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i0082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宋-智圓 (master)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錢唐沙門釋智圓述


四的出化主二。初來意。九十六種者準九十
六道經彼經二卷委明相狀。於中一道是正。
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華嚴大論或曰。九十
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故百論云。順聲聞道
者悉皆是邪。無師大覺者瑞應曰。我行無師
保。亦復無等保。愜伏也。二正釋二。初釋佛。
稱名亦爾者合云名稱。內德外名俱無量也。
二釋在。住之異名者荊溪云。一切經初二名
互用。名異義同譯人參取。住布施等者以因
顯果也。因修施等果住欲天。餘皆倣此。二梵
下色及無色俱離欲染通名梵住。梵淨也。三
空者即空無相無願。亦是生空法空平等空
也。楞嚴翻健相。總攝諸三昧故。佛所得法者
荊溪云。佛以無依而為所依。無所依者即常
寂光。現三土者皆為利物。住表無住故居此
城。世釋佛住唯用世土。此乃以佛同於世人。
今欲通明故通天梵。況佛所住通天梵等。今
謂。龍樹通舉四住別顯後二以釋經文。故論
自結云。於四住法中住聖住佛住法。憐憫眾
生故王舍城住。他師不曉今家全依大論。而
妄有破斥。二別釋二。初釋佛二。初正釋三。初
指釋題略標。二初成下引諸教廣解三。初成
道。二轉法輪。大小相者大即三十二相。小即
八十種好。別圓教佛大小各八萬四千。即脫
瓔珞者用法華五時譬文以顯此意。隱舍那
[002-0727c]
像如脫瓔珞。現劣應身如著弊衣。即老比丘
也。門內尊特者既心相體信。故入宅見長者
瓔珞之身也。如今經身子等見如須彌山王
之像也。或現下新入小機還見劣應。眾生疑
故者暹云。彼般若中眾疑曰。佛始王宮生。十
九出家。三十成道。至此何能現於不思議身。
為息眾疑但現丈六身方面各一丈之光。此
皆眾疑。人常所見者名常身常光也。涅槃下
現身雖同方等稟小同解圓常。此為異也。問
或謂華嚴報身說。諸餘大乘悉應佛說以判
優劣。為定爾耶。答三身明之應身能說。法定
無說。報通二義。自受用報同法無說。他受用
報同應有說。應即法故說即無說。法即應故
無說即說。約理則非說非不說。約事則有說
有不說。理事相即諍計何從。故法華涅槃既
已開權。尚是法說。寧非報說。故曰釋迦牟尼
名毘盧遮那。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庶幾來者
審而思之。三入涅槃。然此三文去就少異。成
道入滅俱約四機同時見異。中間轉法乃約
五時增減明之。同時異見即互通意。五時增
減即次第意應知。俱通俱次。但互現其文耳。
三此經下判今經所屬。今判教部正依次第。
二問下料簡若就下障重故見劣身。根利故
聞勝法。二釋在。在即住義。三觀心六即分別
者委如前記。凡論觀心皆為初心名字位人
示其門也。五聞經之處二。初敘意分章。二依
章釋義二。初正解方所二。初通方所三。初約
事。毘耶離國在恒河南。中天竺界。文中四義
即世間四悉。嚴淨故見者歡喜即世界也。粳
[002-0728a]
糧資命即為人生善。平直非斜曲即對治破
惡。好樂正道即第一義。仁義正道是世間之
理也。砥直者平直也。砥音旨。孔安國注禹貢
曰。砥細於礪。皆磨石也。好道者去聲敦勉也。
五百長者等者凡五百家皆傳禪為國主也。
二對法門。對前四釋亦成四悉。前三皆第一
義異名。四俱在理。尋文可見。荊溪云。次對法
門。亦依四義以立三身所依之土。百穀者楊
泉物理論曰。穀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養
性之術常使穀氣少則病不生矣。梁者黍稷
之總名。稱者溉種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
三穀各二十種為六十。蔬果之實助穀各二
十。凡為百穀。三觀心向對法門則直表釋迦
果地所證。此明觀心則正行人一念所攝。談
性似同聖凡兩別。下釋菴園其義亦爾。無染
無著者不染生死。不著涅槃。又無染二邊。不
著中道。染著義一分釋且爾。百句解脫出涅
槃經。百句雖多三脫攝盡。三脫相即秖是
一心。二別方所二。初敘意。助證猶漫者雖
通舉國名未知佛住何處。故次云菴羅樹園
也。二正釋三。初約事。此與大經同者難分別。
即生熟難分也。具有四句者見觀心文中。華
生一女等此依奈女因緣經說。二對法門從
七覺華起慈悲心者荊溪云。因相成時依之
起誓。雖非有無等者雖非雙遮也。而似下雙
照也。中邊相即故難分別。三約觀心。十種園
者暹云。舊經第三十二曰。佛子菩薩摩訶薩
有十種園林。何等為十。所謂生死園林行菩
薩行不起憂惱故。教化眾生園林不厭眾生
[002-0728b]
故。乃至云。於念念中一切眾生現成正覺園
林。法身如虛空。充滿一切世界平等覺故。觀
不思議難分別理者觀即三觀。理即三諦。不
一不三名難分別。委如止觀第五觀陰境文。
二問那下釋通疑妨。三初明觀法解釋悉是
佛意四。初問。二答二。初舉佛意多含以總斥。
先舉四喻顯多含。由多含故隨機演法。豈唯
事解乎。流念對種喻機。海珠鏡地喻應。次大
經去總斥也。荊溪云。汝存事解不許法門如
各據尾牙失其實體。故一家釋義事理二圓。
豈非得象之全分耶。如華嚴中十城十園。豈
可唯是世間城園耶。摸象者大經云。譬如有
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示眾盲者。各以手觸
其觸牙者言象如萊茯根。觸耳者言如箕。觸
頭者言如石。觸鼻者言如杵。觸脚者言如木
臼。觸脊者言如床。觸腹者言如甕。觸尾者言
如繩。王喻如來臣喻大涅槃經。象喻佛性盲
喻一切無明眾生。二若言下引經文觀法以
正答。且佛誠說者大經中佛自解說雙林所
表之意。如經東方雙樹表常無常等。故云皆
表半滿。無常即半。常即滿也。三問法下難佛
自解說者即經云。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為
衣。諸法空為座也。師心者前心不善後心隨
之名師心。前心不善後心改之名心師。前心
為後心所訓也。故涅槃云。願為心師不願師
心。今以妄作解釋是不善心而不知改名師
心也。四答若下通。厝置也。何曾併是者如
分經三分各立義門豈皆佛說耶。然此蓋不
知釋論所明四依菩薩隨義立名名為法施
[002-0728c]
也。若許種種釋義何獨不許法門解耶。二顯
頓漸諸教咸須觀解二。初問難。二答釋二。初
明方等有觀解。二明小乘有觀解。為牧牛人
說十一法等者暹云。大論曰。放牛難陀問佛。
有幾法成熟能令牛群蕃息。有幾法不成熟
令牛群不增不得安穩。佛答。牧牛有十一事。
頌云。解色與相應。摩刷覆瘡痍。放煙并茂
。安隱及度處。時宜留𤛓餘。將護於大
。比丘亦如是。知四大造色。善別愚智相
。摩刷六情根。善覆十善相。傳所誦為煙
。四意止茂草。十二部安處。八聖及度處
。莫受輕賤請。名曰知時宜。知足為留餘
敬護是將護。此十一事即小乘附事觀心也。
然則豈唯內典。外教亦然。儒行篇云。儒有忠
信以為甲冑。禮義以為干櫓。又楊子法言曰。
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尊而
後發。發必中矣。抑亦觀心之例也。由是知。今
師觀解其得意於內外乎。三對釋題明教觀
前後之意。懸釋者離文先釋。故曰懸釋。即指
前玄義也。又懸釋字亦可作玄。玄通也。離文
通釋。非隨文別解也。文選曰。睿哲玄覽注云。
玄通也。故玄懸二字互用無在。六證非謬傳
二。初懸示二。初敘意分章。二懸解釋妨二。初
解列眾次第二。初問。二答二。初明影跡親疎。
