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p0019 阿彌陀經疏鈔-明-袾宏 (master)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二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 袾宏 述


【○九總釋名題
初題義二譯人。


○初題義。


如上八門敘義。巳知一經大旨。今欲釋文。先明總
題。使有綱領。故次之以總釋名題。】


「佛說阿彌陀經」


【【疏】題義有四。初能說佛。二正明說。三所說佛。四結
說名。言此土釋迦牟尼佛。說彼土阿彌陀佛依正
莊嚴信願往生之經也。統括大意。次乃離釋。


【鈔】統括者。先且略表全文。使血脈貫通。意義具足。
次乃一一離而釋之。題止佛名。而言依正等者。觀
經言佛便周。今舉佛名。攝無不盡故。


【疏】次離釋也。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備三
覺故。又云智者。無不知故。又佛者。十號之一。又佛
地明十義佛。天台明六即佛。華嚴明十身佛。故佛
者。天中天。聖中聖。凡單言佛者。即本師釋迦牟尼
也。


【鈔】梵者。淨也。對華名梵。文質之謂也。具者。具足。梵
語當云佛陀。不言陀者。省文也。譯以震旦之言。則
云覺者。對迷者得名也。三覺者。自覺異凡夫。覺他
[002-0622c]
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三覺俱圓。故曰自他覺滿之
者。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亦三
覺義。又云智者。智即覺義。無不知者。智論云。知一
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等。是智無不知。所謂得一
切種智是也。即覺滿義也。十號者。萬德世尊。舉莫
能盡。略而言之。如來至佛。共有十號。十號之中。佛
當其一。具茲十德。世出世間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十義者。具二智。斷二障。覺二諦。得自他二利。如夢
覺華開二喻。合之為十義也。六即者。始乎理即。終
乎究竟。蓋始則全覺全迷。中則覺而未盡。末乃無
所不覺。今稱佛者。指究竟也。十身者。一正覺佛。至
十隨樂佛。詳具離世間品。此十身佛。唯華嚴有之。
然約其大要。不出覺滿之義。故曰十身初滿。正覺
始成。名圓滿佛也。天中天者。天有四。一世間天。諸
國王是。二生天。欲色無色諸天是。三淨天。四果支
佛是。四義天。十住菩薩是。佛並超之。是天而又天
也。聖中聖者。聲聞緣覺菩薩。入聖域而未優。惟佛
居極果。是聖而又聖也。即釋迦者。過去未來。須標
某佛。釋迦見坐道場。一土之中。無二佛故。喻如前
朝帝主。須稱國號。當今天子。直曰至尊。亦以一國
之中無二主故。是知單言佛者。即悉達所成賢劫
第四佛也。


【疏】說者。悅也。悅所懷故。四辯宣演故。十二部等。至
四悉檀。皆是說義。
[002-0623a]


【鈔】悅所懷者。本願度生。得機而說。所懷暢悅。如大
本。世尊欲說此經。先且諸根悅豫。顏色異常。況今
持名念佛。得機而說。悅可知矣。四辯者。曰義。曰法。
曰詞。曰樂說也。四皆無礙。名之曰說。中論云。諸佛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
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不言義法者。後後
兼於前前。詞。及樂說。攝義法故。十二部等。指所說
也。悉檀者。合華梵云徧施。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
義四門。作歡喜生善滅惡入道四益十二部經一
切諸法。隨宜而說。無量方便。要歸作世界等四說。
使人得歡喜等四益而巳。鑒機授法。其文繁廣。略
舉不悉。


【疏】佛說者。說揀五人故。


【鈔】五人者。一佛。二菩薩。三天。四仙。五化人。此五皆
能說經。今顯此經是至聖立言。金口親出。不同菩
薩在因。天屬凡類。仙雜外道。化人非真也。如天子
詔。不同百官宰相諸王等語也。


【疏】阿彌陀者。是標顯彼佛。梵語阿。此云無。梵語彌
陀。此云量。言佛功德不可窮盡。故云無量。如經壽
命光明。是無量中姑舉二事。攝餘功德也。


【鈔】無量者。有二義。一者眾多無有數量。二者廣大
無有限量。復有二義。一者十大數中之無量。二者
更無窮盡之無量。姑舉二事者。以無量不止壽命
光明也。詳如後文中辯。
[002-0623b]


【疏】經者。梵語脩多羅。此云契經。有通別二義。契復
二義。經復多義。經雖多義。不出貫攝常法四義。


【鈔】通別者。佛所說教。總名脩多羅。是之謂通。析之
則經名脩多羅。律名毗奈耶。論名阿毗曇。是之謂
別。契復二義者。一者契理。則合道之言。二者契機。
則逗根之教。今略契字。但名曰經者。省文也。經復
多義者。華嚴疏引雜心五義。謂一出生。二顯示。三
涌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二義。謂一貫穿。二攝持。
此方四義。謂一常。二法。三逕。四典。故云多義。不出
四義者。指貫攝常法四字也。良以經字。西域正翻
為線。線有貫持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持則攝持
所化之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而此方經典。亦名
曰經。經是線義。此方不貴線。故直取經字。而加以
契。古稱最為允當。又常者。古今不易。法者。近遠同
尊。常則久而行之。有共繇義。即名為逕。法則軌而
正之。有定據義。即名為典。亦二足該四。則彼方貫
攝。此方常法。合而言之。四字之中。盡經義矣。


【疏】又經復有通別二義。經之一字。是為通名。佛說
阿彌陀五字。是為別名。如教行理通別亦爾。此三
即配三德。圓融具足。如天台所稱。聞首題名。功德
無量。若配三大。則佛是體大。無量壽是相大。無量
光是用大。如教中說。


【鈔】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諸經
皆具教行理三。故名為通。專指此經。則佛說是教。
[002-0623c]
執持名號是行。阿彌陀是理。局此異餘。故名為別。
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又理通
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
舉一即三。例上可知。體相用者。體者。總體。言佛便
周。故佛為體。相者。體中所具之相。體無盡。相亦無
盡。故無量壽為相。用者。體中所發之用。體無不照。
用亦無不照。故無量光為用。若通若別等。亦如上
例。


【疏】諸經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單或複。此經單人。人
復有二。兩土果人故。實則三皆融通故。


【鈔】單複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人法喻三。大
方便佛報恩經。人法無喻。妙法蓮華經。法喻無人。
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梵
網經。單喻無人法。今此經者。單人無法喻。他皆例
此。兩土果人者。菩薩在因。如來在果。故佛號果人。
今是此方之佛。說彼方佛故。融通者。舉一即三故。
如今經雖屬單人。而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言偏義
圓。通融交徹。理固然也。


【疏】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
念經。今名是什師改定。自有二義。一者佛攝無盡
義故。二者彼佛人所樂聞故。


【鈔】攝義無盡者。如前云言佛便周。則一切功德皆
從佛出。佛即不思議故。又彌陀萬德洪名。十方三
世一切眾生之所喜樂。上至諸佛讚歎。下至鬼畜
[002-0624a]
歸依。正謂不思議功德故。


【疏】云疏鈔者。疏以釋經。鈔以釋疏。冀易曉也。


【鈔】疏者。古云條陳也。又記注也。今謂經義得此。條
陳而不隱晦。記注而不遺忘也。鈔者。古云略取也。
又寫錄也。略取。則條陳之切要。寫錄。即記注之顯
明。冀。望也。經難明。疏通之。疏難明。鈔出之。望人人
曉了經義也。


【疏】稱理。則自性覺。是佛義。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
義。自性本始二覺。是兩土果人義。自性覺體徧照。
是說經義。後皆例此。


【鈔】稱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
則依報正報。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淨
名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今經言一心不亂。即自
性彌陀。惟心淨土。為一經大旨也。冥理而談。云稱
理也。覺是總義。覺體之中。廣大悉備。無窮無盡。是
為別義。本始有二。約先後。則彌陀古佛。此佛新成。
是彼本此始。即自性本來是佛為本。無明所覆。今
方破惑證智為始也。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乃
得見阿彌陀佛。是此本彼始。即自性本有成佛之
智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為始也。本始
互融。常覺不昧。輝天鑑地。耀古騰今。常說如是經。
百千萬億座。問。疏鈔此經。正為發揮持名功德。普
勸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歸自性。翻成極
則之談。依然淨土是心。奚必捨此願彼。答。此正雙
[002-0624b]
被二根。雙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鈍根者。守
事相而自足。觀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滯事而迷理。
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觀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
事而求理。又此經本為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
六觀經同意。則欲悟心者。正應念佛求生。又菩薩
猶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說。則巳悟心者。亦正應念
佛求生。何足疑也。又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
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故患不悟自心
耳。悟心。則無一法出於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
往生淨土。願見彌陀。不礙唯心。何妨自性。又問。昔
人謂華嚴極教。可得皆約觀行。明諸法門。方等而
下。何得亦約觀行。古德答云。諸了義不了義教。皆
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據此。則圓機對教。何教不圓。
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疏】姚秦標代。三藏顯德。羅什出名。譯之一字。結成
能翻人也。


【鈔】出處始末備前。茲不重錄。古稱什師。七佛以來
譯經師也。猶是略舉。且以七佛為言耳。夫毗婆至
於釋迦。首尾止經二劫。而彌陀成佛十劫。則莊嚴
劫前。更上九劫。所歷巳幾萬佛。既六方諸佛。靡不
讚歎此經。則萬佛以來。亦必皆說此經。亦必皆有
譯者。而經稱母佛者曰。世世佛生。我為其母。子佛
[002-0624c]
者曰。世世佛出。我為其子。以是例之。什師譯經。何
啻七佛。而此經流通久遠。於是益信。


