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478 八大人覺經疏-清-續法 (master)



No. 673-A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序
〔龍植〕


眾生迷而不覺。諸佛覺而不迷。世間虗而不實。法性
實而不虗。即生心而見佛心。即世界而成法界者。其
惟八大人覺經焉。不考其文。罔徵迷悟之本。不研其
義。靡測真妄之源。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於雞園
應語小乘。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為佛子宜揚大
覺。少欲知足。顯頭陀之妙行。發心博施。示菩薩之初
因。清白翻乎世染。聞慧轉乎顓愚。精進治疲怠之病。
苦空化極樂之邦。佛若不闡。三界九類曷能乘法身
之航。經或不傳。六道四生無以至涅槃之岸。幸承世
高奉譯聖教宣明。自漢迄今。未蒙訓解續法避靜泉
石。養疾山川。偶閱斯文。隨修其疏。庶令八大覺門。如
杲日之昭乎中天。五尊勝益。似甘霖之潤乎稿木。凡
見聞隨喜者。宜勸勉啟廸焉。


康熈二十九年歲次庚午五月端陽節日灌頂行者
續法題於崇壽紫竹林間
[001-0739a] No. 673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
清 淅水崇壽沙門 灌頂續法 集


【△疏此經義。文分為二。先略標章門。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教攝。三
宗趣通局。四略釋題名。五詳解文義。


△後廣釋義相五。初教起因緣。


初教起因緣者。法華云。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出
現於世。起信云。有如是等八種因緣所以造論。今
此教興。略開為十。一為了世法虗幻故。二為顯無
為真常故。三為破惡惱修慧故。四為離欲患淨行
故。五為示耐苦守道故。六為勸解怨興慈故。七為
明大乘心願故。八為圓諸佛果覺故。九為度眾生
離苦故。十為施教化與樂故。


△二藏乘教攝。


二藏乘教攝者。藏有二。一三藏。經律論也。佛為弟
子說八大覺。經藏所攝。二二藏。菩薩聲聞也。此是
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菩薩藏藏攝。乘有二。一
五乘。人天聲聞辟支菩薩也。今教菩薩常念。菩薩
乘攝。二四乘。小乘羊車。中乘鹿車。大乘牛車。一乘
大白牛車也。經云。八事乃是佛菩薩覺。大乘一乘
所攝。教有三。一十二分教。契經。重頌。授記。諷頌。因
[001-0739b]
緣。自說。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也。今此
契經自說二分所攝。二化儀十教。本末差別。依本
起末。攝末歸本。本末無礙。隨機不定。顯密同時。一
時頓演。寂寞無言。該通三際。重重無盡也。今屬本
末差別教中本分所攝。一經始終唯大人覺定無
異故。三化法五教。小始終頓圓也。經云苦空無我。
初教空宗所攝。又云精進廣學。分教相宗所攝。又
云進趣菩提。性宗實教所攝。又云速登正覺。頓教
所攝。又云念念滅罪普濟一切永斷常樂。圓教所
攝。是知此經之義廣大深遠也矣。


△三宗趣通局。


三宗趣通局者。通辨諸宗。儒教孔子宗於五常。意
以修身慎行。齊家治國。揚名後代也。道教老子宗
於自然。意以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虗無也。釋
教世尊宗於因緣。意以識心達本。斷惑證真。稱體
起用也。小乘以生滅因緣為宗。大乘以無性因緣
為宗。因緣即空空宗也。因緣即假相宗也。因緣即
中性宗終頓圓也。存二以顯中終義。泯二以顯中
頓義。混融以顯中圓義。故一代佛教通宗因緣也。
局論此經。復有總別。總以覺觀事法修心聖道為
宗。進趣菩提普濟一切令諸眾生悉以大樂為趣。
別有五對。一教義。教誦八大人覺文字為宗。了達
所詮八門義旨為趣。二事理。舉八重事相為宗。顯
八法理性為趣。三境智。所緣真俗諦境為宗。能緣
[001-0739c]
權實觀智為趣。四修證。精進修道梵行高遠為宗。
直趣菩提速登正覺為趣。五體用。圓滿菩提還歸
覺體常住快樂為宗。全大覺體發真如用普化一
切為趣。如是五對展轉相因而為生起也。


