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91 淨土晨鐘-清-周克 (master)



No. 1172-A


淨土晨鐘自序


戊巳之交予輯金剛法華持驗諸紀又以佛法中最
簡捷而通貫者莫如淨土一門因取古今之書表章
是教者裒其精要類而編之曰晨鐘意欲用世人之
朝氣警甜夢者而鼓鐘之焉耳冬初書成予不揣竊
取名賢論述之意而為之序序曰。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大事者何生死是也
如來憫眾生沉迷而指以出離之途即示以遄歸之
所曰大慈曰能仁以其仁慈我眾生而名之也允哉
乃眾生不自仁慈其身畢世沉迷以悖如來之教茫
茫生死波中淵深而海濶周行震旦都如過銅人沒
處頭髻長出嗟嗟有聲不亦哀乎今夫人之朝而必
夕也暑而必寒也幼而必壯壯而必老老而必死也
自古及今如是苟夫人之朝而不為夕謀暑而不為
寒謀必群誚其愚獨自幼至壯且老而濵死不知為
之謀其愚不又甚乎然人之不知謀死也非昏而忘
之則畏而諱之耳忘之而卒至諱之而終不我貸則
雖欲忘且諱之而庸可得耶且人之畏死又非真能
畏死者也當其驀焉而生蠢焉而長頹焉而老以死
栩栩焉蘧蘧焉而愛河慾海之溺人無巳時名利韁
鎻之牽人無巳時一旦灰寒火傳薪換臨了一局誰
[001-0032b]
人能免自茲以往滅滅生生六道三途如轉轆轤又
誰人能免跡其所為日相尋于生死之業而不求解
脫之方謂之愍不畏死可也真能畏死者必求解脫
生死之方求解脫則舍念佛何途之從舍淨土吾誰
與歸念佛生淨土則得解脫得解脫則超然生死之
外亦翛然生死之中而又何死之足畏是能真畏死
者也是能畏死謀死而終得無畏者也是能了當大
事者也是能不悖大慈能仁之教者也夫世人而可
免夫生死則巳世人而不免夫生與死也則淨土之
業其可以不修而是書其可以弗讀也哉。


或曰淨土人人可修則了當生死之法顧若是易乎
曰中庸言達道達德舉生知安行而繼以學困勉強
成功之一以聖凡無殊性故故孟子又曰道一可見
此法非難非易其實人人可為即經所謂眾生是淨
土及眾生煩惱心中皆具如來德相是也般若經云
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葢度人只在自
度內修淨土法門者雖止自度而使人皆學此法門
自度其為度人也不既多乎故未悟者勿論即巳悟
而必自我度人其度也小我不必作度人相而即以
自度者度人其度也太度而無度般若所云旨不出
此然則論淨土者曰欲度眾生必先自度猶止說得
一半。


或曰今人喜談即濁即淨不如捨濁取淨之有實益
是圓不如別乎曰念佛門中諸根畢攝理悟同歸能
[001-0032c]
捨濁取淨而即濁即淨之理亦具其中圓莫圓于是
故即濁即淨之說尚是假圓而此淨土之圓為真圓
或曰惟心淨土之說誠謬乎曰否究竟只是惟心淨
土書中千萬語無非欲人歸依佛歸依佛無非心即
佛耳蓮師最駁撥土言心之說而曰一心不亂是阿
彌陀經之訣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觀經之訣可知
心佛合一故能一心不亂不亂之心即是作佛之心
即是無住平等之心即是惟心淨土之心故維摩經
云欲得淨土但淨其心真鐵板語不容顛撲也。


或曰然則古今諸大知識痛辨惟心之說者非歟曰
否從來言者之失徒在空談此心耳不思惟心淨土
不可說現成空頭話須有修為工夫在念佛求生淨
土正是修悟自性惟心之工夫處也此方念佛淨土
華鮮念佛心弛淨土華萎鮮萎一由佛之念與不念
念佛須是心念安得謂惟心之說之有謬乎故凡執
心而議土與夫執土而議心其失均也大梅云任伊
非心非佛我只是即心即佛吾亦曰任伊非心非土
我只是即心即土請即以質之蓮池龍舒諸老何如
若云此亦是隨人脚下盤旋語則宜一併掃去道不
是不是。


