深求


[013-112a]


近志雜亂者勿論即如孔頴達于欽準許商三河



以為言亦未可盡信也



顧景范川瀆異同曰黄河自鞏洛以東已出險就



平大伾以北地勢益廣衍大陸則又鍾水之區也



乗建瓴之勢注沮洳之鄉奔騰横溢必不能免禹



因而疏之順其性之所便從其地之所近而九河



以名此在洚洞之際最為當機而扼要也計初時



汜濫乍平九河必勢均力敵既而横流益殺更復


[013-112b]
冬春消減九河之或盈或涸或通或湮亦理所必



有厯時既久後人但見安瀾之效而忘其弭患之



功遂置九河於度外壅遏逾逺淫潦乗之河於是



起而發大難之端矣凡九河之壞也非一朝一夕



之故則九河之興也抑豈僅一手一足之烈哉故



曰神禹也


同為逆河入于海
 傳曰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於渤海正義曰鄭
[013-113a]
 玄云下尾合名為逆河言相向迎受王肅云同逆一
 大河納之於海其意與孔同蘇氏曰逆河者既分為
 九又合為一以一迎八而入於海即渤海也薛氏曰
 河入海處舊在平州石城縣東望碣石其後大風逆
 河皆漸於海舊道堙矣程氏曰逆河世之謂渤海者
 也逆河之地比九河又特窪下故九水傾注焉雖其
 兩旁當有涯岸其實已與海水相合不止望洋向若
 而已黄氏曰逆河碣石今皆淪於海渭按經所謂海
 乃東海在碣石之東而說者以為渤海由不知渤海
[013-113b]
 故逆河後為海所漸耳此先儒之通患唯子瞻士龍
 泰之文叔能辨之石城縣唐初析平州盧龍縣地置
 其故城在今直隷永平府灤州南三十里


碣石之東為滄溟經之所謂海也其西則逆河後



世謂之勃海河渠書曰同為逆河入于渤海溝洫志同



蓋漢人以渤海為海而不知其為逆河遂謂逆河



在南皮浮陽河自章武入海不至碣石矣千年積


[013-114a]


謬至蘇薛程黄四公而一正蔡氏不收何以為集






王横曰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寖



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九河但堙塞耳



而横云為海所漸世莫不痛詆之百詩獨為余言



曰九河若作逆河則未為不是余頷之而未有以



見其誠然百詩亦更無所發明也及讀薛氏語始



知古人先得我心益歎百詩之敏悟蓋横雖博聞


[013-114b]
彊記而討論不精臨文多誤如秦決河溝以灌大



梁河溝者鴻溝也而横誤以為大河西山不言黎



陽亦其疎漏處逆訛為九即此可證也髙忠憲有



言萬世之心目固有漸推而愈明論久而後定信






勃海之名古未嘗有也韓非子云齊景公與晏子



遊於少海登柏寢之臺少海即勃海景公時已有



之不但此也左傳僖四年楚子使言於齊侯曰君


[013-115a]


處北海北海亦即勃海則桓公時已有之逆河南



岸之地為海所漸當在其前王横云往者猶言昔



者其時之逺近不可知而必非謂漢世網羅舊聞



自有所據議者以此事不見於正史疑横言為妄



吾不知其所謂正史者秦漢之史邪抑古史邪如



謂古史則諸侯史記皆為秦所燒世無由見安知



其書與不書如謂秦漢之史則海水西南出數百



里漢書溝洫志固已明載之矣豈必大書特書曰


[013-115b]
某年某月而後為可信乎且變異之事正史無文



而見於它書者多有厯陽之國没為湖見淮南子



邛都縣陷為邛池長水縣淪為谷水海鹽縣淪為



柘湖武原縣淪為當湖並見水經注而正史不書



可盡以其言為妄邪揚州舊有海門縣南對太倉



州其海口即江尾也東北境為海水所侵吞食寖



廣西南出數十里 本朝康熈初縣治遂淪於海



今又過其西四十里矣風濤撞擊其聲如大礟日


[013-116a]


夜不絶每沙岸將崩必先有龜坼之痕居人指以



為候輒遷去而縣遂廢計三十餘年中四十里之



地化為海水過此以往三四百年安知此江尾者



不與勃海同其深廣邪天下事固有不可以常理



論者此類是也



許商云九河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



則其同為逆河也雖大當亦不及三百里而今渤



海南北相距有五百里之逺則兩岸之地其為海


[013-116b]
水所漸者多矣酈道元云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



今城届海濵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王横之言信



而有徵碣石入海非無證矣此不過借營州以證



碣石而實與横所言之事不同横事在南岸故曰



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寖數百里事當



在春秋之前是逆河變為渤海之由也道元所言



在北岸是碣石淪於海中之由事出漢後故又曰



漢世波襄吞食地廣贊水卑耳之谿當同碣石苞


[013-117a]


淪洪波也自碣石以西北岸所侵者漢驪成絫縣



地今為灤州樂亭昌黎地其所吞食南北裁數十



里南岸所漸者漢漯沃琅槐廣饒鉅定壽光平壽



界今為霑化利津蒲臺樂安壽光濰縣界其所溢



出南北殆二百餘里古之逆河北起寶坻南界厯



静海滄州鹽山海豐及霑化北界而止耳竊意禹



時濟漯濰淄入海之口去今入海處尚逺也



九河之所以入海而無壅者賴逆河之復合為一


[013-117b]
也逆河既漸於海則八枝之亡無日矣淮南水利



考云百詩謂余此書二卷沭陽胡應恩作蓋侍郎璉之後海水潮汐日二至



每入也以二時其出也亦二時二時之出係湖水



二時之入則海水海水遏湖水不得流者每日有



八時黄沙寧無停乎此最精於物理者然此猶就



清水言之耳若黄河則一石水而六斗泥海之所



入者沙河之所出者亦沙也以沙遇沙如膠之投



漆唯受以廣二百餘里之逆河踴躍翻騰而入海


[013-118a]


而又有碣石以當其衝則潮汐不能踰而西内沙



不停外沙不入此禹河所以千載無患也自逆河



變為勃海而潮汐直抵九河之口九河勢分力弱



不足以攻沙外沙日至内沙不出徒駭猶能相敵



八枝立就陻廢矣漢人不知此義而唯以九河為



急縱令穿為四五亦不旋踵而淤耳蓋逆河既淪



則河不宜分而宜合合則行疾而湍悍力能衝刷



泥沙故周定王時上流雖徙而章武入海之道自


[013-118b]
若宋北流入海之道唯一獨流口闊六七百步深



八九丈趨海之勢甚迅其明效也



臣瓚曰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則河入海乃在碣



石武帝元光三年河徙從東郡更注勃海禹時不



注也今按武帝紀元光三年春河水徙從頓丘東



流入勃海蓋河奪漯川之道至千乗入于勃



海以上句文勢不可但已故用此四字足之非河



先不入勃海至元光徙流而始入勃海也尋瓚之


[013-119a]


意蓋以禹貢九河同為逆河自碣石入于海故云



禹時不注而不知漢人所謂勃海者其北一半即



逆河之故道也河豈能越勃海而至碣石哉總之



勃海甚廣占漢遼西右北平勃海千乗北海東萊



六郡之境跨古冀兖青三州之界自禹時以迄唐



宋河之所入皆勃海也濟漯濰淄之所入亦勃海



也但禹河漢河及宋之北流俱自章武入海碣石



正當其衝而東漢以後之河及濟漯濰淄諸水其


[013-119b]
入海處則逺在碣石之西南耳



冀州云夾右碣石入于河則逆河在碣石之西可



知導山云至于碣石入于海則海在碣石之東又



可知矣導河不言碣石以行至逆河而止耳非省



文也碣石者河海之限勃海者逆河之變也自漢



志云河至章武入海而人不復知有逆河碣石在



章武之東矣然臣瓚云禹時河入海在碣石酈道



元云河之入海舊在碣石又云大禹鑿其石右夾


[013-120a]


而納河是猶據經而不從志也自唐人指盧龍縣



南二十三里之山為碣石則碣石與河不相值而



瓚道元之說棄若土梗矣



黄文叔云禹河自碣石入海此不言已見也蓋以



為省文互相備今按禹導山至碣石故言碣石導



河抵逆河知其下已治不復東故不言碣石皆紀



實非故為詳略也然則中間相去不太遼闊乎曰



奚有於是碣石距九河之尾裁三百里耳江漢之


[013-120b]
匯彭蠡濟之㑹汶淮之㑹泗沂去海甚逺三危之



去南海更不知幾千里皆據身所及而止不復言



海口之地何獨疑於此章



章武漢屬勃海郡郡治浮陽即今之滄州故孔疏



云郡北距碣石五百餘里寰宇記滄州東北至平州五百里河入



海處逺在碣石之南禹行碣石不得入河蓋逺行



通水之處北盡冀州之境然後南廻入河而逆上



也近世學者皆宗其說斥瓚道元之謬是何也碣


[013-121a]


石在盧龍縣南二十三里離海七八十里而河欲



至此入海則必自今天津北行厯寶坻界轉東自



豐潤逕灤州廢石城縣南又東過盧龍縣南而南



入于海取道迂逺地勢益髙無是理也宋人憂河尾入契丹



界蘇子由曰契丹之水皆南注于海地形北髙河無北徙之道故據導河無碣石



之文以為河不至碣石入海是殆未有以蘇薛程



黄之解示之者也誠知勃海即逆河而碣石負海



當逆河之衝則紛紛諸說不攻而自破矣漢志云


[013-121b]
河自羌中積石山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十六按水



經注黎陽以上河水所過有金城天水武威安定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鴈門西河上郡河東馮



翊河南河内凡十六郡黎陽以下大河故瀆所過有魏郡東郡清河平原信都勃海又六郡共二十



二郡而班固云過郡十六殊不可曉今考禹河所過有魏郡廣平鉅鹿信都勃海而無東郡清河平



原過郡凡二十一也行九千四百里以經言之河乃自章武



東出為逆河逕驪成至絫縣碣石山入海又過郡



右北平遼西并上二十一為過郡二十三行三百餘里也自禹告成



之年下逮東周齊桓公之世九河亡其八枝後數


[013-122a]


十歲為定王五年己未當魯宣公之七年而河遂



東徙凡一千六百六十餘歲



地理志勃海郡莽曰迎河南皮縣莽曰迎河亭溝



洫志亦云同為迎河入于勃海迎河即逆河說者



謂莽多忌諱改逆曰迎也寰宇記云迎河在清池



縣西南二十三里從南皮來清池即浮陽余初不



解逆河何以在此地求之數月始得其故水經淇



水注云清河自東光縣西又東北右㑹大河故瀆


[013-122b]
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又北逕浮陽縣故城西



又東北滹沱别瀆注焉漳水注云衡漳自成平縣



南又東左㑹滹沱别河故瀆又東北入清河謂之



合口蓋莽時大河南徙清河自東光縣西行其故



瀆厯南皮浮陽至成平與漳水合水經東漢時作



故指為清河實西漢大河之經流也漢人以九河



播自元城之沙丘堰東北至南皮浮陽縣西仍歸



大河是謂同為逆河云爾不知禹河自成平東逕


[013-123a]


二縣之北未嘗由東光而北厯其西九河下尾東



北出抵髙城栁縣章武之東同合為一大河以入



海南北廣二百餘里東西長三百里占地甚多非



逆河縱而九河横東流至二縣之西為逆河所截



而各注之也總之大伾以東漢人不詳禹河之所



經而以北瀆為禹河禹河一差則降水大陸九河



逆河無所不差矣逆河以班志言之似為横絶之



河而鄭王以為迎受之河其義較長然終不能指


[013-123b]
言逆河在某地至東坡始云逆河即勃海薛士龍



又因王横之言更定其義云逆河皆漸於海而後



經㫖乃大明與鄭王之義亦甚協也



河之播而為九也勢至此不得不分非禹有意分



之也其同為逆河也勢至此不得不合非禹有意



合之也所以名逆者鄭義盡之自漢人以勃海為



海而逆河無所容其地唐人亦不明逆河在何處



徐堅初學記曰逆迎也言海口有朝夕潮以迎河


[013-124a]


水此義最優至宋而謬論迭出貽惑滋甚矣林氏



曰王介甫謂逆河者逆設之河非並時分流也其



意以同為逆河句釋上文播為九河之義如此則



逆河即是九河矣羅泌曰聖人於冀兖間逆設為



河以防暴至之患未至則不妨民耕既至則不墮



民舍程珌曰禹因地之形而逆設為九河凡河之



道則不建都邑不為聚落不耕不牧故謂之逆河



董鼎曰格言云逆河是開渠通海以泄河之溢秋


[013-124b]
冬則涸春夏則泄此皆踵介甫之謬以九河為逆



河而緣飾其辭也陳師道曰逆河者為潮水所逆



行千餘里邊海又有潮河自西山來經塘泊按潮



河一名界河在今静海縣西北受滹沱易巨馬三



巨馬即淶水合御河東至獨流口入海此河在直沽



口西亦不得指為逆河明丘文莊濬又言當於直



沽入海之後依禹貢逆河法截斷河流横開長河



一帶收其流而分其水以逆河為横絶之河承西


[013-125a]


漢之誤以上諸說總由不知勃海即逆河而求逆



河於勃海之外遂愈求愈逺耳


 禹貢錐指卷十三中之下
[013-125b]
[013-126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三下
             徳清胡渭撰