△四略釋題名二。初經題。】


「佛說八大人覺經」


【四略釋題名者。先隨相釋。佛者。梵語佛陀。此云覺
者。準起信論具有三義。一本覺。即所證理。二始覺。
即能證智。三究竟覺。即智與理冥始本不二也。又
一者自覺。覺於我空。異凡夫也。二者覺他。覺於法
空。異二乘也。三者覺滿。覺於俱空。異菩薩也。楞嚴
云。自覺巳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即本師釋迦牟
尼佛也。說者悅也。八音四辨暢本懷故。中論云。佛
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義無礙。莫不歡悅。揀非餘人
說也。八者法數。一苦空。二少欲。三知足。四精進。五
多聞。六布施。七梵行。八心願。即見定思進語業念
命八正道也。亦即理斷智位教因行果八法門也。
大人者。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如來稱為大覺世
尊。覺者覺悟證知也。先覺後覺自覺覺他名大人
覺。高出凡夫二乘唯自覺者。華嚴云。奇哉大導師。
自覺能覺他。孟子曰。大人者正巳而物正者也。八
大人覺者。經云。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
所覺悟。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
寶積亦云。菩薩成就八法於諸佛前蓮華化生。經
[001-0740a]
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
說攝生也。案五印土呼綵線席經井索聖教。皆名
修多羅。線能貫華。經能持緯。索能汲水。教能詮義。
敵對翻之。應名聖教。古德見此方聖說為經。賢說
為傳。遂分借席經一義。以目西方佛說名修多羅。
菩薩羅漢說名阿毗達磨。又恐濫席經名。更加契
字揀之。故名契經。甚為允當。次作對釋。共有六義。
一通別。經字通也。通餘經故。佛等別也。別諸部故。
二人法。佛說人也。八覺法也。三一多就法中。八者
多也。大人覺一也。不離一覺觀故。四能所。人為能。
覺為所。經云。大人之所覺悟。五名德。人則共有虗
名。大乃獨成實德。六應感就人中。佛者應也。顯我
能應法主也。說者感也。悅彼所感機宜也。三離合
釋。佛之說經。依主釋。佛說有八大人覺經。有財釋。
八大人覺經。帶數釋。八大人覺即經。持業釋。佛說
八大人覺經。非法華論四分律。相違釋也。四立名
釋。諸經得名。或人或處。或法或喻。乍單乍複。乍具
乍缺。此經以人法受稱也。則一題名具四門義。釋
題尚爾。況經文耶。


△二譯人。】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標朝代。對前高祖稱名曰後。安息出處所。揀
非餘國土也。沙門人也。此言功勞。修八正道有多
功勞故。秦言勤行。勤行八覺進取涅槃故。安世高
[001-0740b]
字也。譯者翻譯。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音
雖似別。義則大同也。傳云。姓安。名清。字世高。安息
國王子也。當嗣位。讓國於叔。而求出家。博曉經綸。
七曜五行醫方異術無不綜達。既而遊方。徧歷諸
國。行見羣燕。忽謂伴曰。燕云應有送食者。頃之果
有致焉。漢桓帝建和二年來到中夏。通習華言。宣
譯佛經二十九部凡一伯七十六卷。多有神迹。自
稱先身巳經出家。有一同學多瞋。乃與辭訣云。我
當往廣畢宿世之對。既而適廣州。路逢一少年。唾
手拔刀。乃延頸受刃無懼。少年殺之。觀者駭異。巳
而神識還為安息王子。今來遊化。度昔同學。靈帝
建寧四年關洛擾亂。乃附舟過廬山。行達䢼亭湖。
廟神極靈。能分風送。往來之舟。會同旅三十餘船。
奉牲請福。神降祝曰。舟有沙門。請來入廟。告高云。
吾昔與子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今為䢼
亭廟神。此湖千里皆吾所轄。壽盡旦夕。當墮惡道。
有絹千疋并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高
向之梵語數番。即取絹物辭別。便達豫章。遂以廟
物為造東寺。名曰大安。乃江淮寺。塔之始也。暮有
一少年。長跽高前。受其呪願。高謂眾曰。向之少年
即䢼亭廟神。得生善處。離醜惡形矣。後於山西澤
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今潯陽郡大蛇村是。高後復到廣州。
尋前害巳少年。時少年尚在。高投其家。說昔日償
對之事。歡喜相向。謂云。吾猶有餘報。今當往會稽
[001-0740c]
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
資供。隨高東遊。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羣鬪。誤
傷高首。應時殞命。廣客頻驗二報。遂發心出家。精
懃佛法。弘傳八大人覺經。具說世高事緣。遠近聞
知。莫不歎伏。


