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125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唐-慧沼 (master)


No. 882
大乘法苑林章補闕卷第四
大雲寺沙門 慧沼 撰



* 三科章
* 得非得章
* 空義章
* 十二支章
* 二種生死章
* 三求章


○三科章



三科法門。以五門分。一出體。二釋名。三癈立。四假實。
五類異。


出體者



有三。一約三性。五蘊唯有為。十二十八通有
無為。若約漏無漏門分別。五蘊通二性。若約常無常
門分別。唯依他。十二處中。法處少分。唯圓成。餘十一
處法處一少分。通二性。十八界中。法界一少分。唯圓
成。餘十七界法界少分。通二性。二約五法出體。五蘊
中。色蘊少分名為相。識受想行蘊一少分。名為分別。
行蘊少分色蘊少分。即名句文。名為名。行蘊少分。名
為正智。十二處五根四塵全法處一少分。名為相。法
處一少分聲處全。名為名。意處全法處少分。名為分
別。法處少分。名為正智。法處少分。名如如。十八界中。
九色全法界少分。名為相。法界少分乃聲界全。名為
名。七心界全法界少分。名為分別。法界少分。名為正
智。法界少分。名如如。三約百法出體者。色蘊中唯攝
十一種色。識唯八心王。受即受數。想即想數。行蘊餘
[004-0130a]
者總是。唯除無為。十二處中。五根五塵各自處。收八
箇心王。名意處。餘者總法處收。十八界中。五根五塵
各自界。六識名六處界。末那及第八名意界。及等無
間意。餘者法界收。


二釋名者



蘊者積聚義名蘊。處者出生義。界者自性
義。能持自體故。亦是界義。


三癈立者



問五蘊何故諸色合為一。諸識合為一。受
想分二蘊耶。自餘心所。合為行蘊耶。答為對除五種
我故。一對我具故。立五色蘊。五根五塵是我作具故。
所以合色為一蘊。伹是色而非我。二對除我受用故
立受蘊。但是苦樂等受而非我。三對除我言說故立
想蘊。但是想而非我。四對除我作用故立行蘊。但是
思而非我。五對除我因故。伹是識而非我。問何故立
十二處中。色開為十。識合為一。答為對除一合我故。
說十二處。所以開色為十。合識為一。問十八界中。何
故開色為十。及心開為七。答為對除法執故。令知根
境生識之本。非識能生於境等。此就小乘隨轉門說。
又釋。樂色少者說五蘊。開心為四。合色為一。樂色多
者。說十二處。開色為十。合心為一。樂色心等者。說十
八界。開心為七。又釋。有情根上中下。利者說五蘊。中
者說十二處。下者說十八界。


四假實分別者



蘊中色蘊通假實。五根實。五塵通假
實。色中青黃赤白實。餘假。聲中明闇是假實。香味二
種。論雖無文。今以理准。亦通假實。香中六種好惡等
[004-0130b]
三。據性是假。論體是實。和合一種唯假。餘二實。味塵
中。據性是假。論體是實。觸通假實。能造觸是實。餘總
是假。法色中五種遍計所起等四唯假。定自在所生
實。定境色是假。識受想是實。行蘊中。二十四不相應。
及尋伺小隨中隨大隨根本等隨。應通假實。十二處
五根處實。五塵如蘊。法處中二十四不相應尋伺假。
無為實。餘隨所應意處唯實。十八界如處說。


五類異分別



有其十類。一無漏分別有三品。唯識第
十卷。自當分別。二方便善。識蘊通加行善。色蘊中色
聲二塵。通加行善。五根三塵非故。瑜伽云。兩法非自
性。由表成善惡。三塵唯無記。法處中受所引色。定自
在所生。加行善。餘非。受想二蘊。通加行善。行蘊中尋
伺。滅盡定。睡眠。十一善。遍行五。別境五。無想定等。並
加行善。十二處中。意處色聲二處。通加行善。法處中
無為等加行善。餘如蘊。十八界中。七心界。聲色二界。
法界少分。通加行善。餘如處說。三生得善。識蘊少分。
色蘊色聲二。法處色中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受想
二蘊。生得善。行蘊中十一善。遍行別境尋伺悔眠。四
不善。五蘊中色蘊中色聲二處不善。故名不善。法處
色中受所引遍計色。亦名不善。受想識三通不善。行
蘊中遍行別境大小隨等不定。四異生性。皆通不善。
處界隨應。五覆無記。五蘊中色蘊身語業。如梵王起
諂。遍計所起色。通有覆無記。受想識亦通有覆無記。
行蘊遍行別境根本。除其隨中小十忿恨惱嫉害不
[004-0130c]
善。餘五通有覆無記。中二亦不善。大八並通有覆無
記。二十四不相應中隨應。不定四。皆通處界隨應。六
無覆無記中。五蘊中色五根全扶根塵是異熟生。聲
即不定。依小非報。准大亦報。受想識中通除末那。行
蘊遍行別境眠。不想應中眾同分命根無想報三。皆
是異熟生。處界隨應。七威儀中。五蘊中色蘊。五塵中
除聲及無根。法處中引定果。受所引。遍計所起等。並
威儀。受想識中。取緣發者是。行蘊遍行別境尋伺識
等並是。處界隨應。八工巧是五蘊中色蘊。五塵全。除
五根法色定果遍計是。受想識三。取緣發者。行蘊中
遍行別境尋伺與眠等並是。處界隨應。九變化。五蘊
中唯取色。界分別色蘊中五塵通變化。識中唯第六
及眼耳。除五根及業果心心所。十二處中。五塵全法
處少分。謂通果色意處少分。所餘少非。十八界中。五
塵全。法界少分。六識界中眼耳意三。所餘非。十自性
無記。色蘊中異熟長養。等流長養二。一處寬遍長養。
二想續盛長養。等流有四。一異熟等流。二長養等流。
三變異等流。四自性等流。但色蘊通自性無記。謂外
五塵扶根四塵非報。問諸論說云。說有四無說。何故
不說有自性無記耶。答除異熟無記外。非別有自性
無記。隨增說我事。為依正所行生持分廣略。無別所
依。緣我所依謂色蘊蘊是我之所依故。我所受用事
謂受蘊。我言說事謂想蘊。起言故。我所造作事。思體
造作故。我所為故。破此五執故說六根。所得故說六
[004-0131a]
塵。能生六識根同能取。所得隱而不說。持自性分十
八界。問何故無間以辨界。八識但名界。約界以分境。
應當立二十四。答依緣無別故。所以不立二十四。


