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80 楞嚴經合論-宋-德洪造 (master)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論卷第十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
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虗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
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
[010-0087c]
蹤迹虗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
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
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
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補曰經起前文葢此之想陰若存寤則取像寐則
成夢此想陰若盡雖有寤寐而無夢想故曰寤寐
恒一自了罔陳習巳下方敘行陰之狀殫盡也謂
生滅根元既爾披露無不見彼十二種類俱從行
陰生起故曰見同生基野馬者遊埃也熠熠者螢
光也謂行陰微細遷流如日光所照隙塵熠熠然
了無住相故曰熠熠清擾等也。】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
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觸觀其所由
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陀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
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
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
是人墜入二無因論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
人既得生機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
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
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
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
菩提性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
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鳥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
[010-0088a]
本竪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
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
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
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
外道立無因論。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
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
墜入四徧常論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
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
散失計以為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
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成皆體恒不曾
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本那執受以意
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
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補曰末那具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汙執受
即第八識淨覺曰八識微細唯佛與八地菩薩知
之今是人頓窮八識於行陰本元由處微細生滅
認以為常非謂定中巳見第八也。】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
今巳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
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
[010-0088b]
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
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徧十方
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
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心
徧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
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
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
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
色受想等今巳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
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
一分常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
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
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
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
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
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
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
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
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
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
立有邊論。
[010-0088c]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
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虗論一者是人觀變化元
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
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
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
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
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
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
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三者是人
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
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四者是人有無俱見
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
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由此計度
矯亂虗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
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虗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
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
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
如是循環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
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
[010-0089a]
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
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
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
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
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
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
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
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
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
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
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虗實失措由此計度
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
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
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巳無復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
[010-0089b]
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論曰立論以為七趣後皆斷滅身欲界人天也欲
盡是初禪也苦盡是二禪也極樂是三禪也極捨
是四禪及無色也而於此言五事滅者身滅兼人
天二種極捨兼四禪無色二種也。】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
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
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
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
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
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
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補曰入此行陰唯一精明而巳雖眾魔不得其便
然於凝明中起計度者則墜入二種無因四種徧
常於堅凝中起計度者則墜入四顛倒四有邊四
徧計四有相四無相四俱非七斷滅五涅槃皆為
外道論也此陰若盡如波爛滅化為澄水故能超
眾生濁無盡曰有漏執身不行婬欲即為人天窮
行陰空邪慧陵率諸過不禁淪墮必矣故古德云
鈍鳥離巢易靈龜脫殻難。】
[010-0089c]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
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消息邪見
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
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
擾動同分生機倐然隳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
深脉感應懸絕。」


【補曰諸世間性者即十二類生滅性也幽清擾動
者即煩濁乍澄擾而復動也同分生機者即同諸
類分劑生滅機也行陰既盡則幽清同分等相自
然隨破沈細者乃指行陰生滅之原如網之綱衣
之紐故長水以綱紐為業因伽羅為果報業因亡
則孰為引果果報息則誰是能酬因果既亡故絕
深脉。】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鷄後鳴瞻顧東方巳有精色
六根虗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
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
巳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祕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若於羣召巳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隣
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
名識陰盡。」


【補曰入此識陰則六根虗靜無復馳逸故能深達
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夫十方依正皆識所現
觀其受命之由所執之元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010-0090a]
今獲同中此既無從彼自不召謂之還元則萬法
唯心唯識而自巳精色光明發現何幽不燭然尚
留識陰區宇若於諸類不召巳獲同中更能銷磨
六門等互用清淨到此識陰始盡唯一覺體而巳
故如吠琉璃也藏經音義曰吠琉璃寶名此寶青
色其體堅甚一切寶刀皆不可壞亦非煙焰所能
鑄鎔唯鬼神有神通力者能攻之為器也一云金
翅鳥卵㲉大般若經曰安住布施波羅蜜多或化
世界如吠琉璃。】


「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虗無顛倒妄想
以為其本。」


【補曰無盡曰古師以命煖識三俱時而轉名識既
離命煖隨亡故超命濁此則識謝命終與死何異
葢命者識陰微細不斷猶如命根今既全破隳裂
六門開闔身心明徹故越命濁也若謂命煖隨亡
下文不應云能令巳身根隔合開。】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巳滅生滅
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能令巳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
諸類通覺覺知通㳷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立所得心
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
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虗空界十二類內所有
[010-0090b]
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
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
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
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虗空
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
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沈迷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知知徧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
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
成虗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巳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
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
以此羣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
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
[010-0090c]
生顛化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明計明中虗非滅羣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虗無心
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
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
趣長勞果。」


