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119 華嚴經談玄抉擇-遼-鮮演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談玄決擇卷第三
上京開龍寺圓通悟理大師
賜紫沙門  鮮演述


「疏歸命者。顯歸敬之相也。歸者。依投趣向義。命者。總
御諸根。一身之要。更無二焉。又准西域記。云天竺致
敬之式。其儀有九。一發言問訊。二俯首示敬。三舉手
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肘據地。八五
輪著地。九五體投地。今言歸敬。義兼八九。又准清涼。
而有十門。一我慢禮。如碓上下無恭敬心二唱和禮。高聲〔𠻤〕雜詞句渾亂
此二非義三恭敬禮。五輪著地。捧足殷重。此則小教及始教中相宗禮也四無相禮。

入深法性離能所相即始教中空宗禮。以順空義故五起用禮。雖無能所。普運身心。如影普遍
禮不可禮。則終教禮。通理事故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向外求七實相禮。

[003-0016b]
若內若外。固一實故。此二頓教。無心是道。即心是佛。名之禮也。但禮心佛無禮禮故八大悲禮。
隨一一禮。普代眾生。次三圓教。此通終教圓教一乘故。同體大悲。曲論有二。一同一理體。二同一事體。前則同
教。後則別教謂同體大悲。自禮即是他禮故九總攝禮。攝前六門。以為一觀。上有八門。今言
六者。不取前二。故但六也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經云。於一微塵中。具一切
諸佛菩薩眾圍遶。法界塵亦然。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若依此禮。一一禮即有無盡功德。豈可量哉。不依此
觀。徒自疲勞。又賴萬行。一一皆爾。細思行心。看入阿門。勿自欺謾一生虗度釋曰。上言歸

敬。正當第十。傍兼前七。不唯上求於加護。抑又下設
於軌儀。幸願群英。勉旃行焉。


言無盡三寶者。何故此三通稱寶名。准心地觀經。具
足十義。一堅固。如摩尼珠寶。無人能破。佛法僧寶。亦
復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無垢。如世間勝寶。
清淨光潔。不雜塵穢。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能速遠離
煩惱塵垢。三者與樂。如天德瓶能與安樂。佛法僧寶。
亦復如是。能與眾生世出世樂。四者難遇。如吉祥寶
希有難得。佛法僧寶。亦復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寶能破貧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
能破世間諸貧苦故。六者威德。如轉輪王所有輪寶。
能伏諸怨。佛法僧寶。亦復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滿願。如摩尼珠隨身所求能與眾寶。佛法僧寶。
亦復如是。能滿眾生所修善願。八者莊嚴。如世間寶
莊嚴王宮。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宮。九
者最妙。如天妙寶最為微妙。佛法僧寶。亦復如是。超
諸世間最勝妙寶。十者不變。譬如真金入火不變。佛
法僧寶。亦復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佛法僧寶。具
[003-0016c]
足無量神通變化。利樂有情。暫無休息。如是義故。佛
法僧說名為寶。」


【言十號之一者。瑜伽八十三。解十號云。一如來。倣同
先迹號二應供。堪為福田號三正遍知。達偽通真號七無上士

調御丈夫。降生成道號八天人師。應根說法號九佛。三覺圓明號
十世尊。處世獨尊號今當第七降生成道號也。
▲言法
界亦二義一成上依處等者。清涼。或以寬釋狹。如
今文是。上言塵剎狹。下言法界寬。以寬釋狹。狹亦
成寬。或以狹釋寬。華藏品文云。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
自在。上言法界寬。下言寶光等狹。以下狹釋上寬。
寬亦稱狹。宜細詳審。
▲言十力者。一處非處力等。


▲言無畏者。一一切無畏等。
▲言百四十不共者。
瑜伽云。謂諸如來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好。四
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
無應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即其義矣。

言無盡之德者。故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
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言承恩重者。曠劫積修難行苦行。本為眾生故。隱
實顯權。成道說法。種種曲巧。處處開悟故。用大悲
力碎金剛體。祐及法界。留二十年。福蔭含靈。潛形
護持。稱性華嚴。令見聞者當成佛道故。清涼云。一
發心普被恩。始自發心。終〔護〕極果。普緣眾生。而為化境二者難行苦行
恩。猶如慈母咽苦吐甘。謂捨頭目髓腦國城妻子。割身千燈。投形餓虎。香城粉骨。雪嶺亡軀。如是身等
[003-0017a]
事。皆為眾生三一向為他恩。曾無一念為於自巳。由如慈母但念子樂自然碎。經
云。菩薩所修功德行。不為自巳及他人。但為最上智慧心利益眾生故迴向四垂形六

道恩。為證滅道應受無為寂滅之樂。而垂形六道遍入三塗以身救贖一切眾生五隨
逐眾生恩。上辨橫遍六道。今約長刧不捨。如子見父。視父而巳。無出離心。如來慈父。備將
萬行。隨逐救攝等六大悲深重恩。故善財童子。謂無憂德神云。聖者。譬如有人。唯
有一子。憂念情至。忽見被人害截支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等七隱勝彰劣恩。十蓮
華藏微塵之相。滴海難稱無盡之德。並隱不彰。但云百劫修成三十二相三十四心。斷見修惑。五分法身。
覺樹初圓。如老比丘。同五羅漢。故法華中。脫珍飾服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等。八隱

實施權恩。圓頓一乘。隱而不說。乃以三乘人天小法。教化眾生此上二恩。淨名香積品彼
來菩薩讚云。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等九隱真

現應恩。故法華云。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慢而懷厭怠等十悲念無盡
謂世尊。同人中壽應受百年。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等。留三藏八藏之教。廣益眾生。依之修行。
皆得成佛。形像塔廟乃至舍利。一興供養。千返生天等自頂至足。從生至死。

皆佛之蔭。斯之恩德。何可報耶。得人小恩。常懷大
報。即涅槃經不知恩者。多遭橫死。即華嚴經具斯十義。故云
恩重。


言一約事就義門。約別相事體之上。各各隨義。以
成三寶隨一事體。義具三寶。故云同體。
▲言今舉
佛所住等者。屬今文也。攝法從人故。
▲言二約會
事從理門。會三寶差別之事。歸一真無差之理。故
云同體。
▲言今佛舉法等者。屬今文也。
▲言三約
理義融現門者。約理體上。義開三寶。和融顯現。故
稱同體。或理是佛法。義是法寶。融是僧寶。現通三
寶。
▲言由此一門等者。屬今文也。於所住中。三寶
[003-0017b]
足矣。
▲言三門雖異並稱同體者通。釋上三。
▲言
力持身者。舍利等也。
▲言通於諸乘等者。小權實
乘也。
▲言歸勝非劣者。約乘名勝。一乘也。約寶名
勝。同體也。


言以是海會之上首者。初普賢者。下疏云。體性周
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此約自體。又曲濟無遺曰
普。隣極亞聖曰賢。此約諸位普賢。又德周法界曰
普至順調善曰賢。此約當位普賢。又果無不窮曰
普。不捨因門曰賢。此約佛後普賢。位中普賢。悲智
雙運。佛後普賢。智海而滿。而運即智之悲。寂而常
用。窮未來際。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
約融攝。又云。而有十普。一所求普。二所化普。三所
斷普。四所行事行普。五所行理行普。六無礙行普。
七融通行普。八所起用普。九所行處普。十所行時
普。故新集稱讚三寶六師文云。普賢菩薩懺悔師
者冥真妙體稱性海。遍塵方應物。嚴身隨緣起。而
相周沙界。靈山會上。後乘象王而來。覺樹場中。先
作師子之吼。皆徹果海。初心得號如來。總該因源。
妙覺猶稱菩薩。善心若發。應時現身。罪障縱深。暗
中摩頂。如來光讚。眾剎何異微塵。善財修因。多劫
不喻毛孔。圓融三聖獨表顯於真空行布。六師偏
懺除於妄有。或居堅固窟。談具深真廣之圓宗。或
住峨嵋山。修即遍即常之勝行。或於寶威佛國。不
來而來。或向華嚴法場。不遍而遍。神通叵測。群生
[003-0017c]
而欽依。功德難思。得諸佛而敬禮。鈔標上首。誠不
虗矣。上來所讚之事。並出眾經次文殊者。具足應曰曼殊室利。
含有四義。一首具攝諸位故。二勝最極深勝故。三
吉祥示居此土生有十徵故。四德來自他體含萬
德故。又新集稱讚三寶六師文云。文殊菩薩軌範
師者。諸佛勝母。大覺祖師。該信知之法門。徹始終
之佛境。即權之實。撈生常遍於十方。即實之權。化
物久居於五頂。善財暫遇。頓發菩提勝心。龍女纔
逢。速登阿耨正覺。執如意寶。滿含誠之所求。乘師
子王。施有情之無畏。果成先劫。號稱龍種尊王。道
證今時。名曰摩尼寶積。過去弘法。又目妙光。未來
證真。後稱普見。受闍王之堅請。變珍饌而供多聖
賢。稟釋迦之微言。寶鉢而化諸天子。既為佛陀祖
師。豈非僧伽上首。廣讚如彼。事出眾經


