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313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隋-智顗 (master)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卷第六
北涼三藏法師 曇無讖 譯經
天台智者大師說文句門人灌頂錄
四明沙門 知禮 述文句記
雙徑沙門明得會句并記入於經文


【【記】三大章流通分二初四天王品題。】


「金光明經四天王品第六」


【【記】句文分二初因緣釋二初約處釋人二初明處。


【文句】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


【記】二十八天皆上升之趣此當其首天分三界於
下界中此復在初居半須彌者處之所依欲界六
天二天依山忉利居頂四王在半梵語須彌此云
妙高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四寶所成。
二出人。


【文句】東黃金埵王名提頭賴吒此翻持國領乾闥婆
富單那南瑠璃埵王名毗留勒叉此翻增長領鳩
槃茶薜茘多西白銀埵王名毗留博叉此翻雜語
領毗舍闍毒龍北水精埵王名毗沙門此翻多聞
領夜叉羅剎。


【記】持國者護持國土故乾闥婆此云尋香行天帝
[006-0242a]
俗樂神也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中勝者或云主熱
病鬼也增長者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鳩槃茶此云
甕形頗似冬瓜是厭魅鬼也薜茘多此云祖父鬼
餓鬼中最劣者雜語者能作種種語故毗舍闍此
云噉精氣鬼噉人及五穀精氣故亦云顛狂鬼也
毗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夜叉此云
輕捷飛空捷疾故羅剎此云可畏亦名暴惡。

明品來意。


【文句】此四王聞經歡喜各領五百眷屬發誓護經從
此標章故稱四天王品。


【記】二觀行釋三種觀法此當託事以其境智一一
皆借事義而立也須知託事多兼法相如王舍城
而觀五陰耆闍崛山而表三德此之五三何殊四
諦然此正是託感應事明境觀也分二初示觀相。


【文句】觀心釋者東集南苦西道北滅四諦理是四天
觀四諦智為四王護四諦境名護國護心數是護
眾生世者他也為他說心數名護他眾生八部者
苦諦下有利鈍見思法華指此為鬼神乃至滅諦
下亦有見思是為八部也。


【記】四諦四智乃至諦下各論見思何教不說今釋
教義既專約圓故所明觀不觀三教四天須表無
作諦理四王乃表無緣妙智照事即理名護諦境
了縛為脫名護心數為他說此名為護世通別見
思同體為障名為鬼神法華指此等者不無少異
[006-0242b]
彼以鬼神但譬五利乃將蟲鳥而譬五鈍今則利
鈍俱類鬼神但取分同也。
二明利益。


【文句】若不照四諦理見思二惑侵害心王毀損境界
心王亡境國敗心數人民迸散境智俱為鬼神所
惱能觀苦集控御見思則國安民寧能為他說四
諦是護他國土遮彼見思使得安樂是為觀心護
世四天王也。


【記】而且先明不觀有損侵害心王妙智不發也毀
損境界諦理不彰也心王至迸散示迷三德而為
三障雖論三障迷由煩惱故云俱為鬼神所惱能
觀下正示觀之有益無明即明為能觀智此觀觀
苦生死即涅槃也此觀觀集煩惱即菩提也控御
等者不動諸見而脩道品不斷癡愛起諸明脫如
斯控御豈獨不被侵害而能顯理備德顯理故諦
境國安備德故心數民寧以轉八萬塵勞成八萬
定慧也自行了達既其若此令他脩證豈不然乎
託護世天王之事脩觀獲益其相略爾。
二十三
品經文二初立意分章二初立意。


【文句】此下十三品是流通段佛慈季末使邪惡不翳
於正真經王不壅於來代有緣之者得正聞正聽
故曰流通。


【記】季亦末也翳障也。
二分章三初開流通七章。


【文句】凡為七意四天王至散脂明天王發誓勸獎人
王弘宣此經正論善集明人王弘經天王祐助亦
[006-0242c]
是示往日弘經方軌鬼神品明聽經功德天神地
祇若河若海菩提薩埵咸守衛之授記品證聽經
功德之不虛除病流水引昔聽經之功德證今護
持之非謬捨身品引昔行經不惜軀命戒勸師弟
勿悋法財讚佛品明諸菩薩稱揚佛法能宣所宣
利益深重云云。


【記】方軌者方法軌範也。
二出天神五段。


【文句】天王發誓又為五四王以天力擁護請者大辯
品以辯充益說者功德天品誓以資財潤請者說
者地神品誓以地味膏腴味請處說處散脂品誓
以威武摧外敵攘內難安於請說聽等也又天王
護其國大辯護其師功德護其眾地神護其地散
脂禳其灾令經法大行也云云。


【記】以地味膏腴請處說處者膏腴土田良沃也史
記曰東割膏腴之地是也腴下多味字攘除也又
天王下且從增勝備論一一皆有五能。
三示此
品六番。


【文句】四天王品者有六番問答即為六段第一白佛
述有護國之能第二白佛述其護國之事第三白
佛示其軌模第四白佛要其法利第五白佛雙述
興衰第六白佛說偈頌德。


【記】二正釋經文七初五品明天王發誓勸獎人王
弘宣此經分五初四王品以天力擁護請者分六
初述護國之能二初分文。
[006-0243a]


【文句】初番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經家
敘二正白佛。


【記】二釋義二初四王白佛二初經家敘。】


「爾時毗沙門天王提頭賴吒天王毗留勒叉天王毗
留博叉天王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胡跪合
掌白佛言。」


【【文句】敘敬如文。


【記】先標北方天王者西土以北方為上也偏袒者
西方之禮弟子詣師必須偏袒表有執役。
二正
白佛二初分文立義。


【文句】正白佛文為二一歎經二述能護諸天信法有
力是故歎經欲得經弘述其能護歎經為三從是
金光明下歎經體從莊嚴菩薩下歎經宗從此經
能照下歎經用正說乃多歎三則略攝於廣也。


【記】二用義釋文二初歎經三初歎經體。】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諸佛世尊之所
護念。」


【【文句】法性之理佛所護念文詮此理故言經王既言
經王知是歎體。


【記】佛所護理無量甚深橫攝法周豎收法盡理若
不爾豈名經王問文銓此理故言經王是則經文
但是能詮王惟在理釋題那云文號經王教攝眾
典指文指理二處不同如何和會答若前三教文
理不合此則為妨今乃從圓法皆不二文外無理
[006-0243b]
理外無文釋題舉文若其孤立豈得稱王今疏指
理不攝文者翻屬前教信文理合是經是王其義
秘妙不可情求今經王歎體與序品不別。
二歎
經宗。】


「莊嚴菩薩深妙功德常為諸天之所恭敬能令天王
心生歡喜亦為護世之所讚歎。」


【【文句】約體脩行能令菩薩具二莊嚴成於極果既言
莊嚴知是歎宗世天淨天義天皆宗仰極地施三
業供養恭敬是身歡喜是意讚歎是口。


【記】約體脩行者體是本覺起成始覺方得名為約
體脩行體具佛界因果二嚴全體成脩二嚴無作
名非莊嚴而為莊嚴今以極果二嚴為宗世天下
經云諸天包此三也然應有四恐文脫誤或可天
王本是生天故疏不出此四天名義出大經德王
品云一者世間天如諸國王二者生天從四天王
乃至非非想三者淨天謂四果支佛四者義天謂
十住菩薩以見一切法是空義故大論明三種天
一假名天即世天也二生天三清淨天則兼三乘
也。
三歎經用。】


「此經能照諸天宮殿是經能與眾生快樂是經能令
地獄餓鬼畜生諸河焦乾枯竭是經能除一切怖畏
是經能却他方怨賊是經能除穀貴饑饉是經能愈
一切疫病是經能滅惡星變異是經能去一切憂惱
舉要言之是經能滅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百千苦惱。」
[006-0243c]


【【文句】又下從地獄上至菩薩無明未盡通有熱惱此
經能除如月清涼知是歎用云云。


【記】上至菩薩者經無菩薩之言既云能滅一切眾
生苦惱則通指九界方名一切經文有四初天趣
能與眾生快樂者天趣眾生也次是經下三惡趣
諸河三趣沈沒猶如大河焦乾枯竭者滅三惡苦
也有經於枯竭上加能令二字者妄也三能除怖
畏去是人趣初言一切怖畏是總次別明破三障
惡三灾是報障怨賊即刀兵也并饑饉疫病名三
灾惡星是業障業來責報故惡星現也憂惱是煩
惱障四舉要下總指九界眾生也。
二述能護二
初分文。


【文句】從世尊是金光明下是第二述能護國文為二
一內以法護國二外以策護國法護國又四一護
國之由二以法護國三以天黨護國四以天眼護
國。


【記】二釋義二初內以法護國四初護國之由。】


「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在大眾廣宣說時我等
四王及餘眷屬聞此甘露無上法味增益身力心進
勇銳具諸威德。」


【【文句】護國由者由聞此經獲於四益身益光明力益
勇猛心益增進德益尊嚴理獲二益謂法身慧命
皆得增長由國弘經致斯法潤寧得不護。


【記】二以法護國。】
[006-0244a]


