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231 沙門日用-清-弘贊 (master)



No. 1117-A


沙門日用序


識心達本。名曰沙門。具足三千威儀。受持八萬細行。
今此日用一書。乃三千之樞要。八萬之妙用。出家進
修之階梯。菩薩利生之慈航。苟階梯失。慈航乏。則自
利剎他何有哉。舊曰毗尼日用者。譌也。毗尼即律。是
五藏中之律藏。惟明比丘二百五十戒法。不說諸真
言呪語。其間偈頌。多出華嚴諸經。呪語載之密部。然
經律真言。各有宗旨。寧容混濫。以毗尼而自目哉。今
本師在和尚。誠末法之砥柱。救世之良醫。註釋經律
百有餘卷。兼閒呪語。至於華梵胡言。無不洞貫。悲末
法之頹風。愍後代之罔聞。遂為重訂。目曰沙門日用。
名實俱當。事簡理詳。雖云沙門。而諸在家清信士女。
有受歸戒。菩薩法者。咸須行之。意欲七眾。於二六時
中。行住坐臥。有一毫之善。悉皆迴向法界有情。同出
苦津。以圓菩薩六度萬行者也。今諸方毗尼日用篇
末。復加古德警䇿之語。雖云不無少善。但古德之言。
備載各傳。豈容渾入。自失毗尼之義。大違經律之旨。
識者別之。


康熈辛亥自恣日門人開定書于鼎湖之指月樓
[001-0212b] No. 1117
沙門日用卷上
廣州南海寶象林沙門 弘贊在犙編


夫為沙門者。勤行眾善。息諸妄慮。於二六時中。身
被四儀。口持顯密。心存定慧。三密於是相應。萬行
由斯漸備。故華嚴淨行品。令諸菩薩。凡有所作。皆
悉發願回向。一切眾生。同成正覺。是則自利利佗。
乃大士之本誓。雖曰現處凡地。而巳具聖行矣。稽
斯日用。原本非一。皆是此方編集。名號既多不同。
條相不無差舛。其間偈頌。多出淨行品中。真言呪
語。悉錄密部諸經。但其所集。廣略欠宜。今以揆中。
刪補成帙。便學習者持誦焉。若夫菩薩輕重戒相。
廣備經論。比丘五篇七聚。詳具律藏。自當討明。方
知止作持犯。不可依斯便為事畢。比見近代阿師。
不稽律典。不依所犯懺除。但令持呪爾許。全違說
露。寧知顯密兩異。懺各有旨。不如律悔。罪不可逃。
自悞悞他。過非小也。智者慎諸雖云沙門日用。而在家菩薩同持


上篇持誦門



○睡醒


[001-0212c]


行者睡醒時。即宜正身端坐。默誦偈呪云


「 睡眠始寤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唵。地利日哩莎訶七遍


○聞鍾



行者聞鐘聲。當誦偈呪云


「 聞鐘聲
 煩惱輕
 智慧長
 菩提生
 離地獄
 出火坑
 願成佛
 度眾生」



唵。伽羅帝耶莎訶
七遍。凡聞鐘聲。即當起坐。若生懈怠。自招過咎。雜喻經云。聞鐘臥不
起。護榻善神瞋。現世無福慧。死後墮蛇身。若病重。不起無過


○擊鐘



「 願此鐘聲超法界
 鐵圍幽闇悉皆聞
 聞塵清淨證圓通
 一念淨心成正覺誦呪如前



○寤起



寤起下牀。當正立。誦云


「 下足住時
 當願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次云從朝寅旦直至暮
 一切眾生自迴護
 若於足下喪身形
 願汝即時生淨土」



唵。逸地律尼莎訶七遍


○著衣裳



下牀著衣裳時。應誦云


「 若著上衣
 當願眾生
 獲勝善根
 至法彼岸
 著下裙時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行步


[001-0213a]