△五詳解文義。


道安三分。今古同遵。考此文意。似有正宗而無序
通。今以義判仍分為三。初標八法誦念以發起。】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三分中。此當序分。屬發起。非證信也。八大覺事佛
菩薩本。故不待問而自教誡。文有四句。初句人作
成曰為。妙覺曰佛。解後曰弟。從生曰子。然有五位。
一本性。二名字。三相似。四隨分。五究竟。今屬名字。
依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允成大乘佛弟子
也。次句時。晝夜約日。晝三夜三也。常者約年。盡形
不懈也。三四句法。先行也。至心意業行。誦念身口
行。後教也。八種法門。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者。服
佛之服。誦佛之言。行佛之行。是佛而巳矣。若晝夜
不念八大人覺。豈稱佛弟子哉。


△二詳八大法相以成宗。分二。先別釋八法以起
信解八。初覺身心無常觀念真常。】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生滅變異。虗偽無主。是心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
漸離生死。」
[001-0741a]


【此下八門當正宗也。初門分二。先覺知事相非真。
明而不昧謂之覺。知而不迷謂之悟。於中有八。一
三世。世為遷流。流數有三。過去未來現在也。無常
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過去諸法恍
惚如夢。現在諸法猶如電光。未來諸法如雲歘起。
賢首疏云。過去則無體難追。現在則剎那不住。未
來則本無積聚。故曰無常。楞嚴云。豈惟年變亦兼
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
念之間不得停住。二十方。國土橫徧十方故。界為
方位。方位有十。四方四維上下也。總收國界。略為
八類。謂淨穢小大麤妙廣狹。不安曰危。虗浮曰脆。
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塵剎虗浮。喻同朝露。經云。假
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皈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
吞。三四大。堅相為地大。潤濕為水大。煖觸為火大。
動搖為風大。內四大為苦。外四大為空。經云。水火
風土旋令覺知。四大各離。誰和合者。則內四大皆
苦空也。又云。火乃燒於色。水復為爛壞。風能令散
滅。四大互相違。堅濕煖動法。假名無有實。大種本
無生。故無所造色。則外四大亦苦空也。四五陰。根
塵名色。質礙為義。違順名受。領納為義。苦樂名想。
取像為義。善惡名行。造作為義。是非名識。了別為
義。皆曰陰者。葢覆真性故。無我者。謂五陰中都無
我主。但形骸色思慮心耳。楞伽云。諸蘊業因和合
[001-0741b]
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圭山云。色有地水火風。
心有受想行識。若皆是我。即成八我。翻覆推析。皆
不可得。便悟此身眾緣和合。似我人相。元無我人。
欲求出離。修無我觀。斷分別我執。證我空真如。即
知五陰皆空無我也。五生死。生滅是生死之因。生
死為生滅之果。天如云。那箇生死業根。只在汝一
念生滅之間。變異者。遷改也。經云。我此之身雖未
曾滅。我觀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决知
此身當從滅盡。然四相遷流。有一期剎那二種之
別。以理推之。生如石女懷兒。住若陽燄翻浪。異同
浮雲千變。滅猶狂華謝空。六煩惱。虗妄相想為虗。
假名無明為偽。無主者。謂此無明。妄想因緣和合
而有。實無自性。亦無有我。觀此想念屬誰誰。便是
煩惱想歷歷見。此一念想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
如幻化相。即法空慧。頌曰。一切妄想中。因緣空無
主。七內心。心六識也。惡十惱三毒也。根塵為緣。識
生其中。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昏擾擾以為性相。
是故心為功之首惡之魁也。六識頌曰。動身發語
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息心達本無善無惡。是
一真源如如不動心矣。八外身形。身口也。罪七支
四種業也。本末續生。遞相為種。喻如草木生長不
絕。故云藪也。遺教云。此是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
在老病生死大海。智者除之。如殺怨賊。如是下。次
觀察法相對治。五識照矚曰觀。意識尋伺曰察。如
[001-0741c]
是結上八種覺悟。上乃別明。此句總攝。謂世間國
土五陰生滅虗偽心形。皆為惡源罪藪。無常苦空
危脆無我變滅無主者也。漸離者。舉第五生死。以
該餘七也。若對翻之。轉無常壽命。以成十世真常。
轉危脆家產。以成性土悠久。苦空大種成五大。圓
融無我陰處成法身真我。變異生死成不滅不生。
無主虗想成無位真人。翻惡源之心而為菩提道
心。翻罪藪之身而為涅槃法身。如此最勝法益。非
觀察覺悟。不能得成也。


