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118 起信論直解-明-德清 (master)



大乘起信論直解卷下



【釋染淨相資。】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
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上標四種名。
下顯熏習義。】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
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
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
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上顯染淨生滅生一切法。此明染淨相熏。以顯一
切淨法起不斷絕也。前云阿黎耶識能攝一切法
生一切法。上文但顯染淨生滅之相。乃一往所示。
未明聖凡因果相續不斷之義。故此特云真妄互
相熏習。以致因果相續長劫不斷也。先列真妄心
境四名。次喻明熏義。法合真妄互為因緣。經云如
[002-0499b]
來藏為惡習所熏故。真如為因。被無明緣所熏故。
變成阿賴耶識中見相心境。又黎耶為因。境界為
緣。返熏心體。成六塵染相。由此故有生死流轉不
斷。若以真如熏無明。滅諸染因。則有淨用。成四十
二位進修。以取菩提涅槃常住之果。此不思議熏
變之力大矣哉。故此特示之。下先明染熏。以在生
滅門中。故先明無明熏真如。】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此徵明。熏習約有二義。一習熏。二資熏。謂根本無
明熏真如。為習熏。業識返熏無明。增其不了。為資
熏。又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亦名資熏。】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此言無明依真而起。以有無明
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是以真如為因。無明為緣。故即返熏真如。以熏習
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此無明熏真如變為阿賴耶識。
有於無明。故今顯無明有力。熏真如成業識。故此無明即依業識。故此業識。即熏習無明。增其不了。故云。不

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真如本自無念。以無明又熏習真如。增其不了。故不覺起
念。此當轉相。現妄境界此當現相。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

習妄心初以熏真如成業識。即以業識返熏無明。令其增長。是則無明業識。和合為一。故此為因。
起轉現二相。故有境界。即此境界返熏業識。生起六麤。故云境界為緣長六麤也。令其念著

此智等四麤。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此後二麤也。」


【此通顯無明為緣。熏習真如。變起三細六麤生死
染法不斷也。言無明者。即不了真如法一故。忽然
念起。故名無明。經云。此無明者。非實有體。依真而
起。即此一念熏習之力。障蔽本明故。失彼真明。故
[002-0499c]
變真如而為業識。故云妄心。此起處難知。最極微
細。故唯佛能了。大槩以一念而為生因也。真如被
熏。既變為業識。則此無明一念。即為依止。而業識
返熏無明。增其不了。故成轉現。而三細炳然。心境
因斯而立矣。故云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也。即以境
界資熏心海。起前七波浪而成六麤。以至造業受
苦。故生死不斷。實由於此耳。六麤。初二為念。次二
為著。上總明由無明熏真如。變起三細六麤。下別
明由一境界資熏妄心。成六麤相。故生死不斷。】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
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上明無明熏業識故現境界。此即以境界資熏業
識。令其增長六麤中前四相也。一增長念者。即業
識無明。今以境界資熏之力。增長意識中智相相
續。法執分別念也。二增長取者。即增長事識中執
取計名字相。人我見愛煩惱也。】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
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死苦故此變易生死之苦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此分段生
死之苦。」


【此明妄心資熏無明。致二種生死之苦也。一者業
識資熏根本無明。不能離念。所執法相不忘。故令
三乘人受變易生死之苦。二者由增長分別事識
資熏見愛無明。不了境界不實。則分別執取。起惑
[002-0500a]
造業。故令凡夫受分段麤生死苦。】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
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
事識義故。」


【前無明熏真如。故有妄心等。乃約無明依真而起。
以成三細六麤總相而言。此無明熏習真如成業
識。蓋約所成差別也。以此業識該五意故。謂根本
無明熏真如成五意。所起見愛。乃枝末無明熏妄
心。成分別事識。以前云境界熏妄心。成六麤中念
著。此說無明熏真如。故不同耳。


前染熏。
下淨熏。】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
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
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此明真如內熏無明。發心修行。令成淨業。此本熏
也。即此淨因反熏真如。增其勢力。此新熏也。】


「自信巳性當十解。知心妄動。無前境界當十解。修遠離法
當行向。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當初地。種種方便二地至九地
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當十地。熏習力故上明返流
因行次第。無明則滅下明果斷次第。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滅前三染

以無起故。境界隨滅滅後三染。以因緣具滅故。心相皆盡。
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此明淨熏因果斷滅次第也。因行中知心妄動。解
也。修遠離。行也。依解成行。修唯識尋伺等比觀如
[002-0500b]
實知。則登地。見如實理種種者。十地位中廣修萬
行。不取者所取無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遠者謂
經三祇熏修也。果中根本無明。即業轉二識。故云
心無有起。以無此二染為能熏故。境界隨滅。因即
無明。緣即妄界。心相即六染。以無明滅。則前三不
相應染盡。境界滅。則後三相應染盡。一切心相不
出六染。故云皆盡。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以六
染皆煩惱礙故。翻前無明。成自然業。以無明為智
礙故。


上通明還淨因果。
下別明觀行之人。】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
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趨向
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
槃故。」


【此別釋真如所熏妄心。麤細還淨。約人以彰頓漸
也。問曰。妄心熏習應成染法。何以云成返流淨行。
且論標妄心熏習。而釋云真熏者何耶。答曰。此意
最微。古今解者。但約觀行。至於妄心熏習之意。竟
未發明。故未見作者之妙耳。以此章明標真如熏
習。而此云妄心者。以前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
無明。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但明內以真
如為因。乃本熏也。次云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
習真如。乃新熏也。即是觀行。以前云真如所熏妄
心。通該五意。自有淺深。上但通說始終因果。然尚
[002-0500c]
未及分別頓漸。今以受熏之妄心返熏真如。則此
能熏妄心。自有麤細二義。以明頓漸差別。若因受
熏之事識發心者。故成二乘之機。若因受熏五意
發心者。則成三賢十聖之機。然標妄心。乃巳受真
如所熏之妄心。今起觀行。返熏真如。殆非無明所
熏之妄心也。微哉。


上明妄心熏真如麤細不同。


下明真如熏無明體用不同。】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
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
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
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巳身有真
如法。發心修行。」


