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08 楞嚴經纂註-明-真界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纂註卷第七
唐 天竺沙門 般剌密諦 譯
唐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唐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明 檇李沙門 真界 纂註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結示攝心遠魔之要也。蓋內攝遠魔之要。以戒為
先。故先說妙門。言求菩薩道要先持四律者。四律
為本。餘戒為末。故四律潔淨。而枝葉不生也。心三
口四生必無因者。謂婬殺盜妄之念。乃生貪瞋癡
等之因。故四律淨。而七支欲生無因也。言魔事不
生者。謂魔由妄念而有。緣想而生。四事不遺。妄心
巳息。不緣外境。現業巳違。故一切魔事不復發生。
正定由斯而可入矣。】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坐寶蓮華所說心呪。」


【現業易制。自行可違。宿習難除。必假神力。今夫行
人。好正而固邪。欲潔而偏染。不教而能。不願而為。
隱然若有驅䇿而不能自巳者。宿習之使也。德隆
而福鄙。行善而身凶。多障多冤。數病數惱。綿然若
[007-0186b]
有機緘而不能自釋者。宿習之召也。茲非一生一
劫之緣。乃無始來念念受熏者。自非神力。莫能脫
之。故教誦持神呪也。摩訶薩怛多般怛囉。此云大
白傘葢。即藏心也。量廓沙界曰大。體絕妄染曰白。
用覆一切曰傘葢。神呪從此流演。故名心呪。無見
頂者。示頂法不可以見見也。然前說定慧。破煩惱
障。復明戒學。以止罪業。今說神呪。能破宿殃。兼除
報障。三障苟亡。不證何待。】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此證神呪能消宿習也。登伽婬質。猶能速證。聲聞
道器。固易冥資。云何。合作何況。愛心永脫。指初聞
呪得阿那含也。成阿羅漢。指前文殊簡圓通後也。
若爾。由聞法故方成無學。何為神力冥資耶。良以
密承呪力。顯藉法音。內資外熏。乃能速證。若但因
呪而不因法者。何故前云性比丘尼聞說偈巳成
阿羅漢。譬如下。塵譬宿習。風如神呪。順風揚塵。散
之則易。誦呪除習。脫之匪難。】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明結界建立道場之前方便也。師者人之模範。正
邪所自出。故不遇第一真僧。則律儀不得成就。誦
呪百八。表滅百八煩惱也。】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前云求佛灌頂。今佛現身。名為感應。既得感應。心
必開悟也。】
[007-0186c]


「阿難白佛言世尊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陳開悟以問結壇軌則也。言自知修證等者。知攝
心遠魔。呪力冥資。聖果可期也。】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合土成泥以塗場地。」


【此示結壇塗地之法也。雪山牛乳。純是醍醐。所有
茹退。最為香潔。但和一味旃檀。即可塗地。苟無此
者。即取深淨黃土。和上十香之粉成泥。以塗場地。】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燒令煙盡享佛菩薩。」


【此示結壇鋪設供養之法也。蓋壇中施設。意在勝
境攝心。使無異緣。專心道業也。所陳供養。諸佛菩
薩不食此食。為令福增示現而食。令修行者福慧
具足。如佛受純陀最後供養。令其具足檀波羅蜜。
此亦如是。故須供養。】


「令其四外徧懸幡華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此示中外懸設之法也。當陽正位盧舍那等。寂場
真主也。彌勒。當來真主也。阿閦居東。彌陀居西。智
悲真主也。諸大變化觀音形像。上同下合真主也。
金剛藏常領金剛護持呪人。伏魔斷障真主也。門
側左右釋梵等眾。有力外護也。末法修行。凡賴於
此。一有所闕。必不成就。烏芻火頭金剛。藍地迦。青
面金剛。軍茶利。金剛異號也。毗俱胝。亦大神變等。
毗盧神變經稱左邊毗俱胝三目持鬟髻是也。頻
那夜迦。即豬頭象鼻二使者。上下之鏡方面相對。
使其形影重重相涉者。意示事事無礙之相。欲令
[007-0187a]
契此以修法界大行也。能修法界大行。則一華一
香徧供塵剎。一行一相充擴無窮。則此上下施設
非苟然也。】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身心明淨猶如瑠璃。」


