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71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明-受教 (master)



No. 1168-A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序


記稱親聞者。表稟承非謬也。教。髫年出家。即隨師祖
大和尚。往括蒼普慈寺。聽講圓覺。末聽此論。聯翩浹
旬。爾時敷文極暢。闡義至精。座下聽眾。無有一人。若
身若心生懈倦。而不開悟者。惟教。神根既鈍。兼之童
稚無知。若聾瞽觀場。不過隨人泣笑而巳。既返幽溪。
年齒漸進。而好樂之念日臻。非但數聽數承。兼復屢
請屢問。隨聞隨記。散葉盈函。既無疑而不決。亦無義
而不詳。苟不貫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巳。若夫方言巧
拙。可曰責在我躬。其於造詣情微。敢將質諸來哲。入
門者。請徑升堂。而飡甘露。種種問橋。非所急也。


皇明天啟六年歲在丙寅春王正月天台山幽溪後
學沙門受教下筆序

No. 1168-B


淨土生無生論序


昔楊次公云。贊輔彌陀教觀者。其書山積。唯天台智
者大師十疑論。最為首冠。寧詎知後次公六百許年。
[001-0849c]
而更出我幽溪和尚。生無生論乎。括海藏以十門。融
億剎於一念。廣古德之未備。闡今人所未聞。往生奧
義。若指諸掌。蓋自其三昧流出。故不可得而思議。生
今之世。獲覩是論。罔知猛省求生。豈不大可哀哉。發
起之由。實始不慧。故亟圖剞劂。用布大慈。願戴髮含
齒。盡未來際。普霑法乳。悉悟無生。至若讚是功德。則
有十方恒沙諸佛。廣長舌在。毛道凡夫。聊序其大都
爾。


門人四明聞龍和南撰No. 1168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卷上
幽溪法孫 受教 記


△解釋此論。科分為三。初釋論題。


「淨土生無生論」


【論題六字。義具三重能所。所謂能生所生。能融所
融。能論所論也。初能生所生者。淨土二字為所生。
生之一字為能生。所生淨土。即從是西方過十萬
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約其土體具有四種。謂
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能生之人。即娑婆世界。念佛眾生。體為二種。一分
[001-0850a]
段身。二變易身。若分段生死之人。則四種淨土。皆
可求生。若變易生死之人。則惟求生上之三土。或
二土一土。如韋提希。本是凡夫。厭同居穢。欣同居
淨。秪由隨聞十六玅觀。三惑一心頓破。即於當座。
悟無生忍。不惟分見實報。亦乃分證寂光。非分段
身。可求生四土乎。故約分段。收機則廣。約變易。收
機則狹。故我娑婆。具四土機。惟在進解與造行何
如。又此二種。具四教機。及悠悠凡夫。雖具四教等。
然皆回小向大。回徧向圓。總成一種圓頓之機爾。
二能融所融者。淨土生三字為所融。無生二字為
能融。謂以無生。而融其生。以生而濟其無生。所謂
理因事濟。雖一道不礙千差。事得理融。縱萬殊無
離一性是也。葢無生真如之理。苟無四種淨土。與
夫二種能生之機。則性具之理。終晦而不顯。然而
雖知有是事矣。苟不知事全即理。則四種淨土。與
夫二種能生之機。終離而不融。是故圓頓行人。修
淨土者。須以事而濟乎理。熾然求生。以理而融乎
事。生即無生。是則終日生。而未嘗外乎無生。終日
無生。而不妨乎生。豈與夫尚理者。觸言而賓無。定
謂無土可生。尚事者。觸言而宗有。定謂有土可生。
可同年而語哉。三能論所論者。淨土生無生五字
為所論。論之一字為能論。此論以析微為宗。斷惑
為趣。析微則無理不彰。斷惑則無疑不破。可謂圓
頓了義之指南。三身四土之心宗也。若以六字論
[001-0850b]
廣狹者。淨土生三字。約事則狹。無生二字。約理則
廣。又淨土生三字。事相繁多則廣。無生二字。理一
則狹。今以事而濟乎理。理乃事中之理。以理而融
乎事。事乃理中之事。會而歸之。則非事非理。亦非
廣非狹也。又淨土生無生五字。屬所詮理事則廣。
論之一字。屬能詮文字則狹。又論為能詮。包含所
詮義理則廣。上五字惟是所詮。所含則狹。若曰無
離文字以說解脫。即文字以為總持。則非能詮非
所詮。亦非廣非狹也。若以論題。往收十門。則各有
攝屬。一真法界門。則冠一論。而淨土生無生五字
俱該。若身土緣起門。則淨土二字之事。三心土相
即門。四生佛不二門。亦淨土生無生俱該。五法界
為念。六境觀相吞。七三觀法爾。此之三門。則生無
生三字。義兩攝屬。蓋為念與境觀。三觀皆生字邊
事。若夫法界。與相吞法爾。則無生二字邊事也。第
八感應任運。第九彼此恒一。第十現未互在。此之
三門。亦兩攝屬。如感應彼此現未六字。則生與淨
土三字邊事。若夫任運恒一互在。則無生二字邊
事也。其不然者。則題目與論。兩不相稱。何以契貫
散二華。總別之妙哉。至於五重釋題。乃天台解經
通軌。以之釋論。終帶牽強。況諸師業有私說。茲不
繁用。大莊嚴論云。造論凡有五義。一者如金成器。
令信解故。二者如華開敷。開示彼故。三者如食美
膳。得法味故。四者如解文字。令修習故。五者如開
[001-0850c]
寶篋。實證得故。今亦具含五義。採集諸經。以成一
論。如金成器也。論立十門。門詮眾妙。如華開敷也。
理明性具。境會惟心。如食美膳也。既悟圓修。知土
由心變。如解文字也。性中極樂。由修顯發。如開寶
篋也。】
△二釋作人。