【此明真如內外熏習有體用二義也。言體者。即眾
生無始以來所具無漏法性。乃本有之正因佛性。
此本體也。而言相者。此即體之相。乃所具無漏功
德之相。即所謂恒沙稱性功德也。言備有等者。謂
此體相。備有不思議之業用。在外能與一切無情
作境界之性。名為法性。故法法皆真。乃外境也。內
為即體之智。作所觀之境。即地上作有相無相觀。
乃內境也。以具有體相不思議作用恒常熏習之
力。故能令眾生發心。厭生死。樂涅槃。知真本有。不
假外求。故發心修行耳。意謂若不仗此本有真如
之力。則眾生永無發心之時也。】
[002-0501a]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
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
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此設問眾生等具真如。發心修證不等也。然問意
含有兩種差別之不等。一疑謂眾生既同稟真如
一性平等。如何有利鈍邪正信不信等無量差別
之不等耶。二疑謂眾生同仗真如內熏發心。則當
一時同信同修同證涅槃。如何有先後遲速無量
差別之不等耶。以差別居中。義該上下。譯之巧耳。】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巳來自性
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恒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
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
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此答意亦有兩種差別不等。一謂眾生固是同稟
真如一性。但以根本無明內熏。厚薄不等。故機有
利鈍邪正信不信等之差別也。二謂雖是一等無
明內熏。其所熏成之煩惱。麤細不等。故修證有遲
速之差別耳。恒沙上煩惱。所知障也。細而難斷。故
取證遲。我見愛染。煩惱障也。麤而易斷。故取證速。
是則信與不信利鈍遲速差別。乃無明惑染之過。
非真如之有差別也。


上約無明熏習不一。
下約外緣不一。】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
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
[002-0501b]
處。」


【此約緣具闕。明不一也。佛性有三。謂正因。緣因。了
因。然真如乃本具。正因佛性也。善知識助發。緣因
也。因緣具足。方得開悟。了因也。如鑽木取火因緣。
木中火。喻正因。人力鑽取。喻緣因。火出燒木。喻斷
證了因。】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
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
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眾生本具佛性。為正因。佛菩薩善知識所說真如。
所流教法。為外緣。得此內外交熏。故斷惑證真則
易。若一有所缺。則不能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
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
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
趣向涅槃道。」


【此明因緣具足故成就道果之易也。謂修行者。內
仗真如勝因熏習之力。外有諸佛菩薩勝緣助發
之力。故令速趣涅槃耳。示教利喜者。謂得開示教
誨。利益歡喜。此助緣之勝也。


上明自性之用。
下明真如之用。】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
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002-0501c]


【此二種緣。乃諸佛菩薩巳證法身。自然而有不思
議業用。隨眾生心感而應現。以悲願力。作種種身
形事業。成就物機。以為發心求道眾生。作外助緣。
此法身之用。故為真如用也。以眾生所具本覺心
體。即是諸佛平等法身。體同而用亦同故。眾生有
發心之用。故感諸佛成就之用也。言差別平等者。
在能感之機發心不等。故應有差別平等之不一。
謂從事識發心者。則現隨類種種化身。為差別緣。
若從業識發心者。則現報身。而為平等緣。隨其所
感而應現也。】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
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
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


【此略示差別緣相也。差別雖多。不出慈愛以攝之。
居卑以事之。同類以益之。冤家以折之。四攝以攝
之。五者而巳。故若見其身。若念其德。以此五類而
巳。】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
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此顯諸佛菩薩成就眾生作外緣者。無非出於無
作大悲熏習之力。殆非有心而作也。此言化用之
差別。】


「此緣有二種。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
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
[002-0502a]
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此明能化久近差別也。此二種緣。通始終因果。故
云久近。如佛於大通智勝佛時為弟子。下一乘緣
種。今乃成熟。各得授記。此久緣也。如佛住世。靈山
所化之機。見佛新發心者。為近緣。又為將來得度
因緣。此通約時說。又經云。佛言。我今出世。開示一
切眾生。令未信者信。巳信者增長。此增長緣。又云
各得生長。此受道緣也。若約位遠近。若二乘三賢
增長者近。若十地佛果成就者遠。總約機說。可以
意會。】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
熏習。常恒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此明平等緣也。謂諸佛菩薩。皆本願度脫一切眾
生。故以同體悲智恒熏不捨。以眾生乃諸佛心內
之眾生。故念念熏習。未曾一念暫捨。故眾生伹有
能入三昧者。隨其夙習見聞。即於三昧中現身說
法。令其成就。如普賢之現身。觀音之隨應。皆平等
緣也。】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
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
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
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此合明能熏真如體用平等。而所熏之機有差別
[002-0502b]
也。以凡夫二乘初發心菩薩。但依意識熏習。發心
者淺。唯依信力修行。未能深入真如三昧。未得無
分別心。與體相應。未得自在智業。與用相應。此差
別在機。】


「二者巳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
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此合明體用平等也。謂地上菩薩巳證真如。得無
分別心。故得與真如體用相應者。以唯依法力任
運進修。是故得與真如體用相應也。以真智照理。
故云法力。任運無功。故云自然。以此智行熏習真
如。故得滅無明惑。而與諸佛體用相應也。以初地
至七地。與體相應。八地巳後。與用相應。以二乘三
賢。依六識比觀。故未得相應也。


上明染淨相資中染淨熏習巳竟。


下明染淨熏習盡不盡義。】


「復次染法從無始巳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
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云何。以真如
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
斷。」


【此總結染淨熏習斷不斷義也。謂染法無始有終。
真如淨法則無始終。以無明染因依真而起。此則
真如乃無始之無始也。及以真如熏習無明斷盡
成佛。此則無明滅盡時。法身顯現。而有不思議大
用。無窮無盡。故染法有盡。而淨法無盡也。
[002-0502c]


前釋生滅門中是心生滅因緣相巳竟。


下釋體相用三大。以初標云。是心生滅因緣相。
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至此乃釋也。】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
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從本巳來。
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此言十法界通以真如為自體相。即所謂一法界
大總相法門體也。由聖凡均稟。不屬迷悟。故無增
減。以本自真常。無生無滅。廣博包含。染淨融通。故
云滿足一切功德。】


「所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此下言性具功德也。常光朗照。無明惑染。暗不能
昏。故云自體有大智慧光明。即是毗盧遮那法身
真體。】


「徧照法界義故。」


【實智照理。理無不徹。權智鑑物。物無不窮。】


「真實識知義故。」


【以圓照忘緣。離諸根量。故云真實識知。】


「自性清淨心義故。」


【謂如來藏性。永離惑染。故云自性清淨。】


「常樂我淨義故。」


【窮三際而無改。曰常。在眾苦而不干。曰樂。處生死
而莫拘。曰我。歷九相而不染。曰淨。】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002-0503a]


