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487 四十二章經疏鈔-清-續法 (master)



No. 671-A




聖人作。賢人述。而大道弘矣。如來說。菩薩論。而佛
教盛矣。然而作者述者說者論者。為經為傳為藏
為典。幾令學者望洋焉。佛氏馬鳴作大乘論。先歸
真之博。後起信之約。龍樹記華嚴經。先上本之詳。
後下本之略。不特為利鈍諸根均其教澤。且可以
總統真如聖凡一致矣。摩騰竺法蘭之四十二章
即此意也。葢當漢帝兆夢之後。法蘭于月氏說法
以三藏之汪洋五乘之浩瀚也。乃於十二部中。取
四十二章。以為諸宗之綱領。東渡之舟航焉。其見
性學道者性也。識自心原者相也。觀靈覺即菩提
者密也。不歷諸位而自崇最者禪也。為四真道無
作無為者。小乘之有宗大乘之空宗也。如一真地
無不見知者。華嚴之法界法華之知見也。律宗則
止惡行善也。淨宗則達佛深理也。統攝諸宗。其有
過於此者乎。雲栖講而未遂。鳳山註而未詳。今慈
雲伯亭法師為騰蘭使行佛祖事。重為疏鈔。顯義
則如珠現彩。分科則如光辨相。點睛出髓。當下釋
黏。緬思我
皇上誠孝
太皇太后懿旨。刊刻經藏。
[001-0675b]
裕親王理其事。卿貳咸襄助之。忝與焉。今伯亭
法師刊此疏鈔。是體
聖意以廣化。亦吾儒之能述釋氏之能論者也。敢不
為之序。以使欲通佛國者。得從流沙以達葱嶺。拈
莖草者。一閱疏鈔。而作丈六金身耶。是為序。


奉直大夫欽天監左監副邵泰衢拜題

No. 671-B


四十二章經疏鈔序


六道之所以為凡者。欲而巳矣。三乘之所以為聖者。
道而巳矣。是故狥道則升。貪欲則墜。然道之與欲。俱
出吾心。心念道也。道理長而欲情消。心念欲也。欲情
強而道理弱。則知自心之動念也。豈可以不識哉。吾
佛出世。大事因緣。在於識自心。達佛理。斷愛欲。修道
行。以是正覺始成。即說三乘之教。雞園初唱。便空二
執之障。直指心源。廣明理性。務在得中而守真。慎勿
信意以思想。然後欲愛乾枯。會其至道。心地澄清復
於本有。是則此經說也。其功不亦大乎。經雖美矣。奈
之何。自西天白馬䭾來。優鉢火中開後。竺法摩騰。最
先譯出。漢明帝緘之石室蘭臺。晉魏朝固興像教。所
宗尚者。皆餘法門。而此一典。不能傳布。唐宋及今。未
見善本。亦未曾聞解此章者。猶祕之海藏龍宮。豈不
[001-0675c]
惜哉。嗟夫。三藏十二部。皆佛語也。譬如食蜜。中邊皆
甜。何得舉後遺前。棄本逐末。將此玅法。存而不論。雖
欲從之。末由也巳。予於坊間。偶得善本。遂乃稟雲棲
之遺訓。隨文註釋。遵賢首之義門。懸演宗承。欲令微
塵剎土。無非四十二章。欲不斷而自斷。恒沙世界。總
為五百餘言。道也證而自證。縱文身不到。聞熏處盡
作法身。或淺智不解。疑信時亦成佛智。竺法之教光。
於今猶放。摩騰之神變。厥後還彰。此述作之真實心
也。略敘本致。普告後之覽者。



康熈庚申年九月重陽日灌頂行者續法題於
慈雲丈室

No. 671-C


佛說四十二章經
後漢 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 同譯


初序分



爾時世尊。既成道巳。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當轉法輪度脫眾生。於鹿野苑
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詔。一一開悟。
合掌敬諾而順尊勅。


二正宗分



爾時世尊。為說真經四十二章。
[001-0676a]


一出家證果章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當行
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
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次為阿那含。
阿那含者。壽終神靈。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
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
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
不復用之。


二達理崇道章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



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
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三割愛取足章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
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
與欲也。


四轉惡成善章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
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
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為惡行。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五改過滅罪章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
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
[001-0676b]
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六忍惡無瞋章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



來惡者而自惡之。福德之氣常在此也。


七呵佛招禍章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
罵止。


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
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
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八害賢滅巳章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哇不污天還從巳墮。
逆風颺塵。塵不至彼還坌巳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巳。


九守志會道章



佛言。愽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十助施得福章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
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
火去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十一舉田較勝章



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
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
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
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
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
[001-0676c]
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
無證之者。


十二尊親顯孝章



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


十三詳難勉行章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
死難。得覩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
求難。有勢不臨難。被辱不瞋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
究難。不輕未學難。除滅我慢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
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對境不
動難。善解方便難。


十四守導淨命章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
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
宿命。


十五行善志大章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
志與道合者大。


十六忍力心明章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
惡故。兼加安徤。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汙無
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
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十七澄濁見道章


[001-0677a]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攬之。眾人
共臨。無有覩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
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十八滅暗存明章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
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十九無相會真章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𨤲。
失之須臾。


二十觀覺得道章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
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二十一推我成空章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
其如幻耳。


二十二求名危身章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巳故矣。貪世
名常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
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二十三貪財招苦章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
之美。小兒䑛之則有割舌之患。


二十四繫妻溺泥章


[001-0677b]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
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
患。心存甘伏。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
漢。


二十五戀色亡道章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
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二十六欲損道益章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
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
陀洹果。


二十七逆觜順性章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
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
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
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二十八疎意遠色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
禍生。得阿羅漢巳。乃可信汝意。


二十九正念待女章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
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
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應當諦觀。彼身
[001-0677c]
何有。惟露穢惡盛諸不淨。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三十趣道避欲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
遠之。