鈔一切眾生最勝良田者。良田之言。而有多種。故
下疏云。於中佛塔菩薩知識父母是恩由亦敬田。
眾僧二乘是德田亦敬田。貧孤是悲田亦苦田。此
等皆能生福。如世之田。若敬田有病。亦敬亦悲。乃
成四句。故智論十四云。若憐愍施。謂於貧窮下賤
及畜生。二恭敬施。謂於佛及法身菩薩等。三憐愍
恭敬施。謂於老病貧窮阿羅漢辟支佛等。總収為
二謂悲與敬。其非敬非悲。亦悲田攝。無德可敬故。
然此二田。以理䘖心。則等無優劣。故淨名曰。施最
下乞兒。猶如如來福田無異。無所分別等。若直就
[003-0018a]
境論。則敬強悲劣。以恩深德厚故。如校量功德經
說。若就於心。則悲田為勝。親引悲故。故敬則田強
而悲心弱。悲則田弱悲心強。各有其羨。俱為良田。
若當是敬田。恩則勝德。故校量經云。供百羅漢。不
及一生身父母。阿含中說。供養父母。供一生補處。
功德齊等。若同是恩。在家則父母恩勝。出家則師
僧恩勝。如舍利弗請問經說或約生色身及生法
身。則優劣可知矣。若同是德田。別不普故。如梵網
經說。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又由主則田異。感報勝劣。種種不同。恐繁不載。信
知諸境福田。同大地而原濕無間。仰推三寶勝德。
若拔壤而作鹵寧參。鈔指良田。斯之謂歟。


言良以普賢該因徹果佛前佛後者。該因遍六位
之深因。徹果通五周之妙果。或該因得果不捨因
也。徹果初心成正覺也。佛前。曲濟無遺曰普。隣極
亞聖曰賢。佛後。果無不極曰普。不捨因門曰賢。

言遮那心源者。性海果分也。
▲普賢行海者。緣起
因分也。
▲言仰託三尊者。佛法僧也。或三聖也。

言疏中欲掩是非等者。通妨也。謂有難云。疏意欲
指昔瑕。何不顯說。故云疏中欲掩是非既爾。鈔中
何說傳者須知得失。何須撰鈔。諸徒誠請難以違
文。何須頓敘長時弘傳等。
▲言世路以多岐亡羊
者。列子第八曰。揚子之隣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揚子之竪。賤童追之追求也揚子曰。嘻許其反噫嘻傷歎也亡一
[003-0018b]
羊。何追者之眾。隣人曰。多岐路。既返。問獲羊耶。曰
亡之矣。曰奚何也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
知所之。所以返也。揚子蹙七六反然變容不言者移
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恠之請曰。羊是賤畜。又非夫
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揚子不答。知問非也門人不
獲所命。弟子孟孫揚。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
與孟孫揚偕入而問曰。昔有昆兄也弟三人。遊齊魯
之間。同師而學。進仁義之道而歸。其父問曰。仁義
之道若何。伯長也曰。仁義使我愛身而後名。身體髮膚不敢毀傷
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叔曰。
仁義使我身名並全。既昭且哲以保其身彼三術相反。而同
出於儒。孰是孰非耶。揚子曰。人有濱河而居者。習
於水。勇於泅。音囚浮也勇健於浮操舟鬻渡。販賣渡人利供百口。
褁粮。就學者成徒。學浮者多而溺死者幾半。本學泅。不
學溺。而利害如此。若茲之類孰是孰非乎。心都子
嘿然而出。孟孫揚讓之曰。讓者請也何吾之問之迁。夫
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本會揚朱之不言故問之仁義揚朱本會心都子
所問故答以泅水而孟孫揚不閑喪生之道恠不答失羊之意故迷惑甚也釋曰。大道

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真。學本一而末異也。
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者。
哀哉。
▲言各呈其能者。文選云。人人握靈蛇之珠。
家家抱荊山之玉。
▲言昔可尚也等者。意云。昔日
章疏堪可尚重。我今何有言詞。或云。昔可尚重。多
人同解。我今解釋。何有難詞。
▲言五百比丘等者。
[003-0018c]
出涅槃經。
▲三十二菩薩等者。出維摩經。
▲言如
折金杖等者。脇尊者語。


言故經云者。金剛三昧經也。
▲言況華嚴性海等
者。上之所明。猶通餘教。況我華嚴不彰心觀。
▲言
不貴宗通唯攻言說者。宗通復二。一現量宗通。自
獲禪定。親證法門。心冥至理。口為人說。則所教者
多有證達。如解脫禪師。得佛光觀。又得無生忍。故
所教八百餘人。皆獲禪定。二比量宗通。因依師教。
達甚深理。比譬度量。於境不謬。解符妙趣。示導含
靈。則所教者亦有證達。近代禪師之類也。故圭峯
云。微細習情起滅彰於靜慮。差別法義羅列見於
空心。虗隙日光纖埃擾擾。清淨水底影像昭昭。豈
比夫空守默之癡禪但尋文之狂慧也。
▲言唯攻
言說者。心無妙解。口誦禪歌。念諸家章疏之文。狀
同缾鴻。昧一心寂照之理。勢若雲朦。以此誨人。豈
獲義利。苑公之類即其人也。
▲言不能以聖教為
明鏡至照經幽旨者。破刊定也。如圭峯云。迷之則
觸面向墻。悟之則萬法臨鏡。若空尋文句。或信胷
襟。於此一心性。如何了會哉。
▲言玄言理說等者。
此經多有玄妙之言稱理之說。刊定並謂。與隨宜
之談雷同。以深為淺。失其大利也。合空廓自巳有
相心情。以求宗趣。刊定銘目。自出情懷。胷臆判斷。
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門也。
▲言不知萬行令了
自心者。如解脫長者。誡善財云。善男子。應以善法
[003-0019a]
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淨治自
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坦蕩自心。應以
智證潔白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
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
察自心。又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巳能住戒。當制五
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
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
猛焰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
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鈎猿猴得樹。騰躍
跳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
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
折伏其心。刊定反此。故云不知。
▲言一生駈駈但
數他寶者。問明品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於
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言或年事衰邁等者。如
云。吾昔年來積學問。也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
不知休。入海筭沙徒自困。即其人也。
▲言豈唯抑
乎佛心者。佛說經心。令依教而悟理。隨悟理成而
觀。今廢教求禪。故鈔云爾。
▲言用以心傳心之旨
者。即達磨之旨。此心即是一切眾生本覺心也。師
資相望。立以傳名。此意用禪門傳心之旨。開華嚴
佛證之門。
▲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者。圭峯云。北
宗意謂。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
見。如鏡有塵闇。若依師言教。息滅妄念。念盡則心
性覺悟。無所不知。如磨拂昏塵塵盡則鏡體明淨
[003-0019b]
無所不照。故彼宗主神秀。呈五祖偈云。身是菩提
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南宗意
謂。諸法如夢。諸聖同說。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
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達磨所傳清淨
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迷
時煩惱知非煩惱。悟時神變知非神變。然知之一
字。眾妙之門。由迷此知。即起我相人相。計我我所。
愛惡自生。隨愛惡心。即為善惡。善惡之報。受六道
形。世世生生。循環不絕。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
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
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於此。
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但得無念。則愛惡
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
然精進。於解則見諸相非相。於行即名無修之脩。
煩惱盡時生死即絕。生滅滅巳寂照現前。應由無
窮名之為佛。和前見性偈云。菩提本無樹。心境亦
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即斯義也。
▲言撮
台衡等。者天台智者衡山思師空假中三觀文也
言雖入先生之門至猶迷衣內之珠者。上半即列
子中事。巳見上引。下半即法華之意。今當略陳。即
第四五百弟子授記品。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
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
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巳遊行。到於他
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等。繁不委序。而。
[003-0019c]


▲言善友者。唯下疏云。世之善友。略有七事。一遭
苦不捨。二貧賤不輕。三密事相告。四遞相覆藏。五
難作能作。六難與能與。七難忍能忍。如來亦爾。為
物隨於六趣苦。而不捨。貧無法財而不見輕。本性
客塵無不相告。善根未熟。則以權覆實。堪真實化。
則以實覆虗。著弊垢衣。執持糞器。為難作能作。解
髻明珠。為難與能與。生違佛化乃至多劫心無退
動。為難忍能忍。
▲言雜以邪宗者。迷真異執教也。


▲言使圓實不分漸頓安辨者。真具分滿教也。
▲。


▲言即用之體不成者業用既有德相獨無即業
用之德相不成故。
▲言交徹之旨寧就者。生佛交
徹義不成也。
▲言却令相用二門無由成異者。真
如但是德相之因。云何通與業用為因。
▲言以緣
起相由之玄旨。事理無礙義同理性融通之一門事理無礙義


