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35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遼-覺苑 (master)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演密鈔卷第七
燕京圓福寺崇祿大夫檢校太保行崇
祿卿總秘大師賜紫沙門 覺苑 撰


【疏】一切吉慶所以得生等者謂如來出現於世世間
一切吉慶之事所以得生此明歎佛之意意云今時
漫荼羅中有受灌頂位者能於一生中或成正覺由
是人故一切世間吉慶之事所以得生故下疏云若
兜率天有補處菩薩則世間佛種不斷若人於秘密
藏中得灌頂者義亦同彼。


【疏】是應合如是等者偈中相應字汎指契合義恐濫
瑜伽相應義是故疏文甄別梵云欲吃多冥符義若
云瑜伽或云喻誐即教理等相應義次句多聞相應
是也。


【疏】梵名與僧伽不同等者謂上梵文之中末句云巘
儜難但只是眾多之稱不兼和合之義故與僧伽不
[007-0600b]
同也。


【疏】有無量無邊等者今此梵字應在前
文此比吒迦俱舍之上安之梵語比吒迦俱舍此譯
為藏即是鞘韞櫝之藏為要揀異中心之藏故言如
華嚴等經廣說者謂菩薩在天宮中及下降時於諸
世間各有無量無邊吉慶之事疏不備彰但指經說
如華嚴經說菩薩住兜率天有十種所作業下生亦
十且住天者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有十
種所作事業所謂為欲界諸天子說厭離法言一切
自在皆是無常一切快樂悉當衰謝勸彼諸天發菩
提心是為第一所作業次第二為色界諸天說出諸
禪解脫三昧乃至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出無量無
邊如幻如影法門周遍十方一切世界示現種種色
種種相種種形體種種威儀乃至種種言說隨眾生
心皆令歡喜是為第十所作業又云佛子菩薩摩訶
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現十種事何等為十所謂菩
薩從於足下放大光明名安樂莊嚴普照三千大千
世界一切惡趣諸難眾生觸斯光者莫不皆得離苦
安樂得安樂巳悉知將有奇特大人出興于世是為
第一所示現事等。


【疏】法門眷屬皆巳萌動等者謂此得灌頂者於秘藏
胎中初得誕生即是生在佛家名真佛子而於漫荼
羅一切法門眷屬皆巳萌動言萌動者謂是八心之
中第二芽種心也言若能勇進等者若能於真言行
[007-0600c]
中勇猛精進次第度葉華果等七心至生死後邊即
是生死無畏依第八嬰童心也。


【疏】轉正法輪如華嚴等者彼經云佛子如來應正等
覺轉大法輪有十種事何等為十一者具足清淨四
無畏智二者出生四辯隨順音聲三者善能開闡四
真諦相四者隨順諸佛無礙解脫五者能令眾生心
皆淨信六者所有言說皆不唐捐能拔眾生諸苦毒
箭七者大悲願力之所加持八者隨出音聲普遍十
方一切世界九者於阿僧祇劫說法不斷十者隨所
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法佛子
諸佛如來轉於法輪有如是等無量種事云云如上諸
相皆有十種事不能繁引。


【疏】意生麤重之有等者隨大悲願意之所成故不隨
業生故名意生身而有三種不同一者得三昧樂三
摩拔提意生身謂三昧三摩等俱是梵語如次唐言
正定等至由得此定起意生身從定立名即當初地
至五地也二者如實覺知諸法實相意生身謂菩薩
得無生忍如實覺知諸法實相由能覺慧起此身故
即當六七八地也三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
現身不一名為種類一時能現名為俱生任運而能
名無作行是種類俱生無作行之意生身即當九十
地若迂會菩離雖地前亦得受變易今據勝處不言
地前或名不思議變易生死菩薩以無漏有分別業
因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
[007-0601a]
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此望分段轉淨妙轉微細轉光
潔無定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
非凡夫二乘言議思度名不思議不思議即變易生
死或無漏定願妙用難測名不思議不思議之變易
生死或名變化身變謂改舊化謂新起變化即身持
業釋也如唯識中具明言麤重者謂是惑障能障果
故如無上依經第一經云阿難一切阿羅漢辟支佛
大地菩薩為四種障不得如來法身四德一者生緣
惑謂無明住地能生諸行如無明生業二者生因惑
謂無明住地所生諸行如無明所生諸業三者有有
謂緣無明住地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起三種意
生身如四取為緣三有漏業為因起三種有四者無
有緣三種意生身不可覺知微細隨滅如緣三有中
生念念老死等無明住地一切煩惱是其依處未斷
除故諸菩薩等未能究竟滅盡等名之為有今真言
行者以淨菩提心為門三密為行得除一切蓋障三
昧得此三昧時則與諸佛同等住即是位同大覺便
得名佛離於三種意生身即同毗盧遮那而轉法輪
也。


【疏】本名各異等者謂偈中初句第三句皆有一利字
若准梵本上句利者謂係多迦㘕係多云利益迦藍
云作即是偈中為字意云如彼諸佛出世作利益眾
生之事故云如彼為利益第三讚僧偈句中梵語吃
[口*履]耶此云福利迦囉儜此云饒益謂以自所得福利
[007-0601b]
饒益眾生既本各各異是故傳教度他之者宜甄別
之。


【疏】世尊般涅槃時等者謂有疑云諸經皆說如來現
迹初生至於涅槃有八種相何故今時唯明七種不
說第八涅槃相耶今通釋云然實世尊八相初後無
二無別但隨世諦之說則云三界空虗等是涅槃之
相今就第一義諦則無涅槃之相是故晦而不言不
云此中結會三寶等者即是顯彰大涅槃義非是不
說也。


【疏】涅槃金錍亦此類者涅槃意顯涅槃佛性如來未
說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
見如來既說即便少見即是喻以金錍決其眼瞙故
彼經云佛言善男子如百盲人為治眼故造詣良醫
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瞙法配可見。


【疏】若令拙醫救之等者一切眾生心目本有佛知見
性由無明覆故不得現前若遇如來方便醫師善用
真言金籌決之則得明了知見無礙若令二乘等無
方便拙醫決之非徒無効或增其灰斷等翳瞙却索
迴心或經八萬劫或六萬四萬二萬劫再求救療不
如從初令決之兔致遲迴而巳。


【疏】轉於救世輪者救世是人輪是其法轉諸佛之法
輪如起信言救世大悲者人名救世下文言如來所
使行如來事或救世即法輪法華經云以佛教門出
三界苦名救世輪。
[007-0601c]


【疏】解圓鏡漫荼羅義時等者謂此轉法輪非同顯教
若不解此中圓鏡漫荼羅秘密之義失於如來深秘
之意圓鏡漫荼羅者百字位成品偈云彼有能知此
內心之大我隨其自心位導師所住處八葉從意生
蓮華極嚴麗圓滿月輪中無垢猶淨鏡於彼常安住
真言救世者乃至云常出生清淨種種自作業真言
者能作一切諸佛事等言常出生清淨種種自作業
者謂身語意生也先觀圓明中佛像金色等當知從
意而生是故身同佛身語同佛音心同佛心故云常
出生等又自業者即佛事也謂普現色身或示上行
菩薩八相成道正與此同諸本生事等無量無邊以
要言之皆是如來自業也若如是覺知能以圓光遍
照隨身口意常作一切佛事即同毗盧遮那轉法輪
也。


【疏】於初發明道字成佛等者即舉因況果勸修持也
前在因說成即十信頓悟初了諸法智明道起生佛
無二功行平等八相成道故前十一偈中八相作寂
嘉慶是也若十住者見性而成圓觀現前時此成佛
亦有二一當位以初攝後如攝信滿而成二果位以
初攝後如攝究竟而成位位皆爾正明理行圓融兼
有行證相似如清涼疏。


