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27 首楞嚴經義海-唐-懷迪 (master)


首楞嚴經義海卷第十三經四之三頗三


凡遇圓相即是標辭與䟽同其上文


○䟽上來破執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真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
便竟次下約依解修行成就止觀為入理之方便既能信解如來藏
體周遍十方本性清淨絕名離相我等云何修諸方便與此相應故
此第二明修行方便文二。】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
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


解私謂第三卷經末說偈述益若作證悟此則增道也設作解悟今
豈無證乎故知請行權為發起耳。】


重復悲淚頂禮
[013-0489b]
佛足長跪合掌。」

䟽因緣自然前巳廣破今復重釋纖
疑不罣故云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者實相無相遠離戲論今離戲論
即悟實相重復悲淚者喜悟藏心故恨無行法故。】


「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
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
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超過一切世出
世間故云無上佛諸功德大悲為首故獨稱也離垢末尼隨意出生
賑給無盡佛亦如是故云無上寶王譬喻言辭約事約理故云種種
方便沉謂久淪生死冥謂永覆無明方便能開提獎能出俱稱引導。】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
[013-0490a]
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
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
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䟽如來藏
心量遍十方遍含一切雖信而解非行莫臻故此敘之以彰得失。】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
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天王佛也
賜與開示也華屋藏體也雖獲信解也門入修行也行能通理故云
門也○解孤山曰天王天子也心遊理外喻以旅泊佛有法界喻以
天王華屋如真心受賜如開解宅因門而入譬理由行而證也。】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
[013-0490b]
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
涅槃本發心路。」

涅槃圓果也心路圓因也舉果以請
因耳。】


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
得陀羅尼入佛知見。」

陀羅尼此云緫持法華明
三陀羅尼即空假中三義也今請一心三觀攝伏妄想行門欲入初
住三智五眼一時開發故云入佛知見○䟽捐棄畢盡也疇昔徃日
也無餘者無明永盡生死巳亡究竟之無餘也願示我等如來本昔
因地發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云本發心路攀緣妄想無始本
有故云疇昔如何攝斂折而伏之令得佛慧故云入佛知見。】


「作是語巳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
[013-0491a]
佛慈旨。」

如文○標如為一人眾多亦然。】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
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
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
乘妙修行路。」

䟽菩提之心具悲智願智求佛道務在修
證苟或不明於菩提心名未自在○標二乘所知未斷有法執者名
未自在。】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
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
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
[013-0491b]
義。」

䟽妙三摩提首楞嚴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方便若
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然此二
門三世諸佛修行證道同途之法故華嚴云譬如有力王率土咸戴
仰止觀亦如是一切所依頼故此二法名為初心決定義也一者審
觀因地及與果心起隨順行即依真如門修止也真如無相向即心
絕故起信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二者
審觀煩惱結解根元起對治行即依生滅門修觀也生滅法相染淨
不同起智揀擇對治令斷故起信云所有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修前方便未能相即故名隨順修之成就即
觀明止即止明觀止觀不二名為正修即成三昧也今是初修故名
[013-0492a]
發覺。】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
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
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
果地覺為同為異。」

既能信解果海無念絕名離相
本非生滅將契此心須亡生滅與之相應故上文云我以不滅不生
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若異此者即暫舉心塵勞
先起合塵背覺豈曰正修。】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
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013-0492b]


維摩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尚不可以生滅說況以生滅為因
而求證耶○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諸法實相若
不以止門相應此生滅心終無暫息若便以此心為修行者因果相
違終無獲證如上廣破○解私謂空假離中皆名生滅中即空假是
謂佛乘法華明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不測佛智良由於此。】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
作之法皆從變滅。」

喻妄體無常。】

阿難汝
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
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
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喻真性常住○䟽妄心如
[013-0493a]
器界所作性故真心如虛空理無為故常無常性於焉可知矣。】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溼為水煖
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
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
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湛覺無生妄成所相
所既妄立生於妄能於所明分為四大於能覺𣲖成六根六根四大
互相雜亂於湛圓明汩成濁相即同起信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
阿棃耶識從此識心變起世間即是濁義也○解若順現文色陰為
始識陰為終以義言之始則有識終乃成色。】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
[013-0493b]
然。」