若舉足行時。誦云


「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復誦行步不傷蟲蟻呪云


唵。地利日利莎訶七遍


○洗潄



早起洗面。當誦云


「 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淨法門
 永無垢染」



唵。囕二十一遍莎訶早起洗面。須嚼楊枝。其偈呪如下


○飲水



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若不誦此呪。如食眾生肉。呪曰


唵。嚩悉婆羅摩尼莎訶七遍


○著五衣



應誦偈呪云


「 善哉解脫服
 無上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世世不捨離」



唵。悉陀耶莎訶七遍


○著七衣



應誦偈呪云


「 善哉解脫服
 無上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莎訶七遍


○著大衣



應誦偈呪云


「 善哉解脫服
 無上福田衣
 我今頂戴受
[001-0213b]
 廣度諸羣迷」



唵。摩訶迦。波波吒悉帝。莎訶七遍。或可三衣用下一偈。亦得


「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沙彌著縵衣



應誦偈云


「 大哉解脫服
 無相福田衣
 披奉如戒行
 廣度諸羣迷」



縵衣者。縵為一幅。並無壇隔割截之相。凡受十戒者。皆著此衣。今因法末人訛。不解沙門所應著服。謬傳
既久。遞相踵習。至令沙彌披著比丘五條七條之衣。故根本羯磨云。求寂之徒。縵條是服。而有輙披五條。
深為罪濫。神州之地。久扇斯風。此成非法。勿令披著也。根本羯磨。乃唐三藏義淨法師。親遊西域。傳譯此
方。既云訛風久扇。敝非一日。至今未醒。其誰正之。特賴弘法大士。發千古之迷方。開將來之慧目。使正法
而得久住。戒珠而獲長瑩者矣


○禮佛



欲徃禮佛。應誦偈呪云


「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唵。阿蜜栗帝。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入佛殿



若入殿宇及道場。應誦偈呪云


「 若入堂宇
 當願眾生
 昇無上堂
 安住不動」



唵。阿蜜栗帝。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觀佛



若見佛像。當至心諦觀。應誦偈云


「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禮敬三寶


[001-0213c]


凡為禮拜。先須讚德。然其讚辭。須取經論中偈頌。讚巳。稱名。然後五體投地。兩手承空。示接足之相。乃作
文殊禮佛觀。運想云


「 能禮所禮性空寂
 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
 十方諸佛影現中
 我身影現諸佛前
 頭面接足歸命禮」



若禮別佛菩薩。但改諸佛二字。若禮僧。應云。十方賢聖影現中。若禮法。應云


「 真空法性如虗空
 常住法寶難思議
 我身影現法寶前
 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三寶巳。次當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
勒尊佛。文殊。普賢。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并迦葉。優
波離。阿難尊者。一一禮巳。當至心懺悔。勸請。隨喜。
迴向。發願。文備諸經。及行願品中。此不繁錄其讚辭。禮
佛儀式略備


○禮敬佛塔



塔者。梵音具云塔婆。亦云窣堵波。又云浮圖。又云制底。此譯為聚相。謂如來眾德。俱聚於此也。或有舍利。
或無舍利。無舍利者。當安法身偈。或安如來聖像。禮之滅無量罪。生無量福。若見塔時。應云


「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人天供」



若作禮時。應誦偈云


「 頂禮於塔
 當願眾生
 一切人天
 無能見頂」



禮巳。當旋遶三帀。或七帀。十帀。百帀。千帀。須記帀數。各有所表。如三帀表滅三毒。圓三德。七帀淨七支戒。
得七覺意。十帀斷十使。證十力。餘皆例知。若旋遶塔時。應誦云


「 右遶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遶三帀時。應云


「 繞塔三帀
 當願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001-0214a]


次誦繞塔滅罪陀羅尼曰


南謨勃陁夜 南謨達囉上音摩夜 南謨僧伽夜
南謨阿唎耶 皤盧枳羝鑠上音皤囉夜。菩提娑入音
婆夜 麼訶娑入音跢婆夜。摩訶迦嚕嬭迦夜 怛姪
他。佉上音囉皤羝。殊訶上音皤羝。伽皤羝。娑去音婆訶
七遍然後
右遶。若人能至心一念七日中遶塔行道。誦滿一萬二千一遍。面見觀世音菩薩威力。滅一切罪障。得一
切所願。律制不得覆頭。通肩披衣。及著禪衣。革屣等。禮佛遶塔


