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679 楞嚴經箋-宋-惟慤 (master)



No. 271-A


箋首楞嚴經序
推誠保德功臣特進行刑部尚
守司事畿內河提勸農使及
國九江郡開國公食邑五千三百


夫善言佛者。□□□□□□□□□況之道乎。無方
善□□之神乎。湛寂精常。圓滿平等。迎之不見其首。
隨之不見其後。生生而不生。化化而不化。包褁萬有。
含吐十方。資始眾緣。具足萬行。光明密照而非色。虗
通潛運而非空。世界遷變而不移。山岳旋偃而常靜。
現前而惑者不辯。日用而迷者不知。易曰。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老氏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性之
謂歟。無始劫來。一切眾生。攀緣外境。忘失本心。分為
四纏。疊為五濁。馳而為妄想。結而為昏翳。聚而為煩
[001-0886c]
惱。流而為生死。累我真源。枉入諸趣。如來哀之。首楞
嚴之所作也。眾生苦於奔逸故。為之述三觀。滯於色
相故。為之指八還。誤認根塵故。為之辯六入。妄計因
緣故。為之談七大。至於屈伸金臂。綰疊華巾。極善巧
之喻。拂微細之惑。令瞻寶光者。知見精之不搖。聽鐘
音者。悟聞性之常在。若廼本明旋復。靜慧發生。御最
上之寶乘。游無邊之性海。[厂@既-旡-日+口*頁]色身若微塵。視太虗如
雲點。彼無姑輪轉之根。億劫顛倒之見。我人妄執。壽
命浮想。若熾炭之燎鴻毛。烈日之晞朝露。不待思惟。
巳自消釋。大哉菩提妙圓。本始清淨。既無妄幻翳於
真精。豈有身心受彼生死。水澄滓去。漏盡法除。萬行
不脩而自圓。六通不求而自證。豫於此者非至神乎。
然而是經。撮八藏之精要。窮萬化之根源。譯之者務
簡。潤之者尚辭。或使覃研泥於句讀故。有僧可度為
之箋分。詳略有敘。華梵兼該。歲陽再周。能事方畢。後
之觀者。應當反夢想之緣氣。遺心目之習因。了識精
之元。還獨妙之本。雲駛月運。既息於諸旋。木盡灰飛。
亦亡於幻法。秋毫不立。真理自冥。彼求諸佛無漏勝
解者。幸精進於斯焉。



景祐四年二月朔日序
[001-0887a] No. 27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
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之上
天竺沙門 般剌密帝 譯
烏長國沙門 彌伽釋迦 譯語
菩薩戒弟子 房融 筆受
西京大興福寺沙門 惟慤 科
皇宋首楞大師 可度 箋


「大。」


【初釋經題。大分六段。初法喻雙彰對。
箋云。梵語
摩訶。華言大。大者。謂所詮法也。體具含融。理極無
方。非對小故。當體得名。故下文云。吾今為汝建大
法幢是也。二詮之中。表詮所攝。】


「佛。」


【箋云。梵語沒䭾佛陀。華言覺者。今經伹存佛不言
餘字。蓋秦人好略。又[厂@既-旡-日+口*頁]此方有情樂欲意趣。使聞
佛者念善而生勝解。故不翻之。】


「頂。」


【箋云。梵語烏瑟尼沙。華言頂。喻也。言此首楞嚴所
[001-0887b]
詮理旨。十地菩薩之所莫測。喻於佛頂離可見相。
世尊自不見。表離自相。無遍身菩薩不見。表離佗
相。六十二喻中。是第一頂無能見喻也。】


「如來。」


【二就果明因對。
箋云。梵語耶佗。華言如來。金剛
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約法身。又諸
師解云。乘如實道。還本覺源。約報身。如成實道。來
成正覺。約化身。又慤師云。如來者。順本之玄稱。此
約本始義解。】


「密。」


【箋云。梵語哇呬耶。華言密。堅密也。隱覆也。雖有塵
勞。曾無漏失故。】


「因。」


【箋云。梵語醯都。華言因。因者性義。是眾生之本性。
如來之覺源。為在塵勞未得顯現。假說為因。如來
果號。密因因名。】


「修。」


【三明修顯證對。
箋云。梵語乞叉佗。華言修。修謂
進修。然諸菩薩。起如覺心。無作妙力為修。】


「證。」


【箋云。梵語娑縛母佗。華言證。謂果證則親獲圓明
體。證用具足為證。故下文云。得元明覺。無生滅性。
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了義。」
[001-0887c]


【四詮旨雙陳對。
箋云。梵語薩訶。華言了義。了謂
顯了。直指真源。表此一經決了談真。名之為了。聲
名句文四法為體。下文云。吾今巳說真修行法。義
猶理也。言此首楞嚴所詮。至極之理。尋伺跨絕。言
議道斷。下文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


「諸。」


【五能行所行對。
箋云。梵語薩囉縛。華言諸。不一
為義。】


「菩薩。」


【箋云。梵語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菩薩略也。欲令
聞者生善。不言覺有情。得稱菩薩。此是能求能行
首楞嚴三昧之人也。】


「萬行。」


【箋云。梵語拶哩。華言萬行。萬者數義。行謂功行。然
諸菩薩。因中皆行六度萬行。令求證本。須約行論。
下文云。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先指能求之人。後明
所行之行。】


「首楞嚴。」


【六理深教深對。
箋云。梵語戍楞嚴摩。今言首楞
嚴略也。總指。飜就一切事畢竟。】


「經。」


【箋云。梵語素呾覧。飜就經義。又飜線義。古梵語云
欲底修多羅。亦云修妬露。此飜為契。謂契理契機
故。今時經論。多就新梵云素呾覧。不言修多羅修
[001-0888a]
妬露。伹言經不言線。謂順此方五經九經。萬代常
行。百王不易。此經大體。以首楞嚴大定為宗。頓悟
漸修為趣。】


「如是。」


【將釋此經。大分三段。初後如是。下至承受聖旨。名
為序分。次從佛告。至下第八名為邪觀。為正宗分。
後從爾時。至下作禮而去。為流通分。且初序分文
分二。初通序。後別序。通序文六。初指所聞法。

云。如者。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證如如之理也。是
者。是我佛世尊開金口動紅蓮華舌所談。】


「我聞。」


【次敘能聞人。
箋云。耳根發耳識。緣世尊無漏之
音。今廢耳與意。去別就總而言我聞。又如是五密
因三修證。正因正果。我慶喜尊者。親從佛邊聞得
來緣。謂當時佛滅度後。阿難尊者。在七葉岩間。結
集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下座之時。還復本
形。當時眾有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界起。更說
妙法。二疑復有佛。從佗方來此說法。三疑彼阿難
轉識成佛。為眾說法阿難乃頌出如是我聞。大眾
三疑頓息。】


「一時。」


【三陳說教時。
箋云。非一日十二時六時。但是眾
生根緣成熟。冥契佛心。理事將終。假立一時之號。
又佛說法無時。故云一時。】
[001-0888b]


「佛。」


【四標垂□主。
箋云。梵語佛陀。華言覺者。意存梵
音。令生善故。二千年前。丈六教主釋迦文是。】


「在室羅筏城。」


【五彰演法處。
箋云。梵語室羅筏悉底。舊云舍衛
訛也。華一豐德城。一足財。二好欲境。三饒多聞。四
豐解脫。具此四德。故曰豐德。則中印土國也。】


「祇桓精舍。」


【箋云。亦云祇陀。是舊梵。新云浙多。華言戰勝。則波
斯匿王太子生時。鄰國怨至。戰而得勝。故曰戰勝。
樹是太子所捨。精舍是須達所建。舊梵云須達。新
云蘇達多。華言善施。亦云給孤獨。善施者。仁而且
睿。積而能散。賑濟貧乏。哀䘏孤老。時人讚美其德。
號給孤獨長者。是鉢犀那恃特王之臣。舊云波斯
匿王。今君臣雙舉。故曰祇桓精舍。祇桓是君。精舍
乃臣。問須達側金功多。何故居後。祇桓太子捨樹
功少。何以居前。答捨樹功少。為君理合居先。布金
功多。為臣義須處後。】


「與大比丘眾。」


【六述同聞眾。文三。初聲聞。文四。初標類。
箋云。與
者。兼并義。師資合舉。大者。應化大權之稱。六位之
中。是慧俱解脫阿羅漢。梵云比丘。華言乞士。上求
諸佛乞法以資神。下求檀信乞食以資命。五不飜
中。含多義不飜。三人巳上。盡得眾名。】
[001-0888c]


「千二百五十人俱。」


【次舉。
箋云。經家問其時有多少眾。頌教出云云。
律及因果經。說佛初成道。度憍陳如等五人。次度
迦葉兄弟三人。并門徒一千人。次度舍利弗目連
等。并門徒二百人。次度耶舍長者子五十人。總一
千二百五十五人。疏云。准此會中憍陳復在。既非
前數。剩五不疑。或經舉全數。如十類爾。俱者。處不
相離。】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一歎德。文二。初總。
箋云。問此千二百五十人。有
何道德。頌出云云。皆者總也。咸也。是者指持義。漏
則煩惱之異名。如人漏舍漏船等。深可厭離。欲漏。
六十一法為體。有漏。九十二法為體。無明漏。十五
法為體。如今無此三漏。故曰無漏。六者。六位之中。
不動位也。一退法。二思法。三護法。四住法。五堪達
法。六不動法。梵語阿羅漢。華言應。具三應義。應可
斷煩惱賊。應不受後有身。應可堪受人天應供。】


「佛子住持。」


【後別。
箋云。是佛之子。故稱佛子。問菩薩之人乃
稱佛子。聲聞何故亦名佛子。答佛有大悲。三乘皆
子。住。謂住於無漏。持。謂住持不失。住持生空涅槃。
令無散失。目定之一法。】


「善超諸有。」


【箋云。目解脫也。超。謂超越。諸有。則欲有。色有。無色
[001-0889a]
有。欲有分別煩惱。無色有俱生煩惱。或二十五有。
如頌云。四洲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與淨居。四
空及四禪。】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


【箋云。自縛既解。不懼輪迴。能現身於十方國土。教
化眾生。成就。圓滿義。有威可畏曰威。有儀可像曰
儀。又在貌曰威。在身曰儀。目慧之一法。】


「從佛轉輪。」


【箋云。如馬勝比丘。從佛邊受法。說與舍利弗。舍利
弗得法。又說與目連。流轉不絕。如輪能摧碾一切
無明煩惱。復能轉邪歸正自辯。】


「妙堪遺囑。」


【箋云。目智言智量。深密微妙。堪可將遺法。付囑於
佗。】


「嚴淨毗尼。」


【箋云。梵語毗尼。華言調伏。調。謂調練三業。伏。謂制
伏過非。言聲聞之人。能嚴潔清淨。世尊二百五十
條戒。玉潤氷清。即是律藏。詮於戒學。】


「弘範三界。」


【箋云。弘。大也。範。法也。言能弘大法。於三界內。利樂
有情也。】


「應身無量。」


【箋云。聲聞人欲化眾生。先且入定觀佗根機。然後
隨機設化。無有限量。此人無果位大乘應身。此則
[001-0889b]
感應之身。向空中現十八變等事。目慈之一法。】


「度脫眾生。」


【箋云。令一切眾生。離煩惱縛。不於三界受生。】


「拔濟未來。」


【箋云。在手曰拔。濟謂濟度。正法一千年。是佛揚化。
像法一千年。四依菩薩。末法一萬多聲聞出。目悲。】


「越諸塵累。」


【箋云。越謂超越。諸者。不一義。塵。謂塵勞。累。謂業累。
自越塵累。是根本智。越他塵累。是後得智。如今根
本後得。悉皆超越。都歎目戒慧辯解脫慈悲智。】


「其名曰。」


【四列名。
箋云。問諸大阿羅漢。有何名稱。答聖人
無名。向無名體上。強立其名。】


「大智舍利弗。」


【箋云。梵語舍利弗呾羅。華言春鸎。亦云鶖鷺。弗呾
囉。華言子。是彼春鶯之子。從母立名。今言舍利弗
者略也。其母未懷子前。言辭不堪。每共弟摩訶俱
絺羅論義。常不如弟。懷子巳來。酬答聦俊。乃勝於
弟。以母多辯。喻曰春鶯。是彼所生。故乃稱子。嘗與
目連為友。同事闍耶外道。十大弟子中。大智第一。
標為上首。十方諸佛。皆以智為首也。】


