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14 楞嚴經觀心定解-清-靈耀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觀心定解卷第四



【○二對滿慈更審除細惑明如來藏。即中云。三卷
末聞法領解中偈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
微細惑。即今富那所問如來所破之微細惑也。科
為二一答富那問次更釋餘疑初中四一疑請二
一述未達。】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
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
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
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
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
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
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
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言第一義諦者。對偏小因緣生法祗是世諦今名
第一義諦。世尊所演是一心三諦之道總名第一
義諦。能善敷演是真善說法也。富那但於真諦說
法第一。今聞中道了義故不能知。喻中含三比況
之義。聾人之耳覿面不聞況逾百步。大聲不聞況
於蚊蚋。形之大者遠或可見。今尚不見何況得聞。
然聾人之譬本譬聲聞根性遠於佛智。故云逾於
百步。亦兼以蚊蚋喻微玅法音也。問。前後皆云今
[004-0690a]
聞喻中何言何況得聞。答。言不聞者乃是聾人不
見不聞。不必以喻難法而言富那不聞。此中文意
但明聞猶不聞而巳。本所不見喻本不知中道之
理。何況得聞喻不悟中道。百步外喻二乘真理去
中道遠。不生聞慧如聾人也。秪因二乘不悟令佛
微妙法音喻同蚊蚋。若悟則同塗毒鼓音聞即殺
人豈蚊蚋乎。本所之言對下何況。不必以本為昔
而作今昔相對之解。交光云。敘昔未聞。又云回思
昔日方顯敘昔。一何謬哉。未究竟無疑者如下問
二疑是也。阿難雖悟而未除漏。則於所悟幽微之
處必未了了。我等除漏尚紆疑悔。較之阿難似各
有得失。長水云。羅漢煩惱障輕故得無漏。所知障
重故紆疑悔。阿難所知障輕故先開悟。煩惱障在
未除習漏。
○二呈二疑二一疑世界生起。】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
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
復始。」


【此問總躡前三科七大而生。其中山河忽生發起
下文妄為明覺之義。次第遷流發起下文三種相
續之義。幽溪曰。溫陵云。清淨則宜無諸相。本然則
宜無遷流。與下答文似不相應。富那問意謂七大
既清淨本然而隨緣不變。方其隨緣之始且云何
忽然而生。既生巳後云何無有巳時次第遷流終
而復始。如來下文答以妄為明覺正答生起之由。
[004-0690b]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想愛同
結愛不能止。正答次第遷流終而復始。蓋富那問
意謂隨緣即是不變何故有染法生起。如云世間
一切根塵陰處界等是隨緣也。皆如來藏清淨本
然是不變也。豈非隨緣即不變乎。若爾。則不應有
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矣。況相續乎。
○二疑大性周
遍。】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
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虗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
空性虗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而我不知是義攸往。
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巳
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前問總躡三科七大而起。今聞專從七大而有。前
如來明七大周徧融成一性。滿慈聞此執相上互
相陵滅疑性中不合相容。此正疑性具之理也。譬
如慈母而生七子兄弟相爭。惑者謂未生子前慈
母胸中巳先具䦧墻之變。豈有是哉。良由滿慈未
曉即空而具即具而空故懷此惑。是未明三如來
藏耳。幽溪曰。此雖問理而實問行。問行而實問惑。
乃不隨三種分別之一揆。如曰汝以生滅之心相
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非惑乎。吾
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
圓照法界。非行乎。祗此二語而如來藏能隨染淨
[004-0690c]
緣具造十法界之理俱明。可謂善問善答者矣。攸
所也。如後所說則此義往至三如來藏中也。惟願
下結請。
○二許宣。】


「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
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
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羅漢等。
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


【欲答其問先示聞法之益。諸會中指諸聽眾。漏盡
下別指羅漢。大乘為勝義圓教為真勝義。又勝義
根中揀顯真如勝義之性故云也。定性下有二種
聲聞。保證涅槃名定性聲聞。不及回心羅漢巳向
上乘。然皆獲一乘者。此經前三卷未開權教。四卷
巳去時有開顯之言恐巳入法華時矣。蓋法華八
年所說其中未必無餘經。如方等陀羅尼經亦其
類也。今云定性聲聞皆獲一乘詎非開顯之明文
乎。未得二空者。未得大乘人法二空亦未得大乘
性相二空。吳興曰。寂場指得果之地。練若指修因
之處。因果所依皆是實相故曰寂曰真也。阿練若
翻無喧雜。正是寂因故以為正修行處。
○三佇聽。】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四正說二。一答世界生起。二答大性周徧。初世
界生起中二。初明眾生迷真故起妄。二明如來證
真故無妄。初又二。先答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
[004-0691a]
大地諸有為相。二答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初中又
二一直拈正義有問答。】


「佛告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
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
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即前開示七大中性色真空
性空真色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只一圓融總相天
然三諦之理具足諸法。覺是圓中。妙是真空。明是
妙假。而妙假中天然能生諸法。而諸法一一性具
皆即空中。正全性起修即理具而為事造。一一無
非本如來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即中云。妙而
明不失俗諦之照山河大地何甞不現其中。明而
妙不乖真諦之空何曾有山河之相。如下文云。汝
稱覺明。是知覺明離妙便為生界之由。故覺妙明
三缺一不可。乃天然三諦初無能生所生之相。其
如富那雖聞巳上開示未能師子咬人。猶認名言
將山河與真性分作兩橛而問云何忽生。此一問
即見當機未解前七大中所明空不空如來藏皆
具三諦無非清淨周遍之妙矣。故佛換轉話頭直
示之曰。既曰清淨本然何有能生所生之相。汝豈
不聞如來比說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覺妙明本
覺明妙。能所既絕對待俱亡之天然諦德乎。此是
如來高提向上一事。意令當機直薦周遍圓融隨
緣不變清淨本然者也。正如古人疑問清淨本然
[004-0691b]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而答者只高聲躡其所問而
答之。疑者一聞即悟無生之玅訣也。其如機情未
解但曰聞說而巳。佛則不得巳且置向上用中下
法以勘出迷源也。此中解釋吳興天如言之皆當。
可無煩辭。但恐交光異說詒誤後賢再為辨之。夫
性覺本覺只一中道。不過轉易其文耳。而交光曰。
性本異稱各有詮表。性表一真理體未有事用。而
舊以三諦釋之不知其無俗諦也。本表天然本具
不論修為。而舊以三觀釋者不達其非工夫也。據
交光之說斥孤山謬論三諦。吳興云。空假中復是
三觀。不知孤山所言俗諦是性覺中本具妙有何
得定云此中無俗諦耶。不知諦之與觀皆名空假
中乃謬斥云此非工夫。又不知性中本具體用乃
呵云此中未涉事用。交光法相不明妄斥古人皆
是此類。如觀經玄云。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
真諦也。據此文豈非空假亦名諦乎。今經性具七
大豈非本有妙俗。體兼用冥寧不該事。予豈好辯
哉聊存古規而巳。交光又云。此是空劫以前真理。
愚謂遇飯即飯遇茶即茶。所謂性覺妙明本覺明
妙何定屬空劫前耶。
○二勘出忽生二一明世界
生起迷源二示世界生起相狀今初有問答定。】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
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
[004-0691c]
覺湛明性。」


【巳過關者在佛提性覺妙明處如俊鷹快鷂翱翔
而去。不必更說。機既未悟則易騐迷情。故佛只將
兩個話頭以探試之。為復性明稱名為覺此是自
然性明一途。富那元以此說為是。為覺不明稱為
明覺此是晦昧無明一途。覺體不明而稱之為覺
元無此事。是如來以此覺不明三字權詞以探試
當機者。而當機即曰若覺體不明而名之為覺則
全然是一段無明境界矣。烏得稱之為覺。又烏得
稱之為明哉。蓋以無明為覺人人知其不可也。何
者以其覺體昏昏。既無能明之明亦無所明之覺
非無明而何哉。故曰則無所明。富那此答雖清不
覺墮在能所因緣生起內矣。蓋所明二字大是病
根。有所明之覺有能明之明能所歷然對待齊立。
下云明妄非他。又云所立照亡。所明豈非迷本乎。
蓋富那語勢巳落在必是有一能明之明去明所
明之覺方得名為覺明耳。故佛即提富那病根而
足成其語以結出忽生之源云。據汝說若無所明
則無明覺。則必要有一能明所明矣。詎知性覺妙
明境智一如。如來藏體即大光明藏。譬大圓鏡法
爾自有光明。明非外有亦無能所。今汝謂若無所
明則無明覺。是欲於明鏡上更加一個能明之物
方稱明覺。豈知此所加之明即是鏡上障礙。正能
所立而照性亡。大有所有而本覺妙明白雲萬里
[004-0692a]
矣。故曰有所非覺。此句乃斷定能所因緣。而忽然
生起之迷源也。下即繼之以無所非明等者。此如
來截定眾生因緣自然及與雙非之計皆是妄也。
蓋恐愚人不知。見認為有所則落於能所句內為
生起根本。即生轉計計無所為究竟。斯則又墮於
自然窟內。故佛復遮之曰無所非明。又恐愚人見
佛有無皆斥即計為不有不無不局因緣自然而
但是任運隨他去。此則又落於非自然之無明窟
內矣。豈是靈明洞徹之性覺明妙乎。故又曰無明
又非覺湛明性也。
○夫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性覺
妙明本覺明妙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所謂圓滿
太虗無欠無餘也。世人之所以迷妄忽生者良由
取捨所以不如耳。富樓那之見必要有一能明之
法以明覺體。此是體上加明成乎增謗之取。若曰
無所。此又於體上去明成乎減謗之捨也。寧知這
個上取不得捨不得耶。或者以為任運昏昏不取
不捨。此又落在非有非無無明窟內。均非本覺妙
明圓滿太虗正體。所以佛以三關通斥迷情也。又
復若斥富那忽生迷源只有所非覺一句至矣盡
矣。其如世間執計之人知見甚活。如佛世外道破
有計空。破空計雙亦。破雙亦計雙非。所謂惡見稠
林處處貪著。佛欲法門詳盡破執周悉。故約三句
斥之而雙亦該在其中矣。又復應知巳能了悟清
淨本然周遍法界者。有亦是。如來藏元具諸法也。
[004-0692b]
無亦是。第一義空不存一相也。雙亦雙非亦是。圓
中寔相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也。今不了悟者有亦
不是。有所非覺矣。無亦不是。無所非明矣。不有不
無亦不是。無明又非覺湛明性矣。然如來先以兩
關誠問。雖是勘騐迷人之權法亦是如來不得巳
而施之者也。蓋無狀忽生難以形言。秪是真如不
守自性一念不覺而有動動即有苦遂成世界河
山。論到忽生之源地住菩薩方見其終等。覺後心
能見其始。惟佛與佛破盡明了。所謂冷煖自知難
以拈出示人。以其全體虗妄如迷頭狂走初無因
由。所以如來亦只就富那現前不了處點示之耳。
昔魚朝恩問欽禪師如何是無明無明從何起。欽
曰。世衰道微奴也解問佛法。魚朝恩大怒。欽曰。此
即是無明無明從此起。亦□只就現前點示意也。
則知今日富那謂有所明未甞非真。蓋如來藏明
元自生法索照以其未了執有即忽生迷源矣。富
那方便土中能所是現前法。朝恩同居土中大怒
是現前法一同。此段諸說甚夥但一涉法相便覺
支離。故愚竟以淺直之語解之。
○二示世界生起
相狀二。初能所細相。二依正麤相。先細後麤次第
應爾。初中二一立妄能所。】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


【此如來重釋明上忽生之妄以成能所細相。上雖
[004-0692c]
有有無雙非三妄。富那只執所明。故今亦只在所
明上點迷。言性覺必明者。性覺既明便不須更明
此覺。其如明必索照。遂起妄心還來明此覺體是
妄為明覺也。覺非所明二句又是釋清妄為明覺。
意問何故此明却是妄耶。即釋曰覺體是中道亡
能絕所元非所明。而明既索照因別立一所照。如
人作夢從無而有。因明立所其義亦然。今經示從
真起妄多先成外境後成內根。今由明索所照妄
立外境本無忽有是為所明。所明既立復妄立能
明以照前境。到此全是妄法真明隱矣。言生汝妄
能者。汝指富那。富那漏盡巳脫分段生死。在變易
界中業識未空。妄所妄能富那咸具故云生汝妄
能也。所以此文是能所細相。後勞久發塵下方是
依正麤相。又復因明立所。空如來藏中具有三諦。
性覺本覺中道之體也。妙明明妙空假之用也。空
是寂。寂故妙。假是照照故明。三諦之中有一諦能
生山河。俗諦是也。經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豈非
於俗諦開出諸法乎。此義在妙玄。妙玄五下三法
妙中。以第一義諦為中。如來藏為假。第一義空為
空。而云佛從何法開出權乘。於如來藏開出聲聞
緣覺及通別菩薩等乘。據彼文於俗諦開出權乘。
今亦例彼於俗諦出生山河。義最相合。何者。經云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汝是富那。例推藏通果位別
教因人妄所妄能全在皆可出生山河。故於俗諦
[004-0693a]
開出權乘。即於俗諦出生山河也。遡因明立所以
前。明是俗諦元非妄法。至立所時明即妄因。故後
偈云。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是則因明而生不
明之法其義明矣。須知俗諦能生諸法而以真諦
達其本空。即是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故在如來
稱妙空明覺。若為事法所惑不達空理便成三種
相續矣。此明能生法惟即中四十年台宗隨緣三
十載教觀方能說能證也。
○二出能所相。】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
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從性覺妙明之無同異上因明立所成森羅山河
大地之異相。異彼晦昧森羅之異者即成虗空之
同相。此依報所相先立也。於空色邊投一分妄想
即知覺乃眾生之正報能相立。故曰因此復立無
同無異。此無同異即下所謂真有為法。非虗空故
非同。即四大故非異。是妄能所成有情正報之本。
又同與異乃上妄所之所成也。非同非異乃上妄
能之所成也。先分能所後成依正理數然耳。能所
皆惑心所具故不同依正二報也。今言無同異者。
如性具七大本無同異。今於妄所中忽彰四大等
相及十二諸有為相等故云熾然成異。問。塵勞未
發安有四大。答。性中巳有四大。今因明立所豈不
即彰其相。須知四大相非一種。如背捨禪中見無
煙清淨之火。無塵逈淨之風。黃白淨潔之地。深淵
[004-0693b]
清澄之水。如此四大豈有塵耶。咸是一心所現。今
亦例之。於根本惑中彰此四大。是為下文世界之
本也。今名麤細實不配同起信三細六麤。而引背
捨禪為證者。昔天台智者謂八色流光是界外法。
正與今文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其相相似。何者。汝
指富那。富那是阿羅漢巳成背捨等定。見思既破
無明尚在。其所見地水等相非即分段生死中事
也。若爾。應是方便土相。然妄所妄能又在方便土
先。此是無明細惑。先有此惑後成方便土。又成同
居分段生死。方便同居皆屬塵勞。故後文斥富那
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云。背覺合塵故發塵勞
有世間相。是則塵勞之言尚該方便。皆在妄能所
後其義明矣。
○二依正麤相二。初煩惱因。二依正
果。問。此中既有因果。前能所細相中何無因果。答。
妄為明覺妄即最初之因。又云因明立所及因異
立同乃至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即後文所云自諸
妄想展轉相因也。若以前念為因後念為果則前
文巳有因果。但不及此中因果彰顯耳。但如是下
古人俱作指上之辭。今謂如是之言雖是指前。塵
勞煩惱此中別立。】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
塵勞煩惱。」


【如是者牒上之辭。因細生麤須承上文。上文同異
及無同無異三種顯發故云擾亂。又云相待。費力
[004-0693c]
曰勞。勞久發塵者。欲成山河大地先現微塵。塵具
四微謂色香味觸。并聲成五。據後文云相待成搖
故有風輪。則此中相待豈無聲乎。以此五塵混入
見聞覺知名自相渾濁。由塵勞故心則昏煩惱亂。
是五住煩惱為生死因也。觀勞久之言則知後時
方起塵相不得作指前之釋。又六塵勞擾心則煩
惱。前相待生勞是覺體之勞。後塵勞煩惱是人心
之勞。
○二依正果。】


「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
真有為法。」


【上塵勞煩惱元該五住。此中依正該同居方便二
種三界。起為世界者欲界色界也。靜成虗空者現
前頑空及無色界也。言虗空為同等者。指今三界
為前同異所成。前是根本。今是枝末。指枝末即根
本之相耳。無同異是正報。眾生造善造惡靡不由
此真是有為之法。對前真無同異故云彼無同異
也。當知未成依正先有妄所妄能此是細惑。後依
正成而正報為能依。依報為所依。元是能所之相。
又先成外境後成內根其相皆然。故知依正只一
能所。其根源皆在妄為明覺耳。
○二答次第遷流
終而復始。前答忽生巳竟。今約三種相續答遷流。
分二一別示三相三一世界相續二一釋相又二
一成四大。】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
[004-0694a]
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初成風大中言覺明者即覺體之明也。覺明為生
界之由故首言之。覺明是元明。然因明立所所即
空昧。一有昧空則真妄相待。明欲搖暗。暗亦欲搖
明。是相待成搖。世界最下依風輪住故云執持世
界。大槩二法能生一法。明昧二法生風輪一法。下
文例之。溫陵以五行助釋。而云土水生木者此時
未有土水。明得水性。昧得土性。風屬東方木。是為
土水生木也。次生金輪。雖相待成搖而易搖實由
虗空。如空處必生風是其騐也。覺明之體因搖發
堅故號堅明。上覺明猶是真明。今加一堅相是為
妄心所染。言立礙者。昧欲搖動其明而明既發堅
不為昧所搖。亦不為風所動。彼金下出金寶體。此
中以明為主。明不為昧所搖。而覺是其體。故先言
明而後言覺也。所立堅相便是金寶。金得覺體最
多故為世間上寶。經云如來之身金色微妙其明
照耀。據經所言故知但除情堅即證金光明法門
矣。輪有圓轉之義。世間最下風輪之上次有水輪
後有金輪。然生起之序實先金後水於義無礙。言
木土生金者。如云因空生搖。空昧屬土。風搖屬木。
由此二法生金寶一法。國土之名當屬地大。而下
為金輪所持故皆屬地也。次生火大。堅覺寶成牒
[004-0694b]
上文也。金得覺體而染妄情之堅故云堅覺。寶之
一字義該於明。然上句堅覺以覺該明。下句搖明
以明該覺。同一風也。前因搖覺明而成金。今又因
搖明光而成火。火必由相摩而有。如金木生火是
巳。言變化性者。火能變生作熟化有為無也。後生
水大。谷響云。若以五行論之金生水。金是水之母
水是金之子。故生潤即金之含育也。火是金之賊
火尅金。既母被尅故子下流成水輪也。如釜中含
水下以火蒸則其水騰氣流汗而下也。即中云。金
火生水。水雖在風輪之上金輪之下而實為金之
所生。不專在下亦徧於上。故云含十方界。如上四
輪雖不離眾生現前一念。然以法性為因無明為
緣生此大種。不必專約有情心釋。恐濫同於眾生
業果耳。
○二成諸相。上文雖明四大。而明覺立堅
故有金輪實未闡國土之相。今明水火生土方成
大地。并示艸木燒絞以盡其相。】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
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
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𦦨。融則成水。土勢劣水
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
遞相為種。」


