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27 首楞嚴經義海-唐-懷迪 (master)


首楞嚴經義海卷第二十三經八之二


凡遇圓相即是標辭與䟽同其上文


䟽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經論明言五位謂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
位也然有開有合不定明現諸小乘論及大乘法相即顯說四位名
四善根是順決擇分若瓔珞仁王華嚴等經即合而不論攝在第十
回向唯此經文具顯四位蓋以圓融之教一多無礙只於一忍圓開
諸位不開則巳開則具明故於十回向後備論四種妙圓加行又此
經文前則圓融後則歷別以圓融中不礙行布也即一位一切位一
切位一位一多無礙華嚴亦同。】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
[023-0731b]
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餘處所說加行屬內
凡未證聖性故今經從乾慧地來便名聖位何但加行故此特云妙
圓加行○標前文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
真妙也○解檇李曰據瓔珞等經皆不別列四加行位若唯識等論
則以地前四十心為外凡資糧位十回向後別明煖等為內凡加行
位私謂今四加行正如唯識所說也而彼於地前分內外凡位者乃
別教一塗之義以登地是菩薩聖位聖位難入故開此加行耳問今
經圓教何用別位乎答借別名圓斯有其例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
果報是也敏師謂此經未必純圓應兼別義其失甚哉。】


「即以佛覺用為已心若出未出猶
[023-0732a]
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䟽佛覺果
智也如前文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精真發明地如佛地此則用佛
果智為已因心也然猶未能離因顯果故云若出未出近於登地符
發此智故云若出猶枸因相尚未能離故云未出喻如鑽火熱相先
現火出不久火喻佛覺鑽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則木盡覺現則因
亡亡因在即故喻如煖此約發智以顯也。】


「又以巳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
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
頂地。」

前以佛覺用為巳心即果辨因也今以已心成佛所履即
因合果也雖因果相合未亡二相故云若依如在山頂足有所履將
[023-0732b]
顯法界無所分別故云非依如身處虛空也下有微礙喻若依也存
二相故二相即是障入初地無明也此約離障以顯○解私謂依煖
地心修佛果智智觀於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盡故若依非依高山
喻當位之心虛空喻所依之理無明未盡故下有微礙。】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
懷非出名為忍地。」

䟽初則未亡因相次則未亡果
相今因果二相融為一體故云心佛二同因果既亡二邊不立故云
善得中道此中道體將證不久故云非懷然猶未亡中道之相故云
非出此約顯理以明也○解忍取信順之義今心佛二同等即信順
也如僧中辦事忍則默然既不懷礙亦不說出矣。】

[023-0733a]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
世第一地。」

䟽迷覺是二即因果也中道是一所證理也此
名數量中邊不存故云二無所目無所目故名為銷滅數量正屬世
間今雖銷滅若望初地證真猶名為似位以有所得故初地見道名
出世間今是世間最後邊際故名第一○此上四位唯識中說前二
位依明得明增二定發尋伺觀名等四法能所俱空後之二位依印
順無間二定發四如實觀即前二空等然皆有所得未證法身故唯
識云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此皆歷別之談也今經圓融不礙行
布故得以圓擬別而說由是此地名為世間○解若迷中道及覺中
道皆是數量即世間義耳今既銷滅二無所目當出世間然猶未入
[023-0733b]
初地故名世第一也。】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
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䟽菩提佛覺也前則若出未出如火前相名之為煖今如火出木盡
灰飛煙滅故云善得通達故此初地名通達位盡佛境界理顯也以
得無分別智善達法界一真平等離能所相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又云善達法界得一真平等
乃至得徧行真如離異生性障修檀波羅蜜增上言徧行者以此真
如徧在一切諸行法中而今證得自利利他得自在故名歡喜地華
嚴仁王廣明其相今不具錄下皆倣此○標此地菩薩斷一障二愚
[023-0734a]
證一真如下九地皆同離異生性障二愚者一執著我法愚二惡趣
雜染愚證遍行真如仁王護國經頌云初證平等性而生諸佛家由
初得覺悟名為歡喜地○解孤山曰覺通如來智同佛智也盡佛境
界理齊佛理也三諦圓融名佛境界比前曰盡其實未盡以初得法
喜故名歡喜。】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䟽前
地於大菩提善得通達離世間相得正性離生破異生性障證一真
法界故云異性入同此地對異之同亦不可得故云同性亦滅以若
見於同即名為垢既離對待故名離垢又此地證得最勝真如離邪
行障持戒波羅蜜增勝性戒所顯名為最勝以四無量心行廣大十
[023-0734b]
善得性戒成就於性重譏嫌平等無異亦名異性入同斷性亦無方
離微細破戒之垢名同性亦滅稱離垢地○標斷邪行障二愚者一
微細悞犯愚二種種業趣愚最勝真如頌曰遠離於染汙瞋等種種
垢具戒德清淨名為離垢地○解真際曰由前於大菩提善得通達
名異性入同同性亦滅者若見於同即為垢矣華嚴云譬如真金置
礬石中如法鍊已離一切垢。】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䟽成就勝定大法緫持破
戒煩惱畢竟不生故名淨極能發無邊妙慧光故故云明生此地證
得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中最為勝故斷暗鈍障行
忍辱波羅蜜增勝○標斷暗鈍障二愚者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
[023-0735a]
羅尼愚證勝流真如頌曰滅壞無明暗而得諸禪定照耀由慧光名
為發光地。】


