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121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新羅-表員 (master)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二六科入
皇龍寺釋 表員集


○緣起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懍法師云。更互相由。名之為緣。緣無住
著。一多從緣。名之為起。大般若經云。平等不起。故名
緣起。


第二出體者。藏曉二師。以無礙法界為體。懍師云。為
二為緣起體。一不自一。緣二故起一。二一為一。一二
為二。為緣起體。所言一者。無有無無。一相無相。非一
為一。所言二者。非有之有非無之無。非有之有。以破
兔角之無。非無之無。以破虗空之有。破有說無。此無
非無。破無說有。此有非有。以非有故有而是無。以非
無故無而是有。是有是無。名之為二。二無二相。無二
而二也。


第三問答分別。


問緣起者。其義云何。


答有數師說。一
義相師云。緣起者。隨性無分別。即是相即相融。顯平
[002-0421c]
等義。正順第一義諦體也。因緣者。隨俗差別。即是因
緣相望。顯無自性義。正俗諦體也。


二隋慧遠師云。因緣之義。亦名緣起。亦名緣集。謂假
因託緣。而有諸法。故曰因緣。法起藉緣。故稱緣起。法
從緣集。故名緣集。分別有三。一是有為。二是無為。三
是自體。言有為者。生死之法。體有無常生滅所為。故
名有為。從業煩惱因緣而有。故名因緣。言無為者。所
謂涅槃。體非生滅。名曰無為。藉道而有。故曰因緣。此
之二法。皆從前因。集起後果。是事緣起。言自體者。即
前生死涅槃之法。當法自性。皆是緣起。其相云何。如
說生死本性即是如來之藏。如來藏中。具足一切恒
沙佛法。而此諸法。同一體性。互相緣集。無有一法獨
守自性。雖是一性。而無不性。無一性故。諸法皆如。無
不性故。法界門別。生死既然。涅槃亦爾。同體諸法。互
相集成。故曰因緣。亦名緣起及與緣起集。此自體中
復有三種。一者有為如來之藏。隨妄為染二者無為如來
之藏。離妄名淨三者自體。癈緣論實


三懍師云。緣起體無二。開用為四種。一有為緣起。二
無為緣起。三自體緣起。四法界緣起。謂有不自有。緣
無起有。名有為緣起也。無不自無。緣有起無。名無為
緣起也。有為無為為二用。非有為非無為不二。為本
體也。不二非自不二。緣起二不二。又自不自自。緣他
起自。又體不自體。緣用起體。故名自體緣起也。無二
無不二為平等。亦二亦不二為差別。差別不自差別。
[002-0422a]
緣平等起差別。平等不自平等。緣差別平等。平等不
平等皆悉平等。名法界緣起。


問何文為證。


答離世間
品。一中有無量。無量中有一。無障無礙。總結云。悉是
緣起。若有一法非緣起者。非佛法也。又維摩云。深入
緣起。斷諸耶見。有無二邊。無復習故。知不緣起。未勉
耶見云云


四法藏師云。問有何因緣。令此諸法得有如是混融
無礙。


答因緣無量。難可具陳。略提十類。釋此無礙。一
緣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現故。四如幻
不實故。五大少無定故。六無限因生故。七果德圓極
故。八勝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難思解脫故。初
言緣起相由故者。餘後九門別處說云云曲有三門。一諸緣各
異義。亦名諸緣互異門。即異體也二互遍相資義亦名諸緣互應門。即同體也
三俱存無礙義亦名應異無礙門即雙辨同異也言諸緣合異義者。
謂諸緣相望。要須體用各別。不相和雜。方成緣起。若
不爾者。諸緣雜亂。失本緣法。緣起不成。此則諸緣。各
各守自一也。二互遍相資義者。謂諸此緣。要互相遍。
應方成緣起。且如一緣遍應多緣。各與彼多。全為一
故。此一則具多箇一也。若此一緣不具多一。則資應
不遍。不成緣起。此則一一各具一切一也。三俱存無
礙義者。謂凡是一緣。要具前二。方成緣起。以要住自
一方能遍。應遍多緣。方是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
無礙。此上三門。總明緣起本法。