【上明世界之體。今明器界之相。交發立堅者是水
火成土。此與明覺立堅堅相雖同而金土別矣。濕
為巨海水降之所立也。乾為洲潬水火之所成也。
[004-0694c]
濕為巨海而在立堅中者。海有底岸詎非土乎。洲
者水中可居處人及鳥物所聚息也。潬音壇。水中
沙渚。觀海中火起則知火交於水。觀洲中河注則
知水交於火。水勢劣火者。是水勢少火勢多。擊則
成焰復火之本也。融則成水復水之本也。水底蛟
龍以石為食亦融則成水之證也。草木為地之毛。
草木多處為林藪。或謂五行生尅非楞嚴經旨。難
云。遇燒成土是火生土。因絞生水豈木生水乎。今
謂水生木是相生之次。木成水是復本之義。水既
生木故木還成水。文中擊成焰融成水乃至燒成
土皆復本釋耳。交妄下總結上文。文中皆以二法
和合而生一法故云交妄。然最初覺明空昧是真
交妄。餘俱二妄相交。遞相為種者。如木土生金。金
木生火。火金生水。水火生土。土水生木是也。
○二
結示。】


「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真妄和合名為因緣。又兩妄交合亦名因緣。前後
相望為世。方位為界。終而復始是相續。即以兩法
生一法之因緣而世界相續也。
○二眾生相續。前
答忽生之故。必先立所明後立能明。所即是境能
即是根。今三種相續中國土即妄所也。眾生業果
即妄能也。故妄所妄能攝盡前後之義。文云所妄
既立明理不踰。明既稱理不可即是妄能。而所必
先立其義了然。至云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
[004-0695a]
知則先所後能明矣。為二一釋相二一明根塵和
合流轉四生。】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
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
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前文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乃至相待成
勞以後之事皆明妄也。非他者言更不從他處起。
乃因中道之覺具有照法之明遂生諸法故曰為
咎。所妄既立即上文所既妄立。明理為本明之體
是理非事即性覺必明也。由所妄乃明覺所成故
明理即附合於所妄而不能踰越。乃真妄和合之
義耳。眾生相續中先揭此者。以國土是無明昏昧
所成。眾生是明所成。而眾生之明又必依附於無
情之法故先示之。以是因緣者以真妄和合之因
緣也。此中當以明理為因。所妄為緣。聽見是人本
性。聽附於聲故不能過聲而及色。見附於色亦不
能超色而及香。所以成根。此二句承上真妄和合
而明根隔之故也。色香下專顯根隔。言六妄成就
者。在前細能所中塵未彰露。今麤塵既彰名六妄
成就。又世界相續中風但有聲及觸。火具色觸。水
具色觸味。地則咸具。名為成就。塵成則根愈隔。眾
生為根塵所局其相孰不然耶。同業下明四生相。
溫陵曰。同業即胎卵類。因父母巳三者業同故相
纏著而有生。合離即濕化類。不因父母但由巳業。
[004-0695b]
或合濕而成形即蠢蝡也。或離異而託化如天獄
鬼等類也。
○二明受生形相升沉不定二一別示
胎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
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
遏蒲曇等。」


【人投胎時見大地皆黑惟一處明了。祗見父母交
會之色故云見明色發。於明了處既見此相即成
託胎之想。如下所云異見同想是也。故曰明見想
成。若識神是男。則以父為異為憎以母為同為愛。
女人反此。此中陰身中所見。母納受此想而成胎
耳。流愛者。當是父母所流赤白二滴即是愛水。此
為受身之種。納想者。納想於亦白二滴之中也。因
父母交遘發生後陰。而實由父母與巳其業相同
故為所吸引。如磁石吸鐵。故有因緣下明胎中五
位。俱舍云。一七名羯羅藍此云凝滑。二七名遏蒲
團此云皰。三七名閉尸此翻軟肉。四七名徤南此
云硬肉。五七名鉢羅奢佉此翻形位。今略舉前二
等取後三。有因緣者。凝酥薄酪各有因緣。在母胎
中每須一相即用一風染之。在句記十二卷二紙具明則胎中
五位各有因緣可知。孤山曰。納想者。有福者想其
母胎如華林殿堂。薄福人惟棘樹圊廁云云
○二
總明四類。】


「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
[004-0695c]
化以離應。情想合離更有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


【隨其所應者。隨其所造惑業而受此果也。想者取
相執著有似乎卵。情則鍾愛躭戀結而為胎。合者
附著不離以此業而感濕。離者不與物合故得化
生之應。四句中感應交雜因果互陳。情想下更論
改易。先因次果。因心中或情變為想。合易為離。所
有下示其果也。受業者。所有受報隨業善惡三世
受生不定一道。在六道中或飛而昇或墜而沉。然
前云情想合離有似乎惑。既云受業應是業苦。受
即苦果也。蓋總論多生則有變易飛沉之不定故
下即云眾生相續。或云雀變為蛤。魚化為龍。別一
途耳。止在畜趣不太局耶。又卵生居首者。想念初
動情愛後起。又兼胎濕化故耳。此文論想。乃內分
染想非外分淨想。論化乃轉蛻業化非意生妙化
也。
○二結示。】


「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以根塵不脫之因緣故眾生相續。欲出生死必須
脫根。欲脫內根必先脫塵。以根由塵所成耳。烏有
不脫根塵而出生死者哉。
○三業果相續。業為招
果之因。因果竝陳故云業果。業即淫殺盜三。世間
眾生惟見現在不見未來。於此三事謂名教所不
禁恣意放行。不知生死之由實在乎此。為二一釋
相又二一別示三一欲貪果。】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
[004-0696a]
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想愛下舉業。則諸下舉果。想愛之言似專指惑。然
觀文意想指淫想。愛即兼業。如男女相愛豈非業
乎。以惑助業故云同結。父母子孫恐不專在人倫。
亦不獨在胎生。即想愛之果也。是等下舉果彰業。
謂眷屬繁多蒸甞相繼皆以欲貪之業而為其本。
觀子孫相繼則巳身生死相續可知。
○二殺貪果。】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
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貪是貪彼之味。愛則自愛其身。貪愛兩念互相滋
長。雖欲自止其貪而不可得。以強食弱是遞相吞
食。畜生中魚鱗相咀亦其類也。殺是嗔業。實可助
貪。以助貪故殺不可止。又酬命時亦兼貪嗔。酬命
是嗔也。貪味是貪也。文中遞相吞食一句。殺業及
果皆在其中。以強弱可互為耳。是等下舉果彰業。
相吞相報其事甚多。皆以殺貪之業而為其本。

三盜貪果。】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
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
盜貪為本。」


【盜貪中復論相食者。殺生罪重故重舉之。又前殺
貪必資始於欲故建首云貪愛同滋。今盜貪又資
始於殺故云以人食羊等。淫殺盜三相由而致可
不慎哉。特言羊者舉一例諸。又旁生中羊最無罪。
[004-0696b]
人喜食之是弱肉強食耳。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是
強弱可互為也。羊既無罪為人甚易。人死為羊償
報宜然。世人但貪滋味。豈知人羊酬報之相似乎。
十生如二卷中巳釋。死死生生者。前死後死。前生
後生。前生則我噉彼。今生則彼噉我。前死後死例
之。言歷無量世恒相吞噬也。惡業俱生者。冤對相
聚故曰俱生。不與而取曰盜。如羊不與人食而人
食之盜也。盜貪為本者謂還償以盜貪為本。盜亦
名貪。人能止貪則三惡業皆除矣。
○二總顯。前別
示中是舉果以彰業。今總顯中是舉業以明果。】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愛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此省文影互故合殺盜為一股以成對偶。若汝負
我命汝還我命。我負汝命我還汝命。我負汝債我
還汝債。汝負我債汝還我債。則二句即成八句。言
百千劫在生死者。或謂眾生以淫欲受生殺盜非
續生之本。不知負財負命還償無巳何由出生死
乎。愛憐相對只有二句。如一人有色可憐一人有
心可愛便可相當。而有色者未必有心。有心未必
兼色。故只二句而巳。縱再演之惟有四句。或汝愛
我心。或我愛汝心。色亦例之。無八句也。言百千劫
在纏縛者。前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此種類相續非
巳業報。今所明者即巳之業果而自他業果皆在
其中矣。又殺盜淫三種皆貪則三種皆續生死。又
[004-0696c]
三種業果皆通自他思之可見。
○二結示。】


「惟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以身三惡業之因緣而業果相續。前二相續皆是
巳成之局。惟今業果最宜痛戒。為報在未來故也。


○二總結緣由。】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
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
此虗妄終而復始。」


【初句總牒前文三種顛倒不出依正。皆是覺明者
推其原也。如初告滿慈即云汝稱覺明非其原乎。
而此覺明性元非妄。因明而起明了知性妄之始
也。如前云妄為明覺。謂妄心起而還自照其覺此
明是妄之始。即今云明了知性。雖屬妄始未離真
明。真妄和合亦名為性。因了發相即因明立所也。
妄見即生汝妄能也。諸有為相意該有情。因此虗
妄者。指妄為明覺及妄所妄能皆名虗妄。前文有
三妄字可據。若竟指覺明為妄。豈中道之覺俗諦
之明皆稱妄耶。但俗諦為生法之原故必依此而
起妄念耳。
○二明如來證真故無妄二一疑問。】


「富樓那言。若此玅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
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
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問此妙覺乃眾生同有之妙覺也。妙覺體中本具
三諦故云本妙覺明。此心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
[004-0697a]
減平等無差。滿慈先立此句以為設難之本。意謂
在眾生不減既無狀而忽生。無狀猶無故也。在如
來之不增山河大地何當復生乎。有為即眾生。習
漏即業果。
○二喻釋二。一明妄因妄果其體本虗。
二明真智真斷不重起妄。竊觀此文四喻而有三
結。觀下結文喻意可識。初迷方喻妄因本空兼破
有為習漏復生之疑。次空華喻妄果非有破前山
河復生兼斥富那之問。第三第四喻菩提涅槃。法
喻相合文甚了然。初中二。一迷方喻妄因本空。又
二。一別喻二。一喻迷因無本。有問答。】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
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
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
云何因悟。」


【迷人喻眾生。聚落喻如來藏。民之聚居故名聚落。
夫山河忽生有因有果。果是山河。因是妄心。人之
忽然起妄其猶迷方之人惑南為北。南北正方以
喻本覺。惑南為北總喻妄心。不必如古註以南喻
性明北喻所明。則傷於鑿矣。此迷下意顯妄心無
體。故佛設兩關以待富那之自答也。驟然起迷故
曰無根。是不因迷也。若謂悟能生迷悟豈為迷之
因耶。法有來原方能自立。既無來由則妄心非有
明矣。
○二喻覺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
[004-0697b]
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
尊。」


【前富那疑悟後生迷故以覺不生迷曉之。悟人即
是先佛。此顯諸佛莫不由師之指示而破無明。無
明既破永不復迷。文中以迷為彼人。悟為此人。指
昔曾迷故曰縱迷。然悟後實不迷也。答不也世尊
者。若在喻則以迷虗方實故不復迷。若就法論。眾
生性德必迷須以修德合之。真如出纏便成佛果。
又迷虗理實故不迷耳。
○二總合。】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
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十方如來皆先迷後覺可總合上兩喻。故云亦復
如是。此迷下合前喻妄體本空。迷是最初妄念爾
前無迷故不因迷。性中無迷故不因悟。既無來原
迷即非有。昔本下合後喻覺不生迷。昔本無迷承
上文說。因指示而知無迷則似有昔迷今覺。若名
為似即非實有。覺迷之後迷則永滅。修性一合豈
更迷哉。
○二空華喻妄果非有二一妄果元空。】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
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巳是顛倒。
勅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愚人為愚為慧。」


【佛問中翳喻妄見。華喻山河。意明空本無華良由
目翳見空中華。華滅亦然妄見若亡山河即滅。山
[004-0697c]
河既滅生滅咸亡。忽有愚人的譬富那。前翳人未
必皆愚。今此愚人翳而愚者也。於彼空華所滅空
地者。華因翳生與空何涉。今不歸之於目而求之
於空故稱空為彼也。空無華處名為空地。目既無
翳待華更生惑之甚矣。滿慈答中言空本無華者
指空決不生華。言妄見生滅者。上云亦如翳人見
空中華是妄見生。次云翳病若除華於空滅是妄
見滅。生滅未亡容有此見。此但妄見非是顛倒。次
見華滅空而云顛倒者。華隨翳滅而云華滅於空
故顛倒也。顛倒之見為待華更生之因。勅者命也。
命其重出也。又必欲其生華故云勅也。言狂癡者。
既有妄見又加顛倒。況華是目病。反立待空華之
生謂可悅目。如是狂癡之人不必商酌其愚慧矣。
問。諸佛無始曾迷可譬翳人。今妄見滅即是諸佛。
若以富那喻愚人豈富那空華巳滅耶。答。譬有要
意。此中只有空地譬佛所證妙覺明空。復以待華
更生為狂愚以斥富那之問。此要意也。豈可以妄
見生滅譬佛所證妙覺果耶。故見生見滅只可譬
聲聞小果。佛元無生滅。妄見既是小果不妨富那
巳證。猶昧妙覺明空似不知空地無華故有待華
更生之惑耳。須知富那小果見思巳破。山河雖未
全除亦有分滅之處故云妄見生滅也。
○二印合
結責。】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
[004-0698a]
更出山河大地。」


【如汝所解者。印上富那指待華更生為狂是其所
解巳知空不生華矣。云何下結責。佛證妙覺明空
正喻空地何問其復生山河耶。觀此一結。即知空
華當喻山河而兼斥富那之問明矣。
○二明真智
真斷不重起妄。】


「又如金鑛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
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初以金灰立喻。鑛喻無明。金喻菩提。木喻生死。灰
喻涅槃。燒木鍛金俱假於火。火即中間智行之功
也。次以智斷合喻。菩提是智果。涅槃是斷果。智果
不變如金。斷果不生如灰。何疑山河習漏有復生
之患乎。溫陵云云
○次答大性周徧二一牒問。】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
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虗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
合相容。」


【富那雖總疑大性而所疑在前五大。以相上有相
陵相奪之迹故執相以疑性也。
○二正答二一立
譬喻顯法二明三如來藏初中二一喻虗空二喻
俱現初中三先立虗空譬二一先明不拒諸相二
一總明不拒。】


「富樓那。譬如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譬如來藏體非七大而不拒彼七大發揮。不拒喻
隨緣。正喻藏性能不變隨緣也。問。前卷明性具七
[004-0698b]
大今又云體非群相。何前後相違乎。答。如來藏性
不可思議。適言其有一相不立。適言其無七大宛
然。雖云染具體離染汙。若歷然有七大之相便非
清淨本然矣。故得以虗空譬之。然但云無相不言
無性中七大乃具無具相耳。
○二別喻七大。】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虗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
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暎。」


【隨義對法。當以日照則明譬火大。雲屯則暗譬空
大。晦昧為空故。日雲是體明暗是相。三風搖則動
者。風是體動是相。虗空無體安有動哉。吹萬不同
而若有所撼耳。四霽澄則清譬見大。見能照境而
相清淨故。五氣凝則濁譬識大。識徧緣五塵影子
有凝聚義。想念分雜故云濁也。土對地大。水對水
大。爾雅云。風而雨土成霾。水澄則空故能映物。映
即相也。所謂不拒諸相發揮也。
○次明諸相虗妄。】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
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
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
異空日。」