【疏】薩婆多授五時法等者如有部受戒總有五時一
謂冬時有四月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二謂
春時亦有四月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三謂
[007-0602a]
雨時但有一月從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四謂
終時唯一日一夜謂六月十六日晝夜五長時從六
月十七日至九月十五日此乃獨於教中比丘如是
次第明有密意若依方俗但有三時向西方者必須
閑此五時然彼那爛陀寺多是長時明相纔出受其
具戒意取同夏之中多為最大即當此土六月十七
日明相纔出由不得後夏故若六月十六日夜將盡
而受戒即同夏之中最小由其得後夏故。


【疏】四波羅夷等者波羅夷此云他勝處對自名他勝
者奪也處體即戒謂菩薩本行持戒即是犯戒即非
今即犯於戒處即是過非映奪持戒處故名他勝處
又此言處者即無間地獄是犯戒人令住處故此處
所堪可嫌厭最極[苟*苟]故梵語捺落迦此云不可樂返
顯他處如人天等即皆殊勝從他勝以立名他勝之
處波羅夷有四帶數立名。


【疏】三軍敗績者三軍者謂上中下三也敗績退敗功
業也故下疏云如大將於高峯之上建立幢旗則能
指麾百萬動止齊一若拙將暗於事勢又失幢旗則
人各異心敗不旋踵矣故云三軍敗績。


【疏】又此菩提心等者因上言如是等種種因緣退菩
提願等而有難云豈菩提心同彼聲聞重戒可有退
捨耶故今通云此菩提心畢竟無有可退義故乃是
金剛堅固之性非造作所成豈有退義上言種種因
緣退菩提願者但退其用不失戒體若重受時還得
[007-0602b]
如本故疏主云然一行者自知犯戒更自洗浣其心
而重受之即還得戒不同二乘戒如折石斷頭無再
得義故云又此菩提心等。


【疏】此是四攝相違法者菩薩行法普為攝益一切眾
生今行不饒益正違第四戒即是四攝相違法菩薩
具戒中四依等者即是布施愛語等四攝也又如律
中說此有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且人者三賢為初
依懽喜至七地為第二八九為第三十地為第四法
行四依如彼廣說。


【疏】亦同字輪之體者且如字輪攬眾緣成如以長聲
阿字為因以長聲迦佉字乃至娑訶字為緣若闕一
緣不成輪體菩薩亦爾令攬一切眾生而為其體若
於一眾生作不饒益損彼善根即是於一切眾生作
不饒益失同體大悲故犯波羅夷罪也。


【疏】偷蘭遮罪者或云大罪或云麤惡此兼輕重今取
輕故如行事鈔明。


【疏】令生惡邪疑悔者為不從師遂令自心惡邪頻那
野迦得便而於真言乘行生疑悔也。


【疏】兼以字門而廣釋之者且依下三昧真言釋者三
字本體是娑字娑是諦義麼是自證大空亦是我義
若娑麼連合者即是等義世尊證此三昧時諦觀一
一眾生心中普門漫荼羅皆等於我故名等義餘皆
例此。


【疏】初入世諦等者謂行者依真言門入世諦漫荼羅
[007-0602c]
時乃至隨入一一地位漫荼羅時所生福德聚皆悉
與如來等者謂此漫荼羅雖淺深不同畢竟不異中
胎藏故巳得生於如來家故是人所有三密即是如
來三密由如來加持行如來事猶如輪王太子在胎
中時童子之時巳是輪王之具體故是故入世諦乃
至一一地位所有福德聚與如來等無有異也言是
中亦有差別等者謂以見如是金剛界故名為金剛
手以見如是法界故名為普賢是謂亦有差別若見
金剛界法界無二相時即是毗盧遮那名亦無差別
若如是解時世諦不異第一義諦何有福聚不與如
來等也又不壞住地相故而有差別一一位中皆圓
融故而無差別故前疏云欲令領會圓意故云以此
法門當如是知。


【疏】七寶者仁王疏云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
主藏臣寶主兵臣寶馬等五寶有情所攝珠輪二寶
乃是非情又正法念經而有七寶所謂劒寶皮寶牀
寶林寶殿寶衣寶履寶此等諸寶皆由修習無嗔善
根之所招感等。


【疏】汝經書中等者指外道也此因老婢施如來潘澱
如來受巳祝願九十一劫不墮地獄往來人天傍有
外道而詰佛言瞿曇今時何故為此少許所棄作此
妄語耶如來爾時出其舌相䨱其面門乃至三十三
天而語彼言汝經書中頗見有如是相人而出妄語
不等。
[007-0603a]


【疏】如一歲有三分者謂西土一年有三時從正月十
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
十五日為雨時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為寒
時也。


【疏】三軍節度者三軍者軍眾也萬二千五百人為軍
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都名六軍言節度者
三軍望此幢旗或進或止而不失於節則軌度也。


【疏】以戰必勝以攻必取者漢高祖曰連百萬之眾攻
必取戰必勝吾不如韓信。


【疏】總指諸佛等者此指字應是攝字謂薩嚩名一切
亦名總即是總攝梵語薩嚩他此云攝或云一切攝
故。


【疏】亦是自在力者此訶字五輪之中是風輪於摧壞
中最得自在故以為名。


【疏】訶字具一切等者謂訶字是因義即當菩提種
子與上空智點含字合即是種子託於明妃母胎
下加畫作吽字即是大悲胎分日增具如是三種
之義故發聲魔散也。


【疏】界內煩惱等者界謂三界謂煩惱障惑三界內分
段生死名為界內若所知障惑三界外變易生死名
為界外也具如無上依經。


【疏】六種震動者如華嚴云所謂震動踊運吼擊初漸
振為震漸大為動上下為踊往來為運大聲為吼相
皷為擊大般若云所謂動踊震擊吼爆動即搖動踊
[007-0603b]
即出沒震即隱隱擊即扣擊吼即發響爆即聲驚等。


【疏】即寄此文等者寄託也此文者即下領解之偈文
也謂毗盧遮那從清淨法幢高峯觀三昧起說此大
力大護明妃說巳普遍佛剎六種震動時會諸菩薩
并十方世界諸菩薩等覩如是不思議神變聞此明
妃真言之句無不心開意解如蓮華敷寄外發之語
言表示內心之領解同一音聲而說伽陀復能證成
此明妃大護威神之力也。


【疏】猶如金城等者金城湯池在并州昔齊顯祖甞登
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何城或曰此是金城湯池
天府之國也又楚屈原對桓公曰君若以力楚國方
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君之眾無所用也今十方
諸佛同以真言之力共護持故諸為障者自然退散
矣。


【疏】諸佛國王等者即上諸佛真言眾生三實相也和
會即是更相加持也天人即是凡夫未立聖胎之眾
生也今眾生與佛感應因緣時義契合佛現加持說
此真言眾生信入即是初於大悲胎藏而託聖胎共
生毗富羅法界種子即當地前三十心也故仁王云
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又為大悲胎藏
之所攝持修習加行無有退失以如是等種種因緣
故疏復結云故名法界加持也。


【疏】謂如來現證等者即初證得之時簡異宣說之時
言見一切等即觀見三乘五性一切眾生心中本有
[007-0603c]
普門漫荼羅中臺二院宛然具足其普門漫荼羅中
種種身語意業即是如來身語意業故云與如來等
又不但三業與如來等三目亦等三目者即是伊字
伊字即是摩訶般若解脫法身如次即是智慧禪定
實相身也又三世平等故名初發心時與地波羅蜜
滿時亦畢竟等今舉初後攝於中間故云初發心等
何以故生佛畢竟無二相故生死涅槃體無異故出
過三時絕形待故是故平等。