內無得道者約初至佛所結惑全在。荊溪云。
內無得道簡異二乘。外闕化他簡異菩薩。二
約法門所表二。解歎德有無二。初問。二答二。
初出古解。二明今解二。初斥古非。二今恐下
明今義。如大論者荊溪云。引此釋者小則唯
[002-0729a]
小。大則不定。或並或單並是部意單從譯者。
故準論意金剛豈可是小乘。譯人存略故單
列耳。二一明下隨釋三。初聲聞二。初通釋。胡
越者胡在北。越在南。文選古詩云。胡馬嘶北
風越鳥巢南枝。正弼曰。同舟而濟胡越何患
於異心。二別釋二。初標。二釋五。初釋與二。
初引同列數。二若釋下依義解釋二。初簡異
法華。發迹等者荊溪云。問發本發迹同異云
何。答具如釋籤。二一處下正明今義。無作者
因作而發。成論以非色非心不相應行為無作
戒體。九定者四禪四空并滅受想名九次第
定也。俱證有餘者苦依身在故。二釋大二。初
引論解。二今明下明今義二。初約總別正解
二。初約總別釋。三韋陀者亦云毘陀。此翻智
論。即彼土外書也。有四種。一億力韋陀明事
火懺悔法。二耶爰韋陀明布施祠祀法。三阿
他韋陀明鬪戰法。四三摩韋陀明知異國鬪
戰法。知此生智故名智論。精解此四名韋陀
外道也。佛對至共緣者性念破一切智。共念
破神通。緣念破韋陀。性是真緣諦理唯斷煩
惱。共是事理合修即兼修九定。故能發通。緣
是遍緣諸境。謂學當教四門教法及解外典
韋陀。得入性地者內凡位也。成三解脫等者
以三念次第對之。心得好解脫者心即定也。
慧定俱得名俱解脫。無礙解脫內外遍解。故
曰無礙。名大比丘等者比丘則名通因果。羅
漢唯在於果。波羅密此云事究竟。二簡別對
義。答中以摩訶般若類慧解脫。二三藏下約
教觀判結二。初約藏通二經二。初教。二觀二。
[002-0729b]
此八下判初教二論。毘曇申三藏有門。成論
申空門。三釋比丘二。初正釋二。初有翻。二無
翻二。初釋因中三稱二。初引論標名。二依論
釋義。魔羅翻殺者。能殺害出世善根。第六天
上別有魔羅所居。亦他化天攝。三魔亦怖者
將欲斷煩惱因滅陰死果。義當先怖以三魔
怖故天魔方怖。清雅者雅正也。遠離四邪者
下邪仰邪方邪維邪。廣明如釋論第四。略引
如下釋須菩提章記文。下兩助成者愛及憍
慢俱屬意業。對初身口則三業破惡。破憍慢
者自舉曰憍。凌他曰慢。乞食謙下破是二心。
下文訶身子即香積品也。二此具下結示果名
所從。二直言下判位。四釋眾二。初通釋眾義。
二別引四僧二。初列名釋義。三學開遮通塞
之相者開遮約戒律。其相易知。通塞約定慧。
如止觀識通塞文。以苦集十二因緣生六蔽
名塞。道滅十二因緣滅六度名通。今此應云
散是定之塞。靜是定之通。昏是慧之塞。明
是慧之通。猶如啞羊者論云。譬如白羊乃至
人殺不能作聲。謬墮僧數者猶云謬在僧中
也。四事即房舍衣服飲食醫藥也。二前之下
結判去取。既非事和不堪僧事者荊溪云。不
能分別定慧二藏猶可事和。戒藏不明持亦有
闕。故雖持戒猶名愚癡。況啞羊耶。五釋數對
行明數即約觀心也。二菩薩眾二。初敘意分
科。二隨文釋義五。初明類二。初事解二。初略
示。二具下廣釋二。初翻解名義二。初什師存
略。二翻下諸家翻解二。初汎舉諸家開士。始
士者荊溪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翻高
[002-0729c]
士者古翻此經也。升出凡小故名高士。二今
依下的依大論。為無惠利者自度不能益他
也。二但三下簡辨結示二。初簡辨二。初簡兩
教二乘異乎。二乘者以薩字異二乘菩提也。
二簡藏通菩薩二。初正簡別圓至吸鐵者中
真顯發無謀遍應如石吸鐵。二問下釋疑。問
意者荊溪云。依前藏通已下文為問也。答中
意前云不得名薩埵者以無別圓薩埵義故。
今云少有慈悲等者藏通菩薩亦有慈悲但異
二乘得名菩薩。前云非薩埵者意令別起別
圓慈悲方乃別受薩埵之稱。但藏通菩薩觀
行同小。故別斥之。通得名者各從當教。今云
少有慈悲意欲還取藏通菩薩合成四種。二
四教下結示。多用衍者摩訶衍此云大乘。略
言衍耳。非衍正意者今經在衍。故斥菩薩有
通有別。通乃斥三。別唯訶藏。故使通別有歎
有斥。三藏唯斥。圓教唯歎。通斥語寬。非教正
體。有時下疏文或明三藏者相對比決。非關
經意。二觀心以三觀攝四菩薩如文。二辨數。
三歎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歎二。初總
釋二。初標章述意。二此諸下敘德釋名。荷澤
無邊者謂。眾生荷菩薩之恩澤也。二但眾下
別釋三。初敘意。二正解。文中復更約位分別
者荊溪云。至此位時方可通為眾生知識。若
正歎者如下結文。即補處位。三今諸下結顯。
荊溪云。橫遍竪高者正結所歎功用也。二別
歎二。初總別分科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三。初
略歎自他德二。初略歎自行德二。初正歎二。
初事釋二。初牒文分章。二隨章釋義二。初釋
[002-0730a]
大智本行二。初約一法二。初釋義三。初標。二
依下釋。三故法下證。荊溪云。初引法華中上
句證本。下句證行。依本修行故必作佛。既云
大智即是本行。亦可本行即是大智。次云從
無住本以證於本。立一切法以證行也。二判
位二。初敘古三。初正敘。荊溪云。南北二釋未
見本文。什師雖云從下至上漸漸轉勝諸句
未必後勝於前。二解既下研詳。北方下此師
準地持中以十度對十地。故以今文七度以
對七地。三若欲下斥破二。今謂下明今二。初
總釋二。初正解二。初顯正斥非。二如歎下引
文難古。豈可歎下者以北人以此句對初地
故。若據成就宜歎等覺。何獨歎上者初地既
乃分得作師子吼。南人何謂獨歎八地耶。故
知下結難也。秖由定執一文故招互破。若如
今師即分真位人皆具諸句而淺深宛然。二
釋妨二。初引文立妨。問近無等者荊溪云。約
文定義唯在等覺。二約義答釋二。初明諸德
咸歎上。結云下等覺隣果方名具足。二若通
下明無等。亦通下前以定義為難。今以互通
釋之。文分二。初明下亦名近。相待者荊溪云。
是約通義。即以住前待於二住以之為遠。待
於初住以之為近。初住待於二住為近。若望
三住名之為遠。乃至十地比說可知。皆以妙
覺為無等等。此則初住分果亦得名近。豈唯
等覺。法華下明近義尚通觀行外凡。何必聖
位。行處近處者內懷至理歷緣耐事目之為
行。體達外緣棲息真境目之為近。蓋事理互
現俱約外凡。二華嚴下上亦名遠。爪土望於
[002-0730b]
大地其遠可知。孰謂十地等覺為近無等等
耶。二今三下別釋二。初歷教委示。但約二諦
者道觀雙流故。品有優劣者以八九十地相
望故。二但諸下斥古顯今二。初明聖德難量
斥古定執。但諸菩薩者即指三萬二千。並內
冥實相外應群機。論其所證難測高下。二今
非下明教觀圓備顯今得意。二約二法二。初
正釋二。初敘意。目足互失者有目無足豈能
前進。有足無目必墮重險。以合解行不可偏
有。二所以下正釋二。初釋大智。二釋本行各
二。初釋。二證。二當知下結示。橫竪諸德者荊
溪云。以種智解歷一切行行名為橫。以智詣
理望行名竪。理深行廣故也。又亦可云解橫
行竪。解初心具。行漸方成。又亦可解行各有
橫竪。故知。但語解行攝無不周。二釋皆悉成
就二。初問。二答二。初正答前問。二約教分
別。檀三事空者能施人所施物能受者皆如
幻化。二觀解。二釋歎二。初雙標。傍成化他者
正成自行也。荊溪云。化他必假諸佛威加故。
二正下雙釋二。初釋前正歎二。初正釋二。初
事二。初引論略明。二今明下依義廣釋二。初
正釋三。初法二喻。外無下地生日照風動雨
潤然後成實。三合二。初正合前喻。二重以
喻顯。大鵬如佛。即應也。影喻威神。即慈也。
子喻菩薩。即感也。荊溪云。明感應理妙不至
而加無緣慈也。言大鵬者莊子云。大鵬摶扶
搖而上九萬里。翼若垂天之雲。孔氏志曰。楚
文王少時雅好田獵天下快狗名鷹畢聚焉。
有人獻一鷹曰。非王鷹之儔。俄而雲際有一
[002-0730c]
物凝翔飄颻。鮮白而不辨其形。鷹見於是竦
翮而升矗若飛電。須叟羽墮如雪。血灑如雨。
良久有一大鳥墮地而死。度其兩翅廣數十
里。喙邊有黃。眾莫能知。時有博物君子曰。此