觀經以十六觀為正因而又言三福三種心等都不
復及修觀以方便多門六度萬行皆可回向西方故
又末法般舟三昧經先滅無量壽經更留蓮池謂稱
名易學觀想難成般舟先觀足輪亦觀經類耳而六
[001-0033a]
字稱名則三尺童子辨之故無量壽經偏救末世由
是觀之如來設教不可謂不寬淨土之門不可謂不
廣獨稱名一法簡要可以通行故古今尊宿往往單
提此門耳。


須知理外無事淺外無深故利鈍兼收非難非易若
會事歸理則三福等俱入實相即是妙觀即稱名與
觀想非屬二心其歸亦一且法何有末末法云者人
末之世末之也先滅云云者或預懸以示儆欲不以
世與人之末而末法耳非為是便當舍難趨易也但
學者從一門而入專勤為之淨業自成不可于同堂
中自生秦越崇此而抑彼。


是故有理而無事者非法之至是境而非心者非法
之至可深而不可淺可別而不可圓者非法之至可
權而不可實可聖而不可凡可自為而不可與人共
為者均非法之至且而學無生即無滅生與死二乎
了妄即真真與妄二乎溪山異而明月同禪與淨二
乎即十萬億國土而彈指可生遠與近二乎以足指
按地而成金色世界娑婆與極樂二乎難勝何非清
泰之鄉瞿曇得無法藏之後釋迦與阿彌二乎常寂
光中遍包三土而土土相資同居與寂光二乎法之
至者聖凡一也物我一也理事心境一也深淺一也
權實一也別圓一也以至一死生一真妄一禪淨一
遠近一釋迦彌陀一娑婆極樂一同居寂光夫是之
謂一心不亂。
[001-0033b]


果能依是真實做去始也攝心而念佛念佛則心自
淨心淨則土隨淨大惠禪師云人于一日中心不馳
求不妄想不緣諸境便與三世諸佛諸大菩薩相契
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出三界之處修淨土者宜
亦如是靠住一佛心心無間行之既久便可將四大
所合之身一拳粉碎四大所合之世界一脚踢翻然
後隨所聞見鳥語蟬吟牧歌樵唱即西方之無常苦
空法音天樂也竹籬茅葢即西方之金臺樓閣也飛
泉鳴瀨即西方之寶池德水野芳嘉木即西方之寶
網交羅妙華天雨也明師良友之儔木石鹿豕之侶
即西方之諸上善人也何苦何樂何須何逆何邪魔
何三毒等煩惱目前純是淨土則未來之決定往生
可知到得厭世時無怖無亂不支不吾怡然拱手歸
來故鄉不必問此際佛來迎與否能預知時日否聞
異香奇樂否總是生平得力處到此決用得着決有
好消息上品上生無疑也雖然此等曉曉皆為未看
破人打之遶耳人但看得破守得定時凡苦樂淨穢
疑信辨難紛紛之說且教一筆勾却如何。


順治已亥陽月陽羨淨業弟子周克復盥沐謹譔
[001-0033c]


淨土晨鐘目錄




* 卷第一

* 晨課

* 觀經上品上生章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楞嚴大勢至念佛章
* 念佛願文禮拜三歸俱同夕課
* 夕課

* 佛說阿彌陀經
* 往生淨土呪
* 念佛文禮拜三歸
* 又慈雲願文
* 善導臨睡入觀文
* 原始一

* 阿彌陀佛成佛
* 阿彌釋迦分現淨穢
* 佛為韋提希說淨業
* 九品往生
* 佛為父王說念佛
* 龍樹菩薩勸念佛
* 念佛十種功德
* 淨土往生之因
* 阿彌度生之因
* 釋迦勸人念佛之因
* 釋迦開導淨土之因
* 四土往生本末
* 三界六道輪迴本末
* 卷第二

