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44 毘尼母經--失譯 (master)



No. 1463
《毘尼母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宋】【元】*,〔人名今附秦錄〕-【宮】*〔人名今附秦錄〕-【宮】*,〔人名〕-【宋】【元】*人名今附秦錄人名今附秦錄


「 母義今當說,
 汝等善聽之,
 是中文雖略,
 廣攝毘尼義。
 依初事演說,
 智慧者當知,
 一切經要藏,
 皆總在此中。
 律藏外諸義,
 母經中可得,
 律義入此經,
 如眾流入海。
 毘尼外諸義,
 如母經中得,
 一切諸經義,
 隨意皆能解。
 律能滅疑惑,
 如眾經定說,
 佛所制諸戒,
 皆在此經中。」



問曰:「何故名母經?」


智者說曰:「此經能滅憍慢
解煩惱縛,能使眾生盡諸苦際畢竟涅槃,故
名母經。毘尼者,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
今當說母經義。母經義者,能決了定義,不違
諸經所說,名為母經。此中解二種經:一比丘
經、二比丘尼經,一切諸聚後當廣說。


「初十人
制戒因緣增一中義,皆入此經中。因初因緣
得知初事斷人疑心,眾經中義不復惑也。若
比丘欲善持毘尼母經中定解,能速除生死
亦勝犯戒賊。


「受具足義今當說。何故名受具
足?智慧人受具足已不犯,所求成就,故言受
具。能成就義名為受具。以是義故,成就眾善
名為受具。復次能專心持戒,故言受具。能使
成沙門義,故名受具。能使人成就意淨法故,
[001-0801b]
名為受具。能成就寂滅法,故名受具。又成就
比丘法,故名受具。於此律中,知見達解觸證
得知,名為受具。


「有能成就比丘五種受具,名
為受具。何者五?一者善來比丘即得受具;二
者三語即得受具;三者白四羯磨受戒名為
受具;四者佛勅聽受具即得受具;五者上受
具。何故名為上受具?佛在世時不受戒,直
在佛邊聽法得阿羅漢,名上受具。是名比丘
五種受具。比丘尼亦有五種受具:一者隨師
教而行名為受具;二者白四羯磨而得受具;
三者遣使現前而得受具;四者善來而得受
具;五者上受具。能成就不作一切諸惡,是名
受具。


「又於毘尼藏中選擇是非能信行故,名
為受具。又能成就斷五蓋法,名為受具。有能
除覺觀亦名受具,能捨愛著禪心亦名受具,
苦樂憂喜以能捨故名為受具,能過四空定
故亦為受具,能知諸相滅亦名受具。又受三
歸五戒亦名受具,又受八齋法亦名受具,又
受沙彌十戒亦名受具,又分受戒名為受具。
又能白業觀者亦名受具,成就種性地故名
為受具。云何名種性地?有人在佛邊聽法,身
心不懈念念成就,因此心故豁然自悟得須
陀洹。須陀洹者,善法之種性也。四果四向第
八地見諦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乃至無師獨
覺,皆名受具。成就六度亦名受具,善語亦名
受具。從智慧受具乃至善語受具,皆名受具。


「復欲廣說何等人應得受具?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無障清淨,皆得受具。夫障有三種:業障、
報障、煩惱障。清淨人者,聽其出家,剃除鬚髮、
[001-0801c]
著法服,受三自歸十戒,乃至白四羯磨受具。
當使出家者知四墮法不可犯也,依四依止
盡形壽受行,乃至梵行營事得出家法,得法
證果受樂,大功德成就。是餘眾事應問和上
阿闍梨。和上阿闍梨應教毘尼中所應作
不應作,又復勸與諸同學同業同行一切善
法莫相違反。


「何故與受具者?欲使得五通樂,
見苦不怖少欲知足得大人覺。云何名為得
於大覺?如佛所受行於毘尼,故名為覺。


「云何名欲?如佛翹勤不惓,故名為欲。又復明
欲繫念在前,如佛覺無異,以是義故名為欲
也。何故名觸?得定故名觸;得善得惡亦名為
觸。云何名證?不放逸故名為證。證言知義,如
佛覺也。