▲言大緣起者。具足十門。體周法界。揀非內外。故
名為大。
▲言非是重古輕今者。釋氏六帖云。重古
經今註引破邪云。俗儒好長古而短今。談前而薄
後。不非古之虗美責今之實論。信久遠之偽辭。忽
近今之實事。不知損馬之要而竟儒墨之談。膏旨
之病。故難治矣。釋曰。疏主不爾故云非也。
▲言不
欲欺誣亡沒者。故肇論序云。此實巨蠱之言。欺誣
亡沒。街巷陋音。未之足拾。


言使質而不野者。出於論語。子曰質勝文則野。包曰
野如野人言鄙略也文勝質則史。包曰史者文多而質少文質彬彬然

[003-0020a]
後君子。包曰彬彬文質相半之貌即其意也
言不分通局者。性相共有。名通一宗。獨有名局。

言或多用法相而復盡呼為權者。法相通權實故
言即當既別者。圓融行布別故。


言天之日月易之乾坤者。顯性相理齊。恐法相師
是非心生故。或日明月暗乾高坤下。意彰不齊故。


▲言三倒者。下疏云。見想心三倒也。謂於前諸事。
起心分別。常無常等。名為心等。於常等境。取分齊
相。名為想倒。於想執實。名為見倒。翻背正信。立以
倒名。然小乘中。或說想心見三次第而起。或說一
時。義分前後。心想非倒。由見亂故。立以倒名。雖諸
說不同。皆依六識建立。若大乘中。亦有多說。一云
依七識心義分三倒。謂七識妄心性是乖理顛倒
之法。名為心倒。依是心故。便有一切妄境界生。如
依夢心有夢境起。即於彼境。妄取其相。說為想倒。
於所取法。執實分明。說為見倒。依此三倒。於為無
為境。起常無常等八種顛倒。諸宗異說。恐厭繁文。
即斯義也。
▲言至如昇兜率品等者。略示昔人不
知之處。謂佛地經。佛有二十一種功德。無著等菩
薩。立名解釋。然觀下疏。將論配經。若非賢聖。豈能
如爾。法界品末。又重引釋。義轉幽微。
▲言然於四
十二位等者。下疏配五十二位。今云四十二。抄寫
者誤。或攝十信。入初住中。
▲言引六會經文等者。
始從第二會。至第七會。信住行向地及等妙二覺。
[003-0020b]
而對釋之。
▲言翻驗昔解臆說尤多者。彈刊定也。
謂彼將十信。却作十住等。
▲言五眼者。肉天慧法
佛也。
▲言十眼者。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無礙
眼一切智眼。
▲言六通者。他心天眼宿住天耳漏
盡神境通也。
▲言十通者。一他心。二天眼。三知過
去劫。四知未來劫。五天耳。六不動往剎。七分別言
詞。八無數色身。九一切智。十滅定智通也。
▲言十
信者。菩願化力相威意福法智也。
▲言四智者。大
平妙成也。
▲言九門六度等者。瑜伽九門。別顯六
度。清涼採用以釋此經十度。
▲言九門者。一自性。
出行體二一切。能具行三難行。別顯勝四一切。行差別五善
士。作饒益六一切種。攝聖教七遂求。隨所須八清淨。攝成度
九二世樂。現當益
▲言十通十忍等者。十通六通如
前。
▲言十忍者。音順無幻焰夢響影化空。
▲言五
忍者。伏信順無寂。十通十忍品中自會。須者應撿。


▲言十身融三身者。菩願化力意即化身也。相威
福兼報化也。即法身智通三身。局唯法報。
▲言十
智融三智者。十智者。一無依成事智。二體無增減
智。三體均益生智。四用興體密智。五滅惑成德智。
六依持無礙智。七窮劫利樂智。八知無不盡智。九
巧令留惑智。十性通平等智。
▲言三智者。真俗中
智也。就十智中。達事之用融俗智。照理之用融真
智。證無礙之用融中智也。
▲言十門涅槃者。一體
性真常門。二德用圓備門。三出沒常湛門。四虧盈
[003-0020c]
不還門。五示滅妙存門。六隨緣起盡門。七存亡互
現門。八大用無涯門。九體離兩邊門。十結歸無住
門。
▲言四涅槃者。自性清淨。有餘依。無餘依。無住
處。十中。體攝性淨。用攝餘三也。
▲言一智融於四
智者。第四用興體密一智。融大圓鏡等四智也。

言三聚者。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也。良以二地三
聚戒度成就。全離誤犯之愚行時蟻行分路等。故
名離垢。
▲言八禪者。色無色界各有其四。依定發
慧。照了大乘無邊妙法。故名發光。
▲言道品者。三
十七種菩提分法也。
▲成無生之慧光者。發智大焰。
燒煩惱薪。證無生理之慧也。
▲言諸諦者。一十五
諦也。
▲言星羅十門目滿三觀者。一有支相續門。
二攝歸一心門。三自業助成門。四不相捨離門。五
三道不斷門。六三際輪迴門。七三苦集滅門。八因
緣生滅門。九生滅繫縛門。十隨順無所有盡門。隨
一門中。而有三觀。一相諦差別觀。二大悲隨順觀。
三一切相智觀。
▲言非是懸指昔三中乘所見者。
揀異古人。謂昔人但指如中乘緣覺所觀是也。今
則不爾。依一乘解。或云非是懸指法華巳前昔日
三乘中間獨覺所觀之境也。
▲言權實雙行者。止
觀齊駈。或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理量雙
行。
▲言七分該羅者。謂集作地分。淨忍分。得勝行
分。淨佛國土分。自在分。大勝分。釋名分。
▲言無功
之道者。故唯識云。法駛流中任運轉故。十三住中
[003-0021a]
無相無功用故。
▲言四十辯才者。法義詞樂四無
礙辯。各有十相。故成四十。言十相者。一自相。二同
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慢相。七大小乘
相。八菩薩地相。九如來地相。十作住持相。
▲言方
盡種智之深玄者。究竟始覺也。


言始成正覺等者。小教則脩滿三祇三十四心斷
結創圓五分三十二相莊嚴。始教則歷三賢而經
十地。創過金剛之心。轉八識而成四智。初得解脫
之道。終教則覺心初起。妄念頓除。智理冥同。始本
不二。頓教則咸遣如義之言。盡除寂靜之念。初獲
得入。創合一心。圓教則真應無礙一多自在。混四
法界。攝三世間。時窮念劫。處盡剎塵。念念新新。常
成常覺。故云以諸宗始成以會之。
▲言二智。理量
也。
▲言三智。真俗中也。
▲言四智。大平妙成也。

言兔章者。一所依巾。真性二幻師術法。心識三所幻兔。
依他四幻兔有即無。我法即空五癡執為實。迷執我法下疏中
即是馬章。然兔與馬。隨應皆得。
▲言分三影以別
之者。下疏引攝論釋云。一水月喻。喻於定地所引
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二光影喻。喻於諸識
映光弄影。影成千差。於境牽識。識變萬殊故。三鏡
像喻。喻非定地果報好醜影異隨質不同故苦樂
果殊由業有異故。
▲言剎平等等出諸句以揀文
者。准下疏釋。則有五種四句。第一四句者。一剎相。
二眾生相。三剎無性理。四眾生無性理。此四句為
[003-0021b]
本第二四句者。一剎相即無性以事不存故。二剎
相不即無性以不壞事故。三剎無性即剎以不守
自性故。四剎無性不即剎以性不變故剎上事理。分此四句。
第三四句者。眾生無無性亦同剎說。第四四句者。
一剎無性即眾生無性以無二故。二剎無性不即
眾生無性以無可即故。三剎相即眾生相理性融
故。四剎相不即眾生相不壞相故。第五四句者。一
剎相眾生無性。二剎相不即眾生無性。三眾生相
即剎無性。四眾生相不即剎無性。後四重四句中。
初及第三句。是相融義。二四兩句。當句為門。雖不
相融。與彼相即。同一緣起。故成無礙。然為門不同。
有多差別。理實諸句無不融通也。
▲言歷境起願
以橫竪次位而彰之者。彼有三十一願。大同淨行。
歷多境顯之約橫釋。配六位彰之約竪釋也。
▲言
普賢三昧等者。第三品也。其定體用也。普入一切
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虗
空。法界海旋靡不隨入。具無盡德等。故云窮妙中
之妙。或是三十六普賢行品。抄寫者誤。與出現品。
是平等因果故。彼品中明所治廣多一障一切障
故。能治深妙一斷一切斷故等。
▲言出現一品等
者。故綱要云。然此一品。玄中之玄。妙中之妙。極物
本源。罄佛淵海。又下疏云。然此一品。文旨宏奧。能
頓能圓。究眾生之本源。罄諸佛之淵海。根本法輪
之內。更處其心。生在金輪種中。復為嫡子。妙中之
[003-0021c]
妙。玄中之玄。並居凡類之心。以小功而速證。安得
自欺。而不受長淪生死之中。今聞能欣。尤須自慶
昔善等。是也。
▲言至如法界等者。顯疏包含也。法
界觀文。扗順造華藏觀文旨歸義理分齊。賢首造開鍵
文超法師造關中。維摩疏開脉繫表。應是生肇融叡等諸
法師所造章疏。皆是性宗。開節血脉網繫表顯之
文也。
▲言三玄挌言。周易真玄。老子虗玄。莊子談
玄。儒道正妙之言。不出於此。或挌言者。通指詩書
也。