「明極覺滿名𦦨慧地。」

䟽由定發慧慧光明泰故
云明極能破微細煩惱障盡故名覺滿覺𦦨既增故名𦦨地此地證
得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由第六識二身見等於此永斷不為我執
所攝取故能斷微細煩惱現行障修習精進波羅蜜增勝○標斷微
細煩惱現行障二愚者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證無攝受真如頌曰
清淨菩提分遠離身邊見智慧燄熾然名為焰慧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䟽真
智唯一故曰同俗智差別故曰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非
[023-0735b]
同非異故云所不能至極為殊勝更無勝者故云難勝此地證得類
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非如眼等是有別類故斷下乘涅槃障修習
禪波羅蜜增勝○標斷下乘涅槃障二愚者一純作意背生死愚二
純作意向涅槃愚類無差別真如頌曰如實知諸佛世間諸技藝種
種利羣生名曰難勝地○解私謂登地智名同地前智名異至猶及
。】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䟽謂
住因緣智引無分別般若令得現前智現理現故云無為真如性淨
明露此地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
故斷麤相現行障修習般若波羅蜜增勝○標斷麤相現行障二愚
[023-0736a]
者一現行觀察流轉愚二相多現行愚證無染淨真如頌曰觀察緣
生法無明至老死能證彼甚深名為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䟽以第八地得一真如心
名無相無功用故此第七地從初發心二無數劫加功用行令至有
相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至此真如無相邊際故云盡真如
際多劫修行故云流行證得法無差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
種安立而無異故斷細相現行障修習方便善巧行增勝○標斷微
細現行障二愚者一細相觀行愚二純作意求無想愚法無差別真
如頌曰方便三摩地示現無量身善巧應羣生名為遠行地○解盡
真如際者斯是無際之際理既無際行豈近乎。】

[023-0736b]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䟽非染非淨故名為一離
諸虛妄故名為真常住不變故曰如約此義邊名為不動又此地中
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名不動地此地證得不增
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淨有增減故斷無相中作加行
障修願波羅蜜增勝○標斷無相作加行障二愚者一於無相中作
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證不增減真如頌曰住於無相海一切佛加
持自在破魔軍名為不動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䟽依真如理體起無礙用
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證得智自
在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己四無礙解得自在故謂法義詞樂說也
[023-0737a]
謂此四種以智為體名智自在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修習力波羅
蜜增上○標斷利他門中不欲行障二愚者一於無說法名句字後
慧辯陀羅尼自在愚二辯才自在證愚證智自在真如頌曰得四無
礙辯一音演一切聞者悉歡喜名為善慧地○解資中曰華嚴明此
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劫句義無有窮盡故
名發一六如用。】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巳徃修習畢
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䟽此指二地巳來至第十地云諸菩薩以是五位之中第四位故或
可緫指從前至此五十五位此第十地即是修習最後邊際亦名此
[023-0737b]
地名修習位○標自入見道中煩惱障現起歡喜地初斷修所斷種
金剛喻定現在現前一時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巳上頓能
伏盡能永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
前巳伏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
盡彼障現起地上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也。】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䟽菩
提心體不離二種謂悲智也從初修習至此畢功融為果海名為法
身慈即悲也能陰眾生故曰慈陰妙雲智也涅槃理也法身無相唯
此三種亦云大定智悲即涅槃三德名祕密藏今此位中猶處修習
之極猶有佛地障在未能始覺合本二相尚存故云覆涅槃海此地
[023-0738a]
證得業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巳得四自在一三業二五
通三緫持四禪定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修智波羅蜜增勝○標
斷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二愚者一大神通愚二悞入微細祕密愚
證業自在所依真如頌曰智慧如密雲遍滿於法界普灑甘露法名
為法雲地此菩薩觀法身如隔羅穀觀月尚有佛地障并所知微細
所知二愚也○解私謂是諸菩薩近指初地而下遠指乾慧以來從
此已徃謂九地後入第十地修習畢功等對前得名也亦目此地正
示第十名修習位者望後為稱也以無緣慈普蔭眾生本涅槃相如
雲覆海然。】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
[023-0738b]
際入交名為等覺。」