【文中先徵。次難。三結。徵中言殊方者。七事不在一
方故曰殊方。殊方則一顯空體不殊。有為則反顯
空體無為。為因彼生徵他生。為復空有徵自生。次
若彼下難破。初句牒計。前文云日照則明。今先破。
[004-0698c]
明相以例餘六。文中有標。有定。有破。且日照下標
也。承上若彼所生故即云既是日明。十方句定也。
言因日明故十方同日色也。云何下破也。既是日
明不當有藉虗空。何空中更見圓日而日外皆空
耶。日少空多。當知空自有明與日何涉。若謂空明
又不然矣。中宵是夜。益以雲霧明相全無。當知下
結明虗妄。即離俱非求其定相了不可得安得以
明為實有乎。幽溪云。若彼所生去破他生。若是空
明去破自生。非日非空破共生。不異空日破無因
生。故此結中兼破共離二性。
○二即譬顯法。以法
中七大喻中七事。皆以四句推撿知其虗妄。推檢
既同歸真則一故法譬合明也。】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
相陵滅義。觀性元真惟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
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觀相之相指上文殊方諸有為相。及前卷七大之
相。以七大羣相皆如來藏隨緣之用不妨竝舉也。
如上以四性推之是觀相元妄。即離俱非是無可
指陳。邀者留也。空華無質何可邀留。然空華猶可
見空果更不可得。如水火尚無復詰相陵。何殊空
華邀令結果。則不但性無陵滅而有相之水火亦
無陵奪也。相既全空觀相即性。所云性者即性具
之性也。性具之法巳離相著全體是真。體兼用冥
惟一三諦之理。妙屬真諦茲欲蕩相故居其首。覺
[004-0699a]
明是中假二諦。三諦在一心中。但空偏假至此全
袪。惟一圓中具三諦理。言性而復言心者。謂性具
七大更無形相惟一圓三諦心而巳。亦顯一念之
心必具三千三諦之法。輔行云。三諦無形俱不可
見。不其然乎。先非水火者此句結譬歸法。妙心非
雲非日亦非水火。先者巳也。謂妙心巳非水火何
更問其不相容耶。此文解者不同。有云妙心本無
水火。而前卷有性水性火之稱者。因隨緣時有水
火之相。相由性起故名水火為性水性火。的論性
體元無水火。作此解者。乃指未隨緣時為先。而云
性中空無一物。於今文似順。於前卷則違。或云妙
覺明心但無相水相火。非無性水性火。若謂性中
一總無水火即非此經性具之旨也。作此說者與
前文最合。釋今文稍偏。今謂三四兩卷皆是佛說
何容頓乖。須知今文觀性之性正指性具。而云先
非水火者。指前性水性火其體寂滅惟一真心。乃
具無具相如來藏不思議之德也。後文三如來藏
義出於此。世人不明性具又不知全具即空。故釋
今文每多掣肘。今點具無具相。於前卷既合與今
文復符。豈不妙得兩卷之意歟。又先非水火者。先
非同居水火。亦先非有餘水火。釋論云。出三界外
有清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釋論所云即方
便有餘土也。此土中亦有水火。何以知之。如後文
云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至云風動空澄。
[004-0699b]
日明雲暗。汝指富那。富那巳出同居三界。猶見色
空則所生有餘土中必有水火明矣。以今妙覺明
心是光光土體。寂光實報相為表裏。而同居方便
二土乃為所非故非水火。又寂光土中體具七大
即具而空則并非寂光水火。前卷明具德則七大
無非本然。今文因釋難則妙心元非水火。二義不
具何以成三諦乎。又世人聞惟心之言但知三界
之法惟一心造。不知性具之法亦惟一心。事用惟
心能泯諸相。性具惟心豈不泯諸相耶。此文就喻
顯法。而先非水火巳合譬中體非羣相。至汝以空
明下合不拒諸相其文了然。交光欲移此文置於
無可憑據之後。豈可先合不拒諸相而後合體非
羣相乎。
○三正合空喻。前科云就喻顯法者。因前
文以空喻藏性雲日等七以喻七大。空非雲日而
不礙雲日。喻性非七大而不拒七大。後以空日對
簡并喻亦顯真性。據其文勢就喻歸法非是正合。
今方是正合之文也。】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
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承上觀性元真惟妙覺明來。
上文巳合體非羣相故今但合不拒諸相。言汝以
空明者。滿慈巳出分段生死未超變易三界。如前
引出三界外有清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正
其文也。既有淨土。土中必有四大虗空明矣。於覺
[004-0699c]
心中發起空相。如後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
發。是即有空現。又前云出土一尺則有一尺虗空
亦其事也。四大亦然。如方諸取水。陽燧取火。皆是
發明之道。方便土中有無煙清淨之火。無塵逈淨
之風等。亦如前引。若俱發明者。土色空各明今色
空齊顯故曰俱現。同居方便二土皆有色空。若非
俱發土何由成。言俱現者是一念中俱現其相耳。
七大尚於一念俱現況色空乎。齊此合不拒喻巳
竟。後文重喻俱現。
○二俱現喻。此喻從上不拒喻
中分出。上合不拒喻中有俱現之言。佛恐滿慈不
解俱現之妄。重以水中日影喻之。又二一喻。】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
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
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
何現一。宛轉虗妄無可憑據。」


【一水。古人以水喻妄心。近人云。水喻真覺妙明。蓋
妄心無體元是真心。苟無妄心何以現色空之境
乎。如各行見日元在水中。水亦通妄其義可知。今
但以水喻心則真妄皆在其中矣。日影喻色空之
相體非實有。一水中現止是一日喻色空元非異
法。如前文云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據經此文色空
豈異法乎。故以一日喻之。又天日喻性具色空。日
影喻色空妄境。有天日而後有日影豈不由性具
而後有妄相乎。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今
[004-0700a]
成妄境色空。亦合令知妄具全是真具也。兩人喻
能感色空之業。此二種業初時同感一境故云同
觀水中之日。以二業元在一人一念之中故亦同
感一境。不爾。則不名俱現矣。東西各行者喻分別
色空之念兩念背馳。此時兩人各見一日便有兩
日。如以心分別於色則惟見色。以心分別於空是
惟見空。喻各有日隨兩人也。兩日喻色空二種。古
人以七大釋之其說太。煩若據本文俱現正喻色
空而巳。一東一西喻色空頓分。先無準的者謂先
非定一定二。準者則也。的謂射的。丹面白的是也。
不應難下結成虗妄。同觀是一似當以一難二。各
行是二似應以二難。一然日影虗妄何必作此難
耶。俱現亦然。雖同招一境分別則成二法。不應難
言同感一境云何成二。分別有二何名一境。以若
一若二皆是虗妄有何定乎。霅川云。宛轉虗妄者。
同觀是一知二是虗。各行既雙騐一是妄是也。須
知各行見雙亦止喻一人一念中事。如分別色時
對空顯色。分別空時對色顯空。故云俱現。
○二合
二一正合隨染緣。】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
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
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前滿慈問地水火風本性圓融。疑水火性不相陵
滅即相傾也。虗空大地不合相容即相奪也。今以
[004-0700b]
色空兩心發明藏性正合俱現。前喻云兩人同觀
水中之日其義在此。而如來藏隨為色空者此該
同居方便二土。二乘證人無我未證法無我。在同
居土中猶見色空之相生方便土亦有色空故云
周徧法界。須知法界中事咸於一念中現故可合
上俱現之喻。於中者於法界中也。前巳詳喻日照
則明等七句。今以約該廣但云風動空澄日明雲
暗。動靜為一雙。明暗為一雙。該上七句亦該七大。
又雲日等前是喻文今作合法故知法喻元非碩
異。所以前文得就喻顯法也。前二卷云為物所轉
是故於中觀大觀小與今正仝。對後如來文中今
則一為一。無量為無量。小為小。大為大。其病在分
別未亡而背覺合塵耳。眾生迷悶者。眾生該九界
以未開悟稱為迷悶。前文云覺非所明。今背無能
無所之覺而合妄所之塵。又背寂光之覺體合兩
土之塵相。兩土者謂同居方便也。塵勞之名兼於
五住。塵勞是集。世間相是苦。即日明雲暗等是巳。
幽溪曰。生佛迷悟前後二文其相天懸。然須了知
相雖有異性本不殊。蓋全性以為相則全相而在
性。性猶濕也。相猶水也。水相雖有動靜之不同。濕
性豈有波澄之差別。不變之旨此喻最親。故知我
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非棄波而觀濕乃即
相以達性。境風若息性水自澄。百千澄清大海海
印發光全體大用現前元不異乎眾生界也。
○次
[004-0700c]
兼明隨淨緣。】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
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
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滅塵合覺
故發真如玅覺明性。」


【上合隨染緣。今明隨淨緣。以上明俱現乃於一念
中頓現。諸相元全性以起修但不能全修即性遂
成同居方便兩土之相。今如來達修即性。故俱現
之法一多無礙大小相容成寂光實報兩土融即
之相。但菩薩自初住至等覺證一分寂光感一分
實報故實報乃菩薩所居之土。今文所明是究竟
寂光無上報土。涅槃云。我今所獻食願得無上報。
此無上報土乃妙覺如來之所居也。苟非眾生俱
現之本無以成如來融通之用。全性起修全修在
性不其然乎。於中先明能合所合。次明所起淨用。
言妙明者能合之智。以妙融明故成寂照之德。自
因明立所以來皆生滅法。以妙融明則無生滅。又
無相陵滅之相則法不滅。觀相元妄則法不生。對
上互相陵滅。故先不滅而後不生也。如來藏是所
合之理即眾生一念心體而巳。如來藏下明起淨
用。先明淨用之體。惟妙覺明謂無塵相惟一三諦
之理。覺即如來藏體是一性。妙明是二修。修性一
合無復分張故能圓照法界。言圓照者示與東西
[004-0701a]
各行不同也。眾生以識心分別故空非色色非空。
喻以東西各行。今如來分別既忘色空不二。百界
千如靡不彰顯。是轉眾生迷中之俱現而為果上
之勝用耳。又惟妙覺明祗是一念忘情之智。而忘
情之處諸法圓彰。圓照下文及三如來藏皆委明
其義也。次是故下正示淨用之相。分三。初列。二釋。
三結。初列中言於中者於法界中也。列有四句。一
屬理。無量屬事。前二卷中霅川解於一毛端徧能
含受十方國土云。此明無量為一。蓋攝事成理。非
從體起用也。對顯今文體用備陳事理雙照。故云
一為無量則全理而成事。無量為一則全事而成
理。玄籤十上釋二鳥雙遊亦以一為理無量為事。
今豈有異釋乎。然下文以道場釋一是以所證一
理為一。又云身含十方是以法身正報為一。云徧
十方界是以多為無量。云無盡虗空是以無窮極
為無量而非多也。大之與小一往且約事論。二卷
經云為物所轉是故於中觀大觀小。對顯今文佛
能轉物故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小大雖約物論然
毛端微塵即是妙心又豈轉屬於事耶。又正當一
為無量之時反顯多不礙一即無量為一。正當小
中現大時反顯大不礙小即是大中現小。束此四
句不出二句。毛端微塵既是妙心即當一理。故知
小中現大即是一為無量。束此四句全歸一句而
巳。不動下別釋其相。初釋一為無量。據下如來藏
[004-0701b]
文有十界諸法當以十界為無量立義方確。故今
十方之言義含十界。是則百界千如不出一念正
是初句中義。且就現文釋之。道場指成道之地。字
書曰治穀曰場。今治無明糠顯法性米名曰道場
即寂光土也。正當成道之時不動寂光。而十方機
感則應身即徧於十方。是垂為下之三土。妙玄云。
寂光理通如鏡如器。三土別異如像如飯。正是其
義。前云無上報土乃從勝為言。文句云同居有餘
自體皆是妙色妙心果報之處。據疏此言豈非三
土皆無上報耶。起應之時示為實報他受用身。及
方便同居勝劣二應。就佛言之皆是寂光。故云不
動寂場。苟寂光有動即非寂場矣。若以十界對三
土者。同居有十。方便有四。謂無六凡。實報有二。寂
光惟一。茲以應徧三土故云徧十方界。須知道場
不離同居。即同居為寂光。還即寂光而徧三土耳。
次釋無量為一。法身正報與寂光依報無二無別
故云含受無盡虗空。此以無邊際為無量也。而云
全事成理者。融三土色歸寂光空故有攝事成理
之義。然此句正意在顯遮那依正不二之相故不
言器界也。虗空之義具如涅槃一十復次。不得以
邪空釋之。既是遮那依正即佛自受用境界。與初
句示他受用不同。然皆正中現依也。三釋小中現
大。毛端現剎是正中現依正也。毛端是身分極微
處。身心圓明毛端即是一念既。是一念則毛竭。即
[004-0701c]
常寂光土。於寂光中現寶王剎。如後文云清淨寶
嚴妙覺王剎是也。寶王是正。剎即是依。乃從寂光
而現實報。雖小中現大亦該大中現小。如現寶剎
而不壞毛端之相非大中現小乎。塵裡轉輪是依
中現正。上句惟色。此句惟依。一微塵亦是一心則
五時八教不出一塵之外。以時教全是一心。故大
聖安坐微塵而轉法輪。說法破惑必有所被之機
是自他皆現塵中。而此句正意同剖塵出經也。問。
坐微塵裡即坐道場與初句何別。則末句亦該四
土耶。答。若論四土何句不該。如毛端現剎豈離同
居。此文四句。初句明他受用。次句明自受用。三句
惟色。四句惟依。當依此分文耳。毛端微塵處極狹
者。顯一念具法不假他念。故妙樂云。此中一心無
復餘心也。霅川曰不釋大中現小。近人非之。然由
上文以第三句該第四句。無別釋第四句。故霅川
作此說也。滅塵下總結前義。前因背覺合塵則有
同居方便土相。今因背塵合覺則有寂光及無上
報土之相。分別情忘是曰背塵。以妙融明便合覺
體。霅川曰。不思議用非修所成故曰發。今不言用
而言性者竝由理具方有事用。近來釋此文者多
引十玄門及四法界。須知四土是此中要義故特
引之。
○二明三如來藏。上云我以妙明不滅不生
合如來藏。妙明之言似中道智。然中道中具有三
諦故須廣明。又上云一為無量。無量之名當指十
[004-0702a]
界。諸法方有歸著。故廣約之以明三諦。為二。一正
明。二斥迷。初為三。一明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
三明中道正義。雖曰空與不空實是中道。所以十
界俱空。十界俱假。乃至空假即中。與次第三諦其
相不同。常途所明以瓔珞經中三諦為次第義。如
初卷巳引。以中論四句為不次第義。中論云。因緣
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幽
溪云。十界皆因緣生法以佛種從緣起故。我說即
是空十界緣起皆真也。亦名為假名十界緣起皆
俗也。亦名中道義十界緣起皆中也。即中云。中論
與今經大同亦復稍異。以中論明緣生十界即空
假中。此通染淨二緣。今明妙明心中所具十界即
空假中。專屬佛界隨淨緣法。一空如來藏。】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
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
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刺若
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
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前云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今云本妙圓心
者。空如來藏以妙為主本來自妙也。明能生法故
不言明。十界皆空惟是一心非圓心乎。非心至非
意識界總非六凡法界。非明無明等非緣覺界也。
[004-0702b]
先緣覺而後聲聞者。十二因緣聲聞恒有。四諦法
輪非佛不宣。故先緣覺。緣覺以無明為初支而先
舉明者。不知因緣名為無明。自悟因緣名之為明。
譬如人坐暗中一見電光便能覩物。正見電光是
第一剎那。是人方知眼藉電光始能見物是第二
剎那。第一剎那是集法忍。第二剎那是集法智。此
兩剎那所得忍智名之為明。若無此明誰曉因緣。
故先舉明而後言無明。又十二支有流轉還滅二
門今兼舉焉。次非聲聞界。緣覺以集為初門。聲聞
以苦為初門。先知苦而後斷集。先慕滅而後修道。
聲聞法中畏果斷因見果行因次第然也。言智得
者。大論三十六卷第十九紙云。智者謂無漏八智。
得者謂得聖道。據論所言智之與得惟在初果。今
謂初果徧觀四諦後三果唯觀一諦。故舉四諦則
可以該四果矣。非檀那等非菩薩界。菩薩以道諦
為初門。非六度即非道。此先非能趣之行。非波羅
蜜多者總非所趣之理。六度有事理之殊。次第不
次第之別。無非性具今皆非之。非怛闥下非佛界。
怛闥阿竭云如來。阿羅訶云應供。三耶三菩云正
徧知。此先非能證之人。次非所證之法。涅槃四德
是也。涅槃二十八卷云。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
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
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淨。涅槃二十一
卷末明大我大樂大淨須者往檢。前非二乘是非
[004-0702c]
空。非菩薩界是非假。非佛界是非中。空如來藏俱
空十界。故止觀云。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
總空觀也。
○二不空如來藏。此經止有空如來藏
名。今依大寶積經稱俱即為不空如來藏。文二一
結前文。】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如如意珠俱非眾寶。能具眾寶。藏性亦然。故結上
云俱非等也。世結六凡。出世結四聖。
○二明俱即。】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
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
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
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
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言元明心妙者。以明為主。本具俗諦之照故曰元
明。前不言明而今言明。明豈不屬假乎。十界惟是
一心故云心。前真諦中以即有而空故云本妙。今
俗諦之心即空而有故復云妙。元明心妙是能即
之體。即心下明所即之法。具歷十界一一即之。問。
所云即者。為性中本具十界故名為即。為即俗諦
之相故名為即。答。此中文意因前云故發真如妙
覺明性後遂有三諦之文。則今俗諦不空之法亦
是真如妙覺明性其義明矣。既是妙性非關造作
[004-0703a]
豈非性具之法乎。以一性而具十界。則十界互融
界界具十豈非百界。一性無性百界宛然。但前文
妙覺明性元是所發。此乃如來從法界體起法界
用非眾生境界。亦與次第十界不同。復以一心而
具十界。此中有一有多而一多相即。有大有小而
大小互融。無非不生滅法。涅槃云雖非常住不念
念滅正此義也。當知眾生境界念念生滅。今非生
滅故與眾生不同。次第三諦中前六凡界秪是因
緣生滅。後之四聖對次第三諦。二乘為空。菩薩為
假。佛界為中。大約以無性之空隨緣之假二者相
即方名曰中。未修中時空假皆非性德。皆非佛界。
空假即中中為性德方是佛界。佛界是實。九界是
權。今是圓教俗諦。十界皆是佛界。一一皆實。無非
性德。故與次第不同。故荊溪云。次第即巳方成今
即。今若即巳三俱圓極。據荊溪意次第不可不即。
次第即巳便歸純圓。惟圓三諦為究竟耳。此圓俗
諦雖是如來所發。而眾生性德本具非碩異也。又
常途所說。空是破法假是立法。今文既立十界則
三諦咸立。止觀云。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
總假觀也。若以十界歷四教者。金錍云。藏通造六。
別圓造十。此猶一往論於所造。據輔行意。藏通明
八法界。謂六道法界及聲聞緣覺也。藏通菩薩弘
誓未全止八界半。別教或九或十。分教證故。圓教
始終不二而二。文在三十八卷。既云始終不二則
[004-0703b]
從初即觀性具十界與別不同也。按寶積經云。空
如來藏離不解脫一切煩惱。不空如來藏具河沙
佛不思議法。霅川以山河忽生及三種相續為不
空藏但彰染汙生滅之相。應如今文十界咸具方
合寶積云具恒沙佛不思議法耳。又據文次第雖
在空後。此中十界實為空如來藏之本。苟非不空
藏中元具十界。安得約十界以論空耶。空得具本
方是真空耳。
○三明中道正義。】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
是即非即。」


