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22 咸淳臨安志-宋-潛說友 (WYG)


[037-1a]
欽定四庫全書
 咸淳臨安志卷三十七  宋 潜說友 撰
山川十六
   井
  城内外
呉山井
 在呉山之北錢氏時有韶國師者始開此井品其水
 味為錢塘第一盖山脉融液獨源所鍾不雜江湖之
[037-1b]
 味故泓深瑩潔異於衆泉淳祐丁未大旱城中諸井
 皆涸獨此日下萬綆如常時都人神之趙安撫與&KR0696
 奏立祠以旌異焉又為亭覆井上
 題詠樓参政鑰詩寒泉龍王堂道流王徳正屢求呉/山井記而臨安圗經所載甚略無可考證賦長
 句以遺之錢塘東南一都㑹西湖宛在髙城外鑿爲/六井引入城唐相鄴侯功尚在呉山横亘城中央左
 右江湖盡襟帶寒泉迸溢清且甘發自靈源匪分𣲖/天目雨乳龍鳯来秀氣所鍾此其最海瀕斥鹵潤作
 鹹安得一泉獨滂沛聖朝駐蹕勢日隆民聚五方真/衆大旱嵗不乾潦不溢環甃老砂期勿壊抱甕轆轤
 萬夫汲飛泉仰流筒快似取之不盡用不竭數里赤/肩競分賣人言神龍宅其下濟物隂功不勝載川澤
[037-2a]
 固多資灌溉此井尤能濟闤闠皇家徳澤如此泉福/祚與之俱不改 傅魁行簡䟦大㕘以詩代記呉山
 井井之恵利得是詩而愈無窮主祠道流王徳正持/詩相示予謂後世官民既分凡利在于民者以官治
 之非徒無益祗有害且捍江有卒開湖有司浚治河/渠亦有職利孰為興害孰為去徒蠧財蝕廩而已他
 時一有修治直重費縣官而後事克舉今王徳正主/井旁龍祠道家者流因利為利而不言利&KR0403功為功
 而不言功徳正勉之窒罅平圮鍾美屏惡民不擾而/恵以遷繼正者益勉之官毋奪其職庶乎井之利其
 永存詩載樓氏家集王徳正䏻求/記而不能刋詩以傳亦一欠事也
天井
 在天井巷舊記寳月山上有天井後廢嘉泰二年火
[037-2b]
 因掘土得甃砌處有石版刻云㑹同五年重修遂作
 亭其上又真際院亦有/天井大旱不竭
 記文殿中林御史采記云臨安今為天府有坊以天/井名舊矣土名亦謂天井巷竊意衖中有井従
 古而然望寳月山黒龍潭不逺最承天雨異於諸井/故以天井名之按臨安志大井自相國而下有六十
 井自呉山而下三十有一初無天井之名獨扵黒龍/潭有云寳月山一名天井山下有天井巷天晴則潭
 水碧色可愛遇有雨先一日變黒然此所謂黒龍潭/也非天井也相傳皆謂極太守張公枃之力經年物
 色莫知天井所嚮遂附㑹其說於黒龍潭之下然此/說非特張公枃為然太守周公淙嘗為序引則自乾
 道丁亥之為是志也已不知有是井矣嘗考其地自/清河坊以西有衖直南有天井坊也其井深廣堙沒
[037-3a]
 既久人皆能言之但民居匼匝無所尋訪而志中所/載獨此見遺遂不復問往往一方食用多是湖水間
 有穿成小井僅給一家思欲剖天井之蔵以備萬家/之汲不翅如渇嘉泰二年六月六日鬰攸發于故張
 循王之第延燎巷中七百餘家太守丁公常任得此/井於瓦礫之塲視臺誎公廨若引蠅而近始見端倪
 即趣穿掘清泉迸溢凡數日乃得其極底深五十餘/尺廣十餘尺井既復舊汲泉眂之其清可鑑飲之甘
 美可以滌煩當三伏盛暑可畏此泉乃能續久斷之/脉行者居者覩此浚發泠然四逹如醴泉之出扵地
 不知其有暑氣仰見天府之大所謂天井者亘古常/存迄今復見人有得建炎銅錢扵井中者度其湮沒
