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g0004 大般涅槃經集解-梁-寶亮 (master)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八長壽品第四卷上



 合老少二人譬 多羅聚落迦葉問


長壽品第四



佛復告諸比丘汝於戒律我當解說令汝心
喜。


案。道生曰。欲令問長壽因也。長壽本是
入生死。濟物之良津。以慈心為本矣。慈之為
濟。無制戒律。令不作諸惡。然使行善。以之極
也。既制戒律。有罪必治。即事如似無慈。謂無
慈者。非從疑於戒律。乃是厚詮壽本。不可不
問也。問於壽本。是菩薩事理。非聲聞所應妄
豫。故推之焉。僧亮曰。此中所說。或是比丘所
行。故偏勸云。汝於戒律。若有所疑。乃至莫
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者也。佛初開宗。
明施是壽因。純陀以護法為因。廣宗中。以三
[008-0410b]
修為因。雖說三因。未盡壽本。今先舉戒後舉
智。略舉始終。明一切萬行。皆是壽因。開其問
宗。故此先舉戒律也。敬遺記僧宗曰。前奪因
奪果。釋會二教宗致。略舉前來。舉境勸問。但
所舉之理。既為深玄。二乘雖疑。思所不及。未
能發問。佛知其不能。所以重勸問者。令其高
推有在也。所以舉戒律令問者。戒是聲聞要
行。入道之初基也。又一義。聲聞不疑戒不趣
佛。但疑戒未必致常也。又一義。假使能致常
果。未知此戒與昔之戒。云何為別。既懷此疑。
疑則應問也。法蓮記僧宗曰。前品舉空不空
等慧境。以勸問。今舉戒律萬行之因。以勸問
也。若因不了者。果亦不究竟。而因有戒定慧
也。所以偏問戒律者。戒是聲聞所行。由律儀
戒資。以得定戒得道共戒也。慧朗述僧宗曰。
勸比丘問。凡三重也。前品止其哀歎。便勸
令問。因修至此。今此第二又勸也。將欲廣開
常旨。而戒是萬善之本。故舉戒以勸問也。寶
亮曰。此下第四段。催眾令問也。戒是聲聞之
本。所以舉戒而勸問也。智秀曰。上舉諸法以
為勸。恐諸比丘。憚常理之深。不敢致問。今指
復舉戒。是常所行事。約就近情。以為勸也。明
駿案。前因受供以開常宗。唯有純陀。利根一
聞即悟。設五翻諮難。以辨法身般若解脫。即
得重顯久是常田也。然而常旨幽微。應須廣
辨。以大眾悲深。頓忘諮決。頻仍哀請。爰生傍
論。是以放光催供。重顯義宗。復因純陀詳本
迹二旨。明食非實受。滅豈真亡。而純陀去後。
時眾默然。於是動地駭情。復與問首。而哀戀
[008-0410c]
之至。了無諮啟。唯深陳哀苦。設譬仰譏。於是
世尊。因以二偈。抑其悲情。略舉法門。勸其令
問。所舉所勸。皆是果旨。觀彼眾心猶迷。憤發
乃說三德涅槃。奪其所證。比丘遂乃更執昔
教。還復苦請。佛以勝修遣執。以醫譬會教也。
哀歎苦請。紛綸始息。是故略舉常住之因。戒
定智慧。勸令諮問。此第二勸也。所以先舉戒
者。夫十地以大悲為首。五戒以不殺為先。下
答長壽因云。大慈大悲。授不殺戒。長壽之因。
莫先於戒。是以先勸問也。


我已修學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明了通達。


案。僧亮曰。說智因也。僧宗曰。言如來窮達性
本。得本則握末。必有洗疑之德。故勸問也。寶
亮曰。昔明持戒得果。但獲斷滅空無為耳。佛
今意云。我昔所言。斷滅空無為者。乃是今日
常住家因。汝於此義。應疑可及機而問也。智
秀曰。舉佛德也。道慧記曰。謂佛先已修行。
得至常處。汝今豈得不修戒等行耶。明駿。案。
萬行終以戒定智慧為本。前句舉戒。此舉定
慧。本性空者。慧之境也。寂者定也。下文比
丘。即述此三旨。云不思議也。