三十一患婬斷心章



佛言。有人患婬不止。欲自除陰。佛謂之曰。若使斷陰。
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
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
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三十二離愛絕憂章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三十三堅心得果章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
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鬪而死。意若無懼。或得勝而
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
滅眾魔而得道果。


三十四處中證理章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
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絃緩如
何。對曰不鳴矣。絃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
何。對曰諸音普調。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
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
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伹清淨安樂
道不失矣。
[001-0678a]


三十五去垢成行章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學道之人。去心
垢染。行即清淨矣。


三十六舉勝顯准章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
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
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
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三十七憶戒得果章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
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三十八知命了道章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
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
子知道矣。


三十九學佛信經章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
皆甜。吾經亦爾。其義皆快。行者得道矣。


四十盡惡圓覺章



佛言。沙門行道。應漸拔去愛欲之根。


譬如摘懸珠者
一一摘之。會有盡時。惡盡自得道也。


四十一出欲免苦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
[001-0678b]
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
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四十二視法了幻章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
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世界如一訶子。視阿耨
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
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
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
如四時木。


三流通分



諸大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No. 671
佛說四十二章經疏鈔卷第一
清 浙水慈雲灌頂沙門 續法 述


【△釋此一經。大分為二。初敘義門二。先略標。】


「將解此經。文分二章。初懸敘義門。次隨文疏鈔。前有
六義。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時攝。三教義分齊。四所被
機宜。五能詮體性。六宗趣通局。」


【將下通序也。前下別開也。初句標。一下列。此例起
信疏旨。略開六門耳。夫聖人說教。必有因緣。故先
[001-0678c]
辯教因。因緣既興。有所起教。於藏乘分。何種所攝。
故次約藏攝。藏乘時分。雖知其攝。於五教義。判歸
何教。故三顯教義。巳知教義深廣。未審被何根器。
故四明被機。既知教義普被諸機。未識能詮何為
體性。故五論教體。能詮文義。巳知該羅。所詮宗旨。
通局若何。故六示宗趣。此即六義之生起也。
△次
詳釋六。初起因。】


「初教因者。謂如來出現。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譬如須
彌山王。不以無事及小事緣令得振動。今經興起。亦
復如是。具多因緣。一為欲令在家者改過遷善故。二
為欲令出家者速超生死故。三為欲令權乘者不迷
圓實故。四為欲令斷欲愛輪迴根本故。五為觀塵界
無常苦空故。六令悟根身無我不淨故。七欲示修諸
行不空沉寂故。八為欲知幻空不著法相故。九為欲
令明心性達佛深理故。十為欲令守真常疾得道果
故。」


【初句標牒。謂下釋義二。先總。如來等引華嚴出現
文。非一緣一事者。如酬因應請顯理度生也。譬如
等引智度論文。以喻證上法也。今下合也。一下次
別。佛未出時。凡夫造諸惡逆。外道起諸邪見。迷昧
六塵。沉淪於四趣之中。纏綿五葢。沒溺於三途之
下。及佛降靈。說此妙典。能令凡外。不起邪非。罪滅
福生。離苦得樂也。下云。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
事為惡。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又云。被辱不瞋難。不
[001-0679a]
說是非難。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忍者無惡。必為人
如四五六七八章等。二下。雖解在家多諸罪累。剃除鬚髮
而為沙門。未得離生脫死之方。寧有超凡入聖之
路。佛說此經。能令戒七支登四果。知人命呼吸間。
一心學道而巳。下云。如牛行淤泥中。疲極不敢迴
顧。急走出之。方可蘇息如一二三三十八四十一章等。三下。權乘
者。即三乘五乘等人也。未聞經前。菩薩則退大向
小。二乘則沉空滯寂。人天則享福受樂。既聞經後。
人天也願超三界。下云。得羅漢乃可信汝意二十八章
視大千如訶子四十二章。二乘也回小向大。下云。發菩
提心難三十六中隨化度人難十三中。菩薩也會權歸實。
從因趣果。下云。知識靈覺即是菩提。得道疾矣二十
章。總證也。又云。佛涅槃如夕寤。無上乘如夢金四十二章。別證
會漸歸頓。又云。喜助人之施道。得福還有盡不。佛言。如