【十界有萬不同。即如來藏妙明心元者假即中也。
承上妙空明俗咸歸一心。心元之名正指中道。本
來如是故名為元。離乃非之異名。是為即之殊稱。
上離俗諦十界俱即。下離真諦十界俱非。此顯中
道雙遮二邊也。上是俗諦十界俱即。下是真諦十
界俱非。此顯中道雙照二邊也。但次第三觀中道
亦名雙亡雙照。對前異時亡照而立此名。以初觀
破假。次觀破空。此之二破為雙亡之方便。初觀用
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後雙照之方便。由前異
時作意遮照得入中道任運遮照。此以作意為任
運之方便。入中道時無心亡照任運寂知。與前異
時亡照不同故名中道觀也。今圓三觀中前之二
藏巳是圓理。茲明中者。如釋籤云。應以畢竟空不
思議假相對以成圓融三諦。正與今合。初十界俱
[004-0703c]
空名畢竟空。次十界俱假名不思議假。今云雙亡
是雙亡畢竟空不思議假。雙照亦然。此名圓中之
圓。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應知二邊分別若亡即
是中道。於中道中更點三諦皆是圓融。止觀云。一
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總中觀也。與今意大
同。三文之中皆云心者。通指佛界隨淨緣之心耳。


○四斥凡小不了三一法。】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聞聲聞緣覺。以所知心
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上明三諦竟。今指三諦是如來所證。非凡小能知。
如何兩字正責之之辭。前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
又云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則凡夫二乘
皆不能測佛明矣。其病在所知心不忘。世語言不
絕。墜落空有二邊。不知所滯之有即真空。所著之
空即妙有。以迷背中道故動成戲論也。圓融三諦
名無上菩提。
○二喻。】


「譬如琹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琹等喻十界眾生。妙音喻如來藏理。妙指喻實智。
發謂發明。白虎通云。琹者樂也。所謂禁止諸邪以
正人心也。廣雅云。長三尺六寸。以象三百六十日。
五絃象五行。大絃為君寬和而溫。小絃為臣清廉
不亂。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也。瑟者縝
密也。五十絃。箜篌者。白虎通云。漢武帝命樂工候
調作。或云候暉作。其聲坎坎然以應奏節故謂之
[004-0704a]
坎候。復訛轉為箜篌耳。候者因彼樂工而得名也。
楊升菴云。琹瑟秦箏之屬。絲木相去皆未寸許。惟
空侯絲與木相去遠。聲自空出。空侯之名或因此
立。又謂二字不必加竹恐未必然。瑟琶者。漢遣烏
孫公主嫁昆彌。念其遠行故思慕無巳。使工巧裁
箏筑為馬上之樂。以手推却前後而奏聲故名琶
琶。推手為琶。却手為琶。有打撥鈎桃之音。今四絃
者是巳。云妙音者。琴瑟等音通實報土。如大樹緊
那羅王絃歌一動聲震大千。須彌山王低昂踊沒。
一切聲聞猶如舞戲。天冠菩薩問迦葉言。少欲知
足頭陀第一。云何今日猶如小兒。迦葉言非本心
也。妙樂判云。彼經屬方等部以大斥小。緊羅奏於
別圓之樂故使迦葉不能自安。所謂菩薩勝妙五
欲能令迦葉起舞也。或以琴喻寶覺真心。妙音喻
無方大用。妙指喻楞嚴大定。然考大經中亦以箜
篌喻眾生。音喻佛性。故知琴等喻眾生其說最是。


○三合。】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
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
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汝與眾生略該九界。合前琴等。寶覺真心合前妙
音。具德為按即妙俗也。覺即圓中。真即妙空。一心
具此三諦何人不然。言按指發光者。佛意元是引
證必有所指今不可曉。聊舉維摩經及貲中解以
[004-0704b]
發明之。維摩經云。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
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千
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
蓮華。豈非海印發光之明證乎。謂於海印三昧中
發光明也。資中云海印者大集云。閻浮所有色像
大海皆有印文。此喻如來法身性海普現一切世
間之相。正性具依正無不具足。喻同海印。如來證
此法門復從體起用即是海印發光。是時山河大
地即無上知覺無礙融通成無上報。而從按指發
之者喻同有妙指而發妙音也。次云汝暫舉心塵
勞先起。合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聲聞舉心巳是塵
勞。不待動形故云先起。若以四住為塵勞富那巳
斷四住。今不指見思麤惑當以習氣為塵勞耳。習
氣即塵沙無明惑也。據此文知二乘生方便土猶
有勞久發塵之相。與同居土隙中微塵其相不遠。
義推實報土中雖有塵相不同下之二土也後。偈
云餘塵尚諸學故實報當有塵相。然既依正無礙
豈比二下土乎。由不勤求下釋塵勞先起之由也。
若求無上菩提知竝由理具方有事用即相似海
印發光。今保證小果得涅槃一日之價自以為足。
故雖在塵中而不知是塵耳。此方等部應有禪斥。
雖巳入法華時順方等部儀故宜斥小。
○二更釋
餘疑二一滿慈重徵妄因二阿難再執緣起初中
二一疑問。】
[004-0704c]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
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問中分三。初明巳佛無殊。具德之覺名曰寶覺。是
不但中也。十界俱照名為圓明。是不思議假也。第
一義空名真妙淨。一心具此三諦。此句領上三如
來藏之義。亦躡上寶覺真心各各圓融而發此問
也。次而我下明巳迷佛悟。無始妄想指無明惑即
妄為明覺等是。久在輪迴該三種相續之相。今得
四果但除四住未破無明故云猶未究竟。次推佛
悟中明佛圓斷五住是諸妄皆滅。對彼諸妄則三
諦俱名妙真常矣。三敢問下正窮妄因。前問云何
忽生山河大地。佛答妄為明覺故生山河。明覺之
義辨之巳詳。今問此妄從何而有是到底一問也。


○二佛答分三。一以演若失頭為喻。二以妄本無
因合喻。三示頓乘不藉修證。初中二一牒惑。】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


【聞妄為明覺則除山河忽生之疑。聞三如來藏則
除大性周徧之疑。而疑妄必有因是餘惑也。
○二
引喻。】


「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
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
瞋責巳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
[004-0705a]
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文有問答。世事易明故佛引以為問。演若覔頭是
諸事之一耳。夫喻本喻法。喻若未明何由知法。前
釋因明立所。而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今以鏡照面喻明覺也。愛鏡中頭瞋責巳頭喻立
所也。以為魑魅無狀狂走者喻妄能也。妄所在前
文為同異。妄能在前為無同無異。無同異是有為
眾生。故喻狂走。文相甚齊無勞異議。蓋妄有三重。
一妄為明覺。二所既妄立。三生汝妄能。今喻亦有
三重。一以鏡炤面。二愛鏡責巳。三無狀狂走。豈非
文相相齊之甚乎。孤山曰。晨朝者喻起妄之始。然
晨朝炤面男子所不必然。是炤面巳有狂意。故演
若炤鏡責頭之意在其中矣。上舉事竟。於意下正
問。何因之言問其因也。富那答中心狂二字正明
其因。據後經文有狂性因緣之言。此中當以心狂
為因。炤鏡為緣。是則世尊說其緣。滿慈出其因。蓋
心狂在炤鏡狂走之前。狂走以心狂為因。而心狂
則更無因。故曰更無他故。若合後文。心狂喻最初
之妄也。炤鏡至狂走所謂自諸妄想展轉相因也。
演若達多此云祠授。從神乞得故也。山神虎頭曰
魑。宅神猪頭人形曰魅。
○二以妄本無因合喻二
一合二結初中三一決明妄本無因。】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
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
[004-0705b]
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
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初云妙覺明圓者。妙即是空。覺即是中。明即是假。
三諦在一心中故云圓。此句立圓融三諦以為性
本。本圓明妙非修之始妙。此句亦明妄想之無本
也。既稱下反覆明妄無因。因即是本。既妄為明覺
矣又何有因。又有因即不名妄。乃約名以申其義
耳。然無因之妄是無始無明。由此而生四住煩惱
則展轉相因故云從迷積迷。若對前文。自妄為明
覺後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乃至三種相
續是展轉相因也。若對喻文。因照鏡而責頭因責
頭而狂走亦展轉相因也。雖佛發明但斷四住成
聲聞果。無明尚在名不能返。乃責滿慈以責眾生
耳。如是迷因仍指最初無明。此更無因故曰因迷
自有。是則妄有二種。一者最初之妄必無有因。二
者妄所妄能展轉相因。前文云。是人心狂更無他
故。今云既稱為妄云何有因。法喻齊矣。次示滅妄
之方。云識迷無因妄無所依者。迷即是妄。因即所
依。迷無因即妄無依也。以最初妄前更無有妄。而
真又不生妄。所依竟安在乎。無因則不能生。無生
則亦無滅。如來所以永斷無明識此而巳。
○二約
得菩提況釋。】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
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004-0705c]


【疑者云。妄既本無。何以得菩提人言妄有生滅因
緣乎。故以寤寐釋之。菩提如寤。妄想生滅如夢。夢
不知夢至寤而始知夢。迷不知迷至寤方能辨迷。
如說夢中事以其心之精明故也。能辨五住枝末
故曰精明。然夢竟叵得。況字從因緣上發來。心精
明故夢物因緣如在目前。然不能據夢中因緣以
取夢中之物。況一念夢心不從因生。并夢亦無而
夢物豈可取哉。夢物有因緣者。喻妄所妄能依於
明覺也。夢心無因。喻妄為明覺之妄不從因生也。
前但示無因則無生滅。今兼示有因緣者亦無生
滅。言夢心無因者。夢前無夢是不因夢。醒時非夢
是不因醒。
○三復宗明無得失。】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
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前更約寤夢為喻。今復宗重舉演若。演若狂走雖
以心狂為因照鏡為緣。然因緣畢竟叵得。如他人
炤鏡不狂而彼獨狂是無當狂走之緣也。狂性無
本是無當狂走之因也。次明頭無得失正顯妄心
無因。頭喻真心。頭無得喻真之無得。演若謂巳失
頭所以狂走而頭實不失。喻在妄時真不曾失。

二結。】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前雖雙明有因無因二種妄法皆不可得。然滿慈
所問是最初之妄。此妄無因故結顯之。真不為妄
[004-0706a]
因。如不狂不為狂因。
○三示頓乘不藉修證又二
一法。】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
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直示頓乘要在不隨分別四字。分別之心即是三
種相續。由分別故成世界相。乃至眾生業果亦然。
此中云世間該二種三界之相。所以不隨分別即
得成菩提也。吳興云。三緣即業果中殺盜淫也。三
因即三種貪。親生為因。疎助為緣。以殺盜淫是身
根所造之業。三種貪是意根能造之惑。惑親緣疎
因緣之義彰矣。天如非之。謂三緣三因是三種相
續之因緣。而配釋亦未明了。即中謂佛語多含。三
種相續意巳窮深。下三緣三因獨在業果。淺深俱
斷三惑圓除。正是歇狂之方。何必純在於深方不
藉修證耶。故當以吳興解為正。心中演若達多即
妄為明覺之心。此心起時還欲照明覺體。是向外
馳求反生器界。此三種相續所由來也。今明真本
無得但須歇狂。歇即菩提頓成佛道。經自初卷來
漸說居多。獨此中文最為圓頓。偏漸教中須無量
劫修菩薩行。乃至後文云菩提涅槃尚在遙遠。俱
屬漸教。漸說是權。良由阿難未除四住當與言漸。
滿慈巳除四住宜其言頓。頓說是實乃究竟旨歸
之地耳。勝淨明者。謂不隨分別自然清淨明鑑。名
[004-0706b]
之為勝。勝於明覺曰勝淨明。周法界者。如圓覺云
覺徧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也。此心雖賴師示實不
從人得。上文云忽然狂歇頭非外得。今以此文合
之。是則頭喻真覺。照鏡喻明覺。其義明矣。肯綮出
莊子養生篇云。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觚乎。骨
間肉曰肯。筋肉經處曰綮。刀經此處便覺艱難。今
以勤劬修證名肯綮也。圓頓根人悟修證在一心
中何必肯綮修證哉。
○二喻。】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
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
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前迷頭喻眾生之狂性。次夢事喻迷妄之不實。惟
今神珠堪比妙心。復顯迷時無失。悟時無得。苕溪
以衣譬五陰。珠喻勝淨明心。由無明故不覺。所遭
皆是窮途曰窮。在三界中如風飡露宿曰露。流轉
六道如馳走他方。因流轉故求小乘偏教或取人
天之樂為乞食馳走。此與怖頭狂走何異。無功德
法財曰貧。雖貧珠在喻迷時無失也。佛如智者。教
為示珠。證理起用名大饒富。雖藉師教不從師授。
以顯悟亦無得。幽溪曰。法華繫珠與今不同。彼明
十六王子覆講法華結大乘緣種喻以親友繫了
因珠。今經於自衣中繫正因珠。喻本有佛性雖窮
不失。一解一性自不同年。上文佛答富樓那竟。或
疑。解門將畢。修證方興。佛告滿慈即云何藉劬勞
[004-0706c]
肯綮修證何也。答。如來說教破立同時。據圓頓教
悟修證在一心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故云何藉
劬勞肯綮修證。非廢修證也。若在漸教必先悟後
修。先修後證。此如來方便析重派深應彼漸機。以
施權教。既是權說須先掃後立。要之為頓施漸漸
必歸頓圓實部主。永無異途。
○二阿難再執緣起。
幽溪云。經自二卷來破因緣自然者屢矣。今阿難
復以因緣為難何惑情之難袪乎。答。因緣自然其
言雖一義涉多門。有在纏之因緣自然。有出纏之
因緣自然。前三卷所破是在纏之因緣而巳。若今
重以為問乃出纏之因緣自然。雖單問因緣實兼
自然。是以世尊答中雙破二義。原其問意而備在
答中。將謂解門巳竟當辨修途。圓因搆造有似乎
因緣。分果冥契有似乎自然。苟不雙遣必墮雙非。
故冀如來有以明之庶不墮於偏修偏證之失。如
曰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皆為戲論。乃至
云。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其事
理修證之殊了然可知矣。為二一疑請三一引所
說之理。】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
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
頓棄因緣。」


【阿難不引三種相續而引殺盜婬三緣三因者。立
[004-0707a]
因緣之名也。緣狂性歇即成菩提此因緣之義也。
既出其名又立其義。斯則因緣皎然明白。雖有不
從人得之言似屬自然。然豈以此而礙因緣乎。言
頓棄因緣者。如前文云。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
所因云何名妄。是頓棄因緣也。
○二引巳他得悟。】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
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
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舍利弗目連同師沙然梵志。梵志道術身子皆得。
師有二百五十弟子悉付身子而成就之。沙然臨
死欣然而笑。身子問故。答。世俗無眼為恩愛所纏。
我見金地國王死。夫人投火聚願同生一處。言巳
命終。後見金地商人問之果然。身子追悔我未盡
師術。而不授此法為我非其人師祕乎。自知未達
更求勝法而無師可事。於路見頞䫌威儀庠序。因
問師法。頞䫌答云。諸法從緣生。是故說因緣。是法
緣及盡。我師如是說。一聞即得須陀洹果。來至佛
所。十五日後得阿羅漢。目連聞偈亦證初果。後見
佛亦得羅漢。須菩提聞因緣事未攷。梵志或翻淨
裔。頞䫌偈中略說三諦。初句苦諦。次句集諦。第三
句滅諦。法即苦。緣即集。苦集俱盡是究竟滅。
○三
結所說同邪。】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
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004-0707b]


【前佛云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即是菩提不從因緣也。拘舍梨外道名。維摩經云。
末伽梨拘舍梨子。什公云。末伽梨字也。拘舍梨是
其母名。其人起見云眾生罪垢無因無緣。據此似
末伽梨為拘舍梨之子。或云。末伽梨俱舍梨字形
楚越前後譯不同耳。翻譯名義云。末伽梨此云不
見道。其計自然亦是斷滅自然。然是也。自如是也。
婆沙云。法應爾不可改易不可徵詰是法爾義。自
然與法爾同。即中云。自然有二種。一斷滅自然。二
常見自然。交光云。外道自然此八萬劫自然成道。
猶如縷丸極則停住。此常見刪闍夜毗羅胝子所
計與拘舍黎何涉。刪闍夜計常。拘舍梨計斷。因名
自然。若以等字攝之則無不可。阿難就對待說不
執因緣必入自然。似外道反為得之故作此難。

二佛示二一委辨因緣自然二發起行門方便初
中二一辨因緣自然二明無戲論法初中二一總
述。】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
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狂性因緣者。心狂為因。照鏡為緣也。不雜因緣稱
為自然。狂賴因緣。不狂則不賴因緣。故曰不狂性
自然而出。溫陵曰。不狂之前二皆本無。由是觀之。
凡所謂因緣自然本皆不有悉由狂妄而立故曰
理窮於是。
○二別破三一以因緣破自然。】
[004-0707c]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
緣故怖頭狂走。」


