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65 淨土資糧全集-明-袾宏 (master)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六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兼禪章



論淨土禪宗



謹按永明禪師云。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言二者之貴於相兼
也。柰何中峯大師又云。禪與淨土。理雖一而功
不可並施。脩之者貴於一門深入。則二者似又
不可得兼矣。將如之何而可。噫。不觀諸蓮池禪
師之言乎。師云兼之義二。足躡兩舡之兼。誠為
不可。圓通不礙之兼。何不可之有。由此言之。淨
土兼禪之說。不待辨而自明矣。況石機禪師著
蓮社釋疑論。有淨土為先之說。夫既以淨土為
先。則必以參禪為後。今雖曰相兼。但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又何疑於中峯功不並施之說乎。
[006-0610a]


蓮社釋疑論曰。或云參禪第一。或云念佛為先。
畢竟如何用心。兩無一失。答。參禪欲了生死。念
佛亦欲了生死。生死不了。二者虗名。盖生死者。
即我今要參禪念佛之心耳。若能了知。何法不
備。禪宗覔心無處。即登祖位。蓮宗心佛兩忘。亦
躋上品。以此證之。二宗何別。但蓮宗行人。恐在
娑婆。佛難值故。境強觀淺。仍被流轉。故此發願。
親近彌陀。如孩子近母。則無湯火之虞。禪宗亦
發願。願生中國。正信出家。但恐力微耳。若有力。
如阿難云。五濁惡世誓先入。地藏云。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苟具此力。何必往生。但愧我等。幸逢
聖教。稍有一知半解。終是力微。若不求生淨土。
親近彌陀。如彼孩子。一失湯火。則難救矣。可不
求生淨士為先耶。】


豫行篇見袁氏坐禪要訣



「脩禪之法。行住坐臥。總當調心。但臥多則昏沉。立
多則疲極。行多則紛動。其心難調。坐無此過。所以
多用耳。然人日用。不得常坐。或職業相覊。或眾緣
相絆。必欲靜坐。遂致蹉跎。學者須隨時調習此心。
勿令放逸。亦有三法。一繫緣收心。二借事煉心。三
隨處養心。何謂繫緣收心。唐人詩云。月到上方諸
品靜。心持半偈萬緣空。自俗人言之。心無一物。萬
緣始空。今云心持半偈萬緣空。此理最可玩索。盖
常人之心。必有所繫。繫之一處。漸束漸純。半偈染
[006-0610b]
神萬妄俱息。故云。繫心一處。無事不辦。究實論之。
即念佛持呪。及參話頭之類。皆是妄念。然借此一妄。
以息羣妄。大有便益。學者知此日用間。一心不亂。
專持佛號。行住坐臥。綿綿密密。無絲毫間斷。由是
而應事接物。一切眾緣。種種差別。而提撕運用。總
屬此心。吾參祖師活公案。不參凡夫死公案。又何
間斷之有。何謂借事煉心。常人之心。私意盤結。欲
情濃厚。須隨事磨煉。難忍處須忍。難捨處須捨。難
行處須行。難受處須受。如舊不能忍。今日忍一分。
明日又進一分。久久煉習。胸中廓然。此是現前真
實功夫也。古語云。靜處養氣。閙處煉神。金不得火
煉。則襍類不盡。心不得事煉。則私意不除。最當努
力。勿當面蹉過。何謂隨處養心。坐禪者。調和氣息。
收歛元神。只要心定心細心閒耳。今不得坐。須於
動中習存。應中習止。立則如齋。手足端嚴。切勿搖
動。行則徐徐舉足。步與心應。言則安和簡默。勿使
躁妄。一切運用。皆務端詳閒泰。勿使有疾言遽色。
雖不坐。而時時細密。時時安定矣。如此收心。定力
易成。此隨時方便也。」


正脩篇



謹按天台以止觀為禪要。故以止觀為正脩。
淨業以念佛為禪要。故以念佛為正脩。所謂圓
通不礙之兼。此之謂也。雖然。前章有念佛持法
矣。此篇不亦贅乎。曰。前之念佛。所主在日課。中
[006-0610c]
下乘事也。此之念佛。所主在兼禪。最上乘事也。
設使日課之念佛而皆能攝心。則雖中下乘之
因。實成最上乘之果。是篇誠為贅矣。苟不盡然。
則桑榆之收。猶可救東隅之失。是篇其容巳乎。】


論攝心念佛見淨土玄門㨗要



「欲脩淨業者。可於淨室置一牀坐。却將從前無明
煩惱等事。盡情放下。沐浴更衣。向佛菩薩像前懺
悔。事畢上牀。須要端身正坐。閉目定息。微微動口。
默念六字佛三五七聲。或十聲便止。默念默計南
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南無阿彌陀佛
三。從四至百。又依前從一至百。默念默計。或計五
六十聲。妄情忽起。或見色聞聲。或意逐攀緣。皆是
正念不切。使佛聲間斷。數目不清。不至于百。是莫
作數。或是三迴五次。念不至百。定莫作數。或至九
十九聲。唯少一聲。亦莫作數。直要佛聲數目。歷歷
分明。方可作百之總數。計數之法。不可緣於外境。
如念珠。及他物計數之類。總數別數。皆計於心中。
或計一百。乃至一萬。數目分明。若無間斷。此是淨
業相繼也。既有如是工夫。切不可生歡喜。若三迴
五次。數不至百。亦不可生煩惱。若坐久。佛聲間斷。
數目不清。緩緩下地。或掐數珠。或出聲持念。隨意
自在。行住坐臥。隨時隨處。念佛或出聲。或不出聲。
都不相妨。只要心念無令間斷。自覺事務稍定。還
復上牀。依前默念默計。此是日間動靜念佛底節
[006-0611a]
次。至於晨昏二時。必須向佛菩薩像前懺悔。復於
牀上依前攝心。坐至夜深。身心倦怠。和衣歇息。欲
脫衣時。必留襯衣。若欲歇時。須默念佛。不用計數。
念至睡著。覺來抖擻精神。端身正坐。依前默念默
計。若乃佛聲斷絕。數目不清。身心煩惱。緩緩下牀。
或禮拜。或徑行。一心念佛。逍遙片時。還復上牀。攝
心端坐如前。默念默計。此是攝心念佛底樣子
也。」