* 啟信二

* 淨土有益生前
* 淨土不妨俗事
* 淨土佛無妄語
* 淨土一念必生
[001-0034a]
* 淨土脚踏實地
* 淨土非仙可比
* 淨土因果不妄
* 淨土如明鏡日月
* 淨土正信為要
* 淨土該戒定慧
* 淨土獨推阿彌
* 淨土苦樂相比
* 淨土為難信法
* 淨土了生死
* 淨土念佛有力
* 淨土諸聖尊宿同歸
* 卷第三

* 勸修三

* 勸急辨大事
* 勸活物活計
* 勸神隨業往
* 勸兜率不如西方
* 勸宿債須還富貴易墮
* 勸為身後計
* 勸佛心為心
* 勸隨遇隨勸
* 勸出世間孝
* 勸人人念佛
* 勸真實念佛
* 勸學者念佛
* 卷第四

* 念佛法門四

* 十聲念佛誦偈
* 十氣十念
* 六時晨昏念佛
* 懺罪念佛
* 一相念佛
* 攝心調息念佛
* 參禪念佛
* 總論持名念佛
* 總論念佛事理一心
* 禮念觀想
* 觀想佛毫
* 一心三觀念佛
* 論約心觀佛
* 論一心三觀
* 論圓修三觀生四淨土
[001-0034b]
* 卷第五

* 功行法門五

* 孝養父母
* 慈心不殺
* 持戒十善
* 發菩提心
* 讀誦大乘
* 淨心行善
* 奉行眾善
* 布施以上正因
* 方便
* 廉儉
* 不妄取財
* 省口腹淫慾
* 兼福慧
* 不慕尊榮不辭輕蔑
* 禮懺
* 施食
* 放生
* 居官以上助修
* 卷第六

* 䇿進六

* 䇿願力
* 䇿勇猛精進
* 䇿攝心悟心
* 䇿三種念佛
* 䇿出家
* 䇿在家
* 䇿老者病者
* 卷第七

* 飭終七

* 飭臨終往生正念
* 飭臨終三疑四開
* 飭十念往生
* 飭父母往生
* 飭眷屬往生
* 飭護病者
* 飭自念佛度冤親
* 飭臨終請眾念佛
* 飭未終思終
[001-0034c]
* 卷第八

* 正辨八

* 辨生淨土救眾生
* 辨見性悟道
* 辨不修淨土五惑
* 辨禪淨同歸
* 辨念佛有益參禪
* 辨禪宗淨土遲速
* 辨得悟正宜往生
* 辨心境非二
* 辨淨土專志西方
* 辨念佛修觀非着相
* 辨念佛不可輕視
* 辨參究念佛
* 辨念佛融通宗教
* 辨念佛心性身名
* 辨理事非二心
* 辨宜繁宜簡
* 辨往生早暮
* 辨一念往生
* 辨念力重大
* 辨業性本空
* 辨心量廣大淨土非遠
* 辨自心佛現
* 辨不往而往無生而生
* 辨欣厭取捨
* 辨不信佛論
* 附佛入中國考
* 卷第九

* 了俗九

* 了色身之妄如二顏丙文○無着○身有真假○齊生死○用形骸得失
* 了世染之妄輪𢌞根本○蛇喻○對境○真空○四窮民○今日方間○出家後出家○悟後有修
* 了富貴之妄
* 了浮生之妄
* 了生死之妄獄喻○防死○勾當自家事○醉生夢死○徹悟○生死根本
* 了物緣之妄六根○五蘊皆空○真性○廢心用心
* 了心念之妄
* 了邪教之妄附寄庫○念經
[001-0035a]
* 卷第十

