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27 新唐書-宋-歐陽修 (WYG)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書卷十四
宋 翰 林 學 士 歐 陽 修 撰


 禮樂志第四
其非常祀天子有時而行之者曰封禪廵守視學耕藉
拜陵文中子曰封禪非古也其秦漢之侈心乎蓋其曠
世不常行而於禮無所本故自漢以来儒生學官論議
不同而至於不能决則出於君率意而行之爾隋文
帝嘗令牛𢎞辛彦之等撰定儀注為壇泰山下設祭如
[014-1b]
南郊而已未嘗升山也唐太宗已平突厥而年榖屢豐
羣臣請封泰山太宗初頗非之已而遣中書侍郎杜正
倫行太山上七十二君壇迹以是嵗兩河大水而止其
後羣臣言封禪者多乃命秘書少監顔師古諌議大夫
朱子奢等集當博士雜議不能決於是左僕射
房𤣥齡特進魏徴中書令楊師道博採衆議奏上之其
議曰為壇於泰山下祀昊天上帝壇之廣十二丈髙丈
[014-2a]
二尺玉牒長一尺三寸廣厚五寸玉檢如之厚減三寸
其印齒如璽纒以金繩五周玉策四皆長一尺三寸廣
寸五分厚五分每策皆五簡聨以金昊天上帝配以太
祖皇地祗配以髙祖已祀而歸格於廟盛以金匱匱高
六寸廣足容之制如表函纒以金繩封以金泥印以受
命之璽而玉牒藏於山上以方石三枚為再累纒以金
繩封以石泥印以受命之璽其山上之圎壇土以五色
髙九尺廣五丈四靣為一階天子升自南階而封玉牒
已封而加以土築為封高一丈二尺廣二丈其禪社首
[014-2b]
亦如之其石檢封以受命璽而玉檢别製璽方一寸二
分文如受命璽以石距非經不用又為告至壇方八十
一尺髙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遂著於禮
其他降禪朝覲皆不著至十五年將東幸行至洛陽而
彗星見乃止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為圎壇山南四里
如圎丘三壝壇上飾以靑四方如其色號封祀壇玉策
三以玉為簡長一尺二寸廣一寸二分厚三分刻而金
[014-3a]
文玉匱一長一尺三寸以藏上帝之冊金匱二以藏配
帝之冊纒以金繩五周金泥玉璽璽方一寸二分文如
受命璽石䃭以方石再累皆方五尺厚一尺刻方其中
以容玉匱䃭旁施檢刻深三寸三分闊一尺當繩刻深
三分闊一寸五分石檢十枚以檢石䃭皆長三尺闊一
尺厚七分印齒三道皆深四寸當璽方五寸當繩闊一
寸五分檢立於䃭旁南方北方皆三東方西方皆二去
䃭隅皆一尺䃭纒以金繩五周封以石泥距石十二分
距䃭隅皆再累皆闊二尺長一丈斜刻其首令與䃭隅
[014-3b]
相應又為壇於山上廣五丈髙九尺四出陛一壝號登
封壇玉牒玉檢石䃭石距玉匱石檢皆如之為降禪壇
於社首山上八隅一成八陛如方丘三壝上飾以黄四
方如其色其餘皆如登封其議畧定而天子詔曰古今
之制文質不同今封禪以玉牒金繩而瓦尊匏爵秸席
宜改従文於是昊天上帝褥以蒼地祗褥以黄配褥皆
以紫而尊爵亦更焉是嵗正月天子祀昊天上帝于山
[014-4a]
下之封祀壇以髙祖太宗配如圎丘之禮親封玉冊置
石䃭聚五色土封之徑一丈二尺髙尺已事升山明日
又封玉冊於登封壇又明日祀皇地祗於社首山之降
禪壇如方丘之禮以太穆皇后文徳皇后配而以皇后
武氏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率六宫以登其帷
帟皆錦繡羣臣瞻望多竊笑之又眀日御朝覲壇以朝