論數息念佛蓮宗寶鑑亦不盡同



「大集經賢護品曰。求無上菩提者。應脩念佛禪三
昧。偈曰。若人專念彌陀佛。號曰無上深妙禪。至心
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坐禪三昧經云。菩
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機脩習。
未免昏散二病。須假對治。人天寶鑑云。凡脩禪定。
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
數至百。從百數至千萬。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虗
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心自住。不出不入。時
覺此心。從百毛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巳
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
有眼。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今此攝心念佛。
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
時。先想巳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
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
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
[006-0611b]
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
身心與虗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
前。即是唯心淨土。」


論參究念佛見沈氏集錄上司



「念佛之人。欲要參禪見性。須要於淨室正身端坐。
掃除緣累。截斷情塵。瞠開眼睛。外不著境。內不住
定。迴光返照。內外俱寂然。密舉念南無阿彌陀佛
三五聲。迴光自看云。佛即是心。心是何物。不得作
有。不得作無。只今舉的這一念。從何處起。覷破這
一念。復又覷破這覷破的是誰。參究良久。又舉南
無阿彌陀佛。又如是覷。如是參。急切做工夫。勿令
間斷。惺惺不𥧌。如雞抱卵。不拘四威儀中。亦如是
舉。如是看。如是參。忽於聞聲見色時。行住坐臥處。
豁然大悟。親見本性彌陀。內外身心。一時透脫。盡
乾坤大地。是個西方。萬象森羅。無非自巳。盖參禪
乃寂照無為之法。不是塵世中說得的事。要在放
下。澄心靜慮。方許少分相應。不須別舉話頭。但持
一箇阿彌陀佛。自參自念。久久自有所得。」


論實相念佛



「宗鏡錄曰。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
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諸想不生。空
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實相念佛。」


【考證 實相念佛。即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也。
名雖異而實則同。一心不亂。巳見於念佛持法
[006-0611c]
矣。今以念佛三昧之說。錄於左○三昧者。梵語。
華言正定○蓮社釋疑論曰。或問楞嚴經云。念
性元生滅。又云。以生滅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
無有是處。然則念佛不能契彼無生明矣。答。經
不云乎。無所念心。修念佛三昧。夫無所念心。即
般若也。般若之體。如大火聚。攖之即燒。所以觸
有有敗。觸空空壞。豈生滅而能預哉。苟以是心
念佛。則無生道於此顯然矣。云何不契無生耶。
能知此者。方明念佛三昧○西方合論曰。一切
修行法門。言空即斷。言有即常。未為究竟。唯此
念佛三昧。即念而淨。淨非是無。即淨而念。念非
是有。達淨無依。即是念體。了念本離。即是淨用。
是故非淨外有念。能念於淨。若淨外有念。念即
有所。所非淨故。非念外有淨。能入諸念。若念外
有淨。淨即有二。二非淨故○中峯有詩云。心中
有佛將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此之謂也。


謹按攝心念佛。念佛之始事也。實相念佛。念
佛之終事也。二者固不可偏廢。至於參究數息
二法。唯人量用。何以故。參究所以明吾真心。數
息所以對治昏散。若巳悟真心。既不昏散。則二
法可不用故耳。】


調和篇見止觀禪要



每日功課之餘。申酉相交之際。刻期止靜。此雲棲之程規也。然止靜非坐不可。故以調和
之法繼之。】

[006-0612a]


「夫行者初學坐禪。先須善調五事。必須和適則三
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一調食者。
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脉不通。令心閉塞。坐念
不安。食若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者皆
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
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功。
須深慎之也。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
縱之。若其眠𥧌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夫功
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
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
昧現前。故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令一生空過。
無所得也。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者應合用。
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
有異也。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
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須悉詳審。若
所作麤獷。則氣息隨麤。以氣麤故。則心散難錄。兼
復坐時煩憒。心不怡怡。身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
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初至繩床。即須先
安坐處。每令安隱。久久無妨。次當正脚。若半跏坐。
以左脚置右脚上。牽來近身。令左脚指與右䏶齊。
右脚指與左䏶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
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脚上。牽來近
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并諸支節。
[006-0612b]
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巳。則
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
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
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麤急。以之綿綿恣氣而
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
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
口。唇齒纔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纔令斷外
光而巳。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手四肢切
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
不急。是身調相。四。次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
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
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
云何為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覺滯不通。是
喘相也。云何為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
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麤。出
入綿綿。若亡若存。心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息相也。
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
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
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
放身體。三者想氣徧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
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
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澁不滑。是
息調相也。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
三出。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
[006-0612c]
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者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
愔。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繫念鼻
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為浮
相。若坐時。心好飄動。心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
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繫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
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浮不沉。是心調相。其
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
繫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
想氣皆下流。患自瘥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
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時暗晦。爾時應當歛
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澁
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夫入定
本是從麤入細。是以身既為麤。息居其中。心最為
細靜。調麤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
名初入定調三事也。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
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
念用心。是中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
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
昂。身不端直。覺巳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
正住。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相者。
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
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次一坐中。
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
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
[006-0613a]
適之。令一坐之中。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
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剋。三。出時調三
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
開口放氣。想從百脉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初
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徧
摩諸毛孔。令摩手令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
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
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煩躁不安。是故心
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
細出麤故。是名善入住出。」


謹按調心之法。雖具於右矣。又如永嘉之六
種料揀。不可不知。故錄于左。】


「永嘉集曰。六種料揀者。一識病。二識藥。三識對治。
四識過生。五識是非。六識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種。
一緣慮。二無記。緣慮者。善惡二種也。雖復差殊。皆
非解脫。是故總名緣慮。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
然俱非真心。但是昏性。此二種名為病。第二藥者。
亦有二種。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
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此二種名為藥。
第三對治者。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用此
二藥。對破二病。故名對治。第四過生者。謂寂寂久
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因藥發病。故曰過生。第五
識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
乃緣慮。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
[006-0613b]
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但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
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後一句是。故云
識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
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
正。以杖為助。脩心之人。亦復如是。」


明宗篇上前三篇。論修禪之事。此二篇論修禪之理。事理合一。可與說禪矣。雖然。此二篇


乃禪宗之玄談。非淨業之實事。似非所急者。但淨業既熟。舍妄歸真。則此理不可不預究也故
並錄之


「楞伽經曰。第一義諦者。但唯是心。種種外相。悉皆無
有。彼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
如實處。大慧。一切諸法如實者。謂能了達唯心所
現。


宗鏡錄曰。本靜禪師云。汝莫執心。此心皆同前塵
而有。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執實有者。則失本源。
常無自性。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
影為自心相。楞伽經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維摩經云。法非見聞覺
知。且引三經。證斯真實。