大鵬雛也。始飛焉故為鷹所制。文王乃厚賞
獻者。二故華下引證。八地沈空者荊溪云。舊
經二十一云。入八地已十方諸佛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得是第一忍。故順諸
佛法。諸佛皆有無畏不共之法。汝未得之。故
勤精進。二觀解二。此正下結示。事觀兩釋並
約自行。二傍成化他二。初事釋乃至金剛藏
等者加功德林說十行。加金剛幢說十迴向。
文中存略。故云乃至。荊溪云。十地尚須請加。
何況初心而欲端拱。是故自他俱須請也。二
觀解若欲利物者圓教上根出假在觀行位。
若蒙佛加化道無阻。如風靡草者靡偃也。能
化如風。機緣如草。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
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二略歎化他德二。初
分科。二隨釋三。初歎化他心二。初事釋二。初
釋為護法城二。初約教法釋。經為護者通平
去二聲。平聲作也。去聲助也。防非擬敵者依
教修行。則能防三業非擬魔外敵。二又下約
理境解。一切眾生皆陰入現前故。般若談空
皆從色起。今家觀法其意皆然。但餘文附託。
直明諦理今此釋城義與陰合。故此明之。達
陰即真。故云此法即空。此中道不思議空也。
如城中必空。故以空言之。眾生是王者眾生
即陰中主宰。種性具足者一心百界界界三
道咸即三德。理體本具自他不二名佛種性。
[002-0731a]
二釋受持正法。內外愛見者內即通惑。外即
別惑。法王種性皆得安穩者達三道即三德
名為安穩。恒沙至散失者如民不離散也。二
觀解文中以空假相對明通教觀法。中假相
對明別圓觀法。六道假即但空。故云假空。但
空即六道假。故云空假。此在界內名小涅槃。
二邊即中道名假中。中道即二邊名中假。二
諦明義俗諦含真。故二邊名假。經意在衍。故
此觀法且明三教。亦可假空空假兼攝藏教。
二釋化他功成二。初釋能師子吼二。初事釋
亦名師子吼三昧者。荊溪云。若見佛性方決
定說如師子吼。注云。云者廣如涅槃師子吼
品。二觀解脫於四教者內依空觀外說藏通。
內依假觀外說別教。內依中觀外說圓教。又
一心本具十界依四聖法界說四教法。內觀
既明外說無怯。觀心為諸教之本。其在茲乎。
如師子子者佛如師子王。行人如師子子。三
觀圓觀如滿三年。能說四教如即能吼。然此
觀解不必初住。五品即能觀行說也。雖云四
教意必在圓。依圓方談一切有性名師子吼
耳。二釋名聞十方。三釋歎三。初釋化他心二。
初事釋二。初釋初句二。初標示。二菩下解釋
二。初正解。祈請者祈告也。連官大將者王制
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
連。連有師故曰連官。二釋疑。非請有無者機
熟無請亦應。機生雖請不應。請而復應。不請
不應。生熟可知。二釋次句二。初標示。二世人
下解釋二。初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各得
無漏道果者藏通破見思。別圓破無明。悉無
[002-0731b]
漏位也。法華下引證。親友也。先小後大如先
疎後親。內祕大行權現二乘。故曰二人。同修
小行。故曰共作。汝即窮子。以喻實行。若開下
實行機熟咸悟圓常。即法華時也。二釋安。二
觀解四心不請三觀者荊溪云。指心為境。境
雖須觀義不名請。以不請故勤勤觀之方與觀
合。言令住者安是住義。二釋化他功成二。初
事釋二。初標牒前經。二菩薩下正釋今句二。
初正釋今義二。初約四教。二若頓下約五味
二。初頓。二漸。頓即華嚴。漸即四味。菩薩對
揚五時益物。華嚴兼別正從圓說。故云圓機。
初心即初住。次漸中鹿苑三藏。法華唯圓。中
略二味。故云乃至。漸引至實同歸圓教。展轉
興謝者鹿苑一興三謝。方等四興般若一謝。
法華開顯唯興一圓。涅槃重施知圓無別。二
菩薩下結。顯前經說法之功者引頓漸機同
歸祕藏。其功顯矣。二觀解二。初略指佛世事
如前說者即前事解是。菩薩於佛世頓漸益
物也。二佛去下廣明滅後。荊溪云。此中觀心
先列事者以事為本故也。復以紹隆之心而
共為境。恐正昧者唯信觀心。兼勵君王樹立
像教。紹隆無觀尚成漏緣。況迷紹隆相從心
耶。能表若失所表自亡。故一一文皆令觀於
相從等也。文分二。初汎明紹隆。二眾弟子即
在家出家。付囑之辭並在涅槃。付文殊迦葉
及未來比丘是付出家眾也。付國王大臣居
士等是付在家眾也。所以下明在家受囑紹
隆之相。荊溪云。出家之徒已在相從三寶數。
故且云在家。其實四眾咸須紹隆及觀相從。
[002-0731c]
況紹隆事大。非王力不辨。故此且約在家以
示其相。優填等者佛升忉利夏安居。為母說
法。王思佛德。令毘首羯磨刻檀狀其形容。舉
高五尺遂令滅後遺像在世。此相從佛寶也。
闍王常供千僧請迦葉結集法藏。此相從法
寶也。育王度八萬四千人出家。此相從僧寶
也。優填造像緣備載阿含觀佛三昧等經。闍
王育王緣俱見付法藏傳及育王經。若相從
下由滅後紹隆益霑群品。以作下生得度之
緣。二若行下正勸末世。前汎明紹隆猶在正
法。今居像末紹隆彌急。文為二。初顯事能資
理。度人出家者唐大宗甞問玄奘三藏。欲樹
功德何最饒益。法師對曰。眾生寢惑非慧莫
啟。慧芽抽殖法為其資。弘法由人。即度僧為
最。雖是下以假像知真因事識理故也。二故
經下引經證成。文中引三經證三寶。荊溪云。
敬像如真佛者大論引經云。不於泥木生難
思想。安能知像性等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
減。是則觀於相從之心。若能如是是則相從。
即是真佛。此明觀於相從佛寶心也。從無離
去觀相從法見真法也。賢愚經者觀相從僧
心見真實和。若不如是豈見常流如身子耶。
若不如是但於三寶縱見取心。何由可見真
三寶耶。以是思之有德未免。二紹隆下結歎。
菩薩下正指末世在家出家二眾。菩薩以結
歎也。南山云。道俗二眾福智別修。智論云。出
家多修智慧。智慧是解脫因緣。俗人多修福
德。福德是樂因緣。僧祇云。供養舍利造塔寺
非我等事。彼國王居士樂福之人自當供養。
[002-0732a]
比丘事者所謂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幸
冀後德志務紹隆。當思二別。夫如是則不辜
付囑。俾正法久住其猶大臣治政於國家也。
三傳釋紹隆不斷二。初事釋二。初總二。初明
魔外由心。由迷真性起愛起見故使魔外得
以誘之。儻愛見內忘則天魔外道無以施其
力也。然彼魔外亦由各迷真性愛見偏增遂
各守一職為人惡緣。二今明下明菩薩降制。
二別釋二。初約教二。初正釋伏制。二若降下
結示釋前。二問下料簡二。初簡聲聞魔。八魔
者所謂四魔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陰等四即
界內。無常等四即界外。十魔者暹云。新經五
十八云。菩薩有十種魔。一陰魔生諸取故。二
煩惱魔生雜染故。三業魔能障礙故。四心魔
起高慢故。五死魔捨生處故。六天魔自憍縱
故。七善根魔恒執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
九善知識魔起著心故。十菩提法智魔常不
捨故。菩薩應作方便速求捨離內外。分別可
知者十種名義通內外故。自此之前者迦葉
菩薩未聞涅槃圓頓。已前所起三教智解悉
名邪見。此即界外外道也。今經訶善吉意亦
同之。二簡菩薩魔。菩薩云何者荊溪云。問前
兩教菩薩也。華嚴下前十中後三唯菩薩。前
七義通聲聞。三昧魔者退大取小涅槃。外道
亦修空等者暹云。央掘經第二文殊說偈云。
諸佛如虛空虛空無有相。央掘訶云。如來真
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
嗚呼蚊蜹行不知真空義。外道亦修空。尼乾
且默然。二觀解假空等如前釋。二廣歎自他
