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m0039 肇論疏-唐-元康 (master)



No. 1859 [cf. No. 1858]
肇論疏卷上 序


釋元康撰


肇論序小招提達法師作者 就此一論。文
有二章。前序文。後論本。今言肇論序者。後秦
姚興時。長安釋僧肇法師。作宗本不遷等論。
從人立名。故云肇論。敘述肇法師所作論意。
故名為序。爾雅云。東西牆謂之序。郭象註云。
所以序別內外也。今達法師敘述論意。以為
論之由漸。如東西牆為舍宅之序。故名為序。
而言小招提達法師作者。閏州江寧縣。舊是
丹陽郡。始自吳朝。爰及宋齊梁陳六代以來。
佛教興盛。伽藍精舍接棟連甍。名字相參。往
往而有。即如莊嚴寺。則有大莊嚴妙莊嚴。招
提寺則有大招提小招提也。大招提是梁時
造。小招提是晉時造。慧達法師是陳時人。小
招提寺僧也。當陳時名達之者。非止一人。故
標其寺。以為別也。有本直云小招提撰。撰
者撰集。非是製作。應言作。不應言撰也。直言
小招提不言名者。江左敬法師。不呼其名。故
但標其寺耳。然此法師。未善文體。所作論序。
多有庸音。直以敘述論宗。不無倫次。貴其雅
意。如後釋之。所望通人幸無譏誚也。


慧達率愚下 就此序中。開為兩段。前且明
作之元由。後正序肇論之宗旨。就前文中開
為六段。第一標舉論名。第二稱美人法。第三
慶幸逢遇。第四非斥譏嫌。第五申述元情。第
[001-0162a]
六宣明序意。今言率者。爾雅云。率勸也。慧達
者名也。長安者。秦家本都咸陽。漢家移都
長安。長安是秦時鄉名。即以本為名。名長安
縣也。釋僧肇法師者。梁朝會稽嘉祥寺皎法
師撰高僧傳云。釋僧肇京兆人。家貧以傭書
為業。遂因繕寫。歷觀經史。備盡墳籍。深好玄
微。每以老莊為心要。嘗讀老子道德章歎曰。
美則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猶未盡也。後見
古維摩經。歡喜頂戴受持。披習翫味。乃言始
知所歸矣。因此出家學道。善解方等。兼通三
藏。及在冠年而名振關輔。時競舉之徒。莫不
猜其早達。咸千里負糧。入關抗辨。肇既才
思幽玄。又善談說。承機挫銳。曾不留滯。時京
中宿儒。及關外英彥。莫不抱其鉾辨負氣摧
衂。後羅什至姑臧。肇自遠從之。什嗟賞無極。
及什適長安。肇亦隨還。姚興命肇僧叡等。入
逍遙園。詳定經論。肇以去聖人久遠。文義舛
雜。先舊所解時有乖謬。乃見什諮稟。所悟更
多。因著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
知論。竟以呈什。什讀之稱善。乃謂肇曰。吾解
不謝。子辭當相抱。時廬山劉遺民。見肇此論
歎曰。不意方袍復有平仲。因以呈遠公。遠乃
撫机歎曰。未嘗有也。因共披尋翫味。更存往
復。及什亡後。追悼永往。翹思彌勵。乃著涅槃
無名論。以上秦主姚興。興答旨慇懃。備加贊
述。即勅令繕寫。班諸子姪。其為時所重如此。
晉義熙十年。卒於長安。春秋三十有一矣。


但末世弘經允屬四依菩薩下 第二稱美人
法也。人則肇法師。法則所作論。允者信也。囑
[001-0162b]
者屬也。此字音有二音二義。二音者。一之欲
反。二是時欲反。今取前音也。二義者。一是對
屬義。二是眷屬義。今是前義也。爾雅云。屬著
也。亦可通後義也。涅槃經四依品。明四依菩
薩出世護持正法。具煩惱性。能持禁戒。是名
第一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
含人。是名第三。阿羅漢人。是名第四。言西國
弘經屬在四依。則馬鳴龍樹之流是也。爰傳
茲土抑亦其例者。爰於也。爾雅云。爰易也。抑
按也。謂此土弘經之人。亦按四依之例。則安
遠生肇是也。至如彌天大德童壽桑門者。高
僧傳云。釋道安。至習鑿齒造謁。既坐。自云四
海習鑿齒。安應聲答云。彌天釋道安。時人
以為名答。今言彌天大德。即安法師也。高僧
傳云。羅什法師。本名鳩摩羅耆婆。此云童壽。
以其善解文什。故云羅什。今言童壽。即什法
師也。桑門者。古人譯經名為桑門。近云沙門。
皆是梵音輕重之異。此云寂志也。並創始命
宗圖辨格致者。創初也。命告也。宗尊也。圖度
也。格量也。致理致也。如安法師立義。以性空
為宗。作性空論。什法師立義。以實相為宗。作
實相論。是謂命宗也。圖度辨才格量理致也。
播揚宣述所事玄虛者。播布也。宣布佛教。唯
以虛玄為事耳。唯斯擬聖默之所祖者。思益
經云。汝等比丘。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
聖默然。今言唯安什二法師。所作軌儀。聖默
之宗祖也。自降乎以還下。應云降斯已還。而
言降乎。非文體也。凡著若僧傳者。謂顯著在
傳也。至能正辨方言節文階級者。謂能分別
[001-0162c]
方俗之言。節量經文階級次第也。善覈名教
精搜義理者。覈訓實。搜訓索。謂能研覈名教
之異同。搜求義理之差當也。揖此群賢語之
所統者。揖訓敬也。推敬前人為聖說法之所
統者也。有美若人超語兼默者。毛詩云。有
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論語
云。君子哉若人。今合此語。共成一句。而言超
語兼默者。超語兼超默。此言超者。謂前安什
二師。唯得理而文有所闕。叡師謝公唯得文
而理有所闕。今肇法師文理兼備。故名為超。
非謂肇法師文。勝叡師及謝公。理勝什師及
安公也。何者。論文自云。性空者諸法實相也。
見法實相故為正觀。若其異者。便為耶觀。安
法師作性空論。什法師作實相論。皆究盡玄
宗。何由可勝。叡法師作大智度論序云。夫萬
有本於生生。而生生者無生。變化肇於物始。
而始始者無始。然則無生無始者。物之性也。
生始不動於性。而萬有陳於外。悔悋生於內
者。其唯邪思乎。正覺有以見邪思之自起。故
阿含為之作。知滯有之由惑。故般若為之鑒。
然鑒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表。趣絕思境。
以言求之則乖其深。以智測之則失其旨。二
乘所以顛沛於三藏。新學所以曝鰓於龍門
者。豈不然乎。謝靈運文章秀發。超邁古今。如
涅槃元來質樸本言。手把脚蹈得到彼岸。謝
公改云運手動足截流而度。又如作詩云。白
雲抱幽石。碧篠媚清漣。又雲日相暉映。空
水共澄鮮。此復何由可及。直以肇師兼文兼
理。故名勝耳。有人云。肇法師語。超叡公謝
[001-0163a]
公。故云超語。默同安公什公。亦可然也。標本
則句句深達佛心。明末則言言備通眾教者。
本謂宗本義。末謂涅槃論也。諒是大乘懿典
方等博書者。諒信也。小雅懿深也。謂此論
是深典博大之書耳。自古自今著文著筆者。
此應言自古及今。不應言自今。而今云爾者。
欲對下著文著筆故也。文家以有韻為文。無
韻為筆。劉氏文心調龍非此語云。孔子曰。文
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可有韻乎。固不然也。詳
汰名賢所作諸論者。此言支法詳。作實相
論。有二家。一者是什法師作。今無此本。二
者是支法詳問。釋慧儀答。此乃是慧儀法師
作。非支法詳作也。或六家七宗爰延十二者。
江南本皆云六宗七宗。今尋記傳。是六家七
宗也。梁朝釋寶唱作續法論一百六十卷云。
宋莊嚴寺釋曇濟。作六家七宗論。論有六家。
分成七宗。第一本無宗。第二本無異宗。第
三即色宗。第四識含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
無宗。第七緣會宗。本有六家。第一家分為二
宗。故成七宗也。言十二者。續法論文云。下定
林寺釋僧鏡作實相六家論。先設客問二諦
一體。然後引六家義答之。第一家以理實無
有為空。凡夫謂有為有。空則真諦。有則俗諦。
第二家以色性是空為空。色體是有為有。第
三家以離緣無心為空。合緣有心為有。第四
家以心從緣生為空。離緣別有心體為有。第
五家以邪見所計心空為空。不空因緣所生
之心為有。第六家以色色所依之物實空為
空。世流布中假名為有。前有六家。後有六家。
[001-0163b]
合為十二家也。故曰爰延十二也。並判其臧
否辨其差當。臧否差當即是非也。前六家
論中。判第四家為臧。餘五家為否。後六家論
中。辨前五家為差。後一家為當也。唯此憲章
無弊斯咎者。憲法也。十二家皆有是非之
弊。今肇法師所作無有此弊。但是而無非也。
良猶襟情泛若不知何係者。良信也。襟是胸
襟。情是性。泛然無所係滯也。若是不計義。周
易云。出涕沱若。溝者不計若寄。以其無有別
義故。不計之耳。匹彼淵海數越九流者。淵
海廣博。越九流之數。肇法師襟懷廣博。越詳
汰諸人也。淵海者。小雅深也。九流者。江有九
江。河有九河。皆是九流也。九江者。尋陽記
云。一者烏江。二者蜂江。三者烏土江。四者嘉
靡江。五者畎江。六者污江。七者稟江。八者提
江。九者菌江。九河。爾雅云。一者徒駭河。二
者大史河。三者馬頰河。四者覆輔河。五者胡
蘇河。六者簡河。七者潔河。八者鉤盤河。九者
鬲津河也。挺拔清虛蕭然物外者。挺出也。蕭
然謂蕭條然也。肇法師才思挺出。清雅虛通。
蕭然在物之外也。知公者希歸公採什者。知
肇公之者希。歸向肇公者。則收採其文什也。
如曰不知則公貴矣者。曰者語端。老子云。知
我者希則我貴矣。今用此語也。有人云。如日
月日用而不知者。殊非理也。