䟽從真起應返入生死從果入
因之始故云如來逆流果法聖智即法流也從因入果從生死入涅
槃故名順行而至至極也起應之始行因之極順逆交際只一剎那
故云覺際入交此即解脫道前無間道也只於此處立為等覺華嚴
不說含在第十地中故彼地中便明受職是等覺也唯識但破十一
種障亦此意也今此別出意在圓融之中備顯行布耳○標於一剎
那中斷佛地障二愚者一於所知一切境極微細著愚二極微細疑
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微細所知障并煩惱種集論云入此覺時頓
斷煩惱所知二障種成阿羅漢三號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如上十一障二十二愚並是修習位中煩惱所知二障種現耳○解
[023-0739a]
理無逆順由權實智而得二名如來權智下隨機感故謂之逆菩薩
實智上合覺心故謂之順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即其義焉至
此位時當二智相交之際故名等覺。】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
獲金剛心中。」

䟽雖從初心至此等覺皆用金剛三昧觀
察諸法皆如幻等然至此位能破最後微細無明是此三昧最極邊
際力用滿足別得名為金剛心也此即妙覺入心之初屬無間道便
名等覺故云始獲金剛心也即唯識說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斷何地
障即入妙覺也○標障愚俱盡織瑕畢去片善無遺金剛喻定現在
前時也。】

[023-0739b]


「初乾慧地。」

解興福於等覺後別目此地以為一位資中科
此在妙覺位中真際判屬前等覺位檇李亦然至于孤山復同興福
唯長水所說節文有殊從阿難至金剛心中屬等覺位以初乾慧地
連下如是重重等攝在妙覺位也意謂初乾慧地但是牒示前文耳
諸說相戾人到于今莫知適從余嘗覈之當取節敏二師所見為善
如瓔珞云等覺性中有一人名金剛幢慧故知不可別開此地也言
初乾慧者由此菩薩以大願力住壽百劫修千三昧今既始獲豈非
初耶若疑乾慧之名但在信前不合通後秖如伏忍之名亦在外凡
何故仁王通金剛定應知彼之伏忍即今之乾慧以障妙覺無明初
乾未與究竟如來法流水接故頌曰慧性本亡乾潤相法流未濟有
[023-0740a]
斯稱圓融行布俱無礙等妙從安地位名初乾慧地果何如所見隨
仁義不辜到得如來無得處方知異轍本同途。】