【疏】呾[口*履]謂心等者若句義時呾[口*履]名三若字義時呾
字是如如義故云心如實相[口*履]是塵垢義謂呾字下
有阿聲故云一切塵垢本來不生言三世等者謂三
世諸佛出現於世以種種方便隨宜說法皆為眾生
以羅字門開示悟入呾字門中佛知見故名一大事
因緣言即是等者此呾[口*履]字即是此中除障之義也。


【疏】身語心輪者謂世尊三業猶如車輪心為轂語為
輻身為網三法和合成一輪故如是之輪有能運載
摧壞之功故以為喻又輪者轉也佛之三業各能轉
入眾生心故即是三轉法輪之義也。


【疏】當以字門廣釋之者此六行半  疏有四箇我
字且就痕字釋之謂我及一切至平等義者即訶
字菩提心義又我當護種種至本誓義者即痕
字大空義又我即法界至除障義者即郝字涅槃
義又令我此身主警覺義者即長郝字方便義中
間不言長訶之行者行證合故故云當以字門釋
[007-0604a]
之也。


【疏】故異門者此言金剛者非是金剛中最堅利者謂
即法界自性有不可殂壞義用猶如金剛約此義門
說為金剛若法自性本來清淨二乘濁埿不能染污
約此義故名為蓮華故云異門等。


【疏】金剛甲冑者甲者兵器也所以護身如龜甲也冑
兜鍪也。


【疏】百八三昧者謂首楞嚴三昧寶印手三昧師子遊
戲三昧乃至離著如虗空不染三昧等是名百八三
昧智度論問曰如佛說涅槃一道所謂空無相無作
舍利弗何以更問有餘之三昧令菩薩疾得佛不答
曰未近涅槃時多有餘道近涅槃時唯有一道空無
相無作諸餘三昧皆入此三解脫門譬如大城多有
諸門皆得入城何等是餘三昧謂首楞嚴三昧及諸
三昧等摩訶衍品中當說若菩薩能行百八三昧等
諸陀羅尼門十方諸佛皆與授記等。


【疏】次字皆轉釋之等者謂嚩折羅三字轉相釋之何
故嚩字諸法離言說以惹字生不可得故何故
惹字生不可得以羅字自性清淨故三事和合為
薩埵身也。


【疏】若法是造作等者釋成甲義即迦嚩左三字也若
法是造作所成即迦字也當知但有假名即嚩字也
從緣遷變即左字也。


【經】如來眼又觀真言者此一真言有二名也一名如
[007-0604b]
來眼二名如來觀。


【疏】加伊字等者謂嚩字上傍加伊聲之畫名伊字之
畫如是加時嚩字即成尾音言嚩字是金剛義者謂
嚩曰囉名金剛故雖獨一音義如是故言三昧是住
義者三昧即是伊字之畫謂嚩字本體是慧加傍畫
是三昧如是定慧相合名為均等離於戲論行者住
此即是住無戲論三世無礙智戒言如是戒香者此
戒因何名為塗香謂以定慧二法均等和合置於阿
字法界性淨水中遍塗法身普熏一切是故此戒名
塗香也。


【疏】當以字門廣釋者謂此莽字之體即是淨菩提
心猶如樹王之種子故經云菩提心為因又莽字傍
加三昧畫故即是大悲之行猶如種子於慈悲地中
生根故經云大悲為根乃至漸次滋長成開敷萬德
之華此以無所得為方便於莽字之上加以空點即
是方便為究竟句若更傍加二點即是涅槃又釋如
有偈云初心一念知作佛頓悟也果德終須萬行華漸修
若爾者云何南方如來名娑羅樹王華開敷佛耶

然華有二一者萬行華二者萬德華即如來是萬德
華果亦有二一莊嚴果二子實果即南方佛是莊嚴
果即瞞字也天皷音如來是子實果即長莫字
也故云當以字門廣說之也。


【疏】是隨至義者謂一切眾生有發起始覺菩提心處
無不隨至即是達字菩提心為因亦是遍至義者
[007-0604c]
謂大悲心於眾生界悉遍至故即是駄字大悲為
根亦是逝義者十地行滿妙往菩提之彼岸故即是
曇字方便為究竟言進不住義者謂得果不捨因
門而起化用亦屬方便為究竟攝但利他為異爾即
是籜字門也。


【疏】若就字輪之相等者此釋阿囉囉迦囉囉二門也
阿字有二義一本初有義謂諸眾生無始無明本初
具有煩惱所知二障煩惱為塵所知為垢也由是乃
成戲論喧聲第二本不生義此乃頓悟二障不生了
真本有如開門見像甘露未甞也復次下迦字二義
初有造作義勤修萬行中無懈息如渴思甘露既有
希望障習不無有相還拘故華嚴疏云有作之修終
成敗壞也二無作義由前功行勵強不息以有所得
未契真極此心無間無作功全內證如如豈能宣示
故清涼云無心體極便契佛家即其義也。


【疏】如食乳糜更無所須者乳糜是一切食中極無比
味無過上味如人貪求美味若得乳糜則更何所須
以喻行者欣求勝果若得涅槃更何所欣又釋迦菩
薩修苦行時日食麻麥即是此中阿囉囉義暨浴泥
連食牧牛女乳糜即是此中迦囉囉義故云如食乳
糜等。


【疏】來去亦不可得者謂此伽字正音誐字誐字通於
去來之義梵語誐蹉此方云去若言誐多即名為來
故名來去。
[007-0605a]


【疏】以去來相觀之等者如來頂髻猶如虗空不可以
去來之相而觀覩之經云除蓋障菩薩於大會中欲
知佛身量故令舍利弗尋之上至梵宮猶見如來若
對目前說法音聲與本無異乃至往詣他方佛土亦
不異梵宮爾時除蓋障自往觀察過十方恒沙世界
皆見如來不起于座而演說法等除蓋障菩薩等以
有去來相觀之尚不見其身相邊際何況如來之頂
相耶。


【疏】本體曩等者此吽字本體是訶字訶字體上加空
點空點即是曩字之門下有鄔字三昧之畫所謂曩
字空點訶字本體下有鄔字三字合成一吽字也今
言本體曩字空是訶字者只合言本體是訶字全剩
中間曩字空三字也覽者應悉。


【經】息障品者息謂止除障謂障礙息除內外二種之
障礙故能所相望作依主釋又前巳說入漫荼羅支
分及真言等謂行者安立此漫荼時或有毗那野迦
等作諸障礙須假真言方便息滅故有此品。


【疏】言凡夫地等者即指信位巳前一切凡夫所有重
障其數無量言乃至者超越十信巳去十地巳還資
加位中所有諸障也言十地菩薩諸微細障者謂隨
十地而有十重障故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
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及彼惡趣業果俱障初地乃
至第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俱名微細如唯識中
具明又金光明經云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
[007-0605b]
畏生死惡趣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初地乃至於大神
通未得自在法變現無明微細秘密未能悟解事業
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十地等言雖從緣等者謂如上
諸障以從六塵境界邪師教等外緣生故或內因外
緣俱名緣故相宗內種為因性宗以無明薰發為因
等雖從眾緣種種不同然舉要言之無不皆由自心
生起故起信論說三界虗偽唯心所作等。


【疏】今觀心等者謂除蓋障故觀阿字等也此阿字門
詮一切法本不生義謂觀心之實相本不生故當知
一切諸障亦本不生言乃至者謂超越中間迦佉等
門唯舉最後訶字之門故云乃至言心之實相至因
不可得等者訶字門也訶字詮一切法因不可得梵
云係多此譯為因以一切法無不屬因今觀此因自
體本來不生尚不可得況一切法屬於因耶作如是
等觀時一切諸障無不皆是大日如來內心華臺金
剛眷屬豈有大日金剛眷屬而罣礙真言行人者也。