【永離熱惱。故曰清涼。四相莫遷。故曰不變。業不能
繫。故曰自在。】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
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恒沙德相。不異真體。故云不離。無始相續。故云不
斷。等同一味。故云不異。以性相融通。一多無礙。理
事交徹。染淨無二。故云不思議。法身本具。唯佛證
窮。故云佛法。以無法不包。無所少欠。故云滿足。以
能含攝無量性德。故云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初
云總相大法門體。故結歸如來藏心也。】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
如是種種功德。」


【此執體疑相難也。】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
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此答以即體之相。相不異體。故無分別。如大海水
同一味故。以唯一真故。以差別者。乃分別心也。真
如永離能所分別。故無二耳。】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既其真如體相不二。以何義故說有如是差別耶。
以依生滅業識。具有恒沙染法。故知轉染反淨。即
有恒沙淨德差別之相也。】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
不覺念起。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
[002-0503b]
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
是徧照法界義故以依無明妄心染法反淨。故知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也。若心
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以動即妄想。妄即非真。妄無自性。動隨染緣。故知不
動。則是真實識知。離染真淨。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

自在反此染法。即知真如有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義也。乃至具有過恒沙等
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
功德相義示現。」


【此云何下。廣顯示義也。謂真如本自不動。無差別
相。何從而知。但對心動。即有如是恒沙妄染之相。
反此不動。則知具有恒沙諸淨功德也。】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
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
來之藏。」


【此明淨法滿足義也。若心有起。則無明染法未盡。
淨心未圓。則於心外尚有可念者。即是所少。今以
一心圓滿。諸妄盡淨。則無量淨德。即是一心。外無
可念。性自具足。是名法身如來之藏。含攝無量淨
德。以迷為識藏。則含攝無量染法。今返妄還源。故
成無量淨德耳。


上釋相二大竟。
下釋用大。】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
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
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巳身故。
而亦不取眾生相此舉本大願也。即廣大心。長時心。舉悲智大方便也。如巳身。悲深也。
[002-0503c]
不取相。智深也。兼上亦不顛倒心也。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

與巳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此對果舉因。以明用大之本也。謂諸佛因中。以見
一切眾生與巳同一真如法身。愍其沈迷。故起同
體大悲。願度一切。誓盡眾生界。不限劫數。因此修
行六度。以為正行。教化眾生。無有疲厭。此廣大心。
長時心也。所以不退者。以取一切眾生如巳身故。
而亦不見有眾生相故也。眾生如巳身。悲深。不取
相。智深。此二。不顛倒心也。何以不取眾生相耶。以
如實知眾生與巳真如平等。此第一心也。故論云。
廣大第一長。其心不顛倒。此諸佛因心也。】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
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徧一切處。又亦無
有用相可得。」


【此明因智滅惑。顯現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用也。
謂此大用。法身本具。但向被無明障蔽不顯。今因
智破惑故乃得顯。而與真如等徧一切處。以真如
離相故。用亦無相可得。】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
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
為用。」


【此問何故用無用相。既無用相。何能利益眾生耶。
答以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離於施作。故
無用相。但隨眾生機感。隨其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002-0504a]
此所謂清淨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故云用無用相。返顯若
無機感。則唯是妙理本智。更無世諦生滅等相。】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
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
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此下就因明果。以顯用相不同也。凡夫二乘不知
唯識。向計外塵。乃六識分別。故見佛身亦從外來。
以不知七識所現細相。故但見應身麤相。即三十
二相應身佛也。所謂變相觀空所見三類分身之
佛也。所以不能見細相者。以不知轉識現故。下報
身。即轉識所現也。所言依識見佛者。以佛真法身。
即眾生本覺真如佛性。今以內熏之因力故。眾生
發心厭苦求佛。以六識受熏。識麤熏淺。故佛相亦
麤耳。故此見佛。約本熏說。非無因而現也。言細相
依轉識現者。意顯無明雖迷真如而成業識。但一
念不覺。尚未離真。以未和合。故未分能所。及至轉
相。則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即變法身真智而為妄
見。變真理而為妄相。為眾生之始。妄見境界。今返
妄歸真。從麤至細。斷至轉識。則本智現前。法身顯
露。以智照理。則如來藏中自性功德一時顯現。所
見佛身微細妙相。乃知唯心所現。故不從外來。此
葢從本熏業識所現。故云轉識現耳。】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
[002-0504b]
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此明依轉識現報身也。此菩薩從十解初心。以本
熏業識。作唯識觀。歷三賢十地。究竟三昧心中。所
見佛身。乃報身細相。實唯心現。不從外來。而言用
者。乃本覺真如自體之用。非外佛現身之用也。有
作佛隨機現者。非此義也。以此中意。正約熏變之
用故通覈上下文意仍以佛隨機現為是。】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
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
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此舉依正二報。總顯所見細相也。此即華嚴盧舍
那佛。身土自他。無障無礙。等周法界。故離分際。一
真報境。所謂大火所燒。此土安穩。故云不毀不失。】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
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


【此結果由因。釋報身得名也。如是依正二報。皆由
十度行熏。及本覺不思議內熏之功。以結顯因熏
習義也。】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
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


【此別釋應身非一。蓋隨類所見不同也。以六道見
佛。各隨業感。其相不同。以見同類。故云非受樂相。】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
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
[002-0504c]
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
故。」


【此別釋三賢所見。不同地上也。前云依業識。從初
發意至究竟地。乃總說所見。皆報身相。然其中亦
有淺深。不無分滿。故此重明也。此明三賢發心。志
斷無明。深信真如。但依六識分別比觀。伹相似覺。
故云少分見。以分別未忘。未證真如。不同地上。故
云未入法身。】


「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
究竟。」


【此明地上所見報身。亦漸漸圓滿至金剛後心。真
窮惑盡。故云見之究竟。】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
相見故。」


【上言依業識見者。乃是報身。猶有所見。以未見法
身故。今明若離業識。則見法身。以法身真體。唯一
真心。絕諸對待。了無色相能所。故云無有彼此迭
相見故。蓋言可見者。雖是細妙。但屬修顯。從迷中
返悟。故未離能所色相。此法身真體。乃一心真源。
不屬迷悟。不借緣生。自此天真。為正因佛性。故結
指為究竟極則。】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此問明法身離相。不礙現相也。】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巳來。
[002-0505a]
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
性即色故。說名法身徧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
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
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
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答意以明法報冥一。色心不二。總顯一真無障礙
法界。以歸究竟一心真源也。法身者。一心之異稱
也。以心為萬化之源。故云法身。是色之體。故能現
色。譬如虗空非色。而能出生色相。故云從本巳來
色心不二也。以事攬理成。全空成色。故云色性即
智性故。以色體本空故。說為智身。所謂色即是空
也。以全理成事。故事即理。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
非色處。所謂空即是色也。由理事不二。故色隨空
徧。無有分齊。由無二無分。故身土自他。無障無礙。
故十方世界。無量菩薩之報身。依報莊嚴之國土。
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所以華藏海中。帝
網諸剎。重重交羅。由理事無礙。故得事事無礙。此
非心識所知。皆是真如大自在用也。良由體周而
用徧。皆一心真如之用故。論宗一心為一法界大
總相法門體。故解釋正義而結歸於此。所謂無不
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於生滅門中。究
竟顯一心之極則耳。


