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h0018 地藏本願經綸貫-清-靈椉 (master)



No. 383-A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序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此言聞者故多
而知者或寡苟知之則知地藏菩薩以一身現多身
而多身復一身初無所作又經歷無量無邊佛剎微
塵數劫不間一剎那於一剎那經歷無量無邊佛剎
微塵數劫曾無有異如是則天堂地獄諸佛眾生苦
樂逆順善惡好醜如谷響鏡華覓其形相了不可得
故曰度盡眾生實無度者雖然其奈六極之類為無
明羂所覆未出三界不免妄嬰諸苦繇是菩薩乘夙
願轂以種種方便而捄度之使其離苦得樂以至無
上菩提而後巳於戲此菩薩大慈大悲大孝大願大
威神力悉不思議假使以虗空為口雷霆為舌盡塵
沙劫讚嘆其無量功德海中一滴之相猶不能盡況
區區筆墨乎龍飛戊辰秋崎陽大德真常公攜浙中
運遐椉法師新編地藏經科注將欲梓行來謁予序
葢以常公為法檀度恒與四部眾演說是經意有在
也予輒然沈啟讀嘆未曾有乃知運法師孝德道力
精進勇猛越乎倫類而且具般若智獲無礙辨得非
當代教門之領袖與資生利物莫越於斯鍥而傳諸
不可後矣。



[001-0637b]
貞亨五秊無射月朔日
支那嗣祖沙門高泉性潡敬題於佛國方丈

No. 383-B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序


原夫百川具流至海而極一乘圓果稱性而週華藏
十三重處處現遮那之玅體鐵圍百億土塵塵顯地
藏之願門但以四弘廣被萬行齊彰統神變而無窮
運悲心而叵竭地藏菩薩本願經者是唐于闐實叉
所譯故其言詞簡約義趣幽深緣起無生宛合雜華
之旨體空成事冥符起信之文所以放光集會歎世
主之玅嚴法界回施較成佛之福利為欲表揚聖母
之厚德故此廣讚地藏之洪名良由淨法身因性空
而包納種智果從心地以發生然此因果圓融主伴
交徹佛眼難窺其奧聖心莫測其微故知心通則淨
剎非遙情隔則凡境是異煩惱業緣甚可怖畏受報
醜惡何忍見聞如因目中之赤眚妄現燈上之毛輪
急須辦成佛之資糧悟惟心之自性遂使迷途饑饉
時忻逢王膳火宅炎𦦨處頓獲清凉至於聞名覩相
罪滅河沙禮念歸依福增劫石良以一文之玅攝義
[001-0637c]
無遺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獄此經功德真不可得而
思議者也吾浙古監匡菴運遐法師者禪觀精修顯
密備究甞往天谿之門年來杜跡注釋部帙雖多而
此經科注可謂獨步矣長崎德苑真常師信敬此經
素奉菩薩見而悅之意欲轉布甚合予願顧惟大士
威神不可思議故得塵剎流通寧止四海耶今將授
梓屬予弁端予向最敬此不思議經王遂合掌讚歎
普願見聞隨喜者悉得任運流入薩婆若海以至圓
滿無上佛果菩提而後巳是為序。



貞亨五年歲在著雍執徐清和浴佛日


東明悅峰章熏盥敬題
[001-0638a]

No. 383-C


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序


地藏菩薩本願經者頓脫生死之捷徑速到涅槃之
津梁起死回生之良藥閉惡興善之寶鑑也乃至以
信手拔疑根用戒足登樂剎慧目定心無量功德靡
不具足者其唯此經歟是故地藏菩薩實為羣生所
依福田之根本也若能歸敬此菩薩者則眾苦悉除
諸願滿足現在能得安隱將來必定解脫若稱洪名
或歷耳根永滅重罪終至寶果是皆大士不可思議
慈願力之所致其慈山願海實過於諸大菩薩者日
劫相倍矣是以釋迦世尊將人天眾囑此大士復讚
之曰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
三惡道報也原夫佛法寬廣行門無量所有諸善功
德之中而以發心起願為最要緬惟菩薩往昔作長
者子及光目女時而發心起願齊修六度圓證三身
恒沙功德皆悉具足故今播名十方分身沙界廣度
眾生者皆由發大心起大願故故知發心即諸願之
根本一切功德莫不由是而生然而本具大願從智
體起拔濟弘誓由悲用生始從發心終至成道引行
[001-0638b]
趣果願為之本是故成佛莫先於願所謂無願多退
如牛無御如畵無膠如坏未火終不可用故經云比
丘不發誓者終不成佛道誓願之福不可稱計得至
甘露滅盡之處也予甞深翫是經審以慈孝願行為
宗要何者以光目女有大慈愍心為母發大願故然
則慈能生孝因孝發願由願興行開則成慈孝願行
合則為慈願也頃支那國有運遐法師以自所編地
藏菩薩本願經科注寄送崎陽興福悅峯師師即運
法師同省也甞聞運師於病中而注是經凡成六卷
其功豈易言哉此經自唐至今千有餘載甫有注釋
之者吁亦可謂難矣是誠菩薩護念法師善願病魔
既退勇猛莫超佛言勇猛名地藏然則運遐法師豈
非能契佛意者歟予欲請此注梓行於世悅師諾然
授之予不勝喜如獲異寶今既付梓普願見者聞者
知地藏菩薩本願功德利益之事則植將來之智種
而且見果畏因息惡勤善遣妄歸真仰信受持如食
金剛決定不消終得佛果以此不思議尊經實為羣
生之慈澤潤物無窮逢是妙典多劫慶幸莫大於此
故不揣愚陋而為之序。



貞享五年歲次戊辰季春上澣吉旦


寶池釋真常稽首敬撰
[001-0638c]

No. 383-D


地藏經綸貫科注緣起


地藏本願經者。乃我佛所說之孝經也。原其所以說
者。弭不知恩分之深謗隆諭親以道之大本也。是以
我佛將熄應火。昇忉利天。為母談經。令見道跡。正以
示出世之大孝。其在我釋氏歟。然必乘時放光。集分
身地藏於天宮者。舉行孝之樣子也。以大士因地為
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發僧那。與我佛之
心同聲合響。故說此地藏本願之經也。當知此經。我
佛以未來天人付地藏於忉利。待彌勒於華林。誠為
業海之慈航。昏途之大炬。趣人天之徑路。入佛道之
要門。捨是而之焉。恐倀倀乎無所歸矣。今詳其由。以
見其實。原夫一經宗要大分四章。初明能化之主。即
大士分身泥犁。以孝行化令生人天之主也。次明所
化之機。即不孝二親三寶。造惡墮苦之罪輩也。三明
度脫之緣。即令人讀孝順之經。供大孝之像。成機感
度脫之緣也。四明成佛之因。即令其念佛孝名。布施
順福。得成無上之菩提也。故梵網云。釋迦牟尼佛成
無上正覺巳。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
[001-0639a]
三寶。豈非孝順之行。為一經之正宗者哉。序者序此。
通者通此。初中後善。純一無雜。即教主出世之本懷。
諸佛大事之因緣耳。抑豈與法華同功。而比德殆將
尤大而尤難者也。何乃化道未隆。法運仍塞。自唐翻
梵以來。迨今尚無撰集法門。殊為闕典。先輩略不關
心。抑又何也。予自幼出俗。失奉慈嚴。既長遊學。尤疎
定省。後將迎侍。業巳化去。臨風徒戚。欲養奚从。乃於
康熈巳未冬。焚香繕寫一部。每遇十齋日。披衣敬讀
一過。為資冥之大猷。作酬恩之常課。輒於展卷之初。
率多鮮注之感。今既年逾耳順。尋將之沒咸池。不即
立言。恐虗願念。雖乏懸判彌天之大筆。殊闕冥搜安
祖之精思。顧此圓經。寧容冷視。遂綜綸貫而釋題。仍
輯科注以銷句。大要顯我佛之悲心。昭地藏之本願。
補法門之闕典。啟後學之孝思而巳。稿成鋟梓。請教
高明。第吾菴向闕藏典。協力無人。寧辭掛一漏萬之
誚。儻蒙達士披詳。幸鑑愚忱所志。伏望同遵本願。並
渡生津。則令佛日長懸。朗銕圍兩山之黑暗。可使幽
關恒啟。銷泥犁億劫之辛酸。庶不負我佛說法天宮。
囑累大士一片悲孝之心。則是我等報恩之地矣。故
敘緣起。以弁簡端。



康熈上元甲子嘉平丁丑佛成道日嗣興天台教觀
正宗第五世青蓮苾芻靈椉撰
[001-0639b] No. 383
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



