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024 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唐-智周 (master)


No. 854
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卷上
樸揚 智周 撰


疏空桑啟聖者按于寶搜神記云孔子母性顏名徵
在夢黑帝謂曰當禮於空桑因便有娠乃誕孔子空
桑者地名在兗州界從本生處以立名也。


疏歸真寂於兩河者謂生死涅槃名為兩河問何故
大師在兩河中間入滅答表生死中而有涅槃涅槃
不離於生死故所以大師於此兩河而歸真寂亦有
解言在二恒河中間入滅名歸真寂於兩河不如前
解也言浹潤也。


疏二十八見者如對法具列也。


疏聖者域龍者梵語此云陳那是也。


疏秘思優柔者研等道理名為柔也。


疏喬山者喬者高也。


疏西夏者大國謂之夏[車*閏]者歷也踐也。


疏劫初足目者此有二解一云足者多目者智慧智
慧廣多名為足目一云足下有目名為足目此即劫
比羅外道有別非九十六外道中不定配屬也。


疏是稱命世者應命而出名為命世也。


疏觀述作之利害者問為欲造此理門論先觀利害
又為更造餘論答非獨造此論更造餘也問何以為
[001-0842b]
證答下有云將釋深經明知不局。


疏悠邈者俱是遠也。


疏菩薩撫之欲遂王請者撫者從義問當爾之時山
神亦請何獨言因妙吉祥耶答山神雖請未至教重
故略不言也。


疏奉以周旋者陳那菩薩敬受吉祥伏臂即俯仰之
貌也。


疏三量者現比至教三也〔一義云自他共〕


疏規模後頴者與後代人而作規模故作斯論。


疏尸羅者戒䟦陀羅者賢也。


疏尋波瀾者大曰瀾小者名波也。


疏雖前修而桂悟者以前修習名為前修其芳名為
桂悟。


疏未烈我師者烈猶次也。


疏旋踵者踵謂足跟從西國還名為旋踵。


疏司南者司主也意指南。


疏餘雖解釋等者外道小乘中解道理不正者皆得
名為餘雖解釋邪而不中大乘清辨等立比量即其
類也。


疏攝法巳周略無餘也者唯此六因道理即是更不
假餘故言略無餘。


疏故瑜伽等者問此引意何答意證持業故此文來
彼論言諸所有事者即是因明為因照觀察義故明
知因即是明也熟研自悉。
[001-0842c]


疏入正理者能入所入論之別稱者能入者天主論
名所入者陳那教稱二人論別故言別稱。


疏依後四解至亦名因明者問第二解中立論者言
名之為因第四五解中因明亦屬佛經或陳那論可
言論等而非教耶答第二解中立論者言實合是教
以言詮言今取所詮之言名之為言第四五解亦據
所詮故總無失。


疏欲令隨論因生等者意云教不得名為因明入正
理從其所為而得其名喻如中觀論者解中道理之
智名為中觀論從所為以得其名名中觀論。


疏或此辨說因明正理等者意云因明正理俱是所
詮所入之法智名能入論不得名為因為因明入正
理從其所詮所入以得其名如十地經十地是所詮
所入之法經從於彼以立其名云十地經。


疏或衣能入正理因明而說等者意云從所依以得
其名能造論人有解因明正理之智論從所依以得
其名喻如水陸華俱從所依以得其名也。


疏名義寬故者名寬者遍是宗法性等義寬者所作
性義義該宗喻若如是宗亦應名為因明明義俱寬
亦通三處答不爾以宗中之歒先不許有狹於因故
宗不得名為因明。


疏又諸能立等者即談古及今諸能立者皆名為因
非唯一相故言又諸能立也問前解言因因有三相
名義寬故得名因明何故今言非唯一相遠指其因
[001-0843a]
答諸能立中列名不同因是一數今從列言唯一相
前解望釋有三相故亦不相違。


疏答舉真攝似者意云因明唯取其真不喚似者名
為因明但舉其真即攝似故如唯識言亦攝心所或
巳攝故者此解喚似因明真似俱是但言因明即以
總攝真似了寬故言或巳攝故或兼明之非正明故
者此解喚真者正為因明似者兼之兼正不同故作
此解總作三釋差別不同細尋應悉也。


疏答是因明數故者此釋前難中過破亦得名因明
但不立量破他故有斯難能顯他過故能破他故故
亦因明或似真俱因明者此有又解云前解偏唯在
真今解似真俱是由此過破似破雖一真一似俱在
因明名中攝故也。


疏現比無智言者不能生他智解名現比無智也答
見因亦明等者而有二解第一解者約三分說初言
見因亦明者見分為因能生自證名為因體能照境
名之為明即此見分亦因亦明故言見因亦明也。


見因證明者見因同前言證明者自證親取故言見
因證明前解見因即明後解見之明二義有異。


自證亦因者此解意云不但見分亦為其因亦為其
明即是自證亦為其因亦為其明望生見分名之為
因望體親證亦即是明故言自證亦因也第二解者
約現比智而以釋之初見因者見所作性因名為見
因了無常智名之為明見因證明者現量智也親照
[001-0843b]
於境名為證名明自證亦因即前解同也第二解未
審。


皆順照成宗義故者問言生言了不是其義答中可
言順照成宗義生了即了宗義何得答言順成宗體
即義故答凡言義者為有二義一者所立義即是立
者所立義也亦是敵者所了之宗二者因三相義亦
名為義今據此義名二生了順成宗故總明熟思。


答由不決定故者因喻名為能立今古共同唯宗一
箇古今稍異或為能立或為所立由不決定故所立
宗不是因明此相符答下當正解尋之自現也又有
一解總宗望因喻成即是所立若自性差別為所立
即喚宗而為能立亦是不定。