問既聞緣起本法名也。未知其義何耶。


答此上三門
[002-0422b]
中。各有三義。互相依持。初有力無力義。由此得相入
也。二互相形奪有體義。由此得相即也。三體用融有
無義。由此即入同時自在也。初異門相入者。謂諸緣
力用遞相依持。互形奪故。各有全力全無力義。緣起
方成。如十地論云。不生緣不生。自因生故。若各唯有
力。無無力。則有多果過。一一各生故。若各唯無力。無
有力。如闕一緣。一切不成。餘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
一是有力能攝多。多依於一。多是無力潛入一。由一
有力。必不得與多有力俱。是故無有一而不攝多也。
由多無力。必不得與一無力俱。故無有多而不入一
也。如一持多依既爾。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入多
者也。如一望多有持依。令力無力常含多在巳中。潛
巳在多中。同時無礙。多望於一。當知亦爾。俱存雙泯
二句無礙。亦准思之。二異體相即義者。謂諸緣相望。
全體形奪。有有體無體義。緣起方成。以若闕一緣。餘
不成起。起不成故。緣義則壞。得此一緣。全一切成起。
一起成故。緣義方立。是故一緣是能起。多緣及果。俱
是所起。是即多為一成。多是無體。一能作多。一是有
體。別章云由自若有時他必無故。他即是自何〔以〕。由他無性以自作故。由自若空時他必有故自即是他。何
以故。由自無性用他作故。又別章云。多緣無性。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一無性為多。故成多有一空。又疏下文
云。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此即一切是空義故。泯自即他。以一是有義。有義故。攝他即自反。上來即一
是空義故。亦泯自即他。多是有義故。攝他即自來。上來四處說文。有同有異。准思之。由一有體。

必不得與多有體俱。多無體。必不得與一無體俱。一云
由一有體能攝多。由多無性潛同一故是故。無有不多之一。無有不一

[002-0422c]
之多。一多既爾。多一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體無體
故。能攝他同巳。癈巳同他。同時無礙。多望於一。有無
體有體。亦能癈巳同他。攝他同巳。亦無鄣礙。亦同他
巳。亦同巳他。非同他巳。非同巳他。二句無礙圓融自
在。思之可見。三體用雙融有無義。謂諸緣法。要力交
出。全體融合。方成緣起。是故。圓通亦有六句。一以體
無不用故。舉體全用。即唯用而無體。但有相入。無相
即故。二以無不用體故。全用歸體。唯體而無用。但有
相即。無相入也。三歸體之用。不礙其用。全用之體。不
失其體。是故。體用不礙雙存。即亦入亦即。無有鄣礙。
鎔融自在。四全用之體體泯。全體之用用三。是則體
用交徹。形奪兩非即非入。同源圓融一味。五合前四
句。同一緣起。無礙俱存。六泯前五句。絕待離言。冥同
性海。應可去情。如理思攝。異體門竟。


第二同體相入義者。謂眾緣之中。以於一緣應多緣
故。各與彼多。全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箇一。然此多
一。雖由本一。應多緣故。有此多一。然與本一體無差
別。是故。名為同體門也。又由此一緣應多緣故。有此
多一。所應多緣。既相入即。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先
明相入。謂此本一有力能持彼多箇一。故本一中容
彼多一。多一無力。依本一故。是故。多一入本一中故。
是即無不容多之本一。亦無不入本之多一。如本一
有力為持。多一無力為依。容入既爾。多一有力為持。
本一無力無依。容入亦爾是即無不容本一之多一。無不
[002-0423a]
入多一之本一。是即由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有力
無力故。故能容能入。無有障礙。多一望本一。有依有
持無力有力故。能入能容。亦無障礙。俱存雙泯。二句
無礙。亦准思之。


問此與前異體何別。


答前異體者。初
一望後九。異門相入耳。今此同體一中。自具十。非望
前後異門說也。同體入門竟二同體相即義者。謂前一緣
所具多一。亦有體無體義故。亦相即。以多一無體。由
本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體能作一。全一攝多。如一多有
多空既爾多有一空亦爾別章云。多一無性為本一成多一。舉體

即是本一。為有體攝多一。多一無體融同本一故。無
不攝多之本一。亦無不即本之多一。如本一有體多
一無體。攝即既爾。多一有體本一無體。攝即亦然。是
故。亦無不攝本一之多。亦無不即多之本一。是即本
一望多一。有有體無體故。能攝他同巳。癈巳同他。無
有障礙。多一望本一。亦體無體攝即可知。亦攝不攝。
亦即無即。非攝不攝。非即不即。二句無礙。思之可見。
同體相即竟三體用俱融。即入無礙者。亦六句無礙。准前
思之。同體門竟


第三同異圓俗義者。以此二門同一緣起不相離故。
若無異體。即諸緣雜亂。非緣起故。若無同體。緣不相
資。亦非緣起故。要由不雜。方有相資。是故。若非同體。
無相異故。若非異體。無同體故。是故。通辨亦有四句。
一或舉體全異。具入即俱。二或全體是同。亦具入即
俱。以法融通。亦全攝故。三或俱。以同異無礙雙現故。
[002-0423b]
四或俱非。以相奪俱盡故。雙非也。又以前諸門。總令
為一大緣起故。致令多種義門同時具足也。由住一
遍應故。有廣狹自在也。由就體就用故。有相即相入
也。由一攝多時為顯。全一入多為隱。多攝亦爾又就用相
入為顯。全就體相即為隱。即顯入隱亦爾又異門相入為顯。
全同體為隱。同顯異隱亦爾又由以異門攝同體中相入義
故現微細門也。由異體相入帶同體相入故。有重重
無盡帝網門也。


