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8 廣弘明集-唐-道宣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廣𢎞明集卷一
            唐 釋道宣 撰
  歸正篇第一明佛為大聖凡俗歸依/二儀三五不足歸敬
   
夫邪正糺紛愚智繁雜自非極聖焉能兩開所以欲主
天魔猶能變為佛相況餘色有孰可言哉固知一洲萬
國一化千王互興廢立不足論評是以九十六部宗上
[001-1b]
界之天根二十五諦討極計之冥本皆陳正朔號三寶
於人中咸稱大濟敷四等於天下又有魯邦孔氏遵禮
樂於九州楚國李公開虛𤣥於五嶽匪稱敎主皆述作
於先王贊時體國各臣吏於機務斯並衢分限域謂流/沙以
東孔老之化及蕙河/以西異部之所統也辨御乖張理路天殊居然自别何
以明其然邪故西宇大夏衆計立於我神東華儒道大
略存於身國孰解妄想流愛纒綿於九居倒情徙滯祛
除於七識致令惑網覆心莫知投向昏波漾目寧辨歸
[001-2a]
依不可效尤務須反本原夫小道大道自古常談大聖
小聖由來共述至於親承面對曾未覺知雷同體附相
從奔競故有克念作聖狂哲互稱即斯為論未契端極
昔皇覺之居舍衛二十五年九億編戸逆從大半素王
之在赤縣門學三虛子夏懱而致疑顔回獨言莫測以
斯論道又可惑焉夫以㑹正名聖無所不通根塵無礙
於有空陶冶莫滯於性欲形不可以相得挺金姿之四
八心不可以智求垂不共之二九斯止一人名佛聖也
[001-2b]
故能道濟諸有幽顯咸所歸依自餘鴻漸天衢之所未
陟且自方域位殊義非叨僭若夫天無二日國無二王
惟佛稱為大聖光有萬億天下故令門學日盛無國不
仰其風敎義聿修有識皆叅其席彼孔老者名位同俗
不異常人祖述先王自無敎訓何得比佛以相抗乎且
據陰陽八殺之略山川望秩之祠七衆委之若遺五戒
捐而不顧觀此一途高尚自足投誠況有聖種賢蹤則
為天人師表矣是知天上天下唯佛有尊六道四生無
[001-3a]
非苦者身心常苦義畢驅馳不思此懷妄存高大夫而
可大則不陷於有為旣履非常固可歸於正覺有斯事
𩔖故敢序之云爾
  商太宰問孔子聖人出列/子
太宰嚭問孔子曰夫子聖人歟對曰丘也博識强記非
聖人也又問三王聖人歟對曰三王善用智勇聖非丘
所知又問五帝聖人歟對曰五帝善用仁義聖非丘所
知又問三皇聖人歟對曰三皇善用時聖非丘所知太
[001-3b]
宰大駭曰然則孰為聖人乎夫子動容有間曰丘聞西
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
蕩乎人無能名焉據斯以言孔子深知佛為大聖也時
縁未升故黙而識之有機故舉然未得昌言其致矣
  佛為老師出老子/符子
老子西昇經云吾師化遊天竺善入泥洹符子云老氏
之師名釋迦文余尋終古三五帝皇有事西奔罕聞東
逝故軒轅遊華胥之國王邵云即天竺也又陟崑崙之
[001-4a]
墟即香山也老子迹沈扶風史述於流沙而道家諸記
皆西昇崑丘而上天矣以事詳之並從於佛國也故伯
益述山海申毒之國偎人而愛人郭璞博古者曰申毒
即天竺也浮屠所興今聞之説曰地殷土中物壤琛麗
民博仁智俗高理學立徳厚生何負諸夏古稱愛人之
國世挺賢聖之人豈虚搆哉
  漢顯宗開佛化法本内傳未詳/作者
傳云明帝永平十三年上夢神人金身丈六項有日光
[001-4b]
已寤問諸臣下傅毅對詔有佛出於天竺乃遣使往求
備獲經像及僧二人帝乃為立佛寺畫壁千乘萬騎驍
塔三帀又於南宮清涼臺及高陽門上顯節陵所圖佛
立像幷四十二章經緘於蘭臺石室廣如前集牟子所
顯傳云時有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位行難測志存開
化蔡愔使達請騰東行不守區域隨至雒陽曉喻物情
崇明信本帝問騰曰法王出世何以化不及此荅曰迦
毗羅衛國者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之中心也三世