羣臣如元日之禮乃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名封祀
壇曰舞鶴臺登封壇曰萬嵗臺降禪壇曰景雲臺以紀
瑞焉其後將封嵩嶽以吐蕃突厥冦邉而止永淳元年
[014-4b]
又作奉天宫於嵩山南遂幸焉將以眀年十一月封禪
詔諸儒國子司業李行偉考功員外郎賈大隠等草具
其儀已而遇疾不克封至武后遂登封焉𤣥宗開元十
二年四方治定嵗屢豐稔羣臣多言封禪中書令張說
又固請乃下制以十三年有事泰山於是說與右散騎
常侍徐堅大常少卿韋縚秘書少監康子博士
侯行果刋定儀注立圎臺於山上廣五丈髙九尺土色
[014-5a]
各依其方又於圎臺上起方壇廣一丈二尺髙九尺其
壇臺四面為一階又積柴為燎壇於圎臺之東南量地
之宜柴高一丈二尺方一丈開上南出户六尺又為圎
壇於山下三成十二階如圎丘之制又積柴於壇南為
燎壇如山上又為玉冊玉匱石䃭皆如髙宗之制𤣥宗
初以謂升中於崇山精享也不可諠譁欲使亞獻以下
皆行禮山下壇召禮官講議學士賀知章等言昊天上
帝君也五方精帝臣也陛下享君於上羣臣祀臣於下
可謂變禮之中然禮成於三亞終之獻不可異也於是
[014-5b]
三獻皆升山而五方帝及諸神皆祭山下壇𤣥宗問前
世何為秘玉牒知章曰玉牒以通意於天前代或祈長
年希神仙㫖尚㣲宻故外莫知帝曰朕今為民祈福無
一秘請即出玉牒以示百寮乃祀昊天上帝於山上壇
以髙祖配祀五帝以下諸神於山下其祀禮皆如圎丘
而卜日告天及廟社大駕所經及告至問百年朝覲皆
如廵狩之禮其登山也為大次於中道止休三刻而後
[014-6a]
升其已祭燔燎侍中前跪稱具官臣某言請封玉冊皇
帝升自南陛北向立太尉進昊天上帝神座前跪取玉
冊置於案以進皇帝受玉冊跪内之玉匱纒以金繩封
以金泥侍中取受命寳跪以進皇帝取寳以印玉匱侍
中受寳以授符寳郎太尉進皇帝跪捧玉匱授太尉太
尉退復立太常卿前奏請再拜皇帝再拜退入於次太
尉奉玉匱之案於石䃭南北向立執事者發石蓋太尉
奉玉匱跪藏於石䃭内執事者覆石蓋檢以石檢纒以
金繩封以石泥以玉寳遍印引降復位帥執事者以石
[014-6b]
距封固又以五色土圜封其配座玉牒封於金匱皆如
封玉匱太尉奉金匱従降俱復位以金匱内太廟藏於
髙祖神堯皇帝之石室其禪於社首皆如方丘之禮天
子將廵狩告於其方之州曰皇帝以某月于某廵狩各
修乃守考乃職事敢不敬戒國有常刑將發告于圎丘
前一日皇帝齋如郊祀告昊天上帝又告于太廟社稷
具大駕鹵簿所過州縣刺史令候於境通事舎人承制
[014-7a]
問髙年祭古帝王名臣烈士既至刺史令皆先奉見將
作築告至圎壇於嶽下四出陛設昊天上帝配帝位天
子至執事皆齋一日眀日望於嶽鎮海瀆山川林澤丘
陵墳衍原隰所司為壇設祭官次於東壝門外道南北
向設饌幔内壝東門外道北南向設宫縣登歌為&KR0287
祭官執事皆齋一日嶽鎮海瀆山川林澤丘陵墳衍原
隰之尊在壇上南陛之東北向設玉篚及洗設神坐壇
上北方獻官奠玉幣及爵於嶽神祝史助奠鎮海以下
眀日乃肆覲將作於行宫南為壝三分壝間之二在南
[014-7b]
為壇於北廣九丈六尺髙九尺四出陛設宫縣壇南御
坐壇上之北解劍席南陛之西文武官次門外東西刺
史令次文官南蕃客次武官南列輦路壇南文官九品
位壇東南武官西南相向刺史令位壇南三分庭一蕃
客位於西又設門外位建牙旗於壝外黄麾大仗屯門
鈒㦸陳壝中吏部主客戸部贊羣官客使就門外位刺
史令贄其土之實錦綺繒布葛越皆為束錦以黄
[014-8a]
帊常貢之物皆篚其屬執列令後文武九品先入就位