* 持驗十

* 比丘往生慧遠○慧永○曇順○僧叡○曇恒○道昞○道敬○慧恭○慧䖍○曇鑒○慧光○道珍○曇鸞○智者大師○道喻○善導和尚○法照○少康○懷玉○道綽○惟岸○僧衒附啟芳圓果○懷感○辨才○大行○明瞻○智覺禪師○志通○悟恩○省常○遵式懺主○宗坦疏主○子元○法持○基法師○若愚○宗賾○知禮○有巖○智廉○懷義○宗本○元照○慧亨○智圓○可久○明本○善住○瑩珂○惟則○普度○楚琦○祖香○蓮大師○黃州僧○海寶
* 宰官往生劉程之○張野○王仲回○馬子雲○白居易○張迪○王龍舒○葛蘻○胡闕○楊傑○文彥博○馬玗○鍾離瑾○閻邦榮○咎定國○馮楫○王敏仲○吳子才○蘇軾○朱綱○顧寶幢○朱元正○丁明登○唐時○附辨融覺浪余大成
* 士民往生門公則○周續之○孫良○庾銑○宋滿○王闐○范儼○孫忠○沉銓○計公○金奭○劉通志○唐廷任○楊嘉禕○郭熙載○戈以安○孫大玗
* 尼僧往生大明○淨真○悟性○能奉○法藏
* 婦女往生隋后○葛濟之妻○姚婆○溫諍文妻○鄭氏○王氏夫人○馮氏夫人○陸氏宜人○樓氏○秦氏○鄭氏○于媼○方氏○薛氏○張母○孫氏母○徐氏○楊選一妻○湯公甫母
* 惡人往生張善和○雄俊○仲明○吳瓊○陳企○附俘囚
* 物類往生鸚鵡○鴝鵒○雞○蛇○又雞


淨土晨鐘目錄
[001-0035b]

No. 1172-B


勸流通淨土晨鐘引


經典所在流通即屬善緣福報無量故語云能以大
乘法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百善傳大貴人
大豪傑大力量者當千善重刊廣布者當萬善況淨
土法門超出生死輪迴永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巳
是勸一人修淨土乃成就一眾生作佛也凡作佛者
必度無量眾生彼所度之眾生皆由我而始其福報
信不可窮盡故欲勸一切見者聞者廣大其心以佛
之心為心使人人知之而盡生淨土龍舒所言自宜
諦信不誣至法華華嚴二經尤佛說妙法中之最上
乘觀音大士普度世間無剎不現往賢感通事跡歷
祀昭然各為纂集以勸進修斯誠鈴鐸方來津梁末
路之最方便門也戊戌秋予輯金剛持驗巳有流通
小引敬懇同人茲刻淨土法華華嚴觀音持驗諸紀
搜採載籍徵信古今頗殫心手之微勞用志歸依於
不朽但拙刻板在此地未能廣傳他省既並生莊嚴
佛土之中安可缺法事流通之勝復告當世善信獲
見諸本不吝廣為刻施或仍原本或易新編其見聞
欣及有關持驗者尤冀續緝於後一句讚揚即是一
句獲持善根一念鼓動即是一念消弭罪業於以續
佛慧命自利利他所謂護法諸神既護法寶自護弘
[001-0035c]
法載寶之人斷斷不爽昔賢為劈窠圖勸人念佛後
以他人念佛多生淨土乃歸功施圖之人亦得生淨
土法施功德不可思議如是願與同人共勗之。


同善道人 克復 敬懇

No. 1172-C


淨土日誦晨課
淨業弟子 周克復 敬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
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
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
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
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
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
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
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
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
[001-0036a]
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
心行者見巳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
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巳見佛色身眾相具
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巳即
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
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
上品上生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相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
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
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
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
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
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
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
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楞嚴大勢至菩薩念佛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
[001-0036b]
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
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
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
斯為第一。