○得非得章第十六



得非得義。以十門分別。一明所依。二明得名。三明差
別。四約識分別。五約位分別。六約內外分別。七約大
小分別。八約三世分別。九約曾得未曾得分別。十問
答分別。


一明所依者



一切有為法。皆得所依。所依是善。得亦
是善。所依不善。得亦不善。所依欲界繫。得亦欲界繫。
乃至所依無記。得亦無記。所依色無色繫。得還依色
無色界繫。所依不繫。得亦不繫。擇滅得唯屬聖道。非
擇滅得屬三。一以世間六行伏惑暫不生。此得屬世
間六行道。二若究竟滅者。屬所依本識。三若緣闕暫
不生者屬種子。非得所依有二。一依聖道。二依有為
法種子。若一切染污法不得。明依聖道及六行道。所
有無漏法非得。依二障種立。若有漏善無記非得。依
自種而建立。若一切染污法現行不起。名不得用。若
種子亦斷者。名不得體。若一切有漏善無記。若約離
緣縛時。名不得用。若究竟佛位。非擇滅者。名不得體。
無漏法不得者。若現行不起。名不得用。有種姓者。無
不得體。若無種姓者。體用俱不得。若三乘定性名相
望。皆有不得他無漏體用。


第二釋名者



瑜伽論說。云何名為得獲成就。答謂若
[004-0131b]
生緣攝受增盛之因。依薩婆多。得之與成就有別。若
初得名得。若久得成就者。名成就。若大乘種子任舊
而住名為得。增上盛果之時名成就。成就有三。一種
子成就者。因循任舊。名種子成就。種子即成就。持業
釋也。二自在者。加行功用而得成就。名自在成就。自
在之成就。依士釋也。又自在即成就。持業釋也。現行
者。現行果顯現而著。名曰現行。現行即成就。持業釋
也。


三明差別者



一切法略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無。今取
有不取無。有法中有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今取有
為不取無為。何以故。無為常住。不熏成種故。就有為
中。略有三種。一者染污法。二者善。三者無記。染污中
有二。一者不善。二者有覆無記。善中有二。一加行。二
生得。無記中有四。一異熟生。二威儀。三工巧。四變化。
三界染污法。皆名種成就。善中生得善。名種子成就。
四無記中。異熟無記全。威儀工巧少分。名種子成就。
所餘皆自在成就。此二種子。生起現行。名現行成就。
何以故。種子隱而難了。所以分二。現行顯而易了。所
以合論。就三種成就中。初種子成就中。約染污法成
就不成就有二。一約有漏道中見修二惑。唯能伏修。
不能伏見。就修唯伏六識中。不能伏第七識。就六識
中。唯伏貪瞋等四迷事煩惱。不能伏身邊二見。就貪
瞋等四中。唯能伏與瞋等相應四。不能伏與二見相
應起者。就貪等四中。隨取三界九地。唯除非想定。下
[004-0131c]
之八地。地地皆有九品。一一品中。作無間解脫道。而
折伏之。約小而言。種子現行。皆不成就。若大而言。唯
伏現行。不斷種子等。於一一品伏。名現行不成就。種
子名成就。乃至伏欲界惑盡。名欲界現行不成就。上
二界種子現行俱成就。於中隨其所應。第二約無漏
道。若煩惱障分別起者。三乘見道。種子現行。俱不成
就。修所斷者。若菩薩就十地位。七地巳前。現行由有
成就不成就。種子定成就。八地巳上。永不現行。現行
名不成就。種子金剛無間定不成就。所知障中。分別
起者。種子現行。見道定不成就。俱生者。十地位第六
俱生所知障。若種子若現行。地地之中。皆有不成就。
第七識俱者。煩惱。七地之中。現行有成不成種子金
剛道。永不成就。所知者。八地之中。現行由有成。種子
要在究竟。永不成就。習氣。六識中所有習氣。若煩惱
所知十地之中。皆有不成就。第七者。要金剛。約二乘
斷煩惱障中。見道種子。現行定不成就。於修道中有
超果者。有漸次者。若漸次者。隨何而三界中。品品種
子現行俱不成就。乃得極果。隨其所應。超果有三。超
中二果者。三界修惑竪斷。若欲界一品斷。非想一品
斷。隨其所應。成就不成就。有六行伏惑者。若伏六品
迴心入見道者。現行先不成就。種子。入見道時。隨其
所應。先伏者有多少品不成就。習氣定成就。染污者。
如是分別善中有二。一生得善。二加行善。欲界中生
得善。若不起邪見。種子。現行定成就。若起邪見者。現
[004-0132a]
行定不成就。若起加行善。自在成就。邪見者現行不
成就。生上界。欲界生得聞思加行善種子定成就。現
行有成不成就。約離縳斷者。此諸善入見道有具一
分不成就。種子不成就者。要解脫道。無漏加行善。種
子定成就。現行有不成就。不在此分別威儀等四無
記中。欲界中威儀工巧種子定成。現有不成。加行自
在者亦爾。有成不成。變化定不成就。異熟生者。種子
定成就。現行有成不成。約離縛入見道。亦有一分現
行不成。種子在解脫道。定不成就。


第四約識辨界者



五識中欲界唯種子成就。無自在
就。眼耳二有自在成就。色界中唯有三種子成就。無
色全無。餘通三界。欲界有七。謂染二善二無記三。色
界中六。污一善二無記三。除工巧。無色有四。污一善
二無記一。心數心欲界具除輕安。色界有染。無隨中
大八小三。不定中有尋伺。無色類此。隨其所應成不
成。第六中三界有自在。若無漏者。第七亦有自在成。
第八唯種子。約因果以論。第八果唯自在。因但種子。
第六七因具三。果唯自在。因中五識眼耳有自在。亦
可。八地巳上五俱亦有自在。三慧欲界有聞思。色界
有聞修。無色有修。若定菩薩果定不。