汝等比丘莫謂如來唯修諸法本性空寂。


案。僧亮曰。明萬行皆是因也。僧宗曰。空不異
昔。恐其疑止。乃更舉不空。發其問也。


復告比丘若於戒律有所疑者今悉可問。


案。慧朗述僧宗曰。第三勸問也。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無有智慧能問如來。


案。僧亮曰。佛果深妙。我智微淺。不能發問
也。教誨者。即戒律也。明駿案。釋所以不堪問
[008-0411a]
也。即領上三旨。皆不思議故也。境界者。即舉
上性空也。諸定者。即舉上寂義也。教誨者。即
舉上戒律也。


世尊譬如老人年百二十於諸戒律當何所
問。


案。僧亮曰。如來勅問。必欲流通。而諸聲
聞。不住有三。一者以智淺。二以壽促。三無眷
屬。所以不能任持法也。


佛告諸比丘汝等今者諸有疑網恣隨所問。


案。僧亮曰。比丘致辭。未有所推。欲令推諸
菩薩。故重勅也。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時諸聲聞默然而
住。


案。寶亮曰。向自辭不堪。今舉所堪者也。
慧誕曰。前勸問意。欲令以譬自陳。後勸問意。
令推能菩薩。何以然。大士於此坐中。生下品
解。後乃更生中上品解。所以推也。年二十五
者。智力強利也。常解美滿。喻端政也。備修萬
善。喻多財也。藉過去微品常解。以生現解。喻
父母也。以現在中品解。能生未來上品解。喻
妻子也。品品各有種類。喻眷屬宗親也。通為
一解故。言悉皆存在也。以如來譬智人。以常
理譬金寶。其下文曰。以念念滅故。譬病篤命
終也。感後勝解。為命家屬也。以解存故理顯。
義言還得也。


爾時佛讚諸比丘言令是妙法久住於世。


案。僧亮曰。羅漢心者。少欲知足也。以此二緣
者。聲聞不具上三事。菩薩具三事也。曇濟曰。
以此二緣者。一以聲聞無眷屬。二以菩薩多
眷屬也。僧宗曰。二因緣者。一謂善能問答。現
在有益。二以令久住。未來有益也。慧誕曰。二
[008-0411b]
緣者。一以能問。二以能說。明駿案。二緣者。
一者能令法寶久住。二者利安眾生也。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案。僧亮曰。壽命是果之極也。戒歸是因之始
也。舉因果以勸也。明駿案。前品勸問。空不空
等。偏舉果也。而此品初。又唱戒定智慧。偏舉
因也。今舉若戒若歸。因果雙稱也。戒即萬行
之本。歸即一體三寶也。此下入大眾問品。略
說之中。第二段也。即以問答。為兩翻也。就問
中有兩量。一為問之漸即長行也。二正問即
偈也。長行中有四翻。第一佛普命。第二迦葉
奉命。第三佛即許也。第四迦葉謙光也。此即
第一命問也。