言上古妙義用而不言者。獲盜法之𠍴也。故下疏
第九下半四十二紙內云。從他聞言巳解為盜法。觀佛三昧
經說。此人墮地獄。如箭射空。後學誡也。
▲言如破
娑婆形如虗空者。藏品中。廣敘世界體形。至此界
云。形如虗空。而刊定破云。大小乘經論。但說虗空
無形狀。今既言如。譯之誤也。先師賢首。在其譯場
之內。故清涼出古意云。外書中說。六合之空。狀如
圓帳。古就外況。故無失也。如法華云。譬如梵王是
眾生父。如來豈不知妄計。但就常情所知爾。
▲言
晉經失旨致古釋詞枝者。晉經云。譬如河水。不至
彼岸。不來此岸。不斷中流也。一遠公云。前不趣二
處是離有。後不住中流是離無。謂生死無處名中
流。不住此無。故云不住中流也。二賢首云。如東流
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說言。不斷北岸中流。
以中無別體約岸分故。若爾南岸亦得。何以不言。
[003-0022a]
涅槃中流。由所度眾生在此岸故。所以偏就生死
而說。今文分明。
▲何須敘昔者。此破刊定故唐經去。譬
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等。下疏釋
云。生死即此岸。涅槃合彼岸。合上中流。亦言生死
者。以發心之後成佛之前。十地三賢。尚居二死。是
以中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中流。非生死涅槃之
中間名生死中也。有以煩惱為中流。約其漂溺。從
因說也。即生公釋維摩意也有以聖賢為中流。約受生死之人
也。什公釋淨名意也有以中道為中流。約觀行說。肇公意也
皆清涼會餘師釋中流之義也。
▲言毒蛇螫手不
得不斬者。通妨也。恐外難云。不許破他。清涼何故
亦破他義。故此云爾。一云不得不斬於毒蛇。二云
不得不斬於自手。若不斬之。毒氣遍體。命難得濟。
表事之不巳。不得輕浮。


言初中後善者。暗用經句。經云。初善中善後善。其
義深遠。其語巧妙等。】


「疏非以一緣等者。問法華云。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如
來出現。今文非一。若謂通會。今為釋云。此云非一。非
一小因緣。彼經言一。是一大因緣故。或此言非一。表
自一乘多緣。彼言唯一。揀他三乘多緣故。」


【鈔轉勢用之者。更段用之。彼以須彌合佛身。智合
論。動合說。經亦通共與不共。今文須彌合身。智慧
合海。動搖合說。但論不共。不通其共。故云轉勢。

言又於於經中等者。前解智通能所。後解身亦通
[003-0022b]
二。】


「疏因十義等者。通有三釋。一皆用華嚴即體之義為
因。二皆用華嚴異體之義為因。三隨應不定。且初即
體之義為因者。應先問云。有何所以。佛說華嚴。一法
應爾故。如火之熱。非由別因。法爾合熱。大華嚴經。常
說遍說。非由別因。法爾合說故。二酬宿因故。但取經
上能酬之義。非取所酬為因。三順根感故。但取經上
能順根感之義。非取所順為因。四為教本故。但取經
上能為諸教根本之義。非取諸教為因。五顯果德故。
取能顯義。六彰地位故。取能彰義。七說勝行故。取能
說義。八示真法故。取能示義。九開因性故。取能開義。
十利今後故。取能利義。皆華嚴即體之功。而為說經
所以。二異體之義為因。一法應爾故。准世界成就品
疏文云。二法如是者。梵云達磨多。此云法爾。或云法
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
起外諸器界。可證後義若云法爾者。謂有問。言何以諸佛
眾生起於剎土。答法應如是。不可致誥。可證前義若會此
二。謂法應如是藏識變起。釋曰。雙會二義。彼論世界
之因既爾。此辨起經之因亦然。但云法爾。准此應悉
二酬宿因取所酬願行為說經因。三順根感亦取所
順。四為教本亦取諸教為因。如欲接梨先裁扗橛。是
知梨為扗橛之因。欲施末教。先示本法。是知末教却
為本法之因。五顯果德取所顯也。乃至十利今後。皆
取所利故。三隨應不定為教本。取即體義為因。利今
[003-0022c]
後。多取即體之義為因。餘皆異體為因。或皆通二。學
者更詳。


疏不待別因者。問緣起法門既不退因。涉自然外道
之義。答非全無因。但用法爾一因故。若爾下有九因
云何不待。答此意假設。更無別因。法爾一因。足今說
經。故云不待。或法爾因。據有體有力。攝餘九因。故云
不待。


疏何以法爾如是轉取即宿因深故等者。問酬宿因
義。即我世尊。初成佛道。頓說華嚴。是知有始。云何釋
成法爾轉耶。答但約現在一佛。可許有始。逆推過去
多佛。故成無始。或我世尊。但傳古事。非自新說。如世
君王初登寶位。但行故道。非創新規。故成法爾。又據
現在新佛。即過去古佛。故云無始。又據現在一時即
過去多時。故云無始。故疏云。時以剎那。堅窮劫海。


疏創躡玄蹤等者。釋因果大也。一云創躡玄蹤至頓
朗萬法。釋因深。及以下二句釋果大也。一云創躡至
齊周。釋因深。是以至妙門。釋果大。創躡玄蹤者。釋初
發事相菩提之心。遊履一乘玄門蹤跡也。捿神妙寂
者。離一切相。契同寂理。捿止神思。在微妙寂滅理中。
上句存相菩提心。下句遣相菩提心。事理無礙存泯
莫拘。真發心也。或上句觀。下句止。止觀無礙。為真修
也。


▲言悲智雙運者。自他俱利也。


▲言行願齊周者。
一一稱性。深無邊際。一一等空。廣無邊際。


▲言是以
者。躡前起後也。由此因深。故得果大。


▲言妄想弗剪
[003-0023a]
而廓徹性空者。不斷而斷。悟大夜之重昏。如理之真
智也。


▲言靈鑒匪磨而頓朗萬法者。無脩而修。朗萬
法之幽邃。如量之俗智也。乃用無障礙解脫智力。宣
闡此華嚴微妙法門也。上之二因。並是德相。約法性
力。約佛德能。常遍說故。下之八因。並是業用。驗根示
導故。或唯初一是德相因。中間八因是業用因故疏
云。乃以無障礙解脫。闡斯妙門。神通解脫唯業用故。
最後一因。通德相業用。何以得知。前九是別。第十是
總。總必攝別故。或初一亦通業用。鈔引不思議品神
通說故。」


【鈔依內現依正等者。問相入門中。既有正中現依。
依中現依正。應有依正中現正。及依中現正。然相
入者。必更互故。若許爾者。應成八句。何但有六。今
謂通云理實可爾。且就顯勝。一中現二。非取二中
現一。如舉塵毛之分現圓。非取身剎之圓現分之
例也。問何故相即不同相入而作六句耶。今加二
句云。此佛依正。即彼佛之依。此佛之依。即彼之正。
今謂通云上句不異。四句中第一句唯有剎故。下
句不異。四句中第二句唯有正故。若更救云。彼四
句中能即成單。此後二句能即成雙。何云不異。後
更通云。能即任單任雙。其體咸廢。唯有所即。或剎
或身故不異也。故鈔云。相即互亡。故無有六。設更
難云。此佛之依即彼佛依正。此佛之正即彼佛正
依。此之二句。依正雙存。豈不異耶。若許異者。應成
[003-0023b]
六句。今復通云。亦不異四句中第三句也。若爾第
三俱存句。第四俱泯句為相即耶。不相即耶。若云
相即。云何身剎二句有體。二俱無體。若不相即。云
何即門足成句數。況緣起門有體有體不並。無體
無體不俱故。今謂通云。身剎之上。各有有體無體
二義。有體之義為所即。無體之義為能即。說雖前
後。俱則同時。前之二句。各取一有體一無體。互為
能所即。第三句雙取二所即。第四句雙取二能即。
所即各對彼能即。能即還對彼所即。非謂二有體
並二無體俱故。或二有體是不即義。要由不即。方
能即故。尋鈔自知。