「此中何者是善來比丘受具?如尊者
阿若憍陳如。當爾之時世尊遊波羅㮈,尊者
阿若憍陳如見法得法證法、深解法性,即從
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禮,白
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聽我出家修於梵行。』世
尊告曰:『善來比丘。聽汝於我法中修於梵行
盡於苦際。』此阿若憍陳如即得出家、即得具
足。如來言已,身上所著婆羅門服乃至鬚髮
即皆墮落,沙門法服自然在身,威儀庠序手
執應器,如二十年學法者也。尊者阿鉢祇婆
犯、跋提伽、摩訶男等,亦如阿若憍陳如也。
耶修陀同侶四人;毘摩羅修婆、侯富那伽、憍
梵跋提、耶奢童子同侶有五十人;彌低同
侶亦五十人;那羅陀、摩那婆、跋陀、跋期同侶
五十人;優樓頻䗍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
此等徒眾千人;優波提舍、駒律陀而為上首,
[001-0802a]
徒眾二百五十人。


「如此等皆豪貴巨富,本是外道出家。佛已出
世受悟時至,皆來詣佛求欲出家。最後須跋
陀羅如此人等,皆是善來比丘也。其所得果,
皆是無學後邊身者。何以故?如來自神口所
說故爾,餘人邊不能得也。」問曰:「世尊何以
不與神力加波羅伽至婆梨伽富迦羅婆利
伽使善來出家?」


答:「意如此婆醯有障道業,
是故不得善來出家。富伽羅婆利伽者,此人
現身無學因緣故,不得善來出家。以是義故,
雖俱在佛邊,不得一切善來出家也。


「三語受
具者,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吾於人天羅網皆
得解脫。汝等於此網中皆得解脫。』爾時惡魔
聞佛此言,即語佛言:『汝於人天羅網不得
解脫,諸比丘亦不得解脫。』佛即說偈答曰:


「 「『世人於五欲,
 第六意識受,
 吾已離諸欲,
 惡魔汝自墮。』」



「惡魔聞此言已,知佛達其未離欲故,慚愧憂
愁不樂,忽自滅去。佛告諸比丘:『汝各各二人
共詣諸方教化,莫獨去也。』諸比丘即去。彼土
諸人聞比丘說法,皆來詣佛。於其中路有生
悔心者,即還歸家。以是因緣,諸比丘來白世
尊。佛即教使就彼三語受戒,語諸比丘:『汝等
各各還去。彼方若有求出家者,當為剃除鬚
髮、教著法服、與三語受戒:「歸依佛、歸依法、歸依
僧。如來應正覺是我師。」』此即三語受戒法也。
爾時諸比丘生疑:『云何三語即是出家、即是
具足?』佛為說曰:『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即是
出家。第二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即是
[001-0802b]
受具。以是義故出家受具成就也。』有人復更
生疑:『何故優婆塞受三自歸,及以沙彌乃至
八戒皆受三語,何故不名受具也?』佛說曰:『此
二義各異。優婆塞者,不止在三歸,更加五戒,
始得名為優婆塞也。沙彌乃至八戒亦復如
是。三語受具者,與此為足,更無所加,故言受
具。』所以無所加者,三歸有二種:一者為受五
戒、十戒、八齋故受三歸,乃至為受二百五十戒
故受三歸。二者直受三歸。所以爾者,當爾之
時,佛未制二百五十戒乃至八齋。以是義故,
直說三歸得受具也。佛制不聽三語受戒已
後,雖有三語不成就也。佛所以後斷三語受
戒者,因一病比丘是故斷也。於時阿若憍陳
如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
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等云何得知三歸、三
語受具?』佛告憍陳如:『若人求出家者,當剃除
鬚髮,教作如是言:「我今盡形壽歸依佛法僧。
乃至說,我今依佛出家,婆伽婆是我師也。」』佛
告憍陳如:『三語受戒,如我所說解也。』尊者憍
陳如聞佛所說三語受戒,心開意解,即退坐
禮佛而去。尊者阿若憍陳如遊行到毘利耆
國,展轉復到毘舍離。毘舍離中有毘梨耆人,
二國族姓子合在一處,一名羯羯帶遮、二名
羯倫伽、三名毘斤帶遮、四名羯遲遮、五名遮
賴遮、六名毘陀跋遮、七名跋陀、八名修跋陀
遮、九名本闕、十名耶奢、十一名移須多羅、
十二名阿梨耶。此諸人等皆生念言:『阿若
憍陳如於大沙門法中出家行於梵行。此
是大智見者乃能隨學,必有妙法。我等何為
[001-0802c]
不就其出家學妙法也。彼所修行,我等亦共
修行。』爾時族姓子共論議已,即便相將詣憍
陳如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尊者言:『惟
願大德!聽我等於如來法中出家修於梵行。』
阿若憍陳如即受其言聽其出家,為說三語
受戒。受戒已,即共相隨詣於佛所,頭面禮足
却住一面。尊者憍陳如即白佛言:『此諸族姓
子等求欲出家,為其三語受戒為,得戒不?』佛
告憍陳如:『此諸人等三語受戒,具足成就,善
得具戒。何以故?過去諸佛亦曾與此三語受
戒,未來諸佛亦當與此三語受戒,我今現在
亦同彼也。』是故得有三語受戒。


