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2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 (master)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三
藐三佛陀。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如來自
性,自覺覺他。」


佛告大慧:「恣所欲問,我當
為汝隨所問說。」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
供、等正覺,為作耶?為不作耶?為事耶?為因
耶?為相耶?為所相耶?為說耶?為所說耶?
為覺耶?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
不異?」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如是
等辭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過故。
大慧!若如來是事者,或作或無常。無常故,一
切事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若非
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於兔角、般
大之子,以無所有故。大慧!若無事無因
[004-0505c]
者,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出於四
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四句者,則不
墮四句。不墮故,智者所取。一切如來句義
亦如是,慧者當知。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
當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一切法有自性,
無他性,如牛馬。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馬牛
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相。如是,大
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
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
無生,無自性。當如是知。如是如來與陰,非
異非不異。若不異陰者,應是無常。若異者,
方便則空。若二者,應有異。如牛角,相似故
不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大
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
短種種色各各異。大慧!如來於陰、界、入,非
異非不異。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
是如來以解脫名說。若如來異解脫者,應
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
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是故非
異非不異。如是智及爾炎,非異非不異。大
慧!智及爾炎,非異非不異者,非常非無常,
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
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
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一非異,非
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見聞覺識識名為量。離一
切量,則無言說。無言說,則無生。無生,則無
滅。無滅,則寂滅。寂滅,則自性涅槃。自性涅
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
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
[004-0506a]
如來。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
三佛陀。佛陀者,離一切根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悉離諸根量,
 無事亦無因,
 已離覺所覺,
 亦離相所相。
 陰緣等正覺,
 一異莫能見,
 若無有見者,
 云何而分別?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陰不在陰,
 亦非有餘雜,
 亦非有諸性,
 如彼妄想見。
 當知亦非無,
 此法法自爾,
 以有故有無,
 以無故有有;
 若無不應受,
 若有不應想。
 或於我非我,
 言說量留連,
 沈溺於二邊,
 自壞壞世間。
 解脫一切過,
 正觀察我通,
 是名為正觀,
 不毀大導師。」」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
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
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
滅?為是如來異名?」


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
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


大慧白佛言:「世尊!
若一切法不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一切法
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願為說。」


佛告
大慧:「善哉,善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
分別解說。」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佛告大
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
切法,亦不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大
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
[004-0506b]
外道、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大慧!彼
不生即如來異名。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
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
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如是,大慧!我
於此娑呵世界娑呵譯言能忍,有三阿僧祇百千名
號,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
名。大慧!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
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
者,有知導師者,有知廣導者,有知一切
導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毘紐
者,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毘羅
者,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
有知生者,有知無生者,有知無滅者,
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
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
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
相者,有知解脫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
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不增不
減。此及餘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
入。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然悉
恭敬供養於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
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
於不生不滅,作無性想。不知如來名號差,
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
歸終極。於一切法,隨說計著。大慧!彼諸癡
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
何?謂義無身故,言說之外,更無餘義,惟止
言說。』大慧!彼惡燒智,不知言說自性,不知
言說生滅,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
[004-0506c]
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無受生,亦無
身故。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
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大慧!若有說言,
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法離文字
故。是故,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
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非
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
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
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
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
經法。以眾生悕望煩惱不一故,我及諸佛,
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
意識故,不為得自覺聖智處。大慧!於一切
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
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
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
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
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
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彼則
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
生。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
覺、聲聞。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
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
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
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知得殊勝入處,菩
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
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悕望煩惱諸相,如
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
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大慧!善男子、善女人,
[004-0507a]
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實者,離文字故。大
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
實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
捨,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大慧!
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若食生
者,則令發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
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
當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視指端。是故,大
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
靜,是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大慧!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
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
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
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
所謂善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
此相違,計著言說,應當遠離。」


爾時,大慧菩
薩,復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示
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
因,亦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非數緣滅,及
涅槃界不生不滅。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
世尊亦說無明愛業妄想為緣,生諸世間。
彼因此緣,名差別耳,外物因緣亦如是。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微塵勝妙自
在眾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
說一切性不生不滅,有無不可得。外道亦說
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滅。四大常。是四大,乃
至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所說亦復如
是。是故我言無有奇特。惟願世尊,為說差
別,所以奇特勝諸外道。若無差別者,一切
[004-0507b]
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說,
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