鈔體外無用唯相即故等者。此意約體相即。據用
相入。體用互收即入互攝也。問體既相即。用何不
即。用既相入體何不入耶。有師云。法爾義異。不應
齊責。勿將異門難異門也。有師云。可爾。體相即時
用亦相即。用相入時體亦相入。故疏云。隨舉一門。
即攝一切。今謂。通云。有體無體。有用無用。是緣起
相由門。相即相入乃是玄門。如佛全身在一塵中
分明顯現。豈非幽玄。相入玄門。巳得成立。二俱有
體。不成緣起。何以佛身在彼塵中。良以一塵有力
作能攝。佛身無力為所攝。無力必假於有力。必資
於無力。緣起義成。作相入之所以也。此意但約有
力作能攝所入所以。無力作所攝能入所以。其體
相入。非謂唯用相入體不相入也。如釧即金。金廢
[003-0023c]
釧體。即是金體。此是相即玄門也。何以釧即是金。
良以釧無別體。令攬金成。金有自體。能成其釧。是
故其釧還即是金。是緣起相由。作相即之所以也。
此意有體能成無體所成。但是緣起相由。作相即
玄門之所以。謂非唯體相即用不相即也。今據緣
起門中。體用互攝故。即入門亦更互全收也。】


「疏一道至果者。釋有二義。一者一因一果。二者萬聖
千賢。同修萬行。更無異路。皆一道義。


疏若無此位行無成故者。淮下疏釋。略有十義。一依
唯識等。而有五位。一資粮位。即是三賢。從初發心。積
集福智。為道資粮。為眾生故。修解脫分善。二加行位
順解脫分。既圓滿巳。為入見道。復修加行。即四善根。
亦名順決擇分。三通達位。即是見道。謂初入地二種
見道。四修習位。始從初地第二位乃至金剛無間心
位。名為修道。五究竟位。金剛心後。解脫道中。盡未來
際。皆此位攝。二依攝論第六。說有四位。一勝解行位。
始從十信終於地前。餘三見究竟同五中後三。三依
瑜伽四十七說。十三住者。一種性住。謂彼菩薩。性自
仁賢。性自成就。菩薩功德。住持一切佛法種子。性離
麤垢。不能現起上煩惱纏。二勝解行住。謂從初發心
乃至未得清淨意樂。所有一切菩薩行是。三極喜住。
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慧分上三種。
謂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八
緣起流轉上息相應增上慧住。九無相有功用住。十
[003-0024a]
無相無功用住。十一無礙解住。十二最上菩薩住。十
三最上如來住。第二即是三賢。第三巳去如次十地。
四亦依瑜伽及顯揚第七。於十三住。建立十地。一種
性地。二勝解行地。三淨勝意樂地。即前三住四行正
行地。謂從第四住乃至第九住。五決定地。即第十住。
六決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巳後二住為到究竟地
前六唯菩薩。第七菩薩如來雜立為地。五依仁王下
卷說。十三法師。各住一位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
道種性。四善覺摩訶衍。五德慧。六明慧。七爾𦦨。八勝
達。九常現真實。十玄達。十一等覺。即八地。十二慧光
神變。即當九地。十三觀佛菩薩。義當十地及等覺。而
佛非十三之數。六依仁王上卷。五忍者。謂伏忍。信忍
順忍。無生忍。寂滅忍。各各有上中下。如次酬三賢十
地等覺境覺。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八依瓔珞。四十
二賢聖位。以不立十信。十信攝在十住中故。九依瓔
珞。六種者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
五等覺性。六妙覺性。又准下鈔。十八上半第二紙復名六堅。
謂信堅。法堅。脩堅。德堅。頂堅。覺堅。復名六忍。謂信忍
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復名六慧。聞慧。思
慧。修慧。無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名六觀。謂住觀。行觀。
向觀。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觀。亦有相承。說於六定。
瓔珞無文。言六定者。一習相定。二性定。三道慧定。四
道種慧定。五大慧定。六正觀定。此五種六皆以第五。
當於等覺。自此巳下還是前疏若依楞伽等。無復地位。十依此
[003-0024b]
經。說四十二位。無別資粮加行等名。然所說位。依法
性立。行布圓融。二俱無礙。釋曰。不唯此經獨彰地經。
寔乃餘教。各顯階差。欲導含生。同躋聖域故也。」


【鈔如第二會明信等者。信謂十信。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
教法歸宗不二決定無礙二念心。於六念處憶念三精進心。如念而行勤修止觀

四慧心。雙觀人法二種無我五定心。解空處寂止心理靜六不退心。止觀
雙融。心不退沒。七迴向心。善會平等迴向於捨八護法心。解理堅固受持不壞

九戒心。善護身心三業齊清十願心。以三業善正求菩提
▲言三明住
者。住謂十住。一發心住。觀佛勝緣佛十力。發菩提心。三種發心。即信成就發
心。二治地住。謂常隨定脩諸行門淨心地故三修行住。巧觀空有增正行故

四生貴住。生佛法家。種姓尊貴。五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習多善巧化無
住故六正心住。成就般若聞彼讚毀佛法僧等真正其心念不同故七不退住。

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壞故八童真住。心不生倒不起邪魔
破菩提故九王子住。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十灌頂住。從上九住。當觀空理。
得無生心。最為尊上。諸佛法水。灌心頂故。

▲言四明行者。行乃十行。一
歡喜行。三施皆能悅自他故二饒益行。三聚之戒皆饒益故三無違逆
行。忍順物理無所違故四無屈撓行。勤無怠退不屈弱故五離癡亂行。
以慧資定。離沉掉故六善現行。慧能顯發二諦之理般若現故七無著行。不著
事理。遠離於我及無我故。八難得行。大果可尊又成大願方能得故九善法行。

善巧說法成物軌故十真實行。言行不虗稱二諦故
▲言五明向者。向
即十向。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大悲廣濟。名為救護。大智
無著故。云離眾生相。二不壞迴向。謂於三寶等得不壞信故三等一切佛

迴向。謂學三性佛所修迴向故四至一切處迴向。謂菩薩悲願稱周法界。令
其善根供具悉周遍故。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謂緣無盡境成無盡善根。功德
[003-0024c]
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故。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謂所修事善皆
悉隨順。入於堅固平等法性。一切善根皆悉堅固故。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

向。謂以平等心。隨順饒益一切眾生故。八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同如體相無
盡得故。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於見著作用自在。故名解
脫。十入法界無量迴向。謂以稱性起周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

▲言
六明地者。地謂十地。一歡喜地。謂初〔護〕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
大歡喜。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微細毀犯煩惱苦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
大法總持。能發無盡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難勝地。真俗二智。行相互違。難合能合。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
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

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
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合眾德水。蔽如虗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言七
明等妙者。等謂等覺。體空大寂安心平等照齊種智一相無二故。妙即
妙覺。圓照內融。窮鑒法性。體無始終。窮微盡極。故名妙覺。雖委陳於體義。備
在本文。而略舉於門名。亦於茲處。然樂廣之達識
無假預談。慮好略之庸根不覺大疏。如涉世路。尚
須知道店之名。況詣覺場。豈不曉地位之號。唯希
智者。勿責詞技。


鈔此別明五位互攝者信住行向地也。
▲鈔第十
住滿至亦灌頂成佛者。證相似也。以此二位功德
圓滿。同證諸佛智水灌心頂之妙果也。
▲言十行
智度圓等者。行相似也。上雖略示。總相而言。所修
妙因名行。所獲妙果名證。住行向地。相梯而言。一
一相似。各隨相似。更互相攝也。
▲言海幢比丘頂
[003-0025a]
出諸佛者。下疏釋云。頂出諸佛者。尊極無上故。就
別彰。法雨中總有三十二種。前十二法雨為菩薩。
餘為雜類。今初一普知平等法雨。略有三等。一始
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二等諸佛故。三生佛一性
故。得此三等。轉成妙覺。次十法雨。即十住者。圓教
經中十住位滿便成佛故。此前更無別位。此約以
位攝。以非一乘宗。餘無此說。後一法雨。即十信。釋
曰。初一妙覺。次十十住。後一十信。今據逆次。故云
灌頂住後即明佛者。即其事也。
▲言前唯約理行
圓融者。以理融行圓融也。
▲言此兼明行證相似
者。且約相似中圓融。五長劫唯攝長劫等也。


鈔文有三節者。引證也。三節疏文。通證前理行圓
融也。後二節文。兼證前行證相似也。如第二信該
果海證理行圓融。可知若將信滿功德該攝果滿
功德。亦證行證相似。三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證
理行圓融。可知。但於住滿佛中。密證行證相似。