達猥生天幸下 第三慶幸逢遇也。猥眾也。
謂多生有幸。幸者寵者也。而言天幸者。天寵
也。亦可凡言天者自然。今言天幸。自然有幸
也。世說注云。張敏字子羽。與張華同時。而不
[001-0163c]
得官。乃作頭貴子羽文云。公受性拘係。不
閑禮儀。誤以天幸為子所寄。言天幸用此語
也。有人將幸字屬下句。殊為可哂也。忻躍不
已嚮讌忘疲者。忻喜踊躍不知止也。歆嚮飲
讌無疲倦也。然此響字合鄉下作食。今多作
向。亦可然。有本作音非也。每至披尋不勝手
舞者。子夏詩序云。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今用此語。意云歡喜也。況中百門觀爰洎方
等深經者。小雅云。暨及也。左傳云。暨至。或
作洎字。義亦同也。十二門論。名為門觀。叡師
中論序云。百論治外以閑邪。斯文袪內以流
滯。大智釋論之淵博。十二門觀之精詣也。


世[口*產-文+立-一]咸云下 第四非斥譏嫌也。傳云。謂彥
彥字言邊作彥。今口邊作彥。俗中字也。肇之
所作故是成實真諦地論通宗者。成實論宗
有真諦義。十地論宗有通宗義。謂肇師所明
之理。猶是彼二論中之義也。莊老所資孟浪
之說者。謂肇法師用莊老言資此論。為孟浪
之說。孟者大也。浪者流浪也。此實巨蠱之
言欺誣已沒者。蠱是蠱毒。書云。以物病人
為蠱。即如漢家巫蠱事也。沒終也。小雅作歿。
今作沒也。見肇師亡沒。作此欺凌誣罔。肇法
師假莊老之言。以宜正道。豈即用莊老為法
乎。必不然也。街巷陋音未之足拾者。此是街
巷鄙陋之言。不可收採也。


夫神道不形心敏難繪者 第五述元情也。
述肇法師之元意。明不同莊老也。神道謂神
妙之道。即佛道也。敏疾也。繪論語云。繪畫
也。既文約義遠眾端所說者。今謂作論。文有
[001-0164a]
限局。理致弘遠。不假莊老眾端之言。無由宣
暢玄理也。有本云說。有本云詭。詭變也。肇之
卜意豈圖然哉。肇法師卜措懷抱。豈自無
理。以莊老之理。為佛理乎。信有所以也。如復
殉狎其言願生生不面者。殉字合立人邊作
旬。以身從物。謂之恂。今作殉者。則是送死。
謂之殉也。狎習也合也。意若復有人。殉狎此
言者。我即願生生不與此人面對也。至獲忍
心還度斯下者。得無生忍。方還度此下品人
耳。


達留連講肆二十餘年下 第六宣明序意
也。留連謂不離也。講肆謂講席也。說文云講
習也。左傳云講謀也。周禮云。司市常以陳
肆辨物。此謂陳設物產為肆耳。令謂講說之
處。陳設几席。事如肆也。自講已來二十年也。
亦可聽講以來二十年也。頗逢重席末觀斯
論者。頗亦曾逢重席。末後方見此論耳。重席
者。漢帝令諸儒講論。勝者奪劣者席。戴憑獨
坐五十重席。時人曰。說經不窮戴侍中也。聊
寄一序託悟在中者。寄託悟懷在序內也。同
我賢余請俟來哲者。俟待也。同於我者。賢於
余者。待後明哲也。


夫大分深義厥號本無下 第二正序論之宗
旨也。文中有四。第一序次第。第二遣相。第三
稱歎。第四簡別。今初言大分深義者。此語出
十二門論也。彼論云。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
通達是義。則達大乘。具足六波羅蜜。無所
障礙。今以本無是空義故。發首言之。此謂宗
本義也。而言大分者。大分為言也。厥者其也。
[001-0164b]
故建言宗旨標乎實相者。實相即本無之別
名。以本無是深義故。建初言本無實相等也。
開空法道莫逾真俗者。逾越也。涅槃經云。雪
山菩薩。聞說半偈。上樹捨身。以報偈價。樹神
問言。如是偈者。何所利益。菩薩答言。如是偈
者。諸佛所說。開空法道。我為此法。棄捨身
命。今不遷不真兩論。能開空法之道也。不真
明真諦也。不遷明俗諦也。所以次釋二諦顯
佛教門者。真俗二諦佛教要門。以此故次宗
本而釋二諦耳。但圓正之因無上般若者。此
謂般若無知論也。涅槃正因無有尚於般若
者也。至極之果唯有涅槃耳。般若極果。唯
有涅槃之法也。故末啟重玄者。以此因果。更
無加上。故末後明此兩重玄法。般若為一玄。
涅槃為一玄也。前言真俗。指前兩論。後言重
玄。指後兩論。此是必然。不勞別釋。重玄者。
老子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今借此語。以目
涅槃般若。謂一切聖人。皆住於此。故名為宅
也。


雖以性空擬本無本可稱下 第二遣相也。
語本絕言非心行處者。言本則是絕言之處。
故非心所能行也。然不遷當俗俗則不生者。
道不遷則是不生也。不真為真真但名說者。
道不真為真。但是假名說耳。若能放曠蕩然
崇茲一道者。指前宗本論也。蕩大也。謂寬曠
無所拘礙也。一道語出涅槃經。彼第十二卷
云。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清耳虛襟無
言二諦者。指前不遷不真二論也。清耳謂靜
聽也。虛襟忘懷也。無言謂得意也。二諦謂真
[001-0164c]
俗也。斯則靜照之巧著故般若無知者。著顯
也。能如此靜照。即是般若無知義也。無名之
德興而涅槃不稱者。興起也。若能靜照知法
不可名。即是涅槃無名之義也。