果有果之明者果者即是敵證之智及所立宗俱名
為果即是能立言及敵證智名果之明。


非果皆即明者所立宗義而是其果不即是明也所
以言非果皆即明因有因之明是因皆即明者敵證
之智望所解宗名之為因立論者言名因之明是因
皆即明者敵證智為因亦即是明也立論者言為因
即亦是明立論者言名為明者望淨成宗果名之為
明。


果明不定者意云喚果即是明而有濫敵論智為果
即是明所解宗是果不是明所以言非果皆即明果
明不定有果是非明也。


因明兩定者釋皆定持業依主也此中稍隱靜心澄
[001-0843c]
思方可察。


善斥其非者出過破也或妙徵宗者立量破綺互皆
得隨舉配一也。


疏據其多分皆至悟他者此意云何答真能立者悟
歒及證似能立者亦悟於證真似二立悟他是多自
性是少唯似能立有少自悟從多分而言唯悟他。


彼此乖角者細註宗因喻三名彼此乖角。


理幽事顯者細註五識親緣境名為事顯境上苦空無
常無我等義名為理幽此據因位若果位者苦空無
我等亦名為顯見道巳前加行菩薩於定位中亦緣
空無我等道理亦合名顯今據因中汎散心說及等
若非量境所立為幽者所立宗義名之為幽能立因
喻名之為顯也。


於總比況假類法中者引喻名為總比況也。


以因總別者因三相名為別總喚為因而是其總故
言總別。


或三或二者瑜伽八能立中二喻或二者古師四能
立中二喻也。


喻中無合乃至故說為過者此文是縱也。


離因及喻都無勝體以下為奪也尋之自悉。


一何繁長者伹離因喻外更無別合結故但說三而
為能立不同對法等煩長者言諸所作皆是無常即
巳合訖何煩更合瓶是所作瓶無常聲是所作聲亦
無常即是重說有法也。
[001-0844a]


非要三體者但是一因義異三處即是多言非要三
體也問因後二相為即是喻為喻非耶答據喻所依
名為喻者喻非是因取正喻體名為喻者後之二相
即是其因古今有異至下當知。


其宗之言至雖亦所立者此明宗言望因喻成亦是
所立何以得知宗言所立彼於論說下乃至故亦所
立巳成引論證成宗言得是所立意尋之應解。


論俱名義者瑜伽論言自性差別若教若理總名為
義所以言論俱名義也。


隨應有故者此隨言而簡其過若總立十八界是無
常便有違自教過及相符極成過自宗無為而是其
常今立總為無常即違自教十八界中瓶盆車我及
心心所等者他外道等亦許無常今重更立故犯相
符為簡二道故立隨應也。


總中一分至即名能立者且如於十八界中偏成聲
界為無常名為一分既成立無常之聲即為同喻更
成餘界中隨應所成即以先成之聲宗若言若義自
性差別等俱為能立。


雖此對宗至理不相違者雖先所成一分之聲若為
宗之時即是所立此聲若為喻時即為能立言對者
非為對他餘宗名為對宗但此聲自為宗時即名為
對為喻亦爾大論據宗為能立者約此一分巳成聲
能成餘界邊喚聲宗為能立也陳那宗為所立者據
列一分未成之聲以所作瓶等為同喻而成立之此
[001-0844b]
所立聲宗即為所立也。


合所依義者今此合言而有二義一者合是不相離
性二者和合配屬思之。


能依合宗者合者即是和合義也由此能依與所依
和合即喚此總宗能和合自性差別名為能立也問
此三解是何處諸德作此和會答此方先輩和合今
古互不相違也。


總立別故者總者即是能依別者即是所依尋文取
闕八有一者問今言闕者為總無言名之為闕但立
有過即得闕名答遍有二義任自思取。


大師至彼六十年前者意云賢愛論師三藏至彼早
巳捨化經六十年問舉此論師而彰何意答明此論
師特善因明不肯總闕三相為第七句。


自餘諸師不肯除之者除此賢愛師自餘諸論師皆
有第七闕句。


又雖有言乃至第七亦缺減過者此註時也


以能別不成即是因中不共不定等者如佛弟子對
數論師立聲滅壞無常滅壞無常他所不許即是能
別不成因云所作性故此所作性故因有是轉變所
作生起所作意言生起所作同喻如瓶異喻如空同
異二喻俱無所作性因即是不共不定因中之過等
者等取餘不定及法自相相違也同喻瓶上無所立
滅壞無常即是喻中闕所立過數論宗內總無滅壞
之法更將何法得為同喻所以言闕無同喻等過向
[001-0844c]
內等也如立聲滅壞無常所作性因同喻如瓶異喻
如空亦是宗犯能別不成亦是因中不共不定過也
若以因中是不共不定等者如成立聲是常所聞性
因同瓶異空同異二喻闕無所立定宗以瓶盆等皆
無常故也。


餘難同前者前難若非能別誰不相離準所別中亦
合會之即煩不述故指餘難同前思悉兩俱不成因
中過及俱不成似同喻中過俱不離似異喻中過本
非因喻者皆不成其因之與喻仍自立之為因喻中
何癈相符本非宗過立為過也第二釋云陳那菩薩
乃至是故加之巳來總是古師錯會陳那師意也但
是陳那影略說者此正是陳那菩薩第二解意所以
得言非是師資自為鉾楯若如前言乃是難破和上
何成師資不為鉾楯此處文隱熟細尋方旋了。


以於此中立聲為常者此古人引聲論所立宗因乃
指此為違宗過也。


方便惡立異法者此陳那釋聲論立量意言一切皆
是無常故者此舉異法喻方便顯因若據順者應立
量云聲是其常非一切故諸非一切故者悉是常故
猶如虗空若無常皆是一切猶如瓶等然此聲論所
立聲常不舉其因但言一切皆是無常翻顯是常及
非一切此即以異法喻返顯因法因法中非一切故
即是其因故是舉異法喻方便顯因是其一惡立也
又先離宗後離因應言無常一切而乃倒說言一切
[001-0845a]
無常故此乃先因後宗乃成倒離故言惡立異法也
由合喻顯非一切故者此正釋方便顯因之所以也
或是所立一分義故者立敵兩家一許一不許名為
一分立者許非一切因於聲宗有敵者不許聲非一
切因於宗無故言一分也。