言以一例諸位位皆然者。復有二義。一云一位具
攝諸位功德等。一云一位具攝五十二位功德。後
解為優。


言如賢首品中等者。此品正明十信之德。該攝後
之四十二位故。就若常信奉下五十頌半。廣明信
中所具行位。初八頌半。明所具行。以三十九頌。明
所具諸位。後三頌結嘆功德。明具位中。初八頌半。
明具三賢。後三十頌半。明具十地。於中。前十一頌
[003-0025b]
半。明具前九地。後十九頌。明具第十地。位有五。初
八頌三業殊勝功德。次四頌三業廣大功德。三二
頌辨得法結位。四三頌明三昧大盡受位分。五二
頌明大用難測。今言灌頂而昇位者。即後二頌。明
大用難測。是也。故彼疏云。若蒙下二頌。亦是進入
佛地也。彼疏。問曰。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諸行位
及普賢德邪。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
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承。以階彼岸。如瓔
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說。二圓融通攝門。謂一位即
其一切位等。如此經所說。今如大品等中。一行具
一切行。此中具二門。一緣起相由門。二法界融攝
門。前中。普攬一切始終諸位。無邊行海。同一緣起。
為普賢行德。良以諸緣相望。略有二義。一約用。由
相待故。有有力無力義。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約
體。由相作故。有有體無體義。是故得相即及相是
也。此經之中。依斯義故。行位相收。總有四說。一或
始具終。如此門中具一切行位普賢德海者。是也
二或終具始。並在十地位後。如下文十定十通等
說。三或諸位齊收。並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
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說。諸位皆泯行
德顯然。如離世間品說。二法界融攝門者。謂此諸
位及諸修行。皆不離普賢無盡法界。然此法界圓
融無限。隨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門。收無不盡。
下諸位中。皆具一切者。並准此釋。又云。如十味香。
[003-0025c]
纔燒一丸如小芥子。十氣齊發。若有聞香。十味齊
得。若得沈氣。則得檀氣。若得酥合。則得龍腦等。十
味丸藥。服者齊得。亦淮此知。又彼疏云。古察經漸
次作佛。略有四種。何者為四。一者信滿作佛。所謂
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
願求故。二解滿作佛。三證滿作佛。謂淨心地。四一
切功德行滿作佛。究竟菩薩地。起信依此說。信成
就發心。能現八相作佛。文據照然。況圓融門中。不
依位次。寄終教說。信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
常是菩薩。以果門取。即恒是佛。或雙存具泯自在
難思故。鈔云。信該果海。如賢首品中等。又下疏云。
然斯位滿。總有五重。一約信滿。如賢首品說。便得
灌頂。而昇位等。二約解滿。如灌頂住及海幢處說。
三約行滿。如第十行入因陀羅網法界等。四善巧
願滿。如此位辨。五約證滿。如十地說。此五重內。隨
一成處。必具理行。內相應故。皆名位滿。然信解等
殊。故不相濫。若約圓融。但一位滿即因究竟。更不
待餘。又若得一。即得餘位。總一法界受職之位。隨
門差別。五位不同。法體融通。全攝無礙。不同餘教。
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正明以初攝後者。問上
明初心成正覺。當因徹果海義。正明初心為所攝
故。何此云以初攝後。初心復為能攝耶。答彼據初
心無體無力義為所攝。此約初心有體有力義。還
為能攝。各取一義。故不相違。
▲言如四十二字初
[003-0026a]
阿具後茶也者。即善財所遇。第四十五眾藝童子
所得法門一阿。上聲短呼乃至一阿字者。是無生義。以
無生之理。統攝萬法故。後四十一字。若言若義。皆
從此字而生出故。此四十二字。表四十二位。初阿
具後茶字。即來初發心住攝妙覺位。以初後圓融
之義。以證鈔中異位相望以初攝後也。
▲言上來
總有三義等者。如次指前三節引證文也。
▲言能
與如是觀行相應者。現觀深玄也。
▲言於諸法中
不生二解者。了性具足萬行齊修也。
▲言一切佛
法者。大果無邊德用無際。
▲言疾得現前者。現在
速證也。問何時現前初發心時。問何法現前即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下釋菩提之相。
▲言知
一切法即心自性。覺他也。
▲言成就慧身。覺行圓
滿也。
▲言不由他悟自覺也。或知一切法即心自
性。釋上於諸法中不生二解。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釋上一切佛法疾得現前也。】


「疏行布是教相施設等者。今將教義理事兩對。辨圓
融行布也。斯則約教約相。論行布顯也。約理約性。論
圓融顯也。非謂教之與相唯行布理之與性唯圓融
也。如世弟兄二人。兄孝弟逆。約兄常和睦。約弟常乖
違。仍兄與弟俱和。兄與弟俱違。非謂其兄獨和其弟
獨違。法合准之。又解約教相。則所有圓融行布隨根
隨相各不同故。約理性。則所有行布皆圓融。就義就
性。成無礙故。細思有味。」
[003-0026b]


【隱隱然似有。問此言隱隱然似有。為圓融門中似
有耶。為行布門中似有耶。若圓融門有者。圓融門。
中無量為一故。不見多相。云何言有。若行布有者。
行布門中。一為無量故。多法歷然。云何言隱隱耶。
今為答云。將行布就圓融門說故。言隱隱然似有。
如將不變在隨緣門。故說真理名之為隱。此之類
也。圭峯云。鏡像千差。莫執好醜。鏡明一相。莫忘青
黃。千器一金。雖無阻隔。一殊千影。無不混和。即斯
義也。】


「疏言六相圓融者。今為作對。貴令易曉。一非一對。總別
似非似對。同異也辨非辨對。成壞也隨舉一相。攝餘五

相總號圓融。


疏普賢行品說一斷一切斷等故者。問信心滿位圓
斷惑巳。至住等位。更斷惑不。若有前位不成圓斷。若
無後位便徒施設。有師答云。但前巳斷之惑。智照體
空本清淨故。說名圓斷。約稱法界緣起義邊。假相常
存。復說更互圓不斷義。如鏡中火無實燒熱。體之與
用。似惑本空。假相常存。似惑假有。此意智照體空一
切皆空。說名圓斷。假相常存。後位惑有。巳答前難。今
應問彼。惑體空義。本清淨義。為屬斷義。為不斷義。若
屬斯義。違教理故。體空義邊。即同真體。具非所斷。若
云不斷。云何智照體空本清淨故說名圓斷。更應問
彼。所存假相。是所斷法。若是所斷。前位應斷。不應至
後。若非所斷。後位還無所斷之惑。於此難中。應設功
[003-0026c]
力。今為通云。如孤舟澄江看月。二舟在北。千里同看
一月。二舟在南。千里同看一月。在北一月非南。在南
一月非北。前位所斷之惑。非後位所斷之惑。非前行
布也。在北二舟。一舟住觀。其月全住其北。一舟南行。
至南舟所看月處。其北所看之月。隨舟至南。與彼南
月。冥合作一。住北之月。全住其北。而非分住。如前位
惑。全在前位。而非分住。行布義也。來南之月。全來其
南。而非分來。即後位惑。全即後惑。而非分。即圓融義
也。在南二舟。一舟住觀。其月全住其南。一舟北行。直
至北舟所看月處。其南所看之月。隨舟之北。與彼北
月。冥合作一。住南之月。全住其南。而非分住。如後惑
全在其位而非分住。行布義也。來北之月。全來其北。
而非分來。即前位惑。全即前惑。而非分。即圓融義也。
是知在北而有二月。舊住一月。新來一月。以新合本。
同為一月。是知前位而有二義惑。本位一惑後位即
來一惑。後位即前惑同為一惑。後位二惑。准此應知。
在南而有二月。舊住一月。新來一月。以新合本。同為
一月。在北之中。欲以掉挑其月。前位之中。欲以智斷
其惑。論彼月相本空。其性常濕。更不假挑。況挑與不
挑無殊。論彼惑體本空。其性常真。更不待斷。況斷與
不斷常一。論彼月相假有。其狀圓白。故須假挑。挑即
成無。不挑乃有。論彼惑相假有。其狀輪迴。故須假斷。
斷即成無。不斷乃有。為除月相。方以掉挑。為除忘想。
方起智斷。在北掉挑其月時。非唯舊住北月獨無。而
[003-0027a]
從南新來。到北之月。亦無前位。智斷其惑時。非唯本
在前位惑獨亡。而攝後惑至前位惑亦亡。是知一斷
一切斷義得成。在南掉未挑月時。非唯舊住南月獨
存。而從北新來。到南之月亦存。後位智未斷惑時。非
唯本在後位惑獨存。而攝前位惑。至後位惑亦存。是
知一不斷時一切不斷也。勿難前位斷竟後無所攝
惑耶。無始常攝故。勿難在北挑竟何有來南之月耶。
前巳來故。前來法喻。隨節指配。皎如在掌。勿滯常門
趣輕笑也。」


【鈔若成此十者。故下經云。所謂心不棄捨一切眾
生。乃至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是為十。此即勸修法也

則頓成五十種行者。又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安
住此十法。巳則能具足十種清淨十種廣大智十
種普入十種勝妙心十種佛法善巧智。釋曰。經中廣列。如是
展轉皆由成就。始修十法故此云爾