【疏】稱理。則自性融通隱顯。是華梵翻譯義。


【鈔】即梵可以成華。則顯非密外。方華未嘗不梵。則
密在顯邊。當暗中有明。當明中有暗。互相掩映。涉
入重重。妙體融通。不一不異。


○十別解文義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
初五句證二列眾證。


○初五句證。】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別解文義者。巳知一題總意。未審經中。自始至
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
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於中分三。
今屬序分。序者敘也。又緒也。未入正文。先敘列此
經之端緒也。有證信發起二序。今唯證信。凡證信
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
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茲復例前統括大
意。次乃離釋。言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釋迦
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祗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如
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
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
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略彰者。言不盡
意。故云略也。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蘊六
[002-0625a]
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
佛示者。智論云。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
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遵佛遺勅
故。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
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
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揀邪者。曰
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如佛地論云。如是之法。我
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論中說。又二字復為二
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
如。唯此無非曰是。


【鈔】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
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順之辭
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復二義者。又離如是二
字各釋也。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
為是。如劉虬所說。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
之稱。如生公所說。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
無非為感名是。如融公所說。有以實相之理。始終
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如天台所說。有以如為
真空。是為妙有。敵破外道斷常二見。如清涼折衷
諸家所說。餘說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義。小
異大同。並無相礙。以宗揀定者。如是二義。隨宗以
定。今此經宗乎一心。良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
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
[002-0625b]
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異此所明。不得
稱是。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我者自我。聞者親聞。自我親
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巳。親揀非面。蓋是巳躬面
受之說也。私淑者。孟子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
私淑諸人也。釋曰。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
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讀古者。齊桓
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
釋曰。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巳往。為徒讀其遺
言者也。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
難耳聆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自我親聞。今以
告眾。便應信受。更復何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
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
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鈔】此下復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一云隨世間者。
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
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二云破邪見者。謂
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
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
慢。故無過咎。三不著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
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又瑜伽有四義。大
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
[002-0625c]
故不著無我。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
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法身真我者。約本而
言。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
身我。如涅槃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大乘中三。
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約當宗。
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
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鈔】廢別從總者。以不云耳聞。而云我聞。良繇我則
統收諸根識等。以總該別。故云我聞。始教等者。若
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是大乘初門。始教意也。若
云從緣故空。不壞假名。即不聞而聞。聞而不聞。終
教意也。若云能所雙寂。無聞不聞。離念頓顯。頓教
意也。我無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
境者。聞說阿彌陀佛。能聞所聞。非一異故。娑婆極
樂者。所謂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故。以此經
分攝於圓。應歸法性故。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難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聞。
古謂有四義故。曰聞無礙。又阿難有三。或聞不聞。
亦無礙故。


【鈔】疑者。佛成道巳歷年二十。阿難出家。又十年。方
命為侍者。雖親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說經。何得
俱稱我聞。古答四義者。一展轉聞。如報恩經言。阿
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諸天子說。如涅槃
[002-0626a]
經。乃弘廣菩薩之所流通故。二者佛重說。如報恩
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三所未聞
經。請佛重說故。三者阿難自通。如金剛華經言。阿
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涅槃
亦云。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四者清涼折衷
上三。言阿難乃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
界經言。舍利目連。乃至阿難等。皆大權菩薩現聲
聞身。何滯於迹。言不聞也。三阿難者。一名歡喜。結
聲聞藏。二名喜賢。結緣覺藏。三名喜海。結菩薩藏。
則阿難以大神力。隨機示教。是知一代時教。此阿
難不聞者。彼阿難聞之。又何聞與不聞而為礙也。


【疏】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相合。當時說聽事畢。即
名一時。以說聽無定故。不言其年月日者。十方時
分不一。兩土正朔不同故。約當宗。則即說聽頃。心
境泯。凡聖會。依正融。一多等。此諸二法。皆一之時。
名一時也。


【鈔】說聽無定者。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
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
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
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
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
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
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十
方時分者。以十方徧於橫豎。豎則該乎天上。四天
[002-0626b]
一日。人壽五旬。橫則徧乎四洲。贍部三更。俱盧曰
午。不可定也。兩土正朔者。歲首之日。名為正朔。震
旦五天。不相統屬。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時震旦
屬周。而佛在舍衛。舍衛建寅。乃用夏正。則五天正
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
止言一時也。心境者。一心不亂。無能念所念故。凡
聖者。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依正者。佛及水鳥
樹林。同說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說經。六方齊讚故。
如上種種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時為一時也。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
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鈔】共宗者。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聖。一
切眾生。同所宗主。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六成就
中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
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
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在者。天
台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
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鈔】在即住者。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巳而言暫在久
住。總成在意。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
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攝
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
善心住。或現梵住。謂初禪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
[002-0626c]
心住。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現佛
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上三隨
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問。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
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無在無不在者。體寂寥。故
無在。體圓通。故無不在。華嚴云。佛身非至非不至。
何以故。虗空無身故。如來亦爾。徧一切法。徧一切
眾生國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則佛在舍衛。
以就劣機。故名天住。如實而論。即舍衛名梵住聖
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衛。梵語。亦云室羅筏悉底。華言聞物。以德名
故。一云聞者。以人名故。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
故。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三者聖德。三藏
聖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
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
以人為重故。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梵語祇陀。亦云逝多。言祇者。
省文也。此云戰勝。給孤。表德。即須達多。園者。梵語
僧伽藍摩。此云眾園。安眾僧故。蓋祇陀施樹。給孤
買園。兼二為名。故云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
勝。喜而立名。須達多者梵語。此云樂施。勝軍王大
臣也。喜樂行施。遂成令名。給孤獨者。幼而無父曰
孤。老而無子曰獨。今但無倚無養。即名孤獨。偏言
[002-0627a]
孤獨者。孔恩周急。岐政先㷀。非不普慈。有緩急故。
眾居曰園者。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施樹
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
為娉婦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請歸舍
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
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
與易地。地所有樹。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
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
大宏遠。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城
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祇樹。樹之
勝。表淨土蔭葢眾生。永離熱惱故。給孤園。園之勝。
表淨土安隱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太子。種之勝。
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
之勝。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華嚴
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
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
則釋迦原不住西乾。反聞自聞。反佛自佛。當知祇
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二列眾證
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初聲聞眾
初明類數二表位德三出名號。
[002-0627b]


○初明類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眾成就也。與者共義。
大者揀小。具有三義。謂大多勝。異餘比丘故。佛地
亦具三義。比丘。梵語。此云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
破惡。僧者。梵語。具云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云
眾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
弟子。共合成故。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
俱者。合上共義。


【鈔】共義者。天台以七一釋共。謂處一。時一。心一。戒
一。道一。見一。解脫一也。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
正意。廣之如上。揀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稱
長老等是也。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
德也。名大。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
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皆小乘中極也。
佛地三義者。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
大。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三皆得小果巳。趨
大菩提。故名為大。則通大乘言也。比丘三者。一乞
土。謂乞食乞法。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
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
命。故曰乞食資身也。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
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資心也。二怖魔者。
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
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三破惡
[002-0627c]
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或加淨戒淨
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
淨戒故也。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
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三迦葉者。
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於象
頭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於希連河。有二百弟子。
後皆歸佛。故有千眾。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
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一說度
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鈔】常隨者。謂佛出世間。所度羅漢比丘。甚多無量。
何獨舉此。以此千二百五十人者。最先歸佛。又常
不離佛。直至佛滅。故獨舉也。其他散在四方。雖千
里面談。而據迹成文。常法應爾。如仲尼之門。賢達
之士。蓋三千焉。而獨舉七十子者。以久在泗濵相。
依陳蔡。亦常隨故。


○二表位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疏】上句表位。下句表德。大者。揀餘小聲聞故。梵語
阿羅漢。此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即前乞
士怖魔破惡果也。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覩形敬
奉曰識。一云見形為知。見心為識。一云知即是識。
亦可眾中知識。為眾導故。


【鈔】揀餘者。初果至四果。皆聲聞位。今曰大阿羅漢
[002-0628a]
者。表是四果聲聞也。應供者。凡夫無德。前三果有
德而未大。未名應供。今梵行巳立。超出三界。應受
人天供養故。俱舍云。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是
人天植福之良田。受施無慚。故曰應供。始焉持鉢。
期福眾生。今巳證道。理應受供。云乞士果也。然佛
亦名應供。羅漢局於人天。佛。則人天聲聞緣覺菩
薩所應供也。殺賊者。煩惱劫功德財。傷智慧命。前
三果見惑雖斷。思惑尚存。今斷思惑七十二品俱
盡。如亂流悉殄。天下太平。故曰殺賊。始焉以惡為
敵。今惡巳滅。云破惡果也。無生者。凡夫生死無量。
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三果不來欲界。猶
生色界。今生緣巳盡。不受後有。故曰無生。始焉願
出生死。令魔起怖。今證無生。云怖魔果也。聞名覩
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
擊則奉事不違也。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
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如二僧覲佛。其
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知即
識者。猶言相知相識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
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
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云眾導也。今人稱善知
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
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
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
[002-0628b]
義。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羣迷安在。
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沈空
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虗妄知識也。是故邪
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
幾可以為沙門矣。