故此二徒等者此若不正因即犯兩俱言兩俱者立
敵兩家皆不許聲非是一切聲既在一切中攝因無
所依即是兩俱所依不成若被陳那正巳仍犯隨一
所以言故此二說名因過也。


立敵或偏所不成故者立敵即兩俱或偏即隨一外
道唯立兩俱不成及隨一不成有不立餘二者此有
二意一云此二因因體自不成亦不成宗故同於兩
俱不成及隨一不成中收所以更不別立即疏主云
此不成因亦不成宗是也二云猶豫所依二不成因
若有兩俱及隨一過不異前二因故所以不立即疏
主云立敵或偏所不成故陳那意者兩俱隨一一向
是決定此猶豫因一向是疑疑決既異所以別立猶
豫不成疏主云或決或疑是也別立所依不成兩俱
隨一一向決定有所依所依不成者所依定無所以
疏主云宗或有無是也。


古亦有說至除不共因者問古師何意六不定中但
除不共不定一箇而有何意答有少相濫所以除之
若不除者他有難云二八異亦無即不名不定不共
異非有有濫故須除所以古師除不共因異品以無
[001-0845b]
故也。


觀可信聲而此義故者但無虗妄所發聲名為可信
通凡及聖也。


謂若法無我準知必無常者問無我之言該通四諦
何言無我誰必無常答據少分言通苦舉二無我准
知必是無常亦無過也。


加無體量者入室中不見其主明主不在是無體也
問但知無主寧知往處答此據先有誠言而知所往
非謂一切見無體巳即知所往也。


如入鹿母堂者毗舍佉母名為鹿子鹿子造堂供養
眾僧堂從鹿母以得其名名鹿母堂也不見苾蒭知
與食處此據少分也。


隨其所應攝入現比者聖正至聲此四多分現量中
攝譬喻義唯無體多分比量所攝也尋文配取也。


有釋無此者此疏主斷即執唯是能立而非能破者
故言無此如有能立即是破他如大乘立唯識比量
對薩婆多薩婆多離識有境於此大乘唯識量中出
過不得亦是能立立自唯識道理亦破他離識境不
有故成能立亦是能破也。


言能破定非似立等者以真似異更不得四句料簡
問如何前說能立望似真得為四今無四句答前有
真破兼真兼似故不相例或可未問。


似現似比總入非量者非量體寬攝似現比。


若依心體者見分自證總名心體。
[001-0845c]


真現真比似現似比者此之真似六因之中總當智
了因智了因攝二智了故者總談真似名二智了似
總為一真開為二故云由斯八義體唯七種。


釋體相同異等者即解論文之中八義體相有同異
所文也。


總綰群機者淮南子中綰者貫也群機者機弩牙機
要也。


但敘紀綱不彰餘理者此一頌中唯攝四門不攝餘
三名不彰餘理問何以不攝答論云總攝諸論要義
彼三既非要義故此不攝。


綸煥者綸者繩也煥者明也旨幽者指意也。


實亦易葉成功者易者改易葉者代也從樹葉以為
其喻如樹葉葉葉相重即此天主造因明論與後世
世而作揩模功成至能所以言實亦易葉成功也。


長行以體類有同者現量比量但是真量名為類同
俱一智名中攝故故名體同問現比二量體各別何
得體同答亦如五蘊中受蘊體一何妨受蘊多受不
同今言此一何妨二智體別似現似比者俱有其過
名為類同體即非量名為體同所以長行體類有同
合成品數也。


免脫他論者意云自立道理免被他斥脫其過失此
即真能立是也若不免脫即是似立也。


摧伏他論者即真能破也。


為勝利故者意云自能立成得能破他此即真是勝
[001-0846a]
利事也。


此之六門由是能立等者此第二解中唯解長行與
頌不依次釋所由不答開合也尋之自現。


能破似破雖體即言境無有異者意云能破似破雖
體即是言一一對境境無有異真能破境體即似立
似破之境即真能立離此真立似立之外更無別境
是能破似破家所緣所以言境無有異為對雖言故
言無異問此意云何答境若是別能破不順便次而
無差別故須有境方可申破所以長行與頌由此不
同也問此三解而有何別答第一第三解中釋長行
與頌開合意同第二解中不釋此義若釋不依次第
第一解性相求之總明後之二解非廣分別尋之自
悉故不繁云也。


邪宗增減者如十四過類是也他實真立妄彈有過
名為減自實有過妄稱為真名為增也。


宗是何義所尊等者所尊者重也所崇者敬也所主
者尊也所立者正所諍也。


不但義旨現乖古師文亦相違者意云且隨對敵所
立名宗非是不許宗為能立言乖古者只隨別義以
釋其宗非是不許宗通能所名乖古也若不爾者先
敘三釋於今古皆不相違如何今言義旨乖古由是
只據對敵一義名為乖也。


問宗若所立頌中八義攝法不盡者答有三解第一
解者頌中八義名為能立伹舉能立定有所立不須
[001-0846b]
言宗即巳攝訖如母牛在處犢子必隨有能立處必
有所立第二解者隨能立中明之文中雖無准義合
爾既有所立明知八義攝法亦盡第三解者指此論
中初言此中宗等多言若不舉宗於何觀察既舉所
觀以彰能立體明有能立定有所立宗訖此解即指
此論文也。


論何不說多智多義者意問立智義二也。


六種言論者一言論二尚論三諍論等如瑜伽第十
五廣明引證意何答准前問中不說智生義生名為
能立引瑜伽論體中亦但有言而無義智也問何故
不言答以是疎故不說智生義生此智義生是立者
許義了即義生言了即言更無別體所以不言問若
無別體如何生了各分三種答如下當辨。


