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78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宋-師會 (master)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上
玉峯沙門 師會 述


「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者。略舉十門義差別故顯彼
能詮差別非一。餘如別說。」


【言諸教者即五類能詮教也。所詮者即理行果三。
是所詮所目義也。差別者所詮義中各有五門。不
□如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由此得知彼能詮
法五類不同。故云顯彼非一。吾祖曰此就義分非
約時事十門。初二是理。後三是果。中間是行。上文
云若約法義如下別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詮之法。
此是法下之義。持此之義。分彼之法。簡而真。】


「一所依心識 二明佛種性 三行位分齊
[002-0329c]
 四修行時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斷惑分齊
 七二乘迴心 八佛果義相 九攝化境界
 十佛身開合。


第一心識差別者。」


【心意識為諸法依。諸教詮此分齊差別也。】


「如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如小乘論說。於阿賴
耶識但得其名如增一經說。」


【言但有六識無七八也。義分下演義云小乘謂未
來名心。過去名意。現在名識等種種分別。然無別
體。彼為約此三世不同義。說心意識名。體即第六。
小論即毗曇俱舍也。賴耶下但得第八之名。無別
自體。謂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經
也。】


「若依始教。於阿賴耶識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以於真
理未能融通。但說凝然不作諸法。」


【謂相中辨成就義也。世諦因緣無性故成第一義
諦。本來不作故不成。緣成故非不成。緣成故非是
成。一切識門皆如是也。起信疏云。以始教相宗不
知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故云但得一分。彼以
業相為賴耶自證分。轉相為見分。現相為相分。即
唯識宗齊此業相為諸法生起之本。此伹生滅之
業。以於下論疏又云。以彼宗未明識等與真如同
以一心為源。故說真如無知無覺凝然不變。不許
隨緣但與八識為諸法本。故真理不作諸法也。】
[002-0330a]


「故就緣起生滅事中建立賴耶。從業等種辨體而生
異熟報識為諸法依。」


【唯識第四云。諸心心所皆有三依。一因緣依。謂自
種子諸有為法皆託此依。離自因緣必不生故。二
增上依。謂內六處諸心心所皆託此依。離俱有根
必不轉故。三等無間依。謂緣前滅識諸心心所皆
託此依。離開導根必不起故。釋曰。根識同時名俱
有也。前滅識等猶能開闢導引後生名開導也。然
此三依言生轉起別相云何生。約依種辨體而生。
轉約隨順與力令轉起約由前開路令後得起。又
云業無識種不親辨體。識無業種不招苦樂。既有
依托。故云從業等生。業即有支習氣等等取我執
名言二習氣也。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
有三種。一名言習氣。二我執習氣。三有支習氣。名
言習氣者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
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
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
緣。二我執習氣者謂虗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
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
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
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
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
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
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
[002-0330b]
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此能引業即諸業習氣。若
無業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
由業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異熟等者孔目云
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
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薀等
令彼種子皆得增益。一切種子識者謂能生蘊等。
諸法種子所積集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諸法
種子故。又諸有情取為我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
故。為諸法依者以賴耶是根本依故。諸識通依不
唯七識。心所等法皆依此故。故云諸法依也。】


「方便漸漸引向真理。故說薰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
經云。若菩薩於內於外不見藏性不見薰習。不見阿
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若
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薩。如來齊此建立一切心意識
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說。」


【方便等者。孔目曰。理體辨成就。又云。當知阿賴耶
識欲成就者會須通如來藏始可得成堅實依止。
若但取其生滅相識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
彼就究竟歸如來藏。此約初教。故云漸漸引向真
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如解下若菩薩者。梁攝論
云。由此心識微細境界所攝故。不為聲聞二乘說。
為諸菩薩說。應有勝位為得一切智故佛為說。何
以故。若離此智得無上菩提者無有是處。若菩薩
於內外各別。不見阿陀那阿陀那識阿賴耶阿賴
[002-0330c]
耶識者。此皆藏識之別名重言。阿賴耶阿賴耶識
約能所藏義。阿陀那阿陀那識謂能數數令生相
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又能積集一切法習氣故。
清涼云。阿賴那此云藏識。能藏一切雜染品法令
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
異生有學。阿陀那此云執持。執持種子及色根故。
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別名。論主意明心含
染淨。雙舉二名釋一心義。其義云何若有我執則
成阿賴。若我執亡則捨賴耶名唯阿陀那。持無漏
種則妄心斯滅真心顯現。故偈云。心若滅者生死
盡即妄滅也。非心體滅而言菩薩。菩薩者揀非聲
聞菩薩緣覺菩薩。如來下如來不齊法住智建立
心意識也。瑜伽云。如是菩薩離由法住智為依止
為建立於心意識秘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
施設心意識等廣如唯識章具出。】


「解云既齊此不見等處。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
立賴耶生滅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會歸
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從業等生滅相也。皆是下孔
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
門無真實理。故云會歸真理明即空也。始教有二
門。相成就當於始門。理成就義當終門。】


「若依終教於此賴耶識得理事融通二分義。」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說如來藏不守自性。隨緣成
[002-0331a]
阿賴耶或名阿梨耶伹梵音楚夏耳。阿賴耶而與
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無斷絕等。勝鬘云不
染而染染而不染等。稜伽云。以七識染法為生滅。
以如來藏淨法為不生滅。此二和合為阿梨耶識。
故得理事融通也。】


「故論但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
耶識。」


【不生滅者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
故故云和合。非一非異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
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與生滅不一。此生滅不
生滅即之義不一。離之心不異。目此二義。不二之
心名阿賴耶識。】


「以許真如隨薰和合成此本識。不同前教業等種生。」


【孔目云。隨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一堅謂理實
故堅。二無記義方得受熏。何以故。無記者即是無
分別義。如來藏中方有此法。三可熏者唯如來藏
不守自性。隨諸法緣起成似義故是可熏。四與能
熏相應者唯如來藏有應諸法義。餘法即無。何以
故。以不守自性故。然能熏亦有四義。一者淨法名
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
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
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真如淨
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等。清
涼云。今法性宗亦七識等而為能熏。八識為所熏。
[002-0331b]
其第八識中以如來藏隨緣成立。含有生滅不生
滅義故熏第八即熏真如。相宗所熏四義。一堅住
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二無
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受習氣乃是所熏。三
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
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
離乃是所熏。能熏亦有四義。一有生滅。二有勝用。
三有增減。四與所熏和合而轉。但彼相宗賴耶唯
是生滅。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揀無為非能
所熏。即不熏如來藏。遂成兩宗不同。備如問明鈔。
不同下揀前生滅識也。】


「故楞伽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薰。名為識藏。又云
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又云如來藏名阿
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俱。又起信云自性清淨心因
無明風動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如來藏即所薰也。惡習能熏七轉識也。藏識第八
異名。密嚴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
能知藏識海常住。藏即賴耶識。此明守權拒實訶
為惡慧。又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
環。展轉無差別。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生常
生不斷。起信論云。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
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其文非一也。】


「問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說隨薰起滅。既許起滅。如
何復說為凝然常。」
[002-0331c]


【唯識論釋真如云。真謂真實揀非虗妄。如謂如常。
表無變易。前說常法。云何起滅。又若起滅。何謂凝
然常耶。動靜相違故須問釋。】


「答既言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謂常也。何者聖說真如
為凝然者。此是隨緣作諸法。時不失自體。故說為常。
是則不異無常之常。名不思議常。非謂不作諸法。如
情所謂之凝然也。」


【經論說真如常。非彼世間如言所對之常。何者徵
聖教所說真如為凝然者。是隨緣作生滅。時不失
自性。如水作波時不失濕性。故說為常。由不變故
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若變自體將
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緣如無濕性。將何隨風
而成波浪。即由此義說真如隨緣。若不隨緣。體即
不變。緣中既無。何成不變。】


「故勝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隨緣作諸法也。染而不
染者明隨緣時不失自性。由初義故俗諦得成由後
義。故真諦復立如是。真俗但有二義。無有二體。相融
無礙。離諸情執。是故論云智障極盲闇謂真俗別執。
此之謂也。」


【不染下上即不變隨緣。下即隨緣不變。由隨緣故
俗諦得成。由不變故真諦復立。然此二義竟無二
體但是一法。故說相融。未破所知。別執真俗是盲
闇也。】


「此真如二義同前始教中約法相差別門。故伹說一
[002-0332a]
分凝然義也。此終教中約體相鎔融門。故說二分不
二之義。此義廣如起信義記中說。」


【同字當作內字。此真如隨緣不變二義內前始教
就法相差別門。但說不變一分之義。此終教深細。
故就體之與相鎔通二分無二之義。起信義記即
古疏也。】


「又如十地經云三界虗妄。唯一心作。攝論等約始教
義釋為賴耶識等也。十地論約終教釋為第一義真
心也。又如達摩經頌攝論等釋曰此界等者。界謂因
義即種子識。如是等實性論約終教釋云此性者即
如來藏性。依此有諸趣等者如勝鬘經說。依如來藏
有生死。依如來藏有涅槃等。乃至廣說。」


【十地經下經通也。攝論下清涼云。二異熟賴耶名
為一心。揀無外境故說一心。此約始教義。十地論
下論異也。清涼云。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
體故說一心。此約終教義。前說由熏習力變現三
界依正等報。後說舉體隨緣成辨之事。探玄大疏
經文廣說十門以顯一心。恐繁不錄。又如下演義
云。此通指大乘經為對法經耳。經頌云。無始時來
界為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攝論
下等取瑜伽雜集。彼論釋云。無始者初際無故。界
者因義即種子也。是識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
非是清淨。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
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第三論云此中聞熏習為
[002-0332b]
是阿賴耶識自性等。論答云。此聞熏習隨在一種
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
乳。然非阿賴耶自性。是彼賴耶對治無分別智種
子性故。明知賴耶但是生滅非真性成故云界是
因義等實性下即法性宗論第四論云。無始時來
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無始時
來性者如經說言。諸佛如來依如來藏說諸眾生
無始本際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聖者勝鬘經
言。世尊如來說諸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
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
如來藏故。作諸法依止者如勝鬘云。是故如來藏
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論云依性有諸道者。
經云。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世尊。有如來藏故說
生死是名善說敁及證涅槃果者。經云。依如來藏
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證涅槃。故云界者性義等。】


「是故當知二門別也。」


【二門別者始終二門也。】


「若依頓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別相盡離言絕慮
不可說也。」


【即二祖攝相歸性以顯一心。以八識皆無自體。唯
是如來藏平等顯現餘相皆盡。故云一切等也。不
可說者論云。一切虗妄如石女兒。用炎水浴。被龜
毛衣。著兔角屣。戴空華冠。入乾闥婆城共幻化女
戲義。言但起心見法並皆非有。如上所諭。當知聖
[002-0332c]
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無我實性以為
究竟。此是三乘義。故云離言不可說等。】


「如維摩經中三十二菩薩所說不二法門者。即是前
終教中染淨鎔融無二之義。淨名所顯離言不二是
此門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處引此亦證
成。】


「以其一切染淨相盡無有二法可以融會。故不可說
為不二也。」


【不可說者以無二法可以指訴說二不二也。】


「若依圓教。即約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
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圓融。故說十心以顯無盡。」


【即二祖後之三門所顯唯心之義。十心用顯無盡。】


「如離世間品及第九地說。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
十德。如性起品說。此等據別教言。」


【離世間及九地所出一廣心二深心三勝心四淨
心五利心六堅心七無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
十無邊心。唯識章引地論云。是菩薩如實知眾生
諸心種種相心雜相。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
相皆如實知。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
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
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譬如虗空為一切所
依而虗空無所依。探玄廣釋。】


「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說心識。何以故。是此方便
[002-0333a]
故。從此而流故。餘可准之。」


【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列諸
教。別教亦列乎前。豈亦攝耶。若云但攝前四。何不
如餘處列乎別教之前。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
如餘處列之於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
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為同教故。如建立中同教之
內亦列別教一乘。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車望三
乘為義故。探玄十門唯心中云。初三門約初教說。
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
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則別教亦攝是為同教。故亦
前亦後也。問探玄云。華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如
何令說攝前諸教是此方便耶。又華嚴從初至極
唯談一乘更無異說。如何前教從此流耶。答祖云
華嚴一部唯是不共。未有末之可攝也。法華乃攝
末歸本歸華嚴故。故為本也。是故諸祖皆判法華
為同教一乘。攝前諸教歸華嚴矣。又此經是開漸
之本。非本無以垂末。二乘在座如聾如盲。故興一
代漸經。無權者以對普機。故與漸者為別機故。】


「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問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種種差別。】


「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


【答法具五門約機得別。】


「初義者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
以一門攝化眾生。」
[002-0333b]


【初義下即緣起理實一法界心也。隨應攝化故有
多種。】


「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
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
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


【一者得名而不得義。依小乘伹有六識義分心意
識。餘如小乘。二者如雜集論以八義建立阿賴耶
識。孔目云。據此文相阿賴耶即在事中。但得一分
生滅之義。三者真理隨熏遍在緣中成賴耶故。四
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
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如
上所喻。當知聖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
無我實性以為究竟。此是三乘義。五者如是等法
為無盡教攝性海融融具德無盡故。】


「是故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恒本。故五義相融唯
一心轉也。」


【不動本際而成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壞有情而
入涅槃。即末而恒本也。由心迴轉善成立門矣。】


「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名而不得義如小乘
教。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
如終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俱無
盡如圓教。」


【機有普別。智有大小。隨宜得證。聞有淺深。分量齊
限。故有不同。言名義無盡者如隨一世界名字差
[002-0333c]
別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名。又娑婆四諦有四百
億十千名等名即無盡也。義無盡如海雲比丘聞
此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
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
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又如一塵具
十玄門等。非華嚴圓宗餘宗安能談此。】


「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說。」


【廣如孔目唯識章也。是知此章全錄孔目問答不
妄矣。】


「第二明種性差別者。」


「若依小乘種性有六種。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


【謂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一退法者因遇違緣退
失所得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
退失故。三護法者常自防護所得之法恐退失故。
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羅漢無勝退
緣。雖不自防護亦不退失。又無勝加行不能精進。
五昇進法者即是堪達法羅漢也。其性有勝堪能
常好鍊根堪達法故。故名昇進。六不動法者謂不
[002-0334a]
被煩惱之所退動故。】


「不動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
聞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上者佛種性仁恕慈
愛異二乘故。中者獨覺性其根小利故。下者聲聞
性其性厭沒欣出故。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要
問曰。小乘教於一時中俱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
三十三心次第作佛。餘現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
種涅槃住無餘也。】


「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
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說佛身皆是無常。三根雖異位皆羅漢
並證滅果。故於佛德不說未來等也。大乘即不然。
依三乘等雖有常無常皆盡未來際故。】


「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
有大菩提性。餘義如小論說。」


【要問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後
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


「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


【三乘略有三說。下列始終頓皆三乘。但三義說有
不同遂開三教。豈有一章所揀大義前後不同而
章家不為和會耶。】


「一約始教。即就有為無常法中立種性故。則不能遍
一切有情。故五種性中即有一分無性眾生。」
[002-0334b]


【由取賴耶中傳來種子以為種性故。故是有為無
常法也。故論云謂先世所作增長業煩惱為緣。無
始時來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為
體。至相判云據此即生死體。此依唯識論。但於生
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並是轉理門無真實理。
既從事立。事有差別不遍一切故有無性等。】


「故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一切界差別
可得故。乃至唯現在世非般涅槃法不應理故。乃至
廣說。」


【言界差別者。界者分義因義。今以種子為因故有
差別。彼宗新熏本有皆有五種。故說唯現在世非
般涅槃法。餘生中可轉為般涅槃法。不應理故。】


「是故當知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
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滅度。」