○三出名號
初眾名二總結。


○初眾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
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
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
拘羅。阿㝹樓䭾。」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
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
云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云德臘俱尊。此謂獨
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如毗婆沙論。法
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
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
以德為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
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
至阿㝹樓䭾。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云鶖鷺。梵語弗。此云子。
故云鶖子。亦云身子。亦云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
[002-0628c]
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云。
君子不器。況復羅漢。


【疏】鶖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鷺。連母得名。
云是鶖鷺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
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
在母胎時。巳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
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徧達佛法。故云智慧第一。
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
亦非身子止具智慧。餘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
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
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
常言目連神通第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
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
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豈得謂顏閔無文。游
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
徹。號漏盡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
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
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
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
智。必不如是。


【疏】摩訶目犍連者。摩訶。此云大。目犍連。此云采菽
[002-0629a]
氏。一云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
而生。因以為名。其族眾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
昇忉利。毒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
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
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云神通第一。


【疏】摩訶迦葉者。此云大龜氏。一云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
名畢鉢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三迦葉等。飲
光者。繇宿生為治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
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餘色。名飲光
也。頭陀者。梵語。此云抖擻。或云淘汰。有十二行。謂
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
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捨頭陀。佛憫
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讚。有頭陀
行。我法久存。故云頭陀第一。


【疏】摩訶迦旃延。姓也。此云文飾。一云不定。一云扇
繩。一云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
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於
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意。扇繩者。
子繫母故。又破熱彈曲為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
道。為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
人死受苦。應當迴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
[002-0629b]
世罪人。被駐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
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
阿含讚云。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疏】摩訶拘絺羅者。此云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
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
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者。繇精勤故。得四辯
才。觸問能答。故云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云星宿。一云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為名。室宿者。室為
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
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云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云繼道。一云大路邊。僅持半
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於中路誕子。繼續於途
路之間。故云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於路邊。言
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
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
而錄之。使誦掃帚。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
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難陀者。此云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三。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
此為三。以放牛別餘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云慶喜。又云無染。佛之從弟。多聞
[002-0629c]
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眾。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
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
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
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覩其威儀者。無
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
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
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
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讚曰。佛法
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
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疏】羅睺羅者。此云覆障。或云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脩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
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云。佛為所障。不即出家。以
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姙。方遂本志。
則佛被其障也。一云。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
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巳自被障也。密行者。經云。
羅睺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
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
一。


【疏】憍梵波提者。此云牛呞。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呞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呞。又五百
世曾為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虗哨。餘報未盡。故稱
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於天上尸利沙園受
[002-0630a]
供。又凡夫覩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
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云受天供養第一。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此云不動。名也。下三字。
此云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餘也。
奈耶律云。樹提長者。以栴檀鉢置剎頂上。號於眾
云。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鉢。佛呵責巳。勅
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云黑光。


【鈔】黑光者。顏容麤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
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繇此制也。


【疏】摩訶劫賓那者。此云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
生子。一云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
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
得道。則房宿者。以於陶家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
也。知星宿者。不假璣衡。通曉天象。故云知星宿第
一。


【疏】薄拘羅者。此云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顏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
云壽命第一。繇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
又昔曾施一病僧訶棃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
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復置釜中不死。復置水
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
[002-0630b]
能炮。湯不能煑。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
五不死。又閒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却
貝。故常樂閒居。不處眾中。亦稱第一。


【疏】阿㝹樓䭾者。一名阿那律陀。此云無貧。亦云無
滅。亦云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於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
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三
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
乃呵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
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
眼。觀大千界如覩掌果。故云天眼第一。


○二總結。】


「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
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
弟難兄。善作善述。


【鈔】結上例餘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
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
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
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啟發育養。而成法器。所謂從
佛口生。當紹佛種。如父母生子故。難弟難兄者。古
稱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言兄豪弟俊。無可優
劣。今不取彼意。略喻佛為兄。諸阿羅漢為弟。二俱
難得故。善作善述者。古稱文王以王季為父。父作
[002-0630c]
於前。以武王為子。子述於後。今亦不取彼意。略喻
佛為父。諸阿羅漢為子。師資道協故。


【疏】稱理。則自性王數融通。是佛與弟子俱義。


【鈔】台教云。心王如來。心數弟子。今釋謂王者。八識
也。此八識者。善惡輪轉。繇之主宰。如王御臣。如師
率弟子故。數者。五十一心所也。此五十一。一則恒
依心起。二則與心相應。三則係屬於心。其於八識。
如臣向君。如弟子奉師故。又智覺云。十大聲聞。皆
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云。欲想更樂慧。念思及
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是知大迦葉者。心
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捨世惡欲故。富樓那
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
樂數。以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
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睺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
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
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
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


○二菩薩眾
初明類二列名三總結。


○初明類。】


「并諸菩薩摩訶薩。」


【【疏】并者。承前言佛說此經。不但聲聞與會。大士亦
所同聞也。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今舉二字。
省文也。此云覺有情。覺情復有三義。又勇猛求義。
摩訶薩者。此云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又法
[002-0631a]
華六大。佛地三大。不出四故。菩薩摩訶薩。猶云菩
薩中大菩薩也。揀非諸小菩薩故。


【鈔】不但聲聞者。言小乘大乘。一切賢聖。共聞此經。
毋謂淨土為菩薩所不屑也。覺有情者。同佛所證
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復有三義者。一悲智
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
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
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巳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
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
人。是也。勇猛求者。聲聞趨寂自安。名為懈怠。大士
剋志菩提。所謂大強精進勇猛也。大有四義者。清
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
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
乘諸功德故。法華六大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
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而信解發三。第一願大中
攝。趨者。第三時大中攝。修者。第二行大中攝。證者。
第四德大中攝。佛地三大者。一數大。二德大。三業
大。德大可知。數即願意。業即行意。故云不出四意
也。揀非小者。如文殊彌勒等。皆是等地位中菩薩。
非初心五品信住行向故。


【疏】稱理。則自性真妄融。是菩薩義。


【鈔】真不變而隨緣。是之謂覺有情。妄成事而體空。
是之謂有情覺。真妄不立。唯是一心。成此大道心。
號曰摩訶薩。
[002-0631b]


○二列名。】


「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
進菩薩。」


【【疏】文殊師利者。此云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
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又
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鈔】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言妙首等者。準華嚴
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
德之頭首故。妙吉祥者。行也。佛地經言。一切世間
親近供養讚歎。名妙吉祥。又真諦云。於怨親中。平
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又生時有十種瑞。一
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是即解之
行故。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
妙德。是即行之解故。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
一義。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
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
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凡菩薩皆法王子。
獨稱文殊者。荊溪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
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
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方能
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
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
利根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
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
[002-0631c]
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
非淺智所能信矣。


【疏】阿逸多者。此云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也。


【鈔】彌勒。此云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具足當云慈
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
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
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
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
經云。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云。發願
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
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疏】又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
通無盡。


【鈔】問。何知必爾。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今
佛放光。知必說此。則佛佛說法華也。而此經者。度
生最急。諸佛共讚。既為諸佛共讚。必為諸佛所說。
龍華之會。必說此經。何疑之有。


【疏】乾陀訶提。此云不休息。


【鈔】不休息者。行諸梵行。歷恒沙劫。然後授記。經此
多劫。曾不休息故。


【疏】常精進者二義。一者天台云。見法性常住。行無
作正勤故。二者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
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乃
精進之至極也。
[002-0632a]


【鈔】二義者。一是自利。未生善增長。巳生善保持。未
生惡預防。巳生惡速滅。名四正勤。而言見性無作。
則了知法性本非善非惡。雖云修善。不修而修。雖
云去惡。不去而去。所謂一念不生。是真精進故。二
是利他。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為一眾生。少時
為一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無量劫。多劫而易可化
度。亦未為難。今曰猶不受化而不棄捨。不棄捨猶
未為難。今曰無一念棄捨。如是精進。更無退墮。故
名曰常。又不休息。必常精進。常精進。必不休息。此
二菩薩。亦名殊而德一者也。


○三總結。】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疏】結上例餘同前。就當經。則表信行願三。成淨土
因故。


【鈔】同前者。結上文殊彌勒等。例餘。則普賢觀音一
切菩薩也。信行願者。妙首表信。求生淨土。信為最
先。經云。若有信者是也。精進表願行。精者不雜。進
者不退。不雜者。經云一心不亂。不退者。經云不退
轉菩提是也。不休息者。即不退義。又彌勒慈行。乾
陀梵行。觀經云。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也。成淨土
因。則列諸菩薩。非無因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不照。是文殊智義。自性無不容。
是彌勒慈義。自性無窮無盡。是不休息常精進義。
餘可類知。
[002-0632b]


【鈔】類知者。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自性圓通是觀音
義等。如上隨舉一門。以標名字。若各具者。即名字
互通。故謂心即名也。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
一切菩薩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失正觀故。
故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
影現中。


○三人天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
眾皆同聞故。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曰等。又曰無
量者。盡一切諸天故。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俱
者。通結并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并菩薩。是小大一對。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
一對。聖凡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
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提。釋迦者。此云能。
提婆因提者。此云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迦
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今王
忉利。統四方三十二天。又阿含云。本為人時。行於
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等者。等三十二。以及其
餘也。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槩欲色無色諸天也。
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
故。或名燈明。以無黑闇故。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
脩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一云兼前菩薩聲聞。同
名大眾。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
[002-0632c]
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或難。無色。則無耳無
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然無色
者無麤色。非無細色也。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
如雨。則身至耳聞。亦復何疑。地獄餓鬼。重者或隔
不通。輕者未可例判。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
頓圓。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
也。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
俱義。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
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
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
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龍
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二正宗分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二正示
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四互彰
難事令切感發。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
初對機二示法。