余謂此說周圓罄佛淵海下 第三稱歎也。
罄盡也。如覆罄更無有物也。淵深。浩博無涯
窮法體相者。浩汗廣博無涯岸。窮盡諸法實
相體也。雖復言約而義豐文華而理詣者。約
少豐多也。易云豐大也。毛詩傳云。豐茂也。詣
進也。出小雅。彼文云。造奏詣進也。語勢連環
意實孤誕者。連環不絕也。孤誕生也。毛詩云。
誕闊也。爾雅云。誕大也。敢是絕妙好辭莫
不竭茲洪論者。漢時會稽人曾肝。能撫節安
歌。度浙江溺死。肝女曹娥。年十二。求肝屍不
得。自投浙江而死。經宿抱父屍而出。度尚為
作碑。置於會稽上虞山。漢末議郎蔡邕。夜至
碑所求火不得。以手摸之而讀。歎其能文。乃
鎸碑背。作八字云。黃絹幼婦外孫韲臼。後曹
操共揚脩。讀此語。問修解不。答云解。操令修
勿語。待吾思之。行三十里方解。乃嗟曰。有智
無智校三十里。後乃殺修。操諸子皆救。操曰。
此人中之龍。恐非汝力之所駕馭。遂殺之。黃
絹者。絲邊著色。此是絕字。幼婦少女也。女邊
著少。妙字也。外孫女子也。女邊著子。此是好
字也。韲臼者受辛也。受邊著辛。此是辭字也。
今謂絕妙好辭。竭盡此論之中也。洪者大也。
所以童壽歎言下。此語出名僧傳。慧觀傳中
也。明什法師作此語。非無所以也。彰在翰牘
者。肇法師文理彰顯。在翰牘也。古人以雞翰
[001-0165a]
毛書簡牘之上。今名紙為牘也。


但宗本蕭然下 第四簡別是論非論也。宗
本蕭然。不可致難。故但稱義。不遷等四。欲接
引學人。假致問答。故稱為論。有本云開通。有
本云關涉。小雅云。開達也。問答折徵所以稱
論者。論本折理。四科折理。故名為論耳。


宗本義



宗者宗祖。本名根本。肇法師以本無實相等。
是諸經論之宗本。今明此義。故云宗本義也。
亦可以此少文。為下四論之宗本。故云宗本
義也。今依後釋。此文為二別。宗本一義。是謂
標宗。不遷已下四論。是謂明教也。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者 論文有
四。第一明本無實相宗。第二明非有非無宗。
第三明漚和般若宗。第四明泥洹盡諦宗。第
一明本無實相宗。為物不遷論之宗本。第二
明非有非無宗。為不真空論之宗本。第三明
漚和般若宗。為般若無知論之宗本。第四明
泥洹盡諦宗。為涅槃無名論之宗本。今云本
無等者。有人云。會釋五家義也。竺法汰作本
無論。什法師作實相論。遠法師作法性論。安
法師作性空論。于道邃作緣會二諦論。今會
此五家。故云一義耳。此非釋也。何者。若今會
竺法汰本無論者。何故不真空論初。彈本無
義耶。又且遠法師作法性論。自問云。性空是
法性乎。答曰非。性空者即所空而為名。法性
是法真性。非空名也。今何得會為一耶。復有
人言。支法詳作實相論。今會此論。此釋彌復
不然。支法詳不見什法師。承來至關中乃作
[001-0165b]
書。問什法師門人釋慧儀實相義。慧儀報答。
名此為實相論。此並是肇法師同時人。才學
又在肇法師下。寧肯會釋此人所作論耶。必
不然也。今直云此五家是經論中大義。有人
謂同。有人謂異。肇法師今會之為一。不言異
也。又本無等四為真。緣會為俗。今會此真俗
二諦不異也。言本無者。如維摩經云。無我無
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此本無義也。仁
王經云。有本自無因緣成法。此亦本無義也。
中論云。若使無有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
無。知有無者誰。又云諸法不可得。滅一切
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此亦本無義
也。言實相者。如維摩經云。如自觀身實相。觀
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
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此實相義
也。中論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又
無滅。寂滅如涅槃。此亦實相義也。言法性者。
如大品經云。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有佛無佛
法性相常住。此法性義也。勝天王般若第三
卷。有法性品。廣明法性不可思議。此性即
諸佛法本。功德智慧因之而生也。中論云。如
來所有性。即是世間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
無性。此亦法性義也。言性空者。如涅槃經
云。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薩修空故空。
此性空義也。中論云。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
可。如來滅度後。分別於有無。此亦性空義
也。言緣會者。維摩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
因緣故諸法生。此緣會義也。中論云。未曾有
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001-0165c]
此亦緣會義也。如此五義。經論大宗。以理會
之。一而無異。故云一義耳。又涅槃及仁王經。
皆明二諦一體。今明此五義唯是二諦。然此
二諦一體無別。故云一義。雖有兩釋。前為正
釋也。何則下。此論凡云何。則是假問之辭也。
一切諸法緣會而生者。前標列其義。先標本
無。今會釋五義。先論緣會。逐便故也。性常自
空故謂之性空者。此有三讀。一者性常自空
故。謂之性空為句也。二者性常自空故。謂之
性空法性為句也。三者性常自空故。謂之性
空法性實相為句也。三讀之中前為勝。今依
前讀。即以性常自空名為性空也。法性如是
故曰實相者。性空即是法性。此性即是實相
也。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者。諸法自無名為
實相。非是推遣令無也。


言不有不無者下 第二明非有非無宗。為
不真空論之宗本也。言者謂經論所言也。大
品經云。色非空非不空。受想行識非空非不
空。涅槃經云。佛性非真如虛空。非無如兔角。
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
者。不應著有無。今通釋經論此語。所言不有
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而言不無者。不如邪
見斷見無。故云爾耳。有見者。謂有所得見也。
邪見者。謂無所得見也。常見者猶是有見。斷
見者猶是邪見也。又有見者謂有我見也。常
見者謂身是常也。邪見者謂無我見也。斷見
者謂身是無常也。中論云。我於過去世。為有
為是無。世間常等見。皆依過去世。我於未
來世。為作為不作。有邊等諸見。皆依未來世
[001-0166a]
也。亦可此中通以計萬法定有為有。定無為
無。有則是常。無則為斷也。若以有為有則以
無為無者。有若定是有。無則定是無也。有既
不有。則無無也。有本有重無字。有本但有一
無字。若有兩無字。則此句已足。言有既非有。
言無亦非無也。若唯有一無字。則此句遣有。
後方始遣無。今以重無字為正也。夫不存無
以觀法者下。前既雙遣有無。今更覆疏兩義。
今此句覆疏無無句也。是為雖觀有而無所
取相者。此句覆疏無有句也。不存無以觀法。
則無非無也。觀有而不取相。則有非有也。非
有非無是為中道矣。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
者。此謂實相法也。無有法相。名為無相。以此
無相為相故。名實相也。聖人之心為住無所
住者。此謂般若也。安住無為。名之為住。住無
所住故。名無住也。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者。
前云有既不有。無亦不無。皆是性空之妙理。
三乘聖人。同觀此理。而後成道也。涅槃經
云。觀十二因緣智慧。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
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聲聞。中智緣覺。
上智菩薩。上上智是佛。開佛及菩薩。故有四
種。合佛及菩薩。則有三種。然此三人。同觀因
緣性空。故得成三乘道果也。金剛般若經云。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之謂矣。
性空者諸法實相者。諸法性空。此是真實之
理。故名實相也。見法實相故為正觀下。見空
為正。見有為邪也。設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
者。有本作故字非也。設謂假設。假令二乘不
見性空。則是顛倒。而今見空故。非顛倒也。是
[001-0166b]
以三乘觀法無異下。既云非倒。而有三乘之
異者。為心有大小。智有淺深故也。


