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91 維摩經疏卷第三.第六-- (master)



維摩經疏卷第六



香積佛品第十



就此品中三門分別。一辯來意。二解品名。三
[006-0399a]
隨文判釋。辯來意者。始從問疾至不二品廣
明行因。此品之中寄就香積如來明因得果。
因前果後義次第也。下文中修十修八復是
其因。眾香世界莊嚴妙事是淨土果。此即明
其淨土因果。又解。前之四品明其教行入不
二品。次明證行。此香積品不住道行。以不住
故此往於彼彼亦來此。互相顯發利益眾生。
有茲三意。故須明也。


釋品名者。前來賓主問答將訖。施設供養順
俗常儀。遂取香飯以供大眾。因示神變顯佛
事無方。就食主題章名香積佛品。


第三釋中文分為二。一問答辯法。二維摩文
殊說是法下結說利益。前中復二。一就香積
明淨土果。二彼諸菩薩聞說是下因彼眾香
菩薩讚請明淨土因。前中有三。一現淨土。二
顯勝食。三明教殊異。


前中有二。一明舍利見其室空內心念食以
為論端。二明維摩將為取食先現淨土。前念
食中。日時將至菩薩何食者。遠云。因上空室
故生此念。良以飯食時中所須。是以念也。又
因念食多有開發。所以念食也。藏云。念食有
三意。一身心俱累。凡夫人。二心雖無累而形
須資待。二乘人。三身心無待。諸大菩薩也。
舍利既受結業之形。心雖無累而形須資待。
於佛道法齊後不食。食時既至。故生念也。二
經初以來談論菩薩妙法。聲聞不樂故念食
也。三維摩空室身子扣關。互相顯發以為利
物。所以念也。問曰。空室之中聲聞五百。何意
舍利獨起念耶。答。諸弟子中舍利智慧第一。
[006-0399b]
又是時會之長。然多起發。故偏生念。又問。前
念床座通為二乘。今此念食偏為菩薩。答。床
座大小同須。是故通為食中。二乘自有乞食
法故不為也。前念座通為二乘而被呵責。故
今不為念也。或可。翻譯脫略非是理無。無垢
稱經云。此摩訶薩說法未起。我等聲聞及諸
菩薩當於何食也。


時維摩詰知其意下。將為取食先現淨土。文
中有三。一呵念穢食。二若欲下許取妙食。三
維摩入三昧下正為現土為取食緣。初呵中
維摩詰知其意者。知其念。意維摩以他心通
懸鑒彼心。故云知其意也。佛說八解脫仁者
受行。舉法以呵。八解之中前二解脫觀不淨。
汝已受行。云何念不淨斷食耶。又解脫即是
無欲。法食長養身之上膳。汝已受行。云何返
念不淨食耶。


八解脫義七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
三辯所緣境。四明行相。五所依地。六明漏無
漏。七問答分別。


第一釋名得名者。初通次別。通者離染棄背
名為解脫。八即是數。解脫是用。從數及用為
名也。或可。帶數釋也。前者。一內有色相觀
外色內者。謂自身。言外色者欲觀自身青瘀
等色。初習難成。先觀外色青瘀之事。比教內
身。不久當然。故名內有色觀外也。二內無色
相觀外色者。已觀自身不更內觀青瘀等事。
唯觀外色若青瘀等。故名內無色觀外色也。
已上二觀除變化障。三三名淨解脫身作證
者。青黃赤白鮮潔之色名之為淨。界地窮滿。
[006-0399c]
行者剋獲。名身作證。此之一觀除變化障及
煩惱生起障。四名空處解脫者。久觀諸色身
心勞苦。須作破列色想作厭色觀。緣無邊空
處而生此定。於空不染故名空處解脫。然成
就之時通觀四陰。從初得名名曰空處。五識
處解脫者。又緣空境患心勞苦攝境觀心。於
心離著名識處解脫。天無所有解脫者。彼無
所有無有麁識故。微細所緣緣少識為境名
無所有。於此離染名為解脫。下之二脫准上
應知。七非想非非想解脫者。此定最細不同
四禪三空。名為非想。雖有心緣異滅盡定。名
非非想也。已上四觀能除受味。八滅受想解
脫者。厭心勞慮止息有緣。除受想等心心數
法。名滅受想也。此之一觀除想受心法也。若
論得名者。初三解脫境用立名。空識二種方
便為目。非非想形對受稱。無所有及滅受想
約所無立名也。


第二出體性有二。一依小乘。二依大乘。小乘
體者薩婆多宗雜心論等。前三解脫以善大
地中無貧善根以為體性。空等四種解脫以
當地中善四陰以為體性。滅盡解脫以非色
非心不相應法以為體性。大乘體者。依瑜伽
等論有五種。一剋性體。前七解脫以別境五
中惠數為體。二引發體。此之七種以定惠為
體。三最勝體。若地前菩薩以加行智為體。地
上菩薩若緣色等事法以後得智為體。若緣
色等真如即以正體智為性。故瑜伽論云。此
七解脫以世出世智為體性也。四相應體。以
四陰為性。五眷屬體。以五陰為體也。第八解
[006-0400a]
脫以非想地厭心種子防心功能以為體性也。
第三辯所緣境者。初二解脫緣不淨色為境。
第三解脫緣淨色為境。若約十二處辯所緣
境者。十二處中緣色處為境也。若約五陰。緣
色陰為境。若約十八界。緣色界為境也。若約
理觀。緣色真如為境也。空處解脫方便初起
緣空為境。觀行成就通緣四陰。若辯理觀。緣
空真如。識處解脫初起緣識為境。觀心成就
通緣四陰。理觀還緣識真如。無所有處解脫
方便之時緣無所有為境。觀行成滿通緣四
陰。若辯理觀。緣無所有真如也。非想解脫初
起緣細想為境。觀行成就通緣四陰。理觀緣
細相真如也。第八滅盡解脫無心緣故不論
境也。


第四明行相者。初二解脫作不淨行及無相
行。第三解脫作淨行及無相行。空處解脫既
緣空境作空行相及無相行。識處解脫作緣
識行及無相行。後二解脫可知。若約寬通起
無常等諸行。第八解脫既無所緣亦無行相
也。


第五辯所依地者。前二解脫依初二禪。第三
解脫依第四禪。空等四解脫各依當地。第八
解脫依非想地。欲界散地不發解脫。中間未
至定惠不均。亦不發解脫。近分定亦不發。以
速疾故也。若約依方。此八解脫唯依三方身
起。不依北方。以無說力起故。若約三界身。
前三依欲界身。後五通依三界身起也。


第六明漏無漏者。有其二種。一約小乘約大
乘。初小乘者薩婆多宗。此之八脫並是有漏。
[006-0400b]
二大乘中二乘所得前七解脫。若緣色等事
法體是有漏。若緣色等真如性是無漏。第八
解脫一向無漏。若菩薩位。地前頓悟菩薩未
得第八。前七分得。此是有漏。若至初地已上
七地已來。所得解脫性是無漏。出觀已後還
即間斷。八地已上觀心相續。所得八脫一向
無漏亦無間斷。佛果可知。若是地前漸悟菩
薩。緣色等事法。前七解脫一向有漏。若緣
真如性是無漏。第八解脫一向無漏。若至地
上與頓悟同也。若約佛告果。八解脫俱是無
漏。


第七問答分別者。問。八解脫中何故第三第
八得名身作證。答。此二最勝所以得名。第三
即於色解脫中障漸無餘。第八即於無色解
脫中障漸無餘。是故偏立身作證名也。問。此
八解脫學人得不。答。依小乘。初二果人未離
欲界。未得根本四禪。不得八解脫也。若依大
乘。前二果人以有漏道伏欲界惑。分得七脫。
未得第八。第三果人八脫俱得。仍未圓漏。無
學果人方得清淨也。問。前二解脫俱緣不淨
色境。何故分為二脫。答。色有內外不同。是以
分為兩脫。若如此者。空境亦有內外兩殊。亦
應分為二脫。答。緣空之時不作內外解。所以
但合一解脫也。問。第三身與第八身何異。答。
第三約心身以證定。第八約色身以證定。滅
盡無心。以身剋證也。


若欲食下許取妙食。待須臾者得益不遙也。
當令汝得未曾有食者。該云香積味飯食之
能令長道斷諸煩惱。世所不行名未曾有也。
[006-0400c]
莊云。今言未曾有食。只食未曾有未曾有食。
豈有可得也。


第三維摩現土之中有二。初以神力現眾香
界。後此諸下明眾皆見。問曰。何須現彼國者。
解有二義。一者欲令大眾見彼修因往生故
須現也。二顯己不思議力欲令大眾咸仰修
習同己所得故須現也。前中初言入三昧者。
化所依也。若就實論。無時不定。今隨化相示
言入也。就所現中文分有五。一示方所。上方
界分。二明遠近。過四十二恒沙佛土。三所現
國名曰眾香。四所現佛名曰香積。五辯彼國
人物等相。過四十二恒沙佛土者。若隨相解
其義可知。就實而論即是經中四十二賢聖
之位。依花嚴經。一十住。二十行。三十迴向。
名字如上辯。四十地。言十地者。一歡喜地。二
離垢地。三明炎地。四燒然地。五難勝地。六
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惠地。十
法雲地。此十地上復有等覺妙覺。總為四十
二位。過此已後。無明細礙盡淨無餘。理證相
應成無上等覺。勝智圓滿方得號佛。故言過
四十二恒沙世界。有佛名香積者。彰化教主。
積戒定惠以成其身。名為香積也。第五明土
相中文有四句。一土莊嚴。五塵勝妙。二人莊
嚴。唯諸菩薩無有二乘。三重嘆土。純以香嚴。
四重嘆人。唯佛菩薩眾。見可知也。問。香積
如來三身之中何身所攝。答。報身所攝。所以
得知。香積世界唯有菩薩無有二乘。故知報
佛所攝。或可。亦通化身所收。所以得知。香積
土中既有天子名曰香嚴。諸天凡身未見報
[006-0401a]
佛。又經云。此諸大眾莫不目見。故知通化身
也。佛身既通報化。所居之土亦通報化也。此
諸眾下眾見可知也。


時維摩問眾已下第二顯取勝食。文中有三。
一明維摩為眾取食。二明彼佛應即與之。三
得食已普供大眾。前中有二。一命眾取食。二
於是下眾默不堪自遣化取。前中四句。一維
摩詰命眾取食故問。菩薩仁者誰能致彼佛
飯。致是運致檐輦之義。又云。致者到也至
也。誰能至彼佛所取飯也。二以文殊威神力
故制眾默然。欲使維摩自往取之。適其化意。
非謂大眾力不能也。三明維摩返繫。令取仁
德眾多不堪取食可著之甚故今返繫。仁此
大眾無乃可耻。四文殊為眾解過引佛為證。
如佛所言勿擊輕末學。以眾末學解脫之德
不堪往取。勿輕意也。


二明維摩化取食中文別有三。一以神力化
為菩薩。二而告下教取食儀。三時化菩薩下
承命往取。前中維摩不起於座居眾會前。起
化處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勝等明化所
作。維摩大士具有三身。一是法身。二是報
身。三是化身。現長者身是化身。化作菩薩者。
從化起化。二乘之人不能從化起化。菩薩從
化更能起化也。中論云。如世尊神通所作變
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化作人。准此經文。化
人復能起化也。或可。從淨名報身引起。以其
化身無有心故不能起化。又問。維摩化作菩
薩現諸光明。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依何禪定。
答。依智度論。依三昧王三昧依神足通依第
[006-0401b]
四禪。又十四變化心中依何心中起化。答。依
四禪。欲界化當第十心化也。又問。十二處中
化幾處。答。十一處全。法處一少分不化無為。
所以現菩薩威德勝者。欲使彼國諸菩薩等
覩之發心來此聽法有大茲益故須勝也。取
食儀中文分四節。一示方所。二明問訊。三教
乞食。四明乞意。初中而告之言。汝往上方。明
示方所。二到彼維摩稽首足下者設敬也。問
訊起居通問辭也。少病少惱者問訊事也。而
言少者示同世俗也。少病惱者問身增損氣
力安不。問心苦樂。三所食餘者。若不食餘即
不敢乞。乞食意中有三勝益。作佛事者。娑婆
眾生得道之益。弘大道者。小乘眾生悟大之
益。名聞普者。聞名誦持成德之益。問曰。舍利
前念食中但為菩薩。今此維摩取食何故為
聲聞也。答。身子念食原從自己須食心起。自
有所欲。謂他亦須。又身子實謂菩薩身有所
待。維摩達彼諸菩薩等久食深法於食不須。
今取者。唯為二乘未發心者教令發心捨小
學大故專為也。三化菩薩承命取食。文中有
二。初化菩薩昇于上方舉眾皆見。後化菩薩
發言求食令眾同聞言。如前教也。問。何意取
飯遣化菩薩。請座不遣人追。答。借座燈王謂
默感不思議。今令請香飯遣化奇特。又借座
示心通不遣使人往。請飯表身通故遣化人
取。又欲引上方菩薩從彼而來使此眾覩見
暮德進修道行。又欲以此法門利益彼眾故。
以是等緣故遣化往也。問。請飯維摩何不自
取乃遣化往。答。維摩即是時會化主。客在其
[006-0401c]
室。無宜捨去。又欲令彼諸菩薩等尋化推本
來此聽法故身不去。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已下第二大斷明彼如來
應請與食。文別有五。一明眾香菩薩覩化致
問彼佛具答。二菩薩言其人已下。審問維摩
道德何如乃作是化。彼佛具辯。三於是香積
如來已下。佛以香飯與化菩薩。四時彼九百
萬菩薩下。彼諸菩薩欲來此土。佛便聽許。五
時化菩薩受鉢飯下。二因菩薩承力至此施
作佛事。前中初問後答。問中三句。初言彼諸
大士舉能問人。見化菩薩彰所覩。嘆未曾有
彰昔未見。下正為問。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問
其所從來處。二娑婆世界為在何許問其方
所。三云何名為樂小法者問其所為。淨土中
無怪而問也。下佛答中佛告之曰總舉答詞。
下方度等隨問別答。於中初至界名娑婆。答
上問中娑婆世界為在何許。娑婆梵音。此翻
名忍。悲花經云。此土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
惱。土從人稱故名為忍也。佛號釋迦。於五濁
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答上問中云何
名為樂小法者。三彼有菩薩名維摩下。答上
問中今此上人從何所來。明此化人淨名遣
來。先列維摩住不思議辯其所得。為菩薩說
明其所化。故遣化來彰其所遣。稱揚我名并
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明遣阿為使此
慕求名增功德。自下第二彼諸菩薩審之維摩
詰其人何如及作是化問其人也。德力無畏
神足若斯問其德也。下佛具答。佛言甚大嘆
其人勝。對其初問。一切十方皆遣化往嘆其
[006-0402a]
化廣。對其後問。第三彼佛盛滿香飯授化菩
薩文顯可知也。自下第四眾香菩薩請佛求
來彼佛聽許。於中先列請人。俱發聲等發言
正請。供養釋迦見維摩等彰請所為。下佛聽
許可往者聽去也。下明誡約。先誡其身。後誡
其心。誡身有二。一教攝身香。無令眾生起惑
著心生煩惱故。問。既攝菩薩身香。云何不攝
飯香。答。佛神力故飯能除惑發其道意。所以
不攝。身香不然故須攝也。亦可。世尊恐彼眾
生生諸煩惱。是以勸攝必。其眾生不生貪染
亦不勸攝。故下經云。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
孔之香。二捨本形。無令彼諸菩薩而生鄙耻
心退勇猛故。就誡心中。又汝於彼莫懷輕賤
而作礙想。正勸捨過。於人莫輕。於土莫礙。畏
而不入名為礙想。所以下釋先徵後解。十方
國土皆如空者。諸佛勝土性淨如空平等無
二。但為大悲化眾生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自下第五明菩薩承力至中。若就別相。彼九
百萬承彼佛力。其化菩薩承維摩力。通則義
齊。何有異也。上來第二佛與食竟。