【言法爾者謂法本如是。不可詰其所由也。五性者
謂一聲聞性乃至五無性闡提。善戒地持云無種
性人無種性故。雖復勤行精進終不能得無上菩
提。但以人天菩提而成熟之。瑜伽等皆同此說。】


「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無有斷盡。」


【意云此類有情既不入滅。則生界不空諸佛常化。
故利德無□也。】


「其有種性者如瑜伽論云。種性略有二種。一本性住。
二習所成本性住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
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習所成者謂先串習
[002-0334c]
善根所得。」


【種性者謂體同曰性。相似名種。如稻生稻。不生餘
穀。此屬性也。萌幹花粒。其類無差。此屬種也。關中
云。佛報唯佛。其理不差。即性義也。說法度人。類皆
相似。此亦種也。瑜伽下列釋六處者指體也。即取
賴耶中種子為性種也。故彼論云云何菩薩種性
此問位體。云何菩薩住種性位此問能住人先答後能住
人問。謂由其性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不由思擇
制約有所防護。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體問。若諸
菩薩種性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於所依
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清涼釋曰。阿賴耶
識名為自體。相續之身名為所依。未發心前彼自
體中佛法種子為此住體種性。即住以此為體名
種性住等。二習所成性約修習說。故云串習所得
也。】


「此中本性。即內六處中意處為殊勝。即攝賴耶識中
本覺性為性種性。」


【上云六處。六處語通故於六中指意殊勝也。孔目
曰。若欲出體則用本有修生緣起福慧定慧等門
為體。故此約本覺解性也。】


「故梁攝論云。聞薰習與阿梨耶識中解性和合。一切
聖人以此為因。」


【聞熏習即習所成也。阿賴耶中解性即性種性。二
法和合為佛因性。一切聖人乃三乘聖人也。孔目
[002-0335a]
云此順三乘故。】


「然瑜伽既云具種性者方能發心。即知具性習二法
成一種性。」


【祖云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又云諸佛從
菩薩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種性能生一切菩
薩等故。謂依外凡十千劫來修信善根方便行。於
大菩提起決定心。入位不退方能發心。至發心住
名種性位。即知具性習成種性也。至相曰。今立性
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之。清涼云。謂種性位由於習
種合於性種。方名種性。性種即自性。住性為正因。
性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為佛因。稱為種性。】


「是故此二緣起不二。隨闕不成。亦不可說性為先習
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約本說有性種。約修
說為習種。然有二義而無二事。如上攝論云。二義和
合為一因。故得知也。」


【是故下結成有性故起習。有習故說性共為緣起。
隨闕一不成者。無性曰無習。無習不成性。共為緣
起方成種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種性是
本有性。習種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樂故。此
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發心住也巳去
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從凡夫修信心行滿至此
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種性住。二勝解行住。乃至十
二最上菩薩住。要問云。直進及迴心二人修行滿
十千劫住堪任地者並皆成就。孔目云。性種性者
[002-0335b]
約本性說。習種性者約修生說。論既云和合為一
因故無二事矣。雲華曰。夫論種性者順因緣門說。
豈容不對因緣而說種性。故今性種性不得為本
有。又習種性不得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
生者緣起可增。是故不得說修生。故今種性義者
是其佛因。其義廣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
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證。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
故今立性習二種性者。約總說之。性種性約本性
說位在種子。習種性者約修生說。義則廣大。從緣
起門。義則善成。不對緣起說本有修生。義則不成。
得位巳去。緣方成起。故約堪任。方名種性。】


「問此二種性與仁王及本業經中六種性內習種性
種。有何差別耶。」


【六種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聖種性。
五等覺性。六妙覺性。故問二性有何差別也。】


「答彼經大都約位而說。以初習為習種性。久習積成
為性種性。故說習種在十住。性種在十行三賢之前
但名善趣不名種性。瑜伽中久習名習種。約本為性
種。而此二種非初非中後。是故經說習故成性。論中
說為依性起習。良以此二互成緣起無二相。故經論
互說。義方備足。」


【彼經下至相亦曰。此約位說義則是通經以初習
為習。習成為性。習先性後。故習在住性居行也。信
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種性人也。瑜
[002-0335c]
伽論中久習名習。位在修生。約本名性。位在種子。
上總出經論之意。而此下章家會成緣起義。非初
中後地論斷惑義也。下云前中後取故。是則三昧
不斷而不離三時。緣起無定性。故會性習義。緣起
亦然。由是之故。經說先習而後成性。論說依性而
能起習。盖由性習共成緣起。經論各說也。】


「又經說種性在發心後。論中種性在發心前。何以爾
者。以其至得位時功能方顯。是故經說在三賢位中。
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論中說在位前。要由功能
顯方可說有故經不違論。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論
不違經。亦是互舉。義意融通。」


【經說發心後者。性種性當十行故。初住發心故。言
在後論說在前者良以從外。凡修信滿時成種性
發心故。故言在前。何以者。徵以其下釋。顯得位則
功成。故在三賢位中經說在後。若起現行必依種
子。是故說言依性起習故論說在前。功能未顯不
說有性。經何違論。有性則能起習。論何違經。故云
互舉融通也。】


「問又以何義知種性至堪任位耶。」


【問辭可解。】


「答以論說種性必具性習。既巳有習必巳修行。若巳
修行必至堪任。若不從愚夫至堪任以來中間修此
串習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未修習故。得位以
去是第二住故。是故當知從愚位來修串習行至彼
[002-0336a]
堪任串習方成。故得性習通融以為種性。」


【論說者前引瑜伽也。既巳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種
性。謂住本識能生無漏本性功德。二習所成種性。
謂聞正法等熏習所起。若入五位所修無邊勝善
法名習所成種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則
串習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萬劫修。於何時修耶。
以於下釋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後當第二位。是故
下結成聞法起修位。當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
習融成種性也。】


「問若要待習方說性者愚位未習豈無性種。如其無
者後不應有先無後有非性種故。如其有者無習有
性不應理故。論不說故。」


【若要下躡前以立難本。愚位下開兩關設無何失。
先本自無。何時方有。如其下既云待習說有今愚
夫無習。汝言其有。與所立義理不相應。瑜伽論中
要具性習不說無習而有性故。】


「答此二既為緣起。故無習時亦無彼性。由此亦立無
性有情。先無後有非性種者。此亦不然。以習成處定
先有性。愚位未習故不說性後起習巳不名無習。是
故習成則說有性隨於諸乘串習何行爾時則說本
有彼性。」


【此二下以緣起法闕一則一切不成。故無習亦無
性也。由此下由無習故立彼無性也。先無下舉難
以答釋此亦下總非也。無性則無習。今既習成定
[002-0336b]
知先來決有性種。愚位下會難釋成諸乘下則聲
聞等習彼聲聞行至忍位時。爾時即說聲聞性等。】


「問若爾此則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種性差別
耶。


答則由此義安立五種。」


【由性不定隨熏成立。故有五性。】


「何者謂修六度串習行巳位到堪任成菩薩種性。若
習小乘行到於忍位成聲聞性。故智論云煗頂忍等
名為性地。善戒經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
知前三善根屬種性住。若依俱舍論。得順解脫分善
根位方說有性。故彼論云順解脫分者謂定能感涅
槃果。善此善生巳令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獨
覺准知。由此則立三乘種等。」


【何者徵由一成五。其義云何。若修六度至堪任時
名菩薩等。智論下引證煗頂忍世第一四加行位
名為性地。以至此位必不退。故俱舍頌云忍不墮
惡趣。若至忍位定無退義。雖有命終。畢竟不入三
惡道故。又𤏙頂二位許轉根成佛。若至忍位必無
成佛義巳成聲聞種性故。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
第二位𤏙頂忍三屬種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
第二住也。是從遠近方便中修串習也。俱舍順解
脫分者即資粮之異名也。修至彼位即名性種。此
位善根定能感果故名為身中有涅槃法。即名性
地。獨覺下例顯由此下結也。】
[002-0336c]


「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爾時立為不定種性。」


【本位謂堪任及忍位等也。】


「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爾時立為無有種性。」


「由此當知諸乘性種皆就習說。」


「問若愚位無習則無性者後縱起習。何得為有。」


【若愚下無固為無。習何為有。】


「答有習非是無習位故。是故有習常恒有。無習自恒
無。既不以無習而作習。亦不以無性而為性。以位差
別故。」


【有習無習二位不同。是故有性無性自恒差別。】


「如涅槃經言。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喻一闡提無佛性
也。善男子。一闡提輩若遇善友諸佛菩薩聞說深法。
及以不遇俱不得離一闡提心。何以故。斷善根故。一
闡提輩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
發菩提之心則不復名一闡提性也。善男子。以何緣
故說一闡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闡提輩實
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命盡者等。乃至廣說。」


【三種下至斷善根故。無習則無性也。一闡提至不
復名一闡提性也。下有習名有性也。發心即是習
故不名闡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復成無性。】


「當知此中就位前後有無恒定不相由也。」


【位之前後性之有無。理常自定各不相由也。此上
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別。成者成。不成者不
成。故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時教同許定性無性俱
[002-0337a]
不成佛。故今合之以為一教。若爾何以彼說初唯
不成次一向成。第二時中准說大乘唯菩薩機言
教攝機闕而不具耶。答深密經意許俱不成。以第
三破第二。故第二約遍計密說。第三約依圓實說。
以後照前。故知同許。又問義若如是終教既說一
性。何以分教等中以第二為始教第三為終教耶。
答彼第二時顯說諸法皆空。攝一切空經故當初
教。第三時教以有照空。以顯中道雙持空有。名持
法輪。三時次第總攝一代漸經。三輪義寬收經亦
廣。故當漸門。三教未克所宗。但是境空心有五種
三乘有不成佛。今明種性。方究其宗。本非終實。經
含多義。用有不同。非吾祖師前後異說。奘師歸於
至相之時。此章成於至相之後。言教具闕攝機寬
狹。自吾祖出。故知非後時方改也。】


「二約終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生
皆悉有性。」


【良以真如隨緣成種種味故。言法身流轉五道名
曰眾生。論曰真如內熏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
樂求涅槃。真如熏無明成淨用等。要問曰若依三
乘終教則一切有情眾生皆悉成佛。由他聖智顯
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故曰遍有情皆悉
有性也。孔目曰。佛性者諸佛所師。所謂法也。真性
平等猶如虗空。於諸凡聖無有限礙。名為佛性。】


「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黃石有金性。水是濕性。火是
[002-0337b]
熱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以一切妄識無不歸自真
性故。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
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
切眾生皆有佛性。」


【此在無情數中即諸法自性也。在有情數中名涅
槃性。涅槃即所證佛性也。論文甚明。或謂今學者
遍執論文並無此義者悞矣。良以真如隨緣而成
妄識。妄識從緣無有自性。皆歸真性也。故論曰以
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凡是有心
定當作佛。涅槃云若說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說。
孔目云佛性者據覺時語所以知者為隨其流處
成種種味。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則在有情位
中名為佛性。佛者覺也。口稱無情復言有覺。是知
不曉也。須知以性從緣則成差別。以緣從性方歸
一體。】


「問如有難云。若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應
當得。若言佛雖有心更非當得。是則無性眾生雖有
是心亦非當得。」


【佛及無性同是有心。佛非當得。無性應然。】


「答經中巳自簡濫故。但云眾生有心不云佛矣。以處
處受生名為眾生。故不同佛也。」


【經自揀云。眾生有心。何以濫佛。故不同也。】


「問若並有性。如何建立五種性中無性者耶。」


【性若並有。經論云何建立無性。】
[002-0337c]


「答論自有釋故。寶性論云向說闡提無涅槃性不入
涅槃者。此義云何。為欲示顯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
為欲迴轉誹謗大乘心依無量時故作是說。以彼實
有清淨佛性故。」


【此義云何。此是論中自有此問。論自答釋也。誣謗
大乘是地獄因。為轉此心令不生謗。故約長時不
得成佛。非謂永無清淨佛性。】


「又佛性論云。問云。若爾云何佛說眾生不住於性。永
無般涅槃耶。答云。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闡提因。
為令眾生捨此法故。若隨闡提因於長時輪轉不息。
以是義故經作此說。若依道理。一切眾生皆悉本有
清淨佛性。若不得般涅槃者無有是處。是故佛性決
定本有。離有離無故。」


【問下論自問也。不住於性不住清淨佛性。答下論
答也。若背大乘是謗誹大乘也。若有此法則墮闡
提。故為欲恐怖令捨此法故說無性。若墮此法則
長時流轉。約此義故經說無性。若依真實道理皆
有佛性。若言闡提實不得滅度無有是處。是故下
結成俱有。】


「解云又此論前文廣破無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
外道。有本定有。無本定無。有不可滅無不可生。此等
過失。由汝邪執無性義生。乃至廣說。」


【良以種性順因緣門。非偏在有。不偏在無。汝執定
無故生諸過。是失同外道也。】
[002-0338a]


「問前始教中決定說有無性眾生。此終教中並皆有
性。云何會通。」


【始終二教各有所依之經。二義差別如何和會。】


「答亦論自有釋。故佛性論第二卷云。何故復有經說
闡提眾生決定無有般涅槃性。若爾二經便自相違。
如何會二說。一了一不了故不相違。」


【此論王宗一性。故作此問。意在釋通。了者終教所
依之。經說一切皆有清淨佛性者了義說也。不了
者始教所依之。典言有無性者是權施不了說也。
是故如來所說不相違也。】


「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性。一切人皆不說有。三
乘始教中以漸異小乘故。說多人有性猶未全異彼。
故許一分無性。是故論中判為權施不了說也。」


【尚言一分無性猶未全異。故曰權施矣。】


「問若依終教。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即眾生雖多亦有
終盡。若如是者最後成佛即無所化。所化無故利他
行闕。行闕成佛不應道理。又令諸佛利他功德有斷
盡故。」


【生界雖多而皆有性終竟有盡。若如下立理進難。
若許俱成。二利行中利他為上。生總成佛則無他
可利。無他可利則無妙行。無行而成理不應故。又
諸佛如來利他功德無有斷盡。生界若盡則斷盡
矣。】


「如其一切盡當作佛而言眾生終無盡者。即有自語
[002-0338b]
相違過失。以無終盡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無
量人於眾生界有損。以不若有漸損必有終盡。有
損無盡不應理故。若無損者則無滅度。有滅無損
不應理故。」


【眾生總許作佛而云無盡。則自相違也。又如下問
生界損不損否。若有損。云何有損而云無盡。不成
理故。】


「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論等由此建立無性有情。離上
諸過。此義云何。」


【依上諸義。佛地瑜伽等論立無性者。其義善成。】


「答若謂眾生由有性故。並全成佛說有盡者是。即便
於眾生界中起於減見。眾生界既減。佛界必增。故於
佛界便起增見。如是增減。非是正見。」


【若謂下牒難是即下總非。既云增減。是外道說。故
非正見。】


「是故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
界增。見眾生界減。乃至廣說。」


【邪見之人則有增減。彼經又云。法身即是眾生。眾
生即是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又云。眾生界法
界無二無別。若言眾生法界有二有別者。我說彼
人名一闡提。】


「設避此見。故立此一分無性有情為不增減者。彼終
不能離增減見。何以故。以彼見於諸有性者並成佛
故。則便起於斷見減見。諸無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
[002-0338c]
於常見增見。以彼不了眾生界故。」


【設避下是牒難彼終下總非。何以下徵釋有情俱
成則後不復有成佛者。則斷見減見無性不成。常
在生界是常見增見。有如是見者由不了生界也。】


「是故經云。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
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


【在文可見。】


「文殊般若經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
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
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
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減。乃至十
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
量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減。」


【即文殊問般若也。假使過一劫等言其長時也。如
一下以一例多亦爾許時晝夜度生不息。如是之
多爾許成佛而不增減。此約一方說乃至下列明
十方也。】


「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
[002-0339a]