佛告大慧:
「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
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
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
離生滅,非性非無性。如種種幻夢現,故非
無性。云何無性?謂色無自性相攝受,現不現
故,攝不攝故。以是故,一切性無性非無性,
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
息。愚癡凡夫,妄想作事,非諸賢聖。不實妄
想,如揵闥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揵闥婆城
及幻化人,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
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
如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彼亦無
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
滅,性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
生滅。愚癡凡夫,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非
諸賢聖。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
不異。若異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不
見寂靜。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是故,
大慧!無相見勝。非相見相者,受生因,故不
勝。大慧!無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
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實義見,離先妄想
心心數法,逮得如來自覺聖智,我說是涅
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滅除彼生論,
 建立不生義,
 我說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無性無所有,
[004-0507c]
 乾闥婆幻夢,
 有性者無因,
 無生無自性,
 何因空當說。
 以離於和合,
 覺知性不現,
 是故空不生,
 我說無自性。
 謂一一和合,
 性現而非有,
 分析無和合,
 非如外道見。
 夢幻及垂髮,
 野馬乾闥婆,
 世間種種事,
 無因而相現。
 折伏有因論,
 申暢無生義。
 申暢無生者,
 法流永不斷,
 熾然無因論,
 恐怖諸外道。
 云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於何處和合,
 而作無因論?
 觀察有為法,
 非無因有因,
 彼生滅論者,
 所見從是滅。
 云何為無生,
 為是無性耶?
 為顧視諸緣,
 有法名無生?
 名不應無義,
 惟為分別說,
 非無性無生,
 亦非顧諸緣,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無義。
 一切諸外道,
 聲聞及緣覺,
 七住非境界,
 是名無生相。
 遠離諸因緣,
 亦離一切事,
 惟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離,
 其身隨轉變,
 我說是無生。
 無外性無性,
 亦無心攝受,
 斷除一切見,
 我說是無生。
 如是無自性,
 空等應分別,
 非空故說空,
 無生故說空。
[004-0508a]
 因緣數和合,
 則有生有滅,
 離諸因緣數,
 無別有生滅。
 捨離因緣數,
 更無有異性,
 若言一異者,
 是外道妄想。
 有無性不生,
 非有亦非無,
 除其數轉變,
 是悉不可得。
 但有諸俗數,
 展轉為鉤鎖,
 離彼因緣鎖,
 生義不可得。
 生無性不起,
 離諸外道過,
 但說緣鉤鎖,
 凡愚不能了。
 若離緣鉤鎖,
 別有生性者,
 是則無因論,
 破壞鉤鎖義。
 如燈顯眾像,
 鉤鎖現若然,
 是則離鉤鎖,
 別更有諸性。
 無性無有生,
 如虛空自性,
 若離於鉤鎖,
 慧無所分別。
 復有餘無生,
 賢聖所得法,
 彼生無生者彼生是四相生
 是則無生忍。
 若使諸世間,
 觀察鉤鎖者,
 一切離鉤鎖,
 從是得三昧。
 癡愛諸業等,
 是則內鉤鎖,
 攢燧泥團輪,
 種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從因緣生,
 彼非鉤鎖義,
 是則不成就。
 若生無自性,
 彼為誰鉤鎖?
 展轉相生故,
 當知因緣義。
 使生有他性,
 而從因緣生,
 彼非鉤鎖義,
 是則不成就。
 堅濕煖動法,
[004-0508b]
 凡愚生妄想,
 離數無異法,
 是則說無性。
 如醫療眾病,
 無有若干論,
 以病差別故,
 為設種種治。
 我為彼眾生,
 破壞諸煩惱,
 知其根優劣,
 為彼說度門。
 非煩惱根異,
 而有種種法,
 唯說一乘法,
 是則為大乘。」」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
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
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
無常?」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
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捨,是
名無常。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
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無間自
之散壞,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
毀壞,一切性轉。有說性無常。有說性無性無
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入一切法。大慧!
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
自性不可得,不生。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
一切法有無不生,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
是不生義非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
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大慧!性無常
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所以者何?謂無
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
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如杖
瓦石,破壞諸物。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
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作
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無因性。大慧!一切性
[004-0508c]
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非因不相似事生。
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
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若性無常者,墮
作因性相。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
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
性不無常,應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
墮三世。彼過去色與壞俱,未來不生,色不
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色者,四大積集差
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
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一切三有四大及造
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
於何所思惟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
故。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
各異相。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斯
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當知是無常。彼形
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
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
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非四大。四
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色即無常者,
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若四
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世俗言說非性者,則
墮世論。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
生。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如金,
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壞,但莊嚴具處所
壞。如是餘性轉變等,亦如是。如是等種種外
道無常見妄想。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各
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大慧!我法起
非常非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
惟說三有微心,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
[004-0509a]
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妄想二種事
攝所攝。知二種妄想,離外性無性二種見,
覺自心現量。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
行。離心性無性妄想,世間出世間上上一
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
惡見相續。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
有根本,謂世間、出世間上上法,從說妄
想生,非凡愚所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 「遠離於始造,
 及與形處異,
 性與色無常,
 外道愚妄想。
 諸性無有壞,
 大大自性住,
 外道無常想,
 沒在種種見。
 彼諸外道等,
 無若生若滅,
 大大性自常,
 何謂無常想?
 一切唯心量,
 二種心流轉,
 攝受及所攝,
 無有我我所。
 梵天為樹根,
 枝條普周遍,
 如是我所說,
 惟是彼心量。」」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一
切菩薩、聲聞、緣覺滅正受次第相續。若善於
滅正受次第相續相者,我及餘菩薩終不妄
捨滅正受樂門,不墮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愚
癡。」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
說。」