【疏】常當意思惟等者行者於漫荼羅凡有障起應當
計念思惟不動菩薩即不動尊明王或名使者或名
聖者今但彰名不顯其相上巳說故其王本形如上
第四卷疏盡漫荼羅處顯示訖應依彼相常思惟之
言而結彼密印者其密印相下第十疏密印品中而
顯之耳其王真言此下之疏普通真言藏品委細分
別何不此間說耶此但說息障方便其真言密即隨
品說故。
[007-0605c]


【疏】復次言不動等者今此息障方便要以三事因緣
具足方能遍除一切諸障言三事者謂心想明王身
相口誦悍字真言手作大慧刀印名為三事因緣也。


【疏】所以㸦文等者唐梵㸦煥其文也謂今經云阿字
為我體即觀阿字遍於自體自身也支分普作金剛不
壞色皆作純黃色也如是阿字自體即為我字之自體更不
入字門觀之淺也若依梵本應云阿字無我體即是梵
本云巳下之疏文若從今作為字即是其淺若依梵
本作無字乃是深也故云所以㸦文等。


【疏】如是自加持巳等者此處疏文略示而巳下第九
疏云凡攝持法如前作七點等法猶未能盡此中具
足明之至文當悉言風方者西北隅也。


【疏】佉陀羅木者謂紫橿木也。


【疏】法界真言者即嚂字也言得穌息等者摩醯首羅
為不動明王以真言鉢曇足而加持之尋即悶絕既
蒙放捨而得穌息其心泰然無所畏懼名到無畏處
故第二疏云梵云阿濕嚩娑譯為穌息如人為強力
者所持扼喉閉氣垂將命絕忽蒙放捨還得復穌眾
生亦爾為妄業煩惱所纏髑緣否閉至此得穌名穌
息處亦如度險難惡道名無畏處也。


【疏】餘以類推之者謂四住地煩惱及惑業苦等枝末
皆是此第五無明住地之餘而除滅之故云以類推之。


【疏】此是真言幻相等者謂有疑云夫聞佛法深妙何
故作此呪術豈非涉於世間事耶答今此真言不思
[007-0606a]
議幻法爾如是寄諸有為顯示無相非同世間麤淺
呪術若解十緣生句自釋此疑也。


【疏】必瞑眩治之者如藥治疾要令人瞑眩疾乃瘳愈
故尚書云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如服藥必瞑眩極
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此因殷高宗夢得賢
相其名曰說群臣之內既無其人使百官以所夢之
形象經營求之於野外得於傅氏之巖遂命為相命
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言當納諫誨直辭以輔我德也若金用汝
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揖若歲大旱用汝為霖雨
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又正義曰若服藥不使人瞑
眩憤亂則其疾不得瘳愈今此中者謂先作為障者
之身形或以木作或以土作以白芥子為末和以毒
藥塗其身形彼為障者自然身心瞑眩即時退散也。


【疏】今此本漫荼羅亦爾等者謂猶如剎利等各住自
姓則世人稱譽事有成功今此亦爾真言行者了知
漫荼四種之性隨本所尊各住本性則諸為障者不
能留難若以漫荼字門而顯示者一金剛地性方漫
荼也本無生性阿字門也二大悲水性圓漫荼也離
言說性嚩字門也三大慧火性三角壇也離塵垢性
囉字門也四自在風性半月壇也離因緣性訶字門
也五無相之像方圓不定漫荼羅也大空本性佉字
門也如次亦是黃白赤黑增息降敬之法門也虗空
雜色義如上說也。


【疏】或在三角至半月中者前說三角是囉字火壇半
[007-0606b]
月是訶字風壇今何故言在三角或半月耶此虗空
輪無定相故故言或在三角等何不言方圓中但言
在三角等耶謂三角是火半月是風火風二性體虗
疎故空則入中地水二性體堅密故空難入中是故
唯在三角半月中又三角半月正是降伏事故所以
在此二輪中也。


【疏】如人手執等者如世人雖獲仙方未得火法不親
明師和合煉服而反謗為虗誕豈不知淮南王藥就
俱家上昇鷄犬䑛鼎皆得昇空耶是知如來秘藏信
智具足者乃得入之耳。


【經】普通真言藏者此品真言普遍通該一切方便真
言故名普通又亦能薀攝一切真言等故名為藏普
通即真言普通真言即藏名普通真言藏又大日世
尊於前品中巳於遍一切處法界門宣說大刀大護
等普通真言但屬如來部更有金剛蓮華部等真言
欲令隨部上首金剛菩薩各於自所通達一切法界
門而宣說之如是一一真言法句各是一種真言寶
乘若真言行者隨通達一法界門即是普遍通達一
切法界門隨通達一乘即是普遍通達一切寶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普遍通達一切寶乘即
普通是行者之智真言藏是所達之法能所相望依
主立名又金剛手前問佛三事第一問真言行者造
立大悲胎藏漫荼羅時以何方便不為毗那野迦等
之所惱害第二問云何持真言第三問云何成果佛
[007-0606c]
於前息障品中巳答第一問竟今將答第二問及第
三問緣此經大本三密門中種種真言數如恒沙不
可備載傳法聖者為欲攝廣為略採撮通用者令修
行之人易見故此品來。


【疏】如人論義等者轉釋無壞之義也如唯識疏往昔
時東天竺有僧共數論師學徒論義彼立二十五諦
說大地等常今無念念生滅廣敘彼此僧難言今必
有滅以後劫壞等有滅故准前有滅外道難言後必
不滅今無滅故如今時山等彼僧于時竟不能答王
既信受僧伽外道遂辱此僧令乘驢等然彼外道為
王重巳造七十行頌王賜千金以顯之故今金七十
論即其由致也世親菩薩乃造第一義諦論亦名勝
義七十論以對彼論而破彼言彼非能破宗因喻過
我僧無故又汝所立因有隨一過誰言今無滅故後
亦無滅我僧但言大地等法前必有轉變滅後有此
故如燈𦦨等汝不解量乃非我僧其時國王遂將世
親論遍諸方域宣令流布無人當者遂起昔時王及
外道并證義者骸骨或縛草為人擬彼時眾而加撻
之等故云無壞此即論出離也。


【疏】此即是大日圓因之果者謂此菩薩從初發心行
大日之圓因乃至究竟成大日之圓果今得果不捨
因門故稱菩薩。


【疏】麼是大空義等者此麼字謂唇音跛字下第五莽
字或呼為麼更無別體此詮大空之義與大空點無
[007-0607a]
殊即梵書麼字也言訶是因義者此訶字詮諸法
屬因即梵書訶字也言是淨菩提心者謂以菩提
心為因也言即是大空者由與麼字相連成句故也
謂非是有相之因則是大空之因故言即是佛境界
莊嚴三昧者即梵書呬上字謂加三昧畫故此是
大悲為根由以麼字貫之非是有相莊嚴三昧即是
佛境界莊嚴三昧言亦名薩婆若慧者即梵書長
聲訶字此屬慧故由麼字貫之即成一切智等若真
言行者入此訶字門時即得同於普賢菩薩亦能住
佛境界莊嚴三昧也。


【疏】以初阿字引聲急呼者即惡字也謂呼惡字時
先從去聲阿字起唯急即是也。


【疏】有㘕㘕字等者㘕是法界心謂心如實相畢竟清
淨唯以虗空可以顯示故有㘕字此字正體是羅
字囉者麼義若入阿字本不生門即是麼本不生麼
本不生即是心之實相心之實相體同虗空故加空
點成於㘕字是故此字名法界心言是遣教道之迹
者梵語鉢曇亦名為句言辭句逗也謂前真言諸句
次第顯示除障真實之義究竟至於生死涅槃平等
之處無不即如然是心之行處有迹可尋未名除一
切蓋障今此二字真明證處初一㘕字即是虗空法
界遠離眾相即教道之迹都遣遣之又遣故重言之
是故獨一不思議法界真實離一切蓋障故云㘕㘕。