▲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生
者。故下普賢行品經云。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
失如諸菩薩於他菩薩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
諸菩薩。於餘菩薩。起嗔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
下疏第八下半釋云。既一惑成百萬障門。則一障一切障
義。即惑惑皆然。今從重說。除嗔之外。更遍推求。無
有一惡如嗔之重。故晉經云。起一嗔心。一切惡中。
無過此惡。決定毗尼經云。寧起百千貧心。不起一
念嗔。以違害大悲莫過此故。菩薩善戒經。亦同此
說。言於他菩薩者。若於菩薩。起嗔過尤重。以令菩
[003-0027b]
薩廢大行故。是以大般若中。天魔見諸菩薩互相
是非。過常大喜。標雖百萬。略列百門。古人寄位分
五。初不見菩提障下四十障。十信行。准經障字有三十三後開
八部故成四十二不樂佛法障下九障。十住行。三不得菩

薩諸根障下十一障。十行之行。四樂誹謗一切智
語障下五障。十向行。五不樂與菩薩同住障下三
十四障。十地行。故昔結云。菩薩萬行不過此五。起
一嗔心。一切頓障。此釋非不有理。如賊心求法。豈
獨障於地耶。是知通障一切。信尚不起。況後位耶。
又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能障同所。亦皆無盡。故
知百萬猶是略明。】


「疏不體理事行亦非真者。如夢時拜相。迷心修得大梵天王等位
不及覺時作尉。悟時得入十信位也夢得七寶。迷時修無量功德也不及
覺時百錢。悟時得入持五戒十善也皆以一妄一真故不可類。諸教
皆云施三千七寶不如聞一句偈是此意也法喻昭然。學者可悉。


疏包性德而為體者。五法中真如也二依中此涅槃也


▲依智海以
為源者。五法中正智也二依中菩提也


▲但相變體殊者。迷真如成名相



情生智隔者。失正智成妄想


▲言今令者。正明開義知心。了名相本空
合體。合真如本體達本。達本無住情亡。妄情亡正智生。」


【鈔達本無住者。即淨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經
云。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
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虗妄分別為
本。又問虗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
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
[003-0027c]
答曰無住即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叡公釋曰。無住即實相異名也。
▲言真本不可以
功成等者。羅什云。立道不可以設功得。聖智不可
以有心知。真諦不可以存我會。至功不可以營事
為。唯亡言可與道合。虗懷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
真一。遣智者可與聖同。問明品疏鈔具引。須者更
撿。
▲言寂照雙流者。即是止觀理智體用菩提涅
槃也。】


「疏以一言顯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顯現者。
即是頓悟漸修也。恐理難明。故將喻況。如水真心被風
激。無明迷心成多波浪。煩惱無邊便有漂溺之殃。輪迴六道或陰寒
之氣。無明貪愛之智性也結成冰凌。堅執四大質礙即阻溉不能雨大法雨滋潤
群生潤長道芽不能落除煩惱罪垢之用。不能起河沙妙用也然水之濕性。雖

動靜凝流。而未甞變易。貪嗔時亦知。慈濟時亦知。憂喜哀樂。種種變動。未甞不知。
故云不變今頓悟本常。知如識不變之濕性。心既不迷。即

非無明。如風頓止。悟後自然攀緣漸息。如波浪漸停。
以定慧。資熏身心。漸漸自在。神變無礙。普利群生。如
春陽冰泮溉灌洗溺善利萬物也。愚夫常云貪嗔慈
善皆是佛性有何別者。如人但觀濕性始終無畏。不
知濟舟覆舟功過懸殊也。


言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等者。准下疏鈔。古有多釋。一
法華論釋云。開者無上義。論標名也謂除一切智智。更無
餘事。釋所開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根本智。重云智。是後得智。根本智名知後得智名見。除此二
事。更無有餘能勝過此。故名無上即䨥開菩提涅槃。釋所開一切智智也謂知

[003-0028a]
見之性為涅槃。知見之相為菩提。論䨥釋開義也清涼釋云。
眾生本有。本有法性涅槃及本覺菩提之二也障翳不現。佛為開除。則
本智顯故。慈恩釋開云。開者。出生顯證之義。謂依本有四智
菩提種出生四智菩提故顯證理性涅槃故。即法相宗意。今法性宗。理則不然。知見法相。並皆本有大智光明
遍照法界義故。即寂為知見性照為知見。相在因為性相在果為菩提涅槃故。眾生本有障翳不現。智障障菩
提惑障障涅槃。二障俱無菩提涅槃。一時俱顯示者同義。二乘同法身故。別示
知見之性以成涅槃悟者不知義。不知唯一實事。故今令知。成

報身菩提故。一實事即是知見別示知見相以成菩提入者令證無退轉
地故。即是因義。謂證初地巳上。為菩提涅槃因故。登地
證如為涅槃因能證地智為菩提因二喜祥法師云。開示約能化。悟入

約所化。能化有大開之與曲示。但說有性。名為大開。言此是凡夫性。此是
聖人性因果理行。即名曲示所化有始悟之與終入。豁然了知故名與悟。即頓
悟上所明性也。修行契證目之為入。即漸修證。前所示因果法也又清涼云。開除惑

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三禪門北宗云。心
不動是開。開者開方便門也。不動是示。示者示真實
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則萬境常寂。又釋知見云。智用
是知。慧用是見。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根不動名慧。
慧能見是佛知見。四南宗云。眾生佛智妄隔不見。但
得無念。即本末自性。寂靜為開。寂靜上自有本智。以
本智能見本來自體寂靜名示。既得指示。即見本性。
佛與眾生。本來無異為悟。悟後於一切有為無為有
佛無佛。常見本性。自知妄想無性。自覺聖智故。是菩
薩前聖所知。轉相傳受。即是入義。言知見者。下疏十上
三十一中又云知見有二義。一別。知即是智。照事權智見即是

[003-0028b]
慧。照理實智二通。謂知見二字。俱是如來能證如實知彼
義故。即無障礙智。若爾何假重言。為揀比知。所以言
非如比智見煙知火不能照了諸相差別為揀肉眼見。所以言知。非如欲界
肉眼見麤近色。細種〔違〕處即不能知。但隨他說。」


【鈔正因佛性為因。理佛性也緣因佛性為緣。行佛性也了因
所了為因。本性住種生因所生為緣。習所成種故彼經云。佛
正因從緣起。緣因總論佛性。而有四種。一者正因佛
性。即是眾生。如乳與酪作正因故。二者緣因佛性。
即是善友正教萬行。如暖如酵。方便等緣故。所辦
佛果。如所成酪。三者正因佛性。即前正緣二性。能
生修成佛果。皆是正因。如種生芽故。四者了因佛
性。但除第一義空。餘皆能顯本有佛果。復號了因。
如燈顯寶故。故大疏云。能生佛果故曰生因。眾生
佛性。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謂諸
眾生。是故五陰即正因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非
蘊相生名緣也。然即因緣即是了因。了因未必是。
於緣因有親疎故。善友是緣因。而必是了因佛性。
是於了因。未必是緣因。此約智慧性故。即是本故起信云有
大智慧光明義故等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而

非了因。但為了因所了。而非正因所生。若以智慧
為佛性者。即是了因。若以五蘊為佛性者。名為正
因。亦名正因。然復生必對了。正必對緣。又有四種。
故經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是
十二因緣。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為大菩提。果果
[003-0028c]
者。謂大涅槃。今言佛性。如應配釋。】


「疏出現又云設有菩薩等者。下疏釋云。若不依此教。
縱多劫脩。尚非真實。況能疾得菩提。此中設有之言。
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
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
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
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
故。若約教道。三僧祇劫。亦未入玄。彼鈔釋云。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
者。即古十玄中意。然歷三祇。設未究竟。亦巳入位。何以故。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約教道。施設三祇。教既
未真。則成佛義亦非真也。教不實故。若約證道。三祇修行。必巳剋證。修權既深。則能入實所以凡

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
聞。


疏當知此人生如來家者。謂初見心性。故名生家。四
地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無功用。故生無生法忍
家。今此通三麤。顯凡夫解心。亦名生家。因果無礙故。」