[001-5a]
諸佛皆在彼生乃至天龍鬼神有願行者皆生於彼受
佛正化咸得悟道餘處衆生無縁感佛佛不往也佛雖
不往光明及處或五百年或一千年或二千年外皆有
聖人傳佛聲敎而化導之廣説敎義文廣故畧也傳云
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嶽諸山道士朝正之次自相
命曰天子棄我道法逺求胡敎今因朝集可以表抗之
其表畧曰五嶽十八山觀太上三洞弟子禇善信等六
百九十人死罪上言臣聞太上無形無名無極無上虚
[001-5b]
無自然大道出於造化之前上古同遵百王不易今陛
下道邁羲皇徳高堯舜竊承陛下棄本追末求敎西域
所事乃是胡神所説不叅華夏願陛下恕臣等罪聽與
試驗臣等諸山道士多有徹視逺聽博通經典從元皇
已來太上羣録太虚符祝無不綜練達其涯極或策使
鬼神吞霞飲氣或入火不燒或履水不溺或白日升天
或隱形不測至於方術無所不能願得與其比校一則
聖上意安二則得辨真偽三則大道有歸四則不亂華
[001-6a]
俗臣等若比對不如任聽重决如其有勝乞除虛妄勑
遣尚書令宋庠引入長樂宮以今月十五日可集白馬
寺道士等便置三壇壇别開二十四門南嶽道士褚善
信華嶽道士劉正念恒嶽道士桓文度岱嶽道士焦得
心嵩嶽道士吕惠通霍山天目五臺白鹿等十八山道
士祁文信等各賫靈寶真文太上玉訣三元符籙等五
百九卷置於西壇茅成子許成子黃子老子等二十七
家子書二百三十五卷置於中壇饌食奠祀百神置於
[001-6b]
東壇帝御行殿在寺南門佛舍利經像置於道西十五
日齋訖道士等以柴荻和檀沉香為炬遶經泣曰臣等
上啓太極大道元始天尊衆仙百靈今胡神亂夏人主
信邪正教失蹤𤣥風墜緒臣等敢置經壇上以火取驗
使開示蒙心得辨真偽便縱火焚經經從火化悉成
煨燼道士等相顧失色大生怖懼將欲升天𨼆形者無
力可能禁效鬼神者呼策不應各懷愧恧南嶽道士費
叔才自憾而死太傅張衍語善信曰卿等所試無騐即
[001-7a]
是虛妄宜就西來真法善信曰茅成子云太上者靈寳
天尊是也造化之作謂之太素斯豈妄乎衍曰太素有
貴徳之名無言敎之稱今子説有言敎即為妄也善信
黙然時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葢遍覆大
衆映蔽日光摩騰法師踊身高飛坐卧空中廣現神變
于時天雨寳華在佛僧上又聞天樂感動人情大衆感
悦歎未曾有皆遶法蘭聽説法要幷吐梵音歎佛功徳
亦令大衆稱揚三寳説善惡業皆有果報六道三乘諸
[001-7b]
相不一又説出家功徳其福最高初立佛寺同梵福量
司空陽城侯劉峻與諸官人士庻等千餘人出家四嶽
諸山道士呂惠通等六百二十人出家陰夫人王㨗妤
等與諸宮人婦女二百三十人出家便立十所寺七所
城外安僧三所城内安尼自此已後廣矣𫝊有五卷畧
不備載有人疑此𫝊近出本無角力之事案呉書明費
叔才憾死故𫝊為實録矣
  後漢郊祀志出范&KR0110/漢書
[001-8a]
志曰佛者漢言覺也將以覺悟羣生也統其敎以修善
慈心為主不殺生𩔖專務清淨精進者為沙門漢言息
心剃髪去家絕情洗慾而歸於無為也又以人死精神
不滅隨復受形所行善惡後生皆有報應所貴行善
練其精神練而不已以至無生而得為佛也身長一丈
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常無所不入故能
化通萬物而大濟羣生也有經書數千卷以虛無為宗
包羅精粗無所不統善為宏闊勝大之言所求在一體
[001-8b]
之内所明在視聽之表歸依𤣥徽深逺難得而測故王
公大人觀生死報應之際無不懅然自失也魏書云其
佛經大抵言生生之𩔖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
來三世也其修道階次等級非一皆縁淺以及深藉微
以為著率在於積仁順蠲嗜欲習虚靜而成通照也云