【凡所蘄嚮。以皈依三寶。為最初方便。故初七日至
誠頂禮如來菩薩羅漢名號。所以假其不思議力
發行助道也。然非願力無以持之。故第二七日依
毗尼教專心發願也。行願堅強。則得大勇猛。故第
三七日時無間歇一向誦持神呪。遂能以精誠感
格進力克功也。鏡交光處。則生佛智照感應道交
也。身心明淨。謂宿習緣障纖悉蕩盡。此感應克功
事也。】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得須陀洹者。謂得入聖流也。然壇法行相。此土末
世行之惟艱。然所誦呪。下文亦許不入道場。故使
有緣隨器受益。】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昔阿難密承呪力。得解婬難。故曰冥獲未聞。今乃
重請顯說。意在悲救此會及當來也。】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莎婆訶四百二十七


【呪。謂呪詛。亦曰呪願。佛以此語詛願眾生。生善滅
惡。革凡成聖。若蜾蠃之呪螟蛉也。亦是密詮首楞
嚴義。與前顯說力用無殊。但被物之異耳。有云。顯
說令解則生慧。密說令誦則生福。一往如之。】
[007-0187b]


「阿難是佛頂光聚經恒沙劫終不能盡。」


【呪心者。即大白傘葢。廣大無染。周覆法界。如來藏
心祕密法門也。惟其廣大周覆為如來藏。故持之
因之。即能出生諸佛成無上覺。降魔應化。拔濟羣
苦。及餘功德。經恒沙劫說不能盡也。地獄餓鬼等。
略舉八難之四。冤憎愛別等。略舉八苦之四。灌頂
經。大橫有九。小橫無數。攝受親因者。攝諸有緣也。】


「亦說此呪名如來頂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上顯如來境界。此明亦攝漸修。下顯持呪之益也。】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火不能燒等。即所謂救護世間得大無畏也。以誦
呪利彼。故諸惡鬼王皆領深恩而恒守護。金銀入
藥。或能發毒。】


「阿難當知是呪常有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即所謂成就眾生出世間智也。精心陰速等。謂精
心陰資。速發神識。神識通明。則能記憶了知八萬
四千恒河沙劫之事得無疑惑也。】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第一劫者。發心修行之初時也。洎至菩薩最後身
時。於其中間不落雜類。或生人中。亦非貧賤。以持
尊勝法。故身尊勝也。】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此明前讀誦書寫供養神呪之益也。謂不作有為
之業。自獲無漏之福。舉惡义者。喻眾生。諸佛功德。
[007-0187c]
三法同聚也。是故下。以摩登得果推之不誣。然持
之須得其人。故前言一不清淨多不成就。後言如
法持戒必得心通。行人審之。勿徒希覬也。】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呪時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此明持呪能消罪業也。未受時者。未持呪時也。比
丘四棄。即殺盜婬妄四根本重罪。梵語波羅夷。此
云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猶如死屍。大海不
受也。比丘尼復加四棄。曰觸入覆隨。即第五不得
染心男身相觸。第六不得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
處。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倚。相期等。八事。第七
不得覆他重罪。第八不得隨舉大僧供給衣食。即
為僧所舉未與作共住法者不得隨彼也。通上故
名八棄。僧所舉者。即舉訐之義也。】


「阿難若有眾生一切災厄悉皆消滅。」


【雜形。謂鬼畜等類。支提。云可供養處。即淨剎之通
稱也。脫闍。云幢。】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天反時。物逆理。皆所以為災。而反之逆之。職由乎
人。天與物應之而巳。所謂災變惡星。則應人之災
惡者也。八萬四千。應眾生煩惱業也。二十八。則四
方之紀。八。則五行之經。及羅計孛也。順則福應。逆
則災應。所謂惠迪吉。從逆凶也。能生災異者。亦應
其逆而巳。如彗孛飛流。為應同分。非星之為也。今
以呪力叶乎百順。故惡變悉滅於天。災祥不入其
[007-0188a]
境。祥。吉凶先兆也。】


