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4 菩薩善戒經-劉宋-求那跋摩 (master)



《菩薩善戒經》卷第五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菩薩地忍品第十二



云何菩薩摩訶薩性忍。智慧力故能堪種種
苦惱等事。一切忍一切忍。一切忍有憐愍故。
得慈心故。性忍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
在家出家俱有三種。一者能忍眾生打罵等
事。二者能自堪忍一切諸苦。三者忍樂善法。
能忍眾生打罵等者。菩薩摩訶薩若為眾生
所打罵時。作是思惟。緣我是身造作惡業今
自受報。云何於彼而生瞋恚。我亦不求是苦
煩惱。今若不忍後復增多。不忍辱者是則名
為苦煩惱因。我所受身及諸煩惱。非眾生過
自是我咎。若有惡事實不樂受。今若不忍便
是自作。若自作者復當自受生死性苦。身若
受苦云何不忍。聲聞緣覺為自利益尚修忍
辱。何況我今為欲利益一切眾生而當不忍。
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薩禁戒修八正道得無
上道。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修五種忍一者
於怨於親非怨親中修行於忍。二者於上中
下人修集於忍。三者於受苦受樂不苦不樂
人中修集於忍。四者於有福德無福德非有
福德非無福德人中修集於忍。五者於一切
惡人中修集於忍。菩薩成就如是五忍修
集五想。一者眾生想。二者法想。三者無
常想。四者苦想。五者無我我所想。菩薩
為彼惡人所打。云何而能作親友想。菩薩諦
[005-0985c]
觀。過去世時流轉生死。無有眾生非我父母
師長和上眷屬親族所可恭敬供養之者。作
是觀時怨憎想滅親友想生。親想生故能
修於忍。是時成就眾生之想。法想者。菩薩
諦觀。眾生者名為法界。名有為法。名有漏法。
若是法界還對法界誰打誰瞋。無我無我所
壽命士夫。以智慧力作是觀時。滅眾生想
成就法想。無常想者。菩薩思惟。一切眾生
一切有為有漏之法皆悉無常。以無常故誰
有罵者誰有受者。若使罵者及以受者暫時
停住。則不得言諸法無常。若使常者誰罵誰
受。常無常中俱無是二。俱無作受尚不應生
微惡之心。何有打罵。是故菩薩破於常想修
無常想。以能修集無常想故成就忍心。成
忍心故修菩提道。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云何菩薩修集苦想。菩薩摩訶薩作
是觀察。若欲界眾生得大自在。饒財巨富如
轉輪王尚有三苦。況復餘人。三苦者。謂復變
苦生死苦苦苦。作是觀時。若使眾生有此三
苦我不應瞋。我若瞋者云何當能救彼眾生
是三苦耶。我若瞋者則為增長眾生三苦。作
是觀時。樂想滅苦想生。以能修集苦想因
緣故。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
何菩薩修無我無我所想。菩薩諦觀。有諸外
道說我是常。我若常者眾生無我。何以故。眾
生者即是五陰。五陰無常。若無我者何有我
所。是故無我無我所。菩薩復作是觀我者即
是菩提之心。菩薩初發菩提心時。於眾生
中得一子心。是名我所。若我於彼有瞋心者。
[005-0986a]
云何得名有我有我所。我若增長瞋恚心者。
不能度脫一切眾生。作是觀時。成就於忍增
長無我無我所心得無我想。以是因緣修八
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菩薩能
忍眾生打罵等苦。菩薩爾時復作是觀。我於
過去為五欲故備受眾苦。在家作務耕田種
殖受種種苦。親近國主市買販易多受眾
苦。我於爾時雖受如是種種大苦不得利益。
若我今為度眾生故。受諸苦惱當得利益。我
若當得大利益者。應受無量不可計苦。作是
願時。菩薩則能堪忍眾苦。受苦者名一切苦。
一切苦者有八種。一者依苦。二者世法苦。三
者威儀苦。四者攝法苦。五者乞食苦。六者