原夫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虗靈。無相
無名。絕思絕議。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究竟
號中道正空。褒美稱第一義諦。諸佛悟之則三身圓
顯。眾生迷此則六道循環。雖迷悟之有殊。而心性之
無別。故古德云。指虗空世界。悉我自心。考善惡報應。
竝是惑心。既本一心而貫諸法。故我佛法門。惟以心
為道也。華嚴經云。心如工畵師。造種種五蘊。一切世
間中。無不由心造。起信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皆此意也。是則地藏菩薩所云。一切諸法從心所起。
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
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故。而得住持暫時為有者。
正所以示此心地法門之指爾。今且置悟。秪論其迷。
其天人修羅。循善品而輕升。地獄鬼畜。由惡業而沉
墜。其墜之鬼畜。有輕重之分。而沉乎地獄。無大小之
別。總由無明之顛倒。致有獄戶之正邊。故知凡夫由
[001-0639c]
昧心源而隨妄念。妄造惡業。妄受苦報。不憑至聖之
大悲。曷解倒懸之極苦。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
內。以同體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釋迦文佛。特昇忉
利天中。報聖母恩德。諄諄付囑以頻申。令向佛法中
獻少水少華。並脫幽途之苦。俾從大士前能一瞻一
禮。咸蒙勝地之歡。功莫京焉。義叵量矣。椉雖生末運。
幸遇真乘。聿崇隨喜之心。用作津梁之地。聊申管見。
略釋題名。冀三寶之冥加。綜諸文而融貫。普願見聞
同趣樂土云爾。今先通釋名題。次乃總示觀法。三則
別解經文。準智者大師釋經方軌。先明五重玄義。一
釋名。二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相。所以五重預
釋者。以是經中幽玄之義。令人一覽即能詮名。識所
詮體。欲顯此體。須明宗要。宗成體顯。妙用得力。然後
判屬時味部教。則義旨泠然。昭乎心目。譬之擬觀山
海。先閱圖經。未出門庭。而情景宛在矣。今以不思議
人法為名。不思議性識為體。不思議行願為宗。不思
議方便為用。開顯無上醍醐為教相。釋名中。地藏菩
薩本願六字是別題。別諸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
餘經故。別題復分人.法。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原
此經名。佛自結三種。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
亦名地藏本誓力經。今獨標本願一名者。以願必行
行。行成必有與拔之力。故舉本願一名。任運攝得餘
二。人名復分通別。地藏是別。菩薩是通。地藏之名準
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應云乞灑二合訶羅惹。義翻
[001-0640a]
地藏。若準諸翻譯。應言瞿薩翻地.俱舍.或比迦.或摘
迦.翻藏。經云。如地諸有情。所依一不斷。乃約喻立名
也。夫地本一物。而所藏者無量。葢為四大之首。居五
行之中。元氣所生。萬物之祖。其卦為坤。其德曰母。周
易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體用
廣厚。德大難名。所以能持能育能載能生。此約儒書
釋也。若準四念處釋十地云。從初地具有住持生長
荷負義。至後究竟。亦具三義。此則約性為地。因修萬
行。果圓萬德。皆具三義。十輪經云。隨所在處。若諸有
情。以諸種子植於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務或不營
務。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
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果實豐
稔。所以者何。此善男子。曾過無量無數大劫。於過數
量佛世尊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
熟諸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常普住持一切種
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䰅芽莖.枝葉華果皆悉生
長。藥糓苗根。華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輭美。又云。譬
如大地。一切種子樹山稼穡。地身眾生之所依止。此
善男子亦復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
由菩薩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無數劫來。散影分形。
放光說法。恒處幽冥界內。常教六道眾生。或巳成佛
道。或久階真因。或暫住聲聞緣覺。或在天上人間。乃
至未來眾生。天宮囑令度脫。正如大地。一切賴以住
持生長荷負。故經云。心如大地。能安一切。以故佛說
[001-0640b]
心力為大。皆約心以明地也。藏者。亦約喻立。正以世
間七寶庫藏。例同出世三德秘藏。涅槃經云。如人七
寶不出外用。名之為藏去聲。其人所以藏平聲積此寶。為
未來故。所謂穀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為用贖命。財
難得時乃當出用。諸佛秘藏亦復如是。故章安云。隱
故名秘。覆故名藏。眾生不解。稱為秘密。法界包含攝
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以眾生性具三千之寶。
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秘藏。
用贖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三德秘藏。蘊
在一切眾生身心之內。諸佛悟之而證得。眾生迷之
而流轉。然此秘藏初無改移。故地藏薩埵從發僧那
之初。及住等覺之後。自行化他。總不離此心秘藏也。
此心秘藏。即是涅槃。輔行云。菩薩初心。常觀涅槃行
道。自行初修也。亦令眾生常觀涅槃。化他初修也。安
置諸子秘密藏中。化他後入也。我亦不久自住其中。
自行後入也。故知自他初心。無不皆修。自它後心。無
不皆入。今準此義。輒釋其名。梵名摩訶般涅槃那。此
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此三法中。
一一皆具常樂我淨。故名為德。此之四德。不離我心。
彼之四藏。不越乎地。如彌勤成佛時。其國有轉輪王。
名曰儴佉上如羊切。壤平聲。下丘於切。音區。亦云霜佉。此翻貝。乃珂貝耳。賢愚經云勝伽。居
翅頭末城。彌勒成佛時。有四大寶藏同時顯露。一一
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伊鉢多大藏金藏。在乾陀羅
國。般軸迦大藏銀藏。在彌提羅國。賓伽羅大藏明月珠藏。在
[001-0640c]
須羅吒國。儴佉大藏瑠璃藏。亦名珂貝藏。在波羅奈古仙山處。
此之四藏。並在閻浮提地。今之四德。咸具賴耶識中。
金譬常德。色不變故。銀譬樂德。悅人心故。明珠譬我
德。現色自在故。瑠璃譬淨德。內外明徹故。又復應知。
此之四藏未顯現時。各有龍神密護。守而不失。既開
發後。無守護者。眾人見之。心不貪著。正喻心地寶藏。
雖在迷時。隱而不失。正當悟處。證而不著。故知心藏
具足眾寶。即空假中。無不如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地藏之名。其義若此。故十輪經。佛告好疑問菩薩云。
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議諸功德法。是諸殊勝
功德伏藏。是諸解脫珍寶出處。所以者何。地藏菩薩
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寶。亦如伏藏。
如是大士。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久修堅固大願大悲。
勇猛精進。過諸菩薩。是故汝等應當供養。今我佛於
忉利天宮。以法界眾生殷勤付囑地藏。令娑婆世界
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
記者。正欲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四德大寶盡安置秘
密藏中故也。菩薩。具足應云菩提薩埵。大論釋云。菩
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能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
救眾生。天台云。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
然菩薩之名。合具四教。今既開顯。的指在圓。復貫地
藏於通名之上。雖通仍別矣。次釋本願之法。本即本
昔。梵名尼坻。此方翻願。希須樂欲之意。志求滿足之
稱。乃菩薩昔生為婆羅門女及光目女時。所發之大
[001-0641a]
願也。亦即本性。由菩薩托根性地以隆其願本。所謂
仰觀大覺。積劫度生。都無懈倦者。為滿本地之願也。
又即本性之力用。大士稱本立願。乃自心起信。還信
自心。譬樹之因地發根。根深本大。則枝葉依之而敷
榮。華果由之而茂實。狂風雖大。不能動搖。願不依諦。
名為狂願。諦不從心。目為邪諦。今以心為地。諦為根。
願為本。然後正行之枝敷暢。助道之葉鬱葱。七覺淨
華。八正道果。成實法林之樹。莊嚴總持之苑。故須稱
本立願。方能要制其心。縱遇境風。不能沮壞。此從本
立願之大致也。然有通別。通即四弘誓願。大悲懺云。
夫四弘者。依四諦起。四諦者。二示世間苦因果。二示
出世樂因果。一切菩薩欲拔此苦。欲與此樂。故依之
立四誓也。依苦諦立。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依集諦立。
云煩惱無數誓願斷。依道諦立。云法門無盡誓願知。
依滅諦立。云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切菩薩俱發。故名
為通。若七佛經中。或四願.八願.十二願及彌陀四十
八願.觀音十六願等。別在一人。故名為別。若準今經。
婆羅門女及光目女。皆為母發心。而救六道。則以孝
行為大士本時之別願也。又復地藏菩薩所發本願。
通別兼收。總以四弘。是願本。靡時不發。別以悲心。偏
向受苦眾生。永作幽冥教主。故若通若別。竝從本性
而發。雖分通別。無不為拔世間苦因果。為與出世樂
因果。而權實偏圓。務須甄別。四明云。仍須了知始終
等相。體性融即。荊溪云。初心遍攝。觀惑法界。即惑成
[001-0641b]
智。即生成滅。名圓四誓。故了前二誓。拔性德之苦。後
二誓。與性德之樂。性之苦樂。何須拔與。即無作之誓
願也。今地藏大士。於無數劫前。發弘誓願。荷負罪苦
六道眾生。教令住持正法。出生一切功德。忍苦忍難。
大慈大悲。故名地藏菩薩本願也。釋別名竟。經者。聖
教之都名。除律論外。通受此稱。西域記。梵名素怛覽。
或言無翻。以含涌泉義昧無盡故.出生能生妙善故.繩墨楷定邪正
.顯示理示正能故.結鬘貫穿諸法故之五義故。乃多含不翻。