「是故如來宣示此呪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心通者。據前所說不出三義。一者證果。即端坐百
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也。二者發解。謂
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三者宿
命。謂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
徧了知得無疑惑。】


「說是語巳會中無量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風師行風風王主風。此與無色天繼地祇舉者。前
舉梵釋。方及三天。後舉地水。未盡風火。故終舉風
神以該四大。舉無色以該三界也。】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以上羣靈。皆獲本妙心。住首楞嚴。能建大義。示現
菩薩諸天鬼神等像。護持行人耳。而言以寶杵碎
首者。夫大聖之訓物也。或用攝受。或行折伏。羣邪
之屏跡也。或感其惠。或畏其威。惟此二途。咸令得
度。今行折伏。俾畏其威。若涅槃殺一闡提。法華破
諸惱亂。僊預之誅淨行。滿足之僇眾生。皆由住無
緣慈。得一子地。乃能如是耳。經文從第四卷中。請
入華屋以來。齊此通名修道分。下文別起。名證果
分也。蓋證果分中。廣示修證地位者。良以位有因
果。惑有麤細。智有明昧。斷有淺深。證有分滿。用有
優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故歷五十七位。漸入漸
深。不同外道天魔都無位次。若不預辨。涉進乖源。
[007-0188b]
既昧斷證。錯認少得便以為足。墮增上慢。事非輕
小。故須明示。免招大過也。】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敘昔陳益。請問修證地位也。得正熏修等者。謂依
悟而修。顯密相濟。戒定齊資。故得身心快然。獲大
饒益也。聖位極果。曰涅槃。初因。曰乾慧。自乾慧入
信住行向及四加行。為四十四心。行與回向加行。
目曰修行。復進十地。名入地中。是為初證。至十一
地。名為等覺。猶是分證。及到涅槃。名為妙覺。乃極
證也。凝視曰瞪。冥心曰瞢。然阿難但問修證地位。
而如來下文。先明覺性。次辨迷妄。後示漸次者蓋
謂妙性圓明。本絕凡聖。亦無修證。因迷有妄。顛倒
遂生。然後滅妄名真。始有修證地位。是以次辨迷
倒。言生滅名妄。後示漸次。示滅妄名真。由是故有
修證地位也。】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懸示。即為修三摩地求大乘者先示。使無錯認誤
墮也。無上。謂所示修進聖位。無法可上也。正修行
路。即下五十五位。乃修行者之正路也。刳心。謂刳
除雜想。虗心受教。生滅。真妄。菩提。涅槃。皆所謂諸
名相也。妙性之中。本來圓離。由迷妄相因。故有修
有證。於是轉不覺而依菩提。轉生死而依涅槃。名
二轉依號也。】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007-0188c]


【此牒前問。而先令識妄知真也。夫欲修三摩地詣
大涅槃。先當識此倒妄無因。倒妄不生。即是如來
真三摩地。所謂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果能識妄
本空。知真本淨。依之修行。倒因可除。涅槃可詣矣。】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將明眾生顛倒。此先明二顛倒之所起也。由性下
二句。明真本無生。因明下二句。明因妄有生。從畢
下二句。明依真起妄。此有下四句。明妄法無因無
本。本此下三句。結明世界眾生所起。由性明心性
明圓故者。牒上以明本無世界及諸眾生也。因迷
本明。即無相處妄見世界及諸眾生。則世界眾生
由妄見生。故云因明發性性妄見生。諸法既由迷
心妄生。是依無相真成有相妄。故云從畢竟無成
究竟有。然此能有無明。所有諸法。既從妄有。本無
有因為其所因。故云非因所因。又此能住無明。所
住諸法。元無有本。故云了無根本。然則諸法既從
畢竟無而成有。即是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云本
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此即起信無明為因
生三細也。迷本圓明。即無明業相。因明發性。即轉
現二相。明即轉相。所發世界眾生之性。即是現相。】