「白四羯磨者,
何以要現前白四羯磨而受具者?解云:當於
爾時,佛住王舍城。優樓頻螺迦葉等師徒已
出家竟。有一病比丘無供養者,病困篤已即
便命終。諸比丘等見此比丘病篤命終,一無
看病者、二無弟子,二俱無故苦惱如是,往白
世尊。佛即集諸比丘僧:『從今已去,斷三語羯
磨。於十僧中白四羯磨聽使受具。』如是一一受
戒皆如上廣說,應當知。爾時有一惡比丘度
人出家,出家者即於師邊生疑,往白世尊。世
尊問言:『汝先未受戒時生疑不?』答言:『不也。』佛
言:『汝已得具足戒也。』復有一人求師出家受
具足戒,得受具已心中生疑,疑師不清淨為
得戒不?往白世尊。世尊問言:『汝先知師不清
淨不?』受戒者言:『不知也。』又復問言:『汝先知
不清淨師邊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
『汝便是得具足戒也。』復有一人求師出家,師
即為受具足。後心生疑,往白世尊。世尊問言:
[001-0803a]
『汝先知汝師破戒不?』答言:『知也。』又復問言:
『汝先知不清淨師邊受戒不得戒不?』答言:『知
也。』復更問言:『汝先知汝師受戒時得戒不?』答
言:『不知也。』佛言:『汝便得具足戒也。』又復一人
求師出家,師即與受具足。後心生疑,往白世
尊。世尊問言:『汝先知不清淨師邊受戒不得
戒不?』答言:『先知。』復更問言:『汝先知汝師師邊
受戒不得戒不?』答言:『知也。』佛言:『三事皆知,
受戒不得也。』以是義故,名為白四羯磨。


「云何
名為勅聽受具?當於爾時。佛在舍衛國比
舍佉鹿母園中堂上,問蘇陀耶沙彌義、沙彌
解義。如佛所解,稱如來意,佛即告言:『汝從今
已往若有疑惑,恣汝來問。』亦即與戒即得具
足,故名勅聽受具。


「云何上受具?如有一人盡
一切漏,未滿二十已受具足,即於比丘法中
自生疑心。同住諸比丘知其生疑,往白世尊。
世尊語此漏盡比丘:『汝數胎中年乃至閏月
皆數,滿不?』答言:『不滿。』佛即問諸比丘:『此比丘
得阿羅漢耶?』諸比丘白佛:『得阿羅漢。』佛言:
『此是上受具也。』又復告言:『後受戒者聽數胎
中年。』