別章云。異體相容。具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同
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
異體攝同故。有帝網無礙義。上二行注也由此大緣起法。
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由此融通自
在。令依此法上所辨時亦隨法無礙自在。故有十世
門也。由此法門同一緣起相帶起故。隨有一門。同一
緣起相帶起故隨有一門必具一切。故主伴門。上來總是
緣起相由門竟


○探玄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義海究深。超過情表。不可思議。故名為
玄。推欖顯意。故名為探。有深所以。故名為義。


第二出體者。以無礙法界為體。慧苑師云。二種體事。
一純淨無漏。是德相所依體事。二通漏無漏。是業用
所依體事。謂色心時處身方教義行位。舉十法。通辨
前二云云


第三問答分別。


問既言超情。豈得可知耶。


答法藏師
[002-0423c]
云。略舉十門。攝其綱要。謂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
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
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
陀羅網法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
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然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
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就初門中。有十
義具足。一教義具足。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異。
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具足此上十
法。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如終等別。隨一各
具餘一切義。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慧苑師云。此門為
總。後九是別。


二廣狹無礙者。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無礙自在也。
如一微塵。普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也。是故。或唯廣無
礙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狹。或俱廣狹泯。或具前
四。以是解境故。或絕前四。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三一多相容門者。則此一法舒巳。遍入一切法中。即
攝一切。令入巳內。舒攝同時。既無障礙。此經偈云。以
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
無比功德故能爾。慧苑師云。一多相望六句。謂一中有一。多中有多。一中有多。多中有
一。一中有多。一多中有一多餘大少等准之


四諸法相即門者。謂此一事。廢巳同他。舉體全是彼
一切法。而恒攝他同巳。全彼一切法。即是巳體。一多
相即。混無障礙。經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由此緣
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如。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又云。在
[002-0424a]
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也。是故。得一即得一切。
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十信終心即作佛者者。
即其事也。如同體一門中即攝一切無盡者。


為一時
俱現耶。為前後也。


答於一門中。一時炳然。現一切者。
屬微細門攝。隱暎互現重重。屬因陀羅攝者。餘義即
因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
足一切無盡法門。仍隨舉為首。餘即為伴。道理一不
差失。舊來如是。


問若一門中即具足一切者。餘門何
用。


答餘門如虗空。何以故。同體一門中。並攝一切。無
不盡故。


問此同體中所攝一切者。但應自門中一切。
豈可攝餘門中一切耶。


答既攝自一切。後攝餘一一
門中。無餘一切。何以故。法界緣起無一一切。並不成
故。此但論法界家實德故。不可說其邊量。此經偈云。
不可言說諸劫中。演說一切不可說。不可說劫猶可
盡。說不可說不可盡。又偈云。一切眾生心悉可分別
知。一切剎塵微尚可算其數。十方虗空界一毛猶可
量。菩薩初發心究竟不可測。良由一乘法門得一即
得一切故。因果俱齊。無先後別故。地論云。以信地菩
薩。乃至與不可思議佛法。為一緣起。以六相總別等
義而用括之。明知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
為主伴。深須思之。此事不疑。又云。初發心時便成正
覺。具足慧身。不由他悟。云云無量


問此等歎因中德耳。豈
可即果德耶。


答此一乘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
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果不得者。因即不成因。何
[002-0424b]
以故。不得果故。非因也。


問處處果分不可說。但說因
分者。何故。十信終心。即辨作佛得果法也。


答令言作
佛者。但初從見聞巳去。至第二生。即成佛行。終心因
位窮滿者。於第三生。即得彼究竟自在圓融果矣。由
是因體依果成故。但因滿者。即沒於果海中也。為是
證境界故。不可說耳。此如龍女及普莊嚴童子善財
童子兜率天子等。於三生中。即尅彼果義等。廣如經
辨。


問上云。一念即作佛者。三乘之中。巳有此義。與此
何別。


答三乘望理為一念即作佛。今此一乘。一念即
得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人法等。皆悉同時。同時
十重作佛。然此一念與百千劫。無有異也。宜須思之
五隱密顯了門者。謂一能攝多。則一顯多隱。一切攝
一。則一隱多顯。多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
無礙。經云。於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眼根入正受。
色塵三昧起。如第一錢中十錢名為顯了。第二錢望
第一錢中。十即為隱密。何以故。見此不見彼故。不相
知故。雖不相見。然此成即彼成故。名俱成也。


六微細相容門者。此上諸義。始終同別。前後逆順等
一切法門。於一念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無不明了。
猶如來箭齊頭現了故。經云。菩薩於一念中。從兜率
天。降神入胎。乃至流通舍利。皆悉顯現。又云。於一塵
中。微細國土。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宜如理思