○初對機。】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疏】此下文屬正宗。以前是序引。後是流通。唯此為
一經所宗之正義也。爾時者。當彼六種成就時也。
佛告者。經無發起。佛自說故。良繇此經。救世最急。
不俟請故。
[002-0633a]


【鈔】凡言爾時。必上有緣起。故云當彼時也。佛自說
者。諸經皆有通別二序。通則證信。別則發起。如法
華。則白毫放光。啟一乘之教。維摩。則毗耶示疾。開
不二之談。圓覺金剛。以及諸經。多因有問在先。然
後佛為宣演。今經不然。故無發起。救世最急者。末
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
出此一門。橫截生死。急救眾生。唯恐不及。故不待
請。譬如有人。卒患惡瘍。命在呼吸。比有良方。依之
修製。延緩日時。藥未及成。命巳先殞。現有成藥。入
口即活。有仁心者。即應速與。尚何俟其禮聘慇懃。
然後投劑。佛救眾生。意亦如是。


【疏】問。諸經無論。只如本教二經。皆有發起。今經何
獨不然。答。意彌切故。亦是不發起之發起故。


【鈔】本教二經者。十六觀經。與此經大本。皆專說淨
土。故稱本教。觀經。則韋提傷子惡逆。厭濁求淨。而
曰我願生清淨世界。不樂此閻浮提濁惡世也。是
以闍王母子為發起故。大本。則世尊一日容顏異
常。阿難問言。我從侍佛。未曾獲覩威容。有如今日。
豈非念過去諸佛。或念未來諸佛。故致然耶。佛言。
善哉阿難。有諸天教汝來問。汝自問耶。汝所問者。
勝布施一四天下聲聞緣覺諸天人民。乃至蜎蝡。
經於累劫。尚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諸天
人民。乃至蜎蝡。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是以如來顏
容為發起故。今難。諸經發起。且置勿論。只如二經。
[002-0633b]
是淨土本教。皆有發起。此經不異二經。何以獨無。
故為此通。言佛說二經。雖亦大悲心切。特示往生。
然而觀法精微。願門廣大。如前序中說。未若此經。
但事持名。即生彼國。尤為要而又要。故佛意於斯。
亦復切而又切。為諸眾生。作不請友也。不發之發
者。現前眾生。樂著生死。不求出離。自能發起佛之
大悲。說此經故。


【疏】獨告舍利弗者。例前唯智所信故。又一告一切
告故。又淨覺云。合四悉故。


【鈔】例前者。即首舉身子意。以甚深智慧。洞察於淨
穢之機。融通於事理之際。方能信受不疑。如般若
會上首舉須菩提者。以般若談空。須菩提解空第
一故也。一切告者。告身子一人。即是告見前一切
聲聞菩薩人天大眾。及未來一切諸眾生也。四悉
者。一身子乃左面弟子。經多居首。法應爾故。是世
界悉檀。二身子智慧第一。眾所宗仰。彼信淨土。眾
亦信之。是為人悉檀。三為不信淨土者。自鄙不如。
轉其邪執。是對治悉檀。四為令習小法者。效其向
大。求生淨土。究竟成佛。是第一義悉檀。


【疏】又不獨智為能信。佛果成就。皆繇智故。


【鈔】華嚴二十二。經云。一切諸佛莊嚴清淨。莫不皆
以一切智故。則知阿彌陀佛。亦以此智成就淨土
功德。而諸眾生修淨土者。以智生信。則為正信。以
智發願。則為弘願。以智起行。則為妙行。乃至成佛。
[002-0633c]
恒必繇之。蓋通因徹果。成始成終之要道也。豈獨
為信解之門而巳哉。


【疏】稱理。則自性自然智。是佛自告舍利弗義。


【鈔】無緣而照。弗慮而知。妙性天然。不從他得。是故
犍椎未動。啟請無人。熾然說。無間歇。


○二示法
初總標二別釋。


○初總標
初標土顯依二標主顯正。


○初標土顯依。】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疏】土是所依。名依報。佛是能依。名正報。今先舉依
也。是者。指此界言。從此娑婆世界。向西而去。名過。
佛土者。一大千界名一佛土。過如是佛土。至十萬
億。言去此方遠之遠也。非壇經十萬八千之土也。
若據事據理。亦未為遠。世以時言。界以處言。極樂
者。梵語須摩提。此云安樂。亦云安養。亦云清泰。亦
云妙意。名雖小殊。皆極樂義。然土有多種。四土之
中。今此極樂是同居土。而亦通前三土。又受用法
性變化三土。亦同此意。又十種土。亦同此意。又佛
雖無土。為化眾生。不妨說土。


【鈔】依報者。身藉土居。故名所依。隨所作業。依有勝
劣。故名為報。言從是娑婆者。娑婆極樂。在華藏中。
二土相望。今云過者。從此西向橫亘而過也。一大
千者。三千大千世界也。至下六方中辨。十萬億者。
從此過西之程。以億計之。當有十萬。謂過一佛土。
[002-0634a]
十佛土。乃至億佛土。又從一億佛土。十億佛土。乃
至十萬億佛土。故曰遠之遠也。然億有四種。十萬
百萬。千萬。萬萬。皆得名億。今之所指。未可知也。壇
經十萬八千者。訛指今西域也。亦詳辨下六方中。
言未為遠者。自有二義。一者據事。法華明東方世
界之多。而以抹土點塵計之。則十萬億者。特至少
耳。華嚴一世界種。娑婆之外。圍繞十三剎塵世界。
今極樂止過十萬億土。何足為遠。二者據理。則所
謂十萬億者。對凡夫生死心量言耳。淨業若成。臨
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也。又謂分明在目
前是也。亦何嘗遠。時謂過現未來。處謂四維上下。
單時單處。世界不成。合時與處。名世界也。極樂譯
有多名。而極之為言。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
樂之比。故特標也。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經云。毗
盧遮那徧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是極果人
所居。二曰實報莊嚴土。行真實法。感殊勝報。七寶
莊嚴。具淨妙五塵故。亦云無障礙土。以色心不二。
毛剎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三曰方便有餘土。
斷四住惑。屬方便道。無明未盡。名曰有餘。是三乘
聖人所居。四曰凡聖同居土。是四聖六凡之所共
居。四土雖勝劣不同。亦可各分淨穢。今極樂國。既
曰菩薩聲聞諸天人民。是與娑婆均名同居。而此
方則土石荊棘。四趣紜紜。彼國則八德七珍。人天
濟濟。是同居淨也。亦通前三者。隨其機異。所見亦
[002-0634b]
異。有於同居見寂光土。有於同居見實報土。有於
同居見方便土。有於同居但見本土。如法華云。我
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像法決疑經云。今日坐中
無央數眾。或見此處山林地土砂礫。或見七寶。或
見是諸佛行處。或見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皆隨
機異見耳。三土同上者。一法性土。即是寂光。二受
用土。復分自他。同乎實報。三變化土。同前三四方
便同居。則極樂者。雖當變化。亦可受用及法性也。
十種土者。棗柏所分十種權實。雖極樂是權非實。
然是且據權實對待分別言耳。若論隨機。權實無
定。所以者何。彼云彌陀佛土。為一分取相凡夫。未
信法空實理。以專憶念。其心分淨。得生淨土。是權
非實。則知就取相者。非就入理者。若理一心。即權
即實。故云無定。又上四土。亦法爾具足。不可但執
寂光。若證寂光。於下三土。隨心寄託。自不撥無。未
證寂光。撥無下三。則無復所居之土。錯之甚矣。故
不信他方有金色世界。楞嚴所深呵也。佛無土者。
十四科淨土鈔云。八地以上。永脫色累。照體獨立。
神無方所。用土何為。況復諸佛。佛實無土。而言有
者。以眾生解微惑重。故以福樂引之行善。蓋聖人
接物之近迹耳。故曰不妨說土。


【疏】偏指西方者。定趨向故。西方偏指極樂者。如後
文無苦有樂。及往生經中說。


【鈔】恐有難言。十方世界皆有淨土。何為獨示西方。
[002-0634c]
教生彼國。良繇道以多歧亡羊。射以專注中鵠。心
無二用。功戒雜施。上都儀云。歸命三寶。要指方立
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繫心。尚乃不得。況離相耶。若
夫徧供十方諸佛。還國猶在食時。是生西方以後
事。所謂見卵而求時夜。何太早計乎。又問。然則華
嚴何以普禮剎塵如來。答。華嚴一即是多。多即是
一。若知此義。或普或偏。常異常同。無足疑也。無苦
有樂。詳見後文。又隨願往生經言。佛國無量。專求
極樂者何。一以因勝。十念為因。即得往生故。二以
緣勝。四十八願。普度眾生故。


【疏】問。觀經云。極樂不遠。今言十萬億土。二經遠近。
何以不同。答。以是即遠之近。即近之遠故。若依佛
地。則淨土遠近。不可思議。


【鈔】去此不遠者。觀經云。爾時佛告韋提希言。汝今
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今謂即遠即近者。良以
去此不遠。是明過十萬億之極樂。去此不遠也。過
十萬億。是明去此不遠之極樂。過十萬億也。心包
法界。何近而非遠。法界唯心。何遠而非近。交互言
之。固無礙也。不可思議者。佛地論云。如是淨土。超
過三界所行之處。為與三界同一處所。為各別耶。
答云。有說在淨居天。有說在西方等。然亦周圓無
際。徧法界故。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但隨
菩薩所宜現者。或在淨居。或西方等。則知極樂淨
土。超出常情。非方不方。無在不在。未可概以同居
[002-0635a]
而為定論。