○誦經



若誦經時。先當誦偈云


「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持錫



若持錫時。先當誦偈呪云


「 執持錫杖
 當願眾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



唵。那栗𠾱。那栗𠾱。那栗吒鉢底。那栗帝娜夜鉢寧。吽。
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乞食



欲入聚落乞食。先須誦偈云


「 發足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在路行時。應云


「 若在於道
 當願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餘法」



入村應云


「 入里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舊用準提呪。本無所出。故不錄。若到門時。應云


「 到人門戶
 當願眾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門」


[001-0214b]


既入其家。應云


「 入其家巳
 當願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若其不捨。不應生嗔惱心。當云


「 見不捨人
 當願眾生
 常不捨離
 勝功德法」



若見布施。不應貪著


「 見能捨人
 當願眾生
 永得捨離
 三惡道苦」



○見空鉢



若臨食時。見空鉢。當誦偈云


「 若見空鉢
 當願眾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食時展鉢



若未受食前。初展鉢令淨。當誦偈云


「 如來應量器
 我今得敷展
 願供一切眾
 同證三輪空」



○見滿鉢



若見盛滿鉢食。當誦偈云


「 若見滿鉢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巳上三偈。舊本強取別呪凑入。無所出。故不錄


○得美食



若得美飲食時。當誦偈云


「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若得不美飲食。應誦偈云


「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持鉢


[001-0214c]


執持鉢時。應誦偈呪云


「 執持應器
 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
 受人天供」



唵。枳哩枳哩。嚩日囉。吽。癹吒七遍。吒字半音


受食時。左手捧鉢。右手扶緣。念供儀巳。心存五觀。上座應唱云三鉢羅佉多三說自食
亦應唱之。此即是僧跋。今時令唱佛制比丘等語。是古德所立。原非本制。唱巳出生。念變食真言七遍。誦
愒云


「 法力不思議
 大悲無障礙
 七粒遍十方
 普施周沙界或念偈云



「 大鵬金翅鳥
 曠野鬼神眾
 羅剎鬼子母
 甘露悉充滿或誦汝等鬼神眾偈。亦得復念。無遮食真言



唵穆力陵莎訶七遍


律制食時。於大眾行末。設食一盤。以供鬼子母等。呼其名字。令皆飽滿。即用上偈呼之亦妙。今時行事。自
是此方訛傳。非關佛制。以少許食。置不淨處。呼大鬼神名。不但無益。恐招禍咎矣。律中復制。受檀越請食
畢時。以水略淨手口。右手持食一掬。向上座前。胡跪。上座乃以片水灑而呪曰


「 以今所修福
 普霑於鬼趣
 食巳免極苦
 捨身生樂處
 菩薩之福報
 無盡若虗空
 施獲如是果
 增長無休息」



然後持將出外。於幽僻處。林叢之下。或河池之所。以施先亡矣


○正受食



若正受食時。應誦偈云


「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食畢



若食訖時。當誦偈云


「 所謂布施者
 必獲其義利
 若為樂故施
[001-0215a]
 後必得安樂復云



「 飯食巳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西國唯上座一人唱之。非眾同誦


○受嚫



梵語達嚫拏。此云施。在法則曰法施。在財則曰財施。今食畢。檀越以衣物施。是也


「 財法二施
 等無差別
 檀波羅蜜
 具足圓滿」



若是金銀錢。比丘不得自捉。唯令淨人知之。若無淨人。當作被人物想。與之貿淨衣鉢等


○嚼楊枝



凡食訖。當嚼楊枝。應誦偈呪云


「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淨」



嚼時應云


「 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
 其心調淨
 噬諸煩惱」



唵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莎訶楊枝制度附後


○洗鉢



食畢洗鉢巳。棄水時。當離地半肘手。應誦偈呪云


「 以此洗鉢水
 如天甘露味
 施與含生類
 悉令獲飽滿」



唵。摩休囉悉。莎訶七遍


舊本先洗鉢。後嚼楊枝。延時過午。口有餘津。咽之便犯非時之禁。又今時洗鉢在於食處案上。稽留防事。
甚不如法。宜食畢於屏處。以水蕩滌。持將出外。棄於淨處。或河池林下。以施羣生。復用淨水內外洗之。方
以巾拭之令燥。然後棄之