  呉主叙佛道三宗出吳/書
孫權赤烏四年有康居國大丞相長子棄俗出家為沙
[001-9a]
門厥名僧㑹姓康氏神儀剛正遊化為任時三國鼎峙
各擅威權佛法久被中原未達江表㑹欲道被未聞化
行南國初達建鄴營立茅茨設像行道吳人初見謂為
妖異有司奏聞吳主曰佛有何靈驗邪㑹曰佛晦靈迹
出千餘載遺骨舍利應現無方吳主曰若得舍利當為
立塔經三七日遂獲舍利五色耀天剖之逾堅燒之不
然光明出火作大蓮華照曜宮殿臣主驚嗟希有瑞也
信情大發因為造塔度人立寺以其所住為佛陀里又
[001-9b]
以敎法初興故名建初寺焉下&KR0239問尚書令闞澤曰漢
明已來凡有幾年佛敎入漢既久何縁始至江東澤曰
自漢明永平十年佛法初來至今赤烏四年則一百七
十年矣初永平十四年五嶽道士與摩騰角力之時道
士不如南嶽道士褚善信費叔才等在會自憾而死門
徒弟子歸𦵏南嶽不預出家無人流布後遭漢政陵遲
兵戎不息經今多載始得興行又曰孔丘李老得與佛
比對不澤曰臣聞魯孔君者英才誕秀聖徳不羣世號
[001-10a]
素王制述經典訓奬周道敎化來葉師儒之風澤潤今
古亦有逸民如許成子原陽子莊子老子等百家子書
皆修身自翫放暢山谷縱佚其心學歸澹泊事乖人倫
長㓜之節亦非安俗化民之風至漢景帝以黃子老子
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敇令朝野悉諷誦之若
以孔老二敎比方佛法逺則逺矣所以然者孔老二敎
法天制用不敢違天諸佛設教天法奉行不敢違佛以
此言之實非比對今見章醮酒脯/碁琴行之似俗吳主大悦以澤為太
[001-10b]
子太傅云云
  宋文帝集朝宰論佛教出髙僧/等傳
文帝即宋髙祖第三子也聰睿英博雅稱令達在位三
十年嘗以暇日從容而顧問侍中何尚之吏部羊𤣥保
曰朕少來讀經不多比日彌復無暇三世因果未辨措
懷而復不敢立異者正以&KR0056輩時秀率所敬信也范泰
謝靈運常言六經典文本在濟俗為政必求性靈真奥
豈得不以佛理為指南邪近見顔延之折達性論宗炳
[001-11a]
難白黑論明佛法深尤為名理並足開奬人意若使率
土之濵皆敦此化則朕坐致太平矣夫復何事尚之對
曰悠悠之徒多不信法以臣庸蔽更荷襃拂非所敢當
之至如前代羣英則不負明詔矣中朝已逺難復盡知
渡江已來則王導周顗庾亮王濛謝尚郄超王坦王恭
王謐郭文舉謝敷戴逵許詢及亡髙祖兄弟及王元琳
昆季范汪孫綽張𤣥殷顗等或宰輔之冠葢或人倫之
羽儀或置情天人之際或抗迹煙霞之表並禀志歸依
[001-11b]
措心歸信其間此對則蘭䕶開濳深遁崇邃皆亞迹黃
中或不測之人也慧逺法師嘗云釋死之化無所不可
適道固自教源濟俗亦為要務&KR0060尋此説有契理要若
使家家奉戒則罪息刑清陛下所謂坐致太平誠如聖