次維摩即化九百萬下。第三大斷得彼飯普
供大眾。文中二。一明維摩現不思議力小室
廣容。二維摩詰語舍利下。能以少食充於大
眾。正明供養。為此變者欲使眾香諸來菩薩
深敬故也。前中有四。一以神變作師子座安
置眾香新來菩薩。問。室中先有燈王高座。維
摩何故更化高座。答。燈王之座此方菩薩以
昇。香積眾至所以淨名化作高座。又問。舍利
念座。維摩何不化作。請座燈王此有何意。答。
[006-0402b]
舍利既見室空。所以生念。淨名若其自化。恐
致不實之嫌。是以不化師子座。又問。恐致不
實之嫌維摩不化座者。今香積眾至亦致不
實之想。何故維摩化作高座。答。淨名化座欲
令眾香菩薩生不思議想。所以淨名化作高
座。又云。上明借座。今辯化成。彰顯奇特也。
二化菩薩以彼香飯授維摩詰。三明香飯普
勳三千。四明人天等眾聞香雲集。聞眾有三。
一婆羅門聞香快然者。異香入體身心欣悅
也。二明長者至月蓋領諸人眾入方丈室禮
敬劫住後。三諸神及天雲集。文並可知。問。欲
界諸天聞香可爾。色界諸天既無鼻識。如何
聞香入方丈室。答。色界雖無鼻識而有鼻根。
欲聞香時借下界識而託上根。所以聞香入
室也。如十地菩薩將成佛時經色界中依第
四禪斷煩惱及習方成正覺引起成所作智。
第四禪中既無五識。云何引起成所作智。故
智借彼下識依上根生轉成所作智。彼亦如
是。或云。香是定心所變。法入所攝。色界諸天
諸天意識得緣。所以聞香入方丈也。第二以
食供養眾中文分為二。一辯香飯無盡。二其
諸菩薩下彰飯殊勝。初辯飯無盡中文有四
句。一命眾食。二有異下覩飯念少。三化菩薩
下呵其狹心。四於是下結受用無盡。問曰。前
座大小通告。今食何意偏告聲聞。答。有四義。
一聲聞自有乞食故無心欲食。二取飯正為
樂著小法者故。三聲聞小智飯少。大眾都無
心食。四身子念食唯為菩薩不為聲聞。故偏
命食。座即不爾。是通以告可食如來甘露味
[006-0402c]
飯者。此飯能滅諸煩惱毒資養惠命。名甘露
味。大悲所勳者。甘露味飯是大果。又從心所
起故云大悲勳也。無以限意下誡捨劣心。取
相分別名為限意。食無大利名不消也。遠云。
執為定少名為限意。用不應法名為不消也。
莊云。有所得心名為限意。取於飯相名不消
也。第二覩飯念少有異聲聞者出不消人。四
大弟子外名異聲聞。亦可。五百人外名異聲
聞。或可。二乘人等異諸菩薩名異聲聞。念飯
少者取食少相。而此大眾下取眾多相不知
諸佛不思議德。以一微塵納無數世界。微塵
不大。世界不小。第三呵狹小心中文有三句。
一呵。二四海下彰飯無盡。三所以下釋勿以
遮呵也。小德小智二乘人福惠少也。無量福
惠佛福惠多也。四海有竭下明飯無盡。或念
不應四海有竭此飯無盡者。假舉世間事彰
飯無盡。一切人食揣若須彌至一劫亦不盡
者。假舉世人明食無盡。一切人食食人廣也。
揣若須彌所食多也。人別須彌乃至一劫食
時久也。假使如此猶亦不盡所以下釋。初先
微後解。一鉢之飯所以言不盡者何下對釋
之。無盡戒下。聲聞五分功德有二種盡。一無
常盡。入無飯涅槃時盡。異彼二盡故言無
盡。功德具足者。不同菩薩。所食之餘不可盡
明佛食身報用無盡。於是鉢飯下第四正明
受用無盡自下第二飯殊勝中顯食功德能
有三。初明身安樂者。離忘不善名安。無苦適
悅名樂。譬如下欲次以喻顯安樂。後明食者
身出妙香亦如下喻顯香相也。
[006-0403a]


爾時維摩問眾香下。第三大斷明其教殊異。
於中有二。初明他佛。後明此土佛教。前中
有二。初淨名問。次彼菩薩答。以理言之。教實
無別。但以眾生報根性不同故問也。前中先
問彼具答之。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
入律行者。非謂彼土默而不言名無言說。但
以聖者致化不同此土眾生必以言教得道彼
國天人多以聞香得入聖位。下經云。或以香
飯而作佛事等。無文字說者舉其多耳。彼國
以香通道為宗。非都無言。故上經云。彼國無
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菩薩眾。佛為說法。故
知亦有言說。如此土以通道亦有因神變等
事而得悟道也。德藏三昧者。聖由定成獲此
定已。菩薩所有一切功德皆悉具足。故云德
藏三昧也。自下第二明彼菩薩問此國土言
教施化。於中先問後答。答中有三。初總以標
舉。二是地獄下別釋。三結成。此土眾生剛強
難化為說剛強語者。然聖化無方隨緣而應。
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以麁言而應之也。
佛有三種說法。一軟語說。行善樂果。二麁言
說。行惡苦果。三雜語說。或以苦言呵責。或
以軟語開化。雜說二種方能離過。今三教中
是麁教也。第二別中有三。一法。二喻。三合。
法中約就四諦以釋。欲令眾生知小可厭終
趣大乘故須明也。初明苦諦中先說三塗極
重之苦怖彼眾生令捨惡因。是諸難處者即
八難也。是中三惡及生盲聾四法是報難。以
異熟無記五陰為體。世智辯聰是煩惱難。以
染污邪惠為體。北方長壽無此二。是處難。以
[006-0403b]
所居住處世界成難。四塵為體。以彼天人諸
根具足根性聰惠非是難但處在彼故。亦可。
身處俱為難。即以異熟無記五陰為體。佛前
後是時難。以身墮在此時還以異熟無記五
陰為體。具上八法不得聖道及聖道方便。名
為難也。是愚人生處者。謂諸邊地邪見外道
無三寶處也。是身邪下次明集諦。文中雖復
因果。通舉對果辯因。意明集諦。是身邪行是
口邪行是意邪行者。此明三業。色形積聚名
之為身。依身起業不正乖理稱為邪行。餘二
亦然。並以遍行思數為體。若約勝。依成實論
思有三種。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發思。
身口七業以審處決定為加行。以動發思為
體。意三業者。以審決二思為體。故唯識論云。
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名意業也。是
殺生下次明十惡。斷命名殺。即是身。用生
是前境。殺彼眾生。此即從用及境為名也。然
殺眾生要具五義。一者謂是眾生數。二者
意樂。謂起害心。三者方便。欲為害故須執刀
杖。四者煩惱。謂貪嗔癡。五者究竟。謂彼眾生
或無間死或後時死。若具五義即成根本業
道。若闕一緣即成方便業道也。言殺生報者。
俱舍論云。不善業感果有三。一異熟果。隨下
中上業受畜生餓鬼地獄異熟果也。二等流
果。後得人身壽命短促也。三增上果。感得外
物乏少光澤。所以如此。由殺他被令他受苦
故於地獄受異熟果。斷他命故於人中受命
短促。為等流果。壞他威力故感外物乏少光
澤。為增上果也。不與取是不與取報者。他物
[006-0403c]
未惠名為不與。此即是境私竊曰。取是身用。
此即從用及境為名。得報有三。於地獄中受
異熟果。從彼出已來生人間資財乏少。是等
流果。於諸外物多遭霜雹。是增上果也。是邪
婬邪婬報者。乖於正禮名曰邪婬。此亦從用
為名。還感三果。於三惡趣受異熟果。在人道
中妻不貞良。受等流果。感外世間多諸塵垢。
增上果也。是妄語妄語報者。發言不實名為
妄語。此亦從用為名。得三種果。於地獄等
受異熟果。若生人中多被訛謗。受等流果。
外感資具多諸臭穢。果增上果。是兩舌報
者。離隔彼此名為兩舌。此亦從用為名。還感
三果。於惡趣中受異熟果。後生人中親友乖
離。受等流果。感得外事高下險曲。是增上果。
是惡口惡口報者。發言麁惡名為惡口。此亦
從用得名。感果有三。一於下惡趣中受異熟
果。後生人道恒聞惡聲。受等流果。感器世間
田多荊棘。磽确鹹鹵是增上果也。是無義語
無義語報者。不稱正義名無義語。此亦從用
得名。還感三果。於三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
間言不威肅。受等流果。感外世界時候變改。
是增上果也。是貧嫉貧嫉報者。於境染多名
為貧嫉。報得三果。於畜生等三惡道受異熟
果。於人道中其心貪威受等流果。感外世界
果實尠少。是增上果也。是嗔惱嗔惱報者。於
境損物名為嗔惱。感果亦三。於下惡趣受異
熟果。在人道中其心猛盛恒多嗔怒。受等流
果。感外世問果味辛苦。是增上果也。果邪見
邪見報者。起見不正名為邪見。還得三果。於
[006-0404a]
三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中其心增癡又多邪
見。是等流果。感外世界無諸果實。是增上果
也。是慳悋下次明六蔽。慳悋報者。慳即慳纏
由障他施。於下惡趣受異熟果。後生人間乏少
資財故得貧報。是等流果。增上如前。毀戒報
者。由犯戒故生三惡道受異熟果。後生人中
常多犯戒。是等流果。嗔恚報者。於下惡趣受
異熟果。生在人中得醜陋報及多嗔恚。是等
流果。是懈怠報者。由懈怠故受惡趣身。是異
熟果。後生人中性多懈怠。是等流果。亂意報
者。由散亂故生三惡道受異熟果。生在人間
心多散亂。是等流果。增上亦可智也。是結戒
下次明道諦。文中雖復通舉邪正。意欲對邪
辯正故次明也。文中約就三學明義。先戒。次
定。後惠。是結戒者。以諸眾生先造惡故佛為
制戒令其修善。是持戒是犯戒者。既制戒已
來。奉教曰持。違則名犯。亦可。持名止持。犯名
止犯。莊云。生心動念名之為犯。不取其相名
之持戒。故法句經云。若說諸持戒。無善無威
儀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是應作者即作
持也。不應作者是作犯也。是障礙者。是前二
犯能障聖道。不障礙者。是上二持不礙聖道。
是得罪者。結上二犯。是雜罪者。結上二持。是
淨垢者。下次明定學。諺云。正定名淨。邪定稱
垢。遠云。淨定無漏定是淨。味相應定稱垢。
亦可。淨者是無漏定。垢一切世俗定也。又
云。分別二相名之為垢。不取二相云淨定也。
漏無漏者。次明惠學。有漏者三漏也。無漏者
除三漏也。或可。地前加行知是有漏。地上正
[006-0404b]
體後得二智是無漏也。或可。依對法論。有其
六義。一漏自性故。二漏相屬故。三漏所縛故。
四漏所隨故。五漏隨順故。六漏種類故。言漏
自性者。謂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漏
相屬者。謂漏共有心等法漏相應故漏所依
故名有漏也。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
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為餘地
諸漏廉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謂順決擇分
為諸煩惱廉重所隨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
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生起故。具上六義名
為有漏。與上相違即名無漏。邪道正道者。外
道所行名邪。內道所修云正。亦可。二乘所修
云邪。菩薩修行名正。或可。取邪正相名邪。不
見邪正云正。有為無為者。次明滅諦。文中是
非通舉。意欲對非明是也。分斷變易二種
有漏五陰為業煩惱所為及四相所遷名曰有
為。或可。無漏五陰為生等四相遷流名為有
為。因中永滅名曰無為也。亦可。分段變易二
種因果名為有為。盡此永滅故稱無為也。然
此無為有其多種。依雜心俱舍大品經等有
其三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依掌珍論
及五蘊論立四無為。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
滅。四真如。依百法論及唯識立六無為。一虛
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
真如。依瑜伽對法等論立八無為。五種如前。
更加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即為
八種。問。何為諸論不同。答。百法唯識於俱舍
掌珍。擇滅開為不動及想受滅故成六種。瑜
伽對法於掌珍等諸論真如無為約三住分立
[006-0404c]
其八種。此等論師約義不同開合有異。於理
無違也。就唯識釋六無為。略有二種。一依識
變。謂曾聞說六無為。勳習力故心識生時相
分顯現。實是有為。由無變易前後相似假說
無為也。二依法性假立六種。一者虛空真如。
上離色障礙假說虛空。二者擇滅真如。上由
智簡擇斷惑證如假立擇滅。三者非擇滅。有
其二種。一者本性。謂真如上本性離染假說
非擇。二者緣闕。謂真如上漏無漏法緣闕不
生假說非擇滅。不生有二。一永不生。二暫不
生。四者不動。謂真如上苦樂受滅假說不動。
五者想受滅。謂真如上約想受滅假說無為。
六者真如。約其人法二空所顯安立施說假立
真如。所以然者。以真如體非安立諦離名言
相唯正體證也。問。不動等二三無為中何無
為攝。答。依唯識論。若暫滅者非擇滅攝。究
竟滅者擇滅攝。世間涅槃者。生死因果名曰
世間。可破壞故果上之滅名曰涅槃。然涅槃
不同有其四種。一自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
即有垢真如為體。二無住處悲智不住二邊。
因證涅槃即離所智知障。法空真如為體也。
三有餘障雖永寂若身未捨。以若身證涅槃
也。即斷煩惱障真如為體。四無餘。捨生死二
苦報名曰無餘也。即出生死若真如為體也。
又云。初一即真如。後三擇滅攝。滅有二。一滅
縛得。謂即煩惱障所得擇滅。二滅障得。謂即
所知障所得擇滅。有餘無餘滅縛擇滅為體。
無住處滅障擇滅為體。或可。自性涅槃以非
擇滅為體。不因擇力而得滅故。自性清淨離
[006-0405a]
過為名。無住處無他受稱。有餘無餘相形立
名也。問。此四涅槃誰人具有。答。一切有情皆
有。初一此約體說。不約證也。二乘無學容有
前三。唯佛世尊獨言具四。問。涅槃中涅槃有
二。一者性淨。二者方便淨。與四涅槃如何相
攝。答。四中初一性淨攝。後三方便淨攝也。
問。依涅槃經摩訶般若解脫法身名為涅槃。
依善戒經二即二智為菩提體。云何唯識論
但以真如為體。答。涅槃經等理事相從。唯識
論中但約理也。問。如何善逝有有餘依。答。
雖無實依而現似有也。或苦依盡說無餘依。
非苦依在說有餘依也。或可。依金光明經。法
身是無餘報化二身有餘攝也。問。所知障亦
障涅槃。云何但說障菩提也。答。依唯識論。
理實二障通障。即就勝而言煩惱障涅槃所
知障菩提也。以難化人下結上來法說。次下
喻況。譬如象馬乃至徹骨者。調馬有四。一觸
毛。二觸皮。三觸肉。四徹骨。超舉第四故言乃
至。如是下合一切苦。切之言者略有二種。一
具說四諦。二就苦諦中具說四苦。一說生苦。
如初觸毛。二說老苦。如觸皮。三說病苦。如
觸肉。四說死苦。如觸徹骨也。下根凡夫至此
方能發菩提心也。上來第一明淨土果訖。