○剃髮



若剃鬚髮時。應誦偈呪云


「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遠離煩惱
 究竟寂滅」


[001-0215b]


唵。悉殿都漫哆囉。跋陁耶。娑婆訶七遍


應先剃鬚。後剃髮。當用文殊菩薩。剃頭日。每月初四日。至十一日。十四日至十六日。十九日。二十二日。至
二十六日。二十九日


○便利儀軌



根本雜事律云。佛告諸苾芻。汝等當知。此是常行。
恒須在意。如是洗淨。有大利益。令身清潔。諸天敬
奉。是故汝等。從今以去。若苾芻。苾芻尼。學法女。求
寂男。求寂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歸依於我。以我
為師者。咸應洗淨。若不如是洗者。不應繞塔行道。
不合禮佛讀經。自不禮他。亦不受他禮。不應噉食。
不坐僧牀。亦不入眾。由身不淨。不如法故。令諸天
神。見不生喜。所持呪法。皆無効驗。若有犯者。得惡
作罪。若作齋供。書經造像。不洗淨者。由輕慢故。得
福寡薄。汝等皆應依我言教。無得自欺。作不淨法。
懈怠放逸。為下品行。當墮惡道。時諸苾芻。聞佛教
誨。皆大歡喜。如法奉行。根本羯磨云。佛言。欲入廁
時。或彈指。或謦欬。或蹈地作聲。若默然入者。得越
法罪凡至廁所。當彈指作聲。令內人覺知。既上廁巳。復應彈指。令非人知。雜寶藏經
云。有一比丘。不彈指來大小便。濺污中鬼面上。魔
鬼大嗔。欲殺比丘。比丘持戒。隨逐伺覔其短。不能
得便既知此禍。豈可默然。橫受其殃。復違聖教哉。今按義淨法師。依雜
事律。撰出其法云。便利之事。略出其儀。下著洗浴
之裙。上披僧脚崎服。次取觸瓶添水令滿。持將上
廁。閉戶遮身。土須二七塊。在其廁外。於甎石上。或
[001-0215c]
小版上。而安置之。其甎版量長一肘。濶半肘。其土
碎之為末。列作兩行。一一別聚。更安一塊。復將三
丸入於廁內。安在一邊。一將拭體。一用洗身。洗身
之法。須將左手。先以水洗。後兼土淨母經云。應用二指頭洗之。
謂無名指及小指。須用冷水。若用熱水。恐生腸風等疾。嚴冬氷手。煖水無妨。餘有一丸。