念佛文願文禮拜三皈俱同夕課如在家人不
能全誦或晨夕專持阿彌陀經往生呪佛號如
夕課儀亦可


淨土夕課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
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
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
[001-0036c]
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
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
羅阿菟樓䭾如是等諸大弟子并諸菩薩摩訶薩文
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
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
大眾俱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
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
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
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
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帀圍繞是故彼
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
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
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瓈𤥭璖赤
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
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
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
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
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
就如是功德莊嚴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
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巳
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
[001-0037a]
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
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
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
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
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舍利弗於汝
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
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巳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
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
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
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
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
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舍利弗眾生聞
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
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
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
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
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
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
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
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
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
[001-0037b]
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
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
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
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
燈佛名聞光佛大𦦨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
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
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
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
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
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
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
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
北方世界有𦦨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
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
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
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下方世
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
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
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上方世界
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𦦨肩佛雜色寶
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
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
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
[001-0037c]
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於
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
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
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
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巳發願今
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
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巳生若
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
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
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
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
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
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
是為甚難佛說此經巳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出小無量壽經



曩謨阿彌跢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唎都
婆毗阿彌唎哆悉躭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
唎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隷娑婆訶三遍


念佛文


[001-0038a]


「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課千聲或五百聲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各十稱畢舉蓮大師西方願文


「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
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
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
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
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嗔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
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
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脩聖道誓不退惰
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
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
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
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
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命終
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
[001-0038b]
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
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樓閣幢
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
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
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
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
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
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
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
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
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
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
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 南無阿彌陀佛禮願九拜作九品往生觀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各禮一拜次稱三皈



*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 和南聖眾各禮一拜


又慈雲懺主願文不能誦前願文者用此亦可



弟子某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
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
[001-0038c]
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稱
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
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
長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
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
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
眾生滿菩提願。


善導和尚臨睡入觀文



弟子某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
遇知識得聞阿彌陀佛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
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某不識佛身
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
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
正念入觀而寢不得雜想但久遠專志必如所願。No. 1172
淨土晨鐘卷第一
荊溪同善道人周克復纂男周 石訂
吳郡潛確居士陳濟生參


淨土原始


[001-0039a]


極樂是我故鄉阿彌號為慈父故欲超生死無如
淨土一門世人浸沒五濁窟宅中如少亡之子問
其祖父里邑室廬茫然不復記憶雖欲向往其路
何由今折衷經籍溯其源流庶樂國歷歷如在目
前而後信心可發也述原始第一。


阿彌陀佛成佛之始



鼓音王經云過去劫中有國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
父清泰國王父月上轉輪王母殊勝妙顏時有佛出
世名世自在王憍尸迦心發道意棄捨國位投佛出
家號曰法藏比丘即阿彌陀佛又大彌陀經云法藏比丘
於自在王佛所發無上意一切世間無能及者時佛
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應其心願法藏稽首禮佛
廣說四十八願具載本經若不爾者誓不成佛是時大地
震動天雨妙華空中同聲讚言決定成佛。


阿彌現淨土釋迦現穢土之始



悲華經云往昔劫中有轉輪王名無諍念大臣名寶
海為善知識同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無諍念發願
云我修大乘取於淨土終不願於穢土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世界眾生無諸苦惱我不得如是佛剎
乃不成正覺今既果滿號阿彌陀故現淨土寶海大
臣願於穢土成熟有情今巳果滿號釋迦牟尼於此
濁惡世中成佛菩提。


佛為韋提希聖后說淨業正因



觀無量壽佛經云爾時韋提希號泣向佛白言世尊
[001-0039b]
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濁惡世
也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徧照十方無量世界諸佛國
土皆於中現韋提希見巳白佛言是諸佛土雖復清
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惟願
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佛告韋提希阿彌陀佛去
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我今廣為汝說亦令未
來凡夫脩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
當脩三福一者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脩十
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
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
淨業正因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九品往生



