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91 淨土晨鐘-清-周克 (master)


淨土晨鐘卷第三


淨土勸修三



決定如是可行之謂信決定如是而行之謂修可
行而莫之行修既不力雖信無徵故亟勸焉勸有
二義一勸自利一勸利他茫茫生死海中惟有空
劫以前自巳是我本來不早思認取尋解脫之門
自甘淪沒誰任其辜且巳不修其何以勸人修佛
以度盡眾生為心非止度眾生之一身實欲眾生
體其心以轉度眾生故由親而踈由巨而微使無
央數世界眾生各各永離生死苦海不如是恐自
巳本分上事正未了也葢淨土法門自他兼利故
宜自他兼修自他兼修故須自他兼勸勸之至者
無過如來金口所說此不稱引而但錄後賢語者
欲與眾共曉也全書皆勸獨名此一冊者意有所
耑取也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
可作佛故西方淨土乃捷要門庭無人不可以修
今勸一人而一人修將來蓮華臺上便添一尊無
上阿彌陀佛勸人人而人人修將來便添無數阿
彌陀佛如勸之而襃如充耳不知六道中又添墮
多少微塵眾生吾未如之何也巳雖然一歷耳根
永為道種吾終於若人有深望焉述勸修第三。


勸急辨大事不可不修



或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諸孔子曰又
[003-0048c]
有甚焉桀紂則忘其身若以道眼觀之今人皆忘其
身矣何則自早晨開目離寢至夜間就寢閉目無非
塵勞未嘗暫省吾身是皆忘其身也且人之於身以
日言之莫大於饑渴必為飲食之備以歲言之莫大
於寒暑必為裘葛之備以終身言之莫大於死生而
不為淨土之備何哉不思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
人只見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況世間
無非是苦不稱意時固為苦矣如或稱意亦無多時
父母妻兒姻親眷屬或疾病死亡或殺傷離散或自
巳大限忽至平生罪惡豈得全無且以目前言之起
一不正念說一不正語視一不正色聽一不正聲為
一不正事無非過惡況所食者眾生之肉所衣者亦
殺眾生而得又況所有過惡不止於食肉衣帛思之
誠可畏也自生至死纏綿堅固無由解脫閉目之後
不免隨業緣去杳杳冥冥知在何處或墜地獄或為
畜生或生餓鬼或入修羅雖有善業得生天上人間
受盡福報依舊輪迴漂流汩沒無有出期唯西方淨
土最為超脫捷徑色身難得趂康健時辨此大事當
常作念云吾自無始以來輪迴六道不曾知此法門
故不得出離今日知之豈可不即時下手年高者固
當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終徑生極樂世界迴
視死入陰府受諸恐怖者不可同日而語矣。


勸活物活計不可不修



人生時父母妻子屋宅田園牛羊車馬以至器皿衣
[003-0049a]
服等物不同大小色色無非巳物倉庫既盈心猶未
足金帛巳多營猶未止一宿在外便念其家一針偶
失尋覓不巳舉眼動步無非愛著一旦大限到來盡
皆拋去雖我此身猶是棄物況身外者乎靜心思之
恍如一夢故莊子云且有大覺然後知此其大夢也
古人有言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將不去唯
有業隨身予用後兩句添兩句而成一偈云萬般將
不去唯有業隨身伹念阿彌陀定生極樂國葢業者
謂善業惡業此皆將得去者豈可不以淨土為業乎
昔子明長老為眾普說指此身而言曰此為死物其
內潑潑地者為活物莫於死物上作活計宜於活物
上作活計余深愛此語故常為人言之凡貪種種外
物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計也世人雖未能
免此當於營生奉身之中挪頃刻之暇迴光自照以
留心於淨土乃活物上作活計也且如汲汲營生雖
富如石崇貴極一品終有數盡之期豈若淨土之無
盡哉。


勸神隨業往不可不修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却出幹事抵暮昏
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
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
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日遠行先須備雨具驟
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
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狼狽之
[003-0049b]
患者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予一相識生
平多殺魚之罪晚年得病有似中風予憐之乃往見
勸念阿彌陀佛堅不肯念但與予說雜話豈非惡業
所障疾病所昏不能迴心念善閉眼之後將奈之何
故修此者宜急早回首也世間晝必有夜寒必有暑
人所共知若生必有死人乃諱之不肯說出何太癡
也葢不知所謂我者初不曾死唯業緣盡而去耳何
則凡人生者非生也以神之來而託於此其形由是
而長故謂之生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離於此其
形由是而壞故謂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
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世之人不識其神徒見其形
乃悅生而惡死可不為悲乎且神何自來哉隨業緣
而來神何自去哉隨業緣而去神者自無始以來投
胎易殻不得久留於一所葢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
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
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然則吾所往之
處可不預計哉欲直脫輪迴永離苦惱無如往生淨
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勸兜率不如西方不可不修