「摩訶目犍連。」


【箋云。舊梵語訛也。新云摩訶沒特伽羅。華言大採
菽氏。摩訶。是大。沒特伽羅。是採菽氏。菽者豆之總
[001-0889c]
名。上古有仙。在山修道。伹採豆苗而食。此尊者是
彼之種。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


「摩訶拘絺羅。」


【箋云。大膝蓋尊者。言其膝蓋大故。舍利弗舅氏。】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箋云。此訛梵也。正梵應云補剌拏梅呾羅。華言滿
慈子。滿是其名。慈是母性。母未懷子前。性多惡戾。
懷子之後。其性甚慈。是彼之子。或從滿江神。乞得
此子。名滿慈子。或滿與慈。皆是母號。曰滿慈子。】


「須菩提。」


【箋云。復名須補底。華言善現。亦云空生。緣此尊者
生下之時。其家中所有器皿。一時皆空。相師相曰。
此子若也出家。當解諸法空相。】


「優婆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箋云。亦云烏波尼殺曇。華言近少分。烏波尼是近。
殺曇是少分。然此尊者。初作觀時。向身上取一莖
毛。假想慧刀。竪析為四分。四分之中取一分。析為
十六分。十六分中取一分。析為二十五分。二十五
分中取一分。析為百分。百分之中取一分。析為千
分。至不可析處。欲近於空。末後一分。名鄰虗塵。謂
鄰近虗空。更不下刀。纔下刀便歸於空。留此一分。
攝一聚心所令無散失。等謂等前五人。仍為最上
頭首。彼此尊者。作析色明空觀。為第一。又五陰之
中。析色為首。】
[001-0890a]


「復有無量。」


【二緣覺并初心。
箋云復。謂重復。有者不無義。無
量。則數廣難陳。】


「辟支無學。」


【箋云。梵語辟支迦。華言獨覺。亦云麟角。此人斷自
成煩惱。證生空涅槃。作七十七智觀。四十四智觀。
觀無明即空。達諸行無作。有二種。一利根者。出增
劫種無佛因。出無佛世作佛。燈後焰纔見。佛出世
來。故大慈光。爍陀覩光將謂劫減。便向盤陀石上。
內化智火焚身。身與智。一時撥喪無餘。同太虗空。
二鈍根者。種有佛因。出有佛世。是部行者。有部類
而行。或五十。或一百。經舉鈍根。無學者。證無學位。
簡聲聞居有學位。】


「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箋云。或發大乘初心。是十信。或發緣覺初心。緣謂
四十五年後。說此頂三昧法。二時奔驟。來到祇園。】


「屬諸比丘。」


【後列菩薩。文三。初舉時求法。
箋云。屬。值也遇也。】


「休夏自恣。」


【箋云。休夏七月十六日也。西土眾僧夏滿。或有見
聞疑罪。當眾目不諱短。恣佗舉愆。】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


【箋云。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大心有情。諮請世尊。為
其決擇。猶豫不決曰疑。若約菩薩之人無疑。疑唯
[001-0890b]
分別。入到見道門中巳斷。然此人雖無分別。煩惱
猶有。第七識一分法執未忘。假說名疑。或可下地
不了上地。】


「欽奉慈嚴。」


【箋云。欽謂欽敬。奉謂奉重。佛有誨子之能。雖慈又
且嚴厲。】


「將求密義。」


【箋云。將當也。求覓也。言當欲求覓世尊祕密甚深
之理。向下說五密因三修證。】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


【次酬請普霑。
箋云。即者不捨之義。眾人所請將
求密義之時。如則一如之理。起智來合理。故曰如
來。是化身如來也。敷設法座。巍巍堂堂。宴寂安詳。
是首楞嚴三昧之宗。目法界大定。亦如法華經入
無量義處三昧。或云。敷尼師壇。靜然安坐。義通。】


「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箋云。阿難尊者頌出。敷座宴安。言此是佛宣揚顯
示甚深祕奧之理。】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箋云。一會三十六類。文殊。普賢。諸阿羅漢。可量清
淨之眾。盡獲利殊勝。然四十五年後。說此佛頂三
昧。不並餘筵。】


「迦陵仙音。徧十方界。」


【箋云。梵語迦陵頻伽。華言共命鳥。六十四音一妙
[001-0890c]
音也。此鳥音聲柔軟。清亮哀雅。堪比佛音。】


「恒沙菩薩。來聚道場。」


【後列名上首。
箋云。梵語恒河。亦云殑伽河。華言
天堂來河。言此河來處遠。如天堂而來。周圍四十
里。其中沙細如麵。與水混流。菩薩如河沙之多。菩
謂菩提。此謂之覺。則上求佛果也。薩謂薩埵。此曰
眾生。則下度有情也。皆從十方而來聚集。在於祇
園一會得道之場。或道則所證之道。場及寂滅之
場。】


「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箋云。經家問未審誰為上首。頌出云云。梵語文殊
師利。亦云曼殊室利。華言妙吉祥。此菩薩生時。有
十種吉祥。從此為名。是北方梵德王太子也。通序
巳竟。】


「時波斯匿王。」


【從此時波斯匿王。下至承受聖旨。是別序。文十。初
明波斯設供。奉請如來。
箋云。前通序。通諸教。共
有六種成就義。後別序。唯此教別。別而談故。時者。
當前酬請之時也。梵語波斯匿。此語訛略也。具足
應云鉢羅斯那恃多。華言勝軍。一象軍。二車軍。三
馬軍。四步軍。四軍皆勝故。萬方歸往曰王。】


「為其父王諱日營齋。」


【箋云。為。與也。其者。屬下之辭。父王。先皇也。言先皇
正當七月十六日崩。今當忌諱之晨。所子營辦齋
[001-0891a]
羞也。忌諱者。忌舉吉事。諱避其名也。】


「請佛宮掖。自迎如來。」


【箋云。屋內之屋曰室。室內之室曰宮。宮外兩廓曰
掖。十六日國王自出城。往祇陀迎佛。或三處迎。一
往祇陀園。二中路。三出宮門。】


「廣設珍羞無上妙味。」


【箋云。廣大鋪設珍妙羞饌。熟食曰羞。國王設齋。一
切微妙飯食。無能過者。在口曰味。食有三德。一輕
軟。二淨潔。三如法也。】


「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箋云。兼并也。復語辭也。問未審只請佛。為復別命
諸大菩薩。經家答云云。】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


【二明同請既多。勅徒分應。
箋云。復又也。城盛也。
言盛貯一切人故。是長之者。年耆。室富。德重。推尊。
居家。內治育道怡神之士。】


「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箋云。同向七月十六日解夏之時。家家飯僧。佇待
我佛世尊來。為佗應赴也。】


「佛勑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箋云。世尊出語曰勅。佛既受國王所謂。不可違王
悅庶。所以勅文殊。分頭領諸大心有情。及三應上
士。越城中長者居士家齋。與其長福田故。】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001-0891b]


【三阿難別請。無供獨歸。
箋云唯者。遮簡為義。有
者。不與之義。遑猶及也。梵語阿難陀。華言慶喜。世
尊初成道日。外奏淨飯王。悉達多太子。巳得成道。
內宮又奏。解飯王生下太子。以此相慶賀。故曰慶
喜。七月十五日。先受別施主所請。遠遠遊行。未得
歸還。既然未還。所以不及兩頭僧次也。】


「既無上座及阿闍棃。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箋云。坐居人上。謂之上座。梵語阿闍棃。華言軌範
師。又云悅眾。阿難途中獨自歸來。其日又無後供
懸給於佗。】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


【四執器求餐。學行平等。
箋云。即當齋不遑僧次
之時。執持世尊應量之鉢器。應身量心量故。於。向
也。阿難具能遊之人。城是所遊之境。】


「次第循乞。」


【箋云。循順也。次第。一家至一家。順教中去四邪命
食。一仰口食。仰觀星象。二下口。耕種等事。三方口。
致使通傳。四尖口。和合醫藥。唯以乞食為上。或可
循環諸家徧乞食。】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


【箋云。第六識心中思惟。初求施與最後施。及滿鉢
底檀越。俱是齋主。梵語檀波羅蜜。華言布施。既行
布施。然後越生死此岸。到菩提彼岸名越。此則唐
梵雙舉。】
[001-0891c]


「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


【箋云。西天有淨行婆羅門。穢行婆羅門。梵語剎利
帝。華言田主。是國王種。西土有四姓。此為上姓。梵
語旃陀羅。華言嚴熾惡業。復云不律儀者。則畋獵
漁捕屠兒等。阿難如今也。不問淨之與穢。一向乞
食。無取捨心。】


「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


【箋云。方比也。言方比世尊行平等之慈。或方便行。
其平等之慈。不簡擇微下貧賤。發起心意。圓滿成
就。行其平等也。】


「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箋云。能求之人。心既無量。所施之者。福亦無量。】


「阿難巳知如來世尊。呵須菩提及大迦葉。」


【五意超雙意嚴服入城。
箋云。巳既也。呵責也。如
來。倣同先跡號。世尊。出世獨尊號。梵語迦葉波。華
言飲光。上古有仙。身有光明。蔽日月之光。迦葉是
彼之種。須菩提從富乞。迦葉從貧乞。】


「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箋云。為是也。均等也。世尊曾呵責此二人。是三應
上士。無平等心。皆是取捨也。】


「欽仰如來。開闡無遮。」


【箋云。欽敬仰効於佛。開闢闡揚。無其遮障。不簡怨
親。無遮。偏益之義。】


「度諸疑謗。」
[001-0892a]


【箋云。度謂度脫。疑則一切凡夫疑心。生其譏嫌。謗
則要免外道。生其毀謗。】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


【箋云。經謂經歷。有水曰池。無水曰隍。人取土之處。
徐庠其步。城郭之門。郭猶廓也。謂廓落在外故。】


「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箋云。莊嚴整頓其威儀。肅肅睦睦。恭謹其齋法實
兩經第八卷云。乞食六處不能往。一不應往惡狗
處。二不應往新產犢處。三不應住惡種類處。四不
應往男女起煩惱處。五不應往人所譏嫌處。六不
應往外道處。】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


【六遭遇惡緣毀尸羅行。
箋云。遭遇也。當乞食之
時。因執鉢之次。經行歷涉敗風之染室。遇大幻惑
法術。是先梵天呪也。】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婬席。」


【箋云。華言本姓安。則女之別名。以用也。娑毗迦羅。
華言黃頭仙。亦云黃赤色仙。言其鬚髮作黃赤色。
誦呪作法。拖華塗壇。攝其阿難。入彼婬舍。】


「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箋云。將當也。在手曰撫摩。被女身手摩觸也。當毀
損彼阿難戒體。犯摩觸戒。八萬行中。只毀一戒。犯
僧殘罪。二十大僧中。懺彼罪。當得清淨。可中犯根
本罪則不能懺。如針鼻缺。不復再用。如斷多羅樹。
[001-0892b]
不能還生。如斷人頭。不復再活。如析石。不復更合。
問戒以何為體。答。或云。無表思為戒體。非也。只如
無表思。爭解毀得。今但以受戒之體。約五蘊身。下
經云。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東。】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


【七大覺知溺旋歸給園。
箋云。加。交也。被也。畢。罷
也。旋。還也。言佛以正徧知。知彼阿難被佗幻法所
交。齋罷還歸祗陀林中。】


「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箋云。及。乘并之義。王即勝軍王。大臣即朝廷百官。
疏云。准前王宮却還。有長者居士等。指此文。】


「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


【入化演真言勅提趨會。
箋云。于時。倐忽之端。頂
衣無如過者。烏瑟尼沙之頂。百寶。金銀瑠璃等。無
畏。自在義。】


「光中出生千葉寶蓮。」


【箋云。向頂門上放光。光中出一朵寶蓮華。有五千
葉。表當來千佛下生。】


「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


【箋云。又向寶蓮之內。化一小化身佛。跏。交也。若是
左脚按右。曰降魔坐。右脚按左。曰吉祥坐。如今不
是此二種。是結跏趺坐。兩脚相交。脚跟俱上。神呪。
即白傘蓋真言。四萬二十六句。】


「勑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銷滅。」
[001-0892c]


【箋云。真佛勑將此呪往彼。救護阿難。令其惡呪銷
滅。明來暗謝。智起惑亡也。】


「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箋云。提拔獎勸慶喜并本姓女。同歸時來佛說法
所。】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