前顯示正義中大科分二。
初顯動靜不一。
從一心真如者起。至此二門分別巳竟。
[002-0505b]


下第二會相入實顯動靜不二。】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


【此令觀生本無生。即生滅以入真如門也。】


「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
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
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
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此示正觀。為頓悟一心之妙也。謂一真法界。本無
色心。何有五陰之眾生耶。良由最初一念不覺。是
謂無明。以無明力。即變一心而為業識。依業識見
相二分。以為色心和合。故有五陰之眾生。是則眾
生五陰。皆因一念而有也。故今不必計眾生之真
偽。但觀一念起處。本自無念。無念即無生。無生則
眾生本無。又何有色心諸法耶。所以教令直觀無
念。即當下頓入真如門矣。此觀無念一著。乃佛祖
指示修行之的訣。故達磨西來。教二祖將心來與
汝安。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六祖云本來無物。以
下諸祖。無不指示離念境界。故今參禪。不了無念
之旨。更起種種玄妙思量。豈祖師西來意耶。不唯
此論。即一大藏。千七百則。總歸無念一語。無剩法
矣。學者識之。


上顯示正義竟。
下對治邪執。】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
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
[002-0505c]
見。」


【人我見者。計五蘊實有主宰。是佛法內初學大乘
人。迷教妄執。隨言執義者。非是外道等所起也。法
我見者。計五蘊等一切法各有體性。即二乘所起
也。】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此先明人我見。有二種。一者凡夫執五蘊以為實
我。依之妄起邪執。二者如來藏中有本覺義。執為
能證。故云存我覺我。此是菩薩所執。今云人我見。
乃是凡夫初學佛法。聞前二門分別。不解離言。隨
語起執者。故皆以所聞佛法而言也。】


「一者聞脩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虗空。以
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虗空是如來性。云何對治。明虗
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
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
則無虗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
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徧。此謂
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虗空相故。」


【此破妄執事空以為法身體也。以眾生不達法身
無相之理。執佛色身為有礙之色質。故說法身猶
如虗空。以破彼執。聞者不達。遂妄以頑空是如來
性。此邪執也。云何對治。乃破之曰。虗空是其妄法。
乃妄情徧計。其體不實。理本無也。何者。以此虗空。
乃對色所顯。徧計妄執為有。令心生滅。非法身也。
[002-0506a]
何以虗空是妄法耶。以一切色法。唯心所現。色本
無也。若無色法。而虗空亦無。何以空色俱無耶。所
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離妄念。則一切境
界頓滅。則唯一真心。無所不徧。此之謂如來法身
廣大性智。非如虗空相也。】


「二者聞脩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
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
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
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此破真如涅槃為斷滅空也。以有不了世出世法。
假名非真。計為實有者。說畢竟體空。以破彼計。聞
者不知破著之言。遂執言妄計真如涅槃為斷滅
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漏性
功德故。上執虗空為法身。此執法身為斷滅空。皆
墮空見者。】


「三者聞脩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
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
別。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
說差別故。」


【此破執如來藏性同色心也。如有聞說如來藏性
體具眾德。以不解本無差別。遂執如來藏同色心
差別之法。此不善義。執真同妄也。云何對治。謂一
切法本無差別。唯依真如隨緣而有。法法皆真。唯
一真如。色心不二。元無差別。但因生滅染義。示現
[002-0506b]
諸差別耳。乃對妄翻染。說有差別。真如自性。豈同
色心差別耶。此破妄執如來藏同色心者也。】


「四者聞脩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
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
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
巳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
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
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
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無有是處。」


【此破執如來藏性有生死染法也。以聞說妄依真
起。以不解隨緣之義。遂執藏性具有生死染法。此
執真有妄染也。云何對治。謂如來藏從本以來。唯
具恒沙性德。不異真如。以諸染法。唯是妄有。本無
自性。從來不與藏性相應。若使藏體果有妄法。則
使證真息妄者。無有是處也。此二執藏性同色心。
有生死染法。以不解隨緣。妄執為實有者。】


「五者聞脩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
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
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
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
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
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此破執生死涅槃有始終見也。以聞說依如來藏
有生死涅槃。以不解故。遂執眾生有始。涅槃終盡。
[002-0506c]
還作眾生。此由聞妄依真起。便謂真先妄後。故執
眾生有始。復執涅槃有終。還作眾生。故起始終之
見。云何對治。謂眾生因無明而有。迷如來藏。且藏
性無有前際。況無明無始。豈有眾生始起耶。若說
三界外有眾生始起者。即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
佛說也。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而諸佛所得涅槃。但
與之相應而巳。豈有終盡耶。此上五見。乃凡夫有
我見者。聞說佛法。以六識分別。不能離言得義。妄
執言說。謬起此計耳。】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
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
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此破二乘妄見有生死可厭。有涅槃可證。為法我
見也。以聞如來但說五陰無常。未說生死即真常。
以說不究竟。故妄起此計耳。以生死涅槃。為我所
計之法。故云法我見也。


上明對治離。
下明究竟離。】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
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巳來。非色非心。非智非
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
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
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此明究竟忘言。總歸無念。妙契真如。以遣一往言
說相也。以前染淨相待對破空有等說。乃隨病設
[002-0507a]
藥。皆是對待之說。未能究竟離言。今則藥病俱遣。
能所兩忘。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智路絕。世出世
法。一切皆非。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畢竟不可
說相。方為究竟離言。以顯真如也。於不可說而有
如上所說者。蓋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
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故也。所以必
欲離念者。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由
前真如門云。一切言說假名無實。當知一切法。不
可說。不可念。故名真如。又云。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故此解釋二門巳畢。總明染淨相待。指歸離念真
如。通遣一往言說相也。其旨微哉。


