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139 斥謬-宋-善熹 (master)


No. 1020
斥謬


近人不師先覺多尚胸臆聾瞽後生其過非淺余
丁此時不容緘默遂書條件以示來學有類此者
僉可斥之則使。


五祖之道恢如也。
玉岑頤菴 善喜 書


近代有人說圓覺經乃同華嚴別教一乘以圭山第
十鈔云序及玄談巳明言此是別教一乘非法華通
教一乘若圓覺即別教一乘者華嚴何得謂逈異餘
宗圓覺大疏第一云除無量乘中一一圓融之義及
一乘中主伴無盡之義餘皆攝也既不攝圓融主伴
之義何云別教又云諸佛依正自在塵沙大用及一
切諸法法爾互相即入重重融攝等義此經不說彼
既不說何云別教又況圭山第三鈔自云此是四乘
中之一乘約權實相對而料揀非通相但一之一乘
此三外之一也華嚴普機豈見有三祖云一切三乘
等本來悉是彼一乘法不見有三故問何故分相門
云別教一乘別於三乘答此約本來彰異故舉三乘
對彼決之顯華嚴與餘教異也祖云別教一乘所明
[001-0590a]
行位因果等相與彼三乘教施設分齊全別不同非
別機所見耳佛祖皆以圓覺為頓教一乘又況大鈔
自云明言此是頓教不屬三時五時之教及設難釋
義皆約頓教何恃固執為別教耶彼云普眼章約法
界三觀說豈非圓覺經耶答大疏第一云謂一軸之
文二十八紙義具終教頓教此二正是所宗之旨空
宗相宗亦該小乘兼含圓別大鈔第三云該及含者
雖有小乘及圓教之義而非其宗故文義甚明如何
却云圓覺是別教一乘此言大謬。


又云圓覺亦談性起者行願鈔第一云性起門即別
教義逈異諸教緣起門即同教義普攝諸教又云云
全揀諸宗即別教性起義全収諸宗即同教緣起義
今圓覺亦談性起何以逈異餘宗耶問圭山敘萬法
虗偽巳下直至性起等豈非圓覺談性起耶答大鈔
第一配攝諸教後三句但是一心初終教心寂而知
次頓教目之圓覺最後一句結成經宗義當圓教以
此經分同華嚴故不的配則知圭山經旨教眼不亂
矣。


又曰頓教不談性起圓覺經乃談性起此亦非也
儻說性起自屬華嚴非圓覺所談也圓覺疏云染淨
俱融合法界性起唯性起故無斷盡如華嚴說若圓
覺所談豈云如華嚴說耶如何便謂圓覺談性起耶
豈不礙教門宗旨乎。


又云圓覺不屬法華破會引大鈔第二云圓覺等四
十餘部文中皆少說事緣無三車除糞化城由緣可
[001-0590b]
會也執此之說例使孔目教章皆不破會又云教章
所詮差別中但引楞伽維摩般若等經未甞引圓覺
等故知不會又曰法華破會不盡此言悞矣若謂圓
覺在圭山大小疏鈔故無破會之文如何例將孔目
教章皆不破會若云教章孔目即無所引圓覺經等
便不破會者除今章中所引外餘一切經應不會耶
汝謂孔目教章不引圓覺等經者意旨如何則知俱
不通曉又曰法華但會三乘今圓覺乃屬一乘如何
破會若謂圓覺是一乘終不以一乘破會一乘決無
此理若破會者當如清涼彰今異昔科中謂昔日雖
有大乘亦說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顯
說一切眾生皆悉具有如來知見則一乘三乘昔權
今實於理昭著既云昔權則法華以前皆昔權也如
何却云破會不盡以此驗之真不曉也然恐入道淺
者猶豫故作斥謬以辨之。


又云圓覺圭山判頓教為一乘者乃有所由似至相
孔目三一章頓教獨一所以判屬一乘諸主皆為至
要之說此言非也彼約五乘有三種人天共一等頓
教獨一一乘獨一上三與二種共下二但單約一種
故云獨一豈是將頓教為一乘乎彼又曰楞伽為離
相一乘且如教章乘教中列一乘有五豈謂教章以
始終頓為一乘耶況孔目問答未甞曾將頓教為一
乘又彼下文云若約頓教即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
無相故此據三乘方便說何曾將頓教為一乘耶但
[001-0590c]
寡參前哲耻於下問出言垂訓故多詿誤。


又云西域立二宗以清涼敘西域云即令性相二宗
元出彼方謂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一名戒賢二
名智光後圭山就此方立三宗法相宗破相宗法性
宗此說非也法界無差別等疏除小乘自有三宗一
真空無相宗依般若等經中百等論立三時教是龍
樹聖天等立二唯識法相宗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
亦立三時教是彌勒天親等立三法性宗依楞伽等
經起信等論所立是馬鳴堅慧等立上三皆西域所
宗也況圭山大疏全依清涼敘西域云性相二宗元
出彼方亦指戒賢智光略疏中如何却揀三宗之異
又況清涼敘戒賢依深密等立三種教敘智光依般
若等經亦立三時教清涼自云然此二三時並不能
斷一代時教以各有據互相違故既以智光為法性
宗如何却云二三時並不斷一代時教然智光順性
乃合性宗非以宗為性也文理顯然何昧之甚也。