如是重重
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䟽始
從乾慧終至妙覺單複相兼緫有十二單則有七謂乾慧煖頂忍世
第一等覺妙覺複即有五謂信住行向地以一一位中自具於十故
名為複第十二位即是妙覺名無上士無上士者無所斷故無上士
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無缺故云方盡妙覺成無上道體即
大般涅槃三德具足名祕密藏○標妙覺頌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
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解單複十二謂單十複十有二也
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即單十十回向即複十以四加行秖是十回向
[023-0740b]
後心耳并前乾慧及等覺位故有二也他解甚異今不煩云。】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
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
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䟽指前五十七
位故云種種於一一地皆用金剛如幻三昧觀察諸法若行若智一
切斷證皆如幻燄水月虛空響城夢影像化等事故云十種深喻斯
則始從漸次終至佛果皆由首楞嚴王即觀之止即止之觀破無明
惑起行修證故云金剛觀察也毗婆舍那止觀雙運也故荊溪云如
夢勤加空名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清涼云修習空華萬行宴坐
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隥得夢中佛果皆此意也○標前文云是
[023-0741a]
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解孤山曰是種
種地指所歷位皆以下明能入行也圓融定慧寂照不二如彼金剛
其性堅利堅故二邊不壞利故無惑不破故云金剛觀察也借事明
理以曉迷情故以十事喻觀察之體奢摩他圓定毗婆舍那圓慧。】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
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䟽增進即漸次也故
前文云從此漸次安立聖位五十五位者信住行向地為五十乾慧
煖頂忍世第一為五菩提是果即等妙二覺也五十五心名之曰路
由此能到菩提果故即菩提之路也○標正得金剛喻定不屬三種
修行漸次○解私謂三增進者即三漸次也前三文下皆結示云是
[023-0741b]
名增進修行漸次又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或指金剛奢
摩毗婆為三者非也五十五位者於前單複十二除乾慧地問何故
除乾慧而又不取妙覺耶答既言真菩提路則顯乾慧非真妙覺非
。】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
為邪觀。」

䟽行人若能依此修證不斷而斷無到而到此則名
為真修行者故云正觀若言都無地位但尚理是斯同邪見撥無因
果故名邪觀仁王經中亦此料揀說地位竟即云若言越此而成佛
者是魔所說○標依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者不取相也若取有
無之相心外之法名邪觀也○解五十五位既由金剛觀察三增進
[023-0742a]
故而得成就今簡邪正所以約觀言之須知圓教之外三乘所修皆
屬邪觀○䟽大文第五出聖教名殊者上來諸文依解起行修行漸
次由因克果一期同畢此之法門當流後代須建經名若無其名何
以召體而流布耶故此文來。】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
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䟽文
殊智德此會率先阿難遭難登伽佛令持呪徃救大眾茫然失守亦
為旁問見元諸聖各說圓通如來勑其揀選洎今解行圓畢因果克
周故問經名以流後代一會能事歸此人也○解孤山曰此經發起
[023-0742b]
為救阿難是故先開圓解次顯圓行行成入位極于妙覺垂範來世
有始有終於是文殊請問經名及奉持法也。】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
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
清淨海眼。」

䟽此下五名令是一也以佛於無見頂放光化
佛說神呪故此表一心具體相用大體也佛相也頂光化佛即是用
也細釋配法即開題中悉怛多等云白傘蓋藏心無染曰白徧覆一
切曰傘蓋實相智慧是尊重法楷定正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名無
上寶印三世諸佛以此明照諸法實相豎窮橫徧具無漏德名清淨
海眼此上緫約理智立名也○解資中曰大佛頂者如來無見頂相
[023-0743a]
放大智光之所說也悉怛多等相傳云是白傘蓋喻如來藏性本無
染徧覆有情也法王實相楷定眾聖故名寶印清淨妙體照用無涯
故名海眼。】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
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
知海。」

䟽二也救護親因緫標也度脫下別顯也得菩提心發大
乘意也入徧知海證圓常理也此上約功用以立名○標此約事相
功用。】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䟽三也三
世果人入祕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凡
小之所能知故名為密密即因也三世如來以此法門為究竟說故
名了義此即約人法以立名也○解孤山曰密因者圓融定慧非偏
[023-0743b]
小所知故了義者究竟顯說非方便之談故涅槃云依了義教不依
不了義教是也○標云修證於無修中起修證。】


亦名大方
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


䟽四也矌兼無際故大正法自持故方稱體而周故廣即三大義也
妙名不可思議蓮華喻開佛知見出煩惱礙智礙見佛性故如出水
開敷也又能於法自在諸三昧首故名為王生諸佛故名毋持善遮
惡緫攝功德名陀羅尼呪即詛也此約顯益以立名也○標大以無
方為義方以理事自持廣則毫剎相容也○解私謂大方廣所說之
法也大方是體廣是其用即空如來藏具不空之用也又常徧曰大
軌持曰方包博曰廣如次配法身般若解脫亦如來藏之三德也妙
[023-0744a]
蓮華王能說之人也即佛頂光中涌出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者
也十方佛母即所說呪能生諸佛一切種智譬如母焉陀羅尼翻遮
持遮二邊之惡持中道之善此從慧立名若首楞嚴從定為目乃左
右之稱耳。】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汝當奉持。」