「迷本圓明是生虗妄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此明迷真逐妄。以成眾生顛倒也。迷本下二句。明
依真起妄。妄性下二句。明妄無實。將欲下三句。明
復本不知其要。非真下二句。例顯向外馳求。非生
[007-0189a]
下八句。正明顛倒之相。由是下二句。結成眾生顛
倒。迷本圓明是生虗妄等者。謂諸妄法。迷本明生。
元無自體。非有所依。若了無依無體。直下便是真
心。所謂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豈真妄有
二哉。因其不了。擬欲反妄復真。則真妄二矣。故曰
巳非真真如性。何況非真求復宛成非相。既不能
了妄即真。由是則依法生心。由心住法。故云展轉
發生。以生住心法皆妄。故云非也。依法生心。即境
界為緣。生智相。相續相也。由心住法。即由上二相。
復起執取。計名字相也。心法相生。即是生力發明。
此四皆惑。熏以成業。即起業相也。因有感業。生滅
相續。即業繫苦相也。以有惑業苦三。故成眾生顛
倒。即起信境界為緣長六麤也。】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此約世界顛倒。成十二類生也。是有所有分段妄
生等。因能有無明。故有東西南北之分段。指此分
段名之為界。然則界相既從妄立。何有所因。故云
非因所因。住惟妄住。故云無住所住。既非真性常
住。則有過現未來遷流不住。三世成矣。以世涉方。
以方涉世。和合相涉。俱成十二。所以眾生正報亦
成十二也。前第四卷中。方世相涉。加流變三疊。彼
對依報顯於正報六根功德各千二百。此中相涉。
以正從依。故約世界明十二類生也。】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窮十二變為一旋復。」
[007-0189b]


【此呈上以明十二類生輪轉之所因也。然念動想
生。本無先後。但言不頓彰。故相因而說。因動有聲
等者。謂由內心一念妄動。則聞外有聲相。心既生
矣。諸法齊生。故色香及見聞等皆生也。既根塵相
織為六亂妄想而成業性。則十二類生由此妄想
輪轉不息矣。是故下。牒結上文。聲香味觸。牒結六
亂妄想。窮十二變為一旋復。牒結十二區分由此
輪轉。蓋謂窮十二類生遷變。是一六亂妄想旋復
故云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旋復。即輪轉也。】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此乘上想因業果。總明十二類生也。以顛倒是想
因。輪轉即業果故。然此猶就總相明十二類生。下
就別相。則輪迴有虗妄雜染等別。顛倒有動欲等
之分也。】


「阿難由因世界虗妄輪迴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卵惟想生。虗妄即想也。以虗想故。輪迴卵生。想體
輕舉。名動顛倒。卵以氣交。名和合氣成。想多升沈。
名飛沈亂想。故卵生飛沈之類。成於八萬四千飛
沈亂想也。諸類妄想各八萬四千者。各由八萬四
千煩惱感變也。羯邏藍。云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
分之相也。】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人畜龍僊其類充塞。」


【胎因情有。雜染即情也。以雜染故。輪迴胎生。情生
於愛。名欲顛倒。胎以精交。名和合滋成。情有偏正。
[007-0189c]
名橫豎亂想。故感人畜橫豎之類。遏蒲曇。云皰。即
胎卵漸分之相也。虗妄雜染執著留礙等。有情皆
具。但隨偏重者感類耳。四生者。依殻而起曰卵生。
含藏而出曰胎生。假潤而興曰溼生。無而忽有曰
化生。如是四生。由內心思業為因。外殻胎藏溼潤
為緣。藉緣多少而成次第。卵生具四。所以先說。胎
生具三。溼生具二。化生唯一。此依瑜伽所解。】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含蠢蝡動其類充塞。」