一炬火然百千炬。火盡不耶十章。會偏歸圓。則知開悟權
教五乘者。無越此經矣。四下。一切眾生。皆以淫欲
而正性命。是故欲為輪迴之本。楞嚴云。想愛同結
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
以欲貪為本。十住斷結經云。是時座中有四億眾。
自知死此生彼牽連不斷。欲為之源。今說此經。初
後皆明斷愛離欲去婬遠色為得解脫之本。愛心
不除塵不可出。下云。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又
云。當觀欲情。甚於淤泥等前後共十九章。五下。六塵色境。
如幻泡影。三界火宅。八苦交煎。凡外不了執真常
[001-0679b]
樂。起諸惑業。輪轉不休。故說此經令悟無常。下云。
觀天地非常。世界非常二十中。又云。視王位如隙塵。
寶玉如瓦礫。紈素如敝帛。興化如四時四十二中
淨名
云。所見色與盲等。所聞聲與響等。所齅香與風等。
所食味不分別。受諸觸如智證。觀諸法如幻化。楞
嚴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華嚴云。住於夢定
者。了世皆如夢。則塵界苦空。豈可貪戀耶。六下。一
切男女身分。皆有無量過患。貪欲之獄恒為煩惱
繫纏。臭穢之坑常被諸虫唼食。似行廁而五種不
淨。若漏囊而九孔常流。嗔恚毒蛇起害心而戕慧
命。愚痴羅剎執我見而噉智身。不堅似芭蕉水沫。
無常如𦦨影電光。雖灌吞而反作冤仇。每將養而
罔知報恩。猶惡賊而舉世皆嫌。類死狗而諸賢並
棄。奈何凡迷。從無始來。執身為我。因寶我故。貪求
名利欲榮益我。忿恨違情恐侵損我。非理計較展
轉相續。若能常觀此身本來無我不淨。即三毒自
滅。三界自離也。下云。當念身中四大無我二十一中等。
又有貪女色者。不知羅衣罩了膿囊。錦被遮却屎
尿桶。簪華草於腥臊頭上。帶麝香於臭皮袋畔。外
假粉塗。內惟虫聚。鮑肆廁孔。糞丸瘡疱。猶如彩畵
瓶中多盛膿血糞穢。亦如西域尸陀林樹。果如初
生孩子色甚鮮白。須臾墮在地上脹爛臭穢。女身
亦爾。鯹羶垢惡。如何迷昧漢尚逞風流。却似廁虫
樂糞。懞懂郎猶生顛倒。好像青蠅逐臭。眼前圖快
[001-0679c]
活不及一時。身後受苦報經歷多劫。縱使妻兒相
惜無計為君。假饒骨肉滿前有誰替汝。佛說此經。
令離女色。大患莫切于有身。大苦莫甚於有欲。是
故見諸女身。當作糞囊行廁膿袋䖝窟觀。惡瘡穢
器火抗華箭觀。無底枯井觀。杻械枷鎖觀。癆病癰
毒死尸䏺脹觀。髑髏骨鎖火燒歸塵觀等。若能如
是。自然出離五欲成證四果也。下云。於色不捨如
刀上蜜。有割舌患二十三中。又云。繫於妻子甚於牢獄。
情愛於色。投泥自溺二十四中。無能為道二十五。執炬燒
二十六。禍殃橫生二十八。種種憂怖三十二等。是則無
我觀為破身見之本。不淨觀為斷色貪之根。求道
者可不修歟。七下。欲階聖位。須修玅行。萬行不修
諸位徒設。撥無因果墮於斷見外道。畢竟寂滅同
於偏空二乘。今則持七支戒進四真道。一取足
行善悔過孝親十二明大力十五六滅眾魔三十三
發菩提心三十六方便化度十三此即入於大乘者也。


八下。根身器界。生滅萬變。總是水中月影。空裏花
光。聖人了知虗妄無取捨心。所以隨處自在得大
安樂。凡夫於此執以為實。愛憎取捨煩惱熾然。因
惑造業。因業受苦。皆由不能識破而巳。譬如兩人。
同觀水中之月。愚者妄謂實月欲圖撈取費力懊
惱。智者了知虗妄袖手安坐快樂自在。永嘉集云。
心與空相應。譏毀讚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刀
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施與劫奪何得
[001-0680a]
何失。今教興也。正令知幻。以般若照五蘊皆空。聚
沫之色既虗。水泡之受何有。陽𦦨之想非實。芭蕉
之行唯空。幻識倐爾無依。空大湛然不動窮四大
根本。性相尚無。則六根枝條影響奚有。身見既不
立。妄境又無從。理窮於此。人法俱空。見五陰中無
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六根上皆如幻化。即法空慧。
下云。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二中。觸事無心。對境不動
十三。念無念念。行無行行十九。無修無證三十六中。如化如
夢等四十二中。九下。此心凡聖之宅根境之原。凡愚執
作阿賴耶識。成生死苦惱之因。聖者達為如來藏
心。受涅槃常樂之果。眾生隨情執重。不信有如來
藏。念念昧如來法界之性。步步造眾生業果之因。
惡業日新。苦緣無盡。于安隱處生衰惱心。向解脫
內成繫縛果。受𦦨口針喉之體。經劫而饑火焚燒。
作披毛戴角之身。觸目而網羅縈絆。或墮無間獄。
抱劇苦而常處火輪。或生修羅宮。起鬪諍而恒雨
刀劒。或暫居人界。剎那而八苦交煎。或偶處天宮。
倐忽而五衰陷墜。長沉三障。不出四魔。皆為不知
如來藏心。遺失唯識妙性。背真慈父。傭賃外方。捨
大智王。依投他國。是以諸佛驚入火宅。說三乘教。
引導眾生。出離三界。開悟之方唯在明心。心有大
小。理有淺深。明六識心性。達我空真如理。成小乘
教果。明八識心性。達法空真如理。成大乘分教果。
明無生心性。達二空真如理。成大乘始教果。明如
[001-0680b]
來藏心性。達依言不空真如理。成大乘終實教果。
明自覺境智心性。達離言真如理。成一乘頓教果。
明圓融無盡心。達一真法界真如理。成一乘圓教
果。如此理性一通。自可從凡夫而圓妙覺矣。下云。
識心達本一章。達佛深理二章。觀靈覺即菩提二十中。又
云。心如功曹三十一中。學道應當堅持其心三十三中。心若
調適道可得矣三十四中。十下。一切塵境。皆從識變。無
盡諸法並逐想生。離識無塵。離想無法。如此明達。
頓悟前非。杌見鬼空。蠅消蛇想。終不更待空裏之
華將期結果。取夢中之物擬欲牢藏。遂乃靜慮虗
襟。若凌空之逸翮。隨緣養性。猶縱浪之虗舟。畢故
不造新。契真而合道。故楞嚴云。以諸眾生從無始
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
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
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則汝法眼
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下云。守志奉道。其
道甚大九章。又云。淨心守志可會至道十四中。又云。學
道之人。不為情惑。不為邪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
必得道矣。準知居之切時。循常守真。不起妄念。乃
是修證之要門也。
此十因中。前三約人。後七約法。
四五六小教義也。七相宗。八空宗。九終教。十頓教。
又後二兼圓教義。若序其生起者。如來說經。專為
度生。生可愍者莫於凡外。故初為在家。令其染者
淨耳。二所以染轉淨者。欲其出三界火宅家故。三
[001-0680c]
既得超凡入聖。為欲回小向大。會三歸一故。四五
性等人出二死者。必有斷絕輪迴法故。五欲斷愛
根。應觀塵界苦空。六出三界苦。須悟根身無我。七
欲得二空。當修二無我觀六度萬行。八雖常行行
度生。而不住於法相。九欲不著相。在於明心。十若
使明心達理。須當淨意守真。又由守真得道。所以
令在家改過。出家超生。如此始終鈎鎖不斷。故此
教興有多緣也。
△二藏攝。】