【疏】稱理。則自性堅固清淨。是西方義。自性離障絕
非。是過十萬義。自性橫該豎徹。是世界義。


【鈔】堅固者。西屬金體。有堅固義。即自性真常不易。
萬古如如故。清淨者。復有二義。西當肅氣。有澄清
義。即自性諸妄本空。體露金風故。西當白色。有潔
淨義。即自性諸染不生。本來一色故。離障絕非者。
自性本無煩惱。如十苦十惡。十纏十使等。並超越
之。有遠過義。是知堅淨為西。方盡西矣。豈必專標
日落。迥絕為過。無弗過矣。誰能更計途程。橫亘十
方。豎窮三際。非近非遠。絕中絕邊。則從是過不可
說不可說微塵佛土。無世界不名極樂。何但有世
界名為極樂也。


○二標主顯正。】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疏】其者。承上。土必有人。指能依之人曰佛。佛必有
號。出本佛之號曰阿彌陀。三世皆有佛。揀過未之
佛曰現在佛。佛皆度生。指度生之軌曰說法。現在
說法。如大本。及大雲中說。


【鈔】大本云。彼佛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但以酬其
志願。見在西方。其世界名曰極樂。佛號阿彌陀。大
雲者。大方等大雲經云。爾時世尊。熈怡微笑。從其
面門出無量光。大雲密藏菩薩問故。佛言西方世
界。有國名安樂。佛號無量壽。見在說法。告一菩薩
[002-0635b]
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
今彼菩薩將來至此。則正當釋迦說法時。彌陀亦
在彼說法。故知非過非未。現在說法。


【疏】凡言現在。復有二義。如釋迦彌陀。均名現在。而
小不同。


【鈔】小不同者。釋迦賢劫四佛。是名現在。而雙林示
滅。相好難親。徒仰嘉名。僅存像教。阿彌陀佛。則今
日今時。正於彼國。現在說法。是釋迦現在之過去。
彌陀現在之現在也。古人云。佛在世時我沈淪。今
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
身。感慕傷嗟。一至於此。今釋迦雖滅。彌陀現存。但
得往生。便能親炙。而不信不願。徒為無益之悲。亦
惑矣。


【疏】又此現在。且據釋迦當時而言。實則徹於前後。
亦復後後無盡。皆名現在。


【鈔】前後者。釋迦未出世前。彌陀亦現在說法。釋迦
既滅度後。彌陀亦現在說法。乃至今日。猶云現在。
後後無盡者。以釋迦說法。止於四十九年。迦葉而
上。彌勒而下。縱年數多。亦有限量。未若彌陀說法。
至為久遠。諸佛莫及。是故不唯今日猶名現在。後
後無盡。皆可名為現在說法也。問。彌陀之後。次補
觀音。安得無盡。答。彌陀住世幾劫。觀音補之。曾有
數否。彼觀音尚云。住無央數劫。無央數劫。不可復
計劫。不可復計劫。乃授勢至。則彌陀可知矣。豈非
[002-0635c]
亦是有盡之無盡耶。況勢至之補觀音。永無般泥
洹時。雖云勢至。實彌陀說法無異也。謂之後後無
盡。夫奚不可。


【疏】又此現在。且據釋迦對彼而言。實則彌陀現在。
即釋迦現在。


【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
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
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
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
而雙現二土也。故清涼云。即本師也。


【疏】然諸佛說法。多種不同。今是依正皆說。詳如此
經。及大本觀經中說。


【鈔】多種者。如言說瞻視。乃至香飯等。故極樂世界。
不但金口說法。依正悉爾。如大本云。阿彌陀佛。為
諸菩薩聲聞諸天世人。廣宣大教。敷演妙法。莫不
欣然悅適。心得解悟。各有所得。又云。東方恒河沙
數諸佛。各遣無量菩薩聲聞。至阿彌陀佛所。聽說
妙法。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正報說法。此經水鳥
樹林演暢妙法。及大本觀經。如後文中詳引。是依
報說法。又大本云。彼國蓮華出無量光。光中出無
量佛。一一諸佛。皆說妙法。是依正俱時說也。


【疏】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有謂三身齊說。各隨機
見。


【鈔】應身說者。有云。法身一向不說。報身具說不說。
[002-0636a]
應身定說。則彼佛說法。當是應身。然亦兼報。如大
本。高出一切世間之身。觀經。六十萬億那由恒沙
由旬之身。則豈定丈六。然經云。報化非真佛。亦非
說法者。何得定言法身不說。當是隨機所見。自不
同耳。


【疏】所惜者。萬里百城。為參知識。梯山航海。云禮道
場。豈可萬德如來。現在說法。漠然不顧。甘墮城東。
是則名為可憐憫者。


【鈔】萬里者。僧問大隨。劫火洞然。未審這箇壞不壞。
答云。壞。僧曰。恁麼則隨他去也。答云。隨他去。僧疑
不決。往還萬里。廣參知識。始得大悟。百城者。善財
南遊百一十城。參五十三善知識。引此以況阿彌
陀佛。是最上知識也。梯山航海。如峨嵋普陀等。引
此以況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勝道場也。然古之䟦
涉。蓋為親炙聖賢。今日奔馳。祗是遙瞻影像。而且
備經險阻。不憚劬勞。何得現在慈尊。捨之不往。城
東老母。與佛同生而不見佛。非此之流耶。過未之
佛。勢所難逢。現在空過。故可憐憫。


【疏】稱理。則自性體自靈知。是其土有佛義。自性即
今顯現。是見在說法義。


【鈔】終朝侍佛側。不見金容。竟日坐法筵。罔聞妙道。
遂使魔王混於佛殿。邪法亂乎真宗。但能返照心
源。佛法一時雙足。


○二別釋
初依報二正報。
[002-0636b]


○初依報
初總名極樂二別示莊嚴。


○初總名極樂。】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
受諸樂。故名極樂。」


【【疏】先釋依者。順上文故。亦令眾生生忻樂故。苦者。
逼惱之義。為四諦首。眾苦者。諸經論開有三苦。八
苦。十苦。百一十苦。又約二種生死。則變易亦苦。況
其餘者。以苦事非一。故曰眾苦也。諸樂者。如經所
陳二種清淨莊嚴。亦以樂事非一。故曰諸樂也。極
樂者。以諸國苦樂有其四種。有苦多樂少者。有苦
樂相半者。有苦少樂多者。有無苦純樂者。今當第
四故。


【鈔】四諦者。苦集滅道。苦居最先。知苦。乃斷集修道
證滅也。三苦者。一苦苦。謂受有漏身。巳名為苦。更
加種種逼惱。則苦而復苦也。是為欲界苦。二壞苦。
謂當樂壞時。不勝憂惱也。是為色界苦。三行苦。此
苦處中。即不苦不樂。念念遷流也。是為無色界苦。
又欲界具三。色兼後二。無色唯行。為三苦也。而彼
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依正常然。則無壞苦。超過
三界。則無行苦。八苦者。生居胎獄。老厭龍鍾。病受
痛疴。死悲分散。愛則欲合偏離。冤則欲逃偏遇。求
則欲得偏失。乃至五陰熾盛。總成上七。名八苦也。
而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
身離分段。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
[002-0636c]
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冤
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
五陰盛苦。十苦者。菩薩藏經。謂一生苦。二老苦。乃
至十生死流轉苦。百一十苦者。瑜伽論。一無差別
流轉苦。二欲苦。癡苦。乃至五十五苦。次九種苦。於
九種中。又次第疊開成五十五。合之為百一十苦。
今彼國皆無也。然約之不出三苦八苦。攝種種苦。
二種生死者。謂分段變易。分段者。四大所成。有分
齊段落。如上八苦中說。變易。則二乘菩薩。雖離分
段。未免四相遷流。因移果易。亦名為苦。彼國蓮華
化生。一生不退。何慮二種苦也。大本云。彼國不聞
苦名。何況實苦。故云無有眾苦。二種清淨者。論明
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即依正二
報。功德莊嚴。如下文中。及大本觀經詳辯。問。淨名
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則一切國土即
極樂相。何更有樂。今開苦樂。似違彼經。答。賢首大
師釋彼經意。謂是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
悟生死空。本來圓寂。即名彼岸。今謂亦以迷倒妄
見五濁。名住娑婆。悟五濁空。本來清淨。即名極樂。
國土常淨。眾生自迷。迷多悟寡。示苦示樂。不容巳
也。


【疏】苦樂相對。正以彼此二土。較量勝劣。令生忻厭。
如難易十種等。


【鈔】相對者。以此極苦對彼極樂。一勝一劣。天壤較
[002-0637a]
然。忻厭自生。取捨自定。十種者。慈雲懺主。開此土
彼土難易十種。今以苦樂對之。一者此土有不常
值佛苦。彼土無之。而但有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
樂。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無之。而但有水
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三者無惡友牽纏苦。而有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四者無羣魔惱亂苦。而
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五者無輪迴不息苦。
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六者無難免三塗
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七者無塵緣障
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八者無壽命
短促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九者無修
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十者無
塵劫難成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等者。
如安國鈔。開為二十四樂。羣疑論。廣為三十益。皆
舉樂明苦。舉益明損。大意同前。茲不繁載。