第五約位者



資糧位中。染污現行。以聞思所伏。有不
成者。不共無明等。加行位中。染污中分別俱生二見
現行俱不成。生得善及加行善。種子自在定成。現行
定不成。見道中所有分別染者。種子現行俱不成。生
[004-0132b]
得善。現行定不成。無記現行定不成。於修位中。七地
巳前染汙善無記。現行由有成。八地巳上七識染由
現行。六中無記生得善定不成就。佛位一切有漏善
無記無漏劣者。種子現行皆不成。


第六內外分別



小乘內立得。外不立得。大乘內外俱
立。


第七大小分別者



小乘為大得得諸法。小得得大得。
不得諸法。大乘立大得。


第八約世分別者



薩婆多立三世有得。過去世立法
後得。過去之法。雖無用起。而有得彼體不失。屬行者。
名法後得。現在名法俱得。現在法而有得。與彼法俱
而不失。名法俱得。未來有法前得。得彼未來之法。令
屬行者。如是現緣。今當得得法不失。有得彼之法。今
大乘立法俱得。若種子有當生現義。假立法前。容有
此義。


第九曾得未曾得者



生得善名曾得。加行善名未曾
得。又解有漏善。名曾得。無漏之法。名未曾得。


第十問答分別者



問見分緣於境。有證來緣見。亦應
得得於法。有別得來得於得。


答見分依他。實量果自
證緣得。是其假。得無別得來得。


問所得法有為。能得
之法亦有為。亦應所得是無為。能得亦無為。


答有為
體相順。能所之得並有為。無為不相順。不得同無為。


問異生性為通三界分別種立非耶。


答與異熟同地。
如是如餘。何以故無成就。三界異生性故。


問無性人
[004-0132c]
無果可障。依何立異生性耶。


答彼極重故。總依二障
立也。


○空義章



空義。略以五門分別。一數不同。二出體性。三明癈立。
四三乘得。五顯證位。


一數不同者



或說一空。般若經云。五蘊皆空。三解脫
門中。空解脫門。或說二空。處處皆說。生空法空。或說
四空。大般若五十一末說。復次善現有性。由有性空。
無性由無性空。空自性由自性空。他由他性空。瑜伽
第十二云。空性有四。一觀察空。二彼界空。三內空。四
外空。或說七空。四卷楞伽第一。佛告大慧。空空者。即
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繫著。復空無二性。離
自性相。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自性空。行空。無
空。一切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或說十
一空。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空。善男子。空者。
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
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大般若經。顯揚。瑜伽。
辨中邊論。十六空。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
弄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
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或說十七空。大
般若說。前十六上。加無所得空。或說十八空。般若第
八九說。前十七上。加自性空。或說十九空。般若說。十
六空上。加所緣空。增上空。互無空。或說二十空。般若
第五十一說。十八空中。離無散空。為散空無變異空。
[004-0133a]
離相空。為自相空共相空。或說二十二空。亦大般若
云云