「云何比丘尼五種受具?隨師教而行名
為師法受具。當於爾時,佛住釋種園中。時摩
訶波闍波提憍曇彌與五百釋種女來詣佛
所,到已頭面著地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
等女人於佛法中得出家不?』佛言:『吾不欲聽
女人出家。』聞此語已低頭泣淚而去。世尊後
時從釋種園向舍衛國祇桓精舍。憍曇彌五
百女等聞佛向祇桓精舍,心懷悲惱自慨其
身不在佛法之次,各自剃頭著法服,隨佛後
[001-0803b]
而去。到祇桓精舍在外而立,見尊者阿難。
阿難即問母及諸女言:『優婆夷等何為剃髮自
著法衣,顏色憔悴而不悅乎?』母及諸女即答
言:『所以不悅者,但世尊不聽女人出家,是故
憂色也。』阿難言:『且止。當為白世尊。』阿難尋入
即啟世尊:『是優婆夷等求欲出家。願世尊聽
許。』佛告阿難:『吾所以不聽女人出家者,如世
人家男少女多家業必壞。出家法中若有女
人,必壞正法不得久住。』阿難重白佛言:『女人
於佛法中修梵行得四果不?』佛告阿難:『能修
梵行其志不退亦可得耳。』阿難復白佛言:『惟
願世尊聽女人在佛法之次。』佛告阿難:『女人
能行八敬法者聽其出家,若不能者不聽在
道。所以為女人制八敬者,如人欲渡水先造
橋船,後時雖有大水必能得渡。八敬法亦如
是,怖後時壞正法故為其制耳。』佛告阿難:『汝
今為女人求出家,後當減吾五百世正法。』
阿難聞此之言憂愁不樂,即出外問諸優婆
夷等:『佛說八敬之法能奉行不?』諸女聞此語
已內懷歡喜,即請阿難還白世尊:『我等今
日蒙世尊施法,當奉行之。譬如有人沐浴香
湯莊飾已竟,更有人來以華鬘莊其頂上。我
等今日亦復如是。』阿難以此之言即啟世尊。
世尊言:『此等已得受具。』是名師法受具。


「白四
羯磨受具者,如上病比丘經中所說。


「遣使受
具者,亦如比丘尼經中所說。


「云何名善來比
丘尼受具?當於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摩登
祇女來到佛所,頭面著地禮世尊足,退坐一
面。佛即為說法。深悟法性,得須陀洹果,求佛
[001-0803c]
出家。世尊告曰:『聽汝於我法中善修梵行盡
諸苦際。』佛言已訖,頭髮自落,法服應器忽然
在身,威儀庠序如久服法者。是故名為善來
受具。