皇帝乗輿入北壝門繇北陛升壇即坐南向刺史蕃客
皆入壝門至位再拜奠贄興執贄侍中降于刺史東北
皆拜宣已又拜蕃客以舎人稱制如之戸部導貢物入
刺史前龜首之金次之丹漆絲纊四海九州之美物重
行陳執者退就東西文武前側立通事舎人導刺史一
人解劍脫舄執贄升前北向跪奏官封臣姓名等敢獻
壤奠遂奠贄舎人跪舉以東授所司刺史劍舄復位初
刺史升奠贄在庭者以次奠於位前皆再拜戸部尚書
[014-8b]
壇間北向跪請以貢物付所司侍中承制曰可所司受
贄出東門中書侍郎以州鎮表方一案俟于西門外給
事中以瑞案俟于東門外乃就侍臣位初刺史將入乃
各引案分進東西陛下刺史將升中書令黄門侍郎降
立既升乃取表升尚書既請受贄中書令乃前跪讀黄
門侍郎給事中進跪奏瑞侍郎給事中導案退文武刺
史國客皆再拜北向位者出就門外位皇帝降北陛以
[014-9a]
入東西位者出設會如正至刺史蕃客入門皆奏樂如
上公會之眀日考制度太常卿採詩陳之以觀風俗命
市納賈以觀民之好惡典禮者考時定日同律禮樂制
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舉為不恭宗廟有不慎為
不孝皆黜爵革制度衣服者為叛有討有功徳於百姓
者爵賞之皇帝視學設大次於學堂後皇太子次於大
次東設御座堂上講榻北向皇太子座御座東南西向
文臣三品以上坐太子南少退武臣三品以上於講榻
西南執讀座於前楹北向侍講座執讀者西北武官之
[014-9b]
前論義座於講榻前北向執如意立於侍講之東北向
三館學官座武官後設堂下版位脫履席西階下皇太
子位於東階東南執經於西階西南文武三品以上分
位於南執如意者一人在執經者後學生位于文武後
其日皇帝乗馬祭酒帥監官學生迎于道左皇帝入次
執經侍講執如意者與文武學生皆就位堂下皇太子
立于學堂門外西向侍中奏外辦皇帝升北階即坐皇
[014-10a]
太子乃入就位在位皆再拜侍中敕皇太子王公升皆
再拜乃坐執讀執經釋義執如意者以授侍講秉詣論
義坐問所疑退以如意授執者還坐乃皆降若賜會則
侍中宣制皇帝返次羣官既㑹皇帝還監官學生辭於
道左皇帝孟春吉亥享先農遂以耕藉前享一日奉禮
設御坐於壇東西向望瘞位於壇西南北向従官位於
内壝東門之内道南執事者居後奉禮位於樂縣東北
贊者在南又設御耕藉位於外壝南門之外十歩所南
向従耕三公諸王尚書卿位於御坐東南重行西向以
[014-10b]
其推數為列其三公諸王尚書卿等非耕者位於耕者
之東重行西向北上介公&KR0566公於御位西南東向北上
尚舎設御耒席於三公之北少西南向奉禮又設司農
卿之位於南少退諸執耒耜者位於公卿耕者之後非
耕者之前西向御耒耜一具三公耒耜三具諸王尚書卿各三人合耒耜九具以下耒耜太常
各令藉田農人執之皇帝已享乃以耕根車載耒耜於御者間皇
帝乗車自行宫降大次乗黄令以耒耜授廩犧令横執
[014-11a]
之左耜寘於席遂守之皇帝將望瘞謁者引三公及従
耕侍耕者司農卿與執耒耜者皆就位皇帝出就耕位
南向立廩犧令進耒席南北向解韜出耒執以興少退
北向立司農卿進受之以授侍中奉以進皇帝受之耕
三推侍中前受耒耜反之司農卿卿反之廩犧令令復
耒於韜執以興復位皇帝初耕執耒者皆以耒耜授侍
耕者皇帝耕止三推公諸王耕五推尚書卿九推執耒者
前受之皇帝還入自南門出内壝東門入大次享官従
享者出太常卿帥其屬耕于千畝皇帝還宫眀日班勞
[014-11b]
酒於太極殿如元會不賀不為壽藉田之榖斂而鍾之
神倉以擬粢盛及五齊三酒穣槀以食牲藉田槀先農
唐初為帝社亦曰藉田壇貞觀三年太宗將親耕給事