【九責躬悲懇。求佛妙門。
箋云。阿難從摩登伽室
內。歸來祗園會上。觀見世尊。以最高之頂。禮佛至
卑之足。表其鄭重。有聲無淚曰悲。無聲有淚曰泣。】


「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箋云。恨其無始無初巳來。蓋空王佛時。同發大心。
一向多聞為性。住持諸佛無漏言教。然且多聞。不
能敵業乾慧。未免苦輪。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又多間增智慧。是不知實相。未全首楞嚴大定之
力。力者難尼伏義。既未全其力。便被邪法所攝。】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箋云。殷勤。再三請法之辭。菩提。是有為果。其中含
取無為果。】


「妙奢摩佗。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箋云。梵語奢摩佗。華言止。如水止住不流。是靜觀。
即體之智。智有了境之能。三摩鉢提。華言等至。等
謂齊等。離沈掉故。至謂至到。生勝定故。是幻觀。乃
同體大悲。悲有利佗之事。禪那。華言靜慮。即慮而
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
[001-0893a]
慧義。定慧同等。故曰禪那。是寂滅之理。佛位定名。
此三。雖有二名。而無三體。俱不出首楞嚴大定。言
果位聖人。得成有為無為二轉依果。因何便得。所
以道。妙奢摩佗三摩禪那。皆因此三觀大定之門。
為果位最初方法巧便。亦為諸佛如來入道之因
也。】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


【十處會欣聞同希佛演。
箋云。於。向也。向阿難請
三觀之時。恒沙。言其無數。】


「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箋云。俱總也。總願愛樂。聞佛無漏言音。身心寂默。
不緣外境。承覧領受世尊微妙理旨。序分巳竟。從
此下是正宗分。】


【二解正宗分。
箋云。正者。簡邪為義。宗者主義。當
部所崇曰宗。宗之不謬曰正。又正顯寶覺真心。正
破有情妄執。宗法界妙定。故曰正宗。大科分二。初
釋密因。後明修證。兩段且釋密因中。又分五段。初
簡妄。二見相。三會相。四了妄。五決擇。且初簡妄明
真指密因。分二。初破妄識處。後通指密因。初破妄
識處。科分為十段。初先窮內執。次質外徵。三潛根
再詰。四就暗通搜。五究研隨合。六內外兼袪。七後
徵無著。八黃河清濁。九奪有呵迷。十披砂簡金。且
初先窮內執。似服神湯。謂阿難被邪法所禁。文殊
提獎歸來。不問犯戒之由。且間辭榮之意。於是世
[001-0893b]
尊便問。經云。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
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阿
難遂陳入道之因。經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見如
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乃至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於是乎。世尊知道阿難愛相出家。正是無明病本。
遂便未破之。且以軟語。讚歎阿難言。善哉阿難。汝
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
轉。有何所以之故。世尊便作如是讚歎阿歎。故疏
云。法王大悲意。垂詮曉歎呼。今其欣悅。使辨真源。
是故世尊便徵云。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
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於是阿難。便乃顯
答心[日*采-木+?]云。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
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是故世尊便確
徵心目云。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答。阿難
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
身內。世尊乃汎舉一人在堂不見如來云。亦有眾
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便答云。在
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所以慶喜但積
餘迷寧知密員。世尊便破云。阿難汝亦如是。汝之
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
時先合了知內身。乃至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
脉搖。誠合明了。若不知者。云何在內。上敘破內竟。】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
[001-0893c]
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初神湯內瀉徵。文五。初寄問密徵。文六。初問辭榮
意。
箋云。汝指阿難。我佛自稱八自在我。同陰陽
之一氣。佛是淨飯王子。阿難是斛飯王子。情性均
平。天然倫流。著其次第。兄先弟後也。問。阿難汝當
初發心出家之時。向我法中。見何殊勝相狀。使乃
斗頓中間。棄捨世間深恩無過父母。重愛無過媚
妃婇女等。】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


【二陳入道因。
箋云。慶喜口陳辭句。諮白我佛世
尊。阿難稱世流布我。三十二大人相。出般若經三
百八十一卷廣明。】


「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


【箋云。勝簡劣。妙簡麤。殊簡尋常。絕稱無對。形容身
體。映淨明徹。云寶之中。喻琉璃寶。光明炳煥。內外
無瑕。】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箋云。尋常自家。心思惟度。此之相狀。不是父精母
血情愛所生。世尊此相。乃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所生。】


「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


【箋云。自徵。不能生理欲氣則父想母想子想假合
成身。麤淺重濁。魚臰曰腥。膠臰曰臊。交者。猨猴等。
相交遘集。父精母血和合而成。雜亂可知。】
[001-0894a]


「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


【箋云。不能發生殊勝清淨微妙光明。佛身如似五
箇紫金□聚緣於一處。】


「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箋云。從依也。是由所以之故。便乃渴切。如人渴求
水。下望上曰仰。仰慕於佛。依佛世尊。剃除鬚髮出
家。剃音剔。除髮之貌。】


「佛言善哉。」


【三雙顯二源。
箋云。阿難見佛三十二相。是愛相
出家。便有能愛之心。所愛之境。淨名云。無利無功
德。是真出家。佛大慈故。未便責佗。且權歎令其歡
悅。向後破之。】


「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


【箋云。普告會中須知。要知使令知其真妄二本。一
切總包都象。責法界內。背覺合塵底眾生也。】


「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箋云。從無始無初巳來。生死相續連環。真樂本有。
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覺。】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箋云。由因也。梵語乾慓䭾。華言真實心。問此等還
知真否。答皆因不知有恒常不動轉故。本來真常
之心。終日圓覺。未甞圓覺也。性是體性。性本來性。
淨謂清淨。明謂圓明。體是真體。下文云。雖終日行。
而不自覺。】
[001-0894b]


「用諸妄想。」


【箋云。問一切眾生既不自知。日用如何。答用諸虗
妄相想。】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箋云。言此妄想不是真實。當體是妄苦也。用此虗
妄之法。如車之輪。輪迴三界。流浪四生。】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


【四勗端心體。
箋云。汝指阿難。今者不捨之義。欲
謂希欲。研謂研究。五菩提中簡餘四。是無上菩提。
若是三菩提。亦是無上菩提。五菩提者。一發心。十信
二伏心。資加三明心。初地四出倒。八地五無上佛位。】


「真發明性。」


【箋云。真實發起明白之性。下文云。得圓明覺為因
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箋云。當合端直其心。酬答我之所問。】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


【箋云。道者出生義。遊履義。同一真道。出離三界。】


「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箋云。皆咸也。以用也。心既直。言亦直。】


「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箋云。如是指法之辭。乃至起越中間。終是佛果位
中。二身四智。悉皆圓滿。始是從凡夫地。面上發起
十信初心。地則十地。位則五位。於其中間。因既直。
[001-0894c]
果亦直。因中以不直心。果中亦招迂曲之相狀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
所見。誰為愛樂。」


【五密徵因本。
箋云。我今以事問汝。阿難初發心
時。豈不是用第六識心。緣佛之相。問。第六識心。是
有漏。佛三十二相是無漏。莫犯有漏緣真過否。莫
成。心外取法。唯識義不成否。答。然阿難第六識心。
雖是有漏。緣謂仗佛三十二相為本質。然後自變
一重影像。假第六識心緣。不犯心外取法。乃唯識
義成。佛意欲得陀阿難彰其妄本。】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


【六顯答心[日*采-木+?]。
箋云。心是第六識心。或八識心。目
是浮根四塵也。】


「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箋云。目既浮根四塵。故不能見。見唯是心。疏云。慶
喜和明聊伸兩用。目有一用。心有一用。若言目有
見。死人有眼。因何不見。是知唯是心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于心目。」


【二寄喻密審。文二。初審問。文三。初牒酬筞智。

云。如汝前來所說。真實愛樂。因于心之與目。此牒
前計。阿難是能愛樂之人。佛是所愛之境。】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箋云。若不識知無明為能變。心目為所變。所在是
根本無明所起之處。則不能降伏一切塵勞業累。
[001-0895a]
因塵生勞。故曰塵勞。】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次舉喻令觀。
箋云。王喻法性身。居法性土。得其
自在。賊侵喻被根本無明。根本無明名不覺。塵沙
煩惱最初因。發兵喻始覺淨智。須知根本無明所
起之處。然後萬能棄末歸本。棄無明。趣前法性身。
居法性土也。】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三確徵心目。
箋云。使汝阿難流轉三界。皆因心
目。為其過咎。我今詢問汝阿難。唯心之與目。今在
何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


【後局答。
箋云。一切總包都象。世者遷流義。過去
遷至現在。現在遷至未來。間者。一切眾生。造業墮
在其間也。】


「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


【箋云。十種此舉全數。有十二類。一胎。二卵。三溼。四
化。五有色。六無色。七有想。八無想。九若非有色。十
若非無色。十一若非有想。十二若非無想。疏云。或
經舉全數。如十類耳。指此文。異則別異。生者起也。
凡夫位。內由分別障故。見解各別。造業不同。後蘊
起。亦各有異。名曰異生。】


「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箋云。淨名云。目淨脩廣如青蓮。亦秪在佛面。前是
[001-0895b]
答心所在。此是答目所在也。】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箋云。色香味觸。地水火風。此浮根。皆是四塵假合
而成。何故不舉聲。言聲是虗不舉。】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三寄事密破。文三。初問境所在。文三。初問。
箋云。
講堂是佛演妙義之舍。觀祇陀太子園林。今在何
處所。】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
堂外。」


【後答。
箋云。屋上之屋曰樓閣。離囂塵曰清淨。是
佛開金口。縱四七智辯之處。在給孤獨長者須達
之園。】


「阿難。汝今堂中。光何所見。」


【次審見先後。文二。初審。】


「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
林園。」


【後答。】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後徵見所因。文二。初徵。】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後答。
箋云。盤見因何高談戶牗。前來言眼見。如
今却說戶牖開豁。得遠瞻見。與前相違。】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
[001-0895c]


【四安慰顯插文四。初舒慰揚權。
箋云。舒開也。展
也。世尊身如紫金臺。手作真金色。摩頂。表此是頂
三昧之教。又令佗向下。悟此頂三昧之詮。】


「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具足萬行。」


【二告開真路。
箋云。告白指示慶喜并三十六類
大眾。】


「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箋云。門者。出入義。三乘聖人。起智證理。從此門入。
六趣凡夫。起惑造業。從此門出。又三乘聖人。起根
本智。冥合真如時。從此門入。然後起後得智。入俗
利生。從此門出。超謂超越。出猶到也。妙謂微妙。離
能所故。莊謂莊校。嚴謂端嚴。路是三乘聖人遊履
之處。則首楞嚴大定也。】


「汝今諦聽。」


【三勑聽微旨。】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四慶喜伸儀。
箋云。伏第六誠心。不緣諸境。領受
世尊慈悲理旨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


【五舉喻顯破文四。初舉前返問文二。初牒前辭。】


「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後泛指假徵。
箋云。泛舉一人。要定陀妄執。阿難
若言有此人。便乃救得前來執心在內之義。】
[001-0896a]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二順答彰非。
箋云。阿難答意。在堂須見。疏云。但
積餘迷。寧知密負。】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
了心。實在身內。」


【三斥責不知。文六。初顯過牒計。】


「爾時先合了知內身。」


【二惟理鑒內。】


「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三引世異生。誰先覩內。
箋云。頗者。還也。可也。】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


【四縱不辨內。
箋云。更添肺成五藏。細相縱汝不
見。】


「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五責不知外。
箋云。爪生髮長等麤相。因何不見。】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六內外俱破。
箋云。云何知外麤相。以內例外俱
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四舉成虗執。


第二質外徵搜如膏返愶。
箋云。然謂阿難前來
執心在內。巳被世尊破却。又向此中。執心在外。故
疏主云。阿難被詰。執內理亡。巧引燈光。以成居外。
何以得知。故經云。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
[001-0896b]
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便說室外存燈喻
云。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光照室內。從其
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
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佛便舉一食餘充喻。
破阿難執心在外云。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
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祗陀林。我巳宿齋。汝觀
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阿難遂答異形乖理。以
墮執外之心。答云。不也世尊。自徵。有何所以之故。
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
飽。世尊又舉手徵心。問阿難云。我今示汝兜羅綿
手。汝眼見時。心分別否。阿難便言分別。經云如是。
世尊便破云。若相知者。云何在外。然後總破。是故
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上
敘破外竟。】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
實居身外。」