「二藏攝者。三藏之中契經藏攝。二藏之內聲聞藏攝。
於五乘中後三乘攝。十二分教長行文攝。於三時中
轉照初轉時攝。十化儀門隨機不定門攝。」


【二下。標章門。三下釋義相五。初藏攝三藏者。謂經
藏律藏論藏也。於三學中。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
詮慧學。契經者。契理契機之經也。而云攝者。以此
經中。佛自直說四諦觀。無我觀。無常觀。菩提觀。乃
至對境不動。心行平等。守真合道。定如須彌。故是
契經藏攝。詮定學也。下云。吾經亦爾其義皆快。亦
兼律論少分。下云。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兼律義也。
又問答人命在幾間。兼論義也。二藏者。謂聲聞藏
菩薩藏也。此經正為二乘。傍化菩薩。故無菩薩在
會。而云觀菩提視佛道。亦是引攝小乘回向於大
乘也。故是聲聞藏攝。約兼亦可菩薩藏攝。發心度
人。大乘義也。於下。二。乘攝。五乘者謂人天聲聞緣
覺菩薩五乘也。人則三歸五戒。天則十善八定。聲
[001-0681a]
聞四諦法門。緣覺十二因緣。菩薩六度二果。今此
經中。談四果。度眾生。視涅槃。守一真。不說歸戒禪
善。故非人天。乃是後三攝也。十下。三分攝。十二分
者。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因緣。六無問
自說。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廣。十未曾有。十一譬喻。
十二論議。長行攝者。始從爾時世尊成道。終至比
丘歡喜奉行。皆屬長行文義。無有重頌等故。略兼
自說譬喻論議。四十餘章。不待請問。自說也。磨鏡。
澄水。炬室。蜜刀等。譬喻也。問命道。答明力。商火善。
較琴道。論議也。於下。四時攝。三時者。謂先照時轉
照時還照時也。初轉攝者。葢轉照中又開三時。一
初轉時。如日出巳自下轉上也。次中轉時。如日昇
巳自東轉西也。三後轉時。如日暮巳自上轉下也。
今此一經。即在鹿野苑中。度五比丘之後而說。故
屬初轉非中後也。問。若爾。何以通大乘耶。答。以一
時會不唯局一小乘教故。密迹力士經說。佛初成
道竟。七日思惟巳。即於鹿園中為轉法輪。廣益三
乘眾。得大小等果。大品經云。佛初在鹿野。轉四諦
法輪。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眾生發獨覺心。無
量眾生發菩提心。行六度等。
十下。五儀攝。華嚴疏
鈔化儀有十。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
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密
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
際門。十重重無盡門。不定攝者。以此經義。隨聞一
[001-0681b]
章一句各各異解不同。如云識自心源。達佛深理。
悟無為法。亦有人小乘者。或有成相宗者。又有會
實教者。如云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作。非修證。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或有悟偏真者。亦有解無相
者。復有住頓教者。餘諸文言。例此可知。故下喻云。
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則十門內不定攝矣。亦可兼
差別門無礙門中。顯了三乘通益三機一分之義。
下云。飯一羅漢不如飯一支佛。飯一支佛不如飯
一諸佛等。
△三教義。】


「三教義者。分別分齊。開為二門。一約教詮法通局顯
分齊。教類有五。


一小教。唯談人空故。二始教。但明法
空故。亦名分教。但說法相故。三終教。復說中道故。亦
名實教。多談法性故。四頓教。唯辨真性故。五圓教。直
談法界故。初一小乘。二三大乘。四五一乘。


若將此經
顯分齊者。正屬小乘教。下云。世界非常。四大無我。為
四真道。成四向果。亦可兼通餘四教。發菩提心。隨化
度人。分教義也。無修無行。會者近爾。始教義也。覺即
菩提。得道甚疾。終實義也。識自心源。不歷諸位。頓教
義也。經如食蜜邊中皆甜。圓教義也。二約法生起本
末顯分齊。法相亦五。


初唯一心為本源。所言法者。謂
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華嚴明一
真法界心也。圓教齊此。


二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
如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即頓教分齊也。始教中空
義。亦是密說此門。以空宗人不知如來遣相處以為
[001-0681c]
顯真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滅門。謂依如來藏故。有
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
阿梨耶識。即終教分齊也。分教中識義。亦是密說此
門。以相宗人不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故非彼
分。三依後生滅門明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等
虗空界。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即破
相宗。齊此覺義。以為返本還源之地。以彼宗未明真
空相即真如心性。故說諸法無不是空。縱有一法勝
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凡所有相皆是虗妄。離
念相者即是法身。依此法身說名為覺。故空宗詮法。
唯齊覺義。


四依後不覺義生三細。一業相。二轉相。三
現相。即唯識宗齊此業相。以為諸法生起之本。以彼
宗未明此三細等與真如同以一心為源。故說真如
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隨緣。但說八識生滅。縱轉
成四智。亦唯是有為。不得即理。故相宗詮法唯齊業
識。


五依後現相生六麤。一智相。二相續相。法執也。三
執取相。四計名字相。我執也。五起業相。六業繫苦相。
小乘教明唯齊第三。伹斷我執。未證法空故。人天乘
教唯齊第五。伹知善惡業相。不識二執惑故。下云。識
心達本。無上一真。即一心也。心不繫道。亦不結業。即
真如也。心中濁興。心如功曹。即生滅也。言語道斷非
物所拘。會者近爾迷者遠乎。即覺不覺義也。欲生於
汝意。意以思想生。即三細也。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智
相續義。人隨情欲求於聲名。取名字義。勿與色會會
[001-0682a]
即禍生。業苦相義。即六麤也。是知此經。具詮本末矣。」