「世尊我等四王能說正法脩行正法為世法王以法
治世。」


【【文句】述所以者此義正與觀心相應以四諦智護四
諦境即是脩行正法以四諦智導諸心數使諸心
數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蜜即是能說正法內有
如此護國所以名護世王正治國土爾。


【記】即是述其護國所以無法安能護持國土而其
所以有內有外外即世法內即心法若但行說世
間之法則令此經非方等教天王全是凡夫心口
須知文文皆有世間出世間意但以此句顯內義
便故云正與觀心相應如下散脂鬼神品中諸文
且順世法詮辨及至自述得名之由則全廢事解
故云現見不思議智境不思議智光乃至云我能
安住一切法如性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法境智若
是故名為密方能外現鬼神大將豈非有理密故
乃有事密今文經雖不顯大師得意乃以行說諦
智之法而為護世安民所以心數不行等者心心
數法全體即是方便般若心王邪故數行邪境今
王既正導令不行不行而行行深般若到於彼岸。


三天黨護國。】


「世尊我等四王及諸天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
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以法治世遮諸惡鬼噉精氣者。」


【【文句】帥黨護國者此亦與觀心相應心王帥心數黨
降伏見思利鈍諸使如諸天王共眷屬遮諸惡鬼
[006-0244b]
如轉輪王與七寶千子有所至處四方歸德四王
共五百所臨之地何惡不除邪。


【記】意同向說黨謂徒黨即八部也黨輩也帥黨者
帥音率導引也如轉輪王下是事釋以輪王降四
方喻天王遮惡鬼七寶謂輪象馬女珠臣兵也。


四天眼護國。】


「世尊我等四王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及無量百千鬼
神以淨天眼過於人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世尊是
故我等名護世王。」


【【文句】用天眼護國者以報得天眼徹視無幽不燭防
萌杜漸何惡不除邪。


【記】以報得天眼者非脩得也受天身則眼必徹障
幽暗也燭照也萌種子初剖也杜塞也謂以天眼
徹照防將萌之禍根塞漸起之惡源也。
二外以
策護國二初標科敘二初標科。


【文句】二從若此國土有諸衰耗下是智策護國令內
外因緣和合文為三。


【記】二敘意三初勸說聽因緣和合二初勸法師為
外緣。】


「若此國土有諸衰耗怨賊侵境饑饉疾疫種種艱難
若有比丘受持是經我等四王當共勸請令是比丘
以我等力故疾往彼所國邑郡縣廣宣流布是金光
明微妙經典令如是等種種百千衰耗之事悉皆滅
盡。」
[006-0244c]


【【文句】一若王國多灾種種艱難謂兵饑疾者我以智
策勸法師往或威神勸往或現形勸往或降夢勸
往法師若往廣宣此經如日出朝陽雰霧自歇此
勸外緣也。


【記】日出朝陽者爾雅云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
雰撫文反不祥氣也呂氏春秋曰冬行夏令則氣
霧冥冥春秋元命包曰霧陰陽之氣也陰陽怒而
為風亂而為霧今以日出喻弘經雰霧歇喻三灾
息也。
二勸王者脩內因。】


「世尊如諸國王所有土境是持經者若至其國是王
應當往是人所聽受如是微妙經典聞巳歡喜復當
護念恭敬是人世尊我等四王復當勤心擁護是王
及國人民為除衰患令得安隱。」


【【文句】次王心無智照灾承闇入若有明慧變怪不生
師既秉法來儀王須專心聽受王若勤聽天亦勤
護所以加於可加護於可護一人有慶賴及萬方
王身與國安隱無患此內因也若外雖有弘法人
王內心不殷重則不和合不能攘灾也。


【記】秉法者秉持也一人謂王也慶善也王有善則
萬方之民恃賴之即尚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也故王受是典而致國安經饑饉者爾雅云五穀
不熟曰饑菜蔬不熟曰饉國邑郡縣者王制曰凡
四海之內九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
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
[006-0245a]
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春秋左氏傳曰凡邑
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又曰上大夫受縣
下大夫受郡。
二勸供給四眾因緣。】


「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經若
諸人王有能供給施其所安我等四王亦當令是王
及國人民一切安隱具足無患。」


【【文句】二者王無惠施則寡於福祿如不勤田倉厨少
穀勸王傾財供給四眾四眾得安福資於王舉國
眷屬一切無患此內外因緣和合能致豐年流衍
云云。


【記】經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此云近事女以
成就戒者堪可親近承事出家二眾故也流衍者
衍達也。
三勸能讚所讚因緣。】


「世尊若有四眾受持讀誦是妙經典若諸人王有能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我等四王亦復當令如是人王
於諸王中常得第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亦令餘王
欽尚羨慕稱讚其善。」


【【文句】三者王身無先王之德行臣民不從口無先王
之法言鄰國不詠今勸王三業供養恭敬是身業
尊重是意業讚歎是口業夫高以下為基辯以訥
為師屈尊敬卑功亦大矣以天威力使鄰國遙崇
羽檄稱讚歌詠羨慕三業顒顒上之化下如風之
靡草鄰國既然國人牛馬草萊無不低迴內向此
則能讚所讚因緣和合頌聲溢於鄰國云云。
[006-0245b]


【記】先王之德行者先王道德之行若行之於身即
可以儀軌風俗法言者是出自典誥聖人禮法之
言若宣之於口即可以教人民君既無此故邦民
不從其令鄰國不詠其德今勸下即勸王重道尊
師脩功補過也身意恭重謙以自牧即道德之行
也讚歎在口即典誥之法言也夫高下明謙卑之
意王高而民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故當勞謙以
聚之辯以訥為師者訥者內照清淨故外絕矜飾
即大辯若納也故能為俗中小辯之師尋常治身
理國尚當如此況今請出世之法祈人民之福豈
宜踞慢乎儒禮以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屈王之尊
敬卑為師儒釋一揆矣羽檄者文心雕龍云檄者
曒也宣露於外曒然明白也或稱露布蓋露板不
封布諸視聽也顏師古注漢書高記曰檄以木簡
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則加鳥羽插
之示速疾也今云羽檄稱歎者即告之以文辭述
具休明也爾雅云顒顒昂昂君之德也靡偃也論
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草
萊者萊黎草也或作葉或作菜字之誤也。
二用
意銷文三。


【文句】經文分明尋之可見。


【記】當以上意對經釋之故云可見。
二如來述成
二初分文。


【文句】次佛述成文為二初合述歎經二述其能護國。
[006-0245c]


【記】二釋義二初合述歎經。】


「爾時世尊讚歎護世四天王等善哉善哉汝等四王
過去巳曾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


【【文句】四王初歎經說既合理佛述而成之成其上體
宗用三歎故言佛合述善哉善哉其上總歎一教
佛述成其徧讚百千諸佛諸佛從是法生故舉多
讚成於一也。


【記】四王所讚經體宗用既合佛證三德妙理故佛
述成諸佛從是法生者體宗用三既是法性豈有
一佛不從此生。
二述能護國二初分文。


【文句】從於諸佛所下述成其能護國又為二初述以
法護國二述以智眼護國。


【記】二釋義二初述以法護國四初述護國之由。】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文句】法護國有四佛皆述成上明護國之由由聞經
得益佛述今益良由先種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
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心此舉前以成後述
後以顯前。


【記】發心畢竟者昔種善根是發心今日聞經得益
是畢竟二心比校昔種誠難故佛述成歎其宿種
然此發心等語即大經迦葉說偈讚佛故佛初心
但用彼語以成今意。
二述其以法護世。】


「說於正法脩行正法以法治世為人天王。」


【【文句】從說於正法下述其以法護世上云能說能行
[006-0246a]
所以名為護世佛亦述成能說能行得名護世云
云。


【記】護世下云云者。
與觀心相應義如前述也。


三超述天眼護國。】


「汝等今日長夜利益於諸眾生行大慈心施與眾生
一切樂具能遮諸惡勤與諸善以是義故若有人王
能供養恭敬此金光明微妙經典汝等正應如是護
念滅其苦惱與其安樂。」


【【文句】從汝等今日下超述其天眼護國小不次第於
義無失上云以淨天眼過於人眼佛述長夜利益
夫天眼夜照不假日光故言長夜也。


【記】四追述天黨護國。】


「汝等四王及諸眷屬無量無邊百千鬼神若能護念
如是經者即是護持去來現在諸佛正法。」


【【文句】從汝等四王及諸眷屬下追述其天黨護國上
直言護國佛今加讚是護三世諸佛正法也。


【記】二述以智眼護國。】


「汝等四王及餘天眾百千鬼神與阿脩羅共戰鬪時
汝等諸天常得勝利汝等若能護念此經悉能消伏
一切諸苦所謂怨賊饑饉疾疫若四部眾有能受持
讀誦此經汝等亦應勤心守護為除衰惱施與安樂。」


【【文句】從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下述其智眼和合護國
上云請法師入境攘惡此功歸巳能却脩羅之陣
汝勸王聽經供給四眾佛述其內智外福實是消
[006-0246b]
伏諸苦能致安樂如文云云。


【記】前云䇿今云智眼互見其文䇿即智謀智能鑒
照名之為眼言和合者即前云內因外緣因緣和
合然後攘惡云云者前白佛則三段別明今則一
番總述以包前別也。
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
二初分文。