中孔穎達議曰禮天子藉田南郊諸侯東郊晉武帝猶
東南今帝社乃東壇未合於古太宗曰書稱平秩東作
而靑輅黛耜順春氣也吾方位少陽田宜于東郊乃耕
于東郊垂拱中武后藉田壇曰先農壇神龍元年禮部
[014-12a]
尚書祝欽眀議曰周頌載芟春藉田而祈社稷禮天子
為藉千畝諸侯百畝則縁田為社曰王社侯社今曰先
農失王社之義宜正名為帝社太常少卿博士
張齊賢等議曰祭法王者立太社然後立王社所置之
地則無傳也漢興已有官社未立官稷乃立于官社之
後以夏禹配官社以后稷配官稷臣瓚曰髙紀立漢社
稷所謂太社也官社配以禹所謂王社也至光武乃不
立官稷相承至今魏以官社為帝社故摯虞謂魏氏故
事立太社是也晉或廢或置皆無䖏所或曰二社並䖏
[014-12b]
而王社居西崔氏皇甫氏皆曰王社在藉田按衛宏漢
儀春始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又五經要義
曰壇於田以祀先農如社魏秦静議風伯雨師靈星先
農社稷為國六神晉太始四年耕於東郊以太牢祀先
農周隋舊儀及國朝先農皆祭神農于帝社配以后稷
則王社先農不可一也今宜於藉田立帝社帝稷配以
禹棄則先農帝社並祠叶於周之載芟之義欽眀又議
[014-13a]
曰藉田之祭本王社古之祀先農句龍后稷也烈山之
子亦謂之農而周棄繼之皆祀為稷共工之子曰后土
湯勝夏欲遷而不可故二神社稷主也黄帝以降不以
羲農列常祀豈社稷而祭神農乎社稷之祭不取神農
耒耜大功而専於共工烈山蓋以三皇洪荒之迹無取
為教彼秦静何人而知社稷先農為二而藉田有二壇
乎先農王社一也皆后稷句龍異名而分祭牲以四牢
欽眀又言漢祀禹謬也今欲正王社先農之號而未决
乃更加二祀不可叔夏齊賢等乃奏言經無先農禮曰
[014-13b]
王自為立社曰王社先儒以為在藉田也永徽中猶曰
藉田垂拱後乃為先農然則先農與社一神今先農壇
請改曰帝社壇以合古王社之義其祭準令以孟春吉
亥祠后土以句龍氏配於是為帝社壇又立帝稷壇於
西如太社太稷而壇不設方色以異於太社開元十九
年停帝稷而祀神農氏於壇上以后稷配二十三年親
祀神農於東郊配以句芒遂躬耕盡壠止肅宗乾元二
[014-14a]
年詔去耒耜雕刻命有司改造之天子出通化門釋軷
而入壇遂祭神農氏以后稷配冕而朱紘躬九推焉憲
宗元和五年詔以來嵗正月藉田太常修撰韋公肅言
藉田禮廢久矣有司無可考乃據禮經參采開元乾元
故事為先農壇於藉田皇帝夾侍二人正衣二人侍中
一人奉耒耜中書令一人禮部尚書一人侍従司農卿
一人授耒耜於侍中太僕卿一人執牛左右衛將軍各
一人侍衞三公以宰相攝九卿以左右僕射尚書御史
大夫攝三諸侯以正貟一品官及嗣王攝推數一用古
[014-14b]
制禮儀使一人太常卿一人贊禮三公九卿諸侯執牛
三十人用六品以下官皆服袴褶御耒耜二并韜皆以
靑其制度取合農用不雕飾畢日收之籍耒耜丈席二
先農壇髙五尺廣五丈四出陛其色靑三公九卿諸侯
耒十有五御耒之牛四其二副也并牛衣毎牛各一人
絳衣介幘取閑農務者禮司以人贊導之執耒持耜以
髙品中官二人不袴褶皇帝詣望耕位通事舎人分導
[014-15a]
文武就耕所太常帥其屬用庶人二十八以郊社令一
人押之太常少卿一人率庶人趨耕所博士六人分贊
耕禮司農少卿一人督視庶人終千畮廩犧令二人間
一人奉耒耜授司農卿以五品六品清官攝一人掌耒
耜太常寺用本官三公九卿諸侯耕牛四十其十副也
牛各一人庶人耕牛四十各二牛一人庶人耒耜二十
具鍤二具木為刃主藉田縣令一人具朝服當耕時立
田側畢乃退畿甸諸縣令先期集以常服陪耕所耆艾
