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65 淨土資糧全集-明-袾宏 (master)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三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橘-矛+隹]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誓願章



論修淨業人宜發願梵網經有不發願戒



「歸元直指曰。慈照宗主云。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
願無行。其願必虗。無願無行。空住閻浮。有願有行。
直入無為。此乃佛祖修淨業之根本也。何以故。理
由智導。行由願興。行願得均。理智兼俻。夫願者。樂
[003-0560a]
也。欲也。欲生西方淨土。樂見阿彌陀佛。必須發願。
乃得往生。若無願心。善根沉沒。華嚴經云。不發大
願。魔所攝持。一切佛事。從大願起。欲成無上道。故
須得願波羅蜜。所以普賢廣無邊願海。彌陀有六
八願門。是知十方諸佛。上古先賢。皆因願力成就
菩提。」


【攷證 阿含經云。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
其土有大樹。名閻浮。此樹下有閻浮那檀金聚。
以此勝金出樹下。故因以名樹名洲○新娑婆
論。又名贍部。其土南狹北廣。此土有大樹。名贍
部。其葉上廣下狹。地形象之。故名贍部。】


「經曰。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
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
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


謹按此經。乃發願之大綱。後願文。俻諸節目
耳。綱以立其體。目以達其用。發願其庶幾哉。


考證
三歸
初門曰。歸依佛者。歸以返還為
義。返邪師。還事正師。故名歸。依者憑也。歸依佛
者。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外天神也。歸依法者。返
邪法。還修正法。憑佛所說。得出三塗及三界生
死。歸依僧者。返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
三乘正行之伴。及出三界生死○發隱曰。按折
伏羅漢經云。忉利天子。壽終當受猪身。詣佛求
[003-0560b]
救。佛教歸命佛法僧。於七日七夜。精勤三歸。得
免猪胎。為長者子。又木槵子經云。佛告琉璃王。
穿木槵子稱三寶。當斷結業。得無上果。故知三
寶。一切眾生歸依處也。


人天福報
經云。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廣修善
事。是名作福。必有福報也。


聲聞
四教儀與發隱相參○聲聞位分二。曰
凡。曰聖。凡有二。外凡內凡。身居有漏。聖道未生。
皆號曰凡。外凡則未見法性。尚在理外。內凡則
漸見法性。心遊理內故也。外凡中。自分三。初。五
停心。多貪不淨觀。多嗔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
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二。別想念處。即四念處。
身念不淨。受念是苦。心念無常。法念無我也。三。
總相念處。念身不淨。亦念身是苦。身無常。身無
我。受心法皆然也。巳上三科名外凡。內凡四者。
謂暖。頂。忍。世第一。煖者。從總相念生煖善根。具
觀四諦。修十六行。發相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
氣分。如鑽木先熱。將春先和。名曰煖也。頂者。用
觀同前。轉更明朗。如登高遠視。名曰頂也。忍者。
堪忍。又忍可義。分下中上。下忍遍視八諦。修三
十二行。中忍漸減。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三剎那
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從上忍二剎那心。一剎
那盡。餘一剎那猶在忍。更一剎那心盡。即入世
第一。有漏名世。世間最勝。名第一也。此四位為
[003-0560c]
內凡。此七方便。入聖之階。過此。則聖位教義。聖
位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果三果。三。無學
道。四果。一。須陀洹。此云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
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二。斯陀含。此云
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六品思盡。後三
品猶在。故更一來。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
欲界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此二位名修道。四。
阿羅漢。此云無學。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巳斷。
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此名無學道。聲聞如此
○永嘉集曰。因聲教而悟解。故號聲聞。原其所
修。四諦而為本行。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
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大誓之心未
普。設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
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
是。則聲聞之道也。