【補曰長水易勞作牢淨覺以其說為得愚謂上句
既有固字下句不應復有牢字也大意是證成立
固妄之因不憚勤苦唯欲此身長不傾逝如贍星
禮月辟穀鍊形之誠吐故納新熊經鳥俾之習志
在功成行滿振衣輕舉得非趣長勞之果乎。】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觀命互通却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
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


【補曰長水曰觀識陰為十二類眾生之命元我命
通彼彼命通我故曰互通識陰若盡十方眾生命
即皆盡我命亦盡即誰證真常理誰為所化眾生
徒有真常無證真者故留塵勞起諸欲境恣受欲
[010-0091a]
樂圓命不滅俾要證真起用化物依此執計定無
所移立此識為勝解媛美女也。】


「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
亡失知見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
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
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巳休更不
前進生勝解者。」


【補曰識陰露現故曰命明識既含藏漏無漏種今
於此中分別決擇苦集有漏名麤名偽道滅無漏
名精名真擇去麤偽苦集而留精真道滅故曰分
別精麤等修道為感證滅為應但取諸此故曰唯
求本修圓觀法界平等離二邊垢名清淨道今發
小乘欣厭之解故曰背。】


「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
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巳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㳷心
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補曰窮諸行空識雖還元於精妙未圓生勝解者
[010-0091b]
則墮外道之八執聲聞之背道緣覺之泯心不求
升進八執者謂因所因執能非能執常非常執知
無知執生無生執歸無歸執貪無貪執真無真執
是矣其倒圓由妄計而成也倒知以虗謬為證也
纏空為寂所縛也不化堅執不迴也無盡謂諸佛
之不化者非也於行則言因於失則言果娑毗迦
羅婆吒霰尼二外道名阿斯陀此云長命。】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
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
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
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
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
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深孽保綏哀救
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
得無上道。」


【補曰五陰中魔事各言十種者舉其大略也推其
所以皆由用心交互故起是深孽自非如來懸示
後世令諸眾生覺了斯義至此勝妙境界其誰不
為魔外哉嗚呼前佛後佛法施之恩無大於此粉
骨碎身未足酬誠如永嘉之言所謂生勝解者先
德嘗曰纔有所重便成窠臼又曰但盡凡情別無
勝解不出此也。】
[010-0091c]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
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
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
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
提歸無所得。」


【補曰此一節文意乃顯識陰盡處諸根互用之功
力也謂五陰既盡能入菩薩初發大乘金剛乾慧
圓明精心此心猶如金剛無有毀壞又能於中發
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是為一念不生前後際斷
即名為佛故不住外凡內凡等位直入如來妙莊
嚴海圓滿菩提孤山嘗指金剛乾慧圓明精心為
等覺之後心妙覺之無間道者誤矣自如是乃超
至等覺圓明方為無間道也若以金剛乾慧為無
間道則超之一字義將何歸瑠璃舉以為喻者凡
四處初於三增進敘返流旋一六用不行則曰譬
如瑠璃內懸明月此顯大心凡夫頓成圓觀也故
下文曰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
無生法忍次於住位之二敘圓成心中發明智體
則曰如淨瑠璃內現精金此顯練修功力伏彼惑
障也故下文曰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其
次於識陰盡處敘見聞通隣互用清淨則曰如吠
瑠璃內外明徹此顯虗明自照不假智力也故下
文曰觀其所由罔象虗無以為其本又其次於此
諸根互用敘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則曰如淨瑠璃
[010-0092a]
內含寶月此顯從互用中直登妙覺解脫道也故
下文曰如是乃超信住等位入於如來妙莊嚴海
葢始則因中具果終則果中具因果德未彰但名
之以月果德既彰故該之以寶餘可知也言金剛
十地者寂音曰金剛以微細為性能摧壞一切十
地以壞障惑證真如故說十地者名金剛藏而其
智名甚微細境界亦名甚微細也故曰金剛十地
長水曰福足故名妙莊嚴海慧足故圓滿菩提理
極故歸無所得。】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陀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
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
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
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
心不迷悶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
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呪
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
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虗妄為本
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
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唯願如來發宣大
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
乃至虗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
[010-0092b]
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
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虗空性
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
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
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
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
傳命。」


【補曰問曰何謂命曰命者依識而有故識動則想
舉想舉則命立命立則氣隨氣隨則四大具所謂
命煖識三是巳葢識之動性為想元也儒曰知命
道曰復命此曰傳命然則學者當以何為知何為
復何為傳耶達此乃可入不生不滅之道。】