【疏】以囉字門本不生故者此囉字應是阿字謂由阿
[007-0607b]
字本不生故次囉字離塵故後訶字因不可得故如
是次第經中應云阿囉囉囉𤙖以乃至之言超却中
間二箇囉字離塵之義故下疏云以對三毒垢故三
道垢故乃至三轉言之若不是有三箇囉字不應言
三轉言等如上除蓋障真言有二箇怛㘕字故疏釋
謂住生死涅槃二邊中道等故重言之耳是知經中
闕阿囉二字也。


【疏】三道垢故者即無明業苦也又見修無學三道所
治之障又是身語意三業道也三眼者慧眼法眼佛
眼三智者即俗智真智中道智所對治者行相可知
也又准天台止觀霍又明三眼三智之義如來雖有
五眼當知佛眼圓照無遺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非
無四用謂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
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見
名一切種智是知三智一心中得故知一心三止所
成三眼見不思議三諦此見從止得故受眼稱一心
三觀所成三智知不思議三境此智從觀得故受智
名境之與諦左右異爾見之與知眼智殊稱不應別
說等。


【疏】瑜伽密語等者真言相應秘密之稱也此尊從觀
自在眼生即觀音為母觀音發心因觀音者即此是
也言阿彌陀姉妹者謂彌陀是姉多羅是妹妹即是
其亞者將來補阿彌陀處號普光功德山王即是此
多羅尊也常途不曉真言密號無所揀辨雖世多稱
[007-0607c]
念觀音然不知所念之處蓋懵於斯旨也。


【疏】如世間一切等者此一段文而有三節謂從如世
間至而欲滅之等文乃是薩婆陪也一切恐怖句又
從故調之以大悲下是怛羅二合散伱恐怖句從故
復以如來下是𤙖字恐怖句如是三種恐怖即是空
假中三義如次對治三劫三妄執亦是菩提心大悲
方便阿暗三字之義也。


【疏】此真言以怛字為體等者此怛字詮如如不可得
義即是如於中道故離增減今為前以薩字畢竟空
調生死我慢時即畢竟空為增生死我慢為減次以
怛字大悲之假調伏畢竟空時即假是增而空是減
復以𤙖字如來威勢中道止大悲假時即中是增而
假是減既見增減之異但是對治方便未契如如不
思議之中道今入如如中道怛字觀時故無增減之
異即是三智一心中得亦是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
義也。


【疏】若從一法界門等者謂此觀音眷屬其數無量今
但舉其宗要開六種門故云一切。


【疏】此菩薩通達等者謂此文殊師利菩薩以般若為
至欲以般若授與一切眾生住於加持之身現作嬰
童之相如世嬰童未有分別以表此深慧離於人法
戲論所以現嬰童相也。


【疏】麼是四魔等者此一麼字略具三義一四魔義者
梵語魔羅此云煞或云破壞謂能煞壞功德法故二
[007-0608a]
我慢義者梵語麼麼此云我慢三心意義者梵語麼
那此翻為意言此無自性藉眾生故等者謂如上戰
字離遷變拏字離怨對麼字離四魔等皆無自性藉
眾生故生字悞悽即是眾緣緣是因緣即訶字也又訶下
有引聲即是本來不生由本不生故能令路字離塵
瑟字自性鈍𧹞字如大空故曰戰拏麼訶路瑟𧹞也。


【疏】前煞四住等者四住地者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
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即煩惱障也後煞無明住地
人者即所知障也亦煞一切賢聖故者即滅地前地
上一切煩惱也。


【疏】故有甘露義者天中甘露有十六分以十五分施
眾生巳從餘一分還生如故故稱不死即勝生也。


【疏】與傍曩字相連等者此滿陀字梵書有二種形若
直書時作此字樣若巧書時此是滿陀次
下陀字即是與傍曩字相連也。


【疏】皆再言之其義同前者前縛四住地人後縛無明
住地人等故云同前。


【疏】與風輪合等者風輪半月壇也與囉字共體者
訶囉二字共為一體也傍加點至除一切障者
訶囉傍加二點也上有等者上有三昧聲也。


【疏】婆字門成立相中等者此婆字梵語正云薩
嚩婆字訛也謂嚩字門詮離言說義今不取字門解
釋真言但取成立相中義即與薩字連帶和合則能
成立得一切之言一切之名若兼下句達摩二字都
[007-0608b]
成立作一切法名即是上云言名成立相也。


【疏】滿月之字者謂此𤙖字未加空點初訶字時
猶如初月菩提心也加鄔畫成虎聲時猶如半月
大悲根也若上加空點成𤙖字時猶如滿月方便
為究竟也故名滿月之字。


【疏】為得二種大空生者謂菩提涅槃也故唯識云由
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
大菩提由能空義邊俱得名空此空智生名大空生。


【疏】欲使起時等者謂感應因緣嘉會之時也譬如春
種秋收須依時速作若不爾者則失嘉會之時矣。


【疏】法華經化城喻等者如來出現有五乘法寶隨根
異化各見真實於一乘道隨宜說三具種種寶究竟
咸歸一寶所故如彼經云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
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定等故說於涅槃乃至
前入化城生巳度想生安隱想即二乘寶也又經云
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乃至云汝
所得非滅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
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等即大乘寶也今寶處三昧
亦爾具種種寶隨彼信根各得取用又若約教行言
種種寶若理果唯一乘寶正符疏意。


【疏】折伏貧窮等者即法華窮子喻意也彼經云爾時
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乃至即壞恐怖
悔求至此又云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乃至
告言咄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父乃至知子意
[007-0608c]
漸巳通泰成就大志等此乃折伏小乘下劣之心令
趣大果也。


【疏】迦囉囉名等者梵語迦羅此翻云黑梵語囉怛唎
翻為夜此中名字合於囉字上置之書寫悞也。


【疏】今觀此業等者業即迦字今觀此迦字本不生故
則無羅字之相亦無囉字之垢若作如是觀者則成
有相無相有垢無垢相形待法是故黑夜如不實大
明如實如實怛字也則有捨暗求明之義若如是者則明
復成障障唎字也今若住此法界無障三昧於黑夜中成
最正覺即是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疏】今云忙怛[口*履]等者忙即母也怛[口*履]七也弊者等也
多也總云七母等即是七母通用之真言也。


【疏】從本性心地等者釋此鑠吃囉也三字之義也謂
從鑠字本性寂心地上起吃字一切作業及囉字種
種淨妙六塵謂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淨佛國土
等言從一字中即具等者上依字義釋鑠吃囉也義
今依句義釋之謂從一鑠音中即具有百字功德者
梵聲中鑠字此譯云百梵音吃囉此云福德以此百
福德即是也字之乘故疏結云名帝釋乘也。


【疏】又如半字等者此半字本體是跛字跛是第一
義諦上加空點當第十一音即半字也謂跛字第
一義諦中無有此彼岸殊故無所不通乃同於半字
大空由是義故名為如來大智慧海是故鉢多心主
龍王常在其中等下有曳字即是乘義故疏結云本
[007-0609a]
主乘也。


【疏】鉢囉闍譯云一切生等者此鉢囉疏主義譯為一
切謂一切世間計無不從彼生故若敵對譯時或云
勝或云他謂一切世間中為尊為主故名為勝又西
方外道計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為他是故
亦得名為勝生主他生主下有曳字如上通目助聲
即乘義也。


【疏】世間謂日為常等者梵云阿你底也二合此譯云常
下之耶字即屬假者故云謂日為常利眾生者也。


【疏】是寶佛者寶字應是實字淮南子云日者實也常
充實故月者闕也有虧缺故故下疏云乘此如實相
生毗盧遮那大日之位言轉授一切者儞字本體是
娜字娜是施義女聲呼之言乘此等者乘此怛夜字
如實之相則生大日之位等。