【溼以合感。執著即合也。以執著故。輪迴溼生。合由
愛滯。觸境趣附。名趣顛倒。溼以陽生。名和合煖成。
所趣無定。名翻覆亂想。故感蠢蝡翻覆之類。蔽尸。
云輭肉。溼生初相也。既不入胎。故無前二位矣。十
生皆本於婬欲。起於情想。以迷情愈妄。故化理愈
乖。以至蕩為空散。頑為木石。妄末雖殊。妄本一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化以離應。變易。即離也。以變易故。輪迴化生。離此
托彼。名假顛倒。觸類而變。名和合觸成。轉故趣新。
名新故亂想。故感報亦爾。蛻。脫故趣新也。如蟲為
蝶。則轉行為飛。如雀為蛤。則蛻飛為潛。凡以不同
形而相禪。皆轉蛻也。羯南。云硬肉。蛻即成體。無輭
相也。自下皆稱羯南者。諸類通稱止此。若第五鉢
羅奢佉曰成形。則各隨狀貌。非通稱也。】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堅執不捨。障隔不通。故名
[007-0190a]
留礙。亦名障顛倒也。精明顯著。因此受生。故名色
相。星辰日月。吉者為休。凶者為咎。至於爝火蚌珠。
皆是此類。又一切精明神物。皆精耀也。其想巳結
成精耀。故但有色而巳。涅槃云八十神。皆因留礙
想元成此精耀。此雖至精至神。亦未離乎乘彼輪
轉顛倒相也。】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厭有著空。滅身歸無。名銷散輪迴。迷惑無知。名惑
顛倒。厭有歸無。則依晦昧空。故名和合暗成。而云
陰隱亂想也。此有想無色而不無業體。故亦稱羯
南。此則惑業昏重。形色銷磨。體合空昧。識附陰隱。
乃空散銷沈類也。】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虗妄失真。邪著影像。如外道凡夫祠禱神明。托附
形像。故名罔象。而云影顛倒也。然蹈跡附影之類。
皆從憶想所生。故云和合憶成。由潛結亂想。故於
罔象中潛結貌狀。其神不明而幽為鬼。精不全而
散為靈。無有實色。但有想相。故云想相羯南流轉
國土也。】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外道計無情有命。金石堅牢。或習定灰凝。思專枯
槁。故名愚癡。而云枯槁亂想也。心隨境變。遇物成
形。如華表生精。黃頭化石之類是也。夫不了諦理。
固守愚癡。癡鈍之極。則頑冥無知。而精神化為土
[007-0190b]
木金石也。】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以鰕為目其類充塞。」


【世人假托因依。遞為形勢。資身養命。故云相待。而
名因依亂想也。業果相循。不從自類受身。故名非
有色相等。如水母之類。以水沫為體。以鰕為目。本
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能自用。待物有用。迷失天真。
綿著浮偽。彼此異質染緣相合。故曰因依。】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呪詛厭生其類充塞。」


【邪業相引。使性情顛倒。而乘呪托識。不由生理。妄
隨呼召。即世間邪術呪詛。精魅厭物。因而有生者
也。不由生理。則本自無色。既感成質。非無色也。】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二妄相合性情罔昧。異質相成。生理回互。如彼蒲
盧。本為桑蟲。非有蜂想。而成蜂想。以異質故。非有
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論因。如世之背親向義。
忘本蒸嘗。認彼宗嗣。是其因也。】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怨害相酬。傷殺相反。生理怪誕。棄絕倫義。故感土
梟等類。因土塊毒果成形。以父母有愛。名非無想
相。其子怨無有愛。故云無想。梟。鳥名也。食母。破鏡。
食父。其形如貙而虎眼。】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此總結也。以皆不了妙覺明心。迷陷情欲。積妄發
生。妄隨輪轉。非正修行莫能免脫。故下文示以除
[007-0190c]
妄修證之法焉。】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纂註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