【何故爾所時界多佛度生而不增減。眾生既無定
相。將何以增減。法身被染故曰眾生。從緣成立性
本自空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
以義從名假立眾生耳。故經云若成正覺與不成
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
種種。能成所成皆無有相。復何增減。】


「義言說眾生界猶如虗空。假使無量勝神通之者各
無量劫飛行虗空。求空邊際終不可盡。非以不盡不
名遊行。非以遊行令其得際。」


【虗空諭生界。神通諭諸佛。飛行求空諭說法度生
也。】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以當得令其有終。非以無終
說有無得。是故諸難無不通也。」


【非以當得成佛令生界有盡。非以生界無盡說有
無性不成佛故。是故結成義宗。生界離盡不盡。諸
難皆遣也。】


「又為成諸佛利他功德無斷盡故。立一分無性眾生
者。


是則令彼諸佛但有變化利他功德。亦即斷彼隨他
受用諸功德也。以無菩薩證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
有麤斷滅彼細。以無一人得二乘無漏故。」


【登地即見報身。今無登地之機。故斷報身利他功
德。以彼無性但以人天而成熟之。又化下且凡夫
二乘見彼化佛。以彼無性伹是凡夫。既無二乘變
[002-0339b]
化利他有麤無細。】


「又今巳後諸佛無有一佛得說三乘等教。以無得聖
機故即斷諸佛同體大悲也。」


【應但天乘梵乘。諸佛不說聲聞等法。以無所化機
故。】


「又若定意謂悉有性故必皆有盡。恐最後佛闕利他
行故立一分定無性者。


然彼後佛終於利他不圓滿。以其所化無一有情得
聖果故。但佛菩薩二利之中利他為最。何有不令一
人得聖果而於自身得成佛耶。」


【不能度一眾生令得聖果故利他行闕。闕利他行
而自成佛耶。】


「又本皆發弘誓願云令諸眾生悉得菩提。是故令得
故本願不虗。而眾生界不可□故本願不斷。若不爾
者違本願故。行願虗故虗行成佛不應理故。」


【諸佛菩薩初始發心即有此願。由有此故得成菩
提。今皆無性不能令得故本願虗也。有性俱成生
界 故本願斷也。若不下虗發度生之願。無生證
性。行願虗矣。不能如實修行而自成佛。理不應故。】


「是故雖欲避上諸失建立無性。不謂彼過還墮此宗。
是故無性非為究竟了義也。」


【此上諸過是法相宗立此以難性宗。故云不謂彼
過。彼即性家也。還墮此宗即相宗也。以能立過設
難之家為此。受難之家為彼也。】
[002-0339c]


「問夫論種性必是有為。如何此教約真如為種性耶。」


【此亦有宗以事難理也。不達有為皆從真起。故有
是問。】


「答以真如隨緣與染和合成本識時。即彼真中有本
覺無漏。內薰眾生為返流因。得為有種性。」


【即起信云心生減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也。
即彼下論云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
義。乃至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又曰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滅相續心相。顯現法
身故。為返流因。為性種性也。】


「梁攝論說為梨耶中解性。起信論中說梨耶二義中
本覺是也。」


【梁論稱解性即是起信梨耶中本覺二論共詮也。】


「又彼論中如來藏具足無漏。常薰眾生為淨法因。又
寶性論云及彼真如性者彼本云如六根聚。經說六
根如是從無始來畢竟諸法為體。故解云以真如通
一切法。今簡去非情故。約云處眾生數中取彼畢竟
[002-0340a]
真如理以為種性也。」


【解云下章家示經義也。經取諸法中唯真如是不
可破壞故。故云究竟為體。】


「此與瑜伽所說名同。但彼約始教。以理從事麤相而
說故。約事中明種性故也。地持云種性麤相我巳略
說。此之謂也。」


【寶性與瑜伽所說名同。彼宗就事建立種性。故云
以理從事麤相而說也。以彼證。】


「寶性論中約此終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故。就真如
明性種性。是故佛性論云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


【就真如本覺以明故云終教以事從理深細而說
也。佛性下引證道諦即所修之道。皆從真流也。】


「又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
慧。


此等並就本覺性智說為性種。」


【指上所引經論並將本覺性智。說為性種也。】


「其習種亦從真如所成故。攝論云多聞薰習從最清
淨法界所流等。」


「又起信論中以真如體相二大為內薰因。真如用大
為外薰緣。以與無明染法合故。是故三大內外說薰
以薰力故。無明盡時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論云真如熏習義有二。一者自體相熏習者。從無
始來具無漏法乃至常恒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
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故為內熏也。用大者論用
[002-0340b]
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乃至見報應之身。熏
習真如滅無明等故云外熏緣也。隨事業二識見
報應等故與合也。無明下論云熏習真如滅無明
故。以真如常恒熏習故妄心則滅顯現法身。名為
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三約頓教。明者唯一真如。離言絕相名為種性。亦不
分性習之異。以一切法由無二相故。是故諸法無行。
經云。云何是事名為種性。文殊師利云一切眾生皆
是一相。畢竟不生。離諸名字。一異不可得故。是名種
性。以此准之。」


【唯真如者以無生滅等相。總鎔染淨。一一白白皆
悉真故。唯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離言說相。離
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金剛三昧經云。一切萬法皆
悉言文之相。言文之相則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
言說。眾生說者文語非義。論云以無分別離分別
故是故無二亦不。下論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
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是故下引經證大本維摩經云。爾時文殊師利讚
維摩詰言。善哉居士。如言說如如。耳聽如斯。乃真
實不二法門。斯乃真實不二法體。是故以此為種
性也。】


「上來約三乘說竟。」


【今明佛種性中間三教首標三乘。今結三乘則三
[002-0340c]
乘至此其義明矣。】


「第三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性。並皆具
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


【攝前等而言主伴成宗者此有二義。一依鎮國曰
以別該同皆圓教攝。即此同中必有別義。如事理
無礙必有事事無礙。猶彼江水入海亦鹹。華嚴大
疏佛身土中十門云上分權實。唯第九屬於此經。
若據融攝及攝同教。總前九義一總句是謂如來
無礙身土。普賢亦爾。義隨隱顯不可累安。達者尋
文無生局見。問答云巳上諸惑。一惑一切障。一斷
一切斷。此屬一乘教。皆是全收諸教作別教釋也。
二依孔目。橫依方便即是圓通究竟法。從彼所流
無異事故云雖約諸義。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
義也。何以故。為成普法故。普法所成故。是故攝成
主伴。即決擇中第八門也。孔目又曰。若據同教。說
即攝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義。文雖
是同而義皆別者。在此一一主伴成宗也。搜玄云。
如法華經。三界之中三車引諸子出宅。露地別授
大牛之車。仍此二教同在三界作見聞境。又聲聞
等為窮子是其所引。故知小乘之外別有三乘。互
得相引。主伴成宗。此是一乘為主。三乘為伴耳。然
是法華同教攝也。】


「二據別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二世間。
該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巳成就訖。
[002-0341a]
故大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虗空等。此之
謂也。」


【孔目曰。種性義者是其佛因。其義廣大。因果無二
者各攝法盡故。通依下孔目曰非偏在解行比證
因果等。又曰普賢證位佛果攝用無礙自在一切
皆盡故。又說從因感果依一乘教具一切因緣理
事教義人法因果。又總雖有因緣乃至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又盧舍那佛普賢行因成就因果與三
乘等別。又問云普賢因果法門體性不與世間道
理事同因。何從凡夫世間得成普賢解行等果。答
普賢因果不從凡夫世間尅得。何以故。若未成則
不說普賢。若巳成則舊來如此道理時事皆悉不
同凡夫之法。本來無物。無物能成。普賢對凡舊來
非有無所可成。唯普賢望普賢。說成說不成。可准
知之。大經下引證。】


「若隨門顯現即五位之中位位內六決定義等名為
種性。亦即此法名為果相。以因果同體唯一性故。廣
如經說。餘可准知。」


【五位即住行向地及果位也。六決定者。一觀相善
決定。二真實善決定。三勝善決定。四因善決定。五
大善決定。六不怯弱決定。此六何以名決定。有六
義故得名決定。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故。二望
所證決定巳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
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
[002-0341b]
由六義得名決定。孔目云。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
十地故亦通十住巳來。經云。十住中有五決定。十
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
不怯弱。此之廢興顯位高下增微故。通義可知。此
義通彼修生及本有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
同是證故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探玄云。大海十
相別諭十地。總一大以諭佛地。又云地有二分別。
所盡大虗以譬果分。能盡十相以諭因分。是故通
能所依為一種性也。】


「問云何種性約諸教差別不同耶。
答此亦有二義。一約法辨隱顯相收。二約機明得法
分齊。


初義者由此種性緣起無礙具五義門。是故諸教各
述一門。隨機攝化義不相違。


何為五者。一是隨執非有門如小乘說。二隨事虧盈
門如始教說。三從理遍情門如終教說。四絕相離言
門如頓教說。五性備眾德門如圓教說。


義雖有五然種性圓通隨攝遍收隱顯齊致也。


二明得法分齊者。或一切皆無唯除佛一人如小乘
說。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終教說。或亦有亦無
如始教說以許一分無性故。或非有非無如頓教說
以離相故。或具前四如一乘攝方便處說。或即因具
果通三世間如圓教說。餘可准知。」


【並如所依心識。准知可解。】
[002-0341c]


「第三行位差別者於諸教中皆以三義略示。一明位
相。二明不退。三明行相。


初者依小乘有四位。謂方便見修及究竟。又說小乘
十二住以為究竟。及說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廣如小
論說。」


【方便謂七方便。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
煖。五頂。六忍。七世第一。此七總名道前方便。二見
道。三修道。四究竟道。孔目云。從小乘位十二住即
合四果共成十二住。十二住者。一聲聞自種性乃
至第十二一切種阿羅漢。住三界九地者。一五趣
雜居地乃至第九非非想處地。欲界為一。上二為
八十一地者。九地復加十未至定地十一滅受想
地。】


「二不退者。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


【忍位等如前門說。】


「三其行相亦如彼諸論說。」


【即愚慧勝劣行相如毗曇等論。】


「問何故小乘行位等相不廣顯耶。答此中意者以義
[002-0342a]
差別顯教不同而小乘異大乘理無疑故不待說也。」


【文皆可見故下斷惑分齊中但標起而巳。】


「若依初教亦以三義顯初位相者此中有二。」


「一為引愚法二乘令迴心故施設迴心教亦但有見
修等四位及九地等名同小乘或立五位謂見道前
七方便內前三種為資粮位以遠方便故後四善根
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餘名同前。」


【施設下謂大乘經中有將大小二乘地位和合而
說如乾慧等地是大小雜列作十地也又如大小
二乘同說見修等皆為引令二乘迴心施設此法
也故云引愚法等此教通於三乘又說見謂見道
通大小乘小乘義者見謂推度為義謂能推度見
諦理故名見道見即是道屬主受稱有云八忍名
見八智名道即見之道依士得名大乘義者真見
道得無分別智親證諦理非比智知相見道以後
得智修道修謂修習道謂聖道於此位中勤修聖
道故名修道等者名同小乘故。】


「又亦為說乾慧等十地第九名菩薩地第十名佛地
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漸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
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
二乘人於現身上得聖果故不在後也。」


【十地者初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
地六離欲地七辨地八辟支地九十如章欲引等
者此乃三乘雜列從初至十示勝劣故又彼下既
[002-0342b]
二乘在現身得果故同彼說在地中得佛是方便
善巧也。】


「又此位相及行相等廣如瑜伽聲聞決擇及雜集論
說。」


【位相即上十地等孔目云地者位也行相者謂五
乘人所觀行相也。】


「問何故瑜伽等所明聲聞行位相而不同彼毗曇等
耶答不同相者有二義意一為顯小乘人愚於諸法
不了說故二為方便漸漸引向大乘故是故所明行
位等法皆悉方便順向大說故不同也此既非是愚
法小乘又非菩薩即知是彼三乘教中聲聞乘也。」


【見修乾慧等位相如何與前毗曇等不同耶答有
二意故不同一欲顯小乘不達法空對之以說毗
曇等所宗之經也二欲迴小入大方便漸同順向
大說故不同也此既下指此迴心教也退非愚法
進非菩薩即是三乘中聲聞乘也吾祖就聲聞藏
中准諸經論曲開三種一諍論聲聞藏謂契經四
阿含調伏五部對法二十部互相違諍所說不同
不妨聖果是故總名諍論藏二稱實聲聞藏如瑜
伽聲聞地及聲聞決擇詮示聲聞行位果等皆悉
稱實與理相應不同婆娑及諸異論以補處所說
非諸異論所能諍故是故總名稱實聲聞藏問此
中所說既與小乘諸部不同豈聲聞人有兩種耶
答此約教中說聲聞法盡理不盡理故開為二非
[002-0342c]
謂聲聞亦有差別三假立聲聞藏如大乘經中為
引聲聞令迴心故所立法門亦同聲聞名數而說
如無作四諦及道品等如諸大乘經中說不能繁
引既非菩薩所學是故名為假立聲聞藏問此中
名雖同小乘義實是大何得總說為聲聞藏答只
為此義名為假立問諸聲聞人根熟迴心所學即
是菩薩藏収此假立名於彼何用答但聲聞迴心
有二種一勝二劣勝者一往入大不籍此藏劣猶
怖大是故方便同彼名數令易信受故立此門今
即稱實藏収。】


「二為直進人顯位相者彼說菩薩十地差別。」


【十地差別者孔目云復約位從歡喜地盡第九地
於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故。】


「又以十地說為見修及通地前以為大乘十二住義
何以故為影似小乘故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
信亦成位此亦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攝
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四位謂𤌢頂忍世第一法菩
薩地前四位亦如是謂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


【又以十地者約位見修等同小乘故及通下約大
乘十二位於第十二最上菩薩住後即成其佛似
小乘十二住故地前四十心同小乘見道前四加
行故。】


「又亦為似迴心教故以信等四位為資粮位十迴向
後別立四善根為加行位見等同前。」
[002-0343a]


【地前立資粮加行似小乘見道前開七方便故。】


「問何故此教所立名數多分影似小乘等耶答為隨
方便影似引彼有勝方便故若全異彼難信受故若
全同彼不名引故。」


【答中全同全異俱不成引同而且異方成引義故
云勝方便。】


「問若引二乘可須似彼如為直進何假似彼小耶答
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始教中直進之人機麤淺故
不能盡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
而義理仍別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說者皆通二義一
為引小二為淺機是故說此為始教也。」


【答義理仍別者小乘即實初教即空等既為淺機
又復引小由是說為大乘初門也。】


「即如何義等者如瑜伽說云何巳成就補特伽羅相
謂諸聲聞先巳串習諸善法故若時安住下品成就
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非於現法
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中品成就
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
證沙門果非於現法得般涅槃若時安住上品成就
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於現法中
證沙門果即於現法得般涅槃。」


【上言以大似小者經論中何等法義是耶故引此
以示之巳成下巳於凡夫地遇佛教法起行進修
故下品等應是頂位巳還人也以忍位不往惡趣
[002-0343b]
故欲樂加行者即彼頂前諸位所修四諦觀行等
頂位人縱造業入惡趣必不起大邪見斷善根故
煖位不容久留諸趣後必生人天遇佛法證涅槃
故云非於現法等中品者應是忍位世第一法人
也以忍位不往惡趣世第一位雖是異生必能為
等無間緣引入見道正性離生位故上品者此應
見修位人也然此有多種人且如欲界現般那含
人謂此那含於現在身上般涅槃故此是最利根
人只於現在欲界身上得三果巳不生上界便能
進斷上八地七十二品俱生修惑證阿羅漢涅槃
果故。】


