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5 福建通志-清-郝玉麟 (WYG)


[135-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五
  藝文記十四/
國朝
  &KR0951江書院記         李振裕
臨江之有書院自宋張洽黎立武始至眀梁寅而益盛
後之官是土者刱立修復亡慮十數今雖不復存而流
風遺俗未泯則前人之澤長哉夫以政治者為上之事
[135-1b]
以學教者為下之事古人盖有政傳而學不傳學傳而
政不傳者論者遂岐而二之非通論也政學出於一者
也而學之永世逾於政君子之教思無窮容保無疆盖
不可以世計矣孔子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言游氏學
於孔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孟子推
論仁義發明大道而其言亦曰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
教又濟政之所不及者也宛陵施公分守湖西者七年
公蓋以理學世其家上自濓洛以逮姚江旴江之説童
[135-2a]
而習之其官湖西盖以學而政非以政學者也撫三郡
之衆力之所及者殫於事力之所不及者痗於心爬梳
薅櫛於簿領之間不以為勞既董勸賢長吏敦亷樹徳
又日進其士大夫與其秀良噢咻而教誨之袁吉之間
為講堂者數處而吾吉青原鷺渚之㑹甞千百人又别
新景賢書院以益之臨江公駐節地講席無專所士大
夫亟相厥居而公不可今年秋公以奉裁將去臨之人
如奪其慈母而失其導師相與咨嗟流涕乃建鹿江書
[135-2b]
院以永公教澤數日遂落成郡邑之勤敏士民之趨事
不於公節鎮之日而於公去臨之時夫豈有私意哉大
賢不惜其位之去而悼其道之不行不願其民之徳我
而願其民之自為徳使夫堂成而登其堂鼓鐘鞀鐸之
音日在於耳油然而禮義興鏘然而絃誦作以是報公
不猶愈於爼豆公邪方有輯玉之典星言夙駕而長吏
士大夫皆固留莅書院講㑹竟日不忍别亦可以見教
澤之入人深也公名閏章字尚白號愚山江南宣城人
[135-3a]
 己丑進士
   樹滋堂
御書匾額恭記
 欽惟我
皇上聖學髙深卓越萬古宸章寳翰尤厯代帝王所不能
 及至鍾王虞褚輩僅堪承盖扶輪皇哉唐哉天地昭而
 星辰列也臣/振裕屢被恩施扁額横幅挂幅三叨寵賚
 榮感已極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允閣部諸臣之請為書
[135-3b]
 堂額臣/先人原兵部左侍郎元鼎甞顔樹滋堂三字於
 里居私第臣/録奏陳乞於初六日命近侍捧出賜臣/
 仰之際伏覩天章雲漢光燭九霄蛟龍岌纒鸞鳳軒翥
 鉤環珥抱嶽鎮山安拜渥自天感恩無地謹裝潢真蹟
 祕藏箧衍雕鏤填本煥耀榱題别令善手鉤臨刻諸琬
 碑傳之永久臣/於是舉而歎我
皇上之盛徳至矣極矣勅命惟㡬日昃勤政而宫庭稍暇
 必先翰墨見依仁游藝之學焉太陽朗照體髙穆清而
[135-4a]
 仰承末光輒霑慶靄示章天作人之化焉情慇於晝接
恩隆於下逮報無涓埃錫逾山岳如春風湛露及物而不
 自知似家人父子一體而無膈膜煌煌美善具茲鬱鬱
 三大字中矣猗歟盛哉抑臣/因是而自警也古人云樹
 徳莫如滋先人既取以名堂今者又拜賜奎藻奉為謨
 訓則夫事主之恪共居官之亷慎以勤莅事以寛敷教
 體
聖慈而惠百姓貽清節以安子孫用以稍復其生初之固
[135-4b]
 有者敢不勉自砥礪植其根而培其本濡以澤而沃以
 膏哉臣/奕世之至榮夙夜彌滋惕矣
   重建太常黄公表忠祠記    周開緒
 明太常卿黄公膺儲君師保之重承太祖顧命之隆節
 烈芳聲忠貞懿行既已昭明國史彪炳寰㝢而世系源
 流慘罹顛沛又見於劉侍御誌墓碑銘矣爰考明成祖
 於漢王謀逆之後追想公言旋已悔悟然僅得稍弛其
 禁至隆慶時始邀詔復官秩表忠崇祀是盖精神之不
[135-5a]
能久鬱而食報明禋允昭論定也因公後裔守墓崑山
随已立祠墓所其分宜專祠則為督學邵公所建時有
四明周君諱應治者來令於茲㑹公六世孫雲告請復
籍賫牒囘里周君為之查復其祖塋基産又以修理縣
堂之支剰公銀五十兩為置祭田三十五畆零并地三
畝五分令雲主守管業以綿祭埽不意雲竟乏嗣祠墓
無主厯今百數十年棟宇傾圯頽垣斷砌徒存爼豆虗
名衰草寒烟㡬失邱壠舊跡良可慨焉予始至瞻拜公
[135-5b]
祠相顧凄然因思公凛凛忠節扶植綱常為人倫儀表
豈可使祠宇蕪穢以䙝祀典是亦有司之事何敢以職
微禄薄物力維艱為諉用是勉捐庀材以為首倡益以
勸諭設法而構成之雖限於基地舊貫不加而廟貎聿
新威儀有赫庶上足以仰副邵公創建遺意至黄公所
𦵏祖墳山併基地田畝率皆散䖏各鄉越雲囘籍復業
以迄今茲年逺世隔强半為隣近所侵甚至有毁滅舊
碑冒為祖塚而續𦵏其下者竊念先賢祖墓允宜防護
[135-6a]
安可以無主之故任其侵削恐日久湮沒難稽謹就萬
厯十四年周君勒志各地名逐為清理但誌載簡畧稽
勘茫然幸頼老成好義留心舊跡者從余跋渉厯為指
㸃始克有所依據免致混淆仍有志所未載而為里民
舉報者並得清出茲予告請歸養未克竟事深望於來
者之有心焉
  重築松沙港石堤記      髙夢説
余領信州之三年弋陽令陶君燿以書請於余曰弋邑
[135-6b]
古餘干地勝國時户口殷庶科第後先相望乃今敝陋
日甚訊之耆舊僉謂弋有松沙港者形家所云胎元水
也舊築石堤捍之使其水環縣今堤壊水走而西則氣
洩矣誠欲為弋復舊觀則修堤之役不可緩燿採其議
將謀興築焉余即報之曰修築誠善政但興大役則胥
徒且因縁為奸利幸謹察之陶君固雅習吏事聞予言
益自綜覈先率屬捐貲凡工力財用皆臆度口畫擇里
民中耆碩有徳者掌之無所旁貸一以鼛鼓集事而士
[135-7a]
民之輸力與財者皆鱗集麏至忘其勞且費焉工始庚
戍四月迨辛亥正月而堤成長二百餘丈髙六尺廣四
丈用石二萬磈松木五百株用力一萬餘工用錢一千
餘緡陶君又以書來告成且索余記噫此君子之作也
可以書矣盖令之治邑猶主人之治家治一家者凡家
之内若門若堂若&KR0230有頽壊弗治者必以時修葺焉否
則家政替矣治一邑者凡一邑之署舍城郭與夫道路
堤堰之屬有頽壊弗治者又孰非令之所宜修葺顧今
[135-7b]
之為令者往往傳舍其官茍圖便安惟冀旦夕遷去斯
已耳或鋭意興作用民財如泥沙役民力如馬牛小不
中程鞭笞及之工未成而怨已集矣陶君之令弋也久
能信其民而又敏於為政凡學宫城垣衙署之陊剥者
既已相其所急而先圖之矣至是復築堤以為弋民百
世計畚杵雲集錢米波屬大功既成烝徒欣欣可不謂
吏之勤且良者哉至其盛稱形家言不過謂民可樂成
難與慮始姑借是為鼓舞之端耳若以為誠然是為吏
[135-8a]
者不必修教養之方為士若民者不必講積學力田之
業而惟恃此湯湯之水嶄嶄之石可以規富庶而有餘
豈非惑之大者乎予故叙是役之終始而更白陶君之
指以告後之宰是邦者
  重建大義橋記        曹鼎望
昔尼父稱鄭公孫僑為古之遺愛而子輿氏斷其濟人
溱洧惠而不知為政然則成杠成梁固平政之大事良
司牧不容恝然置之者也信州當閩越之衝屬邑鉛山
[135-8b]
在郡之南偏與閩地相錯如繡山髙而峻水清而駛其
關曰分水溪曰紫溪懸泉飛瀑奔騰湍瀉遶郡郭而北
以入於江以故波濤猛惡每春漲秋霖野船横渡陽侯
肆虐行人之飽魚腹者往往見告非有橋以通利渉其
厲民也特甚稽之縣志縣北百五十歩有大義橋其舊
有名之曰通津者有名之曰思政者若夫大義之名則
自貞元初禮部侍郎劉太真守郡時橋適當傾將謀更
築而水勢洶湧立石維艱有僧大義者以戒律稱擲缽
[135-9a]
而成墩工乃克竣後遂名以大義崇佛道也自唐而宋
而明屢修屢壊
國朝順治十四年知縣王應泰捐貲首倡暨士民之輸
將商旅之協助㡬三十金而橋始復其舊盖迄今二十
四年矣康熙甲寅年間又燬於宼余於戊午夏來守信
州羣盗如毛七城孤寄朝夕惟女牆蔀屋厪念白鶴蒼
龍未易賦也己未仲春錦州潘君子璧捧檄為鉛山令
與余籌䇿破賊自夏徂秋招其黨從僇其元兇而六年
[135-9b]
之宼患一旦廓清庶㡬得為政之本乎顧以政尚養民
而養民之政莫急於通商鉛山固昔年萬家之邑也江
浙之土物由此以入閩海濵之天産由此以達越推輓
之用負擔之舉裹糧之侣日夜行不休所以集四方納
貨賄者大抵佐耕桑之半焉今乃鄉井邱墟户口零落
以至此極設非郡守邑令相其急而調劑之何以起瘡
痍而振乏絶耶是此橋之重建也為通商也為養民也
盖可緩乎哉獨余棘人欒欒行將素衣歸里慚無善政
[135-10a]
以留此邦則拯溺之恩利濟之懐不能不於潘令有厚
期矣
  重修大有閘記        郭曰燧
善為治者必使野有恒豐之田而後國有恒足之賦故
禹之任土作貢也先之治水其决九川距四海以除其
害之大者夐乎不可及矣若濬畎澮距川則去害而兼
收其利後之言水泉之畜洩者師之輓近世知急田賦
而不知水之為利害非誠不知也課吏者惟治賦之贏
[135-10b]
絀為殿最先王坊庸之政謂宜民間自為謀有司簿書
之所不責謂之不急是以莫肯盡心惜哉其不講於足
賦之道也余近鄉大有圩外臨章貢之交漲内受陵阜
之下流匯澤為湖週遭延袤為田若干畝備潦甞什之
七旱什之三潦則使水毋衍溢而争地旱則使水得引
注以溉田惟閘之開閉是恃此大有之號為沃野無凶
年按仆碑載自𢎞治十二年郡守祝公創建厥後屢圮
屢修鄉先輩文字可考者萬厯十五年則萬公恭康熙
[135-11a]
五年則李公明睿也康熈十三年又圮時滇閩變起而
湖宼在門庭大師繹絡供億亟於上輸將困於下勢固
不遑及此幸亂少定而兵燹之餘歲數不登顧安所得
匠石之費年復一年澤不陂障客嵗圩民合詞請之郡
守諸公保宥邑令王公養濓則恨疾苦上聞之晚也既
得報即各捐俸為倡選幹員董之本圩相勸計畝出貲
圩長領其事又得行僧六頴六素為之廣募時多好義
樂施者工訖有成嗚呼世甞以愚民難與慮始至若仰
[135-11b]
事俯畜之産無嵗奚資况乃王税之不供身搒繫妻孥
為鬻可謂急矣然而十姓百族之子非登髙而招雖家
到户説如築室於道謀求其一心齊力也難昔人又謂
在位者重舉事而樂因循故鄭國之役謂足疲秦西門
豹之治鄴渠人亦煩苦由是言之則長吏以民事為已
任尤難得也今觀我郡邑之長不以簿書之所不責而
鰓鰓然惟恐不及宜下之懽忻鼓舞所為而成由是此
一方者田賦之源以裕所謂有恒豐之田斯有恒足之
[135-12a]
賦無復有逋負以累長上者矣孰謂簿書之所不責者
無益於殿最哉募僧來屬余作文以記之夫余之言語
氣力不足動人曷克追蹤萬李兩公而不能已於言者
君子之舉事也必計久逺始事者莫不欲其長存而其
後或至於怠廢自昔賢智為民捍患興利者遺迹往往
而在使後人皆如前人之心則民之受其賜者誠未有
艾雖謂之萬世之利可也是不可無記以告來者