附論厯代徙流


 禹釃二渠自黎陽宿胥口始一北流為大河一東流
 為漯川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逕
 滑臺城故鄭廪延邑下有延津今謂之延夀津按滑臺城在今滑縣西南即唐滑州治也北直黎
 陽相距三十里又東北逕黎陽縣南黎山東北即黎陽故城東岸有鹿鳴津亦曰白
 馬濟按黎陽故城在今濬縣東北漢溝洫志賈讓奏言河從河内北至黎陽為石隄激使東北百餘里間
[013-126b]
 河再西三東迫阸如此不得安息今行上䇿徙冀州之民當水衝者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
 薄大山東薄金隄勢不能逺汎濫朞月自定又東北逕凉城縣在滑縣東北劉宋置
 北齊併入白馬又東北為長夀津河至此與漯别行而東北
 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述征記曰凉城到長夀津六十里河之故瀆出焉一
 曰北瀆王莽時空故世俗名是瀆為王莽河按水經東漢人所撰凡稱故瀆者皆時已無水戚城以下東
 光以上河水不至又無他水行其中孟康所云王莽時遂空者唯此耳故謂之大河故瀆其自長夀津以
 西至宿胥口為東漢見行之河則叙入河水東光以北至章武時為清河漳水之所行則叙入清河漳水
[013-127a]
 並不列大河故瀆大河故瀆東北逕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晉趙鞅率師納
 衛太子蒯聵于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頓丘衛國縣西戚亭是也為衛之河上邑按杜預云
 是時河北流過元城界戚在河外晉軍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今開州西北有戚城又逕繁
 陽故城東城在今内黄縣東南繁水之陽繁水即春秋之澶淵杜預云在頓丘縣南也亦謂之
 浮水又北逕隂安縣故城西城在今清豐縣北通典頓丘縣北有隂安城寰宇記
 云王莽河在頓丘縣北十里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城在今南樂縣西北
 元和志王莽河西去昌樂縣十六里又東北逕平邑郭西竹書紀年晉烈公四年趙
 城平邑是也按今南樂縣北有平邑故城又東北逕元城縣故城西北而
 至沙丘堰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逕館陶縣東溝
[013-127b]
 洫志曰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縣分為屯氏河其故瀆又東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瀆又
 東北逕信成縣張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張甲河首受屯氏别河於信成縣者也張甲故瀆北絶清河於廣
 宗縣又東北至脩縣㑹清河屯氏别河自信成城南東北至繹幕縣南分為二瀆其北瀆東北至陽信縣
 故城北而東注於海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謂之篤馬河東北至陽信縣故城南東北
 入海屯氏河故瀆東逕靈縣北又東北逕鄃縣與鳴犢河故瀆合地理志曰河水自靈縣别出為鳴犢河
 者也按屯氏河自館陶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四行千五百里屯音豚通典魏州治貴鄉元城二縣貴鄉
 有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元和志王莽河西去貴鄉縣三里古堰今名愜山在縣西九里成帝時河決王
[013-128a]
 延世募人益運土塞河之處以其愜當人情故謂之愜山今在大名府北蓋即沙丘堰也館陶故城在今
 館陶縣西元和志王莽河在縣東四里隋析館陶地置冠氏縣其故城在今冠縣北元和志王莽河北去
 縣十八里大河故瀆又東北逕發干縣故城西又屈逕其
 北今堂邑縣西南五十里有發干故城寰宇記王莽河在堂邑縣北十里又東逕貝丘
 縣故城南城在今清平縣西南溝洫志宣帝地節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
 埶皆邪直貝丘縣恐水盛隄防不能禁迺各更穿渠直東經東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成帝
 初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郭昌穿直渠後三嵗河水更從故第二曲間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埶復邪直
 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東行寰宇記王莽河在清平縣南十八里蓋即孟康所謂出貝丘西南二折者
 也二折疑當作三折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城在今清河縣東南又東逕
[013-128b]
 艾亭城南風俗記曰甘陵故城直東二十里有艾亭城蓋近今博平縣界又東逕平
 晉城南未詳疑當在博平縣北寰宇記王莽河在博平縣北十八里又東北逕靈
 縣故城南别出為鳴犢河城在博平縣東北四十里髙唐州西南二十里漢志
 鳴犢河東北至蓚入屯氏河大河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南城在今平
 原縣西南五十里又東逕平原故城西而北絶屯氏三瀆括地
 志平原故城在平原縣東南十里元和志王莽枯河在縣南五里蓋本在其北縣徙而北故水出其南屯
 氏三瀆謂屯氏河及屯氏别河之南北二瀆也北逕繹幕縣故城東北寰宇記繹
[013-129a]
 幕故城在平原縣西北二十里西流逕鬲縣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按鬲縣故城
 在今陵縣北左傳靡奔有鬲氏即其國也陵縣本安徳唐徳州治州西五十里有長河故城州北五十里
 有將陵故城元和志王莽枯河在長河縣東五里又在將陵縣西十里長河即今徳州治將陵在州之東
 北州志云古黄河在州東南二十餘里今謂之黄河崖又北逕脩縣故城東城在
 今景州南脩音條一作蓨括地志云俗名南條城在今蓨縣南十二里又北逕安陵縣
 西地理風俗記曰脩縣東四十里有安陵鄉故縣也今呉橋縣西北有安陵故城又東北至
 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水合故城在今東光縣東淇水篇云清河自東
 光縣西南又東北右㑹大河故瀆濁漳篇云漳水自阜城縣故城北又東北逕成平縣南又東北入清河
 謂之合口清河故大河也按魏收志合口在浮陽縣西浮陽今滄州漳清合流當在州界大河自
[013-129b]
 宿胥口徙流至成平合漳水復歸禹河故道又東北
 厯浮陽参户平舒至章武入海也詳見播為九河下
 以今輿地言之濬縣滑縣開州内黄清豐南樂大名
 元城並屬直隷大名府冠縣館陶堂邑清平並屬山東東昌府清河
 屬直隷廣平府博平髙唐並屬東昌府平原徳州並屬山東濟南府景州
 吳橋東光交河滄州青縣靜海天津並屬直隷河間府北接大城寶
 坻並屬順天府諸州縣界中皆周定王五年至西漢末大河
[013-130a]
 之所行也定王五年嵗己未下逮王莽始建國三年
 辛未而北瀆遂空凡六百七十二嵗


蔡傳曰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礫砱礫不知在何處



按溝洫志賈讓治河奏有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



谿口是也師古曰礫谿谿名即水經所云泲水東



過礫谿者阿誰讀誤本漢書以今為令又加石作



廣韻砱石砱郎丁切殊足使人噴飯即以礫谿言之水經



濟水東至北礫溪南東出過滎陽縣北又東


[013-130b]
礫溪水注之酈元云水出滎陽城西南李澤澤中



有水即古馮池地理志曰滎陽縣馮池在西南是



也東北流厯敖山南逕虢亭北又東北過滎陽縣



北斷山東北注扵濟世謂之礫石澗即經所謂礫



溪矣礫溪口即南礫溪水入濟處也古之決口皆



在大伾之東金元時所決漸西至明天順中河自



武陟徙入原武而獲嘉之流遂絶變斯極矣滎陽



今為滎澤縣與獲嘉相對周時河徙寧遽在此邪


[013-131a]


唯漢平帝之世河侵汴濟謂徙從礫溪口則可然



亦無砱礫之名也此説當必有所本頃閲王伯厚



河渠考引程氏曰周時河徙砱礫至漢又改向頓



丘東南流程氏疑即大昌及檢禹貢論其第十一



篇有云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漢元光三年河水



徙從頓丘東南流入渤海却無砱礫字又圖説莨



蕩渠口辨引如淳注亦作今礫溪口不作砱礫則



二字明係杜撰絶無根據誕妄乖謬莫甚扵此而


[013-131b]
學者宗之以王伯厚之淹博亦不能正其失而且



累及扵程氏地理之學談何容易



水經大河故瀆東北逕元城縣西北而至沙丘堰



其下文曰至扵大陸北播為九河酈注云郭東有



五鹿墟故沙鹿春秋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是也縣



北有沙丘堰者不遵其道曰降堰障水也播為九



河自此始及齊桓霸世塞廣田居同為一河故自



堰以北館陶貝丘鬲般以東城地並存川瀆多亡


[013-132a]


今按水經以王莽河為禹河故以沙丘堰為禹迹



推其意似謂古河本東行禹作此堰以障之使北



而九河自此播焉不遵其道是為降水唐人云河



自貴鄉縣界分為九道宗此説也然禹河不經元



城此堰必非禹所作黄文叔云今澶州臨河有鯀



隄自黎陽入北至恩州清河厯亭皆有之然則降



水者自元城以北隄堨之水是也蓋以堰為鯀所



作或曰元城為戰國魏地北與趙接壤賈讓云隄


[013-132b]
防之作近起戰國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齊與趙魏



以河為竟趙魏瀕山齊地卑下作隄遏水使西泛



趙魏趙魏亦為隄以防之沙丘堰者疑趙所作以



障水使不得北而注扵齊魏所謂以鄰國為壑者



史記趙世家肅侯十八年齊魏伐我我決河水灌之恵文王十八年王再之衛東陽決河水伐



魏氏以趙地髙而齊魏卑也水經清水注引馬季長曰晉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為東陽朝歌以南



至軹為南陽東陽春秋晉地戰國屬衛後屬趙



史記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


[013-133a]


大梁城壞其王請降河溝者鴻溝也即漢志所謂狼湯渠



水經注隂溝本蒗蕩渠在浚儀縣北自王賁斷故



渠引水東南出以灌大梁謂之梁溝於是水出縣



南而不逕其北遂目梁溝為蒗蕩渠亦曰鴻溝浚



儀故縣在今開封府西北即大梁城魏所都也自



智伯引汾水以灌晉陽世皆知水之可以亡人國



蘇代云秦正告魏曰決滎口魏無大梁其後王賁



竟用之以滅魏按滎口水即職方之滎川後世亦


[013-133b]
謂之濟水水經注濟水自陽武縣故城南又南逕



封丘縣南又東逕大梁城北故亦可決之以灌也



賁所引是蒗蕩渠非滎瀆然水不同而其地則總



在大梁之北王横曰秦攻魏決河灌其都決處遂



大不可復補宜卻徙完平處更開空使緣西山足



乗髙地而東北入海迺無水災則似謂賁所引者



大河之經流蓋蘇代述秦告魏又云決白馬之口



魏無黄濟陽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二口一在


[013-134a]


白馬一在黎陽横以是謂賁所引者在此間決處



即白馬口西山足即宿胥口也然史記明言引河



溝則非大河之經流亦審矣水經注云河水蒨於白馬縣泆通濮濟黄



溝故蘇代説燕曰決白馬之口魏無黄濟陽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師決河水以水長垣之



外者也按黄即外黄外黄城在今杞縣東北六十里濟陽城在今蘭陽縣東五十里去魏都尚逺且



蘇代所稱皆秦恐喝之辭未嘗實見諸行事白馬之口楚決非秦決也漢書叙傳曰秦決南涯如淳



注云秦決河灌大梁遂滅之通為溝入淮泗皆承横之誤近世河徙經開封城



北宋端平元年蒙古決寸金淀灌趙葵軍淀在城北二十


[013-134b]
餘里明崇禎十五年賊決朱家寨隄以灌城寨在城西北十



七里即古大梁城之北其所引者皆大河之經流也與王賁



地同而水異嗚呼不仁者之作俑禍及萬世而未



有艾痛哉



漢書武帝紀元光三年春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



入勃海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是一句通鑑考異曰武紀云東南流入勃海按頓丘屬東郡勃



海乃在頓丘東北恐誤因刪去入勃海三字蓋誤以東南二字屬下讀也夏五月河水



決濮陽汜郡十六發卒十萬救決河元封二年祠


[013-135a]


泰山至瓠子臨決河命從臣將軍以下皆負薪塞



河隄作瓠子歌溝洫志孝武元光中河決於瓠子



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上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



塞止輒復壞是時武安侯田蚡為丞相其奉邑食



鄃郁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邑收入多蚡



言於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彊塞而



望氣用數者亦以為然是以乆不復塞也後二十



餘嵗嵗數不登梁楚之地尤甚迺使汲仁郭昌發


[013-135b]
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於是上以用事萬里沙則



還自臨決河湛白馬玉璧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



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揵如淳曰樹竹塞水決之口稍稍布插按樹之水



稍弱補令密謂之揵以草塞其中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為之揵音其偃反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



菑師古曰謂臿石立之然後以土就填塞之也菑亦臿耳音側其反義與剚同卒塞瓠子



築宫其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迹



而梁楚之地復寧無水災成帝紀建始四年秋大



水河決東郡金隄王尊傳尊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隄尊躬率吏民


[013-136a]