【二靈膏返愶徵。文二。初立。文三。初迷因除舊執生
現計心。
箋云。言我聞前來破心不在內之法音。
悟解知我□此心。實居在此五蘊身外。下便說室
外存燈喻。】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
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次徵立燈筌附成新理。
箋云。燈光在室。如心在
身。便合見心肝脾胃等事。然後方見山河大地。似
[001-0896c]
燈照室。然後從其室門。後及庭際。】


「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
不能照室。」


【箋云。心居身外。不見身內。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
能照室。】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後陳無惑抑類謙辭。
箋云。是此也。將當也。言此
義必定分明。當無所疑惑。得無妄耶者。諫疑之辭
也。】


「佛告阿難。是諸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


【後破文二。初寄事密破。文三。初問一食餘充。

云。從往也。是諸。千二百阿羅漢等。通來。指說法前。
遊城乞食之時。】


「循乞摶食。」


【箋云。古本飜為摶食。蓋西土施僧食。多以手摶施
之。此則収法不盡。為水漿溼物等。摶之不得。後奘
法師。飜為段食。食有一分一段故。然食以四法為
體。色香味觸也。】


「歸祗陀林。」


【箋云。歸祗桓精舍也。疏云。汝與比丘。歸祇陀林。證
此非異。指此文。】


「我巳宿齋。」


【箋云。隔宿受請。佛為三界大師。植福者。咸請如來。】


「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
[001-0897a]


【箋云。一人既食之時。諸餘等人。還飽不飽。阿難若
道飽。便救得前執心在外義成。】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


【次答異形乖理。】


「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
令眾飽。」


【後因徵違事。
箋云。阿難自交鋒鏑。便道云何一
人能令眾飽。此尸密員也。】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


【後對徵顯破。文四。初試并兜羅文四。初牒計。

云。若汝能覺能了。知見第六識心。決定居身之外。】


「身心相去聲外。自不相干。」


【二總述。
箋云。心在身外。身在心外。身之與心。不
相干涉。如水與火了不相涉。且定佗計。】


「則心所知。身不能覺。」


【三互表相離。文二。初舉心顯身離。】


「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後標形彰性外。
箋云。覺在身際之時。心亦不能
知身。覺謂心在外。故向下破之。】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


【四標境窮心。文二。初告佗顯指。
箋云。佛將手為
境。定佗阿難。】


「汝眼見時。心分別否。」


【後問矚徵心。
箋云。若言不分別。救得前執心在
[001-0897b]
外義成。】


「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二正酬隨別。
箋云。阿難不知。答云如是。】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三責外心非。
箋云。宛然在內。是離質相知過。】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四結成難執。


第三潛根再詰況下金針。
箋云。阿難前來執心
在外。巳被世尊破之。此中又轉計。執心在潛根之
內。所以便說琉璃籠眼喻云。猶如有人取琉璃椀。
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乃至無障礙者。潛
根內故。世尊便問詰阿難云。彼人當以琉璃籠眼。
當見山河。見琉璃否。阿難言。我若言見。又有何過。
若言不見。又有何過。所以且言見云。如是世尊。是
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便破云。汝心若同
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此又是眼即同境
過。若言不見。又有何過。佛云。若不能見。云何說言
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此又是見遠迷近
過。然後總破云。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至無有是處。
疏云。慶喜引琉璃之喻。唯思不礙之邊。法王破中。
此眼不齊於物見。上破潛根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
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三針治內障徵。文二。初立。文五。初含述心居。

[001-0897c]
云。知在一處者。阿難且庵含而執也。】


「佛言。處今何在。」


【二確徵居理。】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
伏根裏。」


【三爰陳審計。
箋云。此了知心。既不知內。牒前不
見心肝等事而能見外。又分明見於外境。我今尋
思忖度。潛伏藏在眼根之裏。將舉琉璃籠眼喻。】


「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
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四舉喻彰成。
箋云。七寶之中。有琉璃之實。喻如
人取琉璃椀。籠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覊留罣礙。
而法見於外境。我心在根裏。而能見外亦如是。令
將琉璃喻如眼。將眼喻如心。彼眼隨境即有見。隨
即分別。眼既見。心即分別。】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
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五結陳潛理。】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
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


【後破。文六。初雙収隻詰。
箋云。如汝所言。牒佗計
也。彼人當用琉璃籠眼之時。當見山河。還見琉璃。
不見琉璃。阿難若言見。即成見根同境過。若言不
見。又成見遠迷近過。】
[001-0898a]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二奉對俱瞻。
箋云。阿難不知言見又如何。佛下
責云。】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三責不瞻根。
箋云。眼喻如心。琉璃喻如眼。眼既
見琉璃。又見山河。心因何不見眼。若言見與不見。
皆成過。俱救不得。】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四破根重境。
箋云。理實不見。此語縱佗見眼。眼
根即同前境。不得成隨。汝身便成外物。既成外物。
將何為汝眼。乃境無隨見過。】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五責理不齊。
箋云。若不能見。法喻乃不齊。前來
說見琉璃。此中應見眼。】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
無有是處。」


【六結成非理。
箋云。此則法喻俱破。


第四就暗通搜如加火𧣌。
箋云。然謂阿難前來
執心在潛根。巳被世尊破却。又向此中。執心在腑
藏之中。便云我今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閇眼
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要救前內外二過。所以
世尊便問。汝當閇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
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正破。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暗室中。皆汝焦
[001-0898b]
腑。縱外空破。若不對者。云何成見。正破。便有質外。
不成居內破。自佗交亂破。二知兩佛雙心破等。然
後總破云。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
處。故疏主云。俄思竅藏之謀。對述昧明之理。一敘
就暗文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
藏在中。覈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令我對佛。開
眼見明。名為見外。閇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四火𧣌返搜徵文。二。初立。
箋云。腑是三焦六腑。
藏是五藏。居在身中。身有九竅。眼二。目二。鼻二。是
六。更口是七。前後二密處成九。心肝等五藏在內
則暗。有竅在外則光明。阿難雙計云。開眼見前明
境。名為見外。此義若成。救得前來執心在外義。閇
却一雙眼。見暗之時。名為見內。此義若成。便救得
前來執心在內。問佛此義又如何。表意不自專也。】


「佛告阿難。汝當閇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
為不對眼。」


【後破。文二。初順文二。初雙徵對否。
箋云。此暗境
界。為與眼相對。不與眼相對。是牒計雙問阿難外
來。若道對。又有何過。若言不對。又有何過。二俱有
過。其過者何。】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後就別傍袪。文二。初對文二。初暗居身外破。

云。若言與眼對。佛便牒佗計。道若與眼對。如物在
[001-0898c]
面前相對。此又是在外。何成在內。正破。】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後外空焦腑破。
箋云。若面前暗境成於內者。居
在暗室之中。無日月燈三光之時。此暗室之中。莫
一時成你三焦六腑。今伹言不對。又有何過。下便
牒。】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後不對。
箋云。若暗境不與眼對者。又云何成見。
夫見者。須有物在眼前方說見。無物何見。則無對
立見過。】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後返破。文六。初返顧不能瞻面破。文三。初縱。

云。若離却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閇眼見暗名為見
內。此是牒計。】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


【次責。
箋云。合眼返見內暗之時。且許你見內。開
却一雙眼見明。何不見你自家面。】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後結。
箋云。開眼見明若見面。閇眸瞻暗內義成。
開眼見明不見面。閇眸瞻暗內不成。】


「見面若成。」


【二質外不成居內破。文三。初許。
箋云。忽若見面。
又如何理不合見。且縱佗見明。亦見自巳面。】


「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
[001-0899a]


【次成。
箋云。此能了能知第六識心。及與眼根。須
懸在空中始得。】


「何成在內。」


【後破。
箋云。既在外。何成內。是心眼居空過。】


「若在虗空。」


【三自佗交亂破。文二。初立。
箋云。理實不在空。且
縱佗。】


「自非汝體。」


【後破文二。初引性成佗破。
箋云。言不是汝自家
身體。乃別人體。是自成佗質過。】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後引佗成巳破。
箋云。即合佛今覩汝面。亦是你
自家身。阿難前來道。我心在虗空。又見自巳面。既
也如此。汝身既成佗身。佗身亦成你身。即教主如
來亦合是汝阿難。便成佗身同巳過。】


「汝眼巳知。」


【四身眼不合分知破。文二。初立。
箋云。又轉破汝
眼巳知之時。】


「身合非覺。」


【後破。
箋云。汝眼既在虗空。巳有覺知。汝此四大
之身。合同枯木石頭無情之物。如今又有覺知。】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


【五二知兩佛雙心破。文三。初定執。
箋云。必。定也。
我。令但云身也有一覺。眼也有一覺。便牒云。定汝
[001-0899b]
阿難。執言眼在虗空。有一覺知。身亦有一覺知。便
成身眼分心過。是計或遮破。】


「應有二知。」


【次縱立。
箋云。應合也。合眼有一知。身有一知。】


「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後破。
箋云。即汝阿難。一身斷障證理。須成兩箇
佛。乖世宜。便是一身兩性過。】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六結破。


第五究研隨合神呪鞭治。
箋云。然謂阿難前來
執心在腑藏之內。巳被世尊破了。又向此中執第
七識云。隨所合處心即隨有。七識是恒審思量為
體。疏主云。准理即六。隨文或七。是破即六五八可
知。經云。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世尊以亦
有亦無句破之。世尊便問有體隨合無體隨合。此
且雙徵。然後單破。阿難言。若有體無體有何過。今
且言無體。佛便破云。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
界因七塵合。外人問。阿難計無合有。何將一無破
之。答體非自有。即是計無。苦言是有。又有何過。世
尊便破云。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
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
外來。先合見面。阿難便起難世尊云。見是其眼。心
知非眼。為見非義。世尊將門比目。顯死無觀。以重
袪救執。便問云。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否。又
[001-0899c]
問。則諸巳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疏主云。且將門
比目。理則昭然。顯死無觀。了心為主。然後重破有
邊一體多體徧體不徧等。上敘破隨合文竟。】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


【五神呪鞭治魍魎。文二。初立文三。初敘昔演。

云。開攝悟。示攝入。乃開示悟入。由。因也。指八識初
迷真生二倒。即一念違如。覺勞相現。便有業轉現
三細識。此現識是第八識體。為一切法所依。然建
立及受用。皆從八識生。八識為能生。法即根身器
界等。】


「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箋云。因由法塵影像生故。便有第六識。依仗法塵
生住異滅。而起第六識。如病人非杖不能行。故下
文云。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即同龜毛兔角。此
識非塵境事動。即不能起。何不便舉第七識。謂舉
第六識計第七識。或阿難留第七識為計。】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


【次彰自審。
箋云。第七識以恒審思量為性。第八
恒非審。七亦恒□審。六非審非恒。五非恒非審。思
惟體即是第七識。恒以內審。不能外緣。即此第七
識。實是我之心性也。】


「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後指隨顯。
箋云。識隨境合。若言隨合。即第六識。
亦非內外。是前內外。問。中間未到。何故言之。答。阿
[001-0900a]
難向下欲計中間。今向此中舉也。】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後破文四。初雙破有無。文二。初破無。文二。初牒計
正破。文三。初牒引。
箋云。種種心生。此是六識。舉
第六引到第七計。】


「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次立。
箋云。是牒計。此亦是第六識。】


「是心無體。」


【後破文二。初定執。
箋云。為復有體說合。無體說
合。阿難但言無體。又如何牒云。是心無體。】


「則無所合。」


【後破。
箋云。破云則無所合。夫物合須有二。方說
合。今和會雖有三名。俱是一妄識。未審無合有境
又如何。下牒。】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


【後縱立窮非。文三。初立許。】


「則十九界。因七塵合。」


【次引例。
箋云。若將無合有既得。即須將無合無。
無合無義且不成。無合有義然。彰壞世間。秪有十
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三六一十八界。言十九。是一
無表。心無。秪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言七是一。無
表境無。】


「是義不然。」


【後結破。
箋云。汝言合者。是義不如此。何處無體
[001-0900b]
而合有境。犯將無合有過。】


「若有體者。」


【後遣有文四。初定執。
箋云。我今但道有體合又
如何。下牒破。】


「如汝以手。自挃其體。」


【二引觸彰體。
箋云。如汝阿難。用手自家挃觸其
體。】


「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


【三雙徵。
箋云。所知心。是第七識。恒內知。為從內
出去。為從外入來。內出又如何。下文牒。】


「若復內出。還見身中。」


【四各破。
箋云。若復內出。還見汝自家身中心肝
等三十六物。如前執內文。】


「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箋云。佛道□□□□□□□□□□□□而來。先
須見汝自家頭面。此內外俱迷過。】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二乘違再救。
箋云。阿難却救云。我前腑藏文。世
尊破云。開眼見明。何不見面。今此隨合文中。心知
不是其眼。世尊因何抑令見面。將心知作眼。見非
其義。然阿難乃大權之人。無此執。蓋為凡夫執眼
能見故。有此救文。愧得佛破之。】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三先祛救執文三。初抑門能見。
箋云。定佗確執
[001-0900c]
眼能見。破云。汝在屋室之中。門能見不。阿難若道
能見。便救得眼能見。門既不能見。說眼能見義不
成。緣眼如門。人如心。大意破佗眼不能見。見唯是
心。】