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


佛告大慧:
「六地起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
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
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
行,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
[004-0509b]
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
一切法善不善性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
正受。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
妄想相滅。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
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
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
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薰。大慧!八地菩薩
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
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
不滿足,棄捨一切為眾生事,佛種則斷,
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
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大
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
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
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不
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
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大慧!彼實無有若
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
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
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樂門醉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
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
寂滅智慧覺。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
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
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
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
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
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如人夢
[004-0509c]
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
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
習氣,種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大
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
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
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
方便,未得者令得。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
便不懷,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大慧!
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
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曜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炎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
正覺,為常無常?」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
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常者,有作主
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
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若如來無常者,有
[004-0510a]
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如
來不斷。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
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以
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
性故。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


「復次,大
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聖
智眾具無義過。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
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
說。是故如來非常。


「復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
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
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


「復次,大慧!更有
餘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謂無間所得智常,
故如來常。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
定住。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
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大慧!如來所得智,
是般若所熏。大慧!如來非心、意、意識、彼諸
陰、界、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
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大慧!以
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
切法無二生相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
常非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
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
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


爾時,
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眾具無義者,
 生常無常過,
 若無分別覺,
 永離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
 則有眾雜義,
 等觀自心量,
 言說不可得。」」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更
[004-0510b]
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
愚夫者,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



言:「善哉!諦聽!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言:「唯然
受教。」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
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
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
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
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
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
垢,畢竟清淨。其諸餘識,有生有滅。意、意識
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
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相,不覺
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若因
若攀緣,彼諸受根滅,次第不生。除自心妄
想,不知苦樂。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善真
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
來藏識藏。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
緣諸識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
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見如來藏、五
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地次第相續轉進。餘
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住菩薩不動地。得
十三昧道門樂,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
法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向自覺聖
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及諸外道所修行
道,得十賢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
行。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
淨如來藏及藏識名。大慧!若無識藏名如
來藏者,則無生滅。大慧!然諸凡聖悉有生
滅,修行者自覺聖趣現法樂住,不捨方便。大
[004-0510c]
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
雖自性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
來。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
摩勒果。大慧!我於此義,以神力建立,令勝
鬘夫人及利智滿足諸菩薩等,宣揚演說如
來藏及識藏名,與七識俱生。聲聞計著,見
人法無我。故勝鬘夫人承佛威神,說如來境
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來藏識藏,
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是故汝
及餘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藏識藏,當勤修
學,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
此義而說偈言:


「 「甚深如來藏,
 而與七識俱,
 二種攝受生,
 智者則遠離。
 如鏡像現心,
 無始習所薰,
 如實觀察者,
 諸事悉無事。
 如愚見指月,
 觀指不觀月,
 計著名字者,
 不見我真實。
 心為工伎兒,
 意如和伎者,
 五識為伴侶,
 妄想觀伎眾。」」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五法、
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分別相。我及餘菩薩
摩訶薩,於一切地次第相續分別此法,入
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來自覺
地。」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大慧白
佛:「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識、二
無我分別趣相者,謂名、相、妄想、正智、如如。
若修行者,修行入如來自覺聖趣,離於斷常
有無等見,現法樂正受住現在前。大慧!不
[004-0511a]
覺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自心現外性。凡夫
妄想,非諸賢聖。」