漚和般若下 第三明漚和般若宗。為般若
無知論之宗本也。具足梵音。應言漚和俱舍
羅般若波羅蜜。漚和俱舍羅。此云方便。般若
波羅蜜。此云智慧。方便者權智也。智慧者
實智也。大品經九十品。龍樹菩薩以方便已
前明般若道。方便品已後明漚和道。維摩經
云。有慧方便解。無慧方便縛。有方便慧解。無
方便慧縛。今合明此二。只是大智之名也。諸
法實相謂之般若者。觀實相智。是謂般若也。
能不取證漚和功也者。形現也。聲聞觀空即
現取證。菩薩觀空能不現證。所以然者。此理
深妙。眾生不解。菩薩起大悲之心。願在生死
教化眾生。為說此法。令一切有心。皆得悟
解。此即是菩薩善權方便之力也。故云漚和
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者。適往也。菩薩往
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權方便
之智也。不染塵累般若力也者。凡夫涉有。多
生染著。菩薩涉有。知有法皆空。所以於色
於聲而無染著。此是實智見空之力。故云般
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
者。觀空是實智也。涉有是權智也。涉有未始
迷空故常處有而不染下。覆疏前兩義也。未
始者初未曾也。菩薩涉有未曾迷空。以常知
法是空。故能處在生死。不生染著。釋前不染
塵累般若力也。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
證者。菩薩涉有不生疲厭。而能觀空也。對前
言涉有不迷空。此言觀空不厭有也。以觀空
[001-0166c]
不厭有。所以觀空不即取證也。是為一念之
力權慧具矣者。涉有不迷空。權中有實。觀空
不厭有。則實中有權。初言一念之力權慧具
者。則是權中有實也。後言一念之力權慧具
者。則是實中有權也。好思下。審思則見也。


泥洹盡諦者直結盡而已下 第四明泥洹盡
諦宗。為涅槃無名論之宗本也。盡諦即滅諦。
四諦之中涅槃即第三諦也。涅槃經第二十
三卷云。善男子。涅槃之體。無有住處。真是諸
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今取此語。明涅槃之
宗本也。無復別有一盡處者。盡本盡於結。結
盡無別盡。如此無別盡。是謂常樂我淨大涅
槃也。


物不遷論



此下四論第二章明教也。四論四章。即明四
教。第一物不遷論。明有申俗諦教。第二不真
空論。明空申真諦教。第三般若論。明因申般
若教。第四涅槃論。明果申涅槃教。明此四法。
申彼四教。釋迦一化理斯盡矣。今言物不遷
論者。莊子外篇達生章云。凡有貌像聲色者
皆物也。公孫龍子名實論云。天與地其所產
焉物也。毛長詩傳云。遷徙也。人謂物皆遷徙。
變易無常。今明物本不遷。當世各有言。雖反
常義仍合道。故云物不遷論也。


夫生死交謝寒暑遞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也
下 論文有二。前序。後正。今初序文。目為四
段。第一敘常情。第二明真解。第三述異同。第
四申論意。今初。有本云生死。有本云生滅。俱
得。今用生死也。有本云迭遷。有本遞遷。俱
[001-0167a]
得。今用迭遷也。小雅云。迭遞交更也。今明迭
遷。更相遷易也。生死者。非直謂人身死此生
彼。通謂一切萬物生死變化也。如涅槃經云。
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必
有終盡。既從生至死。亦從死至生。生死迴還。
終始無際。是謂交謝。謝往也。易云。暑往而
寒來。寒往而暑來。又云。鼓之以雷霆。潤之以
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是謂迭遷也。即以
生死寒暑。名之為有。名之為物。皆有遷謝移
易。故云流動。流如水流。動如風動。此是常情
所解也。常者尋常也。小雅云。四尺謂之仞。倍
仞謂之尋。尋者舒兩臂也。倍尋謂之常也。


余則謂之不然下 第二明真解也。余我也。
謂言也。不如前解。故曰不然也。何者放光云
法無去來無動轉者。竺法護前翻大品。名曰
放光。以此經初廣明如來放光等事。即以為
名也。彼經既云法無去來。何有生死交謝。復
云無動轉者。何有寒暑迭遷耶。亦可通說。未
必須配也。亦可何者字。是肇法師語。非經
文也。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釋者捨
離。尋放光經作不動之語者。非謂捨動而別
論靜。即求靜於動法之中。即動而為靜耳。言
豈釋者不釋也。必求靜於諸動下。覆上意可
見也。


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下 第三述異
同也。動靜理雖不殊。而迷惑之人謂異也。緣
使真言滯於競辨宗途屈於好異者。真言謂
佛教也。競辨謂異說也。宗途謂法理也。好異
謂異解也。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者。謂靜
[001-0167b]
躁兩間難辨也。又釋靜躁不二。是靜躁之極。
欲說此理。未易可論也。何者夫談真則逆俗
順俗則違真者。俗人謂異。言不異者。則逆俗
人也。真理是一。言不一者。則違真理也。此言
真者。謂理實如此。故名為真。未必即為真諦
也。如云真書真寶。可即是真諦乎。固不然也。
有人執此語。非前序中不遷當俗諦。此非得
意之言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談
而無味者。違真理則迷法性。不能自返也。亦
可情迷不能自返悟也。逆俗人則語薄淡無
滋味也。老子云。樂與餌過容上道之出口淡
乎其無味。今借此語。以飾論文也。如來說法。
皆依二諦。言則順俗。理則明真。且秦人好文。
譯經者言參經史。晉朝尚理。作論者辭涉老
莊。言參經史。不可謂佛與丘且同風。辭涉
老莊。不可謂法與聃周齊致。肇法師一時挺
秀。千載孤標。上智貴其高明。下愚譏其混雜。
是謂資宋章而適越。露形之俗見嗤。抱荊玉
而歸楚。無目之徒致哂。信可悲也。深可歎哉。
近有無識之徒。自相朋附。或身參法侶。翻謗
大乘。或形廁俗流。反宗小教。上誹高德。苟布
負俗之名。下贊庸流。將謂契真之實。自忘顏
厚。豈識羞慚。經云。譬如癡賊棄捨金寶。擔負
瓦礫。此之謂矣。然信毀禍福。素有誠言。及至
臨終。果招其咎。舌出長餘一尺。氣奔經乎數
晨。既出牛聲。不知豹變。無間極苦。夫復何
疑。後之學者。幸知前事也。緣使中人未分於
存亡下士撫掌而不顧者。老子云。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
[001-0167c]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今借此語也。中人
聞此動靜不二。未能決定。或信或疑。故云未
分於存亡。下人聞此決定不信。故云撫掌而
弗顧。撫掌拍手也。弗顧不視也。近而不可知
者其唯物性乎者。動靜不二。物之性也。近對
目前而人不覺。今傷歎之。故云爾也。


然不能自已下 第四申論意也。已止也。豈
曰必然者。未必然也。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下 第
二正是論文也。文有六章。第一引經明不遷。
第二指物明不遷。第三遣惑明不遷。第四會
教明不遷。第五反常明不遷。第六結會明不
遷。今初。引一經一論。以標於指歸。明不遷之
宗本也。道行者。小品般若也。叡法師小品序
云。章雖三十。貫之者道。言雖十萬。佩之者
行。行凝然後無生。道足然後補處也。中觀者。
中論一名中觀論。以此論中明觀因緣等法
故也。然彼論中。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
耳。去來品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
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今取此意。故云去者不
至方也。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者。經云無來無去。論云無去。此之二文。皆是
即去明無去。非謂離去有無去。即去無去。是
謂不遷之義。一論之旨歸也。


去人之所謂動者下 第二指物明不遷也。
人以昔物去今。故名為動。我以昔物在昔。故
名為靜。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
不去者。餘本皆云靜而非動以其不來。動而
非靜以其不去。句上可釋。下句難解。今勘古
[001-0168a]
本如前說也。動而非靜以其不來者。此覆人
之所謂動句也。靜而非動以其不去者。此覆
我之所謂靜句也。人以昔物去今而往昔。故
曰動而非靜。我以昔物在昔而不去。故曰靜
而非動也。然則所造未嘗異下。廣雅云。造詣
也。爾雅云。造適也。嘗有兩義。一者曾義。二
者常義。莊子云。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
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嘗有言耶。此
是曾義。又云。仲尼語顏回曰。若必有以也。嘗
以語我來。此是常義也。目所造詣未嘗有異。
而心眼所見未曾有同也。逆之所謂塞順之
所謂通者。逆理則塞。順理則通。逆理謂人
也。順理謂已也。苟得其道復何滯哉者。苟且
也。且得其道理。則動靜不二。更無疑滯也。