[002-0732b]
德二。初總別分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二。初
廣歎自行二。初歎斷德三。初總歎二。初事釋
二。初總。結惑即因。生死即果。因果俱亡。故
云皆斷。未分內外即總論也。二結惑下別。二
障者煩惱所知也。二觀解界內惑盡者別圓中
假觀成。且約凡位。二別歎二。初事釋二。初總
二。初正釋。蓋以覆蓋為義。纏從纏縛得名。今
謂下荊溪云。今師更約以近喻遠。但枝葉異。
其名必同。何者以五蓋配四分。貪瞋兩蓋其
名本同。由癡故睡。由癡故疑。是以睡疑兩蓋
併配癡。分掉散是戒取者以戒取心遍起三
毒。故名掉散。故以掉蓋對等分也。二問下料
簡二。今約下別。尚明蓋不同者同在界內尚
有異說。況界外乎。十纏者忿恚曰瞋。隱藏自
罪曰覆。意識昏迷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遊
曰戲。三業躁動曰掉。屏處起罪不自羞曰無
慚。露處起罪不羞他曰無愧。財法不能惠施
曰慳。他榮心生熱惱曰嫉。二觀解。三釋歎二。
初事釋二。初釋無礙解脫二。初總釋。二藏下
別釋。智不斷惑者即惑是智。豈以智斷智。即
智是惑。豈以惑斷惑。了達不二名智名斷。二
釋心常安住。前釋解脫顯所安。今明能安也。
二觀解。二歎智德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總
二。初釋。初句二。初合釋。二以此下離釋二。
初釋念定二。初事釋二。初總釋。若得一心等
者觀行已上通得王名。今於分真別歎等覺。
若根本下根本即四禪。觀禪即九想八背捨
十一切處。練禪即九次第。熏禪即師子奮迅。
修禪即超越三昧。三空如前記。自性等九者
[002-0732c]
即地持所明九種大禪也。般舟此云佛立。即
常行三昧。一行者即常坐三昧。如文殊說兩
般若所明。九旬常坐翦略身儀。故云一行。又
唯觀寂滅。故云一行。二約教下別釋。大論下
荊溪云。雖有異釋不出此四。依衍但三。二約
觀解。二釋總持二。初總釋。二法華下別釋二。
初引經示義。荊溪云。三陀羅尼一一簡之皆
令離別。法音有二釋。初內證。又法下次約外
用。得此下由三互融故名無礙。二問答釋疑
三。初義通初後。問意者荊溪云。既約三觀復
屬圓教。義在初心。故有斯問。答下發心初住。
畢竟妙覺。所證理等。故二不別。二明三藏亦
得。三明小乘無分。荊溪云。凡云持者一者一
攝一切。二者生不失。小教無此。故不合論。二
觀解。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釋辨才二。初
總標七。辨二十四辨等者暹記引經委辨。須
者尋之。二約教下別釋二。初廣釋藏教。二通
約下略例三教。二釋不斷二。初總釋。二復次
下別釋。即約四教釋也。展轉相起示不斷義。
斯則內證三脫。外應四機。二觀解。二別二。初
事釋二。初釋七度二。初開合。還從定慧開出
者暹云秖是從上念定總持開出耳。七度者
今經於六度上更加方便也。從定開四者從
念定開施戒忍進也。以念定即禪度故。慧開
方便者以照俗智為方便。照真智即般若也。
若作下開六度為十度也。六度通大小。十度
唯大。一往亦通藏通。以權立三智故。開禪出
力願者於禪度中有願智力故。開願波羅蜜。
有神通力故開力波羅蜜。根本定守禪度。般
[002-0733a]
若開出道種智及一切種智。一切智守本受
般若名。二約教。二釋無不具足。二觀解巧拙
者荊溪云。秖是方便。若爾方便無拙。何以言
之相對故來。非謂有拙。慳及以愚亦復如是。
三歎位。釋成二。初事釋二。初總釋。逮之言及
者及猶至也。謂已至法忍不起秖是無生異
名。無境可觀者煩惱生死二法本無。般若涅
槃將何待對。理事俱絕。故無可觀。荊溪云。而
云無所得者此中二意。一者去大寂近。二者
寂名不擁重言。無所得者即寂滅之無所得
也。仁王五忍者謂信伏順無生寂滅。瓔珞四
忍闕於信也。復言逮者下別釋逮字與前不
同故作自上及下釋之。隣果是中忍。兼得十
地下忍也。及是兼義。不取至義也。二別釋二。
初約四教。三藏無文者無經論所出也。義作
等者準望大乘說之。通等三教即依瓔珞也。
故仁王云下證圓教初後具四也。伏忍既通
於後驗。餘三亦通於初。故知。圓位初後橫具。
普賢賢守者賢即伏忍之異名。以凡位名賢。
故既等覺名賢。故知。下名通上以例上名通
下位位具四。二問下簡通局。下歎淨名等者
即方便品初歎德云得無生忍辯才無礙也。
問意者此諸菩薩及以淨名俱是等覺。故知。
不起法忍秖是無生非寂滅也。答中乃用通
別二意。在因讓果即別意也。下歎淨名蓋取
此義。次引大經不生之言即是無生。既名涅
槃豈非寂滅。次引今經。其意亦爾。故知。無生
寂滅一體異名。故得通用。二觀解柔和忍辱
心是者柔和則順於三諦。忍辱則不起三惑。
[002-0733b]
二廣歎化他二。初分科。二初為下隨釋二。初
明內具化他法二。初分科懸示二。初明下隨
文正釋三。初明內具三。初釋初句二。初廣明
三順。轉四法輪者即四教也。菩薩隨轉者佛
說四教菩薩亦然。故云隨轉。因緣下即四教
理也。解此四理秖是三諦。三諦不出一心。順
解而說者他聞謂異己解常同。故使下文以
順解而說為實智也。二復次下結歸二智。是
順實智者內解四理即是一心。即實智也。是
順權智者隨機四說名順權智。四中圓雖是
實既對三教通得名權。以開顯唯圓方名實
故又菩薩隨順既施四教。必歷五時引彼機
緣亦至開顯。今云權智亦得通該。然法華名
權即體內方便也。又且順經部以歎其德。不
論開顯。故云權智。順權實二智者體內名實。
體外名權。內外雖殊通名方便。今順佛意。故
得俱包。前順眾生止名權智。後來學者宜在
精詳。二釋次句二。初事釋二。初略釋轉輪。二
有四下廣明不退二。初敵對四教中之三教。
若就當教細辯各有位行念三不退義。具如
次文。今約大塗以三對教。通人斷惑不同六
度故位無退。別教出假廣修眾生。故行無退。
圓斷無明。故念無退。此則捨傍取正各就教
意以配三義。二若三下逐教各辯。名為跋致
者具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齊羅漢者齊去
聲。圓教下約初住位明三不退。以簡別教次
第而得。若約不次以明次第三不退位準別
說之。二觀解。三釋解。三釋後二句。十力下更
以十力甄明文旨。以菩薩分得十力故是處
[002-0733c]
力當第一。知根力當第四。釋十力如法界次
第下卷。二外具出過不達之上者前三教人
俱名不達。又住前不達。分聖方達。三總釋內
外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釋內心無畏福慧
能顯至淨心者福即解脫慧即般若。自性即
法身。以二修顯一性也。若約位分別慧即了
因位在名字。福即緣因位在觀行相似。以此
二修成就故於初住顯出本具自性。此則住
前名修。登住名證。今歎補處。分證義等。然此
自性清淨心即一念三千三諦也。無聞清淨
便作異說。總此權實者暹云。無非同體以嚴
法身。故云總也。二釋外用無畏二。初初二句
釋外用二。初釋相嚴。迦旃延子所明者即明
三藏百劫種相好義。約真修相者雖達如空
而修相好。但見真空故云諦理未極。以緣修
者別以地前為緣修。登地為真修。今論教意
正約地前也。緣修是智障者二觀智當彼破
惑名之為智。今望中道智還成惑。二智即是
中智家障。故云智障。法華下罪福約十界傳
論無非三諦。故云深達。十方即十界。十界唯
心三千互攝。如此覺了名為遍照。微妙下法
身即上所達之理也。由內證法身。故外具相
好。荊溪云。前之三教非第一者且約奪邊用
跨節說。二釋色像。妙色湛然者真理有可見
義。名之為色。二次二句傳釋。三釋結成無畏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結外。文中三解。似
因緣約教觀心。二結內。不為內外之所壞也
者內謂煩惱外謂魔外。利徹本際者本際即
金剛輪。若放金剛到際方止。二正明化他二。
[002-0734a]