  興國縣學初建明倫堂記    楊 顒
[135-12b]
學以明倫為本所以納民於善而逺於邪非僅講章句
課文字已也漢唯京師有太學宋慶厯間廟祀孔子如
唐乃詔郡縣各立學而士不滿二百者不與焉是以有
無學之縣興國固小邑宋始建學於南門外其後遷徙
不一紹興中再遷而建於北隅即今址也明嘉靖壬子
遷於治平觀十年而復天啟癸亥遷於大乗寺十有七
年而復然唯先師廟落成順治戊子罹於兵燹康熙甲
寅罹於宼廟貎僅有存者辛酉壬戍前令黄君惟桂乃
[135-13a]
 建先師廟兩廡㦸門暨啟聖祠規模畧備獨明倫堂尚
 缺有待呉江張君尚瑗以翰林出宰斯邑始至謁先師
 廟見諸生無講肄之地慨然倡鼎新之議適歲荒未果
 迨朞月政洽民和乃於廟右隙地荆榛瓦礫之塲建明
 倫堂計工論費邑諸紳士皆蒸蒸樂輸君捐俸强半設
 冊以稽數選匠以任工工值視民間稍厚以鼓舞其用
 力召諸生之有行誼與吏之能者董其役朝夕親往督
 之堂東西各兩楹堂之後為尊經閣前為儀門各五楹
[135-13b]
 始於康熙乙酉九月成於丙戍三月帥縣之耆老子弟
 共登斯堂每朔望親講
聖諭誦訓飭士子文敦勵品行又以二程及諸子遺書性
 理大全上溯漢唐宋儒經學注疏村塾俗師茫然未曉
 者大聲而提命之定為規制月必有課閱文定其甲乙
 君甲申履任值科試童子就縣試者不滿三百人今丙
 戍余奉命督學檄至興國是秋之試於縣者四百人矣
 夫學以明倫為本君之設教也講章句課文字民之應
[135-14a]
也如響是將由文學以進求夫致知力行之實乎嗚呼
教亦多術矣君之才為不可及也興國之為縣七百餘
年其學屢遷其有眀倫堂也實自今始夫興雖小邑昔
程太中過化之地二程趨庭定省於茲得周元公不傳
之祕為道學淵源所自始張君之為令也以化民為先
以造士為急急其所先務而以道學昌明為己任以追
太中之遺迹則茲堂也其用意詎可量哉往者張君在
翰苑學問文章為一時領袖其出而為令也余與同官
[135-14b]
多惜之今觀其所為若此是且以昔之所不及為者將
始於一邑而推之天下而大行焉乃知向之惜之者所
見之小而不足以知張君也遂援筆而為之記
  烈婦田氏記         申毓來
烈婦田氏者閭巷中貧女里民蕭榮先之妻也守貧力
穡俯仰不給無怨詈聲生子一女一甫離襁褓無何榮
先中道而歿田氏環顧二稚牽衣而泣不忍遽死者欲
撫此孤㓜以延蕭氏之一綫耳奈歲不登勢難存活就
[135-15a]
食於夫之同母弟而叔欲强奪嫂志毅然不從又以姑
命臨之廹使去而甘心焉氏仰天泣曰我若改節是負
夫也若守志是違姑也且更難自給死於餓與死於義
孰輕孰重曷若先死以報吾夫於泉下乎康熙戊子三
月二十一日夜將半乃拜辭夫靈&KR0343擕弱子稚女赴河
濵以偕殉焉郡侯陳公奕禧將為立碑建亭㑹公殁不
果嗟乎氏死之日方二十五齡耳以里巷貧女素未知
經史而舍生取義若此雖䰅眉丈夫猶或難之有云從
[135-15b]
亡之婦例不賜旌以其輕於戕生也然推氏當日守節
之志甚堅向使其姑與叔稍識大義不驅而奪之俾全
其誓死靡他之志得撫藐孤以終天年則孀婦之節完
而蕭氏之宗祧不斬矣此其情可憫而其志又可共白
也余忝莅兹土方欲振勵風化而忍令其湮沒不彰乎
因撮其烈蹟付之貞珉建亭於墓用以垂後焉嗚呼若
田氏者亦庶㡬不死矣
  重修秀峯寺大殿并置     白 潢
[135-16a]
御書樓香火田記
 山岳之秀靈鍾自天地而封表之權必有待於亶聰作
 則之元后在易山上於火其象為賁夫以敦艮植其體
 離明發其光故象傳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人文以化
 成天下聖人用賁之道煥乎大哉我
皇上聖神天縱加以重道崇儒嵗丁卯頒賜朱子學達性
 天扁額懸諸白鹿洞書院廬山真面目固已蔚然改觀
 矣癸未春六飛南廵所過名山大川琳宫梵刹靡不沾
[135-16b]
 灑翰墨慰其望幸之誠匡廬僻處江右五百僧房未得
 嫓於髙旻靈隠乃王心在宥雖逺弗遺
特命撫臣/躬齎
御書心經一卷於開先古刹供奉此御書樓所由建也丁
 亥二月閱視河工寺僧超淵迎鑾淮上從至雲間復蒙
勅賜御書秀峯寺額夫匡廬疊嶂九層崇岡萬仭竒峰甲
 乎東南唐開元中縱加使者封號而祀典不經岳神有
 靈未必甘與祝融為役蜿蜒磅礴之氣積之又久得荷
[135-17a]
聖天子表厥幽&KR0343龍章載錫從茲五老雙劔香爐石鏡諸
 峰爭竒競秀耀日月而迓休祥出雲雨而化災眚匪直
 為開先一寺之光榮已也潢/濫膺簡命撫綏是邦戊戍
 之秋仰承
聖主惠商徳意開濬武曲港為泊舟之所往視工役取道
 廬山入寺瞻拜御書流觀殿宇由丁亥迄今未加修葺
 寳額髙懸大懼風雨剥蝕失臣子敬共之誼爰偕司道
 捐俸鳩工儲材運甓腐者新之漫漶者丹之堊之經始
[135-17b]
 於孟冬上旬越己亥季春告竣恭遇
萬夀誕辰即於寺中啟建祝釐醮壇齋宿之夜伏念
宸翰所貯榮光燭霄自當天龍擁䕶億萬年欽承無斁而
 山寺荒寒必有田以贍香火庶乎緇侣雲集六時汛埽
 宣讚可為福國佑民之一助以語學使王公永齋所見
 亦同因各捐俸買田如干畝俾住持僧世守之言雖無
 文謹誌其事且勒諸石使四方賢士大夫遊屐所經瞻
 賜額而仰御書之樓金碧輝煌羙輪羙奐知我
[135-18a]
 朝人文化成之盛不特儒林再闢兼令佛地重光夫豈
 偶然之數哉粤考開先寺址本南唐中主景讀書之臺
 以彼業就偏安乃自詡其得土之有祥比於聖人之清
 明在躬亦云妄矣其蹟旋興旋廢迨善暹行瑛主席以
 來髙僧輩出佛法雖𢎞國恩未沐雲漢天章自今伊始
 盖
上稔知超淵為天童法嗣定慧具足故所以寵渥之者若
 此誠哉千載一時極盛之遭逢也而豈東林神運之殿
[135-18b]
 黄龍華藏之函所得合美擅勝者歟
   白公堤記          朱 軾
 樹徳於民而藉言以傳非徳之至者也徳之至者不傳
 以言而言以傳此吾以白公堤樂得而有言也堤曰白
 公者何中丞白公捐資築堤民徳之遂以名焉中丞為
 國撫民為民興利宜也民之徳之以食福於是堤者衆
 而向之困於無堤者甚且久也堤屬臨之清江十六七
 八九四都而南昌之豐城瑞州之髙安接壤焉袁贑兩
[135-19a]
河之水交㑹於是沿河百餘里土田汙下以堤為命歲
辛巳堤決水大至漂沒田廬無算厥後旋築旋圮迄無
寧歲居民莫敢托足膏腴數萬頃草惟宅之而按畝徴
賦格於常制無能寛假上下交困十有八年於茲矣我
白公甫下車諮訪利弊以次興除尤惓惓農田水利凡
溪港支𣲖瀦蓄堤防宜濬宜疏宜閘宜築飭所在有司
查察於是吾三邑人士以斯堤請公單車親臨閲視慨
然嘆曰民病若此不識莅此土者何以為心乃量度料
[135-19b]
物工徒捐俸數千金檄臨江太守汪君南安司馬毛君
董其事兩君體公意櫛風沐雨經畫盡瘁始事於康熙
戊戍孟冬迄己亥季夏凡五閲月而工竣於是嚮之彌
望汪洋者原隰井然矣嚮之哀鴻嗷嗷者其究安宅矣
嚮之蕪穢不治者黍與與而稷翼翼矣三邑之人徳公
無已田而食曰此我公賜之食也蠶而衣曰此我公賜
之衣也屋而居曰此我公賜之居也閭井洽比父老子
弟歲時斗酒相勞則曰吾儕之保聚而安全者公之惠
[135-20a]
也而實無非此堤之功則又指其堤曰此非前此之堤
而我公之堤也此白公堤所由名乎猶未己也且將勒
碑以紀之馳書走二千里乞余為言余以桑梓受庇所
以徳公豈有異情矧兹不朽盛事微鄉人請能已於言
乎且夫工築之役固非易事守土者每畏而委之曰非
吾咎也否則曰非予一人任不然則曰為之無資奈何
嗟乎國計民生之不可問盡此三言中矣今公切飢溺
由己之思捐清俸以衛民務為久計無遺後患盡反乎
[135-20b]
三者之見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逺哉抑余聞是堤屢修
屢潰每風狂雨驟若有怪物昻起頃刻木石俱沈公自
為文祭禱而後興工工成歲餘風雨不為堤患是又至
誠之所感孚非偶然也余吏於浙憫浙民之久罹海患
築塘為捍經畫累年卒未有效以是益歎公之才徳為
不可及遂忘其固陋而不禁有味乎其言之也自今以
往常有公之堤則亦常有公之徳常有公之徳則亦常
有余之言余言何足傳其亦藉公之徳以傳也公諱潢
[135-21a]
 號近薇奉天籍嵗丁酉以中丞節廵撫江右汪君名清
 字澄庵奉天人毛君名士儀字抑齋浙江遂安人備書
 之者重公之知人善任而兩君能不負所使也是為記
   雨公亭記          王思訓
今上御極五十八年久道化成湛恩洋溢薄海内外萬彚
 昭蘇豫章在大江之右
帝心眷顧有加歳丁酉命大中丞近薇白公來撫茲土剔
 除弊政百廢具舉清風亮節大小畏懐其所以澤潤斯
[135-21b]
 民者至矣明年夏旱公禱雨有應時以為適然耳迨今
 夏旱甚苗㡬槁民憂方劇公惻然念曰穡未報而旱吾
 民胡穫以養也歲之不登吾民胡賦以税也爰致齋建
 壇躬詣以禱焚祝冊而雲油油而雷殷殷節甫廻而雨
 大沛彌晝夜乃止千數百里外悉快霑足三農以上至
 諸僚屬式歌且舞咸以大有為公慶公謙讓不受居無
 何復旱公再禱即日雨再大沛官民慰慶如前觀察使
 鶴亭祁公作喜雨詩以誌之余懼其有美弗傳無以勸
[135-22a]
 後於是就東湖之上宋髙士蘇雲卿種蔬處今心壁上
 人棲息之憩雲庵前作亭刻詩以紀其盛亭成無以名
 之維大田之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民望雨欲先及
 公田民情殷矣今民以雨望公公一誠格天天即以雨
 雨民則是雨也天盖為公而雨也不然何以其應如響
 至是哉先是公於進賢門左建書院教育生儒又修講
 武堂於百花洲上皆與亭南北相望也他日公課士治
 兵之暇偶登斯亭城郭閭閈鬱蔥眇忽映帶於風帆雲
[135-22b]
 樹間逺矚西山峻窈飛碧送青近與湖光上下檻外烟
 霞澄鮮争欲襲人襟袖顧而樂之思與民同則其所以
 澤潤斯民者更未有極而是邦之父老子弟歳時來遊
 感公之徳不可諼謂郇侯之膏桑田之駕未易侔此也
 豈區區分穎合穗流為一時之惠政乎哉書云若歳大
 旱用汝作霖雨
聖天子霖雨天下微公誰屬西江不先有明徴乎時余歲
 校畢旋省親覯而誠恱之名其亭曰雨公即民之情見
[135-23a]
天之心紀其實且以誌頌也後之君子其亦將有所感
而興起焉
  興國縣修城記        張尚瑗
瀲濊二水流至興國北隅而合始建縣者因其漘以為
垣東垣自北而南其下行者不得駢肩西垣則小春澗
之水若抱若折繞南闉出雙橋以合於瀲江故興之為
縣三面瞰水也城北岡巒坡陀南趨而勢痺南北垣相
去纔里許髙下已數仞小春之壕狹不容舠夏秋甞涸
[135-23b]
為陸春潦至則湓涌突盪溢壕而齧城瀲江受濊水之
合固泱然江也瀦於龍王潭以平川為名其實嶮仄激
疾不能紆徐容納春夏之交水潦驟發渚涯兩涘不辨
阡陌孤城之不勝其衝暴有由來矣自前令黄君惟枝
丁巳力起修之後二十六年無問版築者余甲申履任
之春四望鮮有完堞霪霖四閲月汀贑諸郡邑載胥及