「上受具者,盡諸有漏成阿羅漢。如上沙彌,雖
未滿二十,得阿羅漢故,名為上受具。此比丘
尼亦復如是,是名上受具。比丘尼五種受具
竟。


「立善法上受具者,爾時王舍城中有婆羅
門,名尼駒陀,錢財珍寶巨億無量。此婆羅門
家生一子,字畢波羅延。父母種姓清淨,諸
婆羅門所有經書無不悉達,乃至大人之相
亦能達之。此畢波羅延童子,父命終後,家中
有碎金九十六斛,錢有八十億勒沙,十萬一
勒沙也。奴婢僕使有千聚落。其婦字跋陀,顏
貌殊特世之無類,故能割愛斷貪捨之而去。
默生此念:『世間若有應真羅漢者就之出家,
詣彼苦行仙人林中修於梵行。』作是念已,故
能割愛斷貪捨之而去,詣彼苦行仙人林中,
十二年茹菜食菓飲清流泉修於梵行,得諸禪
心成就五通。世尊爾時現出於世,在鹿野苑
初轉法輪,僧已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人俱,如
此人等,皆是耆舊長宿國之所重,諸根寂靜
皆是漏盡解脫者也。世尊與諸比丘展轉遊
行到摩竭提國,入若致林中,在尼駒樹王
下住。爾時世尊以佛眼觀於世間,何等眾生
生於世間,少諸煩惱有大神力,能堪聽受吾
所說法?如來見畢波羅延童子在優吒林中,
見已即生此念:『是人堪受吾之正法。』爾時世
尊欲度畢波羅延童子故,與千比丘俱,從摩
[001-0804a]
竭提國向多子塔,到已在樹下止住。一日於
此林中,佛神力故,光明照曜林樹焰赫而皆
大明。譬如秋月無雲翳日,如來光明亦復如
是。此童子十二年已,自然生心欲向多子塔,
經涉嶮難山谷林藪到多子塔。到已見此林
中光明殊特與世超絕,默自生念:『此中或有
諸天釋梵、大力神仙、師子王等,是故此林有
異瑞相。』畢波羅延童子漸漸前行,見如來足
跡有千輻相輪具足分明,即尋跡前行。遙見
如來諸根明淨顏貌殊特眾相具足儼然而坐,
童子即時衣毛皆竪生於信心,內自默念:『本
出家時心中所期,今此是也。』諸天即復唱告
語言:『不須疑也。』此童子復見諸比丘繫念坐
禪,即生念言:『本所求者,今乃得見。』直前詣佛,
到已頭面著地,以兩手摩佛足,口復鳴之,自
云:『我姓迦葉,字畢波羅延童子。』如是三稱。爾
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煩惱結漏未盡,非一
切智亦非人師,受成就善法人禮者,頭破作
七分。吾今實是煩惱結漏盡者、為一切人作
福田者、慈愍眾生者亦是一切智者,是故受
此童子禮也。』爾時世尊告童子言:『汝今已具
足供養信心成就,可退坐一面。』童子即受告
勅,禮佛足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為彼童子
種種因緣巧說諸法示教利喜。童子即悟法
得道,獲須陀洹果。即從座起,合掌作禮前白
佛言:『世尊是我師,我是聲聞弟子。』佛即為童
子說如是言:『當於四念處親近修行。廣演乃
至八聖道亦如是。』佛告童子言:『汝入諸族姓
子聚落心莫染著,猶如月照世間無所染著,
[001-0804b]
汝入諸聚落心無染著亦復如是。如蜂採花,
入諸聚落亦應如是。童子!如真陀羅童子喻,
當捨恃姓財德之心,應當謙下入於聚落。如
牛群中大牛自恃角峯慢於餘者,當時刖角
慢心都息,汝入聚落心無染著亦應如是。』佛
告童子:『內六入莫取想,封著繫縛心也。外六
入乃至中六識亦如是,色陰亦不應封著取
想,乃至識陰亦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及外六
塵,得覺觀意觀亦應如是不取想也。譬如空
中水渧,渧渧相尋無有滯礙。觀十八界、十
二入、五陰等不取著,心無罣礙亦復如是。善
男子!汝如此應學。』童子白佛言:『奉世尊教。』爾
時童子聞佛世尊引諸譬喻種種說法,即悟
取解。童子受法已,即從座起遶佛三匝禮佛
而去。到一樹下端身繫念佛所說法七日七
夜,至八日朝,諸漏已盡、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證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已,往至佛所,頭面
著地禮佛已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先聞
如來所說法,七日七夜至八日朝,諸漏已盡
心得解脫,得三明六通獲阿羅漢果。譬如有
人說言:「有一大象高於七肘,復有一樹高六
肘半。」說言此樹能蔭象者,無有是處。若有得
羅漢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能過我者無有
是處。』佛告迦葉:『善哉善哉!迦葉!如汝所說。
汝於我所說法中種種諸喻,深悟無生,得阿
羅漢果。』即是受具足戒也。


「爾時世尊因是事故集諸比丘告言:『我先為
迦葉說如此法,汝等今日皆修行之。』佛復告
諸比丘:『從今已去,聽汝等立善根上受具。』佛
[001-0804c]
告諸比丘:『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皆立善根上
受具,我今亦復如是。』是名立善根上受具也。


「爾時尊者迦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我等於如來法中,
住何等法?修何等法?行法之人有何差別?』佛
言:『善哉善哉!迦葉!汝之所問甚善,如泉涌
出不可窮盡。所問住修乃至差別,言辭義理
所問無滯。』佛告迦葉:『四聖種是住處,十二頭
陀名為行處,盡諸有漏名為差別。』