祀水神河伯使巫䇿祝請以身填金隄溝洫志河隄使者王延世使



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



下之三十六日河隄成元和志揵尾堰在彭州導江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



作之以防江決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累而壅水漢成帝時瓠子河決王延世塞之



用此法也漢書所謂下淇園之竹以為揵上曰東郡河決流漂二州謂兖



延世隄防三旬立塞其以五年為河平元年按



元光三年河水決濮陽瓠子溝洫志言之甚詳而



頓丘之決口及入海處與中間經過之地皆不可


[013-136b]
得聞今以水經注考之北瀆初經頓丘縣西北至



是改流蓋自戚城西決而東北過其縣東南厯畔



觀至東武陽奪漯川之道東北至千乗入海者也



漯川狹小不能容故其夏又自長夀津溢而東以



決於濮陽則東南注鉅野通淮泗而北瀆之流微



漯川之水涸矣及武帝塞宣房道河北行二渠則



正流全歸北瀆餘波仍為漯川頓丘之決口不勞



而塞故志畧之程大昌以為元光已後河竟行頓


[013-137a]


丘東南非也漢世河兩決瓠子一塞於武帝再塞



於王延世河自是不復決而南輒泛濫入平原濟



南千乗駸駸乎有向東之勢矣



溝洫志云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



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廣深與大



河等故因其自然不隄塞也元帝永光五年河決



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成帝初靈鳴犢口又



不利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郡承河下流土壤輕脆


[013-137b]
易傷屯氏河絶未乆宜復浚以助大河泄暴下此



思患豫防之道也而博士許商行視以為方用度



不足且勿浚後三嵗河果決館陶及東郡金隄灌



四郡三十二縣遣王延世塞之後二嵗河復決平



原流入濟南千乗又遣延世塞之費更不訾鴻嘉



四年勃海信都河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許商與



丞相史孫禁共行視圖方畧禁以為可決平原金



隄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至海五百餘里水


[013-138a]


道浚利此因利乗便之術也而商以為禁所欲開



者在九河南失水之迹不可許公卿皆從商言又



以谷永李尋解光等奏竟止不塞遺患八十餘年



至永平十三年而後已嗟乎商以治尚書善為算



稱故丞相御史白遣行視而其方畧乃如此欲省



費而費益多欲循九河之迹而九河不可復經術



竟何為哉故諺曰以書為御者不盡馬之情以古制



今者不達事之變


 漢書王莽傳始建國三年河決魏郡泛清河以東數
[013-138b]
 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
 憂水故遂不隄塞元和志王翁孺墓在元城縣東二百步元后之祖也後漢書
 王景傳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夏發卒數十萬遣景
 與王呉脩渠築隄自滎陽東至千乗海口千餘里明
 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濵河郡國置河隄員吏如
 西京舊制渭按司馬彪不志河渠東漢以後無可考
 據賴有水經注存其所叙當時見行之河自凉城縣
[013-139a]
 長夀津東逕鐵丘南左傳哀公二年衛太子登鐵望見鄭師京相璠曰鐵丘名也杜
 預曰在戚南元和志鐵丘在衛南縣東南本漢濮陽縣地今在開州西南又東北逕濮陽
 縣北為濮陽津故城在南與衛縣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隄宣房堰按濮陽故城
 在今開州西南二十里瓠子水注云王景治渠築隄防遏衝要瓠子之水絶而不通唯溝瀆存焉
 東北逕衛國縣南漢東郡有畔觀縣世祖更名衛國今觀城縣地及清豐之南境開州
 之北境皆是又東逕鄄城縣北故城在河南十八里今在濮州東二十里又東
 北逕范縣之秦亭西春秋書築臺扵秦者也又東北逕委粟津
 河北即東武陽縣左合浮水故瀆上承大河扵頓丘縣而北出東絶大河故瀆又東北
 至東武陽縣東入河又有漯水出焉上承河水扵武陽縣東南詳見兖州又東北
[013-139b]
 逕東阿縣北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亭津在武陽縣東北七十里按漢東阿故城在今陽
 榖縣東北倉亭津在縣西北又東北逕茌平縣西河東北逕碻磝城西述征記曰碻磝津名
 也魏立濟州治此即故茌平縣按今茌平縣南有濟州故城即古碻磝城也縣西二十里有漢茌平故城又東
 北逕四瀆津河水東分濟亦曰濟水受河也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
 四瀆之名按通典盧縣東有漢臨邑故城盧縣今為長清縣四瀆津當在縣界臨邑故城東北又東
 北逕楊墟縣東商河出焉楊墟平原之隷縣城在髙唐城西南商河首受河亦
 漯水及澤水所潭也北逕平原縣東又逕安徳平昌般縣樂陵朸鄉故城南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北而
[013-140a]
 東北注扵海元和志云漢鴻嘉四年河水泛濫河隄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為名按商河行大河
 之南漯水之北河水又東逕髙唐縣界漯水注之上承扵河亦謂之源
 河詳見兖州又東北逕髙唐縣故城西城在今禹城縣西四十里本齊髙唐
 邑齊趙以河為竟威王曰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髙唐則趙人不敢漁扵河即此河也又北逕張
 公城有津曰張公渡今在平原縣南六十里又北逕平原故城東故城在今
 縣南又左逕安徳東而北為鹿角津今陵縣治即安徳故城縣東南有故
 鹿角闗以津為名與臨邑縣接界又東北逕般縣故城在今徳平縣東北樂陵
 故城在今樂陵縣界朸鄉故城在今商河縣西北厭次縣南為厭次河今武
 定州東有厭次故城本富平後漢改曰厭次永初二年劇賊畢毫等冦平原厭次令劉雄門下小吏所輔
[013-140b]
 浮舟追至厭次津即此地也又逕漯隂縣故城北此北漯隂縣也按漯水下注云
 北漯隂城伏琛謂之漯陽城當在今青城縣界漯水之北又東北為漯沃津在漯沃縣
 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千乗縣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縣也今蒲臺縣東有漯沃故城
 又東逕千乗城北伏琛所謂千乗北城也今髙苑縣北有千乗故城未知是北城否
 又東北逕利縣城北本作黎城縣北今據濟水經文改正彼注云地理志齊郡有利
 縣晏謨曰縣在齊城北五十里今博興縣東有利縣故城又東分為二水枝津東
 逕甲下城南東南厯馬常坈注濟濟水注云濟水東北至甲下邑南東
[013-141a]
 厯琅槐縣故城北又東北河水枝津注之漯水注云漯水逕千乗縣二城間又東北為馬常坈亂河枝流
 而入扵海即此水也甲下蓋亦千乗縣地河水東北逕甲下邑北又東北
 入于海河水入海處當在甲下邑之東北馬常坈之北按元和志海在勃海縣東一百六十里今
 分屬利津縣即古千乗海口利津金析唐蒲臺勃海二縣置本漢漯沃縣地葢南與千乗縣共此海口也
 以今輿地言之滑縣開州並屬直隷大名府觀城濮州范縣朝城並屬
 山東東昌府陽穀屬山東兖州府茌平屬東昌府禹城平原陵縣徳平樂陵
 商河武定青城蒲臺並屬山東濟南府髙苑博興並屬山東青州府
 利津屬濟南府諸州縣界中皆東漢以後大河之所行也
[013-141b]
成帝建始四年河決館陶入平原濟南千乗河平



三年又決平原入濟南千乗雖兩經脩塞而水道



猶存王莽時河決魏郡泛清河以東數郡即平原



濟南千乗也蓋自元城循此道東出館陶東武陽



絶漯水而東北至髙唐又絶漯水東北至千乗入



海也水經所叙長夀至委粟之道皆在東郡界中



殊不合常深以為疑今按永平十三年詔云自汴



渠決敗六十餘嵗蓋河自平帝之世行汴渠東南


[013-142a]


入淮亦行濟瀆東北入海與後世南北清河之分



派㡬相類矣嵗月逾甚滎陽以下正流漸微迄於



永平莽時館陶決口亦必淤淺故王景治河棄而



不用河汴既分遂從漯川導河至東武陽始合莽



時故道此武陽之西所以異也然史稱景鑿山開



澗防遏衝要則其間多所變更即武陽以東豈盡



與莽時同哉東漢之河起自始建國三年亦言其



大畧而已


[013-142b]
王景脩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乗海口千餘里則



其所治者即東漢以後大河之經流也而史稱脩



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終皆不言河蓋建都洛陽東



方之漕全資汴渠故惟此為急河汴分流則運道



無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之後汴流東侵日



月益甚建武十年陽武令張汜上言河決積乆侵



毁濟渠漂數十許縣是其時濟亦決敗矣水經河



水注載王景事在滎陽蒗蕩渠下太子賢曰汴渠即莨蕩渠也


[013-143a]


則河水當從此決入然滎陽以下南岸山脈已盡



地平土疏隨處可以決入不獨石門渠口也濟隧



亦通河至扵岑造八激隄而其流始絶莽時河入



濟南千乗則侵濟處更多故築堤自滎陽至千乗



海口千餘里永平十三年詔曰河汴分流復其舊



迹陶丘之北漸就墳壤十五年景從駕東巡至無



鹽帝美其功拜河隄使者賜車馬縑錢陶丘今定



陶無鹽今東平皆濟水所經之地也二渠既脩則


[013-143b]
東南之漕由汴入河東北之漕由濟入河舳艫千



里輓輸不絶京師無匱乏之憂矣



武帝雄才大畧足以有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僊



土木之費以復禹河故道當亦無難而竟不及此



則以疎於討論執北瀆為禹河故也及哀平之世



人始有知禹河之所經者賈讓請決黎陽遮害亭



放河使北入海王横請徙河緣西山足乗髙地而



東北入海意皆欲復禹河故道而國祚阽危事不


[013-144a]


可為矣永平上距平帝時僅六十餘嵗故道豈遽



堙滅而王景治河唯從事汴濟蓋當時所急在運



道就其利便者為之不暇逺圖耳史稱景鑿山阜



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滯十里立一水門費以



百億計財力之充裕若是向使講求禹河故道而



復之則河流歸北汴濟不勞而治功施到今五代



以降潰溢横流之禍可以免矣惜乎其不及此也



河雖徙自周定王時而東光以下至章武入海猶


[013-144b]
是徒駭之故道至王莽時始改從千乗入海而景



遂因之禹迹蕩然無存君子於此有遺憾焉或曰



景即以復禹河為難王莽河新絶未久豈不可復



乎曰不可漳水之東王莽河之西既有清河又有



屯氏河屯氏别河張甲河鳴犢河等瀆津渠交絡



冰碎瓦裂若導河行此不乆即敗景商度地勢然



後興工不復禹河則必用新河固已籌之熟矣



賈讓議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曰大漢方


[013-145a]


制萬里豈與水争咫尺之地蓋讓欲復禹河故道



故曰遵古聖之法定山川之位此功一立千載無



患非謂任河之所向雖横流失道亦棄地予之也



李尋解光云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闗並



云河決曹衛之域南北不過百八十里可空此地



勿以為官亭民室則其言稍涉孟浪矣建武中張



汜請脩濟渠而樂俊沮之永平中議脩汴渠或以



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十三年詔述其言曰左


[013-145b]
隄彊則右隄傷左右皆彊則下方傷宜任水勢所



之使人隨髙而處公家息壅塞之費百姓無䧟溺



之患此即李尋解光闗並之説也宋神宗之所以



語宰執者意亦如此愚謂斯言不善用之則為害



非細夫故道難復而新河所行頗得地宜兩崖完



固勢不能逺汜濫如賈讓所云西薄大山東薄金



隄者任其所之可也若平地横流則亟宜脩塞使



歸故道苟任其所之則兖豫青徐數州之地皆為


[013-146a]


縱横糜爛之區矣所争豈僅萬里中之咫尺而已



哉至若田蚡利鄃邑之嵗收勸武帝勿塞望氣用



數者亦以為然未必非蚡教之言也谷永黨於王



氏成帝時河決言修政以應之則災變自除安知



不隂為元城冢墓計乎此正臯陶謨所謂巧言令



色孔壬盤庚所謂聒聒起信險膚胥動以浮言者



也投諸四裔殄滅之無遺育當施此輩矣



晉書亦不志河渠無可考據今按左傳僖四年管


[013-146b]
仲言齊之四履曰西至于河杜氏釋例云河自河



東河内之南界東北經汲郡頓丘陽平平原樂陵



之東南入海杜所舉有郡而無縣河道或小有變



遷亦未可知要其大致則與東漢時同也正義曰



杜之此言據其當時之河耳汲郡以東河水東流



秦漢以来始然古之河道自大伾而北過降水至



于大陸北播為九河計桓公時齊之西境當在九



河之最西徒駭此説良是蓋管仲誇實征之所至


[013-147a]