麤且一遍洗其左手。若有籌片。持入亦佳雜律云。持籌片
并三塊土入廁。籌用拭身。一土洗淨。一土洗小便處。一土洗左手。如其用罷。須擲

廁外。必用故紙。可棄廁中。既洗淨了。以右手牽下
其衣。瓶安置一邊。右手撥開傍扂。還將右手提瓶
而出。或以左臂抱瓶。拳其左手。可用右手關戶。而
去。就彼土處。蹲坐一邊。若須坐物。隨時量處。置瓶
右䏶之上。可以右臂向下壓之若有三叉木者。置瓶於上。極佳。先
取近身七土。別別洗其左手。後用餘七。一一兩手
俱淨。其甎木上。必須淨洗。餘有一丸。將洗瓶器。次
洗臂腨及足。並令清潔。然後隨情而去。此瓶之水。
不入口唇。回至房中。以淨瓶水。潄口再三。若其事
至。觸此瓶者。還須洗手潄口。方可執餘器具。斯乃
大便之儀。麤說如此。小便。則一二之土。可用洗手
洗身。此即清淨之先。為敬基本。或人將為小事。律
教乃有大呵。若不洗淨。不合坐僧牀。亦不應禮三
寶。此是身子伏外道法。佛因總制苾芻。修之則奉
律福生。不作乃違教招罪。斯則東夏不傳。其來久
矣。設令啟示。遂起嫌心。即道大乘虗通。何淨何穢。
腹內恒滿。外洗寧益。詎知輕欺教檢。誣罔聖心。受
[001-0216a]
禮禮他。俱招罪過。著衣噉食。天神共嫌。若不洗淨。
五天同笑。所至之處。人皆見譏。弘紹之賓。特宜傳
教。既而厭俗離塵。捨家趣於非家。即須慇懃用釋
父之言。何得睚𥈐於毗尼之說。如其不信。幸可依
此洗之五六日間。便知不洗之過。然而寒冬之月。
須作煖湯。自外三時。事便隨意。凡是僧坊。先須淨
治廁處。若自無力。教化為之。供十方僧。理通凡聖。
無多所費。斯其要焉。是淨方業。固非虗矣。溪堂雜
錄云。元祐中。有蜀僧智超法師。常誦華嚴經。巳三
十年。偶見一童子。丰貌清爽。舉手高揖。超曰。何來。
曰。五臺來。超曰。何遠至此。曰。有小事欲相導故。超
曰。願聞。曰。吾師誦經固可嘉矣。伹失在登廁洗淨
時。觸水淋於手背。而未嘗用灰土洗之。律制七度。
今洗一二。緣此觸尚存。禮佛誦經。悉皆得罪。言訖
不見。超慚而改過。此乃文殊菩薩化現。以警於超
也。故知洗手洗淨。必須依法。淨水觸水。決要分別。
言七度者。謂先用淨灰七遍。後用淨土七遍洗之。
若不依法。反成穢觸。執捉淨器。悉招黑殃。故因果
經云。觸手請經。當獲廁中蟲報。然入廁洗淨洗手
等。一一須念偈呪。經云。若不持誦神呪者。縱用七
恒河水。洗至金剛際。亦不得身器清淨如無灰。用土亦得。但
不得用傷生之物。如皂莢。茶麩之類也


○登廁



至廁當默念偈呪云
[001-0216b]


「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唵。狠嚕陁耶。娑訶七遍


三千威儀云。至舍後上廁。有二十五事。一欲大小便當行時。不得道上為上座作禮。二亦莫受人禮。三徃
時當直低頭視地。四巳住。當三彈指。五巳有人彈指。不得逼。六巳上正住。彈指乃踞。七正踞中。八不得一
足前一足却。九不得令身倚。十歛衣。不得使垂圊中。十一不得大咽。使面赤。十二當直視前。不得顧聽。十
三不得污壁。十四不得低頭視圊中。十五不得視陰。十六不得以手持陰。十七不得草畫地。十八不得持
草畫壁作字。十九用水不得大費。二十不得污湔。二十一用水不得使前手著後手。二十二用土當二七
過。二十三當用澡豆。二十四三過用水。二十五設見水土草盡。當語直日主者。若自手取為善


○便利訖



便訖。就水洗淨時。應默念偈呪云


「 事訖就水
 當願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唵。賀曩蜜栗帝。莎訶七遍


復默念去穢偈呪云


「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唵。室利曳婆醯。莎訶七遍


復念洗手偈呪云


「 以水盥掌
 當願眾生
 得清淨手
 受持佛法」



唵。主迦囉耶。莎訶七遍


大智律師入廁垂訓云。摺疊衣裳。整齊鞋履。省約用籌。點滴使水。屏息語言。安詳進止。當念此身。滿中盛
屎。臭不可聞。穢不可視。行廁革囊。誠為可鄙。云何於身。躭欲無恥。云何於食。樂著肥美。結習成因。果報必
是。一入泥犁。窮劫不巳。苦樂在心。昇沉由巳。道豈遠哉。未知思爾