自下第二明土因行。文開兩節。一因彼菩薩
讚嘆維摩為說十種增勝明餘土無。二彼菩
薩下因彼啟請為說八種生淨土行。此二何
別。前十具德。後八離過。初中有三。一彼讚
歎。二維摩印述。三正為說十種增勝。嘆中
初總。世尊下別。別中先嘆。如來慈深貧所樂
[006-0405b]
法者。小乘之法唯空無我無德稱貧。棄大學
小名之為樂。或可。此土眾生無大乘法財名
貧。俱有小識希求四諦名樂不法也。佛隱大
乘以小法化生故云度眾生也。次嘆菩薩悲
極言勞謙也。第二印述中有三。一維摩印。二
明勝負。行不在人貴其有益。彼土雖妙施德
無地。此土菩薩雖生穢國教化眾生廣有開
發勝過彼土。故思益經云。若人於淨國持戒
滿一劫。此土須臾間行慈為最勝。三所以下
釋以具十法勝也。第三次明十事。文分為三。
初問次答後結。十中前六自行。後四外化。四
中前三化法後一化行。除八難者小乘法。化
度小乘者大乘法。化濟無德者人間法。化四
攝法者利他行也。結文可知。


第二因請明淨土行。於中先問後答。為請意
者欲使眾生修淨土因往生故也。瘡疣者煩
惱之異名也。維摩答中有二。初總後別。別
中有三。一問二答三結。答中前四化他之心
後四自行。具此八者即生淨土。初中益生不
望報者。第一句慈心與樂而不求報後生淨
土得果自然。滿云。慈憐心益故不望報。代
受苦者。第二句并取喜心合成一句。所以然
者。若不生喜何能拔苦。為此悲喜二心合為
一句。故無垢稱云。二者菩薩如是思惟。我應
代彼一切有情受諸苦惱。我之所有一切善根
悉迴施與故。故知悲喜合成第二句也。若依
遠法師。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
不疑。初句敬人下句敬法。尊人重法合為第
五一句。雖有此制既非聖教。不可依也。代受
[006-0405c]
苦者。悲心愍物不入涅槃。後生淨土得自在
樂。又云。悲心深厚故代受諸苦。問。苦是眾生
報法。云何可代受。答。由其菩薩在苦化生彼
得出離故云代受。又復鞭杖等苦有可代處
菩薩亦代也。功德盡施者。喜心眾生施彼功
德。後生淨土無我所報。又云。以喜除嫉故能
盡施。等心謙下者。是第三句捨心平等謙卑
接𤘽。後生淨土得尊勝果。又云。捨除憎愛名
為等心。齊能卑敬故曰謙下。絕離怨親差別
之異故言無礙也。下四種中。前三尊敬三寶
之行。後一集善離過之行。敬三寶中視如佛
者。第四句觀諸菩薩體是佛故。後生淨土常
得見佛。莊云。菩薩是眾生橋梁。增己功德。所
以視之如佛也。聞不疑者。第五句於大乘深
法之中聞之不疑。後生淨土常聞大乘不思
議法。不違背者。第六句三乘雖別歸宗不殊。
應物利緣豈相違也。後生淨土常值聖眾。就
其後一自行成中曲有兩句。初句習善違順
等觀。後句離惡自他俱美。前中不嫉彼供者。
第七句。見他得利。密與己同。唯可歡心。寧有
嫉也。不高己利者。自得離樂。觀諸壞緣。唯慮
無常。何得高也。如是觀者名調伏心。常省己
過不識彼者。第八省己過故惡無不盡。不訟
短故善無不滿。恒以一心修諸功德者。塵垢
易增。功德難具。若不以一心專至。何以剋
成。具此八法則無瘡疣。生于淨土也。然菩薩
之行行復何窮如前。心是菩薩淨土等。豈只
八邪。又時言多。又時言一。如涅槃云。供養
一花則生不動國。或言。十念成就即得往生。
[006-0406a]
今且舉一數言八。非謂定在八也。雖復言八。
八不是多。雖復言多。多不異一。雖復言一。
一不異多。故知此八即非八言八。淨亦非淨
言淨。生亦非生言生。乃至一切諸法皆應如
是。上來正辯結益可知也。


菩薩行品第十一



此品之中三門分別。一明品來意。二釋品名。
三分文辯釋。初來意者。有其四義。一眾香菩
薩欲還本土請法自資。二維摩請佛印述以
成經法流傳後代。三維摩所現神變菴羅未
覩化事未周。四香積之飯菴羅未知欲使同
知。有此四義明品來也。


二釋品者。眾香菩薩請法還國。如來為說盡
不盡法。聞以為要行。即從請人以題章目。故
稱菩薩行品也。


三解文者。大開四節。一現瑞相令人發心。
辯香飯以為佛事。三明諸佛說法平等。四明
請法還國作念佛事勝緣。文別可知。


前中有四。一明維摩欲往佛所先現神瑞。二
問答辯釋。三持大眾往詣菴羅。四明如來勅
眾令坐。前中佛說法於菴羅園者。明現相處。
其地忽然者。現相時速。現三種相。一廣博者。
為受多眾令處廣博。二嚴事者。為安勝眾說
上法故令地嚴淨。三一切眾會皆作金色者。
為令大眾咸知進仰故使眾會皆作金色。阿
難白佛下第二問答辨釋。大士所為非小道能
測。又欲令此眾知變所由故。問下答下知。第
三持眾詣佛。文中有三。一明維摩命彼文殊
可共見佛。二明文殊印言善哉。三是時下維
[006-0406b]
摩持眾詣佛。文中以神通力者即神足通也。
世相迎送必結四輕騎。大士迎送運以妙通。
先淨名置座於地將先致敬故。繞七匝者。內
心愛重遍觀佛德隨順修行。或繞一匝三匝
七匝或百千匝或無量匝。一心合掌明心專
也。恭敬如來故一面立。次諸菩薩弟子釋梵
四王避座稽首佛足。以此諸眾前皆在座。淨
名持來故須避之。第四動眾令坐如法慰問
諸菩薩已者。嘆言善來教化眾生。不疲勞耶
即皆受教者。如教而座也。


眾坐已定佛語下第二次辯。香飯以為佛事。
文中有三。一佛問舍利汝見維摩神變事不
彼答言見。二阿難白佛今所聞下明彼維摩
到佛所已重辯香飯以為佛事。三阿難白佛
未曾有下類顯一切悉為佛事也。前中兩重
問答。初問意者。以其舍利從彼文殊至維摩
室具見所為故須問也。彼答可知。重問可解。
答中非意所圖非度測者。謂非凡夫意識所
圖。非身子心計度也。亦非二乘師智所測。


第二辯前香飯。文別有三。一阿難致問佛具
答之。二舍利自說身香阿難審問舍利具答。
三阿難問飯消久近維摩為辯。初中先問起
發。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下佛為辯。
彼菩薩毛孔之香即是眾香菩薩毛孔香也。
問。前去香氣普勳三千世界。何故阿難不聞
此中方聞。答。非分故雖近不聞。今欲廣明佛
事。所以得聞。又云。阿難園中尋聞此香。今欲
顯飯殊勝廣明佛事。所以重問。不是以前不
聞。第二初先舍利自說身香。阿難次問此所
[006-0406c]
從來。舍利後辯。長者維摩從眾香國取佛餘
飯。於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故我身香。
第三有兩問答。初阿難問香住。文如維摩下
答。至此飯消阿難重問。文如下答。答中有
三。初法次喻後合。前中有三。初約凡夫。次約
二乘。後約菩薩。此飯勢力至于七日然後
乃消者。此約凡說勢。唯七日其飯即消。又
云。香飯三塵為性。通凡及聖。香飯益身唯得
七日。若凡夫人未起行者食此香飯。七日之
內起人天行然後乃消。若大小乘人未發心
者食此香飯。七日之內隨其所應香飯力勳
發意乃消。如七生聖人如七步毒蛇也。藏云。
飯勢有三。凡夫福薄但得七日。所謂下也。二
乘次中故得初果正位羅漢心脫然後乃消。
所謂中也。大乘發心乃至補處然後乃消。所
謂上也。以應三品眾生故初云七日。若約位
辯。五停心觀七方便也。一不淨觀。二界分別
觀。三慈悲觀。四因緣觀。五數息觀。六總別
相念。七達分善根。經此七位食大悲飯能離
煩惱香飯息用。故云七日消也。若依薩婆多
宗。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三總相。四暖。五
頂。六忍。七世第一法。為七也。正位者。次為
二乘苦法忍以去見諦十六心名入正位。若
約新經。未離欲者若食此飯要得離欲。然後
乃消。此即第三果。得心解脫者。謂阿羅漢
果。大乘中三句至發心者至十信已上發心
菩提也。得無生忍者。初地已上得無生法忍。
理實四忍俱得。從初為名也。問。經云。已發
意食此飯者後無生忍然後乃消者。此從十
[006-0407a]
信至初地經初僧祇劫。此既長時捨身受身。
不可香飯隔生猶在。云何言得無生忍乃消。
答。有其四義。一直往菩薩地首。是分斷身雖
復捨生受生。猶食香飯起觀心相續不斷。入
初地時引無漏惠斷惑證如。息其作用。名之
為消。二此諸菩薩復捨生受身。後身之中識
中有種子種子遇緣還生。香飯相續不斷。流
至初地發無漏心。斷惑證真。名之為消。非是
食滅名為消也。三迴心菩薩十信十住已去
受變易身相續不斷。猶食香飯。引真見道。雙
斷二障。證真擇滅。息其作用。名之為消。非是
無食也。四諸小菩薩身雖分斷。猶食不思議
飯。攝持此身相續不斷。入初地時引正體智。
斷惑證如。名之為消。非食滅也。故上經云。揣
若須彌。乃至一切猶不可盡也。又上經云。無
盡戒定智惠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
盡。法華云。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
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以佛神力故令諸大
眾謂如半日。又法華云。日月燈明佛說法華
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謂如半日。理實聽六
十小劫。由經勢力持諸眾生經六十劫不死。
此亦如是。又如大迦葉於鷄足山入滅盡定。
留身待彌勒佛。經五十六億萬歲彌勒下生
與佛相見。中間不死。定力持身。香飯功力亦
爾。如智度論說也。若約新經。其以證得無生
忍者若食此飯要當安住不退轉位。然後乃
消。此即八地位也。得一生補處者十地後心
種智現前細障斯滅。此飯乃消也。譬如有藥
下立喻以顯名。曰上味者列藥名。其有眼下
[006-0407b]
明藥功能。此飯如是者合。上味滅除下合。身
諸毒滅然後乃消。問。香飯既是色法。云何斷
惑。答。遠云。由大悲香飯不思議力所以能斷
惑。如輪王有一床寶。聖王居上。即能離欲。
逮得四種玉女。雖見如覩佛像。不生欲心。況
佛菩薩所受境界。如經中說。菩薩有一照法
性冠。著此觀時一切諸法悉現在心。諸事亦
爾。雖有此釋。道理不然。豈有色法性能斷
惑。但以香飯資發觀智能斷煩惱。非是食體
即能斷惑。


第三類顯一切以為佛事。文中有三。一阿難
讚嘆如來述成。二廣就諸行以明佛事。三總
以結成。初阿難稱嘆。飯本充虛資養色力。今
乃斷惑得道。豈非未曾有也。如來印述者。所
讚合理故印云如是。二廣明佛事中文有一
十五句。義分為兩。初十四句順行佛事。後
有一句逆行佛事。前中更分為二。初十三句
別明佛事。後之一句總明佛事。初中或有佛
土以佛光明為佛事者。即眼識能通道色塵
為佛事。因覩佛光而悟聖道。故云佛事。故涅
槃云。遇斯光者一切煩惱皆悉消除也。諸菩
薩作佛者。如花嚴經。世尊默然令菩薩說法
度人以為佛事。以佛化人者。佛化為人為生
說法而得悟道。此上二句耳識能通道聲塵
為佛事。有以菩提樹作佛事者。佛於樹下成
道名菩提樹。此樹色香微妙復出諸香。見聞
嗅解皆悟聖道。此即五識能通道五塵為佛
事。衣服臥具。昔閻浮提王得佛袈裟懸置高
幢以示國人。有病之者覩見歸命。病皆除愈。
[006-0407c]
發菩提心。因此悟道。名為佛事。此即眼識能
道色塵為佛事。以香飯者。因食香飯得入聖
道此即三識能通道三塵為佛事也。