「迦葉白佛言:『四聖種、十二頭陀乃至漏盡解
脫,當頂戴奉行。若長者若長者子,沐浴香湯
以上衣服而自莊飾,更有人來以好花鬘繫
其頂上。我等亦復如是,頂戴如來所告勅法。』
佛告迦葉:『汝云何復住四聖種中?』迦葉白佛:
『一者隨前所得糞掃衣以為足想;二者見前
人所著糞掃衣亦讚歎之;三者自見所著糞
掃衣,不自恃譏彼;四者得飲食乃至病瘦湯
藥,隨所得以為足想,又復不自恃譏彼。又於
他人不生此念:「彼人勝我、彼人不如我。」復不
念言:「彼人似我、此人不似我。」復不生心:「此人
卑我、彼人不卑我。」復不念言:「彼人妙我、彼人
不妙我。」世人皆與上相違,而我如上也。』佛告
迦葉:『四聖種住應如是學。迦葉!云何復欲行
十二頭陀?』迦葉白佛言:『一者常自行空閑靜
處,亦當讚彼閑靜之處;二者乞食;三者糞掃
衣;四者若有瞋心止不食,滅已乃食;五者一
坐食;六者一時受取;七者常塚間行;八者露
地坐;九者樹下坐;十者常坐不臥;十一者隨
得敷具;十二者齊三衣。如此等法皆應讚歎,
[001-0805a]
亦不自恃譏彼,乃至少欲,眾具知足、眾具廣
示於人。』佛告迦葉:『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行十
二頭陀正應如是。』佛復告迦葉:『汝可隨吾按
行林藪。』迦葉答言:『奉世尊告。』佛起而去,迦葉
即捉坐具著肩頭隨世尊後。迦葉隨佛,如師
子子隨大師子。爾時世尊隨道而行到一樹
下,告迦葉言:『汝可為吾於此樹下敷座。』迦葉
即奉告,揲僧伽梨四揲敷座。如來就坐,迦
葉禮佛足。世尊以右手按坐,告迦葉言:『此坐
甚柔軟。』迦葉言:『世尊!此坐實柔軟。此衣是弟
子初出家時衣,此衣新時價直迦尸一國,今
價已退可直半國,唯願如來納受此衣。』佛告
迦葉:『吾憐愍汝故受此衣。汝受持何等?』即白
佛言:『我當取迦尸迦草糞掃衣中最下者求
覓受持。』佛告迦葉:『善哉善哉!汝受持迦尸迦
草糞掃衣者,多所利益多所安隱。』


「爾時世尊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次復遊行摩
竭提國,在林中善立摩拘陀樹王下坐。爾時
六群比丘於靜房中共談:『迦葉不如阿若憍
陳如等善來受具,亦不如毘舍離拔祇子比
丘三語受具,亦不如婆盧波斯那比丘白四
羯磨受具,此非受具者也。
云何與諸比丘同共布薩羯磨?』世尊爾時在
樹下,以天耳聞諸比丘在屏處論。佛告迦葉:
『為吾取水。』迦葉即持鉢向池取水。六群比丘
見迦葉來到,六群即逆語言:『汝非如五人憍
陳如等善來受具,亦不如毘舍離子三語受具,
亦不如婆盧波斯那白四羯磨受具。汝非受
具,云何與諸比丘同共布薩羯磨?』迦葉即答
[001-0805b]
諸比丘言:『世尊為我在多子塔建立善法上
受具竟。』說此言已,即持水來到佛所奉佛鉢
水。佛飲已,餘殘持與迦葉。迦葉取水已,整
衣服偏袒右肩,頭面著地禮佛足,合掌白佛言:
『六群比丘見向說言:「汝非善來受具,復非三
語受具,亦非羯磨受具。云何同僧法事?」弟子
答諸比丘:「世尊為我在多子塔建立善法上
受具。汝等當詣佛諮啟取足得與不得?隨
佛所說當受行之。」』爾時世尊為欲斷未來諸
比丘謗毀心故,告阿難言:『汝往到王舍城,此
城中若有諸比丘盡集在大僧坊中。』阿難即
受教而去,至彼即集諸比丘在大僧坊。眾僧
集已即來白佛:『僧已集竟。世尊自當知時。』爾
時世尊即詣僧坊,安庠就座右脇而臥,如象
王觀諦視迦葉。爾時迦葉從座而起,右膝著
地頭面禮佛,胡跪合掌白世尊言:『本在家時
父終亡後,粟金有九十六㪶,金錢有八十億
勒沙,自妻顏容璝瑋世之無匹。內自思惟:「若
有真阿羅漢者當受之出家。」思惟已,即捨愛
斷貪出家求道。世間若有弟子師者,唯佛是也。
云何六群謗言不受具也。』又復更言:『世間若
有奇色妙寶,不出已有。非貪財視色,久已捨
之,云何方被謗?從出家已來,在彼林中十二
年,得四禪心乃至五通,未有一念亂心在前。
何以故?見此生死諸行可怖畏故。』復次言:『家
父在時,用二十億金錢娉妻。一日三時隨時
易服,未曾有乏。乃至病瘦醫樂及離世八
法,恃姓豪貴不曾經心。雖娉其妻,各修梵行
未曾有毀。』迦葉白佛言:『世尊!我過去世緣以
[001-0805c]
食施辟支佛故,從是以來常樂出家求涅槃
解脫。佛自證知。何以故?心中常自怖畏流轉
五道受於生死。世尊!我初至多子塔林中
見如來,即生此念:「此即是本出家時所求師
也。」何以故?我於過去諸佛生於信心,今見世
尊生於信心,等無有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有煩惱結漏未盡,非一切智、復非人師,受
此成就大士禮者,頭破作七分。吾實是煩惱
惑累無明闇障皆已永斷、知一切法、為人作
師,是故受此人禮。』