華嚴經云。遊心法界如虗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
界即中也。虗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即佛境
也。是為觀心。


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
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
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
[006-0613c]
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
圓宗。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
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
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
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
知。


萬法從緣。無自體耳。體而無自。故名性空。性之既
空。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雖性空而不無。是以
緣會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空。無而不無。何者。會
則性空。故言非有。空則緣會。故曰非無。非有非無。
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如是。則名體既
空。言思自絕。可謂萬機泯跡。獨明真心矣。


真如者。遣妄曰真。顯理曰如。觀和尚拂此義云。無
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
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
立之真如矣。此釋甚妙。故信心銘云。良由取捨。所
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捨。今無遣無立。道自玄
會矣上俱宗鏡錄


肇論曰。心亦不有。亦不無。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
不無者。不若無心之無。何者。有心。則眾庶是也。無
心。則太虗是也。眾庶止於妄想。太虗絕於靈照。豈
可止於妄想。絕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乎。
是以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聖心不無。不可謂之
有。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無不契。理無不契。
[006-0614a]
故萬德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所以應化無
方。未甞有為。寂然不動。未甞無為。經云。心無所行。
無所不行。信矣。


黃檗心要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
法。此心無始巳來。不曾生。不曾滅。無形無相。超過
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
如虗空。無有邊際。不可測量。唯此一心即是佛。


蓮池禪師曰。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
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謹按蓮師又云。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
法性。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
性而言也。由此觀之。巳上諸篇所言者。法性也。
法性與佛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論性其無餘
蘊矣乎。


攷證 傳云。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
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
之。故曰靈明。徹者。通也。洞者。徹之極也。日月雖
徧。不照覆盆。是徹而未徹今此靈明。輝天地。透
金石。四維上下。曾無障礙。盖洞然之徹。靡所不
徹。非對隔說通之徹。云洞徹也。湛者不染。寂者
不搖。大地雖寂。不得稱湛。今惟至寂之中。瑩淨
無滓。寂不足以盡之。故云湛寂。恒者久也。常者。
恒之極也。大地難逃壞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
寂。推之無始。引之無終。亘古亘今曾無變動。盖常
[006-0614b]
然之恒。無恒不恒。非對暫說久之恒。云常恒也。
非濁者。云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云無。則不捨
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迎之則
無所從來。言即此靈明湛寂。不可以清濁向背
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
減。一異等大哉二句。贊詞。大者當體得名。具徧
常二義。以橫滿十方。竪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
為比。非對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虗
偽。唯此真實。所謂非幻不滅。不可破壞。故云真
也。體者。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體該相用。總而
名之。曰真體也。不可思議者。上明而復寂。寂而
復明。清濁不形。向背莫得。則心言路絕。無容思
議者矣。不可思者。法無相想。思則亂生。經云。汝
暫舉心。塵勞先起。是也。又法無相想思亦徒勞。
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
欲緣而慮亡也。不可議者。所謂理圓言偏。言不
能盡。經云。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
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盡。是也。故曰。口欲談
而詞喪也。故用此四字。總結前文。盖是至極之
名也。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
唯自性乃爾。】


「龍舒淨土文真性說曰。金剛經十七段。其大意。不
過言真性皆無所有。如虗空然。此虗空謂之頑空。
頑空者。直無所有。而真性雖如虗空。而其中則有。
[006-0614c]
故曰。真空不空。頑空則可以作。可以壞。若此地實。
掘去一尺土。則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則有一丈
空。是頑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則實
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則實矣。是頑空可以壞也。
若真性之空。則不可作。不可壞。本來含虗空世界。
烏可作乎。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未甞變動。烏可壞
乎。真性中俱無所有。無得而比。故不得巳而以頑
空比之。是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謂諸法皆空
之相。乃真性也。終之以空中無色。以至無智亦無
得。謂真性中皆無所有如頑空中皆無所有也。既
皆無有。然有一切眾生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緣
耳。大槩言之。真性如鏡。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
中所現之影也。影有去來。而鏡常自若。眾生有生
有滅。而真性常自若。生滅既除。真性乃現。盖生滅
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嚴經曰。諸妄消亡。不真
何待。此性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初無有異。其
異者皆妄也。


又妄想說曰。楞嚴經第一卷。佛與阿難七次論心。
終之以尋常所謂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
即性也。圓覺經謂眾生妄認六種塵緣為自性相。
是尋常所謂心者。乃六種塵緣之影耳。謂此心本
無。惟因外有六種塵緣。故內現此心。若外因有色。
內則起愛色之心。外因有聲。內則起愛聲之心。外
因有香味觸法。內則起愛香味觸法之心。盖真性
[006-0615a]
如鏡。六種塵緣如形。此心如影。若外無六塵。則內
亦無此心矣。此心豈不為六種塵緣之影乎。形來
則影現。形去則影滅。而性鏡則常自若。故金剛經
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三心皆妄想心也。故有過去未來現在。若真心。
則無始巳來。未甞變動。烏有過去未來現在者乎。
不可得者。謂無也。此三心皆隨時滅壞。故云不可
得。」


謹按法性佛性。其性未始不一。而或真或妄。
其機未始不同。故以龍舒之說總結之。


考證
七次論心
楞嚴經云。佛問阿難。汝心
何在。答。在身內。如是七問七答。佛皆破其妄所。
意在顯真。



* 身內
* 身外
* 潛伏根裏
* 開合明暗
* 隨合處有
* 一切無著
* 中間


巳上略舉其目當於本經詳考之。】


明宗篇下



謹按巳上真妄之說。可謂明切矣。特其所以
守真舍妄者。則未之詳也。故列之如左。】


「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在五
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
法空相。」
[006-0615b]


【考證
觀自在菩薩
宗泐曰。觀自在者。能修
般若之菩薩也。般若波羅蜜多者。菩薩所修之
法也。菩薩用般若觀慧照了自心清淨圓融無
礙。故稱自在。此自行也。復念世間受苦眾生。令
其修習此法。離苦得樂。無不自在。此化他也行
者修行此深般若者。實相般若也。非初心淺智。
者所能觀。故云深也。時者。菩薩脩行波若時也。