四食義六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三
明建立。四辯差別。五界趣有無。六問答聊
簡。第一釋名得名者有其二種。一通二別。初
通者。四者是數。食即是用。從數及用為名。
或可。六釋中帶數釋也。二別名者。一斷食。斷
謂形斷即是形相。食謂長養諸根大種。此即
形相及用為名。或可。斷即佛食。當體得名。
二觸食。觸對前境名之為觸。觸境益身故名
為食。從用為名。或可。觸即是食當體為名
也。三思食。有所怖望名之為思。思能長養故
名為食。從用為名。或可。思即是食。當體為
名。四識食。性能了別名之為識。識即是食。當
體為名。或可。第八識任持名食。從用為名也。
第二出體者。辯體有二。一小乘。二大乘。小
乘中薩婆多宗雜心論等斷食以香味觸三塵
為體。以是是合中知資養自根故觸食思食
以通大地中觸思二數為體。識食以六識心
王為體也。經部宗成實論等斷食以色香味
觸四塵體。食以冷暖等緣成假觸為體。思食
以思求。飯食思心為體。識食通取五識及五
識後意識獨頭意識為體。大乘中瑜伽論等
斷食以香味觸三塵為體。食以遍行中觸數
為體。觸雖通七八。六識相應者食義勝也。思
食亦以遍行中思數為體。此思雖與諸識相
應。屬意識者食義勝也。識食以阿賴耶識為
體。此識雖通七八。第八食義勝也。第三建立
[006-0408a]
者。依瑜伽論有其四法。一氣力喜樂。三悕
望。四任持。諸根大種由斷食故資養色身。有
氣力故。由觸食故攝益喜樂便能長養諸根
大種。由思食故專注悕望令其色根長養相
續。由識食故執受諸根大種不斷。對此四
義立四食也。第四辯差別者。依無性攝論。食
有四種。一不淨依止住食。謂欲界凡夫由有
煩惱名為不淨依止。即身謂不淨身。依此四
食得住故名不淨依止住食。二淨不淨依止
住食。謂有學聖人及色無色界凡夫有學聖
人斷見惑盡名淨。修惑未盡名為不淨。凡夫
已得上定伏斷欲界地惑名淨。未離上惑名
為不淨。由此四食資養得住故言淨不淨依
止住食也。三清淨依止住食。謂羅漢辟支已
斷見修惑盡名為清淨。由此四食得住故云
清淨住食也。四示現依止住食。諸佛如來及
大威德菩薩不藉食資示現受食。令身得住。
言大威德菩薩者。謂八地已上證無功用威
德示現自在。亦可。初地已上得十種自在名
威德。或可。即是二乘迴心向大受變易報威
德自在。此諸菩薩變易身心不假食資。但起
化身示現受食。今此香餅即是第四示現依
止食也。或可。即是法食性是無漏。非斷等
四食攝也。第五界趣有無者。欲界具有四食。
色界無色界唯具三食。以其斷食唯在欲界
故。若約五趣。人天可知。下三惡趣亦具四
食。瑜伽云。地獄眾生亦有微細斷食。謂府藏
中有微細風。由此因緣彼得久住也。第六
問答分別者。問曰。但是斷物皆成食耶。答。如
[006-0408b]
其所應當作四句。或有斷物而非是食。謂諸
斷物不能長養諸根大種。或有是食而非斷
物。諸餘三食無形斷也。或有亦食亦是斷物。
謂諸斷食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有非斷亦
非是食。謂諸觸思識等不能長養諸根大種。
如是所餘隨其所應皆作四句。問。眠夢梵
行等持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何故不立食耶。
答。長養有二。一攝受別義長養。謂長養諸根
令明盛也。二令無損害長養。能持諸根大
種無有損壞。夢等具斯長養。於前即無。是故
不立。問。心所攝法有五十一種。何故觸思偏
得名食餘不立耶。答。觸境益身悕望益心故。
二立食餘不名食也。問。此之四食為是有漏
為是無漏。答。唯是有漏。所以然者。由此四食
資養有身。無漏之法能破有身故不名食。若
約大乘。法味喜樂所持故無漏法亦能任持
資長惠命。亦名為食。大悲香飯亦同於此也。
問。斷等四食三性中何性所攝。答。斷識二食
性唯無記。思觸二食理通三性。問。斷食有形
容可示現。餘三是心云何示現。答。心亦可現。
如佛地論說。諸佛化身有依他心無自依心。
依他心者是相分化心也。又涅槃經云。化無
量眾生令使有心。故知心亦可示現。良由諸
佛菩薩不思議定。皆能化起無形質法也。諸
佛若不現起化心。二乘凡夫及畜生等那知
佛心。世尊真心十地菩薩尚自不能知也。


薗林臺觀者。因覩臺觀而入聖位也。三十二
相者或見一相二相乃至多相。隨所應現而
為示現。皆是入道之緣也。以佛身者現金身
[006-0408c]
也。自有眾生見佛色身發心悟道。此上三句
眼識能通道色塵為佛事也。虛空佛事者。除
去色形現虛空相令其心靜。結累自消。亦如
文殊師利滅眾色像現虛空相以化闍王。因
此悟道此即意識通道法塵為佛事也。下釋
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者。行因雖殊俱入
律行也。又以夢幻者因喻解法而得悟道。以
音聲語言者。現今言教而得道也。此上二句
耳識能通道聲塵為佛事。寂寞無言者。即是
維摩杜默之類此即意識能通道法塵為佛
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者。此句總顯法身無
相應悟合機無不利益。威儀者。行住坐臥身
四威儀也。進止者。舉動俯仰名進。住臥稱
止。諸所施為者。見聞覺識三業所作也。未曾
無益故言無非佛事。此即六識能通道六塵
為佛事也。上來一十四句順行佛事。


又此四魔。八萬四千煩惱下一句。逆行佛事。
八萬四千煩惱門者。如賢愚經說。彼有菩薩
名曰喜王。心自思惟。行何三昧便速逮得八
萬四千諸度法門。思惟已請佛。佛遂答之言。
有三昧名了法本。菩薩行之便速逮得八萬
四千諸度法門。何者是也。彼佛具答。始從光
曜無極度終至分布舍利度有三百五十種
門。一一皆修六度之因。便有二千一百諸度。
以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萬一
千諸度。正以凡夫用彼四大為身。聖修諸度
得淨法身。捨彼四大名為對治。六衰即是六
塵大賊。以能衰耗諸善法故。聖修諸度證入
佛境。捨彼六塵名治六衰。用此二萬一千諸
[006-0409a]
度治四心病。謂貪嗔癡及以等分。此四各有
二萬一千。都合八萬四千煩惱。而諸眾生以
為疲勞者。凡愚眾生以迷到故為疲勞門。諸
佛了煩惱性空。即以煩惱空性教化眾生。因
此得悟名為佛事。故無垢稱經云。一切如來
即以此法為諸眾生而作佛事。故上經云。煩
惱是道場。知如實故。又仁王經云。眾生未成
佛。菩提為煩惱。眾生若成。佛煩惱為菩提。
猶如俗醫有其三品。下醫之流藥成非藥。中
品之者以藥成藥。上品良醫用非藥為藥。佛
亦如是。能轉煩惱總為涅槃。名為佛事也。遠
云。諸佛煩惱以已遠離。後得智中大悲現起
攝化。眾生因之得悟。名為佛事。即此意識能
通道法塵為佛事故。下第三總結。


自下第三彰諸法平等。文中有三。一明菩薩
心等。二明諸佛德等。三大小乘相對教量顯
勝。前中菩薩入此門者。謂得忍菩薩證入諸
佛平等法門。若見一切淨妙佛土不以為喜。
不貪不高者。初見不喜往生不貪。處之不高。
不以為憂。不礙不沒者。於不淨土初見不憂。
往生無礙。處之不沒。菩薩既入此門知佛身
淨土平等。名生清淨心。而化現萬差接益群
品。故言歡喜恭敬未曾有。此即遠擊眾香菩
薩也。


第二明佛德平等中。初明體等。後名等。前中
先法次喻後合。法中有二。初明諸佛自德平
等。為化已下次明諸佛化相有殊。喻中亦二。
地有若干喻前第二化物緣。蓋虛空無若干
者。喻上自德性平等也。合中有二。初有兩句。
[006-0409b]
別合前喻。阿難諸佛色身下總合前喻。前別
合中次第而合。義並可知。就總合中不簡。自
他二種勝德。悉同上空故名為總。諸佛色身
者。一色身等。無漏色陰悉皆平等。二威等。
良以色身有勝威德故。三相等。以其三十二
相故。四種性等。種性不同。有其二種。一習
種。二性種。習種者猶聞薰習所得名習種。舊
釋云。所謂真如佛性法爾本有。若如今釋。即
是法爾種子本有功能。謂行佛性也。故無性
攝論云。無始時來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法爾
所得以為性也。或可。種性者即是種族也。故
無垢稱經云。族性尊貴也。五戒定等。即五
分功德平等。六三十二德平等。所謂具足力
無畏不共法也。大慈悲下利他德。慈悲意業。
威儀身業。說法等口業。成就眾生者。利益三
乘眾生。淨佛國土者。無量淨土。具諸佛法
者。三身佛法。悉皆同等者。總結平等也。就
名等中略嘆如來三種名號以彰同等。三藐
三佛馱者。初嘆正遍知號。以如理智如法而
知名之為正。以如量智遍通諸法名曰遍知。
多陀阿伽度者。嘆如來號。證真成德乘如而
來故名如來。故涅槃經云。乘十八空來成正
覺名如來也。又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佛陀者嘆大覺號。以其
勝智覺一切法故名覺者。此之三號依德施
名。德同如故名亦如之也。


第三教量顯勝之中。文別有二。一明三句之
義阿難不受。二維摩智慧二乘不測。初中三
句。一阿難不受三句之義。二阿難聞已便生
[006-0409c]
退屈。三如來安慰為其會通。前中三句。一明
阿難多聞劫壽不能盡受。二正使下假說多
人盡如阿難亦不能受。三如是阿難下結嘆
顯深釋小。不受諸佛阿耨下正嘆證道深廣。
智慧辯才下嘆教道不思。德既無盡。名亦如
之。第二阿難白佛下審己寡聞自生退屈。佛
告已下第三聖為會通。於聲聞中得稱多聞。
非謂菩薩。勿生退也自下第二大分為二。初
明維摩智德二乘不能度量。後明維摩所有
神通二乘不能作。前中初言且止阿難。止其
前言亦可止其測度之心。故曰且止。下誡之。
其有智慧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明人叵測。
一切海下喻顯。不應菩薩禪定約喻顯法。定
惠持辯菩薩一切功德非下所測名不可量
也。下神通不可作中捨置菩薩所行者。捨置
一切菩薩行德。是維摩詰一時所現者即向
來所現也。一時尚若此。況盡其事。一切聲聞
下舉二乘人不能彰淨名德勝也。


第四眾香菩薩請法還國佛為說中。文分三
節。一眾香請。二如來答。三聞法禮敬辭去。請
中有二。初明眾香菩薩自知己過求佛懺悔。
二願賜少法明其正請。生下劣想者發露也。
自悔責者分別淨穢心也。初見穢土生下劣
想。謂佛菩薩亦有昇降。聞此佛事乃自悔責。
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者明己解。佛
惠平等但隨眾生故土有憂劣。此明嘆之也。
願賜少法者下明請法。以有信教清淨心故。
所以請法。彼雖不藉言教亦欲通化十方。又
欲示遠來不空而返也。佛告諸菩薩無礙法
[006-0410a]
門者。此下第二答請。於中有三。初總舉勸
學。二何謂無盡下標名廣釋。三諸正士已下
總以結勸也。前中有三。初略舉勸修。二出二
行體相。三結法屬人。盡有住無即為有礙二
乘人也。不盡不住即為無礙菩薩行也。有為
有三相。名之為盡。無為無相名為不盡。如菩
薩不盡有住無者。此結法屬人。盡有住無雖
是一法就事往分故為二也。盡有即無積德
之地。住無即絕慈悲化導之能。是故大士
並不為也。肇云。有為雖偽捨之則大業不成。
無為雖實住之則惠心不朗。是以菩薩不盡
有為故德無不就。不住無為故道無不覆。若
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淨而淨不以為欣。
處穢而穢不以為慼。應彼而動物我無為。此
悟諸佛平等不思議之道必出于盡無盡門。
彼菩薩聞佛事平等不可思議。所以請法。故
佛聞此二門示其不思議無礙之道也。何謂
不盡有為者。第二標門解釋。於中總有六十
四句。文分為三。初有四十五句釋不盡有為。
二何為不住無為下有十五句解不住無為。
三又具福德下四句雙釋不盡不住之所以。
就前不盡門中有三。初標章門。二不離大悲
下釋。三是名不盡有為者結也。


第二廣釋中文有四十五句。義分為二。初有
二十二句明地前行。二發行善根下二十三
句明地上行。初地前行中文分為三。初有兩
句明根本心。教化眾生下中有十三句。明修
正行。在於禪定後七句下教修正心。慈悲二
行是佛道根本。二乘無故盡有住無。言不盡
[006-0410b]
有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為行首。肇云。以
其慈悲積德之本住有之因。所以建初先明
之也。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者。志求大
覺其心深固名深發一切智心。經生不失歷
劫逾明不暫中忘名而不忽忘也。下十三句
修正行中文分為二。初五句自分行。求法
不懈下八勝進行。就自分行中初二句利他
行。後三句自利行。教化眾生終不厭倦者。修
道之時。惱之者眾。而能無厭。涉苦彌懃。雖魔
怨逼誡心不生倦也。或可。菩薩教化眾生不
雜愛見。以無愛故化生不厭。為無見故所以
不倦也。於四攝法頓行者。於眾生界未發心
者行施愛語攝令發心。已發心者行利他行
攝化令起行。已修行者行同事攝令得解脫。
菩薩錄心修行四攝故云順行。護法不惜身
命者。理教行果軌持不邪名為正法。行人專
守故云護持。自非亡身捨命則不能便法流
行。種善不厭者。種者積也。善根者三善根。
一無貪。二無嗔。三無癡。或是六波羅蜜。亦
可。八萬諸善菩薩種積眾善深生愛樂故無
疲厭也。志常安住方便迴向者。求心不退名
為安住巧。以諸善迴趣菩提而無求相故云
方便迴向也。自下八句勝進行。初明智。後明
福。前智中求法不懈。是自利行。說法不悋。
是利他行。菩薩為得勝果求法無懈。為成法
施故無悋也。後修福中文有七句。初勤供諸
佛而無所畏者是勇猛心。為供化身佛入分
斷生。為供報身佛入變易生。而無畏者。不以
結生故無所畏也。或可。菩薩處在生死教化
[006-0410c]
眾生稱順佛心名供諸佛。雖處生死了生性
空故無畏也。心無憂喜者。是不動心。凡夫住
在生死多有違順。大士住空平等心無憂喜。
不輕未學敬學如佛者。是離慢心。肇云。未學
當學。所以不輕。已學當成。故敬如佛。墮煩
惱令發正念者。是開噵心。墮者沒也。眾生沒
溺煩惱三界輪迴。良由念邪興業煩惱。若發
正念。煩惱自消。故令發正念也。於遠離樂
不以為貴者。是隨有心。二乘智慧背於生死。
名遠離樂。獨善之樂破慈悲心。菩薩所以不
貴也。六著已樂者。是離著心。菩薩知樂從緣
無有自性。無性即空。所以不著。七慶於彼樂
者。是隨喜心。菩薩見他得樂心生歡喜。故云
慶彼樂也。不同凡夫自樂即生著自苦即心
動也。自下第三七句教修正心。初句不著三
昧。第二句不捨生死。次有二句行施正觀。次
更一句愛語正觀。下次一句利行施正觀。次
更一句愛語正觀。下次一句利行正觀。後更
一句同事正觀。在於禪定地獄想者。莊云。有
二種禪。一凡夫禪。味著靜慮。二小乘禪。獨
善求證能燒眾善壞菩提心。於諸菩薩為惡
趣故想如地獄也。肇云。禪定雖樂。安之則大
道不成。菩薩不樂故想如地獄。於生死中如
蘭觀者。莊云。菩薩了生死性空猶如幻夢。處
之無畏如蘭觀也。肇云。生死雖苦大道之所
因。菩薩好遊故想如園觀。見來求為善師想
者。諺云。本無施意。因彼求來發我施心。破慳
成檀故如師也。肇云。乞者雖欲自資而實益
我。故想為善師也。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者。
[006-0411a]
內捨身命外捨國城給施眾生名捨。諸所有
行施之時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果不求
世報。名具一切智想也。見毀戒人起救護想
者。莊云。毀戒之人必墮地獄。救彼沈沒令其
護戒名救護也。又云。犯淨戒人輪迴三苦。勸
修觀行息妄歸真超越生死云救護也。波羅
蜜為想父母者。六波羅蜜生成法身故如父
母。上經云。大智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
眾導師無不由是生。道品為眷屬想者。三十
七品助成聖道。明見佛性證無上道。猶人有
眷屬益其貴也。