【疏】四土苦樂。略如天台教中說。


【鈔】所謂見思輕重。同居苦樂。體析巧拙。方便苦樂。
次第一心。實報苦樂。分證究竟。寂光苦樂。文繁不
敘。


【疏】問。菩薩捐棄五欲。雖輪王不以為樂。憫念眾生。
雖地獄肯代其苦。何得捨苦眾生。自取樂土。答。智
者十疑論中詳明。又更有取捨多說。不可不辯。


【鈔】論云。菩薩未得無生法忍。不能度生。喻如破舟
拯溺。自他俱陷。求生淨土。得無生忍巳。還來此世。
[002-0637b]
救苦眾生。乃克有濟。故初心菩薩。必先捨此苦處。
生彼樂處。據此。則捨苦者。正欲拔眾生之苦。取樂
者。正欲與眾生以樂也。自利利他。是菩薩道。豈二
乘獨善之可儔乎。又多說者。圭峯釋圓覺。種種取
捨。皆是輪迴。謂如捨此娑婆。取彼淨土。而大梅亦
云。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故今辯云。此等語言。非不
極致。但得旨則號醍醐。失意則成毒藥。盡令而行。
何但捨娑婆垢。取極樂淨。為取捨也。縱謂我土惟
心。而捨境取心。亦取捨也。縱謂我無取捨。而捨此
有取捨。取彼無取捨。亦取捨也。亦輪迴生死業也。
寧知理無分限。事有差殊。理隨事變。則無取捨處。
取捨宛然。事得理融。則正取捨時。了無取捨。故菩
薩雖知一切法平等不二。而示苦樂境。開取捨門。
權實雙行。理事無礙。斯論且置。今汝自審。果能糟
穅臭腐以為飲食。不異膏梁否。廁溷坑穽以為牀
榻。不異華堂否。木皮草葉以為衣服。不異羅綺否。
虎兕熊羆以為伴侶。不異父母兄弟否。冬坐冰雪。
不異繒纊否。夏暴烈日。不異涼風否。乃至地獄中
銼燒舂磨。不異入第三禪否。異類中行。不異遊戲
否。如其不然。宛爾凡夫。何得妄以大聖人過量境
界而為巳有。取快一時。流害無盡。應聞此語。生大
悔恨。起大覺悟。涕淚悲泣。求生淨土。故苕水評圭
峯疏。謂忻厭取捨。雖謂迷真起妄。亦能順教成功。
但知全修即性。則忻厭本空。況安養一門。諸佛共
[002-0637c]
讚。往來法界。彌顯唯心。託彼勝緣。速登寶覺。實生
物歸棲之正路。乃聖人汲引之妙權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染。是無有眾苦義。自性常淨。是
但受諸樂義。


【鈔】染是苦義。淨是樂義。自性無染常淨。是無苦常
樂也。華嚴六地觀察無明。以無明至六入是行苦。
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我今此心。無無明。乃至無
老死等。成無苦義。無此十二支。即真解脫。成受樂
義。經云。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皆樂
義也。以上且順經文苦樂對待。如實而說。染既不
立。淨亦何存。淨穢雙忘。苦樂平等。如斯之樂。乃所
以為極樂也。聖解還成魔境。佛見早墮鐵圍。是故
我觀極樂。實無可樂。若有可樂。與苦何別。


○二別示莊嚴
初欄網行樹二池閣蓮華三
天樂雨華四化禽風樹。


○初欄網行樹
初詳陳二總結。


○初詳陳。】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皆是四寶周帀圍繞。」


【【疏】此正明樂事也。欄楯圍於樹外。羅網覆於樹上。
重重相間。其數有七也。四寶者。七寶前四也。周帀
者徧滿。圍繞者迴護。言重重皆四寶所嚴飾也。


【鈔】欄楯者。橫曰欄。直曰楯。此方華木。亦作欄楯。一
防物損。二示美觀。彼土雖牛羊絕牧。玩好無心。而
[002-0638a]
萬行功德之所莊嚴。任運成就也。羅網義同此。行
樹者。次第成行。無錯亂也。七重者。一重欄網。圍覆
一重行樹。故曰重重相間也。三事雖此方亦有。而
質唯木石。彼純以寶也。七寶前四者。金銀瑠璃玻
瓈也。周帀圍繞者。如瑞相經云。無量寶網。皆以金
縷珍珠。百千雜寶。莊嚴較飾。周帀四面。垂以寶鈴。
光色華耀。羅覆樹林。大本云。其網柔輭。如兜羅緜。
則非世寶。必待雕琢矯揉而為嚴飾也。欄楯寶飾。
例此可知。大本云。諸寶崖上。有無數栴檀香樹。吉
祥果樹。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准。葉葉相向。
華華相順。果果相當。如是行列。數百千重。是名為
行。又云。七寶諸樹。徧滿世界。所謂金根金莖。枝葉
華果。亦皆以金。則名一寶。金根銀莖。枝葉華果。亦
分金銀。則名二寶。如是三寶四寶。其寶間錯。轉展
增多。乃至七寶。又云。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
中。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觀經云。七寶行樹。一一樹
高八千由旬。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瑠璃色中出金
色光。玻瓈色中出紅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網。彌覆
樹上。一一樹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
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又云。一一樹
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眾妙華。作
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華間。涌出諸果。如帝
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葢。是寶葢中。映
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亦於中現。又大本云。
[002-0638b]
佛講堂。阿羅漢舍宅。各各內七寶池。外七寶樹。數
千百重。據此。則三經詳略為別。此但言七重。彼言
數千百重。此但言羅網。彼言羅網之中。出天宮殿。
此但言行樹。彼言行樹之中。現大千界。又此言四
寶。彼言七寶。蓋今經略示。彼經詳陳。以簡攝繁。取
文省故。文雖不足。義實無欠。如靈芝云。七重欄楯。
凡佛菩薩住處皆然。非謂一國只七重也。則知數
百千重者。多種七重積而成之。七七相重。重重無
盡也。餘可例見。


【疏】又皆言七者。表七覺支。七聖財等。


【鈔】七覺見後。七聖財者。一信。二戒。三聞。四捨。五慧。
六慚。七愧。前五如寶。後二如人。善守財故。


【疏】又大本言。阿彌陀佛道場樹。高十六億由旬。四
布枝葉。八億由旬。樹本隆起。五千由旬。一切眾寶。
自然合成。復垂眾寶。以為瓔珞。復有寶網。羅覆其
上。據此。則行樹之外。別有佛道場樹。今文省便。即
行樹中攝。又論中功德草。亦樹中攝。大本其樹有
香。亦寶中攝。


【鈔】道場樹。即菩提樹。如釋迦佛。亦坐樹下而成正
覺。是也。十六億由旬者。王氏大本云。一千六百由
旬。夫行樹尚及八千。佛樹何得反劣。今所引。寶積
本也。即行樹攝者。以道場樹。亦復根莖枝葉華果。
行行相次。故行樹足以攝之也。功德草者。論云。寶
性功德草。柔輭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002-0638c]
今不言者。以木攝草故。樹香者。大本法藏願云。我
作佛時。國中華樹。俱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
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今
不言者。異寶必有奇香。以寶攝香故。


○二總結。】


「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疏】結前例後。


【鈔】結前者。繇此欄網行樹。清淨莊嚴。所以珍域別
於泥沙。瓊樹異於荊棘。無一切苦。有一切樂。名極
樂也。例後者。後文功德莊嚴下。雖無名為極樂之
句。義則有之。此中名為極樂下。雖無功德莊嚴之
句。義亦有之。文互見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德縱橫。是欄楯義。自性包羅法
界。是寶網義。自性長養眾善。是行樹義。


【鈔】縱橫者。六度萬行。不離自性。如自性本無慳貪。
是名布施。以施為縱。施無染心。則橫成戒度。施無
傲心。則橫成忍度。施無倦心。則橫成進度。禪定智
慧。亦復如是。餘之五度。例上可知。眾妙畢具。是即
美觀。諸妄不干。是即防損。包羅者。自性彌滿清淨。
包法界故。長養眾善者。如華嚴離世間品云。菩薩
妙法樹。生於直心地。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
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
又淨名佛道品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
智慧果。皆根本於心地。而發生無盡者也。奈之何
[002-0639a]
欄楯毀而斧斤入。羅網頹而蔭覆疏。尚枯瘁其根
枝。況發榮於華果。然而覺林如故。道種非遙。何不
猛與滋培。重加整飾。便見庭前柏樹。檻外藥欄。行
行般若真如。面面菩提佛性。


○二池閣蓮華
初池水二階閣三蓮華四總
結。


○初池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疏】又者。承上。不但陸地莊嚴。有如是欄網行樹。池
水莊嚴。亦復勝妙無比也。七寶池者。七寶所成。池
中之水。亦七寶故。


【鈔】七寶所成者。揀異此方土石所成。故大本云。內
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
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
又云。若彼佛池。其方倍此。皆七寶成。今經不言佛
池。總攝池中故。水亦寶者。觀經云。一一池水。七寶
所成。其寶柔輭。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作七寶
妙色。黃金為渠。又云。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
下。今止言寶池。不言水亦寶成。及流注上下。總攝
水中故。水本就下。從下上流。此方所無故。如下生
經云。兜率陀天。有水遊梁棟間。即其類也。


【疏】八功德者。唐譯云。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
輭。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八長養諸根。具八種
[002-0639b]
功德。利益眾生也。觀經疏開八德。與此小異。池底
金沙者。金沙為底。無泥滓也。