或言有翻。翻經.翻論.翻法本.翻線.翻善語教。此皆約
義而翻也。天台且據一名為正。不使二家有怨。從古
及今。譯梵為漢。皆題為經。以此方周孔之教。名為五
經。然眾典雖單題經。而諸論皆曰契經。謂上契二諦
之理。下契三根之機。又訓常.訓法。各有三義。魔外不
改名教常。真正不雜名行常。湛然不動名理常。法可
軌。行可軌。理可軌也。若佛地論。訓貫穿攝持者。用結
鬘與線之意耳。慈恩云。為常為法。是攝是貫。庶令同
出苦津。終歸覺岸。如是一種人法。兩重通別。巧借妙
喻。以立題名。故云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辯不思議性識為體者。約三意立。一.憑準經論。
二.迷悟根源。三.菩薩本識。本經云。一切眾生未解脫
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又云。念佛菩薩名
字。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此識乃的指第八識
也。故毗盧三摩地法及金剛頂蓮華部心皆云。是心
為何物。煩惱習種子。善惡皆由心。心為阿賴耶。起信
[001-0641c]
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
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則無明法性
共住為因。不其然乎。真諦就名。翻無沒識。取不失之
義。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能含藏諸法種故。葢此識體
具能藏.所藏.執藏三法。故名為藏。故宗鏡云。第八本
識。廣大無邊。顯心原而無外。包性藏以該通。擅持種
之名。作總報之主。建有情之體。立涅槃之因。據此立
體。諸法咸收。可謂挈衣之領。而提網之綱矣。言迷悟
根源者。起信云。此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
能見能現。能取境界。故名此識為所知依。能與染淨
所知諸法為依止故。又名種子識。能徧住持世出世
間諸法種子故。此正維摩所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也。荊溪釋曰。無明為一切法作本。無明即法性。無明
即復以法性為本。當知諸法亦以法性為本。法性即
無明。法性復以無明為本。法性即無明。法性無住處。
無明即法性。無明無住處。無明.法性雖皆無住。而與
一切諸法作本。是則無住無相.事理等常。立一切法
悟迷差別。故占察經云。但從無始世來。與無明心俱。
癡闇因緣熏習力故。現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習因
緣故。起妄相應心。計我我所。造集諸業。受生死苦。說
彼法身。名為眾生。若如是眾生中。法身熏集而有力
者。煩惱漸薄。能厭世間。求涅槃道。信歸一實。修六波
羅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為菩薩。若如是菩薩中。修
行一切善法滿足。究竟得離無明睡者。轉名為佛。當
[001-0642a]
知如是眾生.菩薩.佛等。但依世間假名言說故。而有
差別。而法身之體。畢竟平等。無有異相。故知不達
其具德識心。便須緣真如理。而斷九界修染修惡。何
名不思議哉。故宗鏡云。此識建立有情無情。發生染
法淨法。若有知有覺。則眾生界起。若無想無慮。則國
土緣生。因染法而六趣回旋。隨淨法而四聖階降。可
謂凡聖之本。根器之由。了此識原。何法非悟。證斯心
性。何境不真。可謂絕學之門。棲神之宅。故立此體為
迷悟根原。方顯大士恒沙界內散影分形。生死海中
隨機引導。拔根涸源。翻迷成悟。正欲顯此不生滅法
性之體。秪在生滅無明妄想之中。故南嶽云。道源不
遠。性海非遙。但向巳求。莫從他覓。正斯之謂。言菩薩
本識者。光明玄云。阿梨耶識即是第八無沒識。猶有
隨眠煩惱相續中眠。故名隨眠。別而分之。是菩薩識。大論云。在
菩薩心。名為般若。即其義也。葢此識為菩薩見佛勝
相之本。以如來高明身相。皆與虗空等量。以業識而
見。以中智而觀。是故地藏於忉利天宮。合分身見佛。
正憑此本識也。又復此識為中道應本起化之源。所
謂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同
惡而化。今地藏大士了達闡提等修惡之事。全體即
是性惡之理。邊邪無非中道。五逆當處解脫。普現色
身。游化諸趣。點此迷源。令知平等。正憑此本識。而起
諸大化。此即居初位而總號賴耶。處果位而唯稱無
垢。備本後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門。其功豈淺尠哉。有
[001-0642b]
此三義。故立不思議性識為今經之正體也。問。有師
云。性識屬事。不當為體。應指識性之理。始是體義。必
謂準經性識而立此性。乃虗妄習性。焉可據此立經
體耶。此言殊為允當。師必不然者。何說之從乎。答。識
性之指。于義有憑。性識之立。其文可據。如今家解維
摩無住本。法性無明。二俱作本。巳引勿論。秪如妙玄
明二諦云。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
此俗非事而何。此是即理之事。既名理毒性惡。亦號
性染隨緣。故釋籤云。無明是迷真之始。法性則全指
無明。無始時來。奚嘗非真。俗則百界千如。真則同居
一念。須知同一性故。方能同居一念。輔行所謂三千
不出一念法性。三千不出一念無明。是也。況今家釋
華嚴心造之文有二。一約理。造即是具。二者約事。即
三世變造等。然竝由理具。方有事用。故法性借力助
于無明。方成六道染法。今立此性識為體。正為利根
人即事顯理故。大經云。十二因緣名為佛性。無明與
愛。是二中間。即是中道。但理無所存。徧在於事耳。今
既事全是理。則識即是性。胡為不許立體。故知識性
性識。俱可為體。但今就賴耶迷邊。無明作本立法之
意。既符經論。不違祖誥故也。若乃指性識之性為虗
妄習性。意或未韙。何以言之。以虗妄習性。一向無定。
今奚復責無定乎。此既指為虗妄。則下志性無定之
性亦虗妄矣。既是妄性。用志何為。須知此性。即是法
性。法性既為無明所覆。全體屬妄。故言性識。豈非真
[001-0642c]
如隨緣之義乎。故妙玄引光明云。無明體相。本自不
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如幻師
在四衢道。幻作種種象馬纓珞人物等。癡謂真實。智
知非真。無明幻出六道依正。當知本自不有。無明所
為。故曰六道差別。非自在等作。悉從一念無明心出。
是故立此為體。正點昔迷。令成今悟。了修染修惡等。
即是緣了佛性。就路還家。名不思議。故知以性識為
體。方使六道破無明殻。成法性身。故吾於總示中云。
今且置悟。秪論其迷。意葢在此也。


第三明不思議行願為宗者。準經。文殊問佛云。地藏
菩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又大
士於過去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因見師子奮
迅具足萬行如來相好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
得此相。又如來自結經名。一名地藏本願。一名地藏
本行。故知行.願二法。乃一經之宗要也。釋願如前。梵
語遮梨耶。此云行。二法必雙立者。智論問。諸菩薩行
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要須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
家得穀。豈復待願。答。作福無願。無所樹立。願為導御。
能有所成。今乃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
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淨世界願。亦復如是。然四教菩薩。各有通別二願。與
樂不無上中下差別。下願致今世樂因緣。中願與後
世樂因緣。上願與涅槃樂因緣。今既是開顯部教。立
願要心。唯依最上一乘。令法界眾生。同得阿耨菩提。
[001-0643a]
發願既爾。行行亦然。但行相多門。略舉三法。則戒定
慧。此是出世梯隥。佛法軌儀。處中則六度。法華云。為
求菩薩道者說。應六波蜜。度生死流。登涅槃岸。廣則
萬行。乃至百千萬億。大論云。菩薩行般若時。雖知諸
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種種相。今束諸法通歸一偈。
古德云。式觀應世。廣說萬行之網目。緬想契理。唯唱
四句之綱要。戒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妙玄釋曰。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如
是等惡。戒所防止。諸善乃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
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破諸
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除心垢。淨
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嚝海。此三攝盡。但由觀機樂
欲。為善不同。應物隨宜。示行有異。辯根性分信法之
殊。陳行相列別圓之異。今先明別行。為圓之詮。妙玄
引涅槃明五行。一.聖行。謂戒定慧。為自行因。二.梵行。
謂慈悲喜捨。為因中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三.天行。謂初地
巳上。證第一義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此行
在於地住。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五.病