自下第二有二十三句。明地上之行。文中有
二。初有四句修廣行。二生死無數下十九句
明修勝行。發行善根無有齊限者。上就始種
善根。今明修習增廣。初地已上發生廣願有
行皆修名發善根。遍眾生界萬善斯行。不以
劫數為限。故言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
事成己佛土者。觀佛國土嚴之事以為緣因。
自修己行以為正因。因緣具故感得淨土。觀
他成己云成己土也。開門大施得相好者。滿
云。開布施門不分別由好惡。及以財物如是
施者。即是相好之因。因中說果故言大施具
相好也。復次開四門。恣求者所取無礙。大施
有四句。一心足財少。二財足心少。三心財俱
少。此之三句非無礙施。四心財並足。能無齊
恣物所求名無礙大施。具足相好者。謂三十
二相。好謂八十種好。由無礙施招相好果故
云具相好也。除一切惡淨身口意者。自非除
惡三業無以清淨也。
[006-0411b]


自下一十九句明修勝行。文中有二。初有二
句。立章門下有十七句明修勝行。初生死無
數劫意而有勇者。生死長遠苦惱無量名無
數劫。自非勇猛之心何能久處生死教化眾
生也。或可。生死無量。若無勇猛之心那能超
越生死。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者。佛具眾德
云無量德。不以難得而生懈退。決意趣求永
故無倦也。此之二句立章門訖。


智慧下明修勝行。於中有二。一依前勇猛超
治過行。二不壞威儀下依前不倦修攝善行。
前中五句。初三破障。後二攝治。初破煩惱
賊。次出生死苦海。後伏魔軍。初先自破煩惱。
煩惱侵害如賊。惠劍斷除故云破也。即是段
因也。出陰界入此明離果。漸悟菩薩初地已
上得法性。生身捨分斷苦報。云出陰界入也。
亦可。菩薩有變易生死。了之性空故名為涅
槃。經云。菩薩非不有苦。解苦無苦。名苦聖諦
也。或可。頓悟菩薩八地已上受變易身無分
斷報。名出陰界入也。或可。菩薩了陰界入因
緣幻有。超過遍計所報陰界入等。故名為出。
荷負眾生解脫者。自無生死之縛。化諸眾生
令離結縛。故云解脫。破魔易知也。常求無念
實相智慧者。起心無間名曰常求。真智離妄
故云無念。正智證真故云實相智慧也。肇云。
真智無緣故名無念。偽智有緣故念相以生
也。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者。未得之財不
生追求名為少欲。已得之物分齊而取故名
知足。少欲知足應離世法。以慈悲化生故。所
以不捨世法也。
[006-0411c]


自下依前不倦修攝善行。文中有三。初五句
明三業化他彰離他行。二淨十善下七句明
其自得是自利行。初中不壞威儀能隨俗者。
是身業化雖同於俗。俯仰去來而不壞道之
儀式。起神通惠引導眾生者。明意業。化見形
不及道者。非通變無以引物。非智慧無以開
導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者。念謂無相正念。
得強念力。文儀二持。逕生不失歷劫逾明。故
云不忘也。善別諸根斷眾生疑者。明口業化。
善識物機。斷彼所疑令生信樂。以樂說辯演
法無礙者。四辯中一辯也。雖復演法不取其
相故無礙也。


自下明自德。文中有三。初二句攝凡夫善。次
有二句明攝佛善。後有三句攝菩薩善。十善
受天人福者。明攝凡善。此是戒因。受天人福
明具戒果。於人天中受八勝報名天人福。此
欲界善也。修四無量明修定因。開梵王天道
明攝定果。四等之心能生梵天。名開梵道。此
上界善也。勸請說法隨喜讚善得佛音聲者。
明攝佛善也。良以菩薩現梵王身勸佛說法
故得佛音聲報也。又云。見諸眾生所作善業
隨喜讚嘆故得佛八聲報也。八音聲者。一微
妙。二柔軟。三和適。四諦了。五不女。六不誤。
七深遠。八不竭也。身口意善得佛威儀者。三
業之善得佛威儀。勝報佛四威儀。皆為佛事。
菩薩雖未全具分。入其境故云得也。又云。威
儀如佛相似亦名得也。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者。明攝菩薩善也。自行合理名曰深修。利他
漸增名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者。依大
[006-0412a]
乘教而起修行成菩薩僧也。菩薩僧有二種。
一在家唯有理和。二出家具理事二和。此二
種皆是菩薩僧攝也。聲聞要須出家具理事
二和方名為僧。在家非僧也。心無放逸不失
眾善者。貪者。五欲名為放逸。或可。取相分別
名為放逸。由放逸故即失眾善。心無放逸即
無善不集也。此三句中初句修勝。第二法勝。
第三心勝。上來廣辯行如此。下總以結也。


何謂已下第二釋上不住無為。於中有三。初
牒。次釋。後結。菩薩不住無為者。二乘觀無為
住無為樂。云何菩薩觀無為樂而能不證永
處生死教化眾生。釋中分三。初有三句。三空
觀門。次有四句。四法行門。下八句。歷法觀門。
修學空不以空為證者。滿云。菩薩了諸法無
性名之修空。空亦復空。所以不證也。諺云。智
力故觀空。悲力故而不取證。弘福云。空有二
種。一所知空。謂人法空。二能觀智空。觀所智
空名修學空。觀智亦空。名不以空為證也。修
無相無作。不以無作無相為證者。滿云。空故
無相。無因可造名為無作。無相無作俱不可
得故無證也。諺云。智觀故無相無作。悲力故
不取其相故不證也。弘福云。無相有二。一所
知無相。謂二無我理。二觀智無相。觀二無我
智無人法相。名學無相觀智。無相名不以無
相為證也。修無起以無證者。肇云。諸法緣合
而有。緣散而無。何法先有待緣而起乎。此空
觀之別名無果可起也。無起性空無起亦非
無起故云不以無起為證也。又云。無起有二。
一所知無起。謂觀因緣法無住。二觀智無起。
[006-0412b]
謂二無我先觀因緣性空名修無起。觀智亦
空名不以無起為證也。觀於無常下明大乘
平等四法印觀。觀無常不厭善本者。滿云。二
乘以無常為無常故厭有為善法。菩薩不以
無常為無常知無常性空。然功德未具故能
不厭善本。弘福云。觀於無常得離常倒而不
厭善本顯本常性也。又云。大智故見五陰無
常已離常倒。大悲故而常在生死教化眾生
種諸善根也。觀世間苦不惡生死者。滿云。二
乘以苦為苦故惡生死。大士知苦無生而處
苦化物故不惡生死也。故涅槃云。菩薩非不
有苦。而解苦故無苦。思益經云。知苦無生名
苦聖諦。以斯文證故知菩薩了苦非苦方能
處中化物也。弘福云。觀三界苦得離樂倒而
不惡生死者。於生死中亦有樂性觀。於無我
而悔人不倦者。滿云。小乘以無我為無我故
怠於悔人。大士知我無我二法俱空。然眾生
未達。所以悔之不倦。弘福云。觀無我者。觀
生無我永離我倒。而悔人不倦者。常勸化生
令悟真我。所謂佛性也。觀於寂滅名永滅者。
滿云。聲聞以寂而為寂。是故證滅。大士觀諸
法本來寂滅非今始滅。所以不證。故上經云。
法本不然。今即無滅。是寂滅義也。弘福云。觀
於寂滅者。雖知涅槃無為常樂。而大悲處中
化物故不滅也。自下有八句歷法明觀。觀於
遠離而身心修善者。觀第一義離身心相名
觀遠離。為滿善行成於菩提故。以身心修善。
或可。菩薩遠離苦有三。一離苦果。二離煩
惱。三離業漆。即空常有而不乘修善也。觀無
[006-0412c]
歸趣善法者。肇云。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
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或可。觀二空真如。
生無所生。滅無所滅。不生不滅即無所歸。而
修順忍歸趣上地無生云趣善也。觀於無生
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者。菩薩觀無生有三。一
觀遍計本性不生。二觀圓成不從因緣生。三
觀依他生無所生。雖知諸法無生而為眾生
處生故現生說法以度一切也。故上經云。雖
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也。觀無漏不斷諸漏
者。初地已上七地已來頓悟菩薩雙斷分別
人法二執證真如理名觀無漏。留俱生貪種
助願受生化益眾生故云不斷諸漏也。或可。
八地已上菩薩證二空理名觀無漏。留貪等
種名不斷漏也。或可。菩薩示處有情有漏土
中化眾生故云不斷漏也。觀無所行而以行
法化生者。肇云。法性無業。何所修行。雖知無
行而眾生未達。要修妙行教化眾生也。觀空
不捨大悲者。觀法性空。空亦復空。眾生不
達。所以懷悲不捨也。觀正位不隨小乘者。正
法位是無為。觀法性空名正法位。於空不著。
不同小乘而取證也。觀法虛妄無牢無人無
主無相不虛福惠者。一切諸法因緣所成無
有自性。以何為牢。以何為主。雖知如此然大
願未滿。豈以無主人而不修福惠也。此等諸
句皆成就不住無為也。修如此法下結也。又
具福下次有四對。釋上不盡不住。所以四對
何別。初福智對。二悲願對。三教行對。四障治
對。此四對者破病唯二。所謂盡有住無。住無
則身智俱喪。何有福智之可圓。盡有即滅觀。
[006-0413a]
捨緣即定。無悲願而能具也。亦可。初對自
行。後三利他。又具福德不住無為者。夫德之
積也必涉有津。若住無為。功德不具。智慧故
不盡有為者。智之明也必由廣博。若廢捨有
為。則智慧不具。大慈悲故不住無為者。慈悲
入生豈住無之所能。滿本願不盡有為者。願
由積德。豈捨有為之所能也。集法藥故不住
無為者。夫採良藥必在山險非花堂所出。大
士集法藥必在嶮有非無為所生。隨受藥故
不盡有為者。若廢捨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
能隨而受藥也。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者。若
知眾病所由。非住無為之所能。滅眾生病故
不盡有為者。滅眾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
之所能也。


自下第三牒結勸學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
下牒前二門。二法雖異而行必相因。故對而
辯之。明行各有。以造用不同也。是名下結勸
修學。不盡有為故無闕德之累。不住無為故
無獨善之礙。此二無礙門是菩薩弘道之要
路佛事無方之所由。勸彼令學示其佛事不
思議道令必審故諸佛無若干也下明菩薩聞
法歡喜敬禮辭去。於中初先三業敬養。後辭
還土。前中初言彼諸菩薩聞說皆喜。法喜悅
心意業供養。以眾花等身業供養。於中先以
香花等供養。以後為設敬。前供養中以眾妙
花遍散三千供養佛寶。及此經云供養法寶。
并諸菩薩供養僧寶也。上來供訖。下為設敬。
此身業竟。嘆未曾有等口業供養嘆也。上來
敬供訖。言已不現到本國。辭還土也。
[006-0413b]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就此品中文開三節。一明來意。二解品名。三
釋文義。解來意者。前菩薩行品備修勝因。此
云見佛。明因得果。因先果後義次第也。亦
可。前品化益眾香諸來菩薩。此品化益此方
之眾。覩淨發心生不動國。具有斯義故須明
也。解品名者。見有二種。若就時眾以其肉眼
見彼無動如來化身色相佛也。阿之言無。閦
之言動。佛者名覺。今存梵本名阿閦佛品。若
約維摩解。見佛者見是淨名如理之智。佛即
所證平等法身。體無來去故云不動佛。如常
釋。此明維摩前見釋迦後見阿閦。從後立名
故稱見阿閦佛品也。若依無垢稱經云。觀如
來品也。