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愚
夫妄想生,非諸賢聖?」


佛告大慧:「愚夫計
著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像貌,
墮我我所見,悕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
覆障,生染著。染著已,貪恚所生業積集。積
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墮生死海,諸趣曠
野,如汲井輪。以愚癡故,不能知如幻野
馬水月自性,離我我所;起於一切不實妄
想,離相所相及生住滅,從自心妄想生,非
自在、時節、微塵、勝妙生。愚癡凡夫隨名相
流。大慧!彼相者,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
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大慧。彼妄想者,施設眾名,顯示諸相,如此
不異象馬車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慧!正
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猶如過客。諸識不生,不
斷不常,不墮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之地。


「復
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以此正智,不立名相,
非不立名相,捨離二見建立及誹謗,知名
相不生,是名如如。大慧!菩薩摩訶薩,住如
如者,得無所有境界故,得菩薩歡喜地。得
菩薩歡喜地已,永離一切外道惡趣,正住出
世間趣。法相成熟,分別幻等一切法。自覺法
趣相,離諸妄見怪異相。次第乃至法雲地。
於其中間,三昧力自在神通開敷。得如來
地已,種種變化,圓照示現成熟眾生,如水
中月。善究竟滿足十無盡句,為種種意解眾
生分別說法,法身離意所作。是名菩薩入
如如所得。」
[004-0511b]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為三
種自性入於五法。為各有自相宗?」


佛告大
慧:三種自性及八識、二種無我,悉入五法。大
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
想生心心法,名俱時生,如日光俱。種種相
各別分別持,是名緣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
者,不可壞,故名成自性。


「復次,大慧!自心現
妄想,八種分別,謂識藏、意、意識及五識身相
者,不實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攝受滅,二無我
生。是故,大慧!此五法者,聲聞、緣覺、菩薩、如來,
自覺聖智,諸地相續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
中。


「復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
慧!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
彼有如是相,名為瓶等,即此非餘,是說為
名。施設眾名,顯示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
妄想。彼名彼相,畢竟不可得,始終無覺。於
諸法無展轉,離不實妄想,是名如如。真實
決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諸佛
隨順入處,普為眾生如實演說。施設顯示,
於彼隨入正覺。不斷不常,妄想不起。隨順
自覺聖趣,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得相,是
名正智。大慧!是名五法、三種自性、八識、二種
無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當自方
便學,亦教他人,勿隨於他。」


爾時,世尊欲重
宣此義而說偈言:


「 「五法三自性,
 及與八種識,
 二種無有我,
 悉攝摩訶衍。
 名相虛妄想,
 自性二種相,
 正智及如如,
 是則為成相。」」


[004-0511c]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
說句,過去諸佛,如恒河沙,未來現在,亦復如
是。云何,世尊!為如說而受?為更有餘義?
惟願如來,哀愍解說。」


佛告大慧:「莫如說而
受。三世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者何?過
世間望,非譬所譬。以凡愚計常,外道妄想,
長養惡見,生死無窮。欲令厭離生死趣轉,精勤勝進故,為彼說言。諸佛易見,非如
優曇鉢華難得見故,息方便求。有時復觀
諸受化者,作是說言:『佛難值遇,如優曇鉢
華。』優曇鉢華,無已見今見當見。如來者,世間
悉見。不以建立自通故,說言如來出世如
優曇鉢華。大慧!自建立自通者,過世間望,
彼諸凡愚所不能信,自覺聖智境界,無以
為譬,真實如來,過心、意、意識所見之相,不
可為譬。大慧!然我說譬佛如恒沙,無有
過咎。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魚鼈輸牧魔羅
師子象馬人獸踐踏。沙不念言:『彼惱亂我。』
而生妄想。自性清淨,無諸垢污。如來、應供、等
正覺自覺聖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一
切外道諸人獸等一切惱亂,如來不念而生
妄想。如來寂然無有念想,如來本願,以三昧
樂安眾生故,無有惱亂。猶如恒沙等無
有異。又斷貪恚故。譬如恒沙,是地自性。
劫盡燒時,燒一切地,而彼地大不捨自性,
與火大俱生故。其餘愚夫作地燒想,而地
不燒,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來法身,如
恒沙不壞。大慧!譬如恒沙,無有限量。如來
光明,亦復如是無有限量,為成熟眾生故,
[004-0512a]
普照一切諸佛大眾。大慧!譬如恒沙,別求
異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來、應供、等正
覺,無生死生滅,有因緣斷故。大慧!譬如恒
河沙,增減不可得知。如是,大慧!如來智慧
成熟眾生,不增不減。非身法故,身法者有
壞,如來法身,非是身法。如壓恒沙,油不可
得。如是一切極苦眾生逼迫如來,乃至眾
生未得涅槃,不捨法界自三昧願樂,以大
悲故。大慧!譬如恒沙,隨水而流,非無水
也。如是,大慧!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隨涅槃
流,是故說言如恒河沙。如來不隨諸去流
轉,去是壞義故。大慧!生死本際不可知,不
知故,云何說去?大慧!去者斷義,而愚夫不
知。」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眾生生死本際不
可知者,云何解脫可知?」