七因陀羅網門者。謂此一一微塵之中。各皆普現無
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如
[002-0424c]
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所及。如帝釋網天
珠明徹互相影復現影而無窮盡。經云。如因陀羅網
世界等。又云。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數億諸佛。
於中而說法。智正覺世間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
金剛圍山。世間不迫迮。器世間於一微塵中。現有三惡
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眾生世間又云。一切佛剎微
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具說
普賢行。無量剎海處一毛。皆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
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又云。如一微塵所示現。
一切微塵亦如是云云此等並是實義。非變作成。此
是如理智中。如量境也。其餘變作等者。不入此例。何
以故。此是法性實德。法爾如是。非分別情謂境界也。
可去情思之


問上云。於一塵中現無量剎等者。此是一重
現而巳。何成重耶。


答此方說華嚴時。一切塵中亦如
是。彼微塵中。說華嚴時。亦云一切塵中亦是說如是。
展轉重重。無盡無盡。


問若據此文。重重無盡。有何分
齊。云何辨其始終等也。


答隨其智取。舉一為首。餘即
為伴。據其首者。即名當中。餘即眷屬。盡窮法界因陀
羅成也。


問此義與上微細。云何別耶。


答齊頭炳然現
者。微細攝重重隱暎互現因陀羅攝。此等諸義。並別
不同。宜細思之。


八託事顯法門者。謂見此事。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
是託此別有所表。經云。此華蓋等從無生法忍所起
等。


問三乘之中。以有此義。與此何別。


答三乘託異事
[002-0425a]
相。表顯異現。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顯道
理。更無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義。無不攝盡者也。


九十世隔法門者。此上諸義。遍一切法。復該一切時。
謂三世各三。攝為一念。故為十世也。以時無別體。依
法以立。法既無礙。時亦如是。經云。過去一切劫。安置
未來今。未來劫。迴置過去世。又云。無量劫即一念。一
念即無量劫等。又云。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
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等。云云此上諸
義。悉於十世。自在顯現。成緣起故。得即入也。


十主伴圓明門者。此圓教法。理無孤起。必主伴隨生。
經云。此大蓮華。有世界海塵數華。以為眷屬。又云。大
威光太子。晉經普莊嚴童子聞佛說一切法界無垢莊嚴經。
有世界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又如一方為主。十
方為伴。餘方亦爾。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見。主伴伴
主。圓明具德。然此有二義。一同類。二異類。初同類者。
如說十住。十方各有十剎塵數菩薩來證。同名法慧。
我我等佛所。亦說十住。大眾眷屬。名味句身。等無有
異。是故當知。一十住經。十方各有十剎塵數修多羅
等。以為眷屬。如一十住。餘一切處所說十住。皆攝爾
許塵數眷屬。十住既爾。餘十行等。一一品會。皆有證
法數量。准釋可知。二異類者。謂隨一方一界為一類
機。說一會法。既結通十方等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
為勝方便。故為眷屬。是故。主經必十方塵道同時同
說。伴經不爾。隨方各別。是故。一一主經。各有塵數眷
[002-0425b]
屬。亦古章疏中。說諸藏純雜具德門。唯心迴轉善成
門。義門無量。不可具陳耳。


上來所明十門義等者。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
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如初既爾。餘廣狹等九門。皆
各具前十時。但隨門異耳。是故。一一門中。各有百千
等。思之可見。謂如一事法帶自十義。具此十門。則為一百。餘教義等。亦各准之。故成千門。如
教義等望自類十義。及同時十門有此千門。彼同時等亦望自類十門及教義等亦成千門准思可見


○普法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普者溥也。謂遍義是普也。法自體義。軌
則義。如常說也謂一切法相入相是。言相入者。曉云。謂一
切世界。入一微塵。一微塵入一切世界。如一微塵一切亦爾
世諸劫。入一剎那。一剎那入三世謂劫。如一剎那。一切亦爾如諸
大少促相入。餘一切門相入亦爾。如說相是亦爾。謂
一切法及一切門。一是一切。是一如是廣蕩。名為普
法。


第二出體者。以無礙法界為體。


第三問答分別。


問以何因緣故。令此諸法得有如是
混融無礙。


答法藏師云。因緣無量難可具。提十類。釋
此無礙。一大少無定故。二各唯心現故。三如幻不實
故。四無限因生故。五勝通自在故。六三昧大用故。七
難思解說故。八果德圓極故。九緣起相由故。十法性
融通故。元曉師云。略而言之。有十種因。一者。一與一
切。互為鏡影。如帝網故。二者。一與一切。更互緣集。如
錢數故。三者。皆唯是識。如夢境故。四者。皆非實有。如
[002-0425c]
幻事故。五者同相異。通一切故。六者。至大至少。齊一
量故。七者。法性緣起。離性故。八者。一心法體。非一異
故。九者。無礙法界。無邊無中故。十者。法界法爾。無障
無礙故。上來二師。各有十門。雖繁廣述。今取藏師初
門曉公第六。示其綱要。法藏師云。謂大非定大。故能
入少。少非定少。故能容大。十經品云。金剛圍山數無
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少相。菩薩因此初
發心。解云。此中明大非大故有少相也。