初總別分科。二一放下隨文釋義三。初放光
說法明化他。二初放光說法三。初放光。即能
行施等者等取餘五。以彼經放六度破六蔽
故。今文略引放檀度光也。彼思益經乃至云。
光名能解。佛以此光能令愚癡眾生皆得智
慧。二說法。甘露者白虎通云。天酒也。三釋
歎。隨意即能至者相似內凡作意方至。不同
分真任運遍往。


二釋成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智德釋成
二。初敘意。二緣起下正釋。文中先約正報。次
約依報。初文者生死緣起即九界染緣起。解
脫緣起即佛界淨緣起。深入生死緣起即成
佛法緣起者。達九界即佛界。以十界唯心故
也。法華云。佛種從緣起者即今深入之謂矣。
非但下明依報。以深入下結上依正也。達十
界依正唯心。故名深入。二歎斷德釋成二。初
敘意。二邪見下正釋二。初釋二邊邪見二。初
約界內外。六十二至有無者一陰起四見五
陰成二十。三世明之則有六十。要其所歸不
出斷常。故云皆屬有無。二約三諦。二釋餘習
二。初解義引證二。初解義。猶有習在者此以
元品無明名餘習。即等覺後心所斷。入重玄
門者再妙前事。故曰重玄。故下句云。重修凡
事。即是再修令妙也。十行已修。今將趣極。復
重修之。事等微煙者法性之有餘習若太虛
之有微煙。非重雲之暗蔽也。少監如餘習。大
河如法性。二故大下引證。二常徒下斥非顯
是二。初斥他非二。初總斥。二問下顯過。二優
下顯是。九地斷見習等者障理名見。潤生名
[002-0734b]
愛秖約一惑有此二名。而分兩地所斷者亦
就傍正以說。還是借用別義。二正說法化他
二。初分科。二隨釋二。初歎化他成就二。初喻
決定說即滅惡也。香象是獸。飛者是禽。非但
下魔外合獸。諸眾生合禽。無怯合不畏。亦令
下魔外合香象。高心合飛者謂諸眾生高心
也。二喻生善。即生權實善也。下云三草二木
是權一地是實。四種法師者暹云。大論第五
評四法師偈云。多聞辯慧巧言語。美說諸法
轉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雲雷而無雨
其一廣學多聞有智慧。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
顯發法寶藏。譬如無雷而小雨其二不廣學問無
智慧不能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
小雲無雷雨其三多聞廣智巧言語美說諸法轉
人心。行法心正無所畏如大雲雷霔洪雨。偈
意以多聞如雲說法如雷美行如雨。今以雷
喻多聞。隨便舉耳。雷以驚蟄者直立反。經典
釋文曰。蟲冬藏為蟄。八音者一極好。二柔軟。
三和適。四尊惠。五不女。六不誤。七深遠。八不
竭。八音如雷故云震八音雷驚二邊。至蟄者
保有保無如蟲冬藏。法雷驚之令捨二著。故
云驚蟄。三草者人天小草。二乘中草。六度上
草。二木者小樹通菩薩。大樹別菩薩。七人所
計不離二邊。思之可了。二總歎化他功德。已
過量者荊溪云。重顯無量。前雖約所化今重
約能化。三進修化他法門。捨復入力者荊溪
云。有入下力。故云入力。捨初所得須入下位
下法門也。即十法界二諦三諦之理者以諦
攝界義有總別。總則十界咸空假中。別則九
[002-0734c]
界為俗。佛界為真。此二諦也。六界為俗。二乘
為真。菩薩雙照。佛界即中。又六界通為四聖
之境。即因緣所生法也。二乘即空。菩薩即假。
佛界即中。此三諦也。此之二三若總若別秖
是一心。故云甚深。三隣果歎德二。初總別分
科。二一總下隨文釋義三。初歎自行二。初歎
智德二。初總二。初約佛理釋無等等義二。初
約佛釋。無與等者者超因人故。今等諸佛者
此明極果彼彼相等。而後心菩薩近之。今且
釋無等等義。近義在下約位顯之。二約理釋。
前釋則約人位齊名等。此釋則約智齊理名
等。前釋自他相對。此釋理智相對。二又若下
約位簡。顯近義二。初約下位非近。二金下顯
等覺是近二。初直約圓教。二若下傳約四教。
前三教金心菩薩望當教果。約佛約理俱得
名近。望圓俱遠秖如別教金心方斷一十一
品。所未斷者尚多。安得名近。四教約惑傳傳
比之。下疏自論。故云可知。二別二。初總即因
緣釋也。大論二解今試會之菩薩真因。佛是
真果。因果法異。故云有無畏等菩薩分果。佛
是極果。果義既同。故云分得佛力等。是知。真
因分果左右之稱。二解任異一意常同。二別
釋。即約教也。二初正釋。別立名教者暹云。毘
曇中立十力名與大論同。若說十八不共法但
以四無畏大悲三念加十力為十八法。所以大
論破之。今但下荊溪云。名同義異依諦不同。
此約四教以明分得。仍顯無等等義。向云傳
作可知蓋見此矣。二前教下結示。二歎斷德。
無為惡趣者違逆中道名為惡趣。經云供養
[002-0735a]
汝者墮三惡道即其義也。二歎化他。若開脩
羅者以脩羅在鬼畜趣攝故但五道。帶結願
生等者暹云。藏教菩薩未斷惑故。夫願生者
皆捨此生彼。若神通則本處身在而彼處現
身。願扶餘習者以習為入生死之種。誓願扶
之受身利物。此非如鏡現像任運真化。亦現
界外諸土者即方便實報也。三總釋成。雖不
得入第一義至之利者。藏通二教雖有入理
比望別圓分證並三悉收。若約圓位明四悉者
歡喜在名字。生善在觀行。破惡在相似。入理
在分真。亦可各約當教以辨。雖不入理而受
三益。三結成歎德二。初作結上釋。於中破古
如前疏。二又解下作指廣釋四累名二。初懸
示二。初正敘經意。二若約下兼示義門。足知
大況者以諸菩薩悉由三觀觀心而得分果既
內證圓普。故能順彼四機說教益物。雖不約
教義自可知。故了觀心名知大況。二等下隨
釋二。初歷名釋義二。初廣解三名二。初正釋
現文二。初用三觀釋名。荊溪云。初三菩薩可
對三觀。次第屬對亦應可見。體用合論者體
即是等。用即不等。體用不二名等不等。前二
乃是體用別論。實論三人體用悉等。隨順物
機得名不一即一。一人皆具五十一人德也。
二約六即判位二。初正明六即三。初敘意。以
圓義易生叨濫故須六位區別。二一切下明
若觀中道等者始修觀行猶是名字位若觀行
成就。五番開發方是觀行位人。三今此下結
意。二不得下誡惡勸信。初即誡惡也。若以己
均佛則殺害正解名菩薩旃陀羅。若不下即
[002-0735b]
勸信也。若不受觀心即佛即是不信了經。以
諸了義經中悉云煩惱即菩提即生是佛等故
此文舉六義。誡惡令無上慢。舉即義勸信令
免恥躬。二下去下示用義。二定自下略解諸
名。荊溪云。前既三人合為一釋。下四十九人
多二二合或三或單。今文為欲一一成觀故
不作對。名為上定者十通心中定數名下定。
根本禪名中定。首楞嚴名上定。今觀心性名
首楞嚴。故名上定。得此下即觀心性三千三
諦。自他互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云於一
切法即得自在。圓義雖通此釋菩薩定在分
真。光相等者荊溪云。光相等三能所相對。光
相即所嚴之體。光嚴是能嚴之用。大嚴即能
所相稱。雖云能所莫不皆具觀故也。下去悉
爾。故知。荊溪且指實相。故云所嚴之體。若據
惠光能顯。亦屬能嚴。寶積下荊溪云。寶積體
也。辯積用也。寶約譬辨約法。寶手下觀心成
就者觀心在住前。成就即分證。由住前觀心
而得分果也。即具下分真二智以喻兩手。此
明境能發智。即觀智手者此明境與智冥。悲
愍眾生者愍彼昏迷不知自性。如來藏者心
具三千。名之為藏。大喜遍心者由達本具所
以遍喜。見諸法寶者寶謂實相。能於生死有
勇者達生死即涅槃。故於生死無怯。帝網則
從理起教。明網則從理起智。詮智由教。故教
前智後。雖各就一義而實互通。正觀三諦至
之網者。無量諸法即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若
信若法竪歷三世。橫約十方莫不咸從觀心
三諦而有。故云具足無量等也。網諸煩惱則
[002-0735c]
自用破惑。及諸眾生則以此化他。智網光明
者從境發智故。自他同前。妙生者從智斷立
名也。諸法不生斷也。而般若生智也。使想一