「如說聲聞獨覺亦爾何以故道與聲聞種性同故乃
至廣說。」


【當亦立三品也。】


「於菩薩位為似二乘亦立如是三種成就故彼論云
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淨勝意樂地
名中品成就住墮決定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菩薩
住下品成就猶往惡趣此盡第一無數大劫乃至廣
說餘二大劫配二成就如是等文類別非一皆具上
意可准而知。」


【勝解行地者論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名下品
成就爾時便有下品欲樂下品加行猶往惡趣此
盡第一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
法當知一切皆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中品成就
[002-0343c]
爾時便有中品欲樂中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第
二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覺品善法巳得相應極
善清淨覺品善法未得相應若時菩薩住上品成
就爾時便有上品欲樂上品加行不往惡趣此盡
第三無數劫邊際熾然無動極善清淨覺品善法
當知一切皆悉成就。】


「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論聲聞至苦忍緣覺至世第一
法菩薩至于迴向方皆不退也。」


【如種性處辨。】


「當知此中聲聞緣覺非是愚法是故皆是始教中三
乘人也。」


【揀愚法小乘此是通大之小故云是始教中人也。】


「亦可菩薩地前總說為退以其猶墮諸惡趣故如瑜
伽云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猶往惡趣故此盡第一
無數大劫如是等也。」


【地前總退如瑜伽等說此亦教淺非深細盡理說
也。】


「三明位中行相差別者如瑜伽云勝解行住菩薩轉
時何行何相或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
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不能如是或於一時具
足憶念或於一時成於妄類於諸眾生未能了知調
伏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
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能如實知
或時虗棄如闇中射或中或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
[002-0344a]
時於大菩提巳發心而後退捨由意樂故欲令自樂
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
而生驚怖猶豫疑惑如是等類名勝解行住。」


【言差別者如諸位行人所起智慧願行位位不同
言菩薩轉時者轉入諸位轉起諸行之時也何行
者所行之行云何何相者得位相狀若何也此菩
薩未能一向升進演義引瑜伽疏云即以此住有
漏種現及無漏種諸善為體而猶未證真寂之理
但印持決定而起諸行故名勝解行住。】


「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種性住行
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說。」


【十二住者孔目曰直進菩薩一人即有十地并說
見修後方得成佛及說大乘十二住一種性住二
解行住三淨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
上慧住七諦相應慧住八緣起相應慧住九有行
有開發無相住十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十一無礙
慧住十二最上菩薩住第一種性住者演義引論
釋能住人云謂由性有仁賢性能成菩薩行德不
由思擇制約有所防護故即善行人也瑜伽與孔
目名有小異。】


「若依終教示說菩薩十地差別。」


【孔目云約大乘終教有其十門顯十地故。】


「亦不以見修等名說。」


【不假似彼故。】
[002-0344b]


「又於地前但有三賢以信但是行非見位故未得不
退故本業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又云
始從凡夫地值佛菩薩正教法中起一念信發菩提
心是人爾時名為住前信相菩薩亦名假名菩薩名
字菩薩其人略修行十心謂信進等廣如彼說。」


【吾祖曰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無別位本業
經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謂一信心二念心
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
護心九戒心十願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乃至得
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門名入習種性
中故知無位但是方便行也又云此經中後四位
皆有入住出巳列十名辨十義等唯信位中無此
故得知也又本業經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
二是也問何故仁王經說十信為種性位仍只立
三賢位耶答此有相攝故如是何者義准有四句
一以本位攝方便故唯立三賢則沒信名准論住
位引文可知二以方便攝本位故即十住名十信
沒十住名也故仁王經云十信十止十堅心則不
論十住但名十信也三開方便異本位故則如住
前有此十心為方便等四於方便處假施正位如
前始教說又問信既實無正位何故始教說為位
耶答為始教機麤智淺行位不分影似小乘教故
說四位終教機細智深尅實分異故也。】


「又仁王經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進有退猶如輕
[002-0344c]
毛隨風東西等在此修行經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
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墮下二乘地況諸惡趣及凡
地耶。」


【習忍即伏忍當習種性也演義云習種性者十住
經云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彼經五十
二位亦即五忍經云善男子初發相心信恒河沙
眾生修行伏忍於三寶中生習種性修信進等十
信此之十心是習種性中為十住因開因異果故
說十心今文云忍前行十善即開信異住也在信
位中即有退墮登住初心即不退故云耳也。】


「設本業經說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論中釋彼文
為示現退也為慢緩者䇿勵其心故而實菩薩入發
心住即得不退也。」


【縱本業契經作如是說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
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
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
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出到第七住常住不
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是故起信論云修多
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
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如淨目天
子法才王子舍利弗各入第六住其間值惡知識
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惡緣即乞眼等。】


「其行相者起信論說三賢初位中少分得見法身能
於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眾生又以願力受身自
[002-0345a]
在亦非業繫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見於報身佛其所
修行皆順真性謂知法性體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
羅蜜等廣如彼說又梁攝論中十言名凡夫菩薩十
解名聖人菩薩等其地上行倍前准知。」


【即彼論信成就發心菩薩行狀三賢初位者信滿
入住也少分下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
於法身能於下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
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等乃至入於涅
槃又云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等又依下
論云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
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等又云復次初發意
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其所
下論云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
性體無慳貪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修行
般若波羅蜜然是解行發心中文位當行滿入向
深解現前即十解中之解也所修離相即十行中
之行也知法性無慳等顯所修離相總是地前初
僧祇中行相故梁論可知。】


「是故當知此中行位與前始教淺深之相差別顯矣。」


「問此教豈不通引二乘何行位不似小乘說耶答此
後諸教並皆深勝所引二乘亦是純熟高勝機故不
假似彼也。」


【在文可見當知此引二乘令迴心向大非三車引
諸子也。】
[002-0345b]


「若依頓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離相故一念不生
即是佛故若見行位差別等相即是倒故。」


【如地品中十地如空中鳥跡豈有差別孔目云若
約頓教即一切行位皆不可說以無相故此據三
乘方便說古德云一念妄心不起云何不得名佛
又心本是佛念起故為眾生故念不生即是佛也
法數章就維摩嘿然無言義當頓教嘿絕萬法故
對法論云不待名言及餘根境是名實有即顯待
名言根境是假有也是故見相差別即名顛倒大
疏等皆言頓教無位者即其義也故佛境界章言
若據頓教舉心皆不當理。】


「若寄言顯者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無所有何
次第又思益經云若人聞是諸法正性勤行精進如
說修行不從一地至一地若不從一地至一地是人
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


【寄彼不次之言以顯無位引經云相經文語略演
義第五具出初之七句以義配同最後一句據理
都泯又云不立地位者以第八句中一切俱拂故
云正意在於下句平等理中佛亦不立復何更有
次第證耶故云無所有有何次即經長行云於第
一義無次第相續等若爾如何祖師復說頓教無
位之位而指起信論翻妄四位凡賢聖果次第說
耶答彼鈔註曰傍斷譬如逐鹿者不見山斬蛟者
不見水志在蛟鹿忘於山水傍觀之士言其登山
[002-0345c]
有高下入水有淺深行者忘心唯知寂滅世尊說
彼斷惑有麤細得位自高下法爾必然無位之中
有此位故論結四位云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
平等同一覺故問起信豈亦頓教乎答以起信三
重因地凡賢聖果四位圭山釋義總屬頓門與圓
覺一體又云今用論者分齊一也良以論中從生
滅門入真如門生滅是能入之假真如是所入之
實以假從實故屬於頓又此論雖有四法正以一
體摩訶衍為宗故故當頓教若爾何以復云正終
兼頓當知此約眾生心生起染法如來藏隨染故
云欲究妄本約凡以標心義判要彰動末先明靜
體故正終而兼於頓也。】


「若依圓教者有二義。」


「一攝前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


【攝前諸教者則知前四皆圓中四教非圓中別有
四教也諸門攝前義皆同此。】


「二據別教有其三義。」


「一約寄位顯謂始從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隨得
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取故主伴故相入
故相即故圓融故。」


【始從下謂寄彼三乘次第六位顯此教中一得一
切得也何以下擇相收清涼曰六位不亂以更収。】


「經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是故經中十信
滿心勝進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
[002-0346a]


【即初地經文此與演義第二用意小異彼但當位
之中自一攝十此證一得一切得五十二位正當
彼中總攝諸位故此云得一切位及佛地故是故
下義引梵行品文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
應於諸法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
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
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


「又以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無二始終無
礙於一一位上即是菩薩即是佛者是此義也。」


【言相即等等於相收相入也一一位者此別明五
位互攝如初住攝於初行初迴向初地第二住攝
二行等第十住滿則十行滿等十行智度圓十地
智度滿如海憧比丘寄第十住頂出諸佛灌頂成
佛者即其事也前約理行圓融此兼行證相似。】


「二約報明位相者但有三生。」


「一成見聞位謂見聞此無盡法門成金剛種子等如
性起品說。」


【亦名見聞生故曰三生未起解行前皆見聞生性
起品彼經說親近如來見聞所種善根皆悉不虗
出生無盡覺慧乃至到無功用智地即引喻云佛
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
于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同處故。】


「二成解行位謂都率天子等從惡道出巳一生即得
離垢三昧前得十地無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
[002-0346b]
廣如小相品說。」


【經云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
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
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淨眼等咸生歡
喜踊躍稱慶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又足輪有光名
清淨功德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
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巳天鼓說法時諸天子聞說
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等離垢三昧前者地論
說得離垢三昧現在前又此是果定而有二分今
得十地故言前也。】


「又如善財始從十信乃至十地於善友所一生一身
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賢諸行位者亦是此義也。」


【初見表十信至釋種童女得法雲地最後見普賢
菩薩與諸佛等普賢等至覺位清凉曰非唯前後
理觀圓融行布亦足彌勒言餘諸菩薩無量劫修
善財一生皆得故言具足諸行位也。】


「三證果海位謂如彌勒告善財言我當來世成正覺
時汝當見我如是等。」


【即入證分齊處也彌勒等者入法界品經云善男
子我願滿足成一切智得菩提時汝及文殊俱來
見我。】


「當知此約因果前後分二位是故前位但是因圓果
在後位故說當見我也。」


【今見彌勒但是因圓見成正覺則是果滿也。】
[002-0346c]


「三約行明位即唯有二謂自分勝進分此門通前諸
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如普莊嚴童子等也。」


【行行之中皆有此二探玄云然此二分通說有七
重一約一行生熟分二約二行如先施行巳成後
修戒等三約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為勝進
五約比證以分六約二位謂前位巳成為自分趣
向後位為勝進七就因果因成自分入果勝進得
法分齊處者所得三昧也如善財於彌勒所得解
脫門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未得
三昧是善財自分得三昧巳則是勝進二位不同
普莊嚴者探玄云此童子得法是何位者義准上
下經有三種成佛一約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終
心勝進分後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終
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攝即具諸位至佛
果也是故此童子見初佛為信位自分聞初經為
信位勝進見後佛當解位自分聞後經為解位勝
進以攝諸位皆具足故二約行總不依位但自分
勝進究竟即至佛果三約理則一切眾生並巳成
竟更不新成以餘相皆盡故性德本滿故。】


「其身在於世界性等以上處住當是白淨寶網轉輪
王位得普見肉眼見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等。」


【世界章云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謂
積種成性等此當萬子輪王巳去所居若晉經寄
當十地如兜率天子從惡道出即得離垢三昧前
[002-0347a]
得十地無生法忍位一乘義章曰若證得普賢位
在六相方便十地位中何以故依十地證義會普
法故今章既云及以得法分齊處說則知普莊儼
等位皆十地准唐經云種一清淨金網轉輪聖王
據晉經云所謂白淨寶網輪王等清凉會云是則
多箇輪王非一輪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
淨金網者准瓔珞上卷金輪在十迴向中初地巳
上皆是琉瑠輪而增寶數為別是知舊譯為寶網
者勝金網也故彼經云歡喜地百寶瓔珞七寶相
輪四天王一萬子為眷屬寶數一一增至第七地
十三寶相輪八地但云大應寶相輪九地云白雲
寶相輪十地云百萬神通寶光瓔珞無畏珠寶相
輪若順晉經白淨之言則當九地今章與孔目皆
云十地但據晉經天子所得位判清凉由二經不
同以義會通故有是說普見下一乘義在普見肉
眼位中見十方界經云菩薩住金網輪王位放摩
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
十地位成就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等又菩薩
業報清淨肉眼乃至如頗梨鏡清淨光明照十佛
剎微塵數世界等。】


「若三乘肉眼則不如此故智論云肉眼唯見三千世
界內事若見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為故知不同
也。」


【文處可見。】
[002-0347b]


「又彼能於一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一時皆至
離垢三昧前餘念念中皆亦如是。」


【經云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
微塵世界中教化眾生乃至未曾一念而得間斷
若有眾生暫得遇光者必獲菩薩第十地位皆至
離垢三昧之前者孔目云若約解行法分齊尅唯
未得離垢三昧其離垢三昧是未受職之前定又
云當知白淨輪王之位福分非少若起利用即合
無量眾生發不退菩提心及在十地無生法忍地
唯未得離垢三昧少分之力故云至前定也。】


「其福分感一錠光頗璃鏡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等。」


【一乘義章云白淨寶網輪王位時有錠光頗梨鏡
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等世界驗知福分不少也。】


「當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內之行相也以約因門
示故。」


【如是身土化用福分是解行生行相以此照前約
行明位是位內行相矣以約下以因果該徹圓通
之法在因為因在果為果總別相成無有前後始
終淺深近遠等別今云解行者就因門示也。】


「若約信滿得位巳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經能以
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與虗空法界等一時供
養無盡諸佛作大佛事饒益眾生不可說也廣如信
位經文說又云不離一世界不起一坐處而能現一
切無量身所行等又於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時成佛
[002-0347c]
轉法輪等乃至廣說。」


【言得位即信滿不退際上以終教三乘至此入住
名為得位今以一乘同彼而說引彼三乘令入一
乘故三一義章云但不退以後即明得彼普賢之
法約熟教比之即十信滿心巳去即是其位其普
賢位中對彼解行法及彼得義唯有自分勝進兩
義不同故下文問答備揀終教三乘皆遍法界巳
得普賢法故經引晉譯賢首品十種三昧中第四
手出廣供三昧門偈也。】


「是故當知與彼三乘分齊全別何以故以三乘行位
是約信解阿含門中作如是說也。」


【與彼下建立一乘十義差別後結判云此上十證
足為龜鏡其別教一乘所明行位因果等相與彼
三乘教施設分齊全別不同廣在經文略如下辨
行位因果則此復揀者會成前義此中正揀終教
三乘豈有前後義異文句全同祖師不明辨而示
後學聖言寧容有失何以下徵三乘行位者種性
章云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一約始教二約
終教三約頓教真如章云真如有二門一者一乘
真如二者三乘真如次釋云三乘真如復有二門
一頓教門二漸教門又次云漸教門者略有三門
一終教門二始教門三所知門又此下問答正以
三乘終教對揀則所揀三乘通諸教甚明矣良以
長養彼根器故施設行布十地等行位令生信解
[002-0348a]
阿含此云淨教乃至佛果並是教佛一乘義章約
諸教說行位竟頓教末文結云此據三乘方便說
章初云今依大乘云昔日但有言教無實行果故
云三車空無又云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但有其名
以望一乘但是教故是故經云以佛教門出三界
苦等妙趣云又諸三乘經論所明位地及差別次
第法相門等並約信解門中依如是說故大論云
隨一方化儀也若據行法則不如是行解亦入解
門彼亦通揀諸教也問頓實二教豈皆權也答既
皆一方化儀非無盡說是故前四皆方便權施也
行法分齊云若修菩薩道為迴聲聞初教許行為
引初教終教許行為引漸教頓教許行為引頓教
圓教許行當知頓實皆是所引唯圓教究竟非所
引也又云據佛別意唯一乘可行餘不可行何以
故非究竟依故是故前四皆是此經方便枝末法
輪並非本究竟正乘也。】