緣覺
華嚴疏曰。辟支。此云緣覺。又云獨覺。獨
但自悟。緣依教悟也。獨覺自分二類。其利根者
曰麟喻。喻麟之獨出無佛世。見物變易。自覺無
生。其鈍根者曰部行。亦出無佛世。部黨而行。師
徒訓化也。緣覺依佛教。觀十二緣。作流轉還滅
二觀法者也○四教儀曰。緣覺值佛出世。稟十
二因緣教。與前四諦開合之異耳。謂無明。行。愛。
取。有。此之五支。合為集諦。七支為苦諦也。緣覺
先觀集諦。所謂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
[003-0561a]
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
則老死滅。因觀十二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又
言獨覺。兩名不同。行位無別。此人斷三界。與聲
聞同。獨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侵除習氣。聲
聞但斷正使。不侵除習氣。故緣覺居聲聞之上
○永嘉集曰。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原其所習。
十二因緣而為本行。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
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醻。愛取有以
無疵。老死亦何所累。心唯善寂。意翫清虗。獨宿
孤峯。觀緣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餘。
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處中央。如此。辟支佛道
也。


菩薩
四教儀曰。從初發心。緣四諦觀。發四弘
誓○初門曰。四弘誓者。一未度者令度。言未度
苦諦。令度苦諦。苦者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
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二。變
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三種得意生
身。雖無分段之麤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
生成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
薩發心。願令得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二。未
解者令解。言未解集諦。令解集諦。集者。即是煩
惱潤業。能招聚生死。亦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
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煩惱生死苦果也。二。無
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集變易生死
[003-0561b]
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願
令得解。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也。三。未安者令安。
言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
道也。亦有二種。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伹
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
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
種道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安。即法門無量誓願
學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言未得滅諦。令得
滅諦。滅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亦
有二種。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
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一。變易生死
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
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
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滅。即佛道無
上誓願成也。既巳發心。須行行填願。於三阿僧
祇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永嘉集曰。如其心
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不拘。人法俱
空。故名菩薩。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行施。則
盡命傾財。持戒。則吉羅無犯。忍辱。則深明非我。
割截何傷。精進。則勤求至道。剎那無間。禪那。則
身心寂泊。安般希微。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
生。廣修萬行。等觀羣方。下及諦緣。上該不共。大
誓之心普被。四攝之道通收。悲智雙運。福慧兩
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如是。則大乘之道也○
[003-0561c]
權乘諸位菩薩。即二乘。聲聞未得圓證者。非大
乘菩薩也。


最上乘
黃檗心要曰。如來欲說一乘真法。則
眾生不信。沒於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
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三乘法。乘有大小。
得有淺深。皆非本性。故云惟有一乘道。餘二則
非真。然終不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別付一心。
離言說法。此一枝令別行。若契悟者。便至佛道
矣○宗鏡錄曰。眾盲觸象。各言巳得見象。其觸
牙者。言象形如萊菔。觸耳者。言象形如箕。觸鼻
者。言象形如杵。觸蹄者。言象形如臼。觸腹者。言
象形如床。眾相之外。更無別象。但非象之全體。
不可以言見象也。欲見象之全體者。其唯明眼
之人乎。今聲聞之四諦。緣覺之十二緣。菩薩之
六度。雖皆佛法。終非佛道之全。不可以言佛也
欲得佛之全體者。其唯最上乘乎。


發菩提心
華嚴經曰。發菩提心者。發大悲心。
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
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
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
護故。發無碍心。捨離一切諸障碍故。發廣大心。
一切法界咸徧滿故。發無邊心。等虗空界。無不
往故。發寬愽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發智慧心。
普入一切智慧海故。是名發菩提心○宗鏡錄
[003-0562a]
曰。海中有寶。名曰寶藏。普現海中莊嚴事。菩提
心寶。亦復如是。普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蓮師疏云。阿者。此云
無。耨多羅。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
正覺。言無上正等正覺也。鈔云。究竟極果。對下
而言。名之曰無上。正觀真諦。對邪而言。名之曰
正。等觀俗諦。對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徧。覺
者靈明自心。正覺者。兼上正等二義。言此覺者。
是無上正等之正覺也。良以蠢動含靈。皆有佛
性則菩提者。佛與眾生本來無二。無明所覆。遂
成迷妄。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聲聞辟支。止破見
思。雖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則偏覺。不名為等。一
切菩薩。巳盡塵沙。未盡無明。雖得正等菩提。佛
道猶遠。不名無上。惟佛一人。妄盡覺滿。如望夜
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名無上正等正覺也○
維摩經曰。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
滅是也。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
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
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來故。住是
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
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虗空故。無為是菩提。
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
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
[003-0562b]
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
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
是菩提。性清靜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
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所諭故。微妙
是菩提。諸法難知故○僧肇曰。道之極者。稱曰
菩提。盖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