處者有事有理專觀心脈事一處也。繫緣實
相理一處也。今文約理莫之能勝者二邊之
智不能勝實相之理也。解髻明珠者珠在髻
中如實隱權內。解髻出珠如開權顯實。與之
者權智也。者以法授他名權智也。經云法王
子者觀經疏云。以法化人名法王子。此則文
殊。從自行立名法王子。以化他顯稱大論三
十二云。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
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師利也。二如
是下結意釋疑二。初結意二。初結示聖德圓
通。引物歸心者令彼得四悉益。故云歸心。一
人各具一切觀門者以諸菩薩各顯一念三千
三諦之理雖觀門無量豈離三千。況復自他
互融。能所不二。故知。隨舉一人即具眾德。內
德既等則外事俱融。所以名字語言現身說
法悉皆齊等。故云即字等乃至法等也。但為
引物歸心隱其圓能各彰一德。以立其名耳。
言字等語等等者此即大品文。彼明四十二
字門門門互融。故云等也。南岳釋云。言字等
者謂法慧說十住。十方說十住者皆名法慧。
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言語等十方諸佛說
十在與法慧說等。乃至十地亦復如是。又一
切字皆是無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發言
無二。是名語等。一切諸法皆互相在。是名諸
字入門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釋。二能如下
結示凡心能見二。初明修觀則見能。如是解
[002-0736a]
者若了自心三千彼彼互遍。心佛眾生三無
差別者。則不動自心遍見諸聖。豈唯見聖。亦
能見凡。以一一眾生咸具此理故。諸佛菩薩
者諸佛是極聖。菩薩是分聖。分極雖殊三千
理等。我凡彼聖其理何殊。故於凡心即聖境。
若然者豈但橫見現在他聖。亦能竪見未來
自聖。以自他因果三千攝盡故。寄言來哲宜
乎。介懷儻了已性則諸法自明當信一家無
信異說。大蘇妙悟豈虛也哉。二故法下引經
證成。信汝所說是法寶。則為見我是佛寶。亦
見於汝及比丘等是僧寶。此於一心見同體
三寶。今引此以證心觀中見諸佛菩薩也。華
嚴下明三身理等證意同前。二釋疑二。初疑
問。二答釋二。初引經正答。二若執下斥執顯
過。執文字如抱石。沈生死如投淵。縱昏情如
夜游。捨觀心如去燭。五總結二。初正標指。二
問下兼簡位。高下莫測者雖不可定執而疏
文所釋多約補處。三明雜眾二。初總示二。初
標示。釋名二。初標示。二此中下釋名。二此有
下顯其權實二。初總示權實兩人。實隨業生
者隨善惡業受五道生。二此等下別開乘戒
四句二。初標示引經。今傍大經者荊溪云。彼
唯一句舉勝況劣。今附一句離為四句。二解
下傍經釋義二。初標列四句。二若通下判釋
乘戒二。初約通論則義同。言通論者夫戒以
防止為義。乘以運出為名。理事俱有防止之
義。是故始從不缺終波羅密通名戒也。理事
俱有運出義。是故始從人天終於佛乘通名
乘也。一切下正示通義也。善法事善別唯是
[002-0736b]
戒。今約通義亦得名乘。觀行理善別唯是乘。
今約通義亦得名戒。故云皆通乘戒。二就別
判則體異二。初正判二。初示相。聞經生解是
信行。觀智推尋是法行。二故大下引證。不動
不出者不動煩惱不出生死。二但戒下結示
二。今為下別釋二。初列章。二隨釋二。初玄釋
二。初列章。荊溪云。分為七門解釋者後六雖
殊莫不皆成初乘戒也。所謂乘戒之信法乃至
乘戒之自他亦可云信法之乘戒自他之乘戒。
中五展轉更互論之。若欲生起此七門者初為
成根具立乘戒。為成乘戒須開信法。又由信
法種子別故感於大小兩乘不同。由乘大小有
漸頓化能引之人。須垂應迹。為成受化須示
觀心。以觀心故化物機熟。二隨釋七。初值佛
不同二。初標指。二一戒下正釋。婆藪來者彼
經第一卷云。爾時婆藪從地獄出。將九十二
億諸罪人輩來詣娑婆世界。十方亦然。爾時文
殊語舍利弗。此諸罪人佛未出時造不善行。
經歷地獄。因於華聚放大光明承光從阿鼻
獄出。舍利弗言。久聞佛說。此婆藪仙作不善
行入於地獄。云何今說出於地獄得值如來。
佛言。為欲破一切眾生計定受果報故。善男
子。勿謂婆藪是地獄人。何者婆者言天。藪者
言慧。云何天慧之人地獄受苦。又婆者言廣。
藪者言通。廣通一切究竟住。於地獄受苦。終
無是事。又婆者言高。藪者言妙。婆言斷。藪言
智。婆言剛。藪言柔。婆言慈。藪言悲。等廣如
初句。經仍廣明殺羊初緣。當知。婆藪即權人
也。然權必引實。故知。乘急戒緩人也。問三下
此約三惡。是八難處云何得道。如舍衛等者
[002-0736c]
大論第四明。舍衛有九億人。三精舍佛為報
生地恩故多住舍衛。而九億人中但有三億
見佛聞法。其餘六億如疏所列。並由乘緩故
不聞經。周時下即姬周第十六主莊王他十
年。即魯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
不見。夜中星隕如雨。案此即是如來誕生王
宮時也。而此土但見祥瑞不見佛身。不聞佛
說。豈非乘緩耶。言星隕如雨者春秋曰。莊七
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現。夜中星隕如雨。
杜預注曰。恒常也。謂常見之星。辛卯四月五
日。月光尚微日光不以昏沒。如而也。夜半乃
有雲星落而且雨。其數多。皆記異也。日光不
匿恒星不見而云夜中者以水漏知之。左傳
曰。夏恒星不見夜明也。星隕如雨與雨偕也。
先賢諸德推佛生年互有遐邇。依法顯傳推
佛生時。則當殷世武乙二十六年甲午。依法
上答高句麗國問則當。前周第五主昭王瑕
二十四年甲寅。引穆天子別傳為證。稱瑕子
滿嗣為穆王聞佛出乎迦維遂西遊而不反。
依像正記當前周第十七主平王宜臼四十八
年戊午。依後周道安用羅什年紀及石柱銘
推則當前周第十八主桓王林五年乙丑。依
趙伯休梁大周元年於廬山遇弘度律師。得
佛滅後眾聖點記推則當前周第二十九主貞
定王亮二年甲戌。又感通傳云。佛是夏桀時
出世。隨翻經學士費長房云。今依普曜本行
等經校讎魯史佛以莊王九年癸巳四月八日
現白象形。從兜率降中天竺國迦毘羅城淨
飯大王第一夫人摩耶右脇。十年仲春二月
[002-0737a]
八日夜鬼宿合時於嵐毘園波羅樹下右脇而
誕生。相既顯。故普曜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
即左傳說。恒星不現夜明也。瑞應云。沸星下
現侍太子生。故左傳稱星隕如雨。本行經說。
虛空無雲自然而雨。杜氏注解。蓋時無雲。左
傳又稱與雨偕也。然姬周曆十一月為正言
四月者即今二月。辛卯五日魯史為謬。沙門
道安著二教論用姬周曆推還合八日。唯以
生時為成道歲。遂令佛世遠三十年耳。佛至
僖王元年庚子年七歲乘羊車詣學堂。四年
癸卯年十歲與諸同齒釋族試力。惠王三年
丁未年十四啟父王遊出。城東門見病人迴。
六年庚戌年十七納妃求夷。八年王子年十
九。四月八日夜半踰城出家。十九年癸亥年
三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朗然覺悟成無上
道。四十九年處世說法眾生感緣既盡。佛以
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五日後夜於中天竺拘
尸那城入般涅槃。當爾佛興此土眾生咸不
聞見。戒急乘緩其在茲焉。佛入涅槃至今大
宋大中祥符八年歲次乙卯已一千六百六十
一年。此取周莊王時生匡王時入滅為定。此
依費長房及今智者疏文也。則不取諸家年
代。又文選南齊王簡棲頭陀寺碑云。周魯二
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晉兩明並勒丹青之飾。以
此觀之簡棲及智者咸以佛生周莊王時。非獨
長房也。若然者像法尚有三百三十九年。以