【鈔】一澄淨者。謂澄渟潔淨。離汙濁故。二清冷者。謂
清湛涼冷。無煩熱故。三甘美者。謂甘旨美妙。具至
味故。四輕輭者。謂輕揚柔輭。可上下故。五潤澤者。
謂津潤滑澤。不枯澀故。六安和者。謂安靜和緩。絕
迅汎故。七除飢渴者。謂水僅止渴。今兼療飢。有勝
力故。八長養諸根者。謂增長養育身心內外故。觀
疏八德者。一輕。二清。三冷。四輭。五美。六不臭。七飲
時調適。八飲巳無患。與上大同小異。此合輕輭。彼
分為二。此無不臭。彼缺潤澤。及與安和。然義則互
見。以澄淨清冷。必無臭惡。既輕且輭。豈不安和。略
少潤澤。故云小異。又彼配六入。此則澄淨色入。甘
美味入。至云長養諸根。則耳鼻身意。皆攝之矣。又
大本云。大河之下。金沙布地。有諸天香。世無能喻。
隨水散馥。雜水流芳。皆香入之證也。下文說法。是
聲入與法入證也。問。甘美輕輭。除飢長根。此方所
無。則誠然矣。凡水悉皆清冷。悉皆潤澤。何彼水以
二獨稱功德。答。此水雖亦清冷。逢日則炎。遇火則
沸。彼縱劫火臨之。清冷自如。終不炎沸故。此水雖
亦潤澤。日曬則乾。火逼則涸。彼縱劫火臨之。潤澤
自如。終不乾涸故。金沙者。觀經云。真金為渠。渠下
皆雜色金剛而為底沙。大本云。純一寶池。底沙亦
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瑠璃底沙。
[002-0639c]
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復如是。今止金
沙。文省便故。


【疏】又大本敘寶池水畢。復開三種殊勝妙用。一水
能隨意。二水能說法。三浴畢進業。


【鈔】隨意者。大本云。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
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
令至腰。至腋。至頸。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還復。
水即還復。調和冷暖。無不順適。開神悅體。滌蕩情
慮。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是水本無心。能隨人心意
所欲也。說法者。大本云。微瀾洄流。轉相灌注。不遲
不疾。安詳徐逝。波揚無量自然妙聲。或聞佛聲。或
聞法聲。或聞僧聲。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
羅密聲。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
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稱
其所欲。無不聞者。發清淨心。成熟諸根。永不退於
無上菩提。是水本無情。善能說諸妙法也。浴畢進
業者。大本云。既皆浴巳。或各坐於蓮華之上。又云。
有在地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授經者。聽經者。
念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者。有在虗空中
講經者。乃至坐禪經行者。各隨其質而有所得。未
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轉地菩薩。得不退
轉。是水不但以可浴為功。又能利益於既浴之後
也。以上三種殊勝。皆攝寶池德水中故。又後出經
偈云。但有河水流。音響如說經。是也。
[002-0640a]


【疏】稱理。則自性汪洋沖融。是寶池義。自性悉備一
切功德。是德水義。


【鈔】汪洋沖融者。汪。深貌。自性深玄無盡。如池底故。
洋。廣貌。自性廣遠無際。如池量故。沖融者。中和貌。
自性非真非俗。純粹至善。如池純以寶成故。備諸
功德者。自性無染。即澄淨德。自性無煩。即清涼德。
自性無惡。即甘美德。自性無我。即輕輭德。自性無
竭。即潤澤德。自性無暴。即安和德。自性無乏。即除
飢渴德。自性出生一切萬善。即長養德。又自性順
萬物而無情。上行則入聖流。聖無所增。下行則入
凡流。凡無所減。不變隨緣。周徧法界。所謂流注華
間。及諸梁棟者也。永明云。水有十德。同真性故。意
正如是。定水湛然滿。浴此無垢人。無垢亦無淨。是
名八功德。


○二階閣。】


「四邊階道。金銀瑠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
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疏】四邊者。中為池水。周圍四邊為階道也。金者。梵
語蘇伐羅。銀者。梵語阿路巴。瑠璃者。此云青色寶。
玻瓈者。此云水玉。硨磲者。此云大貝。赤珠者。梵語
鉢摩羅伽。瑪瑙者。梵語鉢摩羅伽隷。以斯七寶莊
嚴較飾也。


【鈔】階道者。離地曰階。坦途曰道。樓閣者。重屋曰樓。
岑樓曰閣。如觀經言。黃金地上。一一寶中。五百色
[002-0640b]
光。其光如華。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大本
云。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於
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
復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
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又佛地論云。且說七寶。
其實淨土無量妙寶。故知曰四寶者。文省便也。又
華嚴入法界品云。危樓迥帶。閣道傍出。棟宇相承。
窗闥交暎。階墀軒檻。種種滿足。一切皆以妙寶莊
嚴。即斯義也。又大本云。是諸樓閣。有隨意高大。浮
於空中。若雲氣者。有不能隨意高大。止在地上者。
以求道時。德有厚薄所致。又云。樓觀欄楯。瓔珞覆
上。皆作五音。又觀經云。樓閣兩邊。各有華幢。無量
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
常無我之音。以是推之。則此止言樓閣。不分佛及
菩薩天人。亦不分在空在地。亦不言樂音演法。悉
文省也。金者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垢。三轉作無
我。四能令人富。銀四義同。而功稍劣。瑠璃青色。是
其正譯。又名不遠者。不遠。山名。山出此寶。以近波
羅奈城故。水玉者。今水晶也。硨磲言大貝者。貝為
海中介蟲。大者名寶。一云非梵語。以其似車之渠。
渠者。網也。赤珠者。佛地論云。赤蟲所出。有天赤珠。
名因陀羅。非世所有。大論。真珠或出魚腹。或出蛇
腦。或出蚌胎。或生竹中。則色非定赤。故以前譯為
正。瑪瑙者。或云丹丘之野。鬼血所化。一云如馬腦
[002-0640c]
故。莊嚴者。有整齊義。較飾者。有文彩義。以斯嚴飾。
則如前或以一寶二寶。乃至七寶之類是也。又此
七寶。姑取名同此方。實則不類。如天金天銀。巳非
人世所有。何況彼土。


【疏】又七寶者。常喻取貴重義。如梵網中說。


【鈔】貴重者。梵網經菩薩心地品。言棄捨大乘經律
不學。而學外道二乘邪見等者。如捨七寶。反取瓦
礫。對瓦礫言。故知寶者取貴重義。正明二土淨穢
不同。令忻厭故。問。堯處茆茨。箕諫象玉。世間王臣。
且崇素樸。淨土菩薩。何貴寶嚴。答。此有二義。一者。
上智之士。知心淨則土自淨。正勝則依必強。理固
有然。心實無著。喻如舜在畎畝。躬荷犂鋤。一承堯
禪。警蹕冤旒。不期自辦。舜何樂焉。故曰有天下而
不與也。二者。曲為鈍根凡夫。須示苦樂。令生忻厭。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喻如正厄饑寒之國。忽
聞飽暖之鄉。方沈幽暗之崖。乍覩光明之境。豈不
身心踊躍。舍故即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
引。當如是耳。


【疏】稱理。則自性平直。是階道義。自性高䆳。是樓閣
義。自性具足功德法財。是七寶義。


【鈔】平直者。自性解脫自在。離諸垢汙。曠闊坦夷。無
有偏陂。是名階道。高邃者。自性迥超塵境。觀照不
遺。囊括虗空。廣博無盡。是名樓閣。功德法財者。自
性常而不遷。淨而不染。我而隨緣不礙。樂而富有
[002-0641a]
不虧。是名金銀。自性內外明徹。無障無礙。是名瑠
璃。自性本體潔白。離過絕非。是名硨磲。自性光明
熾然。是名赤珠。自性堅實不易。是名瑪瑙。眾美畢
具。資成法身。是名嚴飾也。且善財徧歷重城。博參
羣彥。最後於彌勒樓閣。彈指而登。今但持名。不涉
迴塗。便居妙境。其如終日寶階行。自稱迷路漢。可
謂倚門彈指。不知身在玉樓中者也。惜哉。


○三蓮華。】


「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
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疏】上言池外。今表池中。蓮華。梵語芬陀利。亦云優
鉢羅。亦云鉢特摩。亦云拘勿頭。


【鈔】梵語芬陀利。此云白蓮華。未開名屈摩羅。將落
名迦摩羅。處中正開。名芬陀利。優鉢羅者。青蓮華
也。鉢特摩者。紅蓮華也。拘勿頭者。黃蓮華也。


【疏】車輪者。言其形也。大小無定。婆沙等說。種種不
同。各隨機見。


【鈔】車輪大小者。婆沙論云。輪王千輻金輪。周圓十
五里。華嚴鈔云。金輪大一由旬觀經云。一一池中。
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
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而人世
車輪。大不逾丈。不可以此而為定準。又云。眾寶蓮
華。周徧世界。一一寶華。有無量百千億葉。按經別
蓮華勝劣三種。十葉。百葉。千葉。今曰無量百千億
[002-0641b]
葉。葉既無量。則華之大。亦無量矣。又如來藏經云。
爾時世尊於栴檀重閣。正坐道場。而現神變。有千
葉蓮華。大如車輪。華中化佛。各放無數百千光明。
故知車輪不可思議。寧得局以人世常所御車而
為限量。隨機者。以或小或大。繇其因地念佛。功有
勝劣。機感自致耳。乃有以華如車輪。抑此經為散
善。蓋未考於輪義。