「天台山幽溪沙門傳燈著。」


【大師。字無盡。別號有門。三衢姑蔑人。出家天台。居
智者幽溪道場。四十餘年。傳弘天台教觀。其所著
述。有楞嚴玄義。圓通疏前茅。圓通疏。海印三昧。謂
之楞嚴四書。又著淨名無我疏。彌陀圓中鈔。永嘉
集註。般若融心論。性善惡論。幽溪文集等。今無生
論。是其一也。其生平履踐行實。具韓求仲太史所
著高明寺碑。與教私記年譜。茲不備述。】


△三釋正文。大師。講此論時。巳有分判。今依舊科。
毫無所加。大科為二。初皈命述意。二依義立論。初
中三。初稽首三寶三。初兩土佛寶。


「 稽首能仁圓滿智
 無量壽覺大導師」



【菩薩造論弘經。必先皈命三寶者。有二意。一歸宗
有在。知非臆說。二懇請冥加。不致紕謬。吾祖亦然。
稽首即皈命之義。葢人之所重。莫大於命。命之所
尊。莫大於首。今以最尊之首。稽叩於三寶足下。表
我身命。無他所歸。獨歸於三寶之至尊也。能仁等
者。此土教主。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
彰其用。寂默。顯其體。今略稱能仁者。以寂默智在
[001-0851a]
於默。今存智在於說。故云能仁。能仁是別號。通號
有十。第十名佛。佛者覺也。亦智也。天台釋此有六
種即。今云圓滿智。乃究竟覺。然與眾生理性。無二
無別。故觀經疏明理即佛云。此是圓智。圓覺諸法。
徧一切處。無不明了。法智大師云。此是者。指大經
眾生即佛等。皆是本性圓覺。非三般若融即微妙。
智不名圓。知一切法。一一含受一切諸法。全法是
智。全智是法。待對斯絕。名圓覺諸法云云。然則眾
生雖具。無了因力。全以三智。而為三惑。惟佛與佛。
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果圓。是故稱
佛為圓滿智。無量壽覺。即西土教主阿彌陀佛。此
中巳翻為覺。故上以智代。大導師者。法華疏具列
四種。謂通途慈悲。結緣。權實二智。若從踈洎親。今
是二智。亦具上二種。能仁則折以權道。從娑婆此
岸將導之。無量壽則攝以實道。從極樂彼岸接引
之。又能仁示以即實而權。無量壽示以即權而實。
故二世尊。皆得稱圓滿智大導師。互存無在也。】

次兩土法寶。


「 所說安養大乘經
 了義了義至圓頓」



【佛之度生。示以形聲二益。形則現身現通。聲則以
說以默。上所皈命佛。以形益也。今所歸命法。以聲
益也。或問說為聲益可爾。默既無言。何為聲益。答
曰。默為無聲。乃說之待。令人得益。故亦聲益。所說
安養大乘經。且就娑婆教法。說極樂世界事者為
[001-0851b]
言。義實含乎安養依正二報所宣之法。了義等者。
讚佛所說淨土法門。乃即權而實。即實而權。其中
義理。無不了了也。圓頓者。圓則圓滿具足。頓則即
心即佛。至圓頓者。謂圓頓之至也。應云圓頓中之
圓頓。了義圓頓。皆重言之者。如華嚴法華。皆了義
圓頓之教。而此二經。皆讚淨土往生法門。豈非了
義中之了義。圓頓中之圓頓乎。如十念七日。專持
名號。若得往生。便階不退。何有了義圓頓更過于
此。慈雲大師所謂了義中之了義。大乘中之大乘。
是也。】
△三兩土僧寶二。初菩薩僧。


「 妙德普賢觀自在
 勢至清淨大海眾」



【妙德等諸大菩薩名號。巳翻梵為華。若翻華為梵。
則妙德。梵語文殊。普賢。梵語秘輸[颱-台+犮]陀。觀自在。梵
語婆婁吉仾輸。勢至。梵語摩訶那鉢。妙德普賢。則
為能仁左右輔弼揚化弟子。觀音勢至。則為無量
壽左右輔弼弟子。或在華嚴。或在法華。或在方等。
如來宣說。清淨平等覺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小彌陀經。鼓音王等經時。莫不碪椎相扣。主伴擊
揚。以成淨佛國土之機。以攝往生清淨之眾。在此
菩薩既爾。在彼大士亦然。譬如一主二臣。動靜必
俱。至於清淨海眾。皆法門之先達。華池之勝友。凡
是西方僧寶。一一頂禮皈依。】
△次聲聞僧問曰此等諸師
亦大菩薩云何以聲聞稱之答曰傳持佛法現聲聞相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


「 馬鳴龍樹及天親
 此土廬山蓮社祖
[001-0851c]
 天台智者并法智
 古往今來弘法師」



【馬鳴菩薩。即西天第十二祖。著起信論。發明繫念
西方。最為切要。龍樹菩薩。西天第十四祖。南天竺
人。於九旬內。誦通三藏。深入法忍。造大悲方便論。
大無畏論。又著十住婆沙智度論等。多讚西方。勸
人念佛。有偈云。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即得為
現身。故我皈命禮。一家宗之為始祖云。天親菩薩。
北天竺人。造唯識金剛般若等論。仍著無量壽論。
有求生淨土偈。及五門修法。蓮社祖者。蓮社祖有
七。初祖晉慧遠法師。俗賈氏。雁門人。學通儒老。年
二十餘。見道安法師。因聽講般若。豁然開悟。乃曰
九流異議。皆糠粃耳。後入廬山。刺史桓伊。創東林
居焉。影不出山者。三十餘年。每送客遊履。常以虎
溪為界。時息心緇侶。絕塵信士。不期而至。望風遙
集。共一百二十三人。結為蓮社。名跡尤著者一十
八人。六時禮誦。精進不退。十年三覩聖相。後般若
臺定起。見彌陀佛。身滿虗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
觀音勢至。侍立左右。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
注上下。演說苦空。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
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後七日果終。有雜文十
卷。號廬山集。盛行於世。事詳本傳。文繁不錄。此土
念佛實始於遠。故稱為初祖焉。二祖長安善導光
明法師。三祖南岳承遠般舟法師。四祖長安法照
五會法師。五祖新定少康臺巖法師。六祖永明延
[001-0852a]
壽智覺法師。七祖昭慶省常圓淨法師。智者大師。
諱智顗。華容人。俗姓陳氏。生時靈瑞不一。七歲入
果願寺。聞誦法華普門品。忽自憶記。宛如夙習。十
五歲禮佛像。誓志出家。十八薙落。二十進受具戒。
天嘉五年。謁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事詳本傳。今
不具錄。嘗著十六觀經疏。并十疑論。後於剡東石
城彌勒像前。令弟子唱十六觀經名。誡眾曰。四十
八願莊嚴淨土。香臺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
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聖力道行。終不
唐捐。言訖趺坐而化。法智大師。諱知禮。字約言。金
姓。四明人。從寶雲通公。傳天台教觀。出世承天。繼
住延慶。戶外屨滿。嘗行法華般舟三昧。期生安養。
後與十僧結社。約修懺三年。自焚其身。決取淨土。
楊文公億。再三勸留。始允其請。著妙宗鈔。以釋觀
經義疏。人到于今。咸受其賜。古往今來弘法師者。
古往即過去諸大耆宿等。今即現在諸大知識等。
來即當來紹繼宗風者。凡有一句一偈。贊及西方
者。悉皆皈依也。】
△次皈命求加。