傷夫人情之惑久矣下 第三遣惑明不遷
也。傷是傷歎也。目對真而莫覺者。此亦謂不
遷之事。理審如此。故名為真。未必即是真諦
也。莫覺者不覺也。既知往物之不來而謂今
物之可往者。敘或情也。往物既不來今物何
可往者。難惑計也。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
嘗無者。求昨日物於昨日。則昨不無也。責
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者。責昨日物於今日。
則今日不有也。於今末嘗有以明物不來者。
此是前動而非靜。以其不來句意也。於向未
嘗無故知物不去者。此是前靜而非動。以其
不去句意也。覆而求今今亦不往者。前之兩
對。直明往而不來。今以今類往亦復如是也。
是為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者。此是不
去也。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者。此是不
[001-0168b]
來也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者。莊子
外篇田子方章云。孔子謂顏回曰。吾終身與
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郭象注云。夫變
化不可執而留也。故雖交臂相守。而不能令
停。今用此語也。見新者。謂故人已謝。新人自
來也。交臂非故者。交臂相守。亦已謝往。非後
故人也。此依郭注釋也。今謂郭注不然。今
言交一臂而失之者。謂交一臂之頃。已失前
人。非謂交臂執手不能令停也。明知交臂之
頃。前已非後。言誰遷耶。然前已非後。則是遷
義。而言不遷者。此明無有一物定住。而從此
遷向彼。故曰不遷也。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
矣者。若前人至後。後人至前。可謂往來。既不
如此。故無往來也。既無往返之微朕又何物
而可動乎者。朕字有二音。一者陳錦反。出爾
雅。二者陳忍反。出許慎注。淮南子。按事之萌
兆謂之朕。今是後音也。李奇云。朕兆也。莊
子云。體盡無為而遊無朕。郭注云。任物故
自然無迹。朕跡也。既無往返之跡。故知不動
也。然則旋藍偃岳而常靜下。旋藍。劫初時大
風名也。亦曰隨嵐。梵音輕重之異耳。有本
云旋嵐。嵐者。此方之風名也。旋嵐即旋風也。
又釋修行道地經云。興雲之風。名旋嵐也。向
前為俯。向後為偃。偃臥倒也。岳者山也。江河
者。有本云江海。言海不及河也。莊子云。野馬
塵埃也。郭注云。野馬者遊氣也。遊氣奔競。喻
如野馬飄揚也。鼓動也。日月歷天者。有本云
麗天。言歷易見也。日月周旋故言歷也。麗者
易云。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小雅云。
[001-0168c]
麗著也。前風非後風。故偃岳而常靜。前水非
後水。故競注而不流。前氣非後氣。故飄鼓而
不動。前日非後日。故歷天而不周。華嚴經云。
譬如長風起。鼓拂生動勢。二俱不相知。諸法
亦如是。譬如駃水流。水流無定止。二俱不相
知。諸法亦如是。肇法師不見華嚴。而作論冥
合。自非妙悟玄理。何至於斯乎。


噫聖人有言下 第四會教明不遷也。文有
兩段。通是會教。前廣後略。今初也。噫者。論
語云。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註云。噫不平
之聲也。切韻云。噫者恨聲也。聖人者。大載禮
云。哀公問孔子。何謂聖人。孔子曰。聖人者智
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也。莊子云。以德分人
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也。速於川流者。涅
槃經云。人命不停。過於山水。非論語中歎逝。
下文方引論語耳。此意云。聖教自云人命逝
速。即是遷義。何謂不遷耶。人有此疑。故今遣
釋也。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緣覺覺緣離
以即真者。以法是遷流故。聲聞聞無常教。悟
無常理而成道也。亦以法是遷流故。緣覺覺
無常理。而得證真也。苟即萬動而非化豈尋
化以階道者。且使萬物非是遷流變化。何由
尋此無常遷化之理。而得道耶。固應是遷也。
覆尋聖言微隱難測者。前如問此如答也。微
者小也。老子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
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也。測者測量也。有
本云。喻謂曉喻也。若動而靜似去而留者。
據言教則如動如去也。據理實則如靜如留
也。可以神會難以事求者。可以般若神心契
[001-0169a]
會。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也。是以言去不必
去閑人之常想者。服虔注漢書云。閑闌也。王
弼注易云。閑閡也。若蘭若閡。皆是防義。釋
者。小雅云。釋解也。若釋皆是遣義也。經中言
諸法生滅無常。是謂去也。謂無常者。未必
即無常。為防人之常執。故說無常耳。經中又
言業果不失。是謂住也。言有住者。不必即住。
為防人執斷之心。故言住耳。豈曰去而可遣
住而可留者。有本云。去而可追非也。法性不
去。經中言去。不能遣得法性令其去也。法性
不住。經中言住。不能留得法性令其住也。當
知為緣故說去。其實則非去。為緣故說住。實
亦非住也。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
非常之教者。光明定意經也。彼文云。如來者
不用衣食。處計常之中。而知無常之諦。今
取彼經意。故云菩薩耳。摩訶衍論云者。大智
度論。釋摩訶衍經。故名彼論無摩訶衍論。摩
訶衍梵音。此云大乘也。即大品經也。斯皆
導達群方兩言一會者。導謂引達謂通達。群
方謂眾生。言聖人引導眾生多方便也。雖有
多方。會歸一致耳。亦可群自是群。方自是方。
易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聖人道此。故有兩
說耳。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者。不可以言去
言住兩文有殊。則令法性幽致乖阻也。是以
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者。言常未常故不
住也。稱去未必去故不遷也。已後覆疏此語
可見。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
川者。莊子內篇大宗師章云。夫藏舟於壑藏
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
[001-0169b]
走。昧者不知也。論語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捨晝夜。莊子意明前山非後山。孔子
意前水非後水也。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
排今而可往者。此二人皆感歎往者不停。前
後各別。非謂定有一物。從此推排至彼也。所
以引此二書。證成不遷者。夫教之為體。意
在悟物。若於物有悟。教則為益。若於物無益。
教反成損。依向經論廣說不遷。恐儒道二家
疑而不信。故引二文令其悟解耳。事如佛教
說戒。以不殺為先。俗人好殺。豈能領會。若即
俗書以明不殺。則無不從順也。孟子云。五畝
之宅樹之以桑。則七十者可以衣帛矣。鷄㹠
犬彘養不失時。則八十者可以食肉矣。若據
此文。則七十已下不合衣帛。八十已下不合
食肉。慈悲不殺。豈獨佛經。以此相證。誰能不
信。今引二書意同此也。是以覩聖心者不
同人之所見得者。有本云用。有本云同俱得
也。經中言常言無常。聖人之心難見得。人之
常心則不見聖心也。何者。人則謂少壯同體
百齡一質者。常人謂昔日少年。後遷至壯。故
云同體。百年同是一身。更非別人也。徒知年
往不覺形隨者。徒虛也。年往形亦往。此是遷
義。即此遷中有不遷也。往年在往時。往形在
往日。是謂不遷。而人乃謂往日之人遷至今
日。是謂惑矣。是以梵志出家下。此事未詳所
出經也。昔人尚存乎者。謂昔人猶存至今日
也。吾猶昔人者。猶如也。如似昔人。實非昔人
也。亦可云吾身雖復猶是昔人。其實非昔人
也。亦可云汝謂吾猶是昔人。其實非昔人也。
[001-0169c]
亦可云吾可猶是昔人乎。吾非復昔人也。隣
人皆愕然非其言者。愕謂驚愕。不解其言故
驚愕也。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者。有力謂無
常力也。負謂擔負也。趨疾行也。昧謂暗昧也。
歟者此字單作自得。不勞著欠。此謂助語。如
焉乎之類也。