智者十疑論云三菩薩修兜率一名無著二名世親
三名師子覺約云先生兜率見彌勒者即來相報師
子覺先亡數年無報次世親亡三年乃來云天日甚
長我生兜率禮彌勒佛聽其說法即來相報巳三年
矣問師子覺如何云生兜率外院戀著天樂未曾見
[003-0049c]
佛夫以菩薩而修兜率猶有戀著不見佛者即輪迴
之根未斷是知兜率難修有墜非比西方易修無墜
也世親即天親菩薩既昇兜率復著淨土偈法普勸
往生然則淨土之當修不益信乎。


勸宿債須還富貴易墮不可不修



佛言假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
自受永嘉大師亦云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
宿債昔京師有喆老者坐禪精苦四十年不睡化坐
時紙襖亦焚出舍利後生大富貴處終身多受憂苦
生大富貴者前生心願也多受憂苦者因緣宿債也
若以喆老之精修而修西方必為不退轉地菩薩即
生死自如矣然後來此世界濟度眾生豈復須還宿
債哉又有惠古長老住浙東大剎亦名行尊宿也死
而生宰相家登高科世固以為榮矣不知此亦失計
也前世持齋今生食肉必以食肉為美矣前世守戒
今生近色欲必以色欲為美矣前世清修今生享富
貴必以富貴為美矣譬如大象入泥一步深如一步
奈之何哉楞嚴經云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空覺極圓葢謂所聞之事盡矣盡聞其不住也世間
雖享快樂其如不住何又覺其所覺者皆歸於空空
則無實矣能於此空而覺之則真覺之性極圓而無
復墜墮也使古老悟此理必不生宰相家縱未能悟
明真性何不且修西方竟脫輪迴之苦耶楞伽經謂
世間修行人如澄濁水澄之雖清未去濁脚攪之復
[003-0050a]
濁古老之謂也如生西方見佛得道復來生此世則
若刷去濁脚純為清水雖攪之不復濁矣故雖苦行
尊宿亦不可不修西方二老足為烱鑒巳上纂龍舒文


勸為後身計不可不修



讚西方者記戒禪師後身為蘇子瞻青草堂後身為
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南菴主後身為陳忠
隶知藏某後身為張文定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其
次則乘禪師為韓氏子敬寺僧為岐王子又其次善
旻為董司戶女海印為朱防禦女又甚而雁蕩僧為
秦氏子檜居權要造諸惡業此數公者向使精求淨
土則焉有此愚謂大願大力如靈樹生生為僧而雲
門三作國王遂失神通百世而下如雲門者能幾況
靈樹乎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則展轉下劣矣即為
諸名臣亦非計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或
謂諸師後身之為名臣猶醍醐反而為酥也猶可也
為常人則酪矣為女人則乳矣乃至為惡人則毒藥
矣平生所修果不足憑仗則何貴於修乎是大有說
凡修行人二力一曰福力堅持戒行而作種種有為
功德者是也二曰道力堅持正觀而念念在般若中
者是也純乎道力如靈樹者置勿論道力勝福力則
處富貴而不迷福力勝道力則迷於富貴固未可保
也於中貪欲重而為女人貪嗔俱重而為惡人則但
修福力而道力轉輕之故也雖然倘勤修道力而更
助之以願力得從於諸上善人之後豈惟惡人將名
[003-0050b]
臣亦所不為矣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蓮池大師


勸佛心為心轉勸人人



予為此淨土說欲勸一切見者聞者廣大其心以佛
之心為心使人人知之而盡生淨土當起念云此法
門人若知之如巳知之豈不快哉人若不知如巳不
知豈不痛哉若止於自修則是聲聞之徒名為小乘
如車乘之小者僅能自濟此佛所謂斷佛種者也能
廣勸人者名為大乘菩薩如車乘之大者人我兼濟
之謂此獲無量福報所以能至佛地也故能勸人修
淨土以此善緣消釋罪惡可增崇福壽可莊嚴往生
功德可追薦亡者亦可但至誠呪願無不獲其功果
觀房翥傳可信矣況受勸者又遞相轉勸而不巳乎
勸人善道名為法施此淨土法門為法施之大者遂
超出輪迴不致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巳是上於彼者
雖未成佛乃成佛之階梯能勸一人修淨土即成就
一眾生作佛也凡作佛者必度無量之眾生彼所度
之眾生皆由我而始則其福報豈有限量乎哉故大
慈菩薩勸修西方偈云能勸二人修比自巳精進勸
至十餘人福德巳無量如勸百與千名為真菩薩又
能過萬數即是阿彌陀。


勸隨遇隨勸度盡眾生



古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故以淨土
勸人正與觀經所云勸進行者相符要發慈悲憐憫
之心隨遇隨勸不拘何等樣人凡為吾所受恩者吾
[003-0050c]
告以淨土而報之為所親愛者吾告以淨土而誨之
下至僕𨽻有事我之勞以及生平無半面之識者吾
遇之皆告以淨土使脫苦海而登彼岸不特此也初
釋迦修行山中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國王出獵問獸所在佛念若
實告之則害獸不實告之則妄語沈吟未對王怒斫去一臂再問未對又斫去一臂隨發願云