「則諸巳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


【次死目邀觀。
箋云。人死無心。有眼存在。合皆見
物。因何不見。我今但道見物又如何。下破。】


「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後縱觀非死。
箋云。死若見物。則不名死。】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


【四重破有邊。文三。初總徵。文二。初立。
箋云。若。如
也。必。定也。言如定是有體。】


「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


【後徵。
箋云。言一體又如何。下牒。】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肢時。四肢應覺。」


【次別破。文四。初破一。文三。初正破。
箋云。若言識
是一體。即徧一身。則汝用左一手。觸右邊一手。四
肢須一時覺。若言四肢總覺。便說得一體義成。若
觸一肢。四肢不覺。便犯餘肢不覺過。四肢。即兩手
兩足也。今伹言咸覺又如何。下牒。】


「若咸覺者。挃應無在。」


【次轉破。
箋云。若一時覺。何肢受挃。故挃無在。即
犯同知失觸過。今但道挃有處所又如何。下牒。】


「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001-0901a]


【後結破。
箋云。若挃有處所。則有分劑。則汝前來
一體義。又不成。若有處。則經手之時。足又不知。何
名一體。便犯受挃稱無過。但言多體又如何。下牒。】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二破多。
箋云。若言識有多體。即成多人。既成多
人。其體乃別。定何身是汝阿難。即犯一質多心過。
今但言徧體又如何。下牒。】


「若徧體者。同前所挃。」


【二破徧。
箋云。若識周徧其體。又同前執一體。但
道不徧又如何。下牒。】


「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


【四破不徧。
箋云。若言識體不徧一身。當汝將手
挃觸其頭。又觸其足。頭須有覺。足合無知。因何頭
足俱知。此則犯頭足俱知過。】


「今汝不然。」


【後結非。文二。初總責。
箋云。說一體多體。徧與不
徧。俱非。】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後結非。


第六內外兼袪銛刀劈腦。
箋云。阿難前執心在
隨合中。巳被世尊破了。又向此中。執心在中間。是
第六識。阿難便執云。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
知。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
無見。當在中間。世尊以有句無句破之。便問阿難
[001-0901b]
云。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
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且兩處徵。然後破之。阿
難言。我若言在身。又有何過。世尊破云。若在身者。
在邊非中。又轉在中。破云。在中同內。身義不成。阿
難言。若在處又如何。破云。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
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有表。表
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處義不成。阿難又救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當在
根塵之中。佛以兼二不兼二破之。上敘破中間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一上



經二千四百五十五。箋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字。


香溪院住持沙門在蒙募眾緣一十八人共開此
經一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第一之下
天竺沙門 般剌密帝 譯
烏長國沙門 彌伽釋迦 譯語
菩薩戒弟子 房融 筆受
西京大興福寺沙門 惟慤 科
[001-0901c]
皇宋首楞大師 可度 箋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
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六金刀𡍩腦□。文四。初立文三。初敘昔聞。
箋云。
言我曾四十五年前。大乘漸教中。亦曾聞佛為文
殊等諸菩薩。是觀音晉賢諸法王子。紹隆佛日。補
處稱尊。是佛之子。談猶說也。說無相不相。是真實
相之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外。蓋要顯其真心。周徧
法界。阿難前來。被佛破却內外。如今知道佛亦曾
言之。】


「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


【次審前理。
箋云。如我自家心思惟度。內不見心
肝等。外又不今相知。我今又且相知。】


「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


【箋云。義理也。便自牒云。說在內義也不成。舉手徵
心。又有分別。在外又非理。】


「合相知故。」


【箋云。不合相知。今合相知。此牒不在外。有本。作今
相知。亦得。】


「復內無見。」


【箋云。內便□有見。又且無見。牒不在內。】


「當在中間。」


【後陳止處。
箋云。含述心居。此計落中。未委計何
為中。決定身興處也。】
[001-0902a]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


【次破文二。初總徵。文二。初通徵。
箋云。汝言中間。
汝也必定不迷。亦須有箇憑仗所在。下徵。】


「今汝推中。中何為在。」


【復簡問。
箋云。今汝阿難。推尋其中。中何所在。當
在何處。】


「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箋云。為復在處為中。處即五塵處。色聲香味觸。為
復在汝身為中。身即眼耳鼻舌身意。但道在身又
如何。下文牒破。】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


【後別破。文二。初就身又二。初據邊。
箋云。東人□
西人。身各在一邊。何□於中。則犯邊上稱中過。又
轉計在身裏面為中。下□便破。】


「在中同內。」


【後轉內。
箋云。若言身中。即同前執內之文。即犯
執內為中過。但道在處又如何。下文牒。】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


【後約處。文二。初雙詰有無。
箋云。雙徵云。為復有
所表。無所表。兩處問處。則渺漠無邊。夫立一處所
為中。須□箇標表。但道無表又如何。下文破。】


「無表同無。」


【後別破。文二。初無。
箋云。若言無表。又同無。立中
義不成。夫立中。須有箇標表。汝既無表。將何立中。
[001-0902b]
犯無邊不顯過。但言有表又如何。下牒。】


「表則無定。」


【後有。文四。初彰不定。】


「何以故。」


【二徵不定由。】


「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


【三述不定相。
箋云。如室中心。將物標表。東人看
之是西。南人觀之成北。】


「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四舉表。
箋云。此所表之處既相混。能表之心則
雜亂。或在東在西。乃不定也。】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


【三救文三。初斥張虗歒。
箋云。阿雜起來。爭世尊
云。我所說中。不是此二種。二種則身邊處邊也。】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次確引明談。
箋云。佛向法相門中編列。便道。眼
是所依緣。色是牽心緣。眼與色為緣。是根塵相合。
然後生得眼識。識是了別緣。既有根塵。便有識心。
三種和合。方成見分。】


「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後指中心在。
箋云。眼有分別。是眼有情。色塵無
知。是色無情。此識心生。在此根塵之中。乃為我心
之所在。下再破根境文。】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
[001-0902c]
兼二。」


【四再破文二。初雙徵。
箋云。汝心若在根塵之中。
此牒佗前來計。便徵云。此之心體。為復兼根兼境。
為復不兼根境。言兼二又如何。下牒。】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


【後別破。文三。初破兼。
箋云。若兼二者定牒。破云。
物體雜亂。物是根與塵。根在內。何故也稱物。然根
是無記亦同物。體是識。雜亂者。識與根塵相雜亂。
便犯體同物雜過。】


「物非體知。」


【箋云。物是根塵則無知。體是識乃有知。便犯類物
無知過。】


「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


【箋云。敵對也。一半屬根。一半屬塵。故兩立也。既半
在根塵即成邊。中義不成。兼二不得。犯一體雙立
過。】


「非知不知。」


【次破不兼。
箋云。此中文少一句。合云若不兼者。
非知不知。識亦不兼根。亦不兼塵。既不兼根境。亦
不知根境。故云非知則非知根。不知則不知境。】


「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箋云。言既不知根境。即無識之體性。既無識。目何
為中。即犯非兼失體過。此文下亦少一句。應云不
兼不成。】
[001-0903a]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後結破。
箋云。言在根塵中間。無有是處。


第七後徵無著若療枯骸。
箋云。阿難前來執心
在中間。被世尊破盡。又向此□一向執□□□□
死人世尊破時。如扁鵲針得□人再活。執云。□□
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阿難執心無
著。世尊破唯從境遣。便徵云。汝言覺了分別心性。
俱無在者。世間虗空氷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
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雙徵。阿難云。有不著者。不
可名無。破有巳盡。然後雙破有無云。無相則無。非
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後總破則可知。故疏
主云。前以和思破盡。想念無容。爰申無著之心。以
顯離緣之體。比文是中義殘既破却。中是有必落
無。故有此文。上敘破無著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
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
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
名之為心。」


【□針骸補助徵文二。初立。
箋云。轉則轉邪歸正。
輪者不定義。摧碾義。常言能覺能。知第六識心。既
不在內外中間。謂阿難前被佛破却內外中了。今
却言不在內外中間。一切無著。佛說無著乃真無
著之性。周徧法界。不著一切處。不離一切處也。】


「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001-0903b]


【箋云。阿難執我能緣心。不著前境。問佛為心不為
心。】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


【後破文三。初牒計雙徵。文三。初牒計。
箋云。此是
牒計。下立境破之。】


「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


【次顯象。
箋云。虗空則所依。水通河海。陸括平居。
飛乃飛禽。行唯步類。此是能依有情。物是水陸等。
象則一切草木等。名為一切。是立境。然後便破。】


「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後總徵。
箋云。汝言不著前境者。為有心在。為無
心在。意間問。有心言不著。無心言不著。】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


【次有無彰覈文三。初覈無。
箋云。龜毛兔角。五無
之中是畢竟無。無心將何不著。有心方說無著。下
文彰有又破。】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次彰有。
箋云。分明有不著心。不可名無。犯隱有
納無過。】


「無相則無。」


【後雙詰偏呵。
箋云。若是實相之相如空體無。】


「非無則相。」


【箋云。非始太虗之無。必有實相之相。】


「相有則在。」
[001-0903c]


【箋云。指實性不亡也。】


「云何無著。」


【箋云。顯破無執。】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後結破。


第八黃河清濁指。
箋云。阿難前來執心無著。巳
被世尊破盡無餘。所以與諸大眾。一時作禮。請云。
我等皆由不知真際所詣。唯願世尊。大慈哀慜。開
示我等奢摩佗路。於是世尊既受阿難請。遂乃從
其面門放光。表談了義。經云。爾時世尊從其面門。
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
動。乃至皆住本國。合掌承聽。問放光動地意是於
何。答故疏云。夫談妙法。必縱神光。意顯難思。並召
遠方之眾。所以世尊便向此中。為阿難說二種根
本。經云。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
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此妄也。二者。無始菩提
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情元明。能生諸緣。緣
所遺者。此真也。乃至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上敘黃
河清濁指竟。】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八黃河清濁指。文三。初申迷請指文三。初述恃迷
源。
箋云。爾時即聽法之時。有問則從座而起。右
肩。右膝。但表順義。外道袒左表逆。合掌。表師資合。
[001-0904a]
理智合。身業恭敬而仍也。自。謂咨白。陳其辭句。口
業恭敬。其中攝取意業。乃三業恭敬也。】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


【箋云。猶尚也。恃倚也。佛之堂弟。棠棣之花。有其倫
次。蒙佛慈悲愛念。雖今為箇僧相。圓頂方袍。尚自
倚賴世尊憍憐。憫念於我。】


「所以多聞。未得無漏。」


【箋云。阿難住持三世諸佛言教。不遺半字。如水灌
缾不漏遺滴。未得無有漏等諸漏。是須陀洹人。雖
明生空。但能斷見道中。八十八使。分別煩惱故。有
修道中俱生煩惱未忘。】


「不能折伏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於淫舍。」


【箋云。為被也。自家不能折挫制伏邪法。被彼幻術
所轉。自不能轉於幻術。飄落敗風之空。如人沒溺
於水。幾亡性命。】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箋云。詣到也。是法界大定。真實理際所到之處。下
文便請。】


「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佗路。」


【次請開真路。
箋云。唯願希欲義。佛有無緣之慈。
慈能與樂。哀憐憫念。開通指示於我阿難等之三
十六類大眾。路則□乘聖人遊履之處也。】


「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箋云。闡提。是一切闡底迦。無信根者。不信大乘。隳
[001-0904b]
破也。梵語彌戾車。華言惡見。是無種性者。設爾勤
如精進。但以人天有漏。無大乘種。是外道異名。】


「作是語巳。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後申儀待旨。
箋云。兩手兩足及頂輪。投于地上。
表清淨殷重故。及諸大眾傾心渴切。翹勤佇待。欽
奉耳聆。世尊指示教誨。】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次合剎騰輝丈七。初則光流面戶。
箋云。當阿難
請演之時。從口放光表談了義。光有多般非其一
種。】