溺壤田廬隳城郭水入興國南門髙七尺城之東南崩
者四十丈再南而崩者二十餘丈西南十七丈城居如
[135-24a]
坐魚笱羊牢日以攘竊流移為懼救荒政舉秋穫有成
乃召工計之工以難告訊其故曰始築者基未固也陸
城之法擬於築牆水城之法擬於築堤顧堤法亦有二
江河之堤其下土也故用埽用樁以禦其衝潰谿澗之
堤其下石也石與石相承不㧞之基矣今始為城者未
諳其法欲樹不㧞之功非窮其底不可余曰諾吾志也
乃發民夫劚土深數尺而山根露鑿坎以承石登登而
築之土下築基之石較土面培垣之石費加三分之二
[135-24b]
其四十丈當水之衝突所糜工費較他處獨當五分之
三所役之夫起於煙竈程以日計石取於瀧下水數以
船計甎與石灰則召陶人而為甓凡沙石甎灰之值工
匠之工皆視齊民惟工傭半給之起十月朔至十二月
下浣八十餘日為費四百緡耆老里民勸輸居三之一
官獨捐其二而城以完丙戌之夏雨甚城復毁毁於甲
申之未繕者數處而新繕之處亦有二焉余慙而詰諸
工工日非石工之罪操墁者之責也城之厚裁及丈甎
[135-25a]
石甃其外而土實其中驗城之址凡石築者無毁而上
之近女牆者多毁由圬墁之偷窳未能合中邊而一之
也於是春溪漲盛召瀧下伐石者出榖以收其亂石絡
繹百餘艘委積於城下秋潦涸而復起工石之用抵陶
人之甎數十金以連歳興作不復募之民間或好義者
仍樂助不以登數所捐橐百餘金夫役視昔鳩工同日
而以十二月初旬終事西闉之壕水從小春磵來者過
三台巖經利濟橋疾注城下尋丈之地甞輣衝箭激乙
[135-25b]
酉水發岸盡潰城幸未動余作水障三以殺水始為木
橜竹藩效桞埽之製歳一更之蘄以全岸今亦易以石
不虞衝盪矣嗟乎坏城郭完隄防備水潦皆先王之政
守土者所宜有事而修陴繕隍昔賢每以此彰治績焉
以蕞爾小邑區區拮据於尋丈之間又一勞之未艾而
至於再舉尤無足稱道惟匠石所陳之言或足為山陬水
郭備營之一法而節嗇民財諮詢一得因地隨時以自
竭其心力則庶幾黽勉不敢告勞焉至於土疏而易
[135-26a]
潰谿灘迅駛決齧不常南楚瘴濕淫澇為害是在任事
者思艱圖寧以求無負乎保障而必謂此城之屹如金
堤冀他年得免於胼胝又非余之所敢知也
  重修陸方伯祠記       查慎行
豫章名宦林立若以方伯而建有專祠者則惟當湖元
白陸公貽芳最久蔽芾甘棠勿翦勿拜美哉其二南之
嗣響歟按明史館所纂列傳公諱長庚萬厯庚辰進士
厯任江西左右布政凡八年補苴宗禄改折京絹京布
[135-26b]
蠲南昌一府門稅弛長河五所漁禁以救災黎歳庚戍
改官南府尹士民懷其徳建祠於章江門内西大街後
為戍卒所踞康熈癸丑公之曽孫閣學諱葇者始清復
之髙閎立㦸堂構一新既而管祠李翼如物故其弟宗
益詭言甲寅兵燹而後寝成墟不可究詰栗主則猶供
奉中堂也乙未春宗益私以祠宇鬻於沙井劉姓越五
年公四世孫奎勲客游豫章㑹逢大中丞近薇白公重
輯江西通志查勘境内先哲故祠郡守海門汪君亷得
[135-27a]
盜賣情實立銷契斷歸陸氏輿論大悦服奎勲乃擇吉
鳩工重建祠屋三間門樓三間其後寢堂故址則力未
能而姑待焉藩伯孝超許公顔其堂曰功業流香而麗
牲之碑乞余詳紀其事余惟祭法云法施於民則祀之
曲禮云有其舉之莫敢廢也漢初齊民為欒公立社其
後夏承曹全之碑版共藏弆以為珍公祠迄今百有餘
歳而興復者再此固頼當路諸君子能以表揚先哲為
己任亦足覘公之惠政及人遺愛未湮也公當莅任時
[135-27b]
曽建韋武陽專祠為文勒諸石由今觀之豈非秉彛好
徳之公心先後若合符節者歟又覽閣學公雅坪詩集
拳拳於江右先祠有句云好與横山祠並守遺民都勝
子孫賢是舉也新建孝亷裘曰菊勷力為多南昌諸生
劉淑塤等釋奠如禮洵乎西江人士懷賢念舊不啻欒
社召棠而子孫堂構之思亦當百世而未艾也已
  遊梅田洞記         李 紱
癸未春余以明府韋齋張公之聘至永新驟聞梅田洞
[135-28a]
之竒忻然欲往旋於縣志中得劉冡宰崧遊記讀之益
想見其竒居半歳未及遊而歸明年復來遇歳大饑不
可以遊既秋禾則大熟九月八日公適以事自府歸舟
經日暉橋於洞為近馳札訂遊遂以九日晨集於舟中
飰已舍舟從輿不二里遥見巑岏三峯㧞起平疇中則
梅田山也山頭鱗次亂白如殘雪餘皆深黒不可辨又
行二里許黒者皆矗立雄挺意疑為古松既至吷然一
突盖皆黒石竪者累尋卧者連畝若奔若跪若伏若起
[135-28b]
若勇而鬭若隤而倚若挽而羣升若逐而旅至恢佹譎
怪莫可窮詰間為人取去新瘢參錯則所見亂白如殘
雪者也循山後而南為玉虗洞門髙丈許中宏敞足容
數千人絶地十數丈腹刳如陶&KR3024漸陿以達於頂有竅
徑數尺天光迸入石作淡金色半腹有圓白如小雞子
光與日争者相傳為夜光之珠暮輒晃然照一洞或連
梯取之即失所在云稍進有浮沙盈畦為石田左有石
方而長者為石牀漸黒不可入遊者多止此余戒從者
[135-29a]
持火深入石乳交流金碧璀璨仰眎嵌空谽谺如蠭房
蠔穴蝙蝠千百撲火而起心魄動盪驚其竒益火再進
其右陟數級而上一巖平底可坐立者為石房攀縁而
下有流水泓然亂沙洄複朱丹晶瑩不定為石池命從
者負以過蝙蝠益多垂乳益竒其右有石凹其中懸乳
百尺本纎而末洪䰐鬖下注者為石乳窟再入則洞岐
漸多莫知所向火且盡遂出昏黒中計之約近二里所
見四翕四張併外洞已屬第五重矣稍右為合璧洞外
[135-29b]
闢兩門中通為一廣可二丈深再倍之旁有石巖巖下
有石類人而肥者為石羅漢清泉碧乳幽氣襲人不可
久立出縁山趾而西以求前洞初入昏黒稍定有㣲光
自頂入上有小竇如甕口洞髙廣半玉虗而倍於合璧
以火爥之一立石甚髙名觀音石右壁有石柱白淨蜿
蜒垂地耳角皆具為石龍飛泉被體云禱雨多騐再進
有石淋㑴四垂枝條豐□為石柳盖皆鍾乳之所為也
下有平石徑二尺乳頭三四迸出如碁子為石碁枰旁
[135-30a]
一石空中仰受飛泉鏦錚不溢為仰天盆其圓者為石
鼓對立猙獰者為石獅象叩之鏗然如玉磬者為雲版
石土人云洞竅中多石燕與常燕無異以火照之即伏
不動烹食之功勝鍾乳縣志載唐天寳中有言洞藏妙
寳真符者命張均等求之不可得因名寳仙聖洞余適
至是火盡不獲入悵然捫壁而出心為境奪惝怳不自
任神仙之事吾甞疑在有無之間由今觀之無論其有
即此已絶人世矣洞之竒尤在響石體百節疏通一聲
[135-30b]
千應笑語㣲動便如雷殷從者戲以紙礮相接投之如
山崩海嘯然玉虗閎而哆其聲散類鼓寳仙合壁深而
弇其聲聚類鍾皆得世所未聞其肌丹而乳碧類林屋
所謂金庭玉柱者其宏衍博奥視杭之飛來吞八九矣
嗟乎彼二區者生好事之鄉故游者日至以此洞之恢
奇而棄於荒寒汨没之陬牛羊之所息樵夫牧子雜聚
而休焉天下之負其奇而不得自見於人者固可以一
二計也哉余所見視劉公所記固已倍之而於洞之奇
[135-31a]
猶未能百一也然則天下之負其奇而正不屑屑求自
見於人者又寧可以耳目測耶
  棲賢寺羅漢圖記       萬承蒼
方伯金公鐵山少游匡廬而樂之曰吾他日必以名蹟
酬山靈後三十年自河南觀察遷蘇州布政使聞許虎
頭者善畫山水人物乃具千金裝延之於官六七年作
五百阿羅漢圖二百幅裝潢精妙貯以八箱買舟齎至
南昌寓書余兄元鎮求棲賢寺僧歸之時壬辰浴佛前
[135-31b]
一日余兄亟張于㑹城之佑清寺逺近瞻禮者凡數萬
人皆歎曰兹真足以重山靈也已幅廣五尺長一丈四
尺有竒法象大者高三四尺小者可尺許或援筆立成
或旬日乃寫一象毛髪纎悉皆具行坐笑語雜出於山
海木石魚龍鳥獸之間變化無方而端嚴清淨之心穆
乎可想非心契道妙者無以罄其形容而微方伯公之
有得於道亦安能注意於此歴久而要其成也入大乘
論稱九十九億羅漢十六大阿羅漢眷屬自六百至千
[135-32a]
六百不等惟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與自眷屬五百阿
羅漢分住北方故世稱五百羅漢從其少者言之也世
尊言阿羅漢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脱等無量功徳以神
通延自夀量然觀具德經所云少貪欲能持律娓娓千
餘言大要先於自定其心葢心定則氣定氣定則神定
雖萬境起滅於前而真者可視為幻幻者亦可視為真
故夫繪山海之險阻以及蛇龍百怪之出没皆所以狀
此心之寂靜不為事勢所攖由此觀之雖謂五百如一
[135-32b]
羅漢可也謂即九十億羅漢亦可也夫人惟自擾也而
後物得而勝之嬰兒不為虎悸匹夫之勇可以却三軍
其心方定故也人生歴境百年交遊仕宦中其為山海
之險阻蛇龍百怪之出没者多矣特愛惡動於中而利
害迫於外則事至惶惑震於物而不能以御物無以得
乎變化在我之理耳余兄每言方伯公噐宇端凝有大
臣之度為政亷明簡重卓然不為事勢所攖故能以其
身作百姓無量福田而自筮仕以來出入於宦海風濤
[135-33a]
中卒之履險而不驚任重而不懼此非心有所得而能
然歟昔邊鎬守長沙務全活人人亦以羅漢稱之余謂
此圖殆即公之自作寫照也豈徒若坡公玉帶為山門
佳話而已哉余兄固深於言道者接於目黙契乎心既
以是圖歸棲賢寺僧三一復郵書京師命承蒼曰汝其
記之方伯公諱世揚號鐵山奉天鐵嶺人嘗言欲買田
匡麓以膳山僧今丁内艱歸京師異日必復成其志作
是圖者浙人許從龍因其善畫咸目為虎頭云
[135-33b]
  新城縣重修蛇師陂記     孔 鼎
余讀大司成王公念初邑志嘆焉曰新城之民農之家
什九農無田什七耕人之田而輸其穀曰佃受直而助
其耕曰工獨耕無直倩人助已而還之曰伴工三時農
忙率其婦子畢力於耕耨迨其穫也强半入於田主暨
償諸所貸葢甫釋耜而室懸罄又什之七矣民既苦賃
傭稍有水旱田不收益困苦故水利亟重也余鄉叢山
複嶺川流湍激雨即暴漲有囓射崩決之虞涸不終日
[135-34a]
不獲其利農田或引髙泉曲注謂之圳或堰小澗旁行
謂之陂或鑿深池瀦蓄謂之塘咸民自為之官不及問
也聞之𢎞治間旱余族髙伯祖獻仁公率衆築蛇師水
塘二陂灌田數百餘畝俗稱雙龍出海鄉民誦之歲久
陂圮稼政不修兵荒相繼公賦日促富者無以供租税
貧者困於流離而俗乃大壞余從叔某憂之作而曰利
不迫不興害不迫不除君子得志不選事利民而聚民
之利以利已利自已聚非惟害民盜賊公行已亦甚不
[135-34b]
利焉昔許逖出知興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舊溉民田
四萬餘頃世傳漢蕭何所為逖行壞堰顧其屬曰酇侯
方佐漢取天下乃暇為此以溉其農古之聖賢有以利
人無不為也然則擅利國惠民之美復足便其身圖修
陂豈非鄉井資生之切務乎於是捐金若干先其所急
首砌蛇師陂里之士樂而和之鳩工甃石約費銀八十
兩有奇不日而成是役也無旱潦則無逋負衣食既足
忠孝之教油然以成而逺近水塘聞風者俱可復起矣
[135-35a]
  太平港石橋記        邱成和
考於志吾郡十川均流其源逺者與閩粤接既合於郡
城之北為贑水出灘以達於彭蠡而吾郡為兩粤門戸
仕宦商賈遡彭蠡而上者日未嘗絶未至郡二十里曰