二出體性者



夫論空者。空有二。一空境。二空行。境有
三。一非有故名空。如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人法二我。
故皆名空。依此義空。說相無性無生。如入鹿母堂不
見馬牛等。彼相果。如得無學果。巳斷貧等。彼界空等。
或體性非有。皆成空攝。二空顯故名空。如依他起。理
有情無。體性非空。觀此依他。不見所執。空顯亦名為
空。依此義故。說生無性。名自性無。楞伽亦云。謂陰離
我我所。由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行體非無。無
計所執。無顯亦名為空。三空性故名空。如圓成實性。
亦理有情無。體性非空。觀此所執本性。有作於空行。
觀二我空。方證真理。真理即是空。空本性故名為空。
依此義故。說勝義無性。楞伽亦云。謂得自覺聖知者。
一切巳過習氣空。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即
同諸論。或苦無生。總而言之。前之二空。名為舜若空。
無故名空。遍計所執體非有故名空。依他之上。無所
執性。空顯故名空。前實是空。次假名空。後之一種。舜
若多之本性。因空無門。而證空理。體實有性。空顯故
名為空。由此說言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
之為空。能觀空行。隨其所應。觀此三境。亦名為空。體
實非空。三慧攝故。今此諸文說於空者。不起空境。及
與空行。是一空中。般若經說五蘊皆空中。而說世俗
五蘊。即勝義空。今依大乘。依空境說。辨中論有三五
[004-0133b]
蘊。一計所執五蘊。二依他起五蘊。三法性五蘊。今依
此空。略為三釋。且論所執蘊。諸法本性非有。相無自
起。所以稱空。凡夫妄執有實五蘊。即空非色。滅巳方
空。依他五蘊。猶如聚沫。浮泡陽焰芭蕉幻事。無如所
執自然生性。故亦名空。法性五蘊。因觀所執空無。方
證空實性故名無。如彼所執真性故。此勝義無性亦
名為空。由觀空性。生死因果。或苦不生。故名為空。故
說三境。皆成空義。又彼空者。唯真如理性。非空非有。
因空所顯。遮執為有。是空性故。假說為空。愚夫不知。
執五蘊等實離真有起異。及相應散動分別。今破執
推歸本攝性。體即真如。事離於理。無別體性。故說五
蘊。一切皆空。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遍自體
故。一切法等。皆如是等蘊自性空。非滅無蘊方歸真
性。三解脫門中。說空解脫門者。此依所觀空行為境。
而說為空。成唯識第八云。三解脫門。所行境界。與此
三性相攝云何。理實皆通。隨相各一。空無願無相。如
次應知。瑜伽七十四。顯揚第六說。由初性故。立空解
脫門。觀我我所空故。由第二性故。立無願解脫門。觀
諸有漏及有為法。不生願故。由圓成性。立無相解脫
門。觀諸無漏及無為無相故。唯識依此各一故。說言
隨相各一。空無願無相。如次應知。瑜伽第十二說。若
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
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
名無相。彼依觀遍計所執。而為三行。瑜伽七十三說。
[004-0133c]
五法中相通三種。謂空無願無相。亦三種境。故知依
他亦有三境。謂依他無計所執。人法二我。因顯成實。
成實因空所顯。此二即為空境。謂不於此起願等故。
為無願境。有緣此空無願之境為無相故。為無相境。
是故三性。皆通三境。如三解脫門章。樞要等說。故隨
所應緣無及有。三種境界。即為三行。合名為空。此二
空體者。境二空體。略有二種。一體非有。謂遍計所執。
眾生及法二性皆無。二體非無。謂圓成實性。因無顯
體。性是有故。諸論說二我。實無二我。有能觀行。體實
亦非空。有漏無漏二觀之心。隨緣證彼。為二空智。四
空體者。般若經中。次自釋言。有性由有性空。有性謂
五蘊。此有性由有性空。五蘊生性。不可行故。除一法
無性。謂無為。此無性由無性空。擇滅等體性都無故。
謂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見所作。亦非餘
所作。是為自性。由自性空。謂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
切法住法性法界平等性。離生性。真如。不虗妄性。不
變異性。實際。皆由他性故空。此說真如等體性非空。由
無所執他性空。顯此真如他性。名之為空。瑜伽論說。
觀察空者。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及我
所等。若執法有常樂我淨。生死沉淪。今觀為空。除遍
計所執。非有空。破忘所執。彼界空者。謂不動心解脫
空無貪等一切煩惱。得俱解脫法。貪等惑巳斷滅故。
無故名空。內空體者。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慢
等一切僻執。此等內身斷除。能執我等心除斷。名內
[004-0134a]
空。外空體者。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巳超過有
色相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緣玅
欲相。名為色相。此相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亦斷
數緣。五欲貪等。名為外空。觀上文意。由內外空故。有
觀察空。能執我心。及欲貪等。若不斷滅。由何等。於境
成觀察空。即亦由內外空故有彼果空。執我等心。及
五欲心。若不斷滅。由何得有彼界空成就。論說言。又
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思內空。由
觀察。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謂復
於此內身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
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
等動。由彼不為計我計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
二空心俱證會。此四空中。初觀察空。空遍計所執。後
之三空。空依他起。斷滅惑執。名之為空。總是境空。能
觀此四有無漏智。即是空行。七空體者。楞伽經云。云
何相空。謂一切性自相空觀。屬轉積聚故。分別無性。
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
性相空。是名相空。此意說觀一切法。唯展轉積集而
起。虗幻故。異其所分別自共二相。無實不同。凡夫及
小乘。共所執有實自共二相。二相本無故。自共相不
生。若自若他。若俱之性。並無自共相。故二相不住。自
共二相。現無生住。何得有體。故名相空。即諸論說云。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
隨多少意釋此義時。亦無有住。住生同有。故伹說無。
[004-0134b]
略無異滅。彼非有故。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巳不生。是
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前說諸法唯
是展轉積集而起。即執有實。展轉積集。今破此執。此
積集法。自巳之性。無實自性。自性不生。唯有似法展
轉。似集本無。而有假立生。名有巳暫停。假立住。稱都
無實性。故名諸法性自性空。不同兩宗破。似因緣法。
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果方便生。並
名行空。此意說言五陰諸行為因所成。亦緣所作。由
果方便。巳有因生。都非我我所。此行之上。離我我所。
遍計所執。故名行空。大慧。即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
性無性。是雖無行空。若說五陰因緣成。作業方便生。
離我我所相。有執蘊為因緣。成有實體性。今破執此
緣起陰自性。今無實自性。故名無行空。無行空不遮
有。假緣起自性不同。兩宗破緣起法。前破法執。通說
一切展轉積集。此破我執故。說緣起內蘊法故。云何
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
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
大空。謂得自覺聖智。一切無邊習氣空。是名一切法
第一義聖智大空。此空即是真如空性。佛自覺聖智
之所證會。證會之時。一切分別能見心過失。及彼習
惡。皆悉無有。此空即是惑苦無生空。本性空。此復二
空。略有二空。一妄實分別。前為所執。後是真如無有
名空。二俗真分別。前為世俗依他等法。後是勝義。圓
成實性。前離言說空。後智內證冥。離言說故。名空之
[004-0134c]
性。故名空。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
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俱彼
空。非舍舍性重。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餘處無象馬。
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是名彼彼空。謂於鹿母
堂中。無彼羊馬等。名彼彼空。非彼堂中無比丘等。及
舍等性亦無。名之為空。此彼二空是空。鹿母堂。遠離
不須觀察。前六空中。初二法空。次二生空。後二二諦。
前二二中。初皆破彼異生小乘初起二執。後時皆展
轉。破有學大乘。後起二執。後二諦中。初妄實對。有無
之空。初異生小乘。初業所執所證。巳名空。後俗真對。
為理之空。為後有學大乘後起所迷所悟。說之為空。
此上六空。皆遣所執。說之為空。經云空空。真即是妄
想自性處故。彼彼一空。汎說空空。非為除執故。觀遠
離十一空體者。古相傳釋。前十相空境空。後真空。智
空。真智空。異於妄分意情外有法。破之顯空故。前十
種。對境明空。據實以求心外無法。一切諸法。皆具真
如。真如體寂故。後一種就智說空。故地說言。一切如
說自體空。名智自空。今釋不然。前十所觀。虗妄無空。
空無故空。後無大空。真如之空。空性名空。般若空故。
不同顯揚大空者。器世間空。不同大般若中五十一
十方空。故名為大空。古釋前十五中。初八以無破有。
名之為空。第九以有遣無。名第一義。第十以共非有
非無。雙破有無。名為空空。是則有無。是則非無無。故
與地說中十平等同。今釋前九智所觀空。第十能觀
[004-0135a]
空智亦空。亦中邊說。能見非於此空。智亦空。故言空
空。由此經云。如是空空。亦非同於聲聞所得空空三
昧。是名空是有是無。是是縛是是。能觀之心。亦是妄
故。故觀察妄智。亦立名空也。然大般若第五十說。空
謂一切法空。此空故名空空。由空無故。此空名空。所
望義別。亦不相違。就前九中。前八空世俗。第九空勝
義。無如所執。故名為空。大般若云。勝義謂涅槃處勝
義。由勝義空故。就前八中。即於初七。明眾生及法無
性故空。後一明眾生及法無相故空。因緣假中。而無
實性。名無性空。畢竟空中。無因緣相。名無相空。今釋
不然。前八空中。初七有所得空。後一無所得空。般若
名不可得空。前七之中。古釋初六眾生無性。即是生
空。後一明諸法無性。即是法空。今釋不然。內外等空
中。皆言無如來法僧。所有財物。及有為無為。并無始
空。遍觀人法。何故唯得是彼生空。謂前六空。無如法
執。人法二空。無性空者。大般若言。有無為法。非三乘
聖。亦非所餘作。此本性故。名本性。非自他俱之所作。
故名本性空。顯揚等云。本性即是無漏種姓。為此種
姓。得清淨故。而觀於空。名本性空。不同涅槃。前六之
中。古釋。初五觀現在空。後一觀過去空。今釋不然。諸
無為法。非世攝故。應言初五觀現法空。後一觀彼無
初際空。前五之中。初三依內外法以辨空。後二依有
無為種類差別以辨空。釋云。前三之中。眾生名內。非
情名外。內無神我眾生壽命。名為內空。外空法體。外
[004-0135b]
法非我我所。名外事。又觀外法。假無實體。亦名外空
者。空法體。唯此即是法空。名外空。今觀了知此生歸
意。乃至無為非我我所。名無為空。俱是眾生空。未空
法體。不名法空。問何故內外。即離合觀有無為。不爾。
答不言唯說理亦無傷。內外二法。同是有為。合觀即
易。有為無為合觀。即難是故不說。又執內外二法。離
合有我我所。散觀離合。此破彼執。有為無為二法不
爾。是故無合。問有始空。何故不說有無終空。准義應
得。故地持中。三世俱觀。今明過去起過根本。無始著
處故。論觀之未來了知。准過去生心故。略不說故。於
十六空中。說無散空。舉根本末隨。不說無終空。上來
七空。是無性空。無所有者。見因緣相異所有。名無所
有空。此無相空。是以下云。如人無別。名之為空。外是
就子。名無性空。亦如有人無物名空。非是就物明無
性空。亦或八空。以無破有。第九一空。以有破無。名
前八空。為第一義。一切諸法空而常有。非是實無。
非實無故。無第一義。自性可得。名第一義空。上來
九空。別破有無別。第十空有無雙遣。又前九空。遣有
無性。第十遣者。有無別相。前有及無。二俱是空。故曰
空空。因緣之法。有無同體。以同體故。無法為有。有為
無故無別。即非有非無故。故空空。此十空門。破遣前
相以空理。第十一空。就實辨空。十地經中。就隱而說
何梨耶織。以為大空。就顯勝故。般若以為大空。即彼
真識顯為般若。非緣照慧。般若體寂。故曰大空。今釋
[004-0135c]
稍異。如前巳辨。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
本。性種等隨應。能食及所食。外空此依內外空身所住。大空
能見空空此如理。勝義空所求二諦空。有為空。無為空為常益有
情。畢竟空為不捨生死。無際空為是是無窮盡。無散空故菩薩
觀空。為種姓清淨。本性空為得諸相好。相空為清淨佛性。
一切法空故菩薩觀空。補特伽羅法。自性空實性俱非有。無性
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述曰。能食者六根也。由