 必在建炎之後雖得之扵天者其廢興亦必有時也/然則昔人以此井而名此坊亦欲後人有所考耳頋
 乃不得與六井並載扵志復意料黒龍潭之為此井/豈不誤哉今丁公命創亭以覆其上太守李公澄繼
[037-3b]
 之促令幕僚趙汝鐸畢其役使一方萬家日汲扵其/下随取随足愈用愈不窮真再見之異無垠之利也
 昔帝堯之民鑿井而飲猶曰不知帝力何有於我今/皇上駐蹕扵此仁恩徳澤汪濊如漏泉皆堯民也井
 不待鑿天者自還歌詠帝力抑當如何兹又/聖朝盛事也敢不併書之是年八月十一日
郭公井
 在萬松嶺下
郭婆井
 在鐵冶嶺北
郭兒井
[037-4a]
 在青平山
上四眼井
 在夀域坊仁王院前
下四眼井
 在長慶坊竹竿巷
白鱔井
 在金地山步軍司衙兵寨
鰻井
[037-4b]
 在清沙灣
上井
 在鐵冶嶺下
上八眼井
 在寳月山下
下八眼井
 在秘書省相對
六眼井
[037-5a]
 在後市街
沈婆井
 在萬松嶺
甜𤓰井
 在六部前
舊雙門外大井
 在四方館之北
南倉前大井
[037-5b]
 在舊南省倉前
沈公井
 在太學後紹定中因展拓學基今在學後/門又市西坊内北亦有沈公井
祥符寺井
 呉越王開凡九百九十眼後為軍噐所陻塞今僅存
 數井
義井
 在薦橋北俗呼四眼井水宜染紫/與他井異染工多取焉
[037-6a]
雙井
 在道明橋東
長恵井
 在豐樂橋西
棚心雙井
 在㝎民坊
靈鰻井
 在鳯凰山南塔寺今額曰/梵天寺先是四眀阿育王山有靈
[037-6b]
 鰻井傳云䕶塔神也後錢氏迎育王舎利歸國井中
 鰻不見錢氏乃於寺廊南鑿石為井而鰻常現僧録
 賛寧有鰻井記刻塔石上今不存
烏龍井
 在錢武肅王廟前
砂井
 在六和塔寺之南上有鐵井欄
龜兒井
[037-7a]
 在西溪覆以石龜穴其背以汲
西溪方井
 在西溪有亭扁曰方井米元章書
西四眼井
 在淨慈寺北
煉丹井
 晏元獻公輿地志云天竺山下葛僊翁煉丹今井在
 下竺藏院
[037-7b]
烹茗井
 見武林山
相公井
 在鐵冶嶺步司衙紹興間節度使趙宻為步帥日
 浚此井水極清甘軍人呼為相公井上有亭
恵利井
 在清湖洪福橋楊和王府内通西湖水口其孫奉議
 文晉撤庫屋為井以便衆汲因作亭覆之
[037-8a]
六井
 見西湖門
金沙井
 詳見孤山
龍井
 本名龍泓呉赤烏中葛洪煉丹於此道西湖南山登
 風篁嶺澗泉決決與幽花野草延縁山磴更上嶺背
 巖壑林樾皆老蒼而西湖已蔽掩不可見氣象愈清
[037-8b]
 古巖骨稜瘦泉流渟涵一泓清澈即之凄然相傳有
 龍在焉觸石為雲禱者輒應因建龍祠曰恵濟廟井
 有記秦少㳺撰米元章書咸淳五年安撫潜說友重
 建門古篆龍井二大字為扁詳見延㤙/衍慶寺
 記文秦少㳺撰龍井記龍井舊名龍泓呉赤烏中方/士葛洪嘗煉丹扵此事見圗記其地當西湖之
 西浙江之北風篁嶺之上寔深山亂石中之泉也每/嵗旱禱雨扵他祠不獲則禱扵此有禱輒應故相傳
 以為有龍居之然泉者山之精氣所發也西湖深靚/空濶納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麗龜魚鳥
 虫之所依憑漫衍而不迫紆餘以成文隂晴之中各/有竒態而不可以言盡也故岸湖之山多為所誘而
[037-9a]
 不克以為泉浙江介扵呉越之間一晝一夜濤頭自/海而上者再疾擊而逺馳兕虎駭而風雨怒過者摧