五蘊皆空
龍舒淨土文曰。五蘊。謂色受想行
識也。色謂色身。受謂受用。想謂思想。行謂所行。
識謂辨識。此五者蘊積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謂
之蘊。又謂之五陰。謂陰暗真性也。一切苦厄。皆
從五者生。若能照見色身為空。則不泥於色身
而畏死亡。是度過此一種苦厄也。照見受用為
空。則不泥於受用而貪奉養又度過此一種苦
厄也。照見思想為空。則不泥於思想。而意乃無
所着。又度過此一種苦厄也。照見所行為空。則
不泥於所行。而可以息跡。是又度過此一種苦
厄也。照見辨識為空。則不泥於辨識。而可以坐
忘。是又度過此一種苦厄也。故照見五蘊皆空。
則度過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實。乃真性
中所現之妄緣。若六根。六塵。六識。十二緣。四諦。
皆此類也。


色空
林氏曰。色。色也。夫既得而色之則亦可
得而空之空。空。也夫。既得而空之。則亦可得而
[006-0615c]
色之。此乃塵生塵滅。對侍之義。殆非吾之真心
實地也。而吾之真心實地。本無色也。夫誰得而
空之。本無空也。夫誰得而色之。色空都空。生滅
多滅。此乃色空生滅之不到處也。故謂之真空。
謂之真心實地。】


「金剛經曰。應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
昧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攷證
應生清淨心
宗泐曰。如來告善現云。
為菩薩者。應如是生清淨心。乃非取而取。如維
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斯之謂也。若於六
塵生着。不名清淨。故又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壇經云。五祖與惠能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能於是大悟。見性。】


「又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
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攷證
不取於相
宗泐曰。如如者。法身之理
也。無去無來。故云不動。一切有為法者一切。世
間生滅之法也。虗假不實。故夢幻泡影露電為
喻。應作如是觀者觀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觀
有為法。如夢幻等。能觀既是妙智。所觀無非妙
境。妙境者。一觀三諦。真俗中也。妙智者。一心三
觀。空假中也。即觀有為之法。離性離想之謂空。
無法不具之謂假。非空非假之謂中。諦者。審實
不虗之謂。全諦發觀。以觀照諦。諦既即一而三。
[006-0616a]
觀豈前後而照。故云如是觀也○林氏曰。色有
色相。空有空相。而如如不動。我之真心實地。一
切之現成也。真心實地。豈落於色空。塵生塵滅
之二相耶。此說雖不言三觀。其實一也。】


「圓覺經曰。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
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塵緣影為自心
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空實無華。病者妄執故。由此
妄有輪迴生死。故名無明。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
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善男子。如來因地脩圓覺
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自心受彼生死。非作故
無。本性無故。


宗鏡錄曰。一瞖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恒沙生
滅。瞖除華盡。妄滅證真。


楞嚴經曰。佛言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宗鏡錄曰。欲塞煩惱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
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華三界。如風卷烟。幻影六塵。
如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矣。」


【考證
常住真心
成佛心要曰。頓教一心者。
謂絕待一心。本來清淨。華嚴經云。法性本空寂。
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蓋令諸
眾生反妄歸真。了達色身。山河大地。世間諸法。
[006-0616b]
全是一味妙明真心。即絕待真心也。】


「又曰。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見
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襍染流
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
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
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宗鏡錄曰。一。心生滅門二。心真如門。生滅門者。只
如三界循環。斯皆妄識。四生盤泊。並是惑心。榮辱
迅譬石光。古今駛過拍鞠。此則生滅門也。真如門
者。只如摩羅淨識。湛若太虗。佛性明珠。皎同朗月。
隱顯雖異。膚內更明。染淨緣分。法身澄止。此則真
如門也。」


【攷證 楞伽經論識有二。一曰藏識。又謂之真
識。屬於諸佛。即後第九阿摩羅識是也。一曰事
識。又謂之六識。又謂之波浪識。屬於眾生。即後
六識。第七末那識。所謂根塵識心者此也○宗
鏡錄曰。識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
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此八
種識。具三能變。一異熟能變。即第八識多異熟
性故。二。思量能變。即第七識恒審思量故。三了
別能變。即前六識了境麤相故○又曰。第八識。
廣容周徧。為萬法根原。故稱第一微細體性。此
體不可說。微妙最難知。周徧法界而無住心。任
持一切而不現相。又云。此阿賴耶識。即是真心。
[006-0616c]
不守真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
俗境界。此約有和合義邊說。若不和合義者。即
變常不變。故號真如又云。第八識。以任運之緣。
合恒常之道。不為垢法之所染。寧為淨法之所
治。非生死之所覊。豈涅槃之能寂。是以稱為識
主。故號心王。爾後因一念無明。起七識波浪。又
云。異熟。因有漏善不善業為異熟。異。謂是別異。
屬因。熟。謂成熟。屬果。異因居過去。熟果即現在
○末那識是染法。障礙聖道。隱蔽真心○六識
者。法數曰。眼識玄黃不真。耳識苦樂異音。鼻識
觀氣旋光。舌識掉說邪正。身識隨機現儀。意識
緣慮旋空。謂之六識○又藏論九識品云。第九
阿摩羅識。釋阿摩羅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
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此二並以真如為體。染
淨無染○總論云。前六分別事識。是名取境心。
第七現識。是名無明熏妄心。第八藏識。是名心
清淨。第九真識。是名體性不改。要之第七識是
妄。第九識是真。第八識。可真可妄。然而真妄俱
隱而未形。故曰心清淨。修心者能力持之。即第
九識矣。】


「法寶壇經曰。我此法門。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
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剌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
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相續
[006-0617a]
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
是以無住為本。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
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於諸境上心不染。
曰無念。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
勞妄想。從此而生。故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真如自
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
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考證
無念為宗
成佛心要曰。若念起時。常
起覺心。故七祖云。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脩行妙
門。惟在於此。又云。擬心即差動念便乖。但棲心
無寄。理自玄會。又古德云。實相言思斷。真如絕
見聞。此是安心處。異學徒云云。此但任其本性
自然。更不起新生慧解。故賢首云。若起心作凡
行聖行。非是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無寄。是名
大行。】


「又曰。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
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
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虗融澹泊。此名
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
道場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具二三昧。如地有
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承吾
旨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師弟子玄䇿。問禪者智隍曰。汝在此作甚麼。隍云
入定。䇿云。定有出入。即非大定。隍云。六祖以何為
[006-0617b]
禪定。䇿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
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
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虗空。亦無虗空之
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
汝但心如虗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
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
大悟。