「其光晃耀。」


【次陳雜色分輝。
箋云。其者屬下之辭。所放之光。
炳煥晃耀也。】


「如百千日。」


【三比億日齊明。
箋云。□先似百千箇日頭。百千
億之數乃十萬也。】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四述震搖群剎。
箋云。六種則東湧西沒。西湧東
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中湧邊沒邊湧中沒。】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五表微塵土現。
箋云。一切眾生偏見。言此土丘
淩坑坎不淨諸佛世界便乃清淨。有分劑之心。作
如是執。所以世尊合十方國剎。為一箇法性淨土。
表除分劑之心。一時開通顯現表此教。開顯而說。
[001-0904c]
不同四十五年前。覆相等教。】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六彰合界圓通。
箋云。表無分劑之心。令諸世界
舉其多數。如佛說淨名經。五百長者。献五百寶蓋。
佛之威神。合成一蓋。亦是表無分劑心也。】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七明遠聖端居遙聽妙音。
箋云。皆咸也。指前世
界之中。所有一切法界內大心有情總入地聖人。
非地前諸小菩薩。咸住自家所居之土。合掌承受。
聽覧我佛無漏之音。表無去來義。放光云。法無去
來無動轉故。】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
如惡叉聚。」


【後雙標本派文二。初總述迷源文四。初歎妄習俱
生。
箋云。一切。總指法界內迷真背覺底有情。從
無始無初一念違如。覺勞相現巳來。種種者。言其
不一故。顛倒者。頂墮義。惡業種子。自然而然。不由
佗教。自家造惡業等。然後飄沈三塗。喻惡叉聚。西
土樹子名。此方無。五不飜中時體不飜。五箇作一
蒂生。無孤立者。將表心王心所及所緣法。同時起
故。不相捨離。】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


【次述修人謬證文四。初總戲佛果。
箋云。指一切
修行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是有為果。其中含
[001-0905a]
取涅槃。是無為果。則果位中。有為無為二轉依果。
涅槃是顯德。似天上一輪月。皎潔分明。一乍被雲
籠不得□現。但雲盡自然顯得本來月體。法上一
切眾生涅槃之體。本來清淨。被煩惱所知二障障
之。不得顯現。如今但無煩惱所知二障。自然顯得
本來涅槃之體也。】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


【二述劣證二乘。
箋云。既不能成無上菩提又如
何。乃至超越中間別成聲聞緣覺。謂聲聞人言。佛
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我今伹趣箇生空涅
槃。且止化城三百由旬。求少安樂。未到寶所。法華
云。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是也。】


「及成外道。」


【三明九十五徒。
箋云。向三乘教外修行。心外取
法。不以聖教無繩墨。不以明師作指南。】


「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四簡諸天魔眷。
箋云。色界無色界等天。無色界
以四蘊成身。無色蘊。空欲界。諸魔王。并魔民魔女
等。梵云魔羅。華言殺者。殺修行行人慧命。何故而
成此諸類耶。下答。】


「皆由不如二種根本。」


【三總指迷真。
箋云。不知不悟也。根本出生義。二
種者。真根本妄根本也。若也起始覺淨智。覺此妄
根本無明。然後反本還源。背塵合覺。直至無上菩
[001-0905b]
提。若也不能起智合理。背體外求。棄本逐末。流浪
三界。此等但入輪迴際。不能入佛海。妄根本。即癡
之一法也。】


「錯亂修習。」


【箋云。錯將生死妄心。求佛菩提涅槃之果。亂者將
妄混真。亦是飾妄為真。修是能修。習是所習。下說
喻。】


「猶如煑砂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四舉錯喻難成。
箋云。砂非米。妄非真。煑砂為饌。
縱經塵劫。秪名熱砂。若以妄為真。縱經塵劫。但入
輪迴際。不能入佛海。故圓覺云。未出輪迴。而辯圓
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下文云。得圓明覺。無生滅
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云何二種。」


【後別陳雙本文四。初總徵雙體。
箋云。前來云皆
由不知二種。此中徵起。云何名二種。】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次先敘迷源。
箋云。生死根本則根本無明。名不
覺。塵沙煩惱。最初因此根本無明。是生死根本也。】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箋云。汝□阿難八識俱有攀緣用。此攀緣虗妄之
心。為自家本真之性。此標妄。】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


【三尅指真心。
箋云。菩提是有為果。轉染得淨。是
[001-0905c]
生德四智。菩提種子所生。妙觀察智等涅槃。是無
為果。轉迷成悟。】


「元清淨體。」


【箋云。清淨離垢義。離煩惱障名清。離所知障名淨。】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


【箋云。則汝阿難。今者識精約第八識。此八識體。不
離真故元明。】


「能生諸緣。」


【箋云。即所緣之境也。楞伽云。建立及受用。皆從八
識生。八識為能生。建立及受用為所生。】


「緣所遺者。」


【箋云。言一切眾生。伹執能緣妄心。遺失却本來真
性。】


「由諸眾生。遺比本明。」


【四歎遺真抂溺。
箋云。因由法界內一切眾生。遺
失此本來圓明真性也。】


「雖終日行。而不自覺。」


【箋云。終盡也。言雖盡日往來。不自覺悟也。】


「抂入諸趣。」


【箋云。一切眾生。本來一分真性。洞徹圓明。不能承
紹理不合入。自家屈抂。而入六道受生。


第九奪有呵迷膏盲出鬼。
箋云。然謂阿難向此
中。執能推者為心。是第八識。所以世尊不宜遮縱
使奪。下云。咄阿難此非汝心於是乎。阿難矍然避
[001-0906a]
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
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
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何故阿難便作
如是執。佛作如是破。故疏主云。且迷夫固執。如育
癰瘡。諸佛除迷。如釤贅肉。上敘奪有呵迷文竟。】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佗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


【九膏盲出鬼徵。文二。初立文四。初許。
箋云。前來
阿難請唯願大慈開示我等奢摩佗路。未便說且
云。我今有箇事。問於汝意欲。下舉手徵心。是立境
徵心也。】


「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


【次立。
箋云。即許阿難奢摩佗路之時。佛身如紫
金山擡起。手作純金色。屈握五輪指。佛手五指頭。
各有輪紋相也。】


「語阿難言。汝今見不。」


【三問文六。初告視。
箋云。語告語也。汝今見不見。
此立境問。】


「阿難言見。」


【次酬瞻。】


「佛言。汝何所見。」


【三再覆所觀。
箋云。見甚物。】


「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四重陳鑒相。
箋云。我見如來屈握光明之拳。照
耀我心之與目。】
[001-0906b]


「佛言。汝將誰見。」


【五詰能觀本。
箋云。佛又徵之。】


「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六對述將眸。
箋云。我共三十六類。同將能緣。眼
見眼。是浮根四塵。】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


【四徵文二。初簡目徵心。
箋云。汝今對吾如來。屈
握指端為光明拳。照汝心之與目。此是牒。】


「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箋云。便徵以何者為汝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


【後述能推理。
箋云。如來即今徵窮我心之所在。】


「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箋云。而我用心。推考窮究。尋討推逐。即此每日昭
昭靈靈。攀緣逐境者。便是。此則彰其妄本能推。目
第八識。】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後奪文四。初呵呈妄本。
箋云。佛不宜遮縱便咄
呵責之。此不是汝心。】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二動失驚陳。
箋云。矍然驚懼㒵。避座則側身。或
退後。此非我心也。即甘當當名何等。乞彰非目。】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


【三顯惑真源。
箋云。此是前塵。通指所緣。虗妄相
[001-0906c]
想。因相生想。則括其生本。前所後能。言此相想是
第八識。迷惑汝之本來真如體性。犯執妄為真過。】


「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四傷留賊子。
箋云。因由汝之無始。至于今日。認
賊作子。失却元來真常之心。故受輪轉。法上若認
真心為心。成佛有期。若執能推者為心。何殊認賊
為子。所有法財功德。一時偷將。然後不免輪轉生
死。


第十披沙簡余指。
箋云。此指來意。謂阿難前來
執能推者為心。被世尊奪下猶執恡此心不捨。乃
云。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
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
用此心。乃至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
土木。是故世尊。便邀阿難。離却前塵。認取真分別
性乃云。我非勑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上敘披沙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


【十披沙簡金指文二。初翹申懇請。文十。初恃佛辭
榮。
箋云。言我是如來寵惜之弟。前來見佛三十
二相。八十種好。勝妙殊絕。便乃發心。使令我出家
圓頂方袍也。】


「我心。何獨供養如來。」


【二釋迦親侍。
箋云。獨伹也。供則四事。養則侍養。
言我心不但是供養教主如來。】
[001-0907a]


「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


【三徧隨塵剎。
箋云。言周徧遊歷國土。如恒河沙
多。承奉伏事諸果位聖人。善知識者。善順如來教
法。知因識果。知病識藥也。】


「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四効履難行。
箋云。發大勇徤猛利之心。捨其頭
目髓腦。國城妻子等。皆用此箇心。此標善。】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五謗法闡提。
箋云。縱令我毀謗大乘方等教法。
為一闡底迦信不具者。犯二根𠎝。退墮無上菩提。
亦因我此心。此標不善。】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


【六總陳雙業。
箋云。發明則每日攀緣逐境。起惑
造業。第八識苟不是我心者。】


「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


【七類同株塊。
箋云。土謂土塊。木謂草木。無情之
物。言離此覺知之外。別更無有心。】


「云何如來。說此非心。」


【八如來虗奪。
箋云。謂佛前云此非汝心。】


「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九明巳眾同疑。
箋云。□實是驚惶恐怖。非伹是
我兼復大眾。見佛奪我此心。一時猶豫不決。】


「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十請垂宣悟。
箋云。佛有同體大悲。悲能拔苦。開
[001-0907b]
通指示。言我也秪是未悟。請佛開示於我。】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後慰簡雙心文二。初述妄依源。文七。初明含悲密
運。
箋云。開攝悟示攝入。前來云。兼此大眾。無不
疑惑。此中示告之無生。是二空真如理。無生亦無
滅。法忍是二空真如智。法者執生物解義。忍者印
認之義。謂起智印認前來二空真如理也。】


「於師子座。摩阿難頂。」


【二摩頂安心。
箋云。向師子座表無畏。摩阿難心
頂。令其悟首楞嚴頂三□之法。而又安慰之。】


「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三指萬法源。
箋云。諸法則總一切內身外器等
法。唯心所現者。尅簡心外無法。唯識心現。真體無
生。如珠現物類。而珠性無生。體常圓淨。緣一切眾
生。自家造業果感而現。然一分真性。未嘗變動。楞
伽云。建立及受用皆從八識生。華嚴云。三界所有
法。一切唯心造。唯識相上生。未是唯識性。若悟唯
識。性相同體。則波水同溼也。】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四顯生因體。
箋云。因依也。言一切有情群類。善
因生善道。惡因墮泥犂。此則內顛倒外顛倒。則器
界四大等。如是內外。皆因一真之性。而有妄生。皆
依真心上成其體。皆是唯識相上變起。而無一法
出於心。】
[001-0907c]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
根元。咸有體性。」


【五就所生明性。
箋云。一草一葉。一花一果。窮結
其根元。無非大種之源。此四大為依。方能長育。】


「縱令虗空。亦有名㒵。」


【六指空相由彰。
箋云。言虗空是名㒵。以無礙虗
常為體也。】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七顯本覺圓依。
箋云。何況本來清淨微妙。寂靜
圓明之心性。則真性一切心。是妄。然妄依真立。如
波依水有此。但舉真不可道真心。而無其體。一切
草木。尚有體性。】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後就塵料簡。文四。初立。
箋云。必定也。為作也。執
則守妄不移。恡乃奪之潛拒。分別則六。覺尋。觀伺。
所了知性通八。眼識了知色塵境。耳識了知聲塵
等。第六了知第七。第七了知第八。第八了知自分
境根身器世等。此了知。唯約第八。經云。分別是第
六。謂佗執恡此心不放。此且縱佗將此妄心。定作
真心。向後破之。】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


【二簡文二。初總簡。
箋云。即便也。應合也此心。指
執恡之心。言此心便合離諸一切。色香等是五塵。
諸塵是第六依第七而住。所營曰事。事成曰業。是
[001-0908a]
其七八二識。或事是第七識。以恒審思量為事。業
是第八識。剎那熏得善惡種子。落在其間。然後造
得三界總別報業。】