又此量中唯見此理者唯見此因三相理也。


又一二之言宗由未立等者問此第二解與初解何
別答前伹引證論有多言第二解中出其道理若無
多言宗義不立細尋疏文應知藏否也。


若但無異至或返成異法者如四相違中法自相相
違即是返成異法問若爾四相違中既有異喻何言
無異指此為例答異若無過可名有異異既有過不
能止濫亦名無異也。


競何由消者意云既立道理不決徒引喻因終不能
息諍競何有申他未詳一定。


瑜伽等說有六處所者問凡論義處要具此六為隨
[001-0846c]
取一答但於六中隨取其一處即得論義不要具六
問文引此文欲證何義答意云於此六處皆須有一
證義人方得論義也。


三為廢忘宗為欲憶宗此二何別答先曾巳解多時
廢忘宗途既多為欲令知隨所立宗各為欲憶宗故
二差別也。


問能立有多何故一言說為能立答為顯總成一能
立性名為一言理實能立有因喻等如是多言總別
不同故無其過也。


建立二種所成義耶者自性差別名為二也問此二
種一切諸法本來自有何須更成答為欲令他生信
解故所以重成非別更欲生成諸法名所成也問生
成何別答先無今有名生先有今合名成如樹先無
後從地出名之為生合眾多法成殿堂等名之為成
或可生成而無有別也。


依現見事決定道理者前陳有法名為現見能立因
名決定道理或可有所作處定有無常之道理也亦
名決定道理也。


能成道理之所依止現事故者能成道理即因體也
所依止即瓶盆等現見事也。


即於因喻現比量等者隨能立中真者名不相違似
者名相違故言隨其所應真似所攝也。


初是六不定至或成或違者問六不定四不成及四
相違伹是因過何故不決定及同所成二種差別耶
[001-0847a]
答六不定者因於同異二喻或成或違同喻有因名
為或成異喻有因名為或違由不能定成於一宗所
以偏名不決定也實理而言因喻等通皆得同所成
名同所成隨舉少別立名不等智者思之。


似宗二喻亦在此攝者似宗似因似喻亦得在此同
所成攝問因喻帶似理更成立名同所成似宗如何
亦得說言名同所成答且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
是滅壞無常數論不許即是似宗他既不許別將因
喻而成立之名同所成據自比量有斯義也。


一決定故二異所成故者問此二何別答望義不同
尋文自悉。


其相違者於為成就所立宗義此巳下釋是疏主釋
也問前既釋訖何須更明答前雖總明而不子細即
疏主釋似因喻中及似現比量等名相違不成宗故
不名為量真者返此也。


此雖不同彼次第等者意談大論二為所立八為能
立今此因明即不同彼宗因喻等生起次第擬宜亦
准大論釋也。


依之宗性方非極成者能所宗性即不相離也或可
所依之宗性即不相離也。


因中必是因同品至所立不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
立聲是滅壞無常二十三諦中隨一攝故猶如色等
諸非滅壞者皆是異喻二十三諦中隨一攝故因於
同喻色不遍轉於同喻色上闕無所立滅壞之宗他
[001-0847b]
不許色是滅壞法所以言同喻皆有所立不成所立
不成即是因同品非定有過也。


異喻一分者且如大乘對薩婆多立真異熟識定是
第八因云是識性故諸非第八識者皆是異喻識性
之因於六轉識皆悉遍轉或可宗如前故別改因云
業識故因於異喻七識上前六識轉第七不轉即異
喻一分轉。


因中亦有所依隨一兩俱不成者意云所依之中有
有體者有無體者所別不成即是因中所依不成據
無體者問何以無猶豫不成。


佛地論云彼因明論者但是明因明處總名為彼或
偏指此論也。


不定屬一門者意云自性差別非一向定隨前後陳
別也不得自性唯屬前陳不得差別唯屬後陳所以
言不定屬一門也。


不同大乘者因明之名即通內外道佛地論者唯是
大乘所以言不同大乘不同義文中自說也。


二名如前者即指前解因明論中唯局自體不通他
上名為自性如縷貫華等名為差別也或可指初解
明五釋中且解自性差別等二名也。


二燈二炬等者問燈炬雙舉何言互顯答此處舉光
彼處舉影舉影即影取其光還影取影思准可知也
第四有是者此意即說俱正皆無一分之過名俱非
一分不成若自他俱是全過亦得名為俱非一分以
[001-0847c]
全不成故由是第四句俱非一分言中通有是者及
非是者故言第四有是也。


所別定成能別不成為句亦爾者且能別定成為首
對所別不成有全有分所別不成亦有全分故云亦
爾此中他法應云有能別不成有他俱有俱非不成
等餘可思准此等作句數指法如下解似宗之中一
一指法具作今時未利不可顯談也。


如是徧句總別合有者總數別句合當四種四句所
以言總別非是俱不成名總偏句不成名別熟思量
其前七句皆是此過者此俱不成中此上巳作二種
四句前之七句皆是俱不成中過也其第八句即是
前偏句中所別定成能別不成中第三俱過攝也細
尋可知。


雖總有四體唯有二者意云能別為顯作二四句又
以所別為首亦有四句更互能所為顯為句差別更
無異也所以言後即是前更無別異。


所以伹名二四句者論體即是二四句也或可言二
句者即能別為一句名為二句也。


一一離為一分句者即如是俱中五四句內能別所
別各取一分而為句也。


義准亦有宗猶豫不成者兩俱隨一全分一分等過
將此以釋猶豫不成亦有如是等過非是結前兩俱
隨一等過問何故不言宗有所依不成答而有二意
一云准例合有但略不言實道理而論宗中不合有
[001-0848a]
所依不成由此二途故今不說。