 當者壊乗髙而望之使人毛髮盡立心掉而不禁故/岸江之山多為所脅而不暇以為泉惟此地蟠幽而
 踞阻内無靡麗之誘以散越其精外無豪悍之脅以/虧疎其氣故嶺之左右大率多泉龍井其尤者也夫
 蓄之深者發之逺其養也不苟則其施也無窮龍井/之徳盖有至扵是者則其為神物之託也亦奚疑㢤
 元豐二年辨才法師元靜自天竺謝講事退休扵此/山之夀聖院院去龍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於錢
 塘與㳺客之将至夀聖者皆取道井旁法師乃即其/䖏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環而咒之庶㡬有慰夫
 所謂龍者俄有大魚自泉中躍出觀者異焉然後知/井之有龍不謬而其名由此益大聞余是嵗自淮南
 如越省親過錢塘訪法師扵山中法師杖筞送予於/風篁嶺上指龍井曰此泉之徳至矣美如西湖不能
[037-9b]
 淫之使遷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資/隂陽之和以養其源推其緒餘以澤於萬物雖古有
 道之士又何以加扵此盍為我記之余曰唯還少㳺/留題元豐二年秋後一日余自呉興道杭東 㑹稽
 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参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
 時至去矣是夕天宇開霽林間眀月可數毫髮遂棄/舟從参寥杖䇿並湖而行出雷峯度南屏濯足扵慧
 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於龍井亭酌泉/投石而飲之自普寜凡經佛寺十五皆寂不間人聲
 道旁廬舎㦯燈火隠顯草木深鬰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矣始至夀聖院謁辨才扵潮音
 堂明日乃還髙郵秦觀題交鄭丞相清之䟦坡仙至/錢塘特與辨才師為世外 師歸老龍井坡為作二
 老亭詩一時名勝多與之逰瑰詞藻翰衣被泉石至/今枯槎斷壁間奕奕飛動獨少㳺記文得元章書二
[037-10a]
 妙相輝宜耀不朽而寺失其傳好事者悶然不滿紹/定己丑得真蹟扵戸書胡公槻印以他米書不謬每
 念鑱之寺中以苴放軼一日語京尹趙公公斂衽曰/前賢之勝韻不續寔遺吾邦羞寺扵何有亟訪堅珉
 刻之且捐錢百萬畀住山宗炳建樓植鐘新緇宇之/敝扵是龍井之勝若前賢之媺如創見然余每愛少
 㳺支笻步月敲辨才門夜半清語殆非人間世今留/題中寫澗谷經行登危憩寂之境衝烟破暝之態溪
 潺林影斷續隠見雖善畫不能及題識猶爾况記乎/雖然微尹公好古博雅則斯記未必遇雖遇未必遽
 赫然在人目余幸記之遇顯之/速也於是借石咫書其顛末
 題詠蘓文忠公次葉教授韻記龍井之逰先生魯諸/儒飲食清不溽空腸出秀句吟嚼五味足華堂
 閑絲管眸子漲春渌先生絶走避面冷毒在腹歸来/煮瓠葉弟子歌旱麓聲淫及靈臺中有麀鹿伏功名
[037-10b]
 一走兔何用千人逐故應容我輩清坐時閉目髙亭/石排衙木杪挂飛屋我來無時節客亦不待速似聞