問世界入微塵。須彌入芥時。既有大少之形。而不增
少。不減大。如何得相容耶。


答空理義云。世俗虗假。勝
義本空。迷虗假以礙心。小大由隔。悟幻化而通意。何
不相容。況乎大少懸著由迷執有。達空勝義。何礙不
通。此清辨宗也應理義云。略有八釋。一執有所執。大小懸
殊。知所執空。何少何大。二不達依他。謂真大少。體之
虗偽。何理不通。三事成大少。或不能容。圓成融通。何
不相納。四執法有用。大少乃乖。知法因緣。同虗豈融。
五迷心執境。實境誰容。悟境皆識。何誰不得。六法真
有相。大小不容。無相為真。何大何小。七未契真如。愚
心杳隔。知真達偽。智洞能通。八下位庸心不能通含。
上人威力何事不能。此護法宗也元曉師云。一南方說言。
既稱不思議。唯聖境界。二乘不測。凡豈能解。故且置
而不釋耳。二此主師云。大無大相故。大得入少。少無
小相故。小得容大。三師云。大不自大。由少故大。少不
自小。由大故小。由小故大。大名少大。由大故少。少名
[002-0426a]
大小。以少是大少。故得容大。大是少大。故得入少。則
破第二師立義。言既無大相。是即無大。誰大入小耶。
小無小相。是即無少。誰容大耶。若言有無相之大無
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之。無相之大。猶有大而
無大耶。若言有大。即猶有相。如其無相。即無有大。無
相有大。不應理故。四破第三師義。言所言小大。為大
於大小耶。為不大於大小耶。若言不大者。即不名小
大。以小大同於大小故。若言大者。即不得入大小於
小大。以大少少於少大故。若言雖大少。少於少大。大
於大少。而以不入入故得入者。以入不入。故不能入。
以不入入異於入不入故。如大小異於少大故。大少
於少大。以不入入故。得入少大。於大少以入不入故。
不得入。若言以不入入故小大亦入大小者。以不大
大故。小大亦是大少。若此不許。彼亦不許。若皆許者。
大少雜亂。是故。當知第三師義。亦不得成相入義也。
既不相入。何得相是。故今便明相入相是。相入之由。
非一眾多。今且出一。所謂至大至小。齊一量故。所有
大小。皆得相入。如華嚴經言。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
因此初發心。是義云何。言至大者。所謂無外。如其外。
非至大故。至小亦爾。所謂無內。設有內者。非至小故。
無外之大。所謂大虗。無內之小。所謂隣虗。無內故亦
無外。外與內。必相待故。是即至小。齊於至大。大虗無
外故。亦無內。是即至大同於至小。故云至大有小相
也。若能知如是大少同量。即於一切大小。皆得無所
[002-0426b]
障礙。即是不可思識解脫。故言因是初發心也。何者。
須彌雖大。而猶小於無外。芥子雖小。而猶大於無內。
當知大虗無外。入芥子而無遺。同於至小故。隣虗無
內。含須彌而有餘。同於至大故。況乎高座入於方丈。
須彌入於芥子。芥子雖小。而猶巨於大虗。須彌雖大。
而猶細於極微。今將細極微之須彌。入寬大虗之芥
子。如是相入。有何所難。但以芥子雖巨大虗。而不增
其細量。須彌雖細極微。而不成其高形。由是道理不
可思議耳。是謂大少相入之由。相是之緣。亦出一種。
所謂同相異相不相離故。何謂異相。諸法自相各異
故。言同相者。所謂諸法一相智門。謂一切法皆是有。
有自相故。亦皆無。無他相故。同是是同非皆法皆一
等。如是同異不相捨離。以異不離同故。一切是一也。
同不離異故。一是一切也。由是道理。一與一切。無障
無礙。故能以七日作一劫。以一劫作七日。云云又說。
諸法無所障礙。如維摩云。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彼外道六師。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
墮。乃可取食。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
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隨三惡道。為與眾魔共
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
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
滅度。汝若如是。乃取食。案云。此就同相異相不相離
門一與一切更互相是。故作如是無障礙說。非約諦
法空無二門。所以然者。對法空門。若告所達。不應聞
[002-0426c]
彼懼故。餘義如別說也。此上諸師義。取捨任情。


○發菩提心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故曰菩
提。於大菩提。起意趣求。名發心也。然此發心。經名為
願。要大菩提令來屬巳。故為願。


第二出體者。懍云。緣起之道。是菩提心體耳。


第三問答分別。


問云。何名為發菩提心。


答遠公云。略
有三義。一者相發心。二息相發。三者真發。初相發者。
行者。深見生死之過涅槃勝利。棄捨生死。趣向涅槃。
隨相厭求。名相發心。言息相者。行者。深悟諸法平等。
知其生死本性寂滅涅槃亦如。生死寂故。無相可厭。
涅槃如故。無相可求。返背前相。歸心正道。故名為發。
言真發者。菩提真性。由來巳體。妄想覆心。在之不覺。
謂之在外。向外推求。後息妄想。契窮自實。知菩提性
由來巳體。無異趣求。捨彼異求。歸心自實。故名發心。
遠公體相如是也又如起信論。有三種心。一者直心。正念真
如法故。二者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
救度一切苦眾生故。如論廣說