【三下標章。分下釋義。先總列。
一下。次別明二。初教
唯人空者。少說法空故。但法空者。未盡大乘不空
理故。但法相者。有不成佛。未盡大乘法性理故。說
中道者。談緣起無性之理。揀非空宗無相。不說妙
有也。多法性者。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方盡大乘法
性之理。揀非唯識多談法相少及法性也。唯真性
者。揀非終教猶帶法相說也。談法界者。性海圓融。
緣起無礙故。初一下。依教明乘也。若將下。以教判
經也。正屬小者。四十章中明小多故。如云。佛為解
說得須陀洹。透得此門出塵羅漢。得羅漢巳可信
汝意。此等皆小義也。二下。次法。依起信論所詮染
法。從本起末。略開五重也。即華嚴下。所宗雖四法
界統唯一真法界故。行願鈔云。一真法界。即諸佛
眾生本源清淨心也。密說此者。頓之離言絕相。
正為顯真如中體性。故於此門名為顯了正說。始
之離言絕相。但為明真如上空相。故此稱名密意
傍說。原人論解云。破相義通兩勢。若取破相明空
為大乘初門。合入始教。即當覺義。若取破相願性。
即屬頓教。當真如門。長水記云。此真如門說心性
不生不滅。乃至絕言絕慮。故是顯談。心經謂諸法
空相。即是真如之相。雖明其相。而不克顯真如體
性。故云密說。
二者下。原人論解云。論文於此作
兩重能所依。初重以如來藏為所依總相。生滅不
[001-0682b]
生滅二義為能依別相。不生滅心即真如。屬前頓
教。生滅心即根本無明。屬後始分教。真妄和合邊
正屬此終教也。第二重以賴耶識為所依總相。覺
不覺二義為能依別相。由前不生滅真心故有覺
義。覺義者。是真如氣分故。屬後始教。由前生滅妄
識。故有不覺義。不覺義者。是無明氣分故。屬後分
教。二義未分巳前。屬此終教。故云阿梨耶識即
終教分齊也。終教顯如來藏中心性。故稱顯了正
說。分教但明如來藏中識相。故於此門名密說也。
長水記云。分教雖說賴耶。而不說是藏性所成。今
說性成。故非彼分。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
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三下。約生法。先
標。一下。後釋。論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
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
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為覺。所言不覺義者。謂不
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則知悟
離念相。便名為覺。迷離念相。便名不覺。故是空宗
齊也。即破相下。顯分齊。
返本還源地者。論云。依本
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何以故。本覺
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又以覺心源
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疏曰。以始覺
同本覺故則無本覺。平等平等。離言絕慮。尚無始
本之殊。況有三身之異。是故佛果圓融。翛然無寄
。問。此覺義與前真如門何別。答。前真如門但明
[001-0682c]
心體不變。此門覺義但顯染中淨相本覺。及反流始覺
還源究竟覺。故有顯性空相之不同也。以彼下。出所
以。問。云何起信疏中無此一段文耶。答。有二意。一
疏主以離言破相。顯真如義同。故於真如門中便
預判云。始教空義亦密說此。令人會通也。覺義中
不釋者。既上二門中。判始分二教密說非分。下三
細內。配分教唯識。則二覺義中顯說始教真空。義
例自可知也。故闕略之。原人論解主。以顯性明空
義別。故判真如門屬性宗頓教。覺義屬始教空宗。
恐人混濫也。此師解釋。不唯開人法眼。而且得疏
深意。故特稱之。二疏主原本或有。圭山刪本去之。
未可知也。今準上下文義。不妨重為配釋。四下。約
法生起。對後事識六麤。名為三細。業相。賴耶自證
分也。轉相。能緣見分也。現相。所緣相分也。即唯識
下。顯教分齊。彼說諸法生起。但依賴耶以為其本。
故名此識為總報主。一切種子根身器界。皆此識
變。仍獨說此以為所熏。熏成種巳。後起現行。皆依
此識。故云生起本也。以彼下。出其緣由。彼宗未說
一心為生滅真如二門之源。以留在終教說故。若
盡說之。權實何分。故說等者。以不知真如即心。故
說體無知覺。堅如玉石。不可受熏。既非熏性。焉能
隨緣。由是但執真如不變不隨緣也。但說等者。既
不許真如隨緣成諸染淨。故說賴耶為生滅本。由
是明法生起。但齊業相。根本既唯生滅。成智亦是
[001-0683a]
有為。然理是無為。安得與之相即。如鎔金範土。各
成其器。故云不得即也。智相俱生法執。相續分別
法執。執取俱生我執。計名分別我執。上四皆惑道
也。起業業道也。繫苦苦道也。
齊第三者。菩薩始能
斷法執障。故不至二。
齊第五者。二乘方知業從何
生。故不至四。下云下。引文證。欲生等者。起信云。意
有五種。一業識。二轉識。三現識。四智識。五相續識。
依此五意。轉生意識。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
識。故云欲生於意也。論又云。言不覺者。謂不如實
知真如法。以有不覺妄想心故。故云意以想生也。
餘易可知。
△四被機。】


「四被機者。機開三門。


一三聚。此經正為正定及不定
聚。下云。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兼
為邪定作遠因緣。二四乘。正為三乘人。令其成菩提。
兼為一佛乘。令增長妙行。下云。觀世界念非常。觀靈
覺即菩提。又云。視方便門如化。視無上乘如夢。三五
性。正被三乘不定性人。下云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
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兼被
一類無種性人作遠因緣。下云。天神獻玉女於佛。因
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初果。