二種自性及二差別者前陳後陳名為二種為對意
許名為自性前陳後陳皆有意許名為差別即下四
相違勢當此也此等設爾有過皆在所簡之中故置
極成簡彼非也。


隨自即簡至如前巳說者意云理門簡五此中簡三
及兼隨自簡九周備談理雖爾今此據勝但言簡三
非欲具簡一切宗過亦如喻言顯因同品有能立決
定有性有所立今既是真即簡得似同法喻中三過
能立不成所立不成俱不極成亦據勝者伹簡於三
不簡合結今此中言極成有法極成能別亦但據勝
簡三過也更不言餘。


因喻依體並須極成等者因體者所作性因名之為
體三相義名之為依即能依也喻依者即瓶盆是喻
體者即是瓶盆上能立所立也或可因依者即聲有
法喻依者即瓶盆等也異喻依者即虗空也。


因喻之中自比言許他比言執者意簡差別若共比
量不須言簡也問此之二解而有何別答言語稍差
別大意相似細思。


三因喻成中無不成等者意云真因真喻定能成宗
更無濫故不須繁簡成宗之中雖是真宗約有總宗
一許一不許所以有濫要須言極成返彰不相離性
宗而是所諍名為不極為諍不極故二宗依必須極
成與前二解稍別熟詳。
[001-0848b]


因不成等攝不極從寬為名不名極等者意云宗過
之中有不極成之言真宗中即須對彼而言極成因
喻之過中雖有不極從寬為名名兩俱不成隨一等
過約似因等中無不極成之語所以真因等中亦不
著極成之言以簡於彼若准真似相翻伹應言非兩
俱隨一不成約所翻中無不極成之語所以不得真
因喻中著極成也。


伹此論略等者此解正也前四解中隨據一義且作
斯釋理門論未為盡理故有此解也。


伹說有法為宗以法成有法故者意云先古諸因明
師不悟其宗唯喚有法以為其宗此等指如下當釋
合此二種宗所成故者此有二意第一意云合此二
種者即自性差別宗所成故者即喚總為能成依宗
為所成所以言宗所成故即說同巳前古今同異第
三解也自尋去取二云合此二種為宗將因喻成所
以言合此二種宗所成故問若准此義道理無違如
何簡耶答意欲成立不相離一許一不許名之為宗
非欲成立宗之所依故即簡也。


故者所以此有二義者問二釋何殊答第一解中但
簡古師或將有法或但取法或雙取二而為其宗今
陳那簡之皆非宗諍取此二上不相離方成宗故為
簡古師遂說故字第二解者故字雖屬其宗意欲擇
依極成之語且以互相差別不相離性違他順巳而
為宗故其宗所依必兩共成若不極成須更成立既
[001-0848c]
不成立說故字者有深意耳。


或有於此者即軌公也。


亦乃闇唐梵之方言者問解梵無故改故為為言無
其闇如何得言闇唐語也答非是不解故字為字有
別但不悟此理名為闇也。


五失三不異者具如義決故不煩云也。


如因三相至所依便非者意云其因有體有義所作
是體三相是義體不離義義不離體是差別性故今
不欲偏取能依差別性為因不取所依體義為因今
但總取為因由此因中不立差別性故喻體即因准
因可知也。


此論獨言者意云理門論中不立能別所別及差別
性等今此因明論中不獨有也為簡於彼故置此言
也。


凡宗有四者此即理門論中凡明宗義此四也。


然於因明未見其過者意云因明論中未見有義准
宗過明知義准宗得是真宗問何以得知宗中而有
義準答準下因過四相違中說法差別有法差別相
違之因明知有義准也問既無其過如何不立答本
意但諍言所陳者名不顧論宗所樂所立非言陳不
是正諍伹傍准故今不立然非正立所以故在所簡
之中也。


因喻成立自義亦應名宗者此意說云若不言所成
但言成立即名宗者因喻亦能成立自宗此之因喻
[001-0849a]
應亦名宗由此道理著所成言簡能成也。


此上一解依理門論唯簡於真不簡於似者問准理
門論有難云所成立者即名為宗因喻重轉他成應
亦名宗故疏釋云雖更成立合名為宗非是所樂屬
第二時疎故非宗准此合著樂為言以簡真似何故
疏主斷依理門唯簡真耶答意云理門論中樂為所
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者唯簡真因喻等此唯簡真
因喻等同時申者餘所簡者而是別時以真因喻唯
是能立以簡濫言樂為所立簡決定不樂能成立也
若異此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應亦名宗者此說救
難非正所簡似宗因喻體被他成巳亦合名宗伹第
二時非正所諍不名樂為准此簡宗樂為不是簡似
智者思之。


又解樂者貫通上下者前解隨自簡於前三種唯取
第四不顧論宗所以言隨自宗而言樂言今又解者
樂字亦通於上讀也問縱通上下簡定云何答雖自
樂者非伹簡前三宗而亦簡似宗因喻雖重成巳合
為宗非是正諍者樂為言簡於此餘並如文熟思也
言遍許失及承稟失者意云宗中有遍許宗承稟宗
若更立者乃相符所以宗中須隨自若共因喻必須
遍許或承稟等所以因喻言隨自無遍許等過也。


不說亦有傍義差別者意云喻不著隨自樂言非伹
簡得遍許承稟理實亦無傍義准也亦前二宗遍許承稟
也有本言二者即喻二也若論道理二言違若又疏
[001-0849b]
著亦稍好也。


隨其不顧故於因喻不說隨自者意云自比量因置
許言簡他比量中著汝執簡所以不須因喻置隨自
樂若共比量必先共許方成能立故言隨自所以疏
言隨其不顧者此答共量言隨自也。


能立本成成自所立隨應之義者意云立所作因成
聲無常聲上雖有有漏無漏可聞等性種種差別今
所作性因唯成聲為無常隨應義也。


立乃乖角共自相違者且如數論師對佛法立眼等
必為他用意中所許擬成眼等是真他用勝積聚性
為因臥具等同喻及舉因喻乃成眼等為假他用勝
由此舉因違自所立成違故云立乃乖角共自相違
由此因喻違他意許明知宗因可有義准宗之差別
同喻定言熟思。