「爾時迦葉即白佛言:『諸比
丘雖如此謗,亦無憂惱。世尊今時雖復種種
讚歎之德,亦不欣悅。何以故?我觀能讚所讚
是二皆空。所以者何?我得一切無我無人諸
法空觀故。從爾時世尊在多子塔為我說月
光喻、水渧喻已來,心心相續常念此法更無
餘想。所以爾者,常繫心在於善法不隨餘念。
世尊!我未見佛時,十二年中常觀地水火風
及與三界皆作空想,況於今日遇世尊說法
有餘心想?亦復無有三世見聞覺知,豈於六
群生異念乎?世尊為我說四聖種已來,我亦
不取味觸之想,見此陰身如四毒蛇,行四威
儀心不與俱。何以故爾,久知此是過患之本。
觀此五陰念念生滅,亦如五拔刀賊。觀色集
色滅、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觀六入空聚落中
五拔刀賊,觀於無我。世尊!我觀此身,如器盛
不淨流出於外,身隨身觀。世尊。我觀此心,無
常迅速如野馬疾風,心隨心觀。我觀受苦,
生滅代謝如水流燈焰,受隨受觀。我觀法無
我,屬諸因緣,法隨法觀。世尊!我於如來所
[001-0806a]
說法中,無有錯謬當頂戴奉行。世尊!我於爾
時王舍城千二百五十僧中,眾僧行籌唱言:
「誰是應真可捉此籌。」我於爾時即拔此籌。若
不遇如來出世,應得辟支佛而入涅槃。所以
爾者,曾於諸佛久種善根。我於爾時在畢波
羅石窟中卒遇小患,世尊故來問疾。但窟小
身大,我即以手舉此石窟令大。世尊即入為
我說苦空法也。
爾時我在畢波羅窟中入火光三昧,是時帝
釋梵王來禮我足,復有一人捉刀欲害。我從
定出,觀此二人平等無異。』復言:『我在大眾及
與私房威儀無異。佛告諸比丘:「威儀進止當
如迦葉。」我雖聞此言不以喜悅。』