當極其逺曰東至于海西至于河者即王制所云



自東河至于東海千里而遥者也燕王謂蘇代曰



齊有清濟濁河以為固賈讓曰齊與趙魏以河為



竟則定王五年所徙之河也桓公時禹河尚未改



道杜以東漢之河當四履之河失之逺矣呉㓜清



云近世河與淮合為一瀆不考古者非惟不知禹



河所在雖漢河故道漸莫能知己今以杜氏觀之



自西晉之人已不知有漢河何待近世哉


 隋志兼綜南北朝事而無河渠唐新舊二史亦不志
[013-147b]
 河渠事多缺略今按唐有河北道河南道以河畫界
 其自大伾以東河北衛魏澶博徳棣滄七州河南滑
 濮濟齊淄五州皆瀕河之郡也謹摭元和志寰宇記
 所載各縣界之黄河略為銓次以補史志之闕黄河
 自汲縣南胙城縣北東北逕靈昌縣北又東北逕白
 馬縣北其北岸則黎陽縣靈昌東北至滑州七十里其廢址在今滑縣西南元
 和志黄河在靈昌縣北十里白馬滑州治元和志州城即古滑臺城河去外城二十步唐書五行志乾寕
[013-148a]
 三年河漲將毁滑州朱全忠決其隄因為二河夾城而東為害滋甚黎陽西南至衛州一百二十里今為
 濬縣又東逕頓丘縣南又東逕清豐縣南其南岸則濮
 陽縣頓丘澶州治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三十五里清豐東至澶州二十五里其故城在今縣西元和
 志黄河在縣南五十里濮陽東至濮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北去縣十五里又東逕臨黄
 縣南其南岸則鄄城縣臨黄西至澶州六十七里其故城在今觀城縣東南元和
 志黄河南去縣三十六里鄄城濮州治其故城在今濮州東二十里元和志黄河在縣北二十一里
 東北逕朝城縣東其東岸則范縣朝城西北至魏州一百里其故城在
 今縣西元和志黄河在縣東二十九里范縣西南至濮州四十里其故城在今縣東南二十里又東
 逕范縣北其北岸則武水縣武水東北至博州六十里其故城在今聊城縣
[013-148b]
 西南元和志黄河在武水縣南二十二里又東逕陽穀縣北其北岸則聊
 城縣陽榖東南至鄆州七十五里元和志本屬濟州天寶十三年濟州為河所陷没以縣屬鄆州黄
 河在縣北十二里聊城博州治元和志黄河在縣南四十三里按水經河水逕茌平縣西唐貞觀中省入
 聊城故不言茌平非河改道也又東逕平隂縣北又東逕長清縣北
 其北岸則平原縣安徳縣平隂西南至鄆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本屬濟州天
 寶十三載州廢縣隷鄆州黄河北去縣十里長清東北至齊州八十里元和志本屬濟州貞觀十七年廢
 濟州縣屬齊州黄河北去縣五十五里平原屬徳州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五十里安徳徳州治其故城在
[013-149a]
 今陵縣界元和志黄河南去縣十八里又東逕臨邑縣北臨邑南至齊州六十里元
 和志黄河在縣北七十里又東逕臨濟縣北臨濟西南至齊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黄
 河在縣北八十里今為濟陽縣地又東北逕鄒平縣西北鄒平東南至淄州一
 百二十里元和志黄河西北去縣八十里按唐鄒平故城在今齊東縣界其北岸則滴河
 縣厭次縣滳河東北至棣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在縣南十八里滴音商厭次棣州治其故城
 在今武定州東四十餘里元和志黄河在縣南三里自此以下有新舊二道舊
 東北逕蒲臺縣南又東北入海蒲臺西北至棣州七十五里今為蒲臺利
 津二縣地元和志黄河西南去縣七十三里海在縣東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髙一丈周二里俗呼
 為鬬口淀是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觸故名景福後自厭次縣界決而
[013-149b]
 東北流逕勃海縣西北又東北至無棣縣東南而東
 注於海勃海縣西至棣州七十里其故城在今濵州東寰宇記云黄河在勃海縣西北六十里景
 福二年後河水移道無棣西北至滄州一百二十里其故城在今海豐縣西接慶雲縣界寰宇記云黄河
 在無棣縣東南六十里東北流逕馬谷小山而東入海蓋即景福之改流也馬谷小山在海豐縣東南昭
 宗景福上距李吉甫撰志之年約六十餘嵗以今輿地言之濬縣清豐觀
 城聊城平原陵縣商河齊東武定蒲臺利津南接滑縣開州
 濮州范縣陽穀茌平平隂長清臨邑濟陽後徙經濵州海豐不入蒲臺利津諸州縣界中
[013-150a]
 皆唐厯五代以迄宋初黄河之所行也自王莽始建
 國三年辛未河徙由千乗入海後五十九嵗為後漢
 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王景治河功成下逮宋仁宗
 景祐元年甲戌有横隴之決又十四嵗為慶厯八年
 戊子復決扵商胡而漢唐之河遂廢凡九百七十七
 嵗


魏晉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聞唐自長夀以来



時有溢決見之於史而無大變遷故不志河渠閻


[013-150b]
百詩云其説有二一程子曰漢火徳多水災唐土



徳少河患一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寶後乆屬藩



臣縱有河事不聞朝廷故一部唐書所載者僅滑



帥薛平蕭倣二事耳唐㑹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州帥薛平按故道出黎



陽西南遣使請於魏帥田弘正共發卒鑿古河十四里經黎陽山東㑹於故瀆名曰新河唐書蕭倣



傳倣為義成軍節度使滑州瀕河累嵗水壞西北防倣徙其流逺去樹隄自固人得以安渭按



伊川之意欲明宋多河患以火徳故然東漢亦火



徳而河患絶少何也且禹功旣壞河行未乆輒復


[013-151a]


徙逺者數百年近者或百餘年或數十年獨東漢



之河垂千嵗而後變則王景之功不可誣也豈皆



徳運為之哉肅代以後強藩跋扈並帝制自為决



道云縱有河事不聞朝廷是也而愚更有説焉河



災羨溢首尾亘千里之外非一方可治當四分五



裂之際爾詐我虞唯魏滑同患故田弘正從薛平



之請協力共治否則動多掣肘縱有溢決亦遷城



邑以避之而已此河功所以罕紀也據史所書謂


[013-151b]
唐少河患亦未為篤論云


 宋初河道與唐五代畧同歐陽脩所稱京東故道是
 也景徳元年河決澶州横隴埽在今開州東尋復脩塞大中
 祥符四年遣使滑州經度兩岸開減水河河決通利軍合御河壞州城田廬五年知滑州陳堯佐築大隄
 疊埽以䕶州城復於舊河開枝流以分導水勢是嵗著作佐郎李垂上導河形勢書大畧欲自汲郡東推
 禹故道挾御河出大伾上陽三山間復西河故瀆北注大名西館陶東南北合赤河入海又欲自滑州而
 北以漸派為六渠導入漳河滹沱易水以注于海議者以為不便天禧三年滑州河溢城西北天臺山傍
 俄復潰於城西南岸厯澶濮曹鄆注梁山濼又合清水古汴渠東入于海發丁夫九萬人治之四年河塞
[013-152a]
 垂又言疏河利害命垂與長吏計度垂請自上流灑為二渠北載之髙地大伾二山脽股之間復合於澶
 淵舊道則滑州不治自涸朝議慮其煩擾罷之是嵗河復決扵天臺山天聖五年始塞名曰天臺埽自是
 以後滑州之患大抵移於澶州矣景祐元年又決横隴遂為大河之
 經流迨慶厯八年河又決州之商胡埽在開州東北三十里
 横隴斷流歐陽脩謂之横隴故道今濮州東河去州六十里
 自開州入按五代梁龍徳三年叚凝以唐兵漸逼乃自酸棗決河東注於鄆以限唐兵謂之䕶駕水決口
 日大屢為曹濮患唐同光二年命婁繼英塞之未幾復壞宋横隴決河蓋由此東注鄆州治須昌縣今東
 平州西須昌故城是也東平州西范縣東河去州七十里西接范縣界周顯徳初命
 宰相李榖治楊劉決河其不復故道者離而為赤河在州西北又有游河金河歐陽脩所謂游金赤三河
[013-152b]
 也三河俱上接開州界今堙滅不可考陽榖縣東南河去縣六十里東阿縣北
 縣志云黄河故道在縣北四十里西南自陽榖界来經銅城南又東經清泠口又東經陵山又東北經楊
 劉南又東北入長清縣界按銅城鎮在縣北少西三十八里楊劉鎮在縣北有城舊臨河津皆有
 舊黄河即宋横隴決河之所行也自長清而下則與
 京東故道合矣時黄河在長清縣北五十五里至和二年李仲昌議
 開六塔河引歸横隴故道從之六塔地名今清豐縣西南三十里六塔集
 是也宋時穿渠自今開州北十七里引商胡決河流經此地東南入横隴故道是為六塔河嘉祐
[013-153a]
 元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
 夕復決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脩河官皆謫竄自
 是之後無復言横隴者而京東故道遂廢皇祐二年河決大名
 府館陶縣之郭固四年塞郭固而河勢猶壅議者請開六塔以披其勢至和元年賈昌朝欲塞商胡開横
 隴回大河於故道因遣使行度且詣銅城鎮及海口約其髙下之勢二年歐陽脩奏疏以為横隴堙塞已
 二十年商胡決又數嵗故道已平而難鑿安流已久而難回不報已而河渠司李仲昌議欲納水入六塔
 河使歸横隴舊河詔臣僚詳定脩又上疏曰開六塔者云可以全回大河使復横隴故道今六塔止是别
 河下流已為濵棣德博之患若全回大河其害何如此近乎欺妄之謬也且河本泥沙無不淤之理淤常
 先下流下流淤髙水行漸壅乃決上流之低處此勢之常也避髙就下水之本性故河流已棄之道自古
[013-153b]
 難復初天禧中河出京東水行於今所謂故道者水既淤澀乃決天臺埽尋塞而復故道未㡬又決於滑
 州南鐵狗廟今所謂龍門埽者其後數年又塞而復故道已而又決王楚埽所決差小與故道分流然而
 故道之水終以壅淤故又於横隴大決是則決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復所復不久終必決扵上
 流者由故道淤而水不能行故也及横隴既決水流就下所以十餘年間河未為患至慶歴三四年横隴
 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餘里其後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決於上流之商胡口然
 則京東横隴兩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水已棄之髙地京東故道屢復屢決理不可復不待言而易知也
 今若因水所在増治隄防疏其下流浚以入海則可無決溢散漫之虞已而中書奏開六塔脩又請罷其
[013-154a]
 役時宰相富弼尤主仲昌議疏奏亦不省仲昌垂之子也


後漢書五行志書河溢者二一桓帝永興元年秋



河水溢漂害人物而不言某郡一靈帝光和六年



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餘里葢王景治河未久滎



陽以東至千乗海口皆安流如故也魏晉迄隋史



無可考唐書五行志滎陽之下有河災自長夀二



年決棣州始開元十年博棣二州河決十四年魏



州河溢十五年冀州河溢河患由是漸多唐㑹要


[013-154b]
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則澶滑之間禍自



此始矣其後嵗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過築



隄置埽開減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澱常先下



流下流旣淤則上流必決徒治澶滑無益也分水



愈多經流愈緩海沙日進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



棣州河決至壞其城則蒲臺以東塞可知已景福



二年河徙從勃海縣北至無棣縣入海職是故也



迨宋時滄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決於棣


[013-155a]