前對治邪執巳竟。
下分別發趣道相。】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
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此標章釋名。以釋立義分中乘義也。謂前一往所
明真如生滅二門。統歸一心。諸佛證此以為菩提
涅槃之道果。所謂大也。一切菩薩發心修行所趣
向者。亦以此心為究竟地。所謂乘也。謂前巳開解。
非行不階。故今以行進趣解境。以取實證。非空解
也。然所趣之行。發心雖一。而淺深不等。故須分別
各有其相。故云分別發趣道相。由依解發行。行起
解絕。故云道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
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002-0507b]


【此標發心有三種相也。然此三種。通該五十一位。
自有深淺不同。而皆云發心者。以發有不同。然信
成就發心。十信滿心。初發心住。乃發起之發。亦是
開發之發。以十住初心。三智五眼。一時開發故。解
行發心。乃發行趣進之發。義該行向。順行十度。入
十迴向位也。證發心者。乃登地菩薩。巳破無明。發
真如用。乃發用之發。故不同耳。】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
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此標問明發心之人也。不定聚者有三聚。謂正定。
邪定。不定也。今不定聚。乃信前初發大心。而志未
決定。或進或退。謂之毛道凡夫。謂心如空中之毛。
故云不定聚也。謂此即天台五品觀行位人也。】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
求無上菩提。」


【此辨最初發心因行也。熏習者。以有本覺內熏。及
外聞真如所流教法資熏。并前世所修諸善根力
因緣合集。故發心厭生死苦。欲求涅槃。然此但能
信業果。未入觀行。故當信前。】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
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
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
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
相應。」
[002-0507c]


【此明由行緣資成信心住修習位也。得值諸佛。發
心之因也。經一萬劫。修之時也。教令等。發心之緣
也。由此內因外緣。故得發決定信心。入正定聚。以
發正信。是成佛之正因。從此永不退失故。下明不
定。】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巳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
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
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
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
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
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
失。墮二乘地。」


【此明不定性人。內外因緣微劣。故有退失也。善根
微少。乃內熏力微也。惑重德薄。或倒求人天。或冀
二乘。故於大乘進退未決。供佛未萬劫。則時猶未
滿。及遇緣不勝。以見佛供僧。皆住色相。或遇師下
劣。或非本心。如此因緣。皆有退墮。以未入信心。不
得決定故也。】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三種。云何為三。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
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上明發心因緣。此正明所發之心也。一直心者。所
謂心如絃直。可以入道。謂無委曲偏邪之相。由是
正念真如。此即真如三昧也。以真如為二行之本。
[002-0508a]
以具無漏功德故。為自利之本。觀眾生性同故。為
利他之本。以知體具眾德。故樂修一切善行。修無
修相。一一稱性。故為深心。為自利行本。以同體大
悲。廣拔物苦。令得菩提。為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
心統收。故云略說三也。】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
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
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
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
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
淨。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
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問明理一惑異。故須眾善也。問謂上說體相無異。
是則唯念真如足矣。又何假眾善耶。答以惑有眾
多。故須眾善也。以稱理而修。故外淨妄染。內順真
如。方便。即觀行也。


下明依上三心說四種方便。】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
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
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
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此依上三心立四方便。先明直心正念真如修無
住行也。依真如起行。故為行根本。謂法本無生。離
於妄見。依於大智。能斷煩惱。故不住生死。觀法緣
[002-0508b]
合業果不失。依大悲故。修諸福德攝化眾生。而不
住涅槃。謂空有不住。二利齊修。故名無住行。以性
本無住故。隨順法性而修也。】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
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
寶湻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
法僧力所護故。能銷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
癡障故。」


【此二依深心修止作方便二利行也。言止方便者。
謂未作之惡。慚愧能止。巳作之惡。悔過不增。故云。
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
修離過行。此止持也。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者。
謂未作之善。令其發起。巳作之善。令其增長。勤供
養等。即善根也。謂愛敬三寶等以增其信。乃能志
求無上之道。又因三寶力護。得銷業障。以堅其信。
謂性本離障故。隨順法性而修。遠離癡障也。禮拜
離我慢障。讚歎離毀謗障。隨喜離嫉妬障等。此作
持也。】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
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
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
究竟寂滅故。」


【此依悲心修大願方便利他行也。發願盡未來度
[002-0508c]
一切眾生。長時心也。使無有餘。廣大心也。皆令究
竟涅槃。隨順法性無斷絕也。法性廣大平等無二
究竟寂滅。第一心也。】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
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
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此言發心利益也。以十住菩薩。依比觀門故。得少
分見法身。故八種利益。初住菩薩。則能現八相成
道。故能此事。】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
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
願自在力故。」


【此明揀異地上。以有微過故也。謂初住菩薩。留惑
潤生。以過去之業。未曾決斷。故有變易及隨業分
段微苦。故非法身。以大願力所持。脩短自在。故不
同凡夫業繫。】


「如脩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
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此通權教也。問曰。此菩薩巳離業繫。何以教中說
有退墮惡趣者耶。答。非其實退。但為警初學懈怠
者耳。非實退也。本業經中。說七住菩薩巳前。名為
退分。若不遇善知識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
心。遇惡知識因緣。退入凡夫。墮不善趣中。蓋權為
恐怖初學耳。】
[002-0509a]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
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
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巳來。自涅槃故。」


【此歎實行也。以此菩薩既見法身。則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究竟平等。知久遠劫不離一念。知一切法
本來涅槃。故不怯弱。即顯彼經是權非實。】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此明解行發心也。以前信成就。乃信滿入住。此由
行滿入向。故云轉勝。以前雖修二行。猶在觀行入
理。此則出真入俗。故轉勝也。下釋轉勝所以。】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巳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
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此釋轉勝所以也。謂此菩薩始從正信。至十向滿
心。經第一無數劫。則勝前一萬劫也。以修真如離
相之行。則勝十善供佛敬僧著相行也。以知一切
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云深解此勝
相也。由深解法性。故順性而修。】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
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
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
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蜜。以知法
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
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此明所修離相之行也。梵語波羅蜜。此云到彼岸。
[002-0509b]
言彼岸者。乃究竟真實際也。智論云。若修人天事
六度。及二乘所修。皆未離相。以未達三輪體空者。
但云檀等度。未云波羅蜜。今稱般若法性所修。一
一離相。故得云波羅蜜。一一皆到彼岸也。以知離
慳等諸相故。稱性而修。故修無修相。故迴向文中
真如相等。正顯離相之行也。】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
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
真如智。名為法身。」