則知一切眾生無非為
所被也。」


【四下牒門。機下釋相。
一下正定。三乘性也。邪定凡
外種也。無正知決擇不撥無因果。名不定也。正為
正定者。下文俱云學佛道者。或云夫為道者。不定。
[001-0683b]
如疏引。邪定作遠緣者。如下謂惡人罵佛。佛默不
對。恐禍歸身慎勿為惡等。二下。四乘者。謂聲聞小
乘。緣覺中乘。菩薩大乘。最上一佛乘也。觀世界非
常等者。小乘下智。觀苦空無常。得聲聞菩提。中乘
中智。觀因緣生滅無常。得緣覺菩提。大乘上智。觀
諸法如夢幻泡而無常。得菩薩菩提。一乘上上智。
觀一切法剎那無常空無生性。得佛菩提。楞伽云。
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
說。又云下。方便三乘也。無上一乘也。
三下。既得等
證三乘不定。既發等證一乘性人。
天神。六欲中魔
天也。則知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
作佛。故盡為機。不同相宗唯被菩薩性及不定性
也。
△五能詮。】


「五能詮者略作四門。


一隨相門又五。一名句文身體。
二音聲言語體。三通取四法體。上三皆能詮。四通攝
所詮體。下云。佛所言說其義皆快。五諸法顯義體。下
云。視世界如一訶子。視興化如四時木。二唯識門。前
五教體。皆是自識之所變故。下云。識自心源。達佛深
理三歸性門。此識無體。唯真如故。下云。識心達本。解
無為法。法無念修。言語道斷。四無礙門。謂前三門理
事心境。同一緣起混融無礙。下云。譬如食蜜中邊皆
甜。吾經亦爾。


準此教體。通攝四門也矣。」


【五下標門。略下釋義總也。
一下別也。隨相者。約六
塵境相以出體也。名詮諸法自性。如名色名心等。
[001-0683c]
句詮諸法差別。如言形色顯色真心妄心等。文即
是字。為性別二所依止故。音聲體者。音聲實也。名
等假也。離聲無別名等。攝假從實故。通取四者。名
等是聲上屈曲假相。音聲是名等實體。唯聲則不
能詮表。唯名等則無自體。今兼四法。是以假實體
用兼資也。所詮義理也。若不詮義。教文何用。若無
聲文。理從何顯。經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文義相
隨。乃成教體。下云下。上句證前能詮為體。下句證
今所詮為體。諸法顯義者。謂遍六塵境。總有生解
義。悉為教體。如光明香飯等。唯識者。謂說者淨識
所現文義為增上緣。令聞者識上文義相現故。達
理者。上唯明境。此則顯心。較前為深也。無為。真如
性也。心之體故。無礙者。約三門無礙以出體也。理
性也。心識也。事境相也。心境理事交徹相攝。故云
無礙。約教。初門小。二門始。三門終頓。四門圓也。

六宗趣。】


「六宗趣者。先總辨諸宗宗途有六。一隨相法執宗。即
小乘諸師。依阿含緣生等經。造婆沙俱舍諸部論等。
二唯識法相宗。即無著天親。依方廣深密等經。造瑜
伽唯識論等。三真空無相宗。即提婆清辨。依般若妙
智等經。造中觀百論等。四藏心緣起宗。即堅慧馬鳴。
依勝髮涅槃等經。造寶性起信論等。五真性寂滅宗。
即馬嗚龍樹。依楞伽般若等經。造真如三昧智度論
等。六法界圓融宗。即龍樹天親。依華嚴等經。造不思
[001-0684a]
議十地論等。今此經宗。當其初一門也。次別明此經。
有總有別。總以斷欲去愛識心達理為宗。悟入無為
超證菩提歸無所得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對。崇教
說為宗。會義意為趣。如天神獻女。因問道意。佛為解
說。即得道果等。二事理對。舉事相為宗。顯理性為趣。
如云。欲從於意思想生。二心寂靜非色行等。三境智
對。緣理境為宗。觀智行為趣。如云。行道守真者善。志
與道合者大。心垢滅盡。淨無瑕穢。得一切智。四修證
對。修成賢為宗。證入聖為趣。如云。學道見諦。無明即
滅等。五因果對。歷因位為宗。克果德為趣。如云。既發
菩提心無修無證難。心若調適。清淨安樂。道可得矣。
此五是從前起後。漸漸相由者也。」


【六下章門。當部所崇尚者曰宗。宗旨之所歸者曰
趣。先下義相。諸宗者。通指大小乘宗一切經論也。
小有二十部異。大有性相空宗。隨相法執者。謂一
切我法中。起有無執故。唯識法相者。謂一切諸法
皆唯識現故。真空無相者。謂一切諸法。皆空無相
故。藏心緣起者。謂一切諸法。唯是真如隨緣。具恒
沙性德故。真性寂滅者。謂相想俱絕。直顯性體故。
法界圓融者。謂無盡法界。如因陀羅網。主伴重重
普融無礙故。然此六宗。後勝於前。初一小乘教。後
四大乘。二即相宗分教。三即空宗始教。四終教。五
頓教。六圓教俱性宗。又教與宗互有寬狹。宗則一
宗容具多經。隨何經論皆此宗故。教則一經容有
[001-0684b]
多教。若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矣。當初
一者。正破二乘情執。令其回小向大。菩薩不預會
故。依大疏分。合二十部為六宗。一我法俱有。二法
有我無。三法無去來。四現通假實。五俗妄真實。六
諸法但名。前四宗唯小乘。後二義通大乘。今當第
五六也。別下。教說者。即四十二章也。義意者。文下
必有義故。若無所詮之義。則同乎篇韻。殊無意況
矣。如天下。解說教也。道意義也。又云。佛所說經其
義皆快。二下事理。義所具者。如下。上句證事。下句
證理。又如舉彈琴絃急緩。事也。顯身心疲暴暴中。
理也。三下。境智。理內出者守真。境也。與合。智也。心
垢淨。境現證也。一切智。智發得也。又云。觀天地念
非常等。四下。修證。隨智起者。小則資加為賢。四果
為聖。大則住行向為賢。十地等為聖。如下。學道賢
也。見諦聖也。大小乘俱通。又云。觀靈覺即菩提。視
佛道如眼華。五下。因果證中成者。小則四向巳下
為因。四果無學為果。大則等覺巳下為因。妙覺佛
位為果。如下。初句證因。次句證果。心若二句因。道
句果也。又云。得羅漢巳可信汝意。得一切智可謂
明矣。視無上如夢。視涅槃如窹。從前起後者。謂有
教義。然後有理事。而境智又從理事生。故曰相由。
以要言之。不出教理行果。亦可教義宗理事趣。理
事義宗。境智修證趣。亦可翻後向前以明宗趣。舉
因果為宗。修證智為趣。修證智宗。達理事教義為
[001-0684c]
趣。亦是相由義也。