【文句】第二番白佛述護國之事文為二一白佛二佛
述成白佛又二。


【記】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王奉人法天除怨患。】


「爾時四王復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未
來世在所流布若國土城邑群縣村落隨所至處若
諸國王以天律治世復能恭敬至心聽受是妙經典
并復尊重供養供給持是經典四部之眾以是因緣
我等時時得聞如是微妙經典聞巳即得增益身力
心進勇銳具諸威德是故我等及無量鬼神常當隱
形隨其妙典所流布處而作擁護令無留難亦當護
念聽是經典諸國王等及其人民除其患難悉令安
隱他方怨賊亦使退散。」


【【文句】一是經流布之處其王自能頂受又供給四眾
者我及眷屬誓當隱形令其顯益。


【記】經天律治世者師古治民則天行化罸必當罪
賞必當功名天律也。
二鄰國興兵天令懅退。】


「若有人王聽是經時鄰國怨敵興如是念當具四兵
壞彼國土世尊以是經典威神力故爾時鄰敵更有
[006-0246c]
異怨為作留難於其境界起諸衰惱灾異疫病爾時
怨敵起如是等諸惡事巳備具四兵發向是國規往
討伐我等爾時當與眷屬無量無邊百千鬼神隱蔽
其形為作護助令彼怨敵自然退散起諸怖懅種種
留難彼國兵眾尚不能到況復當能有所破壞。」


【【文句】二者惡鄰興兵侵斥善國我當隱形起諸怖懅
種種難起令其軍兵顯然退散尚不擾邊況復壞
中云云。


【記】斥逐也經四兵象馬車步也規往討伐者規求
也或作親者字之誤也討誅也傳例曰有鐘鼓曰
伐或作罸者非罸折辱也出金贖罪也軍者萬二
千五百人曰軍天子六軍諸候三軍。
二佛述成
二初標科。


【文句】次佛述成文亦為二。


【記】二隨釋二初述成初意。】


「爾時佛讚四天王等善哉善哉汝等四王乃能擁護
我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可脩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及諸人王受持是經恭敬供養者為淨衰患令其
安樂復能擁護宮殿舍宅城邑村落國土邊疆乃至
怨賊悉令退散滅其衰惱令得安隱亦令一切閻浮
提內所有諸王無諸凶衰鬪訟之事。」


【【文句】從爾時佛讚下至無鬪訟之事是述成初意其
上隱形護國欲使經弘佛述隱形是護三寶我是
佛寶脩習菩提是法寶諸王無鬪訟是僧寶述其
[006-0247a]
護一而能成三也。


【記】無鬪訟名僧者無鬪訟即和合也。
二述成後
意。】


「四王當知此閻浮提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
諸人王等各於其國娛樂快樂各各於國而得自在
於自所有錢財珍寶各各自足不相侵奪如其宿世
所脩集業隨業受報不生惡心貪求他國各各自生
利益之心生於慈心安樂之心不諍訟心不破壞心
無繫縛心無楚撻心各於其土自生愛樂上下和穆
猶如水乳心相愛念增諸善根以是因緣故此閻浮
提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大地沃壤陰陽調和時不越
序日月星宿不失常度風雨隨時無諸灾橫人民豐
實自足於財心無貪吝亦無嫉妒等行十善其人壽
終多生天上天宮充滿增益天眾若未來世有諸人
王聽是經典及供養恭敬受持是經四部之眾是王
則為安樂利益汝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諸鬼
神等何以故汝等四王若得時時聞是經典則為巳
得正法之水服甘露味增益身力心進勇銳具諸威
德是諸人王若能至心聽受是經則為巳能供養於
我若供養我則是供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若能供
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則得無量不可思議功德之
聚以是因緣是諸人王應得擁護及后妃釆女中宮
眷屬諸王子等亦應得護衰惱消滅快樂熾盛宮殿
堂宇安隱清淨無諸灾變護宅之神增長威德亦受
[006-0247b]
無量歡悅快樂是諸國土所有人民悉受種種五欲
之樂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記】文二初正以等慈述其懅退。


【文句】從四王當知此閻浮提下是述成後意上以天
威懅之天力退之似若憎惡愛善佛勸慈心平等
向之為惡者自懅為善者自豫非薄惡而厚善成
其懅退之意也。


【記】豫安也。
二兼勸諸國各守本業。


【文句】又勸諸國各守本業住境自樂勿起貪企諸王
和則民無夭法興盛則熏諸天佛告帝釋鬪諍因
緣人天損減善能慈和天下非止供養於我則是
供養三世如來非止安於一王徧安諸王非止安
於一國徧安一切故以慈和述成第二意也云云。


【記】貪企者企望也佛告帝釋者大經文也經楚撻
者楚一名荊可以為杖撻擊也廣雅沃濕也美也
亦柔也壤土也時不越序者四時和也心無貪吝
者無貪故不多求無吝故能惠施后妃釆女者天
子一后三夫人九嬪妃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
風俗通云采女者釆擇其容色之女也。
第三番
白佛示其規模二初分文。


【文句】其三白佛示人王規模文為二一出其願欲二
示其軌模願欲有六一欲安巳身二欲安妻子三
欲安宮殿四欲王領殊勝五欲攝諸福德六欲國
無憂苦。
[006-0247c]


【記】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出願欲六文如疏列初
欲安巳身。】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未來之世若有人王欲得
護身。」


【【記】二欲安妻子。】


「及后妃釆女諸王子等。」


【【記】三欲安宮殿。】


「宮殿屋宅得第一護。」


【【記】四欲王領殊勝。】


「身所王領最為殊勝具不可思議王者功德。」


【【記】五欲攝諸福德。】


「欲得攝取無量福聚。」


【【記】六欲國無憂苦。】


「國土無有他方怨賊無諸憂惱及諸苦事。」


【【文句】六願如文。


【記】二示軌模六初示莫放逸。】


「世尊如是人王不應放逸散亂其心應生恭敬謙下
之心。」


【【記】二示嚴法堂。】


「應當莊嚴第一微妙最勝宮宅種種香汁持用灑地
散種種華敷大法座師子之座兼以無量珍琦異物
而為校飾張施種種無數微妙幢幡寶蓋。」


【【記】三示令洗沐。】


「當淨洗浴以香塗身著好淨衣瓔珞自嚴坐小卑座
[006-0248a]
不自高大除去自在離諸放逸謙下自卑除去驕慢。」


【【記】四示專聽經。】


「正念聽受如是妙典於說法者生世尊想。」


【【記】五示和顏語。】


「復於宮內后妃王子采女眷屬生慈哀心和顏與語
勸以種種供養之具供養法師。」


【【記】六示應自慶。】


「是王爾時既勸化巳即生無量歡喜快樂心懷快豫
倍復自勵不生疲倦多作利益於說法者倍生恭敬。」


【【文句】從世尊如是人王下是第二示其規模雖不次
第六數足上欲安身今示莫放逸制心則身安也
上欲安宮殿今示嚴法堂旛蓋映於上香華麗於
下三寶受用則栢梁無灾上欲王領殊勝今示洗
沐香塗敦恭去慢一身敬於此八紘休於彼上欲
攝取福聚今示正念聽經正念聽經能致無量功
德天神竭其力覆地神竭其力載鬼神竭其力護
臣民竭其力愛上欲安妻子今示和顏與語勸其
興福內外脩善感益事多上欲得國無憂苦今示
應自喜慶自勵忘疲倍作利益一人既悅則四海
謐然此之謂也。


【記】一一如數對上六願栢梁者漢時殿名天火曰
灾漢方土以海中鴟魚尾安殿脊以禳之灾遂息
世昧其由謂之鴟吻八紘八方也休美也自勵者
勵勉也四海者博物志云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
[006-0248b]
地在其中蓋無幾也七戎六蠻九夷八狄形類不
同總而言之謂之四海皆言近於海也。
二述成
二初分文立意。


【文句】次佛述成文為二先述成六方法次述成六願
欲四王約六事又所說少止在現世佛約一事而
所益多超無量世倍述成之。


【記】二用意釋文二初別述二初述成六方法六初
述成安身方法。】


「爾時佛告四天大王爾時人王應著白淨鮮潔之衣
種種瓔珞齊整莊嚴執持素帛微妙上蓋服飾容儀
不失常則躬出奉迎說法之人何以故是王如是隨
其舉足步步之中即是供養值遇百千億那由他諸
佛世尊。」


【【文句】從佛告四王下秪弘經聽經即是述成安身方
法上直示心不放逸今加示羽儀出宮迎候步步
值那由他佛方法既倍體亦彌安。


【記】羽儀者漢書高紀曰紀信乘王車黃屋左纛注
云以黃繒為蓋裹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
上注之祭邕曰𣯛牛尾為之如斗或在騑頭或在
衡以纛是毛羽幢為天子儀仗故曰羽儀經躬出
者躬親也。
二述成安國方法。】


「復得超越如是等劫生死之難。」


【【文句】從復得超越爾許劫難者述成安國方法上止
一世無憂苦今則超爾許生死之難。
[006-0248c]