「迦葉復言:『我
夜經行及中時乞食,意中生念:「夜短中逼。」舉
目上看日月皆住不行,諸天變為人身,前後
圍繞供養於我。我於爾時於此事中都無喜歡奇特之心。我於王舍城中,與千二百五十
比丘俱集一處,行籌唱言:「如來滅後,誰能持
佛法?」我於爾時即拔此籌。所以爾者,於論中
辯才無制御者,是故拔籌。若有正問:「於五欲
中誰不重染?」應說我是。何以故?於三有中善
得解脫故。若有人問:「於根力覺道,誰能成就?」
我於此中能師子吼。何以故?於一切苦集,滅、出
離、知味知過,如實見之。欲如火坑乃至喻於
牟戟,欲之過患亦復如是。我無愛貪永已絕
矣。心緣解脫涅槃,速疾如山頂水,捨於有漏
如棄涕唾。我以廣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於
八解脫定自在出入,我於神通自在無礙。世
尊!我於眾生有漏無漏種種諸心皆能悉達,
[001-0806b]
我知眾生過去無量宿命。世尊!我以天眼過
於人眼,見眾生生彼死此皆悉見之。我盡諸
有漏,心得解脫慧得解脫。』


「迦葉言:『諸比丘及
餘六群大德!莫謂我自歎其德。所有功德皆
已捨之,況復其餘虛假之名。所以說者,為欲
利益長夜諸眾生故。』


「佛告迦葉:『善哉善哉!迦
葉!汝所利益事,除吾一人,其餘聲聞無能及
者。汝可為諸六群,愍其癡故,當與懺悔。』


「爾時優波離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禮佛,問世尊言:『一切諸佛皆建立善法
上受具不?』佛告優波離:『非一切諸佛皆建立
之。所以立者,為五濁眾生建立之耳。五濁者,
所謂劫濁、命濁、眾生濁、業濁、煩惱濁。過去未
來諸佛亦復如是。我今五濁惡世,是故制之。』
優波離問佛:『幾處得建立善法上受具滿足?』
佛告優波離:『五處滿足。何等為五?一者最後
邊身;二者婆醯破羅伽至婆勒伽,先得須陀
洹果者是;三者隨順蘇陀夷,諸漏已盡心得
解脫;四者難陀放牛兒;五者今迦葉。如來受具戒,非餘聲聞。優波離!此五處建立善法上
受具而得滿足。』『世尊!有幾處白四羯磨受具
而得滿足?』佛言:『有五處而得滿足。一者和上
如法;二者二阿闍梨如法;三者七僧清淨;四
者羯磨成就;五者眾僧和合與欲。優波離!此
五處不成就,不名滿足。此中有四種受具,從
善來乃至白四是也。


「『比丘尼亦有四種受具:一者如摩登祇女是;
二者師法是;三者遣使現前是;四者白四羯
磨是。勅聽受具、上受具,此二皆作建立善法
[001-0806c]
上受具名說,比丘尼上受具亦建立善法上
受具名說。是名受具。不受具者,異於上受具,
名不受具。若聲聞用善來語授人戒者,不成
受具。用三語授人戒,亦不得受具。白四羯磨
唱不成就者,亦不得受具。非法僧,亦不得受
具。何者名非法僧?不就戒場、先羯磨後白,又
復更作餘羯磨,皆名非法僧。離佛離法離毘
尼受具,亦不得具。年不滿二十,不得受具,若
受亦不得具。若無和上、若二和上、若三乃至
眾多作和上,亦不得受具。


「『若受戒者、若和上隱身不現,亦不得受具。十
數眾僧雖滿,若一隱不現、若受戒者不現,亦
不得受具。外更不結大界,直結小界,亦不得
受具。若和上、眾僧、受戒人互在界內外,亦不
得受具。有十三種人,不得作和上、受具:若在
家受優婆塞戒若毀破一,有受八齋毀一,若
受沙彌十戒毀一,如此人者,後出家亦不得
戒,亦不得作和上。二者若出家在家破比丘
尼淨行,亦不得作和上。三者為衣食故,自剃
頭著袈裟詐入僧中與僧同法事,此亦不得
作和上。四者若有外道人於佛法中出家,後
時厭道,不捨戒而去,從外道中還來欲在法
中,佛不聽此人在於僧中,亦不得作和上。五
者黃門不得作和上。六者殺父。七者殺母。八
者出佛身血。九者殺真人羅漢。十者破和合
僧。十一者若非人變形為人者名為非人。十
二者若畜生道變形為人者。十三者二根人。
如是十三種,不任作和上。何以故?是人無戒
故。』」
[001-0807a]
《毘尼母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