【疏】是瑜伽淨月之義者謂即是真言行者修習瑜伽
相應之義也如第三疏擇時支分中說謂以行者定
心之月或時增明或時微昧乃至或未到時處而熟
或過此時處而熟如是變通皆應善知勿使差悞故
曰瑜伽淨月之義也。


【疏】即是空空之大空等者謂娜是施義上加空點即
空其施相今重言難字即空空之大空也。


【疏】如般若經初品等者謂遮那如來欲令彼上來一
切法界門中修趣之者乃至一毫之善功不唐捐故
諸有所作無所不成就故是故一切佛菩薩母等真
[007-0609b]
言此言母等即表能出生義能出生一切佛菩薩故
今云母等即興喻也即喻般若出生一切法界門故
故般若經初分學觀品云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
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
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安
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空解
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不可得故乃至如來
十力十八不共法慈悲喜捨及餘無量無邊佛法如
是諸法不可得故如上略指一切諸法無不皆從般
若波羅蜜生故說般若名為佛母又云妃者母之異
名是其亞者猶如一燈能燃百千燈故即前母次為
妃也謂自諸得巳展轉教於多眾生故即燈燈不絕
義名為妃故云如般若等。


【疏】不行亦行等者如上以一切法本不生乃至因不
可得是則都無所行若於都無所行亦不可得即真
實行也故曰伽伽上一伽字都無所行下一伽字無
所之行故曰不行亦行也。


【疏】故用多聲呼之者謂此真言句云那謨阿目佉難
等六字上之五字初二字是歸命次三字是不空難
字即是眾多義猶如尋常云那謨沒䭾南達磨南僧
伽南即是歸命三寶眾等言如世人等者般若佛母
品云譬如女人生育諸子其母得病諸子各各勤求
醫療作是念言云何我母當得無病長壽安樂身無
[007-0609c]
眾苦心離愁憂諸子爾時各作方便求安樂具覆護
母身勿為蚊虻蛇蝎寒熱飢渴等觸之所侵惱又以
種種上妙樂具恭敬供養而作是言我母慈悲生育
我等教示種種世間事務我等豈得不報母恩如來
應正等覺亦復如是常以佛眼觀視護念甚深般若
波羅蜜多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一切諸
佛功德能示世間諸法實相由此因緣我等諸佛常
以佛眼觀視護念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報彼恩不
應暫捨等證此可知。


【疏】若從種種外事因緣等者外事謂諸支分中或不
如法則障得生如風雨等內謂諸瑜伽中不稱真實
則障得生如行者定心之月或時增明或時微昧乃
至邪憶念風等名為內障言兩不和合等者若菩薩
有此障乃是魔事為於善事功德令不成就非凡夫
二乘所覺名為微細如般若魔事品云復次善現能
聽法者具念慧力樂聽樂聞書寫受持讀誦習修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能說法者欲往他方不獲教授當
知是為菩薩魔事復次善現能說法者樂說樂施甚
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能
聽法者欲往他方不獲聽受當知是為菩薩魔事乃
至復次善現能說法者具大惡欲愛重名利衣服飲
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供養恭敬心無厭足能聽法
者少欲喜足修遠離行勇猛正勤具念定慧厭怖利
養恭敬名譽等故曰兩不和合等。
[007-0610a]


【疏】故此慧力都無所破者結歸鈍性也如上之疏云
如彼金剛利刃以對不堅物故偏用一邊則名為利
若令所向之處悉是金剛舉體皆圓不可偏用則利
相同歸於鈍矣。


【疏】此是中胎𤙖字義者此不動明王是毗盧遮那成
辦諸事智為欲普護一切菩提心故以畢竟無相之
身示作如來使者之形行如來事故此明王即是淨
菩提心大日心王故此𤙖字非是金剛菩薩釋迦部
等之𤙖字也。


【疏】謂普門成辦等者謂以悍字如來自在風力普門
成辦諸事雖種種不同然究竟同證漫字八自在我
其歸一揆耳。


【疏】及曠野鬼神等者此明王現作大黑天身於曠野
中降諸鬼神訶栗底母者訶栗底鬼子母是七姉妹
與諸鬼而為母故下第八疏廣明。


【疏】又對愚童等者即三種薩埵也一者愚童薩埵六
道凡夫不知實諦因果心行邪道戀著三界故以為
名二者有識薩埵即二乘也適覺生死自求出要得
至涅槃保著化城於如來功德未生願樂之心故以
為名三者覺心薩埵無上菩提出過一切臆度戲論
白淨第一即是眾生不思議心願樂修行堅固不動
故以為名也言永拔三道等者三道為無明業苦也
此三能生十二因緣大樹翻成大菩提樹故開三德
華也。
[007-0610b]


【疏】如入楞伽所說等者彼經為欲發起楞伽王問二
種法故如來現笑彼經云爾時世尊普觀眾會以慧
眼觀非肉眼觀如師子王奮迅迴眄欣然微笑於其
眉間䏶脇腰頸及以肩臂德字之中一一毛孔皆放
妙色光明時虗空中梵釋四天遙見如來坐如須彌
楞伽山頂欣然大笑爾時諸菩薩及諸天眾咸作是
念如來於法自在何因緣故欣然大笑乃至時夜义
王更著種種寶冠瓔珞以嚴其身而作是言如來常
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等世尊為此故現大笑則同
此中大喜笑聲也。


【疏】五停心者由諸有情性類有五謂貪嗔癡慢及尋
思停止其心當病設藥隨應治斷名五停心若別顯
時一者勤修不淨觀如理作意知實不淨深可厭逆
尋思內身種種不淨外諸死屍或男或女親怨中庸
少中老年取彼相巳若死屍青瘀膿爛蟲蛆胮脹爛
壞種種勝解狐狼等食支節分散是名尋思修不淨
觀能為貪欲厭離對治故二者勤修慈悲觀由欲利
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
相復應思擇親品怨品中庸品當應與樂等是名尋
思修慈愍觀能離嗔恚故三者勤修緣起觀能正了
知十二有支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
有有巳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有生老病死法
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是名尋思緣起觀能離愚癡
四者勤修界差別觀謂正尋思地等六界堅濕煖動
[007-0610c]
虗空了別此一切相以要言之皆是無常苦空無我
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憍慢便為慢倒如是六界
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遶虗空假名為身
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是名尋思
界差別觀能離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觀能正
了知於入出息所緣境界繫心了達無忘明記若風
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
依正皆是無常此中都無持息入者持息出者從因
緣生假設言論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習能離
尋思故等如瑜伽三十中廣明言以貪調貪等者即
三訶字真言也謂如來於一類剛強難化眾生心不
捨棄名之為貪即第一訶字也又隱自萬德莊嚴之
相現彼種種可畏之形名之為嗔即第二訶字也不
見如是二處之相名之為癡即第三訶字也以此三
毒調彼三毒名以貪調貪等也又此明王手執於鈎
鈎召一切天魔諸障悉不令逃名之為貪既召至巳
或以劒逼或以刀愶名之為嗔不見如是逼愶之相
名之為癡如來以此三字為一真言之句如將三種
毒藥和合一處對治一切眾生三毒二乘巳死之疾
救之不死起可謂奇特恠哉能降三世之義也。


【疏】此真言以怛麗字為體等者體者持義攝持餘句
歸一體故謂上三世三毒訶字之義攝持歸此怛字
如實相故即是羅字自性淨法界又於淨法界囉字
上加囇字三昧聲時即是大悲萬行方便之義下准
[007-0611a]
此釋之。