【記】爾許生死之難者劫數如值佛之數也。
三述
成安妻子方法。】


「復於來世爾所劫中常得封受轉輪王位隨其步步。」


【【文句】從復於來世封受輪王者述成安妻子方法輪
王有玉女千子悉無怨對爾許劫中妻子常安也。


【記】四述成安王領方法。】


「亦得如是現世功德不可思議自在之力。」


【【文句】從亦得如是現世自在之力者述成上安於王
領方法也。


【記】五述成宮殿方法。】


「常得最勝極妙七寶人天宮殿。」


【【文句】從常得最勝七寶宮殿者述成上安於宮殿方
法也。


【記】六述成上攝福方法。】


「在在生處增益壽命言語辯了人所信用無所畏忌
有大名稱常為人天之所恭敬天上人中受上妙樂
得大勢力具足威德身色微妙端嚴第一常值諸佛
遇善知識成就具足無量福聚。」


【【文句】從在在生處訖具足無量福聚述成其上攝福
方法也。


【記】二述成六願欲六段如疏初述成上願安身。】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見如是等種種無量功德利益
是故此王應當躬出奉迎法師若一由旬至百千由
旬於說法師應生佛想應作是念今日釋迦如來正
[006-0249a]
智入於我宮受我供養為我說法我聞是法即不退
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從汝等四王下述成其六種願欲從四王下至
不退轉述成上願安身。


【記】二述成上安國。】


「巳為得值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巳為供養過去未來
現在諸佛巳得畢竟離三惡道苦。」


【【文句】從巳為得值至畢三惡道苦述成上安國。


【記】三述成上願安妻子。】


「我今巳種百千無量轉輪聖王釋梵之因。」


【【文句】從我今巳種輪王釋梵之因述成上願安妻子。


【記】四述成上欲攝福聚。】


「巳種無邊善根種子巳令無量百千萬億諸眾生等
度於生死巳集無量無邊福聚。」


【【文句】從巳種無邊善根下述成上欲攝福聚。


【記】五述成上願安宮殿。】


「後宮眷屬巳得擁護宮宅諸衰悉巳消滅。」


【【文句】從後宮宮宅無諸凶衰述成上願安宮殿。


【記】六述成上王領第一。】


「國土無有怨賊棘刺他方怨敵不侵能陵。」


【【文句】從國土無有他方怨刺述成上王領第一。


【記】經棘兵器也與戟字同刺殺也。
二總述。】


「汝等四王如是人王應作如是供養正法清淨聽受
是妙經典及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持是經典四部之
[006-0249b]
眾亦當迴此所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汝等及餘眷
屬諸天鬼神聚集如是諸善功德現世常得無量無
邊不可思議自在之利威德勢力成就具足能以正
法摧伏諸惡。」


【【文句】從汝等四王下更總結成六法六願皆令具足
者若能屈巳迎候至心聽法即是六願六法又迴
利施天亦即能令六願六法成就滿足也。


【記】第四白佛要其法利二初分文。


【文句】第四白佛要其人王施善此由第三段末文為
二一白佛二佛述成白佛又二一人王運心二天
宮相現。


【記】由第三段末者由前世尊述成云亦當迴此所
得最勝功德之分施與法等及餘眷屬四王因茲
遂要法利。
二釋義二初白佛二初人王運心。】


「爾時四王白佛言世尊若未來世有諸人王作如是
等恭敬正法至心聽受是妙經典及恭敬供養尊重
讚歎持是經典四部之眾嚴治舍宅香汁灑地專心
正念聽說法時我等四王亦當在中共聽此法願諸
人王為自利故以巳所得功德少分施與我等世尊
是諸人王於說法者所坐之處為我等故燒種種香
供養是經。」


【【記】二天宮相現。】


「是妙香氣於一念頃即至我等諸天宮殿其香即時
變成香蓋其香微妙金色晃耀照我等宮釋宮梵宮
[006-0249c]
大辯天神功德天神堅牢地神散脂鬼神最大將軍
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金剛密迹摩尼䟦陀
鬼神大將鬼子母與五百鬼子周帀圍繞阿耨達龍
王娑竭羅龍王如是等眾自於宮殿各各得聞是妙
香氣及見香蓋光明普照是香蓋光明亦照一切諸
天宮殿。」


【【記】文二初事釋。


【文句】人王心存至典是故香作金光迴施必得是故
天宮相現香至天宮龍宮鬼神等宮總至三法界
爾。


【記】人王至金光者心存即三智金光明也至典即
三諦金光明也智諦合即起事用金光明也以色
心不二故香隨智徧迴施下天王意云若以法利
迴施我等我等皆得故以光照天宮為表能猶屬
畜對天并鬼成三法界言法界者今從解脫所燒
之香非法界者何能周徧三趣之體非法界者豈
能承受經摩醯首羅此云大自在金剛密迹者正
法念經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
次第故俱留孫探得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
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
兄轉法輪次願為密迹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世傳
樓至化身非也乃法意王子耳據經唯一人今狀
於伽藍之門而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
摩尼䟦陀此云威伏行阿耨達此云無熱惱娑竭
[006-0250a]
此云鹹海。
二觀釋。


【文句】觀心解者以智慧火然實相香起戒定慧煙實
相是真法故言金光戒慧與理冥故徹照無礙也
云云。


【記】上之所說雖談諦智猶是約教示經力用未論
觀行今之所論的就研心令觀詣理故荊谿云本
雖久遠圓頓雖實第一義雖理望觀屬事此乃託
事觀心借義成行三智妙解如火能然三諦融心
如香離臭起三學行如烟氤氳真本覺照故曰金
光行冥真故無礙而照但期觀行契金光明功用
自然相周沙界唯務相現內觀不脩心緣五塵魔
必得便慎之慎之。
二佛述二初標科。


【文句】次佛述成文為二。


【記】二隨釋二初述成香光普徧。】


「佛告四王是香蓋光明非但至汝四王宮殿何以故
是諸人王手擎香鑪供養經時其香徧布於一念頃
徧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大海百億須彌
山百億大鐵圍山小鐵圍山及諸山王百億四天下
百億四天王百億三十三天乃至百億非想非非想
天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三十三天一切龍鬼乾
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宮殿虗空悉
滿種種香煙雲蓋其蓋金光亦照宮殿如是三千大
千世界所有種種香煙雲蓋皆是此經威神力故是
諸人王手擎香鑪供養經特種種香氣不但徧此三
[006-0250b]
千大千世界於一念頃亦徧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
等百千萬億諸佛世界於諸佛上虗空之中亦成香
蓋金光普照亦復如是。」


【【文句】先述香光非但至天宮等三法界徧至百億諸
宮又至恒沙佛上總而言之徧至十法界也。


【記】經百億非非想天者夫百億即大千界也但同
一四禪及四無色三禪統中千界以大千言之則
有一千三禪也二禪統小千界則有百萬二禪唯
四洲至初禪則有百億今非想亦言百億以下望
上言之耳又恐翻譯之訛也以義淨重翻則無百
億非想之言。
二述成施善護讚二初讚因。】


「諸佛世尊聞是香氣見是香蓋及金色光於十方界
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作如是等神力變化巳異口同
音於說法者稱讚善哉善哉大士汝能廣宣流布如
是甚深微妙經典則為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
德之聚若有聞是甚深經典所得功德則為不少況
持讀誦為他眾生開示分別演說其義何以故善男
子此金光明微妙經典無量無邊億那由他諸菩薩
等若得聞者即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句】從諸佛世尊聞是香氣下述成人王運善奉施
諸天為諸佛所讚先讚因成次讚果滿。


【記】二讚果。】


「爾時十方無量無邊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現在諸佛
異口同聲作如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必定當得坐
[006-0250c]
於道場菩提樹下於三界中最尊最勝出過一切眾
生之上勤脩力故受諸苦行善能莊嚴菩提道場能
壞三千大千世界外道邪論摧伏諸魔怨賊異形覺
了諸法第一寂滅清淨無垢甚深無上菩提之道善
男子汝巳能坐金剛座處轉於無上諸佛所讚十二
種行甚深法輪能擊無上最大法鼓能吹無上極妙
法螺能竪無上最勝法幢能然無上極明法炬能雨
無上甘露法雨能斷無量煩惱怨結能令無量百千
萬億那由他眾度於無涯可畏大海解脫生死無際
輪轉值遇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文句】如文。


【記】經勤脩下明脩苦行善能下壞外道降魔怨是
莊嚴道場也覺了下成正覺善男子下轉法輪此
並果上之事如瑞應經廣明。
第五白佛舉興衰
勸二初分文。


【文句】第五白佛雙舉興衰文為二一白佛二佛述成
白佛又為三初從白佛至諸惡灾患悉令消滅是
第一舉興勸從若有人王心生捨離至善神遠離
生如是等無量惡事是第二舉衰勸從世尊人王
欲自護及王國土是第三正勸。


【記】二釋義二初白佛三初舉興勸四初述弘經四
天聽受。】


「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能
得未來現在種種無量功德是故人王若得聞是微
[006-0251a]
妙經典則為巳於百千萬億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我
以敬念是人王故復見無量福德利故我等四王及
餘眷屬無量百千萬億鬼神於自宮殿見是種種香
煙雲蓋瑞應之時我當隱蔽不現其身為聽法故當
至是王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文句】舉興勸為四一人王弘經則四天隱形聽受二
非但四王聽受釋梵八部皆集聽受三以是人王
為善法知識四既得法利護國彌勤。