「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懸崖不有酢物未來汝體必非虗妄通倫口水如何
因談酢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澁由因受生
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虗明
第二妄想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
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
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
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
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又汝
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
[010-0092c]
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
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
違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
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
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
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
了內罔象虗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
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
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
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
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巳示汝劫波巾結何所
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
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虗妄深厭自生知有
涅槃不戀三界。」


【論曰雜華有微塵數萬偈而棗栢攝取其要作十
二緣生論敘其因起則有十二種其實即五種陰
法也故世尊於此重敘之使知皆即眾生念力所
成耳念清淨則神通光明令凡實證念垢染則三
界六道捨生趣入如前所示止觀二法澄鍊五陰
則於內分獲六根功德則於外分超五濁惡世以
定力精嚴則離五十種魔事義理粲然學者當深
觀之。
補曰前雖標陰皆屬想而未敘想之根元
界之淺深故慶喜再陳請問世尊具答之也至第
[010-0093a]
五湛不搖處則曰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
流急不見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
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方名顛倒微細精想學者
至此宜頓悟此想為陰元之本日加觀照之力而
併滅之譬如去草除根倘悟此不加觀照之力及
所併滅與未悟同復何益哉故曰理則頓悟乘悟
併銷即前六解一忘之義也生既因識而有滅則
從色而除唯在觀照之深自色陰之破餘則迎刃
而解故曰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即前是結本以次
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之義也故下文曰我
巳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其理顯然
問曰前敘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與此互用開合何
以異曰前則敘識陰盡處互用之功始著此則敘
想元藉互用之力滅之此之想元葢非互用功力
不能滅也言五受陰者乃是眾生所受報法故通
名受湛入合湛義見第三卷末。】


「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虗空盈滿七寶持以
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虗度於意云何是人
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虗空無盡珍寶
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
現前虗空既窮佛土充徧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
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虗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
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
[010-0093b]
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
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囚
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
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阿難若有眾生能誦
此經能持此呪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
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佛說此經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
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論曰凡經至其終則曰獲福殊勝者世尊悲心攝
異種性故以有一類貪著福德菩薩聞空義起邪
執防退墮故金剛般若曰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
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議無著曰為令一類貪
著福德菩薩深妙廣大之法堪任故若不言無住
相布施有大福德則成斷滅非唯不能廣攝下根
亦於無住法失自宗故。】