精進苦。七者為利眾生苦。八者營事苦。
依苦者名四依苦。若比丘受四依已。得出
家受戒得名具足比丘。若得少衣少食臥具
病藥。不生愁苦心無悔恨。以能修集壞苦
心故。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
名依苦。世法苦者有九種。一者求不得苦。二
者惡聲苦。三者現對惡法苦。四者苦苦。五
者亡失苦。六者物盡苦。七者老苦。八者病苦。
九者死苦。是名世法苦。菩薩受是九種苦時。
不生愁惱心不悔恨。不廢無上菩提之心。以
不悔故菩提增長。菩提增長故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威儀苦者名身四威儀。一者
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臥。菩薩若行若坐。
晝夜常調惡業之心忍行坐苦。非時不臥非
時不住。所住內外若床若地若草若葉。於是
四處常念供養佛法僧寶。讚歎經法受持禁
[005-0986b]
戒。持無上法廣為人說。正思惟義如法而住。
分別法界修舍摩他毘婆舍那。菩薩修集如
是法時。設有諸苦堪樂忍受。是名威儀苦。
攝法苦者有七種一者身捨飾好。二者剃除
鬚髮。三者著割截衣。四者一切世事不得自
在命屬於他。五者乞求活命。六者遠離生業
少欲知足。七者捨離親族五欲之樂。是名攝法苦。乞求苦者。供身之物衣服飲食房舍臥
具病瘦醫藥。一切仰他不得不嫌得時知足。
乃至盡壽。障受五欲伎樂戲笑忍如是苦是
名乞食苦。精懃苦者。菩薩精懃供養三寶。
受持讀誦菩薩藏經。書寫解說思惟其義晝
夜不廢。懃加精進修集聖道。以精進故堪忍
眾苦。是名精進苦。為利眾生苦者。如上利
內外十一事中說。是名利眾生苦。營事苦者。
熏鉢縫衣染作浣濯。眾僧使役供給師長。若
為供養塗掃佛塔。為善法故終不休息。為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忍種種苦。是名營事
苦。忍樂善法苦者有八種忍。受三寶所有功
德忍。佛菩薩不可思議忍。因忍。果忍。善方便
忍。佛菩薩性復有二忍。一者究竟忍。二者淨
智慧忍。是名法忍。云何菩薩難忍。難忍有三
種。一者有無量眾生打罵菩薩菩薩能忍。二
者菩薩有自在力能打能罵忍受不報。三者菩薩處在種族豪貴能忍卑下。云何一切
自忍。菩薩摩訶薩於怨親中非怨親中忍。下
忍中忍上忍。是名一切自忍。善人忍者。有五
種知忍功德。一者不著惡心瞋心。二者心難
沮壞。三者心無愁惱。四者死時無悔。五者
[005-0986c]
死已受天人樂。菩薩觀忍有如是功德。教化
眾生令行於忍。自所修忍亦得增長。讚歎忍
辱。見行忍者恭敬尊重讚歎禮拜。是名善人
忍。一切行忍者。菩薩摩訶薩觀不忍者所有
過惡。云何名惡果報。能得三惡道故。畏惡道
故應修行忍。憐愍故忍。為修慈故忍。為軟心
故忍為愛眾生故忍。至心為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故忍。具足羼提波羅蜜故忍。為出家
故忍。為受戒故忍。為具足性故忍。為欲修
集無量世忍故忍。為得忍性故忍。為得無
愛無瞋故忍。為見法界故忍。為見眾生界故
忍。一切時忍。一切國忍一切心忍。是名一切
行忍。除忍者。若有貧窮之人數從菩薩乞索
所須。復有惡人亦來從乞。復有破戒之人亦
來從乞。破壞惡心修集忍心。為破苦故施
以樂事。是名除忍。自利利他忍者。菩薩忍
於飢渴寒熱風雨惡獸終不放逸。生死受苦
憐愍眾生。菩薩摩訶薩得如是等忍。增長現
在一切善法遠離煩惱。他世獲得無量善果。
悉能調伏眾生惡心。惡心調故一切煩惱不
得其便。現在安樂後獲善果。是名自利利他
忍。寂靜忍者。菩薩若為諸惡眾生之所打罵。
於彼終不生於惡心。不作怨想作善友想。
若無如是諸惡人者。我之善法云何增長。見
有罵者軟語慰喻。修慈悲心能壞欲界所有
煩惱。具足如是十忍菩薩。能修八正道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地精進品第十三



云何菩薩性精進。性精進者心勤精進。為攝
[005-0987a]