「 我今皈命禮三寶
 求乞冥加發神識」



【皈命求加。以發神識。則所論者。方上契佛心。中合
祖意。可以下度含識。楞嚴經云。若有決定發菩提
心。受持此呪者。此諸金剛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
云云是也。】
△三述造論意。


「 敬採經論秘密旨
 闡揚淨土生無生
[001-0852b]
 普使將來悟此門
 斷疑生信階不退」



【此論所明淨土。生即無生。生化兩冥之旨。皆吾祖
敬採經論。所詮秘密之道。毫無臆說。然於經則旨
在言表。於論則旨在詮中。觀其所用。則觀經䟽。妙
宗鈔。其義居多。要知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之理。非
天台性具宗旨不明。非吾祖深契祖心不悟。是則
四明。可謂深契佛祖之心宗。吾祖可謂妙悟法智
之骨髓也。將來讀此論。而悟此宗者。尚何深疑之
不斷。何圓信之不生。何不退之不階哉。】
△次依義
立論二。初總列十門。


「將造此論。立為十門。一一真法界門。二身土緣起門。
三心土相即門。四生佛不二門。五法界為念門。六境
觀相吞門。七三觀法爾門。八感應任運門。九彼此恒
一門。十現未互在門。」


【問曰。今此十門。幾迷幾悟。幾事幾理。幾因幾果。答
曰。一真法界。非迷非悟。身土緣起。有迷有悟。餘之
八門。皆屬於悟。一真法界。一往言之屬理。再往言
之。能具一真法界屬理。所具十種法界屬事。然離
能具無所具。離所具亦無能具。是則亦事亦理。非
理非事。身土緣起。既全理而為事。且作屬事。其實
事理兼屬。餘之八門。皆即事即理。一真法界。約能
具。則非因非果。約所具。亦因亦果。九界屬因。佛界
屬果故也。身土緣起。亦因亦果。心土相即。生佛不
二亦通因果。法界為念。境觀相吞。三觀法爾。此之
[001-0852c]
三門屬因。感應任運。彼此恒一。現未互在。此之三
門。皆屬於果。真俗體用。亦如是說。夫門名能通。如
世門戶。通人出入故。門義甚多。今且約三種。圓覺
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佛性。乃以理為門也。楞嚴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
多門。乃以行為門也。法華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
又曰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乃以教為門也。今是教
門。即以此論。而為能入之門。令人從教門。悟入一
真法界。乃至悟入現未互在義故。】


△次別釋十門。初二門明根圓融具。次八門明枝
流妙即。初二門明根源融具二。初一門明理性本
具。次一門明事造方融。初中二。初標。


「初一真法界門。」


【一真法界者。一則不二。真則不妄。不妄不二。是真
法界。此則以無法為法。無界為界。乃以一真如妙
性而為法界也。種種義味具如下釋。】
△次釋二。初
述偈立宗。二依宗釋義。西天祖師。凡有破立。必先
說偈。以為論本。然後約義門。而解釋之。今亦倣此。
故先說偈。


「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


【一真法界。即中道法性。有二種。一但中。如雲外月。
逈出二邊。是故真俗。及十界依正。皆非性具。獨以
無身無土。無生無佛者。而為法身。如是之人與談
惟心本性。可也。談惟心淨土。本性彌陀。莫之可也。
[001-0853a]
一圓中。如如意珠。即體圓。即瑩徹。即具寶。雖是一
珠。而有三義。雖是三義。伹是一珠。故曰一真法界
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殊致。是以能
悟此。性具十界。依正融通。生佛無殊者。雖終日求
生。而生即無生。雖無生。而不妨熾然求生。豈與夫
談無生。則礙於生。談生。則礙於無生者。可同日而
道哉。余謂談淨土者。苟微性具之旨。則惟心與淨
土。必岐為二。一真法界。性具法門。可不專務熟講
哉。】
△次依宗釋義二。初正釋。次料簡。初中二。初詳
釋勝義。二結成宗偈。初又二。初直指人心。


「論曰。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


【一真法界。約果而言。即諸佛之所證得。今約因而
言。故曰眾生本有心性。是則眾生諸佛。惟約迷悟
而分。若夫性體。則生佛非殊。以非殊故。生佛不二。
以迷悟故。因果差殊。今指不二者。以為惟心淨土。
本性彌陀。生即無生之論本。下之九門。莫不本乎
此。】
△次指心具德二。初列二義。


「此之心性。具無量德。受無量名。」


【此之心性。指眾生在因在迷之理性。然與佛在果
在悟之證性。無二無別。故能具無量德。受無量名。
惟其具此。故彌陀即我之本性。淨土即我之惟心。
是以無生而生。生即無生。具無量德。受無量名者。
大經云。世諦伹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
義。今約眾生。所具第一義諦。與佛究竟第一義諦。
[001-0853b]
無少差殊故也。】
△次釋二義二。初釋具無量德二。
初徵德舉要。