二十人陪於庶人耕位南三公従者各三人九卿諸侯
[014-15b]
従者各一人以助耕皆絳服介幘用其本司𨽻是時雖
草具其儀如此以水旱用兵而止皇帝謁陵行宫距陵
十里設坐於齋室設小次於陵所道西南大次於寢西
南侍臣次於大次西南陪位者次又於西南皆東向文
官於北武官於南朝集使又於其南皆相地之宜前行
二日遣太尉告於廟皇帝至行宫即齋室陵令以玉冊
進署設御位於陵東南隅西向有岡麓之閡則随地之
[014-16a]
宜又設位於寢宫之殿東陛之東南西向尊坫陳於堂
戸東南百官行従宗室客使位神道左右寢宫則分方
序立大次前其日未眀五刻陳黄麾大仗於陵寢三刻
行事官及宗室親五等諸親三䒭以上并客使之當陪
者就位皇帝素服乗馬華蓋繖扇侍臣騎従詣小次歩
出次至位再拜又再拜在位皆再拜又再拜少選太常
卿請辭皇帝再拜又再拜奉禮曰奉辭在位者再拜皇
帝還小次乗馬詣大次仗衛列立以俟行百官宗室諸
親客使序立次前皇帝歩至寢宫南門仗衛止乃入繇
[014-16b]
東序進殿陛東南位再拜升自東階北向再拜又再拜
入省服玩抆拭帳簀進太牢之饌加珍羞皇帝出尊所
酌酒入三奠爵北向立太祝二人持玉冊于戸外東向
跪讀皇帝再拜又再拜乃出户當前北向立太常卿請
辭皇帝再拜出東門還大次宿行宫若太子諸王公主
陪𦵏栢城者皆祭寢殿東廡功臣陪𦵏者祭東序為位
奠饌以有司行事或皇后従謁則設大次寢宫東先朝
[014-17a]
妃嬪次於大次南大長公主諸親命婦之次又於其南
皆東向以行帷具障謁所内謁者設皇后位於寢宫東
大次前少東先朝妃嬪位西南各於次東司贊位妃嬪
東北皆東向皇帝既發行宫皇后乗四望車之大次改
服假髻白練單衣内典引導妃嬪以下就位皇后再拜
陪者皆拜少選遂辭又拜陪者皆拜皇后還寢東大次
陪者退皇后鈿釵禮衣乗輿詣寢宫先朝妃嬪大長公
主以下従至北門降輿入大次詣寢殿前西階之西妃
嬪公主位於西司贊位妃嬪東北皆東向皇后再拜在
[014-17b]
位者皆拜皇后繇西階入室詣先帝前再拜復詣先后
前再拜進省先后服玩退西廂東向立進食皇帝出乃
降西階位辭再拜妃嬪皆拜詣大次更衣皇帝過乃出
寢宫北門乗車還天子不躬謁則以太常卿行陵所司
撰日車府令具軺車一馬清道靑衣團扇曲蓋繖列俟
于太常寺門設次陵南百歩道東西向右校令具薙器
以備汎掃太常卿公服乗車奉禮郎以下從至次設卿
[014-18a]
位兆門外之左陵官位卿東南執事又於其南皆西向
奉禮郎位陵官之西贊引二人居南太常卿以下再拜
在位皆拜謁者導卿贊引導衆官入奉行復位皆拜出
乗車之它陵有芟治則命之凡國陵之制皇祖以上至
太祖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臘社各一祭皇
考陵朔望及節祭而日進食又薦新於諸陵其物五十
有六品始將進御所司必先以送太常與尚食滋味薦
之如宗廟貞觀十三年太宗謁獻陵帝至小次降輿納
履入闕門西向再拜慟哭俯伏殆不能興禮畢改服入
[014-18b]
寢宫執饌以薦閱髙祖及太穆后服御悲感左右歩出
司馬北門泥行二百歩永徽二年有司言先帝時獻陵
既三年惟朔望冬至夏伏臘清眀社上食今昭陵䘮期
畢請上食如獻陵従之六年正月朔髙宗謁昭陵行哭
就位再拜擗踊畢易服謁寢宮入寢哭踊進東階西向
拜號久乃薦太牢之饌加珍羞拜哭奠饌閱服御而後
辭行哭出寢北門御小輦還顯慶五年詔嵗春秋季一
[014-19a]
廵宜以三公行陵太常少卿貳之太常給鹵簿仍著於
令始貞觀禮嵗以春秋仲月廵陵至武后時乃以四季
月生日忌日遣使詣陵起居景龍二年右臺侍御史唐