又宗有諍以更須成等者此第三解與第一解簡濫
無異意義無差別宜可細尋。


又宗前未說至更何須說者意云夫立比量先宗後
因不說所立欲顯於何即所濫故宗標所立性。


因先巳彰者因前申巳標宗舉宗定有能立既有能
立更何須說由此因喻不說能成立也又解云宗前
未說等者意云論初頌中未有所說宗為所立所以
言宗前未說前文中巳說因喻名為能立所以言因
先巳彰更何須說能成立也前解親問後說傍來智
者思前解但舉所立之宗必有能成因喻也。
[001-0849c]


又前標云宗等多言者此第四解但前標長行中早
巳說能立今更不說此四解者皆有許差別細尋應
悉。


瑜伽顯揚二論等者瑜伽論言各別攝受自品所許
品是宗義何以得知顯揚亦言各別攝受自宗所許
明知品字是其宗也。


此中三釋等者即前古今同異中三釋無別任自思
之。


此文總也者此即前引瑜伽言立宗者謂依二種所
成乃至品是宗義等文名為總也。


立他義輕他故者由覺了知真實宗趣以此因緣達
他宗中而立他義名輕他也佛弟子三教等即其事
也其後二種從他聞及覺真實等緣皆准此三宗立
因緣如次配之。


如種生芽能別起用者意如一切種未生芽前但持
自體後遇緣巳而即芽生名為起用故理門云如前
二因者若准論文唯有言生因智了因名為二因若
取義解二因即是言生義生由言及義敵智方生雖
有此言不如前解言生智了正是二因言義兼之亦
無過也。


立者義言望果二用者此中意說立者言義望生起
了即名生因望諍宗果亦名為了由此言義望果義
前不成生了除此無體故唯有四也問此之六因望
立敵二各攝於幾答立者攝五敵唯有一起者思之
[001-0850a]
遍是宗喻二之法故者聲瓶二法因相貫通故因獨
開宗喻不爾不可齊責也。


其言生因至各有三相者立論言及所詮義並敵論
智各有三相問指法如何答望立論言能論三相證
敵二智能緣三相三相義故義亦三由此總言各具
三相也。


宗同異喻各有一體者聲及瓶盆並虗空體各唯一
若論因相義貫於三更無別體也。


餘二各以有法為性者此中意說古師因相即是其
體初相同此更無有別體同異二喻直取有法瓶空
等是不肯取上所作者無常等為後二相故言餘二
各以有法而為性也。


今此唯依證了因故者立敵共許所作性因將此證
彼名為證了或可即是敵者智了名為證了問若爾
既取證了因為因是言便失能成立性答文如疏故
不錄也。


對敵所申至以為宗體者此答外難有難云不相離
性名之為宗如何今說有法名宗此是難意故疏答
云有法既為二法總主總宗一分故亦名宗問何意
喚此有法之聲名總主耶答聲上具無常之法及與
所作與此二法而為所依故名總主。


理門論云豈不總以至如言燒衣者問此與前解而
有何別答前取意難今引證文尋者有悉。


以其總聲
至如言燒衣者不相離性名為總宗二所依異名之
[001-0850b]
為別既總中一分說別亦帶總聲但言宗聲於別亦
轉如言燒衣小分被燒亦名燒衣全分燒盡亦名燒
衣以燒衣言少分處轉故引為喻。


此唯義性非是體性者此所作性因有三相義與宗
相順故名相應餘二亦然者後二喻體亦取義性也
因犯兩俱不成過者所作生義無常滅義兩俱不許
生依滅故。


理門難云若以有法至其義云何者此敘外人引證
得有有法成立有法及法道理難前論主立義須要
以別法為因成立法也其義云何者此語問也。


此義難云如遠見烟者此釋他外人難意及陳那釋
以來總是押他意以為難也。


烟之與火俱有法故者問烟為有法其下有火火即
是其法如何得言俱有法故答古人立法而欲決定
如勝論立德及有德一向決定火雖在於宗法之中
亦名有法如是定故所以今言烟之火俱有法故。


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者火之與熱名之為此山與爐
等名曰相應。


謂成山處決定有火以有烟故者問凡言立宗違他
順巳是俱見烟一知有火一不許耶答此但指法有
愚者雖見其烟未即知所有火今為對此立量成之
故無違理。


彼論又云若不爾者至一分為因者此中意說若不
如我為成山處爾者意如汝所立即合將宗一分以
[001-0850c]
為其因言一分者前陳後陳名一分也。


還以宗中至無所依故者此釋所以開顯其過。


亦不以法成立有法者此意說云亦不得將後陳之
法以成前陳不但有法不成有法及法即是後陳之
法亦不成於有法故言其亦。


宗中所陳後能別前至非別後故者此釋意云亦不
以因法成於有法何以然者為成於敵不許者但將
因法遍於前陳意欲成立後陳法也所以疏云亦不
以法成立有法雖有此義若順理門取於前解若論
別義後解無違俱通無過也。


理門又云又於此中至故無有過者問引此文意欲
證於何答諸因明理立法有法而不決定本舉其因
為成後陳不成前陳若後陳法迴作前陳別舉其法
因還成法終不成前陳證前後而不決定故此文來
凡所立因皆有他隨一所依不成過者此中意說凡
真隨一在有法施今遍後陳名之為似復立者許敵
者不許名為隨一據實而言因犯兩俱所依不成復
縱立許寧無此他隨一過也。