○附四諦
初門曰。諦以審實為義。此四諦法
門。正為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藉教詮理。今明
教理不虗。故云審實也○一。苦諦。苦以逼惱為
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
名苦諦。二。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
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集諦。三滅
諦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
累。故名為滅。若發見思無漏真明。而斷結者。則
三界九十八使俱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
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
也。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
續。名入無餘涅槃。真滅度也。四。道諦者。道以能
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
名為道正道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
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
及諸禪定。皆為助道。審定不虗。即是道諦○四
教儀云。四諦之中。分世出世間。前二諦為世間
因果。苦因集果也。後二諦為出世間因果。滅果
[003-0562c]
道因也。問。何故世出世前果後因耶。答。聲聞根
鈍。知苦斷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合七法為
三十七品。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
五根。五。五力。六。七覺分。七。八正道也。一。四念處
者。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也。
二。四正勤者。一。巳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三。未生善法
為生。一心勤精進。四。巳生善法增長。一心勤精
進。三。四如意足者。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也。下四五六七。俱
見阿彌陀經考證三解脫門者。見修禪章明宗
篇考證。】


西方願文蓮池禪師撰



「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
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
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嗔癡。染穢三
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
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
脩聖道。誓不退隋。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
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
[003-0563a]
觀之中。夢𥧌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
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
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
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
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
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
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
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樓閣幢旛。異香
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
喜感嘆。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
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
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
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
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
安養。迴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以不可思議
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
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
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
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
眾生。同圓種智。」


【考證
四恩
父母。師長。國王。施主。


三有
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之因果不忘。
故名為有也。


五體
二肘。二膝。及額也。
[003-0563b]


懺悔
壇經曰。懺悔者。懺其前非。從前所有惡
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
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巳後。所有惡業。愚
迷憍誑嫉妬等罪。今巳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
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
𠎝。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𠎝不滅。後過又
生。何名懺悔○發隱曰。冥祥記云。沙門慧達。於
地府見觀世音菩薩。言沙門白衣。見身為過。及
宿世罪。種種惡業。能於眾中盡自發露。勤誠懺
悔罪即消滅。觀此。則知懺悔功德。不可勝量。菩
薩於幽顯中。皆教人悔罪也○宗鏡錄曰。若欲
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則直了無生之心。當處解
脫。此大懺悔也。故云斷惑懺罪。比餘漸教。如㲲
花千斤。不如真金一兩○四教儀論懺悔有二。
一事懺。二理懺。今壇經發隱所論。事懺也。宗鏡
所言。理懺也。未悟其理者。事為急矣。


手摩衣覆
法華經云。若有受持讀誦法華經
者。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手摩其頭。衣之所覆
○往生集云。晉劉遺民於定中。見阿彌陀佛手
摩其頭。引袈裟覆之。


三身
法數曰。法身如月之體。報身如月之光。
應身如月之影○如來三身者。毗盧遮那。此云
遍一切處。法身也。盧舍那。此云淨滿。報身也。釋
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化身也○黃檗曰。佛有
[003-0563c]
三身。法身說自性虗通法。報身說一切清淨法。
化身說六度萬行法。法身說法。不可以言語音
聲形相文字而求。無所說。無所證。自性虗通而
巳。故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報身化身。皆隨機
感現。所說法。亦隨事應為攝化。皆非真法。故曰。
報化非真佛也。


四智
證道歌云。三身四智體中圓。註云。四智
者。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也。
束四智為三身者。以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為化
身。平等性智為報身。圓鏡智為法身也。


五眼
金剛經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者。照見胎卵濕化色身起滅因緣也。天眼
者。照見諸天宮殿。雲雨明暗。五星二曜旋復因
緣也。慧眼者。照見眾生慧性深淺。上品下生。輪
迴托蔭因緣也。法眼者。照見法身徧充三界。無
形無相。盡虗空徧法界因緣也。佛眼者。照見佛
光普照。無障無碍。圓滿十方。尋光見體。知有涅
槃國土也。若上根上智之人。能識此五者因緣。
即名大乘菩薩。