䟽五也法王委政之明教故名
灌頂章句諸菩薩等巳如上釋此約教行以立名也巳上五名答初
問也汝當奉持者答次問也但依前五名如說而行流至後代今眾
開悟即奉持也○解此經從天竺灌頂部中流出蓋約密言名灌頂
章句有誦持者則如來智水灌其心頂亦猶剎利之受職也菩薩萬
行以首楞嚴為本又修此定者於一心中具足萬行故涅槃云首楞
[023-0744b]
者一切事竟嚴名堅固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佛說五名意
存四悉故寄妙德而施眾生問既有五名何故經家刪取一十九字
為其首題答根要為名以略收廣也如大佛頂即是大方廣妙蓮華
王餘皆易了○上來明解辨行由因致果顯位差別問名請奉一期
周畢斯則一會巳終合云大眾聞佛所說作禮而去以慶喜再有請
益時雖隔越問且連環故集經者約問從義合成一部由是未結作
禮而去大文第六辨趣生因異者從此巳下即第二會再說經也以
阿難問所見現事時別異故巳如教迹先後中說。】


「說是語巳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
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兼聞
[023-0745a]
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
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
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獲真三昧故云頓悟禪那
得斯陀舍故云修證聖位深證滅諦故云增上妙理漸明智照故云
心慮虛凝俱生難除故云微細言六品者依大乘說俱生煩惱三界
九地雖各分九品若智增者入地永伏至佛方斷若悲增者故意今
生若依小乘亦於九地各分九品然約四果地地別斷故初果身中
斷欲界一地九品中前六品惑證第二果二果身中斷下三品證第
三果三果身中斷上二界七十二品即得羅漢今證二果故斷六品
也○解所斷惑相應有二義一者阿難內證實深而示同二果二者
[023-0745b]
或約一番得益之眾大分言之今雖自他兼舉下文即云善開眾生
微細沉惑反顯此中通敘大眾耳次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
益方是阿難自述之辭。】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
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
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
快然得大饒益。」

䟽修道所斷行相難了故曰微細無
始俱生故曰沉惑○疑網消除故云快然增進聖位故云饒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
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
[023-0746a]
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
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
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
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此疑由前
佛語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
化相如湯消𣲙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斯則一人成佛器界有情一時
成佛如來今日成佛巳久不合更有器界趣類故云佛體真實云何
復有地獄等道此道若是本來自有云何前言清淨本然本來無有
世界眾生亦不可言一人成佛依正融覺若言眾生妄習生起妄習
如何得生起耶生起之相其義云何若據如來答意即是眾生虛妄
[023-0746b]
造業虛妄受生菩提心中猶如空華妄見生滅故下文云汝妄自造
非菩提咎○問此與滿慈所疑何別答前疑理本清淨云何忽生山
河大地則約依報為首以難清淨本然故佛釋疑蓋由強覺妄分能
所遂成三種相續從妄見生因此虛妄終而復始此疑佛今成果一
切合融歸覺云何更有七趣差別則約正報為首以難果佛唯真實
合無此七種差異又徵此道為本有耶為妄起耶意欲如來廣明因
果惟皆虛妄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終不差忒令諸眾生明信因果不
入邪見前文但云從妄見生一體虛妄諸鈍根者便謂都亡因果今
此辨析因果昭然則知前難意顯真諦今疑意明俗諦前後相濟方
成圓了即前圓解之義殘也○解前阿難問位後佛言妙性圓明離
[023-0747a]
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
真等於是先約因妄有生明二種顛倒後約滅妄名真明漸次諸位
然於世界顛倒中所說十二類生一徃且示欲界因果之相其寶界
趣說而未周今答位既終故躡前妙性之義領其庶彙皆是真如發
起如來委談諸趣以此觀之猶是正宗之餘也慤節二師從文殊問
名以來判入流通固未可也。】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
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
有業報發是語巳先於女根生大
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
[023-0747b]
獄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為誅
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
身䧟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
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
受。」