䟽覺湛明性。】

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
質留礙。」

地水火風。】

二體法爾性不相循。」


循順也法爾猶自然也真妄染淨性相違背非使之然法如是也。】


「有世間人。」

無明不了非出世智。】

取彼土塵投
於清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

不生不滅
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也。】


容貌汩然名之為濁
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容貌色心相也汩亂也○
解合文從略應以妙明之心合於清水纏疊之體合於土塵九界妄
想攀緣翳理如世間人取土投水下文別顯五濁即水土汩然之貌
也孤山曰餘經五濁以五利為見五鈍為煩惱眾生但擥見慢果報
[013-0494a]
立此假名命以連持一期色心為體摧年促壽故云命濁劫無別體
但以四濁聚在其時故名劫濁今文不然蓋約五陰妄想為五濁也
故下辨魔中色陰有堅固妄想受陰有虛明妄想想陰有融通妄想
行陰有幽隱妄想識陰有罔象虛無顛倒妄想是故色陰盡則超劫
濁受陰盡則超見濁想陰盡則超煩惱濁行陰盡則超眾生濁識陰
盡則超命濁以後驗前知是五陰也。】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
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
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䟽梵云劫波此云時分法
華論說日月歲年緫名為劫乃至成住壞空不離時分今此經中說
[013-0494b]
劫濁義謂迷真起妄世界未形但有虛空及與妄見空見一體遍法
界迷未成二別故云不分又空未𣲖為四大見未開為六根亦名不
分故次釋云有空無體有見無覺體即四大成質覺即六根取境既
無此異都成昬鈍故名為濁一念初起無明之始時之初分說名為
劫非劫末之劫濁也○解以依色陰也夫四大五根五塵同名色陰
今約眼根見空塵而說者以渾濁義顯故此蓋如來方便巧示即指
阿難目所對空名為劫濁也有空無體者空無體質故有見無覺者
見空之時無好醜違順可覺故以無體之空織無覺之見而兩無其
實此即土失留礙也渾濁真性過在茲乎。】


「汝身現搏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
[013-0495a]
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
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䟽身之質礙由
見聞知織水火風執取滯著壅翳不通遂現四微形相體質身之覺
知由水火性織彼妄見旋轉移易運復交替分成六根覺聞知見如
緯織經互相參雜故名為濁前則業轉今現相也○解此依受陰領
納所緣之境名為受而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於六受但境有違順
非違非順之別故六受亦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之異也相織妄成
者四大為六受所壅故令留礙六受為四大所旋故令覺知以其見
境領納渾濁真性故名為見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
[013-0495b]
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
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䟽六識分別三
世遍緣憶過去境識現在塵誦習未來諸有境界能分別體從前見
濁覺知所起所分別相即是六塵所現影像故云性發容現容即相
也離塵離覺無相無性互相交織擾亂相熏名煩惱濁即六麤前四
也○解此依想陰能取所領之緣相名為想而有六種謂取所領六
塵之相為六想也性發知見即能取六想容現六塵即所領六相以
此交織妄成想陰渾濁真性名煩惱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
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
[013-0496a]
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䟽生滅是行行
即是業眾生執愛但欲留住業性遷流每常運動一去一住一動一
留互相交織眾法生滅名眾生濁即造業相也○解此依行陰造作
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行有六種大品般若說為六思思即是業謂
於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知見即六思業運即隨善
惡遷移國土亦世間也如私心雖戀鄉井以官事須徃他邦例六道
徃還義亦可見相織者即知見欲留業運常去妄成行陰而去留假
合渾濁真心名眾生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
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
[013-0496b]
失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
濁。」

䟽命是報法依業所引第八識種連持色心不斷功能名之曰
命前六見聞元一本識由六根異遂成分離識用雖分體唯一種斯
則同中立異異處見同同異失凖互相交織於緫報體便立命根名
為命濁即業繫苦相也上之五重皆由能所妄覺影明展轉相習從
細至麤互為形待次第轉生混真成濁有此五義耳○解此依識陰
了別所緣之境名為識識有六種即六識也元無異性者了別之心
唯一故眾塵隔越者六塵不同故牽生六識故云無狀異生性中相
知釋上元無異性也用中相背釋上無狀異生也眼不別聲耳不別
色是相背也同異失凖者適言其同而用相背適言其異而性是同
[013-0497a]
故無凖定以此交織妄稱識陰識住命存識去命謝渾濁真性故名
命濁。】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
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生死根本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䟽迷真起妄見聞覺知返
妄歸真常樂我淨○不循生滅妙證可臻苟順塵勞真常益背故勸
擇妄依不生滅○解私謂前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
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今云見聞覺知生滅心也常樂我淨不生
滅性也因果事異故遠心性理同故契死生根本即六根也依不生
滅謂了生滅即無生滅是則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無異故云圓湛性
[013-0497b]
。】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
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
圓成果地修證。」

䟽初習名止成就曰定初習後成俱
名為湛起信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境界不生見聞不起漸
證漸伏麤垢自遣圓覺云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
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若能居一
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
不辨真實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得無生性為因地心由是漸修入證
[013-0498a]
登極成圓妙果修之次第如天台圓頓止觀廣明○解以圓湛之性
旋虛妄之心斯蓋修三止觀照三諦境復斷生滅證無生滅也復還
下因該十信然後下果通分滿。】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
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
煩惱。」