【此明證發心也。前三賢雖云順性。但是比觀。以無
明未破。未能正證。今入初地。則分別二障巳離。真
如顯現。開發一心。以為正證。故云證發心。以發真
如大用故也。證何境界。所謂真如。此正證之相也。
以依轉識說名境界者。此顯本智緣如。無能所相。
心境一如。揀非轉識後得緣如。變相觀空。有能所
對待。故有境界。此真如離能所相。如智獨存。故無
境界。唯一真如智。名為法身。】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
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此下明真如勝用。具有權實之德也。以正證真如。
則十方法界。平等顯現。如在目前。自他身相。如鏡
交光。故一念能至帝網剎土。承事諸佛。請轉法輪。
以見一切眾生平等無二。故唯利益一切眾生。其
所說法一真如心。故不依文字。此發真如不思議
[002-0509c]
業用。權實並彰。故下云能示。】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
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
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
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
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
示所行亦有差別。」


【此明依真如德用。以彰權實之行也。先明權行。言
為怯弱眾生懼佛道長遠。即為示現超地速成正
覺。如法華龍女。涅槃廣額。華嚴善財是也。為懈慢
眾生中路懈廢。故為示現經無數劫。如釋迦三祇
行滿是也。又能示無數方便。隨根調伏。不可思議。
此皆權智也。其實菩薩據其實行。則種性無間。故
根等。依真發心。故發心等。所證真如。故證亦等。以
法性平等。本無超過之法。以皆經三無數劫。延促
同時。一際平等。亦無差別之相。但隨眾生見聞不
同。根欲性異。故示有差別。此實德不殊。應機有異
也。】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
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
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此明地上雖有權實之用。以未究竟。故不同佛也。
問曰。菩薩如是大用。豈非等同佛耶。答曰。以三種
微細心相不同。故非佛耳。一者真心。無分別故。實
[002-0510a]
智也。二者方便心。權智也。三者業識心。微細生滅
相也。謂此菩薩雖有權實二智。以異熟未空。尚有
微細生滅故。此不同佛耳。】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
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
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此明究竟果德也。以因窮果滿故。於色究竟天示
成正覺。以彰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眾生利益
故。此所謂業識盡者。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用。成一
切種智也。色究竟天。乃色界頂天。佛佛成道。皆於
此天坐蓮華宮。現最高大身。成等正覺。乃報身佛
也。】


「問曰。虗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
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
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
種智。」


【此問答以明離念境界。以顯一切種智也。種智者。
謂一切智之種也。以能知盡虗空界極眾生心念
頭數。一一盡知。是名種智。且虗空世界無邊故。眾
生無邊。心行差別亦無有邊。如是境界。難解難知。
然無明既盡。絕無心想。云何一一能知。而名一切
種智耶。此以有思惟心。測度不思議境界。故設此
問也。】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
[002-0510b]
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諸
佛如來離於見相。無所不徧。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
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
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
智。」


【此明離念境界。唯證相應。非心識能知。得名種智
也。言一切境界。本來一心。故圓證此心。則眾生在
一心中顯現。即眾生心念。皆在寂滅心中分明照
了。但眾生以妄念自隔。不見如來之心。而諸佛如
來。既與眾生心平等無二。則無能所。離於見相。故
無所不徧。以佛心真實無妄。則眾生心即是佛心。
以自體顯照自心中一切眾生之妄法。故微細心
念。起滅頭數。乃至種種欲。種種憶想分別。無不分
明。如鏡照像。故有大智用。所以而能有無量方便。
隨根調伏。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
智。殆非有心測度而知也。】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
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
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徧一
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
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
法身不現故。」


【此問明法身大用常然。但以機有明昧也。問。若諸
佛法身充徧。大用普周。云何世間多不見耶。答。如
[002-0510c]
來法身大用常然。徧照眾生。伹眾生心垢。無明暗
蔽。故不見耳。非佛咎也。以鏡喻見不見義。華嚴經
云。如來出世。譬如日光普照大地。有目共覩。獨生
盲者不見。然雖不見。亦蒙利益。此中意貴在機。故
如鏡耳。前文分別發趣道相。乃明入正定聚者依
法修行之相。以結正宗以行成解之意。巳明大乘
義。下文復說修行信心分者。是特為未入正定聚
眾生。開示信心。令發正行。乃明起信之義。】


「巳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來意。上解釋正義。以明大乘。此修行信心。乃明起
信。為發起未入正定眾生。令生大乘正信。故有此
來也。】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


【此依前劣機發心不定。恐墮二乘。故特說修行信
心之方便。令起大信。進趣正定也。此結前生後。】


「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


【此徵起信行方便也。意謂前說四種方便。具明進
趣修證矣。今者又說何等信心。如何修行耶。謂前
巳發正信者。但說三心四行。以信真如無別岐路
故。即便進修。今機劣障重。必假多種方便。故說四
信五門。以為調治之方。故須此門以引攝之。非重
說也。】


「云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此標信本。以真如為信心之根。萬行之本故。先須
[002-0511a]
樂念。前勝機巳信真如。但云直心正念。今此劣機
未發正信。故云樂念。】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
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
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
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上信樂念真如。則內因殊勝。此信三寶。則信外緣
增勝。以因緣俱勝故。常樂常念。心心不忘。則內外
交熏。故令信心速得成就。以顯前退墮者。因緣俱
劣故也。故末法修行。捨此因緣。無能發起正信矣。】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
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上四信心。總是發起之因。修此五門。乃助成之緣。
前治寶喻。有多方便。故此四信五門。總該萬行。故
特明之。前稱性修。此是專修。】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
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
巳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巳能解。方
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
提故。」


【菩薩利生。三檀等施。所謂財施。無畏施。法施也。】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
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若出
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
[002-0511b]
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
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
過罪故。」


【此明戒相也。然戒有多品。以三聚淨戒攝之。謂攝
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不殺等。斷三業惡。
攝律儀也。少欲知足。折伏煩惱。攝善法戒也。小罪
生怖。當護譏嫌。不令眾生起過。攝眾生戒也。以自
護戒相。不令眾生起罪。即攝眾生也。】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
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此忍相也。以境有逆順。皆當忍之。忍他人惱。逆境
也。利衰等八。通於逆順。得財名利。失財名衰。攻他
之惡為毀。談巳之善為譽。面揚其善曰稱。言刺其
惡曰譏。逼身為苦。適意為樂。合其逆順。謂之八風。
以此八境。能擊眾生心海。起貪瞋煩惱波浪。今能
忍之。則八風不動矣。然忍有三種。謂生忍。無生忍。
寂滅忍。此生忍也。】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
遠離怯強。當念過去久遠巳來。虗受一切身心大苦。
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
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
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
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
[002-0511c]
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此明進相也。先令善心不懈。立志堅強。以為精進
之本。當念下。令思惟䇿進。修善無疲。復次下。對障
重之機。示以除障方便。禮佛者。歸依最勝。請求加
護。此除障總相。誠心下。別除四障。一懺悔。除惡業
障。二勸請。除謗法障。三隨喜。除嫉妬他障。四迴向
菩提。除樂三有障。不休廢者。總結能治。免諸障者。
總結所治。由此四障。能令行人不發善行。不趣菩
提。故四障治盡。善根增長也。】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
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
毗鉢舍那觀義故。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
相捨離。雙現前故。」