儲潭舟上至儲潭則灘石之險盡脱川益分水益小無
風波之虞舟中之人必割牲奠酒謁謝儲君廟而自發
儲潭三里間曰太平港港之闊踰五尋而深且不測横
截江漘舟子挽百丈必泅而過歲有溺者於是挽舟者
[135-35b]
恒患之舟中之人利害非所切不與患也今夫無涯之
風波逆流之灘石天下之奇險也舟中之人雖患之而
無如之何然操舟者習其道能避之乃若五尋之港得
一有為者設橋以渡則可以救挽舟者之溺而有為者
不與患挽舟者患之而無可為此則太平港之險有過
於風波灘石也矣歲辛未瑞金陳君某泊舟於是曰我
將令是有橋諸舟子聞皆歡呼前拜陳君曰毋我拜贑
有劉君某好義士將往與謀劉君果捐產以應二君者
[135-36a]
又斂於衆共得貲若干命石工起橋焉既而貲盡不就
欲罷去越明年贑文學楊君直尹特往成之繼貲又若
干而乞余記其事余既嘉數君濟人於通要之津而患
乎我之所不與患爲乎人之所不能爲而又嘉吾郡之
多好義者也諸凡捐貲者皆列其名於左
  節備倉記          裴&KR0973
歲有豐儉宜節豐以備儉故積貯尚矣粤稽周禮遺人
委積以恤囏阨養孤老待凶荒各隨其地無所不宜旅
[135-36b]
師聚野粟用以施惠散利春頒秋斂倉人掌粟有餘則
藏之待凶而頒之且荒政十有二首重散利凡爲積貯
計者至周且備後世如漢之常平隋之義倉宋之廣惠
明之預備雖各有不同講求積貯大畧相倣然而興一
利即有一弊奉法之人不能體立法之心則法有所窮
如常平增糴減糶初非不善而其後豪右因緣為姦義
倉雖為義舉而于正供外復令出粟未免抑勒不順廣
惠本絶户田產募耕收租以給貧困然有田產在官言
[135-37a]
 利者遂得請鬻適供青苗之貲預備始捐内帑後益贖
 鍰墨吏藉以濫罰遂成外府欲為積貯之計必先去此
 數大弊此其故甚難言之惟朱子社倉法良意美庶乎
 可行然時勢各殊風土較異不得不就其遺規更為變
 通今我
皇上勤求民隱
諭㫖頻頒勸農桑通商運截留以備乏減糶以賑窮凡所
 以加惠蒼黎者靡不備舉而于社倉一事
[135-37b]
天語殷殷尤加委婉既喜其舉行又戒其急迫惟恐行之
 不善致滋煩擾因地制宜須從民便所以重積貯而圖
 萬全者至矣極矣其可不仰體
皇仁悉心擘畫以撫兹兆姓少慰
九重宵旰乎江右省城舊有積貯在别倉久廢壞求之城
 南百步於進賢門内僅得遺址一區因與同事者謀為
 新之既成矣乃相與謀所以捐輸斂散之法并揭而名
 之夫是倉之設不過節豐歲之有餘以備儉歲之不足
[135-38a]
 即以節備名其倉可矣若捐輸之數無定限亦無相强
 官于是而居于是者各隨願力以助不願與無力者聽
 立一簿擇一吏專司蓋藏報核以便分别奬勸嵗有歉
 量出以賑饑煑粥老㓜貧疾不能存者亦可藉以酌給
 一切條列於後不敢必煦煦孑孑者果有濟也先絶豪
 右因縁賦外抑勒與夫官鬻圖利墨吏外府數大弊而
 已且顏曰節備特自為節省以備不時畧師社倉之意
 而其法迥别也社倉借貸於常平倉故須償本加息此
[135-38b]
 不加息亦不償本社倉鄉人自行故須推一社首此操
 諸官鄉人不得擅余申戒及此者恐有不肖借社倉之
 名反滋擾累正
聖諭所以慮之深防之密者也繼此者幸顧名思義毋生
 他弊庶可以垂久不廢矣是役也經始於雍正二年甲
 辰之秋不踰月而告成神厨五楹倉房六十四楹門外
 照牆一道東西各三楹以居守役規模𢎞擴可貯十萬
 亦善舉也不可以不書
[135-39a]
  萬載縣重建康樂橋記     謝 旻
夏令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在孟子十一月徒杠成十二
月輿梁成古者道路之政嵗必修葺故能歴久而不壞
自周禮獨缺冬官一篇而民始有病涉之患袁州萬載
縣東北十餘里舊有康樂橋上通寧州新昌下接宜春
分宜為往來孔道元至正年間邑人龍珦實剏建橋謂
謝康樂嘗遊此故以名明季燬於流寇至今垂百年設
舟為渡秋冬水涸時行者以濟春夏雨水暴溢横流急
[135-39b]
湍津渡維難民不便之今雍正五年福建許松佶來令
斯邑政既洽於民念斯橋之利濟實逺不止一邑所關
勸諭重建士民讙應㑹衆樂輸得萬餘金匠作競力木
石堅緻不費於公不煩於民興工於雍正六年八月十
一日訖工於八年六月三十日為袤三十丈為廣一丈
六尺下為洞五橋既成許令方調繁南豐於其行也以
文來請記其事按萬載縣在晉時為康樂縣吾先車騎
諱元淝水之捷以功封康樂公子渙孫靈運世其爵故
[135-40a]
 其地有康樂水有謝山皆以得名今康樂橋跨丁田水
 即康樂水通流而世人所稱謝康樂專目靈運以其才
 之著也余故因橋之名而稽其所由來如此方今
聖治振興萬民樂業百廢具舉許令克勤其職能以餘力
 用成此橋而江右之士民深受
 國家百年休養之恩心知感戴故樂輸慕義惟恐後時
 宜其作之也不勞而成之也甚易我
皇上課吏教民之道於斯橋也亦足徵化之成矣夫康樂
[135-40b]
 美名也縣又稱萬載繼自今以往庶幾哉五穀用登百
 物咸阜風恬俗熙用垂億萬年無疆之休也歟余先世
 實顯於斯今奉
命來撫兹土而兹橋適成樂其利濟廣而吏士之知勸也
 遂為之記記其文於石欲俾後人知成毁之由時加修
 葺能厯久而不壞尚永其澤於無窮也夫是役也許令
 松佶實董之而萬載縣貢生髙愈謙諸生龍言各出五
 百金為首倡而從而樂助者或百金或數十金以至數
[135-41a]
 金者若干人皆知義者也例皆得書
   景徳鎮新建廣濟堂記
 景徳江右一巨鎮也𨽻於浮邑業陶制器利用遍於天
 下四方逺近挾其技能以食力者趨走如騖顧有壯鬻
 其技而垂老無依者有偶嬰疾病力不能勝尫羸疲困
 流離失所者其地偪其人稠其商賈率皆僦居逐末錙
 銖計較遇老病者不能執業輙屏棄之雖平時曽資其
 力亦莫之或恤嗟此窮黎故土既已無歸異鄉又無托
[135-41b]
 足老而病病而死此固惠政之所必先而亦鎮之人士
 所亟宜動念者也今
聖天子軫恤民艱
詔下所司於通都大邑人民輻凑之區倣
 京師普濟堂之設咸令搆寧宇以處老病之顛連無告
 者南昌省會已建有堂亦名普濟官置義田動支帑項
 凡飲食卧具醫藥之需衣食棺槨之宜預備者嵗取其
 租入以資養贍委員董治其事核實以報老者幾人病
[135-42a]
 者幾人月有稽嵗有考米鹽瑣屑莫不登記以無俾虛
 冒時其冷煖察其飢飽掃滌其穢汚堂内傭作之人日
 執其勞勤勤罔懈有病而獲瘳老而無恙者幸藉
聖恩以遂其餘生此南昌之所以為諸郡先也景徳雖邑
 之一隅東介新安南通閩浙江湖交匯呉楚往來帆檣
 泊集人户填溢實與省㑹埒浮邑長吏仰體我
皇上發政施仁哀此煢獨至意創興是堂兼擇地設漏澤
 園俾不幸溘逝者魂魄皆得所依不致鬱為沴氣蒸成
[135-42b]
 疵癘甚盛舉也乃邑大夫倡之而鎮之人士復樂助其
 成奉使節而駐於鎮以及賈於斯而商於外者咸踴躍
 捐輸無稍倦從此老疾有養生死無憾耳不聞愁苦啁
 唧之聲目不覩罷癃羸瘵之狀民氣和樂用臻仁夀誠
 足襄
聖世太平之治而大有造於鎮也因與省之大吏共捐薄
 俸名其堂曰廣濟而記之以文其堂内應行規則一循
 南昌普濟堂故事列其條榜於堂之左尤願好義者之
[135-43a]
 接踵樂輸多多益善使斯堂之永久以勿廢也
   重修石鎮橋記        李 蘭
 嘗讀水經注豫章之水自湖湘合章貢而北注于彭蠡
 源逺流長知為江以西一巨區也初余督漕兹土繼復
 奉
命旬宣溯洄章水中見其支分派演襟帶洪都貫注諸郡
 經傳所載一一於閲厯間信之竊念章之水既深且廣
 其間水利津梁必使具興勿廢而後民受其福乃諮之
[135-43b]
 郡縣漸次興釐有石頭渡者距城堙十里既為章水奔
 注亦且此邦孔道春夏水漲行人多望洋之懼有明張
 文端公倡建輿梁名曰石鎮橋橋之後壘堤七里達章
 江寺由是水不汛溢人不病涉輪蹄絡繹利有攸往嵗
 既久木石摧殘駸駸乎有頽萎之勢行者裹足余曰江
 波非小弱也以傾圮而受沖激橋將壓焉脱不謀治則
 崩解之餘廢難猝舉爰命守令估費若干括公餘之貲
 請於大中丞毘陵謝公公樂於利濟圖興百廢者欣然
[135-44a]
許可迺遴幹員庀材治事加樁埽以固其基培土石以
平其陷敧者支之殘者綴之顧猶慮波之盈涸不常秋
冬廣數十丈春夏輙百餘丈橋之袤舊止九十丈有竒
一逢水漲波廣於橋厲揭之憂仍在因加増三十五丈
統袤一百二十六丈工始於雍正八年春竣於夏計五
閲月而告厥成功工料之費不資於民畚插之夫計口
授食復以餘鏹平治長堤類及蛟橋華嚴橋諸地亦加
修葺夫而後㑹城西北以達海昬悉成坦道皇華驛使
[135-44b]
可免倭遲躡屩擔簦無虞趨蹶矣落成之日有以余為
功者余曰否否夫豫章一水上源南贑下達九江支分
派演貫注諸郡應設應修之津梁寧可僕數余以閲厯
所及設法鳩工其他必有類於兹橋者茍我僚屬悉以
則效凡有禆於水利便於行人之處隨時修舉并廣其
意而及於利濟民生之事業巨細畢張是則余之願也
爰紀其顛末以為勸董厥工者則臬司經厯徐纘祖前
鉛山令張崇樸估勘經理者則新建令楊廷翼南昌守
[135-45a]
許鎮也并書以誌其勤
  陶靖節先生祠記
人無賢愚莫不願砥礪名節為一時髙士而自&KR0247自媒
者鮮克韜光如脂如韋者初終易轍無他聞道淺也古
今來用行舎藏與道汙隆簞瓢陋巷不改其樂者孔顏
而後吾於晉得一人焉葢陶靖節先生者是夫先生之
名習於童叟先生之行炳於宇宙然世之知先生者謂
其遺情軒冕樂志林泉詩酒自娯保真獨善位置巢父
[135-45b]
許由之列而不知先生志不在隱逸假隱逸以樂道意
不在詩酒資詩酒以寄迹者也先生性冲澹氣邁逸逹
觀時務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春風沂水寓目
皆天性之真松菊詩文觸處悉怡情之具潔靜精微深
於易教屬辭比事志擬春秋朱紫陽謂其元熙革姓間
黙寓忠貞此尤志節之大者脱令入孔氏之門則安貧
樂道固得躋顔子之班而達天知命亦可幾希聖之學
梁昭明有云能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
[135-46a]
 袪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抑乃爵禄
 可辭是誠有助於風教堪為百世之師者即遐陬僻壤
 所在尸祝亦足禆君子小人之益矧大江之右為先生
 故里本支具在可無廟貌之觀瞻几筵之憑式耶余奉
命旬宣兹土釋奠後即欲瞻先生遺像展羮牆之念廼潯
 陽栗里遥隔山河省㑹名區未存松桷僅於忠節祠中
 次増一座而專祀無及余竊病之嘗願與邦之人謀葺
 祠宇而未逮南城太史陶公存軒為先生支孫清風髙
[135-46b]
 節契黙先人爰追水源遡木本倡族庀材以初自置宇
 三重於南昌司馬㕔事之右者今改剏專祠以祀先生
 左右各建寢堂並祀先生五子宗支另闢户以使各郡
 子姓出入期無䙝先生之尊復不混五支之𣲖閟宫有
 侐實實枚枚丹雘維新桓桓翼翼立宗人以奉孝享置