㫖羊𤣥保進曰此談葢天人之際豈臣所宜預竊謂秦
楚論强兵之事孫吳盡吞倂之術將無取於此也帝曰
此非戰國之具良如&KR0056言尚之對曰夫禮𨼆逸則戰士
怠貴仁徳則兵氣衰若以孫吳為志茍在吞噬亦無取
[001-12a]
堯舜之道豈惟釋教而已哉帝曰釋門有&KR0056亦猶孔門
之有季路所謂惡言不入於耳也自是文帝致意佛經
及見嚴觀諸僧輒論道義屢延殿㑹躬御地筵同僧列
飯時有沙門竺道生者秀出羣品英義獨拔帝重之嘗
述生頓悟義僧等皆設巨難帝曰若使逝者可興豈為
諸君所屈時顔延之著離識論帝命嚴法師辨其同異
往返終日笑曰公等今日無愧支許之談也云云
  元魏孝明召釋道門人論前後出魏/書
[001-12b]
正光元年明帝加朝服大赦天下召佛道二宗門人殿
前齋訖侍中劉騰宣敇請法師等與道士論議以釋弟
子疑網時清通觀道士姜斌與融覺寺僧曇謨最對論
帝曰佛與老子同時不斌曰老子西入化胡佛時以充
侍者明是同時最曰何以知之斌曰案老子開天經是
以得知最曰老子當周何王幾年而生周何王幾年西
入斌曰當周定王即位三年乙卯之嵗於楚國陳郡苦
縣厲鄉曲仁里九月十四日夜子時生至周簡王四年
[001-13a]
丁丑嵗事周為守蔵吏簡王十三年遷為太史至敬王
元年庚辰嵗年八十五見周徳淩夷與散闗令尹喜西
入化胡斯足明矣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
日生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滅度計入&KR0314槃後經
三百四十五年始到定王三年老子方生生已年八十
五至敬王元年凡經四百二十五年始與尹喜西遁據
此年載懸殊無乃謬乎斌曰若佛生周昭之時有何文
記最曰周書異記漢法本内𫝊並有明文斌曰孔子既
[001-13b]
是制法聖人當時於佛迥無文記何邪最曰仁者識同
管窺覽不宏逺案孔子有三備卜經謂天地人也佛之
文言出在中備仁者早自披究不有此迷斌曰孔子聖
人不言而知何假卜乎最曰惟佛是衆聖之王四生之
首達一切含靈前後二際吉凶終始不假卜觀自餘小
聖雖曉未然之理必藉蓍龜以通靈卦也侍中尚書令
元又宣敇語道士姜斌論無宗㫖宜下席又問開天經
何處得來是誰所説即遣中書侍郎魏牧尚書郎祖瑩
[001-14a]
等就觀取經帝令議之太尉丹陽王蕭綜太傅李寔衛
尉許伯桃吏部尚書邢欒散騎常侍溫子升等一百七
十人讀訖奏云老子止著五千文更無言説臣等所議
姜斌罪當惑衆帝加斌極刑三藏法師菩提流支苦諫
乃止配徙馬邑
 
 
 
[001-14b]
 
 
 
 
 
 
 
 廣𢎞明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