州五年大決河勢髙民屋丈餘徙州於陽信界中



而澶滑之間嵗不得寧矣蓋自唐以来治河者皆



不知此理故勞而罔功終有横隴之決然河雖改



流而京東故道猶未盡堙茍疏其壅滯先自海口



訖於徳博則故道可復而澶滑之患亦紓王景千



年之舊迹至今存可也横隴旣通又不治其下流



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復有商胡之決



是時縱欲回河亦當先治其下流則横隴故道復


[013-155b]
亦無難而顧從事於六塔北流一閉當夕而敗李



仲昌之罪所以不可逭也歐陽公奏云下流梗澀



終虞上決為患無涯此深得大禹治水之㫖宋議



河者尚有可採而水官皆不得其人舌敝耳聾不



見成功有以也


 河渠志曰初商胡決河自魏之北至恩冀乾寧入扵
 海是謂北流嘉祐五年河流派於魏之第六埽遂為
 二股自魏恩東至徳滄入于海是謂東流今按二股
[013-156a]
 河者商胡決河之别派也決口廣二百尺行一百三
 十里至魏恩博徳之境曰四界首河時以合永濟渠
 者為北流故此有東流之目都轉運使韓贄言四界
 首古大河所經即溝洫志所謂決平原金隄開通大
 河入篤馬河至海五百里者也自春以丁壯三千浚
 之可一月而畢商胡決河自魏至恩冀乾寧入海今
 二股河自魏恩東至徳滄入海分為二則上不壅可
 以無決溢之患乃上四界首二股河圖古大河即王
 莽河二股河出其東兩絶王莽河而東北入海葢即
[013-156b]
 唐馬頰河之故道也考之近志馬頰河自清豐縣西
 南東北流逕朝城縣東元和志黄河在清豐縣南五十里馬頰河首受河水蓋即
 於縣西南三十里六塔集與開州接界處也歐陽公曰今六塔止是别河下流已為濱徳棣之患是當時
 已有六塔河東北經濱州入海者六塔河即馬頰河之别名但李仲昌所開引商胡北流絶六塔河東南
 入横隴故道而二股河則派於魏之第六埽東合馬頰河而東北至滄州入海此其所以異耳宋朝城縣
 城在今南樂縣東二十五里俗稱韓張堡東與今朝城縣接界又北逕莘縣西又北
 逕堂邑縣西又東北逕博平縣西北絶王莽河而北
[013-157a]
 逕清平縣東又東北逕夏津縣東南又東北逕髙唐
 州西北唐為髙唐縣又東北逕恩縣南唐為厯亭縣又東北與
 平原縣分水又東北絶王莽河逕陵縣南唐為安徳縣
 和志云馬頰河在安徳縣南五十里是也又東北合篤馬
 河篤馬河自平原流入縣界水經注曰屯氏别河南瀆
 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篤馬河
 漢志平原縣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孫禁欲決金隄令大河入篤馬河即此也東北逕
 西平昌縣故城北城在今徳平縣西南後魏去西字元和志平昌縣有馬頰河在縣南
 十里乆視二年開亦名新河葢即安徳縣南馬頰河東北合篤馬河之道也又東北逕般
[013-157b]
 縣故城北城在徳平縣東北徳平北接寧津縣界寧津志云縣南二十五里有土河自陵縣流
 入又東入樂陵界相傳即古篤馬河又東逕樂陵縣故城北城在今縣東寰宇記
 云馬頰河在樂陵縣東六十里從滳河縣北界來即古篤馬河也金志樂陵縣有篤馬河按二水既合例
 得通稱故篤馬亦名馬頰水出其東葢縣自故城徙而西也又東北逕陽信縣故
 城南城在今海豐縣界北齊移治馬嶺城在今陽信縣南又東北入海渤海在海豐縣
 東北一百五十里慶雲海豐皆漢陽信縣慶雲志云有馬頰河自樂陵流入至城東南注鬲津河又云長
 城嶺在縣南四十里勢如岡陵或謂禹所築九河隄也按此亦未是禹迹葢宋時東流之所經築此以為
[013-158a]
 隄耳海豐新志云鉤盤北派在縣西北三十里自慶雲流入又東北經馬谷山前抵土河口入海按此即
 古篤馬河亦名䧟河齊乗曰東無棣縣北有陷河濶數里西通徳棣東入海是也舊志云自樂陵至縣界
 有古黄河堤在縣西三里繞城北至東北七里而止舊為大河所經葢即宋東流由篤馬河入海處也陽
 信劉世偉因指其山為禹貢之碣石大謬以今輿地言之二股河合馬頰
 河東北至徳平縣合篤馬河又東北經樂陵海豐入
 海海豐本無棣與樂陵俱屬滄州故韓贄云二股河
 自魏恩東至徳滄入海也治平二年始命都水監浚
 二股五股河以紓恩冀之患熙寧二年從宋昌言程
 昉議開二股以導東流裁及六分而北流閉河自其
[013-158b]
 南四十里東決氾濫大名恩徳滄永靜五州軍境三
 年令河北轉運司開脩二股上流四年北京新隄第
 四第五埽決下屬恩冀貫御河五年二股河成深十
 一尺廣四百尺而新隄決口亦塞又以水或横決散
 漫常虞遏壅命范子淵於第四第五埽開修直河使
 大河還二股故道十年大決於澶州之曹村在今開州西南
 河道南徙東匯於梁山張澤濼分為二派一合南清
[013-159a]
 河入淮一合北清河入海凡灌郡縣四十五而濮濟
 鄆齊尤甚壞田逾三十萬頃元豐元年決口塞詔改
 曹村埽曰靈平四年澶州小吴埽大決河復注御河
 詔東流已填淤不可復將來更不修閉元祐中復議
 回河乆之不決而紹聖初吴安持李偉卒行之然東
 流隄防未固瀕河多被水患元符二年河決内黄口
 東流斷絶詔大河水勢十分北流其共力救䕶隄岸
 是後不復開二股矣
 河渠志慶厯八年河決澶州商胡埽決口廣五百五
[013-159b]
 十七步皇祐元年河合永濟渠注乾寧軍今按永濟
 渠即古之清河漢志之國水水經之清淇二水曹公
 自枋頭遏其水為白溝一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
 渠一名御河今稱衛河者也先是大中祥符四年河
 決通利軍治黎陽合御河尋經塞治至是河自州東北
 三十里商胡埽決而北逕清豐縣西縣在今大名府東南九十里
 又北逕南樂縣西縣在今府東南四十里又北至大名府東北
[013-160a]
 合永濟渠元城縣志衛河在縣東北又東北逕冠氏縣西北今冠縣北
 有冠氏故城又東北逕館陶縣西與平恩縣分水今丘縣西有平恩故城衛河在
 縣東南四十里又東北逕臨清縣西元和志永濟渠在臨清縣城西門外又東
 北逕宗城縣東水經注白搆東北逕廣宗縣東為清河其故城在今威縣界宋宗城即故
 廣宗今為廣宗威縣地清河在威縣東又東北逕清河縣東今縣東有衛河廣平
 府志清河縣有黄河故道在縣北一里亦名黄蘆河北入南宫縣界又東北逕夏津縣
 西北衛河去縣四十里與清河縣分水又東北逕武城縣西縣西十里有東
 武城故城水經注云清河逕其西也今衛河在縣西與清河縣分水又東北逕棗強縣
 西棗強故城在今縣東南熙寧元年都水監言近嵗冀州而下河道梗澀致上下埽岸屢危今棗強抹
[013-160b]
 岸衝奪故道雖創新隄終非乆計已而棗強埽決北注瀛又東逕將陵縣西北將陵
 唐屬徳州五代周省長河入焉宋景祐元年移將陵治長河鎮改屬永静軍永静今景州也元分將陵地
 置故城縣今衛河在其南與恩縣分水又東逕徳州入吴橋界金志吴橋縣有永濟渠吴橋本安陵縣宋
 景祐二年廢入將陵今衛河在縣西二十里也寧津志云縣西三十里有古黄河自吴橋入又北入南皮
 廣可二里兩岸廢隄窿然峭立居人謂之卧龍岡葢即永濟渠為宋北流之所經也又東逕蓨
 縣南蓨縣今為景州州志云衛河在州東二十里又東北逕東光縣西水經
 注清河自胡蘓亭又東北右㑹大河故瀆逕東光縣故城西寰宇記云永濟渠在東光縣南二百步南葢
[013-161a]
 西字之誤東光新志云衛河在縣西三里又東北逕南皮縣西水經注清河自南皮
 縣西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清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按故城在今縣東北衛
 河在縣西二十里與交河縣分水元豐五年河溢滄州南皮上下埽通典云無棣溝隋末塡廢永徽元年
 薛大鼎為刺史奏開之外引魚鹽於海百姓歌其利又東北逕清池縣西而北
 與漳水合水經注清河自浮陽縣西又東北浮水故瀆出焉詳見後清河又東北逕浮陽縣故
 城西按浮陽漢勃海郡治唐改曰清池置滄州治焉寰宇記云永濟渠在清池縣西三十里水經濁漳篇
 云衡漳自成平縣北又東北入清河謂之合口今青縣南有合口鎮又東北逕乾寧軍
 東軍在今青縣南唐乾寧中析長蘆魯城二縣地置乾寧軍周置永安縣為軍治宋改曰乾寧縣大觀
 三年升軍為清州今為青縣衛河在縣東寰宇記云御河在乾寧縣南十步是也縣南二里有中山山巖
[013-161b]
 聳峙宋時以黄河所經呼為碣石或鑴銘其上元王充耘據以為禹貢之碣石大謬水經注清河東北過
 濊邑濊水出焉詳見播為九河下又東北逕獨流口又東至劈地口
 入于海水經注清河東北至泉州縣北入滹沱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入于海泉州今寶坻漂榆
 城在今靜海縣北熙寧元年都水監言商胡北流扵今二十餘年自澶州下至乾寧軍創隄千有餘里公
 私勞擾願相六塔舊口并二股河道使東流徐塞北流提舉河渠王亞等謂黄御河一帶北行入獨流東
 砦經乾寧軍滄州等入砦邉界直入大海其近大海口濶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砦以西濶三四百歩
 深五六丈其勢愈深其流愈猛天所以限契丹議者欲再開二股漸閉北流此乃未嘗覩黄河在界河内
[013-162a]
 東流之利也元豐四年李立之言自決口相視河流至乾寧軍分入東西兩塘次入界河於劈地口入海
 通流無阻宜修立東西隄從之元祐初有回河東流之議范百禄等言昨按行黄河獨流口至界河又東
 至海口熟觀河流形勢并緣界河至海口鋪砦地分使臣各稱界河未經黄河行流以前濶一百五十步
 下至五十步深一丈五尺下至一丈自黄河行流之後今濶至五百四十步次亦三二百步深者三丈五
 尺次亦二丈乃知水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與漢張戎之論正合自元豐四年河出大吴一向
 就下漸入界河行流勢如傾建經今八年不舍晝夜衝刷界河兩岸日漸開濶連厎成空趨海之勢甚迅
 雖遇泛漲非常而大吴以上數百里終無決溢之患此乃下流深快之騐也竊謂本朝以来末有大河安
 流合扵禹迹如此之利便者紹聖元年復議回河范祖禹言今之河流方稍復大禹舊迹入界河趨海初
 無壅厎萬壑所聚其来逺大必無可塞之理大觀二年都水使者呉玠言自元豐間小吴口決北流入御
[013-162b]
 河下合西山諸水至清州獨流砦三义口入海雖深得保固形勝之䇿而嵗月浸乆侵犯塘隄衝壞道路
 齧損城砦臣奉詔修治禦捍漲溢然築八尺之隄當九河之尾恐不能敵乞逐旋増修從之按靜海縣本
 宋清州地縣境有界河亦曰潮河即易滹沱巨馬三水所㑹自文安縣流經縣西北合衛河入海塘濼既
 興文安大城之水多入白河其行界河者唯漳衛耳獨流口在縣北二十里九域志云乾寧軍有獨流北
 獨流東二砦俱在軍北百二十里即此地也劈地口在縣東北又東為三义口葢即天津衞東北之三岔
 河志云漳衛水西南自靜海縣來經衛北其流濁潞水西北自武清縣來經衛北其流清至衛東北而合
 流又東南出小直沽入于海天津亦宋清州地也以今輿地言之開州大名
[013-163a]
 元城並屬直隷大名府冠縣館陶丘縣臨清並屬山東東昌府威縣
 清河並屬直隷廣平府夏津武城並屬東昌府棗強屬直隷真定府故城
 屬直隷河間府恩縣屬東昌府徳州屬山東濟南府吴橋景州東光南皮
 交河滄州青縣靜海天津並屬河間府青縣靜海天津北接順天府大城寶坻
 諸州縣界中皆宋時黄河北流之所經也商胡決
 後二十一嵗為神宗熙寧二年己酉導東流而北流
 閉又十二嵗為元豐四年辛酉河復北流哲宗紹聖
 初又閉後數嵗為元符二年己卯東流斷絶河竟北
 流蓋自仁宗慶厯八年戊子下逮金章宗明昌五年
[013-163b]
 甲寅實宋光宗之紹熙五年而河決陽武出胙城南
 南北分流入海凡一百四十六嵗


北流初行永濟渠其後兼混入漳水河渠志熙寧



元年河溢瀛州樂夀埽元豐五年河溢永靜軍阜



城下埽元祐五年南宫等五埽危急詔固䕶紹聖



元年趙偁請脩平鄉鉅鹿埽崇寧三年臣僚言奉



詔措置大河由西路厯沿邉州軍回至武強縣循


[013-164a]


河隄至深州又北下衡水乃達扵冀四年尚書省



言大河北流合西山諸水在深州武強瀛州樂夀



埽俯瞰雄霸莫州萬一決溢為害甚大詔増二埽



隄及儲蓄以備漲水大觀元年邢州言河決陷鉅



鹿縣詔徙縣於髙地又以趙州隆平縣下溼亦遷



之又冀州河溢壞信都南宫兩縣宣和二年河溢



信都今按阜城平鄉鉅鹿武強衡水樂夀信都南



宫等縣皆漳水之所經御河不入其界而屢被大


[013-164b]
河決溢之害此北流混入漳水之明驗也今廣平



府曲周平鄉廣宗鉅鹿縣界中並有黄河故道縣



志云宋元豐中北流決入漳水遂為大河之所經



又清河縣北有黄河故道北入南宫界葢自宗城



清河二縣之御河決入趙偁言初決南宫再決宗



城三決内黄皆西決則地勢西下較然可見即其



事矣其在阜城樂夀者則自棗強之御河決而北



熙寧元年河決冀州棗強埽北注瀛政和五年孟


[013-165a]


揆言若修閉棗強上埽決口其費不貲是也然北



流雖混入漳水仍自兩行其下流至清池縣西還



與之合故徽宗即位張商英議引大河自古漳河



浮河入海蓋欲導全河以入漳而廢永濟之故道



浮河即浮水在今滄州東南水經注所稱浮水故



瀆也淇水注云浮水首受清河於浮陽縣界東北逕髙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章武縣故城



又東逕箧山北又東北逕栁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漢武望海臺又東注于海應劭曰潮汐往来日再



今溝無復有水也按今鹽山縣東北七十里有武帝臺地勢東髙西下北流


[013-165b]
屢決而西導全河入漳尤合於禹迹但河由界河



趨獨流口入海極其通利而顧欲改從乆淤之浮



瀆至鹽山縣界入海殊為多事商英亦非知水者






漳水故禹河也清河行漳水之南大河故瀆之北



去禹河最近治河者欲復禹舊迹莫如導黄河入



白溝以人力為之其可也而況商胡自決北流通



快海口廣深此誠千載一遇因禍而為福轉敗而


[013-166a]