善法故。為利眾生故。為令眾生得無上道故。
為破顛倒故。以性精進故得身口意業善。是
名性精進。一切精進者有二種。一者世。二
者出世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復有
三種。一者莊嚴。二者攝取善法。三者為利
眾生。莊嚴者。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懃精進
莊嚴。若我能令一人解脫。於無量劫在地獄
中受大苦惱。受大苦惱已然後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乃至能令一人解脫。
亦當受於地獄之苦心不休息。是名莊嚴。菩
薩具足莊嚴精進。勝於一切聲聞緣覺所得
功德。不可稱計。何以故。為欲利益一切眾生
受大苦故。若為一人受大苦惱。尚得無量無
邊功德。何況乃為一切眾生。是名菩薩莊嚴
精進攝取善法。懃精進者。若為修行檀波羅
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
波羅蜜懃精進者。名為不動。一切煩惱一切
惡業一切邪見一切苦惱不傾動故。亦名堅
固。健莊嚴故。復名一切。知世方術及出世法
故。復名具足方便。真實因緣修集道故。復
名真實。得真實義故。復名為廣。一切時中無
休息故。復名調伏。懃修精進不生憍慢故。如
是七事增長善法。是名攝取善法精進。以勤
精進故。具足六波羅蜜勤精進法。於諸趣向
菩提法中。是近因緣無上無勝。是故如來於
經中說。阿難。懃精進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為利眾生懃精進者有十一種。如戒
中說。難精進者。菩薩摩訶薩不作衣想。不
作食想。不作臥具想。不作我想。不作我所
[005-0987b]
想。不作法想。不作道想。不作菩提想。亦為菩
提懃修精進。是名難精進。於一切時一切國
一切心懃修精進。是亦名難。不急不緩處中
而行。是名難精進。難精進有二種因。一者
悲。二者慧。一切自精進者有四種。一者離惡
法。二者增長善法。三者瑩磨善法。四者增長
智慧。離惡法者。名菩薩摩訶薩懃修精進。
未生惡法懃作方便令不生故增長善法者。
已生善法方便令增廣故。瑩磨善法者。懃修
身口意業因緣。至心繫念受持善法故。增長
智慧者。若菩薩懃修精進多聞修定增長智
慧故。是名一切自精進。善人精進者。菩薩為
善法故。懃精進時設燒身首不以為熱。菩薩
修善法時懃行精進。尚自不覺地獄火熱。況
世間火。菩薩精進不多不少平等而行。增長
精進善調御故。所以者何。心清淨故。不休不
息心不悔故。得大利益不顛倒故。畢竟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善人精進。一
切行精進者。常懃精進。至心精進。智慧精進。
不斷精進。莊嚴精進。忍苦精進。不動精進。
不時精進。不知足精進。菩薩成就一切行精
進名為大力。常懃精進。安住善處堅固莊嚴。
不休不息得於善法。欲心精進菩薩摩訶薩。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至心欲精進菩
薩摩訶薩。增長菩提心故。方便心精進菩薩
摩訶薩。諸煩惱垢不污其心。以身為器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勝精進菩薩摩訶薩。
為於善法不救身首火故。如是菩薩勝於一
切聲聞緣覺。求精進菩薩摩訶薩。求於世法
[005-0987c]
及出世法諸方術故。學精進菩薩摩訶薩。速
得世法及出世法故。利他精進菩薩摩訶薩
有十一種如戒中說。不作犯意犯已懺悔。除
精進及自利利他。如忍中說。寂靜精進者有
十種。一者宜。二者修集。三者非動。四者堅
持。五者一切時。六者緣三相。七者捨。八者不
散。九者調御十者趣向菩提。菩薩若起一切
煩惱。為除病故隨對治之。如貪欲起觀不淨
相。瞋恚起時修於慈心。愚癡心起觀十二因
緣。思覺起時觀阿那波那。破憍慢故觀眾生
界。是名宜精進。菩薩精進非始非終。無量世