像法千年故。準三藏教及善見律云。佛何以
不度女人。為敬法故。正法千年以度女人減
五百歲。制修八敬還滿千年。然後像法亦一
[002-0737b]
千年。末法萬年。五千年來學三達智。并得四
果。六千年去學不得道。萬年已後經典文字
自然滅盡。但現剃頭有袈娑耳。正法之世大
乘味淳。至乎像代味少淡薄。若入末法則無
大乘。奴婢出家污染淨行。惡王治世課稅僧
尼。今既未然。猶居像法。此等年世後學宜知。
來者覽之無嫌繁重。二信法根性悉是至聽
法之人者明信行乘種也。即是至之人明法
行乘種也。必須善之者令善佛意也。法行非
上慢之類。信行非涼德之徒。而荊溪記中偏
誡信行。豈非正為我曹而垂訓乎。故荊溪云。
既言為種。種有明暗。若徵遠種畜生道中久
遠一句尚得為因。況復聽法講說者耶。故知。
佛意不以但令聞已說已端拱待發。若如是
者精進徒施。必欲為種佛意欲令分起行。故
為菩提故為利他故伏煩惱。故隨照了。故厭
生死。故達文字。故遠眷屬。故為乘急。故為俱
急。故無悕須。故遠名利。故亡彼我。故折憍
慢。故敬求者。故不請友。故請加被。故讚他
說。故遠雜語。故離戲笑。故捨如是等二十法
已略可微為信行乘種。若不爾者為種實難。
三大小根性。利鈍為異者法利信鈍。或互為
利鈍。四頓漸根性二。初列章。二釋義二。初正
釋二。初正明二。初頓大。七處八會者以再會
普光明殿故。唐譯新經則有九會。以三會普
光明殿故。大師但見舊譯。故云八會。或作九
者後人妄改。譬如下日喻佛。照喻說法。高山
喻別圓機。以龍鬼等者備如華嚴列眾文。次
明下夫言法行少聞多解。非全不聞。大小咸
[002-0737c]
爾。二漸大二。初正釋。得聞藏等四味者酪味
唯聞藏教。生酥轉藏成通。般若義當成別。法
華開顯一切能圓。從小至大。故名漸大。漸後
之大。故名漸大。此如下證成。毒鼓者大經第
九云。譬如有人以雜毒塗鼓。於眾人中擊雖
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不橫死者。是經亦
爾。於諸行眾中有聞聲者所有三毒悉皆滅
盡。雖無心思念是經力故能滅煩惱。犯重造
逆聞已亦作菩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橫死
一闡提輩。二今此下結示。信法等者於此會
中即三教為大藏教為小。經歷前味至此名
漸。此會新入即稟圓教名頓。二料簡四。初問。
二答。荊溪云。木叉戒也。念處乘也。此明法
行。又付下信行。三徵。四釋二。初正釋難。二
雖復下辨勝劣二。初對辨勝劣。二故云下雙
證。釋成二。初雙證。所引即梁武願文。初句證
戒緩乘急。次句證戒急乘緩。二調達下釋成。
惡業至地獄者與闍王同造五逆。調達於王
舍城地自然裂生入地獄。如大論第十七廣
明。荊溪云。以由造逆雖現墮苦未造逆。時為
種已定。藍弗生天由無乘種福盡墮苦。若爾
調達尚乃得為乘種。何須上來二十法耶。答
調達未逆已得燸法。尚不與向二十為儔。何
得却以調達為比。若不畏墮苦任如調達。何
須更論乘戒四句。況教門引逆。勸進辭耳。以
此義故須善取意。欝頭下大論第十九云。得
非想定有五神通。日日飛入宮中食。夫人接
足而禮。由觸足故欲發失通。求車而出還本
山中。更修五通為林池魚鳥所喧因發惡誓。
[002-0738a]
盡欲噉之。後得定如初生非想處。却為先誓
所牽非想壽盡墮飛狸身。婆沙云。飛狸身廣
五十由旬。殺害眾生無得免者。五應迹同凡
者現二十五有果報之身也。二十五三昧者
大經聖行品云。菩薩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
昧壞二十五有。無垢壞地獄。不退畜生。心樂
餓鬼。歡喜修羅。日光弗婆提。月光瞿耶尼。熱
炎欝丹越。如幻閻浮提。一切法不動四天王。
難伏三十三。悅意炎摩。青色兜率。黃色化樂。
赤色他化。白色初禪。種種大梵。雙二禪。雷音
三禪。霔雨四禪。如虛空無想天。照鏡淨居。無
礙空處。常識處。樂不用處。我非非想。廣釋義
如法華行妙。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無想
及那含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受四惡下
以無垢三昧現地獄身。以不退三昧現畜生
身。以心樂三昧現餓鬼身。以歡喜三昧現脩
羅身。次住下以四三昧現人身。即如幻日光
月光熱炎。如次對南東西北四洲也。餘十七
三昧悉現天身。故云受人天身也。然此皆由
分證一心三諦故能墮類現形。破有益物。
故知。二十五種悉中道王三昧之異名也。六
觀心受何等身至何等法者。若持禁戒依華
嚴修觀者則於未來受人天身。見彌勒聞頓
教得道。若不持戒依華嚴修觀者則受四趣
身。見彌勒聞頓教得道也。依漸修觀值下四
味。比說可知。乃至橫約四教。竪歷五味。兼等
說之。不見不聞者即乘緩及俱緩人則不見
彌勒。不得聞法也。得入道即俱急及乘急人。
不得入道即俱緩及乘緩人。得失可知者自
[002-0738b]
揣己心未來如鏡。七化他。二帖文二。初分料。
二隨釋四。初梵天眾。文中先明實行。次明應
迹。此云離者已離欲染故。或云淨行者離染
故淨。住初禪中間者即中間禪也。在初禪二
禪兩楹之中。梵王得此禪。故毘曇至皆有梵
王引經論異說也。今謂至故作世主今師和
會兩文。若應迹下白色現初禪身。種種現梵
王身。故生初禪者以初禪三天梵王在中故。
以主領故別為一有。望法華序等者彼云娑
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則
世主是初禪王。尸棄是二禪王。光明是三禪
王。等取四禪王也。所言下法華舉三名。故等
字但在四禪。今既唯舉二名則等取三四。或
可初云梵天王是總標虛位。尸棄是別舉其
人。法華亦然。故法華疏云。經標梵王復舉尸
棄。似如兩人。依大論正以尸棄為王。今舉位
顯名。恐目一人耳。若欲以配四禪即當依疏
所解。應迹下住雙三昧現二禪身。雷音三禪。
霔雨四禪。上界處空等者荊溪云。初禪覆一
四天下一鐵圍山。二禪覆小千。三禪覆中千。
四禪覆大千。皆以下擬上。略知方所不同。於
空不可擬故。二釋天二。初正解現文。翻為能
作者正云釋迦因陀羅。此云能主。言其能作
天主。二問勝下通前釋妨。問意者荊溪云。何
故於色但列初禪。欲界但列忉利。檀越此云
施主。三八部眾二。初案現文釋義二。初標
示。二大下正釋二。初釋。大威力通貫八部者
始諸天終摩睺羅伽悉有大威力也。餘文八
部皆云。四王各領二部為八。東方二者乾闥
[002-0738c]
婆富單那。南方二者鳩槃茶薜荔多。西方二
者毘舍闍毒龍。北方二者夜叉羅剎。今經八
部與此不同。故向云多有所關。二上文下釋
八部八。初諸天二。初正釋二。初釋來者。五那
含天者一無煩。二無熱。三善見。四善現。五色
究竟。此名五淨居天。皆三果所居也。二簡不
來者。無想天即色界第十三天。外道修此禪
者受生也。二此等下總結。二釋龍。肇師曰。龍
有二種。地龍虛空龍。種有四生。僧護比丘為
四龍說法者授龍王四子四阿含經也。有視
毒者閉目受經。有噓毒者閉口受經。有觸毒
者遠住受經。有氣毒者背面受經。師責其失
禮。答云。以視則殺人乃至氣能殺人故閉目
等也。廣如僧護經。三釋神夜叉。什肇皆以神
字自為一類。與夜叉別。故肇云。神受善惡雜
報。見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今文既云
皆鬼道。驗知。以神自為一類。文中釋夜叉先
明受報。次明修因。下文皆然。為天給使者肇
云。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門閤。毀戒下明
修因也。車馬施等者什云。地夜叉但以財施
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四
釋乾闥婆。陵空昇空也。十寶山者謂。雪.香.
軻梨羅.仙聖.由乾陀.馬耳.尼民陀.斫迦羅.