是以如來因群情所滯即方言以辨惑者 第
二略會教明不遷也。因物情滯有。即為說動
教。因物情滯無。即為說靜教。而言方言者。隨
方之言。說教以遣其惑也。乘莫二之真心吐
不一之殊教者。知動靜不二是莫二。即真心
也。說動靜兩教。是不一之殊教也。乖而不可
異者其唯聖言乎者。言乖乖而理不可異也。
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真則言
不遷。導俗流則言遷也。雖復千塗異唱會歸
同致者。說動說靜有異。理唯是一。所謂動
即靜也。而徵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今
者。執靜教也。徵謂徵責也。聆流動者而謂今
物可至昔者。蒼頡篇云。聆聽也。聞說動。則謂
今物流動謝往去也。既曰古今而欲遷之者
何耶者。昔自在昔。何須遷至今。今自在今。
何須遷至昔耶。是以言往不必往下。經中言
遷。未必即遷。以古在古。以今在今故也。稱去
不必去下。此句意同上。而語別也。不來故不
馳騁於古今者。馳騁走也。古不來今。今不
去古也。不動故各性住於一世者。此句意同
上。而語別也。古今各定。故云各性於一世
也。然則群籍殊文下。群籍謂經書也。百家謂
子書。九經雖殊。同明一教。百家雖異。同明一
[001-0170a]
道。以喻佛經雖眾言迹不同。莫不同明一致。
得其道理。文言不能惑亂也。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下 第五反常
明不遷也。人謂從少至老仍是一人。故名為
住。我言前人非後。故名為去。人謂昔人已往。
故名為去。我言昔人在昔。故名為住也。然則
去住雖殊其致一也者。我言去之與住。不相
違反。取其念念變異故言去。取其各住一世
故言住。此則住猶是去。去猶是住也。故經云
正言似反誰當信者。中本起經云爾。斯言有
由者。謂經此言有所以也。何者人則求古於
今謂其不住者。以昔物去至昔。不在今也今。
將為不住也。吾則求今於古知其不去。以今
物自在今。不去至昔。將為不去也。已下覆
疏此二句也。事各性住何物而可去來者。事
物也。物各住其本性。各住一世。故無去來也。
然則四像風馳下。舉事釋成也。四像謂四時
之像。馳謝如風。故云風馳也。𢭀機電卷者。此
𢭀字多遂手邊作[旋-方]。人家不解。乃引尚書文
釋。謂言此字為非。尚書云。在璿璣玉衡以
齊七政。孔注云。在察也。璿美玉也。機衡也。
玉者正天文之器。可以運轉。舜察天文。考七
政。以審已當天位與不。若作此釋。則𢭀字合
玉邊作睿也。今謂不然。此是北斗樞星名也。
北斗七星。一天樞。二𢭀。三機。四權。五衡。六
開陽。七搖光。今不能具道七星。故但言𢭀機
二星耳。七星運轉猶如電卷也。雖四象七星
運轉流速。得其理也亦常不動也。王弼略例
云。處𢭀機而觀大運。則天地之動未足怪也。
[001-0170b]
此意亦指七星也。


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下 第六結會明
不遷也。萬世百劫蓋語多也。積功萬世。前功
在於前積道百劫。蓋昔道在於昔。不朽不失。
彌復堅固也。成山假就於始簣者。論語云。譬
如為山。雖覆一簣。進者吾往也。注云。簣土籠
也。積簣土以成山。前功在於前而不失。故積
多而成山也。修途託至於初步者。老子云。九
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積一
步以至多故。至千里者。無由一步。故云託至
也。託是假託也。果以功業不可朽故者。此之
四事。皆前功不朽。後功相續。方成其事耳。雖
在昔而不化者。昔功在於昔。於昔不失。故云
不化。不化故云不遷。以不遷故。事如常在。故
曰湛然也。故經云三災彌淪而行業湛然者。
彌淪遍滿義。周易係辭云。易與天地准。故
能彌淪天下之道耳。此經未詳也。何者夫果
不俱因因因而果者。因果不同處。故曰不俱。
由因而得果。故云因因而果也。因不昔滅者。
在昔不滅。因不來今者。昔因不來至今果也。
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者。既不滅失。又
復不來。故言不遷也。復何惑於去留踟蹰於
動靜之間哉者。知去留無二。故不惑也。知
動靜不二。故不踟蹰也。踟蹰者。不進貌也。然
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乾天也。坤地也。雖倒
天而覆地。莫言不靜也。洪流滔天無謂其動
者。堯遭九年之潦。洪水滔天。猶是靜也。苟
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者。以神情與
物理相契。即物知不遷不復遠也。
[001-0170c]


不真空論



此論第二明空申真諦教也。諸法虛假。故曰
不真。虛假不真。所以是空耳。有人云。真者是
有。空者是無。言不真空。即明不有不無中道
義也。此是為蛇畫足。非得意也。若如所云。則
空非中乎。大分深義為何所在。既不然矣。今
不用焉。所明空者。諸大乘經論皆以空為宗
本。今之學者多生誹謗。謂說空者。為不了
義。無有慧明。可不悲哉。佛藏經云。舍利弗。
於未來世。當有比丘。不修身戒心慧。是人
輕笑如來所說如來所行。如來常於第一義
空。恭敬供養。常樂是行。是諸比丘。輕笑如來
所說所行真際畢竟空法。爾時有苦行比丘
共輕笑。爾時有行空者。我讚其善。當爾之時。
咸共不能護持重戒。而言諸法自相空。何所
能作。如那羅戲人種種變現。無所知者。見之
大笑。何以故。不解戲法其術隱故。生希有
心。驚怪大笑。如是舍利弗。爾時真實比丘。說
空寂法。求活命者。咸共嗤笑。何以故。是人不
知佛法義故。聞說空法。驚疑怖畏。舍利弗。汝
觀此人。於安隱處生衰惱心。於衰惱處生安
隱心。金口所言。信非謬矣。


夫至虛無生者下 此論文有二章。先序。後
正。今初序也。序文有三。第一標正宗。第二破
異見。第三序論意。今初。文中又三。第一標真
境。第二明真智。第三合明境智。今初。言至虛
無生者。即無生畢竟空真境也。蓋是般若玄
鑒之妙趣有物之宗極者。蓋是不定之辭。將
以為是。未敢為定故。所以云蓋。趣是趣向義。
[001-0171a]
宗是宗本。謂此無生畢竟空。是般若所鑒之
境。萬物之宗本也。


自非聖明特達下 第二明真智也。聖明即
般若也。非是般若奇特明達。何能以神情。契
合中道非有非無之理哉。即此非有非無。是
中道畢竟空。故云有無之間耳。


是以至人通神心於無窮下 第三合明境智
相契會也。以神心觀無窮之理。故云通神心
於無窮。不為有物之所滯礙。故云窮所不能
滯也。極耳目於視聽聲色所不能制者。縱耳
聽聲。不為聲所惑。縱目覩色。不為色所迷也。
豈不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下。良以萬物是虛。
故縱視聽。不為聲色所惑耳。累者勞累也。是
以乘真心以理順則無滯而不通者。順謂
諸法是空。不違正道也。乘御般若之心。慗理
順空之道。則無有滯礙而不通暢也。有本作
履字。亦可然也。謂履踐順空之道耳。審一
氣以觀化故所遇而順適者。化謂萬化也。適
謂往適也。莊子內篇大宗師章云。彼方且興
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郭注云。皆
冥之。故無二也。莊子外篇北遊章云。人之生
也。氣之聚也。是其美者為神奇。其不美者為
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
曰通天下一氣也。離騷第六卷遠遊章云。順
凱風以從遊。至南巢而一息。見王子而宿之。
審一氣之和德。王逸注云。究問元釋精之
祕要也。今借此等諸言。以目一道也。無滯而
不通故能混雜致淳者。莊子云。眾人役役。聖
人愚芒。參萬歲而一成紀。今借此語。以喻不
[001-0171b]
二法門。若能無滯不通。即是不二法門也。所
遇順適則觸物而一者。所逢遇皆以般若
觀之。知其皆空。無有滯礙。是則萬法一相無
相也。如此則萬像雖殊而不能自異者。既同
一相。所以不異也。不能自異故知像非真像
者。一相無相。所以像即非像。下覆上意也。然
則物我同根是非一氣者。物是外物。我者己
身。同一無相。故曰同根。同一正道。故曰一氣
也。潛微幽隱殆非群情之所盡者。潛是潛藏。
微是微細。幽是幽深。隱是隱映。以難見故。非
諸人所能窮盡也。殆者。爾雅云危也。廣雅云
敗也。鄭玄注禮云幾也。毛長注傳云始也。今
取其音幾。幾者近也。