又如立宗至無常之上本無生故者問此唯大乘若
經部立可俱不成若薩婆多正量等立如何得有兩
俱不成彼宗皆許滅待因生正量滅待客主兩因有
宗滅待主因生故答有宗滅相雖待因生滅至現在
滅若滅時小滅滅大滅滅小滅滅由生滅方滅也故
亦無違問正量如何答今且釋正量滅相因生方滅
[001-0851a]
有所不立顯皆因立者此有二意一云因若不遍宗
有法有法之上此所不遍則非因成有所不立如勝
論師對聲生者立一切聲皆是無常勤勇為因不遍
宗法聲宗之言該內外聲佗許外聲非勤勇發舉勤
勇因不遍宗法宗法不遍不能成得宗聲無常即是
不遍有所不立若所作因而即是遍第二意云所不
立者聲上無常佗無未許名有所不立今言遍者顯
此不立因皆能立是故稱遍。


又因於宗遍至名曰相違者此汎敘述因中之過。


若唯言法性至是故言遍者此方配屬若但言法而
無遍字是初相過即兩俱不遍等過尋文自曉。


若但言遍不言宗法至故言法性者前雖巳明此重
結也細尋應知。


必無是遍非宗法句者准此疏主不許有之餘人有
此句成過如軌法師疏說。


如薩婆多對大乘者立命根者引此意證若有別體
因亦不闕初相是與前陳法義相關涉故若無別體
因即所作因聲外無體名無別體若舉此因成不闕
初之一相所以疏云非無體是非有體非總意而言
離有法外別有體者義相關涉得為因不離有法名
無別體亦得為因所以下言非無體是非有體非問
引佗比量而以為證此量有過為無過耶答有過如
餘常釋。


更有十一并前十二一分不成者不作句而言十二
[001-0851b]
言更有十四并前十五者義意亦同此釋。


此二偏句並皆是過者偏有其過名之為偏無偏名
正隣近均等而無別也。


若唯言所陳至處名同品者此明佗難意云唯取言
陳法之自相名為所立不取意許有何過耶解云若
唯取言陳許不取意許者便無有四相違之因比量
相違決定相違等皆應無四。


若全同有法上所有一切義者此中意說同品之上
所有皆同者即有關無同喻亦有相符極成亦無異
喻等過如聲有所聞瓶即無立聲所聞即犯相符立
聲無我即無異喻由此道理取所立有此名同品不
煩一切皆令相似名為同品。


或所作因是聲有法者問此與前解而復何別答有
少差別前即取聲望瓶為別今解言聲上所作義望
聲為別不對於瓶前文別。


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者此中意說聲上所
作與瓶所作相似名之為同不說異名者不言聲上
所作瓶上所作名為異名言即此據相似說故無有
失。


別不容有舉喻成宗者意聲瓶二上所作無別處不
得容舉喻成宗以能立因同喻無故恒住堅窂性者
此中有三常宗一者恒二者住三者堅窂性此三宗
義意如是。


是法自相相違因故攝餘不盡者此中意說九句因
[001-0851c]
中四六唯攝四相違中法自相相違不攝餘三故言
不盡問何意不攝答九句因中同無異有唯攝初一
餘不相當故不攝也。


此初三句內唯第三句少分正因等者四句相對三
句名初唯第三句內有是有非有故言少分正因所
攝或可前三句中初二唯過第三句少分正因為簡
過句故言少分問第四句內亦有正因如何獨言第
三句耶答第四句中雖有正因今言正因意唯明第
二相故縱彼是正屬第三相故今不說。


不同同品體類解品者此中意說同品必須所立宗
因有體無體皆須相似問設不相似而有何過耶答
有體宗舉無體喻能立所立二皆闕也由斯必須與
宗相似異即不爾何止相濫良盡是真異喻也非要
有體無體皆同故言不同同品體類解品也思之。


古因明云者此是不善因明論師作如是言西方部
類其數寔繁問古師所立即為非正豈天親等非古
師耶答除天親等餘之不善因明之者故今牒破。


或說與前立有異者問此與第一意何別耶答初狹
後寬初解狹者如立無常但是常者即是異喻第二
解寬者如立聲無常聲上無我空苦等義皆名為異
問設爾取此名為異者而得何過答且如立聲無常
所作性因瓶為同喻空為異喻聲上無我等義亦是
異者所作性因即於上轉便成不定者准古師作此
立異名為異者即一切量無有正者故今應依陳那
[001-0852a]
所說但與所立宗無之處即名異品非要一切方名
異也。


謂彼若非無所立處名為異品者此舉自意以顯佗
非佗非者要相違法名異品者此牒佗意也破文如
疏故不繁云。


若異有法至亦應名異者此中意說異品為異於何
若異所陳有法者而名異同喻所依瓶盆與聲亦別
應名聲此是難也。


若異於法至皆應名同者此即難異應名同且如聲
上無常敵無不許於聲上有餘不於聲上有皆應得
名為同品可燒可見及虗空皆不於聲上有應名同
品以俱不許故。


此伹略無正諍無常等者意前宗之上亦有傍意所
許種種不同何故異品但舉其常以異無常不言異
餘者若論文略無言陳正諍無常更不是餘傍所許
者所以言略理實而言舉異品者與前宗上一切別
異名為異也。


然雖異品至宗定隨轉者問凡言雖者必兼得失何
者為得何為失耶答然異品中取因異名之為得謂
顯無宗處因隨無翻顯有因宗定隨轉此名為正異
品中唯取宗義由非正取故名失也。


雖復離法至其宗便立者問此雖得失而何在耶答
前解得失唯在一因望有功能立名為得望不正取
即名為失今此望於宗因兩法名為得若唯離法先
[001-0852b]
宗後因此名為不正取名為失也或可兩箇雖字共
成一箇得失之義思之可悉。


自句佗句皆無過者正因所攝者即於三相隨應一
一皆為四句正明初句名之為自餘二名佗處互自
佗准思可悉若自佗皆無過者正因所攝即是同品
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也。


第三句少分正因餘皆有過者四句之中唯第三句
少得為正第一二句皆有過失故言餘也第三句外
名之為餘問第三句內亦有小過何不當句簡名之
為餘答少分正言即以簡說故更不簡。


答宗一所立至狹不說品者意釋初相不得言品總
宗唯一無多品類不名為品同喻異喻皆有多品類
體性是寬故皆名品問二品何寬答且如立聲無常
為宗餘之一切但無常處皆名為同喻異返此故寬
名品也。