三釋文者。文判為三。一明正觀。二不生而生。
三示神通。前中有三。初問次答後結。如來問
者。欲使維摩顯真見佛故為問也。維摩詰言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者。觀因類果故云
如自。觀他同己故曰亦然。身實相者。所謂表
二空真如遠離眾相性非虛妄名曰實相。即
是法身佛。中論云。諸法實相中。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觀佛有三。一觀化
身。權應變現。二觀報身。真常五陰。三觀法
身。二空真如。淨名今所見者即是第三法性
之身。不同前二。故云見實相也。此句總觀。
我觀如來前際下別。別中文有一百二句。分
為八觀。一觀如來非三世攝。二觀如來離因
緣法。三觀如來不在三界。四觀如來離有無
相。五觀無在無不在。六明如來智識所不及。
[006-0413c]
七同真性。八與一切法平等。初云前不來後
不住者。莊云。法身不生不從未來來。法身無
滅不從過去去。既無來去亦不住現在。佛無
來去非三世攝也。肇云。法身超絕三世。非陰
界入所攝。不可以生住去來而觀佛也。二觀
法身離因緣中。初觀法身體非五陰。次觀非
四大。後觀非十二入。此三法門皆是虛妄不
與真實法身相應。故並離也。初中不觀色者。
諺云。色有形相長短等異。法身中無故不觀
也。色如者色如即空。法身有體故不同也。不
觀色性者。色性質礙無常敗壞。法身性常即
不同。此故不觀也。餘之四陰准義同前。不觀
者謂不見佛也。滿云。不觀色者。不見佛身同
色有也。不觀色如者。不見佛身同色無也。不
觀色性者。不見佛身同彼色性亦有亦無也。
三中既無所見。乃為見實。以實見為見。是真
見佛。一陰既無。然餘四類爾。既非五陰所
生。亦非四大所起。猶如虛空不從四大成也。
故寶積經云。正見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
又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
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六入無積身心已過者。
六入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無性即空。不成法
身也。又云。法身如來不以六入積聚成身。何
故無積。明佛法身已過六入也。弘福云。此有
二義。一如來法身由如虛空故。不從六入積
或而生。二法身六入不同造色。八微九微十
微積聚以成名六入無積。雜心論云。極微在
四根。十種應當知。身根九餘八。謂是為香
地。身心已過者。超過六入故名過也。三觀法
[006-0414a]
身出三界者。真如法身體性常住。非三界所
攝。故云不在三界。何故。不在離三垢故。既
越三界垢。所以不受三界身也。三垢已離者。
明不在。所以三垢依雜心論即是九十八使。
欲界見修有三十六。上二界見修各三十一。
除嗔故。論云。苦下具一切。二行離三見。道
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法身既越三界之身。
安得有三界垢也。故言已離順三脫門。明與
無明等者。辯離垢所由。法身如來與空無相
不異。名之為順。故上經云。法隨於如無所隨
也。良由法身體順三脫即有三明。言三明者。
一天眼明。二宿命明。三漏盡明。或可。依涅
槃經。一菩薩明。謂般若惠二佛明。謂佛眼照
見佛性。三無明明。謂十一空。空非是明能生
智明亦名明也。此之三明真性法身具三明。
性空與無明真性不異故言等也。由其平等
遠離眾相。所以能離垢也。四離有無相者。諺
云。以其法身具眾德故不一相。無別體故不
異相。以無我故不自相。無我所故不他相。萬
德珠斑非無相。德體空故非取相。滿云。一異
俱絕故云不一相不異相。自體空故不自相。
離自無他故無他相。無相亦無故曰非無相。
相屬於緣無相可取。故言非取相。以其法身
離一切相故。般若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五觀無在無不在。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者。以其法身非生死
故不此岸。非涅槃故不彼岸。非聖道故不中
流也。又云。不捨涅槃故不此岸。常處生死故
不彼岸。既不在彼此二邊亦不處中流也。教
[006-0414b]
化眾生者。法身不在三處似若不化眾生。今
大悲化物亦無不在。觀於寂滅而不永滅者。
既云化生。復似見眾生相。所以法身雖化。常
寂則無在也。而不永滅者。常化眾生亦無不
在也。不此不彼者。同真諦故不此。同俗諦故
不彼。又云。此彼屬緣名相之法。法身離相故
無彼此也。或可。不處生死故不此。不證涅槃
故不彼也。不以此不以彼者。既云。不此。此
自非此。不以此而為此。不以彼者。既云不彼。
彼自非彼。不以彼而為彼。故言不以此不以
彼也。六明知識所不及者。初兩句開章門下
二十句重釋上義。開章門中不可智知不可
識識者。二乘十智不知。凡夫八識不識。凡小
知識生於名相之內。法身無相故知識不及。
若約菩薩後得智。緣俗亦不證真故言不知
識也。若約正體知雖復證見法身。以離能取
所取分別亦不知識也。無晦者。諺云。法身朗
照也。成上不可以識識。無明者照而常寂也。
成上不可以智知。此對既爾。下十九對例然
宜准之也。肇云。明逾三光。誰謂之晦。闇逾冥
室。誰謂之明。能闇能明者豈明闇之所能也。
滿云。非癡故無晦。非智故無明。無名無相
者。諺云。法身名空稱曰無名。勝德常寂名為
無相也。肇云。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也。無
強無弱者。滿云。至柔無逆。誰謂之強。剛無不
伏。誰謂之弱。又運動天地非其強。應盡無常
亦非弱。強弱從緣無性故空。空故無強弱也。
諺云。無名無相故曰無強。非無名相稱為無
弱。又云。空無我故名為不強。體具真我稱為
[006-0414c]
不弱也。無淨穢者。法身性空本來無穢。穢相
既無對誰稱淨。無淨無穢。故云真佛也。故上
經云。見垢實性即無淨相也。不在方不離方
者。肇云。法身無在而無不在。無在故不在方。
無不在故不離方也。諺云。法身非色故不在
方。仍是色性故不離方也。非有為無為者。肇
云。欲言有為無名無相。欲言無為應備萬形
也。又云。體無生滅故非有為。既非有為。知復
對誰說無為也。無示無說者。滿云。無相故不
可示。無名故不可說也。肇云。非六情所及。豈
可說以示人也。不施不慳不誠不欺者。六度
空故即無可誠。六蔽亦空故欺也。此明不可
以善善不可以惡惡也。不來不去者。諺云。不
從前際來。亦不滅過去也。肇云。寂然而往。
泊爾而來。明無動相也。不出不入者。不出生
死不入涅槃也。言語道斷者。明離四句絕百
非。非福田非不福田者。無相之體莫覩其畔。
言語所不及。豈有田不田哉。或可。非有故非
福田。非無故非不福田。又云。性空故非田。
具恒沙德非不田也。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
者。非田故不可言應供。非不田故不可言不
應供也。非取非捨者。非田故非取。非不田故
非捨。非有相非無相者。非田故非相。非不田
故非無相也。或可。法身平等非有故非相非
無故非無相也。七同真等性中。初二總舉。不
可稱下諸句重釋。初同真者。法身即以真如
為體。如如不異故曰同真。性體不殊名為等
性。下重釋中。不可稱量者。法身無相不可以
言稱。不可以智量。何以故。過諸稱量境界故
[006-0415a]
也。非大小者。細入無間故曰非大。量等虛空
不可云小。小大從緣自無體質。何以故。同真
性也。非見聞覺知者。非色故非見。非聲故非
聞。非香味觸故非覺。非法故非知也。故雜心
論云。眼界隨生見。耳界隨生聞。三界隨生覺。
意界隨生知也。離眾結縛者。既無見聞覺知。
性自解脫不生結縛也。八與一切諸法等者。
法身等故在智如智在生同生。渾然無際與
法性無別。所以不出於諸智。不異於群生。故
云等諸智同眾生也。於諸法無分別者。法身
無相同諸法空。故無分別情也。一切無失無
惱者。空性平等故無得。無得故無失。無失即
心無濁。無濁即無性也。無作無起者。有濁有
惱便是作業。起苦報無濁惱故無作無起也。
無生無滅者。既起苦果即有生滅之惠。無作
無起故無生滅也。無畏無憂無喜無厭者。若
有生滅是可畏法。便欣生而憂死矣。憂喜已
無。故無厭也。無已有無當有者。既無憂喜。不
復受諸有。無已有者不受過去。無當有者不
受未來。無今有者不受現在身也。不可以一
切言說顯示者。此明法身離言不可以文字
分別所顯。故思益經云。實相者不如文字所
說也。


三身義六門分別。一釋名得名。二出體性。三
明建立。四辯德相。五相對四句。六隨義分
別。第一釋名得名者。有其二種。一通。二別。
通者。三是數名。依義體義集義是身義。此即
從數及體用為名。或可。帶數釋也。別者。一
自性身亦法身。一味真如體常不變名為自
[006-0415b]
性。自性即身名自性身。當體為名。亦是持業
釋也。二法身。恒沙功德可軌持義名之為法。
法即是身。名為法身。當體得名。或可。真如
與恒沙功德為所依止故名法身。從用受稱。
或可。真如與大功德事法為所依止亦名法
身。亦從用得名也。二報身。無漏五陰果起酬
因為報。報即是身名報身者。當體得名也。或
可。聚義名身。從用受稱也。亦名應身。內與真
如恒相應故。從用為名。亦名受用身。有其二
種。一自受用。如來四智無漏五陰自受用法
樂淨土。自受用即身。當體為名。或可。自受
用聚集名身。從用為名也。他受用者。佛化細
身為增上緣令他地上菩薩受用法樂淨土。
即他受用之身從果為名。三變化身。改易形
質名變。無而忽有稱化。變化即身名變化身。
當體為名。或可。變化積聚名身。從用為名也。
亦名應身。應現五道化眾生故。從用得名也。


第二出體者。法身以真如為體。故佛地論云。
法身以真如為性。又上經云。眾聖賢至於彌
勒皆如也。若依無性攝論。無垢無罣礙智名
為法身。金光明經以真如及真如智名為法
身。此等經論約相從義說不就性論。若約德
中以斷德為體也。受用身有二。一自受用。二
他受用。自受用者無漏五陰為體。故涅槃經
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相行識亦復如是。
若約其德以智德為體。若約三智以自利後
得智為體。故無性攝論云。受用身即後得智
也。二他受用身以化用無漏五陰為體。若約
智利他後得智為體。三德中以恩德為體。變
[006-0415c]
化身以化用無漏五陰為體。若約智以利他
後得智為體。故無性攝論云。變化身即後得
智之差別也。若約相以色為性。故梁攝論云。
化身但以色形為體。就德以恩德為體也。


第三建立者略有四義。一約因由有三戒立
有三身果。梁攝論云。攝律儀戒約法身。攝善
法戒約應身。饒益眾生戒約化身。二約德由
佛有三德。所謂斷智恩德。約斷德立法身。約
智德立受用身。約恩德立變化身。故梁攝論
云。法身是斷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三
對障。依金光明經。智障清淨能顯法身。煩惱
障清淨能顯應身。業障請淨能顯化身。由所
知障障法空理及一切智故。滅此障得顯法
身。由煩惱障在生死苦故。滅此障顯變化身
事業自在。又此三障本末不同。滅此三障得
佛三身。四約轉依由轉滅三心故立三身。言
三心者。有漏八識總束為三。賴耶名根本心。
末那名依本心。六識名起事心。故金光明經
云。根本心盡顯得法身。依本心盡顯受用身。
起事心盡能顯化身相。由此三心本末次第
故。轉此三顯三身果亦有本末。


第四辯德相。先明德後顯相。法身具本有四
德。以法身體無生滅有常德。真如離苦有樂
德。性自在故有我德。真如無染故有淨德。報
化二身有修成四德。以證二空與如合故性
無生滅有常德。故涅槃經云。諸佛所師所謂
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亦可。報化二身雖
從緣生。前後相續中無間斷故名為常。無性
攝論云。如常受樂如常受食也。無漏五陰性
[006-0416a]
無逼迫。又不違聖人意有樂德。以自在故具
我德。由離二障體性無染有淨德也。次辯相。
法身有五相。一轉依相。謂轉惑智二障。二白
淨相。以法身體是真實善故。三無二相。由離
有無二邊故。四常住相。真如清淨故。亦可。
如體性無生滅故。五不思議相。以非世間聞
思修惠境故。此之五相前四約德。第五約理。
前四之中初轉染得淨即明淨德。二白淨相
體用自在是其我德。三無二相既離二邊是
其樂德。第四常住是其常德。報身五相。一說
法相。為初地已上菩薩說波羅蜜法。二可見
相。以具無量相好為大地菩薩之所見故。三
諸業無休息相。以益菩薩無休息故。四隱沒
相。入涅槃故。五示現相。現色身故化身八相。
一兜率天相。二降神母胎相。三納妃相。四出
家相。五苦行相。六得菩提相。七轉法論相。
八般涅槃相。此之八相前五菩薩後三佛相。
五中前三在家相。後二出家相。三中初一天
相。後二人相。如前具釋。


第五相對四句。法身對受用作四句者。一是
法身非是受用身。所謂自性法身。二唯受用
非是法身。謂他受用身。三亦受用亦是法身。
謂正智法身。四非受用非法身。謂變化身。受
用對化亦有四句。一唯受用非變化者。謂自
受用身。二唯變化非受用者。謂地前所現化
身。三亦受用亦變化。謂他受用身。四非受用
非變化。謂自性法身也。變化身中色心相對
但有三句。初唯心非色。謂能化智為身體。無
性攝論云。即能變化名變化身。二唯色非心。
[006-0416b]
如梁攝論云。化身但以色形為體。三亦色亦
如。佛地論說。後得智上變化色心為其體也。


第六隨義分別者。法身凝然常。受用身相續
常。化身不斷常。法身不說法。無言說故。亦
說法。生智解故。身受用身是自利德。一向不
說法。若與二身為所依止。亦名為說也。他受
用身及變化身是利他德。並皆說法。受用身
為地上菩薩說法。化身為地前凡夫二乘人
等說。又法身斷德。報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
又法身不可見。以非色故。自受用身亦不可
見。以自利故。他受用身及變化身並皆可見。
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見。變化身為地前凡
夫二乘等見也。


自下結觀邪正。如來身為若此者。結前所觀。
作如是觀下辯觀邪正。依前八觀而察者名
為正觀。自餘之外名邪觀也。


汝於何沒已下第二明舍利求問維摩沒生之
相。文中有二。一維摩辯無生義。二佛告下如
來能化明其有生。前中先問後維摩答。舍利
所以問者。由見淨名神德奇異。辯才無滯。本
生之處必應殊勝。今欲求知故為問也。答中
有三。一約舍利所得之法明理無生。二於意
云何下明法虛幻彰事無生。三沒者已下簡
聖異凡明已無生。前中三句。初維摩返問汝
所得法有沒生乎者。淨名𢙢人存前沒生故
為此問。以明無沒生也。二舍利正答無沒生
者。舍利所得空無我理不同事有故無沒生
也。三維摩約答返呵。若汝所得法無沒生者。
云何問我何沒生也。第二段中句別有五。一
[006-0416c]
維摩舉喻返問。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
女寧沒生也。二舍利正答。無沒性也幻無定
實故無沒生。三維摩引經證成。汝豈不聞佛
說。四舍利印述如是。五維摩約答返呵。若
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我何沒生也。自下
第三斷中。沒者敗壞相生相續相。生死雖為
異相莫不同。是虛誑也。生死不實。何得有生
死。此則明凡異聖。不盡善不長惡者。明菩薩
不同凡夫。盡善故所以死。長惡故所以生。今
明菩薩生則長善盡則滅惡。雖同虛誑而長
盡不同。此則辯聖異凡。明已無生也。是時舍
利下如來就化明其有生。文中有三。一佛示
生處從無動國而來生此。二舍利嘆未曾有
捨淨遊穢其事是難故為此嘆。三維摩為舍
利釋會來意。初中有國名妙喜者。法花經名
歡喜國。於彼沒者。示沒彼國應來生此。二舍
利弗言未曾有也者。捨樂處苦甚為希有。是
人乃能下出希有事。多怒害處者。此土方於
餘國怒害最多。


第三淨名釋中。文有五句。一問曰光與闇合
乎。二答不合。曰光出時則無眾冥者。釋上不
合。喻自體淨。三夫曰何故下問曰行義。四欲
以明照下解曰行義。喻能淨他。五維摩約答
以顯化益。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
生者。合曰。光出時不與愚闇而共合者。合
則無眾冥但滅眾生下合欲以明照為之除冥
也。


是時大眾渴仰下。第三次明神通變化。就中
有五。一明時眾欲見彼佛及諸大眾。二明如
[006-0417a]
來告維摩詰令為此眾現彼國土及無動佛普
令眾見。三維摩應命現通遠接妙喜來安此
土。四爾時佛告諸眾已下大眾皆見故願往
生。五佛告舍利下佛知而問欲令身子自慶
發願利益未來。初中大眾見者。聞說妙喜之
名所以生於渴仰也。佛知眾念告現者。有其
二義。一示其本國欲令大眾發願往生。二顯
大士不思議德。第三應命接土中先明內心
起念。二作是念下依念入定。現大神力欲使
時人生信故也。前中三道寶堦者。欲天報通
足能陵虛然。彼土以寶堦嚴飾為遊戲之路。
閻浮提人亦登其堦者。嚴淨之土福慶所集。
人天之報相殊未幾故。同路往返有交遊之
歡也。如陶家輪者。取彼世界來入此時輕舉
無礙如陶家輪也就入三昧起通之中又別有
四。一依定現通取妙喜界來入此土。二明覺
眾莫測所以請佛求救佛答是維摩所作。三
明愚眾不覺往來。四明彼此無有增減。初中
入三昧現神力者。明通由定發。非是無因。故
示入三昧使人天信。不同呪幻所。故雜心
云。五通在四禪。根本非餘地。彼得神通菩薩
者明大力菩薩。得天眼者遂見瑞變為眾而
問。其餘天人未了發聲救護者。為諸小菩薩
怖難未除所請加護也。佛答可知。愚眾不覺
可解。四而無增減如今不異者。問曰。彼若不
來至此。此可不增彼亦不減。今此大眾咸見
妙喜來入此土。是則此增彼減。何故經言不
增減也。答曰。若隨相釋既有去來。非無增減。
今此就其破相說故。來無來相故此不增。去
[006-0417b]
無所去彼亦無減。或可。維摩以神通力妙喜
雖入此土。由本如故此方不增彼處不減。雖
復二界相雜。各見所居與本不異也。問。此無
增減是不思議。與前芥納須彌山王何異。答。
有四義。一以大入小。芥納須彌。二以小充大。
請飯香積。三以大容大。妙喜入忍界。四以
小入可知。今是第三以大入大不思議也。大
眾見妙喜中文分有六。一佛勸觀妙喜。二明
大眾唯然己見。三佛勸修無動之行。四明此
眾見彼佛也發心獲益。五佛記之當生彼國。
六明彼國化益既周。還於本處舉眾皆見。此
上六斷文顯易解。更不重釋。自下第五佛知
而問欲令身子自慶發願益未來中。光問次
答。答中有四。一答己見。二發勝願。三明自
慶得其善利。四其諸眾生已下利益未來。就
中八句。一明開經之益。二況復下信解受持
修行之益。三若有手得已下得經之益。如人
得寶雖未受用已名富者。手得經卷亦如是
也。四若有讀誦已下如說行故便蒙諸佛護
念之益。此由行者內有正解外感慈悲。蓋是
機藥無差理必然也。五其供養下明前行人
能為眾生作福田益。供養此人當如佛也。六
其有書下明書持之益。以此經法出生諸佛
是佛母故也。七若聞經下隨喜之益。以其隨
喜之善能趣一切智故。八若能信解與他說
下得菩提益。能令自他勝行不退遂致得佛
故佛記也。