問此心因起次第何耶。



先就相發。以明因起。


問彼相發心。因何而生。


答遠公
云。因大悲生。


問悲因何生。


答由依信慧。


問信慧因何。


答由聞正法。


問聞法因何。


答由近善友。是故。菩薩先
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


問聞何等法。


答謂聞生
死無常大苦涅槃至樂。因聞生信。信生死苦涅槃大
樂。因聞生慧。知生死苦涅槃大樂。由信慧故。便發慈
[002-0427a]
悲。信知生死是大苦故。念生未出故。起大悲。信知涅
槃是至樂故。念生未得故。起大悲。由慈悲故。起菩提
心。悲念眾生。於苦未出。欲為濟拔。自我不出。無由化
他令出生死。是故。發心願出生死。慈念眾生。未得涅
槃。欲為授與。自我不得。無由化他令得涅槃。是故。發
心願得涅槃。故由慈悲起菩提心。


△次就息相。以明
因起息相發。是修慧攝。彼依何生。由思慧生。思因何
生。由於聞慧。聞慧因何。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
友。是故。菩薩先近善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謂聞
生死涅槃法空。如大品等既聞是巳。便知生死本性寂滅。
涅槃亦如。成就聞慧。依聞起思。思惟生死涅槃法空。
依思起修。觀諸法空故。捨彼相空。安心如道。名息相
發。


△次明真發因起次第。真發即是證行所攝。彼由
何至。由於修慧。修因何生。因思而發。思依何起。依於
聞慧。聞由何生。由聞正法。聞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
菩薩先近善友。由近友故。得聞正法。聞何等法。聞知
真實如來藏性是巳自體。如勝鬘經楞伽經說也既聞是巳。便
成聞慧。由聞起思。思量真實如來藏性是巳自體。因
思起修。觀察修捨妄。便證自實。以證實故。名真發心。
因起如是


問就位論何耶。


答隨義通論該於始終。約位以分別。
非無差降。略要有三。廣開為六。言要三者。如馬鳴說。
一信發心。位在種性。此即是前相發心也。二解行發
心。位在解行。此即是前息相發也。三者證發。位在地
[002-0427b]
上。此猶前真發心也。言廣六者。始從外凡。終至法雲。
攝以為六。一者外凡。隨相趣求。名為相發。二十信位
中。真信巳成。以信趣順。名為信發。三習種位中。真解
成就。以解趣順。名為解發。四性種位中。真行成就。以
行趣向。名為行發。五解行位中。以觀道立。觀心趣順。
名為觀發。亦名道發六初地巳上。證行成就。證心趣順。名
為證發。


懍云。問願求無常佛是菩提心不。


答不也。無常到佛
地。即顛倒迷本。不知歸宗也。又是謗佛。豈開發心耶。


問作常住果意而求。是發心不。


答非也。此求斷無常
而得於常。便不免著。豈成發心耶。


問云何願成常住
佛。


答常與無常。乃至非常非無常。寄言為常。虗壞如
此。乃名發心。


問見生受苦而發心度。是發心不。


答非
也。但觀生空寂而起悲也。


問若不見生。亦不見可度
耶。


答只無眾生相。故可度耳。


問病情怖可度不。


答不
也。病本無法。亦無可斷。但眾生妄見為有。今知妄無
一相可得。便為還本。寄言為度也。又有四發心。一緣
發心。仰緣菩提。而發心求。名緣心。未位前也二解發心。若解一切法。悉是菩提名解發
心。十解位也。三行發心。行一切行皆合菩提。名行發心。十行十向位也四體發心。

亦名證發心。證一切法即是菩提自體顯發名為體發也。初地以上。至金剛心又智
論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初住位也二伏心菩提。從第二住以上
三明菩提。從初至七地四出到菩提。八地至金剛五無上菩提。
妙覺地也


問出體門中。緣起之道。其義云何。


答中道圓通心。是
[002-0427c]
菩提心體。謂不著空。不著有。不著空有二。不著空有
不二。乃是圓通無礙。為無上道心耳。


問若爾者只上
地人能發耳也。


答凡夫學友。中道圓通心。乃名發心。
若不爾。非發無等等心也。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
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
發心。謂同體本性清淨心也華嚴經云。捨離生死。出三界等。此謂
真心體也


問行願兩門。此心為何耶。


答大判是願。然明出
到。豈非慧行耶。


問功德智慧。為是何門。


答他云一向
屬功德。今判以慧為體。而發心功德多故。屬功德耳。
如受持般若。為他解說。實是智慧。而言功德甚多也。


問此心能伏惑耶。亦能斷惑耶。


答彌勒知識處云。此
心能斷惑。乃至破無明。發真明。例如金剛定


問此心能動
無邊生死不耶。


答此心徹過生死之外。即與生死相
違。巳能移之。可謂巳動。例如來出巳出家動魔宮


問緣力他力何
異。


答緣者。值苦樂境。他者近師善友。


問因力自力何
異。


答因力者。過去習因。自力者。現在習果。云云


○實際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妙絕虗偽。名之為實。實理本源。名之為
際。故曰實際。