中常得成就。是名修集精進。菩薩精進常懃
修集亦如初得。是名非動精進。一切時中
勤精進故。是名非動。菩薩摩訶薩常能親近
諸師長宿有德之人修學多聞。若修三昧思
惟其義。懃行精進隨順聽受。是名堅持精進。
菩薩摩訶薩心不顛倒。宜修舍摩他時修舍
摩他。宜修毘婆舍那時修毘婆舍那。宜修捨
時修行於捨。是名一切時精進菩薩善知定
慧捨時時修集三相。入相住相起相。不失正
念至心精懃。是名緣三相精進。菩薩若聞諸
佛菩薩懃精進故不可思議。聞已其心不自
輕不愁惱不知足。是名捨精進。菩薩摩訶薩
時時調伏諸根諸入。飲食知足。初夜後夜減
損睡眠。至心不亂無有放逸。推求莊嚴發懃
精進。修真實義心無顛倒隨順修道。是名不
散精進。菩薩精進不急不緩。所作事業處中
而行。是名調御精進。菩薩一切精進悉以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修性
[005-0988a]
精進乃至寂靜精進。悉為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故。是名一切精進。悉以迴向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過去世諸菩薩所持精進。悉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世諸菩薩所持
精進。亦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世諸
菩薩至心不放逸所持精進。亦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是名趣向菩提精進。


菩薩地禪品第十四



云何菩薩摩訶薩性禪。菩薩若聞菩薩法藏。
若思惟義。若世間禪出世間禪。繫心一處定
智分等修集於道。是名性禪。一切禪者有二
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是二種復有三種
一者入禪現在受樂。二者入禪增長菩提。三
者入禪利益眾生現在受樂者。菩薩摩訶薩
破諸疑網身心寂靜。受遠離樂壞諸憍慢。不
貪著味離一切相。是名入禪現在受樂。入禪
增長菩提者。菩薩摩訶薩禪定有種種緣。不
可思惟。不可稱計。無有限量。攝十力性得種
種三昧如是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等尚不識
名。況能修集。復有共法。所謂八勝處。十一
切處。四無礙智。願智無諍智頂智。增長如是
共有法故。是名入禪增長菩提。入禪利益眾
生者。有十一種。如戒中說。菩薩摩訶薩修具
如是十一種禪。能化眾生破苦煩惱。修集
善法種種智慧。知恩報恩能救眾生種種苦
惱。能施一切所須之物。善知方便能畜弟子。
能使弟子隨意受行。如是等禪名一切禪。難
禪者有三種。一者菩薩摩訶薩入禪定時。所
受快樂勝於一切世間之樂及出世樂。為眾
[005-0988b]
生故捨禪定樂受欲界身。二者菩薩摩訶薩
修集禪定。無量無邊阿僧祇等不可思議不
可稱計。修集三昧。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不
能知其所入境界。三者菩薩摩訶薩禪因緣
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難禪。一
切自禪者有四種。一者共覺觀。二者共喜。三
者共樂。四者共捨。是名一切自禪。善人禪者
有五種。一者無愛。二者共慈。三者共悲。四者
共喜。五者共捨。是名善人禪。一切行禪者有
十三種。一者善無記。二者神足。三者趣舍摩
他四者趣毘婆舍那。五者自利。六者利他七
者得五神通功德禪。八者辭因緣。九者義因
緣。十者舍摩他相因緣。十一者毘婆舍那相
因緣。十二者捨相因緣。十三者現在受樂行
因緣。是名一切行禪。除禪者有八種。一者菩
薩入三昧時。能除眾生種種苦毒。所謂暴風
雹雨熱病鬼病。是名為禪。二者若入三昧能
治眾生身中四大不調適苦。是名為禪。三者
若入三昧能於亢旱飢饉之世施降甘雨。是