統論



眾生之所以流轉三界升沈六道以欲為之基婬
為之括也情之所附想之所依夢死醉生胡能超
脫世尊以大慈航濟是苦海為欲頒宣妙法普覺
眾生慶喜逆知時之將至乃身匿婬舍為之發顯
所謂法不孤起也愚嘗精研是經自文殊提攝慶
喜歸如來所頂禮悲泣勤拳咨請十方如來得成
菩提妙奢摩陀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世尊不答但
[010-0093c]
以當初發心見何勝相頓捨恩愛又以一切眾生
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其次又
以為不識知心目所在及於內外七處縱奪問之
何歟竊原如來之意將提攝慶喜至如來自到境
界及令末世眾生如慶喜自見自悟此則直指之
道非觀照可及於此不能針芥相投神領意解則
如來不得巳示以入三摩提之路破五陰魔之惑
是為最後垂範嗟夫如來悲憫之心可謂至矣然
經旨微妙未易發明自神龍繙繹房相筆受繇唐
迄今無慮數百年箋釋之學不為不眾類皆舉此
略彼互有得失。
國朝寂音尊者於此經中得大
受用遂著尊頂法論詆闢異說疏通奧義惜其未
傳而入圓寂圜悟禪師偶見之歎曰此真人天眼
目也即施長財百緍勸發旴江幕彭公思禹刊于
南昌建炎之後其板不存紹興初其徒智俱化緣
重鋟行於高安今復湮沒世無此論其功唐捐三
山紹衼首座獨珍藏之愚扣請至再始啟十襲觀
其文約而辨義宏以顯迷冥暗室破以華炬拘攣
疑網決以寶刀手之拳拳不能釋去以其統說貫
為聯編也為之釐析於正文之下是為合論以其
理有未到也為之補以其文有不安也為之削以
其字有舛也有訛也為之正淳熙乙巳僅成綿蕝
未遑流通紹興壬子以進普燈錄振錫都下舘於
郊臺祇園菴越明年冬徙居吳興永壽蘭若泉石
[010-0094a]
蕭然飽食酣寢之餘抖擻蠧𧙍卒成厥志凡小字
非正即補俾觀者有攷焉始寂音著是論靈源以
書抵之謂窒後人自悟之門故寂音後敘謂有人
於此稱祖師棒喝則謂之禪置棒喝而經論則謂
之教於實際中有此取捨乎未達者以為矛盾寶
覺嘗與老南和尚分座於黃蘖啟迪方來尋從泐
潭月禪師授此經要及謝事黃龍居晦堂日讀此
經不輟每掩卷拊几告參徒曰此禪髓也有以知
前代宗師互相激揚不得不爾未易以差殊觀也
寂音諱德洪覺範其字筠陽人得法於真淨無盡
居士張公商英與之莫逆其行實見續僧寶傳寂
音尊者其自號甘露滅又其別號也無盡罷相為
逐客寂音亦羈縻罪地是時乃成此論昔文王拘
羑里重易六爻若無羑里也孔子在陳弦歌不衰
若無陳也後秦肇法師亦於圜扉中終寶藏論大
慧焚牒竄梅陽著正法眼藏聖賢之處患難無入
而不自得寂音則亦然少年儁異自儒生祝髮文
字膾炙人口世遂以為詩僧大慧處眾時嘗尊以
師禮住雙徑日圖其像而讚之迨還自貶所至同
安首修其塔近有作公論者肆筆詆訶多見其不
知量也雖然寂音謂瑠璃王嗣位誅釋族一事豈
此會方與其父有指河之喻而慶喜巳敘其子事
由是而知自問名後乃他時所說特結集者裒續
為一經爾如來說此經與涅槃始末十有八載皆
[010-0094b]
不可以一時論而無盡又修此經為清淨海眼刪
去指河及他事節則大謬矣嗚呼謂楞嚴可刪則
三藏十二部孰非可刪之文清涼國師造華嚴疏
欲證譯師訛舛而不得梵本但書之經尾如云佛
不思議法品上卷之第三板第十行一切諸佛舊
脫諸字又云大瑠璃寶恐是吠瑠璃寶圭峯從圓
覺悟入作疏鈔欲改皆證圓覺為皆具圓覺真淨
極口痛罵謂若一切眾生皆具圓覺而不證者更
無一人發真歸元凡夫不必求解脫矣孔子以斯
文為巳任因魯史作春秋雖寓筆削斧袞之旨於
二百四十二年之間如書夏五書郭公則亦因其
舊文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況西方大聖人之書又
非世書之比孰謂無盡在儒門為鉅公在覺苑為
大居士乃於此經擅為芟改何弗思之甚也豈惟
是哉圓覺曰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宗門
單提姑以六字為句可也天竺訥以為定句則不
可也根與塵合方有妄心如來之意以此今則先
有妄心倒置本旨豈期然乎雖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以意為解可也以句為定不可
也靈巖安禪師讀此經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安破讀為知見立
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洞然開
悟後人顧可因以是為定句耶梁昭明太子析金
剛般若經為三十二分而世師尚疵之謂為破碎
[010-0094c]
法身況訥為義學之師乃妄定句讀如此抑其大
謬矣清淨海眼經會稽僧慧印巳版行是滋後人
之惑故愚於此不得不正救其失圓覺略疏。

曰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
葢人故無胷臆之論今愚則不然是其所是非其
所非何嫌於排斥之說因其舊義附以巳見何嫌
於胷臆之論故舉其得失之槩略見于卷中益使
寂音之議粹然一出無纖瑕微類之可指顧不韙
歟倘有未然尚俟來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合論卷第十