【疏】豈易體治之者易為改易如世間良馬雖有追風
之性若未調習不勝轡勒及見鞭影即得正路呼為
龍馬非調馬而仆龍也故云豈易體等。


【疏】佛調等者如來調御之師亦復如是善巧調伏三
界堅著生死眾生不捨生死而作普門法界調柔之
用亦能調伏堅著涅槃之者不捨涅槃而作普門示
現世界之用但調如是剛強之性非生死外別有法
界亦非涅槃外別有生死世界差別之用故下之疏
云所謂涅槃以第一義不可得故發起大悲萬行不
證實際能以涅槃作種種自在之用如華嚴疏云良
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依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
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體達本亡情耳又譬如□玉
成器器自玉成非離玉外別有其器也。


【疏】六因四緣等者如俱舍論云一能作因謂有為法
除其所作自體之外餘一切法皆不為障俱得名為
能作因也二俱有因即俱時而有名俱有因謂四大
相望能相所相相望等故名俱有因三同類因謂善
五薀與善五薀相望染污與染污相望無記與無記
相望為因名為同類因四相應因心心所法要須同
依方名相應謂同依同所緣同行相同時同事五義
五義具足名相應因五遍行因謂苦諦有七五見疑
及無明集諦有四邪見見取疑無明此十一使遍與
五部染法為因名為遍行遍行即因也第六異熟因
[007-0611b]
謂有漏善及不善法異類而熟名異熟因其無記及
無漏不招異熟故言四緣者一因緣謂因即緣故名
曰因緣二等無間緣謂前後心及心所體各一故名
等中間無有餘心間隔名為無開即等無間之緣三
所緣緣謂所緣境為緣能牽生心心所法所緣即緣
第四增上緣增上即緣故如彼廣明。


【疏】成無礙解脫者謂有三種解脫即慧解脫俱解脫
無礙解脫以此吽字本體是訶字訶者詮一切法因
不可得義以離一切因故心得自在自在者解脫也
下有二味聲故成俱解脫即是仁王經云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也上有大空點表所證也得四無礙辨時
成無礙解脫又毗曇云煩惱障解脫定障解脫一切
障解脫慧解脫人得初共解脫人得第二大力聲聞
得第三故名無礙解脫也。


【疏】名為證寂然界者即涅槃之異名謂住此三昧時
觀諸法畢竟如涅槃相故故上疏云於種種有為境
界中皆戲論風息不知所去故名證寂然界亦名證
極滅語言三昧也。


【疏】若是二乘一坐等者百法鈔云獨覺善根人於一
坐之中始從不淨觀乃至超八十一品無間解脫道
得於盡智無生智故名為一坐若此二乘自所說真
言但得句義何以故既唯自利無深秘故闕於字門
義也。


【疏】是樞極之心者樞本也極中也乃目肉團之心非
[007-0611c]
質多心質多者名為緣慮心也。


【疏】囉婆是法界心等者若依梵本薩囉嚩二合詮
一切義經云薩婆者訛略也下皆准此。


【疏】在東方大勤勇位者此即近中胎第一院之東方
也何以得知故第四疏云次於東方內院當大日如
來之上畫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銳下向在白
蓮華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也亦名
諸佛心印。


【疏】娑字正是心蓮華等者謂此娑字本體詮於諦義
梵音娑底也二合此方云諦若言娑羅即詮堅淨之義
此心蓮華包含子實不為外境所傷名之為堅又體
性鮮潔離諸塵染名之為淨是以此字當蓮華部心
也。


【疏】餘皆以類言之者上云毗盧遮那亦名極暴惡乃
至觀世音金剛手亦名極暴惡謂從毗盧至真陀摩
尼屬如來部觀世音屬蓮華部金剛手屬金剛部今
但舉三部之中隨部上首其諸眷屬不及遍歷故云
餘皆以類言之也。


【疏】盡地而守者盡界地而牢守也孫子曰善攻者敵
不知所守今此中善守者歒不知所攻則無能侵犯
之。


【疏】提綱振領等者提其綱而網目自張振其領而衣
毛斯舉謂此高峯觀三昧能部類分劑一切三昧之
門故以此為況耳言二明王者降三世及不動尊也
[007-0612a]
二奉教者訥囉䭾[口*履]沙并阿毗目佉也四大護者東
方無畏北方壞諸魔西方難降南方無勝言折衝禦
侮等者即邊師戎守之類也俗書云國家宅於中土
守在海外加以城池嚴固何敢干之今漫荼羅國家
宅於中壇守在八方之外加以城界嚴固何有魔事
而能干近者歟又有用此武字薰覽吳地記曰海渚
有吳王闔閭與越結怨相伐築城名曰南武城以禦
越故曰禦武也。


【疏】自此巳下明種子真言者上來巳具說真言體相
何故更別說之然以真言行者置壇作觀但存種子
是故別說。


【疏】皆以自在風為體者此二聖者皆用上聲訶字為
真言體訶上字即是大風輪故文雖不言義必有之何
以故下有三昧涅槃成佛點故又何故皆以訶字為
體為是降伏半月風輪相故前降三世真言初有訶
字不動尊真言後有悍字門故。


【疏】阿字是一切眾生等者此言阿者謂經中去聲阿
字之體非是直指經中去聲之阿字也何以故是一
切眾生佛知見性故加三昧畫方是經中阿字謂即
是此心地中萬善之萌故此中凡明字門須知次第
不失真言大意耳。


【疏】此中緣生幻相等者謂如上除蓋障至虗空眼所
顯理智因果及巳下諸尊真言皆法界中緣生既屬
緣生即同幻相此緣生幻相無所不遍無所不有即
[007-0612b]
是法界不思議緣生之幻㘕字門也。


【疏】乃至十地菩薩等者此勤勇佉字之門非是初地
二地乃至十地菩薩之境界第四疏云即是十方三
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亦名諸佛心印是故十地等
非其境界言我坐道場等者正釋大勤勇是威猛降
伏之義如釋迦如來以知空等虗空故以三角印坐
於道場師子奮迅大精進力降伏四魔然諸世間豈
知內證空等虗空徒見外示降魔之迹於此外迹之
上立此勤勇之名也。


【疏】能不以二相見諸佛國者見法性土也又此菩薩
亦號為明妃從補阿彌陀處為名故云見諸佛國也。


【疏】能以涅槃等者謂此半字真言本體是跛字跛字
直詮涅槃第一義諦非惡字聲涅槃之義欲以此法
遍一切處周給眾生故加空點空遍一切故故云能
以涅槃等。


【疏】二十五有本不生故者此有字即當梵音𠴞字本
體是婆字即上釋迦真言中釋婆是有義現二十五
有等又此上第二含字於因緣得自在故故知此含
字重錯應是𠴞字也。


【疏】即是金剛三昧者梵云嚩曰囉二合此名金剛嚩字
是金剛義今加女聲故名金剛三昧義也。


【疏】最後難字者此難字體是娜字正詮施義謂能開
甘露門普施一切上加大空點即是真實甘露味也。


【疏】䭾是法界義等者梵音駄都此云法界此法界即
[007-0612c]
是一切眾生本覺菩提之心由下懵字相合懵字
詮於縛義梵語滿䭾此譯云縛此縛密緻堅固即是
婆字門今觀䭾字法界體上本來無縛字縛故但因緣故
自然出於縲紲之外是以加於難字大空也。


【疏】以種種善巧等者此中毗字梵聲中詮種種義巧
義訶娑難是安樂義一切凡夫二乘無般若種種善
巧方便故自不能得安樂況安樂一切眾生耶。


【疏】伊字名為極無生等者謂此伊字是阿字三昧聲
形分三點如首羅三目表涅槃三事名之為極無生
三昧此三昧即是涅槃清涼之池故云所謂一切智
水清涼法性池一切十地聖人大悲說法其音深妙
令眾樂聞如娑囉娑妙音之鳥樂遊集處今此菩薩
以伊字悲力三昧引接示導生死曠野三毒熱惱眾
生同共入此清涼池中釋熱除垢故以為名。