名為禪。四者若入三昧能令眾生離種種怖。
所謂人怖鬼怖水怖陸怖。是名為禪。五者若
入三昧能施曠野飢乏眾生水漿飲食所須之
物。是名為禪。六者若入三昧能施貧窮困苦
之人種種所須。是名為禪。七者若入三昧能
破十方眾生放逸。是名為禪。八者若入三昧
能破眾生種種疑網。是名為禪。是名除禪。
自利利他禪者有九種。一者入禪因神足故
調伏眾生。二者入禪因他心智故調伏眾生。
三者入禪因真實說故調伏眾生。四者入禪
[005-0988c]
為惡眾生示地獄苦。五者入禪令失瘖者語。
六者入禪令失念者念。七者入禪隨順解說
十二部經菩薩法藏菩薩摩夷。為法久住。八
者入禪能教眾生種種世事。書疏算數讀誦
書印金木瓦匠。九者入禪為施大光明破
三惡眾生苦惱。是名自利利他禪。寂靜禪者
有十種。一者世法寂靜淨。二者出世法寂靜
淨。三者方便寂靜淨。四者根本寂靜淨。五
者上寂靜淨。六者入寂靜淨。七者住寂靜淨。
八者起寂靜淨。九者自在寂靜淨。十者煩惱
智慧二障寂靜淨。如是十種寂靜淨。名為淨
禪。菩薩修集如是十種。成就無量無邊功
德。為得無上菩提果故。過去未來現在菩薩
皆修是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地慧品第十五



云何菩薩性慧。為一切智故分別法界。是名
性慧。又復善學五種方術。所謂內方術因論
聲論醫方一切世事。是名性慧。一切慧者有
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是二種復有三
種。一者知如實如實。知五種術。知三聚眾
生。知利益眾生方便。知法界不可說。知四真
諦無我無我所。於諸法界無有覺觀。觀諸法
界其心平等。不捨不著不常不斷說於中道。
是名智慧。二者知世間事及出世法。為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名智慧。三者觀深法
界分別演說。為利益眾生故。是名智慧。是名
一切慧。難慧者有十一種。如戒中說。為調眾
生故善知其心。是名難慧。知一切法界無有
障礙。是名難慧。為諸眾生說深法界。是名難
[005-0989a]
慧。善知無我及無我所。是名難慧。一切自慧
者。若能受持讀誦解說聲聞法藏菩薩藏故
則得修智。因修智故得智慧力。智慧力故知
可修不可修可作不可作。至心觀無量事。是
名一切自慧。善人慧者有五種。一者因聞正
法故得。二者因思惟正法故得。三者因自利
利他故得。四者因不顛倒見法處所故得。五
者因破煩惱故得。復有五種。一者能知微細
甚深義故。二者修集禪定知法界故。三者共
慧莊嚴得智慧故。四者從佛菩薩來故。五者
具足獲得寂靜之心乃至畢竟心故。是名善
人慧。一切行慧者有十三種。一者苦智。二者
集智。三者滅智。四者道智。五者盡智。六者無
生智。七者法智。八者比智。九者世智。十者通
智。十一者因智。十二者力智。十三者初心智。
是名一切行慧。除慧者。謂四無礙智世智出
世智。破一切闇故。是名除慧。自利利他慧者。
如初五術中說。以是五術因緣故。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自利利他慧。寂靜慧者
為真實故修集。為眾生故修集。為得義故
修集。為知因果故修集。為破顛倒故修
集。為善知方便故修集。為知作不作事故
修集。為知煩惱故修集。為畢竟得故修
集。是名寂靜慧。菩薩具足如是十慧。名智
名慧。亦名畢竟。亦名真實。亦名無量慧。以是
無量慧因緣故。菩薩具足般若波羅蜜。具足
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
佛經中。有具足般若有不具足。當知十種性
乃至寂靜。或說一波羅蜜。或說二三四五
[005-0989b]
六。若說一則攝於六。乃至說六亦攝於六。
若有眾生聞一一中十種名字。信受奉持讀
誦書寫。分別廣說教化眾生。畢竟當得具足
成就六波羅蜜。


菩薩地軟語品第十六



云何菩薩性軟語。菩薩摩訶薩歡喜語樂聞
語實語法語義語利眾生語。是名性軟語。一
切軟語者。菩薩摩訶薩若見有人初未相識。
見已軟語先意共談。若見前人端正有德勝