「問前終教中不退際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與此何
別。」


【終教三乘信滿入住亦得八相等與今一乘何別
此如起信等說。】


「答彼於此位示成佛時於後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
故但是當位蹔起化故此即不爾於初位中起此用
時於後諸位並同時起皆巳得故是實行故該六位故。」


【答彼終教但於信滿入住得位證如能起化用示
[002-0348b]
現成佛於後諸位並未得故皆不自在不同一乘
一得一切得一起一切起並皆自在妙趣云華嚴
中信解行等諸位以信一言成其信位位中所含
即通成解行理事一切法門等。】


「問義既不同何故一種同是信滿勝進分上起此用
耶。」


【一三義異權實宗差何故同此起用。】


「答為欲方便顯此一乘信滿成佛令易信受故於彼
教先作此說。」


【良以信該果海理圓難信故佛菩薩於彼三乘終
教信滿之處說能作佛巧令聞者易信斯經也。】


「問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滿心即得佛者何須更
說後諸位耶。」


【文處可見。】


「答說後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後亦爾。」


【初後亦爾者所說一切即後中所具一切也。】


「問若初即具後得初即得後者亦可後亦具初既不
得後應亦不得初耶。」


【以後例前可見。】


「答實爾伹以得初無不得後故是故無有未得後而
不得初也。」


【實爾者理實如是若無十一不成故餘文可知。】


「問若爾云何得說諸位階降次第。」


【若初後皆具一切義實夷齊云何經中復說階降。】
[002-0348c]


「答以此經中安立諸位有二善巧一約相就門分位
前後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約體就法前
後相入圓融自在異彼三乘是別教也。」


【約相者且入法行位皆有體相用三若就十住約
法說者十住之中教義二分吾祖乃言義中以平
等法界為體十住行位為相應教所詮為用教中
以六決定為體十住不同為相益機為用就門者
以住行向等為門却以住向地等相就於六位之
門故有前後階降次第不同寄同三乘引彼之機
令捨權三而入一實也此中所同即終頓三乘能
同即別教一乘寄同三乘融會云又華嚴經文前
之五會及十明巳後盡不思議品即以別教從三
乘說十地文中即用一乘圓教從三乘教以顯別
教說又十地巳前四會中六決定文何故不依十
數而說答六決定是本分義深體略難解故寄三
乘之教却顯一乘玄趣令其聞者一往易解也經
文善巧交絡二義顯宗分齊極善妙也又言同者
吾祖云同者通也故名通教一乘或名通相一乘
又云通之與同義無別趣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
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經云毗尼即大乘也
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等今以一同於三彼以
三同於一是則兩宗交接連綴引攝令歸別教一
乘也又云同教者經云會三歸一故知同也是則
全収諸教前四皆三乘是遠方便攝故上云則三
[002-0349a]
乘等並名一乘是故總列同教中也若爾何以大
疏但同頓實答且収江河若地品疏鈔亦說若下
同三乘亦収始小但彼文正約性相料揀對權顯
實以後三為一於一乘以分同別則頓實為同圓
教為別能揀十條亦即此經同教中義圭峯指云
華嚴同教故大疏至義理分齊中即言同教者同
頓同實理事無礙法界一一會前終頓未說同於
始小至地品方該前四貞元疏總相會通中第三
於大乘中復分為二一者權教大乘亦名三乘即
第二大乘始教二實教大乘亦名一乘謂會三歸
一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故即後三教合名為
實即今性相二宗乃至有多差別十對料揀竟即
云第四就實教中復分二教一約有位無位以分
頓漸二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
不融為同教一乘第五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故
知同頓同實是合終頓歸於一乘為同教也貞元
至義理分齊中亦云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
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
乃至云以別該同皆圓教攝等鎮國二疏其義一
揆若言華嚴經中自有能同一性一相為同教者
豈得便云不融又不應後三合為一實開同別矣
但彼合二教歸圓此引三機入一但小異耳問分
四教中同教一乘如探玄等從共教開出何以今
云圓教攝耶答當知總相會通義意雖同文言小
[002-0349b]
別或有廣略一或合為一圭峯云圓教攝於前四
一一同圓唯一善巧二或開為二探玄首開一乘
前四為三乘即是智論共教三於共教中開出小
乘四於共中開出終頓為同教一乘貞元則初開
小乘次開權教三乘後於一乘開為同別玄談該
於多義對小顯大則先開小乘對權顯實乃開前
二為權後三合為一乘乃至開成四五皆圓教漸
次開也故此同教從一從三理無不可但由不知
或總為一即是圓教乃云非圓中開出又問何以
定知是今圓教章云若依圓教有二義一攝前諸
教等又云三約一乘有二說一攝前諸教所明種
性並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攝方便故如此
文義溢目盈空不知思耳由是義故所揀三乘正
揀終頓伹異權三不足為別教也餘如同教策辨
二約體者如十住以平等法界為體今以行位等
為體以就圓融普法是故前後圓融異彼三乘是
別教也。】


「但以不移門而恒相即不壞即而恒前後是故二義
融通不相違也。」


【不移門而恒相即行布不礙圓融不壞即而恒前
後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教相施設圓融是理性
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性是即相之性是故不相違
也。】


「問若爾是初門即一切者何不說信位初心即得而
[002-0349c]
說滿心等耶。」


【文處可見。】


「答若自別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終教位說以彼
教中信滿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處一時
得此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不於信初心說以未
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


【答若直自宗別教則不依位成一乘義章云若依
一乘圓通之教由義自在總別相成故無前後始
終淺深近遠等別又要問云若須成佛則數數成
新新斷結亦不住學地若對不成機則常不成由
如大海於諸位中無有溢滿等今寄下義皆可見
問若爾應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滿。】


「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餘義准之。」


【今但是信行成就故非位佛若伹言十信作佛不
論十地終心作佛則是三乘教若具五位及九位
作佛則是一乘圓教攝若小乘三乘並是阿含佛
一乘是義佛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上
[002-0350a]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下


「第四修行時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謂諸
聲聞中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謂於一生種解脫分
第二生隨順決擇分第三生漏盡得果極遲逕六十
劫中根者謂獨覺人極疾四生得果極遲逕百劫上
根者謂佛定滿三僧祇劫。」


【若依下正示一生種解脫分者謂第一生修聲聞
資粮作五停心觀別相念觀總相念觀等名隨順
解脫分善第二生修聲聞加行作四諦一十六心
拋緣減行等名順決擇分善第三生起智斷惑入
於見道極遲則鈍根六十劫初二十劫修資粮次
二十劫修加行後二十劫入見道正理論云初位
下種次位留成後位結實中根獨覺亦名緣覺四
生者第一生修聲聞資粮第二生修聲聞加行第
三生別修緣覺資粮加行第四生入見道便證無
學百劫者二十劫修聲聞資粮二十劫修聲聞加
行二十劫修緣覺資粮二十劫修聲聞加行第五
二十劫方入見道證無學果上根定三僧祇第一
無數劫修大乘資粮加行第二無數劫入見道乃
至七地滿心第三無數劫從八地初心乃至十地
[002-0350b]
滿心生色究竟天上他受用土中更百劫於頂寂
定中學諸相好千劫於金剛定中學諸威儀萬劫
於大寂定中學諸化行然昇大寶華王座上放十
道光明成得正覺拆玄云遇一化佛出世名為一
生如舍利弗等於過去拘那含牟尼佛時修聲聞
資粮於迦葉佛時修聲聞加行於釋迦佛時方入
見道乃至極果也。】


「此中劫數取水火等一劫為一數十箇合一為第二
數如是展轉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依此以數三阿
僧祇也。」


【水火等一劫者要問云依小乘教世界成壞大劫
滿三僧祇則將一成壞劫為一數劫數此十劫為
第二如是數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所以說六十
者孔目云小乘以六十劫為大劫阿僧祗小乘經
三僧祇得作佛。】


「問何故下根返經時少而上根等乃多時耶答能於
多時修練根行等以為難故是故多也。」


【於文可知。】


「又依婆娑等菩薩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
者謂戒定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時一三阿僧祇
劫修有漏四波羅蜜時二於百劫修相好業時三出
家苦行修禪定時四菩提樹下成正覺時。」


【法身者即以丈六五分功德法為體三僧祇者婆
娑云一切諸佛盡於三僧祇劫修諸方便四波羅
[002-0350c]
蜜即前四度也三祇修有漏者未入見道故尚在
四加行位入見道發真無漏三十四心斷結成佛。】


「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業於㝡後身伽耶城淨飯王
家受生報身於摩訶陀國而成覺道餘如彼說。」


【父母所生身三祇行滿百劫修因然後菩提樹下
而登正覺。】


「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逕三僧祇。」


【定劫章云大乘小乘二乘不同三乘大乘佛准一
方化儀經此三大劫修道得成佛若依頓教則不
可說彼則正約終教以揀小乘今章開於始教故
二處小異。】


「但此劫數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數至百
千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胝名第一數數此俱胝復
至俱胝為第二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數至第一
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數中第一數也依此數滿
三阿僧祇。」


【不同小乘下鎮國云黃帝筭法但有二十三數始
從一二終至正載鈔云從一至十為十次有十三
數謂十十為百十百為千次萬億兆京垓䄷壤溝
㵎正載言載者天地不能容載也小乘六十巳至
無數亦約從一至十為十十十為百乃至䟦羅攙
方第五十二阿僧企耶彼論失於後八六十之後
別無數法僧祇品中有百二十四數倍倍變之故
非凡小所知也小乘中但以水火劫之一劫為第
[002-0351a]
一數却從一二數至十便為第二數大乘以水火
劫數至百千百千則當於億數此復至百千則百
千億為一俱胝方為第一數則相去甚遠數此復
至者謂一俱胝二俱胝數至俱胝方為第二數良
以數法有三種謂上中下下等數法十十變之中
等數法百百變之上等數法倍倍變之故有不同
也又俱胝若唐三藏譯百億為俱胝若測法師深
密記第六云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
百萬三者千萬是故諸說或有不同也如是次第
下舊本云以所數等能數至一百者如約俱胝以
數物則俱胝為能數也復數至俱胝是等能數也
經中從百洛叉為一俱胝中間越劫阿庾多乃至
趣趣為一至一至為一阿僧祇故言次第至一百
也阿之言無僧祇曰數謂三無數劫也十大數者
即心王所問十大數也謂僧祗至不可說不可說
耳。】


「仍此教中就釋迦身以分此義如優婆塞戒經云我
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燈佛所滿
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我
於往昔釋迦佛所始發阿耨菩提心。」


【文中可知。】


「又依本業經又有百劫修相好業但是變化非實修
也又以一偈歎弗沙佛巳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
成佛也。」
[002-0351b]


【為引二乘故示修此業又以下智論歎弗沙如來
超彌勒九劫先成正覺偈即天上天下無如佛等。】


「問三無數劫修諸實行應成報身何故乃就化身說
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機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
見故是權教故作是說也。」


【以釋迦身為化身故下機者即前機麤淺故有二
乘者即引一乘故又是三乘共教二乘唯見化身
故是權教者謂三乘中就法華前以分權實如云
金剛般若三乘始教大品般若是三乘終教清凉
所以不取光宅者以法華之前不分權實玉石俱
焚也。】


「若依終教說有二義一定三阿僧祇約一方化儀故。」


【劫章中文與此同如上巳引念劫成佛中又云若
據一三千界定三僧祇成佛此依華嚴一百二十
數說僧祇義就此一類世界也。】


「又此教中修實行故成實報身不約化說故法華經
云我實成佛以來經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
劫又經云我於燃燈佛所得受記等皆以方便分別
故也。」


【修實行者從真流故如起信性無慳貪隨順檀等
然燈授記即金剛經文諸經所以異說者方便分
別引彼器也。】


「又亦無百劫修相好業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
分不修福分是故臨成佛時更於百劫別修彼業始
[002-0351c]
教中引彼亦同彼說仍是化也此終教中論其實行
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


【小乘唯求出離不肯化生故有羅漢飡沙是無福
也今此勝無別修也。】


「二不定三阿僧祇此有二義一通餘雜類世界故如
勝天王經說。」


【要問云若通餘世界亦不定三僧祇亦指彼經以
諸類世界時劫不同故。】


「二據佛功德無限量故如寶雲經云善男子菩薩不
能思議如來境界如來境界不可思量但為淺近眾
生說三僧祇修集所得菩提而實發心以來不可計
數。」


【先示意次引經證起信亦云為懈慢眾生說無量
阿僧祗修為怯弱眾生故說一念成佛是知普機
之外皆淺近之器也。】


「解云此中不可計數者是不可計數阿僧祇劫非但
三也。」


「問何故前教定三僧祇此教有定不定耶答前教生
故此教熟故方便漸漸勸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此說
也。」


【機有生熟是故說不同麤細二教雖異總勸三機
向後一乘也。】


「若依頓教一切時分皆不可說但一念不生即是佛
故一念者即無念也時者即無時也餘可准思。」
[002-0352a]


【皆不可說者地章云頓教者唯有一門所謂無相
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真如所成故
不可說有諸異相門一切俱離是名佛也。】


「若依圓教一切時分悉皆不定何以故為諸劫相入
故相即故該通一切因陀羅等諸世界故仍各隨處
或一念或無量劫等不違時法也餘義准之。」


【謂諸劫既乃即入不可得而分其定量又乃該通
同異類剎事非一准要問云依一乘義成佛時節
並皆不定為十方世界時節不同因陀羅世界等
並據當分報位說有為諸劫相作及相入等故無
定時仍不違時法者所謂或無量劫等也。】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


【所依身有二種一者分段分謂分限段者形段即
三界苦果身之與命有定齊限無所改易故名分
段唯識論云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
分段即以惑業苦三為體如演義釋二者變易謂
改麤為細易短為長改轉不定故名變易故論云
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諸乘修
行不離二身故就此以明諸教不同分段即煩惱
為緣變易以所知為緣。】


「若依小乘但有分段身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實非
化。」


【但有下以此教唯斷煩惱究竟位方盡故是實下
佛德章云若依小乘實佛報身生在王宮臨菩提
[002-0352b]
樹成佛攝生化用及德皆在其中。】


「若依始教中為迴心聲聞亦說分段至究竟位佛身
亦爾然此是化非實也。」


【引彼就下而說義與小乘同但佛身是化耳。】


「若依真進中有二說一為寄顯十地之中功用無功
用麤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以還有分段八地
以上有變易。」


【然諸教皆有直進迴心凡夫直入菩薩乘謂之直
進先入二乘或至無漏然後發心皆曰迴心小乘
中亦有直進故要問云仍直進有二種一大乘中
直進二小乘中直進菩薩寄於二身顯二位差別
非實受二身也以七地巳還修隨相有功用行八
地巳去修無相無功用行欲顯二行麤細異故故
說有二身也。】


「二就實報即說分段至金剛以還以十地中煩惱障
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
之身故十住經云第十地巳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


【實報即業惑等所感身如分段身以惑業苦三為
體言惑者謂分別俱生煩惱障發業潤生能為緣
故言業者即總別報業正感助感能為因故言苦者
即三界九地四蘊五蘊能為果故唯識論云一分
段生死謂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
感三界麤異熟果等言變易者即以無漏業所知
障欲色二界異熟五蘊為體謂諸聖者由以悲智
[002-0352c]
上求下化念斯分段短促不能長時遠征大劫修
行遂以所知障為緣無漏業為因冥資故業故業
被資便能熏感識等五支五支種子既被感巳生
現功能而復殊勝改麤為細易短為長名變易身
唯識論云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
業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名變
易生死今說行者所依之身故云實報此教既留
煩惱至金剛位受分段身以煩惱發業受分段故
故十地下引證既有中陰知是分段也亦名中有
身。】