我作佛時先度此人不使世人效彼為惡卒之首度
者憍陳如即歌利王也然則雖冤仇之人尚願得道
後首度之兄其他乎又非特此佛在世時有一國難
化佛言與目連有緣使往化之其國人皆從教弟子
問故佛言往世目連為樵人於山間驚起一群蜂子
目連向蜂云我得道後盡度此等今國人者乃當時
蜂子也由此觀之則凡一切飛走之類以至有形可
見與無形可見者皆當為之稱念阿彌陀佛數十聲
發善願云願汝等盡生極樂我得道後盡度汝等如
此則吾之善念甚熟於一切眾生皆為有緣吾往生
上品無疑矣他時化度有不樂從者哉巳上纂龍舒文


勸出世間孝勸二親修



世間之孝三出世間之孝一世間之孝一者甘旨以
養其親二者爵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成聖賢
以顯其親是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間之孝則勸
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親覲彌陀得不
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予生晚甫聞佛法而風木
之痛巳至作自傷不孝文以伸悲恨雖欲追之未由
也巳奉告諸人父母在堂早勸念佛父母亡日課佛
[003-0051a]
三年其不能者或一週歲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
報劬勞之恩不可不知此。


勸人人念佛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又觀經言
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葢此念佛法門不論
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
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應念佛若人富
貴受用見成正好念佛若人貪窮家小累小正好念
佛若人有子宗祀得託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
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
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趂身康健正好念
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
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
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閑正好念
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
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
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
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
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
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花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
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勸真實念佛



夫學佛者無取莊嚴形迹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
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
[003-0051b]
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嘿念佛不必定要
成群作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
聽經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
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
不如獨身清淨念佛寄庫來生不如見在作福念佛
許愿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習學外道文書不如
一字不識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
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
賢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以上蓮池大師


勸學者念佛



克復向有勸人念佛說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不直
為修行徑路亦的是救苦慈航恒見年少學者見人
念佛便為耻笑或巳有所悟偶省念佛輙愧赧避人
此皆識力未到不及究心大乘經典愽參不貳宗旨
及彼業重障深故生疑謗不如爾今倖值得意時不
肯念到失意時少不得念順境時不肯念到逆境時
少不得念無疾痛時不肯念到病篤垂死時少不得
念強壯時不肯念到衰暮時少不得念縱眼光垂瞑
時不肯念到轉身入木殯埋薦度時少不得念呼吸
尚存不知不覺忽然口中念出佛來還算與佛有緣
只怕七尺忽橫三寸易斷這句佛要念竟不及耳所
以臨終十念即得往生冥司地獄志心念佛所造罪
業一切俱銷或曰此際勉強稱念亦易余曰否否譬
[003-0051c]
之讀文字人纔念得文字出讀文字人尤在少時無
雜想有精力讀得透熟至老年魂夢中常常念得出
爾生平並無信佛歸佛念佛之心迅速無常不保手
忙脚亂神昏膽怯汩沒三途胸中並無這佛口中那
容易念得這句佛出昔白樂天繪西方極樂國蘇子
瞻佩阿彌陀佛像文潞公集淨土會王虗中著淨土
文近世蓮大師有阿彌疏鈔袁中郎有西方合論袁
玉蟠深悔少壯所得所行無關生死暮年純提念佛
往生示人先進留心此道如此吾輩切莫忽此六字
為齋公齋婆所常念若能到一心不亂地步齋公齋
婆於成佛乎何有。


富陽馬公邦良以太僕卿丁艱過姑蘇候座師王荊
石相國至一寺禮佛悲淚不止時有二孝廉迎之揖
坐問曰公何以信佛真實如是公曰嗚呼佛可不信
耶信佛可不真實耶言佛法難遇則淚下言人身難
得則淚下言三塗難免則淚益如雨下二孝廉悚然
問故公曰佛法利益天人非歷劫善根深厚者鮮不
覿面失之見而不誠切敬信反生疑謗故難遭遇失
此報身業海茫茫受苦無量痛骨酸心曷禁淚下二
孝廉曰公言人身難得舉目便是三人併諸左右皆
非人耶時方仲夏公以扇一揮群蠅四飛詰曰蠅多
與人多與二孝廉憮然久之公曰始吾為諸生時奉
上帝旨掌五閻王事每一臨案悽慘之狀不忍見悲
號之聲不忍聞千百人中不失人身者指一二屈耳
[003-0052a]
如是作如是受絕無失出失入於其間惟信佛念佛
往生清泰者不至冥途然則佛可不信耶念佛可不
真實耶言未訖涕泗交集旁觀皆為感動二孝廉信
禮而散嗟乎馬公之言近而有徵其為丹徒令時仁
慈正直一方推為神君崇祀不替有以哉。


唐宜之曰宇宙無佛法遍大地無快活人矣總貧賤
患難富貴功名均有煩惱不足誰能解脫者自佛法
流通伹沾涓滴便得轉身適意之所向聞子將初下
第告大石師言我輩功名不就唯有念佛師云居士
榮華未遂廼欲念佛修佛豈釋迦如來是晦氣人做
的一座為之鼓掌余曰晦氣人念佛有進步處得意
人念佛有退步處甚矣佛法不可不知也念佛命終
生極樂國念佛生前亨快活福巳上附述


淨土晨鐘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