為功在此時矣為當日計但能於魏恩冀滄之境



寛立隄防約攔水勢疏其壅積遏其衝要則此河



雖不逮禹功猶得比王景之所治千年可以無患



而朝議紛紜必欲回河使東六塔旣敗二股更興



至元豐四年河又北流而神宗之意怠矣王安石



委任程昉范子淵濬川之杷㡬於以河為戲陳祐



甫援李垂之䇿請復西河故瀆帝愛惜民力亦莫



之許也哲宗即位復議回河大畧謂河尾北向恐


[013-166b]
入契丹之地則其界踰河而南彼必為橋梁守以



州郡中國全失險阻而蘇轍駮之以為契丹之河



南注扵海地形北髙河無北徒之道而海口深浚



勢無徙移范百祿亦云界河向去深濶加以朝夕



海潮往來渲蕩必無淺澱河尾安得直注北界是



亦足以解其惑已而紹聖諸臣力主東流閉斷北



口蓋借河事以伸其紹述之説意不在河更無足



論元符二年河復決而北地勢可知而建中靖國


[013-167a]


初猶有獻東流之議者蜩螗沸羮一唱百和自慶



厯以来五十餘年凡發言盈庭之日皆坐失機㑹



之日也卒委其地於金源氏而河益南徙濬滑汲



胙之間化為平陸豈不惜哉



禹河本隨西山下東北去賈讓請決黎陽遮害亭



放河使北入海是也時不見用而宋之北流實行



其道河入海之路宜近不宜逺孫禁議決平原金



隄令入故篤馬河行五百餘里入海是也許商阻


[013-167b]
之而宋之東流卒由篤馬河入海蓋訏謨逺猶雖



為人所格而天必從之屈於一時伸於萬世惟其



言之當於理而已矣



宋君臣之論治河往往有格言熙寧五年神宗語



執政曰河決不過占一河之地或東或西若利害



無所較聽其所趨如何元豐四年又謂輔臣曰水



性趨下以道治水則無違其性可也如能順水所



向徙城邑以避之復有何患雖神禹復生不過如


[013-168a]


此此格言也然施之於商胡北流適得其宜若地



平土疏潰溢四出所占不止一河之地者豈亦當



順水所向遷城邑以避之乎歐陽修曰河本泥沙



無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水行漸壅乃決上流低



處故大河已棄之道自古難復此格言也然瓠子



決二十餘嵗而武帝塞之河復北行二渠河侵汴



濟注淮泗六十餘年而王景治之仍由千乗入海



今横隴之徙裁二十年安見必不可復但北流實


[013-168b]
為利便不當更事横隴耳蘇轍曰黄河之性急則



通流緩則淤澱旣無東西皆急之勢安有兩河並



行之理此格言也然吾觀古河未有不兩行者禹



厮二渠為萬世法自参以上則必敗宋之二股即



唐之馬頰以此為枝渠受河水十之一二亦自無



害但不可令指大如股耳張商英曰治河當行其



所無事一用隄障猶塞兒口止其啼此格言也語



出賈讓然讓意謂正道常流不可傚戰國為之曲


[013-169a]


防耳若衝激之處潰溢可虞非増卑倍薄何以禦



之任伯雨曰昔禹之行水不獨行其所無事亦未



嘗不因其變以道之此格言也然必如北流之合



於禹迹者不妨因其勢而利導之若注鉅野通淮



泗安得不反之使北邪此數説者譬如奕者必勝



之著而低手混施之則全局皆空古今經驗之方



而庸醫誤用之則殺人無算是故治河之道或新



或舊或合或分或通或塞或無事或有事或小有


[013-169b]
事或大有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苟非其人則必



有害孟子所以惡執一也


 金始克汴兩河悉界劉豫豫亡河遂盡入金境數十
 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范成大北使錄云濬州城
 西南有積水若河葢大河剰水也按宋史隆興再請
 和以成大充金祈請國信使見范成大傳孝宗隆興之元
 二即金世宗之大定三年四年也時濬州城下僅有
 剰水則河離濬滑在隆興之前可知矣朱子語錄一
[013-170a]
 條云元豐間河北流自後中原多事後来南流金人
 亦多事近來又北流見歸正人説葢其時河嘗南流
 尋復歸北也據金史河渠志大定八年河決李固渡
 水潰曹州城分流於單州之境新河水六分舊河水
 四分十一年河決王村南京孟衛州界多被其害十
 二年尚書省奏言水東南行其勢甚大可自河隂廣
 武山循河而東至原武陽武東明等縣孟衛等州増
 築隄岸從之二十年河決衛州及延津京東埽瀰漫
 至扵歸徳府詔南北兩岸増築隄以捍湍怒二十一
[013-170b]
 年以河移故道令築隄以備二十六年河決衛州隄
 壞其城泛濫及大名其所載不過如此他無可考然
 大定二十七年令沿河京府州縣長貳官結銜並帶
 河防自滎陽以下如南京府之延津封丘祥符開封
 陳留胙城杞縣長垣歸徳府之宋城寧陵虞城衛州
 之汲新鄉獲嘉徐州之彭城蕭豐曹州之濟隂滑州
 之白馬睢州之襄邑滕州之沛單州之單父濟州之
[013-171a]
 嘉祥金鄉鄆城皆為沿河之地則當時河流之所經
 亦大畧可覩也雖數有遷徙而汲胙之間如故迨明
 昌五年八月河決陽武故隄灌封丘而東尚書省奏
 都水監官見水勢趨南不預經畫詔各削階罷職葢
 河流至是又一大變矣金吉甫云河至紹熙甲寅南
 連大野并行泗水以入扵淮扵是有南北清河之分
 北清河即濟水故道南清河并泗入淮今淮安之西
 二十里對岸清河口是也按宋光宗紹熙五年甲寅
 即金章宗之明昌五年也是嵗河從自陽武而東厯
[013-171b]
 延津封丘長垣蘭陽東明曹州濮州鄆城范縣諸州
 縣界中至夀張注梁山濼分為二派北派由北清河
 入海今大清河自東平厯東阿平隂長清齊河厯城
 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濵州蒲臺至利津縣入海者是
 也詳見導沇入海下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㑹
 通河自東平厯汶上嘉祥濟寧合泗水至清河縣入
 淮者是也詳見徐州貢道下河匯梁山濼分二派入南北清
[013-172a]
 河自宋熙寧十年始尋經塞治至是復行其道而汲
 胙之流遂絶朱子語錄又一條云因看劉樞家中原
 圖黄河却自西南貫梁山泊迤邐入淮来神宗時河
 北流故金人盛今却南来故其勢亦衰謂此事也時朱
 子年六十五下逮元世祖至元間而河又徙自新鄉出陽
 武之南凡九十餘嵗


自南渡以來河離濬滑勢益趨而南至金明昌五



年淫於濟泗分派入海汲胙之河遂空其去禹迹


[013-172b]
益逺矣先是都水監丞田櫟言黄河利害云前代



每遇古隄南決多經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



有枯河數道河水流其中者長至七八分北清河



乃濟水故道可容二三分而已因欲於北岸墻村



決河入梁山濼故道依舊作兩清河分流未及行



而八月河決竟如其言蓋是時決勢旣成櫟欲因



而利導之故為此議然前代河行淮濟未㡬即塞



曷嘗以是為正道而任其所之也哉金以宋為壑


[013-173a]


利河之南而不欲其北迨貞祐五年延州刺史烏蘓



克錫克言近世河離故道自衛東南流由徐邳入



海以此河南之地為狹竊見新鄉縣西河水可決



使東北流其南有舊隄水不能溢行五十餘里與



清河合由清州栁口入海清河即衛河清州今青縣栁口靜海縣志云即



楊栁青渡在縣北四十五里此河之舊道也皆有故隄補其缺



罅足矣如此則山東大名等路皆在河南而河北



諸郡亦得其半退足以為備禦之計進足以壯恢


[013-173b]
復之圖議者以為河流東南已久決之恐故道不



容衍溢而出遂寢葢國勢已蹙實無暇及此矣原



其禍皆宋人築室道旁不盡力於北流馴致此大



變金何責焉


 元至元九年河決新鄉縣廣盈倉岸時河猶在新鄉
 陽武間也不知何年徙出陽武縣南而新鄉之流遂
 絶據史至元二十三年河決衝突河南郡縣凡十五
 處二十五年汴梁路陽武等縣河決二十二所水道
[013-174a]
 一變蓋在此時矣元大一統志殘缺僅存十之一二
 河之所經不可得詳大抵初由渦至懷逺入淮如明正統十三年決河所行之道後
 三十餘嵗為泰定元年始行汴渠至徐城東北合泗入淮謹摭近志各州縣界中
 見行之河銓次如左黄河自武陟縣南東逕原武縣
 北原武在開封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河去縣二十里獲嘉新志云河舊在獲嘉縣南六十里明天順六
 年自武陟東入原武不經縣界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之黒陽山東逕開封城北五里又南行至項城
 經潁州潁上東至夀州正陽鎮入淮而故道遂淤永樂九年復疏入故道正統末決滎陽衝張秋又決孫
 家渡全河南徙景泰中復決張秋徐有貞作九堰八閘濬漕渠四百餘里名廣濟渠河流始安弘治二年
 決原武支派為三一自封丘金龍口直衝張秋一出中牟下尉氏一汜蘭陽至宿州合汴渠詔白昻修塞
[013-174b]
 之張秋在山東兖州府東阿縣西南六十里運河所經與夀張陽榖二縣接界又東逕陽武
 縣南陽武在府西北九十里河去縣十餘里自此至徐州城東北黄河所行大抵皆汴水故道也元
 至元二十五年陽武諸縣河決二十二所泰定二年決陽武漂民居萬六千五百餘家尋復塞治明洪武
 十五年河決陽武天啓元年決脾沙岡由封丘曹單至考城復歸舊河又東逕延津縣
 南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河舊在縣北明成化十四年決縣西之奡村泛濫七十餘里十五年徙經縣
 南入封丘界又東逕祥符縣北祥符河南布政司開封府治河舊去城四十里宋端
 平元年趙葵入汴蒙古引軍南下決黄河寸金淀水灌之官軍多溺死者遂引還明洪武中河決原武東
[013-175a]
 經城北五里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東過城西南而城遂隔在河北景泰四年塞之始復故道嘉靖十三
 年決趙皮寨入淮忽又自夏邑趨東北經蕭縣出徐州小浮橋下二洪趙皮寨尋塞十九年決野雞岡由
 渦口入淮二洪大涸崇禎十五年賊於朱家寨決河以灌城城陷河自陳潁諸州漫入淮泗今河在城北
 十里朱家寨在城西北十七里其北岸則封丘縣河舊在縣西北四十餘里元時徙經
 縣南去縣五十一里至大二年決封丘順帝至元初復決明弘治二年決原武其支流自荆隆口漫祥符
 下曹濮衝張秋五年復決荆隆口潰儀封之黄陵岡更犯張秋壞㑹通河命劉大夏治之七年決陳橋集
 嘉靖七年復決於此萬厯五年決荆隆口長垣東明㡬於淪没荆隆口即金龍口在縣西南三十餘里陳
 橋集在縣東南四十餘里與祥符接界又東逕陳留縣北陳留在府東五十里河去
 縣三十里按元大徳元年河決杞縣蒲口則河當自陳留入杞其後河徙而北則自陳留入蘭陽儀封而
[013-175b]
 杞界遂無河矣又東逕蘭陽縣南蘭陽在府東北九十里河去縣十五里又東
 逕儀封縣南儀封在府東北一百十五里河去縣二十里縣東北五十里有黄陵岡與曹縣
 接界元時賈魯治河功始於此明正徳四年河自儀封小宋集決衝黄陵岡埽壩溢入賈魯河賈魯河下
 流淤塞遂南出曹單二縣城下直趨豐沛命官塞之按蘭陽儀封之河舊出其縣北與長垣東明分水金
 大定十二年尚書省奏請増築隄岸東明亦在其中二十七年令沿河州縣官結銜並帶河防而長垣與
 焉可證也元至元中河屢決汴梁路遂出蘭陽儀封之南而長垣東明界中無河矣又東南逕
 睢州北睢州在歸徳府西一百七十里河去州七十里又東南逕考城縣北
[013-176a]
 考城在州東北九十里河去縣三里多衝決賈魯河在縣北三十里又東南逕商丘縣
 北其北岸則曹縣商丘歸徳府治城舊在河北自元至元迄明正徳屢經河決城或南
 或北今河在城北三十里賈魯河在城北四十里其新集口丁家道口皆河濱衝要也嘉靖三十七年新
 集河淤河流於是一變四十四年河淤益甚而運大受其病未㡬河復決新集塞寵家屯東出沛之飛雲
 橋穀亭沙河留城境山一帶盡塞河臣潘季馴於三沽故道濬渠築隄躬行督相不三旬而告成曹縣在
 山東兖州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河在縣南四十里黄陵岡在縣西南六十里賈魯河在縣西北四十里自
 黄陵岡至楊青村皆元至正中賈魯所開也明初猶為運道及弘治中河決衝張秋劉大夏先疏祥符滎
 澤上流又疏賈魯舊河四十里然後於黄陵岡東西各築長隄二百里金龍口亦築二百里河由歸徳徐
 州以達扵淮決口始塞名張秋曰安平鎮正徳四年河決曹縣楊家口奔流入單縣直抵豐沛由飛雲橋
[013-176b]
 入運八年又自曹縣西決從縣北東行曹單以北城武以南田廬盡被漂没萬厯二十九年河決商丘蒙
 城集東南之蕭家口復南徙北去曹縣五十里為縣境患又東逕虞城縣北虞城在府
 東北六十里河去縣十五里又東逕夏邑縣北夏邑在府東一百二十里河去縣二
 十二里其北岸則單縣單縣在兖州府西南二百十里河去縣四十里萬厯三十年河
 決單之蘇莊衝魚臺豐沛明年復決於此衝入沛縣太行隄灌昭陽湖入夏鎮横衝運道於是泇河之議
 起湖在沛縣東北地勢窪下又東逕碭山縣北碭山在江南徐州西北一百七十里
 河舊在縣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河徙始出縣北又東逕豐縣南豐縣在州西北一百
[013-177a]
 五十里河去縣三十里秦溝在縣東三十里華山之北又東逕沛縣南其南岸
 則蕭縣沛縣在州西北一百十里蕭縣在州西五十里沛縣西南有齧桑亭瓠子歌曰齧桑浮兮
 淮泗滿即此地也河舊在蕭縣北五十里去沛甚近及萬厯三十四年河歸故道自是蕭去河裁十五里
 而沛則去河五十餘里矣河渠考云舊河自虞城達蕭縣北冀門集出徐州小浮橋所謂賈魯故河也嘉
 靖三十七年河決秦溝自新桃溝至朱珊渡一帶俱淤唯冀門渡以東僅存舊流四十四年大河淤塞自
 趙家圈泛濫而北蕭縣境内一望瀰漫朱衡始開新河起夏鎮至留城一百四十里以避河水之險而運
 道以安隆慶四年河決崔家口萬厯五年復南衝縣界又東逕徐州北與泗水
 合徐州在江南布政司西北一千里河自州北東南流至城東北合於泗水泗水自沛縣入州境循城
 而東一曰清河人曰泉河其後為運河亦名閘河元初黄河由渦入淮至泰定元年由汴河決入清河自
[013-177b]
 是遂為大河之經流舊從城東北小浮橋合運河明嘉靖三十七年河決自商丘之新集出豐縣之秦溝
 衝徐州之垞城而小浮橋一帶漸淤新河比故道髙出三丈有餘停阻泛濫妨運殃民萬厯初議復老黄
 河故道潘季馴疏言有五利而不果行迨三十四年河臣李化龍濬舊河自碭山縣朱旺口東至小浮橋
 由是河歸故道天啓四年大漲灌州城乃遷治於雲龍山又東南逕靈璧縣北靈璧
 在鳯陽府宿州東一百十里河去縣一百二十里又東南逕睢寧縣北其北
 岸則邳州邳州在淮安府西北三百二十里睢寧在州南六十里河去縣五十里其地有羊山
 東北去州三里明萬厯中潘季馴於羊山龜山土山相接處創築横隄數十里以防泛濫即此又半戈山
[013-178a]
 在縣北五十里東去州五里州志云黄河舊統半戈山北崇禎末改流羊山之南水勢散漫沙墊厎髙於
 是青墩營張家灣大壩等處屢報口決而邳嵗受河患泇河在州西北九十里萬厯三十一年李化龍所
 開也源出費嶧諸山左合沂武南入扵淮孫承宗曰漕河如身然河南之蘭陽而上為肩山東之單縣而
 下為腹夏鎮而南為股河決蘭陽經東長濫曹濮則横決張秋而肩背潰決單縣則横截穀亭沽頭入昭
 陽湖而胸腹潰決夏鎮之蘇莊則東西鎮口遂為河奪而股脛潰劉公大夏治其上法在以河避運於是
 塞黄陵岡以保張秋朱公衡治其中法在以運避河於是開南陽湖以安徐沛近開泇河稍做南陽然南
 陽之役遏黄河之入沛者歸秦溝而疏支河殺薛沙水之勢今欲全泇河則朱旺口之大挑何可緩也
 又東逕宿遷縣南宿遷在邳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河去縣四里又東逕桃
 源縣北桃源在府西北一百十里河去縣百餘步縣西北四十里有九里岡南臨黄河又東
[013-178b]
 逕清河縣南與淮水合清河縣在府西少北五十里河去縣一里入淮處謂之清
 口本名泗口自徐城東北至此皆古泗水為河所奪也顧景范云縣西三十里有三汊河口泗水至此分
 為大小二清河大清河經縣治東北入淮俗稱老黄河今堙其小清河於縣治西南入淮即今之清口也
 又東逕山陽縣北山陽淮安府治河去縣五里清江浦在城西即今運河也舊名沙河
 宋志楚州北有山陽灣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劉蟠議開沙河避淮水之險是也髙家堰在府
 西南四十里又東逕安東縣南而東北入于海安東在府東北六十
 里河去縣二里自清口至此皆古淮水為河所奪也海自鹽城縣東北逕山陽縣東折而西北為黄淮入
[013-179a]
 海之口其北岸則安東也縣志云過縣南東流五十里又東北過雲梯闗折旋入海按雲梯闗在縣東北
 一百里又東北一百二十里為海岸墩臺又東北六十里為大海淮南水利考云海道自兖而北以至於
 薊自揚而南以至於廣其海口内外皆有山有島唯淮口獨有沙潮落微露其形潮來則翻騰其上勢若
 排天也明隆慶中黄決崔鎮以北淮決髙堰以東清桃塞海口堙而髙寶諸州縣㡬為巨浸於是復起潘
 季馴再董河道塞崔鎮隄歸仁而黄水悉歸故河築髙堰黄浦而淮水復出清口㑹黄東入于海海口遂
 葢自金明昌甲寅之徙河水大半入淮而北清河
 之流猶未絶也下逮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㑹
 通河成於是始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凡九十五嵗
[013-179b]
河一過大伾而東不決則已決則東南注於淮其