「云何具無量德。舉要言之。謂性體性量性具。」


【德既無量。不能枚舉。今舉其要。三性攝盡。眾生迷
此。而變為三惑。諸佛悟此。而轉為三德。皆當體即
是。故云變云轉也。】
△次據德釋義三。初正釋三德。
次指同三諦。三引楞嚴證。初中二。初次第釋義。次
融通其理。初中三。初釋性體。


「云何性體。謂此心性。離四句。絕百非。體性堅凝。清淨
無染。不生不滅。常住無壞。」


【有無等四句。但可名目世間法。一真法界。如大火
聚。四邊不可凑泊。是故若言其有。成增益謗。若言
其無。成損減謗。若言雙亦。成相違謗。若言雙非。成
戲論謗。絕百非者。四句為本。每句具足四句。成十
六句。約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句。加巳起。未起。
成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共百句。句句皆非。故云
百非。體性堅凝者。此之性體。如金剛寶。萬物不能
壞。能壞一切萬物。一切者。煩惱生死也。故此心性。
處煩惱海。若驪珠而獨耀。居生死岸。如桂輪而獨
朗。故曰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無壞。】
△次釋性
量。


「云何性量。謂此心性。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世界有邊。
虗空無邊。虗空有邊。心性無邊。現在有邊。過未無邊。
過未有邊。心性無邊。無盡無盡。無量無量。」
[001-0853c]


【心性之量。乃以無量。而為之量。有量之量。必為三
世之所遷移。十方之所局限。有遷移故。則有生滅。
有局限故。則有去來。今之心性。既竪窮乎三世。復
橫徧乎十方。尚何生滅去來。能遷移為局限哉。夫
世界。固無邊矣。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是則世
界。又有邊也。虗空固無邊矣。空生大覺中。如海一
漚發。虗空又有邊也。現在無住。本無分齊矣。以過
去無始。未來無終言之。現在有邊。過未無邊也。過
去未來。本無涯涘矣。以心性言之。過未有邊。心性
無邊也。總而言之。秪可言其無盡無盡。無量無量
而巳。】
△三釋性具。


「云何性具。謂此心性。具十法界。謂佛法界。菩薩法界。
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
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是假名。復有正報。謂佛
五陰。菩薩五陰。乃至地獄五陰。此是實法。復有依報。
謂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國土。」


【祖師云。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
具惡緣了。他皆莫測。今家之言性具者。十法界也。
若單言性具佛界。性善緣因。性淨了因。善淨不二。
即善正因。如是之義。何經不譚。何師不說。


惟性具九界。性惡緣因性染了因。染惡不二。即惡
正因。非華嚴。法華。維摩。圓覺。楞嚴。而不談。非智者。
荊溪。四明。幽溪。而不闡也。此是假名。名者實之賓。
有假名。必有實法。即十界五陰。有正果。必有依報。
[001-0854a]
即十界國土。如是依正。居一性中。即之彌分。派之
彌合。此之性具。既即性體性量。故荊溪大師云。十
方淨穢。卷舒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包羅徧収於
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得此為本。然後可
以譚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也。初次第釋義竟。】
△次
融通其理。


「令易解故。作三種分別。得意為言。即性具。是性體性
量。性體離過絕非。即性具十界。離過絕非。性體堅凝。
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性具十界亦然。性量
竪窮橫徧。無盡無盡。無量無量。性具十界亦然。正報
五陰。同性體性量。清淨周徧。依報國土亦然。」


【令易解者。為初機也。得意言者。從實際也。是以非
開張。不足以生解。非融通。不能令得意。蓋性之三
德。本是一體。故趣舉一德。一必具二。體既如是。餘
亦復然。今文正意。為明性具。是故文中。先舉性具。
以為語端。然後以體量。即而融之。莫不同體之與
量。離過絕非。乃至無量無量。雖正意在具。而言中
之意。又在眾生五陰。即佛界五陰。眾生國土。即佛
國土。故曰性具十界既爾。正報依報亦然。初正釋
三德竟。】
△次指同三諦。


「此之三法。亦名三諦。性體即中諦。性量即真諦。性具
即俗諦。」


【此之下。總指大體。性體下。別指方隅。性體即中諦
以。以其絕待故能統一切法也。性量即真諦者。以
[001-0854b]
其廓徹故能泯一切法也。性具即俗諦者。以其具
足十界。故能立一切法也。此中指同三諦以為下
文。引證張本。】
△三引楞嚴證二。初引果德文。次引
因性文。意謂若無果德文證。則眾生性具。同於流
轉。若無因性文證。則如來果德涉乎修證。二義善
成。方悟一切諸佛。但證眾生理本。一切眾生。但迷
諸佛圓成。今先引果德文三。初證性量真諦。


「故楞嚴經云。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水
火風。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乃
至非意識界。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
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剌
若。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非常樂我淨。
此即性量無相。是為真諦。」


【佛說三諦。有二種。一圓融三諦。二隔歷三諦。如仁
王瓔珞所明者。隔歷三諦也。三諦隔歷。各不相收。
如曰真則纖塵必盡。俗則萬法皆成。中則二邊叵
得是也。楞嚴所明者。圓融三諦也。三諦圓融。不可
思議。舉一即三。如曰真則萬法昭然。俗則纖塵必
盡。中則絕待雙融是也。今文所引。乃不思議大真
諦。如十界俱非。非真諦乎。此中最初非心空。根塵
識三。留守本諦。而凡情俱盡可也。而又併十二因
緣。四諦二乘之法。而俱非之。豈非本諦之空。而亦
空乎。乃至六度三號四德俱非。豈不菩薩佛果中
道而俱空乎。正天台所謂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
[001-0854c]
而不空也。】
△次證性具俗諦。


「而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水火風。即六凡。
即二乘。乃至即如來。常樂我淨。此則性具十界。是為
俗諦。」


【此中所引。乃不思議大俗諦。如十界俱即。非俗諦
乎。至於中間。即六凡法界。此留守本諦。而森羅昭
然可也。而又併十二因緣四諦。而俱即之。豈非二
乘真諦。而亦立乎。乃至六度。三號四德俱即。豈不
菩薩佛中道而俱立乎。正天台所謂一假一切假。
無空無中而不假也。】
△三證性體中諦。