觀經云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一者至誠心二深信心三迴向發願心復有三種眾
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
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念佛法僧天施戒為六念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上
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
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
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者亦
信因果不謗大乘伹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
求生極樂國行者命欲終時即得往生○中品上生
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
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
[001-0039c]
界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
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
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
樂國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即得往生○中
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
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
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巳尋即命終
即得往生○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重惡業雖不
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慙愧命欲
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
如是諸經名故除却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
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
之罪即得往生○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
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
淨說法無有慙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
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
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
讚彼佛光明神力亦讚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
聞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下品下生
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
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
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
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
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
[001-0040a]
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
終之時即得往生。


佛為父王說念佛



寶積經云世尊父王頂禮佛足一心合掌而白佛言
云何脩行當得諸佛之道佛言一切眾生皆即是佛
今當念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王
言一切眾生云何是佛佛言一切法無生無動搖無
取捨無相㒵無自性可於此佛法中安住其心勿信
於他爾時父王與七萬釋種聞說是法信解懽喜悟
無生忍佛現微笑而說偈曰釋種決定智是故於佛
法決信心安住人中命終巳得生安樂國面奉阿彌
陀無畏成菩提。


龍樹菩薩勸念佛



大智度論云佛是無上法王諸大菩薩為法臣諸臣
所尊重者惟佛法王是故菩薩應當念佛又云有諸
菩薩自念往昔謗般若墮惡道經無量劫雖修餘行
未能得出後遇善知識教行念佛三昧即得併遣罪
障方得解脫又偈云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即時
為現身故我歸命禮若人欲疾得不退轉地者應以
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
清淨者花開即見佛。


佛示人念佛十種功德



經云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見世當獲十種功德利
益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併諸眷屬隱形守護
[001-0040b]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
隨守護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
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
毒蛇毒龍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
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
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七夜夢正直或復夢
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
充盛所作吉利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
拜猶如敬佛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
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持金臺接引往生西方
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淨土往生之因



大藏言西方淨土事不止十餘經其大略謂彼處以
七寶莊嚴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蝡動之類常
清淨自厭無一切穢雜故名淨土其人皆蓮華中生
長生不老衣食宅宇隨意化成其景序長春無復寒
暑大受快樂無一切苦惱故名極樂世界其佛名阿
彌陀者梵語也此云無量以此佛光明照見十方世
界無有限量凡念佛眾生無不知之故又名無量光
佛此佛壽命與其國中人民壽命皆無有限量雖恒
河沙劫亦無有盡故又名無量壽佛此佛有大誓願
度人其威神不可思議故至心信向念其名號者現
世必消除災難禳却冤鬼安靜形神增延福壽西方
七寶池中則生蓮華一朵他日於其中託生直脫輪
[001-0040c]
迴之外若此者皆有事跡非虗言也盡大藏中八萬
四千法門無如此之要捷者而人或不知知而不行
可痛惜也龍舒淨土文


阿彌陀佛度生之因



經云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四十八大願每願
皆為濟度眾生發此願巳乃精進以了生死次入菩
薩地了生死者乃生死自如也入菩薩地者內則修
慧外則修福也修慧者使慧性日廣一日至成佛時
則慧性含虗空世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也修福者
託生於一切眾生中同其形體通其語言以設教化
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細蟲蟻皆託生其中如此無量
劫來設化眾生夫設化眾生無非得福也得福而不
受用故其福愈積而愈大久則徧虗空世界矣福大
則威神大又經云阿彌陀佛歷大阿僧祇劫行菩薩
行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善
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
淨無染手中常出一切衣服飲食寶幢音樂及一切
最上所須之物以此施惠眾生令生歡悅以行教化
故致無量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如是善行歷無數
劫功德圓滿威神熾盛方得成就所願而入佛位是
初發願以至成佛無非為眾生者故十方無央數世
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無所不度人能精
心念其名號想其形相現世必見佛之真身以佛威
靈無所不在而人心念與佛純熟則自然交通也若
[001-0041a]
身後經生其國皆於寶池蓮華中化生其容皃端好
非天人可比皆受自然清虗之身無極之壽徧彼剎
中皆諸上善人無有婦女皆洞視徹聽遙相瞻見遙
相聞語聲雖歷萬劫巳所從來靡不知之復知十方
世界去來現在之事以其慧性通徹故爾又阿彌陀
佛誓願云巳生我國欲往他方生者如其所願永不
復墜三惡道何則生淨土者必證無生法忍無生法
忍者乃了生死也了生死者雖入生死界中此一性
巳不昧矣性既不昧何由而為惡乎況又仗佛力故
墜墮必無由是設化一切眾生而入一切眾生生死
界中或生天上或生人間或生大富貴中或生清淨
中或長生不滅或滅而復生隨意所欲生死自如此
所以貴於修淨土也纂龍舒文