【此文以頭為自然故云頭本自然。又前文云不狂
性自然而出。似不狂在後。今明頭元自然乃立自
然之義也。本自下二句定自然計。本自其然者謂
先來元是自然。無然非自謂後日無非自然。何因
下破。不藉因緣方名自然。今何以心狂炤鏡之因
緣而怖頭狂走乎。則自然之計窮矣。
○二以自然
破因緣。】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
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初二句定。何不下破。本頭下結。此文以狂為因緣。
立自然者不賴因緣。立因緣者必先有自然。自然
頭即不狂不雜因緣之頭也。彼計云。自然之頭元
來不狂。後以照鏡因緣故狂。破云。若立此計亦應
自然頭不失以照鏡因緣而失何不爾耶。結云。今
既本頭不失狂自妄出。則狂與頭了不相涉。何曾
變換而假因緣。則因緣之計窮矣。言失頭者演若
自謂失頭故也。此文及前因緣不須合法。但就喻
觀。妙義自顯。
○三破轉計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不狂自然
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由前以頭為自然。狂為因緣。既因緣被破。轉計狂
亦自然。不狂亦自然。故此破之。初破狂自然。初句
[004-0708a]
立計。次句釋本狂二字。未狂下二句破。如文。次破
不狂自然。初句立計。頭本下破。既頭本無妄而有
今日之狂走。安得定云本來無妄。則不狂自然之
計破矣。
○二明無戲論法又二一明悟本俱非以
顯前義。】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
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欲明無戲論法先斥戲論。在今釋此文者多指因
緣自然皆是狂走。前屢明頭是自然狂是因緣恐
此釋未妥。詳文意似謂悟本頭而知其非自然。識
狂走而知其非因緣。則兩俱戲論其義明矣。次結
顯前義。三緣斷則不關自然。即菩提心則不涉因
緣。所以前文之言本離戲論也。
○二簡二種生滅
名無戲論。】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則名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
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
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菩提心中最宜甄別。故復重重研覈。大要以因緣
自然對簡有兩重生滅。既離對待方除戲論。初約
菩提簡生滅云菩提心生者。向來不悟菩提今悟
菩提故曰生。分別情忘是生滅心滅。智生惑滅既
成對待豈非生滅法乎。遣此生滅方成無功用道。
[004-0708b]
云滅生者由斷惑而證真也。此以住前緣修名為
滅生。登住證真不見有斷惑證真之功稱無功用
道。方離第一重生滅耳。若有下更約自然簡生滅。
言若有者非相似之若。謂情計不忘復立自然。如
是則名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仍指智生惑滅為
生滅也。上云滅生俱盡即俱滅也。又須遣之故云
此亦生滅。此生滅與上智生惑滅不同。乃指自然
為生。智生惑滅俱滅為滅。前簡緣修為因緣生滅。
今貶自然亦歸生滅。以亦是對待法耳。次云非生
滅者名為自然釋成自然是生滅義。疑云。何故自
然亦是生滅。釋云。對彼智生惑滅稱無生滅者為
自然豈非是對待法乎。對待即生滅也。猶如下立
喻。如地水火風和合成一譬第二重中智生惑滅
之義也。虗空非合號曰本然譬上無智生惑滅之
自然也。就喻既成對待。法中可知。所以本然之計
決不可立故云非然。和合之計亦不可立故非合。
合然俱離承上文和合本然二俱遠離而說。是離
第二重中無智生惑滅之自然。與智生惑滅之和
合耳。離合俱非者。離即離然離合。合謂并離亦非。
即不離也。夫離合離然既非對待巳是正義。今又
非之。不但非離并亦非合。到此一句方名無戲論
法。當是妙覺之所證耳。前云歇即菩提理最直捷。
今遣之又遣似與前違。非違也。滿慈得意祗貴承
當。阿難多聞須除計執。故前後互出耳。
○二發起
[004-0708c]
行門方便分四一佛果尚遙。】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


【菩提智德。涅槃斷德。阿難志在佛果欲成菩提涅
槃。就其情計尚執因緣。去離合俱非甚遠。故云尚
在遙遠。
○二須勤修證。】


「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
清淨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戲論。」


【文意謂苟非歷劫修證雖有多聞只益戲論。以為
下謂行門之開端也。
○三戲論無益。】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
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
佛頂神呪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
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阿難是初果人從十六剎那證入。因緣二字具十
六剎那之義。如云法從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
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夫緣生之緣是集諦。生是苦
諦。緣滅之緣是道諦。滅是滅諦。一往觀之具四剎
那明矣。然見苦者有一忍一智。見集亦然。見滅者
有一忍一智。見道亦然。再往觀之具八剎那明矣。
又欲界四諦名法忍法智。上色無色界四諦名比
忍比智。因觀欲界緣生緣滅比知上二界緣生緣
滅。欲界既有四忍四智。上界亦然。反覆詳觀具十
六剎那明矣。此談因緣決定明了也。又云法性自
天而然。苦不能惱。集不能染。道不能通。滅不能盡。
[004-0709a]
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滅尚非真三諦焉是。此談自
然決定明了也。阿難所聞又不止此。就證十六心
辟支佛聲聞分為三品。於聲聞中身子上。目連中。
餘皆下。一一知之故多聞第一。況自空王佛來多
聞熏習而不能免摩登伽難。孰謂多聞有益乎。何
須下謂汝若多聞有功何須待我呪力。言精進林
者精進法多名林。梵語阿那含此云不來。不來欲
界受生故。巳斷欲界九品俱生於一生中超過七
生七返故名精進林也。令汝解脫得離淫室也。

四結勸進修。】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
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淫女。
由神呪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
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
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前謂不修無漏只益戲論故今勸修。言祕密妙嚴
者即三德祕藏微妙莊嚴也。幽溪云。無漏業者不
隨分別是也。世間輪迴由憎愛生。憎愛由分別起。
分別則漏落於世界眾生業果相續。故以不隨分
別為無漏業。此因中說果舉果標因耳。文中始云
歷劫。次云一日。又次云一念者。前云菩提在遠尚
須歷劫修行。今斥多聞無功不如一日修習。須知
歷劫修持祗圖一念相應而巳。又恐疑歷劫多聞
即是辛勤修證。故云不如一日修無漏業。復舉摩
[004-0709b]
登者。前云婬火頓歇顯呪力耳。今意謂彼是女人
尚證無漏。汝是男子云何自欺。不明自心即自欺
也。無漏之言亦通深淺故。或出欲纏如性比丘尼。
或蒙授記如華色比丘尼也。今經第四卷必在法
華後說此文是其證也。方等收經攝後歸前其例
實多。然法華亦授阿難記莂。今引二尼是策其斷
結耳。尚留觀聽者。謂為根塵所礙。霅川云。略舉見
聞以攝覺知即六妄也。大章第一約破顯以開圓
解竟。


○大章第二示正助以修圓行。自古諸師如溫陵
孤山長水吳興天如。莫不大判先解後行。獨交光
懸示通駁諸家而自判從初至此。答阿難奢摩他
巳竟。向下開行門乃答三摩之請。作如此說割截
三諦不會佛心。須知前開解門是談奢摩他等所
照三諦。後開行門乃示三法中因果名目相應。及
決定煩惱根本。與夫選擇一門深入。故知開解三
法必俱。行門三法亦必俱。第有修性之分。境智之
殊爾。前三卷末當機聞法領解巳是結文。安有不
具三法而遽結益。至此後方明三摩者乎。又上根
利智悟證必俱修在其中。例如小乘舍利弗聞說
因緣悟心無際悟也。即證初果證也。前十五心名
見道。第十六心名修道。是修在其中也。大乘圓教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發心悟也。正覺證也。前十五
心為信行。第十六心名信解。如法華信解品正是
[004-0709c]
其文。是修在其中也。如此根性末代必無。阿難為
後人法式。故先請解而後請行耳。為二。一示觀理
直入正行。二示帶事兼修助行。初又二。一慶喜歎
領述請二。一經家敘相。】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
輕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泪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
佛言。」


【自佛答滿慈來未有結益。今即總結上文之意也。
三卷末云希更審除微細惑。今云疑惑銷除與前
相應。言心悟實相者。二卷云汝等聲聞狹劣無識
不能通達清淨實相。三卷七大文初云亦令當來
修大乘者通達實相。當知實相秪是三諦之理耳。
無量義經云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釋云
無相者無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相也。夫無生
死相豈非空乎。不涅槃相豈非假乎。經又云不相
無相豈非中乎。或解經文云究竟除因緣自然為
實相。竊謂前文云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何但離因緣自然耶。應知合然俱離離合俱非無
句可指故名實相。今所悟者即此理也。桐洲曰捨
生死重擔息肩於藏性輕安之義。
○二慶喜陳辭
二一歎領。】


「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
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幽溪云讚佛無上大悲清淨寶王者。知佛悟妄如
[004-0710a]
迷方。空華本無所有。證真如精金。濕灰更不重生。
位無有上萬累多捐。無心無緣而能拔苦與樂。故
又敘益云善開我心等也。前破妄會真歸三如來
藏。故云種種因緣。皆有別有圓故云方便提獎。五
住為沈冥。二死為苦海。
○二述請三一述前但解。】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
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如來
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


【慶喜巳開圓解深得文旨故今云知如來藏等。妙
覺明即三諦也。藏心既徧。三諦咸徧。但觀今文。豈
非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
成體。及二卷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等。
為前文之要義乎。補遺云。心具為含。心生為育。清
淨言無染。寶嚴謂具莊嚴。世界因明生。今以妙合
覺故王此淨土。心含淨剎是因心徹果也。上十方
猶兼淨穢此專在淨。解心至是可謂極圓。然未兼
修證則不逮修習。故佛責之。問。解行相去幾何。答。
解則廣兼諸法修即惟在一門。例初果見道通觀
四諦。後三果重慮緣真止觀一諦耳。今經亦然。據
阿難自呈所解心含十方。而後文揀選圓通止在
一根。詎非解廣而行專耶。
○二通喻解行。】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
要因門入。」


【陸宿曰旅。水宿曰泊。喻心行理外也。天王賜與華
[004-0710b]
屋者。有喻必有法。遠指即前三卷半經。近指即雖
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等也。要因門入。
遠指即後修道分經。近指即下本發心路也。總之
法在前後喻在中間。觀要因門入之言解廣行專
其義明矣。
○三正請行門。】


「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
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
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作是語巳五體投地。
在會一心佇無慈旨。」


【在會多先習小乘之人是諸蒙暗。今巳開權故求
畢獲無餘涅槃。補遺云。小乘煩惱子縛斷名有餘
涅槃。生死果縛斷名無餘涅槃。今此大乘五住二
死究竟盡。名無餘涅槃。是圓果。義通分滿。對此涅
槃而指最初能入之路為本發心路。此文與初卷
云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
禪那最初方便其義是同。但前云菩提是究竟果。
此云涅槃是究竟果。果前舉三觀及最初方便。今
云本發心路則兼之矣。下文攝伏攀緣是奢摩他。
得陀羅尼是三摩提。入佛知見是中道義。總該解
門三義。而請其最初方便故建首云從何耳。問。此
中當機所問與初卷同。何分解行。答。初卷問意欲
明從假是最初方便。故佛答云。有三摩提是最初
方便也。此中欲明耳根是所從之假乃行門之要
故重問之。問。前七處徵心。以妄心為所從之假。今
[004-0710c]
以耳根為所從之假云何得同。答。七處窮逐使言
思道斷。今耳根云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相雖
不同其旨一也。又三科七大名諸三摩提那得不
同。云有學者。或云等覺巳還皆名有學。今謂尊者
之意恐指前三果人名有學。以上文云捐捨小乘
則兼四果。今別指前三者。由第四果人空觀巳成
亦得云攝攀緣也。
○二如來宣示行門二一經家
敘。】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
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


【此時巳說法華會三歸一故聲聞緣覺咸向菩提。
初心之人未明中道名不得自在。此為現在之機
也。及為下是為未來眾生。若知心徧十方自趨佛
果名菩提心。開無下總承上現未二機。無上乘者
謂超過三乘。妙修行路者謂一心三觀。
○二正宣
示二一發覺初心二顯示修證初中二一正明二
義二從七常住名去決通疑滯初又二一總述。】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
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妙三摩提者。梵語三摩提此云等持。離沉掉曰等。
專心一境曰持。於三觀中獨當假觀。假即空中故
云妙也。解行之要皆在乎此。問。前釋有三摩提約
次不次兩門。次第則從假入空。不次則假即空中。
[004-0711a]
今亦具二義否。答。前次第中雖明從假入空元非
正意。此經之意正為顯圓。在約假以立空中。今文
亦然。前約開解。解是行家之解。今約起行。行是解
後之行。故特舉三摩提為入門使措心有地。立修
定之軌則其旨正同。又前開解。正明圓旨。兼用別
教。而經旨在會別入圓。今妙三摩提盡攝後文。如
觀音圓通正是約假以立空中。而憍陳如等小乘
聖位豈無從假入空之義。會權歸實無非圓矣。幽
溪云。決定有二義。一者如來聖人決而方定。二者
巳受決於如來定不可易。同是一義。但有機應授
受之殊耳。或謂二決定義與前二種根本為同為
異。答。同而不同。前先云生死根本次云菩提涅槃
元清淨體則先妄而後真。今先審觀因地發心次
審詳煩惱根本則先真而後妄。立名雖爾今一義
中實兼前二種根本。何者。第一義審觀因地發心
與果地覺為同為異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
湛性成。夫因果名目相應則與智斷根本中涅槃
義同。前為開解但示生死根本。今為立行須擇去
生死根本。則第一義中具二種根本明矣。第二審
詳煩惱根本意兼選擇圓通顯六湛圓明本所功
德。夫覺體不離六根是稱六湛圓明。此與前第二
根本中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何以異乎。
而煩惱根本與生死根本義亦相通。則第二義中
亦具二種根本明矣。同而不同其義如此。今所以
[004-0711b]
有二義者。第一以因心徹果。第二就自身觀察。而
意皆所以選耳根也。發覺初心者。指初心所發之
悟。如五卷云。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是巳。


○二別明二一徵起。】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二正釋二。初審觀因地發心。文三。初略示因果
同異。二以是下明生滅不生滅。三則汝下正示起
濁除濁。初中先勸審觀。次明須審所以。初審觀因
地者所謂以因心徹果。輔行四教因心不同今是
圓初心也。何者。前阿難問中云。捐捨小乘畢獲如
來無餘涅槃。佛答中云求佛乘不生不滅。後結云
皆合涅槃清淨妙德。是以界外滅為初門。屬圓明
矣。問。第二義初云汝修菩提。菩提是道。是仍以道
為初門何也。答。滅為初門非不修道。第二義中云
汝修菩提乃以道諦助成滅諦也。由其契理至深
故合滅諦。而道為修行之法豈可廢乎。此之果理
必從六根證入故勸審詳煩惱根本耳。應知第一
義中以滅治苦。生死根本苦也。不生不滅滅也。第
二義中以道治集。煩惱根本集也。得循圓通道也。
是為四諦同觀而以滅為首非圓教而何。】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
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
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
無有是處。」
[004-0711c]


【既捨聲聞因果。便求菩薩因果。入佛知見豈非果
乎。因地該信前乾慧。後文云。初伏客塵煩惱。客塵
指見思。見思尚伏。故通信前。吳興云。因該十信果
通分滿。發心指所發之悟。亦指初心所修止觀法
門。如後文云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以湛
之言正指起行。蓋初修止觀時圓伏五住。發心求
佛。亦是發心畢竟二不別也。若於下明須審所以。
交光直指識心為生滅則與下文相違。蓋四大五
濁是生滅法。若除四大即是涅槃不生不滅之果。
下文了然無勞異議。因心稍帶五濁則與佛果不
相符矣。問。前開解中指攀緣心為生死根本。今以
四大為生死本豈不異耶。答。根本名同而義異。
攀緣是集。集為苦本故名生死根本。是相生之根
本也。今云根本者四大為生死之體。若無四大安
成生死。是當體之根本也。前舉其因。今言其果。由
因致果元非碩異。前為開解。解門以識心為障故
斷攀緣。今為成行。行門以根塵為障須除四大。用
與不同。當識文旨。
○二辨生滅不生滅。】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
虗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此文之意。明有生必有滅。可作是生後則有滅。若
前無生後亦無滅。幽溪云。地水火風可作者也。湛
圓妙覺明心不可作者也。然此是法說之義。今文
[004-0712a]
是喻。喻中先可作。次不可作。可作中先正說。次反
顯。正說中以外四大喻內四大故舉器世間明其
生滅。山河國土器世間也。而云諸器世間可作之
法則瓶衣等皆在其中矣。虗空喻真心其義可知。


○三正示五濁及除五濁分二一示濁妄二除五
濁初又二一明濁相二示五濁初又二一法。】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
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身中是根。四大是塵。攬塵為根成一期生死之相。
則四大為生死根本更無疑矣。涅槃亦云。為非佛
性說為佛性。非佛性者謂墻壁瓦礫。據涅槃所云。
知外四大定非佛性。今攬四大以成內身豈成佛
性。四纏即四蛇也。人固有湛圓妙覺明心元在生
死之外。本無四大曰湛。六根互用為圓。妙覺明即
三諦之理。一心具五種功德。而此妙心為四纏所
分即真妄和合全成妄中之用也。為視為聽等者。
四大有色因結色而成眼。四大有聲因卷聲而成
耳。鼻舌身曰覺。意曰察。六根應用皆以真妄和合
而為濁耳。如此似成十二入。而前有空大後有煩
惱等。從劫至命共有五番渾濁也。
○二喻為二一
立喻二略合。】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
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
[004-0712b]
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
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幽溪曰。水喻湛圓真心。灰沙喻四大纏縛。言土失
留礙者喻四大無知而反成有知。水亡清潔者喻
真心無生死而反成生死。須知水亡其潔咎歸灰
沙。真心成生死咎則歸於四大明矣。然則水雖濁
而清體不亡。濁徧之處即是清徧。故圓修者非撥
濁以求清。乃即湛以復湛也。汩亂也。熏聞曰。准悲
華經人壽八萬至三萬歲未有濁名。至二萬時為
五濁之始。今文蓋約五陰妄想為五濁。故辨魔中
色陰有堅固妄想。受陰有虗明妄想。想陰有融通
妄想。行陰有幽隱妄想。識陰有罔象虗無顛倒妄
想。是故色陰盡則超劫濁。受陰盡則超見濁。想陰
盡則超煩惱濁。行陰盡則超眾生濁。識陰盡則超
命濁。以後騐前知是五陰。
○二示五濁五一劫濁。
前文明四大妄法能濁真心此就身中說耳。四大
之前實先有空能濁見也。】


「阿難。汝見虗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
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尋常所論五濁之義。但云劫濁是總。四濁是別。然
劫雖總四豈無劫濁之體乎。今正出劫濁之體即
空見不分是也。空徧十方界能容地水火風。見亦
徧十方界能包見聞覺知。眾生所共。故可總乎四
濁。劫者時也。四濁既聚此時則濁。何但以空劫當
[004-0712c]
其義哉。若云此經論劫濁與他經有殊便失經旨。
亦無會通之趣。有空無體者空無形質故。有見無
覺者不附身根故。見既無覺故與見濁中見聞覺
知義不相同。見徧十方聞豈不徧。今但以見為言
端。總之徧十方者盡名劫濁。如下見聞覺知總名
見濁意可知矣。相織妄成者。以無體之空織無覺
之見。以無覺之見織無體之空。故妄成第一重濁。
見至於無覺而猶名濁者以為空所雜也。二卷云
見在眼前是義非實。當知今之徧十方者亦妄見
耳。吳興曰。應知五濁皆就阿難現前而示。是故五
節文初竝云汝見汝身等。孤山用配五陰。初劫濁
配色陰者。空名一顯色是色之根本也。
○二見濁。】