「而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此即性體
統攝是為中諦。」


【此中所引。乃不思議大中諦。如十界俱離即離非。
是即非即。非中諦乎。至於末後。六度三號四德俱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此留守本諦。中道雙遮雙照
可也。而又併六凡而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豈非俗
亦中乎。又併二乘。而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是非真
亦中乎。正天台所謂一中一切中。無真無俗而不
中也。而此十界三諦。乃如來果地。以妙明不滅不
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圓照法界。究竟之相。既有
假名。豈無五陰國土。四明云。至於果成。十皆究竟。
此之謂也。】
△次引因性文為二。初證性中三德。


「又云如來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
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如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即
[001-0855a]
性具也。清淨本然。即性體也。周徧法界。即性量也。」


【眾生因性。所有依正二法。不外七大。一一大既皆
稱性。即性具也。又一一皆云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即性具之法。即性體性量。莫不體性堅凝。清淨無
染。一一稱性。周徧法界也。】
△次證具即三德。


「又云地水火風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即依報國土
性體性量也。見識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即正報五陰。
性體性量也。」


【上證性中三德。義猶統總。今證具即三德。乃約性
中所具七大。分依正二報。即性體性量。豈非楞嚴
一經即明性具法門。與體德量德。無二無別哉。】

次釋受無量名。二。初徵名舉要。


「云何受無量名。舉要言之。此之心性。或名空如來藏。
或名真如佛性。或名菴摩羅識。或名大圓鏡智。或名
菩提涅槃。」


【天台大師云。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舉一蔽諸。
今亦例立。性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舉七以蔽諸。
此之七名。本出楞嚴。彼明如來果位七名。溫陵師
云。一法不立煩惱蕩盡。曰空如來藏。不忘不變。曰
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分別一切。而無染著。曰菴
摩羅識。洞照萬法。而無分別。曰大圓鏡智。諸佛所
得。曰菩提。寂靜常樂。曰涅槃。今引證眾生心性者。
眾生性具之德。含藏一切。而無積聚。故名空如來
藏。性體性量。本來清淨。不妄不變。故名真如。性體
[001-0855b]
性量。離過絕非。故名佛性。性體性量。如杲日昭昭。
分別一切。而無染著。故名菴摩羅識。性體性量。洞
照萬法。而無分別。故名大圓鏡智。性體性量。即圓
明大覺。故名菩提。性體性量。具常樂我淨。故名涅
槃。以其具足三因。及五佛性故也。】
△次融通名德。


「性體性量。名空如來藏。即性具十界。五陰國土。名空
如來藏。性體性量。名真如佛性。即性具十界。五陰國
土。名真如佛性。乃至性體性量。名菩提涅槃。即性具
十界。五陰國土。名菩提涅槃。」


【前明三德中。既巳融通其理。即性具是性體性量。
今文復融通。名之與德。性體性量。名空如來藏。即
性具十界。五陰國土。名空如來藏等。然則惟心淨
土。本性彌陀。生即無生。可不信諸。何也。蓋十界依
正。既皆性具。即性體性量。而名之與德。性本融通。
是則眾生在理。迷則俱迷。不惟迷於九界。即佛界
亦復成迷。諸佛究竟。悟則俱悟。不惟悟於佛界。即
九界亦復成悟。迷時即寂光金寶。而轉為苦域泥
沙。悟時則同居泥沙。而轉為寂光金寶。此猶約捨
穢究竟。取淨窮源而說。若淨穢平等。無捨無取。豈
不以究竟。苦域泥沙。以為寂光金寶。以至果成。十
皆究竟故也。以是而言。則理性苦域泥沙。即性體
性量。一一稱性。離染周徧。豈不娑婆穢土。原徧西
方極樂果人。不離此土。生即無生。無生而生之義
成矣。】
△次結成宗偈。
[001-0855c]


「故曰一真法性中。具足十法界。依正本融通。生佛非
殊致。」


【結前引楞嚴。因果二性。立宗述偈。其義善成。是則
世人。一切疑惑。悉應於此。一真法界門中。一時頓
斷。但世間之疑。有倒有正。若涉事尋常耳目見聞
者。則信其有。六合之外。不見不聞者。則疑其無。此
疑之正者也。又有遠大之事。非見聞所及。反信其
有。近小之事。見聞所及。反疑其無。此疑之倒者也。
若眾生心性之三德。性體性量。乃果地之所究竟。
非眾生耳目所及者。反信其有。一言性具之德。現
前一念。本來具足。反疑其無。楞嚴所謂如我垂手。
等無有異。此等名為。迷中倍人是也。又有能信具
佛界。不信具九界者。能信具四聖。不信具六凡者。
能信具三善道。不信具三惡道者。能信具十界正
報。不信具十界依報者。此等皆得。名為迷中倍人
也。】
△次料簡二初難初後俱墮。


「問曰。此一真法界。為初心是。為後心是。若初心是。應
無七名。若後心是。應無九界。初後俱墮。立義不成。」


【此一真下。立二難本。若初心下。建立二難。初後俱
墮下。結成難勢。初心者。理即位人也。後心者。究竟
位人也。初心應無七名者。以果難因。以顯難隱也。
後心應無九界者。以因難果。以隱難顯也。天台大
師云。事可比知。如孫劉相顯。瞭然在目。理具難知。
如曹公相隱解衣方見。然此隱顯。佛與眾生。皆各
[001-0856a]
有之。若諸佛果人。則佛界顯。而九界隱。眾生因人。
則佛界隱。而九界顯。以之合喻。則曹公天子相隱。
而奸雄相顯。先主帝王相顯。而梟雄相隱。隱顯似
殊。性具不異也。】
△次釋初後俱善二。初釋。次結。初
中二。初據難立義。


「答曰。此正顯初心是。以初心是故。方有後心是。以後
心是故。方顯初心是。」


【此者指前立宗述偈。一真法界中。具足十法界等
也。正顯初心是者。前所說具無量德。受無量名。皆
理即初心。當體即是。惟即是故。方有果地。究竟後
心即是。然非初不能顯後。非後不能顯初。下文明
之。】
△次依義釋難二。初立義。