故頃爾談論下 第二破異見也。頃者俄頃。
謂少許時也。此頃諸家作論。多有不同。良
以虛宗玄妙故。談者不得其實。致成異見耳。
夫以不同而適同有何物而可同者。以用也。
適往也。以不同之情。往取同理。何由可得同
耶。有本作釋字。皆謂解也。故眾論競作而性
莫同焉者。總明諸家作論理性不同也。何則
心無者下。正出諸家不同之論也。然不同之
論。非止一家。今略破三家。餘可知矣。心無
者。破晉朝支慜度心無義也。世說注云。慜度
欲過江。與一傖道人為侶。謀曰。若用舊義往
江東。恐不辨得食。便立心無義。既此道人
不成度江。慜果講此義。後有傖人來。先道人。
語云。為我致意。慜度心無義那可立。此法權
救飢耳。無為遂負如來也。從是以後此義大
行。高僧傳云。沙門道恒頗有才力。常執心無
[001-0171c]
義。大行荊土。竺法汰曰。此是邪說。應須破
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曇一難之。據經引理。
折駁紛紜。恒杖其口辨。不肯受屈。日色既暮。
明旦更集。慧遠就席。攻數番。問責鋒起。恒自
覺義途差異。神色漸。動麈尾扣案。未即有答。
遠曰。不疾而速。杼軸何為。坐者皆笑。心無之
義。於是而息。今肇法師亦破此義。先敘其宗。
然後破也。無心萬物。萬物未甞無。謂經中言
空者。但於物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物是
有不曾無也。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者。
正破也。能於法上無執故名為得。不知物性
是空故名為失也。


即色者明色不自色下 第二破晉朝支道林
即色遊玄義也。今尋林法師即色論。無有此
語。然林法師集。別有妙觀章。云夫色之性也。
不自有色。色不自色。雖色而空。今之所引。正
此引文也。夫言色者當色色即色豈待色色
而後為色哉者。此猶是林法師語意也。若當
色自是色。可名有色。若待緣色成果色者。
是則色非定色也。亦可云若待細色成麁色。
是則色非定色也。此直悟色不自色未領色
之非色者。正破也。有本作悟。有本作語。皆得
也。此林法師但知言色非自色因緣而成。而
不知色本是空。猶存假有也。


本無者下 第三破晉朝竺法汰本無義也。
情尚於無多觸言而賓無者。情多貴尚此無
也。觸言皆向無也。賓者客也。客皆向主。今本
無宗。言皆向無也。爾雅云。賓服也。言服無故
云賓無耳也。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者。
[001-0172a]
謂經中言非有者。無有此有也。言非無者。無
有彼無也。尋夫立文之本旨者。有本作文。有
本作無。今用文也。謂尋經文本意也。直以非
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者。真實也。非實定是
有。故言非有。非實定是無。故言非無耳。何
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者。不言非有無
却此有。非無無却彼無也。此直好無之談者。
直是好尚於無。故觸言向無耳。豈所謂順通
事實即物之情哉者。不順萬事之實性。不得
即物之實性也。


夫以物物於物下 第三明作論意也。以物
名名有物。故云以物物於物。以物名名非物。
故言以物物非物。以物名名有物。則有物體
之可名。故云則所物而可物。以物名名非物。
則無物體之可名。故云雖物而非物也。是以
物不即名而就實者。物體自別。不即以名字
為物實也。名不即物而履真者。名字又別。不
即以物體為名之真也。然則真諦獨靜於名
教之外下。俗諦之物。尚名不即實。實不即名。
真諦之理。名教之所不及。故云獨靜於名教
之外也。既非名教所及。文言豈能辨得真諦
乎。不能杜默聊復厝言以擬之者。杜塞也厝
者。小雅云。措置也。今作厝字。義亦同也。理
雖不可言。試以言理也。


摩訶衍論云諸法亦不有相亦不無相下 第
二正是論文也。文中有六。第一引教以明空。
第二據理以明空。第三重引教以明空。第四
重據理以明空。第五就名實以明空。第六結
會以明空。引教據理。所以為異者。引教則先
[001-0172b]
引經。然後釋成。據理則先明所以。然後引
經論帖釋也。今初引教文有三段。第一正引
兩論以明空。第二解釋論意。第三引經證成。
今初。言摩訶衍論者。大智度論也。通指一部
論意。亦可但指論中一文。文云。譬如鏡中像。
非鏡亦非面。非有亦非無也。中論者。通指一
部論意。亦可但指論中一文。文云。若使無有
有。云何當有無。有無既已無。知有無者誰也。
而言第一真諦者。自從者字已上。是二論之
文。今言第一。肇法師之語。明此兩論所說。是
第一義諦。亦名真諦。故合說也。


尋夫不有不無者下 第二解釋二論之意
也。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下。滌除是洗蕩
也。老子云。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今借此語用
也。杜猶是塞也。寂寥者。老子云。寂兮寥兮獨
立而不改。釋者云。無聲曰寂。無色曰寥。此意
言。非謂斷空始為真諦也。誠以即物順通故
物莫之逆者。誠信也。即萬物之有為空。故云
順通。順通故無阻逆也。即偽即真故性莫之
易者。即俗諦之偽。真諦之真。非謂改變俗
諦。別明真諦也。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者。即
有是空。雖空猶是有也。物莫之逆故雖有而
無者。即萬物順通性空。當知雖有而是空也。
雖有而無所謂非有下。雖有而是無。當知非
定有。下句反此也。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
也者。非無物也。明非無也。物非真也明非有
也。亦可直云非是無物。但物非真有之物耳。
物非真物於何而可物者。既云非真。何處有
此物乎。
[001-0172c]


故經云下 第三引五經證成也。今引維摩
經也。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謂色性即是
空。非謂滅色然後始空也。而云敗者。古經也。
壞敗是毀敗。亦是滅義。以明夫聖人之於物
也即萬物之自虛者。以明兩字。或可屬上。
或可屬下。唯莊子應屬上。今此文意則將
屬下也。後亦然。明聖人見萬物之性自空耳。
豈待宰割以求通哉者。小雅云。宰治也。割謂
裁也。即色是空。不須宰割破壞。然後方乃通
於空也。是以寢疾有非真之談超日有即空
之稱者。前引一經。此引兩經。後更有兩經也。
寢疾謂維摩經也。彼經云。菩薩病者非真非
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也。超日者。超日明經
也。彼經云。不有受不保命四大虛也。然則三
藏殊文統之者一者也。三藏謂修多羅毘曇
毘尼。雖言迹異端。以理統之。莫終不歸畢
竟空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下。據
第一義諦。無有成佛。無有得涅槃。世諦則有
耳。夫有得則是無得之偽號下。諸本皆云。成
得則是無得之偽號。今依古本。有得為正也。
准下無得句。義亦應然。實是無得。而云有
得是假偽之名。無得反此也。真名故雖真而
非有者。諸本皆云。雖得而非得。今依古本。雖
真而非有也。准下偽號句。義亦應然也。雖
曰真名仍非是有。偽號反此也。是以言真未
甞有者。覆前兩句也。二言未始一下。真偽兩
言不一。而有無二理不殊也。故經云真諦俗
諦謂有異耶下。此是大品經第二十二卷道
樹品中問答也。此經直辨下。釋前經中問答
[001-0173a]
意也。真諦明非有下。據真則非有。據俗則非
無也。豈以二下。不以諦名有二。則謂法體有
二也。