【記】二明釋梵八部皆集。】


「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大辯天神功德天神堅牢地神
散脂鬼神大將軍等二十八部鬼神大將摩醯首羅
金剛密迹摩尼䟦陀鬼神大將鬼子母及五百鬼子
周帀圍繞阿耨達龍王娑竭羅龍王無量百千萬億
那由他鬼神諸天如是等眾為聽法故悉自隱蔽不
現其身至是人王所止宮殿講法之處。」


【【記】經釋提桓因者具云釋迦提婆因達羅此云能
天帝。
三明人王為善知識。】


「世尊我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鬼神悉當同心以是
人王為善知識同共一行善相應行能為無上大法
施主。」


【【記】四明得利護國彌勤。】


「以甘露味充足我等我等應當擁護是王除其衰患
令得安隱及其宮宅國土城邑諸惡灾患悉令消
滅。」
[006-0251b]


【【文句】皆如文。


【記】二舉衰勸二初分文。


【文句】次舉衰勸亦四一王不弘經天失甘露則威勢
減少二釋梵舊神並皆遠捨三惡鬼亂行灾毒競
起四展轉結成灾灾何故起惡鬼亂行鬼何故行
天神捨離天何故捨不聞法食何故無法食王不
弘經。


【記】二隨釋四初明天失法食。】


「世尊若有人王於此經典心生捨離不樂聽聞其心
不欲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四部眾有受持讀誦講
說之者亦復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我等四王及
餘眷屬無量鬼神即便不得聞此正法背甘露味失
大法利無有勢力及以威德減損天眾增長惡趣。」


【【記】二明天神捨離。】


「世尊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捨其國土不但我等亦
有無量守護國土諸舊善神皆悉捨去。」


【【記】三明惡男興灾。】


「我等諸王及諸鬼神既捨離巳其國當有種種灾異
一切人民失其善心唯有繫縛瞋恚鬪諍互相破壞
多諸疾疫彗星現怪流星崩落五星諸宿違失常度
兩日並現日月博蝕白黑惡虹數數出現大地震動
發大音聲暴風惡雨無日不有穀米勇貴饑饉凍餓
多有他方怨賊侵掠其國人民多受苦惱其地無有
可愛樂處。」
[006-0251c]


【【記】經疏星者星說曰絕迹而去曰奔星光迹相連
曰流星博蝕者案漢書天文志作日月薄蝕孟康
注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為薄虧缺曰
蝕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釋名云日月虧曰
蝕謂稍侵虧如蟲食草木葉也虹者爾雅云螮蝀
虹也爾雅音義云雙出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昧
者為雌雌曰蜺蜺或霓江東呼為雩俗呼為美人
釋名云虹攻也謂純陽攻陰義也。
四展轉成灾。】


「世尊我等四王及諸無量百千鬼神并守國土諸舊
善神遠離去時生如是等無量惡事。」


【【文句】如文。


【記】三正勸二初分文。


【文句】三正勸為六一欲得現利故必定聽二天欣法
食故必定聽三出過三論故必定聽四始終得益
成就菩提故必定聽五教主勝於釋梵故必定聽
六諸法之本故必定聽。


【記】二隨釋六初欲得現利。】


「世尊若有人王欲得自護及王國土多受安樂欲令
國土一切眾生悉皆成就具足快樂欲得擁伏一切
外敵欲得擁護一切國土欲以正法正治國土欲得
除滅眾生怖畏世尊是人王等應當必定聽是經典
及恭敬供養讀誦受持是經典者。」


【【記】二天欣法食。】


「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以是法食善根因緣得服甘
[006-0252a]
露無上法味增長身力心進勇銳增益諸天何以故
以是人王至心聽受是經典故。」


【【記】三出過三論。】


「如諸梵天說出欲論釋提桓因種種善論五通之人
神仙之論世尊梵天釋提桓因鬼神通人雖有百千
億那由他無量勝論是金光明於中最勝。」


【【文句】三論者四韋陀論說梵事毗伽羅論說十善事
僧佉衛世師勒沙婆論說學通事云云。


【記】四韋陀者即外人典籍摩隥伽經云初人名梵
天造一韋陀次有仙名白淨變一為四一名讚誦
二名祭祀三名歌詠四名禳灾次名弗沙有二十
五弟子各一韋陀能廣分別遂成二十五韋陀次
名鸚鵡次名善道及其弟子漸漸增廣如是展轉
有千二百六韋陀今言四者從其根本為名皆明
梵事出離欲染故云梵天說出欲論也毗伽羅論
此名記論婆尼尼造明種種經書并諸雜語又名
字本河西云世間文字之根本典籍音聲之論宣
通四辯訶責世法讚出家法言辭清雅義理深䆳
雖是外論而無邪法將不是善權大士所為也僧
佉此云數論諸法從數起故劫初黃頭仙所造衛
世師此云勝論謂諸論中勝故勝人所造故成劫
末鵂鶹外道造勒沙婆此云苦行未知出世時節
以人名名所造論此三仙所說無漏盡通故唯五
通。
四始終獲利。】
[006-0252b]


「所以者何如來說是金光明經為眾生故為令一切
閻浮提內諸人王等以正法治為與一切眾生安樂
為欲愛護一切眾生欲令眾生無諸苦惱無有他方
怨賊棘刺所有諸惡背而不向欲令國土無有憂惱
以正法教無有諍訟是故人王各於國土應然法炬
熾然正法增益天眾我等四王及無量鬼神閻浮提
內諸天善神以是因緣得服甘露法味充足得大威
德進力具足閻浮提內安隱豐樂人民熾盛安樂其
處復於來世無量百千不可思議那由他劫常受㣲
妙第一快樂復得值遇無量諸佛種諸善根然後證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如是等無量功德悉是
如來正徧知說。」


【【記】經如來正徧知說者十號中二號也。
五教主
勝故。】


「如來過於百千億那由他諸梵天等以大悲力故亦
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釋提桓因以苦行力故是故
如來為諸眾生演說如是金光明經。」


【【記】經以大悲力故等者用無緣大悲普覆法界故
超梵王四等之心以難思苦行積劫利物故超帝
釋十善之因。
六諸法本故。】


「若閻浮提一切眾生及諸人王世間出世間所作國
事所造世論皆因此經欲令眾生得安樂故釋迦如
來示現是經廣宣流布世尊以是因緣故是諸人王
應當必定聽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經。」
[006-0252c]


【【文句】皆如文。


【記】經一切眾生等者世間謂五戒十善十二門禪
等出世間者四教法門者三乘脩證也國事者禮
樂征伐治世育民之事也造世論者如上三論及
下正論等也皆因此經者乃教行理三種經也故
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依此
經懺悔滅障方得成就若探取化意即是於一佛
乘分別說三但以此經部在方等教猶屬通理就
人分未免異趣故欲令等言隨其五乘而得安樂
也。
二佛述二初分文。


【文句】次佛述成文為二初番述成舉興勸不弘則衰
無可述成又解云前番則兩述成而與安樂是述
成舉興勸滅其衰患是述成舉衰勸。


【記】二隨釋二初舉興衰勸。】


「爾時佛復告四天王汝等四王及餘眷屬無量百千
那由他鬼神是諸人王若能至心聽是經典供養恭
敬尊重讚歎汝等四王正應擁護滅其衰患而與安
樂。」


【【記】二正勸。】


「若有人能廣宣流布如是妙典於人天中大作佛事
能大利益無量眾生如是之人汝等四王必當擁護
莫令他緣而得擾亂令心恬靜受於快樂續復當得
廣宣是經。」


【【文句】從若有人能於人天中作大佛事者述成正勸
[006-0253a]
云云。


【記】第六說偈頌德二初分文。


【文句】第六白佛文為三一說偈歎二佛以偈答三歡
喜發誓偈歎有八行半文為三初一行歎三身次
五行半歎身相次二行結歎。


【記】二釋義三初說偈歎三初歎三身。】


「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
掌於世尊前以偈讚曰。


佛月清淨滿足莊嚴佛日暉曜放千光明。」


【【記】文三初依現文別對三身。


【文句】夫三身有通別依文是別空是法身日是報身
月是應身。


【記】空是法身者經無空字以其日月必依於空又
下文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是故疏以空日月三
對於三身空無明暗日月共依別喻法身體本周
徧日能破暗別喻報身三惑盡淨月能盈昃別喻
應身隨機勝劣此之別對為下圓融而作張本耳。


二取喻義通具三身二初取喻顯圓。


【文句】通意者空是法身日是報身水日是應身空是
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是法身日中空是
報身水中空是應身月亦如是。


【記】若以三喻別對三身恐謂三身其體隔異故今
委取能喻之事其義不局每喻各自具於三義如
日一喻上必依空下必現水此之三義則顯報智
[006-0253b]
圓具三身此則三般若論三身也月喻亦爾可顯
應用圓具三身此則三解脫論三身也太虗空是
日所依空天日水日當體含空此之三空則顯法
體圓具三身月亦如是者月所依空天月水月其
中含空亦顯法體圓具三身空徧日月兩說三身
者乃約雙照中道而示此則三軌而論三身也。