六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身得如意。詳
見一卷往生勝果篇○正訛集曰。道與通自別。
眼徹視。耳徹聽者。通也。入色界。眼不受色惑。入
聲界。耳不受聲惑者。道也。如以通而巳矣。則神
亦有通。鬼亦有通。妖亦有通。與道何涉。認通為
[003-0564a]
道。遂至墮魔羅境。生外道種。可勿慎諸。


迴入娑婆
賾禪師曰。若位居不退。果證無生。
在欲。無欲居塵。出塵方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
迴入塵勞。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或與少善
相應。便謂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詆訶淨土。耽戀
娑婆。掩目空歸。宛然流浪。並肩牛馬。接武泥犂。
不知自是何人。擬此大權菩薩。由此觀之。則迴
入娑婆。未可易言也。


法界
出三界者。不受輪迴生死。四種聖人。諸
佛菩薩緣覺聲聞是也。四聖得意生身。於三界
內外。無住無不住。總而言之。有十法界。在人用
心不同。各循行業。諸趣攝之。
[003-0564b]


十法界之圖




諸佛修六度萬行三心圓發得證法身


菩薩修次第觀行六度行得成大乘菩薩


緣覺修體法空觀十二因緣行道成緣覺


聲聞修祈法空觀依四諦行道成阿羅漢


諸天修上品十善兼修禪定故得生天道


人倫修中品十善五戒五常故得為人倫


修羅修下品十善五常欲勝他故為修羅


餓鬼作下等十惡正作能悔故為餓鬼道


畜生作中等十惡作巳能悔故為之畜生


地獄作上等十惡作巳不能悔故墮地獄
[003-0564c]


天如祖師十法界圖解○天如祖師升座云。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
造。世出世間。聖凡境界。只此一偈。包括無餘。所
言法界者。有四聖六凡。合成為十界。是十法界。
本無自體。本無自性。亦無自種亦無自根。皆惟
一心之所造也。所言心者。如大虗空。本來清淨。
不知何故而言法界惟心造哉。原夫此心。雖曰
不變。而亦隨緣。以其隨緣。故曰能造。隨緣者。或
因一念瞥生。或因外境相觸。故曰因緣。纔有因
緣。便成法界譬如水體本淨。遭遇風觸。則波浪
隨生。故曰水能造波。波因水而有也。心能造法
界法界因心而有也。然則一乘任運。萬德莊嚴
者。諸佛之法界也。圓修六度。總攝萬行者。菩薩
之法界也。見局因緣。證偏空理者。緣覺之法界
也。功成四諦。歸小涅槃者。聲聞之法界也。廣修
戒善作有漏因者。天道之法界也。愛染不息。雜
諸善緣者。人道之法界也。鈍執勝心。常懷嗔鬪
者。修羅之法界也。愛見為根。慳貪為業者。餓鬼
之法界也。欲貪不息。痴想橫生者。畜生之法界
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者。地獄之法界也。若廣
而論之。有種種之法界。皆由此心隨緣變造。若
能一心不生。了悟了證。則種種法界。隨其所了
而空也。是故十習既斷。六交不生。地獄之心了
也。欲貪既斷。痴想不生。畜生之心了也。愛見既
[003-0565a]
斷。慳貪不生。餓鬼之心了也。勝心既斷。嗔鬪不
生。修羅之心了也。愛染既斷。正念現前人道之
心了也。捨有漏因。修無漏業。天道之心了也。不
執四諦。不守真空。聲聞之心了也。不局因緣。回
心入大。緣覺之心了也。六度功成。頓超地位。菩
薩之心了也。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諸佛之心了
也今我了心於六凡法界之中。必巳了悟無疑
矣。且道四望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麼界。
喝一喝。下座○纂靈記云。一人死至地獄門。遇
地藏菩薩授以一偈。若人欲了知三句。謂之曰。
誦得此偈能破地獄苦。故知若觀此心。不惟破
地獄界乃至十法界一時破。】