「問八地以去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漏
智果恒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行惑何得更受分
段之身耶。」


【八地下以於俱生中六七識惑七地巳來寄有現
行八地巳去永伏不起又如未那煩惱寄至七地
八地以去唯有所知等故引為問前說分段至金
剛位故須問釋。】


「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
種用以受生。」


【可知。】


「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又
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


【隨眠即是種子故九煩惱中一隨眠貪二隨眠瞋
三隨眠癡第四貪瞋癡等分極重上心惑方是現
[002-0353a]
行也又稠林中十三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
煩惱故指隨眠為種子也。】


「解云聖人受生非現潤彼復留種子如何不受分段
身耶若言八地巳上以智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惑
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
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


【聖人下釋成當受分段若言下奪其惑種無用而
不斷也彼既下反質而結成本義。】


「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巳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
受變易身通諸位也。」


【巳斷煩惱者既無惑障許受變易也三乘中迴心
即入十信故通諸位也。】


「問若爾何故聖教說八地以上唯所知障為依止故
受變易身。」


【即下第四仁王中義也。】


「答此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經作此說。」


【經作此說為寄對顯優劣耳非實受此身也。】


「然此寄對依諸聖教約位不同略辨十門。」


「一說羅漢即同於佛更不分位如律中說佛度五人
巳即云通佛有六羅漢出於世間文同座等當知此
約小乘教說。」


【出於世間者位當出世間也。】


「二亦於佛地分出羅漢如對法論說得菩提時頓斷
煩惱障及所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此中雖約煩
[002-0353b]
惱盡邊名阿羅漢而亦為生諸聲聞中心勝欲樂故
寄於佛果以分大小也。」


【寄斷二障巳分大小也而言雖者亦止言斷惑障
成阿羅漢而不說彼亦斷智障是亦為生彼心中
勝欲樂也。】


「三第十地名阿羅漢佛地超過故非彼也如涅槃中
說四依云阿羅漢者住第十地此寄因異果以分大
小此上二門約始教中迴二乘教說。」


【文亦可見此上等者對二乘說故知是迴心教也。】


「四七地以還寄同羅漢八地以去寄菩薩位如仁王
經云遠行菩薩伏三界習因果業滅住後身中住第
七地阿羅漢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
也此約始教直進中說此中既寄聲聞至七地故煩
惱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此菩薩行位
勝前是故唯有彼所知及變易身。」


【遠行即七地伏三界習等以此地巳還寄滅三界
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又七地巳去寄菩薩位細於
二乘寄滅色心習氣又俱生第七識惑七地巳來
寄有現行又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寄滅色心
二習無明又八地俱生內六七識惑永伏不起又
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八地
巳去唯有所知障二障二身以顯二位不同故在
直進中也。】


「五初二三地寄同世間以得世間四禪等故四地寄
[002-0353c]
是須陀洹等以得道品故此初出世故五地寄此聲
聞羅漢以得四諦法故六地寄辟支佛以得十二緣
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薩以得無生法忍故此如
本業經說上來唯約三乘教說以未分出一乘法故。」


【前三地修四禪八定寄同世間即人天也四地寄
須般洹等三果即出世間也五地巳下寄出出世
間五地修四諦六地修十二緣生觀七地巳去寄
菩薩以同得無生忍故通以十地寄三乘說前六
寄同凡小後四通寄大乘未分出一乘者融一同
大故也。】


「六世間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薩以未
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梁攝論
等說此約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說。」


【於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


「七於初地之中巳過世間及二乘故如地論等說此
約三乘中比證分齊說。」


【此約地前比觀登地現證分齊不同故初地過凡
小也。】


「八地前三賢位巳過二乘地如起信論說又如仁王
經說習種性中有十種心巳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此
約終教退不退說。」


【起信論信成就發心十解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
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故知超過仁王經行位中
巳引。】
[002-0354a]


「九信滿心後即過一切小乘三乘等如賢首品說此
約一乘說。」


【信滿發心即得成佛等。】


「十初在凡夫地創發心時即過二乘如智論說羅漢
比丘知沙彌發心推在前等此通一乘及三乘說。」


【即智論說阿羅漢將沙彌行令持衣鉢道中沙彌
思惟當以何乘得入涅槃即發大心師知其念即
取衣鉢自將令沙彌前行沙彌思惟佛道甚難且
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將衣鉢令沙彌後行如是
至乎三沙彌問師師具答曰汝發大心吾修小行
故令汝前汝今退菩提心汝是凡夫不合居吾前
沙彌聞巳警悟即住大乘。】


「由有如是寄對法門故諸說前後准此而知。


若依終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於初地中永斷一切
煩惱使種亦不分彼分別俱生於所知障中亦斷一
分麤品正使是故地上受變易身至金剛位餘義如
下斷惑中說。」


【地前留惑等並如斷惑中具釋。】


「問若於地上不留煩惱云何大悲同事攝生。」


【惑障潤生地上既不留惑云何度生。】


「答若於地前及始教中願智力劣故留煩惱助願受
生今此不爾願智勝故自在同生。」


【此教地上願智殊勝自在同生不同地前并初教
中故須留惑也。】
[002-0354b]


「問如說八地以還菩薩略有二類一悲增上二智增
上悲增者留惑受分段身故智增者伏惑受變易身
故此義云何。」


【問意可知。】


「答如此所說良恐未然何者若悲增上其惠必劣劣
惠導悲悲應滯見滯見之悲豈名增上縱悲智齊均
尚不名悲增上況以劣惠導悲而言增上若智增上
其悲必劣劣悲導智智應滯寂滯寂之智何名增上
以諸菩薩從初以來異凡小故悲智相導念念雙修
如車二輪如鳥之二翼何得說彼有增減耶。」


【既滯見滯寂故非增上唯修智分則墮二乘修住
相福則墮凡夫故菩薩發心巳來雙修二行豈互
增減。】


「當知由此始終二教麤細異故有二生死非由悲智
互增上也。」


【始教麤故地上受分段身終教細故地上受變易
身非由互增上也。】


「若言彼智增上者有小乘習怖諸煩惱故永伏者若
於地前未證真如可約本習容有此類以未純熟故
初地以上行解純熟同證同行同修同斷如何得有
如是差別故起信論云地上菩薩種性發心修行皆
等無差別也。」


【若言至永伏者牒問若於下印彼地前機生未證
容有此類初地下奪其機熟巳證斷無差別起信
[002-0354c]
論云而實菩薩種性根等因等也發心則等行等也
證亦等證等也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
阿僧祇劫時等也故修行斷證皆無差別。】


「又此教中地上變易寄位不同有其四種等亦如下
指。」


【指下斷惑處也地上配四種生死受變易等報。】


「若依頓教一切行位既不可說所依身分亦准此知
廣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


【那伽室利即文殊所問經也。】


「若依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
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
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


【此義前科巳引既云肉眼知是分段也善財一生
非變易。】


「問何故此中不說變易答如世界性等以上身分甚
極微細出過諸天應同變易但以此教不分生死麤
細之相總就過患以為一際至信滿後頓飜彼際故
不說也餘准而知之。」
[002-0355a]


【世界性等者等取十重如上引普莊嚴童子等在
世界性等上住巳得十地此教不分者但以無明
邊域為生死邊際總屬過患故不分也然生稠林
有二一分段生二變易生分別有二十八門問變
易生死是無流轉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
本教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死在分段
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
分段細相所以知之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
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
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
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問據此生
稠林中陰乃證變易漸細至佛境界何以此章初
教直進中引七地巳還有分段八地巳上有變易
耶答當知中陰之身位通麤細為分段求生方便
故屬分段若以微細漸深唯佛境界則是變易是
故變易是分段細相也又云中陰身是其報分其
陰大分受經七日為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
三日四日乃至經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涅槃
如十住經說又如梁攝論佛二十年中處中陰身
又如地論其中陰身亦得造業有其熏習故知中
陰有麤細也。】


「第六斷惑分齊者。」


「初依小乘。」


【但標而不釋者諸記皆云此中脫一段今勘高麗
[002-0355b]
本亦但有標不應皆脫今釋有四所以故非脫也
一前行位中巳有問答釋成小乘異大乘理無疑
故不待說也故但標小乘顯五教不同不必釋耳
若更備釋前文問答即成元用二師承有據至相
尊者亦不說小乘煩惱今章錄彼文義是故不釋
三大乘據用義顯煩惱中有二門一異小乘門二
同小乘門第二門中煩惱惑品名數與小乘同今
說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義雖有異名字是同
故不別釋四作者任放辨才如探玄伹有標五門
而不釋或釋一二如十住中諸門分別梵行無念
理觀皆標五門而不開釋等。】


「若依三乘有二種義一約位滅惑相二寄惑顯位相。」


【若依三乘者中間三教為一三乘教也以二義中
皆具始終二教故便行稠林云煩惱行等者略分
二義一約位顯煩惱即今寄惑顯位相也此中寄
惑品顯位差別彼約十地等斷煩惱麤細以顯諸
教有異但寄位顯惑寄惑顯位小有左右耳二據
用義顯煩惱即約諸教具明麤細惑品即今約位
滅惑相也彼云此之二義約三乘顯約位者但諸
教中約十地顯斷麤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二但
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
麤細分齊者皆初教所攝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
別無明不論麤細者如十一無明及二十二無明
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
[002-0355c]
諸惑故彼文亦以始終二教為三乘也。】


「初義者若依始教具足三乘斷惑差別由此是三乘
教故障有二種謂煩惱所知。」


【若依下由有迴心真進二種人故迴心即是同小
乘門直進即是異小乘門迴心直進二種教也是
三乘教者問若據此文豈非獨以始教為三乘耶
答上云若依三乘有二種義牒釋處云若依始教
若依終教豈容便相違耶況釋終教亦先說二乘
豈無二乘耶但教漸深細言其不能斷耳豈彼伏
惑無觀智乎問答云終教二乘心數亦不可說則
有二乘明矣以此教亦有直進迴心當知此前揀
小乘後異一乘中間三教為一共教三乘前後章
文皆作此說非揀終頓理無疑也下文云前約三
乘中聲聞此約愚法豈可云二乘並成佛而無聲
聞耶障有下孔目云又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首
列有二無明謂煩惱障所知障又云惑智二障後
判云上十六門煩惱義當孰教分亦得通初教中
直進教說若在直進教其體即空若在終教說其
體即如等。】


「先辨二乘斷煩惱障於中有二先障名數後斷惑得果。」


「初中煩惱有二謂分別俱生總有十種一貪二嗔三
無明四慢五疑六身見七邊見八邪見九見取十戒
禁取。」


【分別則見道所斷迷理煩惱俱生則修道所斷迷
[002-0356a]
事煩惱一貪下列惑體也。】


「於中四種唯分別起謂疑邪見見取戒禁取餘六通
二種。」


【分別起者疑親於苦諦猶豫不決邪見親於苦諦
身撥無因果見取親於苦諦果執劣為勝戒禁取
親於苦諦果非因計因是故唯分別起餘六通二。】


「五識得起初三亦通分別及俱生由用意識中邪師
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別起也。」


【得起初三即貪嗔癡由用下釋分別起因也假三
因生方有分別心數云五識由與意識或同體或
異體故經云有一意識與五識共緣境故此約三
乘始教麤相說也。】


「意識具十種四分別六通二。」


【以此識具起六位心所有法良以此識是無邊分
別一切處分別與五識或一或異故具起十煩惱也。】


「末那唯四俱生六中除嗔及邊見以嗔唯不善此識
有覆無記故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剎那剎那執
我故無邊見又以後三見及疑藉三因生此識無彼
故不起又由恒相續緣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識是
故唯四。」


【唯貪無明慢身見何以除嗔以瞋唯下釋所以此
識執我是異生性障覆弊有情令不出離不屬善
惡唯無記性此云染污意從過立名與四惑相應
故是有覆無記能障聖道隱覆自心說名有覆又
[002-0356b]
於善惡義中不可記別說名無記又以第七名恒
審思量常緣第八見分為內自我剎那剎那不斷
恒執我故無邊見也唯識章云末那一起相續不
癈與我見等四使相應又以後三見謂邪取禁三
見也又由下唯識章對治門云末那一起相續緣
我不癡不同五待六引也同末那何故唯是俱生
答末那不緣於外緣義不緣外故不得起分別我
見是故唯俱生中四也。】


「其第八識總不起唯是異熟無覆無記性故。」


【識總不起者孔目云梨耶是實餘法是假餘法即
無由識以外只是遍計即體空故阿賴耶識者謂
能攝藏諸法種子故異熟識者先業所生故阿陀
那識者謂能數數令生相續持諸根等令不壞故
言異熟者心意識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
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則第八識多異熟性故又
云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恒相
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
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則前異熟及異熟生
名異熟果果異因故此中且說我愛執藏持雜染
種能變異識名為異熟非謂一切無覆下三性料
揀也論云覆謂染法障聖道故又能弊心令不淨
故此識非染故名無覆無記。】


「此分別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煩惱皆
有覆無記性故。」
[002-0356c]


【上二界煩惱由定力所制故屬無記心數中煩惱
隨煩惱通不善及無記者以彼總論三界及定地
故彼又云若約違理不善伹是不善性。】


「其分別起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即為四十上二界
除嗔諦別各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一
十二也。」


【言分別者演義云言惑體者謂能發業之惑即六
煩惱収唯識論中十煩惱攝不正見中開五見故
貪等六法通分別俱生體雖是一而起時有異論
云任運思察而得生故又迷理迷事障見修異故
論說因邪師等起者名分別言自邪思惟者計度
分別由此虗妄計度而起十分別惑問若爾第七
亦應有分別煩惱以有計度分別故答彼非強盛
故無分別又有三義無分別惑一是內緣二唯有
覆三緣微境第六返此故有十分別瑜伽第一云
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虗妄熏習由內因力故與身
俱有名為俱生七十二即二界除瞋八九成七十
二也。】


「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有五合成十
六通前分別總有一百二十八也。」


【即任運而起障修道迷事煩惱如前巳釋。】


「問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諦此中即通
耶答此有二義一以三乘中煩惱力漸寬廣故障一
切也二又由迷等義通一切境也。」
[002-0357a]


【小乘不通迷者顯宗論云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
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恚除三見者身見邊見
戒禁取除二見者身邊二見則不通迷也問答云
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斷得一
滅依三乘教初教名同前義中深淺異若據三乘
終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後斷得
三世滅也據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數多數忍
多數一數忍一數多數智多數一數智等則知惑
品於諸乘中力用有大小寬狹不同迷境亦別也。】


「第二斷惑得果者先斷分別有其三人。」


【三人三類也。】


「一若從具縛入真見道剎那頓斷三界四諦分別煩
惱得預流果。」


【凡言具縛者具見修煩惱故名具縛入見道時於
剎那中頓斷三界分別煩惱證預流果此人入見
道斷迷理惑時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是
故俱舍云具修惑斷一至五向初果此中斷五品
修惑一人斷一品則有五人并具縛一人共六人
皆入見道名初果向出見道後只得初果今章不
同彼爾以此中約分別俱生二惑麤細以分見修
二道不同彼中正說果向故小別也下皆類此。】


「二若倍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倍離欲得一來果言
倍離欲者謂凡夫時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斷前六
故云倍離欲入見道時即永斷前所伏故是以得彼
[002-0357b]
果也。」