No. 272-C



敘曰世尊於法華之後說此經備足諸經奧義畢殫
一乘要旨初龍勝閱於龍宮默誦而出五天世主祕
重不傳天台智者釋法華經不解六根功德之義停
筆思之有梵僧謂曰唯首楞嚴經著明此義得以證
成不必釋也智者於是日夕西向再拜願早傳至此
土竟不見而沒唐神龍中彌伽釋迦持梵本至廣州
[010-0095a]
州牧房融對譯俄罽賓國王遣使追取之幾不得傳
傳譯畢矣融進御會中宗登極未暇宣布僧神秀飯
于禁中得之持歸荊州玉泉寺自經至今五百餘年
傳著箋釋者無慮十餘家然判立宗趣多異同而文
不達義因黯昧余甞深觀之得世尊意於諸家傳著
之外將造論排斥異說端正經旨世緣羈縻未遑惜
筆政和元年十月以宏法嬰難自京師竄于朱崖明
年二月至海南舘於瓊山開元寺寺空如逃亡家壞
龕唯有此經余曰天欲成余論經之志乎自非以罪
戾投棄荒服渠能整心緒研深談而思之耶屬草未
就蒙 恩北還依止故由精舍又二年而克成二三
子進曰經論各有師承奈何以禪宗經論乎余曰馬
鳴龍勝西天祖師也而造論釋經浩如山海流傳此
土者尚數百萬言達磨曹溪此方祖師也而說法則
曰唯楞伽經可以印心傳心則釋金剛般若之義禪
佛祖之心經佛祖之語佛祖心口豈甞相戾有人於
此稱祖師用施棒喝則謂之禪置棒喝而經論則謂
之教於實際中受此取舍乎賢沙曰宗門教乘由汝
舌本自迴轉耳豈有實相韶國師舉今人看古教偈
謂眾曰諸人喚甚麼作教莫道見說教之一宇滯在
教內道我宗門不恁麼莫錯好教不迷人人迷於教
只如五千四十八卷若識得不剩一字不欠一字若
剩一字佛法有增若欠一字佛法有減佛法且無增
減底道理又曰祖師是佛弟子若窮得佛語祖師語
[010-0095b]
自然現前此殆天下之名言也嗟乎經之來其艱難
如此而傳著之家又從而汩之學者既付受不妙乃
疑以為教乘其自障有如此可為歎惜我釋此論有
能於中發明自心契會佛意者願世世以法為親同
本願力共濟眾生化令成佛。


八年五月一日謹敘

No. 272-D


重開尊頂法論跋語


華嚴經以諸善根迴向為善學智地大方便海而大
要皆願以妙辯才為諸眾生隨機廣演悉令解了葢
如來以平等慈印現世出世法無上義諦非有超詣
辯才以袪邪解釋妄執使知境智歷然則隨順無明
長眠生死徒自障隔耳是故菩薩於善慧地作大法
師演說諸法必以無量善巧之智起四無礙大辯而
四者所示皆種種智轉一切法輪由是知辯才出於
智地利益眾生無暫捨離者以其通悟如阿耨池流
周浹無礙於我法中無戲論故寂音尊者寶覺圓明
禪師從墮地初有冲天志繼得法於文關西英風四
靡智海湛然出慧光三昧為翰墨自在遊戲故其見
於文者皆道之餘也然以之藻飾教乘發明要奧璀
[010-0095c]
璨飛動如以阿僧祇寶間錯諸地妙莊嚴具凡見聞
者聳然增勝隨其根器各有所得豈非有所謂大辯
才者乎而滯於跡者不究所歸往往惜其牽於儒習
前第知其吐詞奮筆波瀾一世而巳嗟夫盤之走珠
珠之走盤了無不可而妄議其橫科曲直是豈真知
寂音者哉不幾墮於戲論歟甞觀此經注論專以了
知自心入道之門成佛要決以定宗趣之立性相洞
該頓漸悉證詞約而達理盡而明非徒騁於虗文也
精研窮探造前輩所未到要其本際內融而力以弘
法為巳任故見道之審率自肺肝中流出為往而不
通也建炎間寂音既逝伯氏思禹幕盱江喜其徒之
請佛果禪師亦以百千為助即鏤板于南昌未幾火
于冠兵關二十年幾廢而僅存高弟智俱慨然奮勵
奔走高安再募刊行清江椽涂元秩見之揮金以為
之倡而和者翕然不數月而辦寂音之道厄而愈通
蔽而愈明而俱之願力成就所以緝嗣事振家風亦
可謂無遺恨矣昔竺道生解悟諸經未傳之旨而講
輩憎嫉誣以為邪說生盟於眾曰如我所說不合經
義罪當如律苟契佛心願終據師子座於是竪石當
聽徒以取決焉而叢石首肯之巳而升座詞音暢潤
墮塵而化嗚呼生之具足智證可謂見道之審自信
而無所防者矣寂音甞論至此以謂生所見者鈍全
而義學相與擠去之小智自私無足怪者余以是知
生與寂音啐啄之機默契於千載之下造車合轍固
[010-0096a]
自有道耶余於寂音同宗兄弟也以舊本訛缺為手
抄作小楷以便學者閱習既終其經又摭其實以識
卷末云。


紹興丁卯元日雙溪彭以明謹書



音切





音丹


羊入切


居夭切


音乞


魚列切
[暇-日/卵]


音段


音線


必益



音雄


音院


音止


音踈


音須


丑豸切


與醋同


音慣




況于切


子悅切


音只


音肋


音酉


音喘


音衫


盧對切




音偉


音繼


子恊切


音院


切徒


音主


音賷


楞嚴經會解十卷
元 惟則會解


全文載在楞嚴經圓通疏中因今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