「汝身現四摶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
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前濁云見但取徧空無覺之見。今則附著於身故
云汝身現摶等。摶揑聚也。見聞覺知本非留礙。而
以四大織之。四大有色結色成根。四大有聲卷聲
成耳。是壅滯也。因之見不踰色。聽不超聲。是留礙
也。水火風土本非覺知。而以見聞織之轉無知成
知。如四大淨色能見能覺。此取六根有發識之用
故曰覺知。是局在身根明矣。此句雖似局根而上
句見聞覺知實通指見精聞精等也。名見濁者。見
聞覺知總名為見。而為四大所濁。妄成者妄成第
二重濁也。以次序言之。先有劫濁今當第二。此濁
[004-0713a]
配受陰者。六根有知則能領納前境故屬受。
○三
煩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
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上見濁通舉六根及現量識。今從見濁生攀緣心
名煩惱濁。如首卷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心
性正是此濁。故孤山以配想陰。觀文意似多指第
六識王數故建首云又汝心中也。長水云。憶過去
境。識現在塵。誦習未來境界。長水以誦習屬未來
者言誦習之力能至未來耳。性發知見者。六根生
識。初剎那未起分別次一剎那轉入意地。故妄想
之性發於前之知見。性者體也。然第六識離六塵
無別有相。故妄想之容現於六塵。次云離塵無相
明相是妄。離覺無性明性是妄。相織者。知見六塵
相織妄成第三。所謂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也。觀今
文則第一決定義中雙具二種根本明矣。
○四眾
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
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前見濁及煩惱濁皆是妄法。念念生起刻刻遷謝
即眾生濁。生滅屬行。行有二種。一不相應行徧於
根塵。二思即是行能造業招果。孤山曰。造作之心
能趨於果名行。行有六種。大品經中說為六思。思
即是業。謂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不動業也。
[004-0713b]
即中云前煩惱是惑。從惑生業。從業生苦。而雙取
業苦為眾生濁。文云業運每常遷於國土豈非竝
取業苦為今濁乎。知見欲留者欲留六根於世間
也。為業所運不能久住。初朝夕不停細生滅也。從
細至麤流轉國土乃成一期生死之相。一去一來
名為相織。法華疏云。眾生濁亦無別體。攬見慢果
報上立此假名。今文雙該上之二濁。又以業苦為
今濁相。與彼文何異耶。又上四濁皆有從前生後
之義。
○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
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五濁中以命濁為主。見性即聞性是無異也。眾塵
指六塵。卷聲結色成根有異生識亦異。問。前文云
見聞覺知壅令留礙。與今何殊。答。前但明異不言
其同。今意欲明同異相織故與前異。又前壅礙之
言雖該根識似未及第六分別。今則第六分別亦
在其中。雖第六通緣前五對彼五識其相不同亦
得云無狀異生耳。性中句釋上元無異性。如後文
云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
是同。是其義也。用中句釋上無狀異生。同是識體。
異是識用。適言其同則用相背。適言其異則性相
知。是無定準。同異相織成命濁者。識體本同與異
相織。是阿賴耶識為人命根故曰命濁。據無異之
性真妄巳是相合。而同異又復相織豈不濁耶。此
[004-0713c]
五濁文。長水用三細六麤以釋其相。孤山改用五
陰與後辨魔文合。千古承用。然當文自有五相。如
劫濁以無體無覺為相則該乎四濁也。文云汝見
虗空徧十方界非總四濁乎。若見濁則以識精之
附身者為相。煩惱濁則以歷緣對境所起分別心
為相。在三道中前之三濁皆屬惑道。劫見二濁屬
無明惑。煩惱是第六識王所屬見思惑。眾生濁以
從惑起業苦為相。文云業運每常遷於國土。其義
了然。至於命濁。乃指報因必有命根。真妄和合同
異混雜而為五濁中主。雖在受報之後實可統前
四濁。相雖有五舉業惑苦三即該之矣。
○二除五
濁分二一擇真妄。】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
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見聞覺知其性本真。因四大渾濁而成生死。言遠
契等者。前云菩提涅槃尚在遙遠。又阿難初請行
門云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是欲遠契如
來之四德也。溫陵云生死根本五濁業用也其言
甚是。交光非之。自立六處識心初卷七番所破者
為生死根本。不知生死以根塵為體。今欲立行須
破根塵。云先擇者。蓋欲擇去根中之塵則見聞覺
知自復真體。況經自堅相為地以來頻言四大能
混真性。既濁真性故今結顯須除四大。前後相映
文旨可識。乃反遠引初卷之文。則成解行不分之
[004-0714a]
過矣。幽溪云。擇去也。依取也。前文巳示由此四纏
分汝圓湛。則一真一妄徧乎五濁。今當先擇生死
之濁者而不用。竟取圓湛性之清者而成之也。或
問。根中四大何法能除。答。不循外塵則內塵自滅。
外塵皆妄心所成。識心愈動則四大逾生。五濁逾
盛。夫執持世界者風輪也。今空中之風蓬蓬然起
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孰非眾生心力所致乎。
意念彌增則風輪彌廣。人自不覺。乃至貪愛為水。
覺觀為火。堅執為地。皆是攀緣所成。但除攀緣塵
相自滅六根亦淨。是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也。成謂
成因成果。
○二明伏斷二一正明伏斷。】


「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
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以湛下先明因。然後下次明果。因即是伏。果即是
斷。以湛之言以清治濁正是起行。虗妄滅生指五
濁耳。前地水火風空為生死根本有此五大則成
虗妄滅生。滅生既妄故可轉旋。但除攀緣即以湛
旋滅生也。伏是伏惑不動之義滅生既旋覺心不
擾為伏還元覺。元覺者。無五大之覺性本來如是
故名曰還。乃以工夫合本體耳。得元明等者明由
湛得。據下文云明相精純而接以變現之言則明
含假義。覺即中道。無生滅即空。契合此性為因地
心。古人云修三止觀照三諦境。不其然乎。此心如
指南車所向皆正故可圓果地修證。三觀功成證
[004-0714b]
三德秘藏則修證圓矣。
○二喻顯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
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五濁喻濁水。湛喻靜器。澄濁水喻旋其虗妄滅生。
靜深不動喻伏還元覺。靜是器靜。不動是水不動。
止觀明靜能窮覺體故復喻以深也。沙土自沉喻
無生滅性。清水現前喻得元明覺。名為初伏下本
文自合喻耳。客塵煩惱即界內見思。初伏應指十
信前五品位中圓伏五住。不但無明初伏即見思
亦是初伏。涅槃云。具足煩惱能知如來秘密之藏
即其例也。縱斷見思塵沙未斷無明此十信位人
亦為初伏所攝也。去泥下喻果位。既澄之後。泥自
泥。水自水。故可去泥而為純水。喻上圓成果地修
證。名為下本文自合。永斷無明合去泥。明相下合
純水。古註云言永斷者。且約從因至果通相而說
理寔妙覺方名永斷。蓋因窮五品之初心。果窮妙
覺之極證。但舉初後自攝諸位。一切變現。孤山以
為隨機所感十界現形。幽溪引前文惟妙覺明圓
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等是也。妙
假觀成。從法界體起法界用。豈與凡位煩惱同耶。
涅槃清淨妙德即四德也。為對五濁。故以清淨觀
之。
○二審詳煩惱根本。所謂就自身觀察也。前第
一決定義云。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
[004-0714c]
我淨。只此一語巳該盡兩門之意。以二決定義說
雖次第用必同時故。前見聞覺知之言巳該今文
所辨六根矣。今云煩惱根本者對前生死根本。煩
惱從六根出故云煩惱根本。煩惱是因。生死是果。
煩惱既淨。生死根本亦盡。詳究文意豈非知苦而
斷集乎。又前文云涅槃清淨妙德。今云汝修菩提。
菩提是智德屬道諦。涅槃是斷德屬滅諦。詳究文
意豈非慕滅而修道乎。四諦法門於起行時缺一
不可。生死若盡便證涅槃。故第一義中明斷妄果
而證真果。煩惱若淨名修菩提。故第二義中明除
妄因而修真因。此與初卷二種根本其文相映。菩
提涅槃皆在第二根本中。而第一生死根本亦該
苦集。生死是苦諦。根本指攀緣心即集也。或以二
決定義分配二種根本。而以第一根本同第二決
定義。以第二根本同第一決定義。未必然也。今之
二義分配四諦宛轉相成。惟滅為首故成無作四
諦之相。滅既居首。以滅治苦。為滅修道。以道治集。
義勢然也。文分二一總勸審詳二正示審詳初文
二一勸審詳。】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
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
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梵語菩提此翻道。發菩提心謂發願修道也。前云
涅槃此以滅諦而超生死。今云菩提廼以道諦而
[004-0715a]
治煩惱。四諦宛然。諸有為相指上文四大五濁等
也。慕果修因須詳煩惱根本。註者云。尋聲逐色所
起貪嗔名煩惱。眼耳等六根為煩惱根本。今謂如
下文云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虗妄根塵。
據此當以六根取境為煩惱。對彼六塵則以六根
為煩惱根本。蓋六塵元無分別起貪嗔由於六根
故獨受根本之名。又煩惱雖由六根而返窮流根
至不生滅則圓通亦不出六根。故須審之。言發業
潤生者。六根當體是惑。又能生識起見思枝末之
惑。故發善不善業遂潤將來生死。當觀發業誰作。
潤生誰受。蓋六根自作。斯六根自受也。
○二示須
審文有法譬一法。】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虗妄
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虗妄根塵何處顛倒者。謂六根六塵雖皆虗妄。而
顛倒必歸六根非六塵也。六根不取六塵是降伏
義。問。第一義中先擇生死根本。今言降伏六根何
法為要。答。擇生死根本是去根中之塵正是降伏
義耳。
○次譬。】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
虗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喻意謂世間解結之人不一時解結貴先見結。知
先時如何而結則知今時如何而解。法中謂行人
觀十八界孰不欲解煩惱結。故解結之名意猶通
[004-0715b]
泛。結所從生名為所結。所結的指六根以是煩惱
根本故耳。下文六結之名從此處起。若不知根為
結要。則或於塵而解根。或於識而解根。解之則難。
故云云何知解。所結喻顛倒之處也。解喻降伏取
如來位也。次虗空喻真性。以內根有四大四微著
相所致故須解之。真性無形本無有結又焉用解。
此與第一義中虗空不壞取喻大同。總名有相非
真。惟無相為真耳。
○二正示詳審分二一委示顛
倒處所二正勸詳擇降伏初又二一明六為賊媒。】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夫見聞覺知元是真性。由攬四大成根而生煩惱。
六塵為四大所成。緣外四大則內四大增長是六
塵為賊明矣。六根取此六塵為賊之媒更無疑也。
交光云。塵雖在外而體本無情說賊非義。且於本
經無據。今謂涅槃經中明以六塵喻六大賊。經云
菩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
法故。如六大賊能劫一切人民財寶。是六塵賊亦
復如是。能劫一切眾生善財。乃至云如六大賊欲
劫人時要因而入。若無內人則便中還。是六塵賊
亦復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內有眾生知見常樂我
淨不空等相。若內無有如是等相。六塵惡賊則不
能劫一切善法。經文了然何謂無據。今經虗處使
人離塵獨非據乎。交光自立決定用根之義。而根
[004-0715c]
為四大四微所成。若指塵為賊則根亦賊伴非決
定可用之法。故迴經就情作此顛倒之說。盲人是
之良可悲夫。溫陵云。則汝下示虗妄根塵顛倒也。
眼等六根妄根也。媒引六賊妄塵也。自劫真性顛
倒也。世界有三種。謂眾生。五陰。國土。今舉眾生亦
該五陰。五陰是實法。眾生是假名。攬五陰成眾生
故言纏縛。吳興云。由六根所起煩惱故發業潤生
乃有無始眾生世界等。然眾生見聞所及亦名眾
生世界。以是千二八百功德所涉也。若起貪著是
生纏結。六結由此而成。故於器界自難越矣。須知
從根生識稱煩惱根本。以根對塵名曰賊媒。後卷
十方如來告阿難言。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
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無上
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
非他物。今文初指六為賊媒所謂淪生死惟六根
也。後云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所謂證妙常惟六根
也。心有真妄。根亦真妄。何獨用根不用心耶。
○二
釋眾生世界。是明千二八百功德所繇成也。功德
數量由世界相涉。數量既明則選擇圓通有自來
矣。前六為賊媒明根是妄。此下意兼真妄。如云織
妄相成妄也。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真也。若世界相
涉之言則通真妄。六千功德凡夫尚具豈聖反無
故通於真。以前煩惱根本之義亦通真妄故爾。分
二一約眾生以明世界二約世界以歷六根初中
[004-0716a]
二一釋名辨體二簡定變疊初中二一釋名。】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


【孤山云。上示兩種世界。一眾生世界是正報。二器
世界是依報。以由正報纏縛故於依報不能超越。
故今但約正報而明。
○二辨體二一指相示數。】


「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
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


【汝今下指相。方位下示數。尋常世謂差別。界謂五
陰。今以三世四方為正報之世界也。此中元明眾
生六根正報。而今文約三世十方者為示六根有
此功德本與依報世界相涉而成故也。
○二結歸
眾生。】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三世十方在眾生莫非是妄故云織妄相成。有時
則必有方是相成也。下身中貿遷等正示織妄之
義。言身中者。眾生見聞所及總名身中。何必以六
尺軀中為身中乎。身者聚也。謂陰入界聚在一處
也。既屬陰入豈非身中。長水云。貿遷世也。世界交
織故云相涉。即中云。身中是界。貿遷是世。貿是貿
易。遷是遷流。以過去易現在。以現在易未來。故名
貿遷。於界貿遷名世界相涉。夫世界相涉乃千二
八百功德數量之本。在凡夫則為織妄相成。在聖
人則為真性妙用。古人謂迷本元明是生虗妄。一
念不覺故有三世十方。但法華六根清淨亦具六
[004-0716b]
千功德。若在聖位數量元同寧無世界相涉之義。
惟織妄之名獨在凡夫。
○二簡定變疊二初簡四
涉三。】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秪目東西南北。
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


【十是數方故云十方。其實定位止有四方。言定位
者。且如東南一隅止是兩借元無定位。故定位只
有東西南北。上下無位即上下無界也。相待而言
不知自何為上自何為下。故天如曰指著上下皆
是四方之上下耳。中亦為四方所攝故無定方。文
中先簡四維。次簡上下。次簡中方。故最明顯者惟
有四方。言與世相涉者。或為過去之四方。或為現
未之四方。是與三世相涉也。
○二流變增疊。】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世各有四方。四方各有三世。皆成十二故云宛
轉。流變似就世言正是世界相涉。一十百千通舉
增數之法耳。謂增一為十。增十為百等。此流變三
疊古今解之不一。惟吳興為最當。今依其所釋稍
為敷演。初以方涉世明三疊者。第一約四方各論
三世共成十二世。第二疊於東方三世變一為十。
謂一世變為三世。三世各立過現未便成九世。并
最先根本一世。故成十世。則東方有三十世。四方
各三十有一百二十也。其中十二世為能變一百
[004-0716c]
八世皆是所變。第三疊復將一百二十世一世變
為十世共成一千二百世也。其中除根本十二世
餘一百八世咸是所變。復為能變皆成根本。若畏
支離能變所變不論亦可。次以世涉方明三疊者。
第一疊三世各有四方成十二方。第二疊一世變
為九世并根本成十世。每世有四方則成四十方。
合三世共有一百二十方。第三疊復將一世變為
十世。則十世變為百世。三十世變為三百世。每世
四方成一千二百方也。能變所變不復更論。吳興
又云。斯蓋如來只指凡夫六根。根塵相織世界相
涉從麤至細且至三疊以彰厥德。大意令知現在
見聞覺知剎那剎那皆涉方世麤細之相也。此據
六根了別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
對六塵了別之用有異所以功德全缺不等。言功
德者。功言力。德言用。謂六根各有竪窮橫徧之力
用耳。云始終者。一變為十為始。至千二百即其終
矣。
○二約世界以歷六根二一總標。】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十方如來元無優劣。阿難六根不無優劣。故須定
之。
○二別簡六一眼根。】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
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
當知眼惟八百功德。」


【天如云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所見前及
[004-0717a]
左右三方巳成六百。併前二隅二百共成八百。惟
後方二百及後二隅二百不見故云三分之二也。
仁菴云三分之二者。文云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
右旁觀則後方無德。而前後左右為二分。故成八
百功德也。二說皆是。不必以指空唱數非之。或云
此中功德約方而不約時。然前文以方涉世以世
涉方故有千二八百功德。苟但約方八百竟安在
哉。補遺云。此中以方涉世是也。
○次耳根。】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
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言十方無遺者。既顯周聽十方。又兼障不能隔。此
約方論。動若下以世涉方論也。因聲有遠近而聞
亦似遠近。其實聞性何遐邇乎。若靜無邊際則與
法界合體矣。
○三鼻根。】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
三分闕一。當知鼻惟八百功德。」


【鼻有出入息。而出能取香入能齅香所以異於無
情之風氣也。非出即入非入即出終不停止是闕
中交。苕溪云。鼻中通出入息前後兩不相交是也。
此中以世涉方。如出息屬過去。入息屬未來。則中
交屬現在。故後偈云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但
或出或入不可定其前後耳。長水云。出入中交共
成三分。一分四百闕於中交故惟八百。
○四舌根。】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
[004-0717b]
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孤山曰舌取能言不論甞味。若取甞味其德則劣。
以合中知故。華嚴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
如大暗中非灯無所見。故舌功最大。有小言有大
言而即小可以喻大。有深言有淺言而即淺可以
明深。是言有分而理無窮也。況因言悟理理豈可
窮盡哉。
○五身根。】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
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惟八百功德。」


【補遺云離則根境單一故闕其知。合則根境雙觸
故知違順。
○六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
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默容者對口能宣演而言。十方是橫。三世是竪。世
出世約法。聖凡約人。聖凡無不容則具十界。盡其
涯際則具十如。幽溪曰。默容者。謂此根性具功德
法爾如斯不假思量擬議。如來掩室淨名杜口皆
從此默字上得來。天台明一念性具百界千如諸
法實相亦得乎此。即中云佛是一切智人十界十
如靡不洞達。故法華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而凡
夫一念心中亦性具百界此性德之容也。苟能洞
達意根徧照此修德之容也。既有修性二重凡夫
畢竟咸具故經直云默容不別凡聖。苟不明修性
何以釋默容乎。古人云意根獨生徧緣諸法。此修
[004-0717c]
德之少分耳。孤山曰。此經明六根功德與法華不
同。今示發覺初心令知顛倒處所故辨六根優劣。
俾阿難擇於耳根以為修證之本。彼經依經修行
巳發似解。六根清淨互用無方。雖眼八百亦具餘
五根功德。乃至意根亦復如是。即同今經一根既
返源六根成解脫。
○二正勸詳擇降伏二一簡勸
略明二因疑廣說初文二一勸簡根修行二示須
揀所以初又三一簡圓通。】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
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
圓滿。」