【此由利根超證之人入見道時匪唯頓斷三界見
惑亦斷欲界六品修惑名倍離欲證斯陀含果此
云一來謂一來人間一往天上也。】


「三若巳離欲人入真見道兼斷九品得不還果。」


【從具縛凡夫兼能進修欲界九品修惑俱盡證阿
那含果此云不還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如瑜伽說入見道果者有其三種隨其所應證三果
故。」


【通指前三類人斷分別惑也但與今章小有不次。】


「次斷俱生者第六識俱生九地各有九品。」


【意識通迷十使謂分別俱生今斷俱生三界九地
各有九品分上中下九九八十一品也。】


「又進修道人有其二種一漸出離者斷欲界九品中
前六品盡得一來果斷九品盡得不還果斷上二界
盡得阿羅漢果。」


【謂斷欲界俱生修惑前五品得二果向斷六品盡
得二果斷八品修惑得三果向斷九品盡得三果
斷上二界七十一品得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得
四果。】


「二頓出離者得初果巳即頓斷三界漸除九品即得
阿羅漢果更無餘果。」


【從初果現身頓成羅漢。】


「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總三種九品各
[002-0357c]
初一品一時頓斷故云頓斷三界竪論九品一一別
斷故云漸除也。」


【謂三界九地修惑纔斷欲界一品上色界無色界
各一品同時齊斷故云頓斷後二三品等一一別
斷故云漸除地地皆起一無間道斷惑一解脫道
證真也。】


「若爾何故有漸斷者以於三界法不能頓緣故。」


【徵詰所由謂根劣不能頓緣三界故。】


「對法論云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巳依止未至定發
出世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
預流果及阿羅漢果乃至廣引指瑞經等如彼說。」


【依止未至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由此寂靜能
審慮故即依止未至定起無漏智能斷三界九地
八十一品煩惱餘八地即除此未至定外所起無
漏道名中間禪謂諸禪定以具支不具支止觀均
不均有差別故問若心一境性是靜慮體依何相
立初二三四答云初尋伺喜樂後漸離前支謂尋
伺喜樂建立為初漸離前支立二三四離伺有喜
[002-0358a]
樂立第二禪若離伺喜唯樂立第三禪若兼離前
三種則立第四禪同一境性分為四種巳見道所
斷分別煩惱進斷修道俱生煩惱遂證四果。】


「其末那煩惱行相微細前漸頓二人皆與非想地惑
一時頓斷。」


【非想地即無色界第四地也其七識恒行無明至
佛地方盡。】


「故瑜伽云末那相應任運煩惱唯與非想處共斷故
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次而斷故也。」


「問何故前愚法二乘無頓出離此中有耶答為顯前
劣故此超過愚法二乘無此勝智顯彼教劣方便漸
引起彼勝欲令捨小從大故作此說其論末那惑滅
小乘無者亦准此知此謂二乘斷煩惱障。」


【拆玄云問還許得初果巳超二證三否得二果巳
超三證四否答依大乘亦許此義今依小乘不爾
為得初果巳欲擬進斷三界修惑時必須依地九
品次第而斷斷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末那此云
染污意孔目引攝論云舉六過失證有末那一若
無末那即意識與五識相似不成過等若有末那
即有六德小乘但有六識即無末那顯彼教劣也。】


「其所知障諸趣寂者入無餘時一時皆斷唯此非擇
滅也。」


【斷所知障故入無餘者揀異前三果有餘涅槃擇
滅無餘諸趣寂者一時俱斷所知障故不同俱解
[002-0358b]
脫人分有所斷非擇滅者入無餘時證非擇滅無
為也。】


「其餘一切有斷不斷惠解脫人不斷俱解脫人分有
所斷謂八解脫障不染無知修八勝解所對治故如
瑜伽說。」


【惠解脫阿羅漢巳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俱分
解脫阿羅漢巳解脫煩惱障及解脫定障對法論
惠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巳盡諸漏而未具證八解
脫定唯斷煩惱障故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者謂巳
斷諸漏及具證解脫定由煩惱障及定障俱得解
脫故八解脫即所知障境解脫不染無知無知有
二一染污無知能招生死故曰染污於境不了故
曰無知二不染污無知不招生死故曰不染污於
一切種冥然故曰無知即界內外迷事之惑修八
勝解脫者孔目云八解脫亦名背捨解脫者謂一
內有色外觀色二內無色外觀色三淨身證解脫
處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
八想受滅身證位初三背煩惱名解脫次四背下
地名解脫後一背有緣心名解脫又八解脫者今
解不同小乘大乘經意觀色知空無礙成色是此
文意初解脫捨染相色第二者捨色心第三者成
色無礙第四者捨空心第五者捨取識想第六者
去少識想第七者去取定想第八者去成定取捨
不自在等。】
[002-0358c]


「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聲聞及緣覺等於
所知障心得解脫故。」


【言所知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故障是根本無
明能障此理理體非障云心解脫惠解脫正明脫
二障也解脫之言是虗語若不指心指惠何法解
脫但云煩惱障解脫者未指的顯出所法體今云
障心障惠令不解脫然二障約心約境雖分麤細
之異二障種子俱至佛地方盡故得二俱互障也。】


「當知此始教為引愚法漸向大故安立此教深勝於
彼故所知障亦許分斷。」


「然上所斷不同愚法以彼唯斷煩惱得故此則不爾
斷種子故。」


【但揀大小乘異小乘則觀上下八諦苦法智忍等
十六心八忍名無間道能斷八諦下迷理惑得此
八忍不被惑得之所間隔故名無間謂惑體巳不
現行雖有惑得而無力用不為障礙八智名八解
脫道能證八諦下無為理故謂此八智巳離惑得
故名解脫大乘即斷二障種子也。】


「直進菩薩斷惑者二障俱斷。」


【孔目云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麤細
者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
斷諸惑故。】


「又煩惱障中不同二乘約界分品。」


【不同愚法小乘約三界九地別斷見修無明等。】
[002-0359a]


「伹於二障分別起者地前伏現行初地真見道時一
剎那中頓斷彼種。」


【謂地前資粮加行位中雙伏二障分別現行登地
證真見道頓斷分別種子故。】


「其俱生中煩惱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斷留故不斷何
以故潤生攝化故不墮二乘地故為斷所知障故為
得大菩提故。」


【如百論判分別我見見道斷俱生我見修道斷今
留故不斷用斷所知等故。】


「是故攝論云由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解云惑盡
者是所知障盡即由留煩惱障起勝行故得至此位
證佛果。」


【論云煩惱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至惑盡證佛
一切智孔目云諸菩薩留隨眠惑為助道分不同
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習氣滅盡
乃證圓智。】


「又梁攝論云既云留種子是故當知煩惱障種至金
剛位。」


【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彼種子用以受
生。】


「其所知障行相細故正障菩薩道是故地地分斷要
至佛地方得總盡。」


【地地分斷者初地斷異生性障二地斷邪行障等
智障正障菩薩道故至金剛位究竟盡故。】
[002-0359b]


「由此即說二障修惑俱至佛地。」


【可知。】


「故對法論云又諸菩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
障對治道非斷煩惱障得菩提時頓斷煩惱障及所
知障頓成羅漢及如來故。」


【菩薩見道位修煩惱障對治為留惑故相隨至金
剛定斷今約二障盡處說也。】


「其末那俱生行相細故亦同前至佛地盡也。」


【然末那即與我見我慢我愛無明四使相應同至
佛地方盡也。】


「問其二障修惑諸識相應地上現行有何同異。」


【諸識者六七識相應地上同異如何。】


「答其煩惱障內第六識惑既盡故留彼是故現種皆
以智御用成勝行不起過患猶如毒虵以呪力御不
令死無起過患而成餘用菩薩善巧留惑亦爾。」


【論云諸惑巳滅伏如毒呪所害釋云此偈明第十
一滅惑其深諸惑謂見修煩惱於菩薩地中先巳
滅盡餘心煩惱雖復未滅由念智所伏廢其功用
譬如眾毒呪力所害無復本能心惑亦爾智念所
守不能復生二惑染污。】


「故攝論云如毒呪所害等是故當知於彼煩惱或現
或種皆得自在。」


【論云由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若不留此隨眠欲
則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則與凡夫不異。】
[002-0359c]


「其第七識煩惱性非潤生故非所留行相細故七地
巳還有時暫現以觀智有間故。」


【初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無性
攝論云轉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


「其所知障皆後地起或於前地起或現或種以地地
分斷故。」


【如十地所斷之障在九地斷乃至初地障在地前
除。】


「問若爾何故有處說七地巳還起有漏心等耶。」


【既云地地分斷何故下難相違。】


「答若約第六識中煩惱障為有漏者彼既留惑故即
似有漏若約所知障為漏即實有漏此二通十地。」


【六識煩惱及所知障此二通十地但有似實之異
俱至十地盡也。】


「若末那煩惱即實有漏至於七地有無不定以有時
暫起有漏心故餘義准知。」


【七地容有暫起觀智劣故八地無功用道任運不
起。】
[002-0360a]


「又此教中惑滅智起分齊者惑種在滅相時智即在
生相同時相返如昂即低低即昂等廣如對法論說。」


【論約四相前後問無間道正斷惑時為智先起惑
後滅耶為惑先滅智後起耶為同時耶此三惑智
各有兩失不成斷義謂智先起有自成無漏過不因
惑滅故不能滅惑過智起惑猶在故惑有自滅過前念智起而惑猶在
故後滅時是自滅也不障聖道過令智先起故智後及同時皆具

此四過還於智上惑上各說二過過名同前義則
順於智後及同時而說以意可知相兼總成十二
過也若爾云何斷耶唯識云二真見道現在前時
彼二障種必不成就二真即二乘真及菩薩真故云二真猶明與闇
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乖諸相違法理必應
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此但舉法相一邊亦不違
餘緣集斷義有本作押即笻笻即押等悞矣。】


「又此障法以依識無性故即空無分別是其障義如
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今此障義
亦准彼知之。」


【以始教空宗顯識等空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
如和伎者五識如伴侶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
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引迦旃延章證今障義苦性
即空是真苦義始教之終門也。】


「若依終教諸聲聞於煩惱障尚不能斷但能折伏何
況能斷所知障。」


【大乘終教深細而說不許出界伹伏煩惱現行未
[002-0360b]
除種子況斷所知耶。】


「故彌勒所問經論云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實
修四無量不能究竟斷諸煩惱但能折伏一切煩惱
等楞伽經文亦如上說。」


【謂二乘行果非真不如實修行不真也不究竟斷
果不真也楞伽云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譬如
昏醉人酒消然後覺言諸二乘得涅槃者非究竟
也。】


「問此說何故與前教不同耶。」


【以始教有宗說彼愚法出界總斷煩惱分斷所知
今實教尚未斷煩惱況斷所知耶二教不同故興
問也。】


「答彼為引二乘故未深說故是故以上就下說煩惱
障同彼二乘至佛地智方盡又以下同上亦許二乘
全斷惑障分斷所知障今此就實以愚法二乘無廣
大心故不究竟斷煩惱障。」


【始教菩薩亦說煩惱須十地終心頓斷又許聲聞
全斷惑障等今此就實深細而說並不名究竟出
三界斷煩惱有謂終教不見有二乘斷惑行相然
教有麤細則前機麤故須似小此教深勝不假似
彼法華火宅喻三車引諸子豈非實教三乘行相
耶。】


「又亦可前約三乘中聲聞此中約愚法故不同也。」


【以前二教俱約愚法說今此二教以始教約三中
[002-0360c]
二乘此終教約愚法二乘若終教約三乘說聲聞
者亦如諸論若始教約愚法義同法華則二教互
出也。】


「其菩薩人於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別但有正使及
習氣地前伏使現初地斷使種地上除習氣佛地究
竟清淨。」


【言使者如世公使隨遂其人得使繫縛故云使也
此通二障言習氣者熏習氣分孔目云大分有二
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


「然彼地前三賢位中初不墮二乘地中於煩惱障自
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所知障等故。」


【地前雖伏正使現行留彼種子故不墮二乘地也。】


「是故梁攝論云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十解心
以上名聖人不墮二乘地故仁王經云地前得人空
而不取證等又起信論見少分得法身作八相等皆
此義也。」


【可知。】


「以此菩薩唯怖智障故修唯識真如等觀伏斷彼障
[002-0361a]
然於煩惱障非但不怖不修對治亦乃故留助成勝
行初地以上斷於所知障一分麤故於煩惱障不復
更留是故二障不分見修。」


【智障障成菩提修唯識真如等觀對治唯識觀事
真如觀理然於煩惱留故為成勝用。】


「至初地時正使俱盡。」


【二障正使初地俱盡習氣地地漸次微薄至金剛
際究竟方盡。】


「故彌勒所問經論云問曰若聲聞人先斷見道所斷
煩惱然後漸斷修道煩惱何故菩薩不同聲聞答曰
菩薩之人無量世來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後見真如
甘露法界觀彼一切諸眾生身而實不異我所求處
是故菩薩見修道中一切煩惱能障利益眾生行故
即見道中一切俱斷此文為證。」


【問終教自言正使習氣何以引見修等惑為證耶
答但二教惑障名字雖異而惑體是同故得為證
孔目使行稠林云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今釋終
教何以引此下文云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
直進教說。】


「其末那煩惱亦初地斷麤後除殘習故無性攝論云
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巳證得修道位
中轉復清淨解云轉淨者除習氣也以正使先斷故
後但云轉淨更不云斷也。」


【無性下見道初觀智現前先以證得修道位中為
[002-0361b]
除習氣解云下知。】


「若云此是入真見道時暫不起非正斷者即不得言
轉復清淨以總未斷何名轉淨若依始教容如彼說。」


【縱云見道伏惑非正斷者奪云不得言清淨以總
未斷故若依前教容許此義。】


「是故當知此教地上但除習氣故寶性論云不淨者
一切凡夫有煩惱障故有垢者以諸聲聞辟支佛等
有智障故有黠者以諸菩薩摩訶薩等依彼二種習
氣障故解云論釋云地上名摩訶薩故知但有習氣
障也。」


【寶性論云不淨者以諸凡夫有惑障故有垢者以
諸聲聞辟支佛等有智障故有點者污也以諸菩
薩有二障習氣故今章云黠者恐刀筆之悞也。】


「此中習氣從斷正使種子無間方有習氣何以故未
斷以前無微薄故種斷無間方有微薄故論說名無
間生習氣。」


【地前斷彼使種麤重地上方除習氣孔目云習氣
有三種一名言熏習識熏習二色識熏習識識熏
習見識熏習三煩惱熏習業熏習果報熏習此等
熏習皆通染淨及無記。】


「問云何地上煩惱使盡而得不墮二乘地耶。」


【始教留惑故不墮今終教煩惱種盡何不墮耶。】


「答智力勝故智障正使亦巳斷除故。」


【今實教出二所以故不墮也。】
[002-0361c]


「如始教小乘頓出離人斷欲界惑六品盡時上二界
六品亦同斷盡故猶尚不得彼一來果。」


【今舉三中小乘為例拆玄云大乘中二乘有頓出
離小乘則無見道斷分別八十八使進斷俱生六
品修惑猶不證二果。】


「況此菩薩道力殊勝又況巳斷智障使故若地前及
始教容有彼失此中無也。」


【此中菩薩雙斷二障故不墮二乘地也。】


「又此教中正斷惑時智起惑滅非初非中後前中後
取故云何滅如虗空本來清淨如是滅廣如十地論
說。」


【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後者探玄釋此文有二門一
約相翻門二約相續門謂此地智生滅相續前中
後三何時定能斷煩惱耶唯前不能斷以落謝故
唯後不能斷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斷以不住故是
故三時皆無斷義若爾云何斷論云如燈焰非唯
初中後前中後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斷前中
後相續取可有斷義問既三時單取各不成斷縱
此和合豈成斷耶如一沙無油多沙亦無云何斷
約罪性空故本淨故謂此實教斷惑必性相雙明
也。】