「云何以初心是。方有後心是。如果地依正融通。色心
不二。垂形九界。方便度生。悉由證此。因心所具。」


【果地六句。初二句。法報二身。寂光實報二土。法身
則以虗空為座。即身即土。即土即身。故曰依正融
通。報身即以實報為土。常住五陰而為色心。全法
性起。故云不二。良由本具。今得究顯。次垂形二句。
從大體以起大用。苟非性具九法界者。至此果成。
何能繁興大用哉。悉由下結成上義。】
△次引證二。
初泛引。


「故曰。諸佛果地融通。但證眾生理本。故得稱性施設。
無謀而應。若不然者。何異小乘外道。作意神通。」


【諸佛果地二句。證初二句大體。故得稱性二句。證
[001-0856b]
次二句大用。若不然下。舉劣況勝。小乘神通。作意
而有。外道神通。依物而成。秪由無本可據故也。】

次的引。前汎引。亦是天台祖教。未明指人。故成泛
引。今則明指法智大師妙宗鈔文。故名的引。


「故法智大師云。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乘
人天。下至蛣𧏙。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所謂
理蛣𧏙。名字乃至究竟蛣𧏙。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
非法界。一不可改。故名字去。不惟顯佛。九亦同彰。至
於果成。十皆究竟。」


【文有二段。初泛明。既曰六即之義。不專在佛。是則
不惟理即。性具十界。分真究竟。亦約十界而判。一
切假實。總舉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不專
在佛。即佛界。三乘。即聲聞緣覺菩薩三法界。人天
下至。該修羅餓鬼四法界。蛣𧏙。畜生法界之至微
者。并地獄法界。共為十種。世間有情類盡。色心則
總舉依正。乃成五陰。單色無心。乃成國土。如是十
界三千。皆須六即。辨其初後。是則舉十界。依正二
報。凡是性具。一色一心。皆可以六即判之。所謂下
二的判。文中伹拈界及微者。如畜生道中。順足以
丸其糞。倒足以推其車者。皆可以六即判之。故曰
所謂理蛣𧏙云云。何以故。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
非法界。一不可改。言性具十界。無不即性體性量。
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也。故名字去。結成六即之義。
不專在佛之意。此段文。總證初心是。方有後心是
[001-0856c]
也。】
△次釋後心是。方顯初心是。


「云何後心是。方顯初心是。正由後心果地。全證眾生
理本。故果地七種名目。悉是眾生性德美稱。伹眾生
在迷。性德不顯。故無此稱。尅論性德。豈可言無。」


【眾生理具。諸佛果成。二二相成。方為圓道。葢後非
初不有。初非後不彰。今文釋成後義。故曰正由後
心果地。全證眾生理本。苟初心不具。七種美稱。果
地云何得證。如是功德。但眾生下。釋疑可知。】
△次
結。


「故初後俱善。立義成矣。」


【夫疑為信障。亦是悟門。如前疑難苟蘊之在懷。豈
不為性具法門之信障。今陳疑決答。羣疑冰泮。豈
不為生即無生之悟門。故凡造論。必設問答。以發
明之。庶疑無不決。信無不生。此立辨難。闡明奧旨。
力重千鈞。學者疑深翫之。】


△次一門明事造方融者。對前科而言。以由眾生
理性本具。故今事造方融也。然論本意。明求生淨
土。在於事造。而此事造。法體本融。乃生本無生。但
事造屬末。理具屬本。本非末不顯。末非本不融。二
二相成。為論本意。故科之云。事造方融。文分為二。
初標。


「二身土緣起門。」


【緣者。因緣也。起者。生起也。因緣為能生。身土為所
生。中論所謂因緣所生法是也。以論為門。義如前
[001-0857a]
釋。】
△次釋二。初述偈立宗。


「一真法界性。不變能隨緣。三身及四土。悉由心變造。」


【一真法界性。言其體也。不變能隨緣。言其能也。三
身及四土。言隨緣所造之事也。悉由心變造者。會
事歸理。會所歸能也。變造之名。出華嚴楞伽二經。
四明尊者云。造通四教。變惟屬圓。義兼於別。分但
不伹。伹中佛性。如純善人。不能作惡。為惡人逼。強
作諸惡。性變為惡。不但中。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
雖同惡人。作諸惡事。其性不變。今文既云。不變能
隨緣。正以圓中。而為佛性。】
△次依宗釋義二。初通
明諸法。二的明此宗。初中二。初明不變隨緣。二明
隨緣不變。初又三。初釋第一句以立根本。


「論曰。一真法界性。即前文所明性體性量性具也。」


【一真法界。性體性量性具。本也。性也。理也。體也。所
造三身四土。末也。相也。事也。用也。體微用不彰。用
微體不立。論欲明身土之用。苟不先指一性理體。
以為根本。則用無所立。義無所歸。故先釋第一句。
以為根本。】
△次釋第二句顯前功德三。初法。


「教中說。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者。正由性體性量
即性具故。」


【教中者。汎舉經論也。若欲的指。起信論雖彰其名。
不若楞嚴經。盛闡其義。如七大莫不清淨本然。周
徧法界。此言不變也。而一一皆云。隨眾生心應所
知量。循業發現。此言隨緣也。既言清淨本然而隨
[001-0857b]
緣。豈非能隨其緣而不變。正由性體性量即性具。
亦唯此文。渙彰其義。如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
非性具乎。又曰一一清淨本然。非性體乎。又曰周
徧法界。非性量乎。前文巳明。今不繁釋。】
△次譬。


「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


【君子不器。語出論語。朱子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
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
一才一藝而巳。論引以譬一真法性之中。體無不
具。故能隨淨緣。能造佛界之善。隨染緣。能造九界
之惡也。】
△三證二。初引經。