佛告大慧:「無始虛
偽過惡妄想習氣因滅,自心現知外義,妄想
身轉解脫不滅。是故無邊,非都無所有。為
彼妄想,作無邊等異名。觀察內外,離於妄
想。無異眾生,智及爾炎。一切諸法,悉皆寂靜。
不識自心現妄想,故妄想生。若識則滅。」



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觀察諸導師,
 猶如恒河沙,
 不壞亦不去,
 亦復不究竟,
 是則為平等,
 觀察諸如來。
 猶如恒沙等,
 悉離一切過,
 隨流而性常,
 是則佛正覺。」」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惟願為說一切
諸法剎那壞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剎那?」


佛告
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佛告
[004-0512b]
大慧:「一切法者,謂:善、不善、無記、有為、無為、世
間、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受、不受。大
慧!略說心、意、意識及習氣,是五受陰因,是心、
意、意識習氣,長養凡愚善不善妄想。大慧!
修三昧樂,三昧正受現法樂住,名為賢聖
善無漏。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
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
道所說。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善不善
相,展轉變壞,相續流注。不壞身生,亦生亦滅。
不覺自心現,次第滅餘識生。形相差別攝
受,意識五識,俱相應生,剎那時不住,名為
剎那。大慧!剎那者,名識藏,如來藏意俱生
識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非凡愚所
覺。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
那,以斷見壞無為法。大慧!七識不流轉,不
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
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四住地、無明住地所
醉。凡愚不覺,剎那見妄想勳心。


「復次,大
慧!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特性,終不損壞。
大慧!若得無間,有剎那者,聖應非聖,而
聖未曾不聖。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
不減。云何凡愚,不善於我隱覆之說,於內
外一切法作剎那想?」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
羅蜜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佛告大慧:
「波羅蜜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
上上。大慧!世間波羅蜜者,我我所攝受計著,
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觸
故,滿足檀波羅蜜;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
[004-0512c]
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大慧!出世間波羅蜜
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蜜,
樂自己涅槃樂。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覺自
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
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計著。為安
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蜜,起上方便;即
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羅蜜。即彼妄
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蜜。初中後
夜,精勤方便,隨順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毘
梨耶波羅蜜。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
是禪波羅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
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聖趣,是
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
偈言:


「 「空無常剎那,
 愚夫妄想作,
 如河燈種子,
 而作剎那想。
 剎那息煩亂,
 寂靜離所作,
 一切法不生,
 我說剎那義。
 物生則有滅,
 不為愚者說,
 無間相續性,
 妄想之所勳。
 無明為其因,
 心則從彼生,
 乃至色未生,
 中間有何分?
 相續次第滅,
 餘心隨彼生,
 不住於色時,
 何所緣而生?
 以從彼生故,
 不如實因生,
 云何無所成,
 而知剎那壞?
 修行者正受,
 金剛佛舍利,
 光音天宮殿,
 世間不壞事。
 住於正法得,
 如來智具足,
[004-0513a]
 比丘得平等,
 云何見剎那?
 乾闥婆幻等,
 色無有剎那,
 於不實色等,
 視之若真實。」」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記阿羅
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
等無差別。一切眾生法不涅槃,誰至佛道?
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
字,亦無所答。如來常定故,亦無慮,亦無察,
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說識剎那展轉壞相。金
剛力士,常隨侍衛。不施設本際。現魔魔業,
惡業果報,旃遮摩納、孫陀利女、空鉢而出。惡
業障現。云何如來得一切種智,而不離諸
過?」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
說。」