爾時眾中有一童子菩薩若佛聽者乃敢發
言。


案。僧亮曰。迦葉自疑。雖在大眾之例。懼
非應命之人。故有諮也。


佛告迦葉如來應供正遍知斷汝所疑令
汝歡喜。


案。僧亮曰。舉佛三號。明無法不知。
有問皆能答也。


爾時迦葉菩薩及因大眾善根威德少發問
耳。


明駿案。奉旨謙光之辭也。


即於佛前說偈問曰。


案。僧亮曰。此下第二
是問分也。凡有三十四問。有四段。第一略。第
二廣。第三勸信。第四問修行也。第一段中有
四問。初兩問果。第三問因。第四問經名字。及
流通經德。經體已周。名究竟彼岸也。第二段
中。有十六問。從開微密。訖天意樹也。此中廣
說有四重。初一問廣果。次從得廣大已下。訖
四倒。有四問。廣流通及依人之義也。次有兩
[008-0411c]
問。問作善業。及難見性。以廣因也。次有九
問。從解滿字。訖天意樹。廣文字功德也。上來
二十問。廣略再說竟也。第三段中。有十問勸
信也。所以勸信者。佛由因得。復言涅槃。而說
是常。若不更以事釋世所難信。故說十問。
以釋之也。第一問意。佛若從緣無性。不應獨
常。下答雖從緣得。然有惑則無常。無惑則常
也。第二第三舉果勸信。初舉外後舉內也。第
四第五說有大慈。如世父母。慈心所說。不欺
眾生。第六說涅槃。示現不實也。佛常已下四
問。證示現也。何者。佛不食而受食。不病而現
臥。故知不滅。而現滅也。次有二問。明現在知
常受樂。後世識有餘無餘。化功已訖。所以應
現也。第九證不病。第十明說病說滅。皆是密
教也。第四段中有四問。第一問依經修行。即
五行也。所以問行者。上說經功德。能治四重
五逆。治必須行。行此五行。亦不治自差也。第
二釋所以差。以轉近為差。乃舉五人。遠近為
證也。第三請說行義也。第四問性明性有因
果。行有違從。識性則從即師子吼問也。不識
性即逆即迦葉問也。次兩偈說涅槃。因果[洌-歹+虍-七+廾]
曠。問所不能盡。所以不問也。寶亮所判與此
同。不復煩載。曇濟曰。第一有四問。正明經體。
長壽因果。結經名字。第二開微密。至觀三寶。
有十六問。廣上果及經名字流通也。第三從
三乘若無性說微密。有十問勸信也。第四說
微妙諸行。有三問。問因經修行也。第五悉有
安樂性。一問辨依經行。行之次第也。第六今
欲問諸陰。一問擬以憍陳如答也。案。僧宗曰。
[008-0412a]
此經大要。以常果為宗。前純陀因施明常。為
義則略。迦葉今廣設所問。重申前旨。廣略二
問。何以取別多敝教以明常。今設問答。以取
悟。然問答大旨。論因說果。明境辨行。條緒雖
多。要不出此也。為問之體。懸取答意。所以義
旨相苻。無越經致。就此問中。科節略有四別。
第一有十三問。明常住因果。次有十九問。歎
經功能。次有一問。明依生行。次有一問。明
所照之境。就此四中。各有廣略。開則有八。合
則成四。其中支別。故以四為其緒耳。案。智
秀曰。勸旨已著。時宜問也。機在迦葉。故聞命
矣。為問之辭。凡三十有四。以義而分。略為三
斷。可者。經之旨歸。以極果為宗。然果之所
由。非因不就。故諮啟之端。宜其先也。是故第
一從始。訖究竟倒彼岸。有五問。問因果結名
字也。典誥之體。略已舉矣。將欲化傳千載。利
益無已。然道不自弘。通之由人是故第二從
願佛開微密。訖太白與彗星。凡十問。問通經
之法。及能通之人也。雖復人法二理。顯然可
別。未辨弘之有益。無以獎銳學人。是故第三
從云何未發心。訖最勝無上道。凡十九問。問
經之勢力也。若通而為論。此之三義。亦足通
矣。今從事從義。致有別也。明駿案。判問大
體。世有六分三段。第一略。第二廣。第三勸信
也。略問中有八問。第一問長壽因。第二問長
壽果。第三問金剛身果。第四問金剛身因。此
四問略辨般若法身。第五問解脫。第六問經
力。第七問經名。所以約經名辨經力。以問解
脫者。有二義。一者此經以常住為宗。而以無
[008-0412b]
累。為名累故。所以無常常故。所以無累也。二
者明近遠解脫。皆是經力。近則能滅因中三
障。遠則能辨果地解脫。是以問言。云何於此
經。即是問名問力也。究竟到彼岸。即是問解
脫也。下名字品云。聞此經名。生四趣者。無有
是處。即是近力也。又云。菩薩住此。則能處
示現。即是遠力也。舉七善以答經名也。降伏
一切諸結煩惱。及諸魔性。然後要於大般涅
槃。放捨身命。即是答究竟到彼岸也。又云。八
味具足。舉常恒等句。釋解脫體也。何者下文。
明解脫中。列此八句。一一廣釋。灼然可見矣。
第八問流通依。如六卷泥洹云。菩薩化眾生。
說法有幾種。而此中𨷂落若有者。於義實便。
若不取彼問者。就此語昧。亦有問流通義也。
名字品迦葉問云。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其
旨顯矣。下以四相品答也。第二廣問。有十六
問。初以一問廣果地三德。下文從四相品未
有餘無餘涅槃。訖解脫答此也。次有二問。廣
流通辨人辨法辨耶。辨正四依品。取正法正
人。以為依也。耶正品去耶人耶法。以為魔也。
次有四問。廣因四諦四倒。二問舉解惑以明
智。即廣緣因也。善業難見性。二問舉始終。以
明正因也。次有二問。廣經名字。即滿字之與
聖行也。次有七問。廣經力也。前未發心等四
問。廣因地滅三障力也。後船師等三問。廣辨
果地。萬惑斯亡。究竟解脫也。第三有十二問
勸信。同僧亮法師所釋也。