宗鏡錄曰出要之術。唯有觀心。觀心得悟。一切俱
了。是故智者先當觀心。返觀自心。欺誑不實。如幻
如化。躁擾不住。無始無明。歷劫流浪。不知何由得
出。若能如是觀心過患。又推諸境。境無自性。由見
而有。不見即無。又推見處。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
動即無。又推動心。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動無。
又推不覺。無有根本。直是無始虗習。念念自迷。無
念真心。一無所有。若能觀心。知心無起。即得隨入
真如門。當知所有。皆是虗妄心念而生。真妄由心。
更無別旨。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
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
根本。錯亂修習。云何二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
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
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
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
自覺。枉入諸趣。釋曰。此二種根本。即真妄二心。
[006-0617c]


歸宗順旨。則理事雙消。心境俱亡。定慧齊泯如永
嘉集云。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毗婆舍那故。
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
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非寂而
非照。故杜口於毗耶。斯則不唯言語道斷。亦乃心
行處滅。」


【考證
奢摩地
此云止。又云定。


毗婆舍那
此云觀。又云慧觀約因修。慧在果
證。


優畢叉
此云捨亦云平等。捨。謂捨於二邊。邊
非中道。等。謂等於定慧。】


「若求真斷妄。似棄影勞形。若依妄即真。似處陰滅
影。無心於忘照。則萬累都捐。若任運以寂知。則眾
行爰起。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
玄微。動靜未離法界。


若未入宗鏡。不了自心。總多聞習誦。俱不成就。如
善星受持讀誦十二部經。獲得四禪。不達無生。反
墮地獄。又如阿難多聞。不明實相。遭婬席所縛。為
文殊所呵。應須先入正宗。後修福智。如琉璃之含
寶月。似摩尼之置高幢方得通透無瑕。能雨眾寶。
自他兼利。豈虗搆哉上俱宗鏡


明宗集曰。四祖謂法融禪師曰。夫百千法門同歸
方寸。河沙功德。總在心源。一切戒定慧門。神通變
化。悉是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自空。
[006-0618a]
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
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
汝今巳得。與佛何殊。更無別法。


法真禪師曰。此性本來清淨。具足萬德。但以染淨
二緣而有差別。故諸佛悟之。一向淨用而成覺道。
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沒溺輪迴。其體不二。故般若
云。無二無別分。無別無二故。


僧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師曰。汝等先歇諸緣。
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
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無所辨別。
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見。如雲開日出相似。
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脫人。」


【考體
解脫
初門曰。解脫即是涅槃。門。謂能
通。此解脫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脫
門也○一。空解脫門。云何名空解脫門。觀諸法
無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諸法從因緣和合生。
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如能通達者。是名空解脫
門。二。無相礙解脫門。云何名無相礙解脫門。觀
男女相。一異相等。是相中求實皆不可得。故無
相。所以者何。若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
女。無一異等法。我我所名字是異。以是故男女
一異等相。實不可得。如能通達者。是為無相解
脫門。二無作解脫門。云何名無作解脫門。若知
一切法無相。即都無所作。故名無作。所以者何。
[006-0618b]
若於法有所得者。即於三界而有所求。因是造
作三有之業。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則於三界
無所願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業。無業故無
報。是為無作解脫門。


宗鏡錄曰。有無不住。即於諸法悉皆解脫。以一
切法不出有無故。是知解脫之中。無有文字。無
生死。無煩惱。無陰界。無眾生。無憂喜。無苦樂。無
繫縛。無往來。無是非。無得失。乃至無菩提。無涅
槃。無真如。無解脫。以要言之。一切世出世間諸
法。悉皆一無有。故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
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故真解脫者。名曰虗無。
虗無。即是如來。如來解脫。無二無別。】


「德韶國師曰。如來一大藏經。卷卷皆說佛理。句句
盡言佛心。因甚麼得不會去。若一向織絡言教。意
識解會。上座經塵沙劫。亦不能得徹。此喚作顛倒
知見識心活計。並無得力處。此蓋為跟下不明。若
究盡諸佛法源。河沙大藏。一時現前。不欠絲毫。不
剩絲毫。諸佛時常出世。時常說法度人。未曾間歇。
乃至猿啼鳥呌。草木叢林。常助上座發機。未有一
時不為上座。有如是奇持處。


智依禪師曰。盡十方世界。無一微塵許法。與汝作
見聞覺知。還信麼。然須如此。也須悟始得。莫將為
等閒。不見道。單明自巳。不悟目前。此人祇具一隻
眼。還會麼。」
[006-0618c]


【考證
一隻眼
宗鏡錄云。參玄之士。須具二
眼。一巳眼明宗。二智眼辨惑。所以禪宗有祇具
一眼之說。理孤事寡。終不圓通。隻翼單輪。豈能
飛運。】


「白雲守端禪師曰。莫謂無心云是道。無心又隔一
重關。


子璿從洪敏法師。講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有省。
謂敏曰。敲空擊水。尚落筌蹄。舉目揚眉。巳成擬議。
去此二途。方契斯旨。


長蘆林禪師拈拄杖曰。其宗也離心意識。其旨也
超去來今。離心意識。故品萬類不見差殊。超去來
今。故盡十方更無滲漏。當頭不犯。徹底無依。悟向
朕兆未生巳前。用在功勳不犯之處。平常活計。不
用躊躇。擬議之間。即沒交涉。


承古禪師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
益。無功德。近來出家人。貪著福慧。與道全乖。若為
福慧。須至明心。若要達道。無汝用心處。所以常勸
人莫學佛法。但自休心。利根者。畫時解脫。鈍根者。
或三五年。遠不過十年。若不悟去者。老僧與汝入
拔舌地獄。


白兆珪禪師曰。窮天地。亘古今。只是當人一箇自
性。於是中間更無他物。諸人每日行時行著。坐時
坐著。臥時臥著。祇對言語時。滿口道著。以至揚眉
瞬目。嗔喜愛憎。寂然遊嬉。未始間斷。因甚麼不肯
[006-0619a]
承當。自家歇去。良由無量劫來。愛欲情重。生死路
長。背覺合塵。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
家鄉。水裏遊魚。忘却水為性命。何得自抑。却問傍
人。大似捧飯稱饑。臨河呌渴。諸人要得休去。各請
立地。定着精神。一念迴光。豁然自照。何異空中紅
日。獨運無私。盤裏明珠。不撥自轉。然雖如是。祇為
初機。向上機關。未曾踏着。且道怎麼生是向上機
關。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見天。


寶華鑑禪師曰。參禪別無奇特。祇要當人命根斷。
疑情脫。千眼頓開。如大海洋底。輥一輪赫日。上昇
天門。照破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了明。便能握
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其或
見諦不真。影響彷彿。尋言逐句。受人指呼。何年得
快活去。不知屏息塵緣。竪起脊梁骨。著須精彩。究
教七穿八穴。百了千當。向水邊林下。長養聖胎。亦
不枉受人天供養。