第二出體者。懍云。實際以無住為體。


第三問答。


問本際先際後際實際。此四名何異。


答隱
時名本際。顯時名先後二際。無隱無顯。隱顯不二。名
實際。


門本際者。但得論隱。亦得通顯。又得非隱非顯
不。


答亦得通名本際。


問隱時。但得為生死作本際。亦
[002-0428a]
得為涅槃作本際。


答皆得作本。本無二也。


問生死虗
偽依實而起。本義可爾。涅槃未顯。若為作本耶。


答涅
槃之性。本隱於生死。今顯則顯本。故知亦為涅槃作
本。


問為涅槃作本義。則可解。生死虗偽。云何以實為
本。


答生死無源。正依如來藏而起。經云。以如來藏故。
說生說死。云死本際。


問若異體相依。則異非偽本也。
若同體相依。則生死之體是異耶。


答非一非異。如波
依水起。水為波本。不可說波異水。


問生死滅去。而本
際自留。即去留不同。云何不異。


答患息滅。法無去留。


問正以寄患稱本。若論法也。何本之有。


答患依法起。
所以生死之法。依實際為本。本際八問答竟


問云何為先際。


答生死際滅。本隱今顯。但始現之初。
故為先際。


問為當理有先際。為當道理無有耶。


答道
理非隱非顯。但據情有。本隱而今顯。


問先際之名。若
出自情有。得道非實隱不。


答雖名隨情立。體即實際。


問先際之名。隨情而立。得道先際之心。是情不。


答亦
得是真情。


問真復云何名情。


答凡真偽隱顯。皆非理
語。


問何處入是先際。


答若據先際而論。十信為先際。
三十心為中際。初地至佛地。皆後際也。若據中際。而辨
習種。初發心為先際。從種性至七地。為中際。從八地
至佛地。為後際也。若據後際而言。地前併屬先際可
攝。唯十地是中際。乃至佛地。方是後際也。


問若爾要
須三際。何得但云先後二際耶。


答二三皆得。亦如前
安居後安居。亦可說中安居也。又經中。多明三際。即
[002-0428b]
是三世。先際無始。後際無終。中間可知也。


問一闡提
人。創入恒河。七種眾生。是第一人。又言三世諸佛。皆
從恒河第一人來。乃至佛果。登涅槃山。今何故不取
闡提作先際也。


答初分淨心未現故。沒其先際之名。


問若闡提。淨心未現。不得先際者。十信之位。一分義
未足。亦應不得名先際也。


答一分中之分故。得為先
際也。先際九問答竟


問後際云何。


答本隱今顯。顯之窮極。說為後際。


問為
取金剛以後說名為後。為當自體是後。


答據時始修。
生死終盡。至金剛後。故經說。金剛之終為後邊身。如
來過邊。得無邊身也。但今明自體終顯。名為後際耳。


問自體無先後。但據生死終盡。得稱後顯。今何故云
自體為後耶。


答乃可由障盡之後而我躬顯然。我體
有始現之義。有終顯之義故。以自體後顯。為後際也。


問生死盡處。至金剛後。可以稱際。自體圓顯。以何為
際。


答為是生死邊表。則是有際失。有際則有邊。豈得
稱常也。涅槃圓寂。體非彼此。而稱彼岸。今云後際。亦
復如是。體無前後。而說後際。


問涅槃彼岸。亦是時生
死之此岸。若度生死。到涅槃彼岸。今亦可謂生死滅
後稱為後際。


答經云。以如來不般乃名般。所謂非滅
度也。正是自體畢竟圓寂彼岸涅槃耳。


問若是圓寂。
何際之有。


答正以涅槃之樂果。窮極無岸。說之為際。
非有際之際也。後際六問答竟


問實際有為當形虗稱實。為當自體是實。


答自體是
[002-0428c]
實也。非形待也。


問若不待生死之虗。云何名實。


答經
云。非實非虗。非如非異。此所謂理非形待。而得自實
之名。故中論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諸法實相
中。無待無非待。故知絕待之名。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
法。皆本之實際。未審實際。體為是一。為有眾多。


答實
際之體。非一非二。若一定是一。若二定是二。此非實
際也。


問不定之法是實際者。不定之旨何得云實。



亦非不定。亦非定定。正以無定之定。定無所定。名之
為實。


問若答此何有際之可言耶。


答正以無際為際
耳。


問實際與本際何殊耶。


答前巳云。本義通。但本唯
在本。今實際通本末。同異成依。一切皆實。


問先際後
際與實際何異耶。


答若二際不二。乃稱於實。二際無
際。乃名為際。


問未審前云涅槃是生死際生死是涅
槃際。若為是際。


答有生有滅。是生死義。不生不滅。是
涅槃義。夫生滅之源。不生不滅。是其本際也。不生不
滅。亦不定處。推其源極。唯息生滅。是不生不滅之際
畔矣。然非生滅。非不生滅。生與不生無二乃為本際。
無際為際耳。