【汝今下先牒阿難所願。六根流逸取外六塵因之
而致生死名生死欲流。順之而出故招生死。逆之
而入名為入流。生死苦也。欲流集也。返窮流根道
也。至不生滅滅諦也。即中云。煩惱流從六根出。今
不逐外境自達見聞即返窮流根。所謂將聞持佛
佛何不自聞聞也。返窮即逆生死流。流根即妙湛
不動者也。前第一決定義中明生死根本及果地
不生不滅。今此中具明四諦。豈非兩門合一耶。又
返窮者。若欲脫根必先脫塵。先亡前塵次盡內根
名返窮。契涅槃四德名不生滅。與前云汝今欲令
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其義一耳。故此二
句是兩門之文心也。當驗下次勸簡根。前拈煩惱
根本及具顯六根功德。意取一根修行故須揀之。
[004-0718a]
受者謂受六塵。用謂眾生所用。六受用根亦可別
配離合等六。合者身也。身由合知故。離者意也。不
親緣外境故。深者舌也。言有方分理無窮盡故。淺
者鼻也。鼻缺中交浮於外故。圓通者耳也。耳聞十
方故。不圓滿者眼也。明前不明後故。如是簡騐意
顯耳根為當修矣。前來多言六根是妄。今云至不
生滅知根中有真。復令選根修行選其最合真者
而巳。
○二較優劣。】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
與不圓通日劫相倍。」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結上當騐此等文也。不待文
殊選擇自知耳門為勝豈非悟乎。逆彼無始織妄
業流結上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至不生滅也。上云
欲流兼於惑業。今織妄是惑。業流是業根逐外境
造善惡業故云業流。得循下正較優劣。圓根密指
耳根。於圓根修習則根塵易脫妙用宜成。能以一
日同彼一劫。前文備顯六根功德其意在此。又前
審觀因地發心是修行綱要。尚未的指華屋之門。
第二義方密指其門。乃兩決定義結穴之處。
○三
許發明。】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
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云備顯者。前云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又
云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即備顯也。覺性不離六根
[004-0718b]
名六湛圓明。言木所功德者。行人雖從六根悟明
自性元須因其本然。故從眼根入者不及耳根。豈
返窮流根至不生滅便轉劣根而成勝乎。故云本
所功德數量如是。苟悟後便能轉根則不須揀選
圓通。觀音得真圓通名無作妙用由善知本數量
耳。
○二示須揀所以。】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
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
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
一時清淨。」


【十方如來稱機設化。世界非一。眾機不同。或以天
衣而作佛事。或以寂默無言而作佛事。香飰金光
其類非一。故佛修時於十八中隨研一法皆成無
上菩提。言圓滿者。一成一切成。但證一法於十八
界皆成解脫。以佛證圓理故根塵識皆無優劣。則
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不待言矣。阿難下
劣不但遜佛。并非圓機。豈能隨舉一法便該十八。
選根之法急宜宣說。於十八中揀去塵識惟取六
根。如去丈就尺。又於六根中揀去餘五根惟取耳
根。如去尺就寸。所謂汝復於中克定優劣也。佛應
劣機帶別說圓故施此法豈得巳哉。一簡勸略明
竟。
○二因發廣說二一疑請。】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
時清淨。」
[004-0718c]


【前云但於一門深入。阿難巳知華屋之門必在茲
矣。故再問以暢其義。
○二廣示三一舉果比斥。】


「佛告阿難。汝今巳得須陀洹果。巳滅三界眾生世間
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虗習。彼習要因
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阿難但斷見惑尚未斷思及塵沙無明故未知一
入六淨也。須陀洹此云預流。小乘初果巳預聖流
故。是見道位。巳除見惑八十捌使。見惑歷三界。於
二世間中屬眾生世間。云見所斷者謂見道所斷
之惑也。見惑歷四諦下增減不同。俱舍頌云。苦下
具一切。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為五利使貪嗔癡慢疑為五鈍使共十使集滅各
除三。除身見邊見戒取道除於二見。身見邊見上界不行嗔。共
八十八使。准輔行二十三卷去有料簡缺具之義。
集註亦引。茲不煩錄。根中無始虗習指思惑。謂思
道所斷之惑。以修道時重慮緣真故云見思。亦云
見修。即後三果所斷也。歷三界九地每地有九品
貪嗔癡慢共有八十一品。此迷事思亦云俱生我
執。與生俱生故在根中。不惟積生且無始恒有。惟
聖者重修止觀方能斷之。生住異滅即同體塵沙
無明也。初住巳上四十二品為分劑頭數。下明理
無一六及六根互用。則分劑不隔。頭數亦融。佛意
明八十八使初果斷之八十一思後三果除之。生
住異滅分劑頭數惟破無明者能融能消耳。
○二
理無一六二一法二喻一法中二一根非一六二
[004-0719a]
一六義生初又三一徵。】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前云深入一門者。或從眼入。或從耳入也。為一為
六者。現前六根為止一體為有六體也。此一字與
前一字不同。
○二破二一破一。】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
無語。」


【六根之用不同。一身之中猶若異域。故以為一者
非矣。
○二破六有問答。】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
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
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初句牒計。次問答中問六根誰領。而阿難答耳聞
者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佛言下結破。
雖六根各不相知而用復相隨。安可云定六乎。

三結。此中明理非一六者。幽溪云。前當機問行實
兼問理。蓋由不達理無一六故於六根生一異執。
意謂六根成結要須次第一一而解。云何深入一
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耶。世尊全約理答。蓋理明
而行疑自銷。故答理全是答行。所以前破一六。次
明非一六也。】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


【非一者破執一之惑。以諸根之用終然有六故非
[004-0719b]
一也。次破執六之計。以六根之用終自相隨故非
六也終不下正雙遣一六以顯雙非。元者本也。以
非六之故名為終一而非本來是一。又以不一之
故名為終六而非元來是六。一六之計既不可立
則是根非一非六明矣。當知六根雖由妄立實與
真理相符。非一非六豈非理乎。若生雙非之見即
是違理。今以離見故云雙非。是佛所證豈小聖所
能及歟。
○二一六義生。前明理體雖非一六。然若
無一六云何可說非一非六。故一六義生此義又
不可少。所以下文立喻。亦先喻一六義生次喻理
非一六。】


「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
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顛倒約惑。淪替約業果。三道所纏故迷圓湛之體
而為一六。上文元明根非一六。今圓湛亦不離根
即根是理曰圓。理無根相為湛。又非一為圓。非六
為湛。而初果法執未忘不得不為之一。眾生六根
現具不得不謂之六。安知一六即非一六哉。次約
人斥中雖得六銷六指六根。交光謂止銷六塵未
銷六根。未必然也。此中元辨根之一六故文首云
現前六根為一為六。而反以六為六塵可乎。夫根
由塵有。既不入六塵則六根自銷。第法執尚存故
未妄一耳。然孤山以一為涅槃吳。興云下。文見精
乃至知精元是一體。或疑小乘滅智涅槃豈非一
[004-0719c]
精明體。但阿難既悟大乘豈猶執灰斷之說。所證
涅槃正是一精明體無足疑也。六根既除伏歸元
真。未能起用故云猶未亡一也。
○二喻二一喻二
合喻中二一喻一六義生。】


「如太虗空參合羣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
說空為一。」


【太虗喻圓湛之性。羣器以喻六根。人皆知之。然前
明六根非一非六。雙非之理不離六根。今云如空
正指六根當體如太虗空耳。故後合云則汝了知
六受用根亦復如是。此根凡夫見六。二乘見一不
知根性圓離二邊如太虗空體非羣相也。參合羣
器喻非六而六。如方器中見有方空之類名之異
空。喻凡夫不見一體必立六根之名豈定六乎。除
器觀空喻非一而一。初果巳證有餘涅槃故云除
器。法華亦云是名轉法輪便有涅槃音。即說空為
一之意。
○二喻理無一六。】


「彼太虗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虗空之體元非同異豈可更加之以名耶。太虗參
合羣器則似有異。除器觀空則似有同。故今遣云。
云何為汝成同不同。名之異空說空為一是更加
之以名。故今遣云何況更名是一非一。異空即是
非一。交光以防轉計釋之謬矣。
○二合。】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觀此合文知六受用根其義甚深。凡夫小乘不能
[004-0720a]
測也。
○三一入六淨二。一明六根生起。二明一入
六淨。欲示一入六淨而先明六根生起者。知根所
從生。則一入六淨亦可明也。初又二一正明生起
二明離塵無體初又二一列六根六一眼根。】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
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
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今經中明依正生起必先立妄所次立妄能。成根
亦然。前三卷云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今
云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前示
二種皆妄。今示二種由相形而有。皆所既妄立之
義耳。前云發見居中乃以中統二邊。今云黏湛表
見所從來。皆生汝妄能之義耳。夫明暗既由相形
而有。苟分別不起則明暗皆忘。此雖起妄之由而
歸真之路因此可知。言妙圓者。即有而無為妙。六
根互用為圓。妙圓中有明湛之德正是見性。而不
別屬於見。為色所黏專發眼根之見即是見精。豈
非真妄和合之義耶。即吳興由明暗等塵染起淨
性之說也。見精映色句是牒上文。上云黏湛發見
即見精也。由明暗而有見即映色也。應知無見方
是真見。有見即屬見精。方其映時見與明暗幾附
合而為一體故得結色成根。所結指明暗之色而
四大亦在其中。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明勝義根也。
有能造四大。所造四塵。今但云四大即攝得所造。
[004-0720b]
云清淨者。乃八法中至精之物故云清淨。所謂染
中說淨也。因名眼體如蒲葡朵則通上勝義。亦通
下浮塵。蓋勝義如形。浮塵如影。無有影而不類形
者。經文省約故以此句通上而冠下也。擕李釋為
浮塵根豈勝義果無其狀耶。故雲間師準顯宗論
為之辨云。眼根極微居眼星上。體清淨故如秋泉
池。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還而住如卷樺皮。又舊
婆沙論云。舌根鄰虗居舌中央。如半月形。鼻根極
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垂爪。據此等文豈屬
浮塵耶。又準婆沙說。人身根如腰鼓顙。顙鼓筐也。
上下濶中間小。漢宮女謂之細腰正與相類。若男
人身根應取熏聞記引他經說身如立戟槊。此則
居然有丈夫之狀。今眼根既謂之如蒲萄朵。又謂
之如秋泉池者。正以眼根四微圓轉光潔如水晶
萄。映徹照物如秋泉池也。上皆圓通疏文。言浮根
四塵者。前勝義是不可見有對色能照境發識。乃
天眼聖目所見。其義深遠。今浮塵根麤浮淺露。虗
假可壞曰浮。體無知覺不能照境曰塵。亦用能所
八法為體。今言四塵但舉所造。二根相假流逸奔
色。以眼根元是色之所成而又成相對之勢故色
可以牽之況眼所知在色而不在他故專念而成
奔逸。
○二耳根。】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
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
[004-0720c]
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動句是所既妄立。發聽句是生汝妄能。聲由叩
擊而發有動靜之勢故云相擊。無相為妙即真諦
也。六用互具為圓即中道也。明湛是俗諦有照境
之用。故動靜得而粘之。三諦中有一諦能生諸法
不其然乎。但云映聲舉動該靜也。卷聲為聽精之
用。此乃帶用而成根體。長水曰聲性虗散須卷攝
以成聽義。既卷成根還如卷葉。新卷之葉完好如
耳。此則似乎浮塵之根。而勝義為根之元或亦似
之。二根相助流逸奔聲。前雖帶用成體。今則專指
根用。以耳根元是動靜所成故惟知動靜。
○三鼻
根。】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齅。齅精映香
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
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通塞關乎鼻息而其中可以取香。由通知塞。由塞
知通。故云相發。納吸取也。所納雖香而香合四大
故可成根。長水曰。香氣上騰根垂下取。如雙垂爪。


○四舌根。】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甞。甞精映味。
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
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淡味為恬。餘味為變。參者雜和也。精必有光故能
映聲。乃至映味。餘根亦然。方其映時幾附合而為
[004-0721a]
一體。及根塵成兩始流逸而奔塵。言絞味者。或卷
或舒舌狀如絞。初偃月即半月也。
○五身根。】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
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
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離合相遇而往來不停有相摩之狀。摶取也。或謂
文中有四時。初由離句是二塵相形之時。第二句
明發覺是從真起妄之時。第三句覺精映觸是未
成根時。第四句摶觸成根是成根形時。六根皆然。
今謂二種相摩巳是從真起妄何待第二句耶。若
覺精映觸句是牒上文覺精所發之覺。映觸即映
難合之觸。不得謂是第三時也。惟未成形及成根
形似有前後。然是兩義不得謂是二時。何者。覺精
體虗但以精光映物。至成根則有實色故成兩義。
但成根後豈便無覺精映觸乎。亦不能言有二時
也。故四時之說不足憑也。腰鼓顙如桐洲註。即中
云兩根相假流逸奔觸者。由成根後仍有覺精映
觸故具流逸之勢。流逸從根而說。奔望外塵而言。
前後皆爾。
○六意根。】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
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
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初二句明由塵發知。妙圓中豈無有知而真知無
知。由生滅所黏專發為意根之知。知精映法句仍
[004-0721b]
牒上文。攬者取也。前五根勝義名清淨四大。意根
亦然。言意思者。補遺云意既無體不可說形量。今
經就慮知所託肉團則如幽室之相也。孤山吳興
竝以意託肉團為幽室見非也。此文上下竝明清
淨四大勝義根相。意之勝義者。清淨四大託於肉
團之內引發意思而外緣法塵。如處幽室而見於
外。六根之中眼之勝義發在於外。惟此意之勝義
在肉團內故有室之喻耳。又前五根皆有竅穴通
外。惟意所託包在肉團亦能引思故譬幽室。又幽
室如意之浮塵根也。以勝義根附託於內故云見
耳。為顯意之浮塵猶如幽室。非意所託何名幽室。
正法念經云。如蓮華開合者是也。補遺謂意必無
形而慮知所託亦有其相名勝義根。經云意思。思
指慮知而巳。言幽室見者。肉團在人身中巳如幽
室。而清淨四大復託之以知法如幽室中有人能
見也。人在幽室我見人而人不見我。意根亦然。正
法念經云。形如蓮華。上有七葉。朝開暮合。色法所
攝。正今文所喻為幽室者也。前云寤寐二相隨身
開合亦是此意。七徵初執心在內不見臟腑正在
乎此。
○二結。】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
發光。」


【覺即中道之體。明即俗諦之照。覺明失妙則生世
界。六根豈不從此生乎。以六根屬妄能也。覺明是
[004-0721c]
真明元不可少。因有明故明必索照。妄心起時還
以明照此覺。故曰有明明覺。且覺體何所不徧。故
明所照處正是覺體。稱為明覺不亦宜乎。失彼精
了者。如前云。所既妄立。後文殊偈云。所立照性亡
也。前明六根因六塵有。未明六塵從何而有。今示
前六塵十二相皆從明覺而生。所中無明故照性
亡而失精了耳。妄所既立生汝妄能。因粘六塵而
發六根照用之光。前示六塵粘湛。今則湛粘六塵。
既名為黏必有相黏之義也。言發光者。則映色映
聲等皆精光所映正是妄明而巳。
○二明離塵無體。】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
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甞無所出。不離不合
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此文正示拔根之道。根若從一法生則永劫難離。
賴因兩法對待。如明待於暗。動待於靜。故塵可離
而根可拔。幽溪云惟其生起因塵而有所以現用
離塵無體。故眼見因色而有離色無體。耳聽因聲
離聲無體。乃至意根亦然。諺所謂躃者命在杖。失
杖則顛是也。
○二明一入六淨。前由明暗下文意
本明一入六淨。而先示六根生起者。意顯只一妙
圓黏湛而成六根。所以入一無妄則六根咸淨。今
則正明一入六淨也。為二一明脫根塵二明消根
塵初又二一明一入六淨二一一入六淨。】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
[004-0722a]
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


【初總明不順六塵。言不循者不起分別也。人情不
著於動則著於靜。若分別不生二俱不著。下觀音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也。前文皆先論眼根今忽
以動靜居首其選用耳根之意乎。如是十二皆離
則六塵咸脫。六塵本由明覺而有。明覺者。謂照了
覺體因之反起外塵。今不循聲色則治明覺之病
所以六塵皆亡。楞伽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
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今經圓通正因此入。前
審詳煩惱根本惟在六根似應從根用力。今明脫
根之要先在脫塵。以根從塵起故耳。次隨拔一根
下正示其要。言一根者。初心但離一根之塵則一
根即拔。因脫根塵便歸真理名曰內伏。根塵為外。
真如為內。伏者不動義。即性寂也。伏歸元真句乃
牒上文。此時當有六用不行之義是先入空。發本
明耀是由真入中。當內伏時見聞之用不彰。若并
不住空則妙用頓顯發本明耀。耀性本是圓湛之
體。今得此體復其本然。本無六根故六根圓拔。五
黏指五根及十種外塵之相。此廼由假而入空中。
吳興云阿難所疑一入六淨正釋在茲。
○二六根
互用。】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
互相為用。」
[004-0722b]