執六根能受用境。今觀空相。無實能受用。空其遍計
故。說為內空。所食六塵也。由執六塵是實所受用。今
觀六塵無實。空其遍計故。說為外空。此依者扶根塵
也。由不是內根故。非內。不同外器世間故非外。非外
故是內。非內故是外。由執為實。今觀為空。迷器世間。
有其遍計。故說為內外空。身所住者大空也。器世間
有大勝用。大外之所依止。多有情類。名之為大。大有
情之所住。故名為大。今觀為空。故名大空。能見者空
空也。即是能觀智。由昔觀其境是空。空其遍計執。能
觀之智是有。今觀能觀智亦空。故名空空。此如理者。
勝義空也。真理是緣智之境。勝之義故名勝。亦可真
理出過俗。名勝義。由遍計故彰理。今觀計空顯真。理
就所顯故。名勝義空也。所求二諦空者。有為無為空
也。由執一切有為實故。今觀為空。故名有為空。由執
三無為九無為等為實。今觀為空。遣其遍計。故名無
為空。即真如也。又釋。菩薩為求一切智。有菩薩為求
菩提故。空其有為遍計。為求真空無為遍計故。說有
[004-0136a]
為無為空。為常益有情者。異竟空也。由觀有情畢竟
空故。不見有情自他差別。故能常益也。不捨生死者。
無際空也。由智觀理。遣其遍計。由悲故廣化有情。有
情無際故。無際空。為善無窮盡者。不散空。亦名不空。
菩薩所積。福智資糧。盡未來際。無有斷盡。故名不散
空。為種性清淨者。本性空也。法本無染。為惑所弊。今
觀空際。惑顯本性種姓。故名本性空。為求相好者。相
空也。為求相好觀理際故。名相好空。為淨諸佛法者。
一切法空也。由遍計一切三寶。今觀遣執淨諸佛法
故。名一切法空。又一切法亦得。不但佛法。補特伽羅
法者。自性空也。生法二執。體無自性故。名無性空。俱
非有者。無性性空。由生法無性之性所得。明執無所
得。為有還盛其病。今觀無所得亦空。故名無所得空。
言十八空者。前十七空中。開無性為二。加自性空。法
執之自體。自性空。又有三釋。一總故名生。別故名法。
二本故名法。末故名生。三體故名法。用故名生。又體
用故名法。非故名生。十九空者。前十七中。除無所得
空。別加三空。一所緣空。一切識所緣境皆空。二增上
空。所緣空。增上緣。一切俱空。三互無空。前說諸空。謂
是互無空。牛中無馬等。今觀一切謂空。名之互無空。
二十空者。前十九空。除後三空。取十七空。無所得。以
成十八空。於中開不散為二。散空不散空。二乘善法。
有其空故。為散空。又釋。無漏名不散空。有漏名散空。
又開相空為二。自相空。共相空。三十二相別故名自。
[004-0136b]
八十種好共有故名相名空。今唯識觀。於十六中。十
四全一少分法。今所分名生唯所真。問但言真空。七
皆唯識不。答得。但是唯識。必帶生空。自有生空。不必
唯識觀。謂二乘生空。