○入浴



雜事律云。苾芻應畜洗浴裙。不得兩重而作。恐有
蟲入。若貧者必無此物。以繩繫葉前後遮障。於隱
[001-0216c]
屏處。不令他見。浴時無犯。內法傳云。浴裙法。以㲲
布長五肘。濶肘半。繞身使帀。抽出舊裙。迴兩頭令
向前。取左邊上角。以右手牽向腰下。令使近身。併
蹙右邊。擪入腰內。此謂著浴裙法。臥時著裙。其法
亦爾西國不著褲。臥時著短裙。欲出池時。抖擻徐出。勿使蟲著。
若不向池。寺中浴者。著裙同此。水遣人澆。隨處隨
時。可為障蔽。世尊教為浴室。或作露地甎池。或作
去病湯藥。或令油遍塗體。深為利益。皆有聖教。不
遑具述。廣如律明。並須饑時。浴巳方食。有其二益。
一則身體清虗。無諸垢穢。二則痰癊消散。能餐飲
食。飽食方浴。醫明所諱。故知饑沐飽浴之言。未是
通方之論。若著三尺浴裙。徧小形露。或元不著。赤
體而浴者。深乖教理也。應用四幅洗裙。遮身可愛。
非直奉遵聖教。亦乃不愧人神。餘之可否。智者當
悉。夜浴尚不改容。對人寧無掩蔽耳。僧祗律云。入
浴。各以腰帶繫衣作識。安衣架上。入時不得掉兩
臂。籌量用水。不得多。若池水。自恣無罪。不聽露地
裸形而浴。若水齊腰腋。得用無罪。若坐水中至臍
亦得。當念偈呪云。


「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唵。䟦折囉惱迦吒。莎訶七遍。不得共人語笑。及小遺。違者得罪彌重


○洗足



洗足時。應念偈云


「 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足神力
 所行無礙」


[001-0217a]


先洗左足。次洗右足


○敷牀座



若敷牀座時。應念偈云


「 若敷牀座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坐禪



若坐禪時。應念偈呪云


「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復云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上音謨菩上音陀夜。那上音謨䭾囉上音磨夜。那上音謨僧伽
夜。哆何可切姪他。磨上音訶婆上音趺[口*黍-禾+利]。阿上音都你切上音
趺[口*黍-禾+利]。鼻上音。伽上音多曷囉闍西。磨訶鼻上音上音多曷囉
闍西。娑婆訶


右坐禪安隱呪。若初坐未定。身心不安。先誦此呪七遍巳。跏趺坐。則不驚動


○出定



若出定時。應念偈呪云


「 捨跏趺坐
 當願眾生
 觀諸行法
 悉歸散滅」



唵。嚩𡀔枳諦。娑嚩賀七遍


○寢息



僧祗律云。不聽如餓鬼覆地臥。不聽如阿修羅仰面臥。不聽如貪欲人左脇臥。比丘應如獅子王順身右
脇臥。頭向衣架。不得以兩足向二師及上座。不得初夜便言虗極而臥。當正思惟業。至中夜乃臥。以右脇
著下。累兩足。合口。舌柱上齶。枕右手。舒左手順身上。不捨念慧。思惟起想。至後夜當起正坐。思惟巳業。若
老病。及右脇有瘡。無罪。比丘臥法應如是。若不如是。得罪。應誦偈云


「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亂動」



誦巳。當依本分事中。繫念而臥。舊有教想念阿字。而臥。斯乃別取他法凑入。今此不錄。行者但各依巳本
[001-0217b]
分事繫念臥之。即為如法矣


音釋



俱胝
此云百億。


三輪空
不見自能施不見他受施不見所施之
物。



音誓齧也。


鄔波索迦
舊云優婆塞此云近事男。


鄔波斯迦
舊云優婆夷此云近事女。


學法女
梵語式叉摩那尼謂於二年中學六法
也。


睚𥈐
上音厓下音寨睚𥈐忤目相視也。


沙門日用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