張拙秀才偈曰。光明寂照徧河沙。凡聖含靈共我
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斷除煩惱
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
生死等空華。


慧可問達磨祖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師曰。
將心來與汝安。可良久曰。覔心了不可得。祖師曰。
我與汝安心竟。」


【考證 宗鏡錄曰。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所
[006-0619b]
以傳衣。阿難執此妄心。二祖所以呵斥。】


「楚南禪師曰。諸子設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
及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無漏道。免被人天四
果繫絆。時有僧問無漏道如何。曰。未有闍黎時體
取。曰。未有某甲時。教誰體取。曰。體者亦無。


道垣禪師曰。古人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
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且怎麼生是心空。不是那
裏閉目冷坐是心空。此正是意識想解。上座要會
心空麼。但且識心。便見心空。三世體空。且不是木
頭也。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見法王。還見法王麼。


中際遵禪師曰。八萬四千深法門。門門有路超乾
坤。如何箇箇踏不著。祗為蜈蚣太多脚。不唯多脚
亦多口。針嘴鐵舌徒增醜。拈鎚竪拂泥洗泥。揚眉
瞬目籠中雞。要知佛祖不到處。門掩落花春鳥啼。


真淨禪師曰。洞山門下無佛法與人。祇有一口劒。
凡是來者。一一斬斷。使伊性命不存。見聞俱泯。却
向父母未生前。與伊相見。


法泰禪師曰。達得人空法空。未稱祖師家風。體得
全用全照。亦非衲僧要妙。直須打破牢關。識取向
上一竅。如何是向上一竅。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考證
人空法空
人空。即眾生空也○初門
曰。生法二空。空以無有為義。無此生法二有。故
名為空。一。眾生空。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
入界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
[006-0619c]
我人眾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
不可得。是為眾生空也。二。法空。若觀生死苦果。
非但我人眾生壽者十六知見等空。如龜毛兔
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陰入界異法。一一分別。推
析破壞。乃至微塵剎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
有。即名法空。是為聲聞人經名法空相。若摩訶
衍中辨法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
析破壞故空也。】


「佛鑑禪師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桃花紅。李花白。
誰道融融祇一色。燕子語。黃鶯鳴。誰道關關祇一
聲。不透祖師關棙子。空認山河作眼睛。


善勝悟禪師曰。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弄影逃
形。不知形為影本。以法問法。不知法本非法。以心
傳心。不知心本無心。知心如幻。了法非法。知法如
夢。心法不實。莫慢追求。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到這
裏。三世諸佛一大藏教。祖師言句。天下老和尚露
布葛藤。盡使不着。何以故。太平本是將軍致。不許
將軍見太平。


崇信禪師居天皇寺。一日問師曰。某自到來不蒙
指示心要。皇曰。汝擎茶來。吾為汝受。汝行食來。吾
為汝接。汝和南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師
低首良久。皇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
開解。復問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
盡凡心。別無聖解。
[006-0620a]


從諗禪師問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
僧問如何是平常心。師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
學人不會。師曰。熱則取凉。寒則取火。


華嚴慧禪師曰。妄心無處即菩提。


神讚禪師曰。靈光獨耀。逈脫根塵。本露真常。不拘
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南臺守安禪師曰。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
慮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晦堂禪師曰。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
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


【考證 洞山云。世間塵事亂如毛。不向空門何
處消。若待境緣除蕩盡。古人那得喻芭蕉○上
俱明宗集。】


「僧肇寶藏論離微體淨品略曰。其入離。其出微。知入離。外塵
無所依。知出微。內心無所為。內心無所為。諸見不
能移。外塵無所依。萬有不能覊萬有不能羈。想慮不乘馳諸見
不能移。寂滅不思議。可謂本淨體自離微也。夫妄
有所欲者。不觀其離。妄有所作者。不觀其微。不觀
其微者。即內生惡見。不觀其離者。即外起風塵。外
起風塵。故外為魔境所亂。內起惡見。故內為邪見
所惑。既內外緣生。真一宗隱。」


謹按諸經傳。雖顯密不同。其為禪理則一而
巳矣。所謂最上乘者。不在是乎。中下之士。多以
禮誦終身者。殆未聞乎此也。噫此黃檗之所深
[006-0620b]
憫。而謂淨土成業為佛障者。其指此類也夫。】


「黃檗心要曰。凡人臨欲終時。但觀五蘊皆空。四大
無我。真心無相。不去不來。湛然圓湛。心意一如。但
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便是出世人
也。切不得有分毫趨向。若見善相。諸佛來迎。亦無
心隨去。若見惡相。種種現前。亦無心怖畏。但自忘
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節也。」


謹按此說。為不脩淨土者發也。不脩淨土。則
平日不想西方。而今有所趨向。皆魔境也。平日
不念阿彌陀佛。而今有所顯現。皆魔相也。故曰。
不可分毫趨向。不可有心隨去。若脩淨土者。臨
終一心往生。烏得不趨向。待佛接引。烏得不隨
去哉。余恐此說疑悞淨業之人。故書此以告。】


附禦魔法



「菩薩所問經曰。譬如有孔隙處。風入其中。搖動於物。
有往來相。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心則動搖。以搖動
故。魔則得便。是故菩薩守護於心。不令間隙。則諸相
圓滿。相圓滿故。則空性圓滿。是為菩薩超魔法門。」


曰。昔有禪師靜坐。見有人擎屍哀號。師即取
斧奮斫。不期自斫。又有一師坐禪。見一豕奔突
來前。師即拽鼻唱呌。人見師自拽。此皆內心起
見。遂感外魔來入。故萬動皆搖。悉成魔業。一念
不起。盡滅諸境。學者直挺金剛劒。高竪降魔旗。
毋令諸魔乘隙而入也。】
[006-0620c]


「傅奧法師云。內有惡業。則外感邪魔。若內起善心。
則外值諸佛。斯則善惡在巳。而由人乎哉。是以西
施愛江。嫫毋嫌鏡。實為癡也。故起信論云。或有眾
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當念
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故云。心正可以辟邪。如
日月正當天。草木無邪影。


蓮池禪師疏曰。末世脩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
陷羣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
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故知澤圖辟邪恠。寶鏡
遁妖。正念分明。無能嬈者。」