釋迦勸人念佛之因



阿彌陀佛現在西方西方為淨土釋迦所生國與我
中國同土皆屬娑婆世界皆為穢土穢土眾生必憶
佛念佛一心不亂彌陀方來接引往生西方然彌陀
聖號及淨土往生之事此土誰知緣釋迦如來說彌
陀諸經殷勤苦口勸人念佛迦文不妄的確可信此
震旦念佛法門之所由始也阿者無也彌陀者量也
阿彌陀佛者無量覺也無量有二義無量壽體也無
量光用也只無量光壽四字便是如來萬德洪名專
持此四字即生淨土者何也葢因彌陀發四十八願
攝受眾生有云眾生欲生我國但能志心稱我名號
[001-0041b]
即生我國受福快樂壽命無量佛有此本願故眾生
念佛即得往生此是仗佛願力非眾生之自力自力
難成仗佛易就故也。


釋迦開導淨土之因



唐宜之南無篇云向於淨土書中聞阿彌陀佛取淨
土釋迦佛取穢土君臣弘願攝受兩土眾生而未詳
也又讀悲華經始知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供養
寶藏如來黃金為地七寶為樓自燃身燈竟夜供養
然猶迴向為忉利大梵天王統領四天下而巳爾時
賴釋迦佛為寶海梵志乞夢陳白輪王感悟乃於寶
藏如來前取西方淨土是則西方淨土成自彌陀而
開導由釋迦也不惟是爾時輪王千子與八萬四千
小王無一人不由寶海開示發心者太子即觀世音
二王子即大勢至三王子即文殊八王子即普賢也
不惟是爾時寶海有八十子與三億弟子無一人不
由寶海開示同時發心者凡賢劫千佛與當來彌勒
尊佛皆寶海弟子也秪因諸菩薩皆發心取清淨佛
土而此娑婆世界厚重煩惱為佛菩薩之所擯棄於
是寶海憂愁憔悴發願久在生死忍受諸苦不捨如
是眾生願入阿鼻願為畜生願為餓鬼願為貧窮鬼
神願為人中卑賤願施恒沙七寶願施恒沙身命以
度眾生今人朝夕頂禮彌陀觀音勢至為大依怙若
不讀此經安知三聖證果之因至念釋迦如來施足
施首施手施耳施鼻舌施血肉施髓腦調伏我等豈
[001-0041c]
能不慟哭乎然則釋迦當日以淨土開導三聖後說
彌陀諸經又專為娑婆眾生而發是即以開示佛菩
薩者而開示我等也以阿彌接引之大力合釋迦指
點之悲心如此深恩眾生若何辜負也耶。


四土往生本末



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法界有十又分四種
國土一曰常寂光土為佛法界二曰實報無障礙土
為菩薩法界三日方便有餘土為聲聞緣覺二法界
謂之四聖四曰凡聖同居土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
鬼畜生六法界謂之六凡如是十界四土於凡夫一
念識心悉皆具足故凡一土各具四土唯隨染淨緣
以分淨穢維摩詰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此之謂也
四土各有淨穢常寂光者諸佛如來所居常即法身德寂即解
脫德光即般若德真常究竟極為淨土亦有淨穢者以究竟