勢甚易丘文莊以宋熙寧十年河決為入淮之始



非也先是天禧三年河決滑州厯澶濮曹鄆注梁



山濼合清水古汴渠東入於淮矣又先是咸平三



年河決鄆州浮鉅野入淮泗矣又先是太平興國



八年河大決滑州泛澶濮曹濟東南流至彭城入



於淮矣溯而上之則漢元光三年河決濮陽瓠子



東南注鉅野通於淮泗矣但皆未㡬即塞其厯乆


[013-180a]


而不變至今五百餘嵗河淮并為一瀆則自金明



昌五年始耳



元順帝至正四年五月河北決白茅隄六月又北



決金隄瀕河郡邑皆罹其害水勢北侵安山在碭山縣



延入㑹通運河朝廷患之㑹托克托復相躬任其



事用賈魯言請挽河東行以復故道從之十一年



四月命魯鳩工七月疏鑿成八月決水故河九月



舟楫通行十一月水土工畢河乃復故道南匯於


[013-180b]
淮東入於海歐陽原功撰至正河防記以為是役



也朝廷不惜重費不吝髙爵為民辟害托克托能體



上意不憚焦勞不恤浮議為國拯民魯能竭其心



思知計之巧乗其精神膽氣之壯不惜劬瘁不畏



譏評以報君相知人之明此實錄非溢美也然魯



為㑹通所窘河必不可北其所復者仍是東南入



淮之故道耳魯巧慧絶倫奏功神速前古所未有



惜乎其大才而小試之也使魯生漢武之世則導


[013-181a]


河入宿胥故瀆當無所難不僅如史遷所謂復禹



舊迹者生明帝之世亦必能導河入清河合漳水



至章武入海豈徒與王景等烈哉所遭不偶功成



而亂作遂使庸人以魯為口實余深痛之兹特為



發憤一道



余闕曰南方之地本髙於北河之南徙難而北徒



易自宋南渡至今殆二百年而河旋北議者慮河



之北則㑹通之漕廢當築隄起曹南訖嘉祥東西


[013-181b]
三百里以障遏之不使之北予則以為河北而㑹



通之漕不廢何也漕以汶而不以河也渭按余闕



此言正與挽河之議相左蓋河在梁衛之郊北流



為順其曰南徙難而北徙易是也謂河北而㑹通



之漕不廢則大非明之中葉河屢貫㑹通挾其水



以入海而運道遂淤河之不可北也審矣嚮使河



北而無害於漕則聽其直衝張秋東北入海數百



年可以無患奚必嵗嵗勞費防其北決邪


[013-182a]


日知録云丘仲深大學衍義補言禮曰四瀆視諸



侯謂之瀆者獨也以其獨入於海故江河淮濟謂



之四瀆今以一淮而受黄河之全蓋合二瀆而為



一也自宋以前河自入海尚能為並河州郡之害



況今河淮合一而清口又合汴泗沂三水以同歸



於淮也哉曩時河水猶有所瀦如鉅野梁山等處



猶有所分如屯氏赤河之類雖以元人排河入淮



而東北之道猶微有存焉者今則以一淮而受衆


[013-182b]
水之歸而無涓滴之滲漏矣邵國賢作治河論以



為禹之治水至於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其功



可謂盛矣以今觀之其所空之地甚廣所處之勢



甚易所求之效甚小今之治水者其去禹也逺矣



而所空之地乃狹於禹所處之勢乃難於禹所求



之功乃大於禹禹之導河自大伾以下分播合同



隨其所之而疏之不與爭利故水得其性而無衝



決之患今夫一杯之水舉而注之地必得方尺乃


[013-183a]


能容之其勢然也河自大伾以上水之在杯者也



大伾以下水之在地者也以在地之水而欲拘束



周旋如在杯之水大禹不能而況他人乎今河南



山東郡縣棊布星列官亭民舍相比而居凡禹之



所空以與水者今皆為吾有蓋吾無容水之地而



非水據吾之地也固宜其有衝決之患也故曰所



空之地狹扵禹禹之治水隨地施功無所拘礙今



北有臨清中有濟寧南有徐州皆轉漕要路而大


[013-183b]
梁在西南又宗藩所在左顧右盼動則掣肘使水



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隨吾意況水無情物也其能



委蛇曲折以濟吾之事哉故曰所處之勢難於禹



況禹之治水去其墊溺之害而已此外無求焉今



則賴之以漕不及汴矣又恐壞臨清也不及臨清



矣又恐壞濟寧也不及濟寧矣又恐壞徐州也使



皆無壞也又恐漕渠不足於運也了是數者而後



謂之治故曰所求之功大於禹由二文莊之言觀


[013-184a]


之則河水南趋之勢已極而一代之臣不過補苴



罅漏以塞目前之責而已安望其為斯民計百世



之長利哉



潘季馴河防一覽曰議者因海壅河髙致決隄四



溢遂以濬海為上䇿不知漲沙當海口之中嘉隆間雲



梯闗口有漲沙甚大潮退則見潮長則没無可施功之處縱



乗潮退施功而一没之後濁流淤泥隨復如故矣



故海無可濬之理惟當導河以歸之海繕治河隄


[013-184b]
俾無旁決則合流勢勇沙隨水去海口自不虞淤



若隄日繕而決日聞非庳薄不能支即迫近不能



容與雜以浮沙而不能乆耳誠多築縷隄近河濵者



束之又為遥隄離河六七里使水有所遊盪築必以真



土則復何患哉如上流聽其旁決下流復歧而分



之水勢益分則其力益弱安能導積沙以達之海



乎支河一開正河必塞近事良可鑒也



袁黄曰昔陳平江宋司空之治㑹通河也驅


[013-185a]


汶水逆流至南旺北至安民山地降九十尺因析



六分之水北達臨清為閘十有七南至沽頭地降百十



有六尺因析四分之水南接徐沛為閘二十有一貯六分



之水者其閘長貯四分之水者其閘短後人以意



増損而水之分數紊矣紊而常淤固其宜也顧不



此之察乃更閘而東焉當時故閘由茶山而南地



甚峻勢如建瓴故入河無礙後更夏鎮以南地平



而水緩黄強清弱每㑹必淤此河渠之一壞也徐


[013-185b]
州呂梁二洪其流甚駛其石如牙永樂間運道初



開人惡其傷舟欲稍平之宋司空不可蓋欲藉山



之險激水之流使泥沙先下而河流不壅後人相



繼磨其崖石而呂梁無洪矣無洪則水平而河身



漸髙此河渠之再壞也至淮河入海之處平曠無



山而海沙逆上尤易壅塞陳平江就山陽之滿浦



在淮安府城西北四里累石為山蜿蜒千尺即古鋸牙遺



鋸牙見宋史水得翻騰踴躍以入海俗謂之磯觜取


[013-186a]


相激而名今皆没於土中此河渠之三壞也磯觜之制



下布七星樁樁上甃以石石有筍筍相入縫有錠錠三膚灌以糯汁砌以油灰長千尺袁氏以為陳



平江所創或云天順間遣都水郎中督工於滿浦坊作石鋸牙未知孰是磯觜為治河要䇿萬厯初



漫入水中微露形跡今清江浦尚有之其濁流不入運河河不勞挑濬者磯觜之力也



顧氏一柔字剛中無錫人景范之父山居贅論曰大河之流自漢



至今遷移變異不可勝紀然孟津以西則禹迹具



存以海為壑則千古不易也自孟津而東由北道



以趨於海則澶滑其必出之途由南道以趨於海


[013-186b]
則曹單其必經之地衝澶滑必由陽武之北而出



汲縣胙城之間衝曹單必由陽武之南而出封丘



蘭陽之下此河變之託始也由澶滑而極之或出



大名厯邢冀道滄瀛以入海或厯濮范趨博濟從



濵棣以入海由曹單而極之或溢鉅野浮濟鄆謂濟



寕東平挾汶濟以入海或經豐沛出徐邳奪淮泗以



入海此其究竟也要以北不出漳衛南不出長淮



中間數百千里皆其縱横糜爛之區矣又曰自陽


[013-187a]