【攷證 疏云。多諸障難者。行人於禪觀中。擊發
陰魔。如楞嚴開五十種。皆云不作聖心。名善境
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見稍虧。邪魔遂
熾。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
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經云。念佛之
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佛常護念
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良
由正念分明。縱魔來着。易識易遣。非比耽靜着
空。中無主宰。逢魔不覺。遂至入心者也。澤圖寶
鏡者。有神獸名白澤。能人言。辨萬物之情。諸邪
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恠。
又山精野魅。能變形種種。誑惑於人。而不能變
鏡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現前。智照精明。一切
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006-0621a]


「又云。問臨終佛現。亦有魔否。答。古謂無魔。脫或有
之。貴在辨識。」


【考證 鈔云。今謂念佛者。必無魔事。然亦有宿
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須預
辨識。如經論行人見佛。辨之有二。一。不與修多
羅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
事。所以然者。以單修禪人。本所修因。唯心無境。
故外有佛現悉置不論。以果不恊因故。今念佛
人。一生憶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何得槩為魔
事。若或未能了決。但如前辨別察識而巳。】


「止觀禪要曰。行者覺知魔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
却之。凡見一切諸惡魔境。不憂不怖。不取不捨。息
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却之。若見種種魔境。
用止不去。即當返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
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心。勿
生懼想。不惜軀命。正念不動。知魔界如。即佛界如。
則魔界無所捨。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
自當銷滅。愚人不了心生驚怖。及起貪着。因是心
亂。失定發狂。非魔所為也。若諸魔或經年月不去。
但當端心正念。當誦大乘方等諸經。治魔呪默念。
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呪自防。及誦波
羅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滅矣。


王氏曰。靜中境界。甚有多般。皆由自巳識神所化。
因靜而引誘心君。豈不聞古人云。凡所有相。皆是
[006-0621b]
虗妄。心若不動。見如不見。體用虗空。無處捉摸。自
然消散。無境可魔。無物可壞也。」


謹按楞嚴論陰魔百種。法數論魔軍十種。止
觀淨名各論魔四種。雖曰因靜而得。要皆平日
之魔業相為感召也。噫。禦魔者當預為之所矣。


攷證
禦魔法
宗鏡錄曰。坐禪時見諸魔事
起。但了一心。境界自滅。可謂降魔妙術矣。


文殊菩薩降魔偈
歸依西方阿彌陀佛。彌陀
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彌陀佛。


波羅提木叉
發隱曰。此云保解脫。保衛三業
得解脫也。亦云別解脫。持一事。得一解脫。別別
不同故。


百種魔
楞嚴經論色受想行識五陰之魔。各
二十種。共百種也○初門曰。此為陰者。以陰覆
為義。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
絕。故名為陰。一。色陰。有形質礙之法。名為色。色
有十四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並是色法也。二。
受陰。領納所緣名為受。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
生六受。但境既有違順。非違非順之別。故六受
亦各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異也。三。想陰。
能取所領之緣相名為想。想有六種。所謂領六
塵之相為想也。四。行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
為行。行有六種。大品經中說有六思。思即是行。
謂於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之二業也。五。
[006-0621c]
識陰。了別所緣之境為識。識有六種。即是六識。


十種魔軍
法數曰。一貪欲。二憂愁。三飢渴。四
渴愛。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養。十
自高慢。是為十種魔軍。


止觀四魔
止觀禪要云。魔有四種。一煩惱魔。
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上三種。皆是世
間之事。及隨人自心所生。鬼神魔。相有三種。一
者精魅。十二時獸變化。作種種形色。惱惑行人。
各當其時而來。二者堆剔鬼。亦作種種異相。來
惱行人。三者魔惱。是魔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
相。來破善心。一作違情事。則可畏五塵。二作順
情事。則可愛五塵。三作非違非順事。則平等五
塵。動亂人心。令失禪定也○大集經云。斷集諦。
是降煩惱魔。知苦諦。是降陰魔。修道諦。是降天
魔。證滅諦。是降死魔。但彼云鬼神魔。此云天魔。
天魔尚能降之。況鬼神乎。


淨名四魔
一欲魔。二身魔。三死魔。四天魔。什
曰。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法身。則更
不得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三
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什又曰。波旬。秦
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亦名惡中惡
魔王最甚也。】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六
[006-0622a]

No. 1162-I


淨土資糧全集後集
淨土資糧全集後序


復真居士未艾年。遂厭人間事。修出世間法。因稟
教于
蓮池上人。得如來正印。一念皈依淨土。既稀齡矣。每
覩其鄉人。邪修詭證。忘以大乘為名。至混真理。心
切憫之。于是衍其師說。作淨土資糧全集。振咸英
而驚瓦缶。揭日月而擯燐螢。將令邪魔外道頓省
前非。同趣極樂。此之用心。儻亦
接引導師慈悲無量之心歟。盖桐邑于嘉禾。最為僻
壤。不若通都大邑。多有十方聖賢。絡繹往來。故其
居人不聞正法。而易為異說所動。眾盲火坑。此居
士所深憫也。是書出將桐之人𢥠然悔。翕然趨乎。
經云。為人說法竟。巳事巳畢。居士其有是乎。雖然
余聞修持淨土之法。悟與未悟。皆所當遵。故大菩
薩如馬鳴龍樹。大善知識如慧遠永明。斤斤自度。
忉忉度他。歷有明徵。同躋勝果。信苦海之舟航。化
邦之公據也。直利桐人巳哉。是序。
[006-0622b]


萬曆歲次癸巳秋九月吉鹽官古印居士仇雲鳳和
南譔

No. 1162-J


淨土資糧全集後序


余三刻資糧。與昔人之居室略相似。初刻者始有
而合。再刻者少有而完。終刻者富有而美。然則是
三刻也。始有少有者。果劣於富有。而富有者。果優
於始有少有乎。是不然。觀於華嚴綸貫之言而可
知矣。彼云佛道貴圓融。而圓融有二義。一者因該
果海。二者果徹因源。如始有少有者。以最上乘之
理。詳著於三乘之後。是謂果徹因源。富有者。於三
乘之中。而徧具最上乘之理。是謂因該果海。其為
圓融則一也。尚何優劣之有哉。是雖文有詳略詞
有精粗。修淨業者。苟能會其圓融之義。而不貴於
多見多聞。則雖始有少有。均為適道之資。所謂最
上乘者。不外此而得之矣。若徒侈其文。誇其詞。而
乏體會力行之功。則雖富有者。不免於空數他寶。
於最上乘竟何俾哉。故曰。三刻無優劣。顧人所修
何如耳。若昧圓融之義。而妄有取舍於其間。多見
其識之陋矣。唯善學者當自知之。