 田產以贍粢盛規制聿周計深且遠是役也實陶氏宗
 祠而顏其額者則為靖節先生祠太史之言曰五栁髙
 風天下仰之我不敢獨私其祖欲與都人士共景名賢
[135-47a]
耳噫為子若孫而各尊爾祖義也為名賢子孫而率鄉
之人共尊其祖之賢是以親親之仁寓賢賢之道尤義
之大者也斯祠之作不特先生之節丕振西江益可為
風教之助作百世之師而太史建祠之義亦足為世道
人心之一範也余故樂得而紀其事祠倡於雍正八年
秋落成於次年之夏其寢户庖湢之向背甃堊雕繢之
經費筦榷記註之出入太史自能志之余不復贅
  普濟堂記
[135-47b]
昔者聖王之仁天下也在上有懷保惠鮮之政而在下
亦有任䘏之仁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老有所
終幼有所長而矜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葢聖人不虐
無告不侮鰥寡之一心充之於天下自六卿司牧下逮
海隅蒼生皆能流通徯應而無間其良法美意之所垂
設誠而致行歴久而無倦其效至於無一夫之不被其
澤何其盛與二帝三王之治其見於簡册之所稱述者
如此
[135-48a]
 國家深仁如天厚澤如地浸潯衍溢薄海内外㒺有不
 獲
皇上即位以來徳洋恩普尤多異數而京師舊有普濟堂
 之設畿甸之人沐浴
聖徳瞻仰
欽賜碑額相率鼓舞佽𦔳為此鰥孤老癃皆得安處
上即位之二年賚賜有加更
諭所在督撫轉勅有司廣為風勸令循例舉行如京畿此
[135-48b]
聖天子普惠困窮與天下樂善之盛心也於是
詔令所下時江右則省治為首倡購民之廢地於進賢門
 外横以弓計者四十冇六縱減九之一剏為廣厦閈閎
 牆垣既髙既固門之進為内門旁為庖舎又進為堂堂
 之進為閣以祀漢夀亭像閣後室東西環列綿綿翼翼
 總堂之屋大小以間計者百四十有五可容人若干炊
 饌浴厠有舎井汲池圃有所日給米薪蔬鹽油食具月
 有肉嵗有衣疾有藥殁有棺葬埋有地嵗贍之田以畝
[135-49a]
 計者若干餘給於司帑更選良醫居之餼以廩食而委
 幹員董其事其至如歸其安若山老羸之民得去其創
 殘疾苦飲和食德而祝
聖厯於無疆也數年於此矣葢矜人無告之苦獨異於齊
 民
上聖痌瘝引養之心倍切於萬姓州里都邑好行其徳之
 美亦以體
 國家惠鮮懐保之意而長斯民仁厚之風是豈不在於
[135-49b]
 上之風諭也哉今斯堂也始其事者既已著奉行之效
 繼其後者尤宜勤勿壞之思則所以宣
上徳意者永永無極和氣應而嘉祉集百物咸若太平之
 福流衍無窮不在是與是役也經始於雍正三年某月
 某日而以某月落成白金之費以兩計者總六千三百
 有奇捐金自前中丞裴公而暨各有差時余督糧江右
 莅任之初堂已告成嵗戊申復奉
命旬宣兹土庶務麤定尤勤斯舉夫紀前人之成績為將
[135-50a]
 來法守者子之事也故復志之
   江西督糧道署改門記     高 鋭
 國計莫切於糧務官箴甚重於闗防我
皇上加意勵精澄清吏治薄海内外視同几席固已大臣
 法小臣亷百官得其宜萬事協其序矣雍正七年七月
 吏部行文以藩司為一省承流宣化之大員出納錢糧
 甄别賢否責任尤重宜照臬司衙門例一體封鎖闗防
 江西即日奉行而督糧道署舊在布政司儀門之内本
[135-50b]
 右布政使奉裁移駐其署厯有年所矣今布政使奉文
 闗防而糧道有督運徵漕之責江西禾稼登場早晚不
 同十三府七十八州縣輸將遲速不一飛書徵召持籌
 按驗晨夕不遑若仍前與布政司同門出入是封鎖闗
 防之義不符而漕務或有誤也鋭以六年之秋由廣信
 知府奉
特簡陞任督糧遂度儀門之外大門之内循右而行設以
 栅欄隔以周垣甃石為路重門深進工匠之役木植磚
[135-51a]
 石丹堊之費皆自捐養亷凡二百四十餘金興工於七
 年十月初七日至二十六日告竣伏念鋭世受
 國恩先大夫督學江西教澤在人心近五十年學士縉
 紳猶能服習傳誦思慕無已鋭前之任廣信恭請
聖訓䝉
皇上召見天語諄諄勅以潔身奉職鋭敢不夙夜勤慎矢
 忠矢孝以仰承
皇上教育之恩無致隕越以遺先大夫餘憾受任以來恪
[135-51b]
 遵上憲明飭督率州縣一切漕務陋規浮收耗羨諸弊
 禁革靡遺每嵗二月送漕過淮幸無缺兌祗供厥職不
 敢言勞屢䝉邀
恩議叙九年五月又䝉
允題兼巡南昌撫州建昌三府從此督糧道署兼有地方
 之責矣皆出
皇上不次隆恩上憲鼔勵作養至意謹附識於此夫衙署
 闗防謹飭官方之要道也小心殫力臣子奉職之常分
[135-52a]
也宜識年月用垂永久以示勿忘是為記
  九江闗建設倉儲記      劉 均
古無常豐之嵗也而其民不至於重困則所以籌之者
詳且盡耳有籌之於當事者有籌之於事先者籌之於
當事僅可以全活吾民籌之於事先則所以安飽吾民

國家於所在州邑設立倉厫儲穀其中謹其葢藏時其
燥濕責專於守令而督察以大僚自畿内以及逺方所
[135-52b]
積無不滿山溢海遇歉嵗則平價糶之歉甚則計口賙
之游賈不能操其贏貧人得以溥其惠葢按常平義倉
之遺法而折其𠂻其籌之於事先者亦既詳且悉矣顧
民之饑飽繫於穀穀之出納主於官由州邑以達之郡
由郡以達之司與院而後乃入告焉文移上下越月踰
時其間之相因相濟而使民無目前之憂者不可不急
為籌也予攝篆潯闗額税而外纍積錙銖號曰平餘嵗
約數千兩例上之巡撫中丞貯司庫以資公用每念公
[135-53a]
 用之大者孰有過於濟民倘以此銀市穀儲之可得數
 千石嵗侵則以告於巡撫中丞或糶或賑朝請而夕行
 民之取食於倉也猶其取食於家也且江州水陸之衝
 舸載擔超人力所凑則隣壤亦深有賴焉夫積穀如積
 水然通川大河相隔數里不遽相及也溝澮陂池在數
 武之内則桔橰可以挹注之矣州邑之倉通川也瀦逺
 而溉遲潯闗之倉陂池也地親而溉速兩相因而兩相
 濟則嵗不病而民不傷先後之籌庶幾無不備矣乎而
[135-53b]
 巡撫中丞適獲我心以潯贑兩闗並請於
 朝輒得
諭㫖予遂擇地於江州使署舊址建倉二十間堅緻爽塏
 不憂卑濕中為官㕔三間左右翼以四小室前為大門
 亦以四小室翼之使守倉者居焉土木傭力之值計白
 金六百六十兩有竒皆撫軍裁汰諸項所節省者士民
 欣喜相告謂使君大有造於我儕也予曰是
聖天子浩蕩之恩巡撫中丞尺疏之庇予其敢任徳抑予
[135-54a]
 於是竊有感矣憶丁未春夏間徳化瀕江之民苦於霖
 潦往往乏食而疫厲時亦間作予悉出餘俸倡同志醵
 貲市米于饒州往還苦踐更然諸丞尉單騎四出設粥
 給米并肘藥物以行老幼啼呼予每見為之涕下令早
 得是穀而儲之豈復皇皇為當事支吾之計哉謹立石
 㕔左用紀盛事是役也工始於戊申七月三日落成則
 九月十有五日也
   重修濓溪書院記       王世繩
[135-54b]
 䖍州濓溪書院由來舊矣自宋迄今數百年俎豆絃歌
 不絶葢先生之學上接洙泗十載之祕下開河洛百世
 之傳朱子謂不有先覺誰開我人宜祀之久而弗替也
 康熙壬寅余奉
命分巡南贑祇謁先生祠祠始創於貢水東尋遷鬱孤臺
 明崇禎庚辰移於光孝寺左亷泉側名亷泉書院
 國朝順治癸巳改亷泉為今濓溪其詳具載濓溪紀事
 及郡志碑記中惟東西兩講堂創於康熙己丑庚寅前
[135-55a]
此未之有也地既𢎞厰泉復清冽不亞鹿洞鵞湖諸勝
惜日久風雨飄颻漸非一木能支因慨然念前人締造
之難一旦鞠為茂草其曷以妥先賢而育多士亟謀葺
之命經厯魯承化董其事缺者補圮者修一切工料諸
費共若干悉捐清俸不勞民力不傷民財至臺下之池
週以欄而橋弗架閣前之泉䕶以石而亭弗建非憚煩
惜費從輿論也經始於壬寅八月以癸卯五月落成中
祀濓溪先生二程文信國公王文成公湯荆峴公如故
[135-55b]
益以楊文靖公以其立雪程門又嘗厯仕䖍州者仍别
祀蘇文忠公於廉泉魁星閣他如有功書院若王公之
良陳君履忠劉公武元蘇公𢎞祖郎公永清宋公犖白
公啟明任君進爵朱君光圉悉移祀於西講堂示不敢
與先賢並也每嵗春秋祭濓溪祠畢另祭之更拔十二
邑生童有志者肄業其中以府學教授趙君與鴻司講
席書院故有學田濠税舊府縣兩學司之暫撥歸贑縣
令收其稅供祭祀外為師生束脩膏火資不足佐以余
[135-56a]
 俸每季親往督課另加奬勸自癸卯迄今丁未五年矣
 夫崇祀先賢古制也振興文教官斯土者之責也况有
 書院以來或創或修興廢舉墜代不乏人碑志班班可
 考余仍舊貫非有所加也何必記第恐代逺年湮久而
 失實因詳其原委鐫諸石俾後之君子㕘稽焉是為記
   重建新喻縣學宫記      張景蒼
 新喻縣學據虎瞰山之上秀江環流羣峰拱峙萃山水
 之精華孕人文之靈秀晦庵朱子嘗亟稱之粤自唐大
[135-56b]
 厯間杜令君創建於前宋迄元明諸賢尹續葺於後當
 其時生斯土者如二劉三孔謝昌國章雲山黎元中梁
 石門蕭時化之理學文章李仲謙簡斯立蕭幹臣萬養
 正周仲謹習嘉言施見石晏恭盟之勲名節義彬彬郁
 郁史不絶書何其盛也數十年來殊少衰矣余甫下車
 釋奠文廟顧瞻殿宇堂廡頽敝弗治惻焉傷心者久之
 爰仰體
聖天子樂育人才之意亟圖更新謀之司鐸咨之士紳莫
[135-57a]
不踴躍願勷厥事於是率先捐俸鳩材庀工尅日而經
始之大成殿逼處城隅庳隘弗稱也則退尋丈而拓其
基焉而兩廡㦸門亦由之舒展矣文昌閣矗居㢲位文
峯宜峻也則勤垣墉而崇厥址焉而啟聖名宦鄉賢諸
祠例不得仍襲其故矣他如明倫有堂習射有圃齋房
號舎次第聿興制雖循舊事實創新既足妥先聖在天
之神而山水效靈呈奇獻秀宫牆勝槩亦十倍於昔矣
夫人才之盛衰係於學校之興廢前幾十年喻之人士
[135-57b]
非不樂於登進而鄉㑹二試列名頗少一自營築伊始
而張子逺旋雋賢書今甫迄工而晏子斯盛復冠多士
可知扶輿清淑之氣磅礴鬱積必在人有以發之而士
亦須儲其學以有待斯應時而起耳又焉知理學文章
勲名節義將來喻士之所就不更逺勝於昔日之所傳
耶余既喜斯學之頓改舊觀而尤願多士勉企前修孜
孜於學弗忘連茹彚征之吉是則余修學之意也抑望
後之同志慨念創建維艱而與邑之賢士大夫修葺之
[135-58a]
弗懈焉庶斯學之永永弗敝也夫是役也始於丁酉之
八月成於庚子之十月費不下鉅萬余倡之衆君子和
之若廣文汪鑑淑署教諭事江砥教諭趙希陳訓導尹
之任縣丞梁簡典史顧之謙胥與有勤勞焉其好義急
公之士則悉載之邑乗云
  南昌府學教習樂舞記     陶 成
古者學以祀其先聖先師凡釋奠必大合樂周禮大司
徒掌成均之教六律六同五聲八音等其曲折使應節
[135-58b]
奏又徧習六代之樂祭必陳之先王之制所以隆祀於
學宫者如此漢興天下師祀夫子久而益尊自章帝以
六代之樂祀闕里而南宋永嘉用六佾軒懸於太學後
世因之北齊范宣之議曰當其為師則不臣之釋奠日
宜備帝王禮樂喻希則以謂皇朝降尊𢎞教待以師資
引用上公即事而明憲宗用祭酒周洪謨奏増籩豆佾
舞之數十為十二六為八洪謨之奏曰唐以來千有餘
嵗孔子被服衮冕比天子而樂舞止用諸侯以禮論樂