䟽寶蓮香事未撿所出意謂殺盜有對邪行無對故云無報善
星事出涅槃瑠璃緣如本經為有定處下問意有六文見於三六者
謂有定處無定處自然因緣私受同受下文結云不斷三業各各有
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解問意有二謂別業同報及別
業別報初問淫殺妄三即別業也為有定處即同報也為復自然下
次問別業別報據下答意皆是別業同報也文云循造惡業雖則自
[023-0748a]
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乃至云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
同分非無定處。】


「惟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
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
無犯。」

䟽幼小曰童情昧曰蒙阿難自鄙無有大智願垂開發也
諸持戒者若聞因果虛妄猶如空華則持戒何益苟示决定義門必
令謹潔無犯。】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
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即俗而真
唯一妙覺即真而俗因果不亡此義雙融方為圓了阿難所問頗稱
[023-0748b]
佛心故嘆快哉自除邪見耳。】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
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諸法本真未嘗生起由念分別見諸法生苟能離念即見眾生山河
國土本來成佛故云實本真淨返本者雖爾其未返者各依見妄造
業受報故下文云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
淨皆由隨順殺盜淫故返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倫無
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故云因彼妄見有妄習生等。】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
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023-0749a]


愛染之情正是眾生生死根本名為內分分亦因義情愛沉下能潤
業受生故如水也外由內感故有水輪徧十方界。】


是故眾
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
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
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
二根自然流液。」

此引事驗也憶即是念明記為性念
有憎愛故分憐恨由愛起憎不離情染內有情染外現其事故皆流
水也○解問憐由情愛生水可然恨由怨憎何以流淚答此中內分
悉約情論以愛為情且言少分如喜怒哀樂愛惡六者皆人之情也
是故怨恨亦屬于情情重則悲悲乃成淚。】

[023-0749b]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
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䟽所愛之境雖別能
愛之心是一故云流結是同流謂沉下結謂縛著因既不升果亦從
墜○標眾生生死本分由情情著染境故從淪墜○解內分之義當
文難曉須取下文外分顯之且外分云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欲生
天夢想飛舉等應知從持戒善及修禪定有人天乘者即屬外分降
斯巳還皆屬內分問下文云情想均等生於人間若謂人乘即屬外
分合是純想何得均情耶答秖緣人間持毀相紛善惡猶雜故言均
等至若情想多少並隨善惡升沉唯純想生天方越內分也沇師以
緣身起愛為內欣彼勝事為外何其近哉。】

[023-0750a]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
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䟽眾生生死本分由情情著染境因是從墜今以淨境為所欲處但
由其想不屬於情乃是眾生分外之事故云外分氣謂氣色也。】



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
呪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
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
自輕身命。」

引事驗也身輕清顧雄毅夢飛舉聖境現輕身
命此五皆是殊勝氣色由想故有也毅果敢也○解內分沉下故生
愛永外分上升故生勝氣毅得勝之貌也。】

[023-0750b]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
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䟽忻外聖境不由情
染想既輕清自然飛動報當超越也巳上緫而略明未細分別善惡
○解且指人天想心名為外分非出世三乘之智也何者前文因阿
難問於地獄乃至人天等道於是佛說妄習開為二分次約二分以
辨諸趣諸趣之後緫結示云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等故知
外分不出三界也上又雖云心存佛國聖境冥現斯蓋汎舉勝氣之
相若約修論乃是十方同居事相耳。】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
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
[023-0751a]
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
習相交。」

䟽順逆有二一絢情一切眾生好生惡死生即順情
死即逆情故云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變猶逆也又受胎時三處皆順
故得生也死即無此二約業業能感果生即順感由因致果也故云
順習死即反此無生長義故云變流生死交際風火未散平生行業
善惡因緣此時俱現強者先牽即隨生處○解孤山曰生從順習死
從變流者一切眾生皆愛生而惡死也是故生則順其流死則逆其
習故下云死逆生順二習相交此乃文辭互略耳秖是生從存住故
順習死從變流故逆習也未捨煖觸謂現陰之末中陰之初也。】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
[023-0751b]
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
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徃生。」