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下 第二據理以
明空也。文中有二。先正據理以明空。後引
二經證成也。今言然則者。若然則皆空也。
果者果敢決定義。所以者是義也。萬物有
不有義。有不無義。故云爾也。有其所以不
有故雖有而非有者下。諸本多云。有其所以
不無。今勘古本。正應言不有。文義亦應然也。
人謂萬物是有。今明萬物有不有義。故雖有
非是有。下句反此也。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
虛者。雖是無而非定無。則此無。不同大虛永
絕。下句反此也。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迹者。有
非定有。故云不即真。無不泯滅。故云不夷迹。
夷平也。老子云。視之不見名曰夷也。迹者事
相之迹。即事是無。不待夷平然後始無耳。然
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者。名殊而理一也。


故童子歎曰下 第二引二經證成也。童子
者。維摩經中長者子寶積也。言佛說法非定
是有。亦非是無。皆從因緣而有也。瓔珞經云
者。此是大纓絡經也。彼經第十三卷初。文殊
師利問云。一切諸佛轉法輪。為有轉耶。為無
轉耶。佛言諸佛正法。亦不有轉。亦不無轉。文
殊復問。云何亦不有轉亦不無轉。佛言諸法
空故。亦無有轉。亦無無轉也。此乃眾經之微
言者。諸經中微妙之言也。


何者謂物無耶則邪見非惑下 第二解釋經
意也。邪見見無。若謂物定是無。則邪見應
[001-0173b]
非是惑乎。謂物有則耶常見為得者。常見見
有。若謂物定是有。則常見應非是惑乎。以物
非無故下。覆上句可見也。然則非有非無信
真諦之談者。非有非無是真諦教也。


故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下 第三章重引
教以明空也。初安故字。似如引證。看後語勢。
乃是開章也。文中有二。前引一經一論以明
空。後單引一論以明空。今初文二。前正引一
經一論以明空。後釋經論意。今初也。中論云
者。此通引中論意也。亦可是四諦品偈。偈
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
是中道義也。尋理即其然矣。此經論所說理
如然也。


所以然者下 第二解釋經論意也。文中二。
先釋非有。後釋非無。今初也。豈待緣而後有
哉者。有若定有。不須待緣生方有也。譬彼真
無下。此舉大虛之無。以喻有也。若有不能
自有待緣而後有下。有要待緣。明知非有也。
有非真有下。結明有空也。不無者下。釋非無
也。夫無則湛然不動下。若湛然不動。始可名
為無也。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者。無若定無。則
不應緣會而起也。起則非無者。以緣起而生。
故知非無也。以明夫緣起故不無也者。明知
緣起故非無也。而言以者。以用也。


故摩訶衍論云下 第二單引一論以明空
也。文中有二。前正引論。後釋論意也。一切諸
法一切因緣故應有者。諸法皆從因緣故有
也。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者。諸法皆
從緣故。非定有也。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
有者。諸法本無。從緣故有也。一切無法一切
[001-0173c]
因緣故不應有者。諸法從緣有者。以從緣故。
非定有也。


尋此有無之言下 第二釋論意也。上來兩
對各各相反。如此相反。非徒然也。尋此語意。
是明非有非無中道耳。此是理一稱二其文
有似不同者。只是一物。而言非有非無。故云
稱二。言非有似異非無。言非無似異非有。故
云不同也。苟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者。苟
且也。所同者。謂中道也。言非有非無皆明中
道。中道既同。故無不同也。


然則萬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下 第四重據理
以明空也。文中有三。先正明空。次覆疏解釋。
後引經證成。今初。據理意同前章也。


何則欲言其有下 第二覆疏解釋也。有非
真生者。假緣而生。故非真生。非真生故。不得
言有也。事像既形者。萬事萬像皆已形現。皆
已形現。不得言無也。像形不即無。非真無
非實有者。事像形現。不即是無。有非真生。非
是定有也。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者。正以
非真實有。故言不真。既非實有。所以言空。論
之得名。從此義也。


故放光云下 第三引經證成也。譬如幻化
人者。此有三讀。一者。連三句通成一段。二
者譬如幻化人為句。後兩句相著也。三者。譬
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為句。已後為一段。今
且從初也。幻化異者。從無起有為化。從有起
有為幻也。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者。非
無即非無也。非真即非有也。


夫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下 第五就名實
[001-0174a]
以明空也。文中有二。前正明空。後引經論證
成。今初也。將名取物。物非是名。故云物無當
名之實也。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者。將物
取名。名非是物。故云名無得物之功也。物無
當名之實下。覆疏前句也。是為名不當實下。
又覆疏上句。直明名非實。實非名耳。名實無
當萬物安在者。名不當實。則名非名矣。實不
當名。則實非實矣。名實不當。萬物皆空。故云
安在。安在者何在也。


故中觀云下 第二引經論證成也。先引中
觀論。後引成具等經。今云物無彼此者。通
是中論意也。亦可別指觀苦品一偈。偈云。自
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是亦名
為作。今取此意反證也。此彼莫定乎一名下。
此不定此。彼不定彼。而惑者謂為定有此彼
也。必然者決定也。志者志意。意有記錄故名
為志耳。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者。彼
此無定性。故云非有。於惑者則元不無也。既
悟此彼之非有又何物而可有哉者。彼此在
物既無。彼此又無物也。故知萬物非真假號
久矣者。號名也。以非真是假。故名為空。是
以成具立釋名之文下。引成具及大品經證
成也。先引成具經及莊子。後引大品。今引成
具經。兼引莊子。助成此義也。成具光明定意
經云。是法無所有。強為其名也。莊子云。以指
喻指之非指。不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馬喻
馬之非馬。不若非馬喻馬之非馬。此意云。此
以此指為指。將彼指為非指。彼亦以彼指為
指。將此指為非指。於馬亦然。各有一彼此。則
[001-0174b]
彼此無定。各有一是非。則是非無定也。而言
園林者。莊子為膝園吏。故云爾也。如此則深
遠之言於何而不在者。無彼無此。此是深言。
成具固已有之。莊子亦作此說也。是以聖人
乘千化而不變下。以萬法是空。故聖人變之。
而不染也。千化萬變者。意言多也。變化非一。
故云千化。惑倒非一。故云萬惑。雖乘千化。出
生入死。而不為生死所染。故云不變。雖履
萬惑。無所不為。而不為倒惑所壅。故云常通
也。必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下。以法自空。不假
將空觀。本空法也。經云甚奇世尊下。引大
品經證成也。彼經云。如來建立眾生於實際。
古本云立處。今引古大品文也。明一切諸法
是實際。能令眾生知諸法皆是真際。故云為
諸法立處也。非離真而立處下。非是離真際。
別建立眾生於真際。即明眾生是真際。故云
立處即真也。


然則道遠乎哉下 第六會結以明空也。道
謂無生真理也。聖謂般若真智也。道遠乎哉
者。言不遠也。觸事皆是道。更無別道耳。聖遠
乎哉。言不遠也。體悟即是聖。更無別有聖人。
肇論疏卷上


大唐開元二十三年。歲在乙亥。閏十一月
三十日。楊州大都督府江都縣白塔寺僧
玄湜。勘校流傳日本國大乘大德法師。


 使人發促無暇寫。聊附草本。多不如法。
 幸恕之。後叡師源師還更附好本耳。


 天平勝寶六年七月十九日寫竟。


              信定篁
[001-0174c]


文永二年七月十三日。於光明山東谷往
生院。敬奉書寫了。願以書寫力。自他開慧
眼矣同移點了


        三論宗 智舜春秋六十七


永仁二年甲午十月十五日。於東大寺新禪
院。以古本挍合之次。任愚推加點畢。魯魚
之至。越度有多歟。頗雖有其恐。粗鑿荒途。
後哲必加修治而已。


抑今古本。文字多不定也。就中日本國大
乘大德法師者。指道慈律師耳。


        三論圓宗沙門 聖然


正安二年庚子二月一日。於八幡宮法園寺。
以先師上人第二傳點本。重加挍點了。


          沙門 然悟習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