「故晉譯華嚴經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


【華嚴有二譯。一晉譯。二唐譯。天台大師生於梁代。
而說法於陳隋。故凡引證。皆是晉譯。今仍大師所
用。故引晉譯。】
△次釋義二。初釋隨緣變造。


「謂真如性中所具九法界。能隨染緣。造事中九法界。
真如性中所具佛法界。能隨淨緣。造事中佛法界。」


【夫性有善惡。緣有染淨。性具佛界為善。全性起三
觀之修為淨。性具九界為惡。全性起三惑之修為
染。緣雖染淨不同。能從善惡而起。善惡之性。在真
如中。其體融通。皆不分而分。分而不分者也。或問
九界之中。六凡見思。可云為染。三乘本修空觀。菩
薩本修假中二觀。云何亦判為染。答曰。二乘修空。
雖異六凡。其所修者。正順塵沙。菩薩假中。雖異二
乘。其所修者。正順無明。是以九界槩判惑染。以其
[001-0857c]
不知修從性起。逆三德性故也。惟圓頓教。初心即
知全三惑染是三德性。能全性起修。是故若空若
假若中。皆稱為順為淨也。】
△次釋能生所以二。初
釋。


「所以能者。正由性具。性若不具。何所稱能。」


【圓頓教人。妙解妙行。及所重者。華嚴能之一字。非
惟隨淨緣。造修善謂之為能。即隨染緣造修惡。亦
謂之能。染淨雖復差殊。能性無二無別。既無二別。
是則本無染淨之分。今秪就眾生迷情。謂之為染。
諸佛悟理。謂之為淨爾。然而歸功有在。正由性具。
性若不具。何所稱能。】
△次證。


「天台家言。並由理具。方有事用。此之謂也。」


【天台家言者。荊溪大師十不二門中文也。引證華
嚴能隨之文。有三義。曰理具。曰事造。曰二緣。今文
但證二。意巳含三。】
△三釋三四句結成所由。


「是知事中十法界。三身四土。悉由真如隨緣變造。」


【事中十法界。總約生佛依正而言。三身。則別約佛
界而言。乃略土而存身。四土。則通約十法界而言。
乃略身而存土。葢三身則惟佛有之。菩薩雖具。終
未究竟。四土則佛界具有。菩薩有三。二乘有二。六
凡惟一。即同居土也。如是十界。身之與土。悉由真
如一性。理具三千。隨染淨緣。變造三千。初明不變
隨緣竟。】
△次明隨緣不變二。初釋。


「既曰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則事中染淨身土當
[001-0858a]
體即真。無一絲毫。可加損於其間者。」


【若別教伹中之理。既變而方隨緣。安得隨緣而能
不變。此如淳善人。本不能惡。為惡人逼而強作諸
惡。故說此善人。今不淳矣。今圓教圓中。性具諸法。
乃真如既不變而隨緣。豈不雖隨緣而不變。惟其
不變。故事中不惟清淨身土。當體即真。即染汙身
土。亦當體即真。是則於淨身土。無一毫而加於性。
於染身土。無一毫而損其真。】
△次證。


「楞嚴經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不變隨緣之義。有理實。有情虗。九法界眾生。迷理
實以為情虗。故隨緣變造九界依之與正。佛法界
人。達情虗而為理實。故隨緣變造佛法界依之與
正。如見與見緣。并所想相。以情虗故。本無所有。而
眾生迷之以為實有。惟十方諸佛。與大菩薩。於其
自住三摩地中。達情本虗。故如虗空華。本無所有。
情虗既去。而理實自現。故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
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以此文而印證此理。
最為允當。初通明諸法竟。】
△次的明此宗二。初發
明宗義。二結歸顯旨。初又二。初明不變隨緣。


「若然。則娑婆極樂。此世眾生。當生九品。彌陀巳成吾
心當果。悉由心性之所變造。」


【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義既成。今乃會而歸之。以
明今宗求生極樂之事。莫非不變而隨緣。文中先
[001-0858b]
舉隨緣之事。約土則有此彼之殊。故曰娑婆極樂。
約因則有現未之異。故曰此世眾生。當生九品。約
果則有巳他之別故曰彌陀巳成。吾心當果。然後
略點不變之旨。故曰悉由心性之所變造。要知隨
緣之事。悉由真如變造而巳。立此以為根本。可以
發明隨緣不變之義。】
△次明隨緣之變。


「心具而造。豈分能所。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是土。
即土是心。即心是果。即果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
當處皆是心性。」


【心具而造。豈分能所二句立根本。泯能所忘待對
也。葢約事。雖有彼此現未巳他之殊。約理實無身
土因果生佛之異。是則即心是佛二句。泯因果也。
次二句。泯彼此也。次二句。泯現未也。皆以心性泯
之俾因果混為一致。彼此融為一體。現未會為一
家。何以故。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處皆是心性故
也。】
△次結歸顯旨。


「故明此宗而求生樂土者。乃生與無生。兩冥之至道
也。」


【明此宗者。悟隨緣不變無生之理也。求生樂土者。
熾然求生。淨土不變隨緣之事也。不變隨緣。不妨
無生而生。隨緣不變。不妨生而無生。生而無生。則
冥其生。無生而生。則冥無生。合而言之。豈非生與
無生兩冥之至道乎。】


△次八門明枝流妙即二。初二門明所生身土。次
[001-0858c]
六門。明能生因果。初二明所生身土二。初一門。約
依報論妙二。初標。


「三心土相即門。」


【此門以心土遠近為離。以性無遠近為即。心即是
性。土不外心。乃會心土為一致。融心性為一體。以
了乎生即無生。無生而生也。】
△次釋二。初述偈立
宗。


「西方安樂土。去此十萬億。與我介爾心。初無彼此異。」


【初二句。言其遠也。次二句。言其近也。兩者合而言
之。葢是示其即遠而近。即近而遠。以明其非遠非
近。論功行。一生可也。經年可也。七日可也。十念可
也。一念可也。論往生。則壯士屈伸臂頃可到也。諸
佛彈指聲中可到也。以其非遠非近。忘能忘所故。】