二以結文示。


【文句】依結歎文空是法身月是報身水月是應身空
是法身日是報身𦦨是應身化法是法身化主是
報身化事是應身。


【記】此結歎文凡舉三喻謂月𦦨化此三事義各合
具三如月一喻必上依空必下現水此乃應身圓
具三身文舉如燄燄必依日日必依空此乃報身
圓具三身文舉如化化必有術名為化法術必在
人即是化主其變化物名為化事此乃法身圓具
三身。
三復取結文以通融別。


【文句】雖復別說義則通融故文云無有障礙即通意
也。


【記】經既顯云無有障礙若非以法而定於喻一一
圓融何稱此中無障礙說當以此意融身相文使
一一相皆嚴三身成密藏相。
二歎身相二初分
科釋經二初分科。


【文句】歎身相文為五初一行歎上兩相謂目與齒次
一行半歎智斷兩德謂智三昧次兩行歎下兩相
[006-0253c]
謂平與網次兩句絕言歎謂不可思議次兩句結
歎。


【記】二釋經五初歎上二相。】


「如來面目最上明淨齒白無垢如蓮華根。」


【【記】二歎智斷。】


「功德無量猶如大海智淵無邊法水具足百千三昧
無有缺減。」


【【記】初二句總標有喻有法次四句是別歎二句是
智二句是斷淵海也管子曰水出於地而不流曰
淵。
三歎下二相。】


「足下平滿千輻相現足指網縵猶如鵝王光明晃曜
如寶山王微妙清淨如鍊真金。」


【【記】四絕言歎。】


「所有福德不可思議。」


【【記】五結歎。】


「佛功德山我今敬禮。」


【【記】二總示身相三初通嚴三身。


【文句】夫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莊嚴父母生身
者應相好也莊嚴尊特身者報相好也莊嚴法門
者法身相好也。


【記】相好不獨在應身報法亦通等者如今所列目
齒輪網例於上下二十八相通能莊嚴三種身也
以身相是一隨見成三莊嚴父母生身者以藏通
人但言偏空所見佛相謂由正習搆造而成相非
[006-0254a]
奇特但能少勝輪王而巳以不知心現見從外來
取色分齊故名生身此乃如來曲順凡小示現此
身故名為應莊嚴尊特身者以別教人能信中道
妙色妙心隨緣變造所見佛相知從心現無有分
齊或現大身十蓮華藏世界塵相或現八萬四千
相好或時秪於丈六三十二相令其機緣無分齊
見不同藏通分齊之身故名尊特此乃如來修道
所得故名為報莊嚴法門者以圓教人了大小身
及多少相皆性本具修德無功相雖是色色即是
心故起信論云色性即智說名智身智性即色說
名法身今從即智名法門故以八萬四千陀羅尼
為髮乃至定慧為足以即色故故得名為法身相
好此乃相好隨解而轉故使莊嚴三身相異。

別示法門。


【文句】今言歎智斷即法身相好也。


【記】此乃指經智淵無邊而為智德百千三昧而為
斷德此之二德能收一切莊嚴法門也學者若於
色心分隔而解此義則永不識法身相好也。

文示圓融。


【文句】文云無有障礙者非獨歎一身相也。


【記】上來分別法報應相欲令易解故須就機淺深
優劣須了前前不知後後須了後後必見前前良
以前麤後妙故也今四天王是大菩薩就圓稱歎
見三身相與妙三德無二無別應是解脫豈隔二
[006-0254b]
德報法準知欲彰此義是故特云無有障礙若知
此意方是深達金光明法門也。
三結歎。】


「佛真法身猶如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無有障礙
如𦦨如化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記】文二初直銷經文二初銷文。


【文句】偈初標佛月今結先佛月為三身次結三身通
融故言無有障礙次結佛日故言如𦦨次結佛化
身即是四身義故言如化皆具三身四身則是無
障礙也結竟即禮禮於佛月亦是禮佛日佛化也。


【記】結佛月為三身者現文唯有空與水月合有天
月可喻三身言佛化為四身者法身妙色而為化
法報應二身照理鑒機而為化主曲順機緣現九
界身而為化事今以化事顯具上三故論四身皆
具三四者趣舉一身即三即四彼彼皆爾方名無
礙。
二結妙二初明始末皆三。


【文句】品初歎經歎體宗用品後讚佛辭異義同佛真
法身即是體佛月清淨即是宗應現水月即是用。


【記】三章是法三身是人攬法為人人不離法故云
辭異其義是同佛月清淨者取偈初句成今三身。


二歎天辯絕妙。


【文句】天王天辯其妙若此也。


【記】初歎三章云金光明微妙經典顯不縱橫今結
三身言無障礙亦非縱橫以初以後顯於中間句
句無非談秘密藏大師歎妙其意在茲。
二料簡
[006-0254c]
機應上明三身無有障礙其義幽微猶慮學人三
相不泯情有分張今明三身及以所被無非法界
法界無外更何彼此三初一問答明法外無餘。


【文句】問空譬法身月譬報身空為作月不作月空若
作月月非空作空不作月月那依空答空不作月
亦不作非月月非月必依於空法不作報亦不作
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


【記】言法不作報非報者非報是應難云三身秪一
法界豈有能作作所作耶而言依法者此同體依
依而復即全體之用用還依體。
二一問答報即
法界。


【文句】又問法不作報非報報非報必依於法者亦應
月不作影亦不作非影影非影必依於月者月亦
是法身邪答智與法冥法是法界智亦如法界云
云。


【記】影是應身非影是化身以現九界非佛像故法
界下注云云者更合明於應是法界三同秘藏豈
有一身非法界耶。
三一問答明機外無應三身
一體人或信之其所對機多謂他境故今顯示令
泯此疑二初設並顯。


【文句】又並影不作動與不動動不動必依於水水亦
是法界邪答動不動譬機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
性譬法界亦是無妨。


【記】動譬機生不能覩應不動譬機熟則能覩應水
[006-0255a]
譬正因安樂性者即大涅槃既是三德性必妙融
寧非法界故自他不二門云物機無量不出三千
能應雖多不出十界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
光無非法界若昧此意勿議今宗。
二引文證。


【文句】又淨度三昧云眾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
世亦不能得成三菩提出世菩提皆由眾生機為
法界此義成也。


【記】因感出世由生成佛人皆共知四教悉爾今從
圓說始窮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
有能資因感出世者即十界機感十界應也以生
地獄與佛地獄性不二故方能感見地獄之應乃
至感佛亦復如是今宗所論感應皆具十法界者
為顯不二義若不然豈惟眾生不能感佛抑亦十
處不成法界宜深究之宜深究之由生成佛者眾
生能作成佛勝緣也若順若違並資佛行而惡逆
者其功最強如無達多佛豈成道然若惡法本非
佛性何能資助菩薩成佛菩薩不觀生為法界非
同體悲非無作行何能成就大菩提果若其佛外
有一眾生非佛法界生外有佛法界不成不作此
解未超三藏何況通別。
二佛以偈答二初立意
分文二初立意二初正立。


【文句】佛答二十四行半偈天王所以讚佛者佛能說
法故也法王所以讚法者法能成佛故也。


【記】法能成佛者諸佛軌法方成因果以法常故諸
[006-0255b]
佛得常例樂我淨亦復如是。
二引證。


【文句】般若云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
能成立一切凡聖故佛讚法以答天王。


【記】法能成立一切凡聖者以法本具十法界故隨
染淨緣起成凡聖凡夫雖迷而其迷中假實依正
未始離性須知染緣熏於性染方成染法淨緣熏
淨人皆共知性染性淨其體本融全體而起隨染
緣則染淨俱染隨淨緣則染淨俱淨故不二門云
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性之染
淨是金光明經王妙體如來今說為作淨緣是故
稱歎以答天王。
二分文。


【文句】文為三初一行歎經體答其法身次一行歎經
宗答其報身次二十二行半歎經用答其應身悉
如文。


【記】二用意釋文三初歎經體。】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此金光明諸經之王甚深最勝為無有上。」


【【記】二歎經宗。】


「十力世尊之所宣說汝等四王應當勤護。」


【【記】三歎經用私開為四初通就眾生明生善滅惡。】


「以是因緣是經妙典能與眾生無量快樂為諸眾生
安樂利益故久流布於閻浮提能滅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惡趣無量諸苦。」


【【記】二別約人王明生善滅惡三初明願欲。】
[006-0255c]


「閻浮提內諸人王等心生慈愍正法治世若能流布
此妙經典則令其土安隱豐熟所有眾生悉受快樂
若有人王欲愛巳身及其國土欲令豐盛。」


【【記】二明立行。】


「應當至心淨潔洗浴往法會所聽受是經是經能作
所有善事摧伏一切內外怨賊復能除滅無量怖畏
是諸經王能與一切無量眾生安隱快樂。」


【【記】三明獲益。】


「譬如寶樹在人家中悉能出生一切珍寶是妙經典
亦復如是悉能出生諸王功德如清冷水能除渴乏
是妙經典亦復如是能除諸王功德渴乏譬如珍寶
異物篋器悉在于手隨意所用是金光明亦復如是
隨意能與諸王法寶。」