△二覺貪欲為苦觀念少欲。】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


【先覺事相非真。初一句現招苦惱。唯識云。云何為
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欲境有五。謂財色名食睡。
今約希望。欲心不一而足曰多。經云。常求諸欲境。
苦者。五苦中求不得苦也。遺教云。多欲之人多求
利故苦惱亦多。次二句當感生死。生死果也。疲勞
輪轉不休故。貪欲因也。唯識云。云何為貪。於有有
具染著為性。貪愛為本。欲樂為末。圓覺云。一切眾
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轉迴。佛名。


經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
若去貪欲之因。生死苦輪之報息矣。少欲下。次觀
法相對治。初句無為樂則無苦惱。少欲而外無所
貪。無為而內無所作。豈不逍遙暢快。次句自在樂
[001-0742a]
則無生死。身離生老病死。心離生住異滅。豈不解
脫自在。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
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有
少欲者則有涅槃。少欲既能生諸功德。無欲更受
無盡益矣。


△三覺多求增罪觀念知足。】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
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先覺事非真也。初句內存無厭足心。次句外惟多
求境物。三漸增惡求罪過。梵網云。自為飲食錢財
利養名譽故。親近王臣。恃作形勢。橫取錢物。名為
惡求。菩薩下。次觀法對治。菩薩心者。利人為先。豈
有惡求多求。故云不爾。念知足如迦葉頭陀。無厭
斷矣。貧樂道若顏回陋巷。多求滅矣。此則惑障除
也。空慧業猶善現阿蘭那行。罪惡消矣。此則業障
除也。惑業之因既絕。苦報之果何來。故遺教云。汝
等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
安隱之處念知足也。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
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貧樂道也。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
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惟以二空觀慧為事業也


△四覺懈怠墜落觀念精進。】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出陰界獄。」
[001-0742b]


【先覺事相。懈則根身疲倦。怠則心識恣放。墜則墮
下難上。落則退後不前。由此上弘下化之功。自利
利他之德。皆喪失矣。華嚴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
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遺教云。行者之心
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
得。清涼疏。約三慧。以辨懈怠。聞則聽習。數息明解
不生。思則決擇。數息真智不生。修則定慧。數息聖
道不生。懈怠之過豈細小哉。常下。次觀治法。初一
句總。純一不雜曰精。勇往直前曰進。常行者。一生
不退也。起信云。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巳堪
能。不捨修學。遺教云。若勤精進則事無難。是故汝
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次三句別。
初即唯識論中攝善精進。以諸十善破十惱惡。八
萬法行破八萬塵勞。葢此精進觀中法不欲其精。
無行不欲其進故。亦即起信論明勤勇精進。文云。
於諸善事心不懈退。淨名云。譬如勝怨乃可名勇。
此明見思無明怨賊皆悉破也。二即唯識論中被
甲精進。四魔者。一天魔。二煩惱魔。三五陰魔。四生
死魔。摧伏者。以知生死定為苦故。佛果決然樂故。
眾生與巳足可度故。由是志堅不怯。必定取辦。與
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
界。破魔網。亦即起信論明難壞精進。文云。立志堅
強。遠離怯弱。寶藏論云。決歸者不顧其疲。決戰者
不顧其死。決學者不顧其身。決道者不重其事。此
[001-0742c]
其難壞相也。後即唯識論中利樂精進。陰即五陰。
界即三界。獄者三界五陰如牢獄桎梏故。出者尅
巳造修。唯日不足。直至超出陰界得大利樂。而後
巳也。亦即起信論明無足精進。文云。念過去久遠
巳來。虗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
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此明練磨其心。修二
利行。堅固熾然。總無厭足。畢竟超出成最勝樂也。
破治怠失。摧治懈失。出治墜失。精進法門廣矣大
矣。


△五覺愚癡無智觀念多聞。】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成就辨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先覺事相。六識茫昧無知曰愚。五根昏迷不曉曰
癡。愚為惑惱之首。癡是惡業之元因也。無明事理。
從冥入冥。生死險道受苦不斷。背去三寶。貧無福
慧。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果也。菩薩下。次觀治
法。廣學博究三藏也。多聞聽講十二部也。增慧無
觀不習故。成辯無經不誦故。聞即聞慧。身根聰也。
智即思慧。意識通也。辯即修慧。口舌利也。上三句。
自度。此教化句度他。一切不揀。道俗賢愚五性三
根。普皆化導也。末一句。自他均利也。他得開通佛
法樂。自得增明教觀樂。又自他現得六根通利樂。
當得三德安住樂。並以出世大道。揀非世間小果。
故云大也。四弘對之。聞即法門。智即煩惱。教即眾
[001-0743a]
生。樂即佛道。前二治愚癡。後二治生死。