靜器即止觀之心也信前猶淺入信漸深沙土自沉麤垢
先落也清水現前三諦似顯也檇李曰諸經論皆以煩惱障為客塵
天台名為界內見思等。】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
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
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䟽真覺如
[013-0498b]
水見聞如濁定身如靜器定法如澄靜沙如煩惱泥如無明地前名
伏地上名斷究竟名精純變現即起用此即同前不滅不生合如來
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乃至背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
性也○解根本無明天台目為界外見思諸經論說為所知障智障
等言永斷者且約從因至果通相而說理實妙覺方名永斷故曰明
相精純孤山曰一切變現即隨機所感十界現形也俱是淨用故云
不為煩惱即用是體故云皆合涅槃。】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
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
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
[013-0499a]
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䟽前第一義令止妄
心伏還元覺即是修止此第二義令審詳煩惱觀察對治即是修觀
先止後觀法應如是無明發業愛取潤生六識能作第八能受此唯
觀門分別能知故起信云所言觀義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故圓覺
云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同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
化諸幻而開幻眾等○標即同圓覺起幻銷塵也彼經云此方便者
名三摩鉢提○解私謂夫止觀者定慧之異名也止以止散觀以觀
昬前文審觀之義及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豈非觀耶下文降伏
之義及逆彼無始纖妄業流豈非止耶資中分條後人布葉深懼來
者應知初義明因地發心即止觀當體也與果地覺即止觀所依也
[013-0499b]
次義明煩惱根本即止觀所破也說有先後行無異同合而言之秖
是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破無明惑耳雖境智惑三相帶而說既分二
義旁正之意自可甄明言發業潤生此指煩惱也誰作誰受者此推
根本也意顯六根自作自受。】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
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䟽根
塵虛妄為煩惱宅煩惱淪替莫不由斯苟能識其根元知其結處則
可希冀乎解棼庶幾乎降伏耳○標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者即前發業潤生三細六麤根塵之本也。】

[013-0500a]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
結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
何以故空無相形無結解故。」

䟽文顯可
知○標此圓覺中絕待靈心觀也彼經云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
靜相了知身心皆為𦊱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鎧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
留礙乃至云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
為賊媒自劫家寶。」

解外之六塵內之六識皆由眼
等引發和合故云六為賊媒所起煩惱害如來藏故云自劫家寶。】

[013-0500b]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
器世間不能超越。」

䟽六根為賊媒者一引外賊即
六塵也二起內賊即煩惱也內外惡賊能劫真性若知根本賊無能
為故涅槃云六入空聚當有六大惡賊必斷汝命當即遠離以根塵
相熏納識成種無始翻續莫不由此不知調伏必為所害○標六根
取六塵之境認物為巳即前世尊咄叱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
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也○解
由六根所起煩惱故發業潤生乃有無始眾生世界等。】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
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
[013-0501a]
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
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
有三。」

孤山曰上示兩種世界一眾生世界是正報二器世界是
依報以由正報纏縛故於依報不能超越故今但約正報而明也。】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
界相涉。」

貿遷者交易遷移也世界相涉是貿遷相謂以世涉
界以界涉世也○䟽世界有三謂眾生五陰器界也揀非餘二故標
眾生此一若超餘皆解脫前四句釋名汝今下辨相一切下結示身
中界也貿遷世也世界交織故云相涉餘如文○標蓋為有情迷本
圓明是生虛妄一念不覺便有三種世界此三俱從妄念安立。】

[013-0501b]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
間秖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
定方。」

䟽界之體性依假施設雖云十方若以位次決定明顯東
西南北可為凖的餘皆不定。】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
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緫括
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
百。」