○十二支章



釋名色互為緣中。觀十二支有二。一雜染安立觀。二
清淨非安立觀。此二觀中。皆有順逆。


安立觀者



謂行相麤淺。安立施設。名曰安立。菩薩將
欲斷除。先順觀之。從無明生行。行生識。識生名色。名
色生六處。乃至生生老死也。如是順觀生死相續。令
生厭離。所以次第順觀。既順觀巳。逆觀其果。從何而
有。於中有二。一觀老死果由誰有。謂由生。生復由誰
有。謂由有。有復由誰有。謂由取。乃至行支皆作四諦
觀。老死苦。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乃至行支集。
即無明。不可更言無明由誰有。是故但作四十四智。
於中別分。若唯作苦集觀。老死苦果有二因集。一麤
近即生。二者遠細因。謂愛取有。觀現生能老死苦果。
謂觀愛取遠生當來老死苦果。如是觀苦果。從集有
巳。即觀集從誰有。謂由苦。苦果從誰有。謂識等五。即
觀苦果復從誰有。還由思業有。即愛取有。更不別觀。
無明行。不異愛取有。是故苦集二諦觀。齊識退還。如
是逆觀苦集諦巳。知是生死之源。將欲斷除。方為滅
道之觀。先觀老死滅。次觀老死由誰得。謂由道。即觀
道能證滅。如是觀滅道二諦。始從老死。至其行支。有
[004-0136c]
四十四智。問何故苦集之觀。至識而還。滅道之觀。越
識而至行。答苦集相續。一周便還。滅道斷除。所以至
行。


清淨非安立觀者



無分別智體合如理。心境二冥。非
假施設。標以非妄立之名。諸惑永滅。示其清淨之目。
於中有二。一順二逆。先順觀。由無分別智。見諦斷無
明。無明滅行不生。乃至老死苦不有。無明滅故慧解
脫。相應諸惑滅故心解脫。無明滅故無發行。諸惑滅
故無現生。業惑無故。後果不續。得無學。得無學巳。逆
觀所滅生死苦果。由誰滅。謂由行。乃至行由誰滅。
由無明。合有三種緣生滅。又作七十七智。觀十二支
者。一一支中有三智。一觀因智。二審因智。三法住智。
觀因智。謂觀老死從誰生。由生生。次審因智。更審觀
老死。從生生。此二智別觀三世。一支上合有六智。法
住智。總觀三世。謂老死從生生。一支有一。除無明。取
十一支。即有十一智。合前六十六智。即有七十七智。
十二支。一一支逆順觀。各有四諦。如觀老死。老死苦。
老死集。老死滅。老死趣滅行。總有四十四智。逆觀十
一支。一一中有二因。觀推因智審因智。令知根本。過
去現在亦爾。觀十二支因緣故。名法住智。總有七十
七智。


巳上開元五年。正月十六日。僧玄儼在緇州讀之。以此功德。普及含生。共成佛果云云


巳上法苑義林卷第四。


○二種生死章


[004-0137a]


二種生死義。八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辨相。四差
別。五依位地。六與四種生死相攝。七會釋三種意生
身。八問答分別。


一出體者



分段生死。以十二支中五果。及生死老七
支為體。餘支但為生死因緣。非正生死體也。此位但
取異熟無記。通於色心。總別果報。若單別報。即非體
攝。故論云。分段生死者。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
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變易生死。亦以異
熟色心總別果報為體。不取無明及無漏業為體。此
體但是無覆無記。唯有漏故。論云不思議變易生死
者。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
勝細異熟果。


第二釋名者



言生死者。是相違釋。生與死違。各別表
故。勝鬘經云。有受報起名生。有受報沒名死。此釋總
名。次釋別名。言分段者。論云身命長短。隨因緣力。有
定齊限。故名分段。若分段屬因。生死是果。分段之生
死故。是依主釋。若分段屬果。分段即生死故。是持業
釋。言變易者。論云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
名變易。如前分段通於二釋。變易之言。屬因屬果。義
皆得故。


三辨相者



於中分二。初辨分段相。後辨變易相。就分
段中。有二不同。一散資。二定資。散資復二。順受橫受。
言順受者。即十二支。始從無明。次第乃至老死。輪轉
受任運果。隨業修住。壽有長短。不假聞思為緣。捨財
[004-0137b]
以資。故名順受。言橫受者。見其壽行短促。唯限三五
十年。其人福行極勝。即以聞思二慧為因。或捨衣物
施於眾僧。或憑念誦。造經造像。由此福力。願令長壽。
皆以聞思二慧。為方便故。如其所願。延令長。故名橫
受。此二合名散資。第二定資者。於中有三。一外緣資。二
內緣資。三雜修靜慮資。外緣資者。如初果人乃至第
四果人。入邊際定。後出定捨衣鉢。資感現身。因令長
時與果。此人或先入定。後方捨衣鉢。或先捨後方入
定。皆不遮之。二唯內緣資者。謂如第三果人。依未至
定。或根本定。資受身業。令地地及處處。所受之身。得
長壽故。然依未至定為正。或得根本方資何妨。三雜
修靜慮資者。初以有漏。資五淨居以下四業。次以無
漏。資助初念有漏。中間無漏。後念有漏。或初無漏。中
間有漏。後念無漏。如是或多或少。資下古業。得彼受
身。故名雜修。巳上並名分段。次辨變易。於中有二。一
迴趣。二直往。初迴趣中。若有學三果迴心者。得以無
漏資此。雖未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不用有漏。故所
練身。名為變易。不同雜修業有漏間雜。謂若預流迴
心者。如佛地云。或有迴心。即伏餘惑。而受變易。或有
至第七生。方受變易。其餘二果。如應當知。若欲界中。
經生聖者。無容更受上界身故。知資欲界所受身也。
即以此身。至金剛心。後時身雖往自在宮。而所留身。
即欲界攝。此菩薩第八無漏。亦以欲界異熟識。為等
無間緣。若不還者。受上界身。色界四地中。隨應受身。
[004-0137c]
即練此身。至金剛心。若無學果迴心者。亦以無漏資
有漏業。雖未能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不雜有漏。是
故不名雜修業也。直往人中。一類菩薩。七地以前。即
受變易。此亦雖未得純無漏心。而資業時。唯用無漏。
故所受身亦名變易也。一類菩薩。至第八地。方受變
易。此位唯以無漏資故。故所練身。定是變易。即資第
四靜慮舊業。仍以此身。至金剛心。雖最後身。更以十
地勝無漏資。而非命終。更受餘生調伏。光說。七地以
前一類菩薩。分段變易。更互雜受。護法論中。無誠文也。