行。謂示同九界三障身相此二皆是從果起應之行。同生善邊。名嬰兒行。從大
慈根起。同煩惱邊。名為病行。從大悲根起。今地藏大士見諸眾生破戒造

罪。失人天樂及涅槃樂。即是知集。往來生死受惡道
報。即是知苦。苦集與戒定慧相違。即無道。無道故。不
得涅槃。則無滅。菩薩欲拔苦集而起大悲。興兩誓願。
欲與道滅而起大慈。興兩誓願。發誓願巳。次則修行。
[001-0643b]
三學六度。若干願行。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然行名進
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
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
理窮則智息。如此相須。則非妙行。今大士。直達修惡
即是性惡。性惡融通。任運攝得佛界性善。照一切罪
相。無非實相。十惡五逆四重八邪皆理毒之法門。悉
性染之本用。以此妙行。教化羣生。解此性識。為所照
所顯之境體。用此智行。為能照能顯之妙宗。初緣實
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巳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
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
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純一實
相。更無別法。此即復有一行。名如來行。一行一切行
也。如是以智照境。以境發智。觀業實相。見罪本源。法
性無明。相融相泯。豈非能觀皆一心三觀。所觀皆三
諦一境。一而論三。三而論一。境智行三。同名秘藏。如
天王三目。如伊字三點。若一若三。皆無缺減。則體為
宗家之體。宗為體家之宗。故以不思議行願為宗也。
第四論不思議方便用者。準經。佛告地藏菩薩云。吾
於五濁惡世。教化剛強眾生。令心調伏。分身千百億。
廣設方便。又告四天王云。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
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又告地藏。汝須百
千方便。勸是等人。又云。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
緣。又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地藏自云。我亦百千
方便。度脫是人等。故以方便為今經之用也。梵語漚
[001-0643c]
和俱舍羅。此翻方便。吾祖智者。以三意釋之。一曰.方
者。法也。便者。用也。巧用諸法。隨機利物。二曰.方便者。
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為真實作門。真
實得顯。功由方便。三曰.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達於
方。即是真秘。前二釋竝非今品意。後一釋正是今品
之意。亦可具足用彼三意。例如維摩所說方等初
開。故荊溪作進退之釋。容與取門祕之談。今地藏亦
然。雖主祕妙之談。必兼門法之說。三釋咸具。庶括一
經大意。何以言之。良由地藏大士。於塵點劫前。現身
教化隨機巧逗。法用偏宜。顯實時臻。權門可入。發菩
提心於賴耶識內。點如來藏於無明心中。斯正妙達
於方。即是法華真祕。又復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我漸
度脫。使獲大利。與法華舉手低頭。聚沙為塔。咸開小
善。成佛奚差。況乃天宮集眾。及所合分身。數逾恒沙。
文殊罔測。巳成佛道者。何殊樹下分身。尚住菩薩者。
宛似地中涌出。故須三釋通收。則知大士出假利生。
以發菩提心為因。無緣大悲為根。無得方便為究竟。
利生若無方便。如救溺無舟。彼既難出。自或淪胥。若
有方便。如乘船援溺。彼此得濟。老幼偕愉。終日與拔。
如寶月行空而無住。億劫度人。似鴈影過水而不留。
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用有成宗之功。宗有顯用
之力。故知方便正慈悲與拔之妙用。故以不思議方
便為力用也。


第五判無上醍醐為教相者。凡言教者。是通途之言。
[001-0644a]
但有指撝分判辯說。皆名為教。四教義云。通言教者。
以詮理化物為義。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
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今
地藏大士現身六道。於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赴緣。隨
機說教。化轉物心。大槩不越此三。故約此以判教相
也。問。大師用華嚴三照。義開平地為三。復取涅槃五
味。以對華嚴三照。兩經二義相成。以判一代聖教。共
列五時。一.華嚴時約經立名。二.鹿苑時約處立名。三.方等時約法
立名。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俱約經立名。前後四時。判味

有定。不屬前後所攝者。皆收歸方等。如光明.勝鬘.大
集.楞嚴等。是其例也。今地藏本願經亦合第三方等
時攝。云何判歸醍醐耶。答。此有據。按統紀師云。五十
三年壬申指周穆王。佛先往忉利天。三月安居。遣文殊詣
母所。暫屈禮敬三寶。摩耶夫人聞之。乳自流出。直至
佛口。即與文殊俱至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果。三
月將盡。欲出涅槃。帝釋作三道寶階。佛與母別。大眾
導從。下還祗洹此出佛升忉利經。東湖述曰。案行法經。却後
三月。我當涅槃。則知說行法在辛未十一月望。案升
忉利經。三月安居。則知說行法畢。即日往忉利。案此
經三月將盡。欲入涅槃。乃是此年二月十四日下閻
浮提。十五日入涅槃。故涅槃經云。二月十五日。將入
涅槃。今經乃是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時。眾集現瑞。
分身地藏來集而說。故此經的在法華經後。涅槃經
前明矣。不屬醍醐。待收何味。問。約時收經。殊為有據。
[001-0644b]
然觀經文。前後略無開顯之辭。何可同二經時味耶。
答。法華大收。涅槃捃拾。所應記者。皆巳記訖。佛今上
升忉利。為三事故。一.為母說法。所以報鞠育之恩。酬
劬勞之德。將以勵後世無恩之人也。二.為慰別天神。
所以報一期擁護。併囑末世比丘託令衛之。無魔事
也。三.為六道辛苦求出無期付囑地藏。教護以待彌
勒下生。正顯我佛慈悲。臻後劫也。何必更有顯決之
文。方許判屬醍醐。當以像法決疑行法經等例觀。則
羣疑自息矣。問。孤山判楞嚴入醍醐。準彼聞妙蓮華
同佛知見之說。似有憑據。何故東湖非之曰。一化終
窮。在乎開顯。開顯之妙。功歸法華。自餘諸經。有圓說
者。皆方等四教談圓之義。而孤山乃欲以楞嚴同法
華醍醐之味。是不思方等收經。而有失法華淳一.無
雜之旨。今觀地藏隨機說法。允屬方等四教並談。今
判類彼。得無有孤山之失乎。答。楞嚴一經。賓主徵辯
心見之文。的是方等彈斥之餘。後明三科七大。宛合
般若蕩相之說。聞妙蓮華之語。允屬法華之後。此乃
通五時中通後之義。豈得判同法華。東湖駁之。文義
俱當。今地藏一經。天宮一時之說。隨機開導。乃騰其
本昔之詞。例同法華騰昔施權。那同孤山淳雜之失
乎。若爾。長阿含遊行經中。亦言如來不久。是後三月
當般泥洹。及涅槃後事。胡不判同醍醐耶。曰。此不可
例。藏圓逈別故。況阿含中明涅槃後事者。此通五時
中文通之類。可以收歸本部者。今經絕無二通之意。
[001-0644c]
那可據彼以難此耶。故知今經定以開顯無上醍醐
為教相也。然皆言不思議者。準本經所說。此菩薩威
神誓願。智慧辯才。種種方便。皆不可思議。故今名體
宗用。一一稱性。皆依不思議而立也。