法供養品第十三



就此品中三門分別。一明品來意。二釋品名。
[006-0417c]
三分文解釋。初明來意者。夫說法既周。道無
不利。欲使勸勵新學獎訓未來校量顯勝。所
以明此品來。


二釋品名者。理教行果自性軌持名之為法。
行人修習稱順佛心名為供養。此品之中以
法供佛云法供養品也。問。何不財施以其法
供養耶。答。依智度論有七種勝。一財施有限
法施無窮。二財施垢多淨少法施淨多垢少。
三財資養色身法長養法身。四財有佛無佛
法爾常有。法要須佛出方可得有。五財不能
顯義。法能顯義。以修法故能解義理。六財不
能生法。法能生財。由解法故能施財也。七
財施若多必假眾力。法施運心不假他力也。
具上七義所以行供養也。


三釋文者。就中有四。一明天帝嘆經勸學。二
佛言下如來印述。三天帝正使已下為明法
深淺挍量顯勝。四佛告下引昔證成法供養
勝也。


前中有三。一約天帝為生物信嘆經殊勝。二
如我下明信解者有其深益。三世尊下天帝
彰己為重法故受持經者為之作護。前中釋
提桓因舉嘆經人。此乃天帝之別名也。於大
眾中明嘆經處。白佛言等彰嘆經辭。我雖從
佛聞百千經舉劣顯勝未曾聞此不思議等對
劣顯勝。以此經中廣明不思議神通。復明實
相智慧方便權實了。故稱決定。所以嘆未曾
有也。


二明益中自有兩節。一依教受持益。二何況
下次明依義修行益。初言何況修行者。以淺
[006-0418a]
況深。修行益中約位上下以分。閇眾惡趣者。
諺遠二法師云。是十信前善趣人也。依經離
過云閇惡趣門也。今釋是資粮位也。始從十
信至十迴向四十心已來諸小菩薩具修福智
二行。伏斷邪教分別人法二執。令三惡道業
畢竟不生。故云閇惡趣也。開諸善門者。遠
云。亦是善趣人也。依經修益名開善門。今釋
是加行位也。諸善者見道智也。智有二種。一
無分別智。謂離能所二取分別。二後得智後
時得故名為後得。或可。義在後故名後得智。
要由證真方了俗故。故唯識論云。若不證真
如無由了諸行也。門者暖等四心也。由前暖
頂二位觀所取空作遍計無相觀。次忍一位
觀能所空作依他無後生觀。後之一位雙印
二空。由此四位觀無相無生引生初地二智。
故開門也。若依無性攝論云。前之三位觀能
取空。由此四位作無相無生引見道智生。故
言開門也。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諺遠云。是十
信人佛種成立佛護念也。今釋不然。是初地
位生在佛家是佛真子故佛護念也。降伏外
學者。諺遠云。此下四句是初地已上位。初二
破邪益。後二住正益。今解。是二地持三聚淨
戒。饒益眾生。不簡怨親。使物歸信。降伏外學
也。摧滅魔怨者。是三地證得四禪發五神通
摧天魔也。修菩提者。即是四五六七地也。四
地道品五地四諦六地緣生七地功用滿足。
此諸地中善學佛德故云修治菩提也。安處
道場八地九地。八地得無功用。九地得四辯
方。成就相應故言安處道場也。履踐如來所
[006-0418b]
行之跡者。即是十地。通即一切神通三昧皆
是佛跡。別即末後金剛三昧是其佛跡。十地
順行故云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也。


第三文開兩節。初明帝釋為敬法故供養給
事受持經者。二所在已下明有經處往彼守
護。此明經法深勝難思能令學者究竟得佛。
是以身子自慶於前。帝釋今復嘆美於後。欲
使聞者必修故也。上來天帝嘆經勸學。


佛言已下第二如來印述。文中有三。一嘆善
哉。汝能護法吾助汝喜。二此經下釋其所以。
正以此經廣說三世諸佛菩提。是故若人受
持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故勸一切皆受
持此。三是故下結。可知也。


第三校量顯勝之中。文別有四。一廣舉供佛
之事。二返問天帝此人供養稱寧多不。三天
帝正答甚多無量。四取所益約對持經明福
不及。前中文分為兩。一明現前供養。二明不
現前供養。前中有三。初先法說明多。二譬如
苷蔗下就喻以顯。三正興供養男子女人舉
供養人。或一劫等明供時節。下辯供相。恭敬
尊重意業供養。讚嘆口業。奉諸所安身業供
養也。第二明不現前供中。至佛滅後明供時
也。言一一全身舍利辯事也。舍利梵音。此云
名身。諸佛或有全身舍利。身形如本。或復為
其分身舍利。如似阿難般涅槃時分身四分
如是等也。或復為其碎身舍利。如此釋迦般
涅槃時焚燒身骨碎如芥子。全身舍利供之
最勝故偏舉之。若一劫明供久近。上來第一
舉供佛事竟。自下第二返問天帝。其人殖福
[006-0418c]
寧為多不。第三天帝以理正答。第四佛取所
益約對持經明福不及。於中先明聞是經典
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前供。所以者何下
釋。先徵後解。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者。明佛真
德由經而起。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
福不可量。約佛真德顯經殊勝明福多。非彼
財供之所能及也。


佛告已下第四引昔證成。於中有三。初明財
供養不及法供。二時王寶蓋豈異人下通會
古今。三如是天帝當知此下結嘆勸學。初中
有二。一舉財供養。二時王子名月蓋下約對
法供以顯不及。前財供中文分為三。初中先
明所供之佛。次時有輪王寶蓋下彰能供人。
後爾時寶蓋與眷屬下明供養事。初所供佛
口。先明藥王十號具足。次彰世界之名。後明
徒眾多少。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明時遠近。時
世有佛號藥王等。正列所供藥王別號。如來
等十是佛通稱。佛十號。一如來。依寶性論云。
從自性來至果性故名如來。金剛般若云。如
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
云。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涅槃
故名如來。瑜伽論云。言無虛忘故名如來。成
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言如來也。應
供。智斷具足為世間眾生供養也。涅槃經。應
斷世間之法悉名怨家。佛應斷除故名應也。
又云。四魔者是菩薩怨。諸佛如來為菩薩時
能以智慧能破四魔。故名為應。瑜伽論云。以
得一切所應得義故稱應也。三正遍知。以正
體智證如離相稱正。以後得智無事不知故
[006-0419a]
云遍知也。依涅槃經云。正者不顛倒。遍知者
於四顛倒無不通達也。依瑜伽論云。等正覺。
等是平等。正是正解。覺是覺悟。佛於諸法平
等覺悟云等正覺也。四明行足。明是三明。行
是六度之行。三明六度悉滿足也。依涅槃經。
明者名得無量善果。行謂菩提行名。即是戒
惠乘戒。惠足得菩提果故云明行足。依瑜伽
論。明謂三明。行即止觀。二品善能圓滿故云
明行足。若依智度論。明是三明。行名身口。唯
佛身口具足餘皆有失故云足。五善逝。善名
好。逝名去。於生死中好去不來三界也。依涅
槃經。善者名高。逝名不高。高即大菩提果。
不高者謂如來心也。佛若心高不名如來。是
故如來名為善逝。六世間解。三種世間。一者
眾生世間。二器世間。三正智覺世間。如來智
惠照知世間性空故云世間解也。瑜伽論云。
如來善知世間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
名世間解也。依涅槃經。東方無量阿僧祇世
界。一切聲聞緣覺不知不見不解。諸佛悉知
悉見悉解。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故
為世間解也。七無上士調御丈夫。士是士夫。
士夫中上故云無上士。依地持論。有其七種。
一身無上。具足相好。二道無上。具自利利他
二道。三正無上。具足四正明正見正戒正威
儀正命。四智無上。具足四無礙智。五神力無
上。具六神通。六斷無上。謂煩惱所知二障俱
斷。七住無上。謂梵住天住聖住三住中勝住
也。具上七義名無上士。如來自調身心復調
丈夫故言調御丈夫也。依涅槃經。上士者名
[006-0419b]
之為斷。無所斷者名為無上士。諸佛如來無
有煩惱故無所斷。是故號為無上士也。八天
人師。在天為天師。在人為人師。理實世尊非
天非人。人天之上故稱天人師也。佛是六道
之師。但以人天益勝所以得名。九佛。此云覺
也。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具上三義名佛也。十
世尊。具上九德為世所尊故名世尊也。二世
界大莊嚴。劫曰莊嚴。辯其劫國。佛壽二十小
劫明壽長短也。二十小劫者。依俱舍論。劫有
三種。始從八萬歲下至十歲從十歲漸增還
至八萬歲。此一上一下名為小劫。四十小劫
名中劫。八十中劫名為大劫。三其聲聞僧三
十六那由他等明眾多少也。能供人中時有
輪王標其位也。名曰寶蓋列其名辭。七寶具
足彰其所有。言七寶者。一是珠寶 此二非
情。三是象寶。四是馬寶。此二畜生。五主藏
臣寶。龍樹說云。是夜神與人交接。六主兵寶。
七女寶。此三是人。相狀功能具如經說。主
四天下明其所王。須彌四面大海之中有四
洲渚名四天下。東方有洲名弗婆提。形如半
月。人面像之。南方有洲名閻浮提。其形尖
邪。人面像之。西方有洲名瞿耶尼。形如滿月。
人面像之。北方有洲名欝單越。其形正方。人
面像之。此四天下金輪聖王通皆領之。銀輪
王王三天除欝單越。銅輪王王二天下除東
及北。鐵輪王但王閻浮提。為簡後三故說寶
蓋王四天下。依仁王經。四種輪王鐵輪王位
在善趣。或可。在十信也。銅輪王位在十解。
或云。在十信也。銀輪王位在十行。金輪王位
[006-0419c]
在十迴向。此之寶蓋主四天下。是金輪王十
迴向菩薩也。故此經誦云。十善菩薩發大心。
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
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二天性種
性。道種堅德金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王
有千子端正勇等。彰其所生。三下明供事。於
中初明王自供養藥王如來至滿五劫。下教
王子供養王先勅告。後明諸子奉命供養。上
來第一明財供養。


自下第二約對法供以顯不及。於中有二。一
問答廣釋法之供養勝前財供二佛告天帝王
子月蓋聞是法下彰法供養勝財供養。二佛
告天帝王子月蓋聞是法下彰法供養有大勝
益。悟柔順忍修行法供。前中別有三番問答。
初中兩句。一王子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
殊過此者。二以神通下以佛神力空聲引導
法供為勝。第二斷中句亦有二。一月蓋王子
請問何謂法供。二空天教問藥王如來。第三
斷中文亦有二。一王子月蓋行詣藥王請問
法供。二如來為說。說中初言法供養者。標其
所請下正辯。有二。一出法體。二若聞如是等
經已下約對前法以明供養。明法體中文別
有二。一辯法體相。二能令眾生坐道場下顯
其法勝。


就前中有四。一嘆法深。以難信故。二難法大。
以菩薩藏攝故。三嘆法定。以陀羅尼印印之
至不退故。四嘆法勝。成就諸行故 初中諸佛
所說深經總以標舉顯示實相深義故曰深經
也。即是方廣經以方廣一部顯二空深也。或
[006-0420a]
可。修多羅等十二分教是深經。下別顯之。難
信者。世人取相生著深經離相是故難信。難
受者。實相離其四句難領入心也。故大智度
論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邊取不得也。微妙難
見者。妙絕塵境六識不得故曰難見。清淨無
染者。離一切相故曰無染。非分別所得者。無
知之智方契無相之理故非分別所得也。又
云。難受者明難得決定難領入心。此二非聞
惠境。微妙難見者。此明非思惠境。清淨無染
明緣觀不及。此明非修惠境也。上來第一明
其法深。自下第二明其法大。辯前深法是菩
薩藏所攝不同小乘也。自下第三彰其法定。
陀羅尼者是梵語。此翻總持即。是文義二持。
論其體性。惟念與智記法不忘。是其念義。知
法不失。是其智義。以不忘失持法不改。故記
為印。印猶定也。證法不失欲令行人至不退
故。自下第四明其法勝。文中有二。一修善
行。二離過行。前修善中有二。初明自利。入大
慈下彰其利他。前自利中成就六度明其因
勝。善分別義明其理勝。順菩提法彰其果勝。
眾經之上嘆其教勝。二利他者。入猶證也。慈
能與樂。悲能拔苦。善教菩薩化益眾生。名
利他也。上來修善下明離過。於中初言離魔
事及諸邪見明其離障。眾魔事除邪業也。及
諸邪見滅邪解也。滿云。魔謂四魔。邪見六十
二見。若聽此經則無取相緣及分別。故思益
經云。有心分別一切法邪。無心分別一切法
正也。肇云。正教既弘眾邪自息也。下明釋離
所由。順因緣者。觀因緣故了達諸法但從緣
[006-0420b]
生無有自性故無人無命。明說生空。空無相
等明說法空。諸無性名之為空。緣相亦無故
云無相。無果可造故稱無作。無因可為故云
無起。凡欲滅邪契理。要須觀十二緣法無有
自性故。約因緣以明離障方能悟大乘空理
也。上來第一辯法體相。