「又此教中煩惱等法皆是真如隨緣所作是故不異
真如是煩惱義如起信論說又經云一切法即如如
等煩惱准此是故當知與前諸教施設不同宜應知
[002-0362a]
之。」


【煩惱即真如者若始教諸業即空不可分別若終
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


「第二明寄惑顯位者謂聖教說略有一十八門。」


【寄惑顯位即孔目約位顯煩惱以諸教具明麤細
惑品略列十八廣如使行稠林說。】


「一寄二障以顯二位謂分惑智二障以顯此證二位
故梁攝論云地前漸除煩惱障地上漸除智障又云
十解以去得出世淨心又云地前雖得人無我以法
無我未淨故人無我亦不清淨又云其人我執前十
解中巳除今唯滅法我執又仁王經云習種性巳入
生空位得聖人性故本業經起信論亦同此說。」


【若實教中斷惑必性相雙明今以地前比智除惑
障地上證智除智障則知寄顯非實斷也所引經
論證成信位前得世間心三賢得出世間心地上
得出出世心仁王習種性三賢位得人無我性種
性地上得法無我故。】


「二寄皮等三惑顯三僧祇故梁攝論云初僧祇斷皮
煩惱第二僧祇斷肉煩惱第三僧祇斷心煩惱。」


【寄皮等者孔目云俱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寄
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僧祇斷
肉等其義例同。】


「三以此三惑寄顯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攝論三十三
僧祇中說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完出心除心
[002-0362b]
等。」


【言三十三僧祇者地前方便自有三僧祇十地有
三十僧祇論云於地地各三僧祇謂入住出論釋
云謂除皮煩惱障入初地為除肉煩惱障住初地
為除心煩惱障出初地等。】


「四以二障麤細寄顯三位如地持云二障三處通謂
地前地上及佛地。」


【地持以煩惱所知麤細寄三位斷二障麤惑地前
起正障地上故於入地時斷二障細惑七地巳還
起正障八地巳上故入八地時斷二障極細惑佛
地巳還起正障佛地入佛地時斷寄顯三位。】


「五以染心麤細寄於三位以顯三身如金光明經說
依諸伏道起事心盡得顯化身依法斷道依根本心
盡得顯應身依勝拔道根本心盡得顯法身。」


【合部金光明經諸凡夫人未能拔除於三心故遠
離三身不能至故何者為三一起事心二依根本
心即末那緣阿賴耶故三根本心即第八識心以
六七八識寄於三位以顯三身。】


「有人解云伏道此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識法斷道
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緣賴耶識本心故勝
拔道是金剛位根本心是賴耶識。」


【伏道斷地前第六識分別一切事心故法斷道地
上證迷理惑斷諸煩惱故勝拔道除微細惑盡故。】


「六寄於三障直顯三身故彼經云煩惱障清淨能現
[002-0362c]
應身業障清淨能顯化身智障清淨能顯法身。」


【彼經即前金光明經云是法身者煩惱清淨故能
現應身者業障清淨故能現化身者智障清淨故
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等與章不同。】


「七以迷三性所起煩惱寄顯三身故彼經云一切凡
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
三一者思惟分別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
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是故不得至
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是故諸佛至於三身
解云能解者是所執性俱應知解故能滅者染分依
他起性應斷滅故能淨者在纏真如修令淨故。」


【言三無性者唯識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
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彼經亦即金光明經清涼釋云謂依徧計所執性
立相無自性性由彼體相畢竟非有猶如空花繩
上蛇故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性此如幻事托眾
緣生無始妄執自然性故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
自性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
今迷此三無性故起諸煩惱不至三身反此能至
也解云下破徧計性故依他有二一淨分同圓成
二染分同徧計能滅染分依他故顯出圓成實性
故。】


「八寄四障以顯四位此有二義。」


【此有二義者謂正使習氣地前地上二義不同故。】
[002-0363a]


「一約正使寄顯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何者為四
一謂以闡提不信障使滅巳翻顯十信之位成信樂
大乘行為淨德因及鐵輪王報二以外道執我寄以
顯十解位成般若行為我德因銅輪王報三聲聞畏
苦障寄顯十行位成破虗空定器三昧行為樂德因
銀輪王報四獨覺捨大悲障寄顯十迴向位成大悲
行為常德因金輪王報。」


【二障正使地前四位等何者徵一謂下別釋四障
等清涼云梁攝論佛性論皆云地前修四種行謂
十信修信樂大乘行十解修般若十行修三昧行
十迴向修大悲行如其次第即是四位又為除四
類障正使故即此四位謂初除闡提不信障二除
外道我執障三除聲聞畏苦障四除獨覺捨大悲
障又信成淨德因種解成我德因種行成樂德因
種迴向成常德因種又仁王經寄四輪王謂鐵銅
銀金四報故知十信亦成位也若終教十信但是
十住方便自無別位前九門約終教者就多分說。】


「又翻前四障所得四行即為佛子四義翻初障成信
樂大乘種子為因即如父也二般若為緣即如母也
三顯虗空定離小乘執令法身堅固如胎也四大悲
益生如乳母具四緣故得從地前生在初地以上諸
佛家故名佛子也。」


【地前翻破四障成四種行得入初地生如來家紹
隆佛種名為佛子。】
[002-0363b]


「又此四種和合如車輪能運能轉至解脫處如聖王
輪備有四事謂轂輞輻軸如其次第四義應知。」


【言聖輪者一住如法國土二依善知識三調伏自
身四宿植善根如聖王輪備有四物所謂轂輞輻
軸若無此四輪則不成。】


「第二以四障習氣寄顯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報一
初二三地滅闡提不信習即顯此一位相同世間又
得大乘光明三昧成於淨德除同緣生死變易報二
四五六地滅外道我執習顯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
福德王三昧成於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
聲聞畏苦習顯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賢護三昧成於
樂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巳還滅獨覺捨大
悲習顯此一位因圓果滿得首楞嚴三昧成於常德
無有生死四德圓故生死永盡故云無有也此上義
廣如無上依經本業經佛性論寶性論梁攝論等說。」


【清涼引佛性第二略示名相一方便生死謂生死
緣即無明住地惑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界內無明
生行以惑生智非同類故名為方便二因緣生死
謂生死因即上無明所生無漏有分別業譬如無
明所生行業但感同類故名因緣三有有生死即
由前因緣感得變易異熟有果如三界內以有漏
業感六趣身言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故如
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槃故亦云有此有果
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即改變易脫譬如生為緣
[002-0363c]
有老死等過患一期報謝更無有有故名無有章
先舉因緣生死者恐刀筆悞初二三地唯識云一
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教理行果智光
明故梁論云此定能破一闡提習氣即是方便生
死障於大淨二四五六地唯識云集福王定梁論
云能破外道我見習氣即是因緣生死障於大我
三七八九地唯識云賢守定梁論云能破聲聞怖
畏習氣即是有有生死障於大樂四十地唯識名
健行定梁論云此定是十地菩薩及佛所行能破
獨覺自受習氣即是無有生死障於大常。】


「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後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習
氣地上淨此文亦成證也。」


【此四障寄顯四位初二通煩惱所知後二獨所知
障指上經論為證也。】


「九於十地中為別相故三地終心巳來斷二障修惑
正使皆盡四地以去但有微習何以故前三地相同
世間四地以去是出世故。」


【以十地寄別地相初三地巳還斷見修麤惑故四
地巳去除修道微細習氣前三地寄三界相同世
間四地巳去寄聲聞義同出世間。】


「是故十地經三地末文云一切欲縛轉復微薄一切
色縛轉復微薄一切有縛轉復微薄一切無明縛轉
復微薄諸見縛者先巳除斷地論釋云一切欲縛轉
復微薄等者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所有煩惱及彼
[002-0364a]
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遠離故諸見縛者於初地
見道巳斷故。」


【先引經後示論。】


「解云及彼因者煩惱障種子也無明習氣者所知障
種子也以二障種子同時遠離故云同也是故當知
二障修惑正使種子此地皆盡上來多分約終教說。」


【清涼云謂煩惱障三縛現行及種故云彼因與當
地所知障種同滅今云同時遠離也上如下通結
九門。】


「十又於十地別相中寄顯世間二乘菩薩三位別故
仁王經說前之三地斷三界中色煩惱四五六地斷
三界中心煩惱七八九地斷三界中色習煩惱第十
地及佛地斷三界中心習煩惱。」


【寄顯世出世出出世三位別故仁王信忍菩薩於
歡喜地垢地發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順忍菩
薩於焰惠地難勝地現前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
無生忍菩薩於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能斷三障
色心習氣十地至佛地斷三障心習無明。】


「解云以三地終位得上界定極至四空定離下地色
故云斷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無漏出世間位
於世間色心俱盡也七地巳去是菩薩位漸細於前
故寄滅於色心習氣以顯彼位也。」


【仁王經分四位今章寄顯三位色心合說。】


「十一於此菩薩位中為顯自在及未自在二位別故
[002-0364b]
七地巳還寄滅三界色心煩惱及彼果報八地以去
寄滅色心二習無明故本業經云七地以還滅三界
色心二習果報滅無遺餘八地色習無明盡九地心
習無明巳滅除十地二習無明滅盡。」


【於此七地巳還未自在故八地巳去顯自在故或
名煩惱或名習氣或名無明皆惑業總名經論互
舉。】


「十二依三無性論寄滅二性以顯見修二位差別故
彼論云由見道故分別性即無故言不得由修道依
他性即滅故言不見。」


【二性即徧計依他二皆無性故云不得不見。】


「十三依雜集論等以分別俱生二種煩惱寄顯見修
二位差別。」


【以分別惑寄顯見道位斷俱生惑寄修道位斷煩
惱麤細二位別故。】


「何以得知但是寄位非實斷者如分別我見籍三緣
生謂邪師邪教及邪思惟妄計即蘊離蘊等我如佛
弟子雖居凡位然依正師正教正思惟故非直不起
即蘊等執亦乃願樂於無我性此人豈斷巳入見道
耶若言雖無現行然有種故非入見者既無現行則
應入資糧加行。」


【以前約位滅惑中始教分別俱生正約實斷今何
云寄如分別下先立難顯寄所以如佛下正設難
若言下縱救奪破。】
[002-0364c]


「義既不爾是故當知為顯見道無我理故寄彼橫計
顛倒麤惑返以顯之又以任運所起煩惱細難斷故
翻顯修位漸增差別如實義者伹一煩惱有麤有細
見位斷麤修位斷細。」


【以始教約分別俱生見修二位斷者乃機麤教淺
且約見道斷分別惑修道斷俱生惑麤細以顯差
別然煩惱所知至究竟位餘殘習氣方盡故知寄
對以立其名非實斷也。】


「如末那煩惱通二位斷之如無相論云第二執識及
相應法至羅蓮位究竟滅盡若見諦肉煩惱識及心
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時畢竟斷滅餘殘未盡但屬思
惟是名第二識無性攝論亦同此說如上所引故得
知也。」


【末那煩惱通見修二位斷之孔目云若說滅時初
見道位即滅末那何以故障見無我理故故無性
攝論云轉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
巳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轉清淨者即滅習氣
無相下第二執識者即末那識第一識者即阿賴
耶相應法者孔目云末那一起相續不廢與我見
我慢我愛無明四使相應八忍八智前十五心唯
斷煩惱惑得十六心斷煩惱微細種子俱盡引無
性攝論例同無相論說。】


「十四於分別惑所籍三緣寄顯地前三賢位別謂十
解等除邪師等如次應知此約直進說又以邪師邪
[002-0365a]
教所起寄資糧位伏以行相麤故邪思惟所起寄加
行位伏以行相細故此約迴心二乘說。」


【地前不立十信成位以信但是行非位故不開四
加行者異小乘故約直進說地前開資粮加行為
七方便者同小乘故約迴心說。】


「十五於俱生內六七識惑七地巳來寄有現行八地
以去永伏不起此為寄顯入觀有間無間位異故作
此說。」


【七地巳還觀心有間容有現行八地巳去觀心無
間永伏不起故分二位。】


「十六又以六識煩惱寄至四地末那煩惱寄至七地
八地巳去唯有所知障此亦為顯世間二乘菩薩故
作此說也。」


【六識煩惱寄四地斷相同世間末那煩惱寄七地
斷同彼二乘八地巳去寄菩薩位斷所知故。】


「十七為顯十地至佛地各差別故以十一無明返寄
顯之。」


【二位別故寄惑返顯位相差別也。】


「十八為顯地地真俗二智故以二十二無明寄以顯
之如深密經云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品及十一麤重
安立諸地故既云安立故知寄顯也此諸義廣如瑜
伽對法唯識攝論等說上來多分約始教說。」


【地地皆用根本智證真後得智達俗解深密經有
二十二種愚十一種麤重一極喜地斷異生障破
[002-0365b]
執著我法愚惡趣雜染愚二離垢地斷邪行障破
微細悞犯愚種種惡趣愚三發光地斷闇鈍障破
欲貪愚聞持愚四焰惠地斷現行煩惱障破等至
愛愚法愛愚五難勝地斷下乘般涅槃障破乘背
生死愚趣向涅槃愚六現行地斷麤相障破觀察
流轉愚無相現行愚七遠行地斷細相現行障破
流轉生死愚生滅愚八不動地斷無相加行障破
加行愚自在愚九善惠地斷利他不欲行障破義
詞總持愚辨才自在愚十法雲地斷未得自在障
破大神通愚悟入微細愚十一斷如來地第一障
破所知著愚微細礙愚此諸下總指前九門廣如
諸論上來下結後九門。】


「巳上諸門並是阿含門寄惑返顯位相差別何以故
為護十地故為令眾生於十地中離慢執故位相甚
深極難了知寄惑顯位生淨信故餘義准思可見。」


【孔目云如此等法差別相者為護十地故隨方便
門作種種說令諸眾生於十地中離增上慢寄惑
顯位令眾生於此十地生敬信故。】


「若依頓教一切煩惱本來自離不可說斷及與不斷
如法界體性經云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教諸善男子
發菩提心文殊言我發我見心何以故我見際即是
菩提故此文證准知。」


【引法界體性經證一切煩惱體性自離經云佛告
文殊汝云何男子等說法文殊言我於彼諸男子
[002-0365c]
所教發我見即是為其說法與無差別疏引同與
今文少異。】


「若依圓教一切煩惱不可說其體性但約其用即甚
深廣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
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習種現但如法界一得一
切得故是故煩惱亦一斷一切斷也故普賢品明一
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斷一切斷者是此義也。」


【孔目云若約滅惑分齊論者依普賢品說一障一
切障依小相品說斷惑分齊一斷一切斷由彼華
嚴經文云內外各有五百煩惱及八萬四千煩惱
普滅非別故得知也。】


「又此斷惑分齊准上下經文有四種一約證謂十地
中斷二約位謂十住巳去斷三約行謂十信終心斷
四約實謂無可斷以本來清淨故廣如經說。」


【約證當知即順十地終心頓斷惑義約位同三乘
終教在三賢位斷約行在十信終心自分巳還使
習俱斷約實無可斷自體淨故。】


「又前三乘等諸門斷惑若一障一切障一斷一切斷
即入此教若隨門前後是三乘等此約別教言。」


【諸門斷惑要問云普賢品內據普賢法極深廣大
又云若依小乘論使纏垢乃至兼在終教等巳上
諸惑一惑一切障一斷一切斷此屬一乘教若隨
下揀前此約下結屬。】


「若約攝方便前諸教所明並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
[002-0366a]
所流所目故餘義准之斷惑門竟。」


【攝前諸教即全收諸教宗同教緣起義清涼曰圓
必攝四孔目云若橫依方便進趣法門即有二義
通說一乘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
非即圓通自在義也斷惑分齊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卷第二之下