 雪髯叟西嶺訪遺躅朝陽入潭洞金碧涵氷玉泉扉/夜不扃雲袂本無幅慈皇付寳偈神侣得幽讀訥庵
 有老人宴坐天魔哭時来獻纓絡法供燈相續吾儕/詩酒汙欲往無乃觸齋厨費晨炊車騎滿山谷&KR0133
 第一義鉢飯非所欲便/投切雲冠予幼好竒服
葛公雙井
 在治平寺西居人飲此水不染時疾傳言葛公煉丹
 於此有石函在井中嘗為好事者涸水取去水遂濁
 惡居人索回石函水甘潔如故
[037-11a]
觀音井
 在菜市門外湯鎮路上有亭
蓮花井
 在小林蓮花院
 記文范令光記臨平山後數十里井鹵惡予客小林/四面散汲其味同属與范右之蔡及之納凉蓮
 花院院有三井叩僧孰勝指露井不良余亟取烹茗/清甘寒冽自是日走躄奴二罌靳不輕費品此泉為
 小林第一井有神焉亦喜自賀吾不復將百味矣雖/然唐人詩云除却借書沽酒外更無閑事擾公私余
 嘗長斯邑頗以不擾見思别十年矣旅如歸今乃汲/水櫌人乎及之笑曰亦君甘棠加封殖爾何愛數語
[037-11b]
 以記斯/井之逢
馮氏井
 在臯亭山馮氏家詳見/古跡
  臨安縣
天井
 在縣西五十里
孫子井
 在縣西五十里
[037-12a]
  餘杭縣
潛公井
 在丁橋邑人頋向榮即四方往来之衝鑿井甦旅暍
 而名以帥守之姓
 記文劉令晞顔撰京兆統縣九惟餘杭置自漢其俗/尊愛良吏猶有兩都之遺風焉余承乏之三年
 按行阡陌問百姓所疾苦耆老因為余譚開慶時事/方烽火通甘泉尹臣始議城京師徴發如雨馬方駥
 鼓而驚之吾父子且不相聊不圗更生之至扵今也/十餘年間穀熟蜡通吏無妄賦徭事不興詔書每下
 務在蠲征已責明良之朝其貺我甚厚然未若遣我/賢師帥之為厚也吾閱師帥多矣率病用不足今潜
[037-12b]
 公覃化宣風壹是以仁義為本恥言籠貨事府中不/聞疾呼亟步田里宻如而百為克開取諸有而不竭
 吾農隙嘗試逰都市榜於河湖黝然其澄逝於梁胡/鱗然其新登樓而酒賤掬池而泉甘嬉於湖堤之上
 草木潤而魚鳥樂迹其佚民生救民死備民患者靡/不緻宻而猶有餘力捐以予民吾生扵斯老扵斯苐
 聞輸積吾聚未有代吾輸者夫囷有餘粟機有餘帛/然後人裕扵為善今而後吾子弟其知向方矣乎居
 無何邑有顧向榮者聚族而謀曰丁橋左朝行都右/通蜀廣行者重足錯轂且傳遽日夜川流而環運也
 每盛夏燠暍無所于醒盍鑿井以濟焉族之為浮屠/氏普觀又相與謀覆井以亭且築庵其旁以容憩者
 既買地鳩材僱工傭不澹則相與謁於府公曰嘻勞/民勸相井象也農之相旅也如是盍勸諸乃斥緡錢
 三千佽其役既成耆老又告余曰潜公寔父母我祠/而祝之相兹可請名井曰潛公井令其為我識之余
[037-13a]
 應之曰公潤澤若河海井云乎㢤曰不然井養不窮/而以寒冽為至善吾恐後之人瞻公之象而未識公
 之心也使於是焉觀之以篤不㤀吾感其言重歎夫/開慶以前井泥莫渫而再造以来得兹寒冽之為不
 易其曰遺我厚也宜哉公名說友字君髙父括蒼人/今以戶部侍郎兼尹事間者圄屢空天子加賜璽書
 固嘗亟稱/其㢘矣
  於潛縣
煉丹井
 一在雲封庵後許邁宫之中庭其水微涌環注前池
  通夏不涸
[037-13b]
 一在縣北四十五里天目山許邁煉丹之地
 一在縣西三里觀山亦許邁煉丹之地
 一在縣西三十里集真觀天師張道陵煉丹之地
天井
 濶五尺在山東之趾深不可測或云下通龍潭欲雨
 則先有雲氣瀰漫景物凝晦村老常以為驗