分證異也究竟如來所證乃上品寂光圓教人所證名中品寂光別教則證下品寂光耳
報無障礙者菩薩居之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礙故言無障礙
分十地皆屬大乘其淨穢以次第頓入分也次第者別教菩
薩頓入者圓教菩薩方便有餘者二乘所居巳出三界之外修方
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曰有餘其淨穢相者體巧柝拙也體觀
感淨拙觀感穢凡聖同居淨土者即極樂國是安養清淨池

流八德樹列七珍次於泥洹皆正定聚生安養者煩惱調伏近於
涅槃故名為次聚有三如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發心修行未不退者屬不定聚不退轉者稱正定聚

穢土即娑婆世界其淨穢以五濁輕重而分也然佛
法遍一切界下三土皆常寂光所遍故如來居寂光
[001-0042a]
時垂應下三土釋迦現身垂應娑婆阿彌現身垂應
極樂是也同居穢土之人欲生極樂淨土須以念佛
三昧或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或端坐西向觀想彌陀
如此二行方能輕其三毒澄其五濁臨終正念乃得
往生若因此三昧破斷見思二惑即能往生方便土
更破塵沙煩惱并破根本無明即得生實報土破盡
無明方得生寂光淨土又有淨土橫出三界穢土竪
出三界之異竪者自下昇高如登九級臺其出難橫
者從東至西如履坦途其出易據觀經往生九品橫
出有三種如上品上生垂終乘金剛臺往生彼國見
佛聞妙法巳即悟無生此橫出三界生實報莊嚴淨
土也上品中生者坐紫金臺往生彼國經宿乃開經
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橫出生方便有餘淨土也上
品下生以下皆橫出三界生凡聖同居淨土也極樂雖有
天人之殊既無婬欲故無欲界生彼者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則不隨禪而受生故無色界無無色界可即同居
而證入上三土耳竪出三界有四種人即藏通別圓四教雖

頓漸不同各有階級然後得出三界生死修為難而
失墜易何如專心念佛仗佛提擕從橫而出生彼華
池實報與寂光恒見十地直下可登之為愈乎按此
十界四土之說諸淨土書多略而未載然眾生既願
生彼土即當以成佛為期同居淨土之人不得生寂
光未為究竟故往生後境地修持者不可不知況四
土一土不出惟心所造此實凡聖同歸之途頓漸雙
融之旨也。
[001-0042b]


三界六道輪迴本末



眾生因情生十二緣造成三界六道輪迴之業不得
斷絕往西方則情滅而性現故永劫無輪迴有十二
緣之業造成三界六道輪迴之報不得解脫生西方
則業斷而報空故永劫無墜墮十二緣者曰無明曰
行曰識曰名色曰六入曰觸曰受曰愛曰取曰有曰
生曰老死是也無明謂暗昧真性行謂動作識謂魂
識名謂受想行識色謂色身六入謂六根眼耳鼻舌
身意也觸謂觸六根者因暗昧真性故不能寂然不
動乃生魂識因有名色遂有六入因六入故有觸因
觸故受因受故愛因愛故取因取故當有之因此復
受生因生故有老死相牽緣不斷故名十二緣三界
者自阿鼻大地獄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有情
欲也上有色界止有色身無男女之形又上有無色
界亦無色身止有魂識如鬼神此名三界所謂輪迴
者何曰天曰人曰阿修羅曰餓鬼曰畜生曰地獄是
名六道餓鬼以下亦名三途瞋殺傲慢造有微福感
修羅道慳貪不捨損人利巳感餓鬼道愚呆無知酬
償宿債感畜生道五逆十惡輕重不等感地獄道四
道皆苦天道修十善而致感報受樂樂勝則不暇修
行福盡則仍墜落人道樂少苦多能勇猛精進可以
修行而不發肯心報盡則轉墮三途人天為勝餘四
為劣或劣者悔過而徵勝或勝者造惡而徵劣如車
輪迴轉升沉非一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此之謂
[001-0042c]
也業報可畏如此曷不回頭猛省求生西方巳上克復纂
淨土晨鐘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