萬曆歲次戊戌冬十月吉旦復真居士莊廣還識
[006-0622c]

No. 1162-K


淨土資糧全集䟦


聞淨土著述。簡冊相望。而
大人猶惓惓於資糧全集者。何也。盖學人之纂輯。愽
採非難。而摘要為難。摘要非難。而兼俻為難。惟茲
眾生。品類不一。其根利者。直透玄機。其根鈍者。須
由漸次。非可槩而論也。故摘要者。必本末兼資。賢
愚咸獲而後可。如黃檗心要等書。排斥諸法。而大
闡厥宗。於探玄劇懿者得矣。然語上而遺下。在中
下者無仰攀之益。如中峯三時擊念等書。專修淨
業。而禮誦有方。於循序漸進者得矣。然語粗而遺
精。在上智者有下抑之羞。以是而稱全書。未也。唯
是資糧之集也。觀日課諸篇。則中下乘之事。是心
要等所未俻也。而可為下學者之漸門。誦兼禪之
章。則最上乘之理。是繫念等所未及也。而可為上
達者之頓悟。合上下。貫精粗無所不備。無所不該。
如睟盤示兒。任其意之所取。隨其力之所及。而利
鈍者咸有獲焉。可謂全書矣。可謂全書矣。豈徒以
傍搜愽採而後謂之全集也哉。吾知淨土著述。通
之人人而可行。推之世世而無弊者。必是其選也。
是為䟦。
男芳林稽首和南書
[006-0623a]

No. 1162-L


直音略訓
淨業弟子 沈廣近 考訂


前集




音革衣袵也
剎那
上綽下奴須臾也

與雜同
瓔珞
上英下落身飾也


酥酡
上疎下徒牛酥酒也
涅槃
上業下盤佛示寂也

音捐

音怯藏書匣也


音垢與贖同

音嚴揭示也

音翅不止如是

音囂虗也

音得咨語也


音底砥柱也

音侵梓刻也

音汗阻格
[橘-矛+隹]
音醉

音忌頌也

音栢黃檗也



音刎口角也
剞劂
上其下掘梓匠


第一卷




音犯西域名

加音

笳音

音愃目搖也

音消飛虫也

音需虫行


音俄差訛也

音刊吝也

音斬忍辱也

於避切恨怒也
般若
上百
下喏智慧也


音逝咬也

音嚴王名地名

音責煩也

音潭釋姓瞿曇

音熇
自得貌


音審微笑也

音檐負荷也

音消飛羽貌

音𠃔滅也

音于
人名


音患幻化惑也

音眩人名

音弋輔衛也

音唫縣名

音床幢旛也



音鼾棺類

音塔床也
跏趺
上加下夫坐法也

許勿切暴起也

音循欄干


與痴同

音銀語聲頑嚚也

音陰聲啞也


第二卷


[006-0623b]



音滾

音骨汩沒也

春去聲趕趂也

與哲同人名

音說刷印也


烘上聲水銀也

音但食也

音千捕魚竹器

音擎掣縮也

胡郭切鼎釜


上慈下步與食也
詆訶
上抵下呵諦誹也

音煎刻也


第三卷




乃豆切

音喬首望

音立

音憫
𥧌
音妹目閉

音貫

如劣切


音注


第四卷




音喘乖舛

倉各切乖誤

音燧

音淡

音弗

音瀼物自來而取


音覺

音謝

音滔藏也

音免沉沉淫佚
憤惋
上忿下宛

音洗骨髓

音句



充支切眼眵

音矢糞也
尿
鳥去聲小便與溺同

音丑

音格切山葱也


音次坑廁也

音撇暫見

音態借也

音靠賞賜

還上聲

音六殺也


音狹薄祭
犧牲
上希下生

音諤食人魚也一生百卵及成形有為蛇為龜蛟者

春上


攤入聲

音翠細毛褥

於據切食過多

音斟
囹圄
上令下語獄也



音寡割也
貿
音茂

音利
𦦨
眼去聲火燄也

音艷誘也

音支酒器

音莊
賊贓


慳去聲窺視

音米

披交切擲也

古咸切束篋也

音娥謬也


上聞同下古候切

鉤猛切犬不可附也

音莢面旁

貞入吉

音岸


音冲意不定也

音鸞

音演

音夔

音恭

模朗切大蛇

下含切耳大垂
也又樂也


音勒法師名宗泐

音决攻人陰私

音專池名
饕餮
上叨下鉄


上敞下利

音侯

音塔
顓頊
上專下勗
檮杌
上桃下兀

音[蜎-月+虫]

音底



尼上聲謹莊貌

滿拜切病也

音翠

古會切

蛇上聲

虗彼切繒



參上聲憂心


第五卷




音乾似豹人首一目

音攝

丑飢切細葛

音耨

子合切周徧也

音徒



筭同

音搐

音皮

干去聲
悖悷
上背下戾

音遁

奴教切不靜也
[006-0623c]



饒上聲

音恙

音質陰隲
解脫
上[捔*羊]下奪

始亷切

音利

音榻


抖擻
上斗下叟

音雷瘦也

音奄習也

同軟

音畜

初鎋切幡柱也沙門
得法者建幡


音溢津液也

音義

音濕


第六卷




音雞絆也留也

音西警覺也

音箬

音堂

音砌

音色
逶迤
上於
危切下移


音鄭餘也

參去聲
躊躇
上籌下遲

音乳

巧去聲隙穴也


音利

才笑切嚼也
惉懘
上尺沾切下滯意不和

音桀甚也

音田

皮彼

兜鍪
上當候切下音牟

俱為切水名

音調

音愈

音納

音素



他秋切解骨也

音蝟類也

音蔗

音然鬚也

音洒

同劉

音翻


音苟

音歸


後集




音負瓦器

音隣鬼火

音亦治絲也
𢥠
音爽

音𢍉

音楗

音疊



於影切

音禽襍色馬
牝牡
上顰下畆雌雄也



直音略訓
[006-0624a]

No. 1162-M


復真居士像贊


「 厚重簡默
 東魯流風
 雲棲一晤
 鍼芥相逢
 潛心安養
 復此真空
 蓮宗要語
 輯梓流通
 永永法施
 利他何窮
 必世後仁
 正法紹隆
 移風易俗
 不愧儒宗」



萬曆戊戌淨業居士 沈廣近 和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