△六覺貧苦結怨觀念施善。】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先覺事。財產缺乏為貧。饑寒逼迫為苦。多怨者。上
則怨天。下則怨人。內則怨於父母妻子。外則怨於
師友親隣。書云。貧而無怨難。結惡緣者。苦境怨心
一時交接。諸惡業緣無不備造。所謂慳惜巳物。貪
求人財。嫉妬其富。瞋恨其貴。起諸邪見。撥無因果。
好勇鬪狠。欺長凌幼。由此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孟
子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
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巳。而云
橫者。儒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佛云。今感貧富貴
賤之報。皆因前世慳施敬慢之業。與人結諸怨尤。
豈不枉造空作惡耶。菩薩下次觀法。孔子曰。貧與
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盂子曰。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仁義忠信樂善不
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今開四法。即是
去貧之道。得爵之術也。一布施。經言。為人貧困從
慳貪中來。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故以施治貧也。
有二財。則四事七珍。乃至一縷一麻。法則五教三
乘。片言片行。老子曰。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
人以言。一言可以興邦。則法施之拔苦與樂。識不
可較量也。二等念。經言。有親則有怨。離親即離怨。
[001-0743b]
今以同體慈悲怨親平等觀之。善與人同。樂取於
人。求仁得仁。何怨之有。孟子云。不怨勝巳者。反求
諸巳而巳矣。故以等治怨也。三不念。如伯夷叔齊。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是以有舊惡者。當與勸釋不
得加報也。四不憎。如子張之尊賢容眾嘉善而矜
不能。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是以見惡逆者。當與教誡。不得痛
絕也。三四治結惡。四法一修。貧苦無不離矣。


△七覺五欲過患觀念梵行。】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瓦鉢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初覺事。五欲者五塵欲也。過患者煩惱過也。欲是
境。患是心。由外塵欲。牽起愛心。瑜伽云。欲有二種。
一事境欲。二煩惱欲。經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老
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
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如
五百仙。聞甄陀女歌而失禪定。一角老為婬女騎
頸而無神通。夏以妹喜。商以姐巳。周以褒似。並亡
其國。凡為道者。須知過罪。當訶責也。世樂有十。謂
女色。財寶。聲名。飲食。睡眠。家宅。田園。衣服。眷屬。官
貴。圓覺疏開為四相。一內愛欲。緣自身形。按拭摩
觸。起諸染著。二外愛欲。緣他男女姿態妖艶。念念
貪愛。三內外愛欲。於自他身柔輭細滑。攀緣不捨。
[001-0743c]
四遍一切處愛欲。緣於一切五欲塵境。生結縛心。
不染者。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大
論云。五欲無樂。如狗嚙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
欲燒人。如執風炬。五欲害人。如踐毒蛇。五欲無實。
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繫石火。禪經偈云。智者應
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豈可
入道則淨。涉俗便染耶。常下次觀法有五。一衣鉢。
迦葉受頭陀法。衣但糞掃三衣。食常次第乞食。器
即香爐鍚杖念珠澡瓶。梵網云。菩薩行頭陀時。此
十八物。常隨其身。二出家。阿蘭若處離於聚落。放
牧聲絕。無諸憒閙。此則出五欲塵染之家。入一真
寂靜之家。曰志願者。身雖俗家。心實佛家也。四句
揀之。一心形俱不出家。二心形俱出家。三心出形
不出。四形出心不出。今當第三句。此二治為俗。四
十二章經云。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
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三守道。謂守涅槃清淨之道。出離生死濁海。守菩
提潔白之道。解脫煩惱淤泥。此一治五欲過患。四
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潔淨欲身。三不犯欲塵。
出世第一。如梵天行。高超六欲。遠越釋天。如諸佛
所說。一心一意行。數息在禪定。是名行頭陀。此一
治不染世樂。五慈悲。慈與一切之樂。悲拔一切之
苦。若非一味法雨。何能三根普潤。此句總治三種
也。配四法門。初二理。三果。四行。五教也。問。二七何
[001-0744a]
別。答。二約能緣莫起多欲心也。七約所緣莫染五
塵欲也。