[135-59a]
於樂不備以樂論禮於禮為僭乞増其數以補缺畧備
朝廷尊崇之制而武宗九年以張璁議復減之豈崇徳
報功有隆無替之意歟葢至於今二百餘年八佾之舞
獨闕里之祀行之矣然而唐之世郡州縣學刺史守令
祭猶無樂宋歐陽子曰釋奠祭之畧者有樂舞授器之
禮令又闕焉則於其畧者又不備也明太祖二十八年
詔頒大成樂於天下府學令州縣如式造製則府州縣
學有樂自洪武始也特其等殺卒有可疑者夏寅曰籩
[135-59b]
豆十増為十二佾舞六增為八惟太學可行乃天子自
祭而府縣學通用之則禮僭矣此以見洪謨之議猶有
未盡善者天下之祭視太學邑視郡惟籩豆樂舞當有
差是夏寅之言可採然自明固未有以定之與然而府
學之佾舞六籩豆以十固無以易者
國家崇尚斆學尊禮先師視昔有加春秋之享勅有司
所在修飭器數而或舉或墜無亦有司者遞更遂至懈
弛又或視為文具簿書獄訟之日不足而厚人民美風
[135-60a]
 俗之事未之有遑與元年
上登極大詔天下學校修明舊章而山右裴公來撫江右
 既四年吏清政肅謂禮樂之興必自近南昌為十三郡
 大府聘曲阜孔君尚珥司其教制一守
 國朝㑹典式準於部器之窳者新之闕者備之籩豆簠
 簋登硎尊罍爵之屬若干鐘磬鼔瑟琴壎篪柷敔鏞笙
 之屬若干羽翟之屬若干聚俊秀之士百五十人日餼
 以廩習其擊拊間歌合止之節俯仰屈伸綴兆疾舒升
[135-60b]
 降上下周旋裼襲之文三閲月而成葢俎豆禮容習於
 堂而鐘鼔管絃聞於四境可謂盛矣先王之世自王宫
 國都下逮諸侯之封莫不首崇學崇學必嚴禋祀嚴禋
 祀必先禮樂葢教化之原風俗之基在焉豈徒以為觀
 美然而既得其意又辨其等者王制之精也在上之人
 明其義實意行之而已是舉也中丞公奉
上徳意為江右創百年未有之盛是固不可以無傳也於
 是書之以告來者
[135-61a]
  重修餘干縣學敬一亭記    甘顯祖
餘干學宫東偏敬一亭刻明世宗御製敬一碑及范氏
心箴註程子視聽言動四箴註又節奉聖諭輔臣楊一
清謝遷張璁翟鑾於碑凡七嵗久且頽康熙甲申冬余
承乏學博周覽遺址見亭中敬一箴碑旁程子視箴註
碑言箴註碑動箴註碑仍鈎畫如舊其范氏心箴註碑
程子聽箴註碑節奉聖諭碑皆漫滅不可讀感慨者久
之越二年夏始為除其榛蕪新其榱桷牆垣瓴甓略為
[135-61b]
補綴是年冬又築小軒於左植竹以為籬而亭始賴以
存嗚呼敬一者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朱子敬
齋箴曰出門如賔承事如祭戰戰兢兢㒺敢或易又曰
勿貳以二勿參以三張南軒主一箴曰曷為其敬妙在
主一曷為其一惟以無失又曰為學有要持敬勿失敬
一之㫖兩賢叮嚀反覆喫緊為人如此而復重之以帝
王之諭㫖官斯土者更守其側謂宜以時修葺而顧可
聽其廢墜耶况余與諸生以時課業於此豈徒佔畢帖
[135-62a]
 括云爾哉其於敬一之義固宜提撕警覺以與多士講
 明而持守之庶有事無事一皆整齊嚴肅不至於昏怠
 放逸而小而洒掃應對大而明徳新民皆將本之於此
 則修復之舉尤其所當亟圖而不容以或已者也故於
 落成之日畧述顛末以見敬一之義千古為昭而余之
 所以修之者非漫然而已也至於工役瓦甓之用為費
 無幾不具書
   重修萬載縣明倫堂記     許松佶
[135-62b]
 嵗在戊申余以
朝命來宰是邑循例釋菜首謁聖廟瞻仰殿庭聿新巍煥
 惟神座未修兩廡牌位未設廊廡有碑屹然讀之知施
 君之力為多而程君踵成之者也嗣至明倫堂則堂事
 傾頽師生無復講道之處殆施程兩君力所不逮而貽
 余以責者余豈敢辭苐時已冬初轉瞬改嵗且庶務孔
 亟簿書期㑹日不暇給拮据數月粗得就理於是先新
 神座繼設兩廡牌位而後謀及於明倫堂維堂工費繁
[135-63a]
 鉅非一人之力所及因進諸紳士而謀之咸踴躍樂從
 用是醵費經營鳩工庀材閱三月而厥功告成既塗既
 茨以丹以艧書聖經一章於屛八月初吉集紳士耆庶
 宣講
上諭并舉行鄉飲典禮今而後師生時集講道微者以顯
 幽者以闡明於倫理致其親睦其士人周旋於揖讓相
 先之地詩書之氣日積弦誦之聲時聞其庶民相安于
 閭巷各供其職業沐浴膏澤歌咏太平而為之長吏者
[135-63b]
 得以課政餘閒時登斯堂與士民相見勉勉循循庶幾
 徳化之有成也豈不幸哉余不敏蒞事未久曷敢文飾
 其説惟是勤宣
聖天子恩徳以期化民成俗之心孜孜不敢怠而於此堂
 之成既喜為政教之所由始而又樂諸紳士之共勷厥
 成即以質之施程兩君想亦欣然共慰也堂之修維年
 已酉始事於季夏訖工於仲秋儒學教諭徐能宗訓導
 周溥督其成邑紳士舉人楊言唐裕猷貢生郭邦藩王
[135-64a]
敷教監生張士魁生員汪朝祖辛汝勷等董其事捐貲
襄事者甚夥悉勒碑隂是為記
  自白鹿洞遊廬山記      靖道謨
余來鹿洞三年日與諸子讀書講學未嘗問廬山面目
也丙寅高秋始動遊興議所之或曰有四大寺游&KR0282
錯且地勢平衍笋輿可行余曰姑置之或曰木𤓰崖地
勢高峻瞻矚寥濶余曰似矣然尚非歸宿處其卧龍岡
乎諸葛公之佳名也吾子朱子所愛慕之而欲結廬其
[135-64b]
間者也舎此將安歸雖然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
於惡池魯人將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請從折
桂白石始遂自鹿洞後山循岡脊西北行披榛莽間菊
綻黄華樝垂朱實相與採擷而食之以當餱糧幾忘山
石之确犖也其下為聖澤泉流東注鹿洞溪聲潺潺與
人語相答響溯流以行至折桂寺寺在凌雲峰下鹿洞
從五老峰降勢兹峰為其發軔山寺後有讀書臺故址
唐李逢吉嘗讀書於此已而舉進士寺以是名朱子有
[135-65a]
詩云竹帛有遺臭桂樹徒芬芳八闗十六子之號幾令
丹岩蒙滓然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茍善讀書林泉
當為生色矣入寺小憩周覽巖岫前山崔嵬隱蔽彭蠡
巖前有老桂一株殆數百年物根柢輪囷雙幹亭亭直
上時史子師戩徐子符瑞從余指示二子曰兩君各折
一枝以為來秋之兆可乎相視而笑出寺西南行過石
梁聖澤泉經其下登前山攀藤蘿而上數十步一歇息
厯數十息山微平石徑幽邃青松夾道遂至白石庵宋
[135-65b]
李公擇讀書處也公擇及第後留書九千卷以俟來者
之求蘇文忠歎為仁者之心元祐初以公擇為三司使
或言其少幹畧司馬溫公曰使天下知吾意不急於利
斯真讀書人矣寺門南臨彭蠡湖光瀲灧若在几席間
因止宿焉明日為重九佳辰早飯畢西南行纔里許至
木𤓰崖方子雲衢干子久中諸人咸集崖前望彭蠡較
白石更覺清切崖側有洞層折而上逾數百仭五老峰
去平地七千六百餘丈洞在峰前計其高下得十之八
[135-66a]
九大江南數百里山川皆隱躍呈露不獨華岳峰頭呼
吸可通帝座也崖洞為仙人劉混成種木𤓰代食處故
以氏之問卧龍岡路逺近土人云南去尚二十餘里路
﨑嶇特甚人跡罕至諸子或有難色余曰吾輩此行何
為寧畏難而止乎明日下崖南行過太平寺敗垣破屋
寂無僧侣值太平之世有頽毁之僧廬豈其此盛則彼
衰也歟過太平澗折而西行踰洗馬池過棲賢寺側寺
亦唐李賔客讀書處葢廬山四大寺秀峰瞻雲萬杉兹
[135-66b]
其一也從寺側南行取道叢棘間經滴水崖下山澗中
踰高家嶺石上苔蘚斑駁滑澾巖巒陡峻鳥道縈紆百
步間殆不止九折也又逾一小嶺沿北山麓行下見卧
龍潭水㵗㶔石磵中望磵南山麓地稍開豁有茅屋數
間即卧龍庵遺址又西行數百步則卧龍岡在焉非山
岡也有石横亘澗中長數丈蜿蜒若龍故名今岡擁沙
磧蔽翳茅茨中形狀藏縮如龍之在勢其起亭遺址尚
存則明嘉靖中都御史何遷所重建今亦惟餘石礎斷
[135-67a]
碑而已潭之水從百丈絶巖懸瀑而下有滉漾飛舞之
勢而幽深遼杳果如前所云人迹罕至者竊怪此地山
深嵐重若非風日晴明則李崆峒晝常黯黯之言似亦
足信何為吾朱子當年欲築室於此及細繹記中幸其
深阻夐絶非車塵馬跡之所能到則又爽然自失矣時
值亭午秋宇澄清與諸子徘徊留連不能去因汲潭水
取所攜茶具烹茗而飲之各欣然若有所得昔季札觀
樂至於簫韶曰觀止矣吾遊廬山至於卧龍岡亦云復
[135-67b]
厯亂石間下小嶺取道王楊畈過李家山為公擇舊居
望木𤓰巖隱然在雲氣中到鹿洞日在西崦聽諸號舎
讀書聲悠然想見折桂白石中當年景象也時乾隆十
一年九月
  江西増修貢院記       錢陳羣
江西貢院之復建於東湖實惟康熈二十年厥後遇賓
興之嵗即事修葺以迄於今我
國家文治百年匡廬彭蠡之鍾毓其貢於
[135-68a]
 朝者備公卿有司百執事之選得人為盛矣我
皇上興賢育才慎飭科制九年冬
駕幸翰林院
賜宴禮成遂
臨視貢院
御製七言律詩四章樹斯文之軌則閔寒士之苦辛所以
 體恤而董勸之者至矣極矣又復
親灑宸翰頒諭直省貢院一體刋刻永垂彞訓今年丁卯
[135-68b]
 鄉試届期陳羣/
命偕侍御馮君秉仁來典試事將入闈仰見至公堂屏風
 恭勒
天章鸞翔鳳翥氣象矞皇一時執事大小僚屬觀瞻悚惕
 時則大中丞開公泰實為監臨增修貢院率屬興事規
 制有加試既竣得周閱貢院司事者為言今次工程於
 常修外所増加者若聯璧堂後平屋七楹提調監試兩
 聽事龍門兩旁平屋數楹舉子號舎増高七寸易竹椽
[135-69a]
 以杉木坐板寫板則加濶之於是為坊為垣為門為樓
 為堂為廡為公廨為諸所為席舎為瞭角樓次第一新
 而南昌府知府李君倓署南昌府同知事南安府同知
 劉君方溥署瑞州府事南昌府通判程君尚贇南昌縣
 知縣錢君志遥新建縣知縣邸君蘭標實司其事内外
 提調監試方伯彭君家屏觀察黄君岳牧副使蔣君嘉
 年施君廷翰參政李君根雲實董其成維貢院為賓興
 重地
[135-69b]
聖天子求賢若渴作新於上百執事仰奉徳意經理於下
 而陳羣/得觀盛於斯實深慶幸是不可無以記之以為
 後來者勸并以推明夫
 國家教養之深詩書禮樂之澤蔚興而丕振者葢有自
 云
   江西貢院事宜碑記      彭家屏
 乾隆九年嵗屬甲子為
 國家景運無疆百年初周復始之㑹余承乏旬宣已三
[135-70a]
載矣時值大比内外簾各分司執事余謬以領藩綜攬
其全為念鄉貢無題名碑制慮久而失考爰仿太學勒
石以記樹於南昌府序自兹以往每届如之嗣念闈中
向來井眼甚少舉子恒以艱於取汲為不便而挑夫喧
雜夜深不扃殊非宜苐穿鑿弗慎亦恐有礙文脉迺召
集諸生度地詹吉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十四夜三逢甲
子為貞元㑹合文明大啟之象至期䖍肅祝奠率屬飭
匠於至明堂前至公堂下號舎兩旁及供給各所濬井
[135-70b]
一十有二莫不源潔流清宣湧不竭從此永免呌囂之
擾而舉子入闈後即得凝神定志靜候命試矣然闈内
向少清䕃而樹木與樹人同觀且因以顧名思義也可