四辨差別者



勝鬘經云。如來為緣。有漏業因讀後有
者而生三界者。此辨分段生死。無明習地為緣。無漏
業因。羅漢獨覺。自在菩薩。生三種意成身者。此明變
易生死。准緣起經。內法異生。不放逸者。所起福不動
行。非無明為緣。即四善根等。不造此生死業。又云四
善根等。內法異生。亦得造此感生死業。若非是所感。
此生死云何得福不動業。故涅槃云。如是煖法。亦是
有法。亦是有為。是法根得色界五陰。如人乘馬。亦愛
亦䇿。煖心亦爾。愛故受生。厭故觀行。是故雖復有法
有為。而能與彼正道作相。又瑜伽等。伹說聖者不造
新業。不云異生亦不造新。若爾緣起經。何故不說無
明為緣。彼但約不共無明。說不為緣。故不相違。此所
感身。隨業長短。凡夫二乘。所知境界。故名分段。非不
思議。其變易生。八地以前。若迴趣。若直往。皆以現種
無明為緣。八地巳上。迴趣直往。皆以種子無明為緣。
[004-0138a]
以勝無漏。所資助故。不隨業勢。長短有限。非是凡夫
二乘所測。故名不思議變易身。七地以前。所受猶麤。
八地以去。轉勝微細。


五位地者



分段生死。既是凡受法。從無始三界九地。
四生五趣。隨其業因。報位各別。若二乘人。入無餘捨。
若諸菩薩。或初地捨。或八地捨。變易生死。若迴心者。
學無學位。隨應初受。如初果人。若七生業。皆定受者。
至第七生。方受變易。若七生業。皆不定者。即初生身。
受變易生。若七生中。有定不定。定者皆受。不定不受。
隨所受身。即受變易。第二果人。有三品。或受一大生。
若業定者。受此生。方受變易。若不定者。厭受生故。即
此身受變易生死。第三果人。若經生者。厭受生故。上
業不定。可於此身。即受變易。不經生者。或生色界。方
受變易。上業定故。業不定者。容於此身即受變易。若
第四果。下二界中。隨在何界。即彼身中。受變易生。若
獨覺者。一向在欲。雖復出在無佛世界。然由種姓力
所資故。必蒙諸佛教化迴心。唯除一向趣寂種姓。如
經所說。須陀洹果。經八萬劫。發菩提心。乃至辟支。經
十千劫。發菩提心。或言成菩提。或言到涅槃。然以發
心為其定也。謂迴心後。經八萬劫乃至十千。爾乃方
至十住位中初發心住。或有說言。至十信初。雖巳迴
心。而樂寂心不能捨故。經八萬劫乃至十千。於修加
行。放逸不進。經爾許劫。後方覺悟。進修加行。至十信
初。故瑜伽論八十卷云。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
[004-0138b]
能發趣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菩提耶。所
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
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奉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
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
修四神定巳。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
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趣菩提。而所修
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業薩。彼既如
是增壽行巳。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
現。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
身。即於此界瞻部州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
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
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
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
悟。被覺悟巳。於所修行。能不放逸。解云。樂涅槃故。於
遍遊行。及修資糧。放逸時者。即是經八萬劫。乃至十
千劫時也。被覺悟巳。不放逸者。即是發心進修之時。
直往菩薩。雖具煩惱。極遲唯經萬劫。得至十住初心。
迴趣二乘。雖斷煩惱。八萬十千。方至十信。故云遲鈍。
不如始業。上來辨迴趣人。若直往人。八地巳上。一切
菩薩。一向決定。受變易身。七地以前。有二種人。一者
慧多。二者悲多。前人受變易。後人即不受。為欲受生
化眾生故。


第六與四種生死相攝者



依無上依經。有四種生死。
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
[004-0138c]
方便生死者。彼經云。如十二支中。無明生諸行。即是
無明住地為緣。生無漏業初生死也。因緣生死者。彼
經云。如無明為緣。所生諸行。即是無明住地為緣。所
生無漏業。名因緣生死也。有有生死者。經云如行所
招三有果。即是無漏業所得三種意生身。無有生死
者。彼云如生緣老死。即是三種意生。最後身為緣。不
可思議退墮。准經合喻。雖說四種。唯一正是變易生
死。總據生死因緣及體。說四種耳。非是生死體有四
種。所以者何。初一是生死緣。第二是因。第三正是所
生果報。第四即是最後異滅二相。又如彼分段中。有
四種難。一煩惱難。謂無明愛取。變易中。方便生死。無
明住地亦如是。二業難。謂即行者善不善業。變易中
因緣生死。無漏亦如是。三果報難。謂即五果及生支。
變易中有有生死。無漏業所感意生身。亦如是。四
過失難。謂即老死。又惑業生三種。皆有遷變行苦之
義。變易中。無有生死。最後退墮。亦如是。或即前三遷
變行苦。為過失也。然生死言。通即並取因果。皆是流
轉分故。別即唯取苦諦果報。上就別相。唯就果報。辨
二生死。經就通相。總說惑業果報。為四生死。古德方
便生死位。配初二三地。因緣生死。配在四五六地。有
有生死。配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配在十地者非也。
然舊攝論。約二十二無明。感十一麤重報。配四生死
者。其義何耶。謂初四地。未得諦視。無漏業隱。雖有因
緣。而沒其名。故從方便立生死名。五六七地。是出世
[004-0139a]
位。無漏因顯。於中亦有未受果故。故從因緣受生死
名。八九十地。巳受變易。此三地中。雖巳受果。而後更
有第十一報。是故唯名有有生死。第十地出分。是最
後身。此後更無受果報故。是故名為無有生死。是則
配位義異。辨性義異。是故四生死。約十一報。配四三
三一。於理無違。