二.總示觀法者。山家立法。有教有觀焉。教以開解。觀
以起行。如膏明相賴。目足交資。則於四門入清涼池
矣。後代傳其教者。詎可徒守文言。而不明觀行乎。單
輪隻翼。烏能遠運。故今略述大途。以見經不徒說。而
同歸於秘密藏中也。教有藏.通.別.圓。前三為權為麤。
後一為實為妙。今經開圓常正信妙實之解。以權為
所開之麤。實乃能開之妙。正所以簡三麤。顯一妙也。
觀有析體。次與不次。如次以對四教。前三為可思議。
後一為不思議。所以具列者。欲簡思議。以顯不思議
也。具如止觀云云。今經既在法華後說。唯明純圓妙
解。以起叵思妙行。則與止觀十章。以前六章開解。後
四章起行同也。故以觀眾生業緣業感等文。即空假
中。以顯地藏不思議事。則能觀無非一心三觀。所觀
無非三諦一境矣。義例云。夫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
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
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觀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
心。以為圓觀。三託事相。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
為觀。以導執情。即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詳解云。三
種觀法。義蘊經疏。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
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又依諸
[001-0645a]
經。於言句約事相法。入心成觀。托事。謂心為能托。依
正事為所托。附法。謂心為能附。諸法門為所附。即事
法二觀之義。荊溪者覈其義。立三種名云云。縱明事
相觀。亦只助成約行觀耳。今準彼文。略明三義。若觀
今經。性識本如來藏。一念具足十界.百界.三千性相。
此如止觀簡去界入。唯觀五陰重擔。就此五陰。先簡
色法。次簡受.想.行三心所法。唯觀六識心王。故云一
念。以前五識。必依第六意識同時而起。方能取境。造
善惡業。楞嚴云。六為賊媒。自劫家寶。意根。賊之渠魁
也。功力甚大。以第七識為所依根。與前五根相應和
合。造諸善惡之業。皆納第八識中。如倉庫盛物。隨時
出內。第七識常時執取第八見分為內自我。我癡.我
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故名染污識。染污真性故。遂
使第八識立含藏.賴耶之名。彰無明迷中之號。今觀
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因緣體虗。
諸法相妄。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
假名。亦名中道義。四明云。初約行者。直就一念觀於
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雖即一念。千法宛然。全體即空。
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多說。安以
有無思。若邊若中。皆莫能擬。於斯觀行位中。既深進
入。則六七識。不執於我。得分別我法二空。轉成無漏。
則見思染污麤垢先落。從是進觀。教化眾生。成不思
議妙假。破塵沙無知。進破無明。俱生我法永不起得。
成無生忍。無功用道。任運流入。即捨賴耶之號。別受
[001-0645b]
清淨之名。然破惑顯性。功由六識。四明指為近而復
要。為事理解行之本。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此即十
乘中初觀不思議境。名從行觀也。若夫托事附法。即
托總題地藏本願人法而觀之。今先觀菩薩人者。以
行人瞻禮地藏之際。供養華香之時。不表觀法何以
用心。今準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云。於如來前觀
地藏菩薩。頭冠瓔珞。面貌熈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
左手安齋下托鉢。右手復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
慰安一切眾生想。釋曰。頭。即一切種智。冠。即毗盧法
性。瓔珞梵名吉由羅。或枳由邏。表總持四陀羅尼一法.二義.三呪術.四忍
以表種智。從法性而成。故能總持一切法門也。面貌
熈怡。表從心所現慈悲相好。葢一身之相。以面為要。
諸法所依。以心為體。相逐心生。故以表心。寂然等者。
表菩薩自住三摩地。六道以苦緣而感。菩薩以大悲
而應也。左右二手。表權實二智。實智內自照理。權智
外以鑒機。齋下托鉢。表性識所具如來藏也。內空外
圓。表自他同具空如來藏。圓同大虗。無缺減也。內可
藏物。表不空如來藏。具足河沙性功德也。大指捻頭
指者。表迷悟一如。因果相合。而慰安六道眾生勿憂
惱也。次觀本願法者。占察經云。若欲依一實境界修
信解者。應學習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
唯心識觀者。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
業。悉皆觀察。知唯是心隨一切境界。隨心有所緣念。
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巳內心自生想念。
[001-0645c]
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也。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
起於分別。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
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
廢。是名修習唯心識觀。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
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
四空等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識想受行
能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
守護長養。離諸障礙。勤修不廢。能入心寂三昧。復能
入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巳。見佛無數。發深廣心。住
堅信位。於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隨
所修學諸禪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
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以依能
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據此
二觀。與今家三種觀法無少差忒。托事附法。與從行
之事觀擬同唯心識觀。從行中之理觀擬同真如實
觀。此是地藏自修之法。復令一切修之。觀惑業苦三
障。皆此心似境都如幻化。更何有生死流轉。止觀云。
發大心勸昏倒眾生醒悟。上求下化。修大行勸牢強精進。止惡行善。感大果
感生梵天妙報悅心。裂大網經論開人眼目。融通解結出籠。歸大處法界雖無始終通塞。
豁然大朗。無礙自在。此即地藏本願之法也。如此人法竝在一

念介爾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吾心既爾。生佛亦然。但
眾生太廣。佛法太高。初心為難。但觀巳心之高廣。以
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觀
音玄云。摩訶衍中。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常觀人法俱
[001-0646a]
空。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
故論云。始覺人空。終覺法空。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
佛性。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
六即人法。今觀地藏。即是分證等覺之人法行人。能
觀人法全是自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即空假中始
從觀行。而至分證。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
故曰。不表觀法。何以用心。此托事附法觀之大途也。
總題既爾。別文亦然。始從如是。終至而退。中間若人
法.若識心.若善惡.若凡聖.淨穢.因果.香華飲食.種種
差別法門。莫不入心成觀。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
故於聽聞.讀誦.禮拜.供養。心不他緣。從心顯發。方名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免貧人數寶之誚矣。故於文
前點出。以見立教正為觀心。詳如一家。大小諸部。若
欲修習。須近善師。涅槃妙因。在此而巳矣。


三.別解經文者。此經分三卷。或作上下二卷。總實叉
譯共十三品。今先通釋品題。次乃隨文演義。初釋忉
利天宮神通品。即序分也。今不標序品之名。而直題
忉利天宮神通品者。夫序有三。次序.序由.序述。經前
五事次第安立。次序也。佛昇忉利。為母說法。諸佛菩
薩如雲而集。潛欲發起地藏教化因緣。故如來含笑
放光。光雲出音。復集天龍鬼神等眾。顯發地藏度脫
因緣。皆敘由也。如來與文殊問答。眾數及騰昔地藏
度母因緣。乃序述也。故但名神通品。忉利正言多羅
夜登陵舍。此翻三十三。淨名疏云。若此間帝釋。是昔
[001-0646b]
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復有三十二人發
心助修。修塔功德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作輔臣。君
臣合之。名三十三天。即正法念經所列帝釋。中住善
法堂天。四峯三十二天。所謂住峯天等。梵語提婆。此
云天。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故。宮者穹也。屋見於垣上
穹隆然也。上穹下合。人居其中从宀音綿。交覆深屋也。象覆
幬其下二口象別內外界限立世阿毗曇云。忉利天
善見城。周圍四萬十千由旬。純金為城。城之四面為
千門樓。中央金城。帝釋住處。凡五百門。種種寶莊不
可具述。是城中央寶樓重閣。名皮禪延多樓。長五百
由旬。廣二百五十由旬云云。皮禪延多重閣最上當
中央圓室。廣三十由旬。周圍九十由旬。高四十五由
旬。是帝釋所住處。竝是琉璃所成。眾寶廁填。如來升
坐於此。為聖后說法乘時現通之處也。神通有通別
二意。易曰。陰陽不測之謂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
地。與道為體也。其妙用曰神。此依俗釋。今準纓絡經
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
通。通有六種。一如意。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識宿
命通。六無漏通。今指含笑放光。諸天同集。皆如來不
思議慧性之妙用。故名神通。梵名䟦渠。此云品。義類
同者。聚在一段。故名為品。亦通名也。或佛自唱。或結
集所置。或譯人添足。今觀分品之法。大似譯師自立。
諸品之始。故云第一准佛昇忉利說法經。在歡喜園圓生樹下。三月安居。四眾圍繞
緣由既起。正事宜彰。地藏分身。乘時集會。其事無非
[001-0646c]
皆為地藏。故居正宗之首。身者。人之區宇也。各一乾
坤。中象其心。身之主宰也。然吾人由業所感。因茲合
會。託三緣而賦質。摶四大以成形。斯乃諸惡之源。眾
苦之本。菩薩之身。從無量功德生。由中道業識現相
好光明。即法身也。分者。施也.別也。如海一源。施開萬
派。如天一月。影現百川也。集者。同也.聚也。如天日將
瞑。眾鳥同歸。聚集樹木之上而棲息也。會者。總也.合
也。周禮云。時見曰會。葢佛日將沒。大地欲暗。菩薩鳥
王。率眾同歸棲息之所。總合而會見也。原其分散則
從體起用。從本垂迹。集會則攝用歸體。攝迹會本也。
方其分散。則一為無量。在今集會。則無量為一。一為
無量。則一不為一。無量為一。則多不為多。一多無礙。
舒卷自由。威德神通。不可思議。感應道交。賓主嘉會
者矣。故曰分身集會品第二。