△次依宗釋義二。初釋初二句明遠三。初引經。


「論曰。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
世界名曰極樂。」


【經云從是者。自娑婆世界中南閻浮提舍衛國祇
樹給孤獨園之西而去。如是盡一娑婆。百億日月。
百億須彌。百億四大部洲。謂之一世界。世謂遷流。
有日月歲時。三世變易。界謂方位。有東西南北十
方疆界。從此西去。凡過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方
有世界。名曰極樂。言彼國土。無寒暑推遷。直登不
退。則無生死苦矣。無五欲塵勞。心得自在。則無煩
惱苦矣。耳聞目見。根根塵塵無非妙法。惟是念佛
[001-0859a]
念法念僧。則無業繫苦矣。眾生生者。皆正定聚。得
不退轉。諸世界中樂之至者。故名極樂。種種樂事。
不能枚引。具如大彌陀經十六觀等經中說。】
△次
釋數。


「百億日月。百億須彌。百億大海。百億鐵圍山。名一佛
土。十千為萬。十萬為億。」


【百億日月者。俱舍頌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
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以此百億日月等。為
一佛土。如是從此。凡過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方
名為極樂世界。】
△三結成。


「一佛國土。巳自廣大。況億佛國土乎。況十萬億乎。是
則極樂國土去此甚遠。」


【先以一佛國土。況億佛國土。次以億佛國土。況十
萬億佛土。以此而言。極樂世界。去此娑婆。豈不甚
遠。】
△次釋後二句不遠二。初正釋。次料簡。初又三。
初明不遠之由。


「博地凡夫。念佛求生彈指即到者。正由生吾心所具
之佛土也。」


【博。大也。凡。眾也。夫者。人也。古者人長一丈。稱為丈
夫。詩甫田注疏。夫者輔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
夫。今通指大地或悠悠凡夫。或四教未破惑位外
凡之人。既無道力可憑。又無神足可恃。然伹一心
念佛。或暫或久。求生極樂。而臨命終時。彈指即到
[001-0859b]
者。正由人心性中。本具極樂佛界之依報。即性體
而清淨本然。即性量而周徧法界。以極樂在吾心
內。近近之一隅。豈足以為遠哉。】
△次明心之相狀。


「言介爾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剎那之心至微至
劣故稱介爾。」


【介爾者。即剎那初起至促之念。毗曇云。百二十剎
那為一怛剎那。此名一瞬。六十瞬為一息。仁王云
一剎那有九十生滅。是則介爾者。至促至速。至微
至劣。】
△三明心土相即。


「謂十萬億遠之佛土。居於凡夫介爾之心。即心是土。
即土是心。故曰初無彼此異。」


【十萬億土。言其遠也。大也。介爾妄心。言其近也。小
也。即心是土。則小者近者之心。而即是極遠極大
之佛土。即土是心。則大者遠者之佛土。即是最促
最劣之妄心。有何彼此異哉。】
△次料簡二。初以小
不包遠。


「問曰。介爾之心居於方寸。云何能包許遠佛土。」


【此以凡夫性相不融。真妄未會之疑情。而難於性
相不二。真妄無差之妙論。如此之疑非獨初心未
入佛教者有之。即久在釋門。拘於一墟束於一教。
作人天師者。亦復有之。苟不精於天台之教。鮮不
生乎疑謗者也。】
△次依真妄不二釋三。初法二。初
略明。


「答曰。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真妄無二。」
[001-0859c]


【迷者。昧性而執相。故以念為小為近。極樂為大為
遠。悟者。即相而觀性。不以念為小為近。亦不以土
為大為遠。達其本如。故真妄無二。】
△次釋成。


「蓋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無邊。心亦無際。」


【所以真妄無二者。何也。蓋此妄心。乃全性而起。能
起之性。既自無邊。所起之念。豈有涯際。】
△次譬。


「性如大海。心似浮漚。全海為漚。漚還匝海。」


【楞嚴經兩處出海漚喻。第二卷云。譬如澄清。百千
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乃
喻眾生認妄為真。非此中喻意也。第六卷空生大
覺中。如海一漚發。乃喻真覺大空。世界三者。展轉
相比。小之又小。亦非此中喻意也。今初二句。且以
海大漚小。以喻性大念小。次二句方融通之。全海
為漚。喻全性為念。漚還匝海。喻全念是性。性既無
邊。念豈有際乎。】
△三合二。初正合。


「蓋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乃全性以為念。喻全海為漚。隨緣不變。
乃全念而是性。喻全漚匝海。】
△次結責。


「既曰隨緣不變。豈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前文雖用從本起末。會末即本而正意在第二句。
故今結責但用隨緣不變。葢設若隨緣而體變。則
可以真妄而局大小。既不如是。則心土相即之宗
成矣。】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卷上
[001-0860a]


釋義





問橋
佛祖建立種種法門。以濟度人。猶如橋梁。眾
生但當依之而修。不當於能詮言教上而計其辭
之巧拙也。猶如行路逢橋。不履而行。徒問何為。但
欲究其橋之來歷。未免稽留道路。不能前進。故方
等陀羅尼經第三卷有問橋之喻。具如彼明。


論記



聲聞僧
問曰。此等諸師亦大菩薩。云何以聲聞稱
之。答曰。此中且以傳持佛法。現聲聞相故。以佛道
聲。令一切聞故。


三因五佛性
眾生各有本具之理為正因。本具之
智為了因。本具之行為緣因。五佛性者如上三因
佛性。更加二轉依果。所謂菩提為果性。涅槃為果
果性是也。


佛具四土菩薩三土
問曰。若別地圓住以上。分證
寂光。亦應具四土。若未登住地僅斷見思。亦止二
土。云何菩薩具三土耶。答曰。寂光一土有與奪二
義。與之則住地以上。皆名分證寂光。奪之則等覺
以還。僅名報土。所謂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
居淨土是也。此中是約奪義。故曰三土。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見是八識見分。見緣是八識
相分。見相二分。皆依他起性。所想相者。此不了依
他而起徧計。
[001-0860b]


正定聚
聚者類也。定以決定為義。一切眾生。凡有
三類不同。必入涅槃能破顛倒名正定聚。必入惡
趣不能破倒名邪定聚。得因緣能破不得不能名
不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