不講歟為之樹槐使多士有懐攻苦三年易度不可虚
擲此一日也為之樹桐使考官觸憶當年無負其初心
也為之樹桂使秉衡者掇此天香移植上苑也為之樹
芙蓉使午夜校閲直筆欲下之際重念寒士之失意堪
憐勿輕施塗抹也擬種諸樹義各有取先是與掘井事
[135-71a]
宜均請於監臨大中丞開公泰曰善是固無忘未第時
之辛苦欲推以及人為
朝廷體恤多士之意也宜亟為之學使金公徳瑛亦以
為然同事提調黄觀察岳牧監試李㕘政根雲蔣憲副
嘉年施憲副廷翰先後共相規贊用成盛舉僉議當立
石以誌不冺余謹援筆而載之
  大忠祠碑記
㑹城舊有大忠祠在四道後街祀宋岳忠武文信國謝
[135-71b]
文節三公葢忠武於西江有靖亂之勲而信國與文節
又此邦人傑也嵗月浸久故址變遷按志籍考之已不
可復識矣竊思三公大節凜若日星雖婦孺皆知其名
而所官之地及所生之邦或至無尺土以安俎豆祭法
所謂以勞定國以死勤事者不且缺然未講耶余領藩
十年於此緬稽舊蹟景企先型不勝髙山仰止之慕因
五桂坊公所一楹有庭有廡規模具備特剪除蕪蔓棟
牖一新奉三公木主祀於後堂牓其門曰大忠祠存其
[135-72a]
 舊也顔其額曰大節不奪誌其實也凡江右後來忠臣
 義士足以步三公芳躅者咸得配食其間嵗之春秋以
 時奉祀俾百世下頑廉懦立庶於風教不無小補云
   陶務叙畧碑記        唐 英
 事有至微且末而儲為國用利於民生者陶之為器是
 也上陳俎豆之列下供飲食之需由來非一日矣稽其
 制始乎漢而傳於厯代異其地而盛於南昌自前明設
 厰珠山之麓命官督造旋至奉行不善費國帑荼工匠
[135-72b]
 役於是者幾不聊生孰謂陶為細務而董其事者可不
 審慎乎哉英/闗東之瀋陽人也世受
 國恩從
龍日下隸籍
 内務府幼即供役於
 養心殿二十餘載我
皇上御極之元年仰䝉
髙厚殊恩拔置郎署方恐報稱無由廼復於雍正六年秋
[135-73a]
 八月怡賢親王口宣
天語命英/督監江西窰務且有工匠疾苦宜恤商户交易
 宜平之
諭大哉
皇言何其恩之周而慮之深也英/祗承出都於本年十月
 間抵厰一應工匠商戸造辦交易之事靡不仰遵
聖諭惕厲戰兢凡出納毫釐器皿數目俱係造册報銷於
 内務府總管年處按月核算迄今乙卯七載於兹矣雖
[135-73b]
 勉竭駑駘不敢茍忽然才識鄙淺舛誤實多荷䝉
聖慈不加罪斥且嵗
賜薪水之費五百金舉家佩
德飽
恩功難抵罪自揣微陋小臣平生過分倖事實為未有因
 念陶固細務自一身以及工役皆邀
皇上周卹敢不具述始末以宣揚
德意且汙尊土簋
[135-74a]
 國家之儉徳攸闗則陶器為世所必需而製造亦為後
 所難免得其道則事半功倍失其道則公廢人勞茍茫
 無稽於後何如略志述於今英/雖不敢謂陶之微奥確
 信深知然既習且久其於製造之器皿條目欵釉尺寸
 工匠錢糧暨夫賞勤勸惰之大略不無一得之愚爰舉
 而條列於後鐫石珠山之陽俾後之繼英/董理者知所
 考稽審慎共體我
皇上恤民勸工之至意庶無糜費擾衆之弊用述梗槩以
[135-74b]
 自志感惕并示後之君子倘所謂耕問僕織問婢者其
 或不失此意乎
   燒造各色條欵
  一嵗用淮安板閘闗錢糧八千兩一應工價飯食泥
   土釉料俱照民間時價公平採買毫無當官科𣲖
   之累再衆工之婚喪勸賞以及醫藥置產之用并
   在於内
  一在厰工匠辦事人役支領工值食用者嵗有三百
[135-75a]
  餘名
 一每嵗秋冬兩季僱覓船隻夫役解送圓琢器皿六
  百餘桶嵗例盤碗鍾碟等上色圓器由二三寸口
  面以至二三尺口面者一萬六七千件其選落之
  次色尚有六七萬件不等一併裝桶解京以備
賞用其缾罍罇彝等上色琢器由三四寸高大以至三
  四尺高大者亦嵗例二千餘件尚有選落次色二
  三千件不等一併裝桶解京以備
[135-75b]
賞用至於每月初二十六兩期解送淮闗總管年處呈
  樣或十數件或六七件不等在外
 一厰内所造各種釉水欵項甚多不能備載兹舉其
  仿古採今宜於大小盤碗鍾碟瓶罍罇彞嵗例貢
御者五十七種開列於後以志大槩
  鐵骨大觀釉有月白粉青大緑等三種/俱仿 内發宋器色澤
  鐵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種俱/仿 内發舊器色澤
  銅骨無紋汝釉仿宋器猫食盆/人面洗色澤
[135-76a]
  銅骨魚子紋汝釉仿器内發/宋 色澤
  白定釉止仿粉定一種/其土定未仿
  均釉仿驢内發舊器玫瑰紫海棠紅茄花紫梅子/青 肝馬肺五種外新得深紫米色天藍窰
  變四/種
  仿宣窰霽紅有鮮紅寳/石紅二種
  宣窰霽青色澤濃紅有/橘皮椶眼
  仿厰官釉冇鱔魚黄蛇皮緑/鵞黄斑㸃三種
  龍泉釉有淺深/二種
[135-76b]
  東青釉有淺深/二種
  仿米色宋釉係從景徳鎮東二十里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窰址覓得瓦礫因仿其色澤
  欵/式
  粉青色宋釉其欵式色澤同米/色宋釉一處覓得
  仿油緑釉係玉内發窰變舊器如/碧 光彩中斑駁古雅
  爐均釉色在廣東窰與宜興掛釉之/間而花紋流淌變化過之
  歐釉仿舊歐姓窰有/紅藍紋二種
  青㸃釉仿舊内發廣/窰 器色澤
[135-77a]
  月白釉色微類大觀釉白泥/胎無紋有淺深二種
  仿宣窰寳燒有三魚三果三/芝五福四種
  仿龍泉釉寳燒本朝新製有三魚三/ 果三芝五福四種
  翡翠釉仿㸃内發素翠/青 金㸃三種
  吹紅釉
  吹青釉
  仿永樂窰脫胎青白錐拱等器皿
  仿萬厯正徳窰五彩器皿
[135-77b]
  仿成化窰五彩器皿
  宣花黄地章器皿本朝製/ 新
  法青釉係新試配之釉較霽青/濃紅深翠無橘皮椶眼
  仿西洋雕鏤像生器皿伍拱盤碟瓶盒等項畫/之渲染亦仿西洋筆意
  仿澆黄錐緑花器皿
  仿澆黄器皿有素地錐/花二種
  仿澆紫器皿有素地錐/花二種
  錐花器皿各種釉/俱有
[135-78a]
  堆花器皿各種釉/水俱有
  抹紅器皿仿舊/
  彩紅器皿仿舊/
  西洋黄色器皿本朝製/ 新
  西洋紫色器皿本朝製/ 新
  抹銀器皿本朝製/ 新
  彩水墨器皿本朝新製山水人物花卉/ 翎毛仿筆墨濃淡之意
  仿宣窰填白器皿有厚薄大/小不等
[135-78b]
  仿嘉窰青花
  仿成化窰淡描青花
  米色釉與宋米色釉不/同有淺深二種
  釉裏紅器皿有通用紅釉繪畫/者有青葉紅花者
  仿紫金釉有紅黄/二種
  澆黄五彩器皿此種係新/試所得
  仿澆緑器皿有素地錐/花二種
  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瑯畫法人物山/ 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
[135-79a]
  拱花器皿各種釉/水俱有
  西洋紅色器皿本朝製/ 新
  仿烏金釉黒地白花黒/地描金二種
  西洋緑色器皿本朝製/ 新
  西洋烏金器皿本朝製/ 新
  抹金器皿仿東/洋
  描金器皿仿東/洋
  描銀器皿仿東/洋
[135-79b]
  厰官釉大缸口面徑三尺四五寸至四尺髙一尺/七八寸至二尺釉色有鱔魚黄𤓰皮
  緑黄緑/㸃三種
  陶冶圖編次
 一採石製泥
  惟陶利用範土作胎其土須採石煉製石產江南
  徽郡祁門縣距窰厰二百里山名坪里谷口二處
  皆產白石開窖採取剖有黒花如鹿角菜形土人
  藉溪流設輪作碓舂細淘淨製如磚式名為白不
[135-80a]
  不音敦上聲凡造瓷之泥土皆/以此為名葢景徳鎮人土音也色純質細製造脫
  胎填白青花圓琢等器别有高嶺玉紅箭灘數種
  各就產地為名皆出江西饒州府屬各境採製法
  同白不止可供攙合製造之用於麤厚器皿為宜
  幅中為開採為舂碓為畚煉採石製泥之法不越
  於是云
 二淘練泥土
  造瓷首需泥土淘練尤在精純土星石子定帶瑕
[135-80b]
  疵土雜泥鬆必至拆裂淘練之法多以水缸浸泥
  木鈀翻攪標起渣沈過以馬尾細籮再澄雙層絹
  袋始分注過泥匣缽俾水滲漿稠用無厎木匣下
  鋪新磚數層内以細布大單將稠漿傾入緊包磚
  壓吸水水滲成泥移貯大石片上用鐵鍬翻撲結
  實以便製器凡各種坯胎不外此泥惟分類按方
  加配材料以别其用幅中所載器具人工描摹淘
  練情形悉備
[135-81a]
 三煉灰配釉
  陶製各器惟釉是需而一切釉水無灰不成其釉
  灰出樂平縣在景徳鎮南百四十里以青白石與
  鳳尾草迭壘燒煉用水淘細即成釉灰配以白不
  細泥與釉灰調和成漿稀稠相等各按瓷之種類
  以成方加減盛之缸内用曲木横貫鐵鍋之耳以
  為舀注之具其名曰盆如泥十盆灰一盆為上品
  瓷器之釉泥七八而灰二三為中品之釉若泥灰
[135-81b]
  平對或灰多於泥則成麤釉圖中缸内所浮之鍋
  即盆是也
 四製造匣缽
  瓷坯入窰最宜潔淨一沾泥渣便成斑駁且窰風
  火氣沖突易於傷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缽套裝
  也匣缽之泥土產於景徳鎮之東北里淳村有黒
  紅白三色之異另有寳石山出黒黄沙一種配合
  成泥取其入火禁煉造法用輪車與拉坯之車相
[135-82a]
  似泥不用過細俟匣坯微乾畧鏇入窰空燒一次
  方堪應用名曰鍍匣而造匣缽之匠亦常用麤泥
  拉造砂盌為本地鄉村坯房人匠等家常之用
 五圓器修模
  圓器之造每一式欵動經千百不有模範式欵斷
  難畫一其模子必須與原樣相似但尺寸不能計
  算放大則成器必較原樣收小葢生坯泥鬆性浮
  一經窰火鬆者緊浮者實一尺之坯止得七八寸
[135-82b]
  之器其抽縮之理然也欲求生坯之準必先模子
  是修故模匠不曰造而曰修凡一器之模非修數
  次其尺寸式欵燒出時定不能脗合此行工匠務
  熟諸窰火泥性方能計算加減以成模範景徳一
  鎮羣推名手不過兩三人
 六圓器拉坯
  圓器之製不一其方瓣稜角者則有鑲雕印削之
  作而渾圓之器又用輪車拉坯就器之大小分為
[135-83a]
  二作其大者拉造一尺至二三尺之盤盌鍾碟等
  小者拉造一尺以内之盤盌鍾碟等車如木盤下
  設機局俾旋轉無滯則所拉之坯方免厚薄偏側
  故用木匠隨時修治另有泥匠摶泥融結置於車
  盤拉坯者坐於車架以竹杖撥車使之輪轉雙手
  按泥隨手法之屈伸收放以定圓器欵式其大小
  不失毫黍
 七琢器做坯
[135-83b]
  缾罍罇彜皆名琢器其渾圓者亦如造圓器之法
  用輪車拉坯俟其晒乾仍就輪車刀鏇定樣之後
  以大羊毛筆蘸水洗磨俾光滑潔淨然後吹釉入