問六七識有實際不。


答六七正以藏識
為實際。更無實際也。


問三乘教所明之理。亦得是實
際不。


答若局論三乘權教。不得有實際。但得有空耳。


問空豈非實耶。


若此是挊虗之空。非真如理實也。



欲窮佛法之大海。盡其源底者。義最深耶。


答實際義
最深。


問前云生死是涅槃際。此豈深耶。


答涅槃是生
死際。則深而非遠。生死是涅槃際。則淺而不近。此之
[002-0429a]
生死。甚深甚深。諸凡二乘。所不能達也。


問若如此實
際不定不定非實也。


答非空非有。不離空有。亦非中
道。不離中道。亦非生死。不離生死。亦非涅槃。不離涅
槃。亦非緣起。夫實際者。無在不在也。實際十四問答竟


問實際與實性實相法性法位無生無相空如空如
若為異耶。


答實際不變實性。性實性不壞諸法名實
相。實相無相名法性。法性理分名法位。法位無源名
無生。無生無所有名無相。無相無有無無名空。無名
空不二不異名如。融一切。不見同異。不見異同也。


○如如義



三門同前。


第一釋名者。懍師云。如如者。諸法之玄宗。無二之通
旨也。如以不異為義。萬如一如一如萬如。故曰如如。
夫萬法不異萬如。萬如不異萬法。一如也。萬法不異
一如。一如不異萬法。一如也。一非一。一不異二。二非
二二。二不異一。故曰如如也。


第二出體門。如以不二為體。四絕之外絕。然後寄假
名字。目之為無。目之為有。無有異無。無無異有。有無
不二。為如之體。有不異無。一如也。無不異有。二如也。
二如無二。為如如體。


第三問答分別。


問不二者為遣病耶。為顯德耶。


答遣
著即自顯德。顯德即自病巳。


問遣何等病耶。


答有無
之病。凡夫著有。謂有異無。聲聞著無。謂無異有。所以
有亦不如。無亦不如。有之與無。悉須遣蕩。菩薩如實
知有。則無有異無。如實知無。則無有異有也。無有異
[002-0429b]
無。故不著有也。無無異有。故不著無也。不著有無。不
異有無。有無不異。故體如如。若假名菩薩。謂二異不
二。異二謂如異不如。謂不如異如。斯亦不如。悉須遣
蕩。若實義菩薩。無二異不二。無不二異二。亦無如異
不如。無不如異如。是則如如矣。若復謂假名異實義。
謂實義異假名。此亦不如。悉須遣蕩。若無假名異實
義。無實義異假名。假實無二者。體如如矣。若復謂此
如如為理。謂此如如為非理。若理異非理。若非理異
理。此故不如。悉須遣蕩。無所不遣也。


問真如法門中道法界緣起理教等諸名何名耶。



不變曰真。隨緣稱如。不二而二。名為法門。二而不二。
名為中道。無二不二。名為教。又總此四句虗通無礙
為法門。四句無二為中道。四句皆絕為理旨。無四而
四為教詮。四不異無四。無四無異四。為如如。此如如
皆實相。為法界。此諸句皆無障礙。為緣起。若不二而
二。是有是無。是境是智。若二而不二。無有無無二也。
無境無智無二也。若無二無無二。理則絕言。何所名
哉。若無名而名。何所而非假名乎。若無而亦無有無。
亦無無有無。所以無有無而有無。有無而無有無。無
障無礙故。境智等一切法。皆亦例此。若謂眾生異佛。
佛異眾生。則不如也。今反此故。曰如如也。七八真俗
大小經律內外道俗等。互相貫通。不二不異。悉入如
如。


問不善等法。為如用耶不。


答法藏師云。二說。一云由
[002-0429c]
違真。非如用。由違真故。不離真如。如起信云。用大者。
能成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問若非如用。應離
如體。


答以違真故。不得離真。如人顛倒帶靴為帽。倒
即是靴。故不離靴。首帶為帽。非靴所用。云云


問經說
如來藏興造一切世間。猶如伎兒作種種伎雨等。准
此染法亦是所造。何言非耶。


答理實染淨俱是所持。
而得建立。但以違順異。故不同也。如觀施行三事空。
令施福大。等於虗空。若觀罪體空。則令罪體空。則令
罪體空。則令罪除滅。何以不亦令罪廣大。是知罪違
於如。入如則滅。善順於真。入如則廣。故不齊也。此上約始
終教說一云若隨緣。通一切法。總是真用具。帝網微細。

重重無盡。自在圓融。即相不待會。即性不待隨。此約圓教
顯耳


華嚴經文義要決問答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