【【記】三約上聖護念明生善滅惡。】


「是金光明微妙經典常為諸天恭敬供養亦為護世
四大天王威神勢力之所護持十力諸佛常念是經。」


【【記】四約師弟說聽明生善滅惡。】


「若有演說稱讚善哉亦有百千無量鬼神從十方來
擁護是人若有得聞是妙經典心生歡喜踊躍無量
閻浮提內無量大眾皆悉歡喜集聽是經聽是經故
具諸威德增益天眾精氣身力。」


【【記】三四王歡喜發誓。】


「爾時四王聞是偈巳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未曾得
聞如是微妙寂滅之法我聞是巳心生悲喜涕淚橫
[006-0256a]
流舉身戰動胑體怡解復得無量不可思議具足妙
樂以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供養奉散於如來
上作如是等供養佛巳復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各
各自有五百鬼神常當隨逐是說法者而為守護。」


【【文句】三四王歡喜發誓如文。


【記】經悲喜者悲昔不聞喜今得聞悲他不聞喜自
得聞涕淚橫流者涕音體涕即淚橫謂交橫古本
皆作橫流不須改為交字大經亦爾無識所翻多
云橫流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曰悲舊鄉之擁隔兮
涕橫墜而未禁怡解者怡謂和悅解胡買反舒散
也。】


【【記】二大辯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大辯天品第七」


【【記】句文分二初釋大辯二初所住法門二初具明
四辯。


【文句】辯有四種小辯無量辯雙辯大辯無漏法名小
辯恒沙法名無量辯備二種名雙辯雙非雙照名
大辯。


【記】擬於四教藏不明大但說無漏故名小辯通教
出假說於界內塵沙八門名無量辯別教能說界
內界外二種塵沙故名雙辯圓談十界法法皆中
二邊情泯法法互徧真俗宛然三諦一諦名為大
辯。
二明所住法。


【文句】此天住智慧莊嚴法門自住大辯。
[006-0256b]


【記】最勝王云大辯才天女依高山頂葺茅為室結
草為衣坐翹一足空假中智一心中得破根本惑
莊嚴法身心既融通說乃自在即自住大辯也。


二能用四悉。


【文句】以自在力為悅眾生故隨說一辯若二若三若
四故名大辯為宜眾生故若授一辯若二若三若
四宜而立之故名大辯為對眾生故或對一辯若
二若三若四對而治之故名大辯為悟眾生故若
悟一辯若二若三若四一悟一切悟而開發之故
名大辯。


【記】圓辯深妙能談麤淺隨機而授無有罣礙方名
大辯是故疏以悅宜對悟而論四悉令得四悅乃
至四悟此則一悉明於四教亦是四教各有四益
大辯才天力用如是。
二明品意。


【文句】對佛發願以大辯加於說者故稱大辯品。


【記】二經文二初分文釋義二初分文。


【文句】文為三一從白佛下以大辯力加益法師二從
若有眾生於百千下以感應力加於化道三從復
令無量下以行力加於聽者。


【記】二釋義三初加法師。】


「爾時大辯天白佛言世尊是說法者我當益其樂說
辯才令其所說莊嚴次第善得大智若是經中有失
文字句義違錯我能令是說法比丘次第還得能與
總持令不忘失。」
[006-0256c]


【【文句】初加法師以樂說辯才莊嚴次第是辭辯大智
是義辯總持是法辯。


【記】加圓四辯自能該三即前四四十六益也樂說
辯者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語中說一切語於
一法中說一切法隨可度者而有所益也辭辯者
種種莊嚴言語善巧也義辯者知諸法義所歸趣
處也法辯者智慧通達諸法名字也。
二加化道。】


「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是等
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文句】若有眾生下加化道流布不絕加其能化之道
無人無所化無道無能化因緣和合化道不絕也。


【記】前加四辯是能化之道今加其人是所化之機
此二和合化道無窮也。
三加聽者。】


「復令無量無邊眾生得聞是經當令是等悉得猛利
不可思議大智慧聚不可稱量福德之報善解無量
種種方便善能辯暢一切諸論善知世間種種伎術
能出生死得不退轉必定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文句】從復令無量下是加聽眾兩益聞經至不退轉
是加因益必定得菩提是加果益。


【記】經伎術也。
二結示益深。


【文句】文言雖略誓願甚深為益大矣。】


【【記】第三功德天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功德天品第八」
[006-0257a]


【【記】句文分二初釋功德。


【文句】此天住福德莊嚴法門攝一切法而以功德為
首故言功德天又能與說者所須無所乏少故名
功德天又令說者晝夜思惟是經深義故名功德
天又令聽者速成菩提具此眾義故名功德天品。


【記】於二嚴中此當福德福能資智以嚴本理智即
三般若福即三解脫所顯所嚴即是三軌若總若
別皆金光明一體異名也應知大辯與功德天咸
皆證入金光明法門皆能徧攝一切法也引物偏
好名行不同彼攝一切以智為首此攝一切以福
為首能攝所攝對智不同故當世界所須不乏能
生正念即當為人思惟深義能破偏淺即當對治
能令速悟本性菩提當第一義。
二明品意。


【文句】此是天王護經第三意福資請說及以聽者。


【記】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文為六一從白佛下發誓四事資給法師二從
我巳於過去下明福德之由三從若有人能稱下
勸示行法文中有略示廣示云云四從我於爾時
如一念頃下誓臨影響五從若能以巳所作迴施
我下要求同行六從應當禮下別示歸敬。


【記】二釋義六初誓給四事即經所列衣服飲食臥
具醫藥也。】


「爾時功德天白佛言世尊是說法者我當隨其所須
之物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產供給是人無所
[006-0257b]
乏少令心安住晝夜歡樂正念思惟是經章句分別
深義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
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是
諸眾生聽是經巳於未來世無量百千那由他劫常
在天上人中受樂值遇諸佛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三惡道苦悉畢無餘。」


【【記】及餘資產者即四事之外一切資具產生之物
也。
二明福德之由。】


「世尊我巳於過去寶華功德海瑠璃金山照明如來
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所種諸善根是故我今隨所念方隨
所視方隨所至方能令無量百千眾生受諸快樂若
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七寶真珠瑠璃珊瑚琥珀
璧玉珂貝悉無所乏。」


【【記】述過去世值佛脩證金光明法門故能今日隨
弘經處有求皆與寶華等八字別號也如來等通
號也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供知法界名正
徧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
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他心名調御丈
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佛具茲十號名
世間尊種諸善根者以照金光明微妙之智為諸
善之根也璧者玉所琢器也周禮云以蒼璧禮天
是也珂貝螺屬也。
三勸示行法二初略勸示。】


「若有人能稱金光明微妙經典為我供養諸佛世尊
[006-0257c]
三稱我名燒香供養供養佛巳別以香華種種美味
供施於我灑散諸方當知是人即能聚集資財寶物
以是因緣增長地味地神諸天悉皆歡喜所種穀米
芽莖枝葉果實滋茂樹神歡喜出生無量種種諸物
我時慈念諸眾生故多與資生所須之物。」


【【記】二廣勸示私開六初示常所住處。】


「世尊於此北方毗沙門天王有城名曰阿尼曼陀其
城有園名功德華光於是園中有最勝園名曰金幢
七寶極妙此即是我常止住處。」


【【記】經阿尼曼陀此云有財。
二示稱名供養。】


「若有欲得財寶增長是人當於自所住處應淨掃灑
洗浴其身著鮮白衣妙香塗身為我至心三稱彼佛
寶華瑠璃世尊名號禮拜供養燒香散華亦當三稱
金光明經至誠發願別以香華種種美味供施於我
散灑諸方。」


【【記】三明誦持神呪。】


「爾時當說如是章句。


波利富樓那遮利三曼陀達舍尼羅佉摩訶毗
訶羅伽帝三曼陀毗陀尼那伽帝摩訶迦棃波
波婆禰薩婆多㖃三曼陀脩鉢棃富隷
夜那達摩帝摩訶毗鼓畢帝摩訶彌勒簸僧祇
醯帝簁三博祇悕帝十一三曼陀阿咃十二阿㝹婆
羅尼十三


【【記】四明歎呪勸持。】
[006-0258a]


「是灌頂章句必定吉祥真實不虛等行眾生及中善
根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七日七夜受持八戒朝暮淨
心香華供養十方諸佛。」


【【記】灌頂章句者以法性水灌十地頂受法王職今
密談此法故名灌頂必定是般若德吉祥是解脫
德真實不虛是法身德以此三德讚灌頂義等行
謂具行諸行中善根謂行一行八戒者即在家人
一日一夜也於五戒上更加不著華香不觀聽妓
樂不止高牀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
五勸迴
向菩提。】


「常為巳身及諸眾生迴向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作是誓願令我所求皆得吉祥。」


【【記】此乃奉供及誦密言邀請意也若為自身受五
欲樂希望財寶即輪迴業眾聖所訶尊天寧護令
為巳他成菩提故其所剋獲非生死因當依此文
脩今行法。
六勸嚴處奉待。】


「自於所居房舍屋宅淨潔掃除若自住處若阿蘭若
處以香泥塗地燒微妙香敷淨好座以種種華香布
散其地以待於我。」


【【記】阿蘭若此云無諍以其所居不與世諍即離聚
落五里處也又有達摩阿蘭若謂說諸法本來清
淨因名其處為法阿蘭若即華嚴經初於阿蘭若
法菩提場是也今經所指該其二也。
四誓臨影
響。】
[006-0258b]