武而入封丘河益東南流荆隆口直東則經長垣



東明出曹濮直趨大清河矣較之出徐沛合淮泗



以入海者道為徑易夫河行之道宜直不宜紆入



海之口宜近不宜逺河之兩岸宜闊而歸流宜深



歸流即俗語所謂落槽也平水則宜置斗門且多置之用王景



更相迴注之意使不至旁溢河未必不可東也後世



遙隄之法即兩岸宜闊之意縷隄之法即歸流宜深之意滚水石壩及格隄之法即斗門迴注之意



雖然大河東則㑹通河廢㑹通河不廢則大河不


[013-187b]
可得而東兩者不並立矣此大河所以屢決而東



終抑之使南也與



川瀆異同曰淮水清而流疾恒無壅決之患患自



河合淮始也河從北來河之身比淮為髙故易以



遏淮淮從西來淮之勢比清江浦又髙河渠考云泗州淮身



視清江浦髙一丈有餘自髙趨下勢常陡邀故易以齧運然而河不外



飽則淮不中潰淮并流而北其勢盛力足以刷河



淮却流而南其勢殺河且乗之以潰運矣病淮必


[013-188a]


至於病運者莫如河利河即所以利運者莫如淮



黄運兩河之樞機實自淮握之則今日之治淮乃



治河治運之先務也然則何以治之曰吾亦以淮



治淮而已髙厚其隄防使淮無所旁出修明平水



之制使淮不至漲溢此陳平江之治淮所以二百



年無事者與河渠考云隆慶四年淮決於髙堰河



亦決於崔鎮漕臣王宗沐修塞之宗沐決河記云是年淮決髙堰



河躡淮後徑趨大澗口破寶應黄浦口入射陽湖清口遂淤海口㡬為平陸萬厯三年


[013-188b]
髙堰復決於是山鹽髙寶興泰諸處悉為巨浸黄



水躡淮之後濁流西溢浸及鳯泗清口填淤海口



亦復阻塞而漕黄交病矣河臣潘季馴以為髙堰



者淮揚之門户而黄淮之闗鍵也欲導河以入海



勢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決則濁流停滯清口亦



堙河必決溢上流水行平地而邳徐鳯泗不免皆



為巨浸是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勢



也於是築髙堰長八十里起自武家墩在髙堰北十餘里


[013-189a]


經大小澗大澗在髙堰南十三里又南五里即小澗也大澗口為衝決要處築石隄以䕶



之長數百丈厯阜陵湖在堰西南二十餘里周家橋北去堰四十餘里



在周家橋南二十餘里為山陽盱眙接界處或曰周橋翟壩長二十五里與髙郵南北金門兩



閘及西隄四十里石工相對周橋翟壩決則髙郵南北衝溢無時矣以捍淮之東侵



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簡張福二口淮水每從此洩



入黄河致淮水力分而清口淤淺且黄水泛漲亦



往往由此倒灌入淮於是并築隄捍之隄在清口西三里後



議者又以束淮太迫於張福隄窪處黄韶王簡二口置減水二閘淮溢則縱之外出黄溢則遏其内


[013-189b]
侵王簡口亦曰王家口使淮無所出黄無所入全淮畢趨清



口㑹黄以入海而河與漕俱治葢髙堰之築始於



漢末之陳登修治於明初之陳瑄而復於季馴云



隆慶四年王宗沐修築髙堰卑薄無所加隨即圯壊至是經理始盡制焉二十一年淮



復決於髙良澗在淮安府西南七十里志云九十里凡二十二口旋



築塞之明年黄水大漲清口沙墊阻遏淮水不能



東下於是挾上源阜陵諸湖與山溪之水暴浸泗



州陵州城渰没科臣張企程請導淮分注江海以


[013-190a]


救祖陵二十三年淮復決髙堰髙良澗諸䖏尋築



塞之明年河臣楊一魁以黄淮衝溢乃議分黄導



淮闢清口沙七里達淮之經流建武家墩涇河閘



涇河在寶應縣北三十里以洩淮之旁溢又建髙良澗減水石



閘子嬰溝在寶應南六十里周家橋減水石閘一自岔河



下涇河一自草子湖在寶應縣西南五十里寶應湖下子嬰



溝俱通廣洋湖在寶應縣東南四十里及射陽湖入海猶慮



淮水宣洩不及南注各湖為患又開髙郵西南之


[013-190b]
茆塘港在州西南六十里通邵伯湖開金家灣下芒稻河



在揚州府東三十里入江以殺淮漲一魁所舉行大抵本企程之説自是淮



患漸平雖時有決溢而培固髙堰増置壩閘之外



無所為治淮長䇿矣季馴兩河議曰髙堰去寶應



髙丈八尺有竒去髙郵髙二丈二尺有竒髙寶隄



去興化泰州田髙丈許或八九尺其去堰不啻卑



三丈有竒矣昔人築堰使淮不南下而北趨者亦



因勢而導之不然淮一南下因三丈餘之地勢灌


[013-191a]


千里之平原安得有淮南數郡儼然一都㑹邪萬



厯二十一年淮漫髙堰隄上且數尺周家橋口原



自通行又加決焉決髙良澗至七十餘丈南奔之



勢若倒海髙寶邵伯諸湖隄一日崩者百十餘處



扵時泗城亦復灌溢而所減之水不過尺許則以



淮南之地自髙寶而東則下由邵伯而南則又昂



自興鹽以東濵海諸鹽場比内地亦復昂也泗州



之地比髙堰為下與髙寶諸州縣皆若釜厎然安


[013-191b]
能免淮之浸哉今髙堰一帶修守不嚴奸商鹽販



之徒無日不為盗決計泗州之人未究利害之源



但見髙堰増築勢必遏淮以入泗惟恐堰之不速



潰也且淮之旁流日多則正流日弱於是刷沙無



力而黄水益横清口就淤勢不得不倒灌淮南決



隄堰而敗城郭委運道於茫無畔岸中矣善乎先



哲之言曰禦黄如禦敵淮日退則黄日進論者以



導淮為秘計而不察其為弱淮之先徴也淮之患


[013-192a]


曷有窮已邪



元末河復北徙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而運道壞



明洪武初命徐達自曹州東引河至魚臺入泗以



通運永樂九年又命宋禮自曹疏河經濮州東北



入㑹通河是北流猶未絶也迨遷都之後仰給於



㑹通者重始畏河之北北即塞之弘治中兩決金



龍口直衝張秋議者為漕計遂築斷黄陵岡支渠



而北流於是永絶始以清口一綫受萬里長河之


[013-192b]
焦弱侯云明興河之自汴出者猶有六其二入淮其四合漕以入扵淮出滎澤者至夀入淮出



祥符者至懷逺入淮出長垣者至陽穀入漕出曹州者至魚臺入漕出儀封者至徐之小浮橋入漕



出沛之南者從飛雲橋入漕出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從溜溝入漕是猶有禹分之遺意也其後或



塞或㣲而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顧寧人云丘仲深謂以一淮受黄河之全然考之先朝徐有貞治



河猶疏分水之渠於濮汜之間不使之并趨一道自弘治六年築黄陵岡以絶其北来之道而河流



總於曹單之間乃猶扵蘭陽儀封各開一口而洩之於南今復塞之故河之在今日欲北不得欲南



不得唯以一道入淮淮狹而不能容又髙而不利下則頻嵗決邳宿以下以病民而妨運而邳宿以



下左右皆有湖陂河必從而入之吾見劉貢父所云别穿一梁山濼者将在今淮泗之間而生民魚


[013-193a]


鼈之憂殆未已也陽武以下河之所經繕完故隄増卑倍



薄但期不害扵漕而漢之下䇿轉為明之上䇿矣



至扵黄淮既合則唯以堰閘為務堰者髙家堰家一



作加閘者淮南諸湖閘口也堰閘以時修固則淮不



南分助河衝刷黄沙使海口無壅故潘尚書季馴論



治河之要曰河之性宜合不宜分宜急不宜緩合



則流急急則蕩滌而河深分則流緩緩則停滯而



沙淤此以隄束水借水攻沙為以水治水之良法


[013-193b]
也又曰通漕於河則治河即以治漕㑹河於淮則



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於海則治河淮即



以治海自漢以来治河者莫不以分水為長䇿唯張戎之論不然潘公深得其意觀其



所言若無赫赫之功然百餘年來治河之善卒未



有如潘公者蓋㑹通必不可廢則河唯宜注淮以



入海雖有賈魯之才智亦無所施故邵文莊有治



之以不治乃所以深治之之説古語云守病不治



常得中醫此之謂也


[013-194a]


自河合淮入海潘公所以治之者有二要焉一在



海口一在髙堰按淮南水利考云海口本自無淤



近日之淤以黄沙而然正口減半入旁口旁口數



十道不啻也蓋海水潮汐日二至每入也以二時



其出也亦二時二時之出係淮水二時之入則海



水海水遏淮水不得流者毎日有八時黄沙能無



停乎又聞諸海濵之夫曰海之深不知其㡬千萬



丈而沙出其上人工所去每日不能尺寸而潮汐


[013-194b]
一至頃刻而平況未可施功邪由是觀之雲梯闗



海口漸淤亦由旁口之太多茍非借水攻沙而恃



人力以通之則海口終不能開也髙家堰者郡志



云後漢建安中太守陳登所築閻百詩曰此堰不



見於史籍考三國志登嘗為典農校尉巡土田之



宜盡鑿溉之利登固精於水利者又嘗為廣陵太



守虞溥江表傳云治射陽則此堰距治所甚邇登



築隄以障淮水理勢宜然也由是觀之漢世河未


[013-195a]


合淮尚不聽其南奔況今欲藉此清湍以刷沙乎



茍非以隄束水使淮并力東注則自清口以至海



口終不能無壅也是故河之出海旁口日多則正



口日塞淮之㑹河支流益分則經流益弱皆潘公



之所禁也易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善治水者必



有道以處此矣



太史公天官書曰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



蜀尾没扵勃碣漢書天文志云勃海碣石一行言山河兩戒以


[013-195b]
河濟為北紀江淮為南紀由此觀之禹河從勃碣



入海上應天文下協地理漢武帝所謂聖人作事



為萬世功通於神明恐難更改者也殷本紀載湯



誥之言曰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



修萬民乃有居四瀆之由来尚矣爾雅江河淮濟



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劉熙釋名曰瀆獨



也各獨出其所而入海也自王莽時河徙從千乗



入海而北去碣石逺矣然猶未離乎勃海也自金


[013-196a]


明昌中河徙而河半不入勃海矣元至正中又徙



而河全不入勃海矣河南之濟乆枯河或行其故



道今又與淮渾濤而入海淮不得擅瀆之名四瀆



亡其二矣世習為固然恬不知怪愚嘗為杞人之



憂萬一清口不利海口愈塞加之以淫潦而河淮



上流一時並決挾阜陵洪澤諸湖衝蕩髙堰人力



倉卒不能支勢必決入山鹽髙寶諸湖明隆慶四年萬厯三



年淮挟湖水以東兩決於髙堰山陽髙寶興鹽諸境悉為巨浸而淮南海口沙壅


[013-196b]
更甚於曩時怒不得泄則又必奪䢴溝之路直趨



瓜洲南注扵江至通州入海四瀆并為一瀆拂天



地之經奸南北之紀可不懼與欲絶此患莫如復



禹舊迹然河之南徙日以逺矣濬滑汲胙之間無



河新鄉獲嘉亦無河矣賈讓李垂之䇿將安所用



之或曰金温薩克蘇請扵新鄉縣西決河水使東



北合清河至清州栁口入海其説不可行乎曰今



新鄉流絶欲自武陟之東濬其故道約一百三四十


[013-197a]


里更於新鄉縣西決河使東北流鑿生地五十餘



里勞費不訾民何以堪且滎陽以下每決必潰右



隄未聞有決左隄而北者疑此地北髙南下新鄉



縣西之故道去清河雖近未必能導之使北也然



則河竟將若何曰封丘以東地勢南髙而北下河



之北行其性也徒以有害於運故遏之使不得北



而南入扵淮南行非河之本性東衝西決卒無寧



嵗故吾謂元明之治運得漢之下䇿而治河則無


[013-197b]
䇿何也以其隨時補苴意在運而不在河也設㑹



通有時而不用則河可以北先期戒民凡田廬冢



墓當水之衝者悉遷扵他所官給其費且振業之



兩岸之隄増卑倍薄更扵低處創立遙隄使暴水



至得左右游波寛緩而不迫諸事已畢然後縱河



所之決金龍注張秋而東北由大清河入扵勃海



殊不煩人力也蓋禹河本有可復之機一失之扵



元封再失之扵永平三失之扵熙寧至明昌以後


[013-198a]


事無可為居今日而䂓復禹河是猶坐談龍肉終



不得飽也河之離舊愈逺則反本愈難但得東北



流入勃海天文地理兩不相悖而河無注江之患



斯亦足矣求如西漢之河不可得即如宋之北流



亦不可得而況降水大陸之區也嗚呼禹河其不



復矣乎


 禹貢錐指卷十三下
[013-19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