【疏】但法門小有差別耳等者前伊真言詮涅槃義此
鄔真言詮煩惱義雖同無生而有差別耳又此鄔字
詮一切瀑流不可得故若入此字門者則能以種種
煩惱惡業為如來事等。


【疏】我是大空等者此我字是迦聲下第五字詮大空
義非目假者又此我字與經中噞語檢切字等弟不相
挮謂此我字屬第一等聲若類至第十一音合當頷
五感反字今經中噞字既屬第三等聲疏應用第三等
誐字即聲勢等弟相挮雖不乖理然於韻有差下准
此知。
[007-0613a]


【疏】又加三昧大空點者此[口*憐]字具因根究竟三義
此字亦呼為𠻱亦呼啉亦呼𠻱音勢雖殊義理無
異所以翻譯隨語勢不定也。


【疏】具足一切力故等者謂初虗空無垢心中具虗空
慧清淨慧行慧并各眷屬名一切力故能獨步無畏
故此菩薩亦名慧步所以能作師子吼等。


【疏】如如不可得故者此如如字即是釋怛字之義詳
此疏文經中於拏字下囉字之上應有一怛字何以
故謂從上文以業性本寂故即是釋經中吃沙字一
切法離怨對即釋拏字如如不可得即釋怛字法界
無塵是釋囉字無所乘故釋閻字離諸作故釋劒也
由此故知經中闕一怛字不爾疏文何有此釋耶若
翻對釋之者梵音吃沙二合拏訛云剎那即時之極速
義怛囉此釋云眼或譯為渡閻字一切乘本空義劒
字一切造作亦本來空若真言行者依此真言無乘
之乘無作之作瑜伽相應則能速渡生死河流得至
中胎彼岸故名吃沙拏怛囉閻劒即是菩薩所說真
言也。


【疏】諸羅剎心等者羅剎是憘啖食眾生血肉者疏用
初字為真言體者即吃字也吃字正體是加字迦者
作義欲令隨名而作也。


【疏】有二重等者謂就真言字門有二重加羅之字上
重男聲下重女聲一噉凡夫垢二噉二乘垢又初噉
煩惱垢二噉所知垢是故重言等。
[007-0613b]


【疏】故今以囉字門等者謂此囉字加三昧畫呼為唎
字又此唎字上與訶字相合故即是心垢不相離義
今以唎字三昧而噉食之噉猶未盡故更加傍二點
令永盡無餘即是此中迄唎二合字義也。


【疏】以一切乘本不生等者此藥吃叉二合字疏有句義
字義二釋句義是不動字義釋者藥字本體是野字
野是乘義吃叉二合云動為藥字之下有惡聲故即云
不動乘此是句義是故巳下明字義謂由乘此乘故
不動本處即至道場是故此藥字之乘法性自爾離
諸吃字造作即證洒字本性常寂故云夜叉義若作
持明之義謂明體上有總持用持業為名若真言行
者乘此乘時隱密速疾不可為喻故名夜叉持明也。


【疏】即於其入住等者謂此真言上之二字義當於入
下之二字即當於住是故重言。


【疏】天有四種等者一生天生彼處故二世天世人得
彼定故三淨天謂菩薩四第一義天即佛也。


【疏】字門可解者意合准例釋之[薩/木]是不行囉是垢染
藍是相義重言之者為對凡夫及二乘等。


【疏】一一字中當引世間淨眼品等者晉譯華嚴經云
善海摩醯首羅天於法界虗空寂靜方便光明法門
而得自在大自在稱光明天於一切法普遊法門而
得自在功德淨眼天於一切法不生不滅方便法門
而得自在大慧光天於一切法方便智海遊光法門
而得自在靜光音天於一切禪無量喜樂普起法門
[007-0613c]
而得自在施善眼天於轉癡畏遊靜法門而得自在
不思議天於無量境界入不起法門而得自在樂大
乘天於一切法不來不去無所依法門而得自在普
雜香天於佛境界寂靜法門而得自在樂稱光天於
無量境界法門而得自在更有多種十自在門如彼
廣明。


【疏】是故此趣等者謂此人趣之乘即是一切諸乘之
本何以故以如來生身一切示同人法故所謂始自
王宮誕迹終乎雙樹涅槃八相雖應於諸根四儀但
遵於人法是故入此乘者能建大義大義者謂於秘
密藏中依大悲胎藏漫荼羅發大心修大行歸大處
即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究竟又是建立阿
阿暗惡等秘密甚深之大義也。


【經】世間成就品者世者遷流念念生滅籠鏁有情不
得出離名為世間成就者獲得義此言含總謂今此
中真言行者所希之事或求世間或出世間今明有
相世間成就是世間之成就故曰世間成就其來意
者上來金剛手問佛三事一問云何淨除諸為障者
二問云何持誦真言三問云何成果世尊次第答初
問及第二問中所持真言未明持誦之事故此品來。


【疏】盡帶瑜伽者帶者兼也瑜伽者相應也此中相應
者謂是真言秘密相應與常途有異如作護摩但住
事相之火非為秘密若解智光則曰相應又如言洛
叉淺釋名億深釋名見是故凡厥成就皆兼淺密故
[007-0614a]
云盡帶瑜伽又一切眾生緣等兩句觸物皆真所為
事業下兩句造解成觀。


【疏】阿闍梨等者阿闍梨即指無畏三藏於烏仗那國
或云于闐國言撰者集也謂於大品中揀取此品所
有津要獨成一卷分為五品即此經第七卷是也。


【疏】當以金剛身等者此中應作四句一有是金剛身
而非金剛地二有是金剛地而非金剛身三俱是四
俱非此取第三故云當以金剛等。


【疏】當於此尊等者若作遮那持誦當於此尊心上觀
圓明中現種子字即是阿字若作釋迦持誦於圓
明中轉作婆字若作文殊持誦常觀瞞字以為種
子等。


【疏】亦一心住緣中者謂觀真言之句或大或小一時
炳現如輪鬘形循環右布或誦百遍千萬億遍須得
一心住於所緣字句之中若有異緣不得名為一心
住既不名為一心亦不得名相應故云亦一心住等。


【疏】剎是法爾如是等者梵云阿剎囉此翻為字以字
巳下次第釋之先釋阿字者阿者因由義因一切法
本不生故即是菩提心義又剎者是展轉釋成菩提
心本不生義此剎字是略梵語應云迦沙尋常云乞
叉字即是法爾如是義謂法爾巳來常如是故由此
迦字詮無作義沙字詮性寂義所謂無作性寂故云
法爾如是囉字等易顯。


【疏】冷然猗樂者冷清也猗于奇切輕安之義謂行者持
[007-0614b]
誦之時從字出聲或時微舉譬如和風春風也調
鈴鐸發響商徵分明或時高宣如叩擊鐘磬搖颺
迆邐乃至無有間絕想其聲字流入身中清冷然以
得輕安而巳不可以世樂而相比喻如清飈等者飈
風也又如清風扇物所有昏蓋五蓋即得消滅行者爾
時雖得如是冷然猗樂昏蓋消除但觀十緣生句不
生動轉之心名為善住矣。


【疏】當知此尊即具三密者或從字發聲為語密轉成
本尊為身密圓明深䆳為意密故上疏云當於本尊
心上而觀圓明如淨滿月空明圓微而於中現種子
字故疏此是第二轉者前轉聲字以為本尊之身今
觀本尊即是自身故名第二言於一相心中者雖觀
本尊即是自身然不見自他之相故名於一相心中
等。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演密鈔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