云何得長壽。


案。僧宗曰。此經首題。雖以解
脫標名。若語其圓體。則法身般若。是以創言
[008-0412c]
與問先以以般若為首也。此雖一向而義兼
因果。意在於果。不得不問其因。雖有二意。通
為一問也。長壽者。一期為壽。期久為長。常果
非期。寄言長耳。蓋談慧鑒無窮。即般若也。云
何得者。問其因也。寶亮曰。下答云脩四無量。
授不殺戒為因。得常命法性體為果也。智秀
曰。此問有兩。第一問云何得。第二問長壽果
相也。


金剛不壞身。


案。僧宗曰。向問般若。此問法
身。上明無盡。此明不壞。如世金剛。體不可
壞。能壞萬物。取譬法身。三相不能移。其神萬
化。莫能變其體也。寶亮曰。體相身命。實乃不
殊。就義而辨。不得無異。身當法體命語始終。
故分為二問也。智秀曰。此第三問法身果也。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案。僧宗曰。上句
已問果。此下句問因也。下文答以護法為因
也。智秀曰。此第四問金剛身因也。


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


案。僧宗曰。經之
大旨。因果既彰。仍結經名字也。下文言。此經
名為大般涅槃。所以言究竟者。經之為用有
文有理。文以詮理。理以稱文。文理相苻。義無
遺𨷂。是曰經究竟也。人於文理之中。修學成
聖。終期佛果。是曰人究竟也。依經流通。當備
何德。前名字功德品。既結經名字。始是成經。
而經須人弘。非德不傳。四相品初。明流通之
利。自行兼人。終成大覺彼岸明矣。智秀曰。此
第五問經名字。兼受持之益。


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案。僧宗曰。此下
有九問。廣門也。上略門中。明般若法身。今廣
[008-0413a]
門中。明解脫也。三德既顯。伊字始圓也。開微
密者。廣說如來二種隱䨱。一謂言隱䨱。二謂
形隱䨱。以昔教未著為微也。詮常為密也。寶
亮曰。此下廣門。凡十六問。此一問正廣果用。
果者。謂法身般若解脫也。智秀曰。此第六問
弘通之法也。下有十問。皆相承而發。