地藏分身既集。如來摩頂告言。以巳累劫分身之勤
苦。慰彼末世拔濟之因緣。憶念付囑。天宮合身受教。
待遇彌勒授記。盡命護持。良由法界六道眾生。因惑
業苦。三道洄旋。致獄鬼畜三塗流轉。然眾生受苦之
處。正菩薩攝化之門。故下業緣.業感.獄名三品。為同
體慈悲之要道。作幽冥教主之良緣。故云眾生乃成
佛道之增上緣。豈虗語哉。維摩云。諸佛解脫。當於眾
生心行中求。斯之謂也。又此三障。互相由藉。因惑造
業。由業招苦。是以三品鱗次而來也。今先釋觀眾生
業緣品。梵名僕呼繕那。此云眾生。法華文句準中阿
[001-0647a]
含有三釋。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
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
生。此據一期受報也。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
據五道流轉也。業者。作動名業。妙玄云。搆造經營運
動三業。建創諸惡。名之為作。剋實而論。體即是思。動
身之思。發語之思。及思當體。三皆言業。故知身等非
即是業。動身等思。方名為業。緣者。互相由藉之名。而
其親能生起之因。實無明顛倒心耳。因心起業。因業
受身。身還造業以受形。形復從心而作業。昇沉隨業。
苦樂從心。若影之隨形曲申。響之隨聲大小。而無毫
微差忒者也。故佛告長爪梵志云。世由自業。業為能
授。業為生處。業為親族。業為所依。大經云。如木有火。
遇緣即發。則知現世苦樂。由先世業。業由貪嗔無明。
故曰眾生業緣也。然有通別。通則十界苦樂。別則三
塗劇苦。皆是菩薩所觀之境。其能觀者乃菩薩三觀
之智。先明通觀總不離自心。如光明疏云。諦觀一念。
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華嚴云。心如工畵
師。造種種五陰。若心緣破戒事。即地獄身。緣無慚愧
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緣諂曲名聞。即餓鬼身。緣嫉
妬諍競。即修羅身。緣五戒防五惡。即人身。緣十善防
十惡.緣禪定防散亂。即天身。緣無常苦空.空無相願。
即二椉身。緣慈悲六度。即菩薩身。緣真如實相。即佛
身。十法界身。皆由心造。以故須觀緣起也。若別觀三
塗地獄眾生。登刀上劍。摧折色心。餓鬼吞銅噉銕。飲
[001-0647b]
血食膿。畜生魚鱗相咀.挽重牽車。慈眼既觀。悲心即
救。既惟心造。無性緣生。緣生之性本空。十界之業何
有。故華嚴四十八云。菩薩知諸業不從四維上下來。
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菩薩如
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種種諸業。而實無我。無有我
所。六趣果報。十方推求。悉不可得。隨有修集。則受其
報。譬如幻師。幻惑人眼。汝等昔在地獄及身。非十方
來。但由於汝顛倒惡業愚癡纏縛生地獄身。此無根
本。無有來處。既觀一陰空無所有。則令十界皆不可
得。妙玄云。觀身由心。心由緣起。生滅迅速。不見住處
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故須觀眾生業緣也。


上品明因惑造業。此品明由業感果。形端則影直。源
濁則流昏。感應之道。不爽毫末。閻浮具足應云閻浮
提。此翻勝金。閻浮。樹名。提。洲名。此洲之上。有此樹林。
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閻浮檀金。以閻浮樹故。名為
閻浮洲。有五百小洲圍繞。通名閻浮提。西域記云。南
贍部洲以此土無相當故不翻。唯記音。義中翻為穢
樹。而義無出。今準長水曰。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
入河。染石為金。是取果汁點染為穢之嘉稱。不可秋
深葉落污池之惡名也。余考立世阿毗曇云。昔王舍
城有兩比丘。具神通力。共為朋友。住看彼樹。遂至樹
所。見樹果熟墮地而破。其一比丘。從其蒂孔授手至
中。其最長指猶不至核。牽手而出。為果汁所染。手甲
皆赤。時有一人。名曰長脛。行至樹邊。取一果子。還奉
[001-0647c]
世尊。佛受此果。破為多片。施諸大眾。果汁染於佛手。
佛以此手擊於巖。至今赤色。如昔不異。濕亦不燥。掌
迹分明。因昔分果為片片故。因名此石為片片巖。此
文足證點染為穢之旨。感者。天機觸動也。从心从咸。
交相感也。人與天地萬物。同體非兩。何以為感。非一
何以能感。感生於寂。故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則主
寂而感客。學者當立其天根。又从心咸內者何。咸皆
也。皆心之所動而感也。起信云。不知真如法一故。不
覺心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南嶽云。隨緣不變名
性。不變隨緣名心。豈非心動而感乎。經云。一切眾生
未解脫者。性識無定。為善為惡。逐境而生是也。若通
論十界眾生。俱為業感。止觀云。業有三種。謂漏業六凡
無漏業二乘。非漏非無漏業菩薩。感於三土。謂分段.方便.
實報。報由三種煩惱。謂取相.塵沙.無明。據此則如來
三惑巳斷。無漏清淨慧業。感生寂光土矣。拾遺記云。
今家妙解華嚴心造。乃有二義。一者。理造。造即是具。
二者。事造。通於三世。造於十界。謂過造於現。過現造
當。現造於現。皆由理具。方有事造。故十界身一一皆
是全性起修。雖全是修。而因成感果。無少差忒。故十
界身皆有假實。及以依報。無有一物從空而起。經云。
未見他作我受。我作他受。乃自作自受耳。故佛告首
迦長者云。一切眾生。繫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
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是也。問。業感既通十界。何
故獨標閻浮眾生。答。菩薩必定十身利生。四土攝物。
[001-0648a]
今獨言閻浮者。以此眾生易造感極苦之業。故大士
悲心偏向之。何以明之。餘國土中。或純是菩薩。或三
乘共居。即凡聖同住。或造業輕微。惟有娑婆。凡十方
國土之所不攝惡逆眾生。皆托生此土。又一一四天
下。而不言餘三者。如長阿含云。東弗婆提人多欲者。
一生數至六七。亦有修行至死無欲。西洲造業甚少。
北洲聖人不生。唯南洲人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
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故特標之。益見
地藏大聖以平等慈。分身沙界。而悲心偏向南洲有
情。故云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上論業感。通論十界。別論六道。就六道論。三善苦樂
相間。三惡純苦無樂。即於三塗。鬼畜之苦稍輕。地獄
之苦最劇。本經云。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
白難竟。故普賢既聞業感之品。輒問地獄之名。意有
在也。立世阿毗曇論云。地獄。梵名泥黎耶。正音那落
迦。或捺落迦。此云無有。新婆沙論云。彼諸有情。無悅
無愛。無味無利。無喜樂故。舊婆沙名不自在。謂彼罪
人為獄卒阿傍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此皆約正報
義翻也。地獄之處。依本經在三海之內。準新婆沙在
此贍部洲下。妙玄云。此正地獄。在地下二萬由旬。其
傍地獄。或在地上。或在銕圍山間。今從多為言。名地
獄耳。婆沙又云。南洲有正.有邊。東西二洲唯邊無正。
北洲邊正俱無。三洲人若造重罪。皆來南洲正獄及
東西兩洲邊獄受苦。以正重而邊輕也。名號者。地獄
[001-0648b]
之聲稱。名。自命也。命物也。昔者黃帝正名百物。因其
固然。名正。而百物止止从。夕从口何也。周禮。大司馬
掌名號。以辯軍之夜事。雖暗中亦可相別也。號者。上
之徵令。以布大信。其猶天地之風乎。不如是。則無以
鼓舞羣動矣。亦為命物之共名。合異以為同者也。旨
哉。自命之言乎。閻羅王告罪人云。汝自作惡。非是父
母君天沙門道人過也。罪自由汝。不得以不樂故止。
今當受之。則地獄之名。皆自作而自命也。妙哉。徵令
布信之言乎。若閻王不立地獄之號。何以警誡罪人。
纖毫不爽。鼓舞改惡從善也。雖各循私造業。一等墮
獄無差。合異為同。均名地獄矣。然从言从犬何。訟者。
如二犬爭吠。此亡身之地。亦迴心之地也。嗚呼。人間
一人繫獄。便令九族愴惶。地獄六親墮落。聞者略不
怵惕。累我地藏慈尊。劫劫救拔。獄獄彌增。普賢發問
請說。見大行之不休。示悲心之靡間。此問地獄名號
之深意也。上自業緣.業感以及此品。名為三道。亦名
三障。所以明此者。欲開三道.三障為三德耳。如止觀
問。三障及三道。皆障三德。三障開通至極。三道亦應
開通至極。答。例葢事中惑起於業。業感於苦。苦還起
惑。此三修惡。即是性三。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
成。成三法耳。是故三道修惡與性三惡融通。任運攝
得佛界三德性善。故大師云。當知三道體之即真常
樂我淨。與三德無二無別。所以苦道即法身。煩惱即
般若。結業即解脫。舉此三品。正欲通開久遠四惡麤
[001-0648c]
智.人天世智。別開的在地獄色心假實。若不開之。則
佛之知見。永埋四趣。長沒人天。三品邐迤而起。一道
開顯巳成。故地藏威神之力。不可思議也。