【此明本明既發則不藉根塵而六根互用也。文有
四句。不由前塵句明不藉塵。凡夫六根由塵發知
今是本明故不由前塵也。明不句明不依根。凡夫
結色成根有根則有知見。今是本明何賴六根。循
者順也。第三句言寄根明發者。吳興云。寄二種根
覺明開發。如智論云報生天眼在肉眼中。此廼寄
於肉眼而發天眼。今亦如是。吳興言二種根乃浮
塵勝義根也。謂雖不依根而權借浮塵勝義以彰
其用。此亦示同凡夫而巳。若法身之體光明徧滿
又何賴六根哉。第四句言由是者。由本明寄根所
以六根互用。謂眼能聞聲。耳能見色。然必根隔既
消方是真互用義。若帶根隔而能合開根未全消
非本明也。今因發本明耀一根之中即能見色。聞
聲。齅香。別味。人以為根根互用而豈知本明之所
寄乎。手鑑云此顯證真起用。約位明之即相似分
滿也。前云從何析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
見。斯由隨拔一根脫粘內伏故得不由前塵所起
五眼三智開明而互用自在也。不漏意識引五識
生。一一通緣一切境故。然六根既自在六識六境
亦自在。由是根塵識三皆自在故方曰互用。若細
分別有十二重。謂各有四句。一根自在四句。一根
發六識。六根發一識。一根照六境。六根照一境。二
識自在四句。一識依六根。六識依一根。一識緣六
境。六識緣一境。三境自在四句。一境依六根。六境
[004-0722c]
應一根。一境牽六識。六境牽一識。云云然此示本
明不藉根塵因此而及互用故云由是。且就根言
未詳及塵識。而義必具焉。又十二重亦有未盡。應
云一根作六根。六根作一根。一根作一根。六根作
六根。初二句可曉。言一作一者。如眼反司聞。耳反
司見。變換言之共有三十六句。其中只三十句是
互用耳。若眼司見但是寄根非互用也。六作六者。
六六有三十六也。
○二證明不循根。】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䟦難
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憍梵鉢提異舌
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
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
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引阿那律陀等者證明不循根之有據也。阿那律
此云無貧。或云無滅。以多睡故如來呵之。從此精
進七日不眠而失雙目。佛令修樂見照明金剛三
昧。大論云得天眼人中最為第一者阿尼盧頭。色
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佛眼四大造色全頭清淨。
䟦難陀云賢善。龍王名。大槩魚龍皆無耳而聽也。
殑伽河名。此云天堂來。以其自雪山頂無熱惱池
流出故得此名。河神是女故曰神女。憍梵鉢提云
牛呞。下云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
病。今取其舌似牛故云異舌。以能辨人所食味故
云異舌知味。舜若多云虗空。主空神名。雖無有身
[004-0723a]
而能覺觸。此神多劫以無身為苦。如來放拔苦光
映令暫現。身觸則樂不可言。所現身質其相如風。
則元無體明矣。滅盡定亦云滅心定。亦云滅受想
定。今云滅盡者。長水云滅六全分盡七染分。釋要
云留淨分不斷要持種。吳興云。諸滅盡定即九次
第定中滅受想定也。摩訶迦葉入鷄足山待彌勒
佛。正是此定。意根既滅圓明了知即是本明。故對
境時不假興心動念耳。然上所說是證明不循根
非證六根互用。其中或小乘或凡夫且因根缺之
故迫於不得巳而發。非六根互用之比。而真明不
假根塵亦因此可知。本明人人皆具。所謂在聖不
增在凡不減者是也。
○二明銷根塵三一正明銷
根塵。】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巳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
世聞諸變化相如湯銷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前明離塵拔根。或疑根既拔巳內根外塵便為無
用。今明根塵盡銷即所歸也。幽溪曰。應念化成無
上知覺者。化乃變化當體改轉之義。蓋根身器界
元是妙圓真心。由無始從清淨本然中隨心應量
成九界染礙色心。如水成氷非礙而礙。今諸根圓
拔內瑩發光如湯銷氷氷還成水當體改轉不遺
餘力。故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即中云。浮塵指正
報浮塵根也。器世間指依報山河國土也。諸變化
相總指四大所成法。是則根塵依正全成正覺故
[004-0723b]
曰無上。下文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消
殞。況諸世界在虗空耶。此由內瑩發光故根塵銷
落。本明發露名內瑩發光。吳興云真智如湯妄境
如氷。了妄即真化成智覺。
○二證暗不能昏。】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
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
一辨。知覺是同。」


【前明根塵銷落。或疑見聞是因緣生法不假根塵
從何有見。故引世人亦不假根塵為證。言聚見於
眼者。見性本周法界今局在眼故云聚見。良由明
暗二塵黏湛發見。故聚於眼而不及他處也。若令
急合則離見根。暗相現前則離明緣。六根指他人
六根。方合眼時頭足秪一暗相故云相類。彼人指
合眼人也。以手循繞他人之體故云外擾知。覺是
同者。謂暗中知覺與明中所見不殊。須知能知之
心即是能見之心。故以合眼而當開目耳。此則雖
無根塵元自有見。凡夫豈必假根塵乎。
○三顯覺
心圓妙。】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緣見下仍是牒前文也。緣塵之見凡夫必假於明。
言暗成無見者。指上暗相現前至頭足相類也。不
明自發指上循體外繞至知覺是同。由是觀之。見
不藉於根塵其義顯然。故結云則諸暗相永不能
[004-0723c]
昏。離根離塵皆是暗相故云諸耳。次根塵下方明
聖境。凡夫之見尚不假根塵況聖人根塵巳銷豈
無妙用。上不假根塵猶是性德。今銷根塵即是修
德。根是隔義。塵是暗義。隔暗巳銷圓妙斯顯。六根
互用曰圓。即有而空曰妙。一入六淨道極於斯。第
二義竟。
○二決通疑滯分二一明因果竝常通初
義二明解結無二通次義初中二一慶喜疑二一
疑因心不能克果。】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
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
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
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
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
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
來七常住果。」


【此疑雖從初決定義發來。實執第二義中離塵無
體之語難第一義中因果相應之文也。為四節。初
如佛說言下舉第一義審覺因地之文。因地覺心
即覺悟也。欲求常住即求常住果也。果位名目即
下所列七種名是。二明果地常住。菩提是智。涅槃
是斷。真如是正因之體。合此三因名曰佛性。因果
無殊故云性耳。菴摩羅此翻白淨。第九識名。由來
地攝二論立識互諍。地人止立第八阿賴耶識。攝
大乘人立第九識。今經乃有二名。今文菴摩羅是
[004-0724a]
第九識。下卷云陀那微細識是第八識。然大圓鏡
智乃轉第八識所成。溫陵曰分別一切而無染著
曰菴摩羅識。洞照萬法而無分別曰大圓鏡智。此
釋顯了。但既云分別又云無分別者似即破即立
之義。故以空如來藏而居其中即該三諦。以多所
含藏而無積聚名空如來藏也。稱謂下言名異體
一。滅盡無明曰清淨。具足眾德曰圓滿。更無改變
日堅凝。金剛王即金剛寶。或云帝釋所執者是。此
約喻明常住耳。三若此下明因無常。即舉第二義
中離塵無體之語也。阿難之意似謂前聞見性常
住將謂見聽必離塵有體便當依比以求佛果。今
聞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
無塞齅性不生等。則與第六念性何以異乎。初卷
文云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
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
同於斷滅。故今云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也。四云何
將此下疑因不克果。若離前塵見聞則同龜毛兔
角是畢竟斷滅之因。豈依此而獲七常住果乎。蓋
修門之要在離根塵。根塵既離見聽安在。此人情
必有之疑故此問決不可少。又前明內瑩發光根
塵銷落。正指見聞之性為本明耀。但前云脫黏內
伏後發本明。本明似非根中見聞。故此叩之。
○二
以念與見性再推。】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離前塵念自性滅。進退
[004-0724b]
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
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
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恡。」


【前文眼耳例同意識。今復以眼見同意者。因初卷
中以心眼對辨。言攀緣非心眼見是心。今疑念因
前塵而有。見亦因塵何必與見而奪念乎。前第一
番以離塵無體難因果相應。雖引初卷之文而所
難者在二決定義。今第二番并難初卷文也。進退
者。進以眼根而推之若離明暗見畢竟空。退以意
根而推之如無前塵念性自滅。循環者。前以眼耳
與意對推。今以見性與意對推。兩番推求名循環
也。於根塵中微細推求本無有心。何云見性是心。
亦無見中心數是無心所。此翻難前如是見性是
心非眼耳。若見性常必依此立因而求佛果。今既
不爾將誰立因。初卷云其誰修證無生法忍。今云
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其意是同。如來下譏佛頓乖
先說。前文云六湛圓明本所功德。又自初卷來屈
指飛光等頻言見性常住。及云見精明性等。今又
言見無自性。兩端不定非戲論歟。惟垂下請佛開
決。恡者執恡也。
○二世尊答三一斥迷許說。】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
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
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幽溪曰。緣塵而有分別是為顛倒所因。離塵而有
[004-0724c]
知見即是真常。反謂之無常是為真倒現前。阿難
雖有多聞未盡思惑故知此而不知彼也。恐汝下
者謂直說諦理恐汝不信。須示塵俗諸事方可除
疑。下文擊鐘夢寤皆塵俗諸事耳。
○二示聞性常
二。一就聞鍾顯迷倒。二就聞性示因常。初又二。一
詰聞聲。二斥矯亂。初又二。一詰聞。二詰聲。此中文
勢與諸文不同。前文處處以根塵對說。今皆以聞
性與聲塵對辨。當知聞性其猶清水。若在根中為
根所濁。如溪流入河變成濁水。雖成濁水濕性不
失。雖入根中聞性不入。故皆以性與聲辨。明一常
一無常。前文云離動離靜元無聽質。此以根塵對
說。且明根塵若袪聞性圓妙。阿難疑畢竟斷滅。似
謂水既不清并失濕性豈其然哉。故今直以性與
塵辨庶不迷於性也。初詰聞中二一詰有無二云
何下詰所以。】


「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鍾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鍾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
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佛問阿難。汝云何聞。
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鍾聲若擊則我得聞。
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即時與爾時少異。爾時者謂前事之末後事之始。
其時尚寬。名為爾時。即時亦是前事之末急續前
事。故稱即時。勅羅睺擊鍾者佛意將選耳根圓通
[004-0725a]
也。初詰有無中。初番言聞而兼大眾。表所見之同
也。第二番俱言不聞此答為謬。據佛後文所簡。不
聞之言含三種過。一含以聲為聞之惑。二含不知
聞性常惑。三含不知聞靜之惑。故知凡小所言無
非是惑豈不痛哉。次羅睺再擊者。溫陵曰此但無
聲非謂無聞。必再擊疊問者欲令審辨而而悟也。
次詰所以中總問聞與不聞。答亦總示其意。言音
響者。響是餘響。音是正擊。故云雙絕。答中無聞之
言謬之甚矣。下文云聲銷無響汝說無聞牒此語
也。前云不聞巳含三惑。至此則顯言之。然阿難以
聞為根。如來指聞為性。根有生滅。性無改更。故阿
難言聞。佛亦言聞。阿難言不聞。佛亦云聞。則聞性
是常明矣。前後文欲除根塵故對明其妄。今阿難
墮斷滅見。苟不直顯性真何以除疑。故將聞性對
塵俗諸事言之。其意在此。
○二詰聲亦二一詰有
無二詰所以。】


「如來又勅羅睺擊鍾。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
俱言有聲。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
答言無聲。有頃羅睺更來撞鍾。佛又問言爾今聲不。
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鍾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
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又勅之意欲明是聲生滅非聞生滅。溫陵曰。上答
為倒。此答為正。蓋聲有生滅聞性常在。迷情不了
[004-0725b]
以聞同聲。是以常為斷也。
○二斥矯亂。】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
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
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
云何不名矯亂。」


【矯者矯強。亂者雜亂。據阿難疑聞者是根。根由塵
有無聲便合無聞。然答聞答聲語全相似。難免雜
亂之失。語意必有矯強故以矯強責之。如來謂聞
者是性。聲屬外塵不應報答無定。無定者相似也。
若言聲有生滅聞非有無。語不相類即無矯亂之
咎矣。
○二就聞性示因常二。一就聞正示。二引夢
明常。阿難前疑見性斷滅。本無我心及我心所。今
明聞鐘正是聞性。此性常住。乃至重睡之時覺觀
宛然。豈非心及心所。所以破斷滅之疑也。初中三
一正破無聞。】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巳滅同於
枯木。鍾聲更擊汝云何知。」


【先斥矯亂竟。次正出其過。先出汝言不聞則墮斷
見之過。聲銷下牒計。前詰聞中第二番。阿難大眾
俱言不聞。次詰所以中云音響雙絕則名無聞。指
上不聞為無聞耳。今總牒云汝說無聞。據無聞之
語是不知聞性常住故今破云聞性巳滅。但觀此
言知阿難疑聞根而如來正辨聞性。聞性若滅至
鍾聲再叩應無第三更答之文矣。知即聞也。阿難
[004-0725c]
因昧聞者是性遂成斷見。所謂目對真而莫覺。故
先斥之。
○二辨析聞塵二一斥謬。】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
聞實云無誰知無者。」


【知有下示答聲為是。答聞總差之過。若論有無聲
塵為正。對此聲塵說彼聞性為汝有無猶言被汝
有無也。夫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則不惟答無
為悞而答有亦成謬矣。阿難不知辨析。故惑聲以
為聞也。次聞實下示不知聞靜亦是聞塵之過。兼
斥以常為斷。前破無聞正破以常為斷。今文中亦
具斥三過。
○二顯正。】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
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前但云聲塵或無或有。今云聲於聞中自有生滅。
以聲與聞交互說也。於聞中者謂於常住聞性中
耳。故後偈云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引今文也。
前但云豈彼聞性為汝有無。今以聞與聲交互而
說。故後偈云無聲號無聞非實無聞性。聲無既無
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緣離是則常真實。亦引今
文。當知前為出過。今為結顯正義。既云聞無生滅
則常住義成。既云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
為有為無。聞聲滅則聞靜義成。辨析聞塵不得認
聲為聞其義亦成。前有三過。今結三義對之了然。
長水云。聲於聞中者。聞性不動其猶鏡明。聲生聲
[004-0726a]
滅正如影像。豈由影像有去有來令其鏡明為生
為滅。但聞性中本無根塵。而有根時其聞聲者亦
是聞性。二卷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例此亦應
云。聞聞之時聞非是聞。雖有聞即涉聞精。而聞即
無聞不得捨聞以求無聞也。
○三斥顯聞性。】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
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初句斥其以塵為性。非斥其以塵為根。夫以聲之
生滅為聞之有無非惑聲為聞乎。聲可滅亡聞性
常住。既認聲為聞則必以常為斷矣。言何怪者勢
必然也。終不下正顯聞性。前雖就聞聲顯性而聞
性必離根塵。動靜塵也。開閉通塞根也。性既常住。
離根塵則性愈明。前云離動離靜元無聽質是離
根塵而疑畢竟斷滅是說聞無性。佛先明性必有
聞故擊鍾以驗之。今明聞必有性不與根塵同失。
其明常住均耳。阿難墮斷見中謂性無聞。非擊鍾
則疑不破。而聞聲之性即離根塵之性。故結歸於
離根塵也。
○二引夢明常二一引睡夢驗常。】


「如重睡人眠熟牀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練舂米。
其人夢中聞舂擣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
即於夢時自怪其鍾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杵音。
自告家中。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阿難。是人
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


【引夢聞舂擣與前擊鐘不同。前明聞性常。今兼明
[004-0726b]
聞性離根塵識也。眠輕易醒故舉重睡。以重睡則
根塵不接耳。長水云睡人六識歸種思覺不行。但
任運聞即真聞性。其說最是。擣練是杵音。杵椎也亦名鍾
舂米是碓聲。其人睡時即以聞舂擣聲為夢更

無別夢。此聞既非根識決是聞性更無疑也。別作
下驗非醒時根塵。別作他物句是總標。或為下別
出二聲釋成上句耳。即於下驗非醒時意識。怪為
木石正是夢時意識。前阿難疑離根塵時本無我
心及我心所。今夢時能聞豈非心乎。疑為擊鼓撞
鍾乃至自怪非心所乎。後偈云縱令在夢想不為
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正引今文。別作
下是覺。即於下是觀。夢中有覺觀其義了然。於時
忽寤者因夢聞而寤也。遄知杵音是醒時根塵。自
告下是醒時意釋。以鼓釋鍾文意互現。舉醒對夢
顯夢中無醒時根塵識耳。阿難下結顯聞性。言豈
憶者憶即是識。根塵由憶而有不憶即無。故以憶
居首。不憶靜搖。明不憶塵則無塵相可知。不憶開
閉等。明不憶根則無根相可知。無根塵識全是真
性故云聞性不昏。言不昏者。文意但取夢聞舂擣
是聞性不昏。不取惑為木石聲也。以是夢中意識
故不取之。若爾。何故如來曲為模擬云別作他物
等耶。佛意明夢中有心及心所。而正意在取聞性
不滅也。問。既夢聞是性何故與外塵相對性豈有
外塵乎。答。一切眾生皆用此疑。須知不憶外塵即
[004-0726c]
無塵相此忘塵之要道也。
○二結形銷不滅。】


「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既曉夢中不昏。便知身死不滅。以真性本離根塵
豈隨幻影而滅亡耶。言命光者。前文云黏妄發光
即是命光。為者被也。真性常然不被捨報所滅。前
阿難通疑六根離塵無體。如來所以別顯聞性為
常。誠欲發耳根圓通之機也。二示聞性常竟。
○三
結會通示分二一明迷常故無常。】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
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意明眾生流轉生死皆由不識常住。言無始者指
無明住地惑也。循者順也。根塵相對循聲逐色。因
之起識是逐念流轉。不曾知見聞之性本來常住
清淨無相。是為無常所惑而乏見道之智耳。不悟
性常故不依常住而起修。逐念流轉是逐諸生滅。
由是永沉生死非淨妙則雜染矣。非常住則流轉
矣。前云流轉是流轉於意念。今云流轉即流轉於
生死。此由集而起苦也。
○二明棄無常即常。】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
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前是起集招苦。今是修道證滅。棄生滅守真常者。
長水云。於妙常寂絕念而遊。於真覺明亡緣而照
是也。若觀文意棄根塵識為棄生滅。守見聞性為
[004-0727a]
守真常。常光者。內瑩發光如前所說。根既圓拔塵
識亦除。上是修道今證滅也。想相下釋根塵識銷
落之義。夫塵者憶之則有。不憶則亡。是想所成之
相也。識情若起愛憎隨之故名垢穢二可遠離。而
根則惟在乎轉。眼根轉為見法之眼。一入六淨餘
根可知。塵垢離則清明矣。遠離之言釋棄生滅守
真常。法眼清明是釋常光現前。云何句正釋銷落。
如前文云如湯銷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前文舉
要但明拔脫根塵。今并明應去識耳。無上知覺應
指分滿佛果。前第一義明苦滅。第二義明集道。今
正兩門竝用也。】
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