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非阿羅漢量與羅
漢等。


案。僧宗曰。上略門辨因根。結經名。
顯流通。今廣門中。唯明果不明因。仍辨流
通者。故知。經旨意不在因。但以果為宗也。上
四相品。明四種法。今此品中。舉四依人。彼則
寄法顯德。此則舉位標人也。如來居尊體極。
是真羅漢。菩薩似之。但大士蹤高。去人懸遠。
難可別知。乃約四果。髣髴寄心。令人取識也。
寶亮曰。下頻有四問。皆廣流通。此一問。問流
通人德量高下。下四依品答也。智秀曰。此第
七問。應言何許位人。能得廣大之經。可為依
止。雖是菩薩。而位齊聲聞耶。


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佛說波旬說云何分
別知。


案。僧宗曰。夫欲通法。應識耶正。天魔
外道。阻亂佛法。假形偽說。以迷未達。從其化
者。長居生死。當爾之時。四依出世。遏魔揚道
也。向云天魔宜識。非言。莫辨魔說佛說。理有
分別。是以寄說。以檢耶正也。


云何諸調御心喜說真諦。


案。僧宗曰。廣前
因義也。上答般若因。云十善四等也。法身因
謂護法也。此是相似因果。今就廣門。寄境以
明也。何者。若遍收其因。則八萬四千。略而為
語。莫出智慧。慧之所生。生在乎境。境有深
[008-0413b]
淺。故教有偏圓。解亦隨教也。如來初開四諦。
但言是苦是集。未明苦集不生。及般若之教。
始顯不生。爰至法華。苦集之相。猶止三界。今
日所明。一豪之惑起。則無明住地。乃至金剛
苦亦如之。昔日明滅。止於身智。滅既有餘。道
亦未了。教不究竟。生解亦偏。以解淺益微。則
聖心不悅。今日所說。教圓理足。生解亦深。化
功遂暢。義言心喜也。智秀曰。此第九問境也。


正善具成就顯說四顛倒。


案。僧宗曰。上舉
境以成慧。今出惑以形解。所以爾者。夫解惑
由教。昔教既偏。解亦為倒。解既為倒。豈具正
善耶。又說諦既異。倒亦應殊。趣致相關。故復
明也。寶亮曰。此兩問。問教下。所明之理。有
真偽也。四諦明真。四倒明偽。欲令學者。識其
是非。若言稱四諦。必是四倒。語合八倒。是則
魔也。智秀曰。此第十問翻理相也。


云何作善業大仙今當說。


案。僧宗曰。此始
是窮因之致也。前明持戒護法。未為極因。若
照解圓明。始稱善業也。就答善業文中。自有
五重。相生顯之下文也。此一重。明若於性生
信為善業之始也。智秀曰。此第十一。問佛性
理也。若眾生無我。則一化便盡。云何得與
善業。以趣佛果耶。


云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


案。僧宗曰。猶是
明第二重顯於見性善業之終也。寶亮曰。此
第十第十一兩問。廣因下如來性品答也。作
善行是緣因。前所以答中明正因者。欲明行
人立心之方。若明識因果性者。則行成中道。
若中道行成。則萬善便樹。故答以正因中道。
[008-0413c]
行即緣因也。智秀曰。第十二問何地大士。能
照當果性之理也。


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


案。僧宗曰。此下
第三重。廣流通也。經之為用。有文有理。上略
問中。結經名字。名大涅槃。又七善法。歎該文
理。今文字一品。先廣文用也。經文以十四音。
為眾音之本。所以言半滿者。夫教有偏圓。由
機有次緒。如來善得其宜。故言善解滿字及
半字也。寶亮曰。此下九問。廣文字功德下理
也。此是第十二問。先定其文字。下文字品答
也。智秀曰。此第十三問意。若我之名元自佛
者。其餘名字。復因誰耶。


云何共聖行婆羅迦隣提云何如日月太白與
歲星。


案。僧宗曰。第四重廣流通也。理之為
用。不出常與無常。真之與應。此教雙明八理
相對。應除八倒。事同牝牡文中。但列六行。蓋
略耳。如日月者。此四譬為成真應故也。日月
昇天。則萬像斯見。此偏舉真應。顯自在之德。