【此釋止觀相也。六度應云定慧二門。今云止觀者。
以在因曰止觀。在果曰定慧。今欲雙修並運。正在
因行。故合為一門。言奢摩他者。義當空觀。今修止
門而云隨順空觀義者。意顯即止之觀。而正意在
觀。謂由止以入觀也。天台立有三止三觀。一謂體
真止。當空觀。謂體合真空。諸緣自寂。一心朗照。萬
法如如。故為即止之觀。故順奢摩他空觀義。此觀
真如門。成根本智。所言觀者。謂分別等。隨順毗鉢
舍那觀義故者。二方便隨緣止。當假觀。謂雖心境
如如。不妨觀察生滅諸法因緣幻有。雖有而性常
自空。故雖觀諸法因緣。不捨萬行。即一道常閒。故
[002-0512a]
為即觀之止。故云順毗鉢舍那假觀義。此觀生滅
門。成後得智也。三息二邊分別止。當中道觀。謂居
空而不捨萬行。涉有而一道清淨。二邊不住。理事
齊彰。中道一心。朗然齊鑑。此融會空有。妙契一心
也。故由三止而成三觀。是則三觀一心。本無差別。
今此中止觀合明雙修。雖未明言三觀。而理實具
足。以伹了空假二門。則一心中道自顯。此為趣大
乘之要門。故此五門。前四但是助成方便。而論意
正在止觀一門。故下備顯修相。在天台大小止觀。
義有多門。其修行之要。獨此論所明。最為簡要直
捷。學者可不盡心焉。


下明修止觀之方。】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
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
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
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
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此廣明修習止觀行相也。而修心入定之方。備示
於此。住於靜處。捨外緣憒閙處也。天台小止觀。明
入定之初。先學調身心息。此中端坐。調身也。不俯
不仰。故云端坐。正意。調心也。不沈不浮。惺寂雙流。
故云正意。以此不依氣息。故不調息耳。不依氣息
形色。離身也。不依虗空四大。離世界也。不依見聞
[002-0512b]
覺知。離心也。故古德教人參禪。內脫身心。外遺世
界。只須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離妄想境界求。
故此皆云不依。即脫也。一切諸想至念念不滅五
句。的是用心方法也。一切眾生。迷本真心。一向但
依妄想用事。故今修習。以除想為最。故楞伽云。從
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一語。為的要也。問曰。
妄想無性。云何除耶。答曰。一切諸想。隨念皆除。謂
此一念者。乃直心正念真如之念也。方今用心。單
提此一念為主。更無二念。以此一念觀照之力。但
見妄想起處。隨即一念照破。當下消滅。更不容其
相續。永嘉所謂斷相續心也。參禪之要。無越此一
念者。此的示其要也。亦遣除想者。謂遣除想之念
也。初以一念除想。妄想既滅。即此一念亦無容立。
故亦須遣之。問曰。既云正念。又何遣耶。答曰。以此
一念。特為遣想而立。以真心自體。本來離想。又何
容念。以妄想無性故。非本來有。妄想既非本有。若
立一念以待妄想。是又為資妄之本也。故此念亦
無可立。以立處即真故。真妄俱泯。能所兩忘。乃名
正念。以一念不立。則念念無生。若念念無生。則常
光現前。寂照朗然。念念不滅矣。此參禪之的旨也。
言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者。此示不善
用心之病也。謂當一念觀照之力。更不隨妄想轉。
若隨妄想外念境界。然後却纔以心除心者。此是
以妄除妄。乃逐生滅流轉。如此用心。畢竟不離生
[002-0512c]
滅妄想。實不善用心者也。故下云。若心馳散。即當
攝來歸於正念。謂纔妄想生處。即便照破。不隨他
轉。即歸正念。不待隨心外緣。而後攝也。故結示云。
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不伹外心外境。即復此心亦
無自相。以念念不可得故。以內外心境一切寂滅。
如此念念熏修。自然體合真如。所謂即止之觀也。】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
隨順觀察。久習湻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
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
所不能入。」


【此示方便隨緣止也。謂止非常坐。故示隨緣修習。
勿得暫替。以觀察既久。漸漸湻熟。其心自然安住
真如三昧。煩惱漸伏。信心增長。即可速成不退也。
如是三昧。伹有能信肯行者。無不皆得。唯除不信
障重我慢者。不能得入。此則非機返顯。唯以信得
入也。故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正此謂也。】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
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
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此結示止觀勝益也。言依三昧知法界一相者。法
界即十法界。聖凡染淨差別之相也。安得平等。唯
依真如三昧。總觀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
此名一行三昧。以唯一真如。恒沙諸佛法界。了無
[002-0513a]
差別之相。故平等耳。以真如是三昧根本。具有不
思議大用故。若人修行。漸漸能得無量三昧也。


上修止觀竟。
下辨魔事。】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或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
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此明魔事破壞定心。略示其相。使知對治也。楞嚴
具明魔事。依禪定中五陰未破而現。有五十種。深
淺不一。且云。或為天魔。諸惡鬼神。精魅魍魎。僉來
惱汝。或汝陰魔心魔。自作其孼。一一詳示。此伹略
說其槩耳。此言諸魔外道鬼神。蓋謂因中亦修禪
定。以惡習邪見墮落此中者。故禪定氣分熏發。故
現形作惱耳。言當觀唯心境界則滅者。謂雖外魔
能撓。抑由自有惡習。因定熏發。故於自識。托彼外
質。變影為害。故云唯心。無外境界。若觀唯心。則自
滅矣。】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
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
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
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此習氣魔也。此魔蓋因行人多生親習佛法。執相
未忘。或習空見以為究竟。貪求宿命知見。故今因
定熏發。於三昧中。故現此事。以本因不正。故令貪
[002-0513b]
著世間名利之事。此正唯心變現也。】


「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
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
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間種種牽纏。亦能
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此煩惱魔也。此魔蓋由曾習外道三昧。未斷煩惱。
今雖依佛法修行。以未入正定故。熏發宿習。現此
事耳。】