「別有全性。」


【箋云。若離却前八識。分別外求一分性。不隨前塵
落謝。便許。是汝心全性。乃靈鑒獨□不由境發。此
是真故。下文□不由前塵。引起知見。若離前五塵。
分別外無性。乃妄心。此總簡。且教佗離塵認性。】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


【後別簡文二。初約聲。
箋云。且就聲塵。承聽則耳
根發耳識。承受聽覽也。】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


【後就法。
箋云。縱滅却一切見則眼。聞則耳。覺則
身。知則舌與鼻。不與五同緣。】


「內守幽閑。」


【箋云。雖五根不緣五塵。第八識猶內緣法塵。幽則
幽深。雖是閑。未得全閑。乃似閑緣。此聲聞之人。伏
第六識心。不與五同緣。雖不外緣。由內緣。如石壓
草。暫時不生長。逢春必發。蓋未全閑也。】


「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箋云。內心緣法。剎那不止。若不思覽過去。便乃懸
度未來。影事通七八。但有影事。此則未為真。】


「我非勑汝執為非心。」


【三審文二。初不傷前執。
箋云。勅正也。謂前來奪
[001-0908b]
下佗心。是嚴。此審文云。我非勑汝。是慈。疏云。佛有
誨子之慈。故借慈嚴之號。我非勑汝等者。意謂不
離妄外別有真心。蓋水外無波。器外無金。】


「但汝於心。微細揣摩。」


【箋明細擇雙心。
箋云。返覆觀照。更無別體。】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箋云。教佗伹離却八識緣塵妄心。眼識緣色塵。乃
至第八緣根身器界等。此皆是前塵虗妄之法。但
離却前塵。有一分靈鑒不熏之性。不隨前境落謝。
儼爾獨存。即真汝心。下文云。似現前境。若離却前
塵。無此靈鑒。不熏之性。此則妄心。非真心也。科云。
細擇雙心者。離塵有性。是真心。離塵無性是妄心。】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


【四非文三。初指隨塵無體。文二。初明離塵無體。


箋云。若分別性離却前八識。即無體也。】


「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後指現妄心。
箋云。便斷云。此則前五塵。分別是
第六識。彊生分別。影是第七。執八見分。為我親為
影像。事是第八。成業果事。此妄心非真心也。】


「塵非常住。」


【次明塵謝隨亡。文三。初標塵性無常。
箋云。言前
塵之法。不得恒常久住。】


「若變滅時。」


【次明塵謝滅際。
箋云。前塵變滅之時。】
[001-0908c]


「此心則同龜毛兔角。」


【後喻同塵永滅。
箋云。龜毛兔角。五無之中。是畢
竟無。汝若執此前塵分別之心為心。前塵變滅之
時。此心一時落謝畢竟無。】


「則汝法身。同於斷滅。」


【後無因尅證無□初正因□□。
箋云。法身不說
斷滅。意破佗執此八識緣塵妄心。為真心。塵謝心
亡之時。法身亦須成斷滅。謂汝執妄心為真心。真
心須斷滅。真心既斷滅。法身則可知。真心即是法
身也。】


「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後尅證無依。
箋云。言法身既也斷滅。又教阿難
修行斷障。證理。修是能修之智。法忍是所修之境。
上敘破妄識虗巳竟。


後通指密因。初手見相例指。
箋云。此指來意。謂
前來披沙指中。指阿難真性云。若離前塵。有分別
性。即真汝心。阿難等不識歸真之路。所以默然自
失。是故世尊便告云。一切世間諸修學人。現前雖
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
妄想。誤為真實。阿難便起請云。自我從佛。發心出
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至開我道眼於
□□□遂舉□□□□□語阿難言。譬如我拳。若
無我手不□□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
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答言。唯然。世尊既無我
[001-0909a]
眼。不成我見。例如來拳。事義相類。世尊便責云。汝
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
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
汝何所見。乃至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故
疏云。阿難順許將契玄摸。寧側聖懷。招令墮負。上
敘手見相例指竟。】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後通指密因文六。初手見相例指文六。初聽徒失
旨。
箋云。謂佛前來又奪云。此非汝心。此中又指
云。我非勑汝執為非心。苟認佛又奪之。苟若不認
佛又指之。所以進退不便。但得緘口自失歸真之
路。疏云。韓獹引獸。此處如獸走入穴也。】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


【二如來告誤文五。初總舉修徒。
箋云。總指一切
修行學法之人。】


「現前雖成九次第定。」


【二明修階極次。
箋云。編例有序。從下進上。有其
倫次。謂之次第。九定者。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此是
色界。無色界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此是八。更添一箇滅盡定。滅六兼盡七。亦云滅受
想定。亦云無心定。】


「不得漏盡。成阿羅漢。」


【三指不昇真果。
箋云。合云漏盡不得成阿羅漢。
此文似倒。此簡非身證。那舍秪得八定。未得滅盡
[001-0909b]
定。若得此定。便漏盡成阿羅漢。身證即親證也。為
甚不得。下文云。】


「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四顯誤守迷元。
箋云。言總因執此生死妄想。是
第八識緣塵之心。賺誤為真實之性。下文便引進
於佗。】


「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五筞進阿難。
箋云。雖得多聞。任持三世諸佛言
教。經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又云多聞增智
慧。是不知實相。不得成四果阿羅漢也。】


「阿難聞巳。重復悲淚。」


【三阿難懇請。文二。初懇文三。初他無慧巳責文五。
初述承箴感切。
箋云。阿難前來從摩登伽室中
歸。一迴悲泣。此中又悲淚。故云重也。】


「五體投地。長跪合掌。」


【次五體申誠。
箋云。長跪表安危不易。合掌表師
資道成。】


「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


【三述恃佛威神。
箋云。前來愛相出家。便乃剔落
鬚髮。恃猶倚賴也。言我倚賴世尊威神之力加被
於我。】


「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慧我三昧。」


【四希望賜定。
箋云。常自心思度量。謂更不勞我
修行。世尊是我師兄。亦合得箇三昧慧施於我。】
[001-0909c]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


【五述斷證由躬。
箋云。佛是法身。不代我五蘊之
身。佛是真實心。不代我八識緣塵妄心。】


「失我本心。」


【次述身不代心責文三。初述恨失如源。方知往錯。】


「雖身出家。心不入道。」


【次責躬叨聖服不履真途。
箋云。有身出家。心不
出家。有心出家身不出家。有身心俱出家。此乃身
出家心不出家。不入道者。蓋心不與道相應。是不
悟首棱嚴大定。下說喻。】


「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後比窮子逃家離親遠逝。
箋云。弃却本來真性。
法性身居法性土。如其窮子捨父。然後流浪三界。
何殊逃逝佗國。】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


【後說不代修責文二。初述聞不代修。
箋云。若不
斷障證理。亦與不聞一般。下喻。】


「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後比談餐不飽。
箋云。阿難任持三世諸佛言教。
自家不悟。但似人之說食也。】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


【後請文二。初述現纏雙障。不了真常。
箋云。則煩
惱所知二障。如人被物所纏縛也。煩謂煩冤。惱謂
惱亂。一切有情。常處生死。百法云。所知不是障。是
[001-0910a]
障障所知。】


「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箋云。良信也。由因也。言信因不悟真。寂圓常心。是
本來心性。是體性。性下便請。】


「惟願如來。哀愍窮露。」


【後請佛哀窮令開道眼。
箋云。哀謂哀憐。愍謂愍
念。窮則貧窮。露乃孤露。父母俱喪謂之露。言我如
今又無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何異於貧窮孤
露之人。】


「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箋云。顯發微妙圓明之心。眼則起智照理。如眼見
物不殊也。】


「即時如來從胸萬字。湧出寶光。」


【四旋光許示文八。初心光欻湧。
箋云。佛胸前如
卍字。表萬行巳圓。涌出其光。可貴可重。謂之寶光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


次萬色呈奇。
箋云。此光分明炳煥有百千般色。
表真色受用。捨無常色。獲得常色。】


「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


【三徧剎騰耀。
箋云。光明無處不燭故也。】


「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


【四灌諸佛頂。
箋云。十方寶剎。所依。依報。諸如來
頂。能依正報。放此光徧灌所依能依。表佛佛道同。
生生體一。又表向此說頂三昧之教又表此經難
[001-0910b]
思議。故佛佛同知。】


「旋至阿難。」


【五旋投慶喜。
箋云。旋轉其光。又至阿難。然是當
機之者。】


「及諸大眾。」


【六大眾但蒙。
箋云。三十六類。表此頂三昧教誰
人無分也。】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


【七告建法幢。
箋云。幢以高顯為義。表此經是諸
教之標表。若近而論之。則目此灯光顯耀一指。破
灯破眼指到於心。是建大法幢。遠而論之。則總目
一部五密因三修證。為建大法幢。大法如幢。故曰
法幢。】


「亦令十方一切眾生。」


【八同開佛眼。
箋云。目法界內一切迷真背覺底
有情。】


「獲妙微密性淨明心。」


【箋云。獲得也。妙者神用無方。微者四目不能覩。密
者隱妄難知。性是體性。性。本來清淨圓明之心也。】


「得清淨眼。」


【箋云。目根本智。此智親證真如之時。如眼照物不
殊。】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


【五覆徵前理。文二。初徵文三。初問光因。
箋云。佛
[001-0910c]
覆問前黃河指。後佛竪臂徵之。以何為心。阿難言。
以能推者為心。佛便奪下。向此中再覆前問。意欲
破佗執眼能有見。】


「此拳光明。因何所有。」


【箋云。一問此拳光明因。何便有此光明。】


「云何成拳。」


【二問拳相。
箋云。二問因箇甚物。便成此拳相。】


「汝將誰見。」


【後問能見。
箋云。三問汝將誰見。巳上是佛垂三
問。向下阿難三答。】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


【許力切光也。】


「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


【後答文三。初答光因。
箋云。由因也。一答。答前第
一問。閻浮樹名。此樹下出金最好。喻佛之身。佛身
如妙金臺。光如寶山。皮肉細滑。塵土水等。悉皆不
住。】


「我實眼觀。」


【次答能見。
箋云。二答前後問汝將誰見。言我實
用浮塵眼。觀佛光明拳。】


「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後答拳相。
箋云。三答。答前第二問云何成拳。佛
手指各有五輪紋。因中捨鈔珍異寶。所以獲此輪
紋。將此五指頭。屈搏握為拳。故有此拳相。】
[001-0911a]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開悟。」


【六舉例指心文七。初告喻知。
箋云。四十五年後。
世尊。觀眾生根緣。次第成熟。說此一教。故言今日。
以誠實之言。告汝阿難。佛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
者。不異語者。世尊向下欲破。且先告喻。令其生信。
語有智慧之人。要以譬喻。譬即喻。而得開通悟解
也。】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


【一舉例問文三。初舉手成拳。
箋云。無手不拳。此
標拳也。】


「若無汝眼。不成汝見。」


【次舉眼成見。
箋云。無眼不見。此標眼也。】


「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後合例標問。
箋云。用汝眼根。例我拳之道理。其
義均平不均平。此是不均平。且試問佗手之與拳。
表境無前境。似有忽無。仗因託緣。緣無自性。當體
即空。眼之與見。表心不無。如人無眼見即在。】


「阿難言。唯然。世尊。」


【三答例成文三。初總許。
箋云。阿難却答言均平。】


「既無我眼。不成我見。」


【次先牒眼。
箋云。意謂須有眼方成見。】


「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後舉拳成例。
箋云。將眼例拳。其義一般。是阿難
[001-0911b]
所見也。】


「佛言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四責不均。
箋云。是義不如此。】


「何以故。」


【五徵含指文二。初自徵不例。】


「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後述無眼見存。
箋云。拳畢竟滅。表相分全無。非
見全無。表見分不無。謂眼根雖暗。見性常存。】


「所以者何。」


【六邀就審文三。初敘盲有見。
箋云。有何所以之
故。】


「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


【二邀問盲視。
箋云。無目曰盲。言汝試於途路之
上。詢問箇無目之人。汝何所見。】


「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佗矚。」


【後替盲答見。
箋云。更無佗矚。獨覩暗境而巳。】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七結指心。
箋云。用前義觀察。前塵自暗。是浮根
與前塵像。自明自暗。此一分。見性則不曾虧損。此
是世尊庵含指佗見也。


第二燈光顯用指。
箋云。此指謂前來手見相例
指中。佛邀阿難。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
諸盲人。必來答汝。唯見黑暗等事。是故世尊便指
云。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所以阿難向此
[001-0911c]
中疑云。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於是世尊
恐阿難執盲眼不見。遂邀二人。就暗室通疑。上敘
燈光指竟。】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