自下第二彰法功能。天中有三。一令眾生坐
於道場成等正覺為多人敬。二能令下依法
起勝行為聖所讚。三背生死下令人發心得
涅槃樂。前中令坐道場者有其二義。一真。二
應。若就應。釋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得成佛道
名坐道場。轉法輪者。應身為生諸經法受與
前人令證不退名轉法輪也。若約真辯。菩薩
三無數劫具修萬行。至十地終心金剛三昧
親生佛德。名曰道場。依之得果故稱為坐。若
其通取。一切萬行能生佛德悉名道場。如上
光嚴章辯也。菩薩既成佛已。後得智中為生
說法。故云轉法輪也。諸天龍讚嘆者。以成佛
道故為眾敬嘆。嘆其法勝非嘆其人。准後應
知。第二能令起勝行中。初起自行。說眾菩薩
已下明利他行。自利行中令入佛法藏者。此
明教行一切眾生依教生解。若不因深經不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也。肇云。未有捨背深經
而能入佛法藏也。攝眾賢聖一切智惠者。成
就證行也。賢者善也。即是三賢十解十行十
迴向三十心也。聖者正也。正二空名聖。即是
十聖始從極喜至法雲地也。三賢證加行。十
聖雙證正體後得二慧。此等賢聖智慧深經
能攝也。利他中光明能說救已下彰說有蓋。
[006-0420c]
前中說眾菩薩道者。能說行法菩薩所行其
道無方。八萬眾行皆陳深經也。依諸實相乃
至苦空義者。明說理法也。實相二空真如依
實相辯說五法。實相非苦非樂。遣樂情故名
苦非謂有苦。乃至遣有情故名寂滅。非謂有
寂滅。就說益中文分為二。一令生捨邪歸正
除障之益。二諸佛下為聖攝受稱嘆之益。救
毀禁者。謂破四禁犯五逆罪小乘之法所不
能救。能救之者其唯大乘方等經也。若聽深
經即知罪逆性空。已解空故即出罪逆也。諸
魔外道貪著怖畏者。聞經無相則違本心故
怖畏也。二賢聖稱嘆者。非佛賢聖不能深悟
其理。悟其□深。所以稱嘆也。自下第三令生
發心中。背生死苦示涅槃樂者。自非深經即
不能厭其生死會涅槃之樂也。十方三世諸
佛說者。總結前來所說之法。今昔雖異覺道
不殊。萬法同歸理無二徹。故究竟大悲經云。
聖聖言說異。意旨悉皆同。文字即解脫。大小
理處同。嘆美深經盡於此也。上來第一總明
法體竟。


自下第二約對前法以明供養之中有二。一
依教詮義。信解受持為下供養。二又於下依
其義言如說修行。解窮真性為上供養。前中
初明自利。以方便下化他。行滿是名下結。就
其第二如說修行上品供養中。初辯後結。辯
中有四。一略依四依之行為法供養。二隨順
下略依十二因緣觀法明法供養。三依義下
廣明四依以申供養。四隨順法下廣明十二
因緣以申供養。初中又於諸法如說行者。順
[006-0421a]
四依之法而修行也。第二略明十二因緣中。
言隨順觀十二緣者。因緣生法體自空無。依
此而觀名為隨順。此句是總。離邪見下別。別
中有二。一明生空。二而於因緣下明得法空。
前中雜見得無生忍者。謂得初地無生忍也。
正證忍時不見我人及眾生等名為生空。而
於因緣無違諍者。次明法空。於中光明因果
非無因能感果名曰無違。果遂往因故稱無
諍。或可。觀其因緣體性空寂。空不礙有。名曰
無違。有不礙空。故云無諍也。於法無違於
人無諍離我所者。法我空故即觀向前。因之
與果體性空寂。以空寂故則無有我。我尚空
無 何有我所之可得也。第三重廣前四依中。
三門分別。一辯名。二出體。三明次第。初辯
名者。依義不依語者。所詮之理名之為義。憑
之起行故說為依。能詮之教名之為語。雖依
語得義。然語非是義。如因指見月得月亡指。
得理捨詮。所以依義不依語也。依識者。智能
入理決斷解了。所以須依識。但分別起於染
著。棄捨不從故不依也。依了義經不依不了
義經者。顯實分明名了義經。憑之取解故說
為依。覆障之言名不了經。棄而不從故曰不
依。了不了義略有四種。一法印非印門。二詮
常非常門。三顯了隱密門。四言略語廣門。法
印非印門者。法印有三。一諸行無常。二涅槃
寂淨。三諸法無我。若一切教有此三種理印
所印等名為了義。違三法印等非了義經。由
此道理。三藏二乘十二部教無非了義。捨煩
惱業及苦故。諸外道教非了義經。不能永離
[006-0421b]
惑業苦故。常非常者。如涅槃云。又聲聞乘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若言如來無常
變易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常住不變名為了
義。此經意言。若經中說佛是法身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與此相違名不了義。則顯小乘詮
非常佛名非了義也。顯了隱密門者。解深密
云。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
依一切法皆無自性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
更希奇而亦有上。猶未了義。即說一切性皆
是空。三無性教名非了義。唯識云。故佛密意
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名了義也。
言略語廣門者。雖是大乘明顯之教。初但略
說。談理未周。所明未盡。名為不了。此依說義
言為廣略名了不了。非約所詮理是究竟非
是究竟名了不了。此中第一為令眾生捨邪
歸正名了不了。一切佛經皆名了義。外道所
說名不了義。第二為令捨小歸大名了不了。
一切大乘名為了義。諸小乘教名不了。第三
為令捨隱歸顯名了不了。一切大乘顯了言
教皆名為了。雖是大乘說法。隱密名為不了。
第四為令如法廣略名了不了。諸重頌經言
略不盡皆名不了。非重頌經言廣盡故說名
為了。以此四門攝義稍盡。隨其所應當廣思
擇。今此經中四義俱有。方便品中淨名說五
非常法。是法印門如弟子品中淨名教阿難。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是常門也。佛國品中寶
積讚佛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即
空常有是顯了門。此經之中長行多偈頌少。
為是語廣門四義既圓故是了教可依受也。
[006-0421c]
依法不依人者。託法起行名為依法。得法捨
人名為不依人。問。依法不依人者。未知一切
人不可依亦有可依耶。答。可依。人法相對以
為四句。一法可依。謂大乘法人不可依謂小
乘人也。二人可依。謂大乘人即四依菩薩也。
法不依。謂小乘法。三人法俱可依。謂大乘人
法。四人法俱不可依。謂二乘人法也。語義相
對亦作四句。准前可知。二辯體。義即是理。
以真如為體。智是證智。以正體後得二智為
體。教以音聲名句文以為體。性法以六度為
體也。三明次第。義即是理。是智所證故先明
也。智是證智。依理起智故次明也。了義經教
由智而說故次辯也。法是所詮即是行法故
後明也。第四廣前十二緣中。文中先辯。作如
是下結以顯益。辯中有二。初總後別。總中隨
順法相無入無歸者。法即因緣法也。上順因
緣知法無生。今順因緣知法無盡。法從緣而
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從過
去去。故曰無入無歸也。下別明中。無明畢竟
滅等者。汎觀因緣有逆有順。逆順不同有其
三種。一就事分別。從前向後尋因趣果名順。
從後向前尋果推因為逆。二約因緣生滅分
別。觀十二支生名順。散滅為逆。三就理分
別。觀十二緣假有為順。順法有故無性空寂
為逆。逆於有故。三中前二大小同知。後一唯
大。今此所明義當後門。即是逆觀也。無明過
去已滅未來不生現在不住。三世空故即是
不滅。所以無盡也。又云。無明從緣生。生即不
生。從緣滅。滅即不滅。不生不滅。無明即是畢
[006-0422a]
竟滅。無明既滅。乃至老亦當無盡也。上來別
觀訖。下結顯益。作如是觀。十二因緣修前順
觀。法本不生無所滅名無盡相。無法可盡。乃
是畢竟滅也。不復起見。正明觀益。一切斷常
有無等不復起也。上來別明修行供養。是名
最上法之供養。總以結嘆。上來合是第一月
蓋請問如來為說。


自下第二月蓋聞法獲益修行法供。文中有
三。一明月蓋以聞法故得柔順忍。此忍即是
四地已上順忍也。此云何知五忍明義。地前
伏忍初二三地信忍四五六地順忍七八九地
無生忍十地及佛寂滅忍。故知此忍是四地
已上柔順忍也。或可。是地前順忍。順趣初地
已上。所以得知月蓋以信出家方得五通。故
知是地前忍也。二即解衣下報恩供養。三白
佛下正明供養。文中有四。一自宣己心。二請
佛加威。三如來為記。四月蓋蒙記正行法供。
初自宣己心。文相可知。二加哀建立者。月蓋
自以道行未立魔邪熾盛。若不加威神力即
為魔所壞。故請加也。又聞法供欲行之。經道
深遠非已所弘。故願加力也。三如來記中初
心知。次口記。即是建立欲令後人信伏知其
守護法城。法能遮防故喻城也。第四月蓋行
法供中。文別有二。一於佛現在修行自德為
法供養。二於佛滅下明佛滅後以經化他為
法供養。前中先聞佛授記以信出家。次修善
法精進不久得五通下明其所得。得五神通
行用無礙。通菩薩道行體自在。此二自德。得
陀羅尼意業成就。無斷辯才口業成就。此二
[006-0422b]
化德。就佛滅後行法供中。初明月蓋依法趣
起說。月蓋比丘以守護下彰說益人。前說中
於佛滅後起說時也。以其所得神通等明說
德也。滿十小劫彰說遠近。藥王如來所轉法
輪隨而分布正明說也。後益人中。月蓋比丘
以守護法勤行精進牒前起後。下正明益。初
益菩薩。即身化百億人。於大菩薩提立不
退轉。次益二乘。能令十四那由他人發二乘
心。後益凡夫。無量眾生得生天上。上來第一
正引往事明財供養不及法供。


自下第二合通會古今明供多益。先會輪王
寶炎佛。是次會千子。賢劫中千佛是也。四已
成佛。餘在當來。言四佛者。一鳩留孫。二俱
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賢劫者善劫也。淨
居天劫初成時見水內有千寶蓮花即知有千
佛出。故名為賢劫也。樓至佛此云渧泣。出十
地經後會。月蓋釋迦佛是。


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下第三總結嘆勝勸
學。當知法供第一無比是總也。是故天帝當
知以法供養佛勸也。


囑累品第十四



此品之中三門分別。一明來意。二釋品名。三
分文解釋。初來意者。佛及維摩四會說法為
化既周。後運大悲益於來代。欲使傳光永夜
照極無邊。故此品來也。二辯品名者。囑者付
囑。累者重累。今以此經法囑累彌勒及阿難
等。欲使將化有緣遍益群品。意寬言局。鄭重
慇懃。必須荷擔如來難得之法。應見聞者今
得是經讀誦受持故言囑累。下文之中具明
[006-0422c]
斯義故云囑累品。


三分文釋者。文中有二。一佛以正法付之流
通。二佛說已下大眾聞法歡喜奉行。前中付
人唯二。傳者。有四。付人者。一者付彌勒。二
付阿難。問。賢聖眾多。何故偏付此二。答。維
摩非此土菩薩。故不付囑也。文殊遊無定方
故亦不付。付彌勒者。以其當於此界成佛成
熟眾生。今以神力冥加護故成其功業。阿難
是傳法藏人。令使結集流布通傳故須付也。
傳有四者。一彌勒菩薩奉教流通。二諸餘菩
薩自誓宣通。三四王自誓護通。四阿難受教
傳通。前中有三。初至而為廣說明付囑意。二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下舉其德失勸令修
捨。三彌勒菩薩聞說已下嘆所聞法勸人修
學。就前文中復分為三。初以法付囑。二明通
法時節。三所以者何下釋付囑之意。初中無
量億劫所集菩提付囑汝者。正明付囑此經。
宣說菩提之真德約就所說以名其經。名為
所集阿耨菩提。故上經云。此經廣說過去未
來現在諸佛菩提。或可。此經能生菩提。所集
菩提從是經生。從其所生名所集阿耨菩提。
故上經云。諸佛菩提皆從是生也。二如是輩
經於佛滅下明通法時節。如是輩經牒前所
付。輩猶等也類也。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流布
時也。末世難通故須勸之。汝等當以神力流
布正勸。傳通於閻浮提彰流布處也。閻浮提
眾生行法最勝故偏言之。無令斷絕誡使常
通。三所以下釋勸之意。初先徵問。有何所以
勸汝傳通下對釋之。於中初明不傳之損。未
[006-0423a]
來當有男子女人及龍等。發菩提心樂於大
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即失善利。是其損也。
下明傳益。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 是
其益也。如是輩人牒前未來發心之人。聞是
經典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自行益
也。念經希有隨生得利而為廣說。化他益也。
上來如來以法正付。


自下第二舉其得失勸令修捨。於中三對。初
之二人理教相對。次有二人人法相對。後二
自他兩行相對。前中有四。一總舉數。二徵間
發起。三牒名解釋。四結勸。修捨行之深淺各
有異相。得失兩陳以勵護法者也。一好文飾
勸之令捨。文飾者何也。飾是妙旨筌蹄。而新
學知淺未能亡言求理。捨本尋未。唯以文飾
是好。二不畏深義當勸以進修。妙旨幽深微
言違俗。自非智通熟能深入。若於如是無染
著經中以修行。為久修行者。無染無著經之
深也。自非久行誰能無畏也。第二對中亦有
四句。一舉數。二徵問。三牒釋。四結過屬人。
將欲令人信樂深經故廣記新學者過。一者
聞深經驚怖生疑。明於法起過。二若有護持
解脫經者不肯親近。明於人起過。始聞則驚。
尋之則疑。疑則起謗。此明無信。當教令信。結
過中自毀傷者。以前邪見之人謗人法故必
墮阿鼻。自損之甚。名為毀傷。何以故下釋。
於深義法中不調心故。不調心者。於其大乘
平等正法偏信尚非。何況起謗能無損也。第
三對中文分四句。一舉數彰失。二徵問起發。
三牒釋四總結。釋中一輕新學而不教誨。外
[006-0423b]
化不善。二取相分別。自行未圓。外化不善
者。雖信解深法而未善通達。是故尊己慢人
不能教誨。此明說者之外患。以未得人空故
也。自行未圓者。雖有其所解而取相分別。雖
曰為解未合真解也。此明說者之內患。以未
入生法空故。


自下第三歎所聞法勸人修學。文中有六。一
嘆所聞法。二我當遠離者明己離過。三奉持
如來無數下明受付囑。四若未來世勸人修
學。五世尊若後末世已下欲使學者推功有
在。離我慢失。六佛言善哉已下明佛讚述。我
當遠離者。為未離者故發此言以成眾行。彌
勒久已離之與其念力使不忘失。明修行也。
當知彌勒神力者。欲使學者推功有在除捨
我慢也。於是一切菩薩已下第二明菩薩於
一切十方界自誓弘通。就中先明通佛菩提
究竟果法。須當開下宣通教法。藉教得果故
須明也。三明四王護法之中。初明城邑有是
經處王及眷屬為之作護。面百由旬已下彰
護益也。


四以法付阿難中。分別有四。一佛勅阿難令
其宣通。二阿難奉命受持。三阿難請問經名。
四佛制經名普令修學。此名維摩所說者。就
人立名。道理此經多人共說。而佛偏名維摩
說者。機在維摩故偏言也。亦名不可思議者。
就法立名也。


如是持者總結勸也。大眾歡喜奉行者。此眾
皆是上來四會諸聞法者。既蒙善利󰝟荷實
深。自行勸人奉行斯法。以其能說法人所說
[006-0423c]
之法及聞法者三皆淨故。隨機淺深悉得道
果勝益內資故咸喜也。
維摩經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