以因成宗非成二品者意云舉因本欲成宗所以初
相而得法名二喻本不欲成俱名品非法。


何故前言闕無異品等者此乃指前古今同異中彼
處明闕應解此巳故指前言而以為難。


上來三句至句之過者此意總結明因三相各為三
句一一相雖應皆作四句料簡有過非過等者前巳
明。


無體闕者謂不陳言等者但陳其宗不舉因等名無
體闕。
[001-0852c]


三相既一義故非無體者意云若陳因言隨闕何相
即有體以相即義但闕義相而非無體體即所作性
也。


三立皆闕者一因二喻名為三立也。


不闕不定者意云亦有不闕三相即名為正亦有不
闕三相即是不正如決定相違不生佗智三相雖具
但名似立為約有過及非有過故言不定問不陳其
言名為無體三立不闕即是陳言如何在此無體闕
中答為顯屬對故在此中實非無言名無體也合是
有體中所攝也。


如是合有三箇四句者即三立互為而相對有無成
四句也一箇兩句者即三皆闕三皆不闕名為二也
問三皆不闕雖有似立是成闕過答雖立論言具顯
三相由敵論者者於三相上智不決失亦得名為三
立皆闕問此一兩句與四句中第三第四而有何異
答第三第四即是四句綺互相望一種兩句非望四
句故有異也。


但名闕過非餘過攝者非是不成不定及相違等及
喻過中俱不成等及不遣等諸過所攝但名闕減之
過類收也。


少相名闕至義少名闕者問少相少義二有何別答
少相闕者因三相是少義闕者雖陳因喻等言而闕
於義故二差別。


有闕初相非後二者即是不成是也。
[001-0853a]


有闕後二非初相者即不定相違等少相闕中第二
四句者有闕第二非初後者即不共不定過是有闕
初後非第二者即六不定中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
是有亦闕第二闕初後者即四相違中法自相相違
是聲顯立不許有所作因不問


或具二過或具三過者即前四句過中有一一二二
三三即七闕過也少相義少皆有此闕七過也問少
相少義二有何別答如前問答故略之


答以因親成於宗者意云謂因親成於宗所以九句
之中皆不闕初相以闕後二相中有過無過所以不
攝餘四不成以四不成唯初相過也。


同異成宗疎遠等者同喻異喻皆有順違九句之中
任自思取以約同異二喻但標違順所以不攝餘過
之盡。


等言意顯至皆此所攝者此中意說前引理門頌中
唯攝因過也缺減等過及喻十過皆未曾攝所以今
五種解相一一各對為句取後二相為二四句第二
解明因三相綺對七句一一為顯有三四句初二後
三即成五也。


古今合有多釋者即今同異可以三相能立中或八
或四或三等而為能立今此唯明因三相以為能立
入此頌中不同古說也。


三種四句者即前明初相中有是宗法而非遍等三
句也。
[001-0853b]


一種兩句者即三皆闕三皆不闕此皆是體闕也。


或闕一有三句闕二有三等者此即無體闕也此等
作句成四十五皆據有體數亦如之皆雖一相以作
斯釋。


此問二體相未顯故者二相未顯所以偏問而以釋
之亦有本言相成顯故今不依也。


有無法處者意云有體無體處隨應皆名為同品也
由法能別至以彰彼聚者此中意說舉所立法以彰
彼同喻聚也。


答彼若不許聲至宗因無故者喚立論人名之為彼
立論之人不許聲上有於無我及以所作名宗因無
故也此但舉法不舉人故。


有有法差別相違者聲上我無我義名為差別所作
性因與相違法作因也明知傍許有義准宗不爾即
無四相違也。


謂隨所有法者是同喻望所餘法者是餘所立宗也
其相展轉者此彼兩法名為展轉也少分相似者正
釋同喻也下釋異喻義亦准之。


此中不言至此准可知者意前同喻中言與所立法
今異喻中但言無其所立不言其法者義准可知也
故略不言但無所立義巳成故也。


若常宗有亦入異品者意云若立有體常宗龜毛等
無體即入異品也。


若非有品便入同中者意云若立無體之法即入同
[001-0853c]
品中攝故無第三雙非二品也。


聲論師中總有二類者一聲生二聲顯此二計中一
一皆有四種且聲生論有計內外聲皆是常二計內
常外是無常此復二類一者執內聲常其體是一如
大乘真如二者執內外聲常其體本多如薩婆多擇
滅此為四類聲顯亦爾問此生顯二計何別答顯文
有聲先常住顯發之後其聲亦常聲生發巳方是常
住先無常也。


勤勇為因至兩俱不成者如佛弟子對聲生論立內
外聲皆是無常舉勤勇因佗全許自是一分於內即
轉於外不轉對自一分轉名兩俱不成也。


不爾因有兩俱一分兩俱不成者若佛弟子對聲顯
論立內外聲皆是無常勤勇為因兩俱一分兩俱不
成自佗不許外聲勤勇名一分也。


勤勇因成同定餘遍者舉勤勇因成無常宗同品定
有餘二皆遍餘二皆遍者遍是宗法異品遍無所以
言同定餘遍。


此既正因無不定過者所作性因隨成苦等乃犯不
定由此隨應除苦以外即無其過所以言因既正無
不定過也。


因寬狹等至應設劬勞也者所作勤勇二因成無常
宗名狹能成所成俱狹若所作因成無我宗即是宗
寬而因是狹雖無異喻亦成正因也舉所量性因成
無我宗能成所成俱名寬也無有一法非所量無有
[001-0854a]
一法非無我所以名寬此等作法如下當知道理深
幽卒難以曉莫不勤勞方能悟之勸勉後徒驗識臧
否故披斯疏應設劬勞也。
後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