於己者不懷妬心。破於憍慢敬意問訊。四大
安不。道路疲極不。苦惱不。善來相見。為施
床座給施漿水為行世法故。隨眾生意故菩
薩終不為諸眾生說麁惡語。所謂死殺破壞
劫奪失物。唯說善語。所謂汝兒息長大今已
娉娶。財物滋息穀米豐熟。智慧成就。信戒施
進廣博多聞。菩薩具足如是法語為利眾生。
是名一切軟語。解析軟語者有二種。一者隨
世。二者隨出世。世者有二。一者下世。二者上
世。出世有二種。一者正法自利出世。二者正
法利他出世。菩薩摩訶薩為下上世法軟語。
為自利利他出世軟語。是名解析軟語。難軟
語者。若有眾生來害菩薩。菩薩於彼生於子
想至心軟語。謂打者罵者劫者。又難軟語。菩
薩摩訶薩常為癡人軟語說法。身口意業多
受眾苦。雖受大苦續復教喻。汝好懃學後當
如我。或復見勝是名難軟語。復次菩薩見有
瞋人妬人慳人。不受師教欺誑師長父母宿
德。惡害邪見賊栴陀羅。與共軟語不生惡
心。是名難軟語。一切自軟語者有四種。一者
[005-0989c]
為破煩惱因緣故軟語。二者為生人天因緣
故軟語。三者為增長善法因緣故軟語。四者
為說莊嚴菩提因緣故軟語。復有四種。一
者說四真諦令彼解故。二者破四倒故。三者
破放逸故。四者破疑心故。是名一切自軟語。
善人軟語者。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時。有因
緣故說法。所謂為解說因緣故說法。為莊嚴
菩提因緣故說法。為神足因緣故說法。為持
戒因緣故說法。是故諸法從緣故生。從緣故
滅。是名善人軟語。一切行軟語者。若說法時
有可聽者。有可遮者。以柔軟語隨順法性說
字不倒。有恐怖者能以軟語令除恐怖。有求
乞者亦以軟語許之施與。是名一切行軟語。
除軟語者。離口四惡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
見則言見。聞則言聞。知則言知。識則言識。
不見不聞不識不知亦復如是。是名除軟語。
自利利他軟語者。若見受苦之人為說軟語。
若以軟語教化眾生。或以軟語教誡眾生。或
以軟語教令正見。或以軟語教令行施。或以
軟語教令正命。或以軟語說於正法。是名自
利利他軟語。寂靜軟語者有二十種。如初性
力品中說。性利他者。若菩薩摩訶薩為教
誡他。分別戒義說如法住義。憐愍眾生修
集悲心。至心教化調伏眾生。是名性利他。
一切利他者。未熟眾生令解脫故。得現世樂
及他世樂。教出家者是名他世樂。說法教令
破欲界結。是名現在他世樂。以破欲界諸煩
惱故身心寂靜。身心寂靜故受安樂。是名一
切利他。難利他者有三種。一者若有眾生
[005-0990a]
未種善根未有善因難教化者。是名難利他。
二者若有眾生多饒財寶勢力自在。貪心慳
悋難可教化。何以故。放逸故。是名難利他。三
者若有外道邪見難可教化。何以故。癡狂故。
能化如是等得利益故。是名難利他。一切自
利利他者有四種。一者未有信者教令生信。
二者未有戒者教令持戒。三者慳貪之人教
令修施。四者愚癡之人教令得慧。是名一切
自利利他。善人利他者。菩薩摩訶薩教化眾
生。令知真實知時知義知柔軟語。教化修慈。
是名善人利他。一切行利他者。菩薩摩訶薩
見諸眾生可讚歎者則以美言讚歎。可呵責
者則以苦言呵責。若有眾生於佛正法破信
心者則能調伏。未入佛法者教令得入。已得
入者為說正法。令彼善根得增長故。調伏安
置於三乘中。根已熟者為說解脫。樂聲聞者
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未有善莊
嚴者教令莊嚴。無定性者教定性心。是名一
切行利他。除利他者。若有眾生無慚愧者教
令慚愧。麁獷之人教令修心。為妬嫉者除壞
妬心。為慳貪者除斷慳心。為疑心者除破
疑網。是名除利他。自利利他者。菩薩摩訶
薩常以十善教化眾生。是名自利利他。寂靜
利他者有十種善。內寂靜有五種。外寂靜亦
有五種。內五種者。一者淨。二者不轉。三者次
第。四者遍有。五者隨順善法。淨者。菩薩不
以惡法不淨法不善法用教眾生。是名為淨。
不轉者。菩薩於解脫中不說非解脫。清淨法
中不說不淨。不顛倒中不說顛倒。是名不
[005-0990b]