第七會釋三種意生者



三種意生。有其二門。一通就
三乘。如上所引。唯識之文。依勝鬘經。謂阿羅漢獨覺。
及得自在菩薩。自在菩薩者。或初地上。巳得無漏生
自在故。或七地上。入無生忍位故。或八地上。得無功
用故。法華論云。初地巳離分段生死。故知初地受意
生身。入楞伽經第四卷云。大慧。說寂靜法。得證清淨
無我之相。入遠行地。入遠行地巳。得無量三昧自在。
如意生身。故知七地。亦得意生身。然未一向。二遍就
菩薩十地。建立三種意生身。如入楞伽第五卷云。有
三種意生身。何等為三。一者得三昧樂三摩䟦提意
生身。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三者種類俱生
無作行意生身。菩薩從於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
證知之相。何者得三昧樂三摩䟦提意生身。謂第三
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靜。行種種行。大海心波轉識
之相。三摩䟦提樂。名意識生。以見自心境界故。如實
知有無相。是名意生身相。何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
生身。謂於八地中。觀察覺了。得諸法無相。廣說乃至
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士大眾。是名如實覺知諸
[004-0139b]
法相意生身。何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自界
內自證一切法。如實樂相。法相樂故。是名種類俱生
無作行意生身。解云。初二地中。亦得三昧樂意生身。
但以未得定自在故。略而不說。又釋云。初二意生身。
舉中攝初後。謂初意生身。舉三四五地。即攝初二。及
第六地。第二身者。舉第八地。即攝第七。及第九地。若
不爾者。所不舉者。名何意生。初二既舉。中攝初後。第
三意生。不舉自顯。是故經中。不列位也。


第八問答



唯識第八。有四問答。彼具顯故。此不更述。


○三求義林



三求。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暴流。及相相攝。四七
隨眠。五諸論不同。

一名者



求者求義。則持業釋也。


二體者



即欲界一切煩惱。及俱時心心所法。身語業。
除邪教力起。及正見執。或生得善等。諸如上俱為欲
求體性者求。即色無色界。除無漏。及正見方便善。順
無漏者。及邪教力起。餘一切法。為有體性。若唯言梵
行求。即欲色無色。三界正見。及生得善。無漏身語業
等。皆梵行求體性。若言邪梵行求者。即三界邪教力
起。并身語業等。是第三求體性。今解不同。巳會釋。如
六十五有文會此。覓不見文。錯勘籍也。


三暴流



有四。謂欲。有。見。無明。解云。欲界一切煩惱。除
無明及見。皆欲暴流。即五門下。除無明見。計體可知。
是欲流體。有流則色無色五門。計體如上。所餘更除
瞋。是有流體。無明即三界無明。見則三界五見。如大
[004-0139c]
論八十九云。欲界上品貪。未離欲者起。是欲界流。巳
除身在上貪者。是有流。外道從門論。有餘二起流。惡
見名流。即六十二見。五見中四見。見因緣云何。無明
為一名無明流。則識見。此據增上多分語。如實知前
說。及六十五有。今此三求差別。若准對法第七卷初
云。初流是欲求。第二流是有求。即通色無色界。後二
流則邪梵行求。則通三界等。今此文欲求。攝欲流不
盡。則除三惡趣。以唯攝三欲生故。有求不攝第四禪
及四空處等。雖然理亦無違。如對法第七卷。與此互
有寬狹。彼欲求上五趣。即簡無明見。此雖在人天。即
兼取無明見。是欲求論趣寬事狹。此論趣狹事寬故。
然約趣約界別。二邊俱得。如對法第六卷。則欲界五趣。
一切種皆欲求故。論由欲求力。不脫欲界。招欲界苦
者。是有求。此論不通第四禪及無色界及第七。初兼
第四及四無色。則除彼無明見。彼地寬趣狹。此乃趣
寬地狹。如彼第六末。通地種論。即由有求力。不說二
界。招色無色苦。論梵求如此論文。唯在第四四無色。
則順外一切求煩惱。皆邪求體性。如第七卷。即三界
無明見。皆邪求體性。如第六卷。則招三界生死。皆是
邪求體性。彼第七界。地寬趣狹。此論趣寬地狹。唯在
第四定。及四空。不在下故。如第六卷。即三界皆是。此
乃實論。如此論。雖言四無色。未必即取一切。取一切
種。有求雖別貪慢等。在下故。約種言三。初流欲求。第
二流有求。第三四流。是邪梵行求。約界言之。欲求在
[004-0140a]
欲界三趣。實通五趣。有求在色。除第四定。實亦通。邪
梵行等。在第四禪。及以無色。論云不約言。即第四禪
辨無色界。此論約三欲樂生與論。故不同。此則第三
暴流及扼。扼明體性。與流無別。六十四初文。復此不
同。彼說三漏。


四七隨眠分別者



欲求攝二。謂欲愛瞋恚二隨眠。有
求攝有愛一。則同通上二界。邪求即攝慢無明見疑
四隨眠。


第五釋文不同者



准此文。邪梵行求。即通三界。慢見
無明。皆是與前暴流不同。欲暴流有流中。約種皆是
邪求。以慢疑隨眠。是邪求攝故。此等攝實也。第七卷。
約攝流。約攝有是。今此約外道所起慢疑。亦須後邪
求故。故邪求攝。邪體則非。以各別性。體非見故。若爾
無明如何。無明必見俱。疑慢不定。故不為例。前皆可
復說之。
大乘法苑林章補闕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