△二隨文註三。初題目。】


「佛說四十二章經」


【【疏】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覺了真妄性
相者也。覺有三義。一自覺。我空。揀異凡夫。二覺他。
法空。揀異二乘。三覺滿。俱空。揀異菩薩。即本師釋
迦牟尼佛也。說者。悅也。四辯宣演。悅所懷故。教頒
佛口。暢彼機心。以教合機。故稱佛說。揀非餘四人
所說也。
章。篇也。條也。所說法門。約有四十二篇四
十二條。表二乘回小向大。大乘轉權成實。超歷四
十二重位也。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謂契
理契機也。經謂貫攝常法也。


【鈔】先隨相釋分四。初能說佛。覺了真妄性相者。妄
小教。真終教。相始教。性頓教。真性妄相融通交徹
圓教覺此五者。始名佛也。
覺有下。復有三覺。一本
覺。二始覺。三究竟覺。初則全覺全迷。中則覺而未
盡。末乃無所不覺。今指後一覺也。又離心名自覺。
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三覺俱圓。故曰佛為自
他覺滿之者。說下。二正明說。四辨。法義詞樂說也。
中論云。佛依二諦。為眾生說。詞法二無礙智。以世
智差別說。樂說義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悅
所懷者。得機而說。暢本懷故。教頒下。上離釋。此合
釋也。揀餘四者。說通五人。一佛。二菩薩。三天。四仙。
五化人。今是佛口親宣。不同後四人說經也。章下。
[001-0685a]
三所說法。四十二章者。如漢高祖之約法三章也。
若陳列之。一出家證果章。二達理崇道章。三
割愛取足章。四轉惡成善章。五改過滅罪章
。六忍惡無瞋章。七呵佛招禍章。八害賢滅
巳章。九守志會道章。十助施得福章。十一
舉田較勝章。十二尊親顯孝章。十三詳難勉
行章。十四守道淨命章。十五行善志大章
十六忍力心明章。十七澄濁見道章。十八滅
暗存明章。十九無相會真章。二十觀覺得道
。二十一推我成空章。二十二求名危身章
。二十三貪財招苦章。二十四繫妻溺泥章
二十五戀色亡道章。二十六欲損道益章。二
十七逆情順性章。二十八疎意遠色章。二十
九正念待女章。三十趣道避欲章。三十一患
淫斷心章。三十二離愛絕憂章。三十三堅心
得果章。三十四處中證理章。三十五去垢成
行章。三十六舉勝顯難章。三十七憶戒得果
。三十八知命了道章。三十九學佛信經章
。四十盡惡圓覺章。四十一出欲免苦章。四
十二視法了幻章。四十二重位者。謂十住十行
十向十地等妙覺也。表超歷者。恐有難云。何以不
多不少而獨四十二耶。故此通云。為超四十二地
位故。是以不多少也。經下。四結說名。案五印土。呼
線席經井索聖教。皆名修多羅。線能貫華。經能持
[001-0685b]
緯。索能汲水。教能詮義。若敵對翻。應名聖教。今不
取者。濫律論故。去線索者。此方不貴重故。獨取席
經者。古德見此方聖說為經。賢說為傳。彼土佛說
名修多羅。菩薩羅漢說名阿毗達摩。遂以此聖經
代彼佛說修多羅。兼借彼席經。以目彼聖教。故不
稱餘而名為經。借義助名。更加契字。則不同乎席
經矣。契有二義。一契理。合道之言也。二契機。逗根
之教也。經有四義。一貫。謂貫穿所說之理也。二攝。
謂攝持所化之生也。三常。古今不易也。四法。近遠
同尊也。前二佛地論義。後二此方釋義。則四字中
攝盡餘義矣。若略明之。謂釋迦佛所說四十二章
之契經也。


【疏】此一題中。有八事四對。一教義對。經之一字能
詮教也。佛等六字所詮義也。二人法對。就前義中
分出。佛說能說人也。四十二章所說法也。三通局
對。就前法出。章之一字通也。四十二局也。四應感
對。就前人分。佛顯我能應之主也。說悅彼所感之
機也。


【鈔】次作對釋。先總。一下次別。始從世尊成道。終至
比丘奉行。聲名句文。皆能詮經也。名下必有意味。
文中必有理趣。皆所詮義也。瑜伽云。謂經題體。略
有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義是能依。大疏云。語
言皆能詮。義旨皆所詮。教義相成。成經題體。
二下。
亦可名境智對體用對。佛說。法身境體也。四十二
[001-0685c]
章。報化智用也。
三下。亦可名總別對。四十二條並
稱為章。總也。通也。前前文義。非同後後。別也。局也。


四下。亦可名生佛對機教對因果對。佛乃果上能
應之教主也。說是因中所感之生機也。是則依四
對義以立此題名耳。


【疏】離合釋之。佛之說經。依主釋也。佛說有四十二
章。有財釋也。四十二章。帶數釋也。四十二章即經。
持業釋也。佛說四十二章經非大方廣華嚴疏鈔。
相違釋也。


【鈔】三離合釋。此且順題以作五釋。詳則兼一兼二
不同。佛說之四十二章。佛說四十二章之經。皆依
主也。若改之為即。皆持業也。又改為有字。有財可
知。更改為非字。是相違矣。