䟽此有二類若
唯有想不兼福慧即但持戒而猒此身必生天上若於持戒兼修福
慧發見佛願深猒三界必生淨土見十方佛即獲法忍故曰心開如
觀經說○解私謂必生天上者據下故少想多但在四天之下驗今
純想所生應是忉利以上若單修善福則唯生上界若兼諸福慧則
隨徃十方於飛心中旁論福慧故皆云兼。】


「情少想多輕舉飛遠即為飛仙大
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
四天所去無礙。」

䟽想多故飛行自在情少故受仙鬼
[023-0752a]
形此之等類多因邪想不正修行即是不修戒慧但修邪定不持戒
故隨鬼神道以修定故有大神通差別之因一如上說仍是想多情
少此中仙鬼等四可以九八七六想配之若情多者必無戒定墮三
塗耳。】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
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
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
親住如來座下。」

此想多中仍兼善願也雖不持戒且
有定願護持戒呪及禪定者斯則由宿習故毀禁知過故發願亦是
乘急戒緩者故能於八部身而見佛耳○標為想中微帶情故輕舉
飛遠若有善願者想中有願如前護持六眾常隨心呪也○解真際
[023-0752b]
曰情少想多此通舉也理宜等降四類分之一情九想即為飛仙二
情八想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又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
明斯聦情幽斯鈍。」

䟽不升為天仙不墜落三塗仍
於均等之中想若稍強根必聦慧情若稍重根必闇鈍雖同人類亦
由情想有此差異即別報也○解孤山曰由昔情想感今聦鈍是知
言均等者緫報之業也言幽明者別報之業也故所習情想各在強
弱致有聦明愚鈍之異焉。】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羣輕
為羽族。」

䟽若望下文此當六情四想也橫生旁生也然有輕
[023-0753a]
重若情稍重報為走獸故曰毛羣若想稍強身為飛禽故云羽族細
論差別如類生中及下文說。】


七情三想沉下水
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
常被焚燒水能害已無食無飲經
百千劫。」

火際者餓鬼所居處也水輪向下至火輪際近地獄
也○受氣猛火者由業力故受猛火氣以為身也故常被燒節節火起
水能害已者苦於無水也苟遇成火而燒其身故云害已。】


九情
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
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二交過地者風火二輪交際之處即正是七熱地獄處也於九情中
[023-0753b]
稍減者名輕即八情者墮有間稍增者名重入無間正九情也此言
無間約受苦說然此無間對前有間得名以是第七熱地獄故下即
第八五無間獄別名阿鼻最極重也○解真際曰情多想少亦合分
四六情四想流入橫生七情三想墜入餓鬼八情二想生有間獄九
情一想生無間獄孤山解生於火際與䟽同仍曰秖就此獄自有輕
重而此無間非五無間也。】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
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
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
方阿鼻地獄。」

䟽阿鼻此云無間即第八獄也此具五種
[023-0754a]
謂受罪苦具身量劫數壽命也若依俱舍業報無間以造此罪必墮
地獄更無餘業餘生能間隔故謗大乘下諸罪最重由是更生十方
阿鼻法華云若謗此經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
是展轉至無數劫俱舍論說阿鼻地獄壽命中劫二十增減為一中
劫既言無數此世界壞即徃十方阿鼻也以謗法罪斷佛種故令無
數人墮邪見故○解孤山曰應法師云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苦無
間以五逆所感故名五無間或云無間有五即受罪至劫數壽命也
此文亦分二類純情造惡則唯墮此界獄中若加謗大乘等則此界
壞時轉生他方言受苦長也。】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
[023-0754b]
有元地。」

䟽隨順造業故受苦報惡業不同受業亦別故云自
招眾同分中有元地者眾名不一同是一義眾有相似同立分名造
業同者共中共變俱舍論說有差別同分無差別同分同業共感眾
多苦具同受此苦名無差別同分若隨輕重受報不同名差別同分
今云元地即差別也○解私謂此結情多想少及純情之類也然橫
生者非有元地以毛羣羽族散在諸趣故是則正言鬼獄二道斯亦
略詶阿難所問。】



首楞嚴經義海卷第二十三 牧三
[023-0755a]


音釋




祖官切穿也

符袁切礬石也

胡谷切縐紗也

下革切考實也



直列切車轍也

苦駭切模也

于貴切類也

普患切流視也



魚既切果敢也

胡管切

盧紺切叨濫也
[023-07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