  窰即成白器如於坯上畫料罩粙即為青花其鑲
  方稜角之坯則用布包泥以平板拍練成片裁成
  塊叚即用本泥調糊粘合另有印坯一種係從模
  中印出製法亦如鑲方鑲印二種洗補磨擦與圓
  琢器無異凡此坯胎有應錐拱雕鏤者俟乾透定
[135-84a]
  稿以付耑門工匠為之
 八採取青料
  瓷器無分圓琢其青花者有宣成嘉萬之别悉藉
  青料為繪畫之需而霽青大釉亦賴青料配合料
  出浙江紹興金華兩郡所屬諸山採者赴山穵取
  於溪流洗去浮土其色黒黄大而圓者為頂選統
  名為頂圓子俱以產地分别名目販者攜至燒瓷
  之所埋入窰地煅煉三日取出淘洗始售賣備用
[135-84b]
  其江西廣東諸山間有產者色澤淡薄不耐煅煉
  止可畫染市賣粗器圖中所繪特詳採取其於製
  煉則未及焉
 九揀選青料
  青料煉出後尤須揀選有料户一行專司其事料
  之黒緑潤澤光色俱全者乃為上選於仿古霽青
  青花細瓷用之色雖黒緑而鮮潤澤者為市賣粗
  瓷之用至光色全無者性薄煉枯悉應選棄至用
[135-85a]
  料之法畫於生坯罩以釉水過窰燒出俱成青翠
  若不罩釉仍是黒色如窰火稍過則所畫青花多
  致散漫惟青花中有韮菜邊一種獨為青楚入窰
  不改故細描必用之圖内筐盛匣缽乃屬㸃綴非
  選料正意
 十印坯乳料
  大小圓器拉成水坯俟其潮乾用修就模子套坯
  其上以手拍按務使泥坯周正匀結始褪下隂乾
[135-85b]
  以備鏇削其濕坯不宜日晒晒即拆裂至畫瓷所
  需之料研乳宜細粗則起刺不鮮每料十兩為一
  缽專工乳研經月之後始堪應用乳用研缽貯於
  矮凳凳頭裝有直木上横一板鏤孔以裝乳槌之
  柄人坐於凳握槌乳之工價每月三錢亦有兩手
  乳兩缽夜至二鼔者工值倍之老幼殘疾多藉此
  資生焉
 十一圓器青花
[135-86a]
  青花繪於圓器一號動累百千若非畫欵相同必
  致參差互異故畫者止學畫而不學染染者止學
  染而不學畫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其心畫者染者
  各分類聚處一室以成其畫一之功其餘拱錐雕
  鏤業似同而各習一家釉紅寳燒技實異而類近
  於畫至如器上之邊線青篐原出鏇坯之手其厎
  心之識銘書記獨歸落欵之工花鳥禽魚寫生以
  肖物為上宣成嘉萬倣古以多見方精此青花之
[135-86b]
  異於五采也
 十二製畫琢器
  琢器之式有方圓稜角之殊製畫之方别采繪鏤
  雕之異仿舊須宗其典雅肇新務審其淵源器自
  陶成矩規悉遵古制花同錦簇采色勝上春臺觀
  哥汝定均抔汙之儀則非逺水火木金土洪鈞之
  調劑維神或相物以賦形亦範質而施采功必藉
  夫埏埴出自林泉制不越夫罇罍重均彝鼎爐烟
[135-87a]
  煥色雖瓦缶亦參槖龠之權彩筆生花即窰瓷可
  騐文明之象
 十三蘸釉吹釉
  圓琢各器凡青花與觀哥汝等均須上釉入窰上
  釉之法古制將琢器之方長稜角者用毛筆搨釉
  弊每失於不匀至大小圓器及渾圓之琢器俱在
  缸内蘸釉其弊又失於體重多破故全器倍為難
  得今圓器之小者仍於缸内蘸釉其琢器與圓器
[135-87b]
  大件俱用吹釉法以徑寸竹筒截長七寸頭䝉細
  紗蘸釉以吹俱視坯之大小與釉之等類别其吹
  之遍數有自三四遍至十七八遍者此吹蘸所由
  分也
 十四鏇坯穵足
  圓器尺寸既定於模而光平必需於鏇故復有鏇
  坯之作作内設有鏇坯之車形與拉坯車相等惟
  中心立一木樁樁視坯為粗細其頂渾圓包以絲
[135-88a]
  綿恐損坯衷也將坯扣合樁上撥輪轉旋用刀鏇
  削則器之裏外皆得光平其式欵粗細闗乎鏇手
  之高下故鏇匠為緊要之工至穵足一行因拉坯
  之時下足留一泥靶長二三寸便於把握以畫坯
  吹釉俟吹畫工竣始鏇去其柄穵足寫欵圖中工
  匠鏇穵並列
 十五成坯入窰
  窰制長圓形如覆瓮高寛皆丈許深長倍之上罩
[135-88b]
  以大瓦屋名為窰棚其烟突圍圓高二丈餘在後
  窰棚之外瓷坯既成裝以匣缽送至窰户家入窰
  時以匣缽叠累罩套分行排列中間疎散以通火
  路其窰火有前中後之分前火烈中火緩後火微
  凡安放坯胎者量釉之軟硬以配合窰位俟坯器
  滿足始為發火隨將窰門磚砌止留一方孔將松
  柴投入片刻不停俟窰内匣缽作銀紅色時止火
  窨一晝夜始開
[135-89a]
 十六燒坯開窰
  瓷器之成窰火是頼計入窰至出窰類以三日為
  率至第四日清晨開窰其窰中套裝瓷器之匣缽
  尚帶紫紅色人不能近惟開窰之匠用布十數層
  製成手套蘸以冷水䕶手復用濕布包裏頭面肩
  背方能入窰搬取瓷器瓷器既出乗熱窰以安放
  新坯因新坯潮濕就熱窰烘焙可免火後坼裂穿
  漏之病圖内據案包紥者為出窰瓷器肩運柴片
[135-89b]
  者為現在燒窰其搬運出窰情形未詳繪也
 十七圓琢洋采
  圓琢白器五采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須選素
  習繪事高手將各種顔料研細調合以白瓷片畫
  染燒試必熟諳顔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細熟
  中生巧總以眼明心細手準為佳所用顔料與法
  瑯色同其調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膠水
  一用清水葢油色便於渲染膠水所調便於搨抹
[135-90a]
  而清水之色則便於堆填也畫時有就桌者有手
  持者亦冇眠側於低處者各因器之大小以就運
  筆之便
 十八明爐暗爐
  白胎瓷器於窰内燒成始施采畫采畫後復須燒
  煉以固顔色爰有明暗爐之設小件則用明爐爐
  類法瑯所用口門向外週圍炭火器置鐵輪其下
  托以鐵义將瓷器送入爐中傍以鐵鉤撥輪令其
[135-90b]
  轉旋以匀火氣以畫料光亮為度大件則用暗爐
  爐高三尺徑二尺六七寸週圍夾層以貯炭火下
  留風眼將瓷器貯於爐膛人執圓板以避火氣爐
  頂葢版黄泥固封燒一晝夜為度凡燒澆黄緑紫
  等器法亦相同
 十九束草裝桶
  瓷器出窰每分類揀選以别上色二色三色脚貨
  等名次定價值高下所有三色脚貨即在本地貨
[135-91a]
  賣其上色之圓器與上色二色之琢器俱用紙包
  裝桶有裝桶匠以專其事至二色之圓器每十件
  為一筒用草包紥裝桶以便逺載其各省行用之
  粗瓷則不用紙包裝桶止用茭草包紥或三四十
  件為一仔字書云仔任也一/仔猶俗云一䭾或五六十件為一仔
  茭草直縳於内竹篾横纒於外水陸搬移便易結
  實其匠衆多以茭草為名目
 二十祀神酬願
[135-91b]
  景徳一鎮僻處浮梁邑境週袤十餘里山環水繞
  中央一洲緣瓷產其地商販畢集民窰二三百區
  終嵗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數十餘萬靡不藉
  瓷資生窰火得失皆尚禱祀有神童姓為本地窰
  民前明製造龍缸連嵗弗成中使嚴督窰民苦累
  神躍身窰突中捐生而缸成司事者憐而竒之於
  厰署内建祠祀焉號曰風火仙迄今屢著靈異窰
  民奉祀維謹酬獻無虚日甚至俳優奏技數部簇
[135-92a]
  於一場
  龍缸記
青龍缸邑志載前明神廟間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
火神童公憫同役之苦激而舎生乃成事詳神小傳此
則成後落選之損器也棄置僧寺牆隅余見之遣兩輿
夫舁至神祠堂西飾高臺與碑亭對峙以薦之或者疑
焉以為先生好古耶不完矣惜物耶無用矣於意何居
余曰否否夫古之人之有心者之於物也凡聞見所及
[135-92b]
必考其時代究其欵式追論其製造之原委務與史傳
相合而一切荒唐影響之説不得而附和之或以人貴
或以事傳或以良工見重每不一致要不敢䙝昵云爾
故子胥之劒陳之廟堂揚雄之匜置之墓口甄邯之威
斗殉之夀藏葢其人生所服習死所裁決雖厯久殘缺
而靈所憑依將在是矣况此器之成沾溢者神膏血也
團結者神骨肉也清白翠璨者神精忱猛氣也其人則
神其事則剏其工則往古奉御之所遺留而可不加之
[135-93a]
寳重乎由志所云萬厯已亥到今雍正庚戍相去凡一
百三十二年其不淪於瓦礫者必有物焉實呵䕶之令
非有心人也神或召之耳故記之缸徑三尺高二尺强
環以青龍四下作潮水紋牆口俱全厎脱雍正庚戍嵗
月日記
  重修琵琶亭記
江州琵琶亭天下古今一大名勝也其地介於匡廬潯
水間為游覽者所必至古今冠葢士夫騷人墨客艷其
[135-93b]
事訪其跡者率寄之謳吟憑弔佳篇名句不翅春花秋
卉之蕃茂矣自樂天迄今八九百年不知幾經興廢雖
興而廢廢而興為時有久蹔之異而人無有不知之而
傳之者以瀕臨大江為風濤涮蕩圯㟁斷沙間僅存一
笠柱檻傾側旦晚莫支幾為洪波巨浸中桑田噫司馬
青衫之淚應不免為斯亭再濕也因思亭為天下古今
之名勝則修葺保䕶之責謀所以興之者天下古今人
所不得而辭余自乾隆己未奉
[135-94a]
命司榷潯闗計駐節亭側已八載於兹觸目動心不忍視
 名勝淪没於是量節匕箸經營葺補數年來始得新其
 亭培其基築以隄搆以樓檻廊廡留先賢之遺韻供後
 賢之游觀矻矻孜孜致熱心於冷澹排場以蹔客而新
 久逺之跡固知往來於斯亭者頷者半笑者亦半然不
 暇顧也丙寅春工既竣爰約諸同事偕遊遊而樂樂而
 吟吟而憑闌注目見夫雲態烟容大江東去不禁爽然
 失睾然歎曰有是哉往者過而來者續物理其有然也
[135-94b]
 又何必斤斤於久蹔乎天下事有其始必有其繼剏於
 始者固不能要其終而繼於後者又何異於剏始如斯
 亭之肇基昔人鳩工庀材不知幾經圖度極思致力於
 久而不欲速朽於蹔然而荒落隨之矣則昔日之久皆
 為今日之蹔又烏知後日之蹔不即為今日之久乎從
 來名勝之區人傳事事傳地地傳人在一時之事與地
 則甚蹔而傳之後則又甚久要皆以人為政天之篤生
 斯人實非偶然樂天之後雖無樂天千載而下風塵牛
[135-95a]
馬中傳其嘅息尚有藐兹一余余之後又安必無風流
大雅如樂天其人者而余又何足道斯亭也剏於前葺
於後其繼而葺之者且或擴充輪奐較勝於今日則興
於一時感於百世雖古今之時不同先後之事不同而
人之雅風逸韻當必有同焉者試觀天地之氣運人事
之興㑹循之環之自相延於無盡又豈可泥久蹔之説
以聽往跡之興廢而弗論是役也余既私淑先余之樂
天而更勒之石以為後余之樂天者告亭乎亭乎遥遥
[135-95b]
千古庶幾可以不朽矣乎乾隆丙寅嵗月日記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