上文業緣等三品巳開三道成三德。皆地藏不思議
威神之力。故如來於人天大眾之前。特申讚嘆。一.顯
地藏無數劫來慈悲神力。二.勸未來眾生。供養得福。
故有此品之來也。梵語多陀阿伽陀或怛闥阿竭。秦
言如來。如來。假名也。名必召實。而有法.報.化三身不
同。金剛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者。此指
法身也。若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名如來者。此指
報身也。若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名如來者。此指應
身也。今夫天宮讚歎之佛。應指何身。須知經在法華
之後。則天宮大眾。竝是圓機。皆以業識見相。住中道
實理。即此色應便為尊特。當同龍女所謂微妙淨法
身。具相三十二。相相如海。不須現起。方名尊特。即釋
迦境本定身。而是圓實部主之真身也。讚者。稱美之
詞。乃從文以結章。歎者。咨嗟之意。乃隨聲而歌詠。地
藏大士威德無窮。慈悲甚大。讚不足以盡其蘊。故復
加之乎歎也。問。佛何以不讚歎地藏六度功德。而獨
讚歎威神慈悲之力乎。答。如大論云。眾生有二種。一
者樂善法。二者樂善法果報。為樂善法者。讚歎諸功
德。為樂善法果報者。讚歎大神力。正與今經意同。故
名如來讚歎品第六。


前品既讚歎威神之力。今明利益存亡。以顯其實。古
[001-0649a]
聖云。駕之於空言。不如見之於實事。今明利益存亡
者。乃見之於實事也。利者。自私也。物各自遂。則易以
私。古人嚴為之禁。从物古制字轉注。以刀求利。則害至
矣。益者。進也。衡水於皿上。適充其量而止。虗則尚可
受。滿則不可復容。故又為泛益之益。別加水作溢。非。
存者。在也。獨取於子者。彰父母之憂勤也。从才。取意
也。父母生子。常恐未知存亡。幸而不短折。至於成才
而後喜可知也。亡者。失之也。存取諸子。亡本諸親。孝
子親死。既殯。猶若臥然。既塟。反而求之弗得。若其入
於乚隱字然。乃祭以求之。事亡如存。猶望其親去而復
還也。此依俗釋。若妙玄云。功德利益。一而無異。若分
別者。自益名功德。益他名利益。今地藏菩薩自勸諸
人。當為病人修福念佛。慎勿殺害拜祭鬼神。與大辯
長者。發明在生沒後誦經獻齋因緣。皆不為自身。惟
為存亡眾生。故唯稱利益。明此利益有三。一.遠益。如
天宮所集之眾。自諸佛菩薩巳熟脫者。種種天龍八
部。久種熟未脫者是。二.近益。自地藏於賢劫拘留孫
至釋迦四佛以來。有種.有熟.有脫。皆來天宮聞法者
是。三.當文益。即聞品後。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
發無量菩提心。及前後聞法獲益者是。今經既同法
華。亦應準妙玄略為七益。廣開十益。但自古及今。論
開顯一化高功。獨尚法華。涅槃尚劣。豈得以天宮付
囑之圓說。竝靈山開顯之極談。三益收機。其義自足。
故明利益存亡品第七。
[001-0649b]


閻王品列在後者有二意。一者。始自分身地藏升忉
利天時。王與鬼眾隨從同到。不預集眾之列者。葢賓
主酬酢。事迹相連。未暇出名。故於此品承便示之。二
者。既聞地藏威神之力。又見如來讚嘆功德。潛思大
士行化幽冥。吾為檀主。安可不乘時問明劫劫度生
救苦之事。一申讚嘆乎。故有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之來也。閻羅。具足云閻磨羅。或夜磨盧迦。此翻雙世
鬼官之總司。亦云閻魔羅社。此云雙王。兄妹皆作地
獄主。兄治男事。妹治女事。又苦樂竝受。故云雙也。若
云閻羅。𦦨魔。聲之轉也。乃鬼趣所收。或地獄趣攝。準
淨度三昧經。昔為毗沙國王。與維陀如生王共戰。兵
力不敵。因立誓願為地獄主。臣佐十八人。領百萬之
眾。頭有角耳。皆悉忿懟。因立誓曰。後當奉助治此罪
人。毗沙王者。今閻羅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諸小王是。
百萬之眾。諸阿傍是。長阿含經云。閻浮提南有金剛
山。內有閻羅王宮。縱廣六千由旬問地獄經云。住獄間城。縱廣三萬里。
金銀所成。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若鑊入宮內。王

見怖畏。捨出宮外。若鑊出宮外。王入宮內。有大獄卒。
臥王熱銕上。銕鈎擗口。洋銅灌之。從咽徹下。無不焦
爛。事竟還與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
復如是。是則閻王與眾臣佐。皆欲脫冥界之苦。故申
讚嘆而發菩提心也。此據實位感生。若準下文主命
鬼王本迹。則閻王與眾皆是不思議菩薩住王三昧。
應現其中。度脫地獄眾生。不然。何能預天宮之會。懷
[001-0649c]
疑決問而申讚嘆耶。


前來諸品。或發明六道差別之相。或讚嘆地藏威神
之力。或廣明利益存亡之輩。若不明出苦成佛之因。
則初地藏救拔之心。期與眾生同成佛果之願未滿。
欲成佛果。必須稱佛。故有稱佛名號品之來也。梵語
佛陀。秦翻知者。一切諸法了了覺知。故漢言覺者。自
覺覺他。覺行圓滿故。葢對迷名知。對愚說覺耳。肇法
師云。佛者。何也。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夫生死長寢。
莫能自覺。自覺覺彼者。其唯佛乎。召體曰名。表德曰
號。則名別.號通。一切諸佛皆具十號。響頒人天。若言
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此指世間因緣之法。
名物皆妄。兩不相到。故云然耳。今夫諸佛名號。名實
皆真。故纔舉鴻名。萬德全備。一稱嘉號。眾罪齊消。然
念佛與稱佛略有不同。念佛大槩約觀心。成念佛三
昧。大師立四種三昧。通名念佛。念是能觀妙觀。佛是
所觀妙境。禪祕要法經有禪難提阿羅漢問滅罪法。
佛告禪難提。及勅阿難。汝等當教未來眾生。罪業多
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諸業障.報障.煩
惱障。念佛者當先端坐。叉手閉目。舉舌向腭。一心繫
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心既定巳。先當觀像云云。佛
又云。佛滅度後。若眾生欲滅罪者。佛雖不在。繫念諦
觀形像者。諸惡罪業。速得清淨。故寶王論曰。浴大海
者。巳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三昧。亦猶清珠下
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
[001-0650a]
佛。既契之後。心佛雙亡。則萬緣萬境。無非三昧矣。稱
佛。如小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
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等。慈雲懺主云。言念佛者。
或但稱名號。執持不散。亦於現身而得見佛。此間現
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如懷感法師。一向稱阿彌陀
佛名號。而得三昧。現前見佛。故今普示稱佛之法。必
須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繫緣名號。口中聲聲喚
佛。心內字字分明。若百聲.千聲.萬聲。若一日.二日乃
至七日。並須一心一意。心口相續。如此。方得一念滅
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大師釋一
心稱名。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不間。名事一心。若達
此心。四種不生自.他.共.離四種性計。與空慧相應四性既離。即知無生。是
理一心。是則念佛.稱佛。分而不分矣。故曰法無定體。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但此經別立諸佛之名。諸經
皆讚阿彌陀佛。以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若專念
阿彌陀佛。即與稱諸佛等。亦隨人所樂。豈可局定。良
由諸佛名號。皆是萬行萬德所成。若念若稱。或事或
理。盡脫苦輪。同生淨土者矣。故云稱佛名號品第九。
稱佛名號。固為成佛根本。若無福助。則根不深。本不
大。安望其開華結果耶。故明較量布施功德。以明緣
助也。較者。不等也。量者。寬虗容物也。凡量。皆受法於
黃鐘之容六律黃鍾。十一月。釋名曰鍾空也。空內受氣多。故聲大。白虎通曰鍾之為言。動也。陰
氣用事。萬物動成。實以子穀秬黍。是生龠音藥。合升斗斛。所以

量多少也。本起黃鐘之龠。以井水準其槩孟康曰。槩欲其直。故
[001-0650b]
以水平之。井水清。清明平也。合龠為合音閤。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

斗為斛。而五量嘉矣。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圭。自然之形。陰陽之
始。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然布施乃出世之福。福德即非福德。是