「我於爾時如一念頃入其室宅即坐其座從此日夜
令此居家若村邑若僧坊若露地無所乏少若錢若
金銀若珍寶若牛羊若穀米一切所須即得具足悉
受快樂。」


【【記】五要求同行。】


「若能以巳所作善根最勝之分迴與我者我當終身
不遠其人於所住處至心護念隨其所求令得成就。」


【【記】六別示歸敬。】


「應當至心禮如是等諸佛世尊其名曰寶勝如來無
垢熾寶光明王相如來金𦦨光明如來金百光明照
藏如來金山寶蓋如來金華𦦨光相如來大炬如來
寶相如來亦應敬禮信相菩薩金光明菩薩金藏菩
薩常悲菩薩法上菩薩亦應敬禮東方阿閦如來南
方寶相如來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


【【文句】悉如文。


【記】問大經中說功德姉主黑暗妹隨有智主人二
俱不受今令奉供與彼大違兩經所談如何和會
答尊經設法取捨多塗大權垂形表報非一彼對
黑暗表生必死四相相隨此對大辯表福資智二
嚴互顯也四相是過寧不雙驅二嚴是功理合俱
進有智之福生死自亡有福之智菩提可證今為
說聽金光明典故藉天資所須之物須知今用雙
亡生死弘經之心感功德天所獲資財離我我所
姉尚不著妹豈能來此為弘經彼專脩觀用捨論
[006-0258c]
益去留豈同又如國王大臣官長法華令離涅槃
令近故知設法各有異門豈以彼經難今所說。】


【【記】第四堅牢地神品二初品題。】


「金光明經堅牢地神品第九」


【【記】句文分二初正解名二初所表之智立四悉。


【文句】上諸天或住善權方便道為眾生法父此天住
善實智度道為眾生法母一義也譬如陰陽覆載
卉木智度養育出生眾善二義也餘度各有所主
未亡未泯實智照了無相無名三義也餘度有等
有上智度無等無上是究竟度四義也。


【記】淨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
無不由是生上是天神天是陽故如父此既地神
地神是陰故如母一義也者父母不同故屬世界
天陽上覆地陰下載卉是草之總名木是樹之都
稱智度下合喻眾善合卉木也各有下如檀主破
慳乃至禪主破散五屬緣因故未亡泯智破生法
方無名相破惡中最故當對治智度復本破立俱
忘故無等無上名第一義此於智度立四悉檀。


二能召之名彰四德。


【文句】智度法門常無改變義曰堅牢常也能荷樂也
能生淨也名之為地德力自在我也稱之為神從
此等法門故名堅牢地神品。


【記】堅牢即常德地即樂淨無苦受故荷持一切離
染著故出生無盡神即我德威德力用悉自在故。
[006-0259a]


二明品意。


【文句】此品是天王護法第四意翻涌地味資益請說
聽等地也。


【記】二經文二初分文。


【文句】文為三一從白佛下誓涌地味利益行者二從
爾時佛告下如來述成三從爾時地神下發誓弘
經。


【記】二隨釋三初誓涌地味三初明巳身增長二初
生起八事。


【文句】初涌地味文為三從初白佛下明巳身利益凡
約八事展轉增長由聞法故法味增長法味增長
故氣力增長氣力增長故翻地味增長地味增長
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故眾生五果增長五果增
長故脩行增長脩行增長故供養增長供養增長
故弘通增長。


【記】二隨事釋經八當依生起次第消之初法味增
長。】


「爾時地神堅牢白佛言世尊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
現在世若未來世在在處處若城邑聚落若山澤空
處若王宮宅世尊隨是經典所流布處是地分中敷
師子座令說法者坐其座上廣演宣說是妙經典我
當在中常作宿衛隱蔽其身於法座下頂戴其足我
聞法巳得服甘露無上法味。」


【【記】經聚落者落居也人之聚居故名聚落山澤者
[006-0259b]
下有水曰澤宿衛謂止宿衛護。
二氣力增長。】


「增益氣力。」


【【記】三地味增長。】


「而此大地深十六萬八千由旬從金剛際至海地上
悉得眾味增長具足豐壤肥濃過於今日。」


【【記】四諸物增長。】


「以是之故閻浮提內藥草樹木根莖枝葉華果滋茂
美色香味皆悉具足。」


【【記】五五果增長五果者即經云壽命色力辯安也
此之五果由食而致。】


「眾生食巳增長壽命色力辯安六情諸根具足通利
威德顏貌端嚴殊特成就如是種種等巳。」


【【記】六脩行增長。】


「所作事業多得成辦有大勢力精勤勇猛是故世尊
閻浮提內安隱豐樂人民熾盛一切眾生多受快樂
應心適意隨其所樂。」


【【記】七供養增長。】


「是諸眾生得是威德大勢力巳能供養是金光明經
及恭敬供養持是經者四部之眾。」


【【記】八流通增長。】


「我於爾時當往其所為諸眾生受快樂故請說法者
廣令宣布如是妙典。」


【【文句】悉如文。


【記】二明眷屬增長二初生起五事。
[006-0259c]


【文句】從何以故世尊下明眷屬利益是經力增長凡
約五事展轉增長以經力故我眷屬增長眷屬增
長故地味增長地味增長故諸物增長諸物增長
故眾生快樂增長快樂增長故依報皆具足具足
亦名增長。


【記】二隨事釋經五並如生起初眷屬增長。】


「何以故世尊是金光明若廣說時我及眷屬所得功
德倍過於常增長身力心進勇銳世尊我服甘露無
上法味巳。」


【【記】二地味增長。】


「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豐壤倍常。」


【【記】經縱廣者南北曰縱東西曰廣。
三諸物增長。】


「世尊如此大地眾生所依悉能增長一切所須之物
增長一切所須物巳。」


【【記】四快樂增長。】


「令諸眾生隨意所用受於快樂。」


【【記】五依報增長。】


「種種飲食衣服臥具宮殿屋宅樹木林苑河池井泉
如是等物依因於地悉皆具足。」


【【記】三明報恩增長二初生起六事。


【文句】從世尊是諸眾生下名報恩增長凡約六事展
轉增長以知我恩故專聽增長專聽增長故功德
增長功德增長故教他增長教他增長故地味增
長地味增長故受樂增長受樂增長故信施增長。
[006-0260a]


【記】二隨事釋經六亦如生起初專聽增長。】


「是故世尊是諸眾生為知我恩應作是念我當必定
聽受是經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作是念巳即從住處
若城邑聚落舍宅空地往法會所聽受是經。」


【【記】二功德增長。】


「既聽受巳還其所止各應相慶作如是言我等今日
聞此甚深無上妙法巳為攝取不可思議功德之聚
值遇無量無邊諸佛三惡道報巳得解脫於未來世
常生天上人中受樂。」


【【記】三教他增長。】


「是諸眾生各於住處若為他人演說是經若說一喻
一品一緣若復稱歎一佛一菩薩一四句偈乃至一
句及稱是經首題名字。」


【【記】四地味增長。】


「世尊隨是眾生所住之處其地具足豐壤肥濃過於
餘地凡是因地所生之物悉得增長滋茂廣大。」


【【記】五受樂增長。】


「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多饒財寶。」


【【記】六信施增長。】


「好行惠施心常堅固深信三寶。」


【【文句】悉如文。


【記】二佛述成二初標文。


【文句】二佛述成。


【記】二隨釋二初述成展轉增長。】
[006-0260b]


「爾時佛告地神堅牢若有眾生乃至聞是金光明經
一句之義人中命終隨意往生三十三天。」


【【文句】文為二一約聞經展轉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
天世至出世日夜即受不可思議快樂即出世樂
也地神所說止是今世增長如來述成文雖略意
極長遠。


【記】一約聞經下為成展轉義故探取下科為出世
也日夜受樂在次文耳。
二述成供養增長。】


「地神若有眾生為欲供養是經典故莊嚴屋宅乃至
張懸一幡一蓋及以一衣欲界六天巳有自然七寶
宮殿是人命終即往生彼地神於諸七寶宮殿之中
各各自然有七天女共相娛樂日夜常受不可思議
微妙快樂。」


【【文句】二述成供養增長從人世至天世從天世至出
世長遠之義準前可知云云。


【記】經明供養是在人世也是人下往天世也日夜
下至出世也雖受天樂住樂法界故無所受是故
名為不可思議微妙快樂。
三發誓護經二初分
文。


【文句】三發誓護經文為三一誓護說法者二誓護化
道不絕三誓護聽法者。


【記】二釋義三並如分文初誓護說法者。】


「爾時地神白佛言世尊以是因緣說法比丘坐法座
時我常晝夜衛護不離隱蔽其形在法座下頂戴其
[006-0260c]
足。」


【【記】二誓護化道不絕。】


「世尊若有眾生於百千佛所種諸善根是說法者為
是等故於閻浮提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令不斷絕。」


【【記】三誓護聽法者。】


「是諸眾生聽是經巳未來之世無量百千那由他劫
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值遇諸佛疾成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三惡道苦悉斷無餘。」


【【文句】如文。】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卷第六



音釋



【經】



音巨懅畏怖也

音塔撻笞也

音屋沃灌也

音田恬靜也

厚吼
二音


音布簸去糠也

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