云何未發心而名為菩薩。


案。僧宗曰。此下
十九問歎經。而初有七問略歎。前四歎因益。
後三歎果益也。經有此能未發心人。強令發
心。如或從諸佛菩薩邊聞。而不生信。將成闡
提。以經威力。夢見惡相。即便發心。作菩薩
也。寶亮曰。據能滅惡生義也。


云何於大眾而得無所畏猶如閻浮金無能說
其過。


案。僧宗曰。既逼令發心。便成菩薩。則
上求佛慧。下度群生。功業轉勝。理不復畏。天
魔外道。異學眾也。寶亮曰。惡滅之後。成清淨
福田也。智秀曰。第十七問經之力。能滅業障
[008-0414a]
也。


云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


案。僧亮曰。非唯
自具萬行亦勝。處於濁世。以化乎物。不為世
法所污。如蓮華也。寶亮曰。信慧開發。不復障
聖道也。智秀曰。第十八問經之力。能滅報障
也。


云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如醫療眾病不為
病所污。


案。僧宗曰。向通因果。今偏語因。患
重故難拔。菩薩拔之。前止言不污。今明治惑。
如鑿王譬也。智秀曰。第十九問經力能滅煩
惱障也。


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師。


案。僧宗曰。上四
問明經威力。使未發心者。令作菩薩。能為醫
王。雖未成佛。而能因中。已能利益。此明果益
言。因經修行。終得成佛。既得成佛。復能乘此
大涅槃船。接濟眾生也。


云何捨生死如蛇脫故皮。


案。僧亮曰。向乘
涅槃船。物見其滅。實則不滅。近識未悟。移譬
顯之。如蛇脫皮。非為實死。如來亦爾。現滅非
真。借以為喻。


云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


案。僧宗曰。若於
解者。不假移譬。但悟有先後。致說有重複。洗
沸人疑。疑謂現見如來。始王宮生。終雙樹滅。
豈言不滅。故借天樹三變。以為喻也。


三乘若無性云何而得說猶如樂未生云何名
受樂。


案。僧宗曰。此下有十二問。廣歎經也。
依昔經教。明三乘無性。各有涅槃。畢既有殊。
性不容同。如其無性。云何上答純陀。常命色
力。常果無差。有則俱有。無亦俱無。如其為無。
[008-0414b]
前不應說。如其已有。有則太早。因中無果。果
中無因。而說為有。便是如樂未生。已名受樂。
是故文殊騰純陀之疑。在於此也。就佛下答。
以有理故。不得言無。未現用故。不得言有。是
則三乘。皆同有性也。寶亮曰。此下有十問。斷
疑勸信也。


云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


案。僧宗曰。明依
圓教生解。眾魔外道。莫能爼壞。非唯自不可
壞。所得眷屬。亦復堅固。經之力也。


云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


案。僧宗曰。就廣
歎經中。亦有因益果益。義不異前。既乘正解。
復化愚闇。令開慧眼。猶如盲人導之以目也。
寶亮曰。此明內果勸信。若不見此經。雖復共
住。如彼生盲。不知是佛因也。


云何示多頭唯願大仙說。


案。僧宗曰。始則
因中。開人慧眼。終則成佛。垂應無方也。寶亮
曰。就應現以勸信也。


云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


案。僧宗曰。向問
多頭。是諮身密。今問說法。是諮口密。根有利
鈍。教有淺深。月一日至十五日也。寶亮曰。明
佛如父母。不欺於子。隨根性而說法。以勸信
也。


云何復示現究竟於涅槃。


案。僧宗曰。向明
果益。不在一佛。今就釋迦。辨滅不滅。即是乘
涅槃船。濟眾生義也。下文因放光。催純陀供。
說十三偈。廣明不滅也。智秀曰。第二十八問。
懸見大眾。覩佛受食。謂應實死。故問應迹滅
不滅義。


云何踊進者示人天魔道。


案。僧亮曰。昔日
[008-0414c]
偏教。說佛無常。密筌於常。惑者失旨。慧命不
生。是為魔道。今圓教既開。能生圓解。終成大
覺。是為天道也。寶亮曰。此下頻有四問。共證
究竟事也。此一問即證未來事畢。已為未來
眾生。開耶正二門竟矣。於今現在。更無事也。
曇纖曰。下文答云。若有不能如是觀了。三寶
常者。是旃陀羅。即謂魔道。異此者。名天道也。


云何知法性而受於法樂。


案。僧宗曰。說天
魔二道。大眾蒙解。得法津澤。心生歡喜。事由
今教也。曇纖曰。下文時諸天人大眾。聞是法
已。心生歡喜。踊躍無量。是即法樂。以答此問
也。


云何諸菩薩遠離一切病。


案。僧宗曰。前明
無滅。此明無病。下現病品。廣明病之不實也。
曇纖曰。下文言。今悉見諸菩薩。體貌瑰異。殊
大殊妙。唯見佛身。喻如藥樹。為諸菩薩之所
圍繞。是則內外無病。答此問也。


云何為眾生顯說於祕密。


案。僧宗曰。昔日
密語。生人謬執。若無今教。何由遍達。廣佛隱
言。宣顯深旨。生解由經。亦歎教也。曇纖曰。
下文今者。如來欲為未來無量眾生。作大明
故。宣說如是大涅槃經。答此問。


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如其斷疑罔云何不
定說。


案。僧宗曰。昔教明二種人。有病必不
可治。此經所明。悉皆能治。由經力勝。亦歎教
也。寶亮曰。明闡提逆罪謗法三人。畢竟不
能進也。菩薩畢竟。能去聲聞之人。遇善友者
則進。不遇則退。明不畢竟。下餘半偈。還請佛
解釋也。曇纖曰。下文有餘偈等。謂有餘者。
[008-0415a]
則不畢竟。無餘者。即是畢竟。答此問也。結
答云。唯除助道。常樂善法。其餘一切者。有餘
無餘也。


云何而得近最勝無常道。


案。僧宗曰。始則
治罪。終為菩薩德力轉高。隣於極境。皆由經
力。此中並指今教。能開發圓解。物無餘疑。經
益顯矣。寶亮曰。此明五人從四時學。來至今
經。教於因果中生信。得近無上道也。曇纖曰。
下文爾時大眾。以種種物。供養如來已。即發
無上道心。無量菩薩。得住初地。即是近無上
道。答此問。


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願為說甚深微妙諸
行等。


案。僧宗曰。四重文中。第三文也。前明
因果。一經旨歸。既已彰矣。第二歎教。今明依
經修行。取於常果。亦欲使彼涉求之徒。嚮慕
前規也。欲論文句。並互相涉。前明果中。亦復
說因。今辨因文。亦復明果。乃至明境。亦辨於
行。就行文中。亦復論境。是則經文渾互。如似
不分。然要當求其綱紐。亦各有在也。願為說
甚深者。十地行願。非二乘所𨶳。故言甚深。但
行有淺深。淺則說行。深詳功德。功德與行。廣
略雖殊。因義不異也。


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為我分
別說。


案。僧宗曰。行之所生。必由乎境。境中
之妙。不過佛性。師子吼是略。迦葉是廣也。


眾生大依止兩足尊妙藥諸佛之境界。


案。
僧宗曰。說問既竟。將自收退也。諸陰者。上至
諸佛。下及眾生。人天五道也。夫聖教不同。斯
旨甚深。乃是未達。理應諮問。但情淺智劣。不
[008-0415b]
敢有諮。豈唯我所不敢。乃至精進八住以上。
具三不退。亦非境界。是以息問也。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