紹上書曰禮不祭墓唐家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鹵簿
衣冠廵陵天授之後乃有起居遂為故事夫起居者參
候動止事生之道非陵寢法請停四季及生日忌日節
日起居準式二時廵陵手敕曰乾陵嵗冬至寒食以外
使二忌以内使朝奉它陵如紹奏至是又獻昭乾陵皆
日祭太博士彭景直上疏曰禮無日祭陵惟宗廟月
[014-19b]
有祭故王者設廟祧壇墠為親疎多少之數立七廟一
壇一墠曰考廟曰王考廟曰皇考廟曰顯考廟皆月祭
之逺廟為祧享嘗乃止去祧為壇去壇為墠有禱焉祭
之無禱乃止又譙周祭志天子始祖髙祖曾祖祖考之
廟皆月朔加薦以象平生朔食謂之月祭二祧之廟無
月祭則古皆無日祭者今諸陵朔望食則近於古之殷
事諸節日食近於古之薦新鄭注禮記殷事月朔半薦
[014-20a]
新之奠也又既大祥即四時焉此其祭皆在廟近代始
以朔望諸節祭陵寢唯四時及臘五享廟考經據禮固
無日祭於陵唯漢七廟議京師自髙祖下至宣帝與太
上皇悼皇考陵旁立廟園各有寢便殿故日祭於寢月
祭於便殿元帝時貢禹以禮節煩數願罷郡國廟丞相
韋𤣥成等又議七廟外寢園皆無復議者亦以祭不欲
數宜復古四時祭於廟後劉歆引春秋傳日祭月祀時
享嵗貢祖禰則日祭曾髙則月祀二祧則時享壇墠則
嵗貢後漢陵寢之祭無傳焉魏晉以降皆不祭墓國家
[014-20b]
諸陵日祭請停如禮疏奏天子以語侍臣曰禮官言諸
陵不當日進食夫禮以人情㳂革何専古為乾陵宜朝
晡進奠如故昭獻二陵日一進或所司苦於費可減朕
常膳為之開元十五年敕宣皇帝光皇帝陵以縣令檢
校州長官嵗一廵又敕嵗春秋廵陵公卿具仗出城至
陵十里復十七年𤣥宗謁橋陵至壖垣西闕下馬望陵
涕泗行及神午門號慟再拜且以三府兵馬供衛遂謁
[014-21a]
定陵獻陵昭陵乾陵乃還二十三年詔獻昭乾定橋五
陵朔望上食嵗冬至寒食各日設一祭若節與朔望忌
日合即準節祭料橋陵日進半羊食二十七年敕公卿
廵陵乗輅其令太僕寺陵給輅二乗及仗眀年制以宣
皇帝光皇帝景皇帝元皇帝追尊號諡有制而陵寢所
奉未稱建初啟運陵如興寕永康陵置署官陵戸春秋
仲月分命公卿廵謁二十年詔建初啟運興寕永康陵
嵗四時八節所司與陵署具食進天寳二年始以九月
朔薦衣於諸陵又常以寒食薦餳粥雞毬雷車五月五
[014-21b]
日薦衣扇陵司舊曰署十三載改獻昭乾定橋五陵署
為臺官為臺令陞舊一階是後諸陵署皆稱臺大歴十
四年禮儀使顔真卿奏今元陵請朔望節祭日薦如故
事泰陵惟朔望嵗冬至寒食伏臘社一祭而罷日食制
曰可貞元四年國子祭酒包佶言嵗二月八月公卿朝
拜諸陵陵臺所由導至陵下禮畧無以盡恭於是太常
約舊禮草定曰所司先撰吉日公卿輅車鹵簿就太常
[014-22a]
寺發抵陵南道東設次西向北上公卿既至次奉禮郎
設位北門外之左陵官位其東南執事官又於其南謁
者導公卿典引導衆官就位皆拜公卿衆官以次奉行
拜而還故事朝陵公卿發天子視事不廢十六年拜陵
官發會董晉卒廢朝是後公卿發乃因之不視事元和
元年禮儀使杜黄裳請如故事豐陵日祭崇陵唯祭朔
望節日伏臘二年宰臣建言禮有著定後世狥一時之
慕過於煩并故陵廟有薦新而節有遣使請嵗太廟以
時享朔望上食諸陵以朔望奠親陵以朝晡奠其餘享
[014-22b]
及忌日告陵皆停
 唐書卷十四
[014-23a]
 唐書卷十四考證
禮樂志四闊二尺長一丈○此句下通典有厚一尺三
 字
 唐書卷十四考證
[014-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