轉。於非解脫不說解脫。不淨法中不說清淨。
顛倒法中不說非倒。是名不轉。次第者。菩薩
見有癡者說淺易義而調伏之。中根之人為
說中法。利根之人為說上法。先說惠施次說
持戒後說智慧。是名次第。遍有者。菩薩說法
之時不觀眾生種姓貧富。隨力隨智而為說
法。令彼眾生得安樂故。是名遍有。隨順善法
者。觀諸眾生應得下中上法隨為說之。是名
隨順善法。外寂靜五事者。一者菩薩摩訶薩
修集無量慈心為眾生故。二者受無量苦為
眾生故。三者得大喜見諸眾生得利益故。四
者得大自在猶屬眾生如僮僕故。五者有菩
薩具大威德。猶故謙卑如栴陀羅子故。是
名內外寂靜利他。云何名菩薩摩訶薩同利。
菩薩摩訶薩既自成就具足善法。復以此法
轉勸眾生。是名菩薩同利。菩薩摩訶薩為同
行故教化眾生。眾生受已善法心堅難可傾
動。何以故。眾生諦知菩薩成就是善法已轉
以勸我。為欲令我得安樂故。若修善法得惡
事者。菩薩摩訶薩終不自修以勸於我。菩薩
勸化無量眾生同己利時。無有一人能說菩
薩自不成就而勸於人。亦無有言汝自不善
云何勸他令行善法。復次菩薩有自成就不
能勸他。有自不成而能勸他。有自成就能勸
於他。有自不成亦不勸他。自成就不勸他者。
同師同學同法同德不顯己功。是名自成不
勸於他。自不成就而能勸他者。菩薩若見諸
惡眾生行於惡法。栴陀羅人乃至畜生。為調
伏故同彼受身同於事業。破惡業故。是名自
[005-0990c]
不成就而能勸他。有自成就能勸他者。菩薩
摩訶薩自成善法。亦勸他人令成善法。破於
憍慢輕心轉心。是名自成能勸於他。有自不
成不勸他者。若菩薩自放逸故。不能教化調
伏眾生。菩薩摩訶薩以六波羅蜜自莊嚴身。
以四攝法莊嚴眾生。菩薩摩訶薩以六波羅
蜜自調其心。以四攝法調眾生心。身口意淨
故菩提數法淨。自身淨故眾生心淨。成就善
身心故。名為無上無勝無共。以此無上無勝
無共教化眾生。是名同利。菩薩摩訶薩於諸
眾生於時於物悉無分別。於眾生中無分別
者。菩薩為眾生故。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
羅蜜求諸善法。於時無分別者。菩薩摩訶薩
於一切時為眾生故。懃心精進求於善法。於
物無分別者。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受畜雜
物。然於此物心無貪著。以是三無分別因緣
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甘
樂修集一切善行心無悔退。以修集因緣
故。能壞眾生邪法邪見。自所修學善根增長。
至心觀察善行功德。一切邪見不能沮壞。終
不求於轉輪王身釋身魔身及以梵身。不求
恩報利養名譽長壽身樂。菩薩修集如是等
法。則得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
名同利。菩薩摩訶薩修同利時心不動壞。清
淨寂靜大明無翳。菩薩摩訶薩住淨心地。具
足成就無上善法光明善法。光明善法者。菩
薩摩訶薩所行善法。一切無有能呰毀者。菩
薩摩訶薩心不動者。所修善法無有動轉。日
夜增長如初生月。寂靜善法者。菩薩所得三
[005-0991a]
昧寂靜同於如來。垂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菩薩摩訶薩一切施戒一切四攝因緣故。
得金剛身。得法身果。菩薩摩訶薩難施難戒
因緣故。獲得如來不可思議功德妙果。一切
自施戒因緣故。得諸人天所奉供養果。善人
施戒因緣故。於眾生中為無有上。一切行施
戒因緣故。獲得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除
施除戒因緣故。得坐道場菩提樹下。魔王眷
屬不能傾動。自利利他施戒因緣故。獲得如
來常樂解脫。寂靜施戒因緣故得四寂靜果。
所謂身寂靜緣寂靜心寂靜智寂靜。十力四
無所畏大悲三念處五智三昧。為眾生故數
有十八不共之法。利智慧故乃有無量不共
法數。
《菩薩善戒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