【鈔約行分二巳是異前但約時故者。此意利今後
中。兼行順根感中唯時故。二因別問順根感中。感
者善根。豈非是行。故兜率偈云。見佛亦復然。必假
眾善業。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言。及諸菩薩眾善根
力故。解脫月云。此眾無諸垢。志解悉明潔等。何故
鈔云。巳是異前。但約時故。今謂。通云。感者善根未
聞經巳有。不是所論。利今後中。起行聞經巳後方
有。一見聞為堅種。二起行成證入。今據聞經後行
不通根感。唯利今後。因論生論。見聞華嚴。熏成堅
[003-0029a]
種。為有漏耶。為無漏耶。若是無漏現是劫外凡夫
豈得無漏現行也。有漏不應熏無漏種。勿無漏心
熏有漏種。彼此異因不可得故。若是無為本自具
足。不賴熏習。若是有漏有為。云何要穿一切有為
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耶。答有二義。
附相通途釋。約性窮玄釋。且初附相通途釋者。圓
經為緣。引生聞慧。雖是有漏增上緣中。資彼本有
四智佛種。功德殊勝。名之堅種。性是無漏。當生佛
果。盡未來際。無有損廢。故名堅種。故無性攝論云。
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即其義
也。後約性窮玄釋者。華嚴經聲木覺為體。性淨本
覺。四鏡義中。緣熏習鏡。隨染本覺二種相中。不思
議業相。聞經之心。了別語義。當神解義。本覺氣分。
能熏雖與染俱。性是無為。體非是漏。所熏成種。無
漏無為。於理何疑。問答云云。准前可知。更願達識
善留心焉。故賢首一乘教義分齊云。問夫論種性。
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為性種耶。答以真如
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真中。有本覺無漏。
內熏眾生。為返流因。得為種性。梁攝論說。為梨耶
中解性。起信論說。梨耶二義中本覺。是也。又彼論
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熏眾生。為淨法因。又寶性
論云。及彼真如性者。如六根聚經說。六根如是。無
始時來。畢竟諸法體故。解云。以真如遍一切法。今
簡去非情故。約六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真如理。
[003-0029b]
以為性種性。此與瑜伽所說名同。但彼約始教。以
理從事。麤相而說。故約事中明性種性。故地持云。
種性麤相。我巳略說。此之謂也。寶性論中。此約終
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故就真如明性種性。是故
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又涅槃經云。佛
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等並就
本覺性智。說為性種。其修習種。亦從真如所成。故
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出等。又起
信中。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熏因。真如用文。為外
熏緣。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內外說熏。以
熏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釋曰。由
內外熏。即前性種功用增顯轉。名習種性也。】


「疏成十種益者。問起行益。速證益。與造修益。頓得益。
何別。答前二自利。後二利他。故各別也。又起行益。顯
依此法少作功力疾得菩提。造修益。揀依餘法縱經
多劫不能真修。速證益。約時不淹留。頓得益。據法非
漸次。細思其別。亦無相濫。」


【鈔有藥王樹等者。准俱舍論說。此瞻部州。從中向
北。三處各有三重黑山。過九黑山。有大雪山。於是
山頂。有藥王樹。名曰善見等。釋曰。上約通規。且云
眼見耳聞。況無六根。亦容覺知蒙益故。首楞嚴經
第四卷說。阿那律陀。無目而見。䟦難陀龍無耳而
聽。殑伽女神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異舌知味。舜惹
多神無身有觸。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
[003-0029c]
因心念。
▲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等者。准下疏釋。
有其二義。一約法圓融。初心攝諸位故。二約見性
齊故。具諸佛法。竪論次位。優劣非無。若爾此與歷
別何異。請以喻顯。若彼虗室。置之一燈。光周室內。
加二加三。乃至百千。各各重重。遍於室內。雖同周
遍。不妨後後益明。初心等佛。若彼一燈。妙覺等初。
同第百千。若器中盛燈。雖復百千。共置一室。互不
相見。歷別修行。類同此也。
▲言行多者。二萬一千。
嗔癡等分。亦然者。即八萬四千煩惱也。古有二釋。
一云眾生煩惱。根本有十。然一惑有力。復各有十。
即為一百。計應分為九品。但上品重故。開為三品。
中下輕故。各為一品。合為五百。復於內外境起。謂
自五塵為內。以他五塵為外。一一各具五百。即為
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本一千。則有二萬一
千。依三毒等分。成八萬四千。經文自具二。云以十
惡為本。展轉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迷自他五
塵為一千。正迷十諦法門。謂四諦三諦二諦一諦。
或迷說成諦等十諦。俗諦。義諦。相諦。差別諦。說諦。事諦。生起諦。盡無生諦。入道
諦。成就諦或迷十善故。成一萬。然迷十諦。空有不同。分

成二萬。或迷十善。二諦亦分二萬。并本一千。餘如
經辨。然二皆有理。任情去取。了惑本空。居然不起。


▲鈔出現品至所謂無性等者。謂理無二。實該多
事而皆成也。如一明鏡而現多影。鏡遍多影。一影
之中。點藥在鏡。變銅鏡而作金鏡。是知眾影之銅
[003-0030a]
鏡皆變成金鏡也。鏡無體故。且就佛門故。說一成
一切皆成。若就生門。應說一不成一切皆不成也。
然一成一切皆成義。或約事事無礙說。或約事理
無礙說。事事無礙義有多門。且約即入。略伸顯示。
攝眾生身。即是佛身。故說皆成。而不壞事相。復名
一切。兩門相合。說得一成一切皆成。初心成正覺。
即其例也。攝眾生身。在佛身中。能攝有力。既得成
佛。所攝無力。豈不成佛耶。如能現鏡既置高臺。豈
所現影不在高臺耶。餘門准悉。事理無礙者。佛起
始覺。證本覺時。了知眾生妄想本空。唯是一覺寂
而復照。具德圓常。故說皆成。故經云。皆同一性。所
謂無性。不壞事相。復名一切故。經云。如來成正覺
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皆成等。兩門相合。方
立一成一切皆成也。


鈔世尊本願力故等者。酬宿因。彰地位。為教本。示
真法。說勝行。順機感。開因性。顯果德。法應爾。如次
配釋也。
▲言神力是緣者。或是第三依主。或是第
十依加者緣也。


鈔古今通至浩然大均者。出肇公涅槃無名論。具
足應云。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
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同。窮
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釋曰。彼以
涅槃本無始終。今約冥會而亡時劫矣。


鈔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剎那者。案俱舍論。時之極
[003-0030b]
少。名一剎那。百二十剎那。名一怛剎那。六十怛剎
那。為一賴縛。賴縛即是羅婆。三十羅婆為一牟呼
栗多。牟呼栗多即是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又
准仁王經。九百生滅為一剎那。九十剎那為一念。
鈔據前文。故云一念。即剎那也。】


「疏九彼此相入者。鈔釋有二。一云彼異類異界時中。
自同類劫相入。異類劫相入。自以念攝劫。自劫念重
収。一云異類時與同類界時。相入也。


▲言謂以非劫
為劫故者。此非泯相歸性名非劫。但是本剎之時離
分限。」


【云但以二門互釋。如相即門中。取二所即二俱有
體。恐成雜亂。入隱顯門。以義料揀。雖俱有體。一隱
一顯。故無雜亂。設更難云。隱顯門中。取二能攝。二
俱是顯。亦成雜亂。欲通此難。勿用餘門。却用相即
玄門料揀。一有體。一無體。故無雜亂。但用二門更
互料揀。諸過俱離。如空有二義。更互而揀令斷常
等過一切離。更希智者。曲賜審詳。


鈔謂有問言餘佛說處與遮那佛為相見不者。此
問意云。餘佛一一皆遍法界之處。說華藏經。遮那
亦遍法界處。說華藏經。為相見耶。不相見耶。
▲言
設爾何失者。假令相見。或不相見。有何過失。
▲言
二俱有過者。見與不見。皆有過失也。
▲言謂若相
見即乖相遍者。此意云。謂若相見。分成主伴。若成
主伴。即乖相遍。仍恐未曉。重復顯示。如遮那在娑
[003-0030c]
婆界為主。近東一界阿閦佛等。十方一切佛為伴。
即許相見。如遮那主佛移近東一界。其阿閦佛等。
十方一切伴佛。亦移近東一界。如近東既爾。近西
等亦然。是故主佛到處還無伴佛。伴佛住處還無
主佛。故鈔云即乖相遍。
▲言若不相見即乖主伴
者。此意遮那一佛能攝有體。阿閦等餘佛所攝無
體。是則遮那獨遍法界。或阿閦一佛能攝有體。遮
那與餘一切佛所攝無體。此則阿閦獨遍法界。餘
一切佛。各作能攝。其義皆爾。由此有體不俱遍義
雖成。主伴義廢。故鈔云若不相見。即乖主伴。
▲言
主主不相見者。一佛為主。餘佛為主。義邊體廢。故
云不相見也。
▲言伴伴不相見者。遮那一佛為伴。
餘十方佛為伴。義邊體廢。既無雙存。故云不相見
也。


祖燈七十二也神疲眼昏點科乃一時重覽之意慮有多不是幸勿罪之痛告㕛處。】


大方廣佛華嚴經談玄決擇卷第三



錄摘文解



歸命十禮十喻教三寶 十號 十恩 普賢文
殊 最勝良田 多歧亡羊 不知萬行令了自
心 陶南北二宗禪門 雖入先生之門猶迷衣
內之珠 見想心三倒九門 始成正覺 三音
 破娑婆形如虗空 晉經失旨致古釋詞枝
[003-0031a]
 三義釋因十義 靈鑒匪磨而頓朗萬法 六句
明依正 體外無用唯相即故 一道至果 十
義釋行無成故六堅六定 十信十心十住十行
十向十地等妙 行布是教相施設一斷一切斷
 三人共觀一月 一念嗔生百萬障 不體理
事行亦非真 包性德而為體 以言顯示令其
知有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四因佛性利令后
義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所謂無性等 問答
法性身土 淨穢剎百億閻浮等 十住遍時不
妨餘遍 遮那餘佛見不見失



本云。


辛未同三月一日於大宋國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