大慧白佛:「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
大慧:「為無餘涅槃故說,誘進行菩薩行
者故。此及餘世界修菩薩行者,樂聲聞乘
涅槃,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化佛授聲
聞記,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記諸聲聞與
菩薩不異。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
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智障斷。大慧!智
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淨。煩惱障者,先習
見人無我,斷七識滅,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
竟清淨。因本住法故,前後非性。無盡本願
故。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故,
念不忘故,無慮無察。四住地、無明住地習
氣斷故,二煩惱斷,離二種死,覺人法無我,
及二障斷。大慧!心、意、意識、眼識等七,剎那習
氣因離,善無漏品離,不復輪轉。大慧!如來
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空亂意。大慧!愚癡
[004-0513b]
凡夫所不能覺。大慧!金剛力士所隨護
者,是化佛耳,非真如來。大慧!真如來者,離
一切根量。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
悉滅,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非金剛
力士所護。一切化佛不從業生。化化佛者,
非佛,不離佛。因陶家輪等眾生所作相而
說法,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復次,大慧!愚
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
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自妄想慧滅,故解
脫。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三乘亦非乘,
 如來不磨滅,
 一切佛所說,
 說離諸過惡。
 為諸無間智,
 及無餘涅槃,
 誘進諸下劣,
 是故隱覆說。
 諸佛所起智,
 即分別說道,
 諸乘非為乘,
 彼則非涅槃。
 欲色有及見,
 說是四住地,
 意識之所起,
 識宅意所住。
 意及眼識等,
 斷滅說無常,
 或作涅槃見,
 而為說常住。」」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言:


「 「彼諸菩薩等,
 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與葱,
 飲食為云何?
 惟願無上尊,
 哀愍為演說。
 愚夫所貪著,
 臭穢無名稱,
 虎狼所甘嗜,
 云何而可食?
 食者生諸過,
 不食為福善,
 惟願為我說,
 食不食罪福。」」


[004-0513c]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復白佛言:「惟願世尊,
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諸菩薩
於現在未來,當為種種悕望食肉眾生,分
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
於住地清淨明了,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
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復逮成無上菩提。
惡邪論法,諸外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
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如來,世間救護,正
法成就,而食肉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大
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
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
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
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
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眾生聞
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
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
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凡愚所嗜,臭穢不淨,
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諸呪術不成
就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
著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
應食肉。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多惡夢
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
食肉。令飲食無節量故,不應食肉。令
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
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
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


「復次,大
慧!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娑,食種種肉,遂
[004-0514a]
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奉祿。
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


「復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
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彼
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鈎網,取彼空行水
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
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
食肉。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或制十種。
今於此經,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
悉斷。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況
食魚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視一
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聽令食子肉。」



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曾悉為親屬,
 鄙穢不淨雜,
 不淨所生長,
 聞氣悉恐怖。
 一切肉與葱,
 及諸韮蒜等,
 種種放逸酒,
 修行常遠離。
 亦常離麻油,
 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
 於中極恐怖。
 飲食生放逸,
 放逸生諸覺,
 從覺生貪欲,
 是故不應食。
 由食生貪欲,
 貪令心迷醉,
 迷醉長愛欲,
 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眾生,
 以財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墮叫呼獄。
 若無教想求,
 則無三淨肉,
 彼非無因有,
 是故不應食。
 彼諸修行者,
 由是悉離遠,
 十方佛世尊,
 一切咸呵責。
[004-0514b]
 展轉更相食,
 死墮虎狼類,
 臭穢可厭惡,
 所生常愚癡。
 多生栴陀羅,
 獵師譚婆種,
 或生陀夷尼,
 及諸肉食性,
 羅剎猫狸等,
 遍於是中生。
 縛象與大雲,
 央掘利魔羅,
 及此楞伽經,
 我悉制斷肉。
 諸佛及菩薩,
 聲聞所呵責,
 食已無慚愧,
 生生常癡冥。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妄想不覺知,
 故生食肉處。
 如彼貪欲過,
 障礙聖解脫,
 酒肉葱韮蒜,
 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眾生,
 於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食如服藥想,
 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
 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虎狼諸惡獸,
 恒可同遊止。
 若食諸血肉,
 眾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
 慈心不食肉。
 食肉無慈悲,
 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
 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
 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
 斯由不食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