△八覺生死苦惱觀念心願。】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先覺事相生死者。三界內外。有二種生死。稱為苦
海。第一分段生死。即六道眾生。四大所成身體。有
分齊段落。受其生生滅滅。第二變易生死。即聲聞
菩薩。雖離分段之身。未得圓證法身常寂。不免四
相遷流。因移果易。熾然者。楞嚴云。生死死生。生生
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苦惱無量者。苦有三苦
八苦一百一十苦。惱有六惱十惱八萬四千惱。問
前後何別。答。初明一切生死虗幻不實。二明自他
生死因貪欲起。五明自巳生死愚迷癡受。八明眾
生生死發心普濟。又四明自巳多欲便多苦惱。六
明自他貧苦多怨結惡。七明一切五欲皆有過患。
八明眾生苦惱誓願代受。故前後不同也。四句揀
之。謂一人受一生死苦惱。一人受多生死苦惱。多
人受一生死苦惱。多人受多生死苦惱。復有四句。
謂同業同報。別業別報。同業別報。別業同報。故如
火之熾然。空之無量。發下次觀法相。初二句發心。
濟一切出生死。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三
心四願。乃菩薩之初因也。起信云。發心盡於未來。
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故
[001-0744b]
云普濟。次願代二句立願。代眾生受苦惱。還源觀
云。普代眾生受苦者。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
廣利羣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
提。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
切受苦眾生。惡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
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問。眾生無量。業苦無邊。
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答。菩薩代眾生受
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
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
暫替。因亡果喪。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途。名
為普代眾生受苦惱也。後令諸二句。誓令與無上
二果樂。起信云。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
求世間名利恭敬故。賢首疏云。苦者二死煩惱苦
也。樂者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非求
者。非欲令其求於後世人天利樂。長水記云。凡諸
菩薩有所作為。皆為眾生離苦得樂。此令轉滅煩
惱生死。得此菩提涅槃。一得永得。大患永滅。超度
四流。不亦樂乎。然上離苦。是菩薩大悲。此令得樂。
是菩薩大慈。至覺之心於焉備矣。


△後總結三覺以成行證。】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
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
修心聖道。」
[001-0744c]


【先結前八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前七自利。
第八利他。故屬諸佛一乘。菩薩大乘之事。非比自
利小乘界內人天乘輕細事也。孟子曰。從其大體
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然事為所觀境。覺為能
知心。佛是滿覺先覺果地覺。菩薩是始覺後覺因
地覺也。精下次起後三覺。初四句自覺。復還下覺
他。合則三覺圓矣。又精進四法。行道正助道品也。
三法慈悲。七法修慧。二空觀知也。五法法身。無為
法性也。經云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
兩岸。不為洄流。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
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
必得道矣。當第一涅槃秦言滅度。義翻圓寂。唯識
明四種。一性淨涅槃。二有餘涅槃。三無餘涅槃。四
無住涅槃。今屬後二也。當第二復還生死海。代受
苦惱八也。度脫惡眾生怨親平等六也。上乃自覺。
八事下以前等覺他。八事開導五六也。覺苦一八
也。離欲二七也。修道三四也。修習自心入於聖道
故。肇師曰。佛者何也。葢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生
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覺彼其唯佛也。佛地論云。
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
情。故名為佛。今依八事覺之。豈有不成正覺也哉。


△三結八門利益以廣通。】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
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001-0745a]


【此當流通分也。初舉能修法行。於念下次顯所獲
勝益。略開有五。一滅罪。罪業為因。苦報為果。修行
斷惑。罪滅福生矣。二趣果。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必
須多聞廣慧而進。今誦八大人覺。自到菩提覺道。


經云。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三成覺。
迅疾曰速。成證曰登。中直曰正。種智曰覺。過五十
五菩提路巳。方盡妙覺。成無上道。坐華王座。名登
正覺。四斷死。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也。五住樂。約三
身釋。法性身土。無為不動真常樂故。受用身土。具
足無量快樂相故。變化身土。相續不斷諸法樂故。
廣開為八。一二果成證樂。二依正常然樂。三恒見
諸佛樂。四時聞妙法樂。五賢聖相會樂。六眾生離
苦樂。七願行廣大樂。八本覺真常樂。三德配之。念
念滅罪解脫德也。菩提正覺般若德也。永斷常樂
法身德也。三德五益唯此經為然。可不誦習而力
行之。】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



音釋




九容切音恭亭名

胡瞎切音鎋
[001-0745b]


淨土三經論
清 彭際清 述


卍云。無量壽經起信論。觀無量壽佛經約論。及阿
彌陀經約論之三般。合稱三經解。既分出別處。故
省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