三變之義古今多解各見其文不能具敘今所解者不加別法
以變其數只將今文過現未來進動算位便成一千二百功德如第
一位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便成一疊算位即是一橫二竪已成過去
[013-0502a]
第二即變過去一世以為現在進動算位一竪二橫成百二十為第
二疊第三又即變現在世以為未來進動算位一橫二竪成一千二
百為第三疊能變之法既唯三世所變之數亦止千二故無增減問
經文既云世界相涉三世四方宛轉十二何故變數唯約世論不以
方說耶答方體常定世義流動定故不改動故更移今既改十為千
變多從少約世是順方義不符匪唯義不相符抑亦疊數難合經文
明言流變三疊豈非唯就三世耶○問夫三世遷變合從未來遷為
現在從現在世改為過去何故此文返而說耶答今約從微至著變
少為多已是十二當為百千故不可先約未來以對初疊以未來未
見數故故須返對也以變者是逆義故下文云生從順習死從變流
[013-0502b]
經文既言流變故須逆增其數此約眾生身中六根取境本分功能
作用名為功德非同法華持經所熏令成淨用然染淨雖別皆從本
有熏力而成故彼此文數量無異○解私謂此約十二遷流變易共
成三重也一十百千者通舉增數之法耳謂增一為十增十為百等
今且以方涉世明三疊者第一約四方各論三世成十二也第二於
東方三世變一為十成三十南西北方亦復如是四方各三十成一
百二十也第三於東方三十變十為百成三百三方亦爾四方各三
百成一千二百也以世涉方其例可解斯蓋如來秖指凡夫六根根
塵相織世界相涉從麤至細且至三疊以彰厥德大意令知現前見
聞覺知剎那剎那皆攝方世麤細之相也此據六根了別之性是同
[013-0503a]
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對六塵了別之用有異所以功德全闕
不等前文云性中相知用中相背不其然乎慤師約三世四方具有
五根五塵成百二十一一根塵熏成十類眾生為千二百沇師非之
節公是之敏師於十二中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
如是成千二百然佛旨難測人情異端苟無的據誰為至當至於資
中孤山長水位合數而巳皆變疊不同余雖別解亦未敢配其法相
來哲無黨唯善是從。】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
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
左右傍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
[013-0503b]
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
眼唯八百功德。」

䟽前二句緫告如眼下正示左右傍
觀三分之二者舉一方三百方中二百全近維二五十一方既爾餘
皆例然今左右觀各得二百全分近維一五十共成五百及全明三
百都成八百三分言功者見三方也餘皆可知。】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
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
功德。」

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動有分限故說邇遙靜非涯量
故無邊際俱耳家境故此雙顯。】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
[013-0504a]
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
鼻唯八百功德。」

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闕於
中交故唯八百○解闕中交者鼻中通息出入前後兩不相交。】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
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
一千二百功德。」

䟽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詮顯能
詮言句猶可分限所詮理趣莫能盡極故千二百○解孤山曰取能
言說不論嘗味若取嘗味其功則劣以合中知故。】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
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
[013-0504b]
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䟽合見違順離
但捨受故云不知今就知處違順各四故得八百闕於離知故少四
百○解離中不知是闕一分合時能覺有違有順故具二分。】


「如意默容十力三世一切世間出
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
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
德。」

䟽意能遍緣三世三性世出世法無不具足文顯易知○標唯
聖與凡無不包容方體而言周遍數量○解真際曰意識獨生遍緣
諸法故云默容孤山曰此經明六根功德與法華不同今示發覺初
心令知顛倒處所故辨六根優劣之用意在阿難擇於耳根以為修
[013-0505a]
證之本彼明依經修行巳發相似之解而六根清淨互用無方唯眼
八百亦具餘五根功德乃至意根亦復如是即同今文一根既返元
六根成解脫。】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
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
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
不圓滿。」

䟽反妄歸真真為流根故云至不生滅此則以覺心
源名究竟覺也欲得此覺應選圓根為趣入之要若圓聽十方耳根
最勝意令選擇以入圓通如下文云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
所不齊是則通真實○標生死欲流者即六為賊媒也。】

[013-0505b]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
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
相倍。」

䟽此是如來知時知機令自選擇樂欲相應起隨順行如
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
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故云日劫相倍○解佛
意令依耳根修證一日之功倍餘根一劫也。】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
量如是。」

私謂此指六根妄明功德全是真明本性所具由真
具故所以妄具下文云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


隨汝
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
[013-0506a]
進。」

䟽具彰六根功德淺深隨汝自意審詳選擇欲於一根得入三
昧我當為沙開發顯明令得增進無上聖道○標眾生六根元是一
精明分為六和合不了根境便成賊媒若達萬法一真即顯藏性一
體○解佛勸詳擇雖意在耳根而阿難示迷未即領悟下文且隨疑
問以破執情後勑諸聖各說圓通文殊所辨觀音為正發明之旨方
遂于茲。】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
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
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
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013-0506b]
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䟽若
約佛根無礙六根緫得圓通即同殃掘經云所謂彼眼根於諸如來
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六根皆作是說故云亦無優劣但
汝下約劣根須擇根非徑要劫修無益若得圓門日劫倍勝故一根
返源六根清淨○標不思議界無二無別妄生智立有修有證下文
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首楞嚴經義海卷第十三 頗三
[013-0507a]


音釋



𦊱
古賣切胃也

章刃切賙也

古忽切

魯敢切撮持也


扶云切亂也

許規切毀也

胡盲切鐘聲也
貿遷
貿莫候切


許救切以鼻㩜氣也
[013-05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