【疏】大如車輪。且喻形體。以輪喻德。亦有多義。


【鈔】形體者。輪體圍圓。有蓮象也。多義者。又輪有轉
義。此蓮華者。托孕眾生。易凡成聖。即轉義故。又輪
有輾義。此蓮華者。不染汙濁。破除煩惱。即輾義故。
又輪有飛行義。聖王金輪。一日之中。遶四天下。此
蓮華者。徧至十方。接彼念佛眾生。歸於極樂。即飛
行義故。餘不煩舉。


【疏】青黃赤白。言其色也。不唯舉色。而言光者。此土
蓮華。有色無光故。但舉四色者。省文也。


【鈔】四色解見前疏。光者。後色而發。如珠瑩潔。則能
發光。彼土蓮華至為清淨。故有光也。大本云。青色
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之色。其光亦然。煒燁煥
爛。明耀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
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
明。普為十方眾生說微妙法。據此。則青白玄黃朱
紫。巳成六色。而佛地論復云七寶。故知四色。其文
省故。其實蓮華具無量色。具無量光也。又不言說
[002-0641c]
法者。亦文省故。


【疏】微妙香潔。言其德也。舉四德者。亦文省故。


【鈔】四德者。離垢是蓮華正義。推廣其義。略說為四。
一言微者。復有四義。二同二別。一者。根潛池底。不
可窺視。是為幽微。二者。不生高原陸地。與繁華麗
蕊而爭妍豔。是為隱微。三者。觀經言一一葉上有
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是為細微。四者。七寶所成。
珍奇粹美。是為精微。前二通於此方。後二彼國獨
擅。故二同二別。二言妙者。復有十二義。四同八別。
一者。方華即果。不待華落。是為因果同時妙。二者。
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為垢淨雙非妙。三者。一華
徧圍於子外。眾子羅列於華中。是為總別齊彰妙。
四者。晝則開敷。夜則還合。是為隱顯隨宜妙。五者。
巨蓮在中。而有百千萬億蓮華以為眷屬。是為主
伴相參妙。六者。上中下品。各三成九。九九無量。隨
其宿修。不相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七者。大一由
旬。乃至百千萬億由旬。是為小大無定妙。八者。不
以春生。不以秋瘁。亘古常新。是為寒暑不遷妙。九
者。朱紫玄黃。或復純白。雜色雜光。亦復如是。是為
彩素交輝妙。十者。生於彼國。而能從空來至此土。
迎取當生。是為動靜一源妙。十一者。諸佛菩薩。結
跏其中。念佛眾生。托質其內。是為凡聖兼成妙。十
二者。此方念佛。華即標名。勤惰纔分。榮枯頓異。是
為感應冥符妙。前四後八。同別可知。三言香者。此
[002-0642a]
方彼國相較勝劣。亦有二義。一者。此方則出汙泥
中。宜為所溷。而清馨澹然。是為穢中香。二者。彼國
則如大本言。光色既異。香氣亦異。芬芳馥郁。不可
勝言。故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誦斯偈者。尚致口出
蓮華之香。超一切香。香無與比。是為香中香。則知
此方之香。巳勝餘華。彼國乃勝而又勝者也。四言
潔者。此彼勝劣。亦有二義。一者。此方則出汙泥中。
宜為所染。而瑩然清淨。是為垢中潔。二者。彼國則
根自金沙。異濁土故。生從德水。異常流故。質成妙
寶。異凡卉故。超一切潔。潔無與比。是為潔中潔。勝
而又勝。例上可知。以上從其切近。略表四德。若廣
演之。亦應無量。問。有謂下品下生。生鐵蓮華。其說
然否。答。未見佛說。如上所明。色不止四。有七寶華。
則知金蓮華者。黃色所攝。玻璃硨磲。及與銀蓮。白
色所攝。赤珠瑪瑙。紅色所攝。乃至瑠璃。亦黃色攝。
推而廣之。帝青蓮華。青色所攝。如真珠等。亦白色
攝。以是參合。應無鐵蓮。鐵於五金。金所賤故。鐵於
七寶。寶所無故。九品下生。猶勝天宮。天宮皆以寶
成。不聞有鐵。況在西方。何得有此。


【疏】又蓮華者。往生彼國托質之所。念佛之人。特宜
知此。


【鈔】托質者。未證無生。生必有托。六趣眾生。則中陰
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土。則一彈指頃。蓮華化生
下文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即
[002-0642b]
是生此蓮華中也。是蓮華者。乃卸凡殻之玄宮。安
慧命之神宅。往詣之國。號曰蓮邦。同修之友。號曰
蓮社。約禪誦之期。號曰蓮漏。定趨向之極。號曰蓮
宗。重其事也。修淨土者。若禮佛時。當想巳身在蓮
華中作禮。佛在蓮華中受我禮敬。若念佛時。當想
巳身在蓮華中。結跏趺坐。佛在蓮華中。接外於我。
然後一心持名。昔有二僧。作蓮華開合想。遂得往
生。況復加之一心持名而不生者。問。此經不兼色
像。今胡乃爾。答。有專主故。兼亦無礙。如菩薩偏行
六度時。以施為專主。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今念
佛亦然。專主於觀想者。少時持名。專主於持名者。
少時觀想。亦隨力隨分之意也。所謂不兼色像者。
蓋恐一心執持名號。又一心觀想色像。不唯心無
二用。而兩事雙行。輕重不分。俱無成就耳。苟明於
正助之義。則一心持名以為其正。少時之助。助亦
歸正。如火益薪。復有何礙。


【疏】稱理。則自性清淨光明。是蓮華義。


【鈔】清淨。表色。自性纖塵不立故。光明。表光。自性萬
法朗然故。佛地論云。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
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故經云。青色青光。黃
色黃光等。是光色不二。寂照雙融也。又自性寂。是
華合義。自性照。是華開義。自性具足一切善法。是
微妙香潔義。然則不離塵境。未浴寶池。常在蓮華
中。經行及坐臥。
[002-0642c]


○四總結。】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如上欄網行樹。池閣蓮華。種種莊嚴。皆是阿彌
陀佛因中所發大願。及願後所修大行。無量功德
之所成就也。如華嚴中願行。亦同此意。


【鈔】願以起行。行以實願。菩薩因地。莫不皆然。行滿
願遂。名為成就。因中者。為法藏比丘時也。言願者。
所發四十八願也。有願云。我作佛時。生我剎者。皆
於七寶水池。蓮華化生。又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
自地以上。至於虗空。皆有宮殿樓閣。池流華樹。悉
以無量眾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又云。若我成佛。
周徧國中諸莊嚴具。無有眾生。能總演說。是為大
願。言行者。大本云。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攝
取二十一億佛剎清淨之行。如彼修持。又云。法藏
比丘。發四十八願巳。住真實慧。勇猛精進。阿僧祇
劫修菩薩行。護身口意。修行六度。了空無相無作。
以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是謂大行。言功
德者。即此行願。名為功德。大本云。如是積功累德。
無量千萬億劫。功德圓備。方得成就斯願。而入佛
位。華嚴願行者。華藏世界品云。此華藏莊嚴世界
海。是毗盧遮那往昔微塵數佛所。修微塵數大願
之所嚴淨。又下云。普賢智地行悉成。一切莊嚴從
此出。例法藏願行。亦猶是也。


【疏】又功德者。無漏性功德也。復有勝劣。今是勝功
[002-0643a]
德故。


【鈔】無漏功德者。初祖以營修世福。為有漏之因。不
名功德。又云功德在法身中。則此之大行大願。皆
自性無漏功德。非事上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也。勝
劣者。聲聞菩薩。乃至於佛。皆有功德。小大懸殊。今
是彼佛因地。修無量願行之所成就。崇功至德。不
可思議。故云勝也。


【疏】問。金剛般若謂莊嚴佛土者。實非莊嚴。是名莊
嚴。今乃廣陳依正。云何二經意義相背。答。性相不
殊。所宗異故。


【鈔】性相不殊者。全性起相。全相歸性。性相本非二
物。而當經各有所宗。彼經以無相為宗。故唯明第
一義相。不取形相。實則清淨心中。身土自現。喻如
磨鏡。塵盡像生。其專言性者。蓋即相之性。非棄相
而取性也。今經以勸生淨土為宗。故於極樂依正
種種莊嚴。反覆開明。令起忻慕。實則相本自空。唯
心唯識。其廣陳相者。蓋即性之相。非離性而言相
也。為門各別。究竟是同。故知二經。義不相背。


【疏】問。諸天宮殿園苑。亦以寶嚴。與此何別。答。麤妙
異故。


【鈔】麤妙者。如世珠玉。雖均名寶。而質有麤妙。價有
重輕。故諸天自下而上。依正莊嚴。從麤漸妙。勝劣
迥殊。何況極樂。超越三界。寧不寶嚴之中。獨為最
勝。經云。輪王亦有三十二相。而不及佛。即此意也。
[002-0643b]


【疏】又此功德。雖佛力成就。亦兼繇眾生。以心淨土
淨故。


【鈔】兼繇眾生者。維摩經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
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
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乃至萬行。悉
亦如是。是以此方念佛。彼土蓮成。則極樂種種清
淨莊嚴。雖彼佛為菩薩時之所成就。而謂勤修淨
業眾生。共與成就。亦可也。故曰隨其心淨則佛土
淨。


【疏】稱理。則自性能生萬法。是莊嚴義。


【鈔】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華嚴經云。一切寶
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寶樓閣。無著善
根無生善根所生。乃至衣葢幢座等。莫不皆然。又
云。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若山河。乃至樹林塵毛
等處。一一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是故當知
淨土唯心。更無外境。】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二
[002-064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