名福德。奚事錙銖較量為。當知菩薩摩訶薩。明鑒在
會之眾。因是而有四悉檀益。以大悲心。教修福行。福
行初門。先行布施。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
分別施福。施福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故須較量
也。布。散也。爾雅云。祭星曰布。謂散食於地。取其象之
布也。施。惠也.與也凡設施之施平聲。施與之施去聲。但有二三之名
不同。二即財施.法施。財謂飲食衣服乃至妻子身命
有所須者。悉皆施與。皆名財施。法即世間.出世間種
種善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三即資生.無
畏.法。資生施即上財施。無畏施者。持戒不惱無冤。忍
辱不報有冤。故無畏。法施者。精進不倦說法。禪定不
差機說法。智慧不顛倒說法。與上法施同。然此三施
體通六度。若立檀那。餘度俱攝。彌勒般若偈云。檀義
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資生
即一。無畏有二。法施有三。故佛道行門雖多。而布施
攝盡。布施皆有破六蔽之功。證三德之德。故言布施
功德。緣即因緣。生起助成之意。謂內有信心。外有福
田。中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
那。若三事缺一。施不成就。故須藉緣。若得緣行施。福
無量矣。所以較量者。如地藏白佛言。我觀業道眾生。
較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
[001-0650c]
受大福利。故須較量。一約福田較量。二約施心較量。
約田。如須達經及四十二章經等。皆言施與閻浮提
凡夫人。寧施與彼仙人得福多。雖施仙人。不如施一
須陀洹。乃至雖與百辟支佛。不如施與如來。此常福
多。大論云。布施之福。在於福田。如億耳阿羅漢。昔以
一華施於佛塔。九十一劫。人天中受樂。餘福德力得
阿羅漢。以施田妙故。得大果報。當知大福從良田生。
約心者。論云布施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不淨者
直施而巳或為失財故與。或親愛故與。或不一心.不
恭敬.輕賤受者。與淨相違。名為不淨。淨施者。治心故
施。莊嚴意故故。為得第一利故施。生清淨心.能分別.
為助涅槃故施。譬如新華未萎。色好且香。淨心布施。
亦復如是。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問
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
言。佛施狗得福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不在田也。以
心為田主。田是外事故。良田雖得福多。而不如心。有
如是差別。故須較量。大要了四相之原空。達三輪之
本寂。體財即法。無住生心。是布施第一義門。故明較
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較量施福。助成佛道。則地藏本願大意昭明。付囑巳
竟。大士承領。則一經正宗之大事巳訖。此下三品。皆
為流通此經也。而地神首為護法者。南閻浮提是其
所主。故率先護之。使後世修行無障。在在宣通也。今
先明有地之由。次釋地神之義。抱朴子云。大極初搆。
[001-0651a]
清濁始分。故天先成而地後定。魏子才釋之曰。大氣
之質也。人有恒言曰。混沌初分。其輕清者為天。而重
濁者為地。未知其本無二也。今夫天通宇宙全體。是
其周身也。氣無厓而形有厓。故人身外裹。而心中虗。
天之大氣。包運無外。而形質結於中央成地。萬物非
此。無以生養。因而稱乾父坤母。實則天地一身也。此
儒家之精義也。然未知天地之原。誠中眾生業感乎。
楞嚴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
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
持國土。堅覺覺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
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乃
至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是也。既
有其地。必有主地之神。神以主宰為義。得天之陽氣
而靈通者。然地神頗多。若主南閻浮提。名堅牢地神。
若約法門明之。前四天王於正說中發問。乃住善權
道為眾生法父。此地神於流通讚勸。住善實智道。為
眾生法母。以天王是陽故如父。地神是陰故如母。此
約世界悉檀釋也。譬如陰陽覆載卉木。智度養育。出
生眾善。此約為人悉檀釋也。餘度各有所主。實智照
了。無相無名。此約對治破惡悉檀釋也。餘度有等有
上。智度無等無上。是究竟度。此約第一義悉檀釋也。
以具四悉檀義。故能為神。主閻浮提。而護本願法門。
故言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前品護法。端為流通。若見若聞。皆霑利益。目光所照
[001-0651b]
曰見。見屬於眼。自耳通心曰聞。聞屬於耳。以心之致
用在耳目。未有耳目陿而心廣者。从人从目。主之者
心也。使其形者也。聞。从耳从門者。此教人開廣胸襟。
闢其四門。用天下之耳為吾耳。廓然天下一家矣。此
雖俗釋。而與吾道懸會。若吾人於見色聞聲之際。了
知一一皆心。心尚叵得。見聞何有。即此見聞。非見聞
矣。於無見中見如來種種輪光。於無聞中聞地藏不
思議事。即此見聞。非空非假。而空而假。雙照雙遮。絕
思絕議。由此見聞之際。即於聲色之間。或圓伏五住。
而位登五品。或先落二垢。而得淨六根。或頓破無明。
而開佛知見。或無明斷盡。而頓圓佛果。如此似益真
益。因益果益。前利後利。淺利深利。竝從見聞。而修而
證。故云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前來地神護法。見聞利益。皆為流通此經。流通之要。
專為六道眾生。故於法席將終。以人天之眾囑累地
藏菩薩。救群迷於末世。待彌勒於當來。此是復宗之
意。何以故。前集地藏分身。端為末劫眾生。今如來將
下天宮入滅。復以人天付囑。故有囑累人天之品。準
法華文句有三釋。一云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
傳。此從聖旨得名。二云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弗
勞。此從菩薩敬順得名。三云囑是如來金口所囑。累
是菩薩丹心頂荷。此從授受合論。具此三意。故名囑
累。此經如來摩頂付囑。地藏互跪承任。亦具此三意。
故名囑累人天品第十三。釋天如前。人者。梵名摩㝹
[001-0651c]
賖。此云意。昔頂生王初化。諸有所作。當善思惟.善籌
量.善憶念。即如王教。諸有所作。先思量憶念。故名人
為意。又訓為忍。於世違順。人能安忍故也。然十方世
界人天。集忉利天宮。多若河沙。焉能悉舉。今就娑婆
一剎言之。如婆沙說。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
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欲界十者。一
名於手天有言堅首。二名持華鬘天。三名常放逸天亦名恒憍
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餘如經列。色界十
八天亦如經列。無色四天者。一空處。二識處。三無所
有處。四非非想處。人數尤多。殊難具述。若約方言之。
即有四天下人。若以住處言之。合有四千八處。則有
四千八種之人。若直按閻浮提一方言之。如樓炭經
說。總有三十六大國。人亦同之。別有二千五百小國。
人亦同之。又一一國中。種類若干。漢.羌.蠻.楚.
越。各隨方土色類不同。又閻浮提種類差別。合有六
千四百種人。今但舉閻浮提人者。乃我佛悲心偏向。
以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
臾即退。以是之故。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地藏也。又
獨舉人天而不及四惡趣者何。良由人天受化易。四
惡受化難。法華文句引經云。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
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
趣。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三趣非善道。何能成佛。
如人求寶聚。不於空中求。是以佛佛皆云。我於天人
眾中。得菩提。轉法輪。入涅槃也。先人後天者抑又何
[001-0652a]
也。大論二十四云。若善男子能行是深般若波羅蜜
者。當知是人。人道中來。所以者何。三惡道中罪苦多
故。不得行深般若。欲界諸天。著淨妙五欲。心則狂惑。
故不能行。色界天等。深著禪定味故不能行。無色界
天無形故。故不能行。故圓覺略疏裴休序云。嗚呼。生
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
獝狘之悲。修羅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
唯人道為能耳。故先人後天。其四惡趣。倘蒙利益。即
生人天。亦在付囑之內。非謂秪付人天也。問。大論云
佛巳斷法愛。乃至一切種智.涅槃。不著不取相。今何
以殷勤囑累人天。似如愛著耶。答。諸佛大慈悲心從
初發意。乃至到涅槃門。常不捨離。於娑羅雙樹間。猶
以金剛三昧。為眾生碎身如麻米者。以諸佛解脫。從
眾生得。以故臨涅槃時。復囑累地藏救護也。問。何故
不囑付文殊.彌勒.觀音等。而唯累地藏菩薩一人耶。
答。論云。諸大菩薩。佛滅度後。各各分散。隨至所應度
眾生國土。彌勒還兜率天上。文殊亦至所應度眾生
處。唯地藏發願為幽冥教主。悲心偏向南閻浮提。物
機所在。故特囑之。如父臨終。不遺命於遊學諸兒。特
將諸幼子付託在家長男。必使教令成才。毋傷我愛。
此囑累人天之意也。巳上品目生起。如綸貫穿。攝持
一句法言。諸妄銷落。所集功德。不為自求。願與法界
眾生。同向蓮池海會。莊嚴淨土。記莂親承。然後廻入
娑婆。分身塵剎。亦如地藏薩埵。救苦六道眾生。虗空
[001-0652b]
有盡。我願無窮。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太歲在昭陽大淵獻月貞於涂
日建大寒有疾頭陀靈椉書於武原匡菴之優鉢
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