論發願人宜發誓梵網經有不發誓戒



「戒疏發隱曰。期其志而必到者。願為之先導也。堅
其願而不退者。誓為之後驅也。故疏稱誓為願中
勇烈意。吾願雖發。若無大誓。安克有終。


楞嚴經曰。若我滅度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
地。能於如來形像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爇一香炷。
我說是人。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巳決定心。


蓮池禪師曰。燒身燒臂。大乘經中屢開。此得忍大
士所為。非初心境界也。求生西方者若能用然臂
之精䖍勇猛。以治其惡習。則所然亦多矣。古云善
學柳下惠。不其然歟。」


謹按諸佛菩薩。皆有誓願以為究竟之地。今
[003-0565b]
人生於濁世而求㝡上乘。不可無決定心。欲發
決定心。不可無誓願。予故不效諸經然臂之事。而
學佛菩薩誓願之規。其以學柳下惠者。而學蓮
師歟。


考證
宜發誓
阿含經云。比丘不發誓者。終
不成佛道。誓願之福。不可稱計。得至甘露滅盡
之處。故願後必須發誓也。○發隱曰。問願多期
望之語。誓類呪咀之詞。修行本擬出離。云何動
稱地獄。答。誓願中之勇烈意也。呪呾。怨中之毒
害意也。柰何以願為怨。以勇烈為毒害乎。世有
魔師。教授魔種。閉門塞竇。險語以堅其信根。惡
咀以閉其外問。終身蔽錮。累劫牢籠。而莫之能
出也。哀哉。


善學柳下惠
魯男子獨處一室鄰婦之屋。夜
為風雨所敗。求寄宿。男子閉門不納。婦曰。汝獨
不聞柳下惠之覆寒女乎。男子曰。在柳下惠則
可。在我則不可。以我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故
曰。善學柳下惠。】


西方誓文弟子廣還撰



「弟子謹於日。發願修持淨業。立
誓于
佛菩薩之前曰。弟子修持淨業。願依㝡上乘發菩
提心。願比然臂事。發決定心。奉持齋戒。遵行日
課。圓通宗法。必期如西方願文而後巳。否則情
[003-0565c]
隨事遷。終致退轉。空過一生。輪迴永劫可不痛
哉。自今巳後。若違初願。不加精進者。是則欺誑
十方
如來。必受譴罰。若得往生。見
佛聞法。了證無生法忍。成就一切功德。而自利自足。
不普度法界眾生者。亦同前誓。惟
佛昭明。尚其鑒之。


又詣
三洲感應護法韋䭾尊天之前先讚後誓


讚曰。韋䭾天將。菩薩化身。永護法佛誓弘深。寶杵
鎮魔軍。功德難論。祈禱赴凡忱。


誓曰誓與前同。」


【考證
三洲
長阿含經云。須彌山南。名閻浮
提。又云贍部。須彌山東。名弗于逮。又名弗菩提。
又名東勝神。須彌山西。名瞿耶尼。又名瞿陀尼。
又名西牛貨。須彌山北。名北俱蘆。又名鬱單越。
四洲而曰三洲感應。何也。佛祖統紀云。北洲佛
不出生。故不聞佛法。既無佛法。則韋䭾不往矣。
故止言三洲也。考經四方皆有佛。何言北洲無
佛法。曰。北洲無佛。只言娑婆世界耳。極言四方。
有無量四天下。故言有佛。


韋䭾尊天
一百十七世。世世為童真。其所作
功德浩大。不能盡述。寶華琉璃光佛時成道。名
普眼菩薩。釋迦如來會上成道。名童真菩薩。手
[003-0566a]
持金剛寶杵。重八萬四千斤。發大誓願。若金剛
寶杵壞。即破童真身。佛佛出世。擁護佛法。不見
僧尼之過。頂戴鳳翅兜鍪。足穿黑履。身著黃金
鎻甲○智論云。護世四天王。各有八將軍。周四
天下。護助出家人。韋將軍於三十二將中。最存
弘護。比丘道力微者。為魔所惑。韋將軍恓惶奔
赴。應機剪除。】


淨土資糧全集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