【二灯光顯用指。文三。初徵前拒指。】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
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次暗室通疑文二。初引明瞽。同幽。令分二黑。

云。無眼之人。唯見前黑。與箇有眼人。處暗室中。此
二人見暗。為復有別。為復無別。令佗辯。】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羣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後答羣盲共觀兩暗無殊。
箋云。阿難答意即無
別。□知無眼之人。亦有見不可言無見。】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
種色。名眼見者。」


【後比心成見文三。初比灯同眼抑見成灯。文三。初
舉瞽人除膜。定眼能瞻。
箋云。佛又舉此無眼人。
忽有人將錍。為佗剔開眼晴。還見前塵等物。莫是
眼能見。意謂眼不能見。且縱佗。】


「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灯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後引有目蒙灯例燈成見。】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


【次□立燈鑒邀灯具識。文二。初縱灯能見且奪灯
[001-0912a]
名。
箋云。自不名燈。燈義不成。須成有情無情若
見無義不成。】


「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後重許灯心責遺躬性。
箋云。縱灯有心解見。又
何關汝阿難之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


【後雙彰顯色指見成心文二。初標灯指眼。
箋云。
灯秪能顯前塵色相。不解見色。指到於眼。眼根發
識。明利方具前境。】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後去目甄心。
箋云。是知眼秪能顯色。不能見色。
見是於心。乃指心見。若言眼能見。死人有眼。云何
不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


第三去留動寂指。
箋云。去喻煩惱。似客不久住
故。留喻聲聞人。暫伏第六識。如主人更無來往。動
喻大乘細四相。生住異滅。微細難知。寂喻大乘真
空。非生滅故。此指來意。然謂前來執能推者為心。
被世尊奪下。又向燈光指中。破燈破眼。指到於心。
所以阿難未知奪指之意。是以阿難與諸大眾默
然。故疏主出阿難意云。拒之乃仰慙慈誨。認之又
與奪同源。是以默請分詮。冀明料簡。上敘去留動
寂指。】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巳默然。心未開悟。
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001-0912b]


【三去留動寂指。之三。初迷徒默請。
箋云。猶尚也。
冀仗也。與諸三十六類大眾。見佛此言疑道前來
又奪云。若變滅時。此心即同龜毛兔角。又言此心
不是。此中又指道。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進之佛前來又奪
下此心。退之佛此中又指此心。但得緘口無言。身
之與心。未能開通悟解。尚自仗佛世尊慈悲之音。
宣說顯未。於是合掌清潔其心。佇待我佛世尊慈
悲誨喻。】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
及諸大眾。」


【次勅眾談因文二。初舒金普勑。
箋云。兜羅綿亦
云都羅綿。兜羅樹上出綿。佛手柔軟。如兜羅綿。佛
手有網縵之相光明。開猶展舒也。佛五指端。各有
輪紋相。誨喻告勑慶喜并三十六類大眾。】


「我初成道。」


【次告演初談。
箋云。世尊從初於菩提樹下。八相
成道也。】


「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


【箋云。佛昔因中時。在此園中。為鹿二。今成道。又
於此園為五俱輪。轉十二行法輪。梵云阿若多。華
言解義。佛初成道日。且先度五俱輪。梵云俱輪。華
言親。是佛之親。為其說十二行法輪。說了問佗。五
人云。阿若多。陳那起來云。阿若多。五者。三人家族。
[001-0912c]
一阿濕波。華言馬勝。二䟦提。三摩訶男俱利。二人
舅氏。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


「及汝四眾言。」


【箋云。則五俱輪中。自家四眾。或是汝在會四眾。指
佛邊四眾也。】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


【箋云。菩提是佛果位。有為果。或無上菩提。】


「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箋云。煩惱從外而來。污其自體。似客塵一般。言總
因此客塵煩惱之所賺誤。】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後令宣創悟。
箋云。汝指阿若多通。取四眾。當鹿
園中。佛設法之時。因何開通悟解。今成四界阿羅
漢也。】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


【後阿若承宣文四。初總述悟因。
箋云。當佛告演
之時。陳姓也。那是男聲。如尼是女聲。從座起立。諮
白教主。】


「我今長老。於大眾中。」


【箋云。是長之老。德重推尊。耆年宿德。莊嚴經云。不
必髮白面皺。牙齒墮落。所貴修福滅罪。淨修梵行。
名曰長老。向法會之中。】


「獨得解名。」


【箋云。解四諦理。成阿羅漢。】
[001-0913a]


「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箋云。客影取主客是第六識心。攀緣遂境。念念不
止。喻如客來來[彳*至]往。似猿猴得樹。象馬無鉤。主喻
聲聞人。不與五同緣。伏第六識心。塵影取空。塵是
大乘細四相。生住異滅。念念不止。空喻大乘真空。
成果則成第四果阿羅漢。然後便說喻。】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
前途。不遑安住。」


【次先陳客義。文四。初述客忩遊。
箋云。譬況也。俶
述也。坐曰賈。行曰遍。投泊寄宿於旅店之中。或可
一宿。或可一食。食與宿事一時了。又乃遠裝行途。
更不駐止。法上一切眾生。第六識心。囂甚動掉。起
惑造業。攀緣逐境。無有休歇。如客相似。】


「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次敘主人安住。
箋云。攸所也。若是店主。何有所
往。喻聲聞人暫伏第六識。不與五同緣之時。】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


【三重雙料簡。
箋云。陳那又雙敘。】


「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四偏結族門。
箋云。影取以所住者。名為主義。此
敘客了。下文敘塵。】


「又如新霽。清暘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塵質搖動。虗空寂然。」


【三顯談塵妄。文二。初敘空寂塵搖。
箋云。雨過曰
[001-0913b]
霽。日頭昇霄之時。屋室有小孔隙。日影射入屋內。
便見野馬之塵。顯現分明。然此塵形質。搖動不上。
新霽清暘。喻法空無漏智現前。光入隙中。發明空
中諸有塵相。喻第八識中。生住異滅細四相。此四
相念念不停。如空中隙駒塵。若是空祇寂然不動。
喻大乘真空之理。無來無去。下雙敘。】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


【後審甄塵理。
箋云。是真。】


「搖動名塵。」


【箋云。是妄。】


「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箋云。影取以不動者。名為空義。】


「佛言如是。」


【四佛印證。


第四兜羅開合指。
箋云。此指來□□阿難前□
去留動寂指中。與諸大眾。口巳默然。心未開悟。於
是世尊向此中。開屈五輪之指。引試阿難方覩塵
搖之妄習。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巳復
開。開巳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
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
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雙
徵開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非我見性有
開有合。答心無展合。顯境自搖。佛言誰動誰靜。阿
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答
[001-0913c]
雙超動靜。佛言如是。且汎印之。此表外四大生滅
也。上敘兜羅開合指。】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巳復開。開巳又屈。
謂阿難言。汝今何見。」


【四兜羅開合指。文五。初標相問酬。文二。初五輪開
屈試覩塵搖。
箋云。開巳又屈。意表外四大。山河
大地。諸有為法。恒常生滅。無有停住。】


「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後酬百寶卷舒。述心能見。】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


【二徵答動理。文二。初心境雙標別徵開合。
箋云。
此牒佗前言。】


「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箋云。意問佗為復外四大有生滅。為復是汝緣塵
妄心有生有滅。阿難不了心境之文。下便云。】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
我見性有開有合。」


【後答心無展合顯境自搖。
箋云。阿難意□外四
大。自生自滅。我此識心。不曾生滅。不知外四大是
無記。何處有生滅。生滅唯心也。】


「佛言。誰動誰靜。」


【三審文。
箋云。佛再審。為復是境動心動。為復是
境靜心靜。】


「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001-0914a]


【四認文。
箋云。尚無有靜。超靜相。誰為無住。超動
相。雙超動靜。】


「佛言。如是。」


【五印文。
箋云。佛見阿難略認得一分性無動靜。
且汎印之。此敘外四大了。下文敘內四大。


第五輪光顯耀指。
箋云。然謂前來兜羅指中。秪
明得外四大相。未明內四大元由。所以世尊別縱
權方。連祛內執。便乃左右飛光。要除迷習。經云。如
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
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
盼。世尊便問。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
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動搖。
世尊便徵。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
復見動。阿難言。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
止。誰為搖動。答雙超動靜二境。佛言如是。此表內
四大相生滅。故疏主云。頭是無記。由識故搖。何得
印見難□□□□□□□□□□□□□輪光顯
耀指。】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


【五輪光顯耀指。文六。初飛光問首。文五。初輪光飛
右。】


「即時阿難迴首右盼。」


【三慶喜迴瞻。
箋云。阿難迴頭右顧。斜視曰盼。】


「又放一光。在阿難左。」
[001-0914b]


【三飛左。
箋云。左右顧盼。表內四大地水火風。念
念生滅。】


「阿難又則迴首左盼。」


【四左顧。】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


【五問動。
箋云。因箇甚物。頭乃搖動。】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


【二答見隨瞻。文二。初總述隨觀。
箋云。他身徵妙
出光。可貴可重。來在我左邊右邊。故我向左右觀
瞻。】


「頭自搖動。」


【後自甄頭動。
箋云。言我頭自家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


【三審二雙徵。文二。初審。
箋云。牒佗答。下便雙問。】


「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後徵。
箋云。佛問為復是內四大生滅。為復汝識
心有生滅。阿難不悟心境一如。下便答。】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四見超雙跡。
箋云。尚無有止。超靜相。誰為搖動。
超動相。阿難意云。內四大自生滅。我見性無生滅。
疏云。不知關在戲人。但執木身能動。不知是識性
生滅。四大身乃無記。何有生滅。】


「佛言。如是。」


【五佛印詮成。
箋云。佛見佗略認得一分性。識得
[001-0914c]
一分真妄。且汎印如是。要向下都責。】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
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六如來敘責。文二。初敘文三。初敘憍陳。
箋云。總
敘迷真背覺等輩。用搖動者。名之為塵。是細四相。
用不住者。名之為客。是第六□心。來來往往。似客
一□□□牒前去留動寂指。】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


【次飛光。
箋云。牒輪光顯耀指文。】


「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後開合。
箋云。牒兜羅開合指文。】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


【後責文二。初別。文二。初牒第三立責。
箋云。責阿
難用身解動。身是無記。動唯是心。則輪光顯耀指。】


「以動為境。」


【後牒第二立責。
箋云。境不解動。動唯是心。此責
境動。是兜羅開合指。緣外四大是境。此中責之不
倫次。蓋是佛責時便責。不拘前後。或外四大。從內
四大變。所以先責內。後方責外也。】


「從始洎終。念念生滅。」


【後總文五。初責不息妄。
箋云。從始一念違如。及
至六道輪迴。前念新新而起名生。後念念念落謝
名滅。】


「遺失真性。」
[001-0915a]


【二責遺真體。
箋云。遺亦失也。又訓落。既流浪生
死。便失却本來真性。】


「顛倒行事。」


【三責心外見緣。
箋云。顛倒不正義。動是心。執身
與境動。則顛倒行事。以不動言動。以動言不動。】


「性心失真。認物為巳。」


【四責認妄為性。
箋云。性心是妄。失却真如之性。
認生滅妄心為自巳。問。何故言心為物。答為向真
性上看來。妄心亦似物也。】


「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五責迷中受轉。
箋云。向生死中流浪。如旋火輪。
無有停息。集諦名流。苦諦名轉。由集諦招三界身。
有漂溺之義。名流。苦果身。於三界受生。名轉。


第六觀河匪變指。
箋云。觀是能緣見分。河是所
緣相分。匪變者。不變也。此指然謂波斯匿王問佛
云。我昔未承諸佛誨勑。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
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
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於是世尊便且權時。
就匿王現量身見分。指示真性。問云。大王汝年幾
時。見恒河水。答。我生三歲。慈母𢹂我。謁耆婆天。經
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佛徵。大王如汝所說。
二十之時。哀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
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
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無□
[001-0915b]
異。世尊便就波斯匿王。顯指心常不皺變云。大王
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
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上敘觀河指竟。
上來有六。初手見相例指。二灯光顯耀指。三去留
動寂指。四兜羅開合指。五輪光顯耀指。六觀河匪
變指。六段不同。總是通指密因竟。上來有二。初破
妄識處。後通指密因。兩段不同。總是第一簡妄明
真指密因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