 題詠唐僧靈一詩昨夜雲生天井東春山一雨㡬回/風林花迸逐溪流下欲上龍池通不通
佛圗澄井
[037-14a]
 在縣南五十里常樂寺廟之東晉建興初髙僧佛圗
 澄所鑿耆老相傳云一日鑿成泉清味甘雖旱不涸
義井
 縣前三井 城隍廟前四井 上市井
 北郭井  寳城坊井   十字街上三井
 南門外井 鳯山井    舊七仙庵前井
 東山塢井 陳村井    丞㕔前井
 灌湖上井 敖干井    巖嶺井
[037-14b]
  新城縣
黄金灣井
 去縣二十里介新城桐廬之間地僻無居人淳祐丙
 午令趙崇侅命寳林寺僧如炳就創接待庵鑿井以
 飲往来者扁曰趙公泉
龍井
 在縣西十五里折桂鄉地名苦竹
杜公井
[037-15a]
 太師杜稜所開賊圍城城中乏水兵民穿土及石深
 百尺餘不得稜至誠禱之泉立至城以不陷人目為
 杜公井
 題詠許廣淵詩㡬䖏城中井標名孰與倫異非深百/尺功在活千人大旱流皆涸甘泉恵受均無情
 知水石誠發應如神壺許仲蔚詩徳地見圗諜神機/發杜稜㓂圍炎甚火 飲冽扵氷古邑桑田換靈源
 鑑面澄如今風月/夕煮茗詫山僧
煉丹井
 晏公地輿志葛仙翁煉丹之所
[037-15b]
 題詠許廣淵詩葛公髙隠䖏鑿井碧山前煉就長生/藥空餘白乳泉鼎蔵今去水氣吐舊成烟午夜
 風雷作人疑羽佩旋一許仲蔚詩青雲路在天煉鼎/亦徒然九轉果何物 泓空舊泉競知丹可煮不悟
 骨非仙汲引殊無/状翻尤葛稚川
  鹽官縣
靈泉井
 在縣東七十里真如禪院菩提山上昔有道士操夜
 為鬼神講佛書一日井涸神告之曰當有泉發於山
 俄寺前之西有竇迸出故名
[037-16a]
 記文令錫山陳逸記云邑之東六十里山曰菩提水/曰靈泉廟佛其上曰真如余以職事出郊嘗往
 焉山多喬松修竹前寺如蔽後寺如衛泉在寺旁飲/之與吾家山庶子泉頗相伯仲山之浮屠曰昔有道
 士操夜為鬼神講佛書一日井涸神告之曰當有泉/發扵山俄竇扵寺前之西故謂之靈泉事見圗經此
 邑地半海鹵而有斯泉惜乎陸羽張又新輩未嘗一/頋不列扵茶經水品地僻迹逺且不爭名缾鼎之間
 有若士之有道而不自表暴者庶子泉在二浙之衝/缾罌之行不逺萬里好事者謂茶得泉如人得仙丹
 精神頓異故自御府至扵韻人勝士不可一日無此/安知靈泉亦能㸃化甌中廣寒也今泉雖有靈名而
 煮海之民但以為淡水當其雨潦浸淫蝸蝤逰焉可/為太息雖然物之窮通固自有數造物者每乗除而
 機括之豈獨斯泉未遭也㢤寺本晉寳宅之墟/周顯徳二年建云政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037-16b]
烏龍井
 在縣東七十里福濟廟廣四尺深七尺冬夏不竭旱
 嵗賴以給相傳昔皋蘓将軍之烏馬跑扵地得泉遂
 以烏龍名之禱雨應如響
葛仙翁煉丹井
 在硤石紫微山
石井
 在縣北一十二里今廢/
[037-17a]
市邑十井
 故老相傳本縣阮店村章仁藴開今仁賢坊雙廟巷
 安國寺三井是也仁賢坊井以白石為欄色𩔖玉有
 刻云當邑章仁藴開此義井第十四口元豐壬戌嵗
 記則仁藴所開不止十井餘皆湮沒不存
 
 
 
[037-17b]
 
 
 
 
 
 
 
 咸淳臨安志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