【疏】諸經立名。不出人法喻或單或複。此經以人法
受稱者也。


【鈔】後得名釋。單者。彌陀經單人。般若經單法。梵網
經單喻也。複者。佛報恩經人法無喻。妙法蓮華經
法喻無人。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大方廣佛華嚴
經具足人法喻三矣。諸經得名。其類繁廣。人法稱
者。佛說人也。四十二章法也。有人有法。故標名焉。


△二譯人。】


「後漢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疏】後漢。標代。對前高祖。稱之曰後。亦名東漢。都洛
陽故。即光武之後孝明帝朝也。沙門下。出名。先通
[001-0686a]
稱。梵語具云沙迦懣曩。此云勤息。謂勤修戒定慧
善法。息滅貪瞋癡惡事也。迦下。次別號。迦葉摩騰
中天竺人也。婆羅門種。解大小乘經。以遊化為任。
有一小國。請騰講金光明經。能令隣國不侵。請和
求法。竺法蘭亦中印度人。誦經百餘萬言。學徒千
餘。同譯者。顯德。翻梵語為華言。謂之譯。二祖共翻
音字。謂之同。漢紀云。明帝永平三年。夜夢金人。項
有日光。飛至殿上。旦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
西域有神。其名曰佛。身長丈六。放金色光。陸下所
夢。將非是乎。愽士王遵推周書異記佐之。至七年
勅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等十八人。西求佛法。至
天竺隣境月氏國。遇梵僧騰蘭二人。請歸漢地。將
畫釋迦佛像并諸經典。用白馬䭾來。以永平十年
臘月三十。入闕進獻。帝大悅。遂舘於鴻臚寺。復勅
於雍門外立寺。騰蘭居之。名白馬寺。不多時日。便
善漢言。即為譯出四十二章經一卷。約有二千餘
言。緘在蘭臺石室中。明帝勅畵工圖寫佛像。置清
凉臺山大孚靈鷲寺內及顯節陵上。及騰卒於洛
陽。蘭與愔等。復譯出五部經。所謂十地斷結。佛本
生。法海藏。佛本行等。凡十三卷。會移都寇亂。四部
失本不傳。唯四十二章經。江左現行。漢地有三寶。
自騰蘭始也。故云同譯。


【鈔】明帝。光武子也。沙門有四。瑜伽論云。一勝道。即
佛菩薩等。二說道。謂說正法者。三活道。修諸善品
[001-0686b]
者。四汙道。作諸邪行者。涅槃說四比丘。一畢竟道
無學。二示道初二三果。三受道通內外凡。四汙道犯四重者。義同上。
今譯主。據本說即畢竟勝道。依迹論是開示說道
也。又律明四種沙門。一威儀沙門。名充像比丘。二
形服沙門。名幢相比丘。三名聞沙門。名虗誑比丘。
四實行沙門。名如法比丘。大論云。僧有四種。一有
羞僧。持戒不破。二無羞僧。身口不淨。三啞羊僧。根
鈍無慧。四真實僧。向四果道。義亦同上。今二三藏。
皆是後一種也。梵語。西天梵國語也。華言。東土華
夏言也。譯者翻也。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
也。譯者易也。以其所有。易其所無。故以此方之言
音。換彼土之佛語也。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
東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譯。今通西語而云
譯者。葢漢世多事北方。而譯官兼善西語。故騰蘭
始至。即譯此經。因稱譯也。
翻音字者。西梵語字。與
此全殊。若譯佛經。須先隨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
之。名為翻字。然亦仍同呪語。不知其為何等。又須
兼通兩土言者。一一翻之。謂之翻音推。
周書者。王
遵奏曰。臣按周書異記云。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
四月八日子時分。有五色祥光。貫太微宮。時王問
群臣所以。有太史蘇由對曰。西方有大聖人生焉。
却後千年。教流於此。陛下夢者是其人矣。故云佐
也。佛像者。依優填王旃檀像而畵也。大孚靈鷲者。
會玄記云。明帝時。摩騰天眼。見有阿育王舍利塔
[001-0686c]
在五臺焉。請帝立寺。帝信佛理。即立寺以勸人。山
形似於靈鷲。故號為大孚靈鷲也。本行等者。指四
十二章經言。三寶記云。永平十六年。摩騰示寂。竺
法蘭自譯經五部。共十三卷。
三寶自騰始者。傳
云。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帝勅僧道。並集白馬
寺。道士置三壇。別開二十四門。南岳褚善信。華岳
劉正念。恒岳桓文度。岱岳焦得心。嵩岳呂惠通。霍
山天目五臺白鹿等十八山道士祁文信等六百
九十人。各賷靈寶真文。太山玉訣。三元符錄等五
百九卷。置於西壇。茅成子。許成子。黃子。老子等二
十七家子書。二百三十五卷。置於中壇。饌食尊祀
百神。置於東壇。帝御行殿。在寺南門。佛像舍利經
寶。置於道西。道士以柴荻和沉檀為炬焚經。悉成
灰燼。褚善信等。相顧失色。南岳道士費叔才自感
而死。騰得羅漢果。飛身空中廣現神變。諸天雨華
作樂。感動人情。法蘭歎三寶德。說善惡業。六道三
乘。皆有果報。又稱出家功德最高。初立佛寺。同梵
福量。後宮陰夫人王婕音接妤。與諸宮娥等二百三
十人出家。司空楊城侯劉善峻。與諸宰官士庶人
等一千餘出家。四岳諸山道士呂惠通等。六百三
十人出家。京都張子尚等。三百九十人出家。便立
十所寺。城外七所安僧。城內三所安尼。故曰自騰
始也。】
佛說四十二章經疏鈔卷第一
[001-06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