宿惠并及須彌是為十也。妓樂者女樂曰妓。
五釋阿脩羅。故言無酒者魚龍業力海水不
變瞋妬。誓斷故名無酒也。六釋迦樓羅。七釋
緊那羅。八釋摩睺羅伽。少施者亦薄行惠施
也。二上來下約乘結顯。四四部眾二。初約實
行釋二。初正解。此未可定用者荊溪云。依餘
[002-0739a]
經文但云近佛得善宿名。不可定云男女不
同宿也。涅槃疏以一日一夜受八戒者名為
善宿。二問四下釋疑。素服白衣也。西俗所服
色皆尚白。二菩薩下約權行釋。二別序二。初
述意分章二。一發下隨文釋義二。初發起序
二。初懸談義旨二。初正示表發二。初總示二。
一現下別顯。荊溪云。文中具表三正三依。雖
兼表正意正在依。若準此意說普集時身相
已勝。但未論勝土。今於勝身加以合蓋表說
諸土。問寶積是何時來。答準此經文似普集
末。何以知然經云。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乃
至合成一蓋。此文既無聞經之言。但云持蓋
來供養佛。驗知。秖是普集竟時云爾時也。準
此歎於勝應法云。說法不有亦不無等。似如
聞法。何妨爾前曾聞勝法。以不云聞普集經
故但是至此見勝應佛。約身擬法於理無妨。
二料簡釋疑二。初簡現身二。初問。二答二。初
引大品明同。二引法華明同二。初正引二。初
廣明。所止一城者經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也。城即涅槃。眾生習解有可得涅槃之義故
言到城。威德特尊者即相好巍巍舍那之像
也。窮子驚避即不機不受大化也。即脫瓔珞
譬隱舍那無量功德。著弊垢衣譬現丈六形。
擬說三藏教者如長者執除糞器與窮子共作
也。心相體信者親既證小。則信大不虛得涅
槃價故體析不瞋。宅內者無緣大慈喻以舍
宅。家業者即大乘戒定慧也。集國王大臣者
漸頓諸經無不契所詮之處皆為經王。常機益
物興廢有時部部不同名之為國。皆言第一。
[002-0739b]
即是其王。法華會通諸教。豈非聚集國王。彌
勒等諸大菩薩皆是等覺即大臣也。定父子
天性者即經云。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也。生
佛理等如父子天性相關也。荊溪云。引法華
具騰五時者全借法華意明今部五中第三。
若不具騰焉知遠近。二初見下結示。初見遠
避等者暹云。明於四時皆現尊特之身。故不
云鹿苑也。二此方下結同。二簡表發二。初簡
表法身二。初問。二答。引二經者應必表法。
應即法故。二簡表寂光土二。初正簡表寂光
土二。初問問意者以身表身。其義可爾。以身
表土。義似相違。二答三。初明土是經宗。既首
談佛國現身。豈不表耶。二法身下顯身土不
二。由依正不二故便現身即表國土。離身無
土者荊溪云。此是法身身土不二之明文也。
諸部文中雖有此意文相不顯。不得此文將
何以消諸部碩異。請觀疏文及荊溪意。無情
成佛何所疑耶。且離身無土。離土無身。故身
成時即土成也。心外無境。深可思量。故金錍
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一佛既
爾。諸佛咸然。眾生自於佛依正中而生殊見。
彼又問云。佛成道時土亦成耶。成廣狹耶。不
成有過。真如下覆釋上義也。真如實相即心
性之異名。境智誰分。身土寧別。心性無外。攝
無不周。既唯一心。豈有能所。故使境智身土
四並非之。然而終日雙非未乖雙。是智境身
土宛然自殊。故說境智及以身土。雖云自殊
體元不二。故今表身即是表土。故云既表於
身等。學佛乘者苟迷此旨徒費光陰。欲逮無
[002-0739c]
生吾不信也。北轅適越。豈不迷乎。故金下引
證不二。唯識者唯遮外境。識表內心。唯秖是
心。更無外塵故云唯識。諸佛修習無分別智
通達唯識真實之性。故云智習唯識通。以正
智契真如無有形相則名莊嚴。故云非莊嚴
莊嚴。謂非事嚴而是理嚴也。三此經下引經
文結。醻心淨則佛土淨者心即土故。所以心
淨即是土淨。但表下體雖不二表發自分。秖
由生迷取悟有別。故表身表土以開發之。今
別表土其旨炳然。二兼簡報應土。秖由三身
相即四土不二身土體一能所無殊。故使三
四同皆表發。今雖各辨須曉理同。文為四。初
問。二答。三徵。四釋如文。二隨文正解二。初
總別分科。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二。初如來現
身三。初佛說法。此四通攝一切眾者謂。諸家
釋義或以在家出家各二為四眾。或以天人
龍鬼為四眾。以今四眾一一歷彼各各有四。
故舉今四能攝彼多。彼之所明全失今四。尚
統師者即法尚師。北齊勅為昭玄統。故云尚
統例如下荊溪云。彼由開故合。此明由正有
依。開意本合。依正不殊不二而二為物故爾。
二譬顯。窮實相頂者三德究顯在分真頂故。
盤峙者峙立也。滄溟海也。佛不住生死不捨
生死者異凡夫故不住。異二乘故不捨。自行
故不住。化他故不捨。大智故不住。大悲故不
捨。生死即涅槃故不住。涅槃即生死故不捨。
凡此四釋以顯佛德。如海水非四色者毘曇
俱舍並云妙高四面各有一色。東黃金。南琉
璃西白銀。北頗梨。隨其方面水同山色。眾生
[002-0740a]
入中盡同水色。心非四門者三惑妄心無四
門正解。故云心非四門。故下云而說四門令
失惡心。故知。不得以真性釋此心義。更無異
解者如海同山色。三合譬。是為萬善無畏空
座者萬善即果上三千俗諦之理。無畏即不
思議空真諦之理。萬善即無畏空如眾寶為
師子座。此即果智所契。真俗不二之理也。問
諸佛不斷性惡。則果上三千九界無減。何名
萬善之理耶。答修惡已盡。但性惡在。此惡即
善。如云鏡明具醜像性。豈令明亦醜耶。身相
巍巍者巍巍高大貌。喻果智超出分真也。二
長者獻蓋二。初分章懸示二。初標示分章。二
獻五下懸談表報二。初示三章所表。初章表
法報身土。次而於下明第二章表應佛身土。
大眾下明第三章表聞三身四土依正不二。
悟道得法喜也。初文云因中慈迴向佛果成
無緣慈者迴真因向極果也。圓報法身者報
身即果。智法身即果理。成依報淨國者即法
報所依究竟寂光也。亦迴因向果故云成也。
表於應土者即三土也。應佛化主者居乎三
土咸名應佛。他受用報即是勝應。二故知下
結為序之由。二一長下隨文釋義三。初表發
之由二。初分科。二隨釋三。初與同類俱。華嚴
云至一切魔皆須約圓釋義。漸愧為深塹者
慚第一義天。愧賢聖人也。四道者圓四門也。
三界即分段變易二種三界。而因果依性者
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
亦實相是。五種種性者荊溪云。習種性.道種
性.性種性.聖種性.等覺性。一性有百各以十
[002-0740b]
善互嚴故也。十善以為眾善之本。故通淺深。
二虔敬。三奉蓋。二合蓋現土二。初分科。二隨
釋二。初合蓋。二現相二。初總別分科。二隨文
釋義二。初現國土四。初現國土廣長。二現十
山恐表眾生世間者以十山表十界也。三現
大海江河恐表五陰世間者以五水表五陰
也。言五水者一海。二江。三河。四川流。五泉
源。四現日月天宮或表器世間者荊溪云。然
前文中已表依土。依土即是器世間竟。故知。
此中但表依中小世間耳。即如一山一洲之
例。今謂。日月星宮皆前所現廣長相中小世
間也。眾生五陰之所依者此四世間二是所
依即依報及器。二是能依即眾生五陰。以攬
五陰成眾生故此即正報之身也。何得表情
者謂十山五水悉是無情。何得表眾生五陰
之有情耶。答意者大乘所談依正不二。互表
何傷。故諸大乘現相皆如此也。二現諸佛說
法。必有能依者有國必有人也。三大眾歡喜。
三輪不思議化者即身通口說意鑒。不謀而
化名不思議。二敘述歎二。初敘意分科二。初
敘來意。荊溪云。神智高明者位居極故高。以
高故明。若準經文與五百俱。自非相惡豈堪
隨從。若非所將其位必下至下請說仍云是
五百等皆已發心。至下得道方云得忍。準此
復似五百未與寶積同位。縱述己身在五百
數寶積豈可與彼全同。況在數外仍須有本。
焉知本位不廁淨名。故今乃以高明通歎。若
不高者焉知所表所現之瑞。以擬淨身淨土
之相。智人知智故能冥合淨名之情。既了淨
[002-0740c]
名。亦可依俙裁於佛智。二就三下分經文二。
初分經。述歎至之由者荊溪云。以述為歎故
云述歎。既現二身。必依二土。故述兩應並得
為由。故云述歎。二言勝下示義二。初示勝劣
身義。尋此應身等者荊溪云。勝應之中別標
法身。而文但云尋應得法。未云應身即法身
者猶帶方便劣應身。故又以劣應色相劣故
不可尋之見法身也。滅色即色方之可見。況
復即色所表復通。故法華云。等者雖引彼經
仍有三意。一以劣為由。二以勝斥劣。三引小
歸大。著脫之語不在今教。此乃直明用塵土
坌身狀有所畏耳。現有煩惱如塵土坌身。示
同悕生死如狀有所畏。二問下示遠近二由
二。初雙釋二由。荊溪云。此中問答者一者遠
借法華經意。二者近用當部之文。在昔必無
為由之語。於今方可分置其言。二問三下重
述遠義。二十年者八忍為一。八智為一。并九
無礙九解脫也。除糞者斷見思也。二就近下
隨文釋義。今寶積說偈於十二部中即孤起。
或人謂。疏云。初述由。次述歎。似重頌者非
也。夫重頌者前已長行說竟次更偈頌說之。
故得名也。此中寶積都未發言。但孤然說偈。
敘述。豈是重頌耶。文為二。初述歎表發之
由二。初述歎勝應法身為近由二。初分科懸
示。何以得知等者荊溪云。經既未來以現往
驗。況復自有歎劣之文。身勝法勝。身劣法
劣。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二
[002-07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