「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
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
或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
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
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此欲魔也。以眾生在五欲中。以食為命。故攝受欲
食。多生貪著。夙習濃厚。從來未曾一念捨欲食也。
故今雖在定中。熏發欲習。以適悅身心故。深生愛
著。故教令常應智慧觀察。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
遠離也。】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
聞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
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
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
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
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002-0513c]


【此辯邪正以示真修也。以外道依我愛見慢習氣
而修。都成魔業。故內著邪見。外著邪欲。所謂錯亂
修習故也。以真如三昧。湛寂一心。忘能所。滅影像。
離懈慢。滅煩惱。故修行者。未有不由此三昧得入
如來種性者。其餘世間諸禪三昧。皆著我見。與外
道共。若非善知識調護。則墮外道惡見矣。故楞伽
切誡遠離外道。當親近最勝知識也。】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以真如三昧妙契佛心。故為護念。】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
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以離惡習邪見。故離天魔外道之邪惑。】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
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以深信自心。故離誹謗。習氣漸除。故業障微薄。直
心正念。故滅疑正觀。】


「六者於諸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
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
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
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
聲之所驚動。」


【六七以得決定信。故信佛境界。離憂不怯。八離我
忘人。故不為他惱。九煩惱減損。故不樂世間。十寂
[002-0514a]
爾忘緣。故不為外動。六塵獨言音聲者。以入定時。
五根俱閉。唯耳根虗通。故音聲易動。今言不動。所
謂入流亡所也。


上修止竟。
下修觀。】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
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心沈沒者。以向真如。專於趣寂故。心易沈沒。故有
二失。一者懈怠不修。則失自利。故下法相觀以治
之。精進觀以成之。遠離大悲。則失利他。下大悲觀
以治之。大願觀以成之。】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
變壞。」


【觀行有四。初法相。二大悲。三大願。四精進。初法相
中四。此初無常觀也。】


「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此苦觀也。】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
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歘爾而起。」


【此無我觀也。過去無體難追。現在剎那不住。未來
本無積聚。但緣集歘有。不從十方來。】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汙。無一可樂。」


【此不淨觀也。上四觀除四顛倒可知。上法相觀竟。】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皆因無明所熏習
故。令心生滅。巳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
[002-0514b]
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
是。甚為可愍。」


【此大悲觀也。以不知苦。故無厭苦之心。故苦亦無
限。此可愍也。非深悲莫救。】


「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
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
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此大願觀也。思惟同體。故誓救拔。離分別。同體也。
盡未來。長時心也。救拔一切。廣大心也。得涅槃。第
一心也。】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巳堪
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此精進觀也。】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
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
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
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
得。」


【此教四儀止觀雙行也。雖念諸法自性不生。止也。
即觀善惡因緣業果不壞。故廣修諸善攝化眾生。
即止之觀也。雖念因緣業報。觀也。即念性不可得。
即觀之止也。以此故居空而不捨萬行。涉有而一
性湛然。是謂止觀雙修。】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002-0514c]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
不修善根。以是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
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此約對治以明止觀也。由凡夫貪著世間。二乘怖
畏生死。故示即觀之止。令凡夫知世無常。則不著
世間。二乘知本真常。故不怖生死。故云對治凡夫
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此即觀之止。治二
過也。若修即止之觀。則治二乘狹劣之心。令起大
悲。亦治凡夫離貪著心。知世無常。勤修眾善。故云
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二過也。
以是下。結止觀俱行。共相助成。以凡夫能厭世間。
故勤修眾善。二乘不怖生死。故能起大悲。此止觀
相助。故能不住生死涅槃。方能直趣菩提。此雙運
之益也。】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
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
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
永離惡道。如脩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
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
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
竟得生。住正定故。」


【此為劣機。示防退方便也。謂初學眾生。未得正信。
內心既劣。外缺勝緣。故懼退失。故如來設勝方便。
[002-0515a]
攝護其心。謂專意念佛。求生淨土。以依佛保護也。
即如念阿彌陀佛。得生西方。居不退地。是其行也。
然淨土不退。約有三位。一者如蓮花未開。信行未
滿。此但約處無退緣。故名不退。二者華開見佛。當
信位滿足。分見法身。住正定聚。乃真不退也。三者
三賢位滿。得入初地。證徧滿法身。生無邊佛土。此
當後位也。


上修行信心分竟。
下勸修利益分。】


「巳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
佛祕藏。我巳總說。」


【此結前生後也。以此論總攝如來廣大深法。上巳
具明。故云總說。】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
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得至無上之道。」


【此下明信謗損益。以勸修也。若有下。總顯三慧之
益。持即聞慧。是即思慧。修即修慧。三為能入故。如
上所說一心二門。乃諸佛所證甚深境界。為所入
故。須修習也。】


「若人聞是法巳。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
諸佛之所授記。」


【此別顯聞慧利益也。以此論所明一心真如。乃成
佛之本。若信受不怯。故必紹佛種。】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
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002-0515b]


【此別顯思慧益也。以十善有漏。此法一念信心。即
成佛種。故不可喻。】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
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
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
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此別顯修慧之益也。謂依此論修。以稱性故。雖一
日夜。則功德無邊。以法性無盡故。歎不能盡也。故
結歎功德亦不能盡。】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
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毀謗。以深自害。
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
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此舉毀謗之罪。切誡勸修也。其有下。舉不信之罪。
以誡勸修。謂此論所詮。乃諸佛慧命。三寶種性。眾
生法身故。若謗而不信。則斷佛種。絕三寶。害眾生
法身。故害自害他。罪報無量也。謂一切如來依此
而證涅槃。菩薩因之而成佛。固當信而勿謗也。】


「當知過去菩薩。巳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
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
眾生應勤修學。」


【當知下。結信勸修也。謂諸佛既因此法而成佛。三
世菩薩皆依此而修因。是故當必信而修之也。】


「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順總持說
[002-0515c]
 迴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眾生界」



【此總結迴向也。初句結義。次句結文。後二句迴向。
言甚深甚廣甚大。即體相用三大之義。乃法界總
相法門。今以萬一千餘言。攝盡無餘。故云總說。所
謂少文而攝多義也。然造論本欲為令眾生除疑
捨執。故今迴向眾生普皆利益。欲令一切眾生。發
起真如正信。依之修習。得成三昧。以趣無上菩提
道果故也。所謂迴向三處。言法性。乃真如菩提。普
利一切。乃眾生耳。】


大乘起信論直解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