近人因說圓覺除圓頓稱性教外等學者問除幾教
答除一教他日又問答除兩教問答無凖今略決之
問文云除圓頓稱性教外自有三宗兼小乘為四總
名為漸如來藏緣起宗既屬於漸圓融具德宗乃事
事無礙即華嚴經今圓覺退非漸教進非圓教未審
屬何教耶答即除圓頓二教之外自有三宗然如來
藏緣起宗自有二義一眾生相盡唯是法身二法身
緣起全是眾生起信立義分中謂如來藏心含於二
[001-0591a]
義一約體絕相義即是真如門二隨緣起滅義即生
滅門隨緣起滅義即終教總名為漸今圓覺當約體
絕相義為頓教略鈔云然法性宗有頓有漸而漸教
所依之經是法華涅槃等頓教所依之經華嚴圓覺
之類其理自明但不考祖文義多臆說。


清涼云總所雙絕雙存為圓中同教可堂同教冊云
若單取但離之終頓非同教也近代有云如行願鈔
十禮中第八大悲禮單約終教亦得為同教演義約
恒沙性德為同教以恒沙性德正在終教豈非單取
終教耶答十禮中後三門總為一乘圓教第八門猶
是同教一乘義同於終教約能禮人一具一切故屬
圓教未顯事事無礙故非圓中之別教也猶約能同
同於所同故云同教豈單取終教乎演義恒沙性德
通於三教今云同教意亦約能同同彼豈單取終教
耶若爾者清涼尚為所排足見識智高遠也。


又云法華依清涼圭山判為漸教之終極故當終教
既判法華為終教若依至相賢首孔目教章並將終
頓為三乘法華在孔目教章定屬三乘此說非也若
終頓為三法華不在終頓孔目教章皆云此當同教
一乘如法華經說何甞判法華為三乘耶問孔目普
賢章如何指法華為三乘答孔目因說普賢人解行
等以法華不顯無盡故相對料揀如經迴三歸一等
即是趣向一乘之正解既云趣向一乘之正解豈判
法華經為三乘清涼云誰敢判法華為不了耶豈不
[001-0591b]
招謗法之𠎝若以方便正乘言之當在何位若為方
便法華乃開方便門豈居方便若在正乘則為同別
一乘分判也或分本末法華乃攝末歸本末即餘經
歸華嚴矣祖曰法華宗意在於一乘何惑之甚耶。


又曰連珠不合將同別判心經其徒咸遵此說則有
眼如盲連珠因引諸祖判般若具五教之義會通同
別連珠自結云以戒賢智光所判真諦之空非第一
義空故不攝此義當後三故言實攝又引清涼無相
宗含於三教今經正當頓實明若執炬數指何䚹謬
之太甚。


又謂圓覺亦說三聖圓融故舉舍那普賢文殊配同
華嚴此言極謬華嚴乃十身盧舍那圓覺乃三身中
報身尚且三十不分況為人師吾祖曰文殊三事融
通隱隱即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一不異方為
普賢帝網之行圓覺大小疏鈔並無此說華嚴以普
賢為長子今圓覺先舉文殊如何濫涉華嚴野諺曰
師盲弟子瞽摘植難索路。


又云教章云奘三藏依解深密經等立三種教即三
法輪是也又云此三法輪但攝小乘及三乘中始終
二教探玄中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二
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總為一教即始教也何故在
章通始終在探玄但云始教彼自通云此同立一音
教何者舉人不舉法舉法不舉人以唐三藏立三時
真諦立三輪舉唐三藏之名不舉唐三藏之法舉真
[001-0591c]
諦之法不舉真諦之名此說有其二過一奘三藏立
三輪者依彼自宗但許不變湛然之有非隨緣之有
也今判始終者以深密經三輪義寬非法相宗意二
例同一音舉人不舉法者此昔人謬說今復古巳出
則二祖各引一偈依流支引前偈依羅什引次偈復
古若揚日月而行盲者不覩非日月之咎也。


又云易簡依圭山敘大乘與一乘異法相宗學人多
不信之故藏和尚製五教義章有十義差別等焚薪
引賢首與海東書以和尚義豐文簡致使後人多難
趣入等二師皆引祖據如何去取彼出意云在賢首
雖有法相一宗苦未甚盛故賢首不辨圭山正謂法
相繁興不得不辨此說謬矣賢首作章引二十餘部
經論證之却云不辨圭山出賢首意引多經論證者
乃謂法相宗也不